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一陳述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主從句學習的銜接
初中時,我們學了五種基本句式,即陳述句,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統稱之為簡單句。上高中后,我們重點學習主從復合句,而從句的實質是一個簡單句(從句)做另一個簡單句(主句)的主語、賓語、表語、同位語、定語或狀語等句子成分。主從關系詞選擇的實質是“不同簡單句做從句時是選擇關系連詞that / if /whether,還是選擇關系代詞,即特殊疑問代詞what,who,whom,whose,which,還是選擇關系副詞,即特殊疑問副詞when,where,how,why 等的問題”。
就名詞性從句而言,高一英語上冊一開始,我們便學習了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時,如何選擇連接詞的問題,這一安排不可不說是非常有目的的。它道破了名詞性從句關系連接詞選擇的實質問題。
首先,我們看一下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時關系連接詞選擇的一些規則:
(一) 如果直接引語是陳述句,變間接引語時,用關系連詞that引導;
(二) 如果直接引語是一般疑問句,變間接引語時,用關系連詞if/whether引導;
(三) 如果直接引語是特殊疑問句,變間接引語時,用關系代詞、關系副詞即特殊疑問詞what,who,whom,whose,which,when,where,how,why 等引導;
(四)如果直接引語是感嘆句,變間接引語時,用感嘆詞引導, 或者用關系連詞that引導;
可見,變間接引語時,直接引語——簡單句的句式直接決定著關系詞的形式。而間接引語實質上就是一種賓語從句形式,因此,間接引語關系詞選擇的規則也適用于賓語從句。賓語從句則是名詞性從句的代表,自然這一規則也適用于所有名詞性從句。
我們不難發現在名詞性從句中,連接連詞that只起連接作用,不作句子成分,引導陳述句;if/whether也不作句子成分,起連接作用,但含有“是否”疑問之意,引導一般疑問句;連接代詞,即疑問代詞,在從句中做主語或賓語或表語;連接副詞即疑問副詞,在從句中作狀語——時間狀語、地點狀語、原因狀語、方式狀語等;可見,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的思想闡明了主從句的實質,架起了簡單句通向主從復合句——名詞性從句的橋梁。
那么,定語從句又是怎么回事呢?作為形容詞性從句,定語從句做主句的定語,其關系詞選擇的實質就是初中時我們學習的詞性與句子成分的對應,即關系代詞that\ which\who \whom whose\as在做主語、賓語、表語、定語;關系副詞when\where\why即疑問副詞,在從句中做時間狀語,地點狀語,原因狀語,可以用“介詞+which”替換。
二.非謂語動詞學習的銜接
非謂語動詞即非限定性動詞,包括不定式、動名詞、分詞,是動詞的一個分支,在句子中不能獨立做謂語。但是,作為動詞形式,它們與謂語動詞之間又或多或少存在著某些聯系。高中非謂語動詞之間的區別,我們可以從初中謂語動詞的時態、語態方面找到啟發。
初中學過的謂語時態和語態構成如下:
進行時態——be+v.ing
完成時態——have+v.ed
將來時態——will+v.
被動語態——be+v.ed
我們很容易會發現:ving用在進行時主動形式中;V原形即省略to的動詞不定式用在將來時中;ved分用在完成時和被動語態中。這恰好是四種非謂語動詞形式的區別。
三.句子結構之間互相轉化的銜接
初中簡單句、并列復合句與高中主從句、非謂語短語和介詞短語之間可以互相轉化,表達同一個漢語意思。例如:
1、他在作報告。報告很精彩。
He is making a speech. It is very wonderful. (簡單句)
He is making the speech, which is very beautiful. (非限定性定語從句)
The speech which he is making is very wonderful. (限定性定語從句)
2、時間允許的話,我會來看你的。
If I have time, I will come to see you.(條件狀語從句)
If having time, I will come to see you. (分詞短語做狀語)
Having time, I will come to see you. (分詞短語做狀語)
關鍵詞:數控加工;技能;教學模式;問題表征
作者簡介:胡克祖(1972-),男,甘肅蘭州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業教育學院副教授,心理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技能學習與教育心理。
基金項目:本文為“十一五”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青年專項“技能學習心理及教學模式研究――以數控加工技能學習為例”(編號:EJA080319,主持人:胡克祖)和天津市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研究“基于心理特征的數控加工技能院校培養模式研究”(編號:20062505,主持人:胡克祖)成果之一,同時得到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科研項目“機械加工類高技能人才的能力結構及培養策略”(編號:SK10-07,主持人:王進)的資助。
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2)09-0056-04
教學模式是對教學活動的整體描述,數控專業教學模式恰當與否直接決定了數控人才的培養質量。問題解決能力是數控技能人才的特色與價值所在,問題表征又是問題解決的關鍵,所以,數控加工專業的教學模式也不能忽略問題表征的重要性。已有的數控教學模式大多沿襲了傳統的學科教學模式,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且缺乏心理學依據。本研究通過了解學生解決數控加工任務過程中的問題表征特點及差異,為技能教學模式研究提供了心理依據,這對改進技能人才教學模式,提高技能培養效率有促進作用。
一、數控加工任務過程中的問題表征類型
問題解決是問題解決者對問題的表征狀態不斷發生變化的過程,這一過程具有非線性、連續和靜態與動態結合的特征。問題表征是問題解決者從問題的外部特征開始逐漸深入理解問題的深層結構,把對問題的外部表征逐漸轉換為對問題的內部表征的動態過程[1,2]。問題表征研究常與物理、數學、化學等學科問題相結合[3-5]。對表征形式的命名因學科而不同。結合數控加工專業將問題表征劃分為符號表征、表象表征、產生式系統表征、命題表征、圖示表征五種類型。
(一)符號表征
是將待解決問題中的有關術語和關系轉換成字母或數控加工的語言符號,從而促進問題的解決。如由N和隨后的1-4位數字組成順序號字,一般用于程序段開頭,便于對程序作校對和檢索修改,也可用于加工過程中的顯示屏顯示,同時便于程序段的復歸操作,在主程序或子程序或宏程序中用于條件轉向或無條件轉向的目標。同時,還有準備功能字,用G和隨后的兩位整數表示,如G01等。尺寸字X、Y、Z、U、V、W、P、Q、R、I、J、K等。
(二)表象表征
是在沒有外在直接信息作用下對內在長時記憶中信息的加工、提取、操作和重組的一種信息表征的方式。我們將其定義為在進行數控加工程序編寫的同時,在心理上模擬數控車床加工工件的過程和情景。
(三)產生式系統表征
產生式是多個產生式的聯結,當一個產生式的動作成為另一個產生式的條件時,產生式之間便相互聯系起來,構成產生式系統。產生式系統表征了復雜技能的完成過程。研究把數控加工編程的程序分為四段:粗加工、精加工、槽的加工、螺紋的加工。這四段程序依次運行,才能完成工件的加工。每一段程序是由不同的產生式構成,所以,都是一個產生式系統。
(四)命題表征
命題表征是陳述性知識的表征方式。研究中,錐度和螺紋的加工,粗加工和精加工的運動軌跡都需要熟悉其計算規則,而這一規則作為陳述性知識是以命題的形式進行表征的。
(五)圖式表征
問題解決中的圖式是貯存在長時記憶中的問題解決模式,對于問題解決有重要意義。圖式表征是直接采用已有方法、步驟來解決問題,從問題呈現,采用已知圖式直接進入問題解答。
二、教學安排對數控加工專業學生專業問題解決心理特征的影響
(一)兩組學生不同問題表征類型上的人次分布及差異檢驗
為探明不同教學安排程序對數控加工學生技能學習是否存在影響,研究選用某校同年級實訓教學時間,安排不同的數控加工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一組在理論教學結束后馬上接受實訓教學訓練,另外一組將在理論課結束10周后接受實訓教學訓練。對這兩組學生在加工任務中問題表征類型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表明實訓安排影響問題表征類型。在人次分布上,符號表征和命題表征兩組學生差別較小,而表象表征、產生式系統表征及圖式表征差異較為明顯。
表1 兩組學生在不同問題表征類型上的人次分布及比例
由表1可以看出,在表象表征、產生式系統表征和圖式表征方面,兩組學生差異較大。未實訓組學生只有4名學生采用了表象表征,報告能想象數控車床加工工件過程;其他人僅僅是按照編程理論教學內容編寫程序,而實訓后的學生大多都采用了表象表征。對兩組學生在問題表征類型上的分布進行列聯表分析,結果表明λ=0.102,p=0.001
(二)問題表征錯誤類型劃分規則及人次分布
1.問題表征錯誤類型的劃分規則:研究把問題表征的錯誤類型劃分為:
(1)表征錯誤,包含以下幾種情況:符號表征中符號使用錯誤;用銑床的代碼對車床進行表征;對參數進行表征時參數設定錯誤。在問題解決作業單中,數控加工程序的編寫需要計算工件粗、精加工運動的軌跡,得到刀位數據,同時需要單獨計算工件中錐度和螺紋的尺寸,如果不會計算公式或者沒有進行參數的設置,那么屬于命題表征錯誤。
(2)內容表征不完整:問題解決作業單中加工工件根據幾何形狀和加工順序分為6部分,如不能對6部分進行完整的表征,就視為內容表征不完整。
(3)產生式系統表征不完整:表現為兩部分,一是對四段加工程序的表征不完整,即在表征加工程序上僅僅表征了三段或更少;二是在每一程序段上對程序頭、起刀點、循環指令、內容、結尾五部分表征不完整。
2.問題表征錯誤類型的人次分布及差異檢驗:由表2可以看出,兩組學生在命題表征錯誤、四段程序表征的完整性上差別較大;這說明產生式系統表征在實訓前后學生間差別較大,由此可以推斷,實訓前后的主要變化是產生式系統表征發生了變化。這表明程序性知識的學習促進了陳述性知識的掌握。對不同問題表征錯誤類型人次分布進行列聯表分析,結果λ=0.081, χ2=20.230,p=0.003
表2 兩組學生在不同問題表征錯誤類型上的人次分布及比例
三、對數控加工專業教學模式的心理學思考
實訓后的學生采用表象表征的人次較多,表明實訓促進了表象的形成,基于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提前讓學生形成表象,以促進數控知識的學習;兩組學生產生式表征差異較大,說明實訓對產生式的形成和完善起著重要作用。因為未實訓學生的相關知識是以陳述性知識形式儲存,而實訓后的學生則是以程序性知識形式儲存,程序性知識比陳述性知識的記憶更為牢固,所以,命題表征的錯誤未實訓的學生比實訓學生較多,因此,我們認為在模塊理論教學結束后,應立即進行必要的訓練,將陳述性知識盡快轉化為程序性知識,以避免知識的遺忘。基于此,我們提出如下教學模式,見圖1。
圖1 數控加工專業編程與實訓課程教學模式
(一) 認知過程教學階段應強化符號表征能力訓練
概念和原理掌握的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認知結構影響著問題表征的速度和深度。陳述性知識的結構化程度高低,直接影響問題解決過程中操作步驟與加工速度及問題表征層次和復雜性。因此,教師要加強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教學,幫助學生建構認知結構,形成命題網絡或圖式,實現由表面到原理的表征轉化。認知過程的教學是以認識論為理論基礎,根據人類認識過程由“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再到實踐”的一般規律,結合教學過程特點,從學生學習知識角度演繹而來,這種模式能有效傳遞科學文化知識,一般在教授理論內容中使用[6]。數控加工內容、特點、數控加工工藝的特點、內容、編程的基礎知識等理論知識,普遍采用這一模式進行教授。
研究發現學生存在數控編程的代碼使用錯誤、參數設定時使用符號錯誤、單段程序不完整等現象,說明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得并不牢固。這表明現有的認知過程模式教學可能在某些環節存在問題。認知過程教學多使用語言符號進行,但對語言符號的理解也因個體的知識水平和知識儲備以及思維水平存在差異而不同。相對來講,教師對于學科事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用較為清晰和專業化的術語來表達,且對語言符號的運用已經達到自動化水平,因此可以自如地表征內容,很快地選擇正確的指令;而學生知識有限,相對來講,表征較慢且準確性低,可能會導致對問題的不理解,造成學生與教師對問題的解釋不同。因此,教師在此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知識背景和思維水平,注意符號表征的識論訓練。
(二)利用參觀教學加強表象表征能力
表象表征的使用有助于對問題的正確表征。因為表象是對頭腦中形成的圖形的操作,所以要進行表象表征,在頭腦中必須存在相應的圖形。現有教學是在理論教學結束后才進行實訓,學生對數控機床及其加工過程并沒有直觀印象,自然無法形成具有同構關系的表象。產生式系統也是這樣,因為產生式是“如果…,那么…”,一旦“如果”錯誤,在加工過程中會出現撞刀等錯誤。因為在頭腦中沒有形成加工過程的表象,所以無法進行表象表征,也無法對產生式系統表征起到促進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如讓學生較早生成表象,有助于產生式系統表征的形成。
參觀教學模式能較好解決這一問題。參觀是指根據教學目的,組織學生到校內外的某個場所,對實際事物進行觀察、研究,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驗證已學知識。參觀分四種:預備參觀、并行參觀、總結參觀和擴充知識參觀。預備參觀的教學目標就是為教學提供感性材料,正是有這個感性材料我們才具備了進行表象表征的基礎。感性材料的充分與否能夠影響學生在后續理論知識學習過程中的難易,參觀式教學模式應注意不要流于形式,確保學生能夠對所需了解的工藝過程、操作方法等有深刻的認識。參觀教學的基本過程如圖2所示。
圖2 參觀教學模式與表象形成過程
(三)模塊教學中合理運用各種表征
模塊化教學的目的在于用最短的時間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學生掌握某項技能。模塊化教學的課程設置、教學大綱和教材是基于對每個工種的任務和技能的深刻分析,嚴格按照工作規范,開發出不同的教學模塊,每個模塊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要求,還包括一個特定技能的詳細工作步驟,它強調學以致用,具有較強的教學靈活性。
未實訓組學生在口語報告中反映:沒有經過實訓,數控編程的內容、計算公式等已忘記。已有研究也證實程序性知識的記憶要比陳述性知識更為長久。因此,實訓教學應及時進行。采用模塊教學即可將理論與實踐交叉進行,即各種表征都可以在模塊教學的早期就可以初步建立,后續模塊中加以完善,各種表征方式的交互運用促進了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有人曾將數控加工實訓教學分為:熟悉機床操作面板,手動、自動、編輯等操作;直線輪廓零件的編程與加工;圓弧輪廓零件的編程與加工;槽及左倒角的編程方法與加工;綜合零件的編程及加工等模塊等[7],就是有益的嘗試。
(四)運用模擬教學促進表象表征的熟練運用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因設備不足,對實訓教學時間安排帶來影響,從而影響到學生頭腦里的問題表征系統,最終影響到學生技能學習效率和效果。為解決這一問題,有效提高技能學習效率,我們認為在經過參觀教學以后,可以進行模擬教學,以便促進學生表象表征能力的提高。模擬教學一般采用數控仿真系統實現。仿真系統以“假”代“真”,不但可以解決職業院校因設備、場地、材料和資金等帶來的客觀條件的不足,為學生提供接近真實的實習條件,較好地促進表象的形成及正確熟練的運用;還可以避免由于學生的錯誤操作,可能產生的對學生自身和生產設備的危害。但數控仿真軟件畢竟是虛擬的數控機床,缺少操作者的親身感知,無法保證切削參數的準確驗證,有局限性。所以,仿真訓練與操作訓練在中級工培訓的初期需交叉進行,這樣既可以克服仿真的缺點,又能縮短培訓的時間,保證學生培訓的質量。
四、結論
對于數控加工技能教學而言,學生問題表征能力的訓練非常重要,且問題表征能力與教學安排之間關系密切。因此,在數控加工技能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學生技能學習心理特征的研究,在構建相應的教學模式時亦應該充分考慮學生技能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特征,根據其學習的心理特征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在不同教學階段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方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鄧鑄.專門知識與學科問題表征[J].上海教育科研,2002(5):45-48.
[2]鄧鑄.問題解決的表征態理論[J].心理學探新,2003(4):17-20.
[3]魏金麗.高一學生物理力學問題表征對問題解決的影響[D].開封:河南大學,2010.
[4]李清.基于PASS理論的小學數學學習困難兒童應用題問題表征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5]李芳.高中生化學問題表征中信息識別差異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關鍵詞:“Daily Report”;激發欲望;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3-0019
最近10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改革有了一定的發展,教師開始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發言與不斷參與,對于這些轉變,我們非常的欣喜,但是下課以后經過冷靜的思索,筆者總是感覺現在的課堂教學在深層次上并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學生仍然還是完成作業的機器,整日陷在題海中,學生的感情幾乎麻木了。頻繁的測試、排名,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厭倦心理,課堂上許多學生的回答只是簡單的“yes or no”,甚至大多數時候,45分鐘的一堂課學生都是沉默不語,只是做些簡單的筆記,學生的學習動機完全憑外界的促進來實現,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就逐漸被泯滅了。
同時,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因為高考不考“說”的能力,而把“說”架空,那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因為“說”能使學生重新審視自己,切實體會到學習英語是一種需要,會對自己原有的英語語言能力產生不滿足感,而這不滿足感正是學習向上的動力和源泉所在。所以筆者想在英語課堂實施“Daily Report”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活民主的英語課堂,讓“Daily Report”成為激活高一英語課堂的一池活水。
一、對“Daily Report”三個方面的思考
1. “Daily Report”的內容難易度的把握
下面,筆者以茅同學和陳同學的daily report 為例,來反思和不斷調整英語課堂中“daily report”的內容選材。茅同學在做report之前,先提出這樣的問題:How to drive Monday blues away? 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聽茅同學的daily report的全文如下:
Monday morning always seems to come too soon. Just when you’re getting used to the weekend, it’s already finished. For many of us, Monday is what we hate, but we have no escape from it.
So take a deep breath and get your spirits up. In case you will find it hard, here are three tips to drive the Monday blues away.
Just get out. The best to do on a Monday morning is to get some exercise or go for a walk that gets your feel-good hormones working. Just find a green spot to have a walk or even just sit there. Fresh air, sunshine and green plants can put you in a better mood.
Turn the music on. When you’re back from your walk, nothing works better than listening to some music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Get your favourite, turn on your music system and let the music set the tone for the day.
Eat happily. For those food lovers―bring out your favourite chocolate and eat it all by yourself, right in the morning. Nothing is better than the guilty pleasure of early morning chocolates. You say you’re on a diet? Then make Monday your free day food is the best way to beat the blues.
Remember: the next weekend’s just five days away.
演講時茅同學做好了精心的準備,而且她的英語語言的語音、語調都不錯,但是大多數同學都是一片茫然,一臉焦慮。
陳同學做Daily Report 之前也是先給出qestion: what are the polite words mentioned in the report? 此外,陳同學在黑板上寫好報告的主題是Magic power of polite words ,然后才開始她的daily report:
Nowadays, people treat polite words as a necessary part in daily communications. Polite words can help us set up a good image in other people’s minds, so those polite words we say such as “please”, “thank you”,“sorry” and so on are magic words. And they have strong magic power we often ignored in our daily life.
Imagine when we are in trouble and we need other people’s help, we must talk to them and at the very time polite words can produce the best possible results. It will also come into play when we are in a job interview. Magic words can also show our characteristics, it is well known that people like those who have good manners than those who don’t.
All in all, polite words can not be ignored in our lives and thus we must develop the habit of using these magic words in necessary occasions more frequently.
在陳同學講述的過程中許多同學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可見她們都聽懂了daily report,也知道了問題的答案,同學們很有成就感。
比較一下這兩篇daily report的內容,茅同學是陳述How to drive Monday blues away?陳同學是陳述Magic power of polite words,盡管兩篇report就內容上來說都是與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但是為什么效果不一樣呢?下課以后筆者再次仔細閱讀兩篇daily report原材料,筆者發現茅同學的材料作為閱讀文章來講是不難的,但是作為daily report的原材料來說是比較難的,其中也出現了一些對于部分學生來說還是生詞的詞匯:blue,escape,spirits, in case,hormones ,system,guilty,on a diet等。而在陳同學的原材料中只有characteristics才是生詞,顯然要容易,而且其中的magic words:“please”,“thank you”,“sorry”學生一聽就明白,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也是經常使用的。
通過以上的例子,筆者認為教師在學生上臺進行“daily report”之前一定要針對本班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有一定的了解,把握好“daily report”的難度,否則只能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使英語課堂氣氛更加沉悶,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daily report”呈現形式的多樣性
最初一個月的“daily report”都是按個別學生課外認真準備,課堂上全班學生按照座位輪流上臺演講,其余同學根據問題認真聽,再抽同學回答問題的方式進行,漸漸地同學們對于單一的形式好像厭倦了,那么筆者就提議同學們可以合作進行report,同時也可以培養同學的團隊合作能力。
(1)角色扮演(Role Play)
比如,在上必修3第3單元的課文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時,筆者鼓勵4位同學一組進行表演Role Play,4位同學分別扮演以下四位人物:Narrator/servant, Roderick, Henry, Oliver.在表演結束之后,筆者邀請觀看表演的同學進行評價和總結。
(2)競賽(competition)
楊同學的“daily report”的部分內容如下:Making friends is a skill. Like most skills, it improves with practice. If you want to meet people and make friends. You must be willing to take actions. You must first go to where there are people. You won’t make friends staying home alone. Join a club or a group, for talking with those who like the same things as you do is easier. Or join someone in some activities.楊同學演講結束以后,筆者把全班同學按照座位分成四大組,然后關于“what adjectives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good friends and what is most important of all when making good friends in our daily life? ”展開了激烈的比賽。筆者請楊同學在黑板上寫:honest,easy-going,modest,confident,knowledgeable,helpful,kind,active,bold,brave,generous,kind-hearted,warm-hearted...最終,全班同學一致認為honest最為重要。
3. 在“Daily Report”中改變評價模式,發展學生的個性
《英語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之五:完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不斷發展。其中解釋:高中英語課程要建立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多元化評價體系。評價要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要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評價體系要有助于學生監控、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有助于學生增強英語學習的信心。而傳統課堂上過多的由教師來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的模式顯得過于乏味、單調,已經無法激起當代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嘗試改變單一的評價模式,代之以學生積極參與、教師適時指點的新模式,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機會和挑戰。
所以每一次“daily report”結束,筆者會邀請同學進行評價,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演講者的英語語音、語調、英語的流利程度等。正是因為有許多同學的認真評價,激發了演講同學強烈的表現欲,而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才能激發學生較為持久的學習動機。這樣,演講同學也會積極主動認真地去準備。
二、“Daily Report”的初步成效
“daily report”經過高一的實施,高一(3)每位同學上臺2次做“daily report”,總體上來說成績喜人,期末參加全市通考,全校的最高分在本班,同時53位同學的平均成績超過同類班級近8分。
學生在“Daily Report”的過程中認識到“學英語并不僅僅為了考試,更重要的是為了在實踐生活中進行跨文化交際”,所以英語語言的魅力在運用中得到了學生的認同,引發了他們的向往之情,學生在“Daily Report”中發揮出超乎尋常的潛力,平時鮮見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力在無拘無束的課堂形式中迸發,他們的求知欲和主動性得到了激勵,因而產生了迫切提高自己水平的強烈欲望。
我的兒子剛上中班,每天早晨,他總是慢吞吞的,不想去幼兒園。平時只要一提起幼兒園就愁眉苦臉,還總是問“今天是不是星期天”這樣的話。
兒子還有一個毛病――亂講話。每天講的話好像都是亂講一通,如:老媽屁、澳大利亞媽等。前些年我們讓兒子接受了早期教育,所以他現在認識兩千多個字,他看過很多的故事書,喜歡看動畫片和翻閱書籍,腦海里詞匯量特別豐富。我們感覺他總是處在一種超興奮、沒正經的狀態,加上他很好動,就帶他去省兒童醫院檢查,結果表明他沒有多動癥。
請教楊主任,他的這種情況是否正常,我們大人又該怎么辦好呢?謝謝!
伍敏
孩子上幼兒園是其社會化進程關鍵的一步。這一步跨得好,就能使他在心理上、行為上提高一步,家長務必重視。
您的孩子不想上幼兒園,這正是他驕縱任性的表現。
家長不要簡單地斥責、威脅、欺騙,而要向老師了解情況,看看問題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孩子太依賴父母而不愿意去,家長應加強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訓練,要讓孩子認識到“離別也是愛”,比如可以讓孩子到親戚家住幾天換換環境,這樣對培養他生活上的適應能力有好處。
當孩子從幼兒園回到家后,要及時表揚他在幼兒園中的表現。有的孩子在幼兒園表現挺好,可一回到家就變,表現為鬧、找借口,第二天怎么也不愿去幼兒園,這樣的情況,父母應該配合幼兒園老師給他制定一個“嘉獎圖表”。每次如果能按時上幼兒園,就在他的“嘉獎圖表”上貼一個“小紅星”。這個圖表要掛在家里和幼兒園,讓他和其他孩子都看得見,小紅星積累到三個或五個時,就給他一個獎勵。
第二個問題,講話亂講一通。我請家長注意,這被稱為“前概念語言現象”,該年齡段的孩子由于不能對相關種類的概念進行正確的理解和推理,才造成 “亂講話”,應屬正常現象,請放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暫時出現的語言現象將會消失。當然家長有意識地進行規范化語言訓練,比如:教他朗誦一些經過加工提煉的優美語言,像兒歌、謎語、故事、散文等,這種熏陶會使這種暫時性的語言現象消失得更早一些,也更有利于其語言的發展。
順便說一句,孩子的好動不是“多動”,兒童醫院的檢查也證實這一點。切記,我們不要輕易地給孩子扣上“多動癥”的帽子
Q2 問題2:女兒脾氣怪怪的,怎么辦?
女兒今年4歲,上學期開始脾氣變得很壞,只能夸獎不能批評,一批評她就跳,還經常對大人說“不行”“我很生氣”這一類的話。可是在幼兒園,她又很膽小,有小朋友欺負她,不敢報告老師,也不敢大聲哭,只是自己默默地掉眼淚,每次都是別的小朋友幫著報告老師。請問,我該怎樣做才能幫到她?
孩子的氣質類型是多種多樣的,您正好生養了一個感情脆弱還有一點內向的女兒,倘若做父母的都不理解她,您的女兒會非常痛苦的。
的確,她很敏感,聽不得別人批評,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她何嘗不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啊!或者說,她很在意別人對她的評價,抓住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多多采取鼓勵策略,使她在潛意識里認為自己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孩子。在這個前提下,巧妙地指出她的缺點,相信她會接受的。
另外,她受欺負后不報告老師、不敢大聲哭泣,也反映出她的自尊心過強,很在意別人的評論。關于這一點,家長所持的態度至關重要。
首先,不必對孩子采取激化的態度。如果用“你怎么這么沒用”等言語去刺激她,這只會使她更怯懦。正確態度是平心靜氣地向她陳述你們的觀點:別人欺負你,你不要怕,要向老師報告;或者告訴她,暫時遠離那個欺負她的同伴。
關鍵詞:英語口語;問題對策;語言能力培養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并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種話題與他人交換信息,并陳述自己的意見。但現實中,許多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與課標中的要求有較大差距。因此,如何改進中學英語口語教學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學生說英語難的原因
1.有輕視英語口語的思想
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就是為了應付中學會考和高考,然而目前在這“兩考”中還沒有口語檢測項目,因此他們認為進行英語口語訓練是浪費時間。事實上不少教師也持這種態度。新教材教學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教學的重點還停留在講解語言點上,而新教材中安排的大量口語活動卻因舍不得花時間而被師生置之不理了,結果造成“啞巴”英語現象,只會讀,不會講。
2.學生“講話”的信心不足
因為缺少大量的英語口語練習,沒有適當的語言環境,學生不敢張口,害怕出錯;有些學生參與活動不積極,或有顧慮,擔心別的同學會說自己出風頭;加上有時教師糾錯不當,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也有的同學習慣不好,不愿開口……久而久之,英語學習便成了“啞巴英語”。越是說不好越懶得張口,本來需要他們體驗、實踐、參與和交流的生動活潑的語言教學活動,卻變成了死氣沉沉的默讀默記。
3.英語語境的缺乏
交際教學思想的倡導者歐萊特(All-wright)認為,語言學習的成功在于將學生放在一個需要用目的語交際的語境之中,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對語言形式的得體與否作出判斷的能力和結合語境理解語言形式與意義的能力。而在目前大部分英語課堂,還是那種教師一支筆、一本書、一言堂、一板書的形式,缺乏師生和學生間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有意義的交流。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利用課前十分鐘培養學生說英語的習慣
Free talk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口語訓練方式。把每節課開始后的十分鐘固定為講英語的時間,讓全班同學輪流作報告。報告內容可以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由點到面鋪開。高一年級學生初次上講臺面對全班同學講話,需要勇氣和膽量,可以采取自由演講的形式,內容貼近校園生活。
2.引導學生過好口語三關,盡力掃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學生要用流利的英語進行交際,必須過好口語三關。
(1)過好語音關
學好英語口語首先要在語音上下功夫。“Chinglish”化是英語學習者的通病,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模仿、朗讀、背誦、復述,幫助學生過好語音關,形成正確的語音語調,并能用正常語速脫口而出。
(2)把好句型關
英語中常用簡單句來表達建議、請求、安慰、指責、憤怒等特定場景和氣氛下的不同要求和情感,熟悉并掌握這些特定句型和習慣表達法就能自如應付各種場合下的語言交流。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一些好句、好文章,熟練掌握各種常用句型,形成語感,流利地說好英語。
(3)擴大詞匯量,過好詞匯關
口語表達不同于書面表達,口語中常用的詞匯大都拼寫簡單,發音流暢,多是簡單詞、常用詞。熟練掌握口語中使用頻率高、范圍廣、用法活躍、表達生動、內涵豐富的常用詞,就能熟練地套用多種句型,輕松地用英語進行交流了。在日常教學中學生過了口語三關,就能大大增強他們的信心,掃除他們不敢開口的心理障礙。這樣勢必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和信心,主動地開口說英語。
3.開展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吸引大批學生參加英語交際活動。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校園英語角”是我們大學時外語系舉行的一個活動,我覺得這種活動也可以在中學校園里舉行。找一個固定場地,擬訂固定活動時間,以學生會、學習部牽頭,英語教師進行適當指導,每次活動都設計一個不同的主題,讓學生自由會話。可以每周一兩次,每次半小時左右,讓學生有練習說英語的環境。
總之,隨著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不斷發展,口頭交際能力會愈來愈受到重視,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已勢在必行,我們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不斷探索和完善自身的教學手段,使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張敏.淺談高中生英語口語教學[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4(1):50.
[2]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研究與探索(二)[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52.
述職報告屬于應用寫作,有著報告者陳述自己任職情況,評價自己工作能力,接受上級領導檢驗和各部門監督的功能,主要具有具有匯報性、總結性和理論性的主要特點。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高中教務主任個人工作述職報告范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中教務主任述職報告
在學校黨政的正確領導下、全體教師的鼎力支持和幫助下,我盡心盡職、全力以赴,力爭干好本職工作。我開學初就做了充分的準備,在抓德育工作方面,把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和學生養成教育放在首位,以“養成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為主線,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進一步提高。經過一年的努力,我校政教工作呈現良好態勢,現將本學年工作情況匯總如下。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
1、開學初,首先經過校委會認真研究,反復斟酌,確定了二十四名班主任人選。
2、每月定期召開班主任學習交流會,帶領班主任學習先進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調動了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了班主任工作的針對性。
3、認真開展班主任經驗交流活動。通過學習和活動,進一步提高班主任帶班育人的水平。同時,逐步完善了對班主任工作的檢查、評估、激勵制度,充分調動了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班主任工作隊伍。
4、同時注重年級組長及學生干部培養,定期召開年級組長會議及學生干部會議,了解班級、學生情況,更好的為管理學生服務。
二、加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
1、充分利用周一升旗、學校《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宣傳平臺,從重大新聞、時事政治、法制方面等宣傳各式各樣的有益信息。
2、本學年還加大力度對學校的重要場地的文化宣傳標語做了更換,學生宿舍、教室、廁所等每一面墻壁都有宣傳標語,并且成功舉辦了“學生書畫展”。
三、針對素質教育的要求,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
1、把一些傳統的體育用品分發到班級,豐富學生課間活動。
2、堅持課間操,早操,讓學生真正的鍛煉了身體。
3、同時組織了籃球比賽、冬季田徑運動會、拔河比賽、教師競技運動等。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真正的鍛煉了身體,陶冶了情操。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
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
開展活動,用學生身邊的先進人物教育學生,增強了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啟迪,產生震撼。
1、利用周一升國旗時間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紀律教育等。
2、在縣局組織的反宣傳活動中,我校上報了學生的三十多篇作品,兩名教師及十多名學生作品獲獎。
3、舉辦了國慶書畫展;“五·四”組織了紅歌大賽、游園活動、籃球賽等;還組織了“黨在我心中”征文活動、三生教育、文明學校宣傳等活動。
4、去年九月份,利用一周時間對七年級學生進行入學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組織學生開展低碳生活征文活動,通過教育,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大大增強,現在各班垃圾基本實現了分類收集,各位班主任老師鼓勵學生收集銷售,最后把所得收入作為班級獎勵資金。
五、強化行為規范教育的檢查、評比
學校開展多種評比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以達到鞏固規范之目的。如先進班級評比、優秀團支部評比、三好學生評比、優秀班干部評比、優秀團員評比等等,鼓勵學生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爭做先進,激勵后進,以促其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發現好思想和行為,及時表彰獎勵,通過評優樹模,在學生當中收到良好的示范教育。
六、充分發揮學生在行為規范教育中的主體作用
體現主體育德效應我校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管理才干,認真組織學生干部工作,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
七、努力促進學校教育和家庭、社會的相互溝通和配合,形成合力,積極營造大德育環境
我校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原則。通過家長會、家訪、電訪、校訊通等形式同學生家長經常聯系,緊密配合。對學生進行跟蹤教育。
八、全面開展校風、教風、學風建設
全面開展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塑造具有鮮明特色、和諧向上的,能體現本校辦學理念、精神風貌和文化內涵的校園形象,積極創建整潔、有序、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影響和熏陶學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九、全面做好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
1、本學年來,由于大多數學生在校寄宿,學生安全管理難度增加,我們積極探索,實行專人管理,多層督查,二十四小時對接管理。
2、本學年初,以《學校公共安全教育教程》為綱,積極制定我校安全教育計劃。
3、制定我校緊急情況預案和緊急疏散方案。并每學期進行一次疏散演練,定為機制。
4、堅持收繳管制刀具、棍棒活動,每月一次在學生中形成威懾。
5、加強校外住宿生管理及課間管理工作,堅持領導帶班,每天專人負責。
十、存在的不足
1、本學年還發生了幾起學生受傷的意外情況,經過學校努力協調,使問題得到了及時的解決。
2、學生道德觀念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宿舍、教室等公物遭到部分學生的破壞,學生之間還有矛盾時常發生從而引發打架斗毆等。
3、學生抽煙比較多,嚴重危害學生身體健康。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經過政教處及全體老師扎實有效的工作,使我校的德育成效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和突破,政教工作得到了全校師生的認可。在今后的工作中會進一步開拓創新,加強學習。
述職人:
20____年____月____日
高中教務主任述職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好!本學期我擔任高一____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和高一____班的班主任工作,同時任教務處主任職務。
一年來,在教務處我主要和張副主任負責高中部的教學管理,教學常規,教學督導等工作。初入六中我用九個字形容:任務重,要求高,壓力大。在工作中,我以求真務實的態度,顧全大局,融合群體,自覺做到“三不”,即工作時間長不計較,工作任務重不叫苦,做的事情多不厭煩。一年來在校長的正確領導下,各位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我很快適應了新的角色。現就本學期的工作述職如下,懇請領導和同事們給予指導。
一、一絲不茍抓常規,常規不失落
常規工作約定俗成,是教學工作穩步推進的“必修課程,”在過去的一年里,教務處自始至終保持著常規工作的“本色”,在做好上級布置的各項工作的同時讓常規不失落,永葆常規工作的經常性、規范化。一是抓好常規教學,由于敦促到位,檢查及時,教師們均能按要求備夠課,備好課,上好課,做好常規工作。二是組織好高中部每周校級公開課,幾乎高中部所有教師都能拿出一節或幾節課供全校教師觀摩,或指導、或交流、或評議,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三是迎接了教研室對我校高中部教學工作的聽課調研。在領導的總體協調下,對當天的工作做了具體、詳盡的安排和布置,所聽的8節課絕大部分質量較高,受到教研室領導的好評。四是配合電教中心做好教師每次考試教學成績的積分計算并作為六橫九縱考核的重要依據并督促教師做好試題分析,學生分析并制定改進措施。五是在全體高中部全體教師的配合下配合高中各年級組組織了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使的考試有條不紊,繁而不亂。考試結束后,對每次考試情況作了較詳盡的質量分析。六是與教科處成立聯合督導組對教師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教研組活動情況等業務常規進行了細致的檢查和督促。
二、持之以恒抓教研,教研不虛浮
學校的教研工作是學校的生命力所在,本學期高中部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本教研工作,一是高中部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每周教研活動,在各教研組長的精心組織下,或指導、或交流、或評議,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二配合張主任組織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說課比賽,經過認真的篩選,高中部推舉出高玉芳老師和侯秀芬老師代表本我校高中部參加市教育局的比賽,并最終獲得了一個二等獎和一個三等獎,為我校贏得了榮譽。三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認真研讀、分析、總結高一語文教材,做好教材分析中考考等點總結工作,受到了教研室領導的肯定。四是協調教科處組織召開了赴杜郎口中學觀摩學習匯報會,并組織赴杜郎口教師上了一節匯報課,效果較好。五是鼓勵高中部教師積極或參加論文比賽,一年來多位教師論文在市級省級刊物上發表或獲獎。六是組織高中教師赴駢山中學,邯鄲十中,高北中學等學校,參加學科研討會,觀摩會等。
三、理直氣壯抓質量,質量步步高
學校的生命系于質量,質量的優劣在于課堂,本學期,依據開學高教學計劃提出的教學工作要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的思路,高中部做了一定的工作。一是依照教學工作計劃,如期每周進行公開課活動,并帶動,號召高中部教師都參與到聽課活動當中,每周評出的課堂質量都較高,達到了活動的目的。二是積極鼓勵引導高中部教師接受新的教學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模式,真正真正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提高課堂效率。三是始終樹立質量意識,利用周公開課活動,結合教研活動,深入教師課堂中,特別是對青年教師或剛進入高中的教師及時的進行交流和反饋,力爭使每節課都達到聽課有效,上者有提高的目的。四是協調和指導高一畢業班工作,確保教學,任務的全面落實和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四、因地制宜抓活動,活動促發展
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是學校課程一個有益的補充,本學期,我組織了以下活動。一是配合高中語文教研組組組織高中部學生參加《語文周報》全國作文比賽,共有263人參加,截止目前共有124人獲得二三等獎和優秀獎,暑期還將角逐一等獎。二是配合高一年級組組織高一全體師生召開高一一模質量分析會,高一優生座談會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配合高二年級組,組織召開了高二教師期中質量分析會,配合高一年級組召開了高一教師調度會等。
此外,還從學校的大局出發,做好了其它的教育教學工作,由于時間關系,在此不一一說明。
存在的問題
一是本學期由于計劃外活動的增加,使得本學期的活動顯得較多,致使深入課堂,深入教師的時間受到的沖擊,雖然一直秉持著,走進教師,走進學生,但實際走得不是很近,使得抓教師業務能力,教學水平的計劃做的不是很好。
二是對過程性的管理與指導檢查做得不好,有忽冷忽熱之感,很希望有計劃性但沒有做到計劃性,使得有些環節放松。
三是對有些工作按部就班,沒有很好的調動教師們的積極性,也沒有勤動腦思考調動教師積極性的辦法。使得有些教研活動氛圍不濃厚,教師對待工作熱情不高。
四是還不能用全新的思維和方式開創性的開展工作,缺乏創造性的開展工作的意識和魄力。
五是本學期對高中部教師的高效課堂培訓工作,沒有很好的開展。
總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加強學習,努力工作,克服不足,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謝謝大家!
高中教務主任述職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
________-________學年度本人任教導處主任,兼任高二年級(10)(11)班化學教學工作,現將一學年來的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一、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
一年來,本人能夠積極參加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認識水平,以身作則,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同時,不斷通過業務培訓、閱讀管理書籍,積極聽取各種指導建議,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力求用理論指導工作,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二、立足實際,積極開展各項工作
在學校領導支持和關懷下,在教導主任的領導下,認真履行教導副主任職責,協助教導處主任貫徹落實所分管的工作,使各項工作得以順利實施。
1、在每學期初制定了教導處詳細的工作計劃和教導處工作行事歷。
2、修訂《涇干中學教學常規管理要求》等多項制度,使管理工作更趨于科學化,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3、加大教學常規、質量的檢查、監控力度,完善了階段考試制度,使階段考試更具有信度和效度,對改進教學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4、建立了教師業務檔案,對教師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備課組計劃執行情況等進行了細致的檢查和督促,并記入教師業務檔案,為教師年終考核和下學年的工作安排及評優樹模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5、制定了《高一高二年級期中期末考試獎勵方案》,充分調動了基礎年級教師的積極性,教學成績都有突破性的提升,高一、高二大部分學科成績在全市排前五名,其中高一的數學高二的語文排第三名。
6、始終樹立質量意識,利用備課組活動,青年教師賽教活動,青年教師座談會,深入教師課堂聽課等方式,積極與青年教師進行交流和討論,最后達到共識。不但加強自身,同時促進了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
7、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為教師提供電教資源、網上教研中心資源和多媒體教學,以滿足教學實際和新課改的需要。
8、協助高三畢業班領導小組做好各項工作,本屆高三畢業班在高考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9、服從學校的安排,擔任高二(10)(11)班化學教學任務。在教學中,能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重視課堂教學效果,多啟發,善引導,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所任教班級化學成績位居年級前列。
三、存在問題
1、教學管理的理論水平有限,經驗欠缺,僅憑著滿腔熱情和教學經驗工作,許多工作有待改進。
2、教學觀念急需更新,新課程理論水平有待提高,在今后工作中應加強新課程理論學習,加強教學改革順應時代潮流。
大家都知道,經濟的發展、工業的增長離不了化石燃料的消耗,現在就設置好碳排放的“天花板”,是否會影響中國的崛起?以往中國不過就承諾單位產出排放下降,現在怎么就承諾了總量?消息一出,各種質疑就在網友留言中層出不窮。例如,有人聲稱“美國有蘋果、特斯拉、思科、IBM、通用等企業掙全世界人的錢,少點高污染企業對人家沒影響,中國就是貧窮的國家,馬上就經濟危機了!”,有人則對美國目的做出質疑:“歐美發達國家排放了幾百年,現在人均排放量也是中國人的好幾倍,憑什么要求發展中國家沒有完成工業化發展就搞減排,這不是變相限制貧困國發展嗎?”
一、碳減排與經濟增長真否矛盾
自“氣候談判”出現伊始,對美國是何居心的猜測就一直存在。但在霧霾頻發,人們渴望APEC藍的當下,不得不對低碳環境充滿憧憬。但是,經濟增長與碳排放必然矛盾嗎?事實上,最近就有兩份權威報告論證了這個說法。一份報告來自一家頂尖國際組織進行的大型研究“新氣候經濟項目”;另一份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兩份報告均宣稱,采取強有力的舉措來限制碳排放,對經濟增長幾乎沒有負面影響,而且實際上還可能促進經濟更快速地增長。這真的可能實現嗎?不要吃驚。原因就在于,限制碳排放的成本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高,而最近的研究則顯示這個成本可能比當初估計的還要低。這里有兩個具體理由:
第一,可再生能源技術有了顯著提升,特別是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大幅下降,2010年以來就已經削減了50%。更準確的說法是,過去10年,太陽能板的全球銷量每隔21個月就會翻倍,而銷量每翻倍一次,價格就會降低20%左右。而且,可再生能源即便存在不穩定等局限性,也并不影響其成為一個大型經濟體的重要電力來源。在德國,隨著持續不斷的巨資投入,該國電力系統改造工程已經取得了驚人的成效:可再生能源對該國電力供應的貢獻率很快就能達到30%,要知道這可是一個8000萬人口的大國。
第二,限制碳排放會帶來很多“協同效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文件顯示,最重要的協同效益涉及公共衛生領域:燃煤會引起多種呼吸系統疾病,進而推高醫療成本,降低生產率,如果限制燃煤,醫療成本便會降低,并促進生產率的提升。對于這點中國人應該更為熟悉。去年,國際癌癥研究機構首次指認大氣污染“對人類致癌”。而彼時正值河北已經連續九個月在“十大空氣質量較差城市”中占一半以上。這不就是“拿命換錢”的發展模式嗎?GDP增長得再高,城市無法住人,又有什么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文件認為,協同效益說明,那種常用于反對限制碳排放的論調是錯誤的。即便沒有達成國際條約,也有充分的理由采取應對氣候威脅的行動。
在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看來,大幅削減排放比幾年前的最佳設想還要容易,而減排舉措在中短期內就會帶來大量好處。“經濟增長和氣候行動水火不容的觀點,聽起來現實又冷靜,但其實是一種稀里糊涂的錯誤觀念。這些阻止我們采取行動拯救地球的特殊利益和意識形態,如果有朝一日能被化解,我們就會發現,行動的成本和難度之低,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在國內,同樣有很多民眾甚至包括一些決策者都認為,“只要一講環保,這些地方的經濟就要完”。但有道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下大力氣減排、治污,把敢于隨便排放、隨便污染的企業直接關掉,未嘗不會走出另外一條發展道路來,而且沒有想象那么難。
二、觀念的轉變,中國為碳減排做出的實際行動切實可行
為何減排方面的觀念能出現迅速轉變?與溫室氣體有直接關聯的霧霾當然是重要原因,但同樣重要的,還包括中國當局在這幾年已經為碳減排做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實際行動。
能源專家陶光遠就指出,在可再生能源和節能事業上,中國已經做出了不少國際公認的成就:中國水電裝機總量現在占全世界的30%以上,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上升;中國的風力發電裝機總量現在剛好也占全世界的29%,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上升;中國的太陽能集熱面積總計占全世界的50%以上;中國的光伏發電裝機年新增總量現在已占全世界的30%以上。而在建筑節能方面,陶光遠指出,中國“新建建筑的單位面積能耗遠低于北美,并已建成采暖空調能耗與既有建筑相比節省90%左右的被動式超低能耗示范建筑,且其示范推廣項目呈雨后春筍之勢,已遍及全國大多數省份。”
就在中美達成碳排放協議不久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了第五次綜合評估報告,明確指出,氣候變化匯集的風險如此巨大,如果溫室氣體繼續以失控的速度排放,有可能會讓幾代人在消除貧困和饑餓上取得的進步停滯甚至逆轉。IPCC表示,盡管許多國家為解決這個問題做出了更多的努力,但全球整體形勢日益嚴重,因為發展中國家正加入西方國家的行列來燃燒大量的化石燃料。
從發展趨勢的角度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當下的碳排放已經連續數年高居世界第一,到排放峰值來臨之前,每年排除的溫室氣體還將繼續增加。因此,在這個時候,中國明確承諾在2030年左右達到排放峰值,并把非化石能源比例提高到20%,對嚴峻的氣候形勢有很大利好。而美國宣布的2025年目標,相當于在2020~2025年減排速度要比之前提高一倍,同樣是一個切實體現出行動的目標。
三、對世界負責,大國應有姿態,中美碳減排協議意義重大
這次《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引人注目地出現了下列陳述:“(中美)將攜手與其他國家一道努力,以便在2015年聯合國巴黎氣候大會上達成在公約下適用于所有締約方的一項議定書、其他法律文書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議定成果。雙方致力于達成富有雄心的2015年協議。”“中美兩國希望,現在宣布上述目標能夠為全球氣候談判注入動力,并帶動其他國家也一道盡快并最好是2015年第一季度提出有力度的行動目標。兩國元首決定來年緊密合作,解決妨礙巴黎會議達成一項成功的全球氣候協議的重大問題。”這樣的陳述充分反映了中美協議是要著眼全球性的碳減排協議。這完全體現了奧巴馬此前提出的,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上,美國和中國承擔著“特殊的領導責任”。
述職報告是任職者陳述自己任職情況,評議自己任職能力,接受上級領導考核和群眾監督的一種應用文,具有匯報性、總結性和理論性的特點。述職報告的寫法依據報告的場合和對象而定,一般來說采用總結式寫法。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高中美術教師個人工作述職報告范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中美術教師述職報告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間,一個學期就要過去了。在校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順利的`完成了本學期的工作。回顧這一學期,既忙碌,又充實,有許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做一個小結,借以促進提高。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務素質。
“學海無涯,教無止境”,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來我都積極學習。一學期來,我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學科的教研活動并認真做好記錄。另外,我還利用書籍、網絡認真學習了美術新課程標準、藝術教育新課程標準,以及相關的教育教學文章如。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讓自己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也明確了今后教學努力的方向。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的更新,也催促著我不斷學習。平時有機會還通過技能培訓、外出聽課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不斷進步。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二、求實創新,認真開展教學、教研工作
教育教學是我們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本學期,我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美術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本學期我任教四年級和五年級的美術課。在日常教學中,教學時注重課前的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案,并結合各班的實際,靈活上好每一堂課,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學到美術方面的技能和相關的美術知識,盡可能做到當堂內容當堂完成,課后仔細修改學生的美術做品,不同年級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并加注作業評語,注重學生的心理教育,鼓勵學生自信給學生創造發展特長的空間,使學生對美術更有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另外,授課后根據得失及時寫些教后感、教學反思,目的是為以后的教學積累經驗。同時,我還積極和班主任進行溝通,了解學生,改進教法,突破學法。針對舊教材內容陳舊、單一、脫離學生實際問題,我積極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設計,設計了“我設計的鞋子(設計發明課)”、“造型獨特的椅子(設計課)”等課,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對于我負責的變廢為寶校本課程,為使每堂課都能讓學生有所收獲,課下收集生活中的可再利用的廢品,并創新制作成樣品給學生觀看,開闊了學生的思路,重視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學生都十分喜愛上我的校本課程。學生所收獲頗多。
總之,不管在課堂教學,還是在選修課教學中,我都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標,力求讓美術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勞任怨,完成學校其他工作本學期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其中不僅涉及到很多的美術宣傳工作,有的更是需要我們全程積極參與創作作品。對于學校布置下來的每一項任務,我都能以我的熱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夠做到“任勞任怨、優質高效”。
四、加強反思,及時總結教學得失。
反思本學年來的工作,在喜看成績的同時,也在思量著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幾點:
1、對于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思考得還不夠多,不能及時將一些教學想法和問題記錄下來,進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學年加大了學習的力度,認真研讀了一些有關教科研方面的理論書籍,但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還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夠細和實,沒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
3、美術教學中有特色、有創意的東西還不夠多,今后還要努力找出一些美術教學的特色點,為開創石佛營小學美術教學的新天地作出貢獻。
高中美術教師述職報告
本學期是我擔任高一年級的美術教學工作。在校領導和同事們的關懷幫助下,較為順利地完成了本學期學校交付自己的各項工作。高中美術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有效的開展美術教育,則要加強對美術教學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1、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務素質。
美術教育與人和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高中美術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2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2、認真搞好本職教學
課堂教學是我們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使學生對美術更有興趣,提高其欣賞及藝術感悟能力,為使每堂課都能讓學生有所收獲。
3、 對于學校布置下來的各項任務,我都能以自己最大的熱情把它完成好。
反思本人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方面還有所欠缺,課堂教學實踐中思考得還不夠全面。
2、美術教學中有特色、有創意的東西還不夠多,今后還要努力找出一些美術教學的特色點,為我們龍岡中學的美術教學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當然,其他方面的工作也有待于精益求精,今后工作中將更加兢兢業業。
高中美術教師述職報告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間年漸漸尾聲。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已經半年之久,一個學期也就要過去了。在校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順利地完成了本學期的工作。回顧這一學期,既忙碌,又充實,有很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做一個小結,借以促進提高。
本學期,我擔任的課程是陶瓷工藝美術二班的《工筆花鳥畫技法》和陶瓷工藝美術三班的《白描》兩門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這種正規的美術教學對于我一個剛剛走出校門的非師范類畢業生來說,是人生中一種新的挑戰。新時期的技工美術教育不能再是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它將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而服務,以學生今后的發展為本。這是我作為職業教學指導過程中所不容忽視的一點。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務素質
我所教授的主課程是陶美二班的《工筆畫鳥畫技法》,由于這門課程學生們之前都有所掌握,對于工筆花鳥畫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我的教學工作中的任務就是協調與前任課老師在教學內容中所產生的沖突。為此,一直以來我都積極學習,認真備課,及時收集學生們的課后感。這一學期來,對于陶美二班的新教材,我加大研究力度,通過與之前教材對比,并與其他專業老師共同研討,讓自己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平時,有時間還通過網上查詢,補充一些書本里面沒有涉及到的專業知識,以擴充學生們的知識面。為了使自己在教育方面不斷進步,我利用空余時間學習有關職業教育的書籍,如戴維.邁爾斯的《心理學》和《職業學習與就業指導》,以及更多的與工筆畫相結合的專業書,使自己既豐富了知識和見解,又為自己今后更好的教學實踐做好了準備。
二.求實創新,認真開展教學工作
教育教學是我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對于學生,我不僅要教他們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他們怎么立足社會,怎么應對今后的工作,畢竟學生們來到技工學校學習是為了比同齡人更早的加入到社會,更快的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本學期我立足“用快樂貫徹課堂,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美術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的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美術教學質量。擔任陶美二、三班兩個班的美術教學工作,在日常教學中,我堅持切實做好課堂教學:課前認真做好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案,結合二、三班的實際情況,靈活上好每一堂課,盡可能多的對每個學生進行指導。對于上交的作業,我都會進行仔細評價,不同的班級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二班是有中國畫基礎的班級,我會對他們要求嚴格一些;而三班是新生班,對于白描,是剛剛接觸的,所以,對他們的日常作業,我所給予的分數相對來說會高一些。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們學習專業的積極性,由此可以提高學生整體的美術水平。
平時,我還積極和學生進行溝通,在了解學生想法的基礎上,對授課的方法進行改進,得以突破學法。由于我們部門所培養的方向是偏向于陶瓷工藝的,所以在課程中,必須與實際相結合,狠抓學生們的構圖以及配色,以培養學生在今后的瓷上繪畫取得更好的成績。
目前,陶二班的課程安排是以臨摹為主。因為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為了增加課堂興趣與加強課程進度,根據不同的學生特性,我使用了不同的教法。而且實施了新的作業要求:交當次作業給下次作業的題目及要求。這樣有的放矢,使學生學得有目的,有干勁。學生們盡情在宣紙上展示自己的才華,看著他們的一件件作品,內心甚是欣慰。特別是讓一部分對中國畫課程沒信心的同學重拾了自信,畫出了連自己都驚嘆的作品,從而更加明確了自己的方向。十六、七歲的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對于我、對于學生、對于學生家長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三.任勞任怨,完成學校其他工作
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以外,本學期對于期中美術展覽這一特色,我們實施了突破。進過美術展覽這一新穎的培養形式,讓學生們在美術展中增加了自信心,同事培養了學生表現自我的能力。在輕工技校文化藝術節中,我所帶的陶美三班和所授課的陶美二班,在中國工筆花鳥畫和書法中都有特別突出的表現,對此,我深感成為他們的老師是一種莫大的榮幸。在學校的校運會、學校“十佳歌手”大賽、期中書畫展覽等活動中,有很多涉及到美術宣傳的工作,有的更需要全程積極參與,對于學校布置下來的每一項任務,我都能以我的熱情把它們完成,基本上做到“任勞任怨,優質高效”。
四.加強反思,及時總結得失
對于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我所做的教后反思還不夠,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改正缺點,讓學生們有更大的進步。
我們部門的美術教員不少,可是缺少一個正規的美術教研小組。希望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面,美術教員之間加強研究與討論,綜合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取得更優秀的成績。
新課改理念對“言傳身教”賦予了新的內涵,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不能給學生留下反面的議論話題,更不能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任何負面影響。
筆者所在的學校十分重視教育教學研討工作:聽課定期有,評課動真格,反思限時交,改進沒商量。制度化及常態化的濃烈氛圍,打造了一支理論素養高、業務能力強、心理素質過硬且進取意識很足的師資隊伍。身在其中,不可以不求進步;久處其境,不擔心不能成長。有幸的是,筆者長期接受熏陶、經受錘煉,已成為學校的體育學科帶頭人;更有幸的是,還獲得了時常被邀請參加市教育局組織的常規視導活動、擔任體育教學比武課評委工作機會。筆者對幾年來的所聞所見,記憶猶新;回顧反思,感觸頗深。
二、案例描述
1.預設不充分引發的尷尬
片段一:亂了之后的哄堂大笑
2008年11月,市教育局為了了解各學校的真實現狀,對部分學校的常規管理及教育教學狀況進行了一次突擊性檢查。我所在的組被抽調至一所農村初中去視導。抵達該校后,我們一行徑直前往操場。稍作等待,上課信號發出了:只見一群學生懶懶散散地步入操場,某一體育教師一邊拉上衣的拉鏈一邊急匆匆地奔向學生群,吆喝學生跑步進入“指定”地點。課的開始是集合整隊,盡管該教師大喊大叫了近五分鐘,但隊伍始終未能成形且學生仍然喋休不止。于是,該教師走進“隊伍”,“請出”一名異常“活躍”的學生。當他轉過身背對學生時,隨即便是一陣接一陣的哄堂大笑。糟糕的場面,使得該教師如坐針氈似地挨完了一堂課。
課堂因何而亂?是因為該教師平常對學生不作嚴格要求,學生散漫慣了;更主要的是,該教師因我們的突襲,緊張得忘帶口哨,無法發揮鳴示作用。學生為何哄堂大笑?是因為平時課堂上著裝隨意的他,突然著新運動服裝,由沒來得及撕下的標簽頻頻飄動而引發的。
倘若該教師在課前作了精心準備,那會如此尷尬!
2.陳述不到位引起的混亂
片段二:爭搶后的口角
這是小王老師的一堂體育課。課的開始,師:本課內容:籃球、跳繩。練習形式:分組輪換。要求:(1)先男生,后女生;(2)嚴守紀律,注意安全,積極參與,團結協作;(3)準備活動結束后各組領取器材到指定地點練習,老師巡視,15分鐘后聽哨聲進行輪換。當學生慢跑、完成徒手操后,不由分說,瘋搶起籃球和繩子。搶先得手的,沾沾自喜;搶不到的,神情沮喪;同時“擁有”的,決不松手,手上使勁,嘴上罵咧。很長時間,局面處于失控狀態。
本堂課,小王老師的內容安排無可厚非,形式呈現無需推敲。亂的原因是交代不清:(1)男、女生組,哪一組先練習籃球后練習跳繩?(2)每組領取的器材數量是多少?(3)各組派誰領取器材?
如果小王老師陳述到位了,課堂會混亂嗎?
3.指導不科學釀成的后果
片段三:本不該發生的事故
這是本組楊老師上學期開設的一堂教研課,內容是《障礙跑》。該課的主體部分是以小組接力賽的形式展現,設計是:起跑跨過一塊平放的橫海綿墊鉆欄架負重(提啞鈴)跑繞桿后折返將重物放回原來的區域快速回起點交接棒(與隊友相互擊掌示意)。整堂課,學生非常活躍,練得十分投入,較好地體現了速度、靈敏、柔韌及力量等素質。然而,在第二輪比賽即將結束時,出現了意外:一名同學踩在滑動的海綿墊上身體失去了平衡,扭傷了腳踝;另一名個兒較高的同學鉆欄時頭頂橫桿趴在地上,蹭破了手皮。兩起事故,使精彩的課堂打了折,更給楊老師的心理蒙上了陰影;學生疼在身上,楊老師疼在心上。
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二:一是器材的放置與調試出了問題,如應將海綿墊作適當固定,即使練習者失誤,踩踏后用力后蹬,也不影響安全;應將個兒較高的學生編成一組,適當提升欄架的高度讓其練習。二是楊老師雖然反復強調了安全,但沒在海綿墊旁標識起跨線,造成了“步點”意識不強學生的頻出失誤;對于鉆欄,楊老師只鼓勵學生勇敢穿過,而沒有在“巧”字上做強調(貓腰穿行)。
想必,楊老師會永遠銘記這一課!
4.展示不精彩導致的平淡
片段四:一堂罕見的劣質體育比武課
這是我市教育局前年11月份組織的由部分體育教師自愿報名參加的比武課,課的內容是《籃球運球繞桿上籃》。作為評委,我觀摩了全程,大部分參賽選手留給我較好的印象:運球嫻熟、繞桿靈活、上籃似“嫦娥奔月”。然而,一名姓夏的年輕教師所授的課卻讓人大跌眼界:整堂課,講解及示范近15分鐘,準備活動及隊伍調動近10分鐘,課堂小結及組織放松活動用時5分鐘,組織學生練習的時間僅15分鐘多一點。更令人不解的是,除課堂組織無序外,作為年輕教師,其“蹩腳”的示范引發了學生的N次嘲笑。
筆者在納悶之余產生了諸多疑問:該老師有沒有接受過崗前培訓?怎么過關的?所在學校的領導、同行平時對他是否關心、幫助過?他有沒有想過如此不佳的業務素質是在誤人子弟?……
筆者通過其平淡的比武課推測:他的學生在課堂上對他肯定有抵觸情緒。
5.提問不恰當產生的低效
片段五:未作精心設計的徒勞提問
這是我市教育局去年6月份組織的職稱晉升評優課,課的內容是《立定三級蛙跳》,授課時間為20分鐘,授課對象為我市外國語學校初二年級的學生。筆者選用參賽者馬老師與學生的部分課堂對話進行描述:
師:同學們,有誰知道什么是立定三級蛙跳?
學生良久猶豫……
生1:沒聽說過,更沒看到過。
生2:老師,你示范一下不就行了唄!
師:跳躍的方法有很多,你們會幾種?
生甲:像跳遠一樣的跳,還有像跳高一樣的跳……
生乙:我會向上跳、向下跳,還會向前、向后、往左、往右跳。
課堂立時爆發出賽過欣賞趙本山表演小品時的“爽朗”笑聲,連我等其他評委亦忍俊不住。馬老師面紅耳赤,很不服氣地繼續他的提問。
師:像青蛙一樣的跳,會嗎?
生A:老師,人類比青蛙高等,為什么要向它們學習呢?
生B:不會。青蛙是四條腿跳,而我只會用兩只腳跳。
整個課堂長時間被笑聲淹沒……
其實,生2的回答已經很好地提醒了馬老師,他為什么不去順應呢?示范一下,擇其要點講解,不就行了嗎?再者,在不了解學情時,馬老師應該作摸底性的提問,壓一壓學生的調皮度,避免成為別人的笑料。20分鐘多寶貴,豈容出岔?
筆者堅持認為,有效的課堂提問應切題、直接、簡單,切忌繞彎子、兜圈子!
6.評價不客觀帶來的麻煩
片段六:其實我做得比丹好得多
說來慚愧,這是筆者課堂上的一幕。
師:同學們,本堂課進行“肩肘倒立”測評,請大家認真做準備活動,特別是頸部、腰部要充分活動開;沒有把握的同學,在測評前,可到備用墊上練習幾番;感覺好的同學,準備活動之后,可以先測評,測評完畢,去打籃球。
說實話,打籃球,誰不樂意?
準備活動之后,吳艷秋等七名女生率先來到測評場地,要求測試。剛開始,我的測度很嚴,目的是促進學生提升動作的品位。七名同學測評結束,我給吳艷秋打了9分的最高分,她們愉快地奔向籃球場。
接下來的測評,情況不妙,不少同學動作完成得很勉強。為了增強同學們的信心,我“慈善”地放松了測度,如給本來只具中等水平的丹同學也打了9分。
在課的結束階段,我公布完測評結果,準備宣布下課。這時,吳艷秋同學突然舉手發問:江老師,丹也是9分,公平嗎?其實我做得比丹好得多!面對她的突然發問,我還真找不到“站得住腳”的理由來解釋。
也許我的出發點不壞,但隨意放松測度,可能會自找“麻煩”,特別是對優秀生來說,有失公允。課后,我與吳艷秋同學進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談,給了她客觀的交代。
除以上六種描述的案例外,筆者認為還有其它,如反饋不及時錯過的時機、管理不給力付出的代價、觀察不仔細造成的誤會、傾聽不耐心形成的偏見、反思不深刻妨礙的進步等,在此不再贅述。
三、案例反思
上述案例描述的是筆者所知的一些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出現的不規范行為,涉及到職業道德、業務水平、心理素質及應變能力等方面。在全國眾多的體育教育工作者中,它屬于少數現象,甚至是某一集體中的個別現象。“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聯想到這一俗語,筆者在反思的過程中,油然萌生了與之異曲同工的“警言”:教師“爛”一個,學生“爛”一片。因此,相關部門和學校萬萬不可漠視這一現象,應設法通過有效途徑及早做好轉化、改進工作。
關于“規范體育教師教學行為”這方面的話題,許多專家、學者已撰文在各大報刊、雜志上進行了科學的、鮮明的、精辟的論述,也有不少權威人士深入到全國各地作了這方面的專題報告。通過學習,筆者深深地感受到,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專家們的見解很獨到、論證具說服力,令人折服!贊嘆之余,筆者斗膽對此提供一些自認為行之有效的措施:1.造就“旗艦教師”,有效地發揮他們在引領中的輻射作用。2.打造“結對工程”,創設比、教、趕、幫的氛圍。3.組織開展“體育語言”、“動作示范”及“突發事件的應對與處理”等競賽活動,提升教師的課堂講解質量及效率、持續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及培養教師應急處理問題的能力。4.強化教師的心理素質,如考慮到現在的年輕體育教師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耐挫力較差,多聽他們的“推門課”,及時與之交換意見,促進他們盡快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