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老年醫學研究對象范文

老年醫學研究對象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老年醫學研究對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老年醫學研究對象范文

【關鍵詞】 護理干預;老年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影響作用

目前我國的老年化加劇,導致高血壓患者逐年增加,高血壓極易導致發生心力衰竭、冠心病和腎功能衰竭等疾病[1]。高血壓是一種嚴重的危害到了人類身心健康的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的致病原因較為復雜,往往會涉及到家族遺傳史、社會環境、情緒變化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對于高血壓的治療,單純的給藥治療方式很難從根本上將高血壓進行控制,還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嚴格的遵醫囑咐,將血壓水平控制在較為合理的水平[2]。研究表明在常規的治療基礎上,配合護理干預,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有較大的影響,從而可以使老年人的血壓得到良好的控制。我院就對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作用進行了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300例,其中男210例,女90例,患者的年齡在61-87歲之間。300例患者中,合并腦梗死患者有70例,腦出血患者有10例,冠心病患者60例?;颊叩纳鐣尘埃?23例為退休教師或者干部,105例為退休工人,72例為農民;患者的教育背景,129例為高中或中專以上學歷,103例為小學水平或者是文盲,68例為初中文化水平。

1.2 研究方法 我院參照大量臨床資料自行設計了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包含的內容包括一般資料、日常生活、治療、血壓監測等方面的遵醫情況。對所有患者在采取護理干預之前和之后,進行問卷調查,對比分析護理干預前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遵醫行為的變化以及血壓檢測情況[3]。

1.3 護理干預

1.3.1 用藥指導 絕大多數的患者需要口服降壓藥物來達到降壓效果,在患者服用降壓藥的時候,護理人員必須按照醫生的囑咐,指導患者合理的服用降壓藥物,并且保證患者在服藥期間的血壓是持續穩定的,不能血壓剛降下來就立即停止用藥,血壓一升又開始服用藥物,是血壓出現反復波動的情況,這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1.3.2 囑咐患者戒煙并限制飲酒 煙中含有的尼古丁會使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導致機體的心率加快,同時還能夠促使腎上腺大量的釋放兒茶酚胺,促使小動脈收縮,最終導致機體的血壓升高。人在飲酒的時候,高濃度的酒精會導致機體發生動脈硬化,使得血管的脆性增大,從而加重高血壓的癥狀。

1.3.3 囑咐患者低鹽飲食和適量運動 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其每日的飲食中鹽的攝入量要低于3-5g。對于控制鈉鹽的攝入量,需要患者及其家屬的積極配合??梢圆捎眯∩讓⒕唧w的鹽量進行量出,使患者更容易理解接受,促使患者能夠做到自覺的不食用含鈉鹽較多的食物以及腌制品,還要鼓勵患者少吃動物油脂,多食用植物油脂。同時要鼓勵和督促患者多到戶外進行適當的運動,例如打太極拳或者是慢跑等運動,都會給患者的健康帶來好處。

1.3.4 督促患者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 護理人員要合理的安排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督促患者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指導患者要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出現精神的過度緊張和疲勞,使患者保持輕松、穩定的良好情緒和精神狀態。

1.3.5 血壓監測 護理人員要教會患者家屬檢測血壓的方法,正常值的范圍并且告知其血壓監測的重要性。要保證老年患者每天早、晚各進行1次血壓測量,并且將測量結果進行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觀察得到的數據用SPSS17.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X2檢驗,P

2 結果

護理干預之后能夠嚴格遵循醫生囑咐的患者例數顯著多于護理干預之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研究表明,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地提高其主觀能動性,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保持穩定的情緒,實現了戒煙限酒、規律生活、定期復查的目的,從而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遵義囑咐的行為,使血壓得到有效控制,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方慶豐.老年高血壓病人血壓控制不佳的原因調查[J].護理研究,2010,14(4):155-156.

第2篇:老年醫學研究對象范文

[關鍵詞] 電子郵件;健康宣教;老年血透患者;壓力;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8(b)-0136-03

Study effect of E-mail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improving of stress and compliance of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LI Hongyan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the First Hospital of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Zhuzhou 4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mail health education on improving of stress and compliance of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Methods 40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were divided into E-mai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20 cases. E-mail group was educated by E-mail,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E-mail group received E-mail for health education twice a week for 10 weeks. Stress scores were measured by a stress questionnaire that was developed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 by our hospital. Results In E-mail group, stress score was decreased from (55.08±7.69) scores to (43.29±6.52) scores (P = 0.031), serum cortisol was decreased from (11.18±4.23) μg/dL to (9.01±3.52) μg/dL (P = 0.039), epinephrine was decrease from (23.35±24.25) μg/dL to (18.38±18.01) ng/dL (P = 0.046), and 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 was decreased from (2.58±0.75) kg to (1.96±0.78) kg (P = 0.036). Conclusion E-mail educa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stress and compliance.

[Key words] E-mail; Health education; Elderly hemodialysis; Stress; Compliance

血液透析是許多老年終末端腎衰患者賴以維持生命的一種重要治療手段,隨著現代社會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我國老年透析患者的比例不斷呈上升趨勢。近年來,隨著透析相關技術的發展,血透患者的生命得以有效地延長,老年患者依賴血透機的時間也隨之延長,這種情況一方面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和壓力,另一方面老年血透患者由于需要長期血透也要不斷承受來自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老年血透患者減輕壓力并延長其生命活動是現代護理的一個新的重要課題。為此,筆者通過電子郵件對老年血透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發現電子郵件宣教可以有效減輕老年血透患者的壓力并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從而提高了透析治療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征求患者意見的基礎上,選取我院透析治療1年以上的年齡在60~70歲的終末期腎衰血透患者40例(這些患者均每周接受3次透析治療),將其隨機分成電子郵件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所有患者均會上網并有電子郵箱。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例)

第3篇:老年醫學研究對象范文

【關鍵詞】護理干預;健康體檢;高血脂癥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脂血癥等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經嚴重威脅了人類的生命和健康[1]。我們根據2011年在本院健康人群的體檢的相關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了高脂血癥的慢性病的發病情況,并積極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如:飲食指導、生活規律、服藥治療等,在3個月后對此組人群進行復檢,并對有關針對性項目檢查結果進行前后比較,現將護理干預對健康體檢人群高血脂癥患者血脂影響的效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對2011年到我院體檢的健康人群490例進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98例,女性患者92例,年齡在32-7歲,平均年齡45.9歲。此組患者進行體檢結果血清總膽固醇及血清甘油三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結果診斷均患有高脂血癥。針對此組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護理干預和有效的治療后在2012年對此組患者再次進行體檢,其中復檢的患者456例,死亡3例,漏檢的患者31例。

1.2方法

1.2.1體檢項目與調查內容針對此組體檢對象采用現場統一問卷調查,主要內容包括:患者的一般狀況、不良嗜好(吸煙、飲酒)、慢性病危害的知曉情況以及曾經的規范治療情況等。

1.2.2體檢表收集體檢結果根據統一的檢查項目,統一的要求進行體檢。內科慢性病檢查分別設定專人負責測量血壓、測量體重和身高并計算體質量指數(BMI);對于常規輔助檢查項目有:心電圖、胸片以及腹部B超,進行血液生化檢驗:血常規、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等各項指標。

1.3診斷慢性病的各項標準①高血脂癥:血脂是血漿脂類的總稱,它包括膽固醇、甘油三脂、磷脂及游離的脂肪酸,其中血清總膽固醇正常范圍在2.8-5.2mmol/L,高于5.2mmol/L為異常,血清甘油三脂正常小于1.7mmol/L,高于1.7mmol/L為異常,主要臨床診斷見于兩項指證。②高血壓:依據高血壓診斷治療指南(2012)。③心臟異常:根據心電圖正常及異常的診斷。

1.4護理干預措施

1.4.1建立個人檔案對此組健康人群對的調查對象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醫院設立保健醫師每個月進行隨訪1次,定期測量血脂以及監測血壓、做心電圖、測量血糖、進行稱體重等措施,并將每次測量的數值及時登記并分析評價干預治療后各項指標的變化,適當的制定或改進下一步治療方案與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措施方法。

1.4.2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①宣傳:對于調查的對象舉行三次內科慢性病防治宣傳活動,包括關于血壓、血糖、血脂檢查、心電圖的意義,制定專家咨詢以及知識宣傳、進行分發資料;每季度進行一次有慢性病的防治講座。②隨訪:對與此組調查研究對象,定期上門或電話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活動,指導疾病防治保健。主要的宣傳內容:適當的運動處方:包括運動強度、運動消耗量、運動時間以及運動方法、注意相關的各種運動中的事項等;提供合理飲食的處方:包括進食總熱量膳食、膳食結構搭配合理、烹調方法(避免煎炸食物)、就餐時間與就餐頻率等。突出針對性的個體化的指導;指導患者正確的計算能量,進行運動和飲食的監測,使每日的攝入的熱量與消耗的體能達到平衡狀態,避免過度運動,肥胖者則為負平衡。

1.4.3藥物治療針對飲食和運動采取干預效果不理想或者不滿意的對象,依據不同基礎疾病遵醫囑給予合理的藥物治療,密切觀察藥物干預后的效果,在病情得到控制的基礎上逐漸減量維持,必要時可以進行逐步停藥改為飲食運動干預。

1.5數據處理此組研究對象所有數據用SPSSI3.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和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

2結果

2.1護理干預后調查人群的患病率2011年490名體檢者中,各項檢查均無異常者62例,占12.5%。2012復檢對象的456例中各項檢查均無異常者104例,占21.2%。2011年統計其患病率為87.5%,2012年總患病率均降低,比較差異顯著(P

3討論

對保健人群進行一年的調查研究,進行護理干預措施后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控制了高血脂癥的患病率,提高了健康人群的生活質量,保健的臨床預防應納入衛生行政部門和醫院保健中心的主要工作計劃當中;每年制定一個切合實際的高脂血癥的控制目標;重視高脂血癥的發病率,做好社會經濟支持系統;護理干預措施盡可能采取循證醫學研究的成果發揚到廣大群眾工作中,加強社會人們對高脂血癥的知曉率,提高防范措施。

參考文獻

[1]倪英,邵連清.離退休干部體格檢查結果分析及健康教育對策[J].老年醫學保健,2009,5(4):190.

[2]陳秀珍.873名中老年干部體檢結果分析及健康指導[J].現代醫院,2005,6(1):9172.

第4篇:老年醫學研究對象范文

[關鍵詞] 血脂異常;糖尿病;發病率;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 R587. 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9(b)—0188—02

據臨床調查研究顯示,糖尿病的發病率正在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糖尿病患者的人數越來越多,對人群健康以及社會穩定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1]。在本次研究中,出于對血脂異常對糖尿病發病以及相關危險因素的影響進行分析與探討,從而為今后的臨床診療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的目的,筆者將接受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的受試者分成血脂正常組和血脂異常組兩組,并對這兩組受試者糖尿病的發生率進行比較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研究對象均為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流行病學的受試者,共計568例,再將其分成血脂正常的對照組和血脂異常的觀察組,每組分別為291例和277例。對照組291例受試者中,男168例,女123例,年齡25~73歲,平均年齡(52.00±7.23)歲。觀察組277例受試者中,男141例,女136例,年齡23~75歲,平均(51.00±6.87)歲。以上所統計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存在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晨起在空腹狀態下抽取靜脈血液,作為檢測標本,對采集的所用標本的血糖水平進行檢測。并對這兩組受試者的糖尿病的發病情況進行統計,并展開比較分析。

1.3 診斷標準

本次研究中以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為依據,血糖異常分為空腹血糖受損(IFG)、糖耐量減低(IGT)、糖尿?。―M)。IFG:空腹血漿葡萄糖水平(FPG)> 6.1 mmol/L且< 7.0 mmol/L,或餐后2 h 血清胰高血糖素(2hPBG)< 7.8 mmo/L;IGT:FPG < 6.1 mmol/L,或2hPBG > 7.8 mmo/L且< 11.1 mmol/L;DM:FPG > 7.0 mmol/L,或2hPBG > 11.1 mmol/L。

1.4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 14.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比較分析結果可知,血脂異常的觀察組中的277例受試者中,糖尿病的發病人數為78例,發病率為28.16%,而存在空腹血糖受損的人數為73例,所占比例為26.35%,存在糖耐量減低的人數有55例,所占比例為19.86%;血脂正常的對照組中的291例受試者中,糖尿病的發病人數為19例,發病率為6.53%,而存在空腹血糖受損的人數為15例,所占比例為5.15%,存在糖耐量減低的人數有14例,所占比例為4.81%。顯然,觀察組受試者的糖尿病發病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之間相互作用而導致出現的一組代謝異常綜合征??蓪е禄颊呷淼亩鄠€系統器官出現慢性的并發癥,該病患者的臨床致殘率和致死率非常高。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隨之不斷提高,由于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導致人們日常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量過多,而人們所從事的體力勞動、能量消耗卻越來越少,進而導致的血脂異常和肥胖現象已經成為了目前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2—3]。

據臨床調查研究顯示,糖尿病能夠導致全身多個系統器官發生慢性的并發癥,存在相對較高的致殘率以及致死率。目前臨床上的不少研究已經證實,2型糖尿病患者經常會伴隨有肥胖、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癥狀,就是人們所謂的代謝綜合征,最近一段時間的臨床薈萃分析結果表明,代謝綜合征為導致心血管事件發生得以顯著增加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4—6]。

綜上所述,對于血脂異常的人群而言,其患有糖尿病的概率要顯著高于血脂正常的人群,因此,在對糖尿病進行防預以及治療的過程當中,應對血脂的檢測予以重視,使糖尿病能夠得到及時的診斷與治療。

[參考文獻]

[1] 全國糖尿病研究協作組調查研究組. 全國14 省市30萬人口中糖尿病調查報告[J]. 中華內科雜志,2009,20(11):678—679.

[2] 白斯琴,商彥衛,李莉. 呼和浩特高等院校966例中老年教職工血脂、血糖水平調查[J]. 高校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9,11(2):192—193.

[3] 郭芬,劉蘭生. 糖尿病患者血脂對心功能影響臨床分析[J]. 臨床薈萃,2009,14(21):107—108.

[4] 蔣雯巍,蔣雨平.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糖尿病神經病變[J].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8,24(29):708—709.

第5篇:老年醫學研究對象范文

[關鍵詞] 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無創;有創;正壓通氣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12(c)-0062-02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Noninvasive and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Treatment of COPD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CHEN Li-xian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Putian First Hospital of Fujian Province, Futian, Fujian Province, 351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and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treatment of COPD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PD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5 were extra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1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imple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and invasive continued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Results After 24h of treatment, the PaO2, pH value increase degree, PaCO2, HR decrease degree, duration of ventilation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OPD;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Noninvasive;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屬于不完全可逆的進行性慢性氣流受限疾病,該病極易反復發作,且隨著病情的進展,會加重氣道的堵塞,進而累及到呼吸系統,最終導致肺、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當前,大量臨床研究顯示,應用通氣治療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較好,但采取何種正壓通氣方式仍是研究的重點[1]。該研究主要就該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采用無創與有創正壓通氣治療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該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2例,將其作為該研究對象,根據不同通氣方法進行分組,單純采用有創正壓通氣治療的31例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性占19例,女性占12例;最小年齡55歲,最大年齡78歲,平均年齡(61±2.15)歲;病程為3~15年,平均病程(7±1.23)年。采用有創無創正壓通氣續貫治療的另31例患者為實驗組,其中,其中,男性占18例,女性占13例;最小年齡56歲,最大年齡79歲,平均年齡(62±3.29)歲;病程為4~15年,平均病程(7±1.49)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臨床資料的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1.2 診斷標準

該62例患者均參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組2007年修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3]中相關診斷標準確診,且均經血氣分析證實是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動脈血氧分壓(PaO2)低于60 mmHg,二氧化碳分壓(PaCO2)在50 mmHg以上。

1.3 納入、排除標準

該研究經該院醫學倫理會、患者及家屬的簽字同意,該所選患者均無合并無創或有創機械通氣禁忌者;且所選患者均排除合并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排除嚴重昏迷者,排除合并血液系統疾病者以及惡性腫瘤患者。

1.4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規抗感染、支氣管擴張、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等對癥處理;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單純采用有創通氣治療,經口或鼻行氣管插管后開放人工氣道,通氣模式設定為間隙指令,潮氣量為6~10 mL/kg,呼吸頻率為12~18次/min,吸呼氣時間比率為1:2.0;待患者病情好轉后可撤機。實驗組先采用有創通氣治療,治療方法同對照組,帶感染控制后拔管改為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采用無創通氣呼吸儀(由美國維康公司生產)行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儀器通氣模式為:壓力控制通氣(PCV)、壓力支持通氣(PSV)、間歇指令通氣(SIMV)以及呼氣末正壓(PEEP)等;通氣的壓力需根據患者耐受程度從低到高調節,呼吸的頻率為12~16次/min,初始PEEP參數為0.29~0.59 kPa,初始氧飽和度為50%~60%;患者病情改善后,可適當降低壓力水平支持,減少通氣時間。

1.5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治療前、治療24 h后的PaO2、PaCO2、心率(HR)、pH值變化情況,同時,記錄兩組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天數。

1.6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對該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x±s)表示計量數據,數據分析結果顯示(P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各指標水平變化比較

治療前,PaO2、PaCO2、HR、pH值等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24 h后,兩組PaO2、pH值等均呈明顯上升趨勢,而PaCO2、HR呈明顯下降趨勢,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治療后通氣時間及住院天數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通氣時間為(77.32±3.21)h、住院天數為(9.12±2.17) d,對照組通氣時間為(89.32±2.45)h、住院天數為(12.43±2.33) d,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COPD是常見且多發的呼吸系統疾病,該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群中;且隨著我過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使得COP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4]。COPD極易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嚴重威脅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近年來,我國醫療技術逐漸發展和完善,正壓通氣被廣泛應用到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療中,該種治療方法不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而且還能進一步提升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質量[5-6]。

正壓通氣主要分為無創正壓通氣、有創正壓通氣兩種,兩種用于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療均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但單純采用有創正壓通氣或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均有一定并發癥,最終影響到治療療效。因此,在有創正壓通氣治療基礎上聯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COPD極易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達到:(1)進一步改善患者低氧、酸中毒和右心衰竭等癥狀;(2)更能有效減少覺醒次數,進而提升患者睡眠的質量;(3)有利于患者自主排痰和進食。除此之外,有創、無創正壓通氣序貫治療還有利于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并發癥的發生率,進而很好的保護患者的心肺功能,促進患者的康復[7-8]。該研究中,實驗組治療24 h后各指標改善程度、通氣時間、住院天數等均優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采用有創正壓通氣與無創正壓通氣序貫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較為顯著,能夠進一步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避免肺部的再感染,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唐毓宜.舒利迭聯合無創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老年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評價[J].廣西醫學,2013,35(9):1202-1206.

[2] 陳永華,賴子孝,鄧軍麗,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進行長期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觀察[J].臨床內科雜志,2013,30(3):208-209.

[3] 王曉紅,高穎.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1):81-83.

[4] 曹江峰.無創與有創正壓通氣在治療COPD合并II型呼衰中的應用研究[J].醫藥與保健,2015,23(7):22-23.

[5] 宮巧紅.無創正壓通氣治療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護理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3):145-146.

[6] 陳建軍,陳羨敏,李冰,等.有創和無創正壓通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療效比較[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6):786-788.

[7] 韋安猛.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應用舒利迭聯合無創雙水平正壓通氣的療效評價[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11):24-25.

[8] 陳俊,顧建華,丁明.早期應用無創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老年醫學,2013,27(1):53-55.

第6篇:老年醫學研究對象范文

【關鍵詞】危重癥;搶救;有創動靜脈穿刺置管;臨床效果;實時血壓監測

研究證實,臨床危重癥患者在實施搶救的過程中實時動脈血壓的檢測對搶救方案的選擇和搶救效果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于休克患者而言,若是沒有得到血壓監測或者監測結果不準確則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危構成嚴重的威脅。近幾年的臨床實踐證實,在對危重癥患者實施搶救的過程中,有創動靜脈穿刺置管的臨床效果顯著[1]。本次研究中出于對危重癥患者搶救中有創動靜脈穿刺置管的臨床效果進行評價分析的目的,對我院收治的危重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展開了回顧性分析,現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中資料來源于我院收治的危重癥臨床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98例作為研究對象,包括有男52例,女46例,年齡25-87歲,平均(45.6±13.2)歲,本組患者中行靜脈穿刺置管者57例,包括內科危重癥患者20例,惡性腫瘤患者7例,手術大出血患者19例,血液透析置管困難者11例;動脈穿刺置管者41例,包括大失血、低血壓者26例,手術行控制性降壓者9例,嚴重感染者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按照危重病搶救原則實施搶救措施。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將以上統計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整理,針對患者的一般資料、原發疾病以及穿刺方式和穿刺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

1.2.2穿刺方法頸內靜脈穿刺方法:穿刺時使患者保持平臥位,頭低20°-30°,頭偏向對側。首先在胸鎖乳突肌的鎖骨頭、胸骨頭、鎖骨圍成的三角區進行定位,將該區的頂點作為穿刺點,在對患者實施局麻后經穿刺點進針,保證同矢狀面平行,并同冠狀面保持30°,邊進針邊抽吸有回血,則顯示進入到頸內靜脈[2]。

左橈動脈穿刺方法:首先對患者腕關節略過伸位進行常規消毒,選取20G或者是22G規格的套管針,在穿刺時套管針同皮膚呈30°,在橈骨莖突動脈搏動最清楚的地方沿動脈走行向心方向進針,在感到穿入動脈時的突破感后,并且有鮮紅血液回流到套管針時應適當將穿刺針與皮膚角度降低,而后進針2mm,依舊保持有血液回流,則證實已經進入到動脈內,可將進針退后,或者是將針芯進行固定,將外套管輕柔置入,在拔出內芯之后如套管有搏動性血流射出,則證實穿刺成功[3]。

2結果

經統計得知,本組行頸內靜脈穿刺置管的57例患者均成功置管,置管時間在5-15分鐘之間,平均(7.8±1.3)分鐘,留管時間在1個月-1年之間,平均(6.5±1.2)個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現明顯的并發癥;行左橈動脈穿刺置管的41例患者均穿刺成功,且無并發癥發生。

3討論

在實施危重癥患者搶救過程中,靜脈通道的建立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研究證實,采取外周靜脈輸液一般很難適應危重癥患者搶救治療,特別是針對休克患者而言,對其進行外周靜脈通道的建立存在較大的困難,而靜脈切開又費時費力,創傷性大。近幾年的臨床實踐證實深靜脈穿刺置管在危重癥患者搶救中具有獨特的優勢,譬如說其操作相對簡單、建立時間較短,可在數分鐘內完成。在建立深靜脈穿刺置管后,因深靜脈的管徑相對較粗,因此可以對短時間內的大量輸液要求予以滿足,并且可以對中心靜脈壓進行實時監測,能夠對右心功能不全以及血容量不足等并發癥的判斷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方便對輸液速度的調整,并且一次置管能夠對整個救治過程的輸液要求予以滿足,降低了患者反復穿刺的痛苦。對患者實施有創動脈穿刺置管可以實現對血壓進行實時監測和觀察,便于治療方案的調整與選擇[4]。本次研究中回顧性分析了98例危重癥患者行動靜脈穿刺置管的臨床資料,結果發現,本組行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者和行橈動脈穿刺置管者均成功穿刺,且無并發癥發生,置管時間較長,能夠對整個救治過程的輸液和血壓監測要求予以滿足。

頸內靜脈位于患者頸內動脈鞘內部,順著胸鎖乳突肌深面逐漸向下延伸,與上腔靜脈、右頭臂靜脈和右側頸內靜脈三部分連為一條直線,而上腔靜脈則與左側頸內靜脈之間表現為“乙”字型的走向,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患者常實施右側頸內靜脈穿刺。頸內靜脈穿刺置管現階段在各類危重癥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助于患者靜脈輸液通道的快速建立,且具有血流量充分、插管成功后能夠及時應用、插管過程對血管損傷較小、導管不易發生扭曲、易于定位穿刺點、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高以及操作方法較為簡單易行等顯著的優勢,能夠長期留置導管,每根導管平均留置時間在1個月至3個月不等。

導管源性感染和血栓栓塞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頸內靜脈穿刺置管并發癥,醫學研究結果證實,頸內靜脈穿刺置管患者血栓栓塞的發生率在5.7%左右,血栓栓塞的發生會造成患者血流量降低,嚴重者還會導致患者導管完全阻塞,其主要原因在于導管護理措施不當等等。一旦頸內靜脈穿刺置管患者出現血栓栓塞征象,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純肝素封管或是激酶溶栓治療,以提高導管的通暢性。若患者經過上述措施處理,其導管阻塞癥狀仍然得不到有效改善,需及時更換導管,并重置導絲,也可重新置換。系統有效的導管護理措施有助于導管應用時間的延長。

醫學研究結果證實,頸內靜脈穿刺置管導管源性感染的發病率通常在4.8%,感染患者相關病原體檢測結果證實,導致頸內靜脈穿刺置管患者發生導管源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類型包括大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其主要發病機制在于細菌經過導管進入創面皮膚或是導管口發生污染,而且,因為導管口需要經常性暴露開關并與其他物品相接處,進而會提高患者感染的發生率,降低其自身機體抵抗力。所以,頸內靜脈穿刺置管患者,導管留置過程中,預防感染使其首要目標。另一方面,盡量縮短導管使用時間,也有助于感染發生率的降低。

在行動靜脈穿刺置管的過程中同樣應對并發癥的預防予以注意,一般情況在穿刺置管后會容易發生局部血腫、感染等并發癥。研究證實,血腫的發生主要是由于誤穿動脈而引起局部血腫,從而對鄰近組織以及器官造成壓迫,影響患者療效,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因此在穿刺過程中一旦發現有誤穿現象,需及時將穿刺針退出,并實施10分鐘以上的局部壓迫。感染為穿刺置管中一種十分常見且嚴重的并發癥,因此在置管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并合理應用抗生素對感染進行預防,避免發生導管相關性敗血癥[5]。

綜上所述,在搶救危重癥臨床患者的過程中,行動靜脈穿刺置管既可以滿足輸液和血壓監測的要求,又保證了治療工作的順利實施,同時也減少了患者的痛苦,然而依舊需要對并發癥的發生予以注意,在穿刺過程中應采取積極有效手段進行預防,減少不良反應的出現,以提高患者的治療安全性和臨床效果,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張憲,向忠杰,趙曉東,等.深靜脈穿刺置管的方法研究[J].中國急救醫學,2009,27(05):423-426.

[2]任培土,阮新賢,魯葆春,等.深靜脈穿刺置管后嚴重并發癥的原因[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0,5(09):856-857.

[3]萬宏偉,李小昕,柳麗.頸內靜脈與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術的比較[J].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2(24):342-344.

第7篇:老年醫學研究對象范文

【關鍵詞】BALB/c小鼠;KM小鼠;生物學特性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BALB/c mice and KM mice in china

ZHANG Hong,BAO Bo.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23,China

【Abstract】 Mice were widely used in biomedical research. BALB/c mice are common inbred strain mice and KM mice are common closed colony mic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choice of suitable mice in biomedical research, we review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BALB/c mice and KM mice in china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BALB/c mice; KM mice; biological character

作者單位:524023廣東醫學院

小鼠從17世紀開始用于解剖學研究及動物實驗,經長期人工飼養選擇培育,已育成多達千余個獨立的遠交群和近交系,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由于小鼠繁殖快,飼養管理費用低,所以成為生物醫學研究中廣泛使用的實驗動物,尤其在生命科學研究中,其應用范圍遍及各個領域如生殖生理、腫瘤、毒理、藥理、免疫和微生物的研究工作以及藥品、生物制品的制造和檢定工作。本文對我國常用的近交系BALB/c小鼠及封閉群KM小鼠的基本生物學特性作一綜述,以利于研究者在生物醫學研究中選擇適宜的小鼠。

1 BALB/c小鼠生物學特性

1.1 起源 BALB/c小鼠是一個常用的近交系小鼠品系。1913年美國國立腫瘤研究所H.Bagg博士從俄亥俄州商人處獲得白化原種,以群內方法繁殖。1923年由Mac Dowell近交培育而成。1932年第 26 代引到Snell(加/c,小寫字母c是毛色隱性上位recessive epistasis基因, 表示白化 albino) 。1935年引到Andervont處。1951年72代引到NIH。1985年我國從美國NIH引進到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為BALB/c第180代[1]。

1.2 生長發育特性 BALB/c小鼠一般無相互侵襲習性,比較容易群養。而Brodkin等的研究顯示:在不同發育階段,包括雌性與雌性相互作用、雄性與雄性相互作用、雌性與雄性的相互作用及生育階段,表現為與其他小鼠接觸少的BALB/c小鼠,會出現自閉癥;這些BALB/c小鼠的其他一些表型可能與自閉癥有關,包括相對高的焦慮與攻擊行為、大腦容量較大、胼胝體發育不足及低水平的5-羥色胺[2]。Moy等用T-迷宮實驗強化BALB/c小鼠的焦慮,可以形成自閉癥的動物模型[3]。提示可以利用BALB/c小鼠較好的復制人類的一些心身疾病模型。平均壽命:有資料顯示為雄鼠509 d,雌鼠561 d;也有資料顯示為雄鼠648 d,雌鼠816 d。Viveros等的研究顯示BALB/c小鼠對應激的行為和神經內分泌強度與BALB/c小鼠壽命有關。那些探究T-迷宮慢的BALB/c小鼠表現為受損的神經肌肉活力和協調性、減少的自發活動、高水平的焦慮、低水平的腦生物胺和較短的壽命[4]。清潔級BALB/c小鼠平均體重252日齡雄鼠為30 g,雌鼠為28 g。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平穩增加,雄鼠體重增長趨勢比雌鼠快;雌鼠頜下腺系數、心臟系數、腎臟系數、肝臟系數、大腸系數、小腸系數均為增長趨勢;臟器系數中大部分數值雌性偏高于雄性。不同月齡、不同性別的動物其臟器系數各不相同。富于網狀內皮細胞的器官(如肝、脾)與體重相比,所占比值很大[5]。SPF級BALB/c小鼠6周齡達到性成熟,雌雄間心、肝、脾、肺、腎、胸腺、腦臟器系數有顯著差異;至9周齡雌雄小鼠間脾、腦、腎臟器系數有顯著差異,其余臟器系數沒有差異;72周齡小鼠雌雄間臟器系數有差異[6]。提示實驗研究中要根據靶器官選擇合適年齡的BALB/c小鼠進行。

1.3 繁育特性 清潔級BALB/c小鼠受孕率76.67%,平均窩產仔7.56只,離乳率93.68%;在飼養中增加動物玩具,受孕率、窩產仔數及離乳率均有所提高, BALB/c小鼠運動量增加了,相互撕打的行為明顯減少,生長速度明顯提高[7]。在BALB/c小鼠的繁育中,小鼠性周期動情期的鑒定是確保小鼠按計劃時間受孕的關鍵。光照、溫度、濕度、噪音、營養等因素對小鼠性周期影響很大[8]。在小鼠的飼料中加入蚯蚓活性蛋白,對清潔級BALB/c小鼠的繁殖、生長、以及抗疲勞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促進作用[9]。飼料中碘缺乏及碘過量均可降低小鼠的生殖力[10]。因此,我們在實驗中需要保證飼料的質量,保持光照、溫度、濕度、噪音、營養等因素一致,以免影響實驗結果。

1.4 生理生化特性 清潔級BALB/c小鼠的血常規中LY、MO、GR雌性比雄性明顯增加,且雌性雄性有明顯差異。其中LY%隨著年齡的增長雌性動物有下降的趨勢;GR%隨著年齡的增加有增長趨勢;且雌雄動物有明顯差異[5]。普通級BALB/c小鼠血液血小板的正常參考值范圍,據報道雄性正常值范圍綜合估計為158.67×109~459.62×109/L;雌性為128.36×109~426.65×109/L[11]。

小鼠的年齡、性別及飼養環境都會對小鼠的血生化產生影響。清潔級BALB/c小鼠血生化中,ALP隨著年齡的增加,雌鼠有下降的趨勢,且雌雄鼠之間有明顯差異。HDL-CHOL雌鼠、雄鼠之間有明顯差異,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糖有增加的趨勢。AST、A/G雌鼠隨著年齡的增加,呈下降趨勢。CA、Mg、PHOS隨著年齡的增加無明顯變化。BALB/c近交系小鼠的TG、ALP、LDH、CK、Mg的值雌雄差異極顯著,TP、BUN的值雌雄差異顯著[5]。

崔小岱等描記312只清潔級BALB/c小鼠心電圖,總結出了正常清潔級BALB/c小鼠心電圖規律,結果顯示出生35 d以后小鼠心電圖各鼠齡組間差異無顯著性。其均值心率為(354.22±49.86)次/min;心電軸71.64°±10.3°;P-R間期(0.036±0.005)s,Ⅱ導P波波幅平均為(0.079±0.025)mV、時間為(0.017±0.003)s、波形及QRS時間平均為(0.021±0.005)s[12]。對SPF級BALB/c小鼠用超聲心動圖及高分辨力超聲檢查,可以對BALB/c小鼠心臟功能進行評價[13,14]。提示可以用BALB/c小鼠形成心功能受損模型,用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及高分辨力超聲觀察心功能受損情況。

何偉等對不同年齡SPF級BALB/c小鼠乳糖酶活性進行測定,結果提示斷乳前小鼠乳糖酶活性有較高水平,斷乳后乳糖酶活性顯著降低??梢杂肂ALB/c小鼠形成乳糖不耐受動物模型,用BALB/c小鼠乳糖酶cDNA探針對乳糖不耐受生物作用及機制進行研究[15,16]。賈后軍等測定了BALB/c小鼠小腸慢波活動,結果BALB/c小鼠小腸慢波頻率為(7.8±2)次/min,振幅為(0.4±0.07)mV;腸肌間叢Cajal間質細胞分布在小腸環肌層縱肌層間,呈網狀分布特征[17]。

1.5 免疫學特性 隨著BALB/c小鼠增齡,小鼠胸腺皮、髓質比例減小,界限消失,有分泌液泡形成;脾臟白髓結構不規則。T細胞增殖能力、自然殺傷(NK)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LAK)細胞活性及脾細胞誘生IL-2的能力下降。BALB/c小鼠對于DTH和血清溶血素中抗體產生敏感于KM小鼠[18,19]。

1.6 遺傳學特性 陳振文等對國內BALB/c小鼠遺傳質量狀況進行了研究,發現11個群體中,北京的4個群體、上海、哈爾濱及廣州的3個群體在14個微衛星基因座上,無論是群體內還是群體間均表現為單態性,沒有發生遺傳變異;另外4個BALB/c群體或多或少地存在遺傳質量問題[20]。劉雙環等報道在制備單克隆抗體實驗中所購進的兩批BALB/c小鼠均發生了遺傳污染[21]。反映了我國目前實驗動物種子管理(保種和引種)存在一定問題,各地的實驗動物質量檢測水平也不平衡,需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

2 KM小鼠

2.1 起源 KM小鼠即昆明小鼠,一直是我國生產量、使用量最大的遠交群小鼠。1926年美國Rockfeller研究所從瑞士引入白化小鼠培育成Swiss小鼠。1944年3月17日衛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湯飛凡從印度Hoffkine研究所引進Swiss小鼠,飼養在中國昆明中央防疫處。1952年由昆明引入北京生物制品所,1954年推廣到全國各地。

2.2 生長發育特性 有學者對來自我國南方6個科研機構飼養的普通級KM小鼠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各群體間在體全長、尾長和頭體長3個主要外形指標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體重及心、肝、脾、腎、肺、腎上腺、胸腺、腦、卵巢、等10種臟器重量均有差異[22,23]。對長春生研所普通級KM小鼠測定,發現從出生到252日齡體重增長始終呈上升趨勢,而且隨著日齡的增長,雌雄鼠體重的差異增大[24]。對武漢所普通級昆明小鼠體重增長情況統計,分析結果平均日增重:0~42日齡,雄鼠0.80 g,雌鼠0.60 g;42~112日齡,雄鼠0.15 g,雌鼠0.13 g[25]。蘇小茹對兩種不同等級KM小鼠的研究,證實環境因素對小鼠臟器重量及臟器系數影響較大[26]。遠交系KM小鼠是我國特有而且應用較為廣泛的品系,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封閉群環境條件不同,文獻報道各群體生長發育結果差異大。因此,對KM小鼠應采取遺傳學監測和生物學特性監測相結合,從各群體中篩選出各自有用的性狀,進行近交固定,再進行多元雜交以形成新的生物學特性一致的KM小鼠封閉群已顯得尤為重要。

2.3 繁殖特性 繁殖特性各地報道結果不一,相差較大。長春生研所普通級KM小鼠資料,30 d初配產仔率94%,1~6胎平均產仔數為13.6只,從6胎以后平均胎間距加長,離乳成活率降低,6胎以后種鼠的疾病和自然死亡呈上升趨勢[24]。武漢所普通級昆明小鼠繁殖性能研究示初配產仔率100%,平均窩產仔數9.69只,胎間隔29.18 d,離乳成活率91.05%[25]。而對蘭州所普通級昆明小鼠的研究結果:初配后30 d產仔率81.6%。1~5胎平均產仔數10只以上,6~10胎平均產仔數約7只,平均離乳率84%[27]。粵西清潔級KM小鼠初配懷孕率100%,平均每只母鼠懷孕(4.93±2.43)胎,平均產仔數為(10.99±2.24)只,平均離乳數(9.95±2.63)只,其繁殖性能以第2胎最好,第3胎次之,從第3胎開始,逐胎下降,第6胎最差,已不適用在屏障系統內大規模生產繁殖[28]。造成各地差異原因可能與各地環境、管理水平、飼料等方面差異有關,提示進行實驗動物的標準化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2.4 生理生化特性 王冬平等檢測不同日齡SPF級KM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發現SPF級KM小鼠血液的WBC、MCH、MCHC、PLT在不同日齡間差異顯著,RBC、HGB、HCT、Glu、ALT、CHOL、TP、Alb、Glb、A/G、BUN、PO4、Na、K、CI、Ca、AG在日齡、性別間均差異極顯著[29]。練有文等對清潔級KM小鼠的微量元素進行檢測,結果表明KM小鼠血清中5種微量元素的含量順序大小是Ca>Mg>Fe>Zn>Cu,雌雄KM小鼠之間血清中微量元素Zn、Fe、Mg含量比較,差異有顯著性[30]。謝仰民等對普通級KM小鼠研究顯示KM小鼠正常動脈血pH值為7.3605±0.067,PaO2為(12.47±1.3413)kPa,PaCO2(5.26±0.4949)kPa;肺系數為(0.6662±0.082)%[31]。

2.5 免疫學特性 盧笑叢等對同一封閉群的KM小鼠在凈化前后分別進行免疫功能的測定,結果表明,凈化后的KM小鼠的巨噬細胞活力、B淋巴細胞活性、抗體水平均小于凈化前,有極顯著的差異;二硝基氟苯誘導小鼠遲發型變態反應(DHT)大于凈化前,有極顯著的差異;ConA誘導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能力沒有變化[32]。盧笑叢等對KM小鼠與BALB/c小鼠五項免疫學指標進行觀察,結果表明BALB/c小鼠對于DTH和血清溶血素中抗體產生敏感于KM小鼠,表示脾淋巴細胞轉化,血液中吞噬細胞及功能、腹腔巨噬細胞及功能的三項實驗中,KM小鼠與BALB/c小鼠無顯著性差異。而KM小鼠繁殖力、抗病力對環境的適應性均強,提示進行用實驗小鼠為材料,以上述三項免疫學指標來評定藥效和保健食品的功能時可首選KM小鼠[19]。

2.6 遺傳學特性 趙國標等采用同工酶電泳法、微量細胞毒法及形態分析法,對KM小鼠遺傳特性形成過程進行探討,認為KM小鼠起源于西歐M.m.domesticus,其原種被引入云南后,與M.m.castaneus發生過父源性遺傳污染,有少量遺傳物質侵入該群體[33]。章根木等對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昆明小鼠引進資料進行分析,綜合國內學者所作實驗分析,認為KM小鼠、瑞士小鼠和歐洲小家鼠M.m.domesticus屬同一起源。中國各地KM小鼠群體也正發生不同程度遺傳差異[34]。

綜上所述,我國BALB/c小鼠及KM小鼠生物學特性不同,甚至各地群體特性也不同,尤其早期資料分級不嚴格,導致相應級別動物質量、標準不統一,且各相關指標還受喂養飼料等條件影響。同時各地管理水平不同,質量監控不平衡,導致一些群體出現遺傳污染。因此需進一步嚴格分級管理,做好實驗動物的標準化研究,加強遺傳檢測,保證實驗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及可重復性。同時,在醫學科學研究中,也要依據研究課題確立目的、研究對象、所希望得出的研究結果和實驗動物的特性選擇合適的實驗動物。

參 考 文 獻

[1] 施新猷.現代醫學實驗動物學.人民軍醫出版社,2000.

[2] Brodkin ES . BALB/c mice: low sociability and other phenotypes that may be relevant to autism. Behav Brain Res, 2007,176(1):53-65.

[3] Moy SS,Nadler JJ,Young NB,et al. Mouse behavioral tasks relevant to autism: phenotypes of 10 inbred strains. Behav Brain Res, 2007,176(1):4-20.

[4] Viveros MP, Arranz L, Hernanz A,et al. A model of premature aging in mice based on altered stress-related behavioral response and immunosenescence. Neuroimmunomodulation, 2007,14(3-4):157-162.

[5] 黃瀾,尹紅星,高虹,等.清潔級BALB/c小鼠生物學指標的建立.醫學動物防制,2005,21(7):474-478.

[6] 黃小紅,趙偉健,黃小瓊,等. SPF級近交系BALB/c小鼠的體重、體長、尾長和臟器系數的測定.中國獸醫雜志,2007,43(7):33-34

[7] 顧衛忠,王曉東,鮑世民,等. 玩具對小鼠生長繁育性能影響初探. 實驗動物與比較醫學,2008,28(2):131-132.

[8] 張儉,黃星群,劉建軍. BALB/c小鼠繁殖性能的觀察及分析.四川動物,2006,25(1):179-181.

[9] 郭建,陳旺,高福云. “蚯蚓活性蛋白”對BALB/c小鼠生殖生理功能的影響. 實驗動物科學與管理,2005,22(2):16-17.

[10] 宋翠榮,劉皓,杜娥,等. 不同劑量碘對Balb/c小鼠生殖力影響的實驗觀察.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07,22(6):417-419.

[11] 袁忠海,李艷,姚敏捷,等.BALB/c小鼠血小板抽樣測試與統計分析.動物學雜志,2001,36(6):47-49.

[12] 崔小岱,許崢,馬連華,等.312例正常小鼠心電圖分析.中國實驗動物學雜志,2002,12(2):99-101.

[13] 馬繼政,唐曉霞,朱舒舒,等.超聲心動圖評定雄性Balb/c小鼠形態和功能.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07,23(4):390-393.

[14] 唐曉霞,許迪,陸鳳翔,等.高分辨力超聲對Balb/c小鼠心臟舒張功能的評價.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6,15(7):546

[15] 何偉,呂斌,黃承鈺,等.不同年齡BALB/c小鼠乳糖酶及基因調控水平研究.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36(4):516-518.

[16] He W, Ji ZY, Huang CY. Molecular cloning of a novel cDNA from Mus muscular BALB/c mice encoding glycosyl hydrolase family 1: a homolog of human lactase-phlorizin hydrolase.Biomed Environ Sci,2006,19(5):340-345.

[17] 賈后軍,劉寶華,童衛東,等.BALB/c小鼠小腸慢波活力及腸肌間叢Cajal間質細胞的觀察.重慶醫學,2004,33(11):1654-1656.

[18] 馮仁田,潘宏志,何維,等.BALB/c小鼠免疫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增齡性變化.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0,19(3):174-178.

[19] 盧笑叢,孫凡中,田輝,等.KM小鼠與BALB/c小鼠五項免疫學指標的初步觀察.實驗動物科學與管理,1999,16(2):11-13.

[20] 陳振文,歐陽兆和,董罡,等.用微衛星標記技術對國內BALB/c小鼠遺傳質量的分析.2004,26(6)845-848.

[21]劉雙環,馬麗穎,王秀清,等. BALB/c小鼠遺傳污染對單克隆抗體制備的影響. 2006,23(3):9-11.

[22] 趙國際,陳國強,朱冬琴,等.中國6個KM小鼠群體外形形態特征調查上海實驗動物科學,2001,21(4):239-240,243.

[23] 施美蓮,朱冬琴,顧堅忠,等.中國六個群體KM小鼠臟器重量測定.上海實驗動物科學,2001,21(3):143-146.

[24] 劉殿峰,劉淑霞,劉秀霞,等.昆明小鼠生物學特性標準化研究.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01,14(1)56-59.

[25] 胡秀蘭,胡柏林,韓世亮,等.武漢所昆明小鼠生產性能試驗研究.中國實驗動物學雜志,2002,12(1):11-13.

[26] 蘇小茹,陳嘉,張薇,等.兩種不同等級KM小鼠臟器重量測定.中國醫學研究與臨床,2004,2(6):5-7.

[27] 左謙益,寧磊.昆明小鼠生長發育指標及繁殖性能測定.中國實驗動物學雜志,2001,11(4):199-202.

[28] 練有文.清潔級KM小鼠不同胎次繁殖性能觀察分析.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4,21(2):28-29.

[29] 王冬平,李慕,尚世臣,等.不同日齡SPF級KM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正常指標的探討.實驗動物科學,2008,25(4):5-8.

[30] 練有文,徐美奕.清潔級KM小鼠血清中5種微量元素的測定.四川畜牧獸醫,2004,31(4):28-29.

[31] 謝仰民,陳韓秋,李玫,等.昆明小鼠正常PaO2、PaCO2、pH值、肺系數和PQLD50的測定.中國實驗動物學雜志,2001,11(4):218-220.

[32] 盧笑叢,林喬,王玉娥,等.封閉群KM小鼠生物凈化前后免疫功能指標觀察.上海實驗動物科學,2004,24(1):23-25,29.

第8篇:老年醫學研究對象范文

[關鍵詞] 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經尿道二次電切;并發癥;復發

[中圖分類號] R737.1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07-003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wo times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in treatment of no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tumor.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3, 60 cases of no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useda single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while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and 4 to 6 weeks after surgery,received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The operation time,indwelling catheter time,complication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20.0% in treatment group,4 cases of bleeding,2 cases of urethral stricture,2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ith perforation,2 cases with fever of urethral infection,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1 year after the surgery,the bladder was reviewed every three months,one year after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to review a bladder,followed up for 2 years.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6.7%,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o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tumor By transurethral; Two times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Complications; Recurrence

膀胱腫瘤是泌尿系統常見的腫瘤類型之一,多發生于膀胱側壁或后壁[1]。根據是否浸潤肌層分為非肌層浸潤性(Tis、T1、T2)腫瘤和肌層浸潤性(T2以上)腫瘤,其中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占膀胱初發腫瘤的75%~85%[2]。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既是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重要診斷方法,同時也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但研究發現,初次電切術后病理分期易被低估,所以近年來多選擇經尿道二次電切術(repeat transurethral resection,ReTUR),可有效地發現腫瘤殘留病灶,重新對膀胱內病灶進行分期,以減少腫瘤復發和進展、提高遠期生存率[3]。本研究旨在探討經尿道二次電切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經病理證實,血尿生化檢查正常,B超、胸片、CT均未發現遠處轉移,排除凝血功能障礙、生存期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手術方法

采用德國STORZ電切鏡,電凝功率60~80 W,電切功率80 W?;颊卟捎糜材ね饣蜓猜摵下樽怼k娗蟹秶呵谐[瘤要距腫瘤基底邊緣以外1.0 cm,深度達膀胱壁深肌層,電切鏡下可見肌纖維或散在脂肪樣組織。對較大的腫瘤需要先切除突起部分,再進行基底切除,腫瘤的切除需要包含膀胱壁肌層,邊緣至瘤體1.5 cm處,對腫瘤組織、基底、腫瘤邊緣組織、膀胱肌層組織等送病理檢查;留置導管,進行膀胱沖洗;術后4 h采用絲裂霉素20 mg進行膀胱灌注。對照組采用單次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治療組采用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于術后4~6周再次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二次電切范圍包括原腫瘤基底部位膀胱黏膜紅腫或任何可疑腫瘤部位,術別注意切除至肌層。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留置導尿管時間及并發癥情況,并進行隨訪,觀察兩組患者的腫瘤復發率情況。腫瘤復發率指在術后進行隨訪期間,經病理組織學活檢確診再次出現復發性膀胱癌的例數與該組病例總數的比值。并發癥包括出血、穿孔、尿道狹窄、發熱性尿道感染。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及留置導尿管時間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治療組的并發癥發生率20.0%,其中出血4例,尿道狹窄2例,對照組2例出現穿孔,2例出現發熱性尿道感染,治療組的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年內每3個月復查一次膀胱鏡,1年后每半年復查一次膀胱鏡,隨訪2年。治療組的復發率為6.7%,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膀胱癌是常見的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70%~80%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復發率較高。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熱療、激光手術、尿道電切術及術后早期膀胱灌注等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的常用治療方法,但尿道電切術是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的首選術式[4]。研究證實,其可以有效保留膀胱功能,具有創傷小、痛苦少、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5]。但同時也存在手術視野小、腫瘤切除不完全,特別是對于侵入固有層的腫瘤,經尿道電切手術很難對其進行徹底清除的缺點,且首次電切術后約15.2%~74.9%的腫瘤殘存、易復發,因此對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多行經尿道二次電切術。研究證實,經尿道二次電切術(repeat transurethral resection,ReTUR)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既能發現腫瘤殘留又能發現遺漏病灶,有利于提高腫瘤的分期準確率,從而優化治療方案[6-8]。本研究表2~3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隨訪2年,治療組的復發率為6.7%,顯著低于對照組,與容祖益等[9]報道的觀點是相符的,說明ReTUR對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治療效果優于首次電切,且ReTUR能夠顯著降低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術后復發率,從而徹底切除腫瘤,清除殘余腫瘤,有助于選擇正確的后續治療方案和評估預后[10-12]。吳衛星[13]對50例初次行經尿道電切后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于術后4~6周行二次電切術,結果證實,經二次治療后,不但能夠有效切除腫瘤殘余,根據腫瘤分期、分級、實際情況等制定后期治療方案。另外,研究還發現,首次電切治療之后,T1期、高分級、直徑大于3 cm的腫瘤,建議積極進行經尿道二次電切治療[14-15]。同時,我們認為,再次電切與首次電切的理想間隔時間最好在首次電切后2~6周行再次電切,主要是經此間隔時間后首次電切導致的炎癥已消退,但也有少數作者認為不必等待2周以上。Divrik等[16]將210例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分為單次電切組和二次電切組各105例,其中二次電切組的復發率為40%,遠低于單次電切組的71%,說明二次電切術可以清除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術后殘留腫瘤,降低復發并延緩其進展。

綜上所述,經尿道二次電切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可以降低復發率,加快淺表性膀胱癌術后恢復時間,并有效改善術后疾病復況,便于更準確地進行腫瘤分期和發現殘存腫瘤,有利于提高遠期生存率[17]。

[參考文獻]

[1] Babjuk M,Oosterlinck W,Sylvester R,et al. EAU guidelines on nonmuscle-invasive uro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the 2011 update[J]. European Urology,2011,59(6):997-1008.

[2] 張宏景,李健,王春暉,等. 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電切后復發二次電切復發率研究[J]. 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1):124-125.

[3] 楊彥峰,李亞飛,張道秀,等. 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行二次電切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 腫瘤基礎與臨床,2015,28(3):221-222.

[4] Chen JX,Deng N,Chen X,et al. A novel molecular grading model:Combination of Ki67 and VEGF in predicting tumor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in non-invasive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2,13(5):2229-2234.

[5] 吳心寬,亓林,蘇紅,等. 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不同術式的臨床療效分析[J]. 安徽醫藥,2013,17(2):236-237.

[6] 金宏. 二次電切在治療非肌層浸潤膀胱癌臨床意義[J].微創泌尿外科雜志,2015,4(3):150-151.

[7] 程波,張海芳,黃連飴. 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術后再電切的臨床分析[J].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4,33(2):183-185.

[8] Herr HW. Role of reresection in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J]. Scientific World J,2011,3(11):283-288.

[9] 容祖益,梁建波,李偉. 二次電切治療高危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28例[J]. 實用醫學雜志,2015,31(3):439-440.

[10] 楊登峰. 經尿道二次電切治療非肌層浸潤膀胱腫瘤56例臨床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4,12(7):100-101.

[11] 陳興屹,溫機靈,陳衛華,等. 高危非肌層浸潤性膀耽癌二次經尿道電切治療體會[J]. 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32(1):89-91.

[12] 赫志強. 經尿道切除膀胱腫瘤治療膀胱癌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 中國醫藥科學,2013,3(13):25-27.

[13] 吳衛星. 經尿道二次電切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的意義探討[J]. 中國醫學創新,2014,11(6):29-30.

[14] 那彥群,葉章群,孫光. 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461.

[15] 賀大林,吳開杰. 膀胱腫瘤二次電切的意義與適應證[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4,19(5):289-290.

[16] Divrik RT,Sahin AF,Yildirim U,et al. Impact of routine second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n the long-term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pT1 urothelial carcinoma with respect to recurrence,progression rate,and disease-specific survival:A prospective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J]. Eur Urol,2010,58(2):185-1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 欧美成人吃奶高清视频 | a欧美在线 | 狠狠色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模特三级在线观看 | 欧美日本免费观看αv片 | 国产精品自拍第一页 | 伊人久久91| 色悠久| 国产免费一级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 欧美日韩色黄大片在线视频 | 一级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 免费国产一级特黄久久 | 日韩高清在线播放不卡 |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韩国 |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秒播 |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成 | 玖玖色视频 | 亚洲巨乳自拍在线视频 | 久久一本| 成年人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 一级片图片| 日本成人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 欧洲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 草草影|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 久久91精品国产99久久yfo | 美女网站色免费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免费影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