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本科醫學論文范文

本科醫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本科醫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本科醫學論文

第1篇:本科醫學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中國藝術學科的成長,需要有自己的核心藝術理念支持。探尋中國本土藝術理論,一是要充分認識到當下是中國藝術文化成長再次自覺的關鍵時期二是要認真促進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的累積三是要研究明確探尋中國本土藝術理論建設的策略。

一、中國藝術文化成長的再次自覺

“中國藝術文化成長再次自覺”,是基于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而言的。比如在中國美術界,當時開展了對“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理性解析,從而為中國美術文化的新創造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持。如果說中國藝術文化在過去的三十年里有了全新的變遷成長,主要是得力于l978年中國首次自覺地尋求變革而至。那么,從2oo9年開始應該有再一次促進新成長的自覺意識和實在行為。這是人類歷史和現實環境給予中國藝術文化的良機與使命。從中國當下在全球的態勢來看,是具有新的持續飛翔的語境和條件。…中國及中國藝術文化學人當下是需要時刻明白自己已經具有了獨立、健康、跨越發展的空間與條件,關鍵是需要在促進中國本土藝術文化成長的認識論與方法論上,要不斷自覺、不斷提升、不斷拓進。

首先,中國藝術文化本來就有自我之根脈。中國藝術文化的根脈是當下中國藝術文化成長再次自覺的重要認識論基礎。這一點是不可忽視和缺失的。今天中國藝術文化新的自覺和新的發展之緣由與自信底氣,就來源干中國藝術自己本來的根脈。不論講中國藝術文化的偉大復興也好,還是說訴求創建中國藝術學派也好,都是由于中國有自己獨特的藝術文化之根。

從原理上看,思想是有歷史屬性的。當下我們審視、形成和確立探尋中國本土藝術理論是當務之急的思想,也是有厚重的歷史內涵與緣由的。中國藝術文化同中國其他文化一樣具有悠久而厚重的歷史與傳統。不僅中國美術文化傳統、中國的音樂藝術文化傳統、舞蹈藝術文化傳統、戲曲藝術文化傳統等藝術形態是悠久而博大精深的,就是在20世紀才興起的中國電影藝術、中國電視藝術,也有了自己民族特性的傳統內涵。為什么有學者在反思回顧論及中國畫在2o世紀8o年代后出現的一些歷史事項后講:“有趣的是,‘末13論’提出之后,中國畫卻進入歷史最好發展期。‘筆墨等于零’說提出之后,當代中國畫家們反而空前的看重了‘筆墨’,黃賓虹和他的筆墨論大行其道,使許多畫家更深入的思考中國畫的本質精神和文化特性等問題,有利于中國畫的發展。這是要感謝‘末日論’和‘等于零’提出者的”。l2正是因為中國畫有它自身深厚的傳統內容,所以國畫家們才不會盲從于一人之論而失去自我。總之,在者力探尋中國本土藝術理論之時,要守候中國藝術文化的本來之根脈。

其次,“西來東失”的走出。如果從中國近現代的藝術觀念、藝術術語、藝術創造方法、藝術評價標準等視點看,中國藝術在非常長的時間里呈現出了“西來東失”局面。但是,當下是到了走出這種非常態局面的歷史時期了。因此,走出“西來東失”的時刻也是促進中國藝術文化成長再次自覺的重要語境因素。換句話說:走出“西來東失”的標志,就是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的赫然建構與矗立。

所謂“西來東失”,是指中國本土文化隨著西方等外來文化侵蝕而衰微的社會現象。由于西學東來的聲勢強大,致使中國本土藝術文化遭到了時在的哲學人士、政治人物、藝術從業人員等多類人物的抨擊或改良,故而整個20世紀的中國藝術文化都處于“向左走”、“向右走”的非主體性定位之行為的局面。但是,在當下,隨著中國社會整體進步和認識水平與實力的增強,那種唯他者是從的社會語境已經過去了。中國到了要向他者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念、藝術思想、藝術文明的時期。因此,中國藝術文化成長的再次自覺是必要的、是必須的,構建中國本土藝術理論成為了當務之急。只有構建好了中國本土藝術理論,有了厚實的中國藝術文化寶藏,才有向他者推薦自己的資格、自信和實貨。

再則,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30年之改革開放的積淀基礎。當下中國藝術文化成長再次自覺的不可忽視的認識論基礎之一的是l978年至2008年這3O年問中國社會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縱觀中國藝術文化在改革開放三十年里,無論是藝術觀念、藝術價值取向、藝術體制、藝術學術、藝術學科、藝術形態、藝術創作、藝術批評、藝術市場、藝術教育、藝術組織、藝術審查、藝術傳播、藝術交流、藝術消費、藝術生態、藝術變遷,還是在藝術人才、藝術從業隊伍、藝術文化產業、藝術受眾、藝術語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遷提升、積淀起了豐厚的財富。沒有這些已有的藝術文化基礎,是很難去規劃和設定與促進中國藝術文化的再次自覺提升與騰飛的。所以,對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里中國藝術的歷程與得失,應該有全面、深入而系統的研究,在此基礎上才能望在高妙地構建中國本土藝術理論及其系統學說。

為什么需要中國藝術文化的再次自覺?為什么探尋中國本土藝術理論是當務之急?這都是因為中國藝術文化在當下新生長的迫切需要。中國藝術當下的中國處境是:中國整體的發展要求中國藝術文化應該有經典性的反映與成就。所以,中國藝術當下的變遷成長,應該有與昔日之不同的取向與面貌。只有這樣,一方面才能讓非傳統的中國藝術匹配不斷崛起和強大起來的中國整體社會。另一方面,才能讓非傳統中國藝術文化成為強大中國構成的重要內容元素。那么,當下與未來的中國藝術與昔之藝術如何的不同?如何的變遷成長?如何的成就滿足?這些都需要中國本土藝術理論做出回答。可見,中國藝術文化生長新起點的需求,是中國藝術文化再次自覺的促成因素之一。總之,中國藝術的未來是應該在中國自主的藝術價值立場、藝術價值訴求、藝術價值取向、藝術觀念支持下的卓越變迂成長成就。

二、促進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的累積

中華民族的確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偉大的民族。不僅歷史久遠而豐厚,而且是綿延成長從未間斷過。歷史除了有些巧合以外,應該還有些自身發展的規律。中華民族在公元前2l世紀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二第一個國家夏。從此,中國進人了燦爛的文明時期。而當下的中國是在公元21世紀開初便創獲了新的偉大復興的生存語境。這個歷史的巧合或歷史的必然,內在邏輯地注定r中國是到了應該充分自覺認知本土文化、提升本土文化、再創本土文化新輝煌的最佳時刻。在中國本土藝術文化的視野里,我們ti土看到,在悠k的中華藝術歷史長河中,在原始時期,我仃】先人的藝術思維認知能力就得到_『很好地形成、生長和發展。比如在“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等神話中,是已經充分揭示出了中華民族的藝術想象思維、形象思維和藝術創造外化能力。隨著中華民族先民智慧的累積,即便是在先秦時期,我國在藝術認識論、藝術創造方法論、藝術作品集成、藝術理論定格、藝術歷史累積、藝術功能社會化、藝術核心價值確立等方面都有了卓爾不群的偉業建樹。從“畫論”視點看,在戰國時期就已露中國繪畫理論的端倪。著名美術學者俞劍華曾講:“中國畫論自戰國時代,((韓非子》鬼魅易、犬馬難之言,已開畫論之端。”l3從造物設計視點看,無論是實踐上的創造、作品集成,還是理論著述,都是成就斐然。商代的青銅器、甲骨文、銘文字造型、篆書形態,戰國時考工記著述等等都是中華藝術文明的經典、自豪與再創中國本土藝術文明的重要學理邏輯和基礎。事實上,中國本土藝術文明不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中華文明的證明。僅從美術與設計藝術兩個視點來看,仰韶文化中的舞蹈紋盆、河姆渡文化中的雙鳳朝陽牙雕、商代殷墟玉鳳》、巖畫、紅山文化中的玉豬龍)和陶塑女神像))、良渚文化中的((玉璧與獸面紋玉琮等實在創造物,就是中國整體文明不可缺失的鐵證。因此,在當下我們應該大力促進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的創建與累積。

在20世紀中國藝術界至少有兩個自卑,一個是對中國民間藝術的自卑,另一個是對中華本土藝術的自卑。對中國民間藝術的自卑表現在:認為民間藝術是粗俗之物故不能登大雅之堂。將民間藝術的價值看低而瞧不起。殊不知民間藝術卻是藝術之根。瞧不起民間藝術的不良心理反應和認識,揭示了一些人對中國草根藝術文明的可貴價值認識不足。就在當下,那種對中國草根藝術形式認識不到位的觀念仍然存在而被人批評。“至少在央視春晚上,流行歌手歸為音樂舞蹈類,而二人轉,小品歸為語言類。二人轉其實就是一種說唱藝術,與美國的Rap、Hip—hop都屬于一種根源性、底層的音樂。但是,美國人可以把這一貧窮黑人社區的音樂文化發展成為全球文化潮流,中國人卻始終只把二人轉看成為一種舞臺表演或北方曲藝。”l4實踐證明,對中國民間藝術文化的自卑將導致對中華文化整體認識的自卑心理與認識的產生。一些人對中國本土藝術的自卑反應在:認為中國的藝術不如西方的藝術科學和高級,故而,一味地要用外來藝術改造中國本土藝術。比如:被著名國畫家潘天壽(18971971)在l957年稱之為“無祖宗的世界主義者”的江豐(19l0一l982),在195O年秋天,于杭州的一次國畫改革會議上說:“中國畫,不能反映現實,不能作大畫,必然淘汰。將來定有世界性的繪畫出來。油畫能反映現實,能作大畫,是有世界性的。I】在此認識基礎上,他將時名為“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的“中國畫系取消”。不過,“這種排斥其他畫種的說法和做法引起一些國畫家的不滿。”l6I對中國自身藝術文化的自卑的結果,是導致中國本土藝術走向虛弱化。這種不良的民族藝術認識論和具體的誤導性藝術民族創造實踐方法論,無疑是不利于中國本土藝術文化的創造和成長。在當下的語境促進和構建中國本土藝術的重要認識與行為,就是要讓中國本土已有的經典藝術文化繼續發揮光芒與應有作用。

中國本土藝術文化是豐厚的。僅從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看,藝術認識論的“行己之道”、吐故納新、生生不息、寫意、情理、形神、哲理、意象、立象盡意等觀念、藝術價值論的“文以載道”、藝術辯證法的虛實論、“不似之似乃為似之”、藝術變遷論的“筆墨當隨時代”、藝術方法論的“無法而法,乃為至法”、“大人達士,不拘于一家”、“搜盡奇峰打草稿”、藝術評價論的“氣韻生動”和“意境”學說、“品級論”,以及繪畫藝術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造物在我”、“大象無形”、音樂藝術的“大音希聲”、舞蹈藝術的“舞,動其容也”、園林藝術的“納千頃之,收四時之爛漫”等眾多藝術學理,都是應該不斷閃亮的重要的中國本土藝術思想。只有在不斷深入研究梳理和經典編碼中國已有本土藝術思想之集大成的基礎上,才能更加充分和完善構建當下與未來的中國本土藝術理論。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拋棄中國已有的經典藝術思想。

中國本土藝術理論從先秦至今,應該說是在不斷創生增厚的。當下的歷史任務是更需要中國藝術學人認真對待和重視運用自己民族的藝術學術、藝術思想的時候了。著名美術理論家水天中對著名畫家吳冠中的藝術思想與創造行為的評價結論是值得重視的。他說“如果以教科書的標準去衡量吳冠中的文章,會找出許多論證欠充分、推理不嚴密的地方,許多批評吳冠中文章的人就是這樣做的。但如果看文章對突破美術習規的定勢,拓展美術家思路的作用,在20世紀后期的中國美術理論領域中,吳冠中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在世紀之交的中國美術界,吳冠中的藝術作品與藝術觀點仍然是頻頻引發爭論的話題。因為他繼續向秩序挑戰,因而這正是一種價值,一種分量。因為它越過人們難以擺脫的二元對立定勢,讓我們看到中國繪畫和其他事物一樣,也有著多樣發展的可能性。”"其實,中國許多藝術學人在突破藝術習規、拓展藝術邊界、豐厚中國本土藝術思想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當下與未來的中國人應該認識和明白這一點。及時認識到和肯定中國藝術人自有獨到的藝術智慧和藝術創造力與藝術成就,是促進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累積的當務之急。

三、明確探尋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的策略

探尋構建中國本土藝術理論及其體系,不是一蹴而就和隨意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精心設計和制定確實可行的戰略。因此,能夠明確認識到研究制定建設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策略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是當務之急。

首先,確立大氣的思想認識之策。此之大氣,意即宏大開闊的思維、視野與氣勢。以大氣的思想認識論來指導構建中國本土藝術理論,是力求避免自卑、低俗、小氣、狹隘等思想意識、思維與行為。

第2篇:本科醫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科學人文主義;薩頓:人本主義 

 

“科學人文主義”一詞是薩頓首先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為了解決科學和人文這兩種不同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協調、緊張關系的。然而,在內在論影響之下,科學哲學向來是見物不見人,把科學活動看作一個封閉的系統,只研究科學自身的因素,而忽視了研究科學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近代以來,邏輯實證主義者片面強調主觀感覺的“中性”,更使科學逐漸脫離社會因素和人的因素。這里仿照薩頓科學人文主義和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尋求一種在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的手段,即人本主義思想。 

 

一、科學人文主義的緣起、內涵及意義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并展現出了無窮的魅力,使“瓷本主義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科技的繁榮壓倒了其他文化形式,衍生出了惟我獨尊的大科學主義。但是,繁榮的背后往往總是存在著陰影,科學過度發展所帶來的種種負面效應也日漸突顯,人文主義者們對其的批判之聲越發之大,發科學主義的浪潮也變得日漸高漲,不可避免的就是科學與人文的分裂對立日益加深,后果愈加嚴重。對此,薩頓指出,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怕的沖突”。這種沖突必將伴隨著科學和人文的發展進一步加深·舊人文主義是以解放人性、尋求自由為主題的,而薩頓就針對科學與人文的矛盾敏銳地提出了新的科學人文主義。薩頓明確指出:“我們必須使科學人文主義化,最好是說明科學與人類其他活動的多種多樣關系——科學與我們人類本性的關系”。在薩頓看來,只要關注科學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學中“注入”人性,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他于是提出一種以科學為基礎的新人文主義,即“科學人文主義”,他又將之稱為“科學人性化”。 

薩頓指出僅僅依靠科學并不能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愛因斯坦也曾說:“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手段,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類帶來幸福還是帶來災難,全取決于人自己而不是取決于工具。”所以,必須使“科學人性化”,強調促進科技發展的目的是服務于人,在這一點上。科學發展觀與之完全一致。它主張科技發展要以人為本,因此,是薩頓科學人文主義的繼承、弘揚、創新與實踐。 

如僅就文化層面而言,科學人文主義產生的總背景是“兩種文化”的分裂與對立。所謂“兩種文化”,在目前狀況下,可按薩頓和斯諾所指認的加以理解,即:一是科技專家的文化,另一是人文學者(文學知識分子)的文化。具體而言,科學人文主義產生的基礎至少有三:一是傳統人文主義,二是近現代科學及科學文化:三是現當代的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沖突以及人們對此問題的求解。薩頓的科學人文主義是一種理想的科學技術發展觀,它至少包含四層意義:作為一種新人文主義,其以科學為基礎:同時肯定人文的價值,強調必須以正確的人文價值觀為導向促進科技的發展;倡導科技與人文的協調共進;其目的是使科學發展完全為人類服務。 

科學人文主義自提出后,引起科學哲學等領域學者的廣泛關注及深入探討。至20世紀50年代末,斯諾明確指認了“兩種文化”現象,之后布羅克曼提出“第三種文化”,同時伴隨著“索卡爾事件”、“科學大戰”,科學人文主義思潮在西方得到時代的關注,獲得了新的發展。 

既然科學人文主義在科技發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作為科研工作者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呢?這需要尋求一種適用的手段。 

 

二、在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的手段——科研人本主義

(一)人本主義思想的起源和特點 

在古希臘時期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就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入的理性力量。在西方中世紀,哲學成為“神學的婢女”,封建神學的蒙昧主義和禁欲主義成了束縛人的枷鎖。到了14世紀時,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熱那亞新興的學者以研究古代文化為借口,首先在思想上展開了反封建主義和天主教的神學統治的斗爭。文藝復興在15世紀擴展到了整個歐洲,到16世紀達到。在文藝復興運動中,資產階級思想家抨擊封建神學的“神本主義”,要求“以人為中心”,提倡以“人性”來反對教會的“神性”,主張個性解放和自由,把人們的價值由天堂拉回到人間,高揚人的意義和價值,形成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本主義。 

現代西方人本主義的再次興起則首先是基于其發展之中面臨的新矛盾,因而現代西方人本主義與傳統的人本主義比較出現新的特征:傳統人本主義從人本身出發研究自然、以某種精神或物質的實體為基點來說明人。在認識論上要求得某種共性的東西,因此是本質主義的,并且強調人的理性作用。而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反對自然的研究,認為哲學只研究人,把人的存在提到本體的高度,主張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的本體論。對人的理解,排斥做自然主義、理性主義的解釋,認為人是孤立的個體,其存在及本質是情感意志和心理體驗等,是超出精神物質之外的。現代西方人本主義不承認世界有所謂共性的東西,強調人的個體性,在個體的自我中尋找人格的完整,更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體驗。 

 

(二)從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思想發現科研中的人本主義 

第3篇:本科醫學論文范文

摘要:雖然高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是目前基本檢查(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嗅診)仍很重要。教師應重視基本檢查的教與學,根據全國統編七年制《臨床診斷學》要求,作好課堂設計。教師熟練掌握基本檢查法是非常重要的,應充分應用人體模特進行基本檢查教學,經求學生的反饋信息并不斷改進。學生既要學會怎樣恰當地體格檢查又能完全理解是非常必要的。師生都需刻苦鉆研、認真勤奮、繼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醫學生;基本檢查;教學質量

ResearchonImprovingTeachingQualityofBasicExaminationforMedicalStudentsofSevenyearProgram

Abstract:Althoughthehigh-newtechnologydevelopmentisveryquickly,thebasicexamination(inspection,palpation、percussion,auscultation,olfactoryexamination)itselfremainsimportant.Tutorsplacegreatemphasisonteachingandtrainingofbasicexamination.Basedonthenationaltextbook"ClinicalDiagnostics"forseven-yearprogram,basicexaminationmethodhasbeenspecialydesignedinclassroom.Tomasterbasicexaminationisveryimportantforteachers.Bodymodelisperfectlyusedforteachingofbasicexamination.Thispaperdiscussestheteachingandstudyingexperienceofbasicexaminationinclassroom.Itisverynecessarythatmedicalstudentslearnhowtoexaminebodyproperlyandtounderstanditcompletely.Tutorsandstudentsallneedtostudyhard,carefully,diligentlyandtoenhanceteachingqualityinclassroomcontinuously.

Keywords:Medicalstudents;Basicexamination;Teachingquality

培養高水平的醫學人才,需要醫學教育改革。比如,本校設計未來醫學教育的改革方向時,提出了精英教育和長學制的思路,未來將逐步減少五年制專業的招生數,加大七年制學生的比例,進行本碩課程的貫通和優化培養,如何結合當前實際情況,與時俱進開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以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是值得思考與探索的問題[1]。七年制醫學生屬研究生,需適應醫學科技發展、積極穩妥推進改革,全面提高培養質量,提高教與學的效率[2]。在學完醫學基礎課后、進入臨床之前,需學習診斷學。基本檢查是診斷學中的重要部分,如何提高基本檢查教學質量十分重要。七年制醫學生操作能力仍需提高,對學生要求應十分嚴格[3],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強調需要認真學習基本檢查,勤奮與堅持不解,珍惜最寶貴的時間。下面對七年制醫學生上完診斷學基本檢查調查后分析總結如下。

1重視課堂基本檢查教學

在每年的教學工作中,怎樣處理好知識教育與能力培養的辨證關系[4],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醫學生診治疾病的能力很重要。校、院等各級領導十分重視,提出醫、教、研齊頭并進,既要深入提高醫療水平、科研水平,又要提高教學水平,包括課堂基本檢查教學水平。需經驗豐富的老師講課,知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5],抓住重點,既要把重點與難點講清楚,又要示范得十分正確。老師認真努力,在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不斷提高七年制醫學生課堂基本檢查教學水平。教師應努力以滿腔的熱情、專注的精神、堅強的毅力、豐富的經驗、生動的語言和嫻熟的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醫乃仁術,由于醫學研究和實踐對象是人,因此醫學的全部活動必須由醫德思想體系來指導[6]。從基本檢查教學時就應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要舍得花費時間和精力,這是一個高度創造性的活動,還應掌握學生的特點、教學媒介、學科性質,所要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的類型以及所用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等。有時教師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事件就可能激起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而這種動力還可能被持續加強。教學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首先在主講診斷學時應做到概念明確、體檢的手法應準確,舉例生動、恰當,非常認真地向學生講授。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其自身規律的,疾病的病因、病理、發生、發展也是有規律的,教會學生能夠發現和認識這些規律為明確診斷服務,為有效治療疾病服務,注重基礎知識訓練,著眼教育質量提高。基本檢查在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中診斷疾病十分重要,例如抗擊ASRS[7],參加抗震救災醫療隊診斷地震災區患者時,都十分重要。教師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勤懇踏實的敬業精神,學習國際最先進的技術,將尖端科技應用到醫學教育中。

2虛心學習,不斷提高授課水平

教師直接面對學生的傳授環節質量影響深遠,從教育實際出發,教師的課堂語言,講解藝術,提問行為,均十分重要。在課堂講授,教師除了要注意理論性、針對性、知識性與思想性外,還應積極探索啟發式教學、直觀法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講重點、難點、疑點。教師應以自己的積極思維來引發學生的同步思維,并將積極思維活動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堅持終身學習[8],引起學生在思想上的共鳴。臨床診斷學是研究診斷疾病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診斷思維的一門臨床學科,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和主干課,是臨床各學科的基礎課,包括體格檢查的基本內容和方法技巧。以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物理學等為基礎的,正確的手法、步驟,動作靈活、協調、輕柔,首先強調概念。

3認真準備教具

如何使教材更有時代感,如何使學生產生興趣,系統地研究國內外優秀的基本檢查方面的教材,結合我國實際進行分析和探討教材改革的問題十分必要。課堂設計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實際運用。教師需準備好教具[9],講好每一堂課,教具包括:聽診器、血壓計、壓舌板、電筒、叩診錘、檢耳鏡、音叉,512Hz、近視力表、檢眼鏡、大頭針或別針、卷尺、直尺、棉簽、膠布等。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親身探索主動而不是被動地獲取知識,并留下供學生進一步探索的空間和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引起其進入更深層次的探索和更高位階段的學習。準備好所有真實檢查用具,例如:結合解剖、病理等知識將基礎學科與臨床醫學各課程之間綜合,課程教材,學科之間有機結合。現代醫學由分科精細又趨向綜合,多學科互相滲透、互相結合[10],講解如何正確應用。不僅要考慮內容,還要思考教學方法,怎樣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和典型的病例,邊講邊示范,提高教學效果。

4精心設計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

4.1明確基本檢查的目標與要求學習及掌握基本檢查方法,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嗅診,掌握這些方法的要領與正確的手技。

4.2視診是用眼睛觀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現的診斷方法。走進診斷室的患者多為輕病人,被別人扶著進入診斷室的患者重一些,由擔架抬進急診室并吸著氧,輸著血的患者肯定為需搶救的急危重患者,首先搶救病情最重的患者。視診,如看到病人鞏膜黃,立即想到黃疸,病因有肝細胞性黃疸、溶血性黃疸、阻塞性黃疸、先天性黃疸,然后逐一鑒別。又如病人發紺,多見于呼吸衰竭、艾森曼格綜合征等患者。

4.3觸診不要以為有了B超、彩超、計算機斷層掃描、磁共振成像、血生化分析儀等儀器就可以不用觸診法了。

4.4叩診一邊講,一邊做非常規范的叩診動作,例如胸腔積液或氣胸都有陽性體征。應注意下列步驟要領。教師將左手中指第2指節緊貼于叩診部位,其它手指必須抬起。右手指自然彎曲,呈90°角,用中指端叩擊左手中指末端指關節處或第2節指骨的遠端。叩診方向應與叩診部位的體表垂直。需以腕關節與掌指關節的活動為主。叩擊后右手中指應立即抬起。同一部位叩診只能連續叩擊2下或3下。

4.5聽診掌握聽診的內容、順序正常與異常并舉例,例如聽診心臟,首先明確在各個心臟瓣膜聽診區,然后明確聽診順序,然后聽診內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額外音、心臟雜音和心包摩擦音。掌握聽診內容與意義。肺部可聽到音,最常見的是肺炎等。

4.6嗅診通過列表,一側為氣味,另一側為疾病名稱,一目了然,有利于記憶。

5不斷征求學生反饋信息

作為教師應不斷努力,不斷提高,每輪課后都征求學生反饋意見,認真分析,不斷改進,作為學生既要認真學習,又應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建議。課后對任課教師直言不諱提出改進方案,對老師的教學也是一種支持。大多數學生評價老師授課重點突出、有熱情、有耐心、細致等。有的同學提出理論聯系實際最好更密切一些,學生通過思考與討論,增加臨床思維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開始有的同學希望應用多媒體,以后研制多媒體課件[11],課件多樣、生動活潑[12],應用教學提高教學質量[13],受到好評。有的同學提出盡量多講實例。以后在課前仔細選用最恰當的實例,例如通過視診觸診結合病史即可診斷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假性動脈瘤[14]。有的同學提出最好始終有人體模特。本文作者在課堂上為七年制醫學生安排人體模特,這需其事先認真閱讀七年制規劃教材《臨床診斷學》尤其是體檢部分,能夠掌握查體的用具與正確的檢體方法,并心領神會地配合主講教師完成規范的查體示教,具有奉獻精神。有的學生希望重點更加突出一些。對其它專科的少見內容,也盡量做到熟練掌握。例如胃潰瘍穿孔合并中毒性腎小管壞死[15],經查體、動態觀察復雜病人對治療的反應,慎用有副作用的藥物、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十分重要。

6繼續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水平的提高永遠沒有止境。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16],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特別是終身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是明智的選擇。加強邏輯性,加強理解,總結歸納,有利于記憶。了解世界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積極成果……,教學思想、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在提高教學效率上下功夫,走效益型的質量之路。重視知識、素質、能力于一體的全面素質觀,培養創新型復合人才,綜合性強、適應面寬。總之,經過實踐與努力,基本檢查課堂教學質量有提高,今后我們應不斷總結經驗[17],努力奮斗,積極研究,使基本檢查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魯艷芳.中醫兒科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時珍國醫國藥,2004,15(1):10.

[2]楊立明,宋鄂,楊春梅,等.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體會[J].淮海醫藥,2004,22(2):167.

[3]楊立明,張雄基,吳運濤.提高七年制醫學生急診醫學教學質量的探討[A].路來金,安力彬.臨床實踐教學理論與實踐探索,第1版[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73.

[4]楊立明,管恩富,王狄.提高臨床教學水平淺析[A].路來金,安力彬.臨床實踐教學理論與實踐探索,第1版[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03.

[5]楊博宇,宋瑩,吳昊,等.論課堂教學視診設計藝術

[J].青海醫學雜志,2005,35(6):58.

[6]楊博宇,張東航,林秀麗,等.醫院文化攝影展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與意義[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9):57.

[7]楊立明,路來金,王冠軍.通過戰勝SARS提高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能力的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10):89.

[8]張學武,柳明珠,李天洙.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教育模式探討[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1):146.

[9]楊立明,焦秀蘭,裴君華.在臨床實踐教學中加強醫德醫風教育的方法與措施[A].路來金,安力彬.臨床實踐教學理論與實踐探索[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231.

[10]袁維丹.市場經濟條件下醫德教育的重要性[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1):139.

[11]楊博宇,楊立明,張吉豫,等.血液凈化視聽教材的制作與應用[M].見:潘云澤王以寧.信息化進程中教育技術的創新與應用.2004-教育技術國際論壇,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4,711.

[12]孟輝.境外學生《中醫診斷學》教學的幾點體會[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1):142.

[13]楊立明,周淑紅,續哲莉,等.制作眼部視聽教材相關法律問題的研究[J].醫學與哲學,2005,26(12):58.

[14]楊立明,韓春暉,姚敏,等.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假性動脈瘤34例臨床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04,33(5):375.

[15]楊博宇,楊立明.胃潰瘍穿孔合并中毒性腎小管壞死的探討[J].海南醫學,2004,15(12):44.

第4篇:本科醫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中職語文 以學生為本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3-0085-02

目前,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現狀與學生學習情況都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如,教師講的知識多且單調,教授的學習方式少且缺乏創新;學生文化基礎較弱,學習不夠主動,學習習慣差,思考少;學生語文知識不扎實,總體水平較低。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從而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效率及質量。

一 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學生最基本的屬性是人,有獨立的個性、人格及尊嚴,有受關注、被重視的需求。每個學生的成長、學習環境存在一定的差異,知識結構水平及學習能力也不一樣,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這些。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則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及認知體驗等各個方面的差異,不僅要求教師做學生學習與生活中的朋友,更要求教師能深切地了解學生的需求,一起探討教學內容、方式及手段,營造溫暖有愛的學習環境。具體來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的內涵要涵蓋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各個層面。

從知識技能層面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知識的構建,并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學生“能學習”“愛學習”為標準。第二,教學方式及手段的選擇要以學生“易接受”為宗旨。第三,學習效果的評價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不能以成績定好壞,評價結果要體現個體的差異性。第四,要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層面來說,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一種正面積極的形象,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做學生學習及生活中的榜樣。要傳播正能量,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讓他們擁有獲得幸福的能力。更要讓學生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一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

二 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策略

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核心精髓是把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和機會去發揮個人的優勢,發掘自己的潛能。具體的改革方向及策略如下:

1.加強中職語文課堂中德育的滲透

要從根本上改變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不僅要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改變學生學習的動機。對于中職生來說,學習的目的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工作,還應該有理想、有對未來的期許。學習的動機也不應該只是為了自己,更要有對父母的回報、對社會的責任。所以,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加強滲透德育的內容,以往德育教學方法與社會的發展嚴重脫節,內容陳舊毫無新意,都是些老夫子式的東西,方式單一落后,和現代化的社會沒有一點銜接,而現在的學生從小接受新式教育,以往的德育教學脫離學生的固有生活,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教師要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導、啟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給學生作為一個社會角色應該承擔的責任,從學生的長遠發展來說,教會學生這些,比教會學生知識更有意義和價值。

2.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很單調,基本上都是老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課堂沒有生機,比較呆板,討論、思考、辯論的機會也就更少了,這也導致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缺失。所以,中職語文教師要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及手段,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勤動腦、善聯想、積極發言,最大限度地開展語文思維活動,讓學生作為主體,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也可以多設置活動及表演環節,讓學生參與教學實踐。

3.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中職生相對而言知識基礎薄弱,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性很大,有的學生偏科很嚴重,有的學生則整體成績都不理想,這加大了教師教學的難度。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課程設置及教學緊緊圍繞學生的興趣及特征展開。在學生和老師互動中,既可以輕松學習到語文知識,又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掘自己的潛能。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生對待學習更加主動,思考發問更多。而在參與語文實踐活動中學會總結學習語文的方法,靈活運用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學是以學生為本,就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內容,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發展自己。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有效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在自由的時間與空間中學習,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4.提高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及效率

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核心,就要求老師講得少,實踐活動多,留給學生的時間和空間要充足,讓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積極地思考。這樣才可以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學習效率。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首先,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學生尊重老師是理所當然的,但尊重不是害怕。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對于老師講的知識不敢提出質疑,私下更不會和老師溝通交流。我們現在倡導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就要改變這種師生關系,要讓老師和學生和諧相處,可以像朋友一樣相處。而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語文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同時也是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合作交流的過程。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放得開,對自己有更清楚的認知,促進學生情感、智商的發展。

其次,增加學生間的合作,發揮集體的力量。學生和學生之間有很多共同點,也有不少的不同點。在語文課堂上開展活動,一個人完成是有難度的,這就需要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發揮大家庭的作用,互幫互助地順利完成任務。同時,合作能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使整個班級成為有愛的班級,讓每個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合作的喜悅。這也就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

5.改進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

好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運用探究模式教學,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究模式的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究模式教學,可以讓課堂充滿活力,學生都是教學的主體,是實施者也是參與者,這也正好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提問題,善于引導學生思考。根據課本的知識,拓展新的知識點或者回顧舊的知識,讓學生學會聯想、分析問題、總結問題。這樣一來,學生會對語文學習充滿激情,想獲得更多知識,這也培養了他們多方面的能力。

6.積極開展中職語文課外實踐活動

中職生是比較排斥理論知識的,而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也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很好地取得教學效果。教師可以組織大家一起去校外完成一項任務,也可以布置校外作業,鼓勵學生積極完成,在實踐中提升語文素養。比如,老師可以組織辯論賽、話劇賽、普通話比賽,也可以帶著學生參觀景點,然后要求學生口頭輪流做總結,再進行書面總結。

作為老師,應當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崇高教學理念,從原始目的出發,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有利于更深一層地給學生進行職業規劃。中職生因為中考分流而成為一名中職生,由此就可以看出他們對理論知識的排斥與不適應。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是為了提升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將語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相信這會是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的重要一環。

作為一名有責任的教育者,應當以學生為本,應當以學生發展為本。從課堂走向課外,培養優秀的、高素養的從業人員,關注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發掘自己的潛能,塑造更為優秀的自己。以學生為本,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更多的空間去尋找自己更喜歡的學習模式,鼓勵學生大膽地發問,不斷探索實踐,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學生充滿朝氣,從而不斷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馬園園.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及實踐[J].考試周刊,2013(83):10~11

[2]劉瑞斌.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24~27

第5篇:本科醫學論文范文

一、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隸屬于楊潞齡醫學院(YongLooLinSchoolofMedicine),學制為5年,年招生規模約300人左右,畢業可獲國立大學醫學學士學位或醫學學士榮譽學位(成績優異者)。

(一)培養目標

1.堅實可靠的醫學知識。2.提供高質量的患者照顧。3.基于實踐的持續學習和提高能力。4.良好的人際關系和交流技巧。5.高標準的專業素養。6.系統性執行力。

(二)課程設置:五年培養期分為兩個部分

1.醫學基礎教學期:第一、二學年,在醫學院內進行。完成醫學基礎知識、交流技巧、基本體檢技能的學習,教學內容按運動骨骼、血液、呼吸、心血管、腎臟、體液和電解質7大系統組織,在第一學年學習7大系統的正常結構和功能,第二學年學習異常結構和功能。

2.臨床教學期:第三至第五學年,在合作醫院內進行。除了學習病史采集、體格檢查、臨床推理外,按常見疾病的分類學習臨床各專科內容。

(三)教學安排

每學年2學期,每學期16周,授課時間約13周,每學期4~5門課程,每周不超過20學時。一般每周有2學時的基礎技能訓練和2~4學時的技能自由練習。(見表1)

1.實行學分管理制度。課程分為主修和輔修兩大類,除表1內容為主修外,還有知識面很廣的輔修課程,學生可自由選擇。主修范圍內有單獨課程或課程模塊兩種形式。在整個培養期間,不再安排計算機、語言、體育等公共課程。在校參加體育活動頻率和成績作為日常表現的一個考核內容。

2.臨床實踐。學生自進校起即開始接觸臨床工作,但內容和要求在每學年有所側重。從第一學年開始每學期會有1~2周集中醫療工作體驗,低年級去康復醫院、社區醫院等,主要體驗與病人的交流以及如何能更好地照顧病人,高年級根據課程內容參與專科實踐,第五學年會有連續9周的實習。

(四)教學方法

有少量的大課,大部分課程教學采用翻轉課堂的形式,課前給予大量學習材料,討論課每班20人左右進行。每學期都有2~3門課是完整采用PBL教學法進行上課,其余課程也會選擇性采用該教學方法。學習過程中團隊學習方法使用很普遍,大部分學習任務以小組形式完成。溝通的訓練用標準化病人進行,各學年有不同的側重,如接診、問診、術前術后談話、檢查談話、病情溝通等,以及不同年齡、不同疾病、不同種族的溝通方式等。

二、南洋理工大學

2012年南洋理工大學與國家保健集團、倫敦帝國大學聯合成立“李光前醫學院”,開設有臨床醫學專業,目前招生規模約50~60人/年。學制5年,畢業可獲得南洋理工大學及倫敦帝國大學雙學位或雙方榮譽學位。畢業后必須為新加坡服務5年。

(一)培養目標

1.能從事醫療工作,特別是慢病管理和社區醫療工作。2.具有高科技高觸感的人。3.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4.可以進行科技的應用。

(二)課程設置

1.醫學基礎教學期:指第一、二學年,在醫學院內進行,完成醫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溝通交流的學習,教學內容按系統組織教學,強調科學知識與臨床實踐的相關性。第一學年開始進行無菌、縫合、插管等基本技術和溝通交流訓練。開始接觸慢性病人,并要求完成持續2年的聯系和陪同就醫。

2.臨床教學期:指第三至第五學年,在合作醫院內進行,學習臨床各專科內容,與國大醫學院設置方式相似。此外還要完成為期6周的學術項目。臨床教學內容中突出了康復醫學和社區醫學。(見表2)

(三)時間安排

每學年2學期,每學期16周,授課時間約13周,每周不超過20學時。第一、二學年用于技能訓練時間約30學時/年,用語溝通交流訓練時間約10學時/年,慢性病人的管理在課余完成。其余類似于國立大學。

(四)教學方法

1.翻轉課堂:知識學習全部采取翻轉課堂方式進行。由李光前醫學院(40%)和倫敦帝國大學(占60%)共同提供教學視頻和其他教學資源,學生通過ipad進行學習,校本教師組織討論課和技能訓練。

2.模擬訓練:溝通交流的訓練采用標準化病人進行。醫療操作在模型上訓練。解剖學內容的教學中不再使用尸體,而全部用塑化標本代替。

3.TBL、PBL: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以小組為基本學習單元,PBL廣泛體現教學內容的設計上。

三、新加坡臨床醫學本科教育特點及啟示

(一)基礎醫學知識教學以系統為單元進行綜合

兩所學校在醫學基礎部分均采用系統為單元的知識組織方式,但課程綜合的方式各不同,國大按照“正常”和“異常”兩個層面將相關學科進行綜合,按學科教學和系統教學兩種知識整合方式。南大是將整個基礎醫學部分完全按照系統的概念進行綜合,沒有橫向正常和異常兩個層面的劃分,綜合的力度更大,知識的銜接較好,但學生學習難度較大。這種知識整合的方式較國內目前主流的學科分類式來說,理論知識被靈活運用到了實際的工作情景之中,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應用會更好,有利于形成探索式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繼續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臨床思維方式的訓練更加到位。

(二)早接觸、多接觸臨床的訓練模式

兩所學校都采取不同方式,在學生進校的早期即安排接觸臨床工作及病人,并注意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知識儲備去設計合適的臨床接觸內容,而不是單純的到各科室去看看,如楊潞齡醫學院針對臨床常見疾病診治,李光前醫學院主要是針對社區、慢性疾病管理進行了解。早接觸、多接觸臨床能增強學生的職業感受,可以培養學生與醫患進行溝通的能力,使學生盡早建立臨床思維方式、加深對疾病的體驗,還能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三)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

在新加坡“少教多學”教育理念的號召下,教育界大力減少課時,學生和老師擁有了大量自由學習、溝通交流、個性輔導的時間。學校提供了雙學位、雙主修、副修、選修等靈活的課程組合方式,并要求有較大比例的課程應在專業之外。如南洋理工大學人文類45%學分、理工類30%學分應在專業之外。學生可結合自己的興趣,自行設計課程組合,選擇自由度大。此時,在減少課時的基礎上還要提升教學效果,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成了關鍵。既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還要培養社會需要的技能,包括溝通交流、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該國大學從21世紀初開始,積極研究和推行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以小組為基礎的學習、“翻轉式”學習、合作學習、使用互聯網學習等多樣化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新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將接受知識變為探索知識,通過大量的小組協同、課堂討論、項目研究使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為提高,本科學生主動參與科研工作的積極性明顯增強。同時,除保留少量大教室以外,小教室全部改成了適合小組學習、展示分享的新型教室,并完善了信息化教學的裝備。隨著教室布局的改變,為多種教學方法的開展提供了保證。學生在課前會有大量的自我學習或團隊學習的要求,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終身學習能力非常重要。大量病例分析和知識討論也進一步活躍了學生思維,加強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對溝通交流能力的高度重視

第6篇:本科醫學論文范文

1、所選統計方法脫離了資料的性質

不同的資料類型和不同的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統計方法。按照資料的性質測定指標的多少,確定資料是計數資料還是計量資料,應用單因素分析還是多因素分析。

1〃1多因素資料是對每個研究對象測量的多個指標同時進行的綜合分析,其分析計算過程相對復雜。常用的有回歸分析;相關分析以及判別分析、聚類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 析等。多因素分析多用于計量資料。

1〃2 單因素分析應用較多,按獲取資料的方法,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首先,計數資料主要是針對要求某現象的頻率和比例,利用率或比的相應計算方法。如做不同樣本問的比 較則采用計數資料的顯著性檢驗,樣本率與總體率的比較用u檢驗;兩個樣本率的比較可用u檢驗或四格表的x 檢驗,多個樣本率的比較可用行乘列的卡方檢驗或2XC表的卡方檢驗。其次,計量資料要結合研究目的確定相應的統計方法。對于顯著性檢驗通常有T檢驗和F檢驗,T檢驗是用于兩個均數問的比較,按研究設計與比較內容的不同又分為樣本均數和總體均數的比較,兩個樣本均數差別的檢驗,配對資料的顯著性檢驗。F檢驗用于多個樣本均數的比較,按設計類型分完全隨機設計的方差分析、隨機區組設計的方差分析和組內分組資料的方差分析。

2、根據研究目的選用統計分析方法

不同的統計方法說明不同的問題,同樣不同的問題要應用不同的統計方法來分析和表達。研究者在做統計分析前,首先要明確資料分析的目的、意圖是什么,通過分析最終達到什么樣的期望,臨床工作者科研通常的目的主要有:

2〃1某現象發生的頻率或比例如人群中重復癌的發生率,

采用頻率指標,構成指標或相對比,可計算發病、患病、感染、陽性頻率或構成等。 2〃2某人群的特征值,如平均身高、體重、血壓等,采用平均水平和變異的統計指標。 2 . 3 臨床正常值范圍如血紅蛋白、血糖、尿鉛含量,多采用中位數法或平均數法。

2〃4 臨床診斷方法效率評價,可分別計算各種診斷方法對某病診斷的準確度和可靠度,如x線對肺癌的診斷。

2〃5 臨床療效分析比較 如幾種藥物療效的比較,視資料性質作顯著性檢驗。

2〃6 現象間關聯情況分析如眼PSRT與屈光度的關系,用線形相關和回歸分析。 2〃7 人群的歸類、評價,可選用判別分析、聚類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臨床研究和實踐中決不能通過統計學方法去實現自己的想象。根據已確定的結果刻意去套用某種統計方法,用目的去規劃統計過程,只要分析比較,就一定要求結果顯著等 等現象,只能使文章更為空洞,有失科學性。

3 嚴格把握統計方法的適用條件

各種統計分析方法都有其適應條件,在選用統計方法時,應嚴格把握,充分考慮所分析的資料是否符合其適用條件。對于計量資料在計算均數或顯著性檢驗時,其基本條件

是正態分布、方差齊性,在資料分析時要通過圖示或檢驗看是否符合這些基本條件,若不符合則需要做相應的處理。計算集中趨勢指標可使用中位數或幾何均數。做統計學檢驗

可通過數據轉換使其成為正態分布,常用的轉換方式有對數轉換、冪指數轉換、平方根轉換等,或者改非參數檢驗。計數資料各種方法均有其自身的適應條件,如上列舉的方法其基本條件是某一事件概率不會太小,若發生概率太低,則改用小概率事件顯著性檢驗。 4 充分理解資料樣本含量的概念

統計學是對研究樣本進行抽象歸納的科學,沒有足夠的樣本量就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而且統計方法也有其樣本量的要求。如四格表的卡方檢驗要求樣本量大于40,方格中理論數大于5(n~>40,t>5),若不符合則用校正卡方檢驗或精確概率法。行x列表的卡方檢驗要求理論數均大于1且小于5者不超過表中數的1/5,若不符合則改用其它方法(合理合并)。 5 合理控制混雜因素的影響

任何一種現象的發生都不是單純的,要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分析比較不同人群某現象的發生或存在狀況時,要考慮除研究因素以外比較組之間其它條件是否相同,內部構成是否一致,其它因素對研究現象的影響如何。例如,有人研究文化素質對生育水平的影響,按年齡分組,發現50歲以上年齡組比20歲以上年齡組生育水平高而文化素質低,因而結論是文化素質與生育水平呈負相關。這一結論的錯誤就在于做缺乏資料的綜合分析認識能力和混雜因素對研究現象的影響,忽視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對不同年齡婦女生育的作用。

混雜因素應在研究之前通過研究對象選擇、設立對照、隨機、匹配、雙盲法等控制,但如果事先沒有良好設計,則通過統計方法可以控制。若資料內部構成不同,存在混雜因

素,簡便方法是分組比較或標化處理。若樣本量不允許分組,則對計數資料可用組內分組的卡方檢驗、卡方值分割法、加權卡方檢驗法等,計量資料的比較可用協方差分析。

第7篇:本科醫學論文范文

求學網小編為你提供論文范文:“以中國古代文學選題為例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漫談”,大家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寫出論文。

以中國古代文學選題為例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漫談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以中國古代文學選題為例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漫談”,更多內容請點擊求學網論文頻道。

第8篇:本科醫學論文范文

醫學論文的寫作對于大多的中國本科畢業生來說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更別說是醫學英語論文了。其實不然,經的整理發現,只要清楚的了解醫學英語的特點,本科論文,醫學論文也不是一件什么難事,不信大家可以試試。

通過整理,發現醫學英語論文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醫學英語本科論文:英語詞匯常用意義在醫學英語中的轉變。

例如,(Stomach)Ulcers are wounds in the stomach that are similar tosmall cuts or tears.

 "tear”在通常英語用法中,指眼淚,但在這個句子中指“撕破的洞或裂縫”,這句話的意思是“(胃)潰瘍是胃中類似小割傷或撕傷的傷口。”

(2)醫學英語本科論文:多用書面語,少用口語中的動詞短語,尤其是在動詞的使用上。

如:用evaporate,而不用to turn...into vapor;用discover,而不用to find out;用absorb,而不用to takein等。

(3)醫學英語本科論文:醫學英語中多動詞或名詞的派生詞。

描述某種物體或醫療現象的特征或某物的數量、大小、程度、性質、狀態等的形容詞,很多是動詞或名詞的派生詞。

例如:名詞加-ic,- ious,-al;動詞加-ing,-ive,-able等。

(4)醫學英語本科論文:語言應簡潔精練,邏輯清晰,內容準確而客觀,專業性較強。

(5)醫學英語本科論文:醫學英語應多使用長句和定語從句

長句和定語從句能夠使得文章結構嚴謹,信息連貫,并且能夠強調重要信息。

例如,Extrinsic asthma occursin atopic individuals who often have a strong family for allergicmanifestations, including asthma, hey fever, and urticarial erupdons.

意思是外源性哮喘常發生于有明顯家庭過敏史,包括哮喘、枯草熱及尊麻疹等的遺傳性、過敏性個體。

(6)醫學英語本科論文:名詞作定語以及大量的專有名詞的縮寫,使得語句精煉,且信息量增大。

例如,CR意思是Complete response,完全緩解;ECG意思是Electrocardiogram,心電圖;CRF意思是CaseReport Form,病例報告表等。

(7)醫學英語本科論文:多用被動語態,能夠增強文章客觀性。

例如,Muchhas been learnt about their clinical features, course and prognosis.

意思是:關于他的臨床特征,病程及預后,已經了解得很詳細了。

相信了解的醫學英語本科論文的寫作特點,醫學英語論文的寫作對于現在的你已不是件什么難事了。

  本科、碩博、職稱

南大核心:《云南社會科技》

          《統計與決策》

北大核心:《黨建與思想教育》

第9篇:本科醫學論文范文

參考文獻:

[1]蔣艷,沈寧,閆瑞芹.我國護理專業人力資源現狀及改進建議[J].護理管理雜志,2004(2):19-21

[2]王晴,李剛.醫學論文中常見的統計學問題分類簡析.編輯學報,2006,18(4):270-272

[3]李青.醫護合作在提高護理論文質量中的作用.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7):2104-2105

[4]劉蘇君.盡責于護理研究的健康發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5

參考文獻

[1]張曉梅.基層護士情況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07,13(21):83-84

[2]曹紅梅,陳湘玉,謝瑋偉.對我院11年護理科研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8,8(7):7-9

[3]楊建南,汪學軍等.成都鐵路中心醫院1989-2006年計量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08,15(2):122-123

[4]谷潤皋,馮寶華等.我院護理科研及情況的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9,9(6):20-21

參考文獻:

[1]Haggan,M.Researchpapertitlesinliterature,linguisticsandscience:dimensionsofattraction[J].JournalofPragmatics,2004.36(2):293-317.

[2]Nwogu,K.N.Themedicalresearchpaper:structureandfunctions[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1997.16(2):119-138.

[3]Soler,V.ritingtitlesinscience:Anexploratorystudy[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2007.26(1):90-102.

[4]Yang,R.&Allison,D.Researcharticlesinappliedlinguistics:Movingfromresultstoconclusions[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2003.22:365-385.

[5]Wang,Y.&Bai,Y.Acorpus-basedsyntacticstudyofmedicalresearcharticletitles[J].System,2007.35(3):388-399.

[6]曹楊,趙碩.科技論文標題的結構和語言特征——以Science和Nature為例[J].外語教學,2014.35(2):35-39.

[7]梁茂成,李文中,徐家金.語料庫應用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76-80.

[8]龐繼賢,陳珺.中外應用語言學類期刊論文英語題目對比分[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45(1):189-200.

[9]姚克勤,姜亞軍.應用語言學學術論文標題的歷時研究[J].外語研究,2010(3):36-39.

[10]張曉枚,陳寧,王曦,等.基于語料庫的中醫藥類論文英文標題高頻介詞探究[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4.37(4):90-92.

參考文獻:

[1]許勤,張俊,顧則娟,等.在職本科護士科研知識℃及需求的調查[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21):1954-1956.

[2]劉曉華,成守珍,鄭志惠.應用循證思維方式提高護理人員的論文撰寫能力[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7(11):60.

[3]周義偉.護理論文書寫現狀即原因調查[J].醫學信息,2010,23(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级毛片 | 欧美特黄一级视频 | 成人欧美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国产欧美亚洲三区久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视频一级 | 日本一级看片免费播放 | 久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 免看一级一片一在线看 | 欧美1| 日韩天天干 | aaa欧美| 在线观看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 久青草视频在线 |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高清一区 |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 | 2020久久国产最新免费观看 | 草草草在线 | 美女视频黄a全部免费专区一 |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欧美日韩 | 真实的国产乱xxxx | 韩日一级片 | 一级特级欧美a毛片免费 | 人成18亚洲资源在线 | 欧美成人四级hd版 | 鲁大师成人精品视频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网友自拍第一页 | av毛片在线看| 99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女上位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视频8 | 欧美一区=区三区 | 一本久道综合久久精品 | 一区二区不卡在线 | 久久88香港三级 |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 一本高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 国产亚洲一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