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血壓的測量方法及護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高血壓;臨床護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3(a)-0127-03
眾所周知,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是其主要并發癥,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血壓每升高20/10 mm Hg,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倍增[1]。國內外的實踐證明,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可明顯降低腦卒中及心臟病事件的發生率,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有效降低疾病負擔。高血壓作為慢性病,降低血壓不能是一時的成功,而是終生的堅持。本研究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臨床護理,以探討是否能使患者長期堅持合理服藥、生活及飲食,達到血壓長期控制平穩的目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就診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醫院的297例高血壓患者,年齡均>25歲,平均(46.50±20.67)歲,男性189例,女性108例,除外心腦血管嚴重并發癥者。
1.2 診斷標準
按《中國血壓測量指南》中高血壓診斷的標準[2]:①在未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②2周內服用降壓藥物。
1.3 方法
1.3.1 培訓及測量方法 經過統一培訓,參加試驗的護理人員掌握《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內容,熟悉降壓藥物的種類、適應證、不良反應。測量方法:根據2012年加拿大高血壓指南[3]指出,測量前排尿,并至少休息5 min;測量前30 min內不進食、不運動、不吸煙、不引用含咖啡因類飲料;測血壓時取坐位,不說話,手臂有支撐(比如放在桌上),袖帶放置在肘橫紋上2~3 cm,高度和心臟水平一致;測量后要立即記錄所有血壓讀數。
1.3.2 臨床護理及健康宣教的內容 ①堅持規律服用降壓藥物:這是治療高血壓的基礎;②飲食要清淡:囑咐患者不宜吃得過咸,多吃蔬菜和易消化食物,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尤其是動物脂肪;③心情要舒暢:囑咐患者心情開朗、樂觀;④堅持鍛煉,增強體質:囑咐患者堅持鍛煉,老年人以有氧運動為主,以此達到減輕體重、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血管緊張度、冠狀動脈擴張、血壓下降的目的,同時也可以使血中三酰甘油和血黏稠度降低;⑤定時測量血壓:囑咐患者每天測量血壓2次,早晚各一次,如果有任何不適,如頭痛、頭昏、胸悶等隨時測量,如果血壓過低或過高及時就醫。
1.3 隨訪方法
治療及護理前測量所有患者的血壓,并記錄數據。出院后醫護人員通過電話聯系或走訪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督促患者每日測量血壓2次,隨訪時間12個月,記錄患者每天測量血壓值,并以月為單位,分析患者出院后1~12個月的血壓平均值,并統計各年齡段患者的血壓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治療前,患者的收縮壓(SBP)及舒張壓(DBP)分別為(170.34±19.87) mm Hg及(104.68±12.89) mm Hg,通過臨床護理后,隨訪結果顯示,297例高血壓患者的SBP及DBP均控制在正常水平(表1);不同年齡段患者血壓控制也特別理想(表2),與治療前比較,血壓均明顯下降(P
3 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嚴重、常見的慢性病,血壓升高會對心、腦、腎、視網膜等器官造成慢性持續性損害,如血壓控制不好,易導致腦卒中、心肌梗死、腎病、視網膜病變等。治療高血壓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發病和死亡的總危險,因此要求醫師在治療高血壓的同時,干預患者所有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傷和合并存在的臨床疾病。對于一般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
高血壓患者能夠堅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長期藥物治療非常困難。通過護理和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高血壓的危害和形成因素,并且不斷對患者進行生活方式和用藥原則的指導,讓患者欣然接受高血壓的治療,不產生逆反心理,并堅持下去。有研究表明[9],連續護理干預可以提高高血壓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達到更好地降壓及穩定血壓的作用,改善患者的預后。
使患者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嗜好,是護理工作和健康宣教的重要內容,同時督促患者堅持口服降壓藥物,并根據血壓下降情況調整降壓藥物的種類和劑量,讓護理工作在高血壓患者的長期慢性治療過程中發揮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洪坤,王書強,劉洪華.人性化服務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0(11):4132.
[2] 姜秀,孫志書,黃影.淺談急診科實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0):266.
[3] Daskalopoulou SS,Khan NA,Quinn RR,et al.The 2012 canadian hypertension education program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diagnosis,assessment of risk,and therapy[J].Can J Cardiol,2012,28(3):270-287.
[4] 盧美萍,趙敏芬,吳曙粵.社區人群高血壓病危險因素干預研究進展[J].大眾健康,2012,(6):249-250.
[5] 李明.飲食因素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浙江預防醫學,2004,16(11):54.
[6] 王少波,向田榮. 2型糖尿病危險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8):3658-3660.
[7] 王曉華,李利陽.糖尿病、心理因素及C-反應蛋白之間的關系[J]. 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7,9(19):36.
[8] 姚軍,吳文源,李春波.2型糖尿病伴發抑郁癥患者生活質量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6,15(4):323-325.
關鍵詞 社區 高血壓 自我管理 心理干預 治療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筆者采取心理干預和病人自我管理相結合的模式,探討社區高血壓患者康復治療方法。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居住于上海市黃浦區老西門社區居民,從5000名社區高血壓管理對象中招募、篩選原發性高血壓患者60例,高血壓診斷標準為:WH0 1999年制定的高血壓患者診斷標準,即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患者。排除腫瘤患者、繼發性高血壓、行動不便的患者,男38例,女22例,平均54.6±6.7歲,平均血壓158±11.4/103±11.9mmHg,病程>6年。文化程度:小學10例,中學21例,大專以上29例。隨機分為自我管理組+心理干預組(SEM+PSY)和對照組(CONTROL)各30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程、血壓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關鍵詞] 血壓;測量;血壓計; 急診室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2-0124-02
血壓是循環血量、心輸出量、周圍血管阻力和動脈血管壁彈性等血流動力學變化的綜合反映。血壓檢測可以提供與整個循環狀態有關的信息,在急診患者中廣泛采用,并根據患者個體的診斷及病情決定監測的類型及頻次[1]。目前,急診室無創血壓監測的常用方法有電子血壓計、汞柱式血壓計、無創性動態血壓監測等。本研究旨在對急診高血壓病患者腕式電子血壓計、臂式電子血壓計和汞柱式血壓計的測量結果進行比較,選擇適宜的血壓監測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2年1~3月來我院急診內科就診留觀并已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病的患者205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99例,年齡(71.2±7.5)歲。根據表1的高血壓病分類標準分為[2]:A組(高血壓1級組)64例;B組(高血壓2級組)70 例;C組(高血壓3級組)71例。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暫不在本研究之列。入選病例均滿足:①年齡≥60歲;②神志清醒、生命體征相對穩定,能理解并配合醫護人員;③就診主要原因為:頭暈、眩暈、頭痛、心悸、胸悶、胸痛、鼻出血等高血壓病相關癥狀。所有病例均排除:①半小時內有吸煙、飲用咖啡和濃茶飲料;②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妊娠婦女、嚴重貧血、腫瘤、外周血管疾病、嚴重風濕疾病、腎臟病患者;③生命體征極不穩定,需進行心肺復蘇和搶救者;④上肢殘疾的患者;⑤患者拒絕配合,病史資料不完整者。
1.2 研究方法
1.2.1 高血壓病的定義和分級[2] 原發性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伴或不伴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綜合征,通常簡稱為高血壓。定義為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根據血壓升高水平,又進一步將高血壓分為1~3級(表1)。
1.2.2 方法 各組患者的右腕部使用腕式血壓計測量血壓,使用臂式血壓計和汞柱式血壓計測量右上肢血壓,記錄血壓情況。所有患者在急診留觀區病床安靜休息至少5 min。急診科主管護師嚴格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及基礎護理學操作規范,先用腕式血壓計測量,再用臂式血壓計和汞柱式血壓計測量。不同測量方法間間隔5 min,每種方法均測量2次,每次間隔1~2 min,如收縮壓或舒張壓2次讀數相差5 mm Hg以上,則進行第3次測量,以3次讀數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3],記錄平均動脈壓(1/3收縮壓+2/3舒張壓),單位mm Hg。
本研究使用的血壓計型號如下:①腕式血壓計:日本歐姆龍松阪株式會社生產的OMRON腕式電子自動數字血壓計(HEM-6021);②臂式血壓計:日本歐姆龍松阪株式會社生產的OMRON臂式電子自動數字血壓計(HEM-752):③汞柱式血壓計:上海魚躍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魚躍”牌汞柱血壓計(GB3053-93)。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SPSS Inc.,Chicago,IL,USA)軟件進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以汞柱式血壓計的測量結果為金標準,若組內不同測量方法的結果服從正態分布并且方差齊性,則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進行統計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則以中位數和四分位數間距表示(M,QL-QU),使用Kruskal-Wallis檢驗進行統計分析;組內不同測量方法進行兩兩比較時,采用Bonferroni法(檢驗水準a=0.05,Bonferroni法檢驗水準a’=0.0167)。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各組間男女患者性別比例和年齡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2.2各組患者使用不同血壓計的測量情況比較
使用腕式血壓計、臂式血壓計和汞柱式血壓計測量各組患者右上肢平均動脈壓的情況,使用one-way ANOVA進行統計檢驗,A組三種血壓計的測量結果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B組和C組三種血壓計的測量結果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3 組內不同測量結果兩兩比較
采用Bonferroni法(檢驗水準a=0.05,Bonferroni法檢驗水準a’=0.0167)。A組:使用三種血壓計的測量結果之間,經兩兩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167);B組:使用臂式血壓計和汞柱式血壓計的測量結果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167),但使用腕式血壓計和汞柱式血壓計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67);C組進行兩兩比較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167)。
3 討論
血壓是患者的重要生命體征之一,急危重癥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壓監測對治療方案的制定和病情的觀察意義重大。汞柱式血壓計在臨床上的應用已近100年,其測量方法是廣大醫護人員必須掌握的“三基”操作之一,是間接測量血壓法的“金標準”。相對電子腕式血壓計和臂式血壓計,汞柱式血壓計結構簡單、故障少,不同品牌之間的精確性差異不大,但醫務人員若長時間操作,易疲勞,且體積相對較大,攜帶不便,玻璃刻度器破損后可導致水銀泄漏,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傷害。而電子血壓計體積較小,相對環保,操作簡易,省時省力,特別是電子腕式血壓計可直接通過患者的腕部測量血壓,避免了要求患者脫去或拉高衣服,上臂的麻煩,節省了測量時間,相對便利,亦可減少汞柱型血壓計操作者的目測偏倚所致的誤差,是目前門急診較為理想的血壓測量器具。非醫學專業人士在閱讀理解產品使用說明書后,亦可在家中自行測量血壓,避免了“白大衣效應”對血壓的干擾,有助于評價血壓水平和指導降壓治療,提高患者堅持服藥和積極治療的依從性,是家庭自我血壓監測的理想醫用器械[4,5]。近年,亦推出了電子臂式血壓計,其測量袖帶的佩戴方式與汞柱式血壓計一致,一鍵完成測量過程,電子屏幕自動顯示測量結果,操作簡便[6-9]。目前,國內對電子血壓計在不同高血壓病分級類別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研究尚不多。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現,針對不同分級的高血壓病患者:對高血壓病1級的患者,使用腕式血壓計、臂式血壓計和汞柱式血壓計進行測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對于高血壓病2級的患者,使用臂式血壓計和汞柱式血壓計的測量結果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167),但使用腕式血壓計和汞柱式血壓計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67);對于高血壓病3級,使用上述三種血壓計進行測量,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對于高血壓病1級的患者,均可使用上述三種血壓計進行測量,且使用腕式電子血壓計操作簡便和準確;對于高血壓病2級的患者,建議使用臂式或汞柱式血壓計進行測量,且臂式電子血壓計準確和操作更簡便;對于高血壓病3級的患者,建議使用汞柱式血壓計進行測量,結果更為準確。若使用腕式或臂式電子血壓計測量后發現,患者達到高血壓病3級的血壓標準時,可進一步采用汞柱式血壓計再次測量,對結果進行復核,以防漏診高血壓急癥患者,影響急診降壓處理。
[參考文獻]
[1] 邱海波. 現代重癥監護診斷與治療[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92-197.
[2] 陸再英,鐘南山. 內科學[M]. 第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51-264.
[3] 陳文彬,潘祥林. 診斷學[M]. 第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49-151.
[4] 趙遠蓮,蔣德玉,廖慶萍. 腕式血壓計與臺式血壓計監測血壓的比較[J]. 護士進修雜志,2000,15(9):656-657.
[5] 彭濤,楊向東,夏青. 電子血壓計和汞柱式血壓計測量血壓的差異性分析[J]. 護理雜志,2005,25(6A):9-10.
[6] Topouchian J,Agnoletti D,Blacher J,et al. Validation of four automatic devices for self-measurement of blood pressure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protocol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J]. Vasc Health Risk Manag,2011,7(30):709-717.
[7] Topouchian JA,El Assaad MA,Orobinskaia LV,et al. Validation of two automatic devices for self-measurement of blood pressure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Protocol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the Omron M6 (HEM-7001-E) and the Omron R7 (HEM 637-IT)[J]. Blood Press Monit,2006,11(3):165-171.
[8] A'Court C,Stevens R,Sanders S,et al. Type and accuracy of sphygmomanometers in primary care: a cross-sec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J]. Br J Gen Pract,2011,61(590):598-603.
摘 要:生理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它主要研究正常人體的功能活動及其機制。醫學中關于疾病問題的理論研究是以人體生理學的基本理論為基礎的,因此,生理學與護理技術中的生命體征的評估及護理、飲食護理技術、排泄護理技術等密切相關。
關鍵詞 :生理與護理 護理技術 關系
在中等衛生學校所設專業中,以護理專業為主,目的是為基層醫療單位及社區醫療保健培養實用型的護理人才。因而,在生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著重生理學與護理學的聯系,尤其對與護理技術有關的生理學實驗,例如,體溫的測量、脈搏的測定、血壓的測量、呼吸的測定等實驗操作,要求學生利用實驗課及課余時間反復練習,最終能全面熟練地掌握操作技術項目,為以后的臨床實習及走向護理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生理學與生命體征的評估及護理
生命體征是護理人員評估病人身心狀況的基本資料,對病人脈搏、呼吸、體溫及血壓進行觀察、測定及記錄,了解病人疾病的發展狀況及經過治療后,病人體質恢復的狀況,為進一步制訂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及護理計劃提供重要的依據。
1.體溫
生理學所講的體溫是指人體深部的平均溫度。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體溫是相對穩定的,這對于維持體內酶的活性、細胞正常的新陳代謝,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體溫過高或過低,將對生命活動產生影響,甚至危及生命。在正常情況下,體溫受晝夜變化、年齡、性別、肌肉活動及情緒變化等因素的影響。
(1)晝夜變化。正常情況下,體溫在一晝夜之間呈現周期性波動。一般清晨2~6時體溫最低,午后1~6時體溫最高,變化幅度一般不超過1℃。在為病人測定體溫時,應考慮到體溫這種晝夜變化的影響。
(2)年齡。幼兒的體溫比成年人高,老年人因基礎代謝率較低所以體溫偏低。在環境溫度較低的情況下,老年人應注意保暖,例如,在臨床護理中給老年人增添衣服和被褥。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由于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應特別注意護理,必要時應將早產兒放入恒溫箱內保溫,并定時測量體溫。
(3)性別。女性體溫平均比男性高0.3℃。女性體溫隨月經周期而發生周期性變化,在月經期及排卵前期體溫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期體溫較高。因而,在對女性病人進行護理時,應注意這種周期性變化。
此外,體溫還受情緒激動、精神緊張、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進食等因素的影響。
在生理學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掌握有關體溫的概念、正常值、生理波動及體溫相對穩定的調節機制的同時,在生理實驗中,進一步要求學生識別體溫計的種類,掌握體溫測量的步驟、要點和方法。
2.脈搏
在一個心動周期中,動脈內的壓力發生周期性波動,這種周期性的變化可引起動脈管壁的擴張與回縮,在表淺動脈上可觸到波動,稱為動脈脈搏。正常情況下,脈律規整,間隔時間相等,脈率與心跳頻率一致,但因年齡、性別、情緒、生理狀況的不同而不同。女性脈搏略快于男性,嬰幼兒的脈率較快,老年人的稍慢。根據脈搏的生理性變化,在生理學實驗中,要求學生掌握常用脈搏的測試部位、要點和方法;在臨床實踐中,辨別速脈、緩脈、間歇脈、絀脈、洪脈、絲脈等異常脈搏,為了解病人疾病發展狀況、心血管的功能狀態的改變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從而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
3.呼吸
呼吸是指機體與外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正常情況下,呼吸節律和頻率受呼吸中樞的調節。呼吸頻率和深淺度因年齡、性別、生理狀況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女性呼吸頻率稍快于男性,嬰幼兒的呼吸頻率快于成年人,老年人稍慢;活動時呼吸頻率加快,睡眠時較慢;在病理狀態下,例如,高熱、輕度缺氧、酸中毒等,呼吸加快;安眠藥中毒等病人,由于呼吸中樞被抑制,呼吸緩慢;嚴重缺氧的病人還會出現呼吸節律異常,例如,潮式呼吸等。因而,學會觀察和測定正常人及病人呼吸頻率和節律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4.血壓
血壓一般是指動脈血壓。流動的血液對動脈血管壁的側壓力,稱為動脈血壓;心室收縮動脈血壓升高所達到的最高值,稱為收縮壓;心室舒張動脈血壓降低的最低值,稱為舒張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稱為脈壓。正常情況下,血壓受年齡、性別、環境及精神狀態的影響。嬰幼兒血壓較低;血壓可隨年齡增加而升高,40歲以上,年齡每增加10歲,血壓可增加10mmHg;中年以前,女性血壓稍低于男性,中年以后差別不大;一般白天處于工作或勞動中血壓可升高,睡眠狀態下血壓較低,疲勞或睡眠不足,血壓會升高;精神緊張、過度興奮、恐懼及疼痛均可使血壓升高,但以舒張壓升高較明顯。此外,飲食、吸煙及飲酒也會影響血壓。
在生理學實驗中,教師要求學生在掌握動脈血壓的測量原理及生理性變化的基礎上,識別血壓計的種類及構造,進一步熟悉測量動脈血壓的操作步驟及要點,準確掌握收縮壓和舒張壓的測量方法和記錄方式。開放實驗室,讓學生有多次練習的機會,直至完全熟練掌握。通過生理學對動脈血壓的概念、正常值、形成及影響因素的講述,結合動脈血壓測定的實驗練習,使學生在后續學習護理技術時得心應手,有的放矢。
二、生理學與飲食護理的關系
1.飲食護理是促進病人康復的重要環節
合理的營養搭配,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提供良好的進食環境促進食欲,這些與生理學講述的消化和吸收有關。消化和吸收是人體獲取營養物質的方式,營養物質是生命活動的基礎。人體能量的供給,依賴于糖、脂肪和蛋白質的氧化,其中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質,人體所需能量的70%由糖的氧化提供。腦組織所需能量完全來源于糖的氧化。因此,在進行飲食護理時,應糾正病人偏食的習慣,以促進病人痊愈。
2.根據病情和病人體質選擇適合的飲食
糖尿病人飲食宜選擇粗纖維多且低糖的糙米、白蘿卜、白菜等,盡量避免蛋糕等高糖分飲食。老年人、幼兒及重病、久病初愈的人,脾胃功能差,應進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消化能力好轉后,逐漸增加食量,可進葷腥食物。產婦由于產后虛弱而且需要分泌乳汁,腹部內臟位置因胎兒娩出而有輕微改變,應選擇小米、雞湯等營養豐富又利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且每次進食不宜過多,以免出現胃下垂等病癥。這些都與生理學中胃腸運動形式、胃排空、不同營養物質在胃腸的消化吸收過程等知識相關。
三、排泄與護理的關系
排泄是指機體將代謝終產物、體內過剩的物質、異物及藥物經血液循環,由排泄器官排出體外的過程。腎是重要的排泄器官,以尿的形式進行排泄。在生理學中,講述了尿的生成、正常尿量、多尿、少尿、無尿及尿的顏色、氣味、透明度、比重與滲透壓等。在生理實驗中,教師要求學生觀察影響尿生成的重要因素。通過生理學的學習,學生熟悉了相關的知識;在護理學的學習中,能夠與護理技術的有關內容密切聯系;在臨床實踐和工作中,能夠實際應用。例如,根據對排尿異常的評估,制訂相應的護理計劃和措施。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疾病在我國的發生率不斷攀升。社區醫院作為一個社區衛生醫療的服務機構,承擔著高血壓病人的長期治療與管理的任務。本文以上海某社區醫院中192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社區醫院如何對高血壓病人實施有效的治療與管理。
【關鍵詞】社區醫院、高血壓、治療、管理
引言
高血壓是一種最常見的心血管慢性疾病,可并發心臟、血管、腦與腎臟等病變,是全球范圍內比較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而使得高血壓的發病率大幅度提升,我國的特殊國情又致使高血壓在我國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都比較低。因此嚴格控制高血壓、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已成為醫、患者共同努力的目標。社區醫院作為一個社區衛生醫療的服務機構,承擔著高血壓病人的長期治療與管理的任務。本文以上海某社區醫院中192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社區醫院如何對高血壓病人實施有效的治療與管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上海某社區醫院為例,2011年1-12 月共收治就診的高血壓病患者達192例,社區醫院根據研究需要,將這192例隨機分成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96例。干預組中男54例,女42例,平均年齡53.3±9.6 歲,平均病程6.1±2.5年,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65例。對照組中男52 例,女44 例,平均年齡54.2±9.8歲,平均病程6.5±2.4年,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62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具有可比性。
1.2血壓測量方法:
在測量血壓方法上,兩組采用相同的水銀柱式血壓計,測試時間都控制在每天上午的9: 00-10:00,測試手法上都采用休息10 分鐘后取坐位測量右肱動脈血壓,數據記錄上都取兩次測量的平均值。
1.3治療方法
高血壓的治療主要分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主要指靠規范飲食、運動和心理等護理治療,譬如在飲食方面需求低鹽、低脂、低油飲食。藥物治療是指用一切有治療或預防作用的物質用于機體疾病,使疾病好轉或痊愈,保持身體健康的一種治療方法。如高血壓的治療過程中選用鈣拮抗劑、β受體阻滯及血管轉換酶抑制劑等。
1.4社區醫院干預管理
①社區醫院為干預組的96例高血壓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定期測量血壓并進行追蹤隨訪。同時,還派專門的全科醫生對患者進行管理,預約門診時間,行動不便的,定時到家中測血壓,指導用藥。
②健康教育:開展社區健康教育工作,發放高血壓健康資料,利用宣傳欄、圖書資料、宣傳單、電視、健康知識講座等,進行高血壓病知識的宣傳。隨訪時可針對病例的具體情況進行健康教育?;颊呖梢栽跍y血壓時向社區醫生進行健康咨詢,同時社區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如規范飲食、運動和心理等護理治療。
③隨訪服務: 上海某社區醫院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服務對象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個體化服務方案,要細致、耐心、、由淺入深和循序漸進。要定期的為患者做相關項目的檢查和檢驗。
④隨訪記錄: 為了方便對隨訪的追蹤和效果調查,上海某社區醫院為所有服務對象都建立了健康檔案的隨訪記錄。以備隨時對隨訪的效果進行追蹤。
1.5療效判斷標準:
①顯效: DBP下降>20mmHg且下降至正常,或DBP下降值>30mmHg;
②有效:DBP下降值20mmHg;
③無效: 沒有達到上述水平。
1.6統計學處理
[中圖分類號] R54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0)-12-212-01
1 引言
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醫學模式的改變,人們對一些常見疾病的傳統意義上的看法和認識也有了很大改觀。高血壓作為一種最常見的心血管系統疾病,以其日趨增高的發病率和引起各大臟器嚴重并發癥的特點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筆者經過長期的學習、思考和探索,并且結合美國新版高血壓指南(JNC)對高血壓的分類方法提出重大修改,對高血壓的診斷提出了新的分類方法,并對診斷過程中的細節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有利于對高血壓發病率的控制、降低高血壓及其合并癥治療的費用支出、降低和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負荷。
2 高血壓診斷標準
高血壓是一種致死率和致殘率非常高的疾病,自2005年起ACC開始將高血壓相關內容列入“血管疾病 高血壓和預防”的專題之中。而關于正常血壓和高血壓診斷的標準,一直在不斷的完善,直至1978年WHO推薦的高血壓標準才首次逐漸被世界各國所采納;在這個標準被使用了二十五年后的2003年,美國新版高血壓指南(JNC)對高血壓的分類方法提出重大修改,提出了高血壓前期(prehypertention)的概念,高血壓前期的定義為收縮壓120---140mmHg或者舒張壓在80--90 mmHg;人們對高血壓前期這一名稱是否恰當持有不同的看法,但筆者認為,在正常血壓和高血壓之間,需要一個這樣的標準,在這個標準之內,人們可以通過提高對高血壓的警惕性而提早預防,提早通過改變飲食或生活方式來控制血壓,而不是僅僅是在血壓達到了某個數值之后就被告知必須通過終身服藥來控制血壓。但是筆者認為這個中介的血壓值絕對是因人而異的,正如對于身高不同的人他們的標準體重是不一樣的,同理由于種族、環境、年齡以及經濟、文化等等眾多因素的不同,使得地球上數十億人口處于十分不同的背景中。僅僅用一個固定不變的數值范圍,是不能反映像血壓這樣涉及到復雜人體復雜環境的復雜問題,對于基礎血壓不同的人,這個中介值是不一而同,相同的血壓對兩個人的意義簡直就和他們的基因一樣迥然,相同的血壓對于有不同并發癥或者合并癥的人來說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3 血壓的測量
首先應該規范測血壓的方法: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電子血壓計的出現大大的降低了醫務人員的工作負荷,但因此也帶來了一些對于電子血壓計認識上的偏見,筆者認為首先應該規范測血壓的方法。一方面,對于醫務工作者應該熟練掌握測血壓的方法,尤其是現在出現了不同的電子血壓計,有臂式和腕式的等等,只有醫務工作者熟練掌握了各種測量方法,這樣才會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滿意度;另一方面,對于高血壓病人,他們為了更好的控制血壓,便自己買了電子血壓計,但他們測量方法不一定正確,對于這樣的情況,醫療器械公司應該傳授正確的儀器使用方法,而作為醫務工作者應該盡早糾正患者錯誤的測量方法;最后,各種血壓計用前均應校準[2],特別是電子血壓計比較靈敏,越是靈敏的儀器越是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所以更應該定期校準。
隨著電子血壓計的日漸普及,關于電子血壓計的準確度曾一度引起不小的爭議,根據筆者在某高校校醫院的教職工查體中的調查,100名高血壓患者中有96名對電子血壓計的測量結果持懷疑態度,他們都普遍認為電子血壓計的結果偏高,筆者對于他們的誤解做以下解釋:(1)血壓本身是一個變量,它隨著一個人的狀態不同而上下浮動,患者掛號排隊到看上醫生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之后的狀態和在自己家完全放松的狀態是不一樣的;(2)電子血壓計以其操作方便簡單等優點取代大部分的水銀血壓計的市場,特別是應用在大規模的體檢中,筆者在測量過程中對電子血壓計耗時做統計,長則1分鐘十秒,短則40秒鐘(除外血壓特別高的患者測量時需要再次充氣),在這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內患者剛剛坐下,加之血壓計充氣時發出的噪音,肯定會對患者的心理有所影響,我們知道高血壓是一種心身疾病,心理因素也會影響血壓值;與之相比較,傳統的水銀血壓計,充氣沒有噪音,醫務工作者操作時間也較之電子血壓計長,所受的干擾相對要小得多,所以誤差小得多;針對這一點,我們在給患者測量血壓前一定要囑咐其休息5―10分鐘,達到安靜的狀態時再測量。
4 電子血壓計的校正
電子產品以其方便、靈敏、簡單等的優勢逐漸取代了大部分的機械產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電子血壓計以其各方面的優勢走進了許多高血壓病人的家庭。對于高血壓病人來說,他們必須靠長期服藥來控制血壓,他們用電子血壓計來監測自己血壓控制情況,然而他們卻忽視了一點,那就是血壓計的校正問題,一般都是由計量監督部門根據使用的次數和頻率來校正的,這就是為什么電子血壓計的使用者覺得自己在家里測量的血壓和在醫院測得有出入的原因。
參考文獻
[1] 吳壽嶺,王文.電子血壓計可靠不可靠[J].高血壓雜志, 2005,13(1):5-6.
[2] 胡淑芳,彭丹梅,付志蓮.老年高血壓的臨床護理[J].河北醫學,2003,9(6):559-561.
[3] 王一塵.高血壓診斷標準的相對與絕對[J].醫學與哲學,2004 ,25(11):46-47.
【關鍵字】護士;主觀幸福感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0651-02
1 主觀幸福感的基本概念
1.1 主觀幸福感的定義
主觀幸福感是Ed Diener于1993年提出,通常指人們對其生活質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認知性的整體評價。包括個人生活滿意度總體評價和體驗的積極和消極情緒,具有主觀性、穩定性和總體性特點,是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綜合性心理指標[1]。
1.2 護士主觀幸福感在護理工作中的意義
護理工作是我國醫療衛生公共事業的一個十分重要組成部分,高風險、高壓力是護士最大的職業特點,因此,為促進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提高護士的主觀幸福感在現階段顯得尤為迫切。
1.3 主觀幸福感的測評方法
每個個體都具有回憶和理性處理判斷的能力,在研究護士主觀幸福感的測量方法中,為避免過多注重主觀感受,從而導致主客觀分離,有時研究者會同時選用主觀和客觀相互穿插在一起的測量方法來更準確的判斷調查者的情感類別。
【摘 要】隨著我國衛生服務事業的快速發展,護理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護士自身的身心健康對護理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主觀幸福感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狀態與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因此研究護士的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有助于了解護士對其自身生活質量的總體評價。本文探討可能影響護士主觀幸福感的因素,并就如何提高護士主觀幸福感提出幾點對策,為有效促進護士生活質量,提高護士工作質量提供心理學和社會學依據。
【關鍵字】護士;主觀幸福感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0651-02
1 主觀幸福感的基本概念
1.1 主觀幸福感的定義
主觀幸福感是Ed Diener于1993年提出,通常指人們對其生活質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認知性的整體評價。包括個人生活滿意度總體評價和體驗的積極和消極情緒,具有主觀性、穩定性和總體性特點,是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綜合性心理指標[1]。
1.2 護士主觀幸福感在護理工作中的意義
護理工作是我國醫療衛生公共事業的一個十分重要組成部分,高風險、高壓力是護士最大的職業特點,因此,為促進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提高護士的主觀幸福感在現階段顯得尤為迫切。
1.3 主觀幸福感的測評方法
每個個體都具有回憶和理性處理判斷的能力,在研究護士主觀幸福感的測量方法中,為避免過多注重主觀感受,從而導致主客觀分離,有時研究者會同時選用主觀和客觀相互穿插在一起的測量方法來更準確的判斷調查者的情感類別。
1.3.1 單項自陳量表法 主觀幸福感主要通過對總體生活滿意度的調查得到,這種調查通常要求被測者依據自己的整體印象作出回答,量表均為長短不一的點值評尺,這種測試方法的最大優點就是簡單、方便,在研究早起被大量而廣泛的運用,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容易受到隨機誤差的影響。
1.3.2 多項自陳量表法 由于通過單條目自陳量表法得出的結論有誤差,在此基礎上,研究者發展了多條目總體滿意度量表。通過測試研究發現,該量表相比較單條目自陳量表而言,更加準確、有效、可信度高,對具體領域的滿意度研究還是可行的。
1.3.3 第三方報告法 在人們故意隱瞞真實情感時,為獲得更多數據,可向其知情者或觀察者搜集資料,以此來獲取更多信息。但此方法對相似情感分辨率低,因此較少應用。
1.3.4 生理測量法 根據調查者的生命體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心律、心動加速率、皮膚導電系數來確定調查者的情緒。也可根據腦電波或核磁共振技術,來測量大腦的活躍區,來判斷調查者的情感。
2 影響護士主觀幸福感的因素
2.1 人格特質因素
影響主觀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人格特質因素,人格與環境交互作用影響主觀幸福感,精神質的人,對人容易抱有敵意,缺少同情心與內疚感;神經質的人,具有情緒不穩定、易焦慮緊張等性格特點,對各種刺激的反應都過于強烈,這些特征影響了她們的正常生活。相反,外向與積極等人格情感因素可提高主觀幸福感。
2.2 工作壓力
護理工作的壓力負荷主要來自:高風險、繁重任務、復雜的人際關系、糟糕的工作條件、患者護理、量與時間等因素,而這種負荷日益成為一種職業性危險。適量的壓力有利于護士能夠自覺提高自我要求和工作積極性,而過量的工作壓力,則會影響護士的主觀幸福感。
2.3 適應方式和欲望
個體擁有的適應能力越好的,主觀幸福感越強。調查結果表明剛參加工作或在深圳特區工作不到一年的護士對生活要求較少,對未來充滿憧憬與信心,所以總體幸福感較高。
2.4 應對方式
應對方式是個體對環境和內在需求以及其沖擊所做出的恒定的認識和行為性的努力。積極的應對方式有助于弱化應激強度,有利于培養健康的心理,而使用逃避等消極應對方式的護士,常伴有抑郁、偏執等心理問題,這些心理狀態對其主觀幸福感具有決定性影響。
2.5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對某一行為進行主觀判斷,是個體面對挑戰或新環境的應對能力的總體信心。自我效能是壓力源與職業緊張的重要調節,而且自尊和自我效能越強,主觀幸福感就越高[2] 。
2.6 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從性質上可分為主觀支持和客觀支持兩種類型,而總體幸福感與社會支持及其3個維度(客觀支持、主觀支持、支持的利用度)之間都存在正相關關系。護士的身心健康應該受到護理管理者和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積極采取措施,從本質上提高護士的身心健康和主觀幸福感。
2.7收入與職務
在探討倒班對護士總體幸福感的影響時,發現年齡越大、職稱越高,護士的總體幸福感越強。
3 提高護士主觀幸福感的對策
3.1 減輕工作壓力
目前國內護士需求較大,現有數量遠遠不能滿足護理工作,所有每個護士都承擔著數人的工作任務,工作壓力巨大。醫院應加大對護理方面的資源配置,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管理上要采取科學、人性化的模式,提高護士應對壓力時產生的積極應對能力。
3.2 提供業務培訓
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加強對護士相關專業知識技能、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及國家法律法規等知識的學習培訓與考核,提高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減輕心理壓力。
現對我院200706~200810收治的48例經MRI及ASIA確診為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行脊柱內固定術后的患者進行觀察,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脊髓損傷患者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齡18~56歲,平均34.6歲,損傷部位為C4~T4。其中C45 8例,C58 26例,T14 14例。其中完全性損傷16例,不完全性損傷32例。入住我科前臥床時間為22~58d。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4例,對照組男16例,女8例;觀察組男20例,女4例。2組在年齡、性別、疾病情況、住院天數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性低血壓診斷標準 站立時收縮壓較平臥時下降20mmHg或(和)舒張壓下降10mmHg,出現頭暈、視力模糊、惡心、嘔吐、全身乏力、暈厥等腦缺血癥狀,即為性低血壓[1]。
1.3 血壓測量方法 血壓測量采用汞柱式血壓計,被測量者至少安靜休息5min后測量臥位血壓。采取平臥位,暴露右上臂,肘部置于與心臟同一水平;立位測量血壓時,被測者應在臥位改變2min后進行,方法同上。
1.4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指導患者:(1)應用腹帶或穿高質量長腿彈力襪。(2)坐位耐力訓練:患者先從半坐位(約30°)開始,如患者能堅持30min并且無明顯性低血壓,則可逐漸增大角度(如45°、60°、90°),延長時間和增加次數。如患者能在90°坐位下坐30min,則可進行床邊坐位訓練?;颊呖扇∽?,雙腿下垂,注意保證患者安全坐穩 [2]。(3)適當的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仰臥位時進行肘關節屈伸、上肢水平內收外展,被動屈伸髖膝關節。
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電動起立床訓練:采用錢璟BZLC01型電動起立床,患者從25°~30°開始,視適應情況每日增加5°~10°,2次/d,持續30min/次。
在訓練前及改變后2min分別測血壓,并觀察有無頭暈、惡心、嘔吐、眼黑等不適,如患者出現明顯不適,立即平臥。如有不適則下次訓練維持原先角度。
1.5 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計數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經治療30d,觀察組與對照組出現性低血壓的例數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30d的效果比較(略)
注:2組治療后比較,P
3 討論
對于脊髓損傷后患者,功能性電刺激誘發檢查發現肌肉收縮能力下降,從而加重脊髓損傷后血壓調節功能受損,其可能的機制是脊髓損傷患者由于下肢癱瘓,發生改變時,下肢的血管失去了骨骼肌的擠壓作用,造成血液在下肢的淤積,使回心血量減少[3]。由臥位到坐位訓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腦組織對缺血的適應,但當患者由坐位再到站位時,不僅有相當一部分血滯留于腹部以下部位,而且還會有更多的血液涌向下肢,易出現低血壓及腦缺血癥狀,而應用電動起立床時,患者躺在傾斜臺上呈一直線,視患者耐受程度逐日調整角度,日趨接近站立姿勢,減少了由坐到站的中間環節[45],從而減少了大量血液在腹腔及以下部位的滯留,減少了脊髓損傷患者性低血壓的發生。性低血壓嚴重阻礙了脊髓損傷患者的康復進程,克服性低血壓是康復治療中的首要目標。電動起立床的應用減少了脊髓損傷后性低血壓的發生,同時有效地減少了患者的不良情緒,增強了患者康復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陳國偉,鄭家鍔.現代心臟內科學[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1511152.
[2] 石鳳英.康復護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9.
[3] 王一吉,周紅俊.脊髓損傷后的性低血壓[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14(3):244246.
【論文摘要】目的:觀察玻璃體切割眼內硅油填充術后眼壓的變化,分析高眼壓發生的時間及可能原因。以及針對防止高眼壓的發生而應采取的相關護理措施。方法:回顧220例玻璃體切割眼內硅油填充術后高眼壓42例的臨床資料,分析總結高眼壓發生的特點及相應護理措施。結果:硅油填充術后的高眼壓的發生率為19.1%,可能原因有硅油乳化、術后炎性反應、無晶體眼瞳孔阻滯、激素反應性高眼壓、硅油填充過量等。結論:通過總結眼內硅油填充術后不同時期可能出現高眼壓的原因,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從而防止高眼壓所造成的視功能損害。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共實施220例玻璃體切割眼內硅油注入術,其中42例在術后不同時期發生高眼壓。本組病例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最小的7歲,最大的68歲,平均54.2歲。本組病例中牽拉性視網膜脫離13例,孔源性視網膜脫離19例,視網膜脫離合并脈絡膜脫離5例,黃斑裂孔型3例,鞏膜穿通傷和眼內異物伴視網膜脫離各1例。其中6例患有高度近視,9例患有糖尿病。
1.2手術方法根據具體情況行玻璃體切割加(或不加)鞏膜環扎、玻璃體切割加(或不加)視網膜剝膜、玻璃體切割加(或不加)視網膜切開、眼內光凝、無晶狀體眼行6 點位虹膜周切、氣液交換及硅油注入等操作。硅油為德國產,黏度為5000 centstroke。
1.3眼壓測量方法此組病例中排除術前有青光眼、高眼壓及家族史的患者。早期高眼壓患者一般在術后6小時眼壓即開始升高[4]。因此用Goldmann 眼壓計從術后6小時開始測量眼壓,觀察眼壓的發展趨勢。在術后24小時眼壓仍呈上升趨勢者繼續測量術后36、48小時 的眼壓,直至眼壓出現下降趨勢或眼壓不再繼續升高。在觀察中,眼壓高于30mmHg 時,每2小時測量1 次眼壓,眼壓持續高于30mmHg 4小時則停止觀察,給予相應降眼壓措施, 繼續測量術后3天、4天、5天,1周、2周、3周的眼壓,出院后1月、2月、3月門診測量眼壓。
2術前防止眼壓升高的護理措施
2.1心理護理視網膜脫離病人由于視野缺損、視力低下,自理能力下降,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以及對疾病的不了解,擔心預后。因此大多數病人情緒上表現為焦慮、悲觀。因此應針對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心理護理計劃。
2.2臥位指導視網膜脫離病人臥位相當重要。術前為了防止視網膜脫離范圍的繼續擴大,因此入院后要臥床休息,避免頭部劇烈晃動。根據脫離的具置,原則上使裂孔處于最低位置而采取相應臥位。
2.3生活指導術前指導病人戒煙、戒酒,預防感冒,避免術中咳嗽引起手術意外,告知術后嚴重的咳嗽可引起眼內出血,引發高眼壓,甚至影響到術后切口的愈合和視網膜的重新脫離。飲食以易消化的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清淡飲食為宜,防止因為便秘而引起一過性高眼壓。高血壓病人應在心血管??漆t生指導下用藥,保持血壓穩定,防止因為長期的高血壓引發高眼壓。
3結果
3.1眼壓升高出現的時間與例數選擇硅油填充術后眼壓> 24 mmHg 者為高眼壓患者, 早期高眼壓為術后< 1 周, 中期為1~6 周, 晚期> 6 周, 本組病例中早期眼壓升高8 眼(占19%),中期眼壓升高25 眼(占59.5%) ,晚期眼壓升高9 眼(占21.5%) 。
3.2眼壓升高水平與例數本組病例中眼壓為25~30 mmHg有14眼,31~40 mmHg 有20眼,41~50 mmHg 5眼,51mmHg 以上有3眼。
3.3眼壓升高的可能原因本組病例中發生硅油乳化11 眼,無晶狀體眼瞳孔阻滯15 眼,炎性反應5眼,激素反應3眼,硅油填充過量3 眼,鞏膜環扎前房角變窄3眼,原因不明1眼。
3.3.1炎性反應眼壓高峰的出現可能與術后睫狀體水腫和急性炎癥反應有關。
3.3.2硅油乳化晚期高眼壓多見于硅油乳化,其發生率高達56 %。硅油乳化與眼壓升高有密切關系,特別是乳化的硅油處于前房。
3.3.3術后散瞳和維持俯臥位類似青光眼激發試驗,可引起前房變淺或房角關閉的急性青光眼,虹膜紅變和長期的葡萄膜炎致周邊虹膜前粘連,引起繼發性高眼壓。
4高眼壓的處理
我們發現硅油填充術后多數患者由于麻醉或手術后傷口疼痛的原因,對高眼壓的敏感性比較低,不能主動察覺到高眼壓的發生。本組病例中只有6例病人在術后不同時期主動訴說術眼脹痛、頭疼、惡心等不適。因此術后需要我們及時觀察病人有無結膜充血、裂隙燈下前房的深淺度及有無硅油泡充填前房等高眼壓前驅癥狀。早期高眼壓:取出注入過量的硅油,局部用降眼壓藥物糖皮質激素眼藥水和非激素類抗炎藥。中期高眼壓:虹膜周切口閉鎖者可用YAG激光虹膜周邊切除,激素性青光眼停用糖皮質激素眼藥水。晚期高眼壓:硅油乳化者取出硅油,眼壓不能控制者局部加用降眼壓藥物,必要時行抗青光眼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