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英語期中考試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依據形成性評價體系、將評選“英語之星”活動貫穿到整個學期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小學英語教學應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并提出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注重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而且要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即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展情況進行評價。因此我將評選“英語之星”這個活動貫穿到整個學期,對學生在各方面的綜合表現進行適時評價,讓《英語課程標準》的思想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得到體現。
所以在新學期初利用看護課時間,我便向學生公布了由我制定的五項爭星標準,上面例舉了爭星的項目。同學們聽了很感興趣,個個都躍躍欲試。于是趁熱打鐵似的向他們宣讀起爭星標準,首先第一條上課遵守紀律,不隨便下地、不隨便接話、不搞小動作、注意力集中,每堂課獎一顆星,否則酌情扣星。第二條課堂發言踴躍、內容正確完整、富有創新性。每次獎一顆星。第三條是家庭作業書寫正確、工整、規范美觀,且體現個性特點,獎一顆星,否則無星。第四條是每次測試成績優秀獎一顆星,獲滿分者獎五顆星。最后一條是能堅持用所學英語與老師和同學交流,且內容較豐富每次獎一顆星。接著,我開始向他們宣布本學期的評選計劃,并說明全體同學都是這次活動的參與者,我將根據每位同學在平時課堂中的具體表現、依據五項爭星標準獎勵紅五星,每學期評比兩次,分期中和期末兩次,期中和期末所得星總數位居前十名者就是本班的英語之星。同學們興趣很濃,都渴望得到此項榮譽稱號。紛紛表示要爭當“英語之星”。
期中考試后,經過統計各班評選出了第一批英語之星。我利用課前五分鐘,為每位英語之星佩戴了英漢雙語的勛章。每位英語之星都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臉上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二、采用動態管理方法,發揮“英語之星”的示范作用
為了發揮學生在評選“英語之星”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堅持能上能下的原則,采用動態管理辦法、倡議全體同學嚴格監督當選英語之星。無論在課上還是課間,只要有三次臟話現象或一次打仗現象,將免去英語之星稱號。相反,只要經過努力,符合條件就可以補選英語之星稱號。所以我經常在課上總結強調“英語之星”的重要性,提醒他們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影響更多的同學爭當光榮的英語之星。
三、“英語之星”效應,促進了英語課堂教學的和諧發展
“英語之星“的設立,促進了英語教學的和諧發展。每個帶上“英語之星”勛章的同學臉上始終掛滿了甜美的微笑,表現出光榮、自豪的神情。同時正面影響了一批后進生,他們也渴望當選英語之星,所以他們努力改變自己。像三年三班蘇云龍、龐東等同學是班級里有名的淘氣鬼,現在為了正當英語之星,能寫作業了,而且越來越規范。尤其課堂發言積極踴躍,隨便下地、接話現象也越來越少了。真是進步很大,的確促進了英語教學的穩步發展。
一、周密計劃,打有準備之仗。
我把復習時間分成四個時間段,第一階段按單元教學內容進行復習梳理;第二階段進行字母書寫、字母辨音、詞匯、語音和日常交際用語的單項進行復習;第三階段進行綜合復習、自主復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第四階段進行綜合模擬測試。
二、精心設計,打有戰術之仗。
1、精心設計課堂流程。復習階段,有效的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完成繁雜的復習任務,提高復習效率,必須設計好課堂流程。有效的課堂流程,可以使整節課既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精講少講,又能把知識內化到學生頭腦中,還會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會越來越樂學。
2、精選習題。復習階段靠多做題來提高成績的題海戰術,效率極低,效果極差。為了更全面、系統地掌握、鞏固所學知識,適當的強化訓練完全有必要,但必須精選習題,否則,學生如果不加選擇的做提,做得越多越糊涂,頭腦越亂,反而不利于更好的掌握知識。所以,在第四階段采用了歸類復習,充分利用課外練習中的好題,系統的復習,以求達到最好的效果。
復習內容:所有字母的聽說讀寫以辯音為重點,所有詞匯以三會內容為重點;所有日常交際用語并以其答問訓練為重點進行聽說訓練。
三、階段復習的實施辦法:
第一階段:圍繞各單元重點句型展開復習,檢查各單元的單詞和課文對話的背誦情況,并且注重口語交際訓練。
第二階段:字母復習并檢測,包括默寫、單詞拼寫,并輔以游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短語及句型進行英漢互譯練習,答問訓練并與連詞成句、尋找答句等能力性題型結合練習,以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語音:26個字母的語音歸類及簡單的單詞辨音。
第三階段:在學生進行自主歸類復習的基礎上,設計一些綜合練習,集聽力、語音、詞匯、短語、句型及對話于一體進行由淺入深的測試鞏固型訓練,發現普遍性問題,集體解決,結合個別輔導,力爭使每位學生都得到提高。
第四階段:利用一切資源如網上試題、以往的期中考試試卷進行期中模擬測試,以便查漏補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復習計劃二本學期的六年級英語教學工作已經進入了尾聲階段,對一個學期的知識該進行系統的鞏固和復習。教學效果的好壞,除了知識的傳授外,復習也非常重要。復習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進行查漏補缺,使學生順利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能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同時也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復習不是單單的讀和背。在復習過程中要避免把復習課變成背誦課堂,使復習失去真正的意義而變得枯燥乏味。復習應從學生實際出發,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復習計劃。
一、復習目標
1、認讀四會單詞,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一定的單詞量,并且按照要求背誦四會單詞。能完成四會單詞默寫,分類的練習。
2、認讀教材中出現的一些詞組的用法。能完成英漢互譯和連線的習題。
3、掌握教材中出現的句型,和一些簡單的與教材內容有關的語法知識。能夠區分教材中出現的句型,運用翻譯補充所學句子。
4、能夠認讀教材中的短文,能獨立完成一些較容易閱讀題。
二、復習內容及要點
1、單詞。單詞是英語的基礎和復習的重點。
1)按詞性歸類復習單詞。
2)按詞匯表復習單詞。
2、詞組。詞組是學習英語的關鍵,它是復習英語的良好途徑,同時又是學習句子的基礎。把詞組歸類,分類掌握。要讓學生學會自己組詞。
3、句子。句子是學習英語的重點,也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1)指導學生在語境中復習句子。
2)根據句子類型指導學生在比較中復習句子,教給學生適當的語法知識。
3)指導學生在表演中運用句子,這樣的復習課也不缺趣味性。
4、閱讀。閱讀雖然對學生來說很困難,可是教材中已經出現了比較復雜的英語短文。
三、復習方法及原則
1、加強單詞的朗讀和默寫,給學生明確的任務,使他們也能盡自己最大能力過好單詞關。將詞組復習與單詞分類復習相聯系。在復習過程中,要緊緊抓住教材中的短文,做到精讀和導讀相結合,在較短時間內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把單詞、詞組、句子和閱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在復習過程中將它們緊密聯系起來,合理安排復習內容,提高學生整體運用知識的能力。
2、以聽說讀寫為主要途徑,讓學生多讀,在復習中培養學生郎讀英語的習慣,在學生多讀多說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聽和寫的能力。聽說讀寫要有機結合,才能相輔相成。學生基礎差,見過的英語習題比較少,教師要從習題入手,讓學生盡可能的做出比較多的習題,這樣在考試中不至于束手無策。
3、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分層分類教育,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的提高和收獲。學生兩極分化想象嚴重,那么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就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復習重點放在單詞,句型等基礎知識上。
4、指導學生收集、整理不會和背錯的單詞,在閱讀課文的同時查找生的含義,并獨立完成課文的翻譯。增加學生的詞匯量。
總之,緊張的復習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求從實際出發,讓所有的學生都獲得一定的提高和進步,不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也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復習計劃三一、復習計劃
首先,將每個單元的重點單詞和句型進行全面的串講與申述,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然后把大綱上強調的重點,難點及平時練習中反映出孩子們掌握的的薄弱環節再一步地細化,分解,力求做到復習全面,不留“死角”;之后是強化練習階段,具體計劃是在學生熟練掌握課本上實用的單詞與句型后,再穿插練習與測評,對學生在筆試練習與口語問答中出錯頻率高的題型(包括閱讀理解)及句型進行及時,集中的糾正輔導;最后幫助學生再次整合歸納知識結構框架,總結應試和做特定題型的技巧。
二、具體目標與復習重點
1.通過有效的復習,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鞏固本學期所學知識,同時提高自主復習、歸納的能力。
2.掌握四會單詞、詞組。
3.掌握每個單元的基本句型。
4.掌握日常交際用語及應答。
5.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整潔、規范。
6.加強文化意識的滲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禮儀修養水平。
三、復習策略與措施
第一階段的復習,主要針對于教材的復習與梳理,把每單元的AB兩部分快速地過一遍,通過教材的重現來歸納語言點,講透語言點運用,對各單元的知識要點進行梳理,同時注意基礎單詞、詞組、句型的過關,讓學生對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查漏補缺”。
第二階段的復習是橫向復習。根據各知識點的前后聯系,將課本中零散的語言點進行整體歸納、小結,幫助學生構建緊密聯系的“知識串”。例如,我們復習Are these/ those..的一般疑問句時就可以和單數形式的Is this/ that…對比起來學習,讓學生通過問不同的物品體會單復數,再通過位置的不同區分它們的意思。
這一階段的復習中我將遵循精講多練的原則,讓學生通過對比進一步加強理性認識,然后通過針對性練習題做到靈活運用。
第三階段的復習是對各單元做總結,進行書面表達方面的指導。在學生對基礎知識已掌握的前提下老師適當引導,鼓勵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練筆”,然后全班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第四階段的復習,有選擇性的做一些練習題和模擬題,側重對做題技巧的講解和做一些學生易出錯的題目,指導學生掌握一些做題的要領。比如做單項選擇可以用排除法來做等等,通過分析和操練讓學生掌握每題的做題技巧。
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堅持以下理念的應用:
1、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創新精神;
2、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目標設計以學生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
3、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4、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即采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
5、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
總之,讓學生在使用英語中學習英語,讓學生成為GoodUser而不僅僅是Learner。讓英語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最實用的工具而非累贅,讓他們在使用和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體味到輕松和成功的快樂,而不是無盡的擔憂和恐懼。
二、所教班級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屆七年級新生和以往初一學生相比在英語基礎方面很薄弱,由于在小學英語課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他們在寫的技能方面基本上沒有得到過訓練,連音標和字母的拼讀都沒有掌握好。經過上學期我們幾位英語老師的不懈努力,年段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了加強,學習態度也有所好轉。但是學生整體的惰性還是很強,自覺性很差。
另外,學生在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方面還存在諸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例如:很多學生不能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學在學習中缺乏小組合作意識;大多數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學習沒有計劃性和策略性;不善于發現和總結語言規律,不注意知識的鞏固和積累。
三、奮斗目標:
鉆研新課標,提高教學水平,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努力達到學校規定的教學指標。
四、具體措施:
1.每天背誦課文中的對話。目的:要求學生背誦并默寫,培養語感。
2.每天記5個生詞,2個常用句子或習語。實施:利用“互測及教師抽查”及時檢查,保證效果并堅持下去。
3.認真貫徹晨讀制度:規定晨讀內容,加強監督,保證晨讀效果。
4.堅持日測、周測、月測的形成性評價制度:對英語學習實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給學生檢驗自己努力成果的機會,讓進步的同學體會到成就感,讓落后的同學找出差距,感受壓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競爭意識。
5.對后進生進行專門輔導,布置單獨的作業,讓他們在小進步、小轉變中體味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自信,盡快成長起來。
6.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7.實施"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8.在教學中根據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9.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0.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五、課程安排及教學進度:
第一周-第三周:開學初模擬考及教學準備工作
Unit1-Unit2階段性檢測
第四周—第五周:Unit3-Unit4階段性檢測
第六周—第七周:Unit5-Unit6階段性檢測
第八周-第九周:ReviewUnit1-Unit6期中復習階段
第十周:五一節假期
第十一周:Mid-examofUnit1-Unit6迎接期中考試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Unit7-Unit8階段性檢測
每十四周—第十五周:Unit9-unit10階段性檢測
一歲的時候大病一場,家里為了讓我能夠平安地活下來,按照習慣給我起了個小名,這種小名兒要越賤越好,于是我就被叫做小生了――就是小畜生,同時,讓我在后腦勺上留個小辮子,直到八歲才剪去。
小學四年級,我對爸爸給起的大名心生不滿,這個大名是從“生”字里衍生出來的,叫個劉克生。別人聽著挺好,上口好記,可我總是一叫就想起劉克畜生,難以忍受,于是決定改名字,從“克生”變成了“克亞”。多年以后,在我的英語培訓現場,一個女學員用英語問:劉先生,你的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猜是克服亞洲,做亞洲的口語之王,是嗎?我微笑著用英語告訴她:“你猜什么就是什么。”
上小學的時候懵懂無知,根本就沒怎么學習過,每年不知怎么就混過了考試。上了初中以后,一樣不學習,亂鬧瞎玩,可是初一的一堂語文課,成了我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那時候“”還沒有結束,像往常一樣,語文老師照例要給大家念報紙。老師開始念一則報道,那是有關數學家楊樂、張廣厚的成長經歷。聽著聽著,那篇小文章對我產生了奇妙的作用。一下課,我就沖到語文老師跟前表決心,“我也要當數學家”。“當數學家很好啊,想當數學家,現在先好好聽數學課。”
我性情大變,每天一放學就鉆到家里開始惡補功課,晚上為了抵制饑餓,我們那里的農民都很早就睡覺,而我就著油燈光,每天溫書溫到10點以后。
后,公社成立一個初三重點班,我們學校我是惟一考上重點班的學生。我第一次離開父母住校。去學校的路上經過一片很大的墳地,經常有人在那里棄嬰。
我一路高歌,給自己壯膽,后來,當我在美國苦練英語的時候,大清早起來在紐約中央公園大聲模仿里根演說,嗓音直沖云霄。我突然意識到,這是在墳地夜行時鍛煉出來的吶喊的激情。關于中國人說不好英語的傳說,關于英語成為前途攔路虎的擔憂,都像少年時代墳地周圍不存在的鬼魂一樣,被我的吶喊拋到了塵世之外……
到了該報志愿的時候,爹問我怎么想,我猶豫著說,我想上高中。爹沉著聲說,中專畢業,家里人都可以跟著你吃白面;你想考大學,萬一考不上,還回來種地,全家人、你自己受這么多的苦,不就全白搭了?
我想起每次我夜晚行路,為了壯膽,都要高唱《我愛北京天安門》,可我連縣城都還沒有去呢。我要去北京!但到了填志愿的那天,我猶豫再三,還是填上了中專。表格剛剛交上去,我就開始感到渾身不適,一整天都坐立難安。第二天,趕在學校把報名表交上去之前,我跑去改了志愿,報考安徽省重點高中阜陽一中。晚上回家報知爹娘,黑暗中娘一聲壓抑不住的抽泣傳進我的耳鼓。
高中開學的第一天,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抄課程表,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這是什么?正困惑的時候,旁邊一個瘦小的農村孩子也問我:“啥叫英語?”
“俺不知道。”我漫不經心地回答。
我第一次強烈地意識到自己與同學之間的不同,是英語快慢班的分班。
城里學生從初中,甚至有人從小學就開始學英語;而從小學到初中,農村都不開設英語課。中考城市有英語這一門,而我們沒有,既然不考試,鄉下的老師也就懶得和孩子們說還有這么一門課。對于我來說,到上高中之前接觸過惟一和英語有關的就是數學上用的X、Y、Z了。
當我2000年從美國回國以后,很驚訝地發現現在中國的很多學校不但初中已經普及了英語,而且小學也開設了英語課程,這比起我的少年時代來要進步多了。但是,從我接觸到的孩子們來看,很多地方初中、小學的英語課程形同虛設。更糟糕的是,少年時代是一個人的語音定型期,很多初中、小學為了形式上的需要開設的英語課聘用了大量幾乎不能講英語的所謂“英語老師”,在孩子們的語音定型期帶給他們一口滿是方言口音的古怪“英語”,這無疑加重了他們以后的語音矯正工作的難度――就像一個從小在骨質成長期就養成駝背習慣的人,長大以后再怎么用“背背夾”之類的器械也無法矯正過來。這樣的英語課開了比沒開還要糟糕。
當時,我們那個所謂“慢班”的英語,其實比后來那些純屬擺設的初中、小學英語還要令人啼笑皆非。慢班英語課開始的時候,班主任進來,念了幾個名字,說跟著他走。我們幾個人低著頭走出教室,來到另外一個教室,里邊已經有一些其他班的同學乖乖坐好,一看就是農村孩子。我們開始跟著發音怪異的老師念A、B、C……快班的同學下課早,紛紛擠在門口嘻嘻哈哈地看,品頭論足,聽到我們帶著濃重的鄉村口音念字母表,更是笑得前仰后合。老師上前把教室門關上,這些人又推開一條縫,最后還是教導主任來把他們趕走了。
如果當時我是一個城市孩子,我想我也會對那時的我投以異樣的眼光,甚至像他們中的某些人,看到我們從眼前經過,把鼻子捂起來。的確,我們這些農村孩子,和其他同學實在是太不同了。
首先,外表看起來就不一樣:土布手制的衣服,粗針大腳,五個扣子五種顏色,扣上以后,經常是高高低低。為了上高中,家里專門為我做了一套綠色的的確良衣褲。因為害怕孩子長高穿不下,家里故意把衣服做得肥肥大大,掃天落地,穿起來像一只企鵝。
甚至在住校的農村孩子里,我也不如別人。每個月學校會給家庭困難的學生發補助,分成三等,分別是5元、10元和15元的飯票。我自然是拿著15元一級的補助,每次打飯,都站在窗口算計猶豫好半天。我總是在我經過的地方聽到吃吃的笑聲,感到異樣的目光。我總是在想,他媽的憑什么你們一開始就學英語,我到現在才開始學:憑什么你們穿得比我好……我一定要考上大學,成為一個城里人!那時候我就是為了這樣的目標拼了命地學習。
我入學的時候全班倒數第三,第一次期中考試,就成了第一名,以后也都是第一名。
高考!上阜陽一中就是為了考大學,因為我一年多都保持著班上的第一名,我想我考上大學應該不是問題。在城里上了一年多高中,眼界和思維能力已大為提高。我不僅要上大學,還要上中國最好的大學,阜陽一中前兩屆每年都有人考進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時候,北大的“球系”這個名字對我們這些備考的高中生來說,簡直就是神圣。所以,我的目標也就暗暗定在了北大球系。
可面前還橫著一只老虎,英語。學習英語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無比痛苦的事情,濃重的新集口音讓我念出的單詞聽起來可笑無比,不要說那些城里孩子,就連同班的農村孩子聽到都會狂笑不止,這就使我的自卑更加重一層。越自卑我念英語就越亂七八糟,不成樣子,單詞背不會,課文看不懂,總之一塌糊涂。所以不久之后我決定干脆放棄掉,不學了!
我放棄英語的事除了自己幾乎沒有什么人知道,大家都忙著準備高考,老師們也都成天為高考忙得焦頭爛額,可是有一個英語老師注意到了這件事。
燕萍老師剛剛從外語學院畢業,長得很漂亮,分配到阜陽一中當老師,知道我是一個很刻苦的學生,可是不久就不怎么學英語了。有一天下課以后,她讓我到她的宿舍里去,問問我怎么回事。
到了宿舍,老師看我緊張得臉都紫了,便拿出一個蘋果,削好給我,以示安慰,壓壓驚,然后對我說:“吃蘋果。”
“嗯,”我咬下一點蘋果肉。
“蘋果英語怎么說?”
我用我那稀奇古怪的腔調說了這個單詞。
“好,說,我喜歡吃蘋果。”
說不出,只有老實交代:“我學不會,我不學英語,也能考上大學。”
燕老師聽見這話,就開始了長達四小時的苦心婆心。總結起來,三個意思:一,不學好英語,考上好大學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我是個好學生,其他課成績很不錯,這樣很吃虧;二,考上大學,還得學,不會的話,又被同學拉到后面;三,學英語不單是為了考試 ,將來肯定有用。結論是,愿意學也得學,不愿意學也得學,反正我燕老師盯上你劉克亞了。最后她決定給我單獨補課,每周三次。
我猶豫的天平被這么強大的外力一推,就開始傾向不放棄。單獨補課,沒人笑話我,心里負擔小多了。燕老師確實是個好老師,沒多久,我和快班一起參加英語考試,得了第二。因為她花在我身上的時間太多,她那一米八幾高大英俊的男友甚至吃我這個一米五不到的蘿卜頭的醋了。
高考開始了。那時候還是先考試,出成績以后報志愿。我的成績很好,可以挑選著報,任何一所大學、專業,包括北大球系。高考成功,父母雙親笑容滿面,等待著我的想法。我對父母說我想去北大“球系”讀書,父母都有點不理解,對他們來說,北大和阜陽師范都是大學,一樣的大學,何必要跑那么遠呢?我無法和他們解釋清楚“球系”和阜陽師范的不同,父親看我猶豫,又說,安徽省內難道就沒有你說的好大學嗎?于是我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選擇了科大。
我終于可以和那些城里人一樣了!
燕老師的確改變了我的人生。如果說英語是改變我命運的鑰匙,那么燕老師就是命運女神在人世間的化身,她親手遞給了我這把英語的鑰匙,以及鑰匙上的劑――永不停息的奮斗精神。
我清楚地記得,有一天,在燕老師為我輔導完被動語態之后,問我:“你知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種鳥,叫做荊棘鳥?”我搖搖頭。
“這是我在外語學院的時候最喜歡看的澳大利亞原版書《The Thorn Birds》(荊棘鳥),里面提到的一種鳥。它沒有腳,只能一直在空中飛,一旦停下來,就會死掉。如果不停地飛,它就會進入天堂。克亞,不要自卑,只要學好了英語,你可以在全世界自由自在的飛……”
一股熱流涌上我的心頭。對!我一定要學好英語,帶著燕老師的囑托,向更高、更遠的地方飛。
2002年4月,中央電視臺為“表演英語”培訓制作的專題節目播出后不久,我收到了家鄉親人轉來的一封信,我詫異地發現這是我一個很久沒有聯系的高中同學寄來的,在信中,他說:“克亞,還記得嗎?我們當時是準備一起放棄英語主攻其他科目的。但是,你聽了燕老師的話,取得了今天的成就,還成為了英語名師。燕老師當時也勸過我,但我沒有聽,一步之差,我高考時吃了大虧,只上了一個普通大學,這么多年就一直窩在阜陽……我一定要讓我的兒子按照你的方法學好英語,到更精彩的世界去闖蕩……”
“條條道路通羅馬”、“教無定法”。有些人常用這些話來說明外語教學用什么方法都無關緊要,人們都 能達到目的。問題是條條道路通羅馬所花的時間、付出的代價、達到目的的程度卻大相徑庭。英語學習如何減 輕負擔、提高質量,最根本的問題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獨立高效地 學習英語的能力比任何其他規定的目標更為重要。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顯示:
“英語學習的最高效率=時間、教學內容、負擔量、成本和成績的函數
具體地說,英語學習的最高效率是指學生所花的學習時間最少、學習內容最多、學習負擔最輕、成本最低 和學習成績最高。這是我們要全身心地投入追求的目標。”( 章兼中主編《小學英語教育學》P292,19 96年)國內外研究成果證明,學習效率與學習策略的使用有著正相關。為此,探索并總結積極、有效的英語 學習策略就成了減輕負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
一、英語學習策略研究的興起
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大腦是一個黑箱。在黑箱中人的學習思維活動是不可測的,它看不見、聽不出、摸不 著,難以觀察、感知。有時學生學習時會出現一些外顯學習行為,一方面這些外顯行為并不能完全正確反映思 維活動的內隱因素,另一方面僅憑這些少量的外顯行為也難以揭示學習思維活動的內隱因素和本質特征。五十 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隨著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產生,人們開始研究“不可測”的學生學習的思維活動和認知 過程。由此,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逐步受到重視并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門課題之一。Brun-ner在A study of
Thinking (1956)中研究了人工概念形成學習過程中的聚焦策略和掃描策略。Aron Carton 在The Method o f Inference in FL Study (1996)中研究了用不同的推理方法學習外語的策略并在1970年進一步區別了三種 推理策略:一是語內線索推理,用外語知識推理;二是語標線索推理和語外線索推理;三是用客觀世界知識推 理。Flavell,Beach和Chinsky(1966)通過唇動次數觀察幼兒園和小學二~五年級學生的復述語言策略。Rub in(1975)研究了優秀語言學習者的五個學習策略和三種認知策略:交際策略、社交策略和認知策略。隨后各 種外語學習策略的概念、分類和方法研究成果不斷涌現。
二、學策略的界定
1.學習者策略和學習和策略
什么是學習策略,至今眾說紛紜、沒有一個公認的界定。再加上國內外學術界常常使用“學習者策略”和 “學習策略”兩個不同的概念,更給研究學習策略增加了一層困難。為減一少研究學習策略的困惑,我們首先 必須明確它們的概念和使用的范疇。Wenden和Rubin在Learner Strategies of Language一書中使用了學習者策 略(Learner Strategies)和學習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兩個不同概念。他們對語言學習者策略定義為 :學習者為了有效地獲取、貯存、提取和使用信息所采用的一整套系統的行動、步驟、計劃和日常活動等方法 ,即學習者學習和調節學習所采取的各種措施。他們把學習策略歸結為學習者策略的三個策略之一,即學習策 略、交際策略和社交策略。把學習策略定義為有助于學習者建構語言系統的策略。我們認為,不論是學習策略 ,還是學習者策略,都是指學生(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采用的總的對策、措施和方法,即為達到掌握外語為 目的的學習思維活動的程序。(參閱章兼中主編《小學英語教育學》P86,1996年)因此,我們可以把 兩者合起來統稱學習策略。原因之一是學習策略的本質就是學習者(學生)使用的學習策略;其二,學習策略 的目的就在于促進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就包括了交際策略和社交策略等各種因 素,其實社交策略也屬于交際策略,是交際策略的一種策略,沒有并列的必要。
2.學習策略的界定
國外一些心理學家、應用語言學家和外語教學法家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依據給學習策略作出了不同的界 定。我們試將學者們對學習策略的界定列表如表(1)。
從表(1)可知,心理學家、教學法家以學習語言的過程(包括模擬信息處理過程)、活動、途徑、方法 、技巧等為依據,闡明學習策略是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地學習(規則系統)的途徑、程序、方法和技巧的內隱思 路和外顯行為。但學習策略主要是一種內隱的思維活動,它有時以一種外顯的行為(程序、步驟)顯示出來, 但往往并不表現出來,僅是一種在大腦中的內隱思維活動而難以被人觀察和感知。由于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 掌握一定量的語言知識、技能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我們根據學習英語的目的、內容、過程和 方法,可以界定學習策略是引起語言知識、技能、交際的能力、智力和情感因素持久變化的、有效的活動、途 徑、措施和方法(思路和行為)的綜合體。
表(1) 人 物 依 據 界 定 Rigney,1978 方法和技巧 學習的程序和步驟 Bailystok,1978 方法 利用信息提高語言可選擇性的方法 Duffy,1982 方法 內隱的學習規則系統 Stern,1983 途徑 服務于一般發展的途徑 O'Malley and Brown,1983 過程和方法 有效地獲取、貯存、檢索和使用信息
所采用的一套系統的行動、步驟和計劃 Bailystok,1983 活動 提高使用語言能力的各項活動 Danseran,1985 Nisbert,1986 過程 學習過程 Weinstein and Mayer,1986 過程 影響學習者編碼過程的行為和思路 Chamot,1987 方法、技巧和途徑 語言和內容的交際技巧、途徑、思路
和行為 Rubin,1987 方法、途徑 發展直接影響學習語言體系的途徑 Oxford,1989 結果、目標 使學習更有效、自我導向和享受樂趣 O'Grady,1989 過程、信息處理 理解輸入語言和交際運用語言 O'Malley and Chamot,1990 過程和方法 幫助自己理解、學習(記憶信息)的方
式、行為和思路
三、學習策略的構成因素
研究學習策略的構成因素有助于確定研究學習策略的范圍、層次和類型,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當前心 理學家從不同的角度或標準研究學習策略的構成因素,得出不同的分類體系。光是O'Malley和Chamot(199 0)就提出了638種學習策略并分成25個類別。我們就心理學家根據不同的標準對學習策略提出的不同的 構成因素列表如表(2)。
表(2)是心理學家根據不同標準對學習策略構成因素作出范圍廣闊的闡述。綜上所述,并根據我們的英 語教學實驗的經驗,我們可以把它們歸納成三大策略:情意策略、認知策略和智力策略。
屬于情意策略的有:情感監控、社會學習、情感動機和社會情意策略等。
屬于認知策略的有:理解和保持策略、語言是一個系統、語言形式、記憶策略、學習策略、提取和使用策 略、語言是交際工具、語言功能、交際策略、社交策略、表達策略、監控、評價策略等。
屬于智力策略的有:計劃、選擇、注意、綜合和自我管理策略等元認知策略。
情意、認知和智力三大策略的關系可用下圖表示:
附圖{圖}
三大策略互相聯系,互相促進,它們又各含有自身多種策略。多層次的學習策略可用表(3)顯示。
這樣歸類的優點:一是有利于促進和保證英語學習目標的完成;二是充分體現了學習英語的認知過程和多 層次的學習策略;三是使用的術語是英語課堂教學經常使用的,簡潔易懂,操作方便;四是基本上包括了各家 分類的策略。下面再簡略談談情意策略和記憶單詞策略、對話認知策略。
表(2) 人 物 標 準 構成因素 1. Nainman,1978 完成任務 語言是一種系統,語言是交際工具,情感
監控和語言監控 2. Bailystok,1978 過程 語言形式,語言功能,推理和監控 3. Brown and Palinscar,1982 認知目標 元認和策略和認知策略 4. Stern,1083 優秀學習者 計劃學習,直接涉及學習,社會學習,
情感動機 5. Danseran,1085 學習策略的作用 基本策略: 理解、保持策略和提取、
使用策略支持策略: 計劃策略、自我管
理策略和檢視、診斷策略 6. Rubin,1987 直接作用于過程 直接作用: 學習策略; 間接作用:交際
和社會策略 7. O'Grady,1989 過程 學習策略、表達策略和交際策略 8. Oxford,1990 作用 直接策略: 記憶、認知和補償策略間接
策略: 元認知、影響和社交策略 9. O'Malley and Chamot,1990 認知過程(作用) 元認知、認知和社交/情感策略
表(3)
情意策略:動機、興趣、意志、情意、合作、良好的學習方法、習慣和個性發展策略
知識技能策略:語言、詞匯、句型、語法、語篇和聽、說、讀、寫技能訓練策略
學習策略{認知策略:{交際活動策略:聽、說、讀、寫交際活動策略
診斷反饋和監控策略:知識、技能和交際能力的診斷和監控策略
智力策略:觀察、注意、記憶、思維、想象、計劃、調節、組織、自我管理等策略
四、情意策略
1984年至1992年我們與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歐文教授合件進行了中國中學生的英語積極學習策略 的研究。1991年至1996年我們在國家教委八·五重點科研課題——英語教學心理實驗研究——項目中繼 續進行了研究。通過10多年的探索研究,我們歸納出以下英語學習的有效的情意策略。(參閱章兼中主編《 外語教育學》,PP106—108,1993年)
1.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協調者和創造者的觀念。學生學習的效率主要依靠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參與各項學 習活動。
2.具有獨立自學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通過獨立自學獲取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和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獨立自學的程式 是:定向—聽課—操練—運用一復習一交際—小結一反饋—調節
3.學會有效的學習方法
根據語言知識的內容和特點,根據聽說讀寫技能訓練及交際活動的內容和特點,學會使用有效的學習方法 。
4.了解學習過程,掌握學習規律
學習英語不僅要掌握語言知識、技能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更要分析、了解自己掌握語言知識、技能和運用 知識能力的學習過程,從而掌握感知、理解、鞏固、運用語言知識的過程和自我檢查、自我糾正的學習規律。
5.激勵學習動機和興趣,創設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
動機是積極學習的源泉和原動力,興趣是間接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內在動力,是積極學習策略中最現實、 最活躍的因素。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對英語產生興趣,就能集中注意力,情緒高漲,充分發揮潛能,增強克服 困難的意志,從而減輕心理壓力,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
6.積極主動參與有效的多種學習活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動用各種感官:耳聽、口說、眼看、動腦、動手,參與各種學習活動,特別 是各種機械性、意義性和交際性的操練活動,所學語言知識才能獲得理解,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才能更好地 掌握。
7.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勤反復
學生能尋找一切機會用正常語速的英語理解和吸收信息,參與內容廣、容量大、密度高、節奏快的操練和 交際活動,這是足量的信息輸入和一定量的輸出的根本保證。及時的、有計劃的經常復習和在新的情景中運用 知識是使知識防止遺忘和隨意提取的重要手段。
8.良好的學習風格
在學習過程中養成正常的、持久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自覺積極地、獨立創造性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培 養認真聽課、遵守課堂紀律、積極思考、踴躍舉手發言和及時復習、獨立作業等良好的學習風格。
9.注意學習策略的探索
注意各層次的英語學習策略的探索,諸如根據不同的學習階段、自身語言知識和技能、運用知識能力的水 平制訂切合實際的計劃;尋求一切機會大膽進行交際活動,不怕犯語言錯誤被人譏笑;積極在上下文中猜測和 記憶詞意、句意;愿意與同學合作交流;能按字母、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記憶單詞,在言語實踐基礎上歸納語 言規則等。
10.滿懷信心
滿懷信心、積極進取,追求成功,從而產生克服困難、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強烈愿望和行動,呈現出朝氣 蓬勃的學習氛圍。
11.師生融洽,學生相互合作溝通
師生關系融洽,學生樂意接受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學生間能經常按此時此地的情景合作,協調地進行言語 交際活動,交流信息。
12.積極投入相互協作的兩人交際活動、小組和集體交際活動
發揮學生是學習主人翁的精神,降低心理壓力,創建輕松愉快、團結協作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自覺、自 愿、自由、積極地投入相互協作的兩人、小組和集體的言語交際活動,以培養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
13.積極提高學習目標的層次
課堂上學習英語,不僅時間上分秒必爭,更要提高學習目標的層次。課堂上學習英語的目標不僅僅停留在 理解所學語言知識的層次上,也不只是要求通過聽說讀寫訓練使語言知識轉化為技能以達到新的層次,而是更 要求達到在新情景中靈活運用所學語言知識,使技能轉化成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的最高層次。
14.積極投入優化學校英語學習環境,活躍英語校園生活
能積極投入優化學校英語學習的人際環境和物理環境:主動聯系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參與英語角活動和各 項比賽,參與辦墻報、黑板報以及英語廣播等活動。
五、記憶單詞的學習策略
我國中小學學生初學英語時最大的困難就是單詞記不牢,這就成為學習英語的攔路虎,原因是見詞不能讀 ,聽音不會寫。這主要是由于英語本身的歷史發展的結果,造成英語的發音和文字,即音和形,不一致。在中 小學學生初學英語的一、二百個單詞范圍內就常能見到一個字母可以有6~7種不同的發音、一個音可以由4 ~5種不同的字母或字母組合來表示。例如,字母a可有7種不同的發音:
音素│ei│至少可由5個不同的字母或字母組合來表示:
a plane same make
ay say may way
|ei|{ey they
eigh eight eighteen eighty
ea great
為了解決英語音與形不一致的現象給學生學習帶來的困難,為了培養學生見詞能讀、聽詞能寫的能力,當 前我國新編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小學英語教材都是采用音標注音的策略。利用音標注音為拐棍,使英語音與形 聯系起來。學生看到英語單詞的形,根據音標注音為中介,讀出英語的詞句。
我們訓練學生記憶單詞的學習策略是采用直接按字母、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拼讀拼寫單詞(簡稱直接拼音 )以培養學生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能力。(參閱章兼中著《外語教學心理學》,PP349—382,198 6年)
(一)記憶單詞的策略
1.任務
一是全班記憶10個已學過的單詞,記憶時間和方法不限制,直到記住為止,然后根據中文意思默寫英文 單詞。二是記憶、默寫5個未學過的新單詞,時間不限,要求按中文意思默寫出英文單詞。
2.對象
初一上,甲組:直接拼音訓練組,按學習程度好、中、差各抽樣3名,共9名。乙組:用音標注音,好、 中分別抽樣5名和4名。測試時間是在初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后。
3.結果 組別 甲組 乙組 單詞數 項目 已學單詞 新單詞 已學單詞 新單詞 默寫單詞 9.4 4 8.4 2 記憶時間 2'6" 5'25" 4'25" 7' 默寫時間 1'58" 1'8" 2'16" 3'2"
結果分析:記憶單詞的能力,用直接拼音學習策略的甲組明顯強于用音標注音學習策略的乙組。默寫10 個已學單詞,甲組比乙組平均多記一個詞,平均每人記憶時間少花2分19秒,默寫時間少花18秒;默寫5個 新單詞,甲組比乙組多默出一倍,少花記憶時間1分35秒,少花默寫時間1分4秒。
4.記憶單詞的策略和方法特點
甲組
①先整體讀出單詞音,按字母、字母組合發音規律直接拼讀出單詞的音,然后按音節拼讀、記憶英語單詞 。
②按字母、字母組合發音規律直接拼讀、記憶英文單詞和記憶中文意思。
③分析詞形特征記憶單詞,如:church前后兩個個ch,中間ur/@①:/。
④利用已學英語單詞內部規律聯想記憶單詞,從arm,farm聯想army。
⑤一邊眼看中文意思,一邊口里拼讀英語單詞,用手指在桌上或空中書空,或用筆在紙上默寫。
⑥看中文,默默拼讀英文,每個單詞連續拼讀三~五遍。
⑦5個單詞合起來,看中文,記憶英文;循環記憶兩次。
⑧記憶拼錯過的英語單詞,著重多記兩遍。
⑨最后看中文,默寫英文,核對無誤后結束。
乙組
①按字母先后順 順序讀字母名稱(大多不讀出單詞的音),拼讀記憶英語單詞。
②按字母先后順序讀字母名稱(大多不讀出單詞的音),記憶中文意思。
③看中文意思,按字母先后順序記憶英語單詞。
④看中文,默英文,每個單詞連續默七~八遍。
(二)聽寫單詞的策略
1.任務
聽寫5個新的英語單詞,不要求寫出中文意思。每個單詞聽兩遍,5個單詞都聽寫完后,最后完整地聽一 遍進行核對,前后共聽三遍。
2.對象
初一下的學生,期中考試后。甲、乙兩組各抽好、中、差學生3入,每組9人。甲組是直接拼音英語入門 訓練組,乙組用的教材是初中英語第一冊(人教版)。甲組入學最高分數190分,僅1人,180分以上7入 ,最低分為130分。乙組入學時最低分數為180分。乙組的生源明顯優于甲組。
3.結果 組別 甲 組 乙 組 平均數 項目 聽寫單詞(個) 2.1個 0.55個
結果分析:聽寫單詞的能力,甲組聽寫能力明顯強于乙組,聽寫出的單詞幾乎是乙組的4倍。
4.聽寫單詞的策略和方法特點甲組
① 聽詞,模仿主試的發音,讀出單詞的音。
②邊讀單詞的音,邊按字母、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寫出單詞,聽詞后能較快寫出單詞。
③聽第三遍核對時,邊聽邊看聽寫出的單詞,同時按字母、字母組合發音規律讀單詞,核對單詞的正確性 。
乙組
①聽詞,模仿主試的發音,讀出單詞的音。
②邊讀單詞的音,邊由讀音轉化成字母名稱后寫單詞,聽詞后常因讀音找不到相對應的字母名稱或在轉化 過程中往往連讀音也產生遺忘,很慢才寫出單詞或寫不出單詞。
③聽第三遍核對時,邊聽邊看聽寫出的單詞,由讀音轉化成字母名稱,核對單詞的正確性;大多數學生聽 音后找不到相應的字母名稱,無從核對。
(三)建議:
除在情景功能對話中運用、鞏固、記憶單詞外,關鍵是要培養學生掌握按字母、字母組合直接拼讀拼寫單 詞的能力的策略以達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目的。
六、模仿對話的策略和對話的策略
1.任務
聽—模仿—表演對話。對話由8個話輪組成,基本無新知識內容。學生首先聽一遍對話錄音,整體理解對 話內容,然后按男女角色逐句模仿說對話。如模仿中有困難,主試可領說一、兩遍。最后再聽一遍錄音后按男 女角色表演對話。
2.對象
初一下的學生,期中考試后,甲、乙兩組各抽好、中、差各兩對,共12對學生。每對由男女生組成。甲 組采用直接拼音英語入門教材為主,初中英語第一、二冊(人教版)為輔。先學直接拼音教材,在這基礎上再 學初中英語教材,直接拼音教材是由情景功能對話和英語直接拼音兩條主線組成的。甲組生源較差。乙組是采 用初中英語第一、二冊(人教版)的學生,生源較好。
3.結果 組別 甲 組 乙 組 平均成績 項目 聽對話 聽懂70%~75% 聽懂60% 模仿對話 主持平均領說2 主持平均領說2
~4句,每句1~2 ~7句,每句2遍
遍,學生模仿語 ,學生模仿語音
音、語調基本正 、語調尚可,逐
確,能較快模仿句 句模仿較慢,模
子,較熟練 仿句子不太熟練 對 話 好的學生對話5 好的學生對話3
~7句,一般學生對 ~4句,后進生對
話3~4句 話0~2句
結果分析:在聽、模仿和對話的能力上兩組有較顯著的差異。甲組基本上能聽懂(無生詞和新語法現象, 個別單詞根據上下文能猜出),乙組則有一點困難;模仿對話時甲組比乙組領說的次數少,語言和語音、語調 較正確,速度較快、較熟練;甲組比乙組對話能力強,平均說出的句子幾乎多一倍。
4.聽、模仿和對話的學習策略
下面是兩組學生在聽、模仿和對話方面表現出來的學習策略及方法特點。
A.聽和模仿
甲組
①在對話中整體理解句義和詞義;
②個別詞聽不懂,從上下文中猜義;
③記句子的關鍵詞;
④長句子分意群或短句記,完整記句意;
⑤能適應各人的讀音,注意口型、表情;
⑥能理解已學單詞組成的詞組的意義;
⑦(模仿時)基本上能整句模仿。
乙組
①脫離上下文扣詞義,不求文意;
②個別詞聽不懂,就放棄理解句義,不依靠上下文猜詞義;
③記了上半句,忘了下半句;
④長句反應不過來,聽不懂就放棄;
⑤不習慣聽別的教師的讀音,不注意主試說話的口型;
⑥不理解由熟悉單詞組成的詞組的意義;
⑦不能整句模仿。
B.對話
甲組
①記住簡單句:
②根據意思或印象對話;
③根據整體內容對話。
乙組
①前后混淆;
②理解部分內容,如問候語,其它則不理解;
③雙方交流時不從整個對話的意義出發,意思不連貫,有時互相不理解。
5.建議
①培養聽一遍句子后能整句模仿說出句子的能力。
②培養根據上下文連貫意思能整體理解對話內容的能力。
③培養根據意思、印象能靈活進行對話的能力。
七、調查的方法
1.面試調查法
單詞采用一個個學生面試,對話采用一對對面試:面試采用問答和當場記錄的方法。主試和被試一對一或 一對倆。
2.觀察法
觀察學生按發音規律或字母名稱拼讀單詞。有的學生只讀字母名稱,不讀出單詞的音;有的借助手指書空 ,用筆在紙上默寫。觀察學生聽單詞讀音后如何把詞寫下來的過程以及聽、模仿和表演對話的過程。
3.有聲思維法(think aloud)
請學生出聲拼讀,甲組按字母、字母組合發音規律拼出單詞讀音、記單詞,然后聽寫。乙組按字母名稱先 后次序拼讀(大多不讀出單詞的音),然后聽寫。
4.有聲說話法(talk aloud)
學生說出記憶、聽寫和聽、模仿、對話的方法、順序和過程。
5.談話法
默寫和聽寫5個單詞后,請學生讀出單的音,并問學生拼讀、拼寫單詞的方法和聽、模仿對話的方法、步 驟、過程;問學生每個單詞拼讀幾遍;是看中文默寫英文,還是看英文記憶中文;有否5個單詞合起來記,記 幾遍,最后是否有自我核對等。
1.《外語教育學》,章兼中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
2.《小學英語教育學》,章兼中主編,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6年
3.《外語教學心理學》章兼中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
4.J.Michael O'Malley and Anna Uhl Chamot 1990.Learning strategics in secondlanguage acquis ition.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5.Ellis, R.1986, Understanding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6.Ellis, R.1991,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本學期學習七年級英語(上)go for it !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堅持以下理念的應用:1、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創新精神;
2、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目標設計以學生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
3、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4、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即采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
5、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
總之,讓學生在使用英語中學習英語,讓學生成為good user而不僅僅是learner。讓英語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最實用的工具而非累贅,讓他們在使用和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體味到輕松和成功的快樂,而不是無盡的擔憂和恐懼。
二、所教班級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62人,來自全市各個小學,其中我校小學部和廈坪輔導區小學生居多。在英語基礎方面很薄弱,由于在小學英語課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他們在寫的技能方面基本上沒有得到過訓練,連音標和字母的拼讀都沒有掌握好。學生整體的惰性強,自覺性差。另外,學生在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方面還存在諸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例如:很多學生不能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學在學習中缺乏小組合作意識;大多數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學習沒有計劃性和策略性;不善于發現和總結語言規律,不注意知識的鞏固和積累。
三、教材分析
七年級上冊英語課本共分為預備篇和正式篇兩部分。
預備篇是為了使沒有英語學習基礎的學生更好地使用本套教材而編寫的。它的主要內容為26個英文字母和最基本的英語日常用語。
starter unit1 good morning! 本單元要求學生掌握英文字母a — h,能認讀其印刷體和手寫體字母的大小寫等四種形式。書寫(大寫和小寫,筆順,筆畫)基本合乎要求。能看聽,說本單元所列的日常交際用語,重點學會打招呼,并做到語音語調正確。注意一些字母及日常交際用語的發音,萬事開頭難,首先利用這個單元培養學生們對英語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starter unit2 what’s this in english?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為:學習letters(ii — rr)10個字母;學習words(map orange jacket key pen ruler quilt)等7個表示事物的單詞;本單元的核心教學內容是“認物”。用英語確認周圍的常見事物,比較符合英語初學者的實際情況。
starter unit3 what color is it? 本單元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單元,學習letters(ss — zz)8個字母;學習words 緊密圍繞“詢問顏色”這一話題,把字母、有關顏色的日常交際用語、詞匯和結構有機地結合起來,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幅真實的生活畫面,有效而全面地復習了預備篇前三單元的內容。
正式篇unit1 my name’s gina本單元繼續圍繞“結交新朋友”使學生學會打招呼和介紹自己、詢問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what’s your / his / her name? my / his / her name is …”;通過學習區分“first / last name”了解有關姓名的文化知識;通過查詢電話號碼“what’s your / her / his phone number?”,學習數字1-9。
unit2 is this your pencil?圍繞著“is this your pencil?”這一主題展開聽說讀寫等多種教學活動,其教學的核心內容是“確認物主”。
unit3 this is my sister.教材分析本單元圍繞介紹家庭成員開展聽說讀寫教學活動,中心話題是介紹家人和親屬。
unit4 where’s my backpack? 本單元的主題為念叨物品的位置使學生在熟悉物品名稱的基礎上,用方位介詞熟練地表達物品的位置 能用where 問句及一般疑問句提問并回答并自然地引出名詞的單復數及人稱代詞they 的用法。
unit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是圍繞“與朋友共渡時光”話題,展開教學活動,學習動詞have的一般用法。
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food,主要語言功能項目是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
review of units 1-6本單元是個復習單元,復習前六個單元的單詞及其用法。通過對6個單元對話的復習,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復習一般疑問句和特別疑問句及其回答,讓學生熟練運用這些句子。復習實意動詞的用法,句型和單詞相結合,培養學生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教材內容圍繞著詢問價格展開,讓學生學會念叨衣物,例如顏色、大小等。基數詞10-30。為下單元教學序數詞奠定了基礎。
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整個單元以念叨“生日”為主線,將12個月份的名稱、序數詞的學習融入到一系列的小任務中,學生通過詢問對方的生日來完成一個最終的目標,即學會應用日期的表達方法。
unit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電影”,具體涉及電影的類型,以及學生圍繞電影念叨喜愛哪類電影,并能用相干形容詞描述相干類型的電影。
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本單元主要是學習情態動詞can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問句,肯定與否定回答,以及特別疑問句的構成和用法;復習what引導的特別疑問句。 【1】 2011年下半年七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列表:
查看更多>>
unit 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以學生最為熟悉的日常作息習慣為念叨話題,練習時間的表達和詢問方式,同時逐步的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整個單元以念叨日常作息時間安排為主線,將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語言、詞匯和時間的表達法融入一系列的小任務中,初一的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的任務達到交際的目的,從而能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且初步了解時差。
unit 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本單元主要學習一周中星期一到星期天的表達方式;掌握學科的表達;學習用because和表示品質的形容詞表示理由;學習what,why,who引導的特別疑問句。
review of units 7-12教材分析。本單元是個復習單元。由四頁構成,1.復習7-12單元的單詞及其用法。2.通過對6個單元對話的復習,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3.復習一般疑問句和特別疑問句及其回答,讓學生熟練運用這些句子。4.復習實意動詞的用法,句型和單詞相結合,培養學生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
四、教學要達到的三維目標
(一)知識目標:熟記并熟練運用課本中出現的重點單詞、詞組、句型,并能夠運用這些句型進行簡單交流。
語法:一般現在時be動詞的基本句型;物主代詞的用法;
課文:聽懂課堂用語,并做出反應;逐步學會預習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聽懂課文語音材料;學會查字典。書面表達:對人物特征進行描述;能用正確的所謂寫信;描寫人物。
(二)能力目標:進一步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英語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聽話說話的能力,養成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說,就是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能用正確流利地運用英語交流,具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指導學生進行拼讀和預習,培養自學能力;通過比較級、最高級的學習,培養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了解動物習性,培養描述動物特性的表達能力;對語言點的歸納能力;增強用英語談論過去活動的能力;培養拼讀英語單詞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培養熱愛學習好習慣;增強自信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發展社會交往素質;尊敬長輩,與人和睦相處;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
三、奮斗目標
鉆研新課標,提高教學水平,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努力達到學校規定的教學指標,為學生下一階段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具體措施
1. 每天背誦課文中的對話。目的:要求學生背誦并默寫,培養語感。每天利用固定時間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能盡快掌握閱讀技巧,培養閱讀興趣,從整體上提高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的能力。
2. 每天記5個生詞,2個常用句子或習語。實施:利用“互測及教師抽查”及時檢查,保證效果并堅持下去。同時,整合家長的力量,讓家長在周末期間監督學生聽磁帶、讀課文。
3. 認真貫徹晨讀制度:規定晨讀內容,加強監督,保證晨讀效果。
4. 堅持日測、周測、月測的形成性評價制度:對英語學習實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給學生檢驗自己努力成果的機會,讓進步的同學體會到成就感,讓落后的同學找出差距,感受壓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競爭意識。
5. 在課堂上體現知識的梯度,面向全體,分層次要求,對后進生進行專門輔導,布置單獨的作業,讓他們在小進步、小轉變中體味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自信,盡快成長起來。
6. 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7. 實施"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建立英語學習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教學活動。
8. 在教學中根據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9. 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注重好習慣的養成和方法的掌握,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0. 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五、課程安排及教學進度
第一周-第三周:開學初預備篇教學及其他教學準備工作
starter unit 1-unit 3 階段性檢測
第四周—第五周:unit 1-unit 2 階段性檢測
第六周五一節假期
第七-第八周: unit 3-unit 4 階段性檢測
第九—第十周: unit 5-unit 6 階段性檢測
第十一周: review unit 1-unit 6 期中復習階段
mid-exam of unit 1-unit 6 迎接期中考試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 unit 7-unit 8 階段性檢測
每十四周—第十五周: unit 9-unit 10 階段性檢測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 unit 11-unit 12 階段性檢測
第十八周—第十九周: review unit 7-unit 12 復習迎接期末考試
[2] 2011年下半年七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列表:
在小學我們接觸過英語,但是學習英語的時間還比較少,并沒有頻繁的正式的學習英語,這一過程在初一才正式開始,作為初一的英語老師,教學計劃該怎么寫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供大家參考。
初一英語新學期教學計劃書范文1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共有--人,上學期英語考試成績如下:
及格人數--及格率--優秀人數--優秀率--人均分
這次英語考試成績不甚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對新教材還沒有很好的適應。作為新課程改革的第一個學期,我們摸著石頭過河,走了許多的彎路。
二、教材分析
這套教材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融匯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與原教材相比還增加了文化背景和學習策略等部分,并增加了任務型學習成份和語篇的輸入。本書每個單元都列出明確的語言目標、主要的功能項目與語法結構、需要掌握的基本詞匯,并分為A和B兩部分。
A部分是基本的語言內容,B部分是知識的擴展和綜合的語言運用。這套教材是基于城市學生的狀況編寫的,對于我們農村學生來說,由于小學基礎不好,到初中以后學起來的確有些吃力,光是一千多個單詞就嚇退了不少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我們還必須知難而上,為了提高農村的英語教學成績而努力。
三、教學重難點
1、Modal
verb can, must, have to, would like;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answers
2、What
time questions, when questions, Adverbs of frequency;Prepositions ofTime
3、How
questions, How long questions, How far questions;Prepositions ofPlace
4、Imperatives(Don't),
Can for permission
5、Why,
What, Where questions; Adjectives of quality
6、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How, What questions; Yes/No questions andshort answers
7、There
be structure, Where questions, prepositions of place
8、Adjectives
of description; Affirmative statements;
9、Simple
past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verbs; How was your weekend?
10、Past
tense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verbs ; was/were;
四、教學目標(參見新課程標準)
(一)、英語三級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目標
對英語學習表現出積極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語段和簡短的故事。能與教師或同學就熟悉的話題(如學校、家庭生活)交換信息。能讀懂小故事及其他文體的簡單書面材料。能參照范例或借助圖片寫出簡單的句子。能參與簡單的角色扮演等活動。能嘗試使用適當的學習方法,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能意識到語言交際中存在文化差異。
(二)、語言技能三級目標
五、教學方法
這學期仍然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Task-Basedlearning;簡稱TBL)是20世紀80年代外語教學研究者經過大量研究和實踐提出的一個具有重要影響的語言教學模式,該模式是20--年來交際教學思想的一種發展形態,它把語言運用的基本理念轉化為具有實踐意義的課堂教學方式。
任務型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有效途徑之一,近年來,國際上廣泛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方法,教育部制訂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修訂的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第一冊均強調了以任務為基礎的語言學習。
這學期主要通過任務型教學來訓練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任務型教學是從活動中獲取知識。任務完成的過程,就是一個知識轉化的過程;運用已有的知識,通過小組活動,學到新的知識,即完成從陳述性知識到程序性知識的轉變。教師備課時重點考慮;如何設置一個合適的語言環境。這個大語言環境又是由各個小語言環境組成,其中一部分是陳述性知識,另一部分則是程序性知識。教師的作用是指導學生通過活動把它們有機地聯系起來,從而完成了知識遷移過程。常用的訓練活動有以下幾項:
(1)Daily report:值日生介紹自己、家庭成員或朋友的情況,其它學生可互相提問題,詢問個人職業。
(2)Play a guessing game:用問題“what does hedo?”引入任務,讓學生猜測多媒體課件中人物的職業,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3)Ask the way :創設問路情景,根據實際情況 telling the way,eg, I want to go thehospital 完成對話活動。
(4)See the doctor、go shopping等:學生可扮演角色,進行對話。
(5)Have a discussion :學生分小組討論
(6)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up?通過訓練把課內的語言學習與課外的語言活動結合起來,改變了過去老師一言堂的模式,變學生為主體,課堂主要是提供了一個學生獲取知識的平臺。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地獲取知識。
六、主要措施
1、加強詞匯教學。
包括單詞拼寫,詞義記憶,語用功能的訓練,在平常的教學中一定要常抓不懈。詞匯是文章、句子的基本單位,詞匯量的大小,將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流利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否熟練地用英語讀和寫;能否順利地用英語思考。從去冬期末考試所反映的問題看,在今后的教學中,在加強拼讀與拼寫的同時,應幫助學生進行有意識記,應加強對詞的用法及內在含義的理解,要培養學生用英語解釋單詞的能力,逐步啟發引導學生用英語思考。單詞教學一定要做到詞不離句,這樣,學生在學會了單詞的同時,也學會了詞的一些基本用法。
2、基本的語法教學一定要與語境相結合。
進行語法操練時,要堅持“四位一體”,即話題、語境、結構、功能相結合。抓住話題,聯系語境,確定語法結構,明確語法功能(交際功能)。要重視語法知識對于培養語言運用功能的基礎作用,又要注重改革教法。課堂上一定要有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枯燥的題海戰術已不能適應現今的英語教學。
3、加強交際用語教學。
用英語進行交際是英語教學的根本目標。在教學語言功能項目時,要盡量避免格式化,不能限制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應變能力。
4、進一步培養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又一重點。閱讀能力的培養在于平時。教師在平時講解閱讀理解題時,應著力幫助學生分析語言材料,而不是核對答案。
5、大力加強對新課程、新標準的學習和研究。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抓住重點,理解英語課程的性質,把握課程設計的基本理念。我們必須明白: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
初一英語新學期教學計劃書范文2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本人將繼續遵循以人為本,關注全體學生,凸現學生個性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認知能力為基礎,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英語素質和應用英語的能力,寓培養學習興趣、學習樂趣于教學之中。特別關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方面的培養,結合課堂有效教學模式,進行文化意識方面的滲透。同時,遵循學校有效課堂教學改革宗旨,全面實施30+15課堂教學模式,注重精講精練。教學中,重點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在小學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聽說讀寫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多與學生溝通,及時了解他們學習英語方面的困難,并做到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認真備課,備教材,備學生,上好每一堂課;作業全批全改。
二、教材分析
初一英語(上),共有14個模塊,其中起始級有4個模塊,主要是復習鞏固小學的英語基礎知識。初一英語教學正式教學內容有10個模塊,每個單元均以“話題”為中心,在真實的情境中呈現基本日常用語和簡單對話,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精心設計各種練習,幫助學生均衡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國力,每個模塊都有對重點知識的總結,方便學生和和教師查詢;又安排了語音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和掌握英語語音的規律和單詞的讀音規則。此外,本冊書的知識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措施
1、抓語音過關
學習英語中,語音是學習的基礎。如果語音過關,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此外,學生的語音過關,能幫助學生提高記憶詞匯的效率,能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自學能力,能幫助學生正確地讀出單詞,讀出英語句子,從而有效地增強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自信心。
2、注重詞匯過關
初一許多詞匯是在小學階段已學過的,重現率高,便于學生記憶復習和鞏固。在學習單詞時,可采用以舊引新的方法,在單詞學習繼續鞏固音標知識,可以注出每一個新詞的讀音,有利于幫助學生記憶新的詞匯,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做到詞不離句,活學活用。做到詞匯天天清,周周清,對有學習能力的學生,每個單詞的聽說讀寫譯五會能力必須過關.
3、重視對課文的理解
用淺顯的語言把它們改編成小故事,講時配以表情、動作來幫助理解課文,這樣能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新課知,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還可采取多媒體創設情景、或利用實物投影等形式學習新課。
4、注重對學生進行培優扶差
多與后進生溝通,教學上和生活中注意因材施教,做到“一視同仁”,對其循循善誘,耐心教育;并幫助其克服自卑,增強信心,利用課余時間輔導其學習。要及時檢查,及時補救。做到所學知識天天清,周周清。
5、多與學生的溝通與合作
平時多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了解其思想動向,關心學生學習和生活中情況.努力構建一個民主、和諧,緊密合作的融洽師生關系。
6、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平時多與同行交流,多向有經驗有水平,能力強的教師學習,比如多聽課,多看書,以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同時,多與備課組成員密切合,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向科組其他老師請教,做到勤學好問,認真做好日常的英語教學工作。
7、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認真備課、上課,認真實施30+15的文華教學模式,提高每一堂課的教學質量,將有效課堂教學改革繼續深入下去。
四、教學內容和時間
由初一備課組成員統一安排
初一英語新學期教學計劃書范文3一、指導思想
根據初一學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發展需求,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運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同時用新課標理念,結合新課標精神,進行課堂改革,實行教與學的互動。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努力用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二、基本情況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明確,態度端正,掌握了英語學習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夠積極主動認真地學習,學習成績較好。但還有少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缺少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自覺性較差,相應的學習習慣也差。主要原因是沒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覺得英語學習是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樂趣。一部分學生沒有掌握記憶單詞的方法,連基本的單詞聽寫也不過關,導致看不懂,聽不懂,學不懂。學生的聽力也還有待提高,在這方面失分也較多。主要是聽的時間太少,接觸英語的時間不多。針對種種問題,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一方面應加強基礎知識的講解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掌握詞匯、語法、句型等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多種措施,注意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掌握記憶單詞、聽力、寫作等英語學習技藝,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
初一下冊共10個單元,加上復習單元1個。全書采取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融匯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每個單元都列出明確的語言目標,主要的功能項目與語法結構,需要掌握的基本詞匯,并分為A、B兩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語言內容,B部分是知識的擴展和綜合的語言運用。每個單元還有selfcheck部分,供學生自我檢測本單元所學的語言知識之用。它采用“語言的輸入——學生的消化吸收——學生的語言輸出”為主線編排的。通過確定languageGoal,采用聽、說、讀、寫,自我檢測等手段,有效提高學習效率,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本學期主要是繼續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同時要求學生懂得課堂上的用語和一些基本的對話、短文,能夠看圖說話,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使學生初步獲得運用英語的能力,達到語言運用能力的遷移和拓展。
四、教學措施和方法
措施:1.培養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習效率;2.發揮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作用;3.用良好的師生關系,協調課堂氣氛,培養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勇氣和信心;4.引導學生實現語言的遷移,加強日常生活中英語口語的運用;5.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共同提高。6.加強聽力訓練,擬每天晚上課進行20分鐘聽力訓練。
方法:合作探究教學:教師設計好導學案,學生自學討論。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綜合訓練,扎實雙基。抓好英語的常規教學,確保基礎知識過關
1、單詞過關
利用自習時間、早讀時間,由科代表主持聽寫、默書。
2、詞組過關
把學過的詞組歸納,方便學生記憶。用詞組造句和中譯英訓練。在各個教學班內進行競賽。
3、句型過關
組織學生結對子,一有空就你問我答,營造學習氛圍,同時加強筆頭的練習,使學生能熟能生巧。
4、課文過關
把課文分段,按學習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對學過的課文盡量做到人人會背,有些課文還要求學生會默寫。
教學工作及課時安排
第一周:Unit 1
第二周:Unit 2
第三周:Unit 3
第四周:復習月考
第五周:Unit 4
第六周:Unit 5
第七周:Unit 6
第八周:復習期中考試
第九周:Unit 7
第十周:Unit 8
第十一周:復習7、8單元
第十二周:Unit 9
第十三周:Unit 10
第十四周:復習9、10單元
第十五周:復習考試
初一英語新學期教學計劃書范文4一、指導思想:
堅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教育宗旨,關心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愛崗敬業,以身作則、使學生了解英語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增強學生世界觀和人生觀,使學生初步形成健全合格的中的學生,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所教的本屆七年級新生基礎很差,由于在小學英語課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學生在寫的技能方面基本上沒有得到過訓練,連音標沒講過,甚至有一半的學生26個字母的拼讀都沒有掌握好。經過上學期我和學生的不懈努力,他們的基礎知識得到了加強,學習態度也有所好轉。部分學生有了主動學習的動力,但是整體的惰性還是很強,我要積極主動的幫助他們重新建立學習興趣。
另外,學生在學習策略方面還存在很多需要進一步體會掌握的地方。很多學生不能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學在學習中缺乏小組合作意識,不愿和其他學生交流,不能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大多數同學不能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學習沒有計劃性,完全在老師的指揮棒之下學習,沒能力做到總結語言規律和知識的鞏固、積累。這些都是我和學生要長期作戰艱苦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我會慢慢給學生們信心去完成這些任務的,急是沒有用的。讓學生們樂于接受我的教學指導,并找到自成體系的辦法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三、教材分析:
本冊書主要介紹了日常生活的交際用語以及一些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教材通俗易懂,旨在使七年級學生基本能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本冊書由兩部分組成,即預備篇(3個單元)和正式篇(9個單元)。本書除提供語言材料外,還配有大量插圖和原聲錄音磁帶。
四、教學目標:
通過努力,力求每一位學生能開口講英語,能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會話。通過努力使大部分學生繼續保持學英語的興趣。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英語興趣和積極主動參與實踐,以點帶面,力爭達學校教學質量的要求。
五、教學措施和方法:
措施:
1、培養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習效率;
2、發揮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作用:
3、用良好的師生關系,協調課堂氣氛,培養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勇氣和信心;
4、引導學生實現語言的遷移,加強日常生活中英語口語的運用;
5、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用探究,共同提高。
6、加強聽力訓練。
方法:任務型教學:教師提出指令,學生規范操作。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綜合訓練,扎實雙基。
初一英語新學期教學計劃書范文5一、本學期教學時間安排:
本學期我校從9月3號正式開學,預計到1月20號左右進行期末測試,教育教學時間大約只有20周,在這期間還要進行期中測試,時間相對緊張。對本學期所要進行的教育教學進行了合理的安排,以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就必須抓好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來進行教育教學,,七年級的學生剛從小學升學,很少系統學習過英語,所進行的教學必然會很緩慢,要順利的完成本學期任務有一定的難度,要考好期末考試就更加不容易。
二、本學期教育教學內容:
仁愛英語七年級上冊有4個單元和12個話題以及2個復習單元,一共是6個單元,其中第2、第4單元后面分別設置了一個復習單元,無新的語法和句式。
三、本學期的教學重、難點可以分為兩大塊來看:
一、語法知識點、
1、一般疑問句及回答;
2、指示代詞、人稱代詞、物主代詞
3、名詞復數的變化;
4、方位介詞;
5、特殊疑問句的構成、回答和對劃線部分提問
6、實義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及變化;
7、名詞所有格;
8、一般現在時
9、時間表達法;
二、交際用語(略)
四、本學期將采用的教育教學方法:
英語的教育教學方法很多,各有優、缺點,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加以彌補。針對我教的班級,本學期本人打算用下列方法對他們進行教育教學:
1、用英語教英語(Teach
English in English);
英語畢竟是一門語言,訓練的是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進行很多的訓練,這就要求我們用英語來教英語,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各種能力的訓練。
2、用英語想英語(Think
English in English);
用英語想,也就是用英語思考。學英語而不用英語思考,一定學不好。用英語思考就是在用英語進行表達和理解時,沒有本族語思考的介入,或者說本族語思考的介入被壓縮到了極不明顯的程度。這是真正流利、熟練的境界和標志。
3、背誦和多種練習結合
實事求是的說,大量背誦課文與大量多種練習的結合,乃是對于一切各不相同條件下的英語教學的普遍有效的方法。
4、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英語的內容較多,包括語音、詞匯、語法、交際等等內容,如果對每一項內容都采用同樣的方法來進行教育教學,那么即使是再好的學生也不可能學好,再好的教師也不可能教好。因而,針對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是不可違背的。
五、本學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方法:
1、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和掌握記憶規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突出語言的實踐性,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3、盡量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母語。
4、備好學生、課本、課標,確立最佳教案。
5、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創新,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6、語言點講解要做到精講多練,舉一反三,使學生理解準確、深刻、透徹。
7、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一、增強語感,二、循序漸進,逐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8、加強書面表達訓練,每一單元結合內容布置相應的書面表達練習,擇優選讀,講解技巧,使學生逐漸找到英語寫作的竅門。
9、實行分層次教學。
制定出培優扶差的目標生,分層次輔導,分層次練習,分層次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
10、合理利用課外資料,重點題要重點練習、重點講解,做到主次分明,講求實效。
六、本學期將進行的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