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尋隱者不遇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兒童是純真的天使,心中充滿著對世界的美好幻想和探索激情,因此他們都是帶著對學習的真誠向往走進課堂的。小學語文教育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以保持孩子的童真為己任,把語文課堂變得自由活潑、妙趣橫生,努力讓孩子在語文課堂中找到放飛自由夢想、展示個性自我的一方沃土。
一、投入真情,尋覓文本趣味
兒童是單純的、善感的,只要教師能合理引導,激起孩子的情感共鳴,就能讓他們真正走進文本,覓得其中的真趣味,實現童真和教學的平衡發展。在教學《蒲公英》這一內容時,教師先展示了蒲公英的圖片,然后深情講述: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長出了潔白的絨球。一陣陣風吹過,那可愛的絨球變成了幾十個小降落傘,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飄蕩。孩子們,現在大家都是小蒲公英種子,準備開始獨立生活,你們想飄到哪里去呢?孩子們各抒己見,根據自己的經驗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聽到孩子們的積極發言,教師感慨道:看來大家想去的地方都不一樣啊。那么在出發前,我們聽聽太陽公公給了我們什么建議好嗎?這樣的引導,一下子抓住了孩子們的心,使他們全情投入到文本的學習當中。當孩子讀到種子落在沙漠和湖泊的時候,教師引導孩子們說:這兩顆種子看到沙漠和湖泊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孩子們把文中種子的那種洋洋得意、自以為是、想入非非的情感,通過自己聲情并茂的朗讀都表現了出來。整個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師生互動其樂融融。孩子們用童心品讀,用真情感悟,在學習中找到了無限的趣味,這對于教育者來說實是欣慰。
二、觸發真思,領悟文本靈魂
“學而不思則罔。”兒童對世界的看法是新奇的、獨特的,充滿著童真的幻想。小學語文教學要從兒童的視覺出發,精心設計課堂環節,這將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能觸發孩子對文本的深刻思考,并促使他們表達出自己的獨特看法。
在學習《金子》一課時,教師引導孩子們思考:三天三夜的大雨過后,當彼得走出小木屋,看到了什么?彼得若有所悟,這時彼得在想什么?孩子們立刻活躍起來,仿佛自己就是彼得。有的說:他看到松軟泥土上長出的一層綠茸茸的小草后,立刻想到了這片土地多么的肥沃,將來種上很多的植物,一定會獲得豐收;有的說:上天讓“我”發現了這片土地的秘密,原來這才是地里的“金子”;還有孩子甚至想到了“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詩句,想到了寒冬即將過去,人生的春天即將到來。孩子們的反應出乎教師的預料之外。沒想到孩子們的精神世界這么的豐富多彩??粗⒆觽冋J真的表情,聽著他們童真的話語,教師也被孩子們深沉的哲思給感動了。只要教師巧妙地設計問題,孩子們就會在教師的指引下,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建立起與文本的深度對話,使童心在課堂上閃現出“金子”一樣的光輝。
三、放飛童真,點燃智慧火花
馬克思曾說:“想象是促進人類發展的偉大天賦。”作為未來世界的主人,兒童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其中包含著對人生夢想的激情追求,這是一份珍貴的思想財富。教師應充分激發孩子的想象力,為他們打開人生的新視野,讓他們大膽質疑,勇于表達,自由遨游于多彩的童真世界中,點燃他們充滿童趣的智慧火花。
在教學《尋隱者不遇》這首詩歌時,有一個孩子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這個隱者是什么人?詩人賈島為什么要不辭辛苦地去尋找他?”這個問題完全不在教師的教學設計當中,但是這卻是孩子們最童真的想法。教師立刻改變了課堂環節的設計,讓孩子們自由想象:隱者到底是什么樣的?賈島尋找他的目的是什么?課堂立刻成了沸騰的海洋,孩子們都運用自己充滿童趣的話語,表達了他們對詩人苦苦尋找隱者的看法。有的說:隱者肯定是才華橫溢的人,賈島去向他請教學問,因為賈島是個認真學習、愛鉆研的人。有的說:隱者肯定是賈島的好朋友,賈島曾經“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這次賈島不辭辛苦去找隱者,是想和隱者一起推敲詩句。有的說:隱者是一位仙風道骨的道士,深入云中修仙,賈島尋他是想向他傾訴心中的苦悶,找到長生不老的途徑。有的說:隱者是絕世神醫,因為童子說他去采藥了,賈島找他是想向他尋求濟世救民的良方。還有的說:隱者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因為他能在白云深處、懸崖絕壁之上采藥,可見其本領高強,賈島尋找他是處于英雄相惜的情懷……孩子們的想象力超乎了教師的預料,但在孩子們充滿稚嫩童趣又閃耀著智慧火花的話語中,本來神秘的隱者形象逐漸豐滿起來,也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步入了詩歌的“桃花源”,領略到了別有洞天的奇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