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師的經濟地位范文

教師的經濟地位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師的經濟地位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師的經濟地位

第1篇:教師的經濟地位范文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3-211-02

一、地方經濟發展與高校英語教學的關系

語言是用于溝通交流的工具,如果脫離了經濟而獨立存在,則不具備任何價值。語言是用來服務地方經濟的,只有在實際應用當中才能實現它本身的價值。而經濟結構決定著高校英語教學的人才培養計劃和專業設置,地方經濟發展可有效推進高校英語教學的發展。高校英語教育的發展能夠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并為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及價值。同時,服務地方經濟的高校教學也可促進地方對外貿易發展,在文化建設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隨著經濟結構的變遷,產業結構的升級和新興產業的出現,企業對高等英語人才的需求不斷變化,要求不斷提高,需要大量具有專業理論知識,能閱讀英文材料并能用英語進行交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當前大學英語教育在重新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的時候應該以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為目標,改革更新人才培養模式,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導向,培養專業性強的實用型人才。現代的高校英語教育應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導向,合理配置各類教育資源,積極研究新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努力培養具有中西方文化素養,英語語言基本技能佳,并且具備專業知識的優秀人才。此外,地方高校還應立足于本地區的經濟特色,以提高人才綜合素質為本,以“全人”理念為指導,培養優秀的外語人才,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建設提供服務。

二、大學畢業生能力與外貿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矛盾

目前高校英語教學面臨著一種令人深思的尷尬局面:一直以來,英語教學主要在課堂上進行,主要的教學方式是學生聽、老師講,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低。此外,課堂上所使用的教材內容主要是英語語言文學和英美國家文化,實用性不夠強,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不強。大學生畢業后,雖然部分學生通過了四、六級英語考試,卻說不出一句流利的英語,無法與外國客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甚至畢業時的英文求職簡歷也得求助于他人,更不用說看懂專業性強的材料了。

而當今社會對外貿人才的需求已不像改革開放初期,只要英語語言技能好,就能滿足企業的需求。現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不僅體現在數量和具備基本語言技能方面,更多的體現在人才的綜合素質是否滿足要求、專業性強不強等方面。這是因為我國的對外經濟貿易行業發展迅速,已不再是改革初期的起步階段,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僅限于懂英語,還需要熟悉行業的操作流程。對于外貿企業來講,他們希望招聘來的新員工能夠很快地適應工作環境,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能夠很快地給公司帶來利潤,縮短企業的人才培養周期。而實際情況卻不盡人意,很多本科畢業生在理論知識方面掌握的不如研究生好,在操作技能方面不如高職生和專科生強,語言的運用能力差,需要很長的一段培養期才能給企業帶來利潤,難以滿足外貿企業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外貿企業對英語人才的期望與基本要求

首先,一個好的外貿人才不一定精通英語,但要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英語的聽、說、讀、寫、譯能力是外貿人才最基本的能力,在技術引進、對外勞務承包、對外貿易、海外投資、跨國經營、國際旅游等方面,沒有基本的英語能力是無法勝任工作的。

其次,外貿人才應掌握最基本的國際貿易理論知識,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對當前國際貿易的態勢和貿易規則有個大概了解,能幫助企業把握國家的相關政策及法規并能應對處理買賣雙方間簡單的貿易糾紛;此外,還應了解國際貿易實務知識,如運輸與保險、商檢、索賠、仲裁、外貿函電、國際結算、海關實務等具體操作流程,具備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最后,一個好的外貿人才必須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都想方設法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例如,福建省的外貿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尤其是鞋服類外貿企業,這些企業一般不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培養自己的人才,更傾向于“拿來主義”。因此,外貿企業在招聘時希望招聘有相關工作經驗、熟悉外貿流程、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外貿人才。因為這類人才一方面能很快的適應工作強度,融入企業團隊,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企業可以節約培訓時間,大大縮短了人才培養周期,降低企業的培訓成本。因此,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只掌握外語知識而不具備任何專業知識的純外語人才已無法滿足企業、事業單位對人才的需要,企業真正需要的是很好地掌握外語加專業知識的實用型人才。

四、當前高校英語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第一,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與時俱進,忽視了對學生進行行業英語教學,甚至不進行行業英語教學。把課堂英語教學時間都花在英語語言基礎教學上了,側重于書面語言的教學而忽視對學生進行英語語言綜合應用技能的訓練與培養。相當部分大學生只習慣“聾子啞巴式的英語”學習法,奉行的也是記憶式的學習,熱衷于對詞匯、語法等書面語言知識的記憶。注重的是英語基礎知識(如單詞和語法等)的積累而未能充分認識到運用這些知識進行交流的重要性,這種只求知識獲得的積累,而忽視語言運用的傳統的教育思想給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才不符合國家創新型人才的標準,無法滿足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第二,教學所使用的教材缺乏針對性,教材內容存在一定的缺陷,教材內容與實際工作生活需要相差甚遠,尤其是與工作密切相關的專業英語幾乎不曾涉及。專業英語教育不同于其它類英語教育,特別強調專業實用能力,而能充分體現這種專業能力的實用性的精品教材市面上卻很少。現在能看到的大多是五花八門、內容空洞、東拼西湊、品質低下,或者是理論性太強,難度太大,實用性不強的教材。

第三,當前各地高校英語能力測試方法不夠科學,測試內容和形式主要圍繞所學的課本知識,考查的是學生記憶語言知識的能力,并不能反映出學生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測試的信度和效度不高。測試似乎有點流于形式,學生對待測試的態度不夠端正,覺得輕輕松松就可以通過測試,從而學習動機減弱,學習的熱情不高,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不扎實,實際運用能力差。

五、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幾點措施

第一,教師教學理念的改革至關重要。傳統性課程已經跟不上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應適當壓縮,減少課時與內容,開設既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又適應地方經濟文化發展需要的課程。高校應積極響應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號召,轉變和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思想觀念,提高教師在新型教學模式下的教育教學技能。高等學校的外語教學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要求,針對不同地方特色,不同專業,改革教學模式,創設新的課程體系,著重強調外語教學的“實用性”和“具體性”,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打破課堂教學僅局限于課內教學的傳統觀念,使得課內教學向課外教學進一步延伸,構建“產、學、研”密切結合的外語培養體系和教學模式。

第二,引進實用的行業專業教材,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校企合作,以某一行業某一訂單為主線,通過講解訂單操作的整個過程,讓學校掌握該行業的英語術語以及行業知識。這樣,學生既可以學習英語又掌握專業知識,畢業后可以更快的勝任工作。以筆者調查了解的泉州服裝外貿行業為例,企業希望員工不但懂得基礎英語,還要熟悉服裝面料種類,服裝工藝,印繡花工藝等英語,以及尺寸部位,商標吊牌,驗貨,訂艙等專業術語。對于這些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可聘請企業專業人士到學校進行授課,傳授給學生第一手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到生產第一線去學習,增長見聞,了解專業知識。同時,根據國家提出的培養“雙師型”教師的理念,可委派沒有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保持知識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并鍛煉自身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另外,做科研課題的教師,一定要參與實際授課,做到“產、學、研”緊密結合,并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在企業和高校聯合改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同時,學校也要在思想上讓學生有合理的自身定位和對今后職業生涯的規劃,要為學生多開辟社會學習和實踐的途徑,例如每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可以讓學生盡早接觸社會,以增強見識和積累社會經驗,并修正自己的學習觀念。

第三,設置新的課程體系。教育是為社會發展服務的,尤其是語言教學,因為語言的本質特征決定了語言教育必須緊跟時代要求。隨著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外界人士紛紛前來或投資經商、或觀光旅游,這就需要很多應用型英語人才。各地區應因地制宜,加強實用型行業型外語人才的培養。開設旅游英語、酒店英語、服裝英語、單證英語等等專業性強的課程,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提前與社會接軌。以培養能力為核心,以行業為依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廣度和深度相協調的原則,讓基礎英語與行業實用英語相輔相成,層層遞進,著重培養學生的行業核心英語能力,以滿足行業對實用型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

第四,英語水平測試方式有待改進。我們目前推行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過于強調普通英語水平的測試,即側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因為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只有公共英語基礎打好了,才能談到行業英語教學,這是一種認識誤區。這種注重基礎英語教學而忽視專業英語教學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高校英語的發展。我們應該汲取新的教學理念,盡快改革目前的這種教學模式,提高行業英語教學的比重,用專業學科知識的學習帶動英語學習,以英語學習提升專業水平,借此探索并建立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新模式――以行業為導向的英語學習,以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為目標的外語教學。

六、結語

第2篇:教師的經濟地位范文

低碳服務;圖書館;角色定位

英國政府于2003年在《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的能源白皮書中,首次出現“低碳經濟”這個名詞,并作了明確說明:“低碳經濟”就是通過更少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更少的環境污染,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是創造更高的生活標準和更好的生活質量的途徑和機會,也為發展、應用和輸出先進技術創造了機會,同時也能創造新的商機和更多的就業機會。2009年末,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讓“低碳”理念迅速蔓延。

如今,低碳概念已滲入到各個領域,社會各界對“低碳”概念也加以延伸,因而“低碳經濟”、“低碳建筑”、“低碳生活”、“低碳服務”、“低碳城市”等理念應運而生。作為公共文化服務場所的圖書館,除了在圖書館建設中引進“低碳建筑”的理念外,為社會提供“低碳服務”已經成為順應時代潮流的主旋律。2010年7月,中國圖書館學會了《珍惜環境資源建設節約型圖書館倡議書》,它是我國圖書館界對社會作出的低碳服務的鄭重承諾。在低碳的旗幟下,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要求也將與時俱進,因此,作為公共文化服務主體的現代化圖書館,在方興未艾的低碳技術熱潮中如何進行角色定位,面對機遇和挑戰,如何實現持續發展,是我們必須客觀分析和冷靜思考的問題。

1.圖書館與低碳社會

圖書館建筑低碳化是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圖書館作為公共建筑的一部分,既存在高能耗問題,又面臨新圖書館如何開展節能設計與建設問題,開展圖書館節能工作已是當務之急。湖北省圖書館新館已經成為圖書館低碳建設的典范,它采取了低碳建筑的設計理念后,10萬平方米的省圖,采用兩種空調模式“接力”省電:中央空調冷熱系統采用地源熱泵,節能40%。到峰谷電價最低值時,再“切換”到冰蓄冷系統空調,可以省電費30%。湖北省圖書館的節能設計“全覆蓋”,連地下車庫不需要空調的地方,都進行了樓板隔溫,防止“丟失”能量。該館因節能指標比國家規定50%標準還低,成為湖北省節能示范項目和“最省電的公共空間”。

圖書館低碳服務是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圖書館是傳承人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的公益性文化組織,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及由快速發展所引發的環境與能源問題的加劇,圖書館的社會責任也將順應時展和社會需求而發生變化,建設節約型圖書館將是大勢所趨,這不僅是圖書館自身健康發展的需要,也將是圖書館向公眾傳播“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價值觀的社會責任。

2.圖書館低碳服務角色的實現途徑

圖書館低碳服務,是時代賦予的新課題,我們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理論與現成模式,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創新,在創新中探索具有圖書館特色的服務模式。通過這種模式,我們不但要告訴讀者,你可以為低碳做些什么,而且建議他們,你在低碳社會中可以怎么做。這樣就減少公眾轉化低碳生活理念的盲目性,從而自覺加入到低碳生活的行列。

宣傳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現階段,人們對于低碳生活還比較陌生。因此,要促進我國低碳生態有效健康發展,首先要立足于可持續發展原則,普及全民的低碳生活觀念,使全社會都能認識到低碳在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從而積極主動地推進低碳生態的發展。

雖然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但是我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面對能源壓力、環境壓力以及國際社會各種節能減排措施的壓力,我國政府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承擔了相應的義務。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先后制定和修訂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在國際重要會議上鄭重承諾低碳排放目標,樹立了良好的大國形象。

在這種形勢下,圖書館有責任和義務,利用陣地優勢,宣傳國家制定的與低碳相關的政策法規,宣傳國內外開發新型低碳技術的最新信息及環保技術,增強公眾參與低碳生活的信心。

普及低碳觀念。圖書館一方面可以發揮自身的社會教育職能,通過館內講座、讀者活動等方式,提高公民的低碳意識;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工專題,通過圖書館服務宣傳周、全民讀書月等走向社會的機會,向公眾宣傳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也可以利用圖書館的開放性,發揮社區圖書館的優勢,以策展圖片、發放宣傳單、實際操作等方式,為公眾提供低碳信息引導,使低碳生活理念在他們的觀念里潛移默化。

做低碳生活的踐行者。館員應以身作則,結合圖書館業務特點,工作期間辦公盡力無紙化,多用電子郵件、MSN、QQ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傳真、打印機,辦公若必須紙張,盡量使用再生紙且雙面打印;辦公室接待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使用電腦時,盡量使用低亮度,開啟程序少些等,在午休和下班后關掉電腦電源,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凈化館內閱讀環境,多采用自然光;引導讀者養成低碳閱讀的習慣;降低噪音

做社會公眾珍惜環境資源的引導者。“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它貫穿在社會每個人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陣地,更要在低碳生活方式中起到表率作用。在與讀者交流中,向他們介紹自己的切身體會,爭取與讀者產生共鳴,達到普及低碳科學的目的。

做宣傳低碳理念的志愿者。在各種適宜的場合以適時的方式,向公眾宣傳低碳生活理念,積極參與社會各種低碳環保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進一步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研究圖書館低碳服務的手段,積極探索為讀者提供低碳服務的技巧;

做低碳社會決策層的建言者。低碳服務的最終目的是促進社會的持續、循環、良性發展。館員有義務向政府提供決策咨詢,圖書館建設應貫徹綠色建筑理念,即充分重視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從建筑角度為建設節約型圖書館奠定基礎。

當前,我國立足社會和諧,正處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經濟社會平穩快速發展階段。低碳生活實際上就是尋求一種“和諧”。圖書館是傳承人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的公益性文化組織,是和諧社會中聯系政府與公眾的紐帶。在低碳服務過程中,圖書館認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努力實現與政府、與公眾、與社會以及與自然之間的協調,從而推動整個社會和諧發展、科學發展。

[1]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探索中國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曾紀發.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的必然選擇[N].中國信息報,2009

[3]劉 婧.圖書館參與政府信息資源再利用服務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圖書館學研究,2008.08

第3篇:教師的經濟地位范文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分工理論;農村微觀經濟組織

[中圖分類號]F1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2)49-0104-02

1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成因

1.1惠農政策,實而不惠

惠農政策的初衷是補貼農業的生產領域,加大農業生產領域的基礎設施、生產作業條件的改善。“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從3397億元增加到8183億元,“三農”支出占財政的比例由14.5%提高到17.5%,僅2010年,惠農補貼中央財政已經超過一萬億元,但最后落實到新農村建設領域的所剩無幾。以“糧食直補”為例,政策規定補償對象是農地所有者或者土地承包者,由于農地流轉多是在農戶間的非正式流轉,并沒有承包協議,因此,該部分資金只能補貼給原來的承包農戶,而這部分人已經脫離農業,導致補貼錯位。同時由于補貼方式和渠道不暢,資金被重重盤剝。

1.2強調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忽略農村主體間內部利益均衡

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這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在產業發展上,政府推出的“一縣一業”、“一鄉一產”、“一村一品”工程確實改善了縣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帶動了縣域經濟的快速成長;在土地流轉上,積極創新流轉模式,對于土地生產效率的提高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考察農村內部,群體間的貧富差距更大了。如農業合作社存在的“大戶吃小戶”、土地出租中農民只能享受土地流轉前的農業地租,而無權分享土地集約、規劃化帶來的地租增量,土地轉出者和轉入者的福利水平雖然是一個帕累托改進,但是轉入者的福利水平改善幅度遠高于土地轉出者。新一輪的農村資源開發帶來了農村內部的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劇。

1.3“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發展路徑,進一步吞噬農村資源

為了實現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實現農業現代化、實現農村繁榮穩定的目標,提出的“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改革思路確實對農業的發展和城鄉統籌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考察工農業領域的屬性特征差異,農業進程的自然性決定了不能有效承接工業領域的技術優勢、規模優勢。以城帶鄉固然是改善城鄉二元對峙的有效途徑,而近年來城市資本大量的涌入農村、農業領域。資本追求利潤的屬性必然導致投資者對農業資源的過度利用,農業生態脆弱,造成了“農業產量在農村、農業利潤在城市”的局面,城市資本進一步吞噬農村資源。

1.4農民主體性作用發揮不夠,政府主導過多

新農村建設中,農民應該是主體,政府是主導。而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村層組織的長官意識嚴重,村干部對基層事務大包大攬,不尊重農民的意愿,新農村建設更多是依靠政府“推動型”建設。據陳文勝(2010)的調查:村民自治的愿望為例,農民參政議政的愿望強烈,但缺乏正確的引導渠道和參與機制。作為新農村建設主體的農民,反倒成了袖手旁觀者(張曉山,2007)。政府的主導性過多,除了抑制了農民主動性以外,也制約了市場資源和社會力量的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內生機制難以有效形成。

2基于分工理論的微觀主體體系構建及約束機制

2.1基于分工理論的農業產業體系形成機理

早在1776年,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國富論》中第一次提出了勞動分工的觀點,其基本邏輯是勞動分工帶來的專業化導致技術進步,技術進步導致報酬遞增,但分工水平受到市場的制約。農民是農村經濟體系的最小單位,由農民構成的農戶是農村經營的核心主體,也是農村組織體系的最小單位。由于技術的應用和經營模式的創新必然導致一部分人主動退出傳統農業的生產領域,再加上政府的有序引導(如民工培訓、遷居并村),多數人會轉向非農領域或者兼業狀態。農業組織和非農業組織在勞動的分工下產生了。

阿林·楊格(Allyn Young)(1928)動態的發展了斯密的分工理論,他指出:市場規模和勞動分工是相互促進的。分工后形成的農業組織和非農業組織各自產業內部資源產權的相對完整性(如農地承包經營權永久不變),促使農業領域內進行大量的專用性生產資源的投入,在不斷的競爭中,這部分農戶必然獲得最終的競爭優勢。由于產業的屬性不同,農業內又產生的“種糧大戶”、“葡萄園主”、“養殖大王”,以及與農業服務體系相關的“農資供銷企業”、“農產品超市”等進一步的分工又擴了農業的市場邊界。農業分工和市場范圍相互促進。再加上市場經濟的改革,農業經濟取得了長足進步和農村繁榮。

2.2分工最佳水平下的農村微觀組織均衡機制

分工和專業化是新興古典經濟學對經濟增長的闡釋,也是目前主流經濟學界的基本觀點。本來分工深化和市場擴大的經濟循環累積上升過程是理想的經濟增長模式,但由于交易費用的存在,分工深化過程中帶來專業化的好處將被增加的交易費用抵消。此時,人民會選擇分工。楊小凱證明了當分工的邊際效益等于邊際交易費用時,分工水平達到了最優。此時,考察參與分工的微觀主體,分工中的邊際收益即為分工為其帶來的邊際效益,分工產生的交易成本,也是生產過程中的邊際成本。當產業分工的邊際效益等于邊際成本時,微觀經濟主體也對應著邊際效益等于邊際成本,此時生產利潤達到最大化。由此可見,在產業分工達到最優水平時,微觀經濟主體也同時達到均衡,且是利潤最大化。以上表述見下圖。

為了促進改革的效率和保證農村的穩定性,必然要通過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費用的途徑保證分工后農業領域的高效率。影響交易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制度是最主要的因素,諾斯認為有效率的組織需要在適度上做出安排和確立所有權,刺激將個人的努力獲得的收益率接近社會收益率。新農村建設中,良好的制度安排是農村改革的基本前提和必要保障。

3加強農村微觀經濟主體地位的構想

3.1嚴格農戶、非農戶的身份,嚴格城、鄉界限,保障農村領域投資的效率若要保證農村領域投資落實在農村,必須嚴格城與鄉的界限,嚴格農戶和非農戶的界限。城與鄉的界限一般可以地理區域為界,較易劃定。而對于農戶與非農戶的劃分,目前學術界、法律界尚未嚴格界定。2002年《農村土地承包法》確立農戶為家庭承包經營合同之唯一當事人,但未對“農戶”定義;2007年《物權法》中提到“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但對其概念也避而不談。界定農戶的目的是保證農業的發展。本文暫且將其理論探討擱置,為研究需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界定專業農戶。專業農戶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①家庭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于農業;②農戶的農業經營達到一定規模,家庭主要勞動力中必須有一個常年務農;③擁有農村戶籍,且常年在農村居住;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依靠農村資源(如土地、勞動力等)進行公司化經營管理“農場”不能認可為“專業農戶”。

3.2積極推進社會保障的配套改革,凸顯農村微觀組織的市場主體地位自2006年全面取消農業稅以來,農戶的市場意識極大的增強,但其市場主體地位仍停留在理論層面,尤其是隨著城鄉一體化的進程,農戶游走在城市與鄉村的邊緣,既沒有享受到城市分工帶來的利益,也未能全身心投入到農業領域的分工。究其原因,城鄉一體的養老、醫療改革尚未完善,農地尚在發揮著社會保障的功能,農戶只能選擇這種“候鳥”式的遷徙。農民變市民不僅僅是稱謂的改變,更重要的農民或農戶具備像企業一樣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和擁有資產的完整產權,具備和企業平等交易的主體地位。

3.3基本的農戶家庭經營農業的方式不能輕易改變

誠然,土地的規模化經營的理論基礎是規模效益的存在,但規模報酬理論存在遞增、不變、遞減三個階段,目前戶均農地量少的現狀確實不利于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和農業效率的提高,但是對于土地的規模化經營不能盲目。土地規模化經營后,必然要引入資本這一基本生產要素的投入,根據其來源不同大致將其分為惠農的財政資金和民間資本,財政資金投入的目標是確保農業的高效發展,而對于民間資本,作為一個基本的生產要素,必然追求最優的資本回報率,這將會導致非農主體對農村資源的掠奪和農民利益的侵犯。目前,各種形式的“公司+農戶+基地”、“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在引進和實施過程中有必要成立國家的第三方審計機構,嚴格監督其經營過程,確保農民的利益和農業的發展不受侵害。

參考文獻:

[1]黨國英.“十二五”規劃時期農村改革的基本任務[J].中國農村經濟,2010(8):14-23.

第4篇:教師的經濟地位范文

[關鍵詞]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內鏡;套扎術;組織膠;再出血;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 R57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6)08(a)-006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ndoscopic ligation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tissue adhesive agent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s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arly rebleeding after treatmen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 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s i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Zhengzhou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endoscopic ligation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tissue adhesive agent.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incidence of early rebleeding were observed,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arly rebleeding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surgery, 110 patients were all successful hemostasis. 4 d-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31 patients occurred early rebleeding. Single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gender, age, pathogenesis, ALT, total bilirubin, serum albumin between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hemostatic and rebleeding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and Child-Pugh grading, AST, ascites, varicose vein diameter, number of varicose veins blood vessels, the red sign, spleen or splenectomy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e and rebleeding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ild-Pugh class C (OR = 2.564, 95%CI: 1.289-2.957, P = 0.034), ascites (OR = 2.496, 95%CI: 1.852-2.677, P = 0.029), varicose vein diameter (OR = 3.450, 95%CI: 2.639-3.991, P = 0.015), number of varicose veins blood vessels more than two (OR = 2.131, 95%CI: 2.055-3.843, P = 0.018), red sign (OR = 4.015, 95%CI: 3.587-4.982, P = 0.009), spleen or splenectomy (OR = 4.622, 95%CI: 3.457-4.905, P = 0.004) were risk factors of early rebleeding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endoscopic ligation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tissue adhesive agent. Conclusion Eendoscopic ligation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tissue adhesive agent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s, but prone to rebleeding early after treatment. Child-Pugh class C, ascites, varicose vein diameter, number of varicose vein, red sign and splenic bolt or splenectomy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early rebleeding after treatment with endoscopic ligation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tissue adhesive agent.

[Key words] 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s; Endoscopy; Ligation operation; Tissue glue; Rebleeding; Risk factors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嚴重也是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出血量大、來勢兇猛、病死率高,如不及時治療,極易發生失血性休克而導致嚴重后果。一直以來,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治療是臨床醫生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主要目的,目前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內科藥物、外科手術、內鏡和介入治療等。隨著消化內鏡技術的不斷發展,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的搶救成功率也明顯提高[1-3]。目前大量臨床研究均已證實,內鏡下皮圈套扎止血治療(EVL)和硬化治療(EVS)是預防和治療肝硬化所致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4-6]。然而,單純使用EVL治療只能結扎黏膜及黏膜下層的曲張靜脈而留有深層靜脈及交通靜脈,因此,靜脈曲張復發早,復發率也高;單純使用EVS時,由于每次硬化劑用量大,治療次數較多,極易引起食管深大潰瘍,并可能導致近期潰瘍出血和遠期食管狹窄,甚至食管穿孔或硬化劑遠端臟器浸潤栓塞等嚴重并發癥[7]。因此,EVL與EVS聯合應用可使兩者產生互補協同效應,避免了兩者的缺點,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近期療效[8-10],成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一線治療方案,但近遠期再出血率仍較高[11-12]。因此,了解導致再出血風險,及時評估患者療效及預后,指導治療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回顧性分析近年來于河南省鄭州市中醫院(以下簡稱“我院”)住院治療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其治療效果及近期再出血風險,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治療選擇提供臨床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11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存在因肝硬化或肝癌導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史,均采用內鏡下EVL聯合組織膠黏合劑治療,其中,男89例,女21例;年齡32~75歲,平均(51.84±19.77)歲;酒精性肝硬化45例,乙肝肝硬化31例,丙肝肝硬化22例,未明確病因肝硬化12例;Child-Pugh分級A級24例,B級63例,C級23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Olympus內鏡下胃底組織膠注射聯合EVL治療,先在內鏡下觀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程度、數目及曲張靜脈分布情況,并檢查胃十二指腸有無其他疾病。使用聚桂醇(陜西天宇制藥公司,國藥準字:H2008045)注射于胃底曲張靜脈,采用硬化劑-組織膠-硬化劑“三明治”夾心注射方法進行注射。選擇擬注射位點,向內鏡鉗道孔注入碘化油2 mL,防止組織膠凝固,然后將1~2 mL的組織膠快速強力推入曲張靜脈,迅速退針,快速更換干燥、新的注射器,再迅速注入2 mL碘化油,退入針頭后快速注入10 mL生理鹽水于導管中,防止組織膠堵塞注射針,退出注射針,可見曲張靜脈變粗變白,針孔處有鮮紅色血滴凝結且無活動出血后U形退出內鏡,安裝結扎器(COOK六連發套扎器),然后進鏡,自胃底食管黏膜連接處開始進行密集套扎治療。每條靜脈順序向上盡量多點套扎,每條4~6個點,盡可能避開潰瘍及糜爛面,直至所有曲張靜脈口側回縮變白為止。若出血量大,觀察不能自動止血,可用去甲腎上腺素液噴灑止血,若仍不能止血,則應立即在原注射點附近再注射組織膠5~10 mL。間隔2周可進行第2次治療。術后常規給予奧曲肽注射液0.25 μg/h,24 h持續泵入,泮托拉唑20 mg,q12h靜脈推注1~2 d。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患者的近期治療效果及近期再出血率,分析患者再出血的影響因素。治療后嘔血停止、黑便消失、血壓脈搏穩定正常、胃鏡檢查曲張靜脈消失或明顯變細變短,靜脈顏色正常或接近正常為止血成功。活動性出血止血成功后4 d~6個月(早期)再次出現嘔血、黑便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表現,且經內鏡檢查證實為曲張靜脈活動性出血或曲張靜脈上有紅色征為再出血,反之為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行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經過手術,110例患者均成功止血,治療后4 d~6個月,31例患者發生早期再出血,再出血率為28.18%。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有效止血患者性別、年齡、病因、谷丙轉氨酶(ALT)、總膽紅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與再出血患者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而Child-Pugh分級、谷草轉氨酶(AST)、腹水、曲張靜脈內徑、靜脈曲張血管數量、紅色征、脾栓或脾切除術與再出血患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早期再出血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Child-Pugh C級、腹水、曲張靜脈內徑、靜脈曲張血管數量>2支、紅色征、脾栓或脾切除術均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早期再出血的危險因素(P < 0.05)。見表2。

3 討論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是機體對門脈高壓的一種代償,但由于伴隨側支循環形成的內臟動脈血管擴張會導致門脈血流增加,且這種側支循環會比正常肝臟的阻力更高,降壓不充分,因此這種代償性反應并不能有效緩解門脈高壓[13-14],隨著門脈壓的增高,最終會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止血難度較大,病死率高。目前內鏡下靜脈曲張EVL聯合組織膠注射術是治療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較為常用的方法,該方法不僅可以減輕食管靜脈曲張,同時還可以有效避免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吳攀等[15]研究發現,胃鏡下曲張靜脈注射硬化劑聯合食管曲張靜脈EVL治療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療效確切,且降低近期出血風險。

張林華等[16]研究發現,103例患者在術后早期再出血發生率為10.7%,本次研究隨機抽取了我院近年來收治的110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31例患者發生術后早期再出血,再出血率為28.18%,稍高于其他各項研究報道[17-18]。本研究對有效止血及再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發現有效止血患者性別、年齡、病因、ALT、TBIL、ALB水平與再出血患者比較無明顯差異,而Child-Pugh分級、AST、腹水、曲張靜脈內徑、靜脈曲張血管數量、紅色征、脾栓或脾切除術與再出血患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提示Child-Pugh分級、AST、腹水、曲張靜脈內徑、靜脈曲張血管數量、紅色征、脾栓或脾切除術與患者治療后早期再出血有關。葛秀珍等[19]研究顯示,Child-Pugh分級、治療方式、門靜脈血栓、腹水程度、術前膽紅素水平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內鏡下治療預后的相關因素,門靜脈血栓、Child-Pugh分級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內鏡下治療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繆青等[20]采用Logistic逐步回歸模型的方法對內鏡下組織黏合劑治療或組織黏合劑聯合EVL治療的肝硬化患者再出血危險因素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發現門靜脈右支內徑是影響組織黏合劑預防出血和預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也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對治療后早期再出血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同樣也發現Child-Pugh C級、腹水、曲張靜脈內徑、靜脈曲張血管數量>2支、紅色征、脾栓或脾切除術均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早期再出血的危險因素(P < 0.05)。可見,針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主要治療是預防其再出血的發生,因此臨床應加大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內鏡治療后早期再出血影響因素的預防和干預,降低早期再出血的發生率,從而改善預后[21]。

綜上所述,內鏡下EVL聯合組織膠黏合劑可有效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然而治療后早期易發生再出血,Child-Pugh分級C級、腹水、曲張靜脈內徑、靜脈曲張血管數量、紅色征及脾栓或脾切除術均是其危險因素。臨床醫生有必要對以上危險因素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從而降低再出血的發生率,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澍田,于中麟,冀明,等.三種內鏡下治療方法對胃底靜脈曲張的療效[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3,20(2):80-82.

[2] 別平,張雷達.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的內鏡診治[J].臨床外科雜志,2007,3(2):160-163.

[3] 蔡金偉,周應生.組織膠內鏡注射聯合套扎法治療重度食管胃底靜脈曲張[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12):1894-1898.

[4] 樊貞瑜,徐雷鳴,須亞紅,等.Glubran膠注射聯合套扎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療效觀察[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3,30(11):644-645.

[5] 戴艷清,梁敏,杜秀珍,等.套扎術聯合奧曲肽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31):76-78.

[6] 張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套扎術的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5,5(5):125-127.

[7] 趙冬梅,安,賈珊珊,等.套扎環、組織膠及硬化劑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方案選擇及其效果[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21):3961-3964.

[8] 蔡莉,文黎明,覃剛,等.國產組織膠內鏡下注射聯合套扎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臨床應用[J].西南軍醫,2010, 12(5):866-867.

[9] 趙銀彪,陳平.內鏡下組織黏合劑治療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患者的預后情況分析[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4,23(8):923-926.

[10] 高元平,郝衛剛,易文全,等.無痛胃鏡下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療效及安全性[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4,11(6):58-60.

[11] Hou MC,Lin HC,Lee HS,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endoscopic cyanoacrylate injection for acute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0.5 mL versus 1.0 mL [J].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09,70(4):668-675.

[12] 程志才,班秀麗.內鏡下套扎術聯合組織膠注射治療和預防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臨床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5(A01):62-63,65.

[13] Kume K,Yamasaki M,Watanabe T,et al. Mild collateral varices and a fundic plexus without perforating veins on EUS predict endoscopic non-recurrence of esophageal varices after EVL [J]. 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1,58(107/108):798-801.

[14] Wang JH,Chuah SK,Lu SN,et al. Transient elastography and simple blood 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varices for compensated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cirrhosis [J].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12,27(7):1213-1218.

[15] 吳攀,賴敏,王光紅,等.胃鏡下胃底曲張靜脈注射硬化劑聯合食管曲張靜脈套扎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4,11(2):144-145.

[16] 張林華,郭曉明,郭佳,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行內鏡下靜脈曲張套扎術及內鏡下組織膠注射術[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31):6127-6129.

[17] 張江春,胡乃毅,劉怡,等.組織膠聯合生長抑素在預防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再出血的應用與護理[J].血栓與止血學,2014,20(1):44-45.

[18] 別彩群,俞力,冀明,等.內鏡套扎及組織膠栓塞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3,30(12):665-667.

[19] 葛秀珍,王玉明,鄭忠青,等.肝硬化靜脈曲張套扎及硬化術后近期不良預后危險因素[J].臨床薈萃,2015,30(3):250-252,256.

第5篇:教師的經濟地位范文

【關鍵詞】教師 職業地位 師德 尊師重教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2-0017-02

教育是一種極其古老的社會現象,而師德則是人類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簡稱,它是指教師在長期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用以調節教師與他人、教師與社會、教師與集體等相互關系時所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在此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它內斂為教師的德性,外顯為教師的德行,是教師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個人私德的統一體。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作為社會形態中上層建筑的一個組成部分,師德的發展取決于教師職業所處的社會經濟關系。其中,教師職業地位對師德發展的作用至關重要。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人們評價教師職業地位的標準主要有三個,即社會聲望、財富和權威。

一 教師職業地位和師德發展的歷史考察

1.先秦時期

據《禮記》記載,我國至少在奴隸制社會初期就出現了教師,他們在官辦學校“庠”中從教任職,被尊為“國老”或“庶老”。西周時期,教師多由高級軍官擔任,稱謂漸趨統一,稱為“師”。當時在文化教育上實行“官守學業”、“學在官府”的制度,奴隸主貴族壟斷文化教育,政教合一,官師一體,教師有“職名”、食“官祿”,地位極高。春秋戰國時期,時逢亂世,文化下移,“百家爭鳴”、“私學興起”,在教育體制上出現“私學”、“官學”并行,專職教師開始出現。代表人物有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這些極具聲望的社會名流作為職業教師,他們特殊的社會作用和近乎苛刻的職業標準,奠定了教師職業在理論上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同時,他們關于師德的論述也為我國師德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如這一時期的荀子將“天地君親師”并列,提出“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的觀點等。

2.漢唐時期

西漢時期,統治者奉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儒家代表董仲舒提出“化民成性”的師德主張,要求教師要忠于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為維護和鞏固封建統治培養人才。這一時期,孔子的地位日漸顯貴,被追授的官位、爵位數不勝數,被尊為教師職業的“祖師爺”。隋唐時期興起的科舉制度兼有當今高考和公務員考試的兩種職能,教育的地位更顯重要,甚至皇帝也在名義上加入了教師職業。唐朝是我國封建文化教育的鼎盛時期,學校教育空前昌盛,加之唐朝歷代君主都十分重教重學,尊師重教,師德得到了積極發展。唐代大思想家韓愈將師德列為對教師要求的首位,不僅提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要求,而且提出了教師要培養學生敢于超越的特質,要甘為人梯,如“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等。

3.宋元明清時期

宋元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從鼎盛漸至衰落,為了鞏固封建政權,統治階級強化了封建倫理綱常,建立了理學思想的龐大體系。這一時期的師德思想以強化封建倫理綱常、維護階級統治為特點,師德規范雖漸成體系,規范、完整而且清晰,其間也不乏如南宋朱熹、明代王守仁等關于師德論述的一些亮點,但難掩師德發展漸趨衰落的大趨勢。與之相對應的是,這一時期教師的地位再也法回復到漢唐那般尊貴了。到了元代,教師的地位更是落到了行九的慘境:“所謂一官二吏……九儒十丐是也。”即便是官學中的教師,到了明朝,就已規定教官最高不過九品,大多數則無品無級,在封建官僚體制中屬于“未入流者”,地位也是非常低下的。這一時期,教育已淪為科舉的附庸,在以“官本位”為核心的封建宗法社會里,教師不可能作為一個獨立的職業群體而獲得應有的政治和經濟地位。

4.近現代時期

以后,文化教育的性質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西風東漸、東西方思潮交融,師德逐漸融入“自由”、“民主”、“博愛”等思想內容,代表人物有康有為、、陶行知、魯迅等。這一時期教師在職業地位上也由沒落的封建社會逐漸同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接軌,教師作為一個獨立的職業群體也在不斷的變革中迎來了新生。

二 教師職業地位和師德發展的現實分析

教師職業是當今社會容納公職人員最多的職業,更是受現代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因素影響和沖擊較嚴重的行業。教師職業地位的高低對從業者的吸引程度是不同的。一般來講,較高的職業地位對較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也高,而較高的職業地位也更有條件和資格吸引高素質的人才。相反,較低的職業地位則無法有效地吸引高素質人才,當然也就影響了人們對該職業的尊重程度。而教師職業群體的素質對師德發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當前中國社會正處于一個轉型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初步建立,教育已擺在了國民經濟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黨和政府對教師職業高度重視,國家設立了教師節、制定了《教師法》,用立法的形式要求全社會都應當尊師重教。但現實往往并非完全符合理念的構想,一方面我們應看到政府行為及其理論倡導對教師地位的積極確認,以及長期以來教師職業在人們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神圣性;另一方面我們又不得不面對教師地位仍然偏低、教師職業已逐漸失去其原有的吸引力這一令人尷尬的現實。

首先,中國教育的行政化色彩太濃。教育行政化的辦學體制,使教師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教學的主體。在學校內部,結構齊全的行政管理隊伍等級森嚴,教師自身的現實利益如職稱、待遇、住房等都操縱在各級管理人員之手,教師職業活動唯領導是從,行政管理人員成了支撐和管理學校的真正主體。同時,作為教育事業單位的學校卻要按政府行政級別來確定規格,并以此作為學校享有如發文、撥款等政治經濟待遇的依據。包括教師的技術職稱,也要套上諸如“相當于處級、副處級”或“科級”這樣名不符實的“級別”頭銜才能體現其價值。凡此種種表明,教師的地位不是教師職業本身應有的地位,教師職業失去了其應有的吸引力。同時,由于這種教師主體地位的缺失,也使得師德建設中出現師德規范的合道德性和偏重于道德他律等諸多問題,不利于從根本上解決新時期師德失范的問題。

另外,經濟收入和實際待遇相對偏低,是造成教師社會地位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教師是禮的化身、道的代表、德的典范。一方面對師德的標準和要求是如此之高,在社會所有職業分工中,對教師的要求是最嚴格、標準最高的,在理論上近乎“圣人”;另一方面是教師所獲得的實際經濟收益與社會其他行業相比處于中等偏下狀態。雖然政府很關注,但是腦體倒掛的現象在一定范圍內仍將長期存在,尤其是作為中國基礎教育脊梁的中小學教師,不僅工資以外的收入幾乎為零,還面臨著住房、養老、醫療等諸多無法解決的實際困難。所以,在號稱文化昌隆,教師在理論上備受重視的中國,卻使人們普遍產生了“家有三斗糧,不當孩子王”這種對教師職業選擇無可奈何的消極心理。還有,由于“官本位”意識根深蒂固的影響和市場經濟新形勢對人們舊有價值觀念的沖擊,“掙大錢”和“做大官”往往被很多人認為是現代社會所謂“成功人士”的標志。“學而優則仕”已成為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讀書人所奉行的人生信條,教師屬于“無權無勢”的普通百姓,辛苦而又清貧,教師職業又怎能會引起高素質人士的興趣呢?

中國自1985年9月10日以來,已度過了二十九個教師節。“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這就是教師職業在人們的傳統觀念和社會意識中的地位。然而,對教師職業地位的考察不能僅僅停留在人們觀念意識的理想形態中,而要具體分析教師在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所擁有的實際地位。一般來說,只要教師地位得不到提高,師德發展就會因失掉了最根本的經濟和社會基礎而虛浮起來。

參考文獻

[1]黃正平、劉守旗主編.教師職業道德新編[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第6篇:教師的經濟地位范文

關鍵詞:課堂語言;技巧;政治課堂

高中政治課理論性強、比較抽象且有些枯燥,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素質、技能,從而更有利于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教學語言與課堂教學效果緊密相關,簡潔、準確、邏輯清晰的教學語言能讓學生迅速領會老師的意圖,掌握知識的要點。表達到位、內容新穎是政治教師課堂語言表達的重要原則。因此,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自己的語言魅力,關注自己語言表達的藝術。

一、語言要富有感染力,激發激情

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寬松、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就要蹲下身子,甩掉一張“師道尊嚴”的臉孔。在語言上要語氣親切,有親和力。事實表明,親切柔和的話語,能降低學生學習的壓力,拉近師生的距離,讓學生產生親近教師的欲望,“親其師信其道”,學生的情感就會隨著教師的引導、提示隔入課堂,潛入文本,實現個性的成長和發展。

二、語言要表達到位,內容新穎

政治課本身理論性比較強,且術語較多,對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須準確,不能錯誤或含混不清,這是語言科學性的首要要求。這要求我們對知識點的講解必須準確。如,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地位和二者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問題,首先這二者的市場地位是平等的,都要遵循等價交換原則,都要在法制軌道內開展平等競爭,但二者在我國基本經濟制度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平等的,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而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讓學生注意這二者的市場地位和國民經濟地位,以便能更好地區分它們。又如,在講授價值規律的作用這一內容時,我是這樣概括的:第一個作用是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生產部門的分配流動──即指揮作用,可比喻為“棒子”指揮棒;第二個作用,刺激各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即刺激作用,可比喻為“鞭子”;第三個作用,優勝劣汰──“篩子”。這樣用簡短的六個字就概括了價值規律的三個作用,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清楚明白。

三、語言注意尺度,批評要適當,表揚要具體

恰當的批評可以使學生發現言行中的問題并及時改正,不得體的批評會在學生心中投下陰影,造成潛在的心靈創傷。批評要分場合,要給學生留下改正的余地,讓他們理解到教師的關愛。面對棘手的學生和突發事件,教師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言行。既不能讓后進生放任自流,又不能一味地苛責。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尋求有效的解決途徑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四、語言要有學科特色,注重效果

政治課堂中的提問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提問要有力度,要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有導向性,要對學生的思維有強化性,要對學生思維的發展具有調控性,提問要提到點子上,層層深入,漸次設疑,把握好提問的時機。

第7篇:教師的經濟地位范文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 語言藝術 魅力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對于政治課教師來說,要讓思想政治課充滿藝術魅力,就必須錘煉思想,錘煉語言,充分體現語言“化深奧為淺顯,化腐朽為神奇”的魅力,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政治教師應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語言魅力呢?

一、語言要流暢嫻熟

政治教師要把語言流暢作為對自己的第一要求,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因為政治課理論性政策性較強,稍不注意,便會淪為呆板的說教,因此,它需要教師運用自己的語言技巧,把理論性的東西形象化,讓學生喜于接受、樂于聽聞,沒有流暢和運用自如的語言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課堂上兩眼老盯著教案,看一句,講一句,這樣做,教師講起來難受,學生聽起來難懂,根本談不上知識的體系是否完整,教學的結構是否恰當,知識內容是否詳盡等等。當然教學的效果也是不會好的。所以,精心備課是使授課語言流暢的前提條件。教師只有將教材嫻熟于胸,授課時才能左右逢源、揮灑自如。

二、語言要準確規范

政治課本身理論性比較強,基本概念和術語較多,都有特定的內涵和外延,是不能有半點隨意性的;對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含混不清、缺乏準確性的語言將影響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對概念、原理的理解偏差,從而形成錯誤的判斷和推理。因此,把握語言的準確性是教好思想政治課的基礎。在講高一《生產與經濟制度》一課中有關“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地位和二者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問題時,明確強調這二者的市場地位是平等的,都要遵循等價交換原則,都要在法制軌道內開展平等競爭;但二者在我國基本經濟制度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平等的,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而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學生就能從二者的市場地位和國民經濟地位準確的區分它們。

三、語言要簡潔明白

人們常說:“簡潔是天才的姐妹,是智慧的靈魂”。在教學實踐中常有這種情形:不同的老師講授同樣的內容,有的寥寥數語就能使學生心領神會,有的洋洋千言,卻使學生不知所云。因此,在某種意義上,用最少的字句來表達盡量多的內容是對政治老師的基本要求,特別是在高三復習時,面對五本書再加上時事熱點,更是要求老師講課的語言概括簡潔、一語中的,否則會引起學生厭倦。對每一章節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內容均能提綱挈領地加以闡述,對學生知道的或不重要的不說或少說,點到即可;對學生不知道的或重要的則要多說或詳說,說得恰到好處,詳略得體。這樣的授課藝術有高度的概括性,濃縮性,有很強的點化、啟迪作用,能使學生從紛繁復雜的書本知識中理清頭緒,思路清晰,豁然開朗。

四、語言要生動形象

生動和形象,是教師語言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理論性強、比較抽象且內容枯燥,要想讓學生想聽、愿聽、樂聽,教師必須把抽象的知識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使學生通俗易懂,可結合名言趣聞、社會熱點,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增強課堂效果。例如,在學習“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時,借用如下的比喻受到了同學們的歡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好比八寶粥,糯米是主要成分,但八寶粥里還有紅棗和蓮子等其它成分。只有把糯米、紅棗和蓮子結合在一起并以糯米為主才能稱其為八寶粥。這里的糯米就是公有制經濟,紅棗和蓮子就是非公有制經濟。于是,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生們很快地領悟到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運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可把枯燥的知識形象化,使學生對這一知識點掌握得更加牢固深刻。

五、語言要親切激情

政治課教師不能像不食人間煙火的菩薩、 正襟危坐的衛道士,而應該和藹可親。心理學家認為,融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師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將“理”傳達給學生,必須做到“情通”,然后才有教育意義上的“通情達理”,也就是“親其師、信其言”,使學生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

在講高一《多彩的消費》一課“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這一必要性時,我向學生提問:“現在條件好了,還有必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嗎?”同時,語重心長地和學生談到:“無論是從傳統美德還是從現時國情看,這種精神都不能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尤其是青少年時期,奢侈消費,習慣過分優裕的生活,會使青少年養成好吃懶做、貪圖享受的壞習慣,以至于喪失克服困難、努力奮斗的信心和勇氣”。勉勵同學們時刻記住我國的國情和奮斗目標,做一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有為青年。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因為情深意切,也讓學生們意識到了自己的消費行為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為,而且是與社會責任聯系在一起的,使學生的思想得以升華。正印證“鵝卵石成形靠的是水柔和的力量,而不是錘的敲打。教育學生,靠的不是堅如磐石的武力,而是柔和似水的智慧”這句話 。

總之,課堂的魅力從某種意義上講,體現的是語言的魅力。而教師的語言水平能夠反映教師本身的學識水平和思想水平,是教師個人修養的綜合表現。古人云:“言為心聲”,“慧于心而秀于言”。作為政治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語言藝術,它是一個成功教師的基本素質,更是讓思想政治課綻放無窮魅力的催化劑。

參考文獻:

[1]李長青.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藝術性[J].試題與研究,2012(28).

[2]霍亞紅.高中政治教學中語言藝術的重要性[J].中學時代,2012(3).

第8篇:教師的經濟地位范文

一、中學體育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

(一)社會因素

1.社會地位偏低。受高考制度的影響,在中學文化課的學習被置于絕對優勢地位,體育課變成了文化課的附庸,甚至被文化課占用,以至于中學體育課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這也逐漸造成了社會上對于體育教師的錯誤認知。自從實行了績效工資,體育教師與其他文化課教師相比,存在著同工不同酬、多勞不多得的種種不公平現象,使很多體育教師的心理產生了不平衡。

2.社會媒體的不良導向。一些新聞媒體對于體育課中傷害事故的報道往往有失偏頗,使得原本壓力極大的體育教師更是如履薄冰。為了上課不出事故,只好減少上課內容,降低學習難度,尤其害怕上運動技巧類和運動器械類的課,唯恐在自己的課上發生學生傷害事故。在這種不良的情緒影響下,體育教師都背負著沉重的心理負擔。

(二)學校因素

1.學校的管理水平偏低。目前有些學校存在著不重視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師的合理化建議不予采納、不關心體育教師的生活困難等現象。同時,對在教學中發生的傷害事故,把責任完全推給體育教師,使體育教師背負著沉重的精神負擔,產生了職業壓抑感。

2.教師的考核制度不合理。體育教師工作量的評定與文化課教師無法比較,體育教師工作量大而又得不到合理的肯定。同時很多中學在骨干教師的培訓和進修以及職稱評定等問題上存在與其他學科教師不平等的待遇,體育教師的工作缺乏發展的機會,結果導致他們的教學能力衰退,個人發展受阻,產生消極的工作心態。

(三)自身因素

1.缺乏職業自豪感。中學體育教師所從事的工作很難在短期內見到“效益”,尤其是非畢業年級的教師。體育教師獲得的職業自豪感遠不如其他科目的教師那么明顯。盡管自己努力工作,卻得不到應有的認可,導致體育教師對自己的職業、前途產生困惑,慢慢地對體育教學失去了熱情。

2.個人能力結構缺陷。學校體育改革的深入對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多數體育教師知識結構單一,知識體系老化、缺乏理論修養,已經越來越難于勝任當前的教學改革工作。這不僅制約著體育教師向更高層次發展,而且使其心理壓力逐漸增大、職業倦怠就容易產生。

二、中學體育教師職業倦怠的緩解策略

(一)從社會層面來看

1.切實提高體育教師的社會和經濟地位。國外研究表明,在影響教師地位的諸多因素中,對教師工作重要性的評價和對教師的尊重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的經濟地位。教師的社會地位與經濟地位是緊密相聯的,離開了一定的經濟地位而奢談教師的社會地位是毫無意義的。提高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不僅要提高其經濟待遇,還要制定相關的教育政策法規以保證學校和教師的發展與提高,切實維護體育教師的權益,使體育教師真正感受到這一群體為社會所尊重。

2.對體育教師建立合理期望。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一些家長過度依賴教師,社會對教師的期望相當高。眾所周知,人的體質的提高是一個系統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要認識到教師也是普通人,其能力也是有限的,應對教師抱有合理期望。同時,作為教師個體,也要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清醒的認識,特別是一些年輕教師,在職前培訓階段產生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期望,當真正進入教學實踐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各種差距時,就會產生巨大反差而帶來壓力與倦怠感。

(二)從學校層面來看

1.營造民主的管理氛圍。在目前的學校管理中,管理理念的更新尚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可行的實踐支持。現在中學普遍實行的仍然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教師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學校管理中去,體育教師更沒有發言權。因此,改進學校管理,首要的就是校長應實行開放民主的行政管理,賦予教師更多的專業自與更大的自由度,為教師提供更多參與學校決策的機會,從而使教師具有更強的責任感與歸屬感。

2.建立合理的教師評價制度。體育教師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高考卻體現不出體育教師的工作價值,進而學校內部形成對體育教師的不公正評價,嚴重影響體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因此需要結合體育學科的實際情況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工作評價和獎懲制度,以保證體育教師具有與其他教師同等的待遇,同時在進修培訓和職稱晉升時也要給予體育教師更多的機會,這樣才會激發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避免教師職業倦怠情況的發生。

(三)從教師個體層面來看

1.正確認識職業倦怠,樹立堅定的職業信念。緩解職業倦怠的關鍵在于正確認識職業倦怠,它“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潛進我們的生命。如果我們學著識別自身職業倦怠的癥狀,并在危害產生之前捕捉到它,那么我們就能很快地恢復平衡,而不需要一個較長的恢復時期”。因此,教師要樹立堅定的職業信念: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遞者,教師職業是高尚的。尤其在當前科技技術迅速發展、社會競爭日益加劇的時期,教師的工作更加顯得意義重大。體育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些,才能克服職業倦怠情緒,積極從事教育工作。

第9篇:教師的經濟地位范文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職業倦怠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2)010—0101—03

2008年初,《中國青年報》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74.6%的公眾認為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每況愈下。[1]筆者認為,職業倦怠是影響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對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履行會產生消極作用。

一、教師職業倦怠的概念與表現

職業倦怠概念最早是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弗登伯格(Her—bert.Freudenberger)提出的。他在1974年發表的《職業倦怠》一文中認為,“職業倦怠”是一種耗竭與疲勞狀態,是由于個體不能確立自己的需要而緊張工作造成的。[2]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馬斯拉奇(Maslach)于1981年對職業倦怠的定義,即“職業倦怠是在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領域中,個體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情緒耗竭、去人性化和個人成就感降低的癥狀”。他認為職業倦怠由三個維度構成,即情緒衰竭、去人性化(也稱為人格解體)和低個人成就感。其中情緒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是核心成分,是職業倦怠的壓力維度,指個體的情緒和情感處于極度疲勞、極度消耗的狀態;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是職業倦怠的人際關系維度,指個體以一種否定的、消極的、冷漠的、麻木的、疏遠的態度對待同事及工作對象;低個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是職業倦怠的自我評價維度,指個體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給予負面評價及工作效能感降低。

教師職業作為助人職業之一,近年來逐漸成為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教師職業倦怠是指教師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應,是教師伴隨長期壓力體驗而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這個概念包括了情緒衰竭、人格解體和低個人成就感三個方面的內容。[3]有職業倦怠的教師在工作中會表現出一些典型的癥狀,北京師范大學許燕教授根據多年的調查研究,歸納出教師職業倦怠的 6 大癥狀:

生理耗竭。表現為精力不濟,經常疲憊不堪,極度疲乏或衰弱,身體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或其他流行疾病,繼而出現腰酸、頭痛、腸胃不適、失眠等一些癥狀。

才智枯竭。表現為記憶力衰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有時神情恍惚,腦子一片空白。

情緒衰竭。表現為工作提不起精神,懶懶散散。并經常伴隨沮喪、焦慮、敏感、神經質、煩躁、抑郁、無助、無望、消沉等消極情緒。

價值衰弱。表現為對教育工作的價值及意義評價較低,自我效能感低,自我評價不高,時常感到無法勝任工作,對教學喪失信心,工作變得沒有意思,得過且過,出現消極怠工,甚至產生離職或轉行的想法。

情感冷漠。以冷漠、孤傲、麻木不仁、猜忌、否定的態度對待學生與同事。總是想方設法回避與學生接觸,師生關系不融洽,同事關系緊張。

行為攻擊。一方面表現為對他人的攻擊增多,如采用侮辱性、貶損性的語言對待學生;另一方面表現為對自己的攻擊,出現自殘行為,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會選擇自殺。

目前,國內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倦怠狀況不容樂觀。許燕教授對全國6000多名中小學教師的調查結果顯示:大約有20%的教師受到職業倦怠的困擾,有16%的教師處于較高的職業倦怠水平。2004年9月,《法制周報》與新浪教育頻道的在線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的調查者出現了生理耗竭,47.1%的調查者出現了價值衰落感。根據曲鐵華的調查,在珠江三角洲,26.3%的中學教師表示,即使工資比現職低,也愿意放棄教師職業。教師職業倦怠不僅影響教師個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會影響教師履行職責,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身心發展。

二、造成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分析

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的高發,除了教師個體因素影響外,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師受到了來自社會、學校等多方面的壓力。

1. 社會期望值高與社會經濟地位滿意度低的反差助長了教師職業倦怠的形成。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一直以來,教師被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反映出整個社會對教師的重視和期待;現階段,教師還承擔著“創一流”學校、創“品牌”學校的重任;獨生子女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也對老師寄予了厚望。對教師而言,較高的社會期待值同時意味著較大的社會壓力。

教師社會經濟地位是指教師個人或群體在社會階層中所處的位置,是由政治地位、經濟地位和職業聲望等要素構成的集合體。根據2010年《山西省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測評研究》課題組對山西省1340名中小學教師的調查顯示,首先教師們對自己政治地位的滿意度較低。表現為教師對教育系統內部政治權利內容規定的滿意度低,教師政治參與程度較低;[4]其次教師們對自己目前的經濟收入總體滿意度較低。63.3%的教師對自己目前的經濟收入不滿意,只有9.3%的教師感到比較滿意,0.5%的教師感到非常滿意。[4]職業聲望是社會公眾對某種職業在社會生活中所處位置的綜合性主觀評價,反映著某一職業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程度。2010年,董新良對全國4003名公民的調查顯示,在20種職業聲望排名中,“初中小學教師”排在第15位,說明“初中小學教師”職業聲望相對較低。[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 亚洲一级黄色毛片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96精品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女女同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亚洲一级精品久久 | 曰本美女高清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老头与老太hd | 久久综合久久久 | 欧美成人精品大片免费流量 | 成年18网站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毒 | 久久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 男人扒开腿躁女人j | 免费视频18| 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国产在线看 | 亚洲女视频 | 欧美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 | 国内精品久久精品 | 日韩不卡在线 | 97人摸人人澡人人人超一碰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 欧美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 | 日本九六视频 | rion美乳弹出来四虎在线观看 | av18在线播放 | 香港毛片免费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成人免费第三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公司 | www.久久在线| 免费日韩一级片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 | 在线视频久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