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記承天寺夜游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語文教學; 個體差異; 差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4-017-002
美國學者湯姆林森在其《多元能力課堂中的差異教學》一書中指出:差異教學的核心思想是將學生個別差異視為教學的組成要素,教學從學生不同的準備水平、興趣和風格出發(fā)來設計差異化的教學內容、過程和結果,最終促進所有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應有的發(fā)展。
一、個體差異客觀存在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我們的學生,其智力基礎、思維特點、志趣愛好,家庭背景等影響其發(fā)展的因素不盡相同,學生的差異也就客觀存在。
1.教師不自覺地默許了分化現(xiàn)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認為,個體差異總是存在的,這是無法避免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學生的差異,使班級學生分化進一步拉大。
2.備課時重知識輕學情。不少教師注重教材分析,注重教案設計,卻很少考慮不同層次學生實際知識儲備的差異,很少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的差異。長此以往,學生差異現(xiàn)象也會更加明顯。
3.課堂難以兼顧全體學生。面對同樣的學習要求,不同學生的達成情況顯然無法一致,教師確實難以兼顧。教師帶著既定任務進課堂,有時為趕進度就無法兼顧學生實際學習情況。
二、提倡差異教學的原因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讓所有學生的個性、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面對個體差異,如何使每個學生都有最大程度的發(fā)展,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差異教學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只有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才是21世紀要求的高質量、高水平的教育,才能達到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目的。差異教學根據(jù)學生的需要、知識和能力,為他們安排靈活的基礎教學,為不同的學生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是體現(xiàn)學生為中心或者說是面向全體學生的。
差異教學有助于開發(fā)學生潛能。面向全體學生,并不意味著將學生個體間差異扯平,使他們齊頭并進,而是提供適合他們各自特點的發(fā)展方式,促進每個人都得到充分發(fā)展。差異教學從關注個體間和個體內的差異出發(fā),教師采用差異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長的和諧、寬容、平等的教學情境,把學生的生命力量引發(fā)出來,使學生的潛能得以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差異教學能真正實現(xiàn)教育平等性。差異教學對全體學生的關注,基于以人為本的思想。差異教學從學生個性的差異出發(fā),在教學中面向全體、照顧差異,為他們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充分估計到學生的學習潛力,平等地對待學生,允許他們異步學習,使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能力、學習動力等都達到較高水平;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促進教育的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平等。
三、語文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1.課前預設體現(xiàn)個體差異
關注學生差異要從備課中體現(xiàn)出來,老師要有更多心思關注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行分層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問題設置,設計的練習要有梯度,作業(yè)要有選擇。
在語文教學中,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A、B、C等不同等級的教學目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層次的發(fā)展,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
如詩歌類教學朗讀的差異目標:A級目標:能正確、通順,吐字清楚,聲音響亮地朗讀課文;B級目標:能流利、字正腔圓,有感情地朗讀;C級目標:能抑揚頓挫,深情并茂地朗讀。
這樣的差異目標,層次分明,又緊密聯(lián)系,前一目標是后一目標的基礎,對各層次的學生起到了定位、導向、激勵的作用。
2.課堂教學關注個體差異
2.1課堂提問關注個體差異。老師要依據(jù)層次,巧妙地設計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不同要求的問題,給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語文教學中句子理解分三步走:“寫什么”――“怎樣寫”――“怎么樣”,可以分別由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如《綠》一文中的“她松松的皺纈著,像拖著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在教學中,可以這樣設問:A.這個句子寫出了綠怎樣的特點?B.作者是如何寫出綠的特點的?C.請賞析這句話的表達效果。A為基礎題,B為理解題,C為賞析題。課堂提問關注全體,既照顧了學困生,讓他們敢于開口,體驗成功的喜悅;又關注了中等生,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不再是被遺忘的角落;更是給優(yōu)等生展示的平臺,使他們得到了盡情的發(fā)揮。
2.2思維構建關注個體差異。維果茨基“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論告訴我們,要了解學生的潛在發(fā)展水平,并根據(jù)學生所擁有的實際發(fā)展水平與潛在發(fā)展水平,尋找其最近發(fā)展區(qū),把握“教學最佳期”,為學生的學習搭建支架,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以引導學生向著潛在的、更高的水平發(fā)展。
學生的思維存在個體差異。我們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思維水平,構建爬坡型思維平臺。如教學《記承天寺夜游》一文時,我設計了A、B、C爬坡訓練題。
文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這一句歷來被認為是寫月的高度傳神之筆,說說你的閱讀體會。
A根據(jù)大部分學生已經達到的思維水平,從修辭角度對優(yōu)美語句作賞析。(用了比喻的修辭,用積水空明來比喻皎潔的月光,用藻荇交橫來比喻美麗的竹柏的倒影。這句話描繪出月如積水,樹影婆娑的美景。)
B從已學的《小石潭記》《阿里山紀行》的知識中,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進行賞析。(動靜結合:前半句是靜態(tài)的,寫月色靜如水,后半句是動態(tài)的,寫樹影婆娑;正側結合:前一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是正面的描繪,正面描繪皎潔的月色,后半句通過竹柏倒影側面烘托月色皎潔。)
C“一切景語皆情語”,通過皎潔的月色,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內心世界。(“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創(chuàng)設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反映了作者胸無雜念之心。表現(xiàn)了作者被貶謫后的豁達樂觀,隨緣自適的情懷。)
這樣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和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使不同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了進步,都嘗到成功的喜悅,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也就顯著提高了。
2.3課堂評價關注個體差異。課堂評價這是對學生最直接的鼓勵,教師評價也應關注個體差異。對優(yōu)等生用“回答得非常全面”,“真不錯”,對學困生用“非常好,如果能再大聲一點就更棒了”,對全體學生“看來在這一點上你們掌握了,老師非常欣慰”。
3.課外輔導關注個體差異
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陣地,課后關注個體差異,尤其對學困生的關注,極為重要。在實施過程中應因人而異。
3.1談心類。有些學生成為學困生是因長期得不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注而缺乏自信,對這類學生談心比逼他做作業(yè)更有成效。目前來看,語文學科更重情商培養(yǎng),只要有積極的情感因素的引導,學習成績一定能提高。小胡很內向,坐在最后一排,上課幾乎不抬頭,作業(yè)幾乎不做。我到班主任那兒了解,告訴我這是個沒藥可救的學生,只要上課不妨礙其他同學,隨他去吧。經過家訪,我了解他是一個重組家庭的孩子,在家?guī)缀醪徽f話,小時候成績還行,自從經歷家庭的變化后,整個人都變了。我判斷他是自暴自棄型的。于是,我找機會和他聊天,和他談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英國前首相希思、電影導演山姆?門德斯、英國歌唱家埃爾頓?約翰、電影演員史泰隆、國際象棋大師加里?卡斯帕羅夫……告訴他這些人有共同點,都出自離異家庭、單親家庭;和他討論《士兵突擊》,跟他講“4.3克差距”的故事……告訴他什么是積極向上的人生。一段時間之后,他終于在課上昂起了頭,在他迷茫的眼神中看到了希望的亮光。
3.2面授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吸收、消化能力存在差異,對反應慢,上課容易走神,成績落后,學習態(tài)度較好的學生有必要進行面授。利用空余時間進行一對一的教學,對重點知識引導學生到書本上確認,做好筆記等復習資料,指導基礎題的解讀回答技巧。
3.3“鞭策”類。對于學習目的性不明,成績波動較大的同學,采取“鞭策”,“敲木魚”手段,制定階段性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的階段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尋求不同的競爭對手,不僅讓他們時刻有危機感,同時能感受到通過努力、競爭獲得成功的喜悅。學生和老師一起確定自己的目標,老師向學生提供相當于或高于自己已有水平的評定等級,指導學生完成自己所選擇的目標。
4.日常評價關注個體差異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
評價不是甄別良莠的篩,而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泵。因此不同的學生,評價的標準、內容、方法也應不一樣。
評價時,當學困生和優(yōu)等生答案相似時,對學困生應充分肯定,對優(yōu)等生則應提出期待和希望;同一次作業(yè),對優(yōu)生,批改評定實事求是,對學困生,即使有少許差錯,訂正后也可以破格評“優(yōu)”,并提出修改意見。這樣能給不同的個體以指導和激勵,促進個體更好的發(fā)展。
在批改作業(yè)中,我喜歡對一些學生寫上簡短的個性化評語,比如對做得好,或有進步的學生,我會寫“有才啊”,“可以啊”,“在登高了”;對做題馬虎,錯誤較多的學生,我會寫“你的作業(yè)讓我沮喪”,對少寫作業(yè)的學生,我會寫“你的作業(yè)產量可以再翻三番”等。
差異是必然的,差異教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差異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促進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最大的發(fā)展,超越自我,挑戰(zhàn)自我,促進自我。重視學生學習中的差異,是語文學科教育克服表面化和一般化的有效途徑。照顧學生學習中的差異,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營造一個積極、和諧、活躍的學習氛圍。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差異教學可以把這一理念付諸實踐。
參考文獻:
[1]《語文新課程標準》
[2]《基礎教育課程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