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惠崇春江晚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原文: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葦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
(來源:文章屋網 )
作品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其二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白話譯文
其一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
其二
2、原文:《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作者】蘇軾 【朝代】宋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3、翻譯:
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5、《絕句》
宋·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2、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崔護《題都城南莊》
3、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4、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5、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畫菊》
6、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黃巢《不第后賦菊》
7、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佚名《桃夭》
8、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黃蘗禪師《上堂開示頌》
9、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贈范曄詩》
10、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1、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春怨》
1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其一》
1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1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曉景》
15、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題》
16、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劉徹《秋風辭》
17、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18、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雱《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19、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
2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2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王冕《白梅》
2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3、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梅》
24、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陣子·春景》
1、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3、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蘇軾)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5、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酈道元《三峽》)
6、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7、“日映青丘島,塵起邯鄲陸。江移林岸微,巖深煙岫復”(《循役朱方道路》)
8、“山嶂遠重疊,竹樹近蒙籠。開襟濯寒水,解帶臨清風”(《游沈道士館》)
9、“長枝萌紫葉,清源泛綠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來”(《泛永康江》)
10、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1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1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1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4、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15、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16、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17、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18、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9、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20、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1、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22、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23、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2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26、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2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2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29、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30、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1、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2、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3、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34、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2、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____崔護《題都城南莊》
3、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____崔護《題都城南莊》
4、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____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5、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____鄭思肖《畫菊》
6、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____黃巢《不第后賦菊》
7、桃之夭夭,灼灼其華。____佚名《桃夭》
8、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____黃蘗禪師《上堂開示頌》
9、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____陸凱《贈范曄詩》
10、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1、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____劉方平《春怨》
1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____盧梅坡《雪梅·其一》
1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____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1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____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曉景》
15、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____黃巢《題》
16、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____劉徹《秋風辭》
17、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____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18、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____王雱《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19、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____陶淵明《飲酒·其五》
2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____楊萬里《小池》
2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____王冕《白梅》
2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____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3、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____王安石《梅花 / 梅》
24、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____晏殊《破陣子·春景》
25、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____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6、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____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27、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28、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____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29、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____朱庭玉《天凈沙·秋》
30、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____王昌齡《采蓮曲》
31、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____黃巢《不第后賦菊》
32、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____陸游《卜算子·詠梅》
33、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____蘇軾《東欄梨花》
34、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____元稹《》
35、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____李白《山中問答》
36、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____納蘭性德《采桑子·當時錯》
37、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____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38、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____盧仝《有所思》
39、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40、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____蘇軾《贈劉景文 / 冬景》
41、塵世難逢開口笑,須插滿頭歸。____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42、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____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 題北榭碑》
43、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____盧梅坡《雪梅·其二》
44、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____張謂《早梅》
45、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____陸游《卜算子·詠梅》
46、待到重陽日,還來就。____孟浩然《過故人莊》
47、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48、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____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49、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____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50、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____王冕《墨梅》
51、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____李商隱《贈荷花》
一、借“落花”寫友愛之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借漂泊無定的楊花,抒發因朋友左遷而生離別之愁的感慨,融情入景,感人心魄。“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故友重逢,但飄零的落花象征美好的東西一去不復返,又象征著多年的流離輾轉,友誼更應珍惜。與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異曲同工之妙。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暮春時節,東風無力,百花紛謝,美好的春光即將逝去,像這隨著春天的流逝而凋殘的花朵一樣,因為美的事物受到摧殘,有情人無奈告別,豈不令人興起無窮的悵惘與惋惜!
二、借“落花”寫閑愁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這道詞展示了花落水流之無限美景,其所喻的美好人生給人以“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詞人面對落花唏噓感嘆,嘆的是年華易逝,容顏不再。構思別出心裁,以無窮的相思之苦,無盡的閑愁之深,推己及人,以見兩心之相印,另一方面訴說郁悶之情,相思之苦,閑愁難以排遣,語意超逸,令人醒目。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就像水自長流、花自飄落,春天自要歸去,人生的春天亦如此花此水,多少留戀、惋惜、哀痛和滄桑蘊含其中。流水落花的意象增加了詩詞的表意容量,昔日君王今日階下囚,恰如一個天上一個人間般遙不可及。傷春、惜春的情緒尤為沉重,使得詩詞蘊味深厚,情思邈遠。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詩人傷心帶淚地向花兒問詢,但花兒卻默默無語,亂紛紛飛掠秋千而去。詩人很傷心,也無可奈何。人愈傷心,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深,渾然天成。花兒滿天飛過,紛紛揚揚,更顯示出一種略帶悲涼的閑愁。愁至深處,以落花之悲亦不能解。風卷殘紅飛過秋千的場景背后襯托出的是一種更為濃郁的悲涼。
三、借“落花”抒寫生活的美好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春暖花開,江暖鴨嬉,寥寥幾筆,就勾勒出早春江景如詩如畫的美麗境界。尤其令人叫絕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 詩人將鴨子人格化,像人一樣知寒知暖,喜愛春天,熱愛生活,富有情趣、美妙傳神!讓人感嘆生活多么美好,語言平淡而意境醇美。一片祥和安寧,且意趣盎然的面畫,流露出詩人熱愛生活的情懷。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恰如一幅山水畫,西塞山前白鷺展翅飛翔,魚米之鄉顯得生趣洋溢。二三月間,桃花盛開,天氣暖和,幾場春雨,河水上漲,魚群肥美,勾起讀者的想象,似乎看見兩岸盛開的桃花,陡漲的河水,躍出水面的鱖魚。讀者可以感受到漁夫在春汛中捕魚時的愉快心情。全詩寄托了詩人熱愛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懷。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落花、鳥鳴、春山、幽澗等意象構成恬淡寧靜的景致。詩人大概也將落花賦以生命,因此寫出了富有生機的落花情境。
四、借“落花”表現高潔的情操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春天百花怒放,爭麗斗妍,而梅花卻“無意苦爭春”,凌寒先發,一片迎春赤誠。草木無情,花開花落,是自然現象。但讀者通過這首詞能感受到詞人陸游性格孤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高潔的情操。
桃,祖籍中國,黃河流域是它古老的故鄉。三千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開始了桃樹的栽培,并且早就有了確切的文字記載:“柿接桃為金桃,梅接桃為脆桃。”而歐美各國的引進,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
桃的品種,就像4月的桃花一樣紛繁,諸如鴛鴦桃、壽星桃、日月桃、瑞仙桃、美人桃……只要聽一聽這些名字,就可想象得到,人們對它該是何等的厚愛了!
桃子不但是營養豐富的鮮美佳果,還可以制作果脯、果醬、果干。在中藥里,桃仁有著破淤血、清腸道、消癰腫的療效。桃葉過去用于驅腸蟲,現今仍是配置土農藥的原料。桃花味微苦,但無毒,能夠利痰滯、破石淋,古時曾有“服三樹桃花盡,面若桃花”之說,可見,桃樹由上到下,由果到葉,渾身都是“珍寶”啊!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賦詩作畫,把“桃花”盡情謳歌、吟詠。“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是大家熟知的《詩經》中的名句。“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則是《史記》中告訴人們的簡單哲理。唐代劉禹錫的《玄都觀桃花》:“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描繪出“桃千樹”熱烈紅火的場景,這美景吸引著多少看花人,它為長安春色增光添輝。宋謝枋作的《慶全庵桃花》:“尋得桃園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水流,怕有漁郎來問津。”給人們指點出桃花朵朵、桑麻齊茂、男耕女織且又不與人世相通的美妙去處“桃花源”……人們更為喜愛、久為傳誦的還是宋代文豪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挺拔的翠竹,鮮艷的桃花,綠紅掩映,疏密相間,勾畫出一幅和諧而優美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