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史增信心得體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效性;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4-0133-02
當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文化迎來了多元化的發展高峰期,大學生作為接受先進思想的前鋒,在思想、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方面都受其多方面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之下,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高等教育機構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國家發展的主要發動機,又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要載體。黨的十報告也明確指出:“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彼哉f,如何在高等教育機構增強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實效性成為了目前高等教育機構需要正視的問題。
一、深刻認識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意義
大學生作為國家重要的人力資源,是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主力。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實效性,不僅能夠有效的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也能夠極大地提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中國夢的實現做出重要的貢獻。
(一)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效性,有助于幫助大學生全面發展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矛盾加劇、道德滑坡等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大學生的三觀產生了不良影響。高校作為我國對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要場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培養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正確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效性,有助于加速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理想形態,中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要求全體社會成員都要遵照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去進行個體和集體以及國家的層次的提升,通過努力工作提升自身素質來為和諧社會的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大學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力軍,只有加強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才能引導大學生認識到自身肩負的光榮而艱巨的使命,從而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思想道德修養,才能加速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二、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效性的路徑
增強實效性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關鍵。高校要整合多方資源,探索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效性的路徑,充分發揮“四種作用”,即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網絡陣地的宣傳作用、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及社會實踐的教育作用。
(一)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在高等教育機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增強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要陣地,要合理的運用馬列主義的最近成果,對大學生進行及時的教育,使大學生能夠形成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一方面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必須始終堅持以、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教師頭腦,引導廣大教師樹立止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社會主義的信念,正確分析和看待社會問題,正確分辨各種社會思潮,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從根本上解決教師教書育人的理論指導和方向原則。另一方面要革新教學手段、改變教學方法。不斷地用啟發式教育和討論性質的教育行為,使得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性,改變傳統的嚴肅教學氛圍,讓學生的性格得到充分的展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精髓與本質。同時,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余時間;都要鼓勵學生多利用網絡,學習、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積極參與有關問題的討論和評論,從而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解與認同,同時鍛煉和提高自己分析理論問題的能力。
(二)充分發揮網絡陣地的宣傳作用
要高度重視網絡陣地,加強網絡建設,大力發揮其宣傳作用,利用網絡平臺增強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效果。一方面要通過加強校園網絡平臺建設來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高??山⒕哂兄黝}鮮明、聯系實際、積極向上,融合思想性、知識性、服務性于一身的主題網站或網頁,并且開辟豐富多彩的專欄,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及實質,引導大學生正確看待各種社會文化現象,正確審視各種社會思潮,提高大學生的鑒別力。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網絡的監管,規范大學生的網絡行為,營造綠色、健康的網絡環境。高校要依據國家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符合本校實際的網絡運行規范,同時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甄別和篩選豐富的網絡資訊,對不良網絡信息進行屏蔽,配合國家相關部門對惡意傳播不良信息的相關人員進行調查,切實凈化校園網絡運行環境。
(三)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
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觀念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高校要立足于打造活動主題鮮明、文化品味高尚的經典校園文化活動,大力推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一方面要充分捕捉當前大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精力充沛、敢于挑戰等特點,寓教于樂,有針對性的設計校園文化活動,以真正滿足大學生多層次、多方位的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重大節慶及紀念日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如運用紅歌會、文藝匯演、表彰大會等載體開展紀念“五?四”青年節、“一二?九”運動系列活動,教育引導學生不忘歷史,充分吸取歷史教訓,繼承中華優良傳統,運用升旗儀式、朗誦會、演講比賽、最佳黨日等形式開展慶祝國慶節、建軍節、黨建日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使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這些校園文化活動既能夠激發起大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又能起到思想引領和教育的目的,提高教育的效果。
(四)充分發揮社會實踐的教育作用
高校應當積極鼓勵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建立科學的實踐教育體系,加強對實踐活動的拓展與指導,以其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觀念在學生中真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要擴大社會實踐在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中的比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讓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理論教育,而且需要將他們放到社會建設的實踐過程中,讓其感受到核心價值體系在建設國家和社會的過程中發揮出的重要作用,通過自身的理解來加深對于課程的認同感。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年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及認知水平,合理設計社會實踐的內容。一、二年級的大學生主要以社會調查為重點來認知社會、了解國情民情;三、四年級的大學生主要與擇業就業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了解就業需求,端正就業觀念,增強服務意識。同時,學校要利用寒暑假、課余、教學實踐環節等積極組織學生到社會實踐基地參加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勤工助學、公益勞動等活動,讓大學生在實踐中陶冶情操、提升品質、凈化心靈,使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到中國夢的實現途徑,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綜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在中國要為大學生所熟知、認同并且外化于行,就必須構建科學、有實效的教育體系,對大學生進行長期、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只有多方面、成體系地拓展路徑,增強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實效性,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才能引導大學生積極地投身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之中去。
參考文獻:
[1] 徐軍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的實現路徑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