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晏殊的詞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刺楸;育苗;技術
收稿日期:2011-08-25
作者簡介:秦 杰(1972―),女,吉林集安人,工程師,主要從事營林工作。
中圖分類號:S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944(2011)09-0095-01
1 引言
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為五加科,落葉喬木,高20~30m。葉近圓形,5~9裂,長10~25cm;花兩性,復傘形花序聚生成頂生圓錐花序,6~7月開花,花瓣5片,白色;子房下位,2室;果實球形,徑4~5mm,10月初果實成熟,成熟的果實呈藍黑色,果皮硬脆,內含2粒扁平具有3棱的種子;刺楸樹干灰色,長縱裂,布有粗大硬棘刺。
刺楸木質堅硬細膩、木理通直,花紋明顯,是制作高級家具、樂器、工藝雕刻的良好材料,也是上等的建筑材料。刺楸的樹根、樹皮可入藥,有清熱解毒、消炎祛痰、鎮痛等功效。刺楸春季的嫩葉采摘后可供食用,氣味清香、品質極佳,是美味的野菜。刺楸在我國的東北和朝鮮、韓國、日本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刺楸葉形美觀,葉色濃綠,樹干通直挺拔,目前,在諸多園林樹木中獨樹一幟,適合作為行道樹或園林綠化配植。刺楸分布比較廣泛,我國東北、華北、華南均有分布,朝鮮半島、日本也有分布。刺楸的生活習性:刺楸的適應性比較強,喜歡陽光充足和濕潤的環境,稍耐陰,耐寒冷,適宜在含腐殖質豐富、土層深厚、疏松且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長。
2 材料與方法
2.1 苗圃地的選擇
培育刺楸苗木,苗圃地要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便于灌溉、便于管理、交通方便的林緣地或熟地,以腐殖土和砂質壤土為好。選好地,施入30t/hm2腐熟好的豬圈糞作為基肥。
2.2 整地與做床
苗圃地細致整地后,做床:做床規格,床長20m,床寬1.5m,床高20cm,步道寬40cm,床面要整平壓實。播種前用3%的硫酸亞鐵溶液,噴灑4.5kg/m 土壤消毒7d后播種;亦可用40%福爾馬林,50mL/m 加水6~12kg澆灑,用草簾覆蓋10d,揭去草簾,揮發2d后再播種。
2.3 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11月份大地封凍前,將刺楸種子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5min,再用清水浸泡24h,然后,進行催芽處理。采用混沙埋藏法,將種子浸泡2d,控干種子后,混入3倍種子體積的濕沙,放入室外準備好的深度為1m左右的坑中,上面覆蓋10~15cm的細土,再覆蓋上草簾子,進行低溫處理。翌年5月中旬取出種子,進行晾曬處理,當種子有30%可裂口即可播種。
2.4 播種時間與播種量
刺楸的播種時期一般在5月中旬,播種經過處理的種子,采用撒播的方式。播種量為80g/m 將種子均勻地散播在床面上。播種后,上面覆土2cm,覆土最好用沙壤土或森林暗棕壤混合草炭土(要篩細)。鎮壓后覆蓋遮蔭網。
2.5 田間管理
關鍵詞:對齊;未登錄詞識別;構詞模式;詞性;分詞碎片
中圖分類號:G353.1
基于二維圖像上兩個物體的不同空間位置關系特征與描述語句中的詞匯進行對齊,具體來說是要在描述語句中提取兩個范疇的詞匯,形狀和方位詞,再把這兩個范疇的詞與圖像的底層特征進行對應。人工標注語料經過切分后會產生許多“分詞碎片”,這是因為描述詞的多樣化,如何從“分詞碎片”中將豐富的未登錄方位描述詞和形狀描述詞識別出來,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1 數據準備
本文的語料庫是由兩部分組成:人工標注語料和圖像語料。
圖像語料是系統自動生成的1000幅圖片,圖片上有兩個基本圖形,用不同的灰度值進行區分,兩個物體的位置不相交,有一定的方位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圖像語料示例
標注語料是對每幅圖片的人工標注,本文采用了開放的不限定維度的語言對圖像進行了人工標注。對600幅圖像的標注經過切分、詞性標注并去掉表示句式的詞后的結果如下所示:
0000/m 三角形/n 正/d 五邊形/n 左邊/f
2 基于構詞模式自動識別未登錄描述詞的方法
2.1 標注預處理:先將描述語句進行一次切分,然后標注詞性,因為本方法對于詞性標注的準確性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這里選用了中科院研究的分詞工具ICTCLAS進行切分,經檢測此切分和詞性標注工具準確率達到98.5%,然后將表示句式的詞去掉,因為這些詞只是為了表達句式特點。
2.2 模式初選: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描述習慣,為了使模式覆蓋面更廣泛,在600條語句中,從每100條中抽取10條,總結這60條描述語句中“分詞碎片”的詞性的構詞模式,構成構詞模式的初選集。
2.3 模式識別[1]:根據初選集中的模式去識別剩下語料中的“分詞碎片”,在識別的同時,統計出每種模式可以識別出的詞語數目。識別時,如果連續的“分詞碎片”中滿足初選集中的一種或幾種模式,以滿足的最長模式為最后結果。例如:左方/f偏/d上/f一點/m,既滿足模式fd,又滿足模式fdfm,選擇fdfm即詞語為左方偏上一點為結果。
2.4 模式篩選:去掉一些識別出詞語比較少的模式,因為這些模式往往只是某個分詞碎片組成的特例,不能稱之為一個模式。
2.5 用篩選后的模式,對測試集中的“分詞碎片”進行識別:篩選后的模式就是可用于對“分詞碎片”進行識別的模式。
3 實驗結果
實驗中從60條語句中總結出的“分詞碎片”的詞性成詞模式共18種如下所示:
"mq","fd","ff","fvf","df","fdfm","dn","dfdfm","fn","ffn","fdam","ffnn","nn","nfv","bnf","fda","vf","mnn"
實驗準備的測試集為200條分詞碎片語料,用這幾種模式去識別這200條測試集中的語料,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結果
構詞模式 mq fd ff fvf df fdfm dn dfdfm
出現頻次 31 39 40 0 25 9 116 2
構詞模式 fn fdam ffnn nn fda vf mnn
出現頻次 0 9 0 0 1 0 1
據統計,該方法識別出的詞語的正確率為97.5%,召回率為94.7%。
4 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構詞模式的自動識別未登錄描述詞的方法,并提出把該方法用于特征-描述詞的對齊中,極大地增強了對齊語料中的詞語豐富性。
附錄
計算所漢語詞性標記集
Version 5.0
制訂人:劉群 張華平 張浩
n 名詞;t 時間詞;s 處所詞;f 方位詞;v 動詞;a 形容詞;b 區別詞;
z 狀態詞;r 代詞;m 數詞;q 量詞;d 副詞;p 介詞;c 連詞;u 助詞;
e 嘆詞;y 語氣詞;o 擬聲詞;h 前綴;k 后綴;w 標點符號;
參考文獻:
[1]Richard O.模式分類[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王玉凡(1972-),女,河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信息處理。
絕經前婦女高血壓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同齡男性,但在絕經后婦女的高血壓發生率較條件相匹配的同齡男性增高[1]。導致絕經后婦女血壓升高的因素很多,如年齡、肥胖、血脂改變、吸煙、絕經后婦女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等。婦女的血壓尤其是收縮壓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顯著的增高[2],絕經后收縮壓每年遞增0.5mmhg,舒張壓較絕經前高2.8mmhg。最近alberto zanchetti等[3]通過對189326例,年齡46~59歲的絕經后的意大利婦女縱向研究(the simona study)表明,獨立于年齡和體重指數及其他混雜因素外,血壓升高至少部分與絕經有關。這與staessen 等[4,5]的研究結果一致。alfred o.mueck[6]通過對1960~2003年間使用激素替代療法(hrt)期間監測血壓研究的綜述表明,除個別例外,hrt對血壓無不良影響,其中大部分研究認為hrt能降低血壓,部分研究則認為hrt對血壓無明顯影響。hrt的降壓作用主要與雌激素舒張血管有關,而孕激素可刺激心肌分泌、釋放兒茶酚胺,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縮力增強,血壓升高[7],可部分抵消雌激素的降壓作用。現就雌激素可能的舒張血管機制作一綜述。
最近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在雌激素對心血管系統的保護作用中,只有25%~50%可以用血脂或脂蛋白代謝的改善來解釋[8],而50%~75%的效應是通過直接作用于血管壁上的受體或改變血漿成分等非脂質機制來實現的[9]。雌激素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發揮擴血管作用[10]。
1 雌激素經內皮依賴途徑的血管舒張機制
雌激素舒張血管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血管內皮系統,即內皮依賴途徑。介于血流和血管平滑肌細胞之間特定位置的血管內皮細胞通過合成和分泌調節血管平滑肌舒張和收縮的相關因子維持血管張力。收縮因子:包括內皮素(et)、血管緊張素、血栓素等;舒張因子:包括no、前列環素以及內皮細胞超極化因子等。生理情況下,內皮細胞分泌的這兩類物質處于平衡狀態,內皮細胞功能失調或損傷時,縮血管物質分泌增多,舒張血管因子分泌減少,導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壓升高;同時血壓升高進一步加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雌激素通過減少縮血管因子分泌,增加舒張血管因子分泌來擴血管。
1.1 雌激素與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氮(no)是體內一種重要的血管舒張因子,當其從內皮分泌出來后彌散至平滑肌細胞,激活細胞內鳥苷酸環化酶,引起環磷酸鳥苷(cgmp)的升高,后者通過cgmp 依賴性鈣通道使許多鈣依賴性的細胞內傳導信號蛋白磷酸化,使細胞內鈣減少,從而抑制鈣介導的磷酸化而使血管擴張[11]。no 由nos 家族合成,nos在氧氣存在下催化l-精氨酸分解生成no 和l - 瓜氨酸。絕經后婦女血清no明顯低于月經正常婦女,使用hrt 6個月后no明顯上升,且e2與no成正相關[12]。最新研究證實,雌激素可增加內皮細胞依賴性血管舒張時的no含量,減少環氧合酶的含量[13]。
1.2 雌激素與內皮素(et-1) 內皮素(et-1)是1988年yanagisawa 從內皮細胞分離純化出的21 個氨基酸組成的活性多肽,是最強烈的收縮因子,在局部以自分泌及旁分泌方式通過內皮素受體調節局部血管緊張度,參與血壓的調節[14]。et的縮血管的分子機制還不清楚。目前認為當et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后,可激活特異性磷酸肌醇磷脂酶c(plc),使細胞膜上的磷酸肌醇水解生成ip3,后者作為第二信使促使ca2+從鈣庫釋放,同時配體門控通道被激活,使ca2+從細胞外進入細內,引起血管的快速收縮[15]。研究表明[12],絕經后血壓正常婦女血清et-1水平明顯高于絕經前,使用hrt 6個月后其水平明顯下降,且e2與et、fsh呈負相關。其中機制不明,可能與雌激素影響et-1的合成和分泌有關[16]。雌激素通過減少內皮細胞衍生收縮因子(edcf)的合成,可能發揮抗高血壓作用[17]。
1.3 雌激素與腎上腺髓質素(adm) 腎上腺髓質素是1993年由日本學者kitamura等自人嗜鉻細胞瘤中發現并分離出來的一種多功能肽類物質,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作用最強大的血管擴張劑之一[18]。現已知多種哺乳動物的血管內皮、血管平滑肌細胞均可以合成adm。marinoni等[19]發現,在月經周期中,血漿adm濃度與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一樣,具有周期性波動,在月經后7天為10.9ng/l,14天為15.1ng/l,在下次月經期降至8.5ng/l,其變化與黃體生成素及17β-雌二醇的變化顯著相關。這提示adm可能參與排卵過程并反饋調節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有實驗證明[20],在未孕時,高血壓患者血漿adm濃度高于血壓正常者,而妊娠合并高血壓者adm濃度進一步升高,可代償性的維持正常血壓和血流灌注。這提示性激素可能增強adm的擴血管作用,其中機制尚不明。
1.4 雌激素與前列環素(pgi2) 血管內皮細胞產生的pgi2是很強的血管舒張因子,體內重要降壓物質,可通過與細胞質膜上的特異受體結合,激活腺苷酸環化酶,升高胞內camp水平,導致血管舒張血壓降低。絕經后婦女子宮動脈前列環素合成較絕經前減少,短期的體外培養未能證實雌激素能增加前列環素合成。但將小鼠主動脈smc置于生理濃度雌二醇中培養5天,其前列環素合成顯著增加。因此,如能證實雌激可促進人類前列環素合成,便能較好地解釋激素替代治療對心血管系統的保護作用[21]。
1.5 雌激素與腎素-血管緊張素(ras) 血管內皮細胞的獨立腎素-血管緊張素(ras),參與局部血流和血管緊張性的調節[22]。雌激素與腎素、血管緊張素原的相互作用可能在于其通過雌激素效應元件(ere)直接作用于血管緊張素原的啟動區,從而實現對這些蛋白或相關基因表達的調控;雌激素還通過抑制雌激素介導的β-腎上腺素能活性從而間接降低腎素、ace水平;雌激素還可通過直接調節血管壁緊張度而調節血漿angⅱ的濃度[23]。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能通過減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活性而影響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使血管緊張素ⅰ(angⅰ)向血管緊張素ⅱ(angⅱ)的轉化減少,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at1)基因的表達和密度降低[24]。umeda m等首次研究證實,經6個月hrt治療后可以增加高血壓組而不是血壓正常組病人血漿中的angⅰ、angⅱ和緩激肽水平,兩組血清中ace活性都有顯著降低,血漿醛固酮水平兩組無顯著變化。但也有學者對此表示異議,認為雌激素對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無影響[25]。
2 雌激素經非內皮依賴的血管舒張機制
雌激素的擴血管機制并不局限于血管內皮系統,還可通過雌激素受體和雌激素結合后可使動脈擴張[26],即非內皮依賴機制。雌激素受體(er)屬于甾體激素家族核受體,分布于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骨組織、腎臟、肺臟和子宮[27]。血管內皮細胞及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均有雌激素受體分布,通過與雌激素受體結合后發揮血管舒張作用。另外,雌激素可通過阻斷或激活離子通道、改變對腎上腺素的反應性及其氧化作用發揮血管舒張作用。
2.1 受體介導的血管舒張機制 由于內皮細胞上存在雌激素受體,雌激素通過內皮細胞雌激素受體的介導促進血管內皮細胞no的釋放和內皮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達[28]。enos為ca2+依賴性,主要位于內皮細胞(ec)及腦細胞,在基礎條件下產生快速短暫的小劑量no而擴張血管。妊娠或雌激素治療可增加ca2+依賴性ec中no合酶(enos)的活性[29]。在離體培養的臍靜脈ec 中加入生理劑量的雌二醇,可使ec中no基礎釋放量快速增加;在加入er 阻斷劑ici164,384后,雌二醇的刺激隨即被阻斷,ec的no基礎釋放量不再增加,說明雌二醇這一作用由er介導。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亦有雌激素受體分布,動脈平滑肌細胞膜上雌激素受體和雌激素結合后可使動脈擴張[26]。darkow 等研究發現,生理劑量的17β-雌二醇可刺激離體肌細胞no的生成[30],但wellman等(1996) 的研究則得出不同的結論。
2.2 雌激素與鈣離子通道阻滯 鈣離子通道存在于血管壁平滑肌細胞膜,雌激素可使血管平滑肌細胞中電壓依賴性t和l 型鈣通道電流迅速減弱,抑制鈣進入胞內,并使細胞內鈣離子釋放減少,擴張血管。在兔smc培養中加入鈣離子通道興奮劑二氫吡啶衍生物,可引起smc收縮,加入雌激素后,這種作用被削弱[31]。根據這一現象,似乎可以解釋,注射雌激素(15min)后,可引起血管舒張。
2.3 雌激素與鉀通道的激活 雌激素對血管壁平滑肌細胞收縮的抑制作用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與鉀通道的激活有關。雌二醇可增加血管中no生成量,導致cgmp生成增加,并激活蛋白激酶g,進而激活平滑肌上大電導ca2+依賴性k通道(bkca)[32],使血管舒張。膜片鉗實驗表明,生理水平的雌二醇可以激活豬冠狀動脈vsmc大電導ca2+依賴性k通(bkca)[33],bkca的阻斷劑iberitotoxin可使大鼠冠狀動脈明顯收縮,這與雌二醇激活bkca的結果相吻合[34]。
2.4 雌激素與血管平滑肌細胞對a-2腎上腺素的反應 雌激素可調節神經突觸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35],使神經遞質穩定釋放,調整smc對此類兒茶酚胺物質的攝入,使血管舒縮功能穩定。圍絕經期潮熱是神經遞質釋放和攝入不穩定,導致血管收縮功能障礙的表現。應用激素替代治療可控制潮熱,正說明了這一機制。
2.5 雌激素的抗氧化作用 自由基直接滅活血管壁上的no,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顆粒,直接損傷血管內皮,使血管收縮。雌激素的酚環結構決定了它的抗氧化作用,保護ldl免于氧化,減少血管壁上的氧自由基,調節細胞液的平衡,使血管舒張[36]。
綜上所述,雌激素通過多種機制舒張血管,通過內皮依賴途徑刺激內皮細胞合成和分泌調節血管平滑肌舒張和收縮的相關因子;通過與內皮細胞及血管平滑肌細胞上的雌激素受體結合;通過改變離子通道的活性;改變對腎上腺素的反應性及其抗氧化作用發揮血管舒張作用。 【參考文獻】
1 lewis c e.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wome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am j med sci,1996,311: 193 - 199.
2 burt vl,wheltor p,roccella ej,et al.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the us adult population.results from 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1988-1991.hypertension,1995,25:305-313.
3 alberto zanchetti,rita facchettib,gian carlo cesana,et al.menopause-related blood pressure increa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ge and body mass index: the simona epidemiological study.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05,23(12):2269-2276.
4 staessen j,bulpitt cj,fagard r,et al.the influence of menopause on blood pressure.j hum hypertens,1989,3:427-433.
5 staessen ja,ginocchio g,thijs l,fagard r.conventional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nd menopause in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 study.j hum hypertens,1997,11:507 - 514.
6 alfred o.mueck.effect of hormone therapy on bp in normotensive and hypertensive postmenopausal women.maturitas,2004,49 :189 - 203.
7 karikouris h,eddie l w,summers r j.cardiac effects of relarin in rats.lancet,1992,339:1076 - 1078.
8 miller vt.lipids,lipoproteins,wome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therosclerosis,1994,108(supple):73-77.
9 gruehow hw,anderson aj,barboriakj j,et al.postmenopausal use of estrogen and occlusion of coronary disease.am heart j,1998,115(1):954 - 963.
10 林守清.雌激素對心血管系統功能的保護作用.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18(12): 718 - 720.
11 vaabdrager ab,jonge hr.signalling by cgmp-dependentprotein kinase.mol cell biochem,1996,157(122):23 - 30.
12 賴愛鸞,張建生,丁磊,等.絕經婦女血漿一氧化氮、內皮素的水平及補充性激素后的變化.中華婦產科雜志,2000,35(4):222-224.
13 case j,davison ca.j pharmacol exp ther,1999,291 : 524.
14 湯健,唐朝樞,楊軍,等.內皮素.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3,15-18.
15 aramori l,nakanishi s.coupling of two endothelin receptor subtype stodifering signal transduction in trasfected 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biol chem,1992,26(7):124-168.
16 hirata y,takagi y,fukuda y,et al.endothelin is a potent mitogen for rat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atherosclerosis,1989,78(2-3):225 - 228.
17 dantas ap,scivolett r,fortes zb,et al.hypertension,1999,34 :914 - 919.
18 sakata j,shimokubo t,kitamura k,et al.molecular cloning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rat adrenomedullin,a hypotensive peptide.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3,195:921 - 927.
19 marinoni e,di iorio r,letizia c,et al.changes in plasma adrenomedullin levels during the menstrual cycle.regul pept,2000,87:15-18.
20 di iorio r,marinoni e,letizia c,et al.adrenomedullin,a new vasoactive peptide,is increased in preeclampsia.hypertension,1998,32:758 - 763.
21 gangar kf,vyas s,whitehead m,et al.pulsatility index in internal carotidartery in relation to transdermal oestradiol and time since menopause.lancet,1991,338 - 839.
22 盛樹力,溫紹君.多肽素的當論和應用.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365-366.
23 seo b,ikeda k,emoto n,et al.estrogen affects vascular tone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vasoactive substance in ovariectomized sprague-dawley rat.yonsei med j,2000,41(1):49-55.
24 nogawa n,sumino h,ichikawa s,et al.effect of long-term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o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tivity and bradykinin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normotensive postmenopausal women.menopause,2001,8:210 - 215.
25 harvey pj,wing lm,savage j,et al.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and doses of oestrogen-replacement therapy on clinic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e and there nin-angiotensin system in-normotensive postmenopausal women.j hypertens,1999,17(3):405-411.
26 perusquia m,villalon cm.possible role of ca2+ channels in the vasodilating effect of 5beta-dihyotestosterone in rat aorta.eur j pharmacol,1999,371(2-3):169-178.
27 enmark e,pelto huikko m,grandien k,et al.human estrogen receptorβ- gene structure,chromosomal,localization,and expression pattern.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7,82: 4258 - 4265.
28 tan e,gurjar mv,sharma rv,et al.estrogen receptor-αgene transfer into bovine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induces enosgene expression and inhibits cell migratin.cardiovasc res,1999,43 (3) :7882-7971.
29 weiner cp,lizasoain i,baylis sa,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s a,1994,91 :5212-5216.
30 darkow dj,lu l,white re.am j physiol,1997,272:h2765- h2773.
31 jian c,squel pm,linsay dc,et al.endothelium independent relaxation of rabbit coronary artery by 17b-estrodiol in vitro.br j pharmacol,1991,104: 1033.
32 node k,kitakaze m,kosaka h,et al.faseb j,1997,11 :793-799.
33 white er,darkow dj,falvo lang jl.circ res,1995,77 :936-942.
34 wellman gc,brayden je,nelson mt.clin exp pharmacolphysiol,1996,23:260 - 266.
[關鍵詞]采油技術 油田生產 采收率
中圖分類號:TM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1-0054-01
1.三次采油技術的主要概況
1.1 發展動向
遼河油田作為一個老油田,經歷多年開發后,產量出現下降走勢。近年來,遼河油田采油技術得到不斷創新和發展,特別是三次采油技術,成為油田開發技術上的一次飛躍,與二次采油相比,它借助物理和化學的雙重作用,提高區油的波及體積和效率,經過近20年的研究和實踐,中國的化學驅油在技術,規模,效果等方面均已走在世界前列。通過近30個礦場的試驗和推廣應用,聚合物提高采收率10%,復合驅可提高采收率15%~20%,1997年,中國的化學驅在技術,規模,效果等方面均已走在世界前列,通過近30個礦場的試驗和推廣表明,聚合物可使油田采收率得到明顯提高。
在油田采油技術中,國內聚合物驅己形成了配套工藝技術。從原料、設備、生產到技術攻關己形成規模化產業。其它提高采收率的礦場試驗也在積極推向小井距試驗,如遼河油田開展了火驅先導試驗,并成功地推廣了SCGD采油技術等多項卓有成效的采油創新技術,試驗表明微生物驅油技術在聚合物驅采油之后,能進一步提高采收率,目前蒸氣驅先導試驗區已經得到推廣,原油的采收率可同比提高16%以上。從國內主要油田發展動向來看,三次采油作為注水開發后期的主要接替技術已成共識。今后的發展方向一是在聚合物驅推廣應用的同時加快三元復合驅工業試驗步伐;二是微生物采油有可能成為一項廉價的提高采收率技術;三是發展CO2混相驅和泡沫驅技術。
1.2 試驗及推廣規模
當前油田采油技術發展迅猛,聚合物驅油等技術已成為東部油田實現技術接替穩產的重要手段。遼河油田針對稠油油藏斷層多、斷塊復雜、縱向上層數多的特點,針對轉蒸汽驅的區塊進入開采的中后期,油藏條件變化很大的特點,對不同油層的原油儲量、油藏條件精確注汽,采用V型內錐流量計和渦街流量計兩種計量方式,結合國外的擋板計量方式,重新開發計算公式,設計出能夠精確計量單井用汽量的計量器,同時還吸取國外做法將蒸汽輸送管線采用T型分布,減少了外網管線的長度,降低熱量損失,效果十分明顯。
2.技術上的主要做法
2.1 技術儲備超前研究
我國東部油田,如大慶、遼河已連續穩產30多年,靠的就是科技進步和科技超前意識。今后穩產的主要手段,就是要以三次采油作為主要技術支持,實施較科學、完善的技術接替發展規劃目標:通過水驅――聚合物驅或復合驅――泡沫復合驅,在這個技術接替中已完成聚合物驅的工業性試驗,進入了推廣應用階段;完成了復合驅的先導試驗,進入了工業性試驗階段;開展了泡沫復合驅的室內攻關研究。按照室內研究―先導試驗―工業性試驗―推廣應用這個模式,瞄準國際上提高采收率的前沿技術,進行技術儲備、試驗、應用。
2.2 室內實驗研究呈多元化
目前各油田較注重各種提高采收率技術的儲備研究和技術的多元化超前研究,主要開展的三次采油室內研究項目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三元復合體系驅油研究。目前各油田在這方面的研究重點是選擇驅油效果好,價格低廉的表面活性劑,或者在表面活性劑的復配上進行了一些研究工作。以降低三元復合驅體系中的活性劑成本。
(2)泡沫復合驅油體系研究。在三元復合驅研究的基礎上,部分油田又開展了泡沫復合體系驅油試驗研究。通過研究表明,泡沫復合體系可以進入到三元復合體系不能進入的狹窄的小孔道中去驅油,擴大了這部分的波及體積,泡沫復合驅可以驅出三元復合體系在微觀薄孔道中驅不出來的柱狀殘余油,提高了驅油效率;同時減薄巖石表面油膜的厚度。注入方式對驅油效果的影響表明,氣、液同時注入時,采收率提高達34.5%。
(3)微生物驅油試驗研究。我國主要油田都開展了微生物采油和微生物驅技術的室內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內容有:①采用以烴類為唯一碳源的選擇性培養基可在自然環境中篩選、培養采油微生物菌種;②在油、水環境,油藏溫度下,提供適當的培養基來促使微生物生長繁殖;③用微生物來進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④用微生物疏通油、水滲流通道,降低油水井的注入壓力;⑤微生物驅油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機理;⑥研究篩選乳化原油,降低油水界面張力及原油粘度的菌種。
3.相關設備國產化日趨成熟,為實現規模發展奠定了基礎。
無論注聚還是三元復合驅,注入的關鍵設備為三部分:聚合物分散裝置(包括自控)、注聚泵及流量計量。
(1)聚合物分散裝置。國內多數油田配套企業能夠自行生產,所采用的都是近潤濕分散后大罐熟化的辦法。
(2)注聚泵。生產注聚泵的國內廠家眾多,主要有大港總機廠、重慶水泵廠、本溪水泵廠等。據使用效果反映,重慶水泵廠的注聚泵性能較好,聚合物降解率低(1%~3%)。
(3)聚合物及水的高壓計量。大港油田主要用LDG電磁流量計(大港儀表廠)、L22金屬高轉子流量計(天津宇光儀表廠研究所);勝利油田主要使用ZDY型高壓磁流量計;大慶油田則主要用XLD―01型電磁流量計,以上儀表各自反映良好。
4.結語
迅猛發展的三次采油技術,為老油田的穩產接替和提高采收率展開了廣闊的前景。復合驅技術先導試驗已見到成效,在我國大慶、遼河等東部油田形成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正向工業性試驗延伸,前景看好,泡沫驅、火驅、微生物驅及CO2混相驅也正在加緊室內研究及先導性試驗并見到成效,技術上正向縱深發展。三次采油技術的不斷發展,為老油田的穩產接替和提高采收率展開了廣闊的前景。尤其是在石油勘探新增儲量有限的東部油田,因面臨后備儲量嚴重不足、油田產油量逐年遞減、井網加密增加可采儲量十分有限、高含水階段措施難度極大,特別在伴隨著油價不斷變化,必須保證基本的原油生產規模才能使增油量與遞減程度得以彌合,聚合物驅油技術對保持油田穩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需要我們在研發層面和應用層面不斷加以改進和研究。
參考文獻:
關鍵詞:電磁感應加熱 溫度控制 模糊算法
中圖分類號:TQ320.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0(a)-0050-02
1 電磁感應加熱技術的應用
現在社會需求的增長,電磁感應加熱技術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各行各業中。大致可以歸類為以下幾個領域:第一,食品、醫療、化工、塑機械加熱、木材、建筑等節能改造方面都有用,在這些方面使用電磁感應加熱代替了傳統的電阻加熱;第二,機械行業,電磁感應加熱中的高頻電磁加熱可以應用于金屬表面的熱處理,也可以用于器件在加工前的透熱,這種方法與傳統的方法相比有很大的優勢;第三,紡織印染方面,印染時的原料需要加熱,利用電磁感應加熱,加熱速度快了,就使得原料的利用率提高了,同時可以適應不同燃料的不同溫度要求;第四,輕工行業,在輕工行業用于食品或者塑料產品的封口,這種方式的加熱大大加大了生產效率,還可以節省生產空間。
電磁感應加熱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生產產品的速度同時也能降低生產成本,也提升了設備制造行業的生產水平,在傳統行業中越來越廣泛地被接受和使用。
2 電磁感應加熱的原理
電磁感應技術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IH技術,它建立的基礎就是法拉第感應定律。電磁感應的加熱原理就是利用高頻的交變電流在通過線圈時產生磁場,這種交變的磁場在通過金屬工件時產生渦流,產生渦流的條件就是金屬工件需要是加熱后的件,金屬的電阻相對較小,這樣較低的電動勢就可以產生很強的渦電流,這樣就在金屬件內部產生了很大的焦耳熱,這樣金屬件的溫度自己就升高了,完成了一個自發熱的過程,這個自發熱的速度非常快。電磁感應加熱利用的就是電流的做功,將電能轉化為被加熱體本身的內能,使被加熱件的溫度升高,從而達到加熱的目的。
3 傳統加熱與電磁感應加熱的對比
3.1 傳統的加熱
用加熱注射劑來舉例傳統加熱存在的弊端,傳統的注射劑加熱一般采用電阻的方式進行加熱,電阻加熱存在的缺點如下:第一,工作環境惡劣,傳統加熱利用的是電阻加熱,在加熱過程中向環境中散發大量的熱量,使得操作環境溫度升高,尤其在夏季的加熱時,現場的工作環境是非常惡劣的,工人需要降溫,降溫過程又造成了能源的浪費,加大了成本;第二,加熱效率低,加熱過程中熱損大,電阻加熱時都是電阻絲繞制成的電阻,這樣的電阻外部也散熱,造成了熱能的損失,在傳導的過程中由于過程繁瑣,也損耗掉了很大的熱量,經過統計只有25%左右的熱能得到了利用,熱能的效率很低;第三,電阻的使用時間短,電阻發熱Φ繾璧乃鷙暮艽螅繞制的電阻線長時間加熱很容易發生斷裂,這樣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需要定時地對電阻進行檢查和維護,維修和更換的費用都很大,加熱的產品可能由于沒有完成固定溫度,報廢率也增大了,所以各方面的費用都將增大。
3.2 電磁感應加熱
第一,與傳統的加熱方法相比,電磁感應加熱是自發熱的現象,不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工人的工作環境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也減少了為環境降溫的費用;第二,電磁感應的熱損耗小,節能效果好,電磁感應發熱過程感應線圈與被加熱的金屬件之間是沒有直接接觸的,能量的傳遞是通過電磁感應進行傳遞的,在傳導的過程中減少了很多熱能的損耗,效率提高很多,可以達到85%左右,比傳統的加熱提高了很多;第三,金屬件溫度提升速度快,金屬件的電阻小,所以較小的電動勢就能產生較強的渦電流,焦耳熱產生得也多,熱量散失得少,所以金屬件升溫很快;與傳統的電阻加熱相比,使用壽命增長了,電磁感應的加熱工具是特制的線圈和半導體的器件,線圈在工作時的溫度并不像電阻絲產生那么高的溫度,使用壽命大大提高了。電磁感應加熱的加熱效率高,所以產品的產量也高,所以無論從損耗還是生產效率上都得到了提高。
綜上所述,電磁感應加熱具有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加熱速度比其他任何的媒介加熱速度都快,而且在加熱時損耗較小,加熱時間較短,啟動方便,熱能的損耗較小,不用時,也可以切斷供電電源,沒有任何多余的損耗,電能的利用率又高,是新時期加熱的最好選擇。
4 電磁感應加熱技術的實現
4.1 電磁感應加熱系統的組成
電磁加熱系統主要由電磁加熱控制板和加熱線圈兩部分組成。加熱輸出接觸器的輸出端經過電磁加熱控制板將交流電進行整流、濾波、逆變成高頻的交流電,再通過鏈接線圈加到電磁的加熱線圈上,高頻的交流電通過保溫材料作用于被加熱體上,從而達到被加熱體的自發熱過程。還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將電源直接輸入到電磁加熱控制板,加熱輸出接觸器直接通過電磁加熱控制器的方式直接控制電磁加熱控制板的工作狀態。
4.2 對輸出功率的控制
對于電磁感應加熱輸出功率的控制有很多種方法,其中感應電源有兩種控制方法:即負載串聯諧振型和負載并聯諧振型,串聯諧振感應加熱電源較并聯的有很多優勢,比如:啟動時比較迅速、可以使用體積相對較小的電感和整流,可以使用不空整流等。加熱過程有特定需要達到的目的,所以感應加熱電源需要控制輸出功率,使功率保持到一個可調節的范圍內。串聯諧振電源的調功方式有兩大類:直流側調壓調功和逆變側調功,其中直流側調壓調功中又包括兩種方式:是采用晶閘管全控整流;另一種是不控整流后用斬波器進行調壓。逆變側調功的方法就比較多,比如:通過脈沖寬度調節、通過電壓調節、通過脈沖頻率調節、通過脈沖密度調節、通過移相調節、通過改變功率因素調節以及以上各種方法的綜合調節法等。通過這些方法的調節都可以達到調節溫度的目的。在加熱一個物體,整個過程可能需要不同的溫度,所以要求在不同的階段保證不同的溫度。現在用調節脈沖密度調功法調節溫度的方法是使用較多的一種,這種方法可以直接完成對輸出電源的電流幅值進行控制,通過實驗既定的模型,通過建立在某一特定電流幅值的基礎上,建立T=f(t)即溫度與時間的函數關系,實現溫度的分段控制,以達到各時間段不同溫度的要求。
4.3 溫度控制的算法
目前使用較多的一種算法就是模糊控制算法,這種算法具有大慣性、非線性、有滯后、相鄰段有較強偶合等特點,這種算法可以模擬人腦進行思維、判斷以及推理的過程,可以將人的經驗等用語言的方式表達出來,再通過計算機的處理,完成輸入和輸出的建模過程,是一個智能化的實現過程。模糊算法的數據庫錄入的是專家的語言信息,并在使用時將這種語言轉化為控制策略,可以解決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有些復雜的數據模型需要建立精確的數學模型,這種算法可以解決這些復雜的建模過程。這種方法很好地完成了推理系統與控制系統間以及模糊數據和精確數據的轉化問題。溫度的控制就是一個不確定的數據模型,通過電磁感應的輸出功率和模糊算法的結合就可以完成溫度的精確控制,控制精度可以上下不相差1 ℃。
5 結語
傳統的加熱方式通常是利用電熱圈來加熱,通過接觸傳導,實現被加熱體的加熱過程。但是這個過程有大量的熱量是散發到空氣中的,熱量的利用率較低,而且工作環境也非常惡劣,加熱過程的溫度也是沒法實時控制的。而電磁感應加熱的方式實現了節能、加熱效率和升溫速度快等各方面傳統加熱方式滿足不了的優點。電磁感應在輸出的過程可以通過控制功率的方法同模糊算法相結合實現溫度的準確可控性。這也滿足了現代社會高效、節能、環保等各方面的要求,所以電磁感應加熱方式在各行各業都將替代傳統的電阻絲加熱方式。
參考文獻
[1] 徐強.回轉支承滾道無軟帶感應加熱數值模擬及淬火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5.
[2] 楊偉福,曹廣忠,邱洪.電磁感應加熱系統負載感應器研究[J].機電工程技術,2015(7):81-85.
[3] 張雪彪,陳誠,劉玉君.鋼板移動式感應加熱的多場耦合數值分析[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5(4):473-478.
[4] 張毅靜.預應力鋼絲感應加熱電磁能量轉換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12.
(關鍵詞]楚辭書目 本體 相關性 關聯檢索 語義
[分類號]G254.36
1 引言
楚辭是戰國時期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人創作的詩歌,2000多年以來,楚辭研究者留下了300多種專著、2000多篇論文以及近千種札記,南通大學圖書館和楚辭研究中心采用計算機技術,對收集到的楚辭相關古籍里的文字、圖像符號、地圖等進行掃描并轉化為能被計算機識別的數字符號,進而制成電子索引并通過元數據標引建成楚辭書目數據庫和全文數據庫,實現關聯檢索。目前已經完成了近百本楚辭相關古籍的數字化和3000余篇楚辭相關古籍研究論文的全文數字化工作,建成了楚辭書目庫、楚辭論文索引庫、楚辭音像資料庫及楚辭相關古籍全文庫等。本文在此基礎上利用本體技術對楚辭書目進行語義相關性分析,并構建楚辭書目本體以實現楚辭數字目錄語義檢索,改進傳統檢索系統只能查詢關鍵詞而缺少概念間語義關聯的局限,增強檢索結果的相關性和聯想性。
2 楚辭書目相關性分析
傳統的書目檢索主要依賴于關鍵詞,讀者常常因為缺乏對目標詞清晰準確的界定,導致檢索的準確度和效率不高,同時由于系統極少提供書目關聯信息,讀者難以沿著感興趣的文獻線索持續檢索并發現更多感興趣的線索。為此,我們在對楚辭相關古籍文獻數字化的過程中,首先分析楚辭書目之間的關聯性,即選擇了楚辭學界公認較權威的姜亮夫先生的《楚辭書目五種》作為底本進行分析。該書從目錄學角度將楚辭相關古籍分成5種:楚辭書目提要、楚辭圖譜提要、紹騷隅錄、楚辭札記目錄和楚辭論文目錄。分析楚辭書目結構,發現楚辭相關古籍目錄結構主要包括古籍作品實體款目、楚辭原著詞條實體款目、參見實體款目、責任者實體款目、版本實體款目、載體形態實體款目、人名實體款目、地名實體款目、年代實體款目、音樂實體款目、節慶實體款目、植物實體款目、館藏實體款目、研究實體款目等,這些款目之間存在著內容和形式上的多種相關性,如表1所示:
3 楚辭書目本體構建與書目相關檢索實現
3.1楚辭書目本體構建過程
為了具體實現楚辭古籍實體款目之間的相關性,我們利用本體論思想和本體建模工具構建楚辭書目本體。Perez等人按分類法組織和歸納出了本體包含的5個基本的建模元語(modeling primitive),這些元語分別為類(classes)、關系(relations)、函數(functions)、公理(axioms)和實例(instanees)。楚辭書目本體的構建基于上文對楚辭書目相關性的詳盡分析,并參照了FRBR概念關系模型、Perez的五元組分類法,以《楚辭書目五種》對楚辭相關文獻的歸納與劃分的書目結構為素材,利用本體建模元語構建的楚辭書目本體共包括35個本體類,24個對象屬性,20個數據類型屬性,約5300個實例。
3.3.1創建楚辭書目本體的類 本體類是一種特殊的資源,它描述了具有共同特征或者在某方面相似的資源的集合。楚辭書目本體的類基于《楚辭書目五種》以及表1對楚辭等古籍實例間的關聯分析,劃分出了35個基本本體類。部分基本類如表2所示:
3.3.2定義楚辭書目本體的對象屬性 對象屬性是實體間的聯系,在資源描述中充當謂語作用。依據《楚辭書目五種》及其涉及的楚辭相關古籍的背景和內容,構建了24個楚辭書目本體的對象屬性,示意圖見表3。表中注釋(comment)是為了幫助用戶理解代碼而添加的,通過成為標注(annotation)的屬性標簽來讓計算機讀取。定義域指定了使用當前待描述屬性的陳述中充當主語的所有個體的類型。值域指定了所有個體的類型或者所有文字的數據類型,并且這些個體或文字在使用當前待描述屬性的陳述中充當賓語。
3.3.3確定楚辭書目本體的數據類型屬性 數據類型屬性用來連接實體的一些文字值,它不可以作為陳述的主語,只能做為賓語。比如人名的字、號、筆名、官職等,書目的出版地、內容等,館藏圖書的版本、版本類型、版本注釋、版本形態、版本評論等,音樂作品的曾用名、作品url地址等。例如描述人名實體用string類型,描述年齡實體用int類型等。
3.3.4用protege工具實現楚辭書目本體 本文采用protege軟件來實現楚辭書目本體的可視化,該軟件提供r很好的可視化界面操作,可以很方便地添加類和屬性,可以生成xml、turtl、rdf或owl格式的本體文件,并提供有Sparql查詢接口、pellet推理機和SWRL規則語言編輯添加接口等大量插件。將類和屬性添加到本體中后,可在ontoGraf標簽下看到加入對象屬性之后類之間完整的關聯關系圖(見圖1)。在生成的圖形中,方框表示類,有向邊實線表示類間單純從屬關系,有向邊虛線表示類間屬性相關關系。通過圖1可以發現,在添加了屬性后,在書目各實體款目類間出現了可能的多種關聯關系,這為古籍目錄相關性的深入研究和關聯檢索的實現提供了可能性。
以下通過“創作關聯”、“年代關聯”以及“地名關聯”三個實例具體分析楚辭書目本體類之間的屬性關系:①創作關聯。作者與作品通過一對相反屬性owl:isCreatorOf與owl:isCreatedBy構成了楚辭文獻類或參見作品類與人名類之間的創作關聯。在protege工具的預覽圖中,可以看到創作關聯的關聯效果(見圖2)。圖中,人名類有“劉向”和“楊雄”,通過屬性owl:isCre-atorOf與《天問解》產生關聯,而《天問解》屬于楚辭文獻類或參見作品類,從而產生了創作上的關聯。②年代關聯。年代關聯通過一對相反對象屬性owl:isHap-penedTimeAt與owl:isHappenTimeof或其他表示時間相關的對象屬性對來關聯。圖3中顯示通過年代(朝代)使得各種版本問產生了關聯。③地名關聯。楚辭相關古籍文獻中很多事件都與地點相關,通過一對相反的對象屬性owl:isHappenedPlaeeAt與owl:isHappen-PlaceOf或其他表示地點相關的對象屬性對來關聯。圖4中,地名類有“江蘇”,人名類有“劉安”、“劉歆”、“劉向”、“歸有光”、“尤侗”等人,這些人均出生于江蘇,從而產生了人名-地名關聯。
各種簡單關聯合并之后使楚辭書目本體形成了復雜的關聯關系,也正是由于存在這些復雜的關聯才使得本文對古籍書目相關性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并且為楚辭書目語義關系查詢提供了可能。
3.4具有推理功能的楚辭書目本體語義檢索實現
語義關系查詢是一個發現楚辭書目關聯信息的過程,本文采用Sparql查詢語言。SparqL(simple protocoland RDF query language),是專門為RDF開發的一種查詢語言和數據獲取協議,用于任何可以用RDF來表示的信息資源。
3.4.1直接關聯查詢 直接關聯是指查詢的兩個實例通過某種關系直接關聯起來。例如查詢通過“創作”關聯起來的文獻與人名,Sparql查詢語句為:
部分查詢結果見圖5。可見,不同的文獻可能通過同一作者相關聯,同一文獻也可以關聯到兩個不同的作者。
3.4.2間接關聯查詢 間接關聯查詢是指兩個實例在通常情況下并不相干,但由于某些中間關系的存在使得本不相干的兩個實例建立了某種關系。例如查詢文獻館藏地與各種與版本之間的“版本關聯”的文獻名、館藏、刻本以及版本。Sparql查詢語句為:
部分查詢結果見圖6。可見,若文獻與館藏關聯,刻本與版本關聯,通過館藏與刻本關聯可使文獻與版本產生一定的關聯。
3.4.3智能推理查詢 智能推理是指在知識庫中并未明確指出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而是通過與其他實體間關聯而潛在蘊含的知識,可以通過編寫簡單的規則語句交由推理機來實現推理。常見語義網規則語言有SWRL和Jena規則,如用SWRL規則語句判定兩個人為同鄉關系,規則代碼如下:
推導出所有出現在楚辭本體中的所有隱含的同鄉關系的人,部分結果見圖7。此時在本體中并沒有直接標注以isFellowTownsman屬性連接的實例,但依然能檢索出這種屬性關系,這是通過SWRL規則起到的推理作用。
3.5結果與分析
根據上節3種查詢機制的測試結果和本體中已經添加的大量實例,統計分析各種關聯關系的詞匯相關性程度(見表4)。
3.5.1直接關聯查詢分析 共檢索出約320個文獻名稱,其中文獻名稱相同而人名不同的約占15.4%,人名相同而文獻名不同的約占36.3%。由文獻到人名的正向關聯程度達到15.4%,由人名到文獻的反向關聯程度達到36.3%。
3.5.2間接關聯查詢分析 共檢索出約20個文獻名稱,由文獻通過館藏關系到版本的正向關聯程度達到4%,由版本通過館藏關系到文獻的反向關聯程度則為96%。這種間接關聯查詢大大提高了檢索的精確性。
3.5.3智能推理查詢分析 去掉相同的重復選項,共檢索出約1200條結果,人名中去掉重復后約占所有人名的19.7%。由人名到同鄉名的正向關聯程度則為19.7%,由于同鄉關系為相向關系,所以由同鄉名到人名的反向關聯程度也為19.7%。
與傳統查詢相比,關聯查詢能夠查詢到更多與查詢詞匯相關聯的詞匯,而不僅僅是包含查詢詞的詞匯,這樣系統提供的書目關聯信息就能夠使讀者沿著感興趣的內容持續檢索并發現更多感興趣的內容。
一、創設觀察與操作的平臺,幫助學生生成體驗性經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經驗可分為三個層次:其一是體驗性經驗;其二是方法性經驗;其三是思想性經驗。在這三個層次的經驗中,體驗性經驗是基礎,方法性經驗是提升,思想性經驗是積成。心理學研究還表明:孩子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時,往往不是按照邏輯推理的方式來進行的,他們更多地是將看到的、摸到的積累在腦海中,漸漸地生成一些感覺與認知,最后再將這些感知與認知整合起來,形成原始性(體驗性)的經驗。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就需要我們創設觀察與操作的平臺,便于學生多觀察、多操作,從而形成體驗性經驗。
“分數的認識”的教學。分數的認識是學生認識“數”的過程中一次質的飛躍,它無論是在意義、讀寫及計算方法上都與其他“數”有著很大的差異,這就使學生比較難以理解接受。為此,我在教學時,創設一系列的觀察與操作的平臺,先幫助學生生成關于“分數性質”的原始經驗,進而再闡述分數的概念實質。首先呈現“分蛋糕、分蘋果”等關于“均分”的模型,讓學生“近距離”地觀察現實生活中關于“均分”的情景,讓學生生成“均分”的表象認知。其次,我與學生一道,從“折紙”切入,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均分”的內涵。再次,我讓學生隨便對一些事物進行均分,讓學生們在這些均分的過程積累原始的體驗。最后,再引導學生在觀察與操作中,歸納、總結“均分”的實質。由于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經驗性的元素,所以在教學中,學生自然而然地把握住均分的實質。
二、關注探究與思考的過程,幫助學生生成方法性經驗
從觀察中、實踐操作中獲得的經驗是淺層性的經驗,如果我們不對這些經驗進行適當的提煉,就無法讓學生獲得相應的遷移與生長。為此,當學生通過觀察與操作獲得相關經驗后,我們還要讓學生通過探究與思考,進行深層打磨,從而幫助學生生成方法性經驗或策略性經驗,進而獲得具有生命力的經驗策略。
“比的基本性質”的教學。教材呈現內容的步驟是:“測量幾瓶液體的質量和體積的記錄,填寫質量和體積的比值,由此引導學生根據所填寫的數據來推導‘比’的基本性質。”通過觀察與操作,學生都能初步積累有關“比”的原始表象,但他們還不能將原始性的經驗表象進行深層提煉,還不能化作策略性經驗。為此,我在教學時,基于學生原始經驗的表象,引導他們從思維層面進行探究與思考,并努力地將“比”的基本性質與除法中的“商不變規律”進行整合,從而讓學生從已經生成的知識經驗中找到方法上的共通,進而讓學生在探究與思考過程中獲得一個方法性的經驗感知。
三、進行概括與反思的訓練,幫助學生生成思想性經驗
“數學不僅是一種學科,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對人類世界種種現象理性分析的思想。”為此,在幫助積累原始性經驗、策略性經驗后,還要關注這些經驗的思想性,努力從這些原始的、策略的經驗中獲得一生有用的東西。
2、鞭駑策蹇: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嚴格督促,勤奮不息;
3、奉公正己:奉行公事嚴格地約束自己;
4、朝督暮責:從早到晚不停地督促檢查,形容督促檢查非常嚴格;
關鍵詞:永磁機構;線圈;指令;存儲器
中圖分類號:TM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3)15-0071-02
1 新品研發的提出
35 kV真空斷路器需求量很大,并且要求斷路器開斷次數頻繁,可靠性高,目前國內在這一領域尚無成熟產品使用,多采用進口產品,而進口產品價格很高,國內用戶對此都望而卻步,我公司研究認為開發35 kV永磁機構真空斷路器有以下幾個優點:此產品用戶需求量大,產品利潤高;此產品二次控制在國內數領先技術,此斷路器具有長壽命和智能化控制等特點,在今后中壓開關設備領域將有很大前景。
經研究決定我公司將35 kV永磁機構高壓真空斷路器列為新品研發項目。而永磁機構研制的重要部分就是二次控制的開發。
2 永磁機構二次控制的研制
2.1 永磁機構的總體結構
外型尺寸小,一次、二次合理布局,并滿足大批量的工業化生產,并且滿足節約成本,滿足機械強度是確定永磁機構的總體結構的前提。
2.2 永磁機構二次控制的設計
工作原理:控制器的核心部件采用了高性能的單片機芯片,精確控制高壓開關的永磁機構,同時通過位置信號檢測和儲能電容的電壓檢測控制開關的二次電路
2.2.1 電壓檢測功能
控制器電源在上電的過程中,自動檢測電容電壓,如出現電壓異常狀態,內部蜂鳴器發出報警信號。當電容電壓下降到100 V以下后,蜂鳴器自動發出報警信號,同時對合閘狀態的機構進行自動分閘。
2.2.2 儲能電壓控制功能
控制器的電源電壓輸入在AC或DC220 V±10%范圍內時,電容電壓始終控制控制在DC213.5 V,穩定了機構的動作性能。
2.2.3 大電流驅動功能
控制器采用了性能可靠的IGBT模塊進行驅動輸出,最大可承受80 A的峰值電流。
3 端口說明
中間的三個發光二極管中+12 V和+5 V指示燈亮時表示內部電源工作正常。
狀態指示燈的k0亮時表示儲能電壓工作正常。k1、k2為分合閘控制信號輸入指示,當有分閘信號輸入時,k1燈閃爍;有合閘信號輸入時,k2燈閃爍。k3、k4、k5用于開關的狀態指示,合閘時燈亮。
JQ和JC如圖1、圖2所示。JQ接永磁機構線圈,JC接儲能電容,其中紅色導線為正,黑色導線為負。
4 控制原理
4.1 機構
彈簧操作機構由繁多的機械元件組成,一般可以達到160種左右,而且沒有標準件,比如螺釘。相比之下,永磁機構的結構就簡單得多。除了滅弧室的本身的動觸頭外,它僅僅由一個帶有觸頭壓力彈簧的連接桿、一個焊接的主軸、永磁驅動元件組成,部件的數量減少了60%。一個固定的圓棒狀的鐵芯、永久磁鐵、鋼活塞以及分合閘線圈。當活塞與鐵芯一起處于頂部位置(分閘位置)時永久磁鐵形成的磁力線路徑磁抗較低,而活塞底部由于存在較大的間隙,表示此處的磁抗較大。因此,磁力線幾乎都無以例外的通過與磁芯接觸的活塞的端部。在此處,永久磁鐵產生的磁力線非常聚集,因此而產生一個很大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通過主軸直接傳遞到真空滅弧室的觸頭上。
當合閘時,位于下面的線圈產生額外的磁場以補償間隙處的磁抗。越來越多的磁力線開始通過下面的路徑。上面線圈產生的維持力越來越小,而下面線圈產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當線圈電流超過某一值時,活塞開始移動。當確保到達最終位置后。線圈剩余的電流就可以使該位置處于鎖定狀態。永久磁鐵產生的磁力和電磁鐵產生的磁力合起來的力會很大,該力可以有效地防止機械振蕩的產生。幾微秒后,線圈電流切斷,只不過這一次活塞處于另外一端極限位置。此時,真空滅弧室觸頭的合閘狀態以及已經儲能的觸頭彈簧是由一個固定的維持力維持,該維持力只是由永久磁鐵產生。借助這樣的操動機構,不需多少維護,操作壽命就可以很容易地達到100 000次。因此,這種新型的斷路器在那些需要頻繁開斷的場所,如造紙廠以及電弧爐上,十分有用。
4.2 控制器
斷路器的電氣供給和控制單元必須滿足所有與傳統機械操動機構相似的功能。另外,它還需提供并監控開斷驅動元件所需的能量。電源供給輸入的電壓范圍從直流20~60 V(交流20~48 V),或者從直流93~375 V(交流93~265 V),它可以不受供給的輔助電壓的穩定性和質量的影響,提供一個穩定的80 V的操作電壓。因此,沒有必要為了適應用戶提供的電壓,而調節斷路器中機構操作消耗的時間, 低電壓和過電壓對開斷時間都不會有任何影響。
4.3 電氣控制單元的應用
為了進行合分操作,就要對機構的線圈提供能量,這就需要將線圈與一個輔助的電壓供給一直連接在一起。原則上講,傳統的機械機構也是如此。因為它的跳閘和合閘線圈需要電能。但這種電能只是機構所需的必要的電能的1/10,因此,機構的線圈就不能和控制電壓直接相連,而只能和一個儲備的電壓相連。電池和電容就是最常見的儲備電壓源。與電池相比,電容的優點是壽命長,而且不需要維護。即使在環境溫度高達55度時,現代的電解電容壽命也超過了30年。
電氣控制單元的電源與控制電壓直接相連。與其他保護器件一樣,斷路器也應具備同樣的有效性和優先權。在待命狀態,整個控制單元耗能2 W。只有在開斷后電容充電期間(2~10 s),或者第一次給空電容充電期間(8~50 s),電流才可能增大達到最大值2 A,這一電流受到電子線路的限制。除過這些,這種斷路器再不需要其他電源,而傳統的機械機構還需要給儲能彈簧儲能。因此,新型斷路器的有效性提高了。
輔助電壓出現故障時,儲能電容保證了在故障出現后的2 s內,還可以進行一次開斷操作。因此,短時間的斷電不會產生問題,可以忽略。而傳統的斷路器在短時斷電時不會跳閘,除非還有另外一個保護單元。在這種接線中,可以理解手動合閘時不會產生這種保護性操作,因為沒有了輔助電壓,任何保護功能都就沒有了。
4.3.1 低電壓脫扣
利用輸入3,電氣控制部分還具有了低電壓脫扣功能。如果不用輸入3,那就應該連到內部80 V的供給電壓上,這樣,控制部分就成了外部聯鎖線路的一部分。如果把CCS脫扣輸入3連到一個商用的低電壓繼電器上,就可以實現低電壓脫扣功能。這樣,就可以準確地確定初級電壓的開斷水平(例如根據IEC標準是70%)
為了保護電機,不僅需要用用低電壓繼電器控制電機的電壓,而且需要給磁驅動器提供和電機電壓相同的電壓。否則,當低電壓脫扣時,斷路器的有效性就會產生變化。這一電壓是由一個功率大約為200 VA的小變壓器提供的,它只消耗了斷路器功率很小的一部分。
4.3.2 過流跳閘
如果有一個為保護單元提供的輔助電壓源,那么電氣控制單元非常適用于過流或短路電流跳閘。如果沒有外部的電壓源,那么如上面所講的,一個變壓器可以用來給斷路器提供能量。
5 結 語
永磁機構的控制是一項新的學科,永磁機構由于獨特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再配以合適的控制程序,會使斷路器的質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林莘.永磁機構與真空斷路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 王海峰,徐建源.永磁操動機構磁場數值計算和結構分析[J].高壓電器,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