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小故事帶翻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聽”先導
一些老師的作業常常缺少“聽”的過程,而事實上,只有足夠的語言信息的輸入才能有整理過的信息輸出。所以“聽”的作業不容忽視。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課堂教學的內容設計練“聽”的作業。在低年級階段,以培養學生英語興趣為主,適宜讓學生聽難度較低的英語廣播節目,以中文多英語少的形式為適宜,也可以聽聽英語兒歌或是簡單的英語兒童歌曲。鼓勵孩子在聽的基礎上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和模仿,主動權在孩子手上,無論多少都是收獲。中高年級的學生適當提高要求,聽難易適度的少兒英語節目的同時。還需要多聽教材的配套磁帶,熟練掌握英語的基礎語言運用。也可以選擇網絡上一些簡單的純英文故事推薦給學生。特別要注意的是:中高年級的聽力還需注重能力的培養,在教提供材料的同時,可以設計有趣味的題目,讓孩子完成。
二、“說”貫穿
讓學生能大膽地正確地“說”也是英語課外作業反饋的一個重要指標,教師可以結合其他學科的特點,創設讓學生自由說的口頭作業。例如在學習了I can see…這個句型后,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口頭練習:給學生一個圓型,讓學生自由想象、創造,I can see…進行造句,越多越好。這樣的練習給了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間,我們也可以收獲無數的欣喜。又如,在教學There be句型后,可以讓學生設計自己將來的家,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購置擺放物品,并用英語進行描述。這樣的活動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孩子在練習口語的同時感知生活。
三、“讀”深入
“讀”是信息輸入的另一個途徑,為了讓孩子讀的趣味盎然,我們可以對“讀”進行以下兩方面的設計:首先,教科書要“活讀”,教科書是孩子天天接觸的,也是最容易讓孩子感覺枯燥的,所以,提倡“活讀”。比如,設計了 “原聲帶”的比賽,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錄制自己的“英語專輯”,在課上、課間和中午一切可利用的時間播放,評選朗讀最好的為“原聲帶”。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朗讀避免枯燥,也讓學生體驗成功,幫助學生建立“成功自我意象”,可以形成學生勇于實踐,不怕犯錯,充滿自信的積極情緒。因為在讀的過程中,學生為追求最佳的錄音效果,反復聽說、模仿,使有聲作業盡善盡美,并把自己的錄音與原聲磁帶對比,自我反饋、自我鑒別,自己找差距,不斷糾正,反復琢磨,可謂一舉多得。其次,課外書要“廣讀”。如果將課內閱讀比作“前沿陣地”,那么課外閱讀無疑是“主要陣地”。我們可嘗試要求學生進行廣泛的涉獵,要不斷擴大接觸英語國家文化的范圍,提高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在為學生提供或推薦的閱讀材料中,我們要讓孩子主動運用自己掌握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來來處理閱讀材料。要求關注內容信息的同時也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可供閱讀的細節,如廣告詞、天氣報告、告示、時刻表、各種須知,甚至是一個指示牌,因為,這一切都有助于學生閱讀視野的開擴及閱讀能力的提高,也能真為深入的體會中西方文化精髓。
四、“寫”提高
一、詞匯
1.教會學生拓展詞匯
老師要學會運用構詞法、聯想法拓展詞匯,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學習詞匯。學生掌握了構詞法就能用較少的時間掌握較多的詞匯,并能通過詞綴的了解來猜測詞義,從而擴大詞匯量。教師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學習詞匯,以全面地認識、理解和運用詞匯,常用的方法有觀察、對比、聯想。結合語境,學習詞匯,可以使得詞匯不再抽象,變得熟悉具體。
2.選擇恰當的詞匯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詞匯記憶興趣
①直觀形象講解法。教師利用實物、圖片、動作、表情等直觀手段講解單詞,學生對單詞記憶深刻。②運用指定詞匯講故事。給出上節課或本單元的重要詞匯,讓學生用這些詞匯講一個小故事。這種方法有利于鞏固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運用,提高他們運用詞匯的能力和寫作能力。
3.教師應創設學生課余詞匯學習途徑,鞏固詞匯記憶
教師可要求學生運用每日所學的新詞匯進行造句或者寫英語日記的形式,提高他們記憶單詞以及運用單詞的能力。
二、聽力
1.注重學生對單詞、句子的聽力理解
詞、句是組成文章的重要元素,是構成語言的重要基石,其重要性不可小視。
2.注重對段的聽力理解
一是要注意每段的中心句,它們既是文章的分論點,又是對該段的歸納和總結。二是要注意段落中的關鍵詞或關鍵句,它們會影響或決定該段的主旨或大意。三是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聯系,那些聯系會影響該段的中心,是對中心句的進一步闡述。
3.注重對整篇文章的聽力理解
一是要注意對文章標題的理解。它往往包含著文章的主旨,決定著文章中心內容的因果動向和寫作思路。二是要直接關注文章的中心,它主要位于文章的首段。三是要特別注意段與段之間的聯系,尤其是各段主旨之間的聯系,它們分別是對文章中心的全面論證,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需要引起重視。
4.創造更多的聽力機會
一是老師要盡可能地用較標準的英語上課,盡量給學生創造聽力條件。二是學生要多聽課文教學帶。三是要盡可能給學生上多媒體課。四是要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五是要盡量給學生提供觀看英語卡通、電視、電影的場所和機會,使他們更多地感悟高質量的聽力技能。
5.加強聽力習題的訓練
聽力習題是訓練聽力水平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檢測聽力水平必要的過程。如果各種聽力題型做得越多、聽力范圍越廣,聽力考試成績就越佳,聽力的實用價值就越高。所以聽力習題必須多練、多總結。
三、新課改要求
1.略讀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獲取文章大意,因此學生要掌握略讀技巧。
在這方面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讀文章的手段和末段,通過找出主題句來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內容。
2.在略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細讀與精讀
細讀與精讀的目的就是要求學生在對文章進行精讀基礎上識別文章中重要的語法、句子結構以及段落大意。
3.在閱讀過程中要學會利用猜測詞義
學生要可以通過上下文或整句話的意思利用構詞法的知識和語法知識來達到目的。教師可以訓練學生根據定義線索去猜測生詞的意思。也可以訓練學生利用同義詞和反義詞猜測詞義。并且教師平時就應著重訓練學生在閱讀時的觀察能力,能夠有效地利用猜測詞義方式達到對文章的理解。
四、適應新課程改革對寫作教學的要求
1.寓寫作訓練于教學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教師可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把單元的寫作話題分散成詞組和句型,每天選取部分讓學生做翻譯或造句練習;一段時間后,讓學生利用這些詞組和句型進行綜合寫作。其次,通過課堂討論,做到說與寫的結合。要求學生把課堂探討所表述的內容通過加工重組寫出來,就完成了從口語到書面語言的轉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提高了學生語言的邏輯性與寫作能力。
2.“互動式”探究性寫作教學實踐
教師創設情境,學生在情境中運用語言,教師畫龍點睛,學生舉一反三。這便是形成“互動式”探究寫作教學模式的意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開展互動式探究寫作活動是課程改革和發展的新內容、新形式,它有利于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實現知識、能力和素質的滲透。
3.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加強寫作全過程指導
教師應引導學生做好寫前準備,認真審題、廣泛搜尋信息、細致構思提綱;在此基礎上寫作初稿,開展課堂討論時注意明確目標,合理引導。在反復修改文章時,要注意自我反思,整合信息;在講評時,應注重即時反饋,動態評改。
關鍵詞:多媒體聽力教學高效課堂初中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2117(2014)02-0149-02
1當前初中學生聽力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1母語的干擾
許多中學生聽到語音信息后,往往受母語干擾,習慣了用中文的方式進行逐詞翻譯,而不是用英語的思維把直接的語音信息轉化為一定的情境,這樣就直接影響了反應速度和記憶效果。
1.2文化背景知識的障礙
語言是文化的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因此學好英語不僅要求中學生要具備英美歷史語言文學的知識,還需要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人的生活習慣、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由于缺乏接觸和了解,對聽力必定會產生一定的難度。如一些聽力材料中常會出現Thanks giving、April Fool,學生對這些都不理解,就會對這些產生茫然。
1.3心理因素的障礙
聽力理解過程實際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當一個人的情緒狀態焦慮緊張的時候,就會產生恐懼心理,不能集中注意力傾聽,從而使本來可以聽懂的內容反而沒有聽到或者理解錯誤,使聽力效果大打折扣。許多學生都會有心理素質的問題,尤其是在聽力訓練剛開始的時候,無法靜下心來無法集中精力,以至于不能成功抓住聽力材料的主題造成重要信息丟失,接下來的聽力中無法正確理解內容,就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障礙。
1.4捕捉細節不到位
聽力不只要求學生了解材料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還要求學生了解主題的重要細節,例如,人名、地名、時間等,如果這些沒有及時記錄下來,就會給下一個環節的聽力活動設置了障礙,增加了難度。
2對聽力課多角度的探討
聽是一個積極的思維過程,它需要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各種技能。只有用扎實的語言基礎、正確的聽力方法、熟練的聽力技巧和快速的語感反應,以迅速并準確地捕捉到所需要的信息。英語聽力能力不是單項能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積月累,最終一定是可以熟能生巧達到想達到的效果。我們英語教師也應要不斷地學習和總結,充分地運用多媒體來努力打造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高效課堂,現就如何充分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談一些我的做法和經驗體會。
2.1運用多媒體認真完成課本上的聽力訓練。在新教材每個模塊都安排一個聽力培訓,這些聽力材料都是課本內容與現實生活中緊密相關的,其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難易程度也相當,是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的好材料。所以,無論時間多么緊,我會留出一定的時間在課堂上讓學生完成每個聽力訓練,當堂糾正反饋學習效果,從來沒有把它放在下一堂課或課下讓學生完成。
在做聽力訓練時,正常情況下需要讓學生聽兩遍,這個次數要嚴格控制,不能拖延也不能增加否則會讓學生產生依賴。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在第一遍的時候努力了解大致內容,第二遍確認自己了解的信息是不是正確的。這樣堅持下去,學生就能不斷地提高聽力水平。
2.2利用教學中的一切機會訓練學生的聽力,例如讓同學們聽錄音前提一個與對話內容相關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錄音。聽第一遍時,要求學生不要打開課本,引導學生聽的時候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信息上,抓住關鍵詞語,例如,人名、地名、時間、地點、事件、大意、結論等。告誡學生有一兩個單詞或句子沒有聽懂時不要心慌急躁,要跳過去繼續往下聽,不能因為總琢磨而停滯不前,否則后面的內容也都錯過了。聽后回答問題,然后再聽,再跟讀……實踐證明,這樣做對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是有效的。
2.3運用多媒體化整為零,逐個擊破,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閱讀理解、完形填空題,要聽全部細節有困難時我采用化整為零,逐個擊破的方法訓練學生的聽力。其目的是:①分散難點;②使學生注意力相對集中,保持思維的連貫。③在完成這些聯系的過程中,學生向教師提供及時準確地反饋,使教師及時地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而做出適時的評價。使學生較快地獲得成功感,樹立和保持信心和興趣。
2.4運用多媒體完成聽、寫、練三者的結合。聽寫是提高學生的聽力的好方法,聽是寫的前提,寫是聽的結果。為了正確書寫,學生需要集中注意力仔細聽,這不僅提高了聽力的靈敏度和反應能力,同時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以聽助記,以記促聽。我經常把很短的對話改寫成短文,或用難易適中的幽默故事來融合課本上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聽寫的語速,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約每分鐘100字,分別讀三遍,第一遍按正常速度,第二遍留一點空隙句,第三遍是正常速度。這個過程中不能遷就學生的速度,要讓學生去適應大綱要求。
2.5運用多媒體聽視結合,以視輔聽。聽力訓練中難免會遇到難度相對較大的材料,這時我采用聽視結合的方法訓練學生的聽力;引導和培養學生借助多媒體提供的一些插圖、錄像、實物及教師的形態動作等得到一些啟發。為學生提供處理信息、理解話語的線索。這種方法常常使聽力訓練生動活潑、聲情并茂,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對話內容,而且能使學生留下長久的印象。
2.6粗細并舉,精泛結合,聽力訓練最好開展一段時間的精聽活動。這恰似解刨麻雀,以點帶面。我常常采用以下步驟:①首先引導學生完成教材中本模塊的聽力訓練材料,即讓學生了解材料的整體框架和整體內容;②將該聽力的文字材料去掉某些詞語印發給學生,邊聽邊填。為了提供暗示,每空只填一個單詞,如果要加大難度,可以把空白“打通”讓學生自己決定該填幾個單詞;③填完全文后再聽,這時應側重話語部分的重音、語調等。我有時多次重復播放一個句子或較長的話語讓學生反復仔細地聽,以便讓學生加深對聲音的印象,尤其是重音和語調,同時進行集體模仿或個人模仿。這種類型的聽力訓練,沒有學生的心理加工過程,但它卻是訓練學生聽力必不可少的步驟。
2.7運用多媒體不斷地延伸第二課堂
英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只靠每周的幾節課,要練好聽力是很困難的。因此應努力創設英語氛圍,運用多媒體不斷地延伸英語第二課堂。我的做法是:
2.7.1把一些英美人士會話、英語小故事、幽默動畫下載到一個文件夾中,課堂上有針對性的,見縫插針播放給學生聽看,觀看完畢組織學生交流討論。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開闊了學生視野,練習了聽力,使學生的聽力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
2.7.2開展“天天英語”活動即充分利用早晨學生起床后,午飯后的閑暇時間聽校園英語廣播。內容有①一周要聞,教師將一周內的重大新聞、日常禮貌用語用較簡單英語寫出來,由學生播音員進行廣播;②英語小故事,我下載的淺顯、易懂、短小、有趣的英語小故事深受學生的喜愛,使他們在娛樂中獲取了知識,練習了聽力養成了自學英語的好習慣;③英語萬話筒,向學生介紹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的英語知識,介紹中西文化,讓學生輕輕松松學英語,不知不覺長知識。
2.7.3鼓勵學生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練習聽力口語,利用節假日收看收聽網上英語節目。
(一)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學習興趣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教師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英語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殊不知,倘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把西方文化貫穿于一定的語言知識中,將會大大提高英語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某個教學內容,講解相應的背景知識,背景知識會涉及很多的西方文化知識。一方面,西方文化知識能讓學生進入宏偉的西方文化殿堂,領略異域風情。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豐富了英語教學的內容。另一方面,英語教學中很多的西方文化知識是通過幻燈片、圖片、錄像帶、多媒體、小故事等方式呈現,不但讓教學內容形象生動,而且能讓英語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師將西方文化知識與語言知識有機結合,可以避免語言知識學習的單調,激發學習者的求知欲望,學習情趣和潛在智能,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二)促進學習者價值觀的形成
價值觀屬于個性傾向性范疇,包括從人生的基本價值取向到個人對具體事物的態度。西方文化知識的教學,能培養學生審視西方文化的思維能力,從西方文化的視角,更好地去了解西方人的生活習慣、等級觀念和道德規范。因為學生通過語句語篇學習英語的同時,也是在學習一種思維習慣,一種價值觀念。西方文化崇拜個人奮斗,強調個人平等,突出個人價值的實現。西方文化在拓展學習者知識視野的同時,還能讓學習者通過對中西方文化的對比,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形成正確而全面的價值觀。
(三)提高學習者的交際能力
我們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對所學語言進行正確的運用。正確地運用英語就是能恰到好處地同外國人進行有效交流。但是我們有很多的學生在使用英語時,往往按照母語文化習慣和文化方式去運用英語,忽略了西方文化,從而導致對西方文化語境的嚴重脫離,大大影響交流質量,其結果是在交際過程中出現交際障礙或誤解,甚至導致冒犯。例如,我們有些學生反映,他們在見到我們學校的外教時,很想和外教交流,但是他們有的不知道和外教談論什么;這些都是因為學生缺乏對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如果學生了解一定的西方文化,就不會感到沒話可說,不會出現交際障礙。再如,中國人見面時常問對方“吃了嗎?”“你上哪里去?”“你在干什么”,甚至問及對方的年齡、收入、婚姻狀況等,而英美人士往往對這些難以理解,認為這些是他們的私生活,對方不應該干預他們的“隱私權”(privacy)。如果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跨文化意識,就不會出現交際誤解,導致交際失敗。因此,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盡可能地讓他們全面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尤其是與我國文化有差異的背景知識,才能能夠提高學習者的交際能力,能夠有效地、恰到好處地進行交流。
增強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手段
(一)創造聽說的文化語境
在進行聽力訓練時,應該選用地道的英語母語聽力材料,包括英語原文時訊報道,電視短片、演講,電影片斷欣賞。這些原汁原味的材料是西方人的真實生活的反映,是他們的社會生活及情感世界的折射。學生通過這些聽力練習,能夠熟悉純正的英語語言環境,真切地接觸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加深對西方文化知識在實際運用中的理解,從而逐步培養一定的跨文化意識。
聽與說通常是一起進行的。當學生練習了純正的英語聽力后,可讓學生模仿聽力材料中的對話,這種身臨其境的對話,能讓學生對西方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還有,當學生欣賞完某一電影片斷或演講后,對有關政治、文化、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西方文化知識進行廣泛討論。隨著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可以創造更多的聽說文化語境。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聽英語廣播、聽英文歌曲,觀看英文原版電影。這些聽說資源具有濃郁的西方文化氛圍,學生不但能夠獲得對西方文化的感性認識,而且能深刻體會西方文化,從而增強跨文化意識。
(二)挖掘閱讀中的文化信息
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還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閱讀是學生最大量接觸西方文化的方式。課堂上,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知識,使文化教學成為語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大學英語教材所選的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很多的課文涉及西方國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識。目前大學英語教材,一般都是按照每個單元一個主題來編寫的。在進行英語教學時,一方面,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首先了解與該主題相關的文化背景,接著查找相關資料,進一步理解這些文化知識。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在講解課文時要對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內容進行解說,闡明其文化意義;引導學生隨時隨地地挖掘文中的文化信息,使學生在習得語言的同時,深刻領會了西方文化。課外,要求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包括報紙、雜志、書籍的閱讀,尤其是英美文學作品、時代美文、科普讀物、生活小品文等。由于課堂上英語教材所涉及的文化信息有限,因此,課外閱讀能大大增加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機會。很多的外國文學作品就是我們了解這個民族的一面鏡子。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可以擴大知識面,更多地了解外國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跨文化意識。
(三)對比翻譯中的中西文化
翻譯并不是簡單的將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而是一種以語言轉換為手段的跨文化交際過程,翻譯就是通過語言這一載體的轉換達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由此可見,翻譯的核心是兩種文化的比較。在進行翻譯教學時,教會學生從跨文化的語境下去考察所要翻譯的內容。通過對比中西文化,了解兩種文化的差異,找到西方文化在語言表達上的不同。這樣一來,翻譯教學既實現了語言轉換,又增強了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對比翻譯中的中西文化,就要加強文化特色詞匯的導人與拓展。同漢字一樣,英語詞匯在長期的使用中也積累了豐富的文化意義。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對英語詞匯文化意義的介紹,由于風俗習慣的不同,造了漢語詞匯與英語詞匯在許多方面存在著不對應的現象,文化的差異在很多詞匯上一定會有所體現。這些詞匯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涵義。教師應從這些詞匯中探究文化涵義,讓學生了解這些詞匯所覆蓋的文化背景知識。
(四)創設具有西方文化的實踐活動
【故事一】一個電話消除疑慮
“老婆,你好嗎?”
“阿發?阿發,電話哪里打來的?”
“哈哈,放心吧,隊長允許的,這里的監獄很文明。不僅架通了境外電話,還要求我們定期與家屬聯系,溝通感情。”
阿發與老婆打電話那種興奮勁兒與入監時那郁悶、煩躁的情緒判若兩人。
阿發第一天進入監獄,與周圍的環境就很不協調。對規定時間的起床、吃飯、洗澡等生活起居都不習慣,說這是個人自由,你們能管得那么死嗎?管教干警嚴肅地對他說,這是監獄,就是西方資本主義的監獄也不可能那么隨便。一天,他見到其他犯人與家屬在通電話,便不耐煩地說:為什么他能打,我不能打。管教干警說:罪犯與外界通電話都有嚴格的制度規定,不因為你是香港籍犯人,就可以限制你的權利;也不因為你是香港籍犯人,而可以打破規定。
阿發對干警的解釋裝作不理解,一味強調今天就要打電話。他的態度幾乎近似無理取鬧。
“如果有急事、特殊情況,可以特殊辦理。先通電話,后辦手續。但你不屬于這種情況,必須嚴格按規定程序辦事。”干警仍用平和的態度來說服他,“你盡管可以放心,只要是新入監的犯人,我們都會在規定時間內讓你們盡快與家屬取得聯系”。
阿發從小生在香港,長在美國。深受西方思想的教育和影響,處處強調個性化,表現出很強的自我意識,行為處事比較張狂。他的犯罪就是無視法律,私心膨脹的結果。
得知監獄有如此多的規定來束縛自由,他情緒極為不滿,嘴里不停地嚷哩嚷聲,還隨手亂甩東西。
對這種無理取鬧的犯人,干警并沒有采取簡單或粗暴方法,而是盡量化解他心中的疙瘩與不滿。考慮到阿發是香港籍犯人,對大陸尤其是對社會主義監獄制度知之甚少。就主動給他講解一個罪犯在服刑期間的權利和義務,并發給他一本《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范準則》。
第二天一早,他帶著顧慮對干警說:為什么對香港籍犯人與家屬聯系的要求這么多,制度這么嚴?干警馬上拿出大陸罪犯打電話的審批單給他看。但是阿發眼睛顧盼四周,半信半疑。干警隨便指著一個犯人,對他說:你看這里哪個犯人打電話時沒有經過審批的?阿發隨手指了一個犯人。干警馬上把該犯人打電話的審批單拿出來擺放在他面前,他看著大陸犯人與他的審批單一樣,頓時啞口無言。
這時,干警拿出另一張打電話的審批單,讓他在上面簽字,并說:你與家屬通電話的手續今天已經辦妥了,晚上你就可以與家人聯系了。此時,他感到自己有點過分了,默默地低下了頭,聲音輕得像蚊子叫:隊長我錯了。
那晚他與老婆通電話講了許多,還說這里的隊長真文明,真有水平。
【故事二】救死扶傷法中見情
警車呼啦呼啦地響著警笛,從監獄的大門沖出,直往市級某醫院,車內坐著一名犯人在三名干警的陪同下去看眼病。
三比一的警囚配備,當然首先是為了安全,但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監獄對一名犯人健康權的重視。
鄧某某雖說是澳門籍犯人,自然和大陸籍犯人一樣,享受著每年一次的體檢和發生疾病及時醫療的權利。監獄醫院對他每況愈下的眼睛視力十分重視,幾次詢問他導致眼疾的原因。起先他不愿意講眼疾的經過,生怕別人看不起他。醫生說:你不說出原因,很難對你的眼睛對癥下藥進行一番醫治。他被獄醫的誠意所感動,就吞吞吐吐地把原在外面做生意與人糾紛打架的事說了出來。犯罪進了監獄后,本想隱藏這段不光彩的事情,可眼睛卻不爭氣,紅腫,眼球脹痛,一天天視力退弱,造成視網膜脫落。獄醫診斷后說:我們醫療條件有限,應盡快到社會上的大醫院去治療。
一個犯人到社會上的醫院去看病,會遇到許多不安全的因素,況且鄧某某還是個背負著十四年刑期的詐騙犯,需要監獄局、監獄等多方面的外出手續。鄧某某歉意地對干警說:就算了吧!干警說:只要有可能,我們就會幫你努力。
某市級醫院的醫生知道監獄有犯人來看病,提前在大門口等候。等警車一到,就引導一條道,徑直走進眼科病房。主任醫生通過眼部B超等科學醫療設備的檢查結果,暫時下了結論,發病的左眼僅存微弱光感,很難有恢復的希望。囑咐他平時要用眼衛生,保護好另一只眼睛。
回到監房,干警寬慰他,要他正確對待自己的眼疾和今后的生活。他對干警說:我手中的翻譯任務怎么辦?干警說:從現在開始,你翻譯勞役不定指標,你就憑自己的眼睛情況量力而行吧!他感激地說:我是一名服刑犯人,不參加勞動行嗎?干警說:你不要多想,勞動只是改造的一種手段,前提必須讓每一個犯人在獄內平平安安的生活。
鄧某某在上海長大,15歲那年跟著父母到澳門定居,后到英國讀書。學成后憑著流利的英語和熟悉上海話回到家鄉做生意。
干警就是看他有良好的英語功底,又能進行滬語溝通,把他分配到監獄的高等學府――翻譯室。
翻譯室需要英語基礎,更需要一雙好的眼睛,但干警從翻譯的進度和犯人健康的程度作比較,更維護犯人的健康權。一次干警從某醫學雜志上看到一則消息:某醫學院有一位教授提出,患視網膜脫落的病人,眼底沒有徹底的損壞,不需要進行眼球摘除手術。干警見到有醫好鄧某某眼疾的可能,心里一亮,馬上就與該醫學院的教授取得聯系。但是由于教授教學任務緊張和醫療設備等原因,無法來監獄幫他診斷,所以,干警不得不再次為鄧某某辦理繁瑣的出監手續。鄧某某得知后非常感動,用雙手緊緊握住準備帶他外出的干警說:我是一個觸犯祖國法律的逆子,沒想到能得到這里干警仁至義盡的幫助。我這一輩子不會忘記!
【故事三】藝術矯治先學做人
每年一屆的監獄服刑人員書畫美術作品展如期舉行,一副名為鄉村的油畫,十分令人注目。畫面以一片水杉為背景,尖頂的小屋,有小河、有木船,氤氳著一片寧靜安謐的氣氛。畫框左下方的作品卡上,介紹著作者的姓名、案由、刑期和習作的感想等,讓參觀者好奇的是,卡片上括號部分,寫著作者是中國臺灣籍。
財貴不好好地在臺灣老家揮舞彩筆,卻跑到大陸監獄里來一顯身手干什么呢?那年財貴興致勃勃地跑到大陸這塊古老的土地做發財夢,本想勤勞致富,沒想到首次與人合作就被人騙了。被騙了就應該好好吸取教訓,今后多長個心眼。可他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以詐騙的方法,變本加厲,坑害更多無辜的好人。
他無法想象監獄狹小的地方,能度過他十年的刑期嗎?一天,監獄的改造小報刊登了一個通知。監獄要舉辦一期美術基礎培訓班,有興趣愛好的犯人都可以自愿報名。財貴把想學畫的想法告訴了隊長。隊長說:畫畫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需要克服困難,靜下心來認真的學習。他點點頭,懂得了隊長的意思,表示要去試試。
美術班的老師是一名擅長繪畫的干警,從點名中得知這期培訓班中有一位臺灣籍犯人,覺得好奇,當然也給了他特別的關心。對別人教一遍,對他卻要講兩遍;給別人臨摹指點一下就可以了,對他的習作卻會仔細地講解一番。每次看到老師在教學上對他的偏心,他看在眼里,記在心中。剛進監獄時,他就有不少顧慮。自己是一個臺灣人,怕自己擾亂了大陸的經濟秩序被加重處罰,怕在監獄內改造被人鄙視遺棄。沒想到這里的隊長不僅沒有冷眼看待他,而是給了他許多特別的關照。他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為隊長爭氣,把畫學好。
三個月的培訓班結束了,他的習作靜物和人物素描都獲得好評,還被破格錄用進入監獄服刑人員美術繪畫中心,成為一名專職學畫畫的犯人。
來監獄會見他的老婆,說什么也不敢相信,大陸的監獄有這么好的改造環境,還利用藝術的矯治手段來教育改造犯人,今后讓他們學有一技之長。財貴害羞地對干警說:我能不能把自己的習作送一幅給老婆。他老婆也向干警求情:我想帶一幅畫回去,給親朋好友看看。
財貴十分珍惜監獄為他們這些大墻內的“未來畫家”創造的環境,學畫進步很快,已能畫出十分逼真的水彩靜物作品。尤其是近一段時間來,學的油畫作品,把美國湯姆斯金風景畫臨摹得惟妙惟肖。他的水粉、油畫等作品參加了監獄局三年一屆的服刑人員美術作品展,參加了監獄每年一屆的服刑人員美術作品展,還連連獲得了等級獎項。
關鍵詞: 高中英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普通高中畢業生應“能用熟悉的話題與講英語的人士進行比較自然的交流,能做一般的生活翻譯,如帶外賓購物、游覽等,能自主策劃、組織和實施各種語言實踐活動”。教學目標要求培養有一定語言交際能力的學生,而不僅僅是懂得一些語法知識和詞匯的學生。雖然我們在努力提倡素質教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仍然偏重知識的傳授,課堂上教師以講解為主,學生自主學習活動時間少,聽說訓練少,學生仍停留在只會讀課文而不能流利地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英語交流的水平,僅僅是為了考試做大量習題而忽略了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這就失去了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交際工具的本質意義,因此,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習一種語言,就要學以致用,這是實施英語素質教育的關鍵。
二、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
1.教師應創設會話情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課內課外經常用英語進行會話。每天可以規定在一定時間內,比如二十分鐘,進行聽力訓練,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加強語言的輸入。同時多聽、多讀課本中的單詞和課文錄音,以課本為依據,掌握好語言最基礎的詞匯和句型知識。這樣通過長期大量的聽讀練習,學生就能較容易地在大腦中建立起正確的知識聯系,有助于學生將所學英語運用到生活學習中,進行簡單自然的交流。此外,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外教師可組織學生聽一些世界英文經典歌曲或口頭講述最新時事新聞或讀英語笑話,既能豐富英語課堂知識,使學生多了解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又練習了英語聽力,同時增添了英語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樂學”。這樣大量的語言輸入,就為學生開口說英語進行簡單自然的交流做了充分的準備。
2.因為英語不是我國的母語,學生學英語主要在英語課堂上,因此充分利用好課堂45分鐘對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非常重要。教師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我認為常用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1)討論法。讓學生就課文或某一話題分小組展開討論,進行角色扮演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活躍課堂,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從而激發其英語學習的興趣,鍛煉其英語交際的能力。
(2)問答法。教學中,教師可以就課文內容提出有關的幾個問題,不僅能幫助學生整體理解課文,還為學生練習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創造了很好的實踐機會。比如在教高中英語第二冊“I Have a dream”一課時,教師可先用多媒體給學生放映Martin Luther King,Jr作演講的錄像,然后指導學生看課文回答問題:①When did Martin Luther King,Jr give the speech?②What was life in the southern states like?③What happened on December,1955?④What was the result?⑤When was Martin Luther King,Jr murdered?⑥Did black people have the rights they had waited and fought for so long?通過上述幾個問題,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然后回答問題,使學生了解Martin Luther King,Jr為黑人權利斗爭所作的努力和巨大貢獻,同時也練習了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發展了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3)復述法。復述課文既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途徑,又是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和表述能力的很好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變換人稱,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這樣,學生必須運用所學知識重新加工、整理語言材料,從而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比如教高中英語第三冊第10課“A Sacrifice for Love”時,教師可以在學完課文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如:This story was written by O.Henry,a famous American novelist.It happened on Christmas Eve.It tells a story about Della and her husband Jim.They loved each other.Della and Jim wanted to send a present to each other at Christmas.But neither of them had enough money.Della had nothing to do but sell her long beautiful hair to buy a gold watch chain for Jim.And Jim had to sell his watch to buy a set of expensive combs for Della.That evening when Jim got home,they were both so shocked that they didn’t know what to say.通過上述復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積極性,鍛煉了語言組織概括能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
(4)英語講解法。在教授英語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學生已學過的句型和語法知識解釋新學的詞匯和句子,新舊知識聯系,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而且用英語講解可以創造很好的英語環境,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逐步鞏固和提高。現以高中第三冊第4單元“The Birth of a Science”中部分句子為例:
①Born into a life of privilege,Joseph Banks was the son of a wealthy family.
Coming from a family with rights and advantages in the society,Joseph Banks was the son of a rich family.
②Attempts had been made by others to classify plant species into groups.
Others made efforts to put plant species into groups.
③Many young men in his position would lead a cosy life,but young Banks had an appetite for knowledge.
Many young men like him would live a comfortable life,but young Banks was eager for knowledge.
④Despite his wealth,he worked to make a career in science.
Although he was rich,he devoted himself to doing scientific research.
這樣經常用英語分析課文不僅能使學生很好地復習舊知識,溫故而知新,而且持之以恒,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就會逐步得到提高。
3.鼓勵學生朗讀和背誦以及進行大量的泛讀訓練(經典英美文學、簡寫版小說、新概念英語課文)。背誦課文是很好的學習語言的方法,也是一個模仿的過程,背誦可以使學生產生語感。朗讀課文可以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正確的句型結構,較容易地掌握基本詞匯的用法,從而為開口說流利的英語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泛讀訓練,或者閱讀經典英美篇章、適合高中生閱讀水平的簡寫本小說,以及經常有計劃地閱讀《新概念英語》等一些短小而又有趣味性的英語文章或段落。學生不僅會從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包括分析概括、推理判斷的能力,有助于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速度。總之,朗讀、背誦及課外大量閱讀是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和課堂教學緊密相連,可以幫助學生擴大知識視野,激發學習熱情,積累豐富的英語知識,為學生敢于開口、樂于開口講英語打下基礎,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多聽、多讀、多背,運用所學知識、大膽開口說英語。教師要盡量為學生提供交際環境,創設運用英語交流的良好氛圍,從而真正讓學生把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交際工具來學習,培養和提高英語交際能力,達到《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教學目標要求。
參考文獻:
[1]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2]高圣兵.交際法實施過程中的若干問題[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
[3]張正樂.外語教育學[M].重慶出版社,1987.
關鍵詞:高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激發
一、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
近幾年來,高職教育在我國各省、市取得了很快的發展。一所所高職院校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高職英語教學,作為高職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雖然有所發展,但無可避免地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英語教學模式還不是很規范,教材建設不完善等等。但最突出的問題可能就是教學效果不明顯,也就是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不高,英語語言應用能力不強。經過多年對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狀況的調查,筆者發現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不高,絕大部分學生只具有中學英語的水平,而且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具體表現為英語成績比較差,詞匯量比較小,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匱乏,應用語言的能力很差。
二、激發高職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必要性
為了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促進高職英語教學的發展。筆者在課后進行了大量的調查。據學生反映,他們英語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對于英語學習壓根就不感興趣,沒有學習的動機,盡管他們知道學好英語對他們來說很重要。有的同學甚至說:“如果不是學校紀律的約束,我是不會來上英語課的。”聽到這樣的話,筆者一方面感到有些許的失望,但同時,也可以看出高職學生英語水平差,并不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差,無藥可救。如果我們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那么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和高職英語教育的發展就有很大的空間和可能性。我們可以說激發高職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途徑。
三、激發高職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方法探討
1、從教學方式上看,教師應該積極應用現代多媒體等高科技設備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現在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具體的圖像、聲音、動畫的方式使原本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它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復雜的內容簡單化。它繪聲繪色地體現了一節課的內容,學生當然喜歡聽、喜歡看。另外,多媒體教學的突出特點就是能幫助教師創設語言環境。這對于英語語言教學非常有用處。采用這種手段教學,學生會很容易進入狀態,在老師創設的環境中充分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們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的動機。學生感興趣之后,就會在這良好的語言環境中由易到難的慢慢地進行語言的應用和學習。
2、在教學內容方面,加強背景文化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習英語興趣
長期以來,受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初、高中英語的教學模式和考試制度的雙重作用下,在英語學習方面,對于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往往大于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豐富多彩的語言學習變成了枯燥的語法學習和詞匯的記憶學習,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文化是一種復雜的整體,其中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人們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一切功能和習慣。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學習不能獨立于文化學習之外。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不僅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加深對世界的了解,也有助于學生提高文化素養,促進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加強背景文化知識的學習,可以通過讓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節日、風俗等情況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在此,我們可以利用幻燈片、圖片、錄像帶、多媒體、小故事等方式,為學生輸入有關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社會風俗、交際禮節、傳統節日等文化小知識,在教學中可以使用一定比例的國外出版社的原版教材,使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
另外,在教學內容方面,我們還要注意,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專業特點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和內容,投其所好地進行教學活動。比如,對于體育專業的學生,在給他們講授英語課時,我們肯定要選擇與體育相關的英語材料,這樣他們會很感興趣。另外,現在的年輕人比較喜歡追星,我們在上課時,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討論與他們專業相關的明星,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體現自己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
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當一個學生喜歡老師時, 就會表現出一種向師力。這或許就是我們所說的教師的魅力吧!一位有魅力的老師會引起學生的關注,從而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英語教師當然也是如此。教師的魅力是包括好多方面的,比如:教師外在的形象魅力、教師的語言魅力以及教師的人格魅力。所以,教師在平時應該注意自己的形象。以大方而充滿活力的形象去感染學生,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去觸動學生,以高尚的人格、師德去折服學生。這樣,學生才能佩服你,把你當成自己崇拜的偶像,喜歡老師,喜歡英語。同時,教師還應該有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學習,不僅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系統的英語專業知識,還要有流暢地道的口語,同時還要了解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文化背景。這樣的英語老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才能折服學生,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
4、培養學生語言交際意識,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
語言學習的目的就是交流。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意識,可以使語言學習很快在具體的社會活動中產生效應。學生會很快注意到自己的價值,增加自信,那他們學習語言的興趣就會被調動起來。在此我們鼓勵學生多參加相關的涉外活動,比如“英語角”活動,“外語導游活動”以及相關的“英語翻譯”活動。這會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的同時,真正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的含義,這樣也會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機。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學習興趣的濃厚與否,會直接影響高職學生英語語言學習的效果。我們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盡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高職英語教育的發展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我們相信,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肯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孫桂濤:《高職院英語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與教學策略》載《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關鍵詞】中職英語 英語教學 課程效率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108-02
本文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創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優化課堂教學、培養競爭意識,增強學習自覺性等方面著手,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一、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不難想象,如果師生關系如果是十分融洽,沒有彼此之間的隔閡,彼此信任,彼此了解,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象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吧!反之,師生關系如果比較疏遠或是關系比較緊張,則會產生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這是我們常見的一種現象。因此,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我們就應該深入學生,和他們打成一片,時時刻刻想著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盡所能幫助學生,真正架起師生間心靈溝通的橋梁,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心中真正地信服你,和你成為最好的朋友,最終能做到“親其師,信其道”。曾經有個學生是這樣說的:“我特別希望老師能信任我,鼓勵我,而不是諷刺我,嘲笑我。其實我在英語方面一直在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只是老師總是看不到我的進步。”
由此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做到對學生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責備,多一份關心,少一份冷落,多一份信任,少一份專制。只有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讓學生在信任喜愛你教學的基礎上成為棟梁之才。
二、創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在英語課堂上,創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的責任就在于提升自身的素養,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教學當中來,用溫柔的話語,微笑地面對學生,目光要親切,表情要輕松,語音語貌要好,對學生要熱情而不冷漠,耐心而不急躁,鼓勵大過批評,這些反應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比如,當學生回答對了問題,作為老師要有禮貌地說聲“good enough/perfect, thank you”表現出對于學生最基本的尊重。當學生答錯問題的時候,要面帶微笑地他們說:“Try again, don’t worry.”,“No problem,think it over again.”,這樣不會讓學生感到難堪,促進學生有效地進行英語學習,表揚和鼓勵是讓學生快速成長的一劑良藥。
三、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一旦對某個事物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究、去實踐,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感到愉快。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學習潛力,擁有學習語言的最大動力,老師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這門語言,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鼓勵學生發揮主體能動性參與到教學當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比如:在課堂上講到“語文出版社”出版的中職英語unit10“Sports”這個話題時,我用“What sport do you like best?”這個句子,讓同學自由交談。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一邊努力表達自己所喜歡的體育項目,一邊認真傾聽別人的項目――有的喜歡跑步,有的喜歡籃球或是排球,他們時不時討論著初中學過的表示體育運動的英語單詞怎么講,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我在傾聽時悄悄記下學生的語法錯誤和單詞拼讀錯誤,等到學生講述完后再加以指正。通過這種口頭快速反應,學生的思維能力、口語能力和語法運用能力都得到較大提高。
四、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
眾所周知,以往填鴨式地教學方式和陳舊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會是學生產生厭煩甚至是棄學。因此,教師應該在認真專研教材的基礎上,不斷地探索和追求,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讓英語課堂“活起來”,讓學生每堂課有不同的體驗,從而表現出對英語持久的喜愛。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做到:
1.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等教具
利用實物能夠使整個英語課堂教學變得形象化,趣味化和交際化。如在教學“語文出版社”出版的中職英語Unit5 Food中的單詞時,我們可以準備好一些食物:面包(bread),米飯(rice),面條(noodle,)蘋果(apple),漢堡包(hamburger),薯條(potato chips),橙汁(orange juice),牛奶(milk)等等進行詞匯教學,然后問學生:“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like best? What would you like, …or …?What about…?”同學們練習了學過的單詞和句型,養成了自覺運用英語的好習慣,激發了學習的興趣,甚至連基礎極差的學生也掌握了單詞和句型。
2.利用設疑法來吸引學生注意力
教師照本宣科地講述,即使其內容準確無誤, 也很難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恰到好處地設疑, 可以給把抽象的語言變得真實, 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使記憶式學習與發現式學習有機結合,從而達到學習的較高境界。將課堂變成一種能夠引起學生極大興趣的積極探索的自我活動。在講練過程中,巧妙設置陷阱,讓學生自己走進去,然后老師在不斷地提示學生,引導他們從困境中走出來,使學生先是冥思苦想, 爾后茅塞頓開, 以達到“潤物無聲”的良好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短語動詞時,首先要學生翻譯:“look out”或許有的學生譯成向外看,為此我給他們講了一個發生在英國的小故事。一個人在聽到這個詞的時候,也是翻譯成向外看,他以為有什么新奇的事情發生了,于是伸出脖子向外探頭,結果樓上倒下一盆臟水,正好倒在他的腦袋上。全班同學聽后哄堂大笑,同時也猜出它的含義了,明白它是“當心,小心”的意思,之后我在講解動詞和一些副詞和介詞搭配,讓學生猜一猜,學生對此就比較感興趣了。如look into(調查),look up(查找,向上看),look after(照顧)等等。為今后學習豐富多彩的短語,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及翻譯能力找到捷徑。
3.利用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樂能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創設音樂情境,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適當的使用音樂情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語文出版社”出版的中職Unit11 Friendship一課時,為學生播放了88年漢城奧運會主題曲《Hand in Hand》和周華健的《朋友》,一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到下面的對話學習當中,而且增添了英語課的情趣。
4.優化英語對比教學方法和創新游戲教學方法
在英語教學中,對比法是一種常用的旨在增強印象的方法。英語詞匯中有同類詞、同音詞、同義詞、反義詞以及發音相似或拼法相似的單詞等,學生在運用時常常張冠李戴。這些詞匯在教學中可采用對比的方法一一列舉出來,提高記憶效果和記憶效率。例如, “語文出版社”出版的中職英語unit2 “family”一詞,可列出與該詞相關的家庭成員及其關系的名稱:
grandpar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 grandma)
parents(father, mother, dad, mum, mom)
children(son, daughter)
husband, wife, uncle, aunt, brother, sister, nephew, niece, cousin 此外,在創新游戲教學方法中,游戲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活動。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對對碰、連連看和猜詞,連詞成句等等,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扮演角色、競賽等辦法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學習英語。
在新形勢下,中職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待師生的共同努力,也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探索、調整和改進,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社會發展對英語的需求,去組織教學,使學生在英語水平上有最大限度的提高,并為今后進一步掌握和應用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化學化工;專業詞匯;教學方法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o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students to grasp as more technical terms as possible. Here the writer will approach som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for the vocabulary, such as the rules of word-formation, memorizing teaching for special words, interesting teaching, analyzing teaching in context.
Key words: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methods
眾所周知,詞匯是語言的基礎,詞匯教學的成功與否關系著語言教學的成敗。化學化工類技術詞匯的特點是數量較大,種類復雜,枯燥難記,再加上近年來,化學工業發展迅猛,化工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新工藝新設備層出不窮,不斷地有大量的新的專業詞匯出現,這給本來就枯燥難學的化學化工專業英語的詞匯教學又帶來了不少困難。如何避免枯燥,使學生盡快掌握大量專業詞匯是專業英語教師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以下方法進行專業詞匯的教學,收到了比較明顯的效果。這幾種方法是:結合構詞規律、記憶法、上下文語境及趣味性進行專業詞匯教學。
一、 著重構詞規律進行專業詞匯教學
為了使學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化學化工類詞匯,有必要對化學化工專業英語詞匯的構詞規律進行分析講解。實踐證明,了解英語構詞規律對我們準確理解化學化工技術詞語的詞義以及準確進行記憶有很大幫助。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從英語構詞規律角度來具體分析講解化學化工技術詞匯,會使枯燥乏味的專業詞匯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
1.化學元素的構詞規律
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化學化工專業英語涉及到大量的物質名稱,因此掌握化學元素英文詞匯顯得非常重要,經過分析歸納,化學元素存在以下規律:
H(hydrogen)、N(nitrogen)、O(oxygen)都是以-gen結尾;Ne(neon)、Ar(argon)、Kr(krypton)、Xe(xenon)、Rn(radon)等惰性元素及C(carbon)、B(boron)、Si(silicon)、Fe(iron)等都是以-on結尾;大多數金屬元素如Li(lithium)、Na(sodium)、K(potassium)、Rb(rubidium)、Cs(cesium)、Be(beryllium)、Mg(magnesium)、Ca(calcium)、Sr(strontium)、Ba(barium)、Ra(radium)、Al(aluminum)都是以-ium結尾。而鹵族元素卻是以-ine結尾:F(fluorine)、Cl(chlorine)、Br(bromine)、I(iodine)、At(astatine) 。同時應注意:Mg(magnesium)與Mn(manganese),Cl(chlorine)與Cr(chromium)的拼寫差異以及Ni(nickel)、Co(cobalt)、Cu(copper)、Zn(zinc)、Mo(molybdenum)、Pt(platinum)、W(tungsten)、Hg(mercury)、Au(gold)等的特殊記憶。
2.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命名規律:
每一類物質都有其固定的詞綴,在詞匯教學過程中介紹常見的前后綴的用法對于掌握詞義有很大幫助。如:后綴-ic、-ous分別表示“…酸”、“亞…酸”,而-ate、-ite分別則是其所對應的鹽,如:sulfuric acid硫酸,sulfurous acid亞硫酸,sulfate硫酸鹽,sulfite亞硫酸鹽,nitric acid硝酸,nitrous acid亞硝酸,nitrate硝酸鹽,nitrite亞硝酸鹽。后綴-ide表示“…化物”:hydride氫化物,cyanide氰化物,oxide氧化物。
物質命名常用數字前綴有:mono-單一、poly-/mult-多聚、di-/bi-二、tri-三、tetra-四、pent(a)-五、hex(a)-六、hept(a)-七、oct(a)-八、enn(a)-九、cec(a)-十;meth-甲、eth-乙、prop-丙、but-丁、pent-戊、hex-己、hept-庚、oct-辛、non-壬、dec-葵等。
記無機物名稱的關鍵是牢記表示元素和數字的前綴以及表示化合物類型的后綴,如:carbon monoxide一氧化碳、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titanium trichloride三氧化鈦、silicon tetrafluoride四氟化硅、vanadium pentoxide五氧化二釩。
掌握有機物名稱規律的關鍵則是以上常用數字前綴和-ane烷、-ene烯、-yne炔、-ye基、-anol/alcohol醇、-anal/aldehyde醛、-anone/ketone酮、ester酯、ether醚、phenol酚等表示化合物類型的關鍵字。如hexane、hexene、hexyl、hexanol、hexanal分別是己烷、己烯、己基、己醇、己醛等。
3.介紹常見的構詞法可以幫助記憶英語詞匯
以上兩類構詞規律中大量地使用的是構詞法中的詞綴法(affixation),除此之外,英語詞匯的構詞法還有下面幾種:①復合法(compounding);②混成法(blending);③轉化法(conversion);④壓縮法(shortening);⑤符號法(signs);⑥字母象形法(letter symbolizing)等。
復合法,是指將兩個或多個詞基(base)結合起來形成新詞的方法。在化學化工科技英語中,大部分的復合詞是分寫式且無連字符的,如:carbon steel(碳鋼),atomic weight(原子量)。也有分寫式帶連字符的,如:by-product(副產物),cross-flow(錯流)。還有合寫式無連字符的,如:sidestream(側線產品);countercurrent(逆流的)。
混成法是將兩個詞中在拼寫上或讀音上比較適合的部分疊合而成的構詞法。如petrochemistry(石油化工)是由petroleum(石油)+chemistry(化學)構成; positron(正電子)是由positive(正的)+electron(電子)構成的。
轉化法是由一種詞類轉化成另一種詞類。如charge(n.電荷)charge(v.充電);dry(a.干的)dry(v.烘干)。
壓縮法有只取詞頭和將單詞刪去一些字母兩種,如HTU(傳質單元高度)即為height of a transfer unit的縮寫;lab(實驗室)為laboratory的縮寫。
符號法是用符號來表示英語單詞。如“#”表示number;“/”表示and或or 。
字母象形法用以表示事物的外形,產品的型號、牌號等,主要采用形譯法。如:U-pipeU形管、T-square丁字尺、I-steel工字鋼。
通過以上構詞規律的講解后,學生對化學化工專業詞匯已不再感到懼怕與陌生,對于一些較長的詞匯也能分析清楚其構詞規律,搞清楚其基本含義,認知和運用詞匯的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 講解記憶法幫助學生記憶專業詞匯
化工專業詞匯的記憶除了掌握構詞規律幫助記憶外,還應結合一些記憶法輔助記憶,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成對詞匯記憶法
化工專業英語詞匯,因專業特點許多詞匯的意思正好相反,即所謂的成對詞匯。若將這些詞匯進行成對記憶,將起到明顯的效果。例如:
2.成組詞匯記憶法
有些專業詞匯意義相近,若將它們進行組合記憶,效果更好。例如:
3.成團詞匯記憶法
三、 結合上下文語境,準確判斷詞意
上下文語境對于正確理解詞義特別重要,尤其是對于一詞多義的情況。當一個詞有多種理解的時候就要看是其基本的意義還是專業上的意義。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具體的語境來講解詞的基本意義和專業上的意義。
如packing這個詞,一般作為“包裝、捆扎”解,但在化工專業英語中有關蒸餾的文章中,含義為“填料”。例如:Packings are also generally contained in a cylindrical shell between hold-down and support plates. [4](譯文:填料通常處于塔體的壓板與支撐板之間。)
又如screening,可作“屏蔽”解,也可作“篩選”解。例如: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he screening of another high pigment-producing Monascus. (譯文:本文敘述另一種色素產量高的紅曲霉素的篩選。)這里screening作“篩選”解,是微生物方面的專業術語。
再如base在日常英語中意為“基礎”,而在化學中為“堿”。reduce一般為“減少,縮小,簡化”等意思,在化學化工專業英語中更多表示“還原”。charge常見含義為“費用、價錢、使充滿”,但在化學化工專業英語中常作“電荷”解,如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rges即為“正負電荷”之義。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正確選擇詞義,對于正確理解文章是非常必要的。
四、 增加詞匯教學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習起到催化作用。在化工專業英語的詞匯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從詞匯本身的特點出發進行教學外,也要注意盡可能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一些趣味性。
1.可穿插講一些日常用品的產品說明書或課后留一些翻譯日用品的產品說明書的作業 ,提高學生對本課程實用性的認識。
2.可講一些化工的現狀、發展趨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堅定學生學習的信心。
3.可在教學過程中介紹一些簡單的詞源學方面的知識或一些有趣的發明小故事,可以使學生在感興趣的基礎上記憶更為深刻。
4.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如錄音、錄像、網絡以及多媒體教學課件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本文就化學化工專業詞匯的教學方法在利用構詞規律、借助記憶法、結合上下文語境以及增加趣味性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和歡迎,收到了比較明顯的效果。當然,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因人而異。只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地嘗試,不斷地總結與改進,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專業外語走出枯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賈長英、唐麗華、張曉娟等. 提高精細化工專業英語教學質量的方法與措施[J]. 化工高等教育, 2006(3):104-106.
[2]劉宇紅. 化學化工專業英語[M].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2.5-8.
[3]張一兵. 化學專業英語教學法探析―詞匯記憶法[J]. 上饒師范學院學報, 2000,20(6):103-107.
[4]符德學. 化學化工專業英語[M].第2版.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