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愛之物的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的心愛之物是從我出生的時候就陪伴著我的米妮玩偶---米米。
米米的外表跟其它的米妮玩偶差不多,圓圓的耳朵,橢圓的眼睛和笑盈盈的嘴巴。可米米卻又是很與眾不同,因為它的鼻子上有個深深的洞,我總以為里面有寶藏似的往里挖;而且,米米頭上的蝴蝶結已經掉了,尾巴也不見了。盡管它這樣“丑”,但我覺得它一點兒也不奇怪,卻是有一種獨特的美。
米米是媽媽在我出生的時候送給我的,那一刻開始我就對米米有種特殊的感情,無論我有多少個新的玩偶,我都不會喜新厭舊。大人們總是很好奇我為什么對米米情有獨鐘,我只會說:它是媽媽送給我的珍貴禮物。
米米伴隨著我長大,經歷了很多有趣的冒險。幼兒園的時候,我帶著米米回老家。那一天,雪花像雨水一樣瓢潑下來,地上的冰亮晶晶的,可一踩上去就會摔個大馬趴。媽媽不準我出去玩,可我還是帶著米米偷偷溜了出去,看著鵝毛大雪,我有些厭倦了,于是,去探險新的冰雪世界---一條冰凍的小河。我想像愛斯基摩人一樣鑿冰釣魚。于是,我歡快地朝河面跑去,我感覺腳底太滑,低頭一看,我踩在薄薄的冰面上了,我嚇得一身冷汗。我想跑回地面,可腿就是不聽使喚顫顫巍巍地立在原地不動。這時,我看到陸地上有一個長滿了刺的樹枝,我趕緊把米米頭上的蝴蝶結套在樹枝上,渾身害怕得使不上勁兒,可是,又見到米米那亮晶晶的眼睛和彎彎的嘴巴,似乎對我說:“小主人,別怕!有我在,再往前走幾步,拉住我,到厚一點的冰面上,你就安全啦!”我勇敢地邁出來一步,二步,三步……在冰裂開前終于抓到了米米,回到了安全的厚冰面。可是,我的米米,它的蝴蝶結已經被刺得“結無完布”。我心疼地把米米的蝴蝶結摘下來跑回了家。
這就是我最心愛的米米,我和它的故事還在延續……
老師,您知道嗎,我有滿肚子的話想對您說,可膽小的我卻不敢開口。這次以作文的方式,讓我輕輕告訴您:老師,我們是多們想盡情地享受一下課間十分鐘啊!
下課鈴響了,同學們一陣騷動。他們拿著自己的心愛之物,迫不及待地直起身子,可您還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著,大家都知道您是為我們好,可是已經下課了,我們的心早已飛到了操場上,您又是何必呢?
大概過了“半個世紀”,隨著您漫不經心的一聲“下課”,班級里就亂作一鍋粥,就連組長都顧不上檢查組員們的作業就沖到操場上開玩,正當女生們將橡皮筋牽好,男生們擺好“戰場”,準備“大干一場”時,上課鈴毫不留情地響了,游戲又泡湯了。
我們還是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我們在玩中獲得快樂不是很好嗎,您會答應嗎?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詩歌外,文體自選;(3)不少于600字。
[新題解析]
寫作美德類命題作文,先得化大為小,找到合適的寫作內容。如當同學遭遇困難而孤立無援的時候,你主動地與他一起面對,大家稱之為樂于助人;當朋友不小心弄壞你的心愛之物而緊張的時候,你臉上露出的淺淺笑容,我們稱之為寬容。其他同學滿足于從正面講述故事的時候,你若反彈琵琶,從一個令人心寒的畫面或故事中引出,情節自然會不同尋常。寫作議論文時,運用經典論據非常關鍵。如講到愛國,就想起杜甫的憂國憂民、文天祥的愛國赤誠;講到孝順,就想起后漢黃香扇枕溫衾、漢文帝劉恒親嘗湯藥的典故。另外,
“感動中國”中的眾多人物,閃亮的更是美德之光,將這些素材引入文章,內容自然充實。
[佳作引路]
守住心底的美德
穿越時空隧道,雷鋒回來了。他還是那么年輕,憨厚的面孔依舊,淳樸的笑容依舊,就像從未離開過這個世界,就像剛剛出了一趟很遠的公差。
在列車上,雷鋒照例把座位讓給了一位老人,打算去幫乘務員做點什么。“什么?你要給乘客送開水?”雷鋒笑著點了點頭。“車票拿出來!”幾個乘務員幾乎是異口同聲。雷鋒納悶地掏出車票,心里很是詫異,做好事和查車票有什么關系呢?一位年紀較大的乘務員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我明白了,是你們單位組織學雷鋒做好事!”
眾人也都如夢方醒,七嘴八舌地問起來:“你哪個單位的?來了幾位?有沒有記者跟著?需不需要感謝信?”雷鋒聽不懂他們的話,看見桌子底下有一把茶壺,徑自拎起來轉身就走。雷鋒打滿了開水,挨個車廂送去。
“同志,喝水吧,才打的開水!”“你這人真是,在火車上誰敢喝別人的水!”走了好幾節車廂,并沒有一個人去接雷鋒遞過的水。這時候一個乘務員推著售貨車過來了。“喂,誰讓你在火車上賣水的?”“人家不是賣,是送人的!”“送也不行,這樣誰買我們的飲料呀!”
到站了,雷鋒茫然地隨著人流走上月臺。這時,一位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拎著一只大皮箱艱難地迎面走過來。雷鋒不假思索地伸出手去:“大嫂,我幫你提東西吧!”“誰是你大嫂?你要干什么?”驚恐萬狀,花容失色,孩子也抱緊媽媽的脖子哭了起來。
雷鋒轉身離開月臺。車站外彩旗招展,原來是幾家單位在開展學雷鋒活動。在自己的巨幅畫像前,雷鋒呆呆地站了好久。“先生,我注意您好久了,你長得很像雷鋒,我想聘請您做我們廠的特型演員。”雷鋒快步走開,那人緊追不合:“報酬好商量……”
轉過街角,那人發現雷鋒突然消失了蹤影。他悻悻地罵了句:“他媽的,真雷鋒又怎樣,不識抬舉!”夕陽灑滿了雷鋒的畫像,滾滾紅塵中,沒有人注意到有一滴冷冷的淚滴在雷鋒的胸前,映著血紅的夕陽,像一顆流血的心!
內容是文章是否有價值的決定因素,材料則是內容的基本載體,因此,我們寫文章時必須在選擇材料上獨具慧眼,掌握選材、用材的基本技巧,用精美而新穎的材料打造光彩照人的華章。那么,我們寫文章如何能使材料新穎呢?
一、帶露折花
即從現實生活中選取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新鮮材料。這里的現實生活是指家庭、學校、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大家關注的新近發生的社會熱點新聞。新鮮的材料往往表現了事物發展的新情況、新趨勢,甚至其本身就是新事物,更能代表事物的本質特征,具有更強的生命力。新鮮材料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能增加文章的魅力、引起人們的重視,增強文章的效果,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我們要在平時多關注一些國際、國內的重大事件,如“感動中國”人物等,在適當的時候將其運用到文章中。
二、學海采珠
1.比喻創新。有時候我們在自己的材料儲備庫中找不到合適的材料,這時可以運用比喻手法創新材料,或者為文章虛擬一個比喻性的形象作為敘寫的對象,或者運用形象的比喻論證,這樣往往能給讀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如習作《在選擇中起航》:
離開鳥巢,振翅高飛,去拼搏那變幻的風云,傲視那短淺寡聞的小生命,這是雛鷹的選擇;沖出馬棚,征戰萬里,馳騁于硝煙彌漫的沙場中,感受鏑鳴沙飛的豪邁,這是駿馬的選擇;明知前途多崎嶇,偏要追求風和雨,這是我――一個18歲的年輕人的選擇。
“振翅高飛”的“雄鷹”和“馳騁”“沙場”的“駿馬”是兩個比喻性的論據,與不畏崎嶇奮勇拼搏的年輕人形象相映生輝,有力地烘托了文章的主題。
2.聯想輻射。南宋著名詩人戴復古在談到文章選材時說:“意匠如神變化生,筆端有力任縱橫。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就是說,我們在寫作時要充分調動聯想能力,選取別具一格的材料。如在習作《眼前同一水,筆下情各異》中,作者以“水”與“詩人”作為聯想的觸發點,聯想古今四位詩人對“水”的不同認知態度:水――李后主的不盡哀愁;水――辛棄疾忠憤的希冀;水――聞一多痛惡的丑惡;水――朱自清心儀的美神。在每個部分中,作者在“水”這條主線上,鑲嵌上幾位名人的名句,并用精當的闡述畫龍點睛,達到了豐富性與深刻性的統一。
3.另立新意。有些材料,只要經過認真分析,就能另立新意,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課文《報任安書》: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我們寫文章時,引用這些事例大多是用來證明“逆境成才”。其實這段材料還可另證許多新論點。如可以論證“意念”“信心”:這些人,用他們的意念和信心,重塑了嶄新的靈魂。可以論證“沉穩從難而來”:沒有經歷磨難,便無法形成沉穩的性格;也可以論證“選擇”:無愧于天,無悔于心,如此愁苦而悲憤的遭遇成就的是他們熠熠生輝的事業。
4.變換角度。任何一個事物,我們都可以從不同的側面來表現它,這正如古詩所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對于人們常寫的事物,我們應當避開習慣的表現角度,換一種眼光來審視,換一個側面來表現。譬如寫母親,一般人都從母親的關懷愛護和期待教育等角度來刻畫,我們就不必“鸚鵡學舌”。有位同學棄舊圖新,他寫出了母親的另一側面――“母親雖然日漸蒼老,但她仍具有愛美之心,她的衣柜里放著一件漂亮的連衣裙,那是她年輕時的心愛之物,她經常拿出來觀賞,有一天郊游,她出人意料地穿上了那件連衣裙。”顯然,這樣變換角度來寫母親,就寫出了鮮明獨特的“母親”,使老題出了新意,猶如老樹開出了新花。
當然,選擇新穎材料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將眾多材料整句鋪排,將系列材料以線串珠,運用對比映襯的方法安排材料,變換敘述的角度,故事翻新,從題目的反向角度選材,逆向思維等,只要我們有意識地運用和練習,一定能用材料的“霞緞云錦”,織出文章的“霓裳玉衣”。
【思考練習】
1.分析下面這段文字在選材上的特點。
沒有了征人送行,又怎會有為良人縫寒衣的怨婦在七月流火中的嘆息?沒有了君臣相隔,又怎會有“文死諫,武死戰”的激昂正氣和《出師表》的赤膽忠心?沒有了父親去無所侍的小兒女“清輝玉臂寒”的月下守望,沒有了朋友遠離塞外風寒的痛苦,又怎會有一曲《陽關三疊》,一枝折柳贈別,一串十里長亭的淚,一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相互安慰?
答:
2.對下面熟語的內涵進行順向解釋并根據時展展開思路,嘗試不同角度甚至逆向解釋。
(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2)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3)墻倒眾人推
答:
3.閱讀下面的材料,從不同的角度提煉觀點。
山野里,一株驕傲的白玉蘭芳香四溢。它聽到啄木鳥總是啄個不停,便說“太吵了,趕快離開!你驚擾了我的美夢。”啄木鳥默默地離開了。白玉蘭只留下一群如花般的黃鸝相伴……不久,白玉蘭的葉和花都掉光了,黃鸝也不來了。當啄木鳥再次飛來的時候,白玉蘭傷心地對它說:“你走后,蟲子天天都在啃咬我的身體,痛苦極了,現在我終于明白:黃鸝只會膚淺地唱歌,吃掉的也只是我枝葉表面的蟲子;是你,把深入我體內的害蟲細心除去,才讓我成為最香最美的花。”數月后,當白玉蘭美麗如初的時候,啄木鳥悄悄地離開了……
答:
4.請為作文題“修建自己的碼頭”選擇你認為比較新穎的材料。
答:
5.下面有關于幸福的兩則材料,你認為哪則材料好,為什么?
(1)我不小心摔折了腿,不能去上學,心里十分煩悶。后來很多親戚輪流來看我,同學們也每天抽時間陪伴我,還給我補課,我感覺到很幸福。(2)晚自習,大家都在抄黑板上的作業,我這個坐在最后一排的差生,眼睛近視沒法抄,于是向前面的同學“借光”,被班主任發現了。班主任罰我站在講臺旁邊抄,我回到座位上,同桌的難兄難弟一邊抄我的,一邊說:“你真幸福,這么快就抄完了,要是我也被罰上去抄就好了!”看著我第一次抄得這么完整的作業,聽到同桌的羨慕的聲音,我的心頭涌起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
答:
【范文精評】
父親?網?我
鄭竹蘭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憨厚直率、不善言辭的父親竟喜歡上了嘮叨。
父親和我嘮叨最多的是那些芝麻大的陳年舊事,而且他總是說得津津有味,并反復告誡我不要忘本。(開篇直接點出了“父親”和“我”,入題快,對“父親”先抑后揚。)
那時我剛出生不久,父親和母親都在街道工廠上班,加上奶奶,一家四口就擠在一間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里。由于房子沒有衛生間,每層樓共用一個廁所,很不方便。后來父親就從街上買了一個小桶,供我晚上專用,第二天再拿到廁所里倒掉。(簡單敘述過去的情況,便于與后文進行對比。)有一次,父母急著上班,沒來得及倒。奶奶便提著小木桶,蹣跚著去廁所,由于地面結了一層薄薄的冰,她連人帶桶一下子摔倒在廁所里,臟物濺了一身,人也摔傷了。為了不影響父母上班,奶奶把臟衣服悄悄換洗好,在傷腿上胡亂地貼了幾帖藥膏,繼續照看我……(細節典型,“蹣跚”“悄悄”“胡亂”等詞語描寫細膩,為后文“我”思想上的觸動奠定了基礎。)
這件事我已經聽了無數遍,我甚至懷疑父親太“過敏”:都什么時候了,還用得著為這些事嘮叨嗎?
記得有本書上說:父親和孩子是前世的仇人。我不知道這話是真是假,但至少我不想成為父親的仇人,因此我學會了躲,惹不起我總躲得起吧?于是街道工廠解散后,自謀職業在外面跑車的父親一天之內很難見到我的面:清早,父親尚未起床,我便拎著書包去了學校;夜晚,我總是在教室里熬到鈴響燈熄后才回家――因為這個時候父親已經睡了;我還為自己辦了一個讀書證,雙休日可以一整天泡在書店里。
聽不見父親的嘮叨,我的耳邊似乎清凈了許多,心也安靜了下來,不但成績有了進步,而且還學會了使用電腦,知道用“網”來打發時間。(前后兩大部分的過渡段。)
自此,“網”成了我的另外一個世界,在那里,我可以無所顧忌地和好友聊上一兩個小時,但面對現實中的父親,沉默卻成了我們之間唯一的交流方式。
我如愿以償地考上了縣里唯一的一所省級示范性高中,父親為了鼓勵我,特意給我買了臺電腦。(為后文寫父親的關愛提供依據。)從此,上網幾乎成為我課余生活的全部。然而,不知不覺中,我的學習成績一路下滑。
一個寂靜的夜晚,當我習慣性地打開電腦準備看微博時,一封陌生而制作精美的郵件闖進了我的視線,我連忙用鼠標點擊打開。
“蘭蘭,當年我輟學是因為貧困,奶奶在你爺爺去世的情況下能養大我和你叔叔、姑姑就已經是奇跡了。還有,電腦在我們那個年代是聽都沒聽說過的,沒想到現在我們竟這么輕易地就擁有了它,更沒想到的是,通過它,我學到了許多以前夢寐以求的知識。我真心希望它能成為我們共同進步的階梯和彼此溝通的橋梁,而不僅僅只是我們生活中打發時間的工具……”
信寫得很長,落款是父親的名字,這令我十分驚訝。想不到文化程度不算高、工作繁忙的父親竟學會了使用電腦,而且還學會了發“伊妹兒”,用“微博”。(選擇具有時代特點的材料,有時代性和新鮮感。)
站在自家三樓的陽臺上,隔著玻璃窗,我看見縣城的夜色是那么迷人,聳立的高樓和閃爍的霓虹燈,正顯露著這個城市的蓬勃朝氣和無限生機。誰能想到,十年前的偏僻小鎮竟會有今天這樣的輝煌。我想,要是奶奶還在,能看到現在的情景,那該多好。
室內,電腦依然執著地閃著藍色的光芒,似乎顯示著主人的富足和安逸。是啊,現在我再也用不著為學費而擔憂,父親也不用再為房子的狹窄而嘆息,條件如此優越,而我……(這兩段的心理描寫既再次點題,又巧妙地表達出文章的主題。)
抬頭望向父親的臥室,不知何時,父親竟然站在門邊注視著我,關切和慈愛一覽無余地掛在那張熟悉的臉上。(“關切”“慈愛”點出了“父親”的品質。結尾意味深長,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