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威海游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有一個港口,威海港。
威海港位處我國山東半島東端,位于東北亞的中心地帶,東鄰日、韓、朝鮮,是山東半島通往朝鮮、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便捷的出海口;北望東北老工業基地,處于海路進入渤海的要沖,是進出渤海和東北各港口的必經之地。港口分為老港區、新港區兩個區,老港區地理北起東山咀,南至金錢頂燈塔,連一線向西至碼頭岸壁,前臨劉公島作為天然屏障。新港區位于威海灣東南沿海龍王巖附近,距老港區8海里。東南有東炮臺咀和龍王巖遮擋,南和西向有陸地掩護,北有劉公島為屏障。1990年,威海港在全國率先開通了至韓國的班輪航線,并發展成為全國對韓運輸最便捷、航班最密集的港口之一。
(來源:文章屋網 )
那么如何鑒別地溝油呢?一般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鑒別。
看顏色 優質的油往往呈透明狀,而地溝油由于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因而會混濁,瓶底還可能出現沉淀。一般這種劣質油多在散裝油批發市場出售。
看黏度 有時只看顏色鑒別地溝油會讓人判斷失誤,因為有的黑心商販會通過“脫色法”來改變地溝油的顏色,然而油的黏度卻是做不了手腳的,如果油看起來特別油膩,甚至用熱水都涮不掉,這就說明油的質量有問題。
聞氣味 優質的油一般都會帶有油脂本身的香味,比如花生油往往會有花生的香味,橄欖油往往會有橄欖的清香,而地溝油就沒有油脂本身應該有的香味,細細聞,甚至可以聞到一點酸味和一種奇怪的氣味。
聽聲音 只需取油層底部的一兩滴油即可,將其涂在易燃的紙片上,點燃紙片后聽其響聲,燃燒正常且無響聲的一般是合格產品;燃燒不正常且發出“吱吱”聲音的,則說明水分超標,往往是不合格產品;燃燒時發出“噼叭”爆炸聲,則表明油的含水量嚴重超標,而且很可能是摻假產品,絕對不能購買。
嘗味道 通常消費者買油的時候是用看顏色和聞氣味的方法來鑒別的,而廚師在買回油后一般會用筷子沾一滴油到手掌心,然后輕輕搓,之后再用舌尖舔一點掌心的油,這樣就知道油的好壞了。正常的油嘗起來會有香香的味道,比如花生油嘗起來會有花生的味道,但是地溝油嘗起來會有酸味或有苦的味道。
地溝油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呢?
消化不良 在煉制地溝油的過程中,動植物油經污染后發生酸敗、氧化和分解等一系列化學變化,產生對人體有重中性的物質。砷,就是其中的一種,人一旦使用砷含量較大的地溝油后,會引起消化不良、頭痛、頭暈、失眠、乏力、肝區不適等癥狀。
腹瀉 地溝油的制作過程不衛生,其中含有的大量細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旦到達人體的腸道,輕者會引發腹瀉,重者則會引起惡心、嘔吐等一系列腸胃癥狀。
腹痛 “地溝油”中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滌劑,經過地下作坊的露天提煉,根本無法除去細菌和有害化學成分。所有的地溝油含鉛量都嚴重超標,而食用了含鉛量超標的“地溝油”做成的食品,則會引起劇烈腹絞痛、貧血、中毒性肝病等癥狀。
噪音污染。打印機工作時的噪音可能會讓很多人覺得頭痛,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
粉塵污染。打印機工作時產生的粉塵,其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容易造成人體呼吸道和皮膚相關的疾病。
氣味污染。打印機工作時會有氣味產生,打印好的紙張也帶有一些油墨氣味,這些氣味對于人體的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臭氧污染。打印機高溫工作時容易產生一些臭氧離子,對人體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中人員容易患上呼吸道等疾病。
輻射污染。打印機工作時會產生一定的電磁輻射,長期處于這種輻射環境下,人體的免疫力會下降,更容易患上疾病。
1、手機是一種電子產品,對使用環境溫度有明確的規定,過冷或過熱都會影響手機的正常工作,可能會導致手機故障。
2、手機怕高濕度的環境,冰箱就屬于典型的高濕環境,將一直發熱的手機放進冰箱,冰箱里的冷空氣和手機內部的溫度差會產生結露反應,手機容易浸液。另外把手機取出來的時候,同樣會和室外的熱空氣發生反應,凝結水珠,還可能導致電路板短路。
3、而且冰箱是用來存放食材的,把手機放進冰箱,電池及外部細菌會污染冰箱內部。
關鍵詞 林業有害生物;危害情況;原因;防控對策;青海海晏
中圖分類號 S7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11-0140-01
海晏縣地處北緯36°44′~37°37′,東經100°23′~106°20′,東西寬85.7 km,南北長102.21 km,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絕大部分地區海拔在3 000 m以上。為高原大陸性氣候,具有氣溫低、降水少、季節變化大、蒸發強烈、日照長、輻射強、晝夜溫差大的特點。年均氣溫不足-0.2~0.8 ℃,最暖月平均氣溫12 ℃,最冷月-14 ℃。年均降水量270~350 mm,夏季占63%。年蒸發量800~1 700 mm,集水面積5 938 km2,常年平均徑流量17億m3。土壤類型主要有風沙土、栗鈣土、黑栗鈣土和高山草甸土。海晏縣位于青海湖東北部,地處湟水河源頭,境內有兩大水系,即湟水水系和青海湖內陸水系。海晏縣現有土地總面積444 627 hm2,林業用地面積149 653 hm2,其中有林地面積320 hm2,灌木林地面積38 846 hm2,苗圃地面積33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積 12 993 hm2,宜林地面積94 433 hm2,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8%。為改善青海湖生態環境,保護青海湖資源,海晏縣先后采取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護等工程,使青海湖流域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局部得到改善,但總體惡化的局面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遏制。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涵養水源、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凈化空氣、改善氣候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系統所無法替代的。因此,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這項工作對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和林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2]。
1 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危害情況
根據2006年林業有害生物調查資料,海晏縣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種類有十幾種。危害較嚴重的病害主要有2種,蟲害以食葉型害蟲為主,有4種,鼠害2種。近幾年,隨著海晏縣各大工程和人工造林面積的不斷增加,特別是單一樹種純林造林的增加,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不斷增加,危害也加劇,防治難度加大。2008—2011年林業有害生物年均發生面積達4 938 hm2,其中,病害發生面積46 hm2,蟲害發生面積3 798 hm2,鼠害發生面積1 094 hm2。鼠害和明亮長腳金龜子的危害最為嚴重,成為海晏縣防治重點。鼠害以高原鼢鼠和根田鼠危害為主,在海晏縣各鄉鎮都有分布,主要危害退耕地沙棘林,根田鼠以啃食樹干及幼樹的嫩枝為危害,高原鼢鼠啃咬樹木的根系,導致苗木死亡。高原鼢鼠輕度危害率5%~15%,中度危害率16%~24%,重度危害率為25%以上;根田鼠輕度危害率1%~5%,中度危害率6%~15%,重度危害率為16%以上。嚴重影響了退耕還林苗木的成活率,危害苗木致死率達30%左右。明亮長腳金龜子寄主為沙棘,主要分布于青海湖克土沙區和三角城鎮,年均發生面積約1 733 hm2。自2003年開始發生,發生面積逐年增加,防治難度越來越大。成蟲主要危害退耕還林及人工造林區沙棘幼樹林,啃食沙棘葉片,影響林木的光合作用,危害嚴重時整株葉片枯死脫落,導致樹木成片死亡,影響了海晏縣退耕還林造林和生態造林工程。楊樹爛皮病寄主樹種為青楊,主要分布在海晏縣西海鎮、三角城鎮和金灘鄉,是一種發生范圍很廣泛、危害十分嚴重的枝干病害,傳播十分迅速,受干旱和寒冷的天氣影響,315國道兩側青楊發病率上升,并造成部分樹木整株死亡,影響了國道綠化成果。
楊柳卷葉蛾寄主為青楊和紅皮柳,分布在三角城鎮。該蟲是主要的食葉性害蟲。暴發時,受害株率達100%,蟲口密度為每1 m枝長有蟲4~13只。柳沫蟬寄主為紅皮柳,分布在三角城鎮和西海鎮。以若蟲吸取柳樹汁液為生,其若蟲分泌大量的白色唾液保護自己。林木長期受到危害,出現長勢衰弱、抵抗能力下降,造成樹木逐漸枯死。
2 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的主要原因
2.1 環境條件惡劣,樹種單一
由于受干旱、寒冷的氣候影響,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多數林地缺少澆水條件,使一些樹木生長不良,樹勢減弱,對外來有害生物侵襲抵御能力差,給有害生物的危害和蔓延創造了有利條件。適宜本土的樹種過于單一,造林結構簡單,生物多樣性差,生態系統不健康,群落對有害生物入侵調節自控能力低。因此,有害生物一旦傳入,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造成大面積的暴發。
2.2 管理粗放,防治技術力量薄弱
管理意識不強,重造輕管,干旱時即便有條件的地方也很少澆水,樹下雜草叢生,放牧家畜咬啃,冬秋野火澆草,病蟲害發生時得不到及時有效地控制,缺乏防治有害生物的主動性。
海晏縣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起步較晚,專業人員少,加之防治資金投入少,基礎設施不完善,防治技術力量薄弱,新技術研究和現有科研成果推廣力度不夠。測報、檢疫、防治等環節未達到最佳運作管理模式和協調均衡發展。
3 防控對策
3.1 加大苗木檢疫,加強監測預警
加強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嚴防帶疫苗木進入造林區。嚴禁從松材線蟲病等疫區調運苗木,嚴格執行查驗“兩證一簽”制度,徹底杜絕有害生物隨著苗木傳入。
監測工作是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的基礎,按照全面監測,及時預警,力求準確,全程服務的總體要求,要建立健全有害生物監控測報體系,對造林集中分布區和重點地塊要設立常年監測點,布設標準地,定時、定期、確定專人負責。準確掌握有害生物的發生危害情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防控[3-4]。
3.2 加大新科技推廣,改進防治手段
為保護好三江源頭環境,維護青海湖地區生態安全,環境保護具有特殊的意義。必須要牢固樹立綠色防治、環保防治的理念,積極探索和使用新技術,認真遵守國家有關安全規定,大力推廣應用環境友好型藥劑,嚴禁使用假冒偽劣藥劑,推進無公害防治,鼓勵生物防治,開展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試驗。
在開展重點防控工作中,要推行無公害防治措施,以營林措施為基礎,生物防控為根本,生物和人工防控等無公害措施為主要手段,突出天敵和生物制劑使用,減少或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保障高原森林資源和生態系統安全。
3.3 撫育管理
加強早期預防和養護管理,造林時根據立地條件選擇樹種,做到適地適樹,合理配置樹種。采用良種壯苗,營造混交林,避免大規模的純林設計。如楊樹爛皮病和楊柳小卷蛾的防治,要早期預防養護,對長勢差的植株應及時澆水、施肥、松土除草,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并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蟲的枝條,減少病蟲入侵,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3.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具有對人畜安全、無毒、環境兼容性好、不殺傷天敵昆蟲、選擇性強、對生態影響小、不易使害蟲產生抗藥性等特點。生物防治作為重要的調控措施,已成為無公害防治技術體系的主導措施。開展生物防治,一是加強對天敵的保護和利用,禁止使用化學農藥,創造利于天敵群落適宜生存的環境。二是選擇使用生物制劑,如使用貝奧不育劑和莪術醇不育劑進行鼠害防治。生物制劑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能有效保護天敵,消滅害蟲,對人畜危害小,對環境污染小,對病蟲害的控制具有持久性。
3.5 物理防治
對于鼠害種群密度較低、不適宜進行大規模滅鼠的林地,可以使用鼠夾、地箭、弓箭等物理器械開展群眾性或組建專業防治隊進行人工捕捉。對于明亮長腳金龜子的防治,2009年海晏縣采用阻隔式技術防治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項防治技術在節約、環保、經濟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應用,為開展無公害防治技術奠定了基礎,今后可以繼續采用此方法進行明亮長腳金龜子的防控。
4 參考文獻
[1] 楊先庭.淺談我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中國科技博覽,2012(4):55.
[2] 楊偉紅.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林業科技,2011,40(4):63-64.
味極鮮醬油雞肉飯做法:
主料:雞胸肉、米飯。
輔料:麻辣花生、干辣椒、鹽、生粉、五香粉、油、海天味極鮮醬油。
做法如下:
1、干辣椒切成辣椒碎備用,雞胸肉切成碎粒,用海天味極鮮醬油、生粉腌制片刻;
2、鍋中放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雞肉粒炸至金黃發干后撈出備用;
“菜到啦”成立于2015年1月,其創始人谷元福在中興通訊工作過六年,應該算是一位技術派、同樣是一位跨界創業者。2015年底獲得500萬元天使投資,是一家菜場O2O電商平臺,上線時意在為菜場商戶及買菜用戶打造一個C2C的電商平臺,一方面幫助商戶獲取更多訂單,另一方面讓用戶買菜更方便。
2017年2月24日“菜到啦”公眾號宣布關停,已經停止現有生鮮配送!
在外界看來,最后把錢燒光了,之后又沒有太多的錢進來,從而導致失敗。
但,我們要不要回過頭來思考:遇到的問題、痛點是不是也在我們身上發生呢?
成本與利潤問題
大家都說生鮮電商一直沒有盈利的關鍵是整體利潤沒有上來。
有數據顯示,生鮮電子商務的毛利率平均可達30%至40%,其中海鮮產品最高,達到50%以上,凍肉類20%至30%,水果次之。
這一數據看似生鮮利潤很高。但生鮮電商的人力成本、推廣成本、平臺維護、物流等成本與投入更是多得嚇人。
創始人谷元福幫大家算了一筆營收賬。客單價約80元,日均訂單300單,平均毛利36%,履約成本(包含分揀、包裝、物流等成本)約13.52%。后來,隨著業務的擴大,谷元福決定用蜂鳥進行社區配送來解放自有人力,蜂鳥一單費用6元。履約成本上漲為17%后,一單利潤約為15元,月利潤約為13.5萬元。在較低的人力成本下,公司月開銷不到10萬元,已略有盈利。但是如果人員薪水上漲,或者擴大規模,沒有資金支持,仍然是岌岌可危的。
每一個環節扣除后,又有多少能成為平臺的利潤呢?
供應鏈問題
供應鏈最可怕的就是“有訂單,沒有貨供應”。
當前,生鮮O2O的供應鏈都不是自己來做,而是把供應鏈交給商戶來完成。因此,一旦商戶供應鏈出現問題,同樣會危及平臺的口碑與服務。
有關供應鏈問題,谷元福認為這也是導致業務受阻的重要問題。原先接入了五十多個菜市場,但公司運營上規模了之后,很多菜市場的商戶忙不過來,沒辦法進行配送,所以用戶的流失率就很高。
或許,因模式不同,生鮮O2O模式不做供應鏈,只做鏈接者。但也有很多B2C或者B2B生鮮電商模式都在自己建完整的供應鏈體系,或者找大B端合作,或者自建基地。
品控問題
本來,農產品就是沒有標準化的,談品控的確很難。同時,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安全和質量又特別看重。作為生鮮電商平臺來說如果加大品控管理就必須要投入更多資源與錢。而生鮮O2O平臺的品控更是難上加難。如果品控出問題,平臺客戶就會流失。
融資之后,決定自建物流團隊上門配送,收取商戶返點,負責物流的人員一共有60來個。每筆訂單提高返點費用,商戶又會漲菜價。而且做平臺在產品的品質和價格方面都不可控,但品控其實是做生鮮的生命線。最終平臺模式以一個月虧損五六十萬元的結局告終。
我國農產品生產分散化,也讓生鮮電商缺乏在上游的控制力。為避免投訴,生鮮電商不得不在購買貨品后自行分揀選貨,這必然帶來貨損的進一步提高,加之生鮮電商的貨源渠道和線下實體區別不大,議價能力并不高。
因此,如何在品控上發力,需要生鮮創業者去創造出一套更新的模式。
規模效應
相關統計顯示,目前整個生鮮產品的零售總額大概有2.5萬億元,線上交易僅占1%。因此,規模效應成為生鮮電商盈利的重中之重。
資本寒冬期,沒有規模的生鮮O2O企業并不被看好。
在生鮮電商行業里,資本是很關鍵的推動力量,但僅僅有資本還不夠。隨著生鮮電商的加速發展和規模升級,未來生鮮電商行業的競爭規模也將會上一個臺階,而平臺具有的規模效應會變成非常強大的競爭力。
谷元福認為,規模效應一直沒有做起來,從而導致每一個環節都不盈利。由于當時客單不均勻,單量少的菜場一天幾單,單量多的菜場一天最多只能做30單,物流人員一個月工資在4500元左右,這就意味著虧損。
回歸商業本質
盡管生鮮電商有著多種模式或者說玩法,諸如B2C、B2B、C2C、F2C、O2O、移動電商、社交電商等,但在筆者看來,其商業本質只有一個:將食物“從農場到餐桌”的傳統流程優化。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從農場生產的初級農產品到消費者餐桌上的食物,需要經過兩個鏈條:一是顯性的產品鏈,二是隱性的價值鏈。
從產品鏈的維度,通過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生鮮電商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價格和服務;從價值鏈的維度,生鮮電商則一方面結合上游提升農產品品質,做品牌化建設,另一方面引導消費者,把生產者、消費者和渠道商的利益一體化,減少中間的信任成本,為整個鏈條創造價值。
作為生鮮O2O,“菜到啦”解決2個痛點:一個是商戶賺錢的痛點;二是消費者購買便利的痛點。
2016年4月底,“菜到啦”決定轉型為自營。因此谷元福的策略是用高價換高品,走略貴但相對高質的品牌定位路線,以獲取白領家庭用戶。為了減少庫存和損耗,采用以銷定采模式,白天用戶下單,晚上12點當天訂單截止。采購部門連夜去批發市場采購。商品入庫后,員工在后半夜進行分揀,黎明r按路線配送。清晨,干線物流把貨物運至社區,配送員再把商品統一宅配到戶。
2、班干部基本要求:
(1)一是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起表率作用和模范作用,有一定的影響力;
(2)二是要有工作熱情,服務熱情和工作能力,會當干部,會開展工作;
(3)三是學習成績處于中等以上。
關鍵詞:廢氣污染物;危害;治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U491.9+2]文獻標識碼:A
工業生產中產生了大量的有機污染物,這些污染物被直接排放到大氣當中,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同時,這些污染物還能夠通過人體的皮膚和呼吸系統進入到人體,對人體產生極大的傷害。目前,我國的環境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它嚴重的制約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對大氣中有機污染物的治理和凈化工作是勢在必行的。
一、廢氣中有機污染物的來源
廢氣中的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
工業生產
工業生產是排放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如電力企業、石油化工企業、鋼鐵冶煉等大工業,它們在進行工業生產的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有機污染物,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方面,汽車、輪船等交通工具在使用時也會產生和排放大量的尾氣與燃燒氣體,對大氣造成污染。
燃料燃燒
日常生活中,人們做飯、取暖時燃燒薪柴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嚴重危害氣體,排放到大氣中。
這些污染物數量和種類很多,不易消釋,部分污染物還有毒、可燃,破壞性極大。
廢氣中有機污染物的危害
對自然環境的危害
大氣污染對我國的農業、森林資源、空氣和水資源都造成了嚴重的危害,使農業、林業減產;使空氣污染,質量下降,破壞臭氧層,形成酸雨等等。還會引起許多區域性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二)對人體的危害
廢氣中有機污染物會對人體的很多方面造成傷害,不同的工業會排放出不同性質的有機污染物,這些不同的污染物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又各不相同,例如,多環芳烴具有強烈的致癌性;苯類有機物會損害人體的中樞神經;腈類有機物會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戊醇會引起頭痛、腹瀉、嘔吐等等癥狀。這些情況只是廢氣中污染物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中的一部分,還有許多有機物都會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嚴重威脅人體的健康,這為廢氣有機物的治理工作敲響了警鐘。
廢氣中有機污染物危害性的特點
有毒性
廢氣中的許多有機污染物都是具有毒性的,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其中部分有機污染物還有劇毒。這些有毒污染物會對自然環境和人體都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和影響,嚴重影響著自然環境、社會、經濟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持久性
大氣中的許多有機污染物都會在空氣中長時間的存在,難以消釋。這些污染物只要長期存在,就會不停的對自然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持續不斷的影響。
生物累積性
對大氣中持久存在的有機污染物,沒有及時的進行處理,經過日積月累的作用,會出現生物累積的特點。這些污染物,在被動植物吸收之后,會存在于動植物的體內,并且會持續積累。
四、廢氣中有機污染物的治理措施
對廢氣中有機污染物的治理方法,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回收法,二是消除法。回收法是指,運用物理的方法,對有機化合物進行選擇性的吸附,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燃燒法等等方式。而消除法是指,通過化學反應和生物反應,將大氣中的有機化合物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主要有熱氧化、生物氧化等方式。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法是我國在處理濃度較低的大氣污染物中較為常用的手段,是指利用活性炭的超強吸附性來吸附廢氣中的有機污染物的方法。在對廢氣中有機污染物的處理中,活性炭吸附法是最為廣泛的處理技術。同時,又能夠對廢氣質量濃度進行緩沖和調節作用。活性炭在經過特殊的工藝處理之后,會產生許多微孔結構,這些微孔結構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對大氣進行凈化。
(二)燃燒法
燃燒法可分為直接燃燒法、熱力燃燒法和催化燃燒法。直接燃燒法是對易燃和高濃度的廢氣有機物進行處理時常采用的方式,這種方法通常適用于對煉油、焦炭行業的廢氣處理;熱力燃燒法是指,用高溫燃燒裝置去除那些能夠在一定溫度的作用下進行分解和轉化的有機污染物;催化燃燒法是指,運用催化劑降低有機污染物與氧氣反應的活化能,這種方式不僅能源消耗少,而且處理效率很高,基本上適用于所有烴類有機污染物處理,因此也被廣泛應用和推廣。
等離子體法
等離子體法是指通過高壓放電,在強烈的高壓作用下,使有機污染物最終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危害小或者是無危害的產物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在運用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危險性,所以一般不予采用。
冷凝法
冷凝法是指,對廢氣中的沸點較低的有機污染物,通過低溫冷凝裝置,將其轉化為液體,進而除去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處理沸點低、濃度高的有機污染物。
液體吸收法
液體吸收法是指,利用與有機污染物成分相似的特殊液體,對污染物進行吸附,達到處理有機污染物的目的。通常用表面活性劑、液體石油類物質和水組成的混合液體來進行對有機污染物的吸收。這種液體吸收法不僅無毒無害,節約資源,而且吸收率高,能夠重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