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個人創業經歷范文

個人創業經歷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個人創業經歷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個人創業經歷

第1篇:個人創業經歷范文

[摘要]企業管理創新的含義是指企業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組合,引入企業管理系統,以便更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的創新活動。企業經營創新的含義是指企業通過新的理念來實施新產品、新渠道、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管理方式、新的組織架構等多方面策略,為客戶和企業創造新的價值。

[關鍵詞]職業經理人;變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2)9-0015-02

變革創新能力的含義為:捕捉新事物,提出新設想,形成新方案,取得新成效的能力。縱觀中外成功的職業經理人,究其原因很多。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持續提升變革創新能力,不斷創造新的價值。主要表現如下。

1職業經理人提升變革創新能力,使企業業績提升較快喬布斯的變革創新能力表現在品牌創新,秉承“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的信念。喬布斯創造蘋果奇跡,創立了一系列的電腦Mac以及iPod、iPhone和iPad。

“不要被教條所限,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喬布斯的叛逆性格使得他敢于顛覆傳統,不受傳統觀念的約束使他具有瘋狂的創新精神。他的動畫制作公司皮克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公司;開創app store商店整合了硬件+軟件的商業模式。“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同時還給電腦、音樂和手機等行業帶來徹底變革。

喬布斯的創新、信念、激情、堅毅……是推進產業革命、生產力進步的強大動力,是世界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美國職業經理人變革創新能力很強,表現在企業經營模式創新――兼并并購特點:早在1954年前后,職業經理人就推進企業經營模式創新,采取兼并并購方式擴大企業規模,每年并購規模在10億美元以上的最多達1000次。這是美國企業業績攀升,做大做強的主要原因。

2職業經理人提升變革創新能力,職位晉升較快50年前,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首席執行官杰克?韋爾奇25歲入職該公司,歷經20年時間,在公司換了6個崗位的鍛煉,登上了首席執行官職位,時年45歲,是美國提升最快,最年輕的首席執行官。升任首席執行官不久,他發現這個傳統制造業公司有很多弊端,如,機構龐大、、產品結構、利潤構成等,都需要通過變革創新的勇氣和力量予以解決。于是,他就開始大刀闊斧進行變革創新……

3職業經理人提升變革創新能力,薪酬提升較快2(1)創新能力很強的唐駿,三次職場轉變,薪酬迅速攀升。微軟期間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唐駿在微軟有著卓越的成績,從一名技術員做起,僅僅用了七年,就升遷至微軟中國區總裁。他所開創的中國業績可以說是非常的成功,這也直接促成了他獲得了榮譽總裁的殊榮。

他說他可以叫出微軟中國一千多名員工的姓名,他愛他們就像愛自己的兄弟姐妹。他是微軟總裁里面試員工最多的,也是唯一的一個總裁。

(2)盛大期間創新商業模式。唐駿在盛大四年做了三件最重要的事,即上市融資、收購新浪、免費戰略。是大手筆的創新商業模式,每一次都是領行業之先。它們是唐駿的三大戰役,也是盛大業界老大地位的保證。每年銷售額收入一個多億人民幣。

(3)新華都期間正在創新經營模式。唐駿以10億元轉會費投奔新華都集團任首席執行官。唐駿表示,金錢是一個符號,但是代表了中國職業經理人能夠達到的高度。未來的目標之一就是把陳發樹推為中國前五位的富豪,并希望能與陳發樹一起進入富豪榜。與國外的創業者和職業經理人組合比肩,諸如微軟的比爾?蓋茨和鮑爾默,谷歌的塞吉、布林和施密特組合。唐駿正在以挑戰卓越的創新精神經營新華都。

4職業經理人提升變革創新能力,個人影響力的提升加快1984年出生的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走在人堆中毫不起眼。可是移動互聯網卻把這個哈佛輟學生推上了財富巔峰。之前,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向SEC提交IPO申請,擬融資50億美元,這是臉譜創辦人馬克?扎克伯格為自己即將到來的28歲生日送出的一份大禮。

馬克?扎克伯格2004年創辦了臉譜公司,跟他的著名學長比爾?蓋茨一樣,彼此均是19歲開始創業,也都是哈佛的輟學生。扎克伯格持有臉譜公司28.4%的股份,保守估計,臉譜的市值高達850億美元,假如上市后能達到這個市值,扎克伯格個人擁有的股權價值將達到240億美元以上。這就意味著這個年輕的小伙子會很快進入《福布斯 》全球10大富豪排行榜。

隨著網絡在線廣告和游戲應用分成業務的飛速發展,近年來臉譜公司營業收入也是日益劇增,2011年公司凈利潤達到了10億美元,扎克伯格的個人財富也急劇膨脹,在福布斯的富豪榜上他以135億美元資產飆升第52位,也算是哈佛輟學生創造的另一個造富神話。“他完成一項前輩從未嘗試過的任務:將全球5億多人口聯系在一起,并建立起社交關系。”2010年,《時代》周刊年度封面人物是年僅26歲的扎克伯格。之前兩年,《時代》年度封面人物是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和總統奧巴馬。

5創新沙盤模擬培養模式,提升職業經理人變革創新能力沙盤模擬培訓與傳統的學歷教育、理論講授、互動游戲、案例分析等培訓方式截然不同。沙盤模擬培訓課程內容緊扣管理實務,注重實戰技能的傳授,強調演練與實踐,讓學員練中學,學后用,步步提升,收益顯著。它要求參加者能全面、靈活地運用管理知識,如生產管理、市場營銷、財務會計等知識和預測、優化、對策、決策等方法,考察學員的分析、判斷和應變能力,并能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

(1)培養經營創新能力。長期以來,中國的企業培訓大體可以分為管理能力培訓和銷售能力培訓兩大類,培訓市場一直缺少培養管理者綜合經營能力的成熟課程。而綜合經營能力欠缺一直以來都是困擾中國職業經理人素質提升的重要問題。在中國經濟快速融入國際市場的今天,企業管理團隊的整體商業意識和經營水平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的前途和命運。如何走出傳統管理的陰影,走上國際競爭的舞臺,運用前瞻性的經營智慧,謀求企業的基業常青,將是對當代中國經理人的嚴峻挑戰。

系列沙盤模擬培訓課程的根本立意就在于圍繞經營學習管理。通過對企業完整經營過程的親身參與和體驗,使學員從單純的職能專家提升為能夠為企業發展發揮更大作用的經營型人才。通過對企業經營各環節的實際運作,了解企業整體運營流程,理解企業價值形成的完整過程和內部價值鏈的真實含義。通過對傳統職能分割造成企業系統效率缺失的分析,認識全局性經營理念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進而使管理者走出傳統管理的迷失,樹立整體經營意義上的協作意識和全局觀念。傳統管理培訓無法營造學習經營的市場競爭環境,而系列沙盤模擬培訓通過將學員分組扮演相互競爭的企業,營造出一個逼真的市場競爭環境,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這也是系列沙盤模擬培訓無可替代的情景教學優勢。

(2)〖JP+1構建戰略管理創新思維。極端現實主義是目前大多數中國企業管理者的典型價值取向,無視企業長期發展的“當期”意識嚴重制約了管理者戰略縱深思維的形成,對企業持續發展和長期利益構成直接傷害。現代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必須樹立基于現實的未來意識,因為只有這樣中國的管理者才能走出勢利與卑微,才能回歸責任與誠信,管理者的價值才能得到體現,中國的企業才能持續發展、走向未來。系列沙盤模擬培訓課程的設計思路充分體現了企業發展必然遵循的歷史與邏輯的關系,即你和你的管理團隊必須在謀求當期的現實利益基礎之上做出為將來發展負責的決策。通過模擬培訓,學員將深刻體會現實與未來的因果關系,感受管理者必須要承擔的歷史責任,學習運用長期的戰略思想制定和評價企業決策,進而樹立起長遠戰略縱深思維意識,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

(3)以全新的視角尋求管理改進路徑。沙盤模擬培訓以獨特的視角剖析企業競爭優勢建立的不同路徑,使學員脫離狹隘的內部意識,從更寬的角度、更高的起點認識企業經營,學習站在產業價值鏈管理和贏利模式再造的高度改進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雖然培訓課程始終圍繞學員的模擬演練展開,但是,貫穿整個培訓過程的卻是謀求建立企業經營優勢這樣一條邏輯主線。培訓師根據培訓進程適時引導學員進行管理改進的廣泛探索,通過對行業價值鏈形成與價值分配原則介紹,經營模式提升和企業系統效率來源的探討等更深層次的分析,開啟學員尋求締造競爭優勢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學員的管理境界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第2篇:個人創業經歷范文

關鍵詞: 彈性小學期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校企融合

一、彈性小學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連鎖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與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不相適應

一是企業逐漸將高職畢業生作為員工招聘的首選目標。企業普遍認為,相對于中職畢業生來說,高職畢業生文化層次高、個人發展目標明確、發展后勁足,對于本科院校畢業生來說,高職畢業生實踐動手能力強,自身定位明確。所以,很多企業都認為高職畢業生更有培養價值。

二是企業更看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持續學習能力。企業招聘時重點考察畢業生的心理素質、吃苦精神、團隊協作觀念、紀律意識、溝通交際能力、管理能力等,對專業技能并不看重。主要原因是大多數企業均有規范的入職培訓。且不同類型的連鎖企業內部不同的崗位技能培訓存在差異,這是校內課程教學無法統一覆蓋和替代的。整體素質和持續學習能力的培養亟須改革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傳統的學期制度存在的弊端

連鎖行業和合作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特點為每年春節、中秋、國慶、“五一”等節假日的銷售量大,對人力資源需求量大,企業希望的頂崗實習月份多在1、2、10、12這幾個月份,而傳統的學期制度為三學年共六學期,其中1-5學期集中在校內進行系統知識的學習,第六學期開始頂崗實習。其中,在第1-5學期會根據情況安排2-3周的集中實訓,而且大多為在校內模擬實訓。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雖有2周的校外崗位實訓,但由于實習時間短、實習階段不能貼合企業用人高峰需求等原因而暫時中斷,這就造成了學生、學校與企業的脫節,不能形成三方共贏的局面,與“校企融合、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思路相悖離。

二、422彈性小學期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本內容

(一)“422”分段式彈性小學期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依據連鎖經營企業的銷售特點和市場的季節性銷售波動情況,構建“422”分段式彈性小學期制人才培養模式。緊貼連鎖行業和合作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特點,繼續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完善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將原三年制6學期調整為8個學期。其中,第一學年為4個學期,包括2個學習學期和2個工作學期;第二學年和第三學年分別為2個學期,均包括1個學習學期和1個實習(實訓)學期。

(二)建立面向崗位需求進行新的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

確定專業的崗位、崗位群及崗位能力要求,進而確定崗位核心能力及與崗位能力培養相適應的核心課程。圍繞崗位能力所需的基本知識及崗位能力拓展、崗位能力提升要求。與行業、企業合作。研究連鎖經營的典型工作過程和職業能力。依據“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要什么給什么”的課程建設思路,按照“崗位能力知識、崗位能力拓展、崗位能力提升、職業素質教育與拓展”等模塊構建新的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

(三)構建以生產性實訓為主線的實踐教學體系

生產性實訓不僅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重要方式,而且是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的良好途徑。生產性實訓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生產性實訓中掌握技能、熟悉社會、體驗職業生活、適應職業要求,比傳統課堂教學更直接、更具體、更有說服力。連鎖經營專業的基于“彈性學期制”工學結合模式應積極構建以生產性實訓為主線,先易后難、層層遞進、逐步提高的實踐教學體系。

(四)觀念更新和制度保障研究

“彈性學期制”是一種新的理念,和現有的教學管理制度有一些沖突。因此,要把新理念落實到行動上,必須有相應的制度保障。不僅包括“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學生實習實訓評價與考核制度等,還涉及教師聘用和培養制度、分配激勵機制等。

三、關于實施422彈性小學期制的幾點建議

(一)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校外實習基地

經過開展細致的市場調研,分析得到:連鎖企業存在百貨商場、超級市場、便利店、專業店等不同業態,這些不同類型的零售業態,其營業高峰期不相同,如家樂福、沃爾瑪,每逢雙休日、黃金周、店慶、新店開業等為營業高峰期,麥德龍逢每年3月至11月為營業高峰期。針對這些連鎖企業的不同高峰期,要主動與之溝通、聯系,盡力為學生爭取更多的頂崗實習機會,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企業高峰期的人力資源緊缺問題。

(二)建立適應專業頂崗實習需要的兼職教師資源庫

通過與山東家家悅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建立企業兼職教師資源庫,由企業一線管理人員和技術能手組成的“雙師”結構合理、專業能力、實踐指導能力強的師資隊伍,進行實習動態管理,隨著專業的發展,不斷更新和完善,保證滿足校外頂崗實習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劉惠堅,李桂霞.對高職教育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1):100.

第3篇:個人創業經歷范文

一、影響大學生創業動力的直接因素

(一)創業動機

高校大學生的創業動機包括對獨立、成就、權利、挑戰、財富和社會認可的動機,通過創業動機,高校大學生可以通過創業創造更大的物質財富,得到社會的認可,并且可以通過創業實現自我價值,獲得豐厚的物質財富。[1]當前學生的價值觀中,物質財富是實現個人價值的核心,根據動機決定行為的原理,具有較強的創業動機水平是推動大學生創業的重要動力。

(二)創業能力信心

創業能力信心是解決創業中的各種困難的保證,具有創業能力信心的大學生在生活中會更積極、更自動,相信自己能處理好各種事情,面對環境挑戰具有堅定的信念,面對新事物時總是具備充足的自信心。創業能力信心強的人能夠自信地面對各種壓力,高的創業能力信心在創業過程中更加積極、樂觀,從而能夠促進對困難的解決,如果具有高的創業能力信心的大學生,會付出較多的努力,遇到挫折時又能很快恢復過來,所以說,創業能力信心是大學生創業的重要動力。

(三)創業環境

創業環境是創業活動的重要切入點,改善企業的創業環境是促進企業績效提升的重要途徑。大學生的創業環境一個是政策環境,一個是校園環境政策環境。事實上,創業環境對大學生創業動力具有直接的影響,好的創業環境會提升學生的創業信心,提升創業動力。創業積極性并不高的學生,可能會因為不好的創業環境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傾向。[2]所以創業環境對于大學生創業動力提升具有直接影響。

二、影響大學生創業動力的間接因素

(一)大學生特質

首先是創新性。學生要想創業具有一定的新的思想,要學習前沿的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創新性與創新能力,初出茅廬的學子在創業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預想不到的困難與問題,面對這些問題與困難,要是沒有創新性的方法是很難解決的,所以就要求大學生要具備創新性的追求和創新能力,以此來增加自己創業能力的信心,提升創業動力。其次是學習精神。創業的高校大學生應有積極的學習精神,掌握到有價值的知識,即使失敗都沒有關系。積極性是創業家的重要特質,創業者還要具有良好的學習精神與意志,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創業能力,才能夠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挫折,而從失敗走向成功。由于大學生年輕,他們更加看重未來,因此大學生能夠通過不斷學習來增強自己的創業能力,提升自身的創業動力。再次是闖勁。當前,很多大學生渴望到外面闖一闖,具有勇于直前的精神,這對創業能力信心的增強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創業動力。但是往往高校大學生經驗不足,缺乏相應的創業經驗,從而降低學生創業的傾向。

(二)經濟基礎

學生創業現有的經濟條件是其創業的經濟基礎,經濟基礎的提升將增強創業成功的可能性,經濟基礎越好,學生創業信心就越強,越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創業動力,反之,其創業動機水平就越弱。家庭經濟狀況很差的大學生的創業動機水平往往很差。因此,經濟基礎對學生的創業動力具有直接影響,而且成正比。

(三)創業經歷

具有親身創業經歷的大學生不多,學生自己的、父母的、親戚朋友的創業經歷都會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父母或親朋好友的創業成功會直接增加學生的創業動機水平,增加自己的創業能力信心,也能夠通過對他們的學習,增加學生的創業動力。但是,失敗的創業經歷通過對經驗教訓的總結,也會增加學生的創業能力信心。

(四)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通過課程的改革,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使高校大學生成為具有開創型個性的人才,培養他們創業實踐活動所須的知識、能力。創業教育使學生具備開辦企業的能力,通過創業教育,可以提升大學生的創業動機水平,加大其創業的成功性,從而增強大學生的創業動力。綜上所述,在分析完影響大學生創業動力的直與間接因素,可以看出,創業動機與創業能力信心、大學生特質、經濟基礎、創業經歷、創業教育都會對大學生的創業動力產生影響,因此,我們對大學生進行良好地創業教育,培養其創業能力與創業價值觀培養,增強大學生的創業動力,還要積極鼓勵和強化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加學生對創業的體驗,增強大學生的創業動力。

作者:孟超 單位:遼寧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第4篇:個人創業經歷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素養;培養

一、大學生創業素養的構成

1.濃厚的創業興趣

興趣是促使自己努力向前的動力,大學生創業的第一步是有興趣。它能賦予人們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和奮勇開拓的進取精神。許多成功人士的經驗告訴我們,興趣是成功的首要條件、是創業者的思想精髓。

2.堅強的創業毅力

創業有風險、有失敗,創業者必須有敢于行動、敢于決斷的魄力,具備承擔挫折和失敗的心理素質。創業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也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面對失敗,創業者需要勇氣與毅力,需要耐心,學會等待,學會克服困難與障礙,學會自我調適,心系目標,拼搏奮斗。

3.良好的創業溝通能力

協調和處理各種關系是創業者的必備素質。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中,必須與各個部門、各色人物打交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處理好員工之間、上下級關系也十分重要,同時要學會整合身邊的各種資源,達到最大的效能。所以,創業者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及能力,搞好內外部人際關系,建立和諧的創業環境。

4.良好的身體素質

創業期間,繁重的工作與精神壓力必然對身體產生影響,所以創業者必須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只有保持體力充沛、精力旺盛,才能實現成功目標。

5.快速學習能力

創業者必須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在科技飛速發展、產品技術更新日新月異的時代,創業者不僅要有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自己創業范圍內的知識,學習同行業不同地區與國家的先進技術,同時還應掌握一定的財務、營銷、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識,打造自己的核心價值,有利于創建自己的創業團隊。

二、影響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的因素

1.創業教育的師資薄弱且缺少創業經歷

創業教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教育的“第三護照”,被賦予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學生創業能促進經濟發展,促進科技創新。大學生應激發自己的創新精神,實現自己的理想及人生價值。但在當今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講壇上,具有創業實踐經歷的教師很少,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化不強。只有創業知識的書本灌輸,而少有自身創業經歷、創業實踐的宣講,使創業課程變得生硬、教條,這給大學生創業教育帶來不好的影響。

2.創業實踐少,失敗影響良好創業素質的形成

大學生走出校園進行創業需要一定的經費,創業也是一個多次失敗的過程,往往一次失敗就面臨資金“斷鏈”,創業經費的籌集是制約大學生創業的“瓶頸”。另外,沒有實際創業經歷,缺乏市場觀念和商業管理經驗,這些都是導致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因素。創業中的挫折與失敗,容易導致創業者自卑與畏懼,如果不及時調整就會影響創業個性的培養。

3.自身經驗不足,挫折影響到創業職場能力的培養

大學生常常滿懷創業熱情到社會上成就一番事業,但社會上的不誠信、不正當競爭等會挫傷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

三、大學生創業素養的培養途徑

1.營造校園創業文化

大學校園創業文化是一項開創事業、建立創業精神與意識的活動。創業文化的形成,可以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激情,開挖潛能,提升人的價值觀念。創業文化的表現形式包括廣泛開展創業教育活動,成立創業指導中心、創業協會或社團、舉辦創業輔導班、開展創業大賽、成功者評講創業等。通過這些活動,把握創業的輿論導向,把創業意識引入大學生頭腦之中。

2.建立創業團體,開展創業實踐教育活動

開展創業教育必須引起領導重視,成立創業團體,在國家政策指導下,開展創業活動。一是在創業指導上注意整體與個體的結合,普遍進行創業教育,重點抓具有創業精神與潛能的個人,進行綜合培養,形成創業團隊。二是在創業內容上,灌輸創業知識與培養創業綜合技能,理性進行創業精神啟示。三是實施創業引領計劃,開展創業實踐訓練活動。

3.改革教育教學體制,創新培養模式

我國對創業教育日益重視,改革教育教學模式也勢在必行,探索適合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的模式。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應以培養大學生創業素質為主、以創業實踐為輔,實行“學”“做”相結合,盡量多地開發創業實踐基地、創業園地進行創業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徐建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0,(1).

第5篇:個人創業經歷范文

關鍵詞:創業意向:預測指標;計劃行為理論;創業事件模型

分類號:B849:C93

1 引 言

一個國家的創業水平至關重要,因為創業能提高經濟效益、帶來市場創新、增加就業機會和維持就業水平(shane&Venkataraman,2000)。創業機會或商機的存在并不會直接導致創業行為,因為“創業行為的背后是創業意向”(Krueger,2007),而并非所有人都具有此種意向(Thompson,2009)。因此,成為創業者的“意向(intentionality)”fKatz&Gartner,19881一直被強調為了解創業行為的重要變量(Bird,1988)。創業是一個有意識和有計劃的行為(Bird,1988),意向是計劃行為(planned behaviors)的唯一最佳預測指標(Krueger,1993),因此,創業意向是創業行為的最好預測指標,是了解創業行為的中心點(Krueger&Brazeal,1994;Krueger,2000)。Bird(1988)首次對創業意向進行了研究,他提出“在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ies)之外,創業意向的研究推進了創業領域研究并有助于區分創業行為和戰略管理”。此后便有大量學者對“創業意向”展開研究。

2 創業意向的概念

在創業過程中,創業意向作為一個心理過程處于中間位置。個體的和環境的變量通過創業意向影響創業行為。創業行為是指個體在創辦一個新企業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行動。意向指向特定的目標行為,有些學者(如Bird,1988)認為創業意向指向創辦一個新企業或者在現存的企業中創造新價值,而大部分研究者則普遍支持前者觀點。目前。創業領域學者們分別從不同角度提出“創業意向”的概念,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代表性觀點。

Bird(1988)最早提出“創業意向(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的概念,并基于“意向”的概念把創業意向定義為“將創業者的注意力、精力和行為引向某個特定目標的一種心理狀態”,并且認為由靈感激發的創業想法必須通過創業意向才能實現。Bird引用Katz和Gartner(1986)對意向維度的劃分方法將創業意向分為兩個維度:創業者的意向(內控制點)和其他股東與市場等的意向(外控制點);理性的意向和直覺的意向。Bird對創業意向的定義為大量學者所引用(如Souitariset a1.,2007;Zhao etal.,2009)。同樣從意向的內涵出發,Krueger(1993)指出意向代表著對將來某個目標行為的承諾程度,而創業指創辦一個新企業,因此創業意向是指創辦一個新企業的承諾度。創業承諾度越高,創業意向越強。

Krueger和Brazeal(1994)提出潛在創業者(potential entrepreneurs)的概念,并指出當一個有吸引力的創業機會來臨時,潛在創業者表現出很強的主動性。因此,創業活動需要潛在的創業者。基于此種觀點,范巍和王重鳴(2006)認為,創業意向是“潛在創業者對從事創業活動與否的一種主觀態度,是人們具有類似于創業者特質的程度以及人們對創業的態度、能力的一般描述”。但潛在創業者的定義和測量問題至今尚未得到較好解決。

Thompson(2009)在批判與總結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有創業意向的個體應該和那些僅僅擁有創業特質(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的人區分出來。創業意向個體應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有創辦一個新企業的可能性并且不拒絕這種可能性。基于這種觀點,Thompson(2009)將個體創業意向定義為“個體計劃創辦新企業的信念,并且在將來的某個時候會自覺地履行這些計劃”。同時,Thompson(2009)強調,將來的某個時候也許馬上來臨或不確定,也有可能不存在。擁有創業意向的個體并不需要真正地去創辦新企業,因為無數的個人和環境因素將對此產生影響。因此,創業意向只是成為初期創業者fnascententrepreneurs)的必要條件,即成為一個初期創業者不是創業意向的必然結果,但初期創業者必然擁有創業意向。區分擁有創業意向的個體與初期創業者的關鍵點在于,擁有創業意向的個體到達哪一階段才能稱之為初期創業者。有學者(如Shook et a1.,2003)認為,這一階段為個體開始采取與創辦新企業相關的具體行動(如租辦公場地)。

綜合以上觀點,筆者認為,創業意向是指潛在創業者對創辦新企業或實施創業行為的一種多方面的主觀心理準備狀態及其程度。這些方面主要包括潛在創業者對自身素質(包括創業知識和創業潛能)的評估以及對外在因素(包括創業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創業資金的充足性、市場的需求性以及社會支持情況)的主觀評估情況。

3 創業意向的測量

目前對于創業意向的測量沒有公認的、統一的測量方法。有些學者(Sagie&Elizu~1999;Korunka et a1.,2003)采用絕對測量法fcategoricalmeasures)l,另一些學者(如Lee&Wong,2004)使用自我分類測量法fself-categorization measures)測量創業意向。然而,這些測量方法都導致了結果的參差不齊和不可比性(Thompson,2009)。

個體創業意向的測量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是”或“否”問題,而是一個程度問題。個體創業意向的程度和強度因人而異,而同一個體也因情境變化在不同時期表現出差異。因此,評估創業意向應該使用連續測量法(continuous measures)而非絕對測量法(Thompson,2009)。有學者(Krueger et al.,2000;Auken,2006;Wilson,Kickul&Marlino,2007)僅僅使用一個項目,如“評估在未來5年內你將創辦新企業的可能性”來測量被試的創業意向。然而,他們也意識到單項目測量的信度和效度問題,因此建議“使用多項目測量以降低測量誤差”。多項目測量法是目前測量創業意向的主流方法(Chen et a1.,1988;Mueller&Thomas,2001;Zhao&Seibert,2005;Thompson,2009)。

3.1 Chen,Greene和Crick(1998)5項目量表

該量表共5個項目,分別詢問被試“對創辦新

企業多感興趣”、“對創辦新企業的考慮程度”、“創辦新企業的準備程度”、“盡最大努力去創辦新企業的可能性”和“多久后將創辦新企業”。量表使用利克特5點量表進行評分,克倫巴赫a系數為0.92。該量表是一個較好的效標(zhao&Seibert.2005;Thompson,2009)且被大量學者引用(如Hmieleski&Corbett,2006)。

3.2 Zhao和Seibert(2005)4項目量表

該量表用四個項目測量創業意向,項目內容涉及在未來的5-10年內,被試對從事典型的創業活動(開公司、收購小公司、開始并建立一個快速發展的公司和收購并讓公司快速發展)有多感興趣。采用利克特5點量表進行評分,1代表沒有興趣,5代表非常有興趣,用四個項目的平均分衡量創業意向的強度。此量表與Chen等人(1998)開發的創業意向量表關聯效度較高,在兩個不同時間段測出的克倫巴赫α系數分別為0.85和0.88。Gupta等人(2007,2008)引用此量表進行研究,報告的α系數為0.93。

3.3 個體創業意向量表(Individu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 Scale,IEIS)

Thompson(2009)在清晰定義個體創業意向概念的基礎上,首次深入、系統地研究了創業意向的測量問題,并開發了個體創業意向量表(IEIS)。該量表讓被試判斷項目描述與自己真實情況的相符程度,由6個項目組成,分別為“在將來打算開公司”、“從不尋找創業機會”、“為開公司而存錢”、“從不閱讀關于如何開公司的書籍”、“不知道如何創辦企業”、“會花時間學習創業知識”。量表使用利克特6點量表評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其中第2題、第4題和第5題反向計分。此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α=0.89)和效度(0.84),同時具有跨國家和跨人群的穩定性。

3.4 創業意向調查問卷

范巍和王重鳴(2006)編制了我國個體創業意向調查問卷,并得出在中國背景下,個體創業意向的結構維度包括創業希求性和創業可行性兩大部分。其中創業希求性包括創新導向、成就導向和自我尊重,創業可行性包括個人控制和責任意識。問卷共42題,采用6點量表,項目計分l為程度最低,6為程度最高,α系數為0.66。

4 創業意向的影響因素

創業意向的影響因素可以從個體變量和環境變量兩大方面進行研究。在目前已有研究中,個體變量方面,主要研究個人背景因素、人格特質和認知特征對創業意向的影響,其中人格特質以研究“大五”因素和冒險傾向居多,而認知特征方面以研究自我效能感為主。此外,自我效能感從前因變量向中介變量的轉變是未來研究應重視的一個熱點。在環境變量方面,學者們對創業教育的研究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然而,研究文化差異對創業意向的影響也是未來研究應該重視的一部分。

4.1 人口學變量

研究表明,性別、年齡、學歷、種族、家庭、工作經歷和創業經歷等個人背景因素都會對創業意向產生影響。具體說來,男性的創業意向普遍高于女性(zhao&Seibert,2005;Gupta,Turban,&Bhawe,2008)。在西方國家,25-44歲是創業最活躍的時期,而國內學者范巍和王重鳴(2004)的研究表明,“25歲以下”及“25到30歲”者創業意向顯著高于“30歲以上”。MBA學歷者的創業傾向顯著高于本科、碩士和博士(范巍和壬重鳴,20041。擁有國企工作經歷的被試的創業意向明顯低于在私企工作的被試(Mazzaro et a1.,1999)。家庭創業背景(如家族中有創業者和父母的創業榜樣作用)、個體先前創業經歷都將導致更高的創業意向fMatthews&Mose~1996;Zhao&Seibe~,2005)。

4.2 人格特質

20世紀80年代末期,一些敘述性(narrative)文獻評論提出人格特征和創業沒有一致性關系,因此在將來的研究中應該放棄特質范式的研究(如Gartner,1988)。在中斷將近20年后,最近在創業領域又興起對特質的研究熱潮(如Baum,Locke,&Smith,2001;Ciavarella et a1.,2004)。特別地,DaRon等人(2005)提出使用元分析方法會得出與敘述性評論不一樣的結論。一些最近的元分析結果表明,創業者確實在很多人格特質上區別于其它群體(如管理者)(Zhao et a1.,2009)。例如,創業者有更高的冒險傾向、成就動機、責任意識、情緒穩定性、經驗開放性和更低的宜人性(Stewart&Roth,2001,2004,2007;Zhao&Seibert,2006)。

Crant在1996年就對個體差異和創業意向的關系進行探索,發現主動性人格(proaetivepersonality)和創業意向之間存在很強的正相關。Hmieleski和Corbett(2006)從行為決策領域引入“即時決策(improvisation)”的概念,得出除人格特質(大五)、動機(包括自我效能感、獨立性、控制點、冒險傾向和模糊容忍度)、認知類型和社會榜樣對創業意向產生影響之外,“即時決策傾向”能提供更強的解釋價值。Barbosa等(2007)用實證方法證明冒險傾向越強,個體創業意向也越強。Zhao等(2009)從人環境匹配理論出發第一次采用元分析的方法總結了人格特質與創業意向的關系,他們使用五因素模型框架整合了以往所有關于人格特質和創業意向的研究結果,同時,他們將冒險傾向作為人格的第六個特質。結果發現除宜人性外,其余5個變量均與創業意向顯著正相關,其中開放性、認真性和創業意向相關最大。

4.3 自我效能感

Boyd和Vozikis(1994)首次將自我效能引入創業意向的研究中。創業效能感(entrepreneurial sel~efficaey)指的是個體對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扮演創業者角色和完成創業任務的自信程度(Chan,Greene,&Crick,1998)。在眾多前因變量中創業效能感是影響創業意向的關鍵變量且具有很好的預測效力(Krueger&Brazeal,1994;Forbes.2005;Wilson,Kiekul&Marlino,2007)。Zhao和Seibert(2005)從社會認知理論出發,首次探討了自我效能在個體因素(創業學習、創業經歷、冒險傾向、性別)和創業意向之間的中介效應。丁明磊等(20091通過實證研究開發創業自我效能感模型,并運用該模型驗證創業自我效能感對創業意向的影響。

4.4 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研究還處在探索性階段。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描述創業課程、描述創業教育趨勢、對比受教育者與非受教育者的創業行為以評估

創業課程價值等(Vesper&Gartner,1997:Fiet。2000)。Noel(1998)發現,創業學專業的學生表現出更強的創業意向。Zhao等(2005)和Souitaris等(2007)提出創業教育將有助于提高創業意向并試圖闡明其理論機制。學生可以從創業教育中獲得三種好處:知識學習(1earning)、靈感(inspiration)和孵化資源(incubation resources)(Souitaris et a1.。2007)。創業知識的學習通過提高創業效能感和機會識別能力而間接提高創業意向(zhao&Seibert.2005;Wilson et a1.,2007;Souitaris et a1.,2007);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增加創業者數量,那么創業項目的開發就應著眼于如何改變學生的“心靈(hcarts)”和“大腦(minds)”(Souitaris et a1.,2007)。也就是說,激發學生的創業靈感能大大提高他們的創業意向。同時,創業教學者還應注重創業行為榜樣在提升學生創業意向中的作用(Auken,2006)。

4.5 創業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刻板印象對人的認知和行為都會產生強大的影響(Heilman,2001)。研究發現,目前關于創業者的看法都集中在傳統男性特質上fAhl.2006;Lewis,2006)。學者們(如Gupta et a1.,2005)證明了性別刻板印象對男性和女性的創業意向都會產生影響。已有眾多實證研究表明,男性的創業意向明顯高于女性(Wilson,Marlino.&Kickul,2004;Zhao&Seibert,2005)。究其原因,由消極刻板印象帶來的刻板印象威脅直接導致女性創業意向的降低,這在主動性人格傾向較強的女性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Gupta&Bhawe.2007)。但近期一項實驗研究(Gupta,Turban&Bhawe,2008)表明,與內隱刻板印象激活相比,在外顯刻板印象激活條件下,女性比男性報告出更強的創業意向;無效的刻板印象激活,兩性的創業意向不存在差異;只有當不呈現刻板印象信息時,男性才表現出比女性更強的創業意向。另外,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高男性化者比低男性化者擁有更高的創業意向(Gupta,Turban,Wasti.&Sikdar,2009)。

5 創業意向模型

意向模型比個體變量和環境變量能更好地預測行為(Krueger,2000)。創業意向模型為更好地解釋和預測創業過程提供了一個簡潔、連貫和有效的理論框架(Kruege~1993,2000)。以往研究已開發出各種各樣的意向模型,包括Ajzen(1991)模型,Shapero(1975;Shapero&Sokol,1982)模型及Krueger(1993;Kruegeret aI.,1994,2000)修正模型和Bird(1988)模型及Boyd和Vozikis(1994)修正模型等。這些主導的創業意向模型是類似的,因為它們都集中于前創業活動、整合的態度和行為理論以及社會學習理論這三個方面fPeterman&Kennedy,2003)。

5.1 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Ajzen于1991年提出計劃行為理論(TPB),該理論認為意向預測行為,而外在因素通過態度影響意向。該模型確定了影響意向的三個態度變量:對行為結果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actl、主觀規范(subjective norms)和行為控制知覺(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01),。對行為結果的態度指的是個體對行為的喜好和對行為結果的期望和信念;主觀規范指的是個體采取行動時的社會壓力知覺;行為控制知覺指對采取行動難易程度的知覺。Krueger等(2000)對TPB進行修正,提出三個態度變量相應的前因變量分別為:價值期望(expected values)、規范信念(normative beliefs)和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計劃行為理論得到了很好的驗證。KrueRer等(2000)驗證了TPB對創業意向具有很好的預測效力。Autio等(2001)得出三個態度變量都對創業意向產生影響,其中行為控制知覺對創業意向的影響最大,而社會規范知覺的影響最弱。Lfithie和Franke(2003)提出一個略加修改的TPB結構模型,發現“對創業的態度”是創業意向最重要的前因變量。Gird和Bagraim(2008)同樣發現TPB能很好地預測創業意向。此外他們還提到,在個性特質、環境、創業經歷和人口學變量四個額外影響因素中,只有創業經歷能增加TPB對創業意向的預測效力。

5.2 創業事件模型(Model of the EntrepreneurialEvent,SEE)

Shapero和Sokol在1982年提出創業事件模型(SEE),該模型假設個體的創業意向直接受“希求性知覺(pereeived desirability)”、“可行性知覺(perceived feasibility)”和“行動傾向(propensityto act)”三個因素的影響。“希求性知覺”指的是個體對成立一個公司的前景的吸引程度。“可行性知覺”指的是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成立一個公司的程度。“行動傾向”指的是個體采取行動的意向。Shapero假設,慣性支配人們的行為直到被其它事情打斷或“置換”,置換(displacement)可以是消極的(如失業)也可以是積極的(如彩票中獎)。

Krueger(1993)在測試Shapero的模型的基礎上,將創業經歷(prior entrepreneurial exposure)的廣度和積極性納入模型。前者通過可行性間接影響創業意向,后者與希求性相聯系。Krueger和Brazeal(1994)基于Ajzen的計劃行為理論和Shapero的創業事件模型提出了創業潛力的簡化模型,見圖1。K.rueger認為,行為選擇取決于行為的“信度(credibility)”和“行動傾向”,信度要求行為既是希求的又是可行的。這樣創業潛力就應出現在“替代”之前“行動傾向”之后。Kmeger等(2000)繼而對Shapero的創業事件模型進行修正(Shapero-Krueger Model,SKM),見圖2。此外,還有學者探討了個人的和情境的因素(個人希求性、社會規范知覺、自我效能感和集體效能感)(Kruege.2000)、創業教育(Peterman&Kennedy,2003)、情感因素(社會認同、榜樣和社會規范)和理性因素(包括財政預期、機會知覺和技術支持等

到覺察到的資源獲得)(Crrundsten,2004)等外在因素對希求性知覺和可行性知覺的影響。

5.3 Bird創業意向模型

Bird(1988)在將理性和直覺思維作為創業意向的維度的基礎上,提出個人、社會背景和理性、直覺思維在創業意向形成中的交互作用。個體變量:個人經歷(如創業經歷)、個性特征(如成就動機)、能力(如先進的思想)和社會背景因素:社會、政治、經濟環境,二者共同組成創業背景。Boyd和Vozikis(1994)引入“自我效能感”對Bird的模型進行修訂。提出理性思維通過態度或觀念對意向產生影響,而直覺思維則通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影響意向。同時,自我效能感調節意向與行為的關系。

6 評價和展望

以往創業研究主要關注人格特質、環境因素和人口學變量對創業活動的影響。然而,這些因素都不能較好地解釋和預測創業過程,而創業意向比個性特質和環境變量能更好地預測創業行為。在創業研究領域,創業意向已被證明是一個根本的和常見的變量(Bird,1988;Krueger et a1.,2000;Wilson et a1.,2007)。Ajzen的計劃行為理論和Shapero的創業事件模型為研究創業意向提供了較好的理論支撐。目前創業意向己不再是創業的代名詞,作為一個單獨的變量,創業意向既能作為因變量。也能成為自變量和控制變量(Thompson,2009)。

然而,作為一個較新的研究領域,創業意向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清晰的和完整的定義。一方面雖然大家表面上都使用“創業意向”的術語,但很多研究者都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創業意向進行定義(如Krueger et aI.,2000;Lee et a1.,2004;Thompson,2009)。另一方面,“創業意向”術語沒有得到統一的使用。在國外,“擁有一個公司的意向fthe intention to own a business/to start afirm/to create a venture)”、“自我雇傭意向(theintention to be self-employed)”經常與“創業意向”交叉混合著出現。然而個體可以通過購買一個公司而“擁有一個公司”,可以購買銷售權(如保險)而變成“自我雇傭”。這些與我們所要研究的“創業意向”是大相徑庭的。在國內,有些學者使用“創業傾向”的術語,有的學者雖使用“創業意向”,但其對應的英文詞卻為“entrepreneurialorientation"。創業導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主要用于研究企業戰略管理,可以從創新性、風險承擔性與超前行動性三個維度來表征創業導向(covln&Slevin,1989)。而創業意向則用來預測個體創業行為。因此,將來的研究可從探索創業意向的內涵著手,需在綜合比較的基礎上整合以往研究結果。

目前創業意向的測量方法各異,至今還沒有研究探討過創業意向測量的操作性定義和內容效度問題以及研究進展情況。這些都將導致測量結果的不一致,進而造成比較、驗證、綜合或擴展已有研究的困難。今后研究可在這些方面多下功夫。此外,創業意向的結構是單維的還是多維的有待將來研究的進一步探索。

第6篇:個人創業經歷范文

創業路上的那點事兒

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本科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生物系,后來由于興趣所致,研究生選擇了新聞專業。做為一名中國人民大學的新聞碩士,畢業后從事媒體行業既是自然而然,又是眾望所歸的一件事。張銳也確實在媒體行業里干的風生水起。他不僅做過《京華時報》新聞中心主任,也做過網易副總編輯。2011年,張銳覺得“移動互聯網創業的風口已經到來”,便毅然離開網易,自己創業。

在談到為何選擇互聯網醫療做為創業方向時,張銳說:“國家的利好政策一直在推動行業的發展,包括處方藥的放開等。整個資本市場對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有很高預期。所以,不是我們有多牛,而是移動醫療這個行業本身就很火。”

“另外,我主要是看到移動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仍然是個空白點。就當時的創業環境來看,社交是大公司的菜,電商不適合小資本創業者,游戲變現快但成功率很低,工具類應用更適合系統商與運營商,排除這四塊不能做,我們能做的也不多了。反而健康是個非常好的事,與每個人都相關,所以我選擇了做移動醫療。”張銳補充道。

2011年成立的“春雨醫生”志在通過互聯網的模式解決醫療行業日漸突出的醫患矛盾,以及顛覆傳統的醫療體系。然而,想要攻占這個形成多時、 內部關系紛繁復雜的堅固堡壘又談何容易。在創業的路上保持自信和對成功的饑餓感固然重要,但是正確的人、正確的方向以及充足的資金才是左右創業成與不成的關鍵。

數不清的創業者倒在了找尋這片熱土的道路上,而后來人卻依然在這條路上孜孜以求,以圖成為那些為數不多的幸運兒。張銳自然也在其中,他總是說春雨醫生之所以取得好的成績,是因為他們比較幸運。其實,幸運的只是結果,幸運的只是春雨在找尋創業路上正確的人、正確的方向以及資金方面比其他創業者顯得更加順利。

張銳不止一次的在公眾場合講到他的創業經歷,而在他的講述中人、方向和資金是永恒的旋律。他說:“在創業過程中,我很幸運的找到了兩個可以共事的伙伴,一個是我的發小,我選他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知識結構和他的性格,跟我有巨大的反差。另一個人是我在網易時候的伙伴,一個特別技術化的80后。我覺得合伙人關系是這個世界很美好的一種關系。我們公司發展比較順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找到了兩個特別好的合伙人。”

雖然張銳很順利的找到了兩位合伙人,但是在組建團隊的時候還是出了問題。用他的話說,一個是過度承諾,另一個是“近親繁殖”。

張銳說:“我的過度承諾,不是期權上的承諾,而是在工資上的承諾。在最初的團隊里,我從網易帶來的人比較多。我當初承諾,你現在掙得工資大概是在網易的70%,一年之后能翻一倍,結果我沒做到。我沒做到的原因,不是因為沒有錢,而是后面工資結構的問題。”

另外,春雨組建核心團隊一開始是通過人脈關系來進行的。而以這種方式招進來的人,無論是在專業技能和性格特質方面都與春雨醫生的要求不相契合,從而導致整個團隊不接地氣,違背了張銳的初衷。

為此,春雨醫生在早期的運營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我當時走了半年多的彎路。在這段時間里,春雨的運營一直做得不好。因為我們真正的目標用戶,其實并不高端,或者說我們是一個邊緣突破的產品,但我們做了很多不靠譜的運營活動。數據也給了我們很多反饋,但一直改不掉。”張銳回憶道。

創業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只有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摸索、總結,最終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

除了找人之外,創業者另一個繞不開的環節就是找錢。與投資人的一輪輪談判,是每一個創始人在創業過程中的一門必修課。心態平和、實事求是張銳總結的兩條經驗。他說:“在和投資人談判時,一定要有‘我不是在要他的錢,而是我現在給你一個非常重要的掙錢的機會’的心態。另外,你對投資人的任何承若一定要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切忌說謊。因為,謊言只可能帶來所謂的不信任和懷疑,對你和公司沒有任何好處。”

春雨醫生在2011年、2012年和2014年進行了三輪融資。然而,有了人的支持和資金的支撐之后,春雨醫生并沒有迅速的形成突破。在春雨的盈利模式上,張銳又遇到了問題。

張銳說:“在尋找盈利模式的時候,我高估了用戶的付費意愿,結果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直到今天我們還在為當時的那個決策買單。另外,我們當時是按照傳統電商的模式去做的,后來發現這種模式完全賺不到錢。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我們是一個移動的APP,而在APP里面,我們的最大價值不是流量,而是用戶。

每一個教訓都給張銳和春雨醫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但正是通過這些教訓使得張銳真正找到了公司的發展方向和盈利模式。那就是,移動互聯網和用戶導向。“陽光總在風雨后”在春雨醫生發展的經歷當中得到了切實的驗證。

這時,天時、地利、人和俱在的春雨醫生也終于邁大了前進的腳步。目前,春雨醫生已經成為國內移動醫療領域的領先品牌,擁有了3300萬激活用戶,4萬名簽約醫生,并且每天有5萬個健康問題在春雨上得到解答。

網易系創業者

在創辦“春雨醫生”之前,張銳的身份是網易門戶副總編輯。從網易離職之后,他成了一名網易系的創業者。之所以把他歸屬于網易系,是因為他并不是唯一一個從網易走出來的創業者。

像被業內所熟知的陌陌創始人唐巖、歡聚時代創始人李學凌、云辰科技創始人丁秀洪、雪球財經創始人方三文、56網創始人周娟、猿題庫創始人李甬以及大象公會創始人黃章晉等都是出自網易的創業者。因為他們具有共同的網易標簽,所以就被人們習慣性的稱為網易系創業者。

成為一名創業者、尤其是成為一名成功的創業者,除了個人能力和素質之外,其過往的工作經歷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網易是互聯網企業里面最好的一家公司,也是對人才最尊重,最不個人個性的公司。我們出來創業根本不是因為網易留不住人,而是更像余華的一本《十八歲出門遠行》的小說名那樣,長大了出門遠行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嗎?”張銳如此評價曾經的老東家。

丁秀洪說道:“丁磊比較提倡放權,加上人們的想法又比較多。所以在網易的體系里,每個部門的負責人就相當于是一個CEO,需要自己去整合各種資源。這種經歷和過程對個人的鍛煉非常重要。”

網易前副總裁、紛享銷客創始人楊斌也說道:“從網易出來創業的這批人,自立意識都很強,想做事的欲望和控制自己命運的意識也很強烈。在網易的這幾年,我還是得到了很多、學到了很多。在這個基礎上,創業是大家需要改變時都會考慮的一種方式。”

不過,外界對于網易門戶高管紛紛離職創業的事情卻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從這些在網易的身份就可以看出來,這些人離開網易的原因與丁磊對門戶內容缺乏關注有直接關系。還有人說的更加直接,網易其實沒有整體的公司文化。資源分配不均,大部分不被老板重視的部門要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做事,這在無形中就鍛煉和培養了這些人的創業能力。

另外,還有一些人覺得這些從網易離職的創業者大多數人有媒體的從業經歷。媒體人不僅具有敏銳的特性,骨子里還有一種不安分的特性。他們喜歡挑戰,并不喜歡一成不變的工作和生活。

對這個說法,楊斌也表示同意。他說:“媒體行業的從業經歷,使我基本上已經觸摸到了行業的天花板,既然向上的空間已經變得很小,與其做重復、單調的工作,還不如嘗試去進行創業。”

雖然對于網易門戶高管離職創業的看法各有不同,但是不容否認的一點是網易的從業經歷確確實實為他們的創業實踐奠定了資源和能力的基礎。

成立線下診所

在倡導“流量為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線上流量如何落地變現是擺在諸多從業者面前的一道難題。如今,線上線下融合的O2O模式漸成趨勢。發展順利的企業想通過該模式實現深層發展,而發展遇阻的企業更是想通過該模式實現涅重生。

這個時候,線上積累的龐大資源和流量不再僅僅被當成一塊進入互聯網入口的敲門磚,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人已經將其看做布局線下模式的重要砝碼。面對如此潮流,善于捕捉先機的互聯網人自然不甘人后。無論是互聯網巨頭BAT,還是互聯網新軍唱吧、愛屋吉屋都在紛紛布局線下市場。

2015年初,唱吧已有兩家線下KTV在北京開始營業并且實現盈利,未來目標是15年復制50~70家線下實體店。愛屋吉屋,主要布局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員工總數突破6000人,平均每個城市具有1500人的地推和經紀人團隊。

作為互聯網醫療領域的佼佼者“春雨醫生”,也視O2O模式為今后網站發展的重要方向。5月7日,“春雨醫生”宣布在全國5個重點城市開設25家線下診所,首批開設的25家春雨診所,分別位于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武漢5個城市。春雨將邀請來自三甲醫院的主任坐診春雨診所,采取“線上+線下”私人醫生服務年費制度,診斷不額外收取費用,并且支持部分藥品醫保報銷。

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提到:“春雨醫生目前每天有超過8萬的問診量,這8萬個問題中,有70%以上的用戶問題已得到快速解決,但還有將近30%的問題,需要線下進一步解決。”

“春雨開設線下診所,就是希望能夠將檢查、開藥、手術、住院等線下就醫的部分,完整納入到春雨服務中來,這也與今年二月份的‘服務型電商’的理念一脈相承,無論是健康產品的采購還是線下診所就醫,春雨希望滿足用戶每一個節點的健康需求。”張銳補充道。

第7篇:個人創業經歷范文

關鍵詞:新生代農民工;創業意愿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6-0000-01

近年來,隨著中央對“80后”、“90后”農民工群體的高度關注,對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高度重視,引起了社會對新生代農民工的關注。目前學術界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定義大都以年齡作為標準,本文認為新生代農民工這一概念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1.出生于80年代以后擁有農村戶籍的外出務工經商者;2.文化程度較高,基本在初中以上;3.無鄉土情結,渴望融入城市。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在江蘇省南京市、揚州市、宿遷市三市共發放紙質問卷600份,電子問卷100份,最終獲得有效樣本518份,問卷的有效率為74%。

本文以新生代農民工為的創業意愿為因變量,運用對創業行為具有較好解釋作用的TPB理論[1],探究個體特征、行為態度因素、主觀規范因素和感知行為控制四個方面因素對新生代農民工創業意愿的影響。運用spss19.0軟件對擬定的14項變量逐一與因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具體相關性如表1所示:

二、研究分析

1.個人特征變量影響正負兼有

個體特征的前三個變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文化程度具有顯著負向影響。說明男性的創業熱情大于女性;具有創業經歷的樣本擁有難得的創業經驗,相對于沒有創業經歷的人更加愿意選擇再次創業;接受過創業或者技能培訓有助于提高其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因此更加愿意選擇創業;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新生代農民工接觸到工作機會越多,工作待遇也更好,面對相對較高的創業機會成本,選擇創業的積極性也就越低。

2.行為態度變量影響正負兼有

行為態度的三個變量中,創業為了實現個人理想對創業意愿具有正向的顯著影響,創業為了賺錢和鼓勵風險太大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分別有正向和負向影響。由于新生代農民工生活壓力不同于老一代,他們背負的家庭負擔也相對輕松,因此他們選擇的創業的原因往往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獲取地位、實現個人理想[2]。當他們感受到的創業風險越大,選擇創業的可能性就越低。

3.觀規范變量影響為正向

主觀規范的四個變量均對創業意愿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表明新聞媒體報道的回鄉創業成功案例有很強的鼓舞性,成為刺激其創業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其創業之初,家庭提供的積蓄往往是他們創業資金的主要渠道之一;家人是他們的情感依賴,所以家人的意見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其創業決策;當地創業氛圍對創業意愿的顯著性影響最強,說明當地的創業氛圍的越好,他們選擇創業的意愿也就越大。

4.感知行為控制因素影向為負向

感知行為控制的三個變量的影響作用均為負向,其中認為自己能力不足、缺乏創業知識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當他們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和創業知識獲取創業條件時,本質上反映出其創業效能感比較高,說明對自身能力的認可和自身能夠創業成功的自信。創業資金未通過顯著性檢驗,是因為目前開啟創業的渠道多種多樣,國家社會為其提供多種金融支持幫助其創業,這表明資金問題對于他們創業決策的影響較弱。

三、對策建議

1.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

正確利用網絡新聞媒體,積極報道創業成功的真人實事,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的創業成功案例,以信息化的渠道來樹立創業榜樣,創造良好的創業氛圍,能夠使新生代農民工潛移默化,提高其自主創業的興趣,激發其自主創業的意愿。

2.完善新生代農民工創業培訓體系

要求加強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素質教育,為新生代農民工提供科學完善的創業知識培訓或者技能培訓,宣傳創業致富的理念,從而增強其創業主動性,吸引更多的新生代農民工選擇自主創業。

參考文獻:

第8篇:個人創業經歷范文

俱樂部會員當先受益

4月23-25日,我刊第三屆創業周即將在山東省濟南市舜耕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創業周不僅延續前兩屆創業周的風格,還增加了讀者俱樂部會員現場交流的環節。同時創富明星、創業專家將為讀者答疑解惑,大家共解創業難題。創業百問,營銷專家一一解答;經營難題,企業老板將現身說法;成功案例,創富明星現場介紹,這些都使本屆創業周備受讀者期待和關注。

凡讀者俱樂部的會員,最初加入時都留下了詳細的個人資料及選項、創業經歷,我們根據每名會員的信息分別為其做出指導。每屆創業周都會推出“十佳創富明星”,用讀者中的典型創業成功案例來給全國讀者做表率。為了給加入讀者創業俱樂部的會員帶來真正的實惠,本屆創業周的“十佳創富明星”將大部分從讀者俱樂部的會員中選出。歡迎廣大讀者加入到創富明星的評選工作中來,大家可以自薦,也可以推薦他人。在本期及下期的雜志中,我刊將陸續推出備選“十佳創富明星”名單,通過文字陳述備選創富明星的個人簡介及創業經歷。讓廣大讀者了解創富明星的評選理由,使評選活動透明化、公正化、規范化。并讓讀者直接參與到評選活動中來,讓“十佳創富明星”成為名副其實的讀者之星,創業之星。本期推出的備選十佳創富明星有:河北保定馬化、天津陳德寶、吉林臨江程文海、重慶袁躍倫、浙江義烏李彥、山東煙臺鄭中華、河南孟津姚立偉、安徽安慶王業穩等。詳細報道請見內文69頁“創富明星評選”欄目。

根據自身優勢選項

成功方可事半功倍

上期的創業專家為長春厚德福醬肉食品廠廠長趙德方和山東棗莊宋皇探藝骨酥魚培訓總部總經理方振國。兩名專家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接到了很多讀者來電,針對這些讀者來電,創業專家分別給出了一些建議。

方振國總經理接到新疆阿克蘇市塔南路實驗林場七隊357號劉強的電話。劉強以前曾在中俄邊界做生意,但近年效益逐漸下滑。后來開了家小商品店,生意一直不好。方老師在和他詳細溝通后發現,他的小店附近有很多大超市,對他的客流造成了很大影響。實力沒有大超市強,價格優勢也不明顯,這樣的情況下,生意肯定不會太好。在聽說當地人對小吃尤其熱衷的信息后,方老師給出了建議: “選項不能盲目跟風,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看。你的小商品店不存在競爭優勢,不建議你再擴大經營了。而當地的小吃市場卻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你不妨往這個領域發展一下。”

創業專家的建議是非常正確的,選項不能過于盲目和貪多,最好能利用自身擁有的一些優勢。這樣項目操作會更加順利,而風險相對也降低了很多。

本期創業專家為天津紅油香椿芽種植園總經理李忠(13920368820 022-89

111598)(由于排版失誤,二期創業專家李忠的聯系電話出現失誤,特此更正,望讀者見諒)、山西太原市長風橋西健康教育中心(隸屬民政下屬醫療機構)范俊宏(13111074978)、河北石家莊三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趙忠義(13403119299),歡迎廣大讀者踴躍咨詢。

幸運會員得創業光盤

精神食糧備受歡迎

3月8日我刊讀者創業俱樂部收到兩名讀者來信,他們是黑龍江省大慶市李嵩(13836889143)和上海浦東沈佩明(15900972936),兩人均是上期抽中的幸運會員。其中李嵩的信中寫道:“喜聞獲贈創業光盤,十分激動,作為一個年輕人,在創業的路上能得到貴刊的幫助,我很感激。作為現代營銷的一名忠實讀者,讀者俱樂部的一名忠實會員,我將永遠支持貴刊、關注貴刊。非常感謝讀者俱樂部的幫助”。其他幾位俱樂部幸運會員也分別通過電話、短信、郵件等方式對俱樂部這一活動表示支持和擁護。本期創業主題是餐飲類項目,我們將抽出十名幸運會員,贈送和餐飲項目有關的創業光盤資料。

第四期十名幸運會員名單如下:

宋妮娜:

261432山東省萊州市化工機械廠宋金剛轉宋妮娜 15969667422

郝振強:

062551河北省任丘市于村鄉張莊村 15530755562

王維佳:

157300黑龍江省綏芬河中國平安人壽保險公司時德新轉 15846475539

張青成:

735211 甘肅省玉門市新市區環宇賓館張清芳轉 13209426698

安文增:

046000山西省長治市工商銀行五一路支行 13593257111

劉保家:

457515河南省范縣辛莊鄉后辛村 13080119075

錢會杰:

122501遼寧省凌源市小城子鎮喬營子村王家莊組13394213255

張寶松:

452394河南省新密市米村鎮白槐 15981829980

李愛梅:

830013烏魯木齊市喀什東路瑞祥小區21號樓3單元603室 0991-7760822

周北鋒:

719300陜西省神木縣東興街102號福記快餐 15929681232

讀者俱樂部加入方式:請將您的姓名、年齡、聯系電話、通信地址、QQ、電子信箱及目前自身的狀況和選項經歷發送短信至0431-88165513(小靈通)。

電話:0431-81982628

第9篇:個人創業經歷范文

關鍵詞:孵化器;在孵企業;績效;成功畢業;孵化互動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incubating interaction, which are the key determinants to tenants’ growth, then successful graduation, while there are little theories to exploit it now, and empirical conclusions lay nowhere. So it explores the inputs of the incubating interaction based the theory of incubation of cooperation, then it uncovers the mechanisms how these inputs work mutually, then it conducts empirical analysis through survival analysis based the 216 samples of tenants. The Cox’s proportional hazard regression model indicates these are powerful promotion of tenants’ successful graduation: practices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education background which are of the entrepreneur’s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special experiences concerning of the incubation management, incubation fund and access to networking which are of the characters of incubators, what’s more, the category of business which the tenants belong to could impact the graduation. In addition, the conclusion from Kaplan-Meier calculation is: the setting duration for incubation isn’t so suitable, it’s too long.

Keywords: incubator; tenant; performance; successful graduation; incubating interaction

引言

目前對孵化器績效的研究通常是陳列大量的數據作定性對比,這些研究都沒有以孵化互動為理論基礎來分析孵化器的績效。由于孵化器的運營實質是孵化器與創業者互動的過程。它們的互動必然影響孵化服務質量,進而影響孵化器績效。那么,哪些因素通過影響創業者和孵化器運營管理者的互動而最終影響孵化器績效?對于這一問題還缺乏深入的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

1 相關研究述評

當前孵化器績效評價主要有兩種思路:一是通過分析在孵企業的成功畢業率來評價績效[1],學者們也分析了影響在孵企業成功畢業率的因素:孵化器與大學的知識連結[2],以及它們之間的知識流動[3]。二是通過分析在孵企業在各個成長維度來評價孵化器的績效,這些維度包括財務維度(年收入的變化、銷售收入增長、盈利性等)、人力資源維度(雇員增長、創業者特質差異等)[4]。

研究成果表明以下的因素會影響在孵企業的成長以至成功畢業:第一,新創企業的產業特征[5]。第二,創業者的人力資本特征[6]。有學者發現創業者的人力資本與新創企業的規模和成長相關,而另一些研究發現創業者的人力資本對在孵企業的成長并沒有顯著影響,歐洲的孵化器管理當局過分強調創業者或創業團隊的人力資本特征并不妥當[7]。也有學者認為入駐孵化器的創業者與孵化器之外的“對照組”本來就存在顯著性的統計差異[8],因為分析樣本間可能存在“同源偏差”[8]。第三,孵化器的產業專注性[9]。專業孵化器提供了相關產業和相近技術的集聚空間,為突破技術瓶頸創造了條件[10]。也有學者認為:專業孵化器營造了基于技術的關系網絡[11],在孵企業可以便利地獲取與技術相關的扶持和信息[4]。第四,孵化器提供的“軟增值服務”。包括:金融服務、創業輔導和網絡通道,學者也對這種作用進行了實證檢驗[12,13]。

由以上文獻回顧可知:現有研究是一種靜態視角,而孵化器管理者是管理孵化服務的能動主體,這兩者通過孵化互動界面上的“合作生產”[14],最終影響孵化器的績效。本文正是基于微觀互動過程,通過分析孵化服務能動主體的影響因素,進而研究這些因素與孵化器績效的關系。

2 研究內容

2.1 理論分析及概念模型

合作生產理論提出以下公式: ,其中,Q=產出;RP=生產者投入;CP=消費者投入;c=比例因子;d和e是各自投入的產出彈性[15]。此時,孵化互動的直接投入要素分別是:創業要素和孵化服務,見圖1[16]。

首先,創業能力中包含大量的隱性知識,只有在實際的操作中才可能學會運用,創業經驗是這種實戰經歷的積累,創業的實際歷程是掌握創業能力的必經之路[17];其次,孵化器中的創業一般是通過技術滿足市場要求,對市場的理解除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外,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直覺,創業經驗是培養直覺的溫床;最后,創業經驗為創業者整合諸多創業能力提供了條件,各種創業能力必須在創業實踐中形成合力,創業經驗為創業能力的整合提供了時間和空間。

創業者先天創業素質又稱創業先天稟賦,它是創業者與生俱來的素質,或者創業時已經具備的品質[18],比如個人魅力、工作努力程度、基礎知識和基本見識等等,已有研究發現創業者的性別、教育程度與在孵企業績效相關。因為教育程度決定了基礎知識的積累,另外,不同性別的創業者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方法不同,結果也會表現出較大差異。這些創業先天稟賦是一種特殊的創業能力,它們主要通過創業者的觀念、工作態度和企業運營行為影響創業進程和績效。

對孵化器而言,孵化器管理人員和孵化器的運營決定在孵企業的成長[19]。

對孵化器管理人員而言,他們是兩個組織之間的技術橋梁人物[20]。孵化器管理人員在工作中積累的基礎知識、技術背景和交流技巧,是行使技術橋梁人物的角色必要條件 [21]。所以,實踐上優秀的孵化器經理應當有孵化器管理崗位的從業經驗[22]。

對于孵化器的運營而言,可以自行決定的孵化基金是決定在孵企業成長的重要因素,因為依據生命周期理論,入駐孵化器的新創企業一般處于種子期或創業期,此時后繼資金需要持續投入,“現金流”難以為繼,甚至“為負”[23]。所以,從孵化器的運營視角,孵化基金是影響在孵企業成長的基礎性資源要素。

而對孵化器的組織結構而言,孵化網絡界面作為提供孵化服務的新型功能形態。網絡提供了更多的服務來源,關聯了包括提供技術服務、創業輔導、法律和財務咨詢、金融輔導等各方面的專家,形成知識網絡。實證表明:孵化網絡的存在是孵化器成功運營和促成在孵企業成長的關鍵因素[24, 25]。目前還出現了基于互聯網的虛擬孵化器[26]。因此,孵化器的網絡界面將影響在孵企業的成長和成功畢業。。

綜上所述,可以提出孵化器績效影響因素的概念模型,見圖2。

2.2 計量模型

2.3 變量

(1)因變量

孵企業的最終狀態是:孵化失敗、繼續在孵、成功畢業,其中在孵企業成功畢業是孵化器績效的重要里程碑[2]。在孵企業是否成功畢業用二分類變量測度:“1”表示成功畢業,“0”表示宣布失敗退出或失訪或無法畢業。

(2)解釋變量

研究重點關注的因素作為解釋變量納入模型,其它作為控制變量。

①源于孵化器的因素。

孵化器管理者從業經驗(x1)。針對具體某一企業開展孵化服務的具體業務主管有三年及以上孵化器運營管理經驗,是=1,否則=0

孵化基金(x2)。從政府和其它渠道獲得的,用于扶持孵化企業發展的專項基金總額。為加強數據正態性,進行對數處理。

網絡界面(x3)。孵化器從組織運營層面是否建立起網絡化互動界面,可便利地向在孵企業提供孵化服務,是=1,否=0。

②源于創業者的因素。

創業經歷(x4)。創業者在此次創業以前的參與創業次數,創業時至少參與創業團隊的運營與決策,不管以前創業成功否,都計入創業次數。

(3)控制變量

前文的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表明:創業者的教育背景(x5)、年齡(x6)、性別(x7)、企業的行業屬性(x8)都是影響在孵企業成功畢業的內因,因此把它們作為控制變量納入理論模型。

3 實證檢驗

3.1 樣本與數據

在孵企業樣本取自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內的國家級孵化器,通過向2003年度至2006年度期間入駐這些孵化器的300家新創企業發放問卷來收集數據。問卷的組織依托是“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戰略研究院”,并且在國家科技部統計“科技企業孵化器綜合情況”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情況”時,順帶發放并回收問卷,也有部分問卷通過會議和行業內部交流時收集。問卷的設計思路是:利用孵化器對創業者的基本信息統計獲得企業屬性狀況和創業者的人口統計基本信息,包括教育背景、年齡、性別等,重要的是:孵化器的基本信息統計資料還提供了企業樣本的最終狀態:成功畢業、失敗或繼續在孵,以及這種狀態發生的時間跨度。

2003年度入駐的在孵企業最遲在2006年度畢業,最后收集273份信息完整的問卷,經過進一步分析,其中216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1%,有效率為72%。

3.2 數據分析

定量研究采用嵌套方法逐步引入解釋變量來分析它們對在孵企業成功畢業的影響,表1是納入模型所有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因為相關系數都低于臨界點R=0.70,各變量之間不存在交互效應,表現出較好的區辨效度[27]。

3.3 研究結果

由于將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全部納入模型3后,它的-2Log likelihood值變小,而Chi-square(overall score)值變大,說明全部變量在一起(模型3)有更顯著的解釋作用。此時,博士學歷的相對風險率為8.891,在0.001的水平上顯著,而碩士學歷的相對風險率在0.05的水平上也不顯著;通信及光電子產業的相對風險率為30.753,在在0.01的水平上顯著,IT產業的相對風險率為2.142,在在0.01的水平上顯著,而生物工程、醫藥技術產業的相對風險率在0.05的水平上也不顯著。在來自孵化器的因素中,孵化器管理者從業經驗、孵化基金以及網絡界面的相對風險率分別為14.746(0.001顯著水平)、7.293(0.001顯著水平)、2.297(0.01顯著水平)。來自創業者的因素創業經歷的相對風險率為5.641(0.001顯著水平)。

另外,Kaplan-Meier非參數方法的時間估計顯示,在孵企業成功畢業時間的均值是736天,95%置信區間是(700.142,771.653)天,即在孵企業成功畢業的平均時間是736天(見圖3)。圖3表明在19個月(570天左右)到25個月(750天左右)之間,在孵企業畢業的概率明顯下降,到31個月以后則很少有企業成功畢業。

可以粗略地推斷:930天內沒有成功畢業的企業,之后的畢業的可能性也很小,企業最終狀態的時間累積分布很直觀地說明了這一點(圖4)

4 研究結論

4.1 管理啟示及政策建議

對于申請入駐孵化器的新創企業應該制定系統的篩選標準,挑選有成長潛力的創業者入駐。

對于孵化器的建設,應該強化管理層的從業經驗。另外,拓展自有孵化基金的來源也是孵化器建設的重點。在孵化器的組織功能建設上,應該持續完善網絡界面。

另外實證分析表明可以縮短畢業時間的設置,將在孵時間定為930天(31個月)。

4.2 創新點及研究意義

具體創新如下:

第一,從理論上闡明創業能力源于創業經驗,是孵化服務能力基礎觀的理論的推進。

第二,從理論上揭示孵化器的運營績效取決于孵化器管理者的運營經驗,豐富了孵化互動背景下的人力資源理論。

第三,通過揭示孵化互動界面影響孵化器績效的機理,完善了孵化器績效評價理論。

研究的理論意義表現在:從創業者和孵化器兩個主體分析了孵化器績效的影響因素,為孵化器績效評價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石。

實踐作用體現在:為孵化器管理層挑選創業者提供了依據,并指明了改善孵化服務的具體路徑,也為管理部門在孵化時間的設定上做出科學的決策提供了依據。

4.3 研究局限及展望

研究的局限體現在:第一,雖然在孵企業的樣本數量滿足要求,但它們都來自同一高新區的國家級孵化器,可能存在同源偏差。為了消除這種偏差,進一步的分析應該選取全國各地不同級別的在孵企業樣本,確保結果的穩健性。

第二,對孵化互動個體的行為模式還缺乏了解,因為沒有構建孵化互動的實時模型評價孵化器績效。因此,進一步的研究應該引入仿真模型,分析孵化互動的各個微觀環節。

參考文獻:

[1] Schwartz M. A Control Group Study of Incubators' Impact to Promote Firm Survival[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3, 38(3): 302-331.

[2] Rothaermel F T, Thursby M. Incubator Firm Failure or Graduation?: The Role of University Linkages[J]. Research Policy. 2005, 34(7): 1076-1090.

[3] Rothaermel F T, Thursby M. University-Incubator Firm Knowledge Flows: Assessing Their Impact on Incubator Firm Performance[J]. Research Policy. 2005, 34(3): 305-320.

[4] Lofsten H, Lindelof P. R&D Network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Patterns―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on Science Parks[J]. Technovation. 2005, 25.

[5] Chen C J, Wu H L, Lin B W.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 Taiwan's Science Park[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6, 73(4): 452-465.

[6] Tseng C. Connecting Business Incubator Development with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2011, 3(2): 29-42.

[7] Aerts K, Matthyssens P, Vandenbempt K. Critical Role and Screening Practices of European Business Incubators[J]. Technovation. 2007, 27(5): 254-267.

[8] Colombo M G, Delmastro M. How Effective are Technology Incubators? Evidence from Italy[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7): 1103-1122.

[9] Schwartz M, Hornych C. Specialization as Strategy for Business Incubators: an Assessment of the Central German Multimedia Center[J]. Technovation. 2008, 28(7): 436-449.

[10] Moraru C, Rusei A. Business Incubators -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Development.[J]. Theoretical & Applied Economics. 2012, 19(5): 169-176.

[11] B?llingtoft A. The Bottom-Up Business Incubator: Leverage to Networking and Cooperation Practices in a Self-Generated, Entrepreneurial-Enabled Environment[J]. Technovation. 2012, 32(5): 304-315.

[12] Nisakorn S, Jarunee W, Tritos L.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source-Based View[J]. Industrial Management Data Systems. 2012, 112(2): 245-267.

[13] O'Neal T. Evolving A Successful University-Based Incubator: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UCF Technology Incubator.[J]. 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17(3): 11-25.

[14] Scillitoe J L, Chakrabarti A K. The Role of Incubator Interactions in Assisting New Ventures[J]. Technovation. 2010, 30(3): 155-167.

[15] Rice M P. Co-Production of Business Assistance in Business Incubators: An Exploratory Study[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2, 17(2): 163-187.

[16] 張力. 孵化互動、專用性人力資本和在孵企業成功畢業[J]. 南開管理評論. 2012, 15(1): 93-101.

[17] Hughes M, Ireland R D, Morgan R E. Stimulating Dynamic Value: Social Capital and Business Incubation as a Pathway to Competitive Success[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7, 40: 154-177.

[18] Clausen T, Korneliussen 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Speed to the Market: The Case of Incubator Firms in Norway[J]. Technovation. 2012, 32(9C10): 560-567.

[19] 張煒,邢瀟. 高技術企業創業孵化環境與成長績效關系研究[J]. 科學學研究. 2007, 25(01).

[20] 張力,劉新梅. “邊界巡視者”依賴還是“信任”和“一體化機制”取勝――來自產學合作機構的證據[J]. 科學學研究. 2011, 29(5): 756-763.

[21] 馬鳳嶺,陳頡. 基于扎根理論的孵化器商業模式演進機制研究[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4(05): 130-136.

[22] Vanderstraeten J, Matthyssens P. Service-Based Differentiation Strategies for Business Incubators: Exploring External and Internal Alignment[J]. Technovation. 2012, 32(12): 656-670.

[23] Mcadam M, Mcadam R. High Tech Start-Ups In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Incubato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rt-Up's Lifecycle Progression and Use of The Incubator's Resources[J]. Technovation. 2008, 28(5): 277-290.

[24] 張力. 企業孵化器研究前沿與突破方向探析[J]. 新華文摘. 2010(6): 134-137.

[25] Rothschild L, Darr A. Technological Incubator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 An Israeli Case Study[J]. Technovation. 2005, 25(1): 59-67.

[26] Nowak M J, Grantham C E. The Virtual Incubator: Managing Human Capital in the Software Industry[J]. Research Policy. 2000, 29(2): 125-1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制服 | 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a视频网站 | 国产三及 | 成人男女网18免费0 成人男女网18免费看 | 欧洲免费无线码一二区 | 天天拍拍夜夜出水 |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 欧美国产伦久久久久 | 免费看成人www的网站软件 | 亚洲国产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 精品三级内地国产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 亚洲综合中文 | 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天堂8资源8在线 | 99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视频 |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看特级毛片 | 亚洲综合一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 欧美成年黄网站色高清视频 | 精品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天天夜夜久久 | 在线观看视频99 | 亚洲综合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 | 成人首页|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观看下截 | 老司机成人免费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不收费 | 国产a∨一区二区三区香蕉小说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在线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 在线毛片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