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石材市場考察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三社聯動,有效推進社會管理創新
今年,我們緊抓浙江省人民政府與民政部共建“__民政綜合改革試驗區”這一契機,大力推進城鄉社區建設、社會組織培育和社工人才隊伍培育,“三社聯動”創新社會基層治理體制已初步形成。
1.推進城鄉社區建設
(1)鞏固“三多”清理成果,減輕基層負擔。今年,我市強化監督機制,進一步筑起村(社區)級事務“防火墻”。一是推行村(社區)事務準入制,把好村(社區)事務準入關。今年3月和9月,我們啟動了2次村(社區)事務準入申報工作,累計收到5項申請,報市社會建設和綜合治理委員會審批,獲批3項,嚴把準入關口。二是梳理村(社區)組織依法依規履行和協助黨委政府工作事項。共梳理出依法依規履行事務40項、協助黨委政府工作事務43項,該事務清單已報市委法治辦,目前正處于發文階段。三是建立村(社區)事務監督機制,對違反村(社區)工作事項審核準入制度的行為,鎮(街道)、村(社區)應及時向市紀委、市考績辦和市社工辦反映或舉報,由市紀委、市考績辦、市社工辦受理并及時制止。
(2)推動城鄉社區建設。一是打造城鄉社區示范點。今年7月,我市積極開展城鄉社區示范點創建工作。__、__、__、__、__共5個社區結合各自優勢特點申請了該項目。截至目前,這5個示范點已初步形成,并計劃于2016年進一步完善。二是開展城鄉社區對口見學活動。為進一步推進我市城鄉社區建設,切實解決城鄉社區發展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今年我市開展了城鄉社區對口見學活動。到今年11月底,對口見學活動覆蓋全市30%以上的城鄉社區。
(3)全面完成“兩約”修訂工作。我市于5月底全面啟動“兩約”修訂工作,并于9月份完成該項工作。各村(社區)把“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邊三化”、六城聯創、平安建設、民主參與等重點工作的相關要求寫入“兩約”,推動了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要決策落實到基層。
2. 推進社會組織培育
(1)積極推進社會組織服務平臺建設。一是建立社會組織公益廣場,為進一步扶持公益組織的發展,于3月底建成了__公益廣場,面積達到3000多平方米,共有31家公益機構和9個公益項目入駐。目前,__公益廣場為__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社會組織培育基地。截止11月底,公益廣場開展各類講座、培訓80余場,服務社區居民6000余人次,成為我市“三社聯動”又一有力抓手。二是完善社會組織發展基金會運作機制。今年,通過公開征集、項目優化、項目評審等程序,共資助24個公益項目42萬元。堅持發揮社會組織發展基金種子資金的引導作用,吸引、整合社會資金,2015年基金會接受社會捐贈實現對社會組織的資助達70多萬元。
(2)積極完善社會組織監管機制。嚴格年檢把關,重點加強社會組織財務監管和未及時換屆社會團體的監管。2015年應檢726家,已檢726家,年檢率達到100%。完善第三方評估機制,進一步提升評估工作整體的專業性、公正性,2015年共有20家社會組織獲得3a級以上評估等級,獲得等級評估等社會組織增長20%。利用社會團體換屆等契機,指導社會組織設立監事會等,促進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
(3)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工作。今年以來,市政府出臺《__市政府職能向社會組織轉移暫行辦法》、《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兩個制度文件和《政府職能向社會組織轉移目錄》、《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年度指導目錄》、《__市具備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資質的社會組織目錄(第一批)》等三個目錄,構建了以《總體方案》為藍本,《職能轉移辦法》為規范,“職能轉移、購買服務、承接組織”三大指導目錄為配套,相關具體運行機制為輔助的政策制度體系,明確了108項政府轉移職能和59家具備承接資質的社會組織,有效推動了承接政府職能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3.推進社工人才隊伍培育
今年,全市新增各級社會工作者192人,其中國家中級社會工作師8人、助理社會工作師3人,__中級社會工作者57人、助理社會工作師175人、社會工作員35人。我們在壯大隊伍的同時,還注重社工實務能力的提升。8月份,我們委托浙江大學舉辦了“__市‘三社’領軍人才實務研修班”,選派約50名優秀社工赴浙大玉泉校區開展封閉式研修學習。
(二)堵疏結合,大力推進綠色殯葬改革
今年,__市以發動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為主抓手,圍繞“禁新改舊”、“堵疏結合”、喪葬陋習整治,堅定不移地推進綠色殯葬改革。
1. “禁新改舊”,創新__白化治理模式
一是大力加強“禁新”工作。召開全市殯葬改革工作推進會,重點對私墳“禁新”工作進行研究和部署。并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民政局建立了私墳“禁新”工作“片長制”,嚴防__白化回潮。同時在去年__鎮成功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市推廣__白化治理監察系統平臺,大大提升__白化治理的監察效率和管理水平。今年以來,共拆除各類私墳1228座并實施生態化改造。
二是加強“禁新”源頭治理,全面做好骨灰流向跟蹤管理工作。總結翁垟街道骨灰跟蹤管理的先進經驗,并向全市各鎮街進行推廣。在此基礎上,多次對各鎮街該項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完善全市私墳普查管理系統,針對漏登私墳開展補登工作,要求全市各街道依托該系統,對每例辦喪的骨灰流向進行跟蹤管理,確保骨灰流向跟蹤管理率100%。
三是大力推進“兩路兩側”“四邊三化”__白化專項整治工作。重點對甬臺溫高速公路、甬臺溫高鐵、104國道兩側視線內的私墳實施生態化改造,保持高壓態勢,確保消除視覺污染,盡全力保護綠水__。今年以來,全市生態化改造各類私墳645座。
3.堅持疏堵結合
,加快推進殯葬設施建設一是大力推廣建設公益性公墓。建立健全生態公墓審批制度,生態公墓建設項目進市行政服務中心,形成由市審批管理辦公室牽頭,民政、住建、國土、林業、環保等部門參加的并聯審批機制。截至11月底,全市共審批生態公墓140座,其中經營性公墓2處、公益性生態公墓138處;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95座,覆蓋行政村829個,覆蓋率達91%。
二是大力加強對全市各類公墓的管理。從5月中旬開始,對全市范圍內所有的經營性公墓、公益性骨灰墓地、公益性遺體墓地和村級非法聯建墓地,全部進行普查登記,歷時4個月,共普查登記各類公墓467座,全面順利完成公墓普查登記工作,普查登記率達到100%。同時,針對公益性墓地開展年檢工作。從6月中旬開始,歷時4個月,共登記公益性骨灰墓地84座,合格率達到95%。
三是加快骨灰堂建設。近年來,我市在大力推廣和建設公益性生態公墓的同時,結合實際在__、__兩個鎮開展公益性骨灰堂建設試點,目前正在審批中。5月中旬,市民政局副局長__帶領__、__、__等鎮的分管領導、相關科室負責人赴__學習考察公益性骨灰堂建設工作,形成《關于__公益性骨灰堂建設工作的考察報告》供市政府研究參考。
四是實施困難群眾墓葬免費政策。自2013年政策出臺以來,今年繼續針對農村五保戶、三無人員、低保戶、重點優撫對象等特殊困難群體,實施困難群眾墓葬免費政策。截止10月底,今年已為9名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免費提供公墓。
(三)養老為先,扎實推進民生保障工作
養老服務項目是__市政府2014年十大為民辦事實項目之一。今年,我市堅持以養老服務工作為重點,在政府加強“兜底”保障的基礎上,著手建立適度普惠的民生福利體系。
1. 著力推進養老服務工作
(1)全面推進社會養老服務。一是大力發展機構養老。今年,共新增養老床位1650張,其中市社會福利中心新增養老床位150張,全市養老床位總數達到5848張,其中護理型床位2060張。二是推進居家養老。今年新建了照料中心158家,其中設有助餐點的有97家。根據陳一新書記講話精神,我市在__鎮開展居家養老全覆蓋試點工作,目前已建成33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并全部投入運營,可為__鎮6300余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三是切實推進農村五保戶和城鎮“三無”人員養老服務工作。目前,全市共有農村五保對象440人,已集中供養443人,集中供養率100%,城鎮“三無”人員5人,已集中供養5人,集中供養率100%。市財政補助五保供養經費366.32萬元。
(2)出臺政府購買服務政策,開展養老服務補貼工作。下撥資金418.68萬元,對3874人開展養老補貼服務,通過購買服務幫助失能、高齡、獨居等老人解決看護照料、衛生保健、生活護理、精神關愛等方面的困難,有效助推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開展。
(3)加快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培訓機構進行養老護理人員培訓。今年培訓養老護理員420人,家庭護理員6000人,全面提高養老護理人員整體素質。
2.完善城鄉一體化社會救助體系
(1)加強對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著力提升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請、審核、審批和資金發放的程序,積極進行動態調整,共調整和取消低保對象703戶1259人,新增289戶467人,將農村居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465元調整為503元,城鎮居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620元調整為670元。截至目前,共發放低保金3541萬元。
(2)扎實做好大病醫療救助。出臺新修訂的《__市醫療救助辦法》,及時增加了重特大病種和救助額度,提高了救助標準。并與市一醫、二醫等4家醫院簽訂了城鄉醫療一站式救助服務協議,開展城鄉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有效縮短救助流程,提高救助時效。截至目前,共為2242人次城鄉困難家庭人員提供醫療救助。下撥醫療救助1628余萬元。
(3)加強防災減災工作。指導各鎮、街創建國家級和省級避災示范社區建設,今年已創建國家級一個。積極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申報工作。我市__鎮四都社區和清江鎮南塘社區參加了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截止目前,全市共有避災安置場所390個,其中避災中心17個,避災點373個。
(4)加強孤兒及困境兒童救助管理。一是加快社會福利中心建設。根據〔2015〕3號市長辦公會議紀要精神,我市啟動市福利中心建設工作。該中心集兒童福利、養老等功能于一體,總建筑面積5700多平方米,床位數450張,總投資3750萬元,預計在2016年底投入使用。目前已完成房產交接工作。二是加強孤兒及困境兒童救助資金管理。完善孤兒及困境兒童救助的申請、審核、審批和資金發放的程序,積極進行動態調整,截止目前,我市共為29名在冊孤兒發放孤兒生活補助費34.6萬元;為62名在冊困境兒童共發放基本生活費補助62.6萬元。
(4)完善社會救助機制。一是繼續將臨時救助款直接下撥給各鎮(街道)以直接幫助困難群眾解決臨時生活困難。今年共計下撥資金446萬元;二是加強愛心驛站創建工作。在各鎮、街創建愛心驛站,委并委托社會組織和社區人
員在第一時間幫助老百姓解決急救難問題。三是搭建臨時救助新渠道。積極探索以鎮(街道)開展臨時救助為主,社工介入臨時救助為補充的有效機制,充分發揮社工的主動性和專業性,在為困難群眾開展臨時救助的同時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健康保健、心理疏導以及精神慰藉等服務。(5)加強救助管理工作。據統計,今年共計救助、求助人員563人次,勸助、引導500余人次,精神病330人次、未成年32人次、60周歲以上12人次,危重病人1人次。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活動,發放棉被17條、棉大衣15件,保暖睡衣10套、保暖內衣13 套、棉鞋12雙等物品。
(四)求真務實,著力推進優撫安置和“雙擁”工作
今年,__市切實把優撫安置工作納入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確保優撫安置工作的有序開展。
1.做好優撫工作。全面落實重點優撫對象優待政策。按照我市優撫對象撫恤標準隨經濟增長的自然增長機制,提高了部分重點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標準。做好部分重點優撫對象的調查核實工作。完善重點優撫對象數據庫建設。推動重點優撫對象“一站式”醫療保障服務,截至目前,共發放重點優撫對象門診藥費128多萬元。切實解決部分優撫對象的生活和醫療困難。認真落實義務兵優待政策。今年,我市將義務兵優待金的標準提高到16300元,為1098位義務兵發放優待金1790萬元。同時積極探索社工雙擁試點工作,我們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引進3家社工機構分別在3個社區開展社工雙擁試點,為91名重點優撫對象開展為期一年的專業幫扶和關愛服務。省廳優撫處到我市進行實地考察和走訪,對該項目實施情況予以了高度評價。
2.做好安置工作。全面落實安置政策。今年,全市共接收軍隊退役士兵和轉業士官504人,其中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官29人,其他人員基本實行自主就業,共發放2014年冬季退役士兵一次性經濟補助金1179多萬元。加強2014年冬季退役士兵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工作。
(五)統籌兼顧,全力做好其他專項管理事務
1.切實做好老齡工作。一是全面落實高齡補貼政策。今年我們按季度對90-99歲老年人高齡補助進入正常管理步調,每人每月補助100元。二是開展首屆__市“老有所為之星”評選活動。8月我們通過__日報、中國__網微信兩個渠道發動社會各界參與選票,以群眾投票和評委投票相結合的方式評選出十大首屆__市“老有所為之星”。三是繼續加大老年人意外險的推廣力度,截止目前,共為5.3萬老年人投保,全市平均覆蓋率達27%。四是深化“銀齡互助”活動。在春節期間開展“暖巢關愛行動”,通過排摸,在“銀齡互助”幫扶對象中確定155名特困獨居老人開展慰問,送去新年的祝福。
2. 切實做好區劃地名、婚姻登記和福利企業管理工作。做好地名標準化和路牌維護工作,及時添置和更新各類地名標志,截止今年11月底共標準化地名82個,下撥鎮(街道)高標經費
361740元,共設置路牌227塊,門幢牌標志 7049塊。積極配合市組織部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在2011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基礎上,對部分行政區劃進行優化調整。加大婚姻登記規范化創建力度,做好婚姻歷史數據補錄,啟用婚姻家庭輔導室。切實維護殘疾職工合法權益,做好注銷企業殘疾職工安置工作和福利企業無障礙設施規范化建設。
3. 全面提升局機關自身建設。充實局機關黨委工作力量,不斷健全婦委會和工會組織工作機制,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不斷豐富機關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民政依法行政工作,對部門權利清單進行梳理,推進民政執法規范化建設。
(一)雙管齊下,著力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推進機構養老服務。鼓勵工商資本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大力進行高端養老服務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繼續做好敬老院整合和功能提升工作,實質性開展敬老院公辦民營運作方式。
二是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明確發展方向,實現社會養老居家化、居家養老社會化。全面實施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老齡工作方針,以政府購買服務和資源整合為手段,通過專業化服務和志愿者服務相結合、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相結合,充分利用現有國有資產,全面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社區覆蓋率達100%。
三是加強養老服務護理員隊伍建設。擴大培訓范圍,實現護理員、助老員持證上崗,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將護理員、助老員作為公益性崗位進行崗位開發。
(二)三社聯動,有效推進社會管理創新
1.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方面:一是開展全市城鄉社區對口見學活動。從2016年開始,各鎮(街道)對口見學活動不斷引向深入,逐步打破區域界線、層級界線和城鄉界線;力爭到2016年5月底,覆蓋60%以上的城鄉社區;到2016年11月底,覆蓋90%以上的城鄉社區,打造一批不同類別、各具特色的示范社區。二是推進城市社區規范化建設。在2015年打造5個城市社區示范點的基礎上,在建成區13個城市社區全面鋪開社區規范化建設工作,引導多元建設主體在社區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真正使社區建設成為社會管理和服
務的基礎性平臺。三是指導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嚴格按照“一法兩辦法”之規定,認真制定換屆選舉實施方案,對選舉工作的組織領導、選舉程序、方法步驟和時間要求等要作出嚴密部署,并嚴把村民代表推選、選舉辦法制定、選民登記等關鍵環節。2.社會組織建設方面:一是做好公益廣場運營與管理工作。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技術支持,為入駐機構提供專業化孵化服務,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二是探索構建社會組織信用體系,將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納入信用__平臺,規范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推進社會組織誠信建設;三是推進政社分開工作。堅持試點先行、分步穩妥推進,極穩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進一步理順黨政機關與社會組織的關系;四是加大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力度。積極配合市編委辦不斷拓展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項目,健全完善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工作考核機制;五是積極推進社會組織評估工作,繼續推行第三方評估,形成公平公開公正、科學規范有序的評估機制。
3.社工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一是認真組織開展__市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評審工作,盡力擴大社工隊伍;
二是組織符合條件人員參加“社工實務提升工程”,提升專業實務能力;三是以項目補貼形式扶持、打造一批社工機構或服務品牌;四是指導民辦社工機構做實做細做出成效,向全市征集一批優秀社會工作案例;五是做好宣傳、繼續教育、調研等其他各項工作。
(三)堵疏結合,大力推進綠色殯葬改革
一是加強私墳“禁新”治理。繼續落實殯葬改革責任分級管理制度,健全私墳“禁新”巡查機制。督促各鎮街加強殯葬管理隊伍建設。
二是繼續推行骨灰安放跟蹤管理。全面實行骨灰安放流向跟蹤管理,及時掌握骨灰去向,防止發生違法違規建造私墳現象,從源頭上引導生態葬法。同時把這項工作與私墳生態化改造結合起來,對骨灰安葬在私墳的,限期進行生態化改造。
三是推進公益性骨灰堂試點建設。加快__、__兩鎮的公益性骨灰堂建設,爭取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鼓勵條件成熟的鎮街探索公益性骨灰堂建設,切實解決群眾骨灰安葬難問題。
四是大力開展喪葬陋習整治工作。繼續強化源頭管理,綜合整治喪事擾民現象,重點抓好喪事超殯期、電子花圈車等喪葬陋習的整治,加大對非法石材加工點的打擊力度。
(四)謀全局,抓統籌,全面推進其他各項工作
1.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一是完善城鄉低保制度。推進低保工作規范化建設,做到動態管理,分類施保,著力打造“陽光低保”。二是完善醫療救助制度。提高籌資金額,完善進村入戶調查記錄,使患大病的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救助,完善“一站式”醫療救助服務平臺。三是完善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制度。提高籌資金額,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全面啟動困境少年兒童保護工作,動員社會力量,對困境少年兒童實施有效救助。
2.完善減災救災體系。健全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災害救助應急預案體系。加強災害救助標準化建設,確保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完善市級救災物資儲備中心,強化救災物資管理。加強綜合減災工作,加強防災宣傳教育,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增強人民群眾避災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