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護士專業技術人員范文

護士專業技術人員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士專業技術人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護士專業技術人員

第1篇:護士專業技術人員范文

(一)我縣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情況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組織管理機構情況

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自開始啟動以來,成立了縣級管理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各鄉(鎮)管理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各票村級合管小組,縣鄉兩級在管理委員會下分別設立了各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作為新農合工作的經辦機構,縣編委在機構改革中曾下達的編制為:縣合管3名,大鎮2名,小鄉1名共13名編制,鄉(鎮)合管辦隸屬于各鄉(鎮)合管委管理,縣、鄉合管辦各自履行各自的職責,互不隸屬。

在實際工作中,縣合管辦借調、抽調了5名工作人員開展工作,各鄉(鎮)也指派1-2名工作人員,但是由于隊伍不穩定、職責不明確,硬件不到位,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持續、穩定、健康運行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2、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三年來的運行情況

我縣從20*年9月開始籌備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各有關部門積極配合支持,衛生部門著力運行,參合率穩步上升,廣大參合農民群眾受益程度不斷提高,社會效益良好。

20*年度,我縣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71517戶、305197人,實際共有252432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2.88%,按人均繳費10元,省級財政補助20元,中央財政補助20元的籌資標準,應籌參合資金1262.16萬元,其中兩級財政撥付我縣新農合資金全部到位。20*年度,共支出新農合資金742.126萬元,共有338258人次享受到新農合補償,參合群眾受益面達134%。

20*年度,全縣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70528戶305197人,實際共有64655戶258490人參合,參合率為84.7%,在20*年基礎上提高了1.88個百分點,按人均繳費10元,省級財政補助40元,中央財政補助40元的籌資標準,應籌參合資金2326.41萬元,20*年度,全縣支出新農合醫療資金1665.53萬元,共有486844人次享受醫療費用補償,參合群眾受益面達188%。

2009年,全縣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戶3*3*人,實際共有64655戶266855人參合,參合率為87.12%,在20*年基礎上提高了2.42個百分點,按人均繳費20元,省級財政補助40元,中央財政補助40元的籌資標準,應籌參合資金2668.55萬元,至20*年4月1日,已到位533.71萬元,中央和省兩級財政補助款項未撥付到賬。2009年第一季度,全縣支出新農合醫療資金392.48萬元,共有127330人次享受醫療費用補償,參合群眾受益面已達47.72%。

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從20*年1月至2009年一季度止,共27個月,應籌資金6257.12萬元(今年中央和省級財政沒有拔付2148.8萬元),到位資金41*.32萬元,扣除風險基金592.25萬元,可使用資金3516.*萬元,已使用資金2800.14萬元,結余715.93萬元。

(二)我縣醫療衛生人才資源情況

目前,全縣有衛生行政部門一個,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34個,其中縣級6個,鄉級11個,村級117個。有醫務人員401人,大專以上學歷157人,占39%;中專學歷210人,占52.3%

有村醫235人,有病床353張,千人口病床數1.*張,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25人,千人口擁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數0.98人;按學歷分:本科學歷18人,占職工總數的4.47%;專科學歷121人,占職工總數的30.02%;中專學歷238人,占59.05%;高中及以下學歷26人,占職工總數的6.45%。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中醫生有223人,護士75人,藥劑人員7人,檢驗人員8人,放射人員3人,工人身份從事醫療工作30人。按職稱分:有高職8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2.54%;中職1*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34%;初職167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53.1%;無職稱人員32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10%。各類衛生技術人員中有執業醫師127人,執業助理醫師49人,注冊護士77人。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執業醫師80人,占全縣執業醫師總數的63%;助理醫師24人,占執業助理醫師總數的49%;注冊護士61人,占注冊護士總數的74%。

近年來,通過全面推行執業醫師法,實行嚴格的醫生職業準入制度,進一步優化了我縣衛生專業人才隊伍結構,全縣衛生管理和衛生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職稱管理進一步規范,但從全縣來看,依然存在不足:

一是人才總量不足。我縣每千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僅為0.98人,按20*年**省平均水平,每千人口應擁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58人的標準,我縣應擁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數855人,目前現有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只有325人,已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保健服務需求。

二是高層次人才缺乏。全縣具有副高級職稱以上的人數只有8人,僅占衛生專業技術人數的2.46%,婦幼、護理、公衛等專業高級職稱人才嚴重缺乏。

第2篇:護士專業技術人員范文

一、考試報名資格

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并在教學、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床實習的2008年畢業生,可報名參加考試:

(一)獲得省級以上教育和衛生主管部門認可的普通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護理、助產專業學歷;

(二)獲得省級以上教育和衛生主管部門認可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護理、助產專業專科學歷;

(三)獲得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護理、助產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考生的報名資格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審核。

二、報名方法及要求

考試報名采用網上報名方式。各地應當統一使用《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信息管理系統》軟件,于2008年8月30日前,將報考人員信息等情況上傳到衛生部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各地衛生行政部門要通過學校、醫療衛生機構等渠道,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方式考試通知,通知符合報名條件的畢業生在規定時間內報名。按照就近原則,考生可選擇到工作單位或人事檔案所在地報名參加考試。

按照《關于做好香港、澳門居民參加內地統一舉行的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國人部發〔2005〕9號)和《關于向臺灣居民開放部分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國人部發〔2007〕78號)要求,各地要認真做好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參加考試相關工作。

三、考試科目及時間

考試科目設置為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4個科目,均采用紙筆作答方式進行考試。具體考試時間為:

考試科目

考試日期和時間

基礎知識

10月11日

9:00-11:00

相關專業知識

14:00-16:00

專業知識

10月12日

9:00-11:00

專業實踐能力

14:00-16:00

四、考試成績及效用

考試成績仍采取兩年為一個周期的滾動管理辦法,考生需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4個考試科目。通過4個考試科目者,由考試機構發給考試成績合格證明。

第3篇:護士專業技術人員范文

一、醫院人才資源現狀

(一)人才資源的數量與結構

從我院目前專業技術隊伍現狀來看,高層次人才十分短缺,在我院現有的23名專業技術人員中,沒有主任醫師及副主任醫師,最高學歷大專;主治醫師2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的8.7%;大專學歷6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的26.1%。以上數字分析來看,人才的匱乏,已經制約了醫院的發展,從長遠利益來講,很難適應醫療市場的競爭,最終會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因此,加強人才的開發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也是醫院今后發展的需要。

(二)人才開發培養中的問題

1、人才總量少,高層次人才不足。

2、人才斷層現象較突出,沒有本科學歷人員,正規專科學歷人員只有6人,整體學歷偏低。

3、人才開發、培養能力差。

4、人才資源專業結構不合理。

二、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與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的“十六大”和“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從我院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和完善各項科技人才政策,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管理體制,充分調動和發揮我院科技人才的作用。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培養與引進并重,穩定隊伍,提高素質,改善結構,優化環境,培養和造就一支與我院醫療衛生需求相適應的用得上留得住的科技人才隊伍。

(二)工作目標:

1、擴大人才隊伍結構的主要預期目標:

高學歷人才基礎素質好,理論功夫扎實,有較強的發展潛力和后勁,優秀的高學歷人才作為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后備軍,能實現人才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由于我院正在新建住院樓,為了配合住院樓項目的順利開展以及門診樓的規模擴大,本年度我院計劃引進本科臨床專業人員1名,專科護士3人。

2、優化人才隊伍結構的主要預期目標:

1)我院本年度要出臺優惠政策,舍得花本錢,繼續鼓勵專科技術人員向本科學歷深造;

2)對專業技術有欠缺的,采取外出進修,技術幫帶等辦法;

3)調整人才隊伍結構,減少一些人員充足科室的人員,分配到住院部,增加住院部醫師及護士的人數,達到正規醫院住院部的規模。

4)加強繼續醫學教育,使衛生技術人員的知識結構不斷優化。我院將在本年工作中,提高教育投入,加大支持力度,促進在職衛生技術人員不斷的掌握新技術、新知識、新理論。

第4篇:護士專業技術人員范文

關鍵詞:醫院 人力資源配置 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F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3)07-208-01

河南省鶴壁市人民醫院是在鶴壁市第一人民醫院和鶴壁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整合的基礎上于2012年7月成立的,整合后的人民醫院在市委市政府和衛生局的大力支持下,準備在三至五年爭創三甲醫院。為此筆者對醫院的人力資源狀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和分析,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1.醫院現有人員情況。鶴壁市人民醫院現有各類正式在編103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為899人,占86.8%。專技隊伍專業及職稱結構為:(1)專業結構。含衛生技術人員816人(醫療321人、藥劑60人、護理336人、醫技99人)、其他系列專業技術人員83人。(2)職稱結構。正高36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副高87人,占9.6%;中級488人,占54.2%;初級288人,占32%。

2.人力資源配置參考標準。依據人事部及衛生部《關于衛生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指導意見》、衛生部《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河南省三級醫院十大指標考核評價細則》相關規定,醫院各類人員配置標準為:(1)床位與工作人員之比應為1∶1.6-1.7;(2)專業技術崗位原則上不低于單位崗位總量的80%;(3)衛生技術人員與開放床位之比應不低于1.15∶1;(4)衛生技術人員占全院總人數應≥70%;(5)護理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50%,病房護士與病房實際開放床位之比不低于0.4:1;(6)藥學專業技術人員應不少于衛生技術人員的8%;(7)醫護比應達到1∶2;(8)正高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8%、副高22%、中級48%、初級22%;(9)主要臨床、醫技科室均配有高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配備主任醫師或正高職稱的科室≥70%。

3.各類人力資源應有配置與現狀對比。(1)按1000張床位計算,醫院總人數至少應有1600人,現有1035人,缺編565人。(2)專業技術人員至少應有1280人,現有899人,缺編381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至少應有1150人,現有816人,缺編334人(護理人員應有575人,現有336人,缺編239人;藥學專業人員應有92人,現有60人,缺編32人;醫療專業人員應有287人,現有321人,超編34人;醫技專業人員應有196人,現有99人,缺編97人)。(3)其他專業技術人員應有130人,現有83人,缺編47人。正高應有102人,現有36人,缺編66人;副高應有282人,現有87人,缺編195人;中級應有614人,現有488人,缺編126人;初級應有282人,現有288人,超編6人。(4)管理及工勤人員至少應有320人,現有136人,缺編184人。

4.人力資源配置情況分析及對策。(1)按照創建三級甲等醫院關于科室設置及人力資源配置要求,醫院現有各類人力資源配置尚存在較大差距,結合醫院當前工作及創建工作需要,醫院急需補充高層次人才(研究生、高級人員)、實用人才(主治醫師、執業醫師)及本科畢業生。需要上級主管部門在不同層次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等方面給予強有力的支持。(2)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支持力度。醫院現有省級臨床特色專科2個,市級重點專科4個,根據醫院“鶴壁優秀、豫北名院”的發展定位,勢必需要通過加強重點專科的建設,增強醫院的綜合競爭力、知名度、影響力。在鞏固、發展現有重點專科的同時,更需要加快弱勢學科的發展建設,因此,急需引進研究生、高級人員及學科帶頭人,快速提升學科水平。需要開辟急需高層次人才引進通道,簡化聘用程序。同時在職稱晉升、子女就學、配偶就業、工資待遇、住房、行政待遇等方面給予支持,從而能夠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3)建立常態化的公開招聘機制,保證實用人才及畢業生的聘用的常態化。實用人才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中堅力量,畢業生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常態化的公開招聘機制,有利于專業技術人才梯隊的形成,避免出現人才斷檔。尤其是醫學畢業生的培養周期較長,從一名本科畢業生成長為一名高級人員,至少需要10年以上時間。公開招聘每年定期于上半年進行,抓住畢業生擇業的黃金時機。招聘工作應限時完成,保證招聘工作的效果。(4)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增加人員編制,有效解決編外聘用人員問題。醫院整合后,市編制部門核定人員編制1200人,現有在編人員1038人。受編制限制,醫院只有通過聘用編外人員緩解實際需求,但受多種因素影響,編外人員隊伍仍存在不穩定性。增加人員編制是減少編外人員聘用和建立一支穩定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的根本解決途徑。(5)加大對重點專科建設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重點專科的建設能有效帶動醫院整體水平的提升,對重點專科的建設給予一定的傾斜政策,設立重點專科基金,在重點專科的設備購置、領軍人物培養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通過人才強院、專科興院,增強醫院的綜合實力與競爭力。(6)加大對醫院科研的投入。三甲醫院評審標準有著明確的要求,但目前高級職稱評審重論文、輕科研,以及科研項目的資金支持不到位,使科研工作有逐漸弱化的趨勢。2013年2月,經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鶴壁市人民醫院被確定為河南省博士后研發基地,成為醫院提升科研水平、推動科研工作開展的契機和開端。在研發基地的建設及科研經費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吸引博士后人員進駐研發基地,必將帶動醫院科研工作的開展和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長遠發展和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陳少波,王定奎,高海珍.試論新時期如何提高醫院門診部收費人員的整體素質.經濟師,2013(2)

第5篇:護士專業技術人員范文

根據《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2012年度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計劃的通知》,《云南省職稱改革工作辦公室關于當前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云南省人事廳、云南省衛生廳《關于印發〈云南省衛生專業高級技術資格評審條件的試行意見〉的通知》,以及現行有關職改政策的規定和要求,現將2012年度云南省心血管內科學主任醫師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凡申報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職稱者,必須具有執業醫師資格,并按照執業范圍和聘用專業崗位履職年限申報。

二、凡申報護理正高級職稱者,與醫、藥、技系列申報正高級職稱條件保持一致,必須具有護理專業本科學歷或取得學士及以上學位,擔任副主任護師工作不少于5年,并按照聘用本專業崗位履職年限申報。

三、今年“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案例分析”的考試考核工作,仍由各州、市衛生局或組建“申報心血管內科學主任醫師推薦專家委員會”的單位組織實施。“三專”考試考核的合格成績須作為申報心血管內科學主任醫師的準入條件和推薦評審的重要條件之一。

四、申報心血管內科學主任醫師必須經“申報心血管內科學主任醫師推薦專家委員會”的評議推薦。為嚴格評審紀律,堅持以出席“高推委”的評委一次性有效投票結果為準,評審結果不復議,評委推薦同意票達2/3以上者(通過票數產生小數點的,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計算)才可上報推薦評審材料。

五、專業技術人員申報晉升職稱,發表的著作、文章必須刊登在經國家管理部門正式許可出版的出版物上。

六、專業技術人員申報晉升職稱不再提供《專業技術人員履職考核表》,只須在評審表中由單位填寫事業單位年度考核結果。

七、報送評審材料要求:

(一)個人及單位提交材料:

推薦評審表一式兩份(16K紙雙面打印或手寫);

(二)個人提交材料:

1.學歷證(含本專業起始學歷)、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護士執業證書、職稱資格證及聘書各一份復印件;

2.按照《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調整我省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有關規定的通知》(云人社發〔2011〕289號)要求,提供相應級別的外語、計算機合格證各一份復印件;

3.必須有加蓋州、市衛生局人事部門,廳直各單位人事部門認可公章,在基層累計服務一年的證明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4.發表著作、文章、獲獎證書各一份復印件;

5.其它相關證書;

為保證審核材料和評審工作的質量,對每一位申報人員負責,“個人提交材料”原件必須經過公示,提交審驗復印,按隸屬關系分別報廳直單位主管部門或州市衛生局人事(職改)部門審核意見后,必須加蓋認可公章,所有申報材料須真實完整、清晰規范、分類裝訂(按附件1要求整理裝訂)按時上報。

各單位人事部門報送評審材料必須認真核對,同時報送與申報人員“4.1版紙表名冊”內容完全一致的軟盤,確保此項工作無錯漏。軟盤必須使用云南省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系統4.1版軟件報送(網址:)同時須認真核實填寫“材料袋封面”(附件2)并粘貼于個人報送材料袋的封面。“材料袋封面”標準格式請從省衛生廳網站下載(網址:)。

報送評審材料時間:2012年7月14日—20日

第6篇:護士專業技術人員范文

 

在上級主管部門和醫院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通過我科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我超額完成了醫院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全年共診治病人5320余人,實施手術38 臺,完成了業務收入 549848萬元。現將本年度工作總結如下:

我院婦產科基本情況:我科擁有醫護人員共 14人,其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2人,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7 人,初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 2人,未評級 3人。醫生 6人,護士 8人。有病房 6間,門診觀察室1間,病床 21張。

一.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 , 組織我科全體醫護人員學習科學發展觀和三個代表先進思想,進一步提高醫護人員的思想政治覺悟。

其次, 精心組織我科全體醫護人員認真學習醫療法律法規,醫療核心制度,提高醫護人員的法律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規避和降低醫療風險。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全體人員樹立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充分體現以人為本,救死扶傷的精神。

二.組織管理工作:

年初制訂了年度工作計劃,以及具體的、可操作的、詳實的實施管理辦法。科主任及護士長負責全面工作,狠抓管理,各種措施落實到位。全體醫護人員明確各自的職責,做到了獎懲分明。既體現了制度管理,又體現了人性化管理,團結了同志,充分調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體現了和諧的理念。

三.業務開展和管理:

本年度我科開展了傳統的婦科,產科業務,并在原有開展產科手術的基礎上,新開展了婦科手術。全年共診治病人5320余人,其中門診人次5104人,住院人次217人,累計住院床日1350天,住院分娩70人,實施產科手術 35 臺,婦科手術3臺,門診手術:人流術512例,取放環術715例,無一例并發癥。全年完成孕產婦系統管理 126 人次,較以往年度均有顯著提高。我科醫護人員努力學習,大膽創新,拓寬業務范圍,成功實施了我院首例子宮肌瘤摘除術,首例宮外孕手術,首例陳舊性會陰裂傷修補術,均取得圓滿成功。更新,購置了部分醫療器材和設備,新建了兩間溫馨病房,千方百計想辦法滿足病人需要,展現了我科的綜合技術實力,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好評,同時也提高了我科我院的知名度,為我州的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四.新農合工作:

目前我科參合病人占多數,對持有降消項目綠卡者我科嚴格按照項目規定用藥及收費,讓國家有限的資金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無一例違規報銷的病例。

五.人員培訓和對外交流學習:

本年度我科派一名醫生到州人民醫院進修麻醉,學成歸來后已應用于實踐工作中。多次選派多名醫護人員到省內外參加各種業務培訓,積極參加院內的各種專題培訓,業務水平得到一定提高。

來年的工作思路:

1.進一步理順醫療流程,加強醫療法律法規的學習,落實醫院內部規章制度,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

第7篇:護士專業技術人員范文

船形山社區衛生服務站自2019年9月20日開業以來,至今已營業近三個月,現將船形山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基本情況簡單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船形山社區,始建于2011年,轄區面積4.06平方公里,目前共有住宅22棟,常住人口2560人。轄區內有北津學院、金奧湘江公館、和達濱江花園等高校、小區。其中北津學院已經開學,今年下半年在校教職工近6000多人,遠期規劃教職工17000人。

船形山社區衛生服務站,坐落于船形山社區,建筑面積208.77平方米,使用面積180余平方米,于2019年09月20揭牌,《醫療機構衛生許可證》已辦理。現已正式營業,目前船形山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人2名,二人為正式在編人員,人事關系均掛靠在和平街道衛生服務中心。

二、設備配備情況

根據黨工委、管委會對全區衛生健康工作的整體布局,船形山社區衛生服務站是按照全國規范化衛生服務站設計建設。區教育文衛局希望以本站的建設帶動一批規范化衛生服務站的設立,同時積極促成九華衛生服務中心的建設。秉承這一目標,根據《湖南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基本標準(試行)》的要求,規范化城市衛生服務站的配置要求,船形山社區衛生服務站已具備:

(一)基本功能。為轄區居民提供相應的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主要是一般疾病的診療和配合衛生服務中心做好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工作。

(二)證件要求。《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已辦理。部分執業醫生、護士、藥師等執業資格證書和注冊證書已辦理。

(三)科室設置。設有全科診室、治療室、處置室、預防保健室、健康信息管理室。

(四)人員配備。1名全科醫生、1名中醫醫生、1名注冊護士。

(五)床位設置。不設病床。設日間觀察床2張。

(六)基本藥物。常用搶救藥品(20種),基本藥物(55種)實行零差價銷售。

(七)基本設備。診斷床、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身高體重計、出診箱、急救箱、供氧設備、電冰箱、脈診枕頭、必要的消毒滅菌設備、藥品柜、檔案柜、電腦及打印設備、等通訊設備、健康教育影像設備。

三、業務情況

根據服務對象的需求我站開展了基本醫療、慢病管理、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健康教育四項基本服務。其中:

(一)基本醫療,以北津學院和吉利職院的學生為主,三個月以來,診療常見病(上呼吸道感染,運動外傷)患者90例,并對患者的病情及用藥后的療效進行了電話跟蹤回訪,均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二)慢病管理83例,以社區居民為主。配合北津學院開展健康教育活動2次,開展社區居民健康教育知識講座1次,協助江麓醫院婦科專家為社區婦女開展婦科病普查。在不耽誤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積極與市醫保局溝通聯系開通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相關事宜。

四、困難和建議

(一)人員不達標,存在明顯法律風險。

目前社區衛生站實有人員2人。根據標準至少缺1名中級職稱執業醫生(全科醫生)、1名執業護士。同時還缺少藥學工作人員、收費工作人員、保安人員。

現有2人中,一名執業中醫,注冊范圍針灸推拿專業,一名執業藥師兼執業護士。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十四條:醫師經注冊后,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未經注冊的醫師、超過法定允許的地點執業、超越法定執業類別或范圍執業,均屬違法。即根據法律規定,現有人員都是超范圍執業,是違法行為,一旦產生醫療事故,風險不可估量。

建議:通過基層全科醫生培訓、抽調和外聘方式解決。

(二)北津學院缺少專門醫務室室,我站無法代替履行學校醫務室職能。

《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規定:寄宿制學校必須設立衛生室,寄宿制學校或600名學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學校應配備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應持有衛生專業執業資格證書。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二十條:普通高等學校設校醫院或者衛生科。校醫院應當設保健科(室),負責師生的衛生保健工作。

據高校大學生非正常死亡原因的調查統計分析報告,自殺占第一位,猝死占第二位。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猝死事件”發生頻率在不斷提高,根據“黃金搶救四分鐘”原則,患者發生危急情況時,在四分鐘內做出專業判斷,能為患者爭取最大的存活機會。而北津學院占地達500畝,從我站到北津學院最近的入口最少需要12分鐘,到宿舍、教室時間更長,從理論上喪失了急救的黃金時間。

建議:請領導高位協調,建議北津學院設立醫務室并配備一定數量專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減緩我站壓力,避免意外事件發生。

三、現有消防設施不合格,有滅火設備,無應急燈,安全通道。

建議:盡快安排專業隊伍進行消防改造,并申請消防驗收。

第8篇:護士專業技術人員范文

一)材料

護理人員基本數據來源于醫院歷年人事統計報表。護理人員發表的論文數據來源于兩方面:一是應用CHKD《中文生物醫學》數據庫輸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進行檢索,將2006-2013年在國內公開發表的論文作為統計對象;二是醫院科研辦公室統計的2006-2013年登記發表的論文數和期刊影響因子數。兩方面的數據匯總后,篩除非醫學專業期刊(含增刊),選擇第一作者為護理人員的論文作為統計對象。

二)方法

以自然年為節點,將人員的基本信息與、影響因子、職稱、學歷等應用excel表進行分類統計。

二、結果

一)學歷

截至2013年底,護理人員中具有大學學歷的人員占護理人員總數的44.34%,比2006年增加10.7倍。

二)職稱比例

2006年工資制度改革及2008年實行崗位等級設置后,護理人員高級職稱的數量有了一定變化,2013年護理人員高級職稱占全院專業技術人員高級職稱總數已接近6%,高級職稱的人數較2006年增加了近1倍。

三)用工結構

2006年起,醫院使用派遣制護士逐年增加。2006-2013年派遣制護士人數及其占在編護理人員的比例依次為24人、5.4%,34人、7.7%,39人、8.8%,41人、9.5%,84人、20.0%,118人、27.1%,189人、51.2%,217人、55.4%。

四)情況

2006-2013年護理人員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的數量呈上升趨勢。

三、討論

第9篇:護士專業技術人員范文

【關鍵詞】全科醫學教育;鄉鎮衛生院;培訓模式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鄉鎮衛生院作為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中間樞紐,是保證衛生服務諸多功能在農村基層落實的關鍵環節。而鄉鎮衛生院的發展與其衛生人才隊伍的建設密不可分,合理配置鄉鎮衛生院人力資源,建立一支穩定且具有較高素質的鄉鎮衛生院人才隊伍,不僅是保證鄉鎮衛生院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水平的基礎,更是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本研究為“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全科型鄉鎮衛生院科技綜合示范及相應產品開發”中“全科型鄉鎮衛生院適宜人才培養及培訓模式研究”子項目的成果。該項目以天津市寶坻區口東衛生院為載體,研究建立全科型鄉鎮衛生院。本研究在對該衛生院衛生人員基本情況與教育培訓需求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轄區內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及全科型鄉鎮衛生院對適宜人才隊伍的要求,開展培訓實踐并進行培訓效果評估。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口東衛生院31名衛生技術人員與隸屬于該院的14名鄉村醫生為培訓對象。人員基本情況見表1。

1.2 研究方法 通過問卷調查、團體深度訪談、試卷分析等方法收集資料,了解培訓對象教育培訓現狀、需求及現有知識能力水平。

1.3 培訓方案設計與實施

1.3.1 培訓目標通過系統化設計培訓內容與培訓實施,全面提升樣本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整體知識與技術水平,進而提升該衛生院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達到全科型鄉鎮衛生院要求。

1.3.2 培訓內設計 在項目建設期內,對該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將培訓內容整體劃分為相互聯系的五大模塊:全科醫學基礎理論模塊、社區衛生服務基礎模塊、公共衛生基礎模塊、臨床醫療模塊和農村衛生適宜技術模塊:根據培訓內容的難易程度,進一步劃分為全體衛生技術人員參加的培訓和技術骨干參加的培訓。農村衛生適宜技術包括公共衛生適宜技術、中醫適宜技術和西醫適宜技術,其中公共生適宜技術根據內容穿插在社區衛生服務基礎和公共衛生基礎兩個模塊中培訓(見圖1)。

1.3.3 培訓實施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于2011年6月~2012年3月完成全部培訓任務:采用模塊化的培訓方式,大模塊下包含小模塊,每一次培訓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專題。這種培訓方式主要考慮到接受培訓人員均為在職職工,工學矛盾問題突出,在系統化設計培訓內容之后將培訓內容劃分為相對獨立的模塊:其優勢在于時間安排更為靈活,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個人基礎與工作情況靈活安排學習。培訓采取面授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為樣本衛生院提供了大量參考教材與相關書籍。其中面授名訓時間為40 d,總計320學時,根據該院時間安排從全科醫學教育培訓中心下派相關專家、教師到衛生院授課。

2、結果

培訓效果主要評估內容包括:參由培訓的衛生技術人員對培訓過程的滿意度;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參加培訓的衛生技術人員學習理念、學習習慣的轉變情況;樣本衛生院衛生技術人才培養長效機制的建立情況;樣本衛生院整體醫療技術水平提升情況。主要采用的評估方法包括:以衛生技術人員為對象的培訓效果問卷調查與小組訪談;實施培訓前的測驗與實施培訓后的測驗對比。

2.1 問卷調查結果共42人參加效果評價問卷調查與測試,包括31名衛生技術人員和11名鄉村醫生。問卷調查結果表明,教學水平、教學內容滿意度為95.2%(40/42),教學方法滿意度為92.9%(39/42),教材滿意度為90.5%(38/42),課程安排、培訓管理滿意度為97.6%(41/42)。見表2。

從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上來說,78.6%(33/42)能夠掌握或基本掌握全科醫學基本理論,88.1%(37/42)掌握或基本掌握公共衛生基礎與技術、社區衛生服務基礎理論與技術、適宜技術。全科醫學基本理論、公共衛生基礎與技術、社區衛生服務基本理論與技術三項培訓內容有1~2人完全不能掌握,均為醫技人員,見表3。

培訓對學員學習理念、學習習慣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85.7%(36/42)對全科醫學有了全面的認識,71.4%(30/42)認為自己的知識有所更新,59.5%(25/42)認為專業技術水平有所提高,47.6%(20/42)認為服務觀念有所轉變,38.1%(16/42)認為學習動機有所增強,33.3%(14/42)認為培訓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能。然而,57.1%(24/42)的學員認為培訓不能滿足需要,還應該進行更加深入的培訓,19.1%(8/42)的學員認為雖然培訓不能滿足需要,但是為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支持。

培訓對工作行為所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76.2%(32/42)為患者(居民)提供健康教育的時間明顯增多,61.9%(26/42)能夠更好地處理醫患關系,50.0%(21/42)診療思維方式更加傾向于全科思維,42.9%(18/42)工作中能夠應用培訓所學的新技術。從回收問卷中所提到的建議和意見中可以發現,多數學員希望今后可以經常開展一些培訓,培訓對個人業務水平的提高非常有效。

2.2 團體訪談結果 共有8名學員參加小組訪談,包括醫生6名,護士2名。訪談主題包括以下幾方面:“對哪些課程印象最深刻?”、“哪些適宜技術對工作最有幫助?”、“工作方式發生了什么變化?”、“整體素質及精神面貌是否有了明顯改觀?”、“是否能夠將課堂學習與自學相結合?”。

從培訓課程角度來說,學員認為所有老師授課水平都很高,特別是對全科診療思維、醫患溝通、健康教育等課程印象最深刻,主要是因為教師授課的方式比較靈活,內容比較新鮮。此外學員認為來自于臨床一線的教師在授課時能夠更多地將臨床案例和臨床新進展帶入課堂,這對學員來說很有吸引力,但惟一遺憾的是學時太少。適宜技術對工作都很有幫助,特別是心電圖、糖尿病、急救、婦女保健、兒童保健等,大家認為這些知識既常用但自己掌握的又不是太好,通過培訓可以為患者和村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接受培訓后,衛生技術人員工作方式最明顯的變化是對患者做健康宣教的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了。一位全科醫生談到:“從前因為知識缺乏,想和患者講也講不出來,現在通過培訓,這些知識都有所增加,知道該怎么指導患者了。而且我們現在還主動到村子里,給他們上課,做健康教育。通過這種形式,我感覺自己的知識在慢慢積累,對個人很有好處。”此外還有一個最為明顯的變化是,在診療過程中更傾向于運用全科思維了。一名在村衛生室從事鄉村醫生工作的人員談到:“以前來個高血壓的患者,我就給他們開點藥就完事了,現在我會問他一些和生活方式、個人脾氣秉性還有家庭關系等有關的一些事情,有時還會調解家庭矛盾,會給他一些飲食指導、生活方式指導。總之,好像工作范疇不再局限于打針、開藥了。”這與問卷調查的結果是一致

訪談對象普遍認為此次培訓對工作非常有幫助,個人整體素質都有所提高,但是因為工作太忙,休息時間少,本人自學的時間顯得不足,更傾向于教師的面授,盡管授課老師提供了相關自學材料,但是幾乎沒有人在課后深入、廣泛的閱讀和學習。自學能力不足是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的共性。另外,大家一致認為,此次培訓有利于專業技術的提高,但是還不夠深入,希望今后能夠經常開展類似培訓,特別是來自臨床一線的醫生更受他們歡迎,因為可以知道更多的學科新進展和臨床用藥新進展。對于適宜技術的培訓,訪談對象希望能有更多的動手機會,最好可以有機會出去進修。通過本項目培訓,在職人員和醫院管理人員都認識到培訓的重要性和培訓所產生的明顯效果,本次培訓結束后,醫院開始定期組織職工參加更為適用且多樣的培訓項目。

2.3 試卷測試結果 采用培訓前調研使用的同一套試題對學員進行培訓后測試,兩次測試間隔一年半時間,培訓前的測試并未做成績反饋與分析,具有較高的同測信度。培訓前護士平均得分為(61.5±8.0)分,培訓后平均得分為(72.0±5.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n=5,t=2.404,P0.05);培訓前西醫師平均分為(57.0±10.0)分,培訓后平均得分(57.0±6.0)分,差異無統計學意(n=15,t=0.000,P>0.05)。因測試題與培訓內容并無直接聯系,大部分內容需要培訓者自學掌握與鞏固,因此測試結果反映出,樣本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自我學習能力不足,參考書籍與資料利用不充分。

2.4 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培訓對象為不同專業崗位衛生技術人員,培訓方案設計應為多層次、多類別的。但培訓對象的總量較小,每一專業類別多則十幾人,少則幾人,分層培訓很難實施。因此,培訓方案的不足之處在于其內容更適合醫生群體,對護理人員和其他衛生技術人員的針對性不足,他們仍須參加個性化的培訓。另外,工學矛盾突出,難以保證每次課程全體衛生技術人員均能參加。原計劃為提高整體培訓效益,希望周邊其他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自愿參加培訓的設想難以實現,使得整個培訓項目的實施成本較高。

3、討論

有研究提出農村衛生人員培訓應注重個性化,即根據農村衛生人員個人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個性特點,在培訓內容和方法上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要求,充分尊重農村衛生人員在教育培訓中的主體地位,最大程度地激發農村衛生人員的學習興趣,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本項目的培訓實踐作為個案,在個性化、精細化開展農村衛生人員培訓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成績的同時,以下癥結性問題也不容忽視。

3.1 自學意識與自學能力的提升問題 培訓前后試卷測試的結果比較出乎意料:醫生培訓前后的測試成績無顯著差異,而護理人員測試成績提高顯著。在教育培訓方面,護理人員比醫生的受重視程度差很多,所有護理人員基本未參加過培訓。雖然此次培訓對護理人員的針對性并不強,但她們可能更珍惜學習機會,成績能夠有所提高。醫生雖然對培訓主觀感覺收獲很大,但他們工作之余的自學意識與自學能力不強,這也與處于項目建設期工作量增加相關,衛生院定期組織學習交流的相關制度與學習氛圍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切實提高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的素質、能力、水平,單靠短期培訓很難有較大幅度提升,提高他們的自學意識、自學能力是當務之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二区精品中文字幕 | 国产三级毛片 | 麻豆视频一区 | 欧美性xxxx极品高清 | 亚洲网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 国产三级日本三级美三级 | 欧美国产高清欧美 | 欧美成人h精品网站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 午夜美女久久久久爽久久 | 日韩精品麻豆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喷 |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 日韩免费黄色片 | 欧美日本一区视频免费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 |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 国产成人毛片 | 新版天堂中文资源8在线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高清手机在线视频 | 亚洲影院手机版777点击进入影院 | 美女视频黄视大全视频免费网址 | 亚洲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主播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免费影视在线观看 | 中国大陆一级毛片 | 国产精品视_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久 | 欧美三级一级 | 成人国产精品999视频 | 国产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草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美女黄频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有码视频 | 亚洲天堂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