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灌溉工程新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防凍管理;防凍技術;灌溉工程
中圖分類號:S2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新疆塔里木流域氣候屬寒冷地區。其境內的盆地一年中最冷月1月份的平均氣溫為-10℃——-15℃,塔里木盆地1月份平均氣溫為-7℃——-11℃。由于氣候寒冷,興建的防滲渠道極易受到凍脹的的破壞。預制砼板護面防滲渠和現澆砼板護面防滲渠最易受到凍脹的破壞,漿砌石護面防滲渠和干砌石護面防不滲渠次之。無論是幾十個流量的大渠道,還是1個流量的小渠道,都會受到凍脹的危害。有些凍脹危害發生在建成后運行初期的1~2年內,而有些卻發生在工程建成末運行之時。凍脹破壞在巴州的2個盆地內均有發生,對渠道的危害也最大。因此進一步研究渠道凍脹破壞的機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它,對保證各級防滲渠道的正常運行,減少維修養護的費用意義重大。
通過分析研究,渠道的凍脹破壞是由土壤中的水、土體顆粒物理性質和負溫所致。渠道防凍脹處理可通過改變渠道結構形式、改變渠基土體的基本結構、使用新型建筑材料等方法來實現。對渠道防凍脹處理方式的選擇,關系到渠道的造價和施工的難易,應在今后的渠道設計與施工中不斷地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新型材料的防凍理論和總結實際運用經驗,為新型防凍材料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條件。
1.灌溉系統防凍脹機理
渠道凍脹破壞是由于渠基土受凍體積膨脹頂托襯砌而形成,渠基土受凍體積膨脹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⑴ 寒冷氣候區持續的負溫條件;
⑵ 土壤中自由水和毛細水的存在,并且有通暢的水分補給通道;
⑶ 土壤本身的物理力學性質,包括土的顆粒組成,礦物質成份等。
在以上三個條件中,土壤中自由水和毛細水的存在是凍脹發生的先決條件,也是必備條件。在整個脹破壞過程中,水是最活躍的因素。如果地下水埋深淺,土壤顆粒細,土體中自由水和毛細水的補給十分充足。一旦氣溫下降至零度以下,土體中的自由水和毛細水的體積受凍膨脹,引起土體膨脹,頂托襯砌,破壞渠道。凍脹破壞不但發生在挖方渠道中,在半挖半填渠道中也普遍存在。由此可以看出,毛細水的凍脹性也不容忽視。
造成北方防滲渠道破壞的主要原因是凍漲,這種狀況與北方灌區普遍進行冬灌、秋澆等有直接關系。冬灌、秋澆一般定額較大,抬高了地下水位,特別是骨干渠道沿線的地下水位有時甚至高于渠底,致使凍漲量過大。國內外渠道防凍漲研究成果和成功經驗不少,技術上似乎沒有大的障礙,問題在于防凍漲措施的有效性往往和建設費用、運行費用成正比,對于發展中國家尚難以承受。北方灌區渠道防凍漲問題不宜單純依靠防凍漲措施解決,應提倡針對渠段實際情況采用綜合措施解決。例如,骨干渠道兩側地下水補給條件好,水質也較好,可以沿渠布設機井(或埋設水平排水管),將地下水提入渠中,一方面增加了可供水量,另一方面也可有效降低骨干渠道兩側的地下水位,減輕凍漲威脅,比單純排水的經濟性好。
綜上所述,凍脹破壞是寒冷地區渠道建設中的一大難題,由土壤中的水、土體顆粒物理性質和負溫所致。
2.灌溉系統防凍脹處理形式
渠道防凍脹處理可通過改變渠道結構形式來實現,即用“U”形或矩形斷面來代替梯形斷面。但這種處理形式只適用于小渠道,流量小于1m3/s的渠道。對于大渠道來說,若采用這種處理方式,難免造成造價和施工難度的加大,加大的幅度還較大。
從上述導致土體凍脹的的三個基本因素中,只有三個因素同時具備,才發生凍脹破壞。只要消除其中一個因素,就能防止和減輕凍脹危害。從目前新疆地區的氣候條件來看,外部溫度不達負溫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采取保溫措施達到內部不負溫。切斷凍土地基在凍結前、后的水分補給是過去防凍脹處理常用的法,此外改變渠基土體的基本結構也是保證土體非凍脹性的一種方法。
要切斷凍土地基在凍結前后的水分補給,通常是采用高填或排水措施來減少水分的補給。但是由于土體顆粒及物理力學性質的決定,毛細水的作用不可忽視。毛細水往往上升至地下水面以上2~3m的平面上,同樣會對渠產生凍脹破壞。例如庫爾勒市哈拉蘇農場的一個小渠道,流量1.5m3/s,旁邊平行有一條深1.5~2m的排水溝,渠道為半挖半填渠道,在施工中就發生了凍脹破壞。因此對于細顆粒土體,要完全切斷水分的補給是不現實的,毛細水的凍脹破壞不容忽視。
改變基土的基本結構的辦法是進行渠基土的換填,就是用大顆粒的土體填入渠基,將原來的細顆粒土體挖走。這種換填工程量較大,換填厚度一般要大于等于凍土深度。如果在凍土深小的地區使用尚可,若在凍土深較大的地區使用,往往工程量是巨大的。
從目前情況看,任何工程要根本回避和解決凍脹三因素之一,從考慮經濟和投資省的情況下,都是非常困難和把握不住的。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將幾種工程措施結合起來使用。即以回避一種因素為主,輔之以回避另一種因素的綜合措施進行防凍脹處理。如在匯要兩面三刀側開挖排水溝降供銷水分補給的同時,對基土進行一定厚度的換填。用砂或戈壁層加塑膜進行保溫,以減少凍脹破壞。
近來隨著新型建筑材料的問世,苯板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渠道的防凍脹處理。苯板防凍脹的主要機理是它具有保溫的功效,保證了渠基土不受負溫的影響,同上述砂或戈壁層加塑膜保溫的原理是一樣的。根據現有對苯板的搞凍試驗資料,10cm厚的苯板可起到100cm厚砂或戈壁層的保溫效果。遠大于相當于5~10cm厚戈壁、砂的塑膜的保溫效果。
3.灌溉系統設備防凍脹措施
灌溉系統的防凍保護,實際上是在冷凍出現以前,把管道、閥門、噴頭里的水排出,以防凍害對灌溉系統造成破壞。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灌溉系統的防凍措施不一樣,但一般不外乎以下措施:
3.1采用手動泄水措施
使用這種辦法,必須確信灌溉系統設計合理、能滿足排水要求。手動泄水閥應安裝在主管路最低洼的地方,假若系統有多處低洼地,都應該設置手動泄水閥,一般采用球閥、閘閥或帶有堵頭的一段管子,而且應保證施工過程中有一定的坡度條件,方便管道內的水匯集到泄水井。若泄水井安裝在室外,應保證泄水井的干燥(可以采用井底放置礫石);若在室內應確保排泄的水量不致于溢出水井。方法是:關閉系統主閥,切斷水源,依次打開各輪灌區的控制閥(如電磁閥),減少管路系統水壓力,然后慢慢手動開啟泄水閥。
注意:對于主閥門或各分區閥門(如電磁閥、閘閥)里的積水就需要采用壓縮空氣的辦法吹出或采用包裹防凍材料的辦法處理。對于有些園林噴頭(如雨鳥T-Bird、1800系列)有側面和底部進水兩種,當采用側面進水時,可在底側設置自動泄水閥,以防止外殼凍裂;對于齒輪驅動的旋轉噴頭(如雨鳥3500、5004、7005等系列噴頭),里面的積水需要人工排(提起升降體、輕微的晃動或拆除噴頭來解決)或采用壓縮空氣的辦法。
3.2采用自動泄水措施
在灌溉系統主管路最好安裝手動泄水閥,而不要去采用自動裝置。自動泄水裝置一般安裝在支管路或與噴頭安裝在一起(如采用側面進水的埋藏噴頭)。原理是:每次系統關閉后,自動泄水閥就會泄走噴頭或管路里的水(如雨鳥16A-FDV自動泄水閥,開閥壓力2m、關閥壓力4m)。自動泄水閥若安裝在主管路系統會造成灌溉水的大量浪費。
關鍵詞:工程管理;技術;經濟;高層建筑;應用
中圖分類號:K82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工程技術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是,我國工程管理在設計思想、經濟觀念一級管理模式等方面仍然沒有較大的突破,因此,在工程管理中將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應用一直都較弱。在技術與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將豐富的經濟知識與扎實的技術功底在工程管理中相結合使用已經成為了必然的發展趨勢。技術與經濟相結合在工程管理中的應用能夠使工程實現最優的價值功能,例如在降低投資的情況下提高工程的功能;在保證功能不變的情況下降低投資等。下面我們將分析將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應用于工程管理中所具有的最優價值功能,同時對技術與經濟相結合在工程管理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一、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應用于工程管理中的最優價值功能
在工程管理中如何將科學的管理方法應用其中,使工程實現最優價值工程是當前工程管理中最受關注的問題。工程管理的最優價值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能夠在降低成本的基礎上提高工程的功能。將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應用于整個工程中,即是對整個工程進行具體的分析,然后利用一些施工技術與自然條件,使工程在降低投資的基礎上提高工程的功能。
②在保證工程功能不變的情況下降低工程成本。在工程功能不能提高的時候,將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應用于其中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措施降低工程的成本。
③在成本略有上升的情況下大幅度提高工程的功能。將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應用于工程管理中,可以對整個工程進行具體的分析,在成本略有上升的情況下工程的功能可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應用
下面我們以著名的一項工程來詳細闡述技術與經濟的結合。
曼哈頓廣場工程是世界著名工程之一,其以復雜的地形,高層、多層建筑,裙房組成,整個面積達到了88396㎡。標準柱網8.100mX7.500m,最大柱網10.000mX8.100m,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高層建筑的自重大概占到了建筑總重的40%左右,因此,降低樓蓋自重對于建筑的受力與經濟造價有很大的直接關系。
在設計之初,選擇了幾種的樓蓋方案,下面我們進行比較分析:
第一種:現澆平板樓蓋方案
現澆平板樓蓋根據建筑的需要,板厚180~200mm。其缺點:板的自重大,配筋直徑大,抗裂能力差,受環境影響程度大;其特點:造價比較低,支模方便,施工簡單,混凝土容易振搗密實。
第二種:現澆肋板樓蓋方案
現澆肋板樓蓋根據建筑的實際需求,肋梁梁高位600mm,板厚100~120mm。其缺點:支模復雜,施工較現澆平板復雜,肋梁與框架梁縱筋交錯,容易混淆出錯;其特點:板的自重較輕,整體性良好。
第三種:無粘結預應力平板樓蓋方案
無粘接預應力平板根據建筑需求,板厚需要200mm。其缺點:板的自重大,板內配筋多、復雜,預應力筋成本高,施工工期長;其特點:承載力高,抗裂能力強,施工支模方便。
第四種: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方案
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根據建筑的實際需求,板厚需要250mm,板內放置150mm的筒芯,因此,空心板折算下來厚度為162mm。其缺點:板內配筋復雜,混凝土不易振搗密實;其特點:板自重輕,平面剛度大,承載能力強,施工支模方便。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根據建筑實際的需求,板自重輕,承載能力強,施工方便,支模方便是樓蓋首選方案,當然,甲方也選擇了第四種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方案。假如在該工程中,我們沒有將技術融入施工工藝當中,還是一味的延承老式的樓蓋方案,那么不僅僅損失的是施工時間,還會影響到施工的質量,更多的是經濟的投入與后期的大量維護費用。
2.1現澆空心樓蓋施工工藝
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技術是最近幾年在國內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技術,它適合大空間、大跨度柱網的住宅與公共建筑需求。其自重輕,能夠有效地降低地震的副作用,可以增加樓板之間的剛度,還可以減少樓板的配筋量,從這一系列的特點上面將經濟總造價降低,是目前巨大部分建筑項目業主的選擇。
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技術主要是利用了預制的空心樓板概念,將一些預先成形的空心圓管或者是方管先埋入混凝土中,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在現場澆筑成型,使原來的實心板變為空心板,而預先埋入混凝土中的圓管或者方管則因為幾何形體的受力關系更加牢固,使空心樓蓋的整體承載力達到要求。這樣不但可以減少混凝土的使用量,還可以增強空心板的承載力,在混凝土板融入技術之后,經濟投入反而降低,值得大力推廣,下面就簡單闡述其施工。
2.2.2施工要點
1)彈鋼筋和箱模安放位置線
按照設計排箱圖要求,在樓板模板上放線,保證后續肋梁鋼筋綁扎和箱模安裝的位置準確。依據軸線,放出縱橫向肋梁控制線,肋梁間即是安放箱模位置。在覆膜模板上放線可采用白涂料等代替墨汁,以保證所放線的清晰牢固。
2)設置抗浮固定點
抗浮點設置的抗浮傳力途徑如下:箱模上浮力---樓板上鐵---肋梁箍筋或鐵絲連接---樓板底鐵---抗浮點鐵絲---模板體系。
3)砼澆筑
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澆筑用混凝土,其塌落度應比普通實心樓蓋稍大,可取18~20cm,不宜小于16cm;粗骨料粒徑宜選擇不超過5~25mm,且不大于箱模與模板間距的1/2,也不應大于肋梁寬的1/2。混凝土澆筑宜采用泵送。澆筑沿樓板跨度方向從一側開始,順序依次進行,布料盡量均勻,避免砼在同一位置堆積過高損壞箱模。
振搗棒沿肋梁位置順澆筑方向依次振搗,比實心樓蓋應適當加大振搗時間和振搗點數量,振搗同時觀察空心箱模四周,直至不再有氣泡冒出,表示箱模底部混凝土已密實;振搗棒應避免直接觸碰空心箱模。
4)養護、拆模
混凝土的養護和拆模與實心樓蓋相同,夏季采用澆水養護,冬季可用塑料布和草簾(厚度由熱工計算確定)進行覆蓋保溫養護。
2.2應用實例及經濟效益
2.2.1 BDF與薄壁管現澆空心樓蓋的材料鋼筋用量對比
薄壁管的外型尺寸為250*500mm,體積為0.0245m3/個;BDF薄壁箱體的外型尺寸為500*500mm,體積為0.0625 m3/個,一個薄壁管的體積與一個BDF薄壁箱體的體積相比大約相差了2/3,。由此可見,在同等現澆空心樓蓋體積下,使用BDF薄壁箱體能節約2/3的混凝土用量。另外,BDF薄壁箱體成孔現澆筑空心板是將箱體直接澆注混凝土形成空腹小密肋樓蓋中,板面鋼筋中間埋置BDF薄壁箱體,樓板下設鋼絲網防止板面開裂。這樣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砼與分布鋼筋的用量,達到節約的目的。
2.2.2應用實例
某小區的地下車庫以及中心會所即采用的是BDF薄壁箱體現澆空心樓蓋設計。該會所的占地面積為16000平米,估算造價為27800萬元。但采用BDF薄壁箱體后,與有梁樓蓋相比,其層高可增加350~500mm左右,這使得使用空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空間內無縱橫交錯的梁,這使空間布置更為方便,不僅使地下車庫增加了停車位,還增加了會所的活動產所。另外,采用BDF薄壁箱體進行現澆空心樓蓋設計,大大降低了建材的用量。在該小區地下車庫與會所的建設中,每平米鋼筋的用量大約降低了12kg,商品砼的用量大約降低了0.1m3,裝修費用每平方米大約降低了50元,而且整體的工期縮短了10%左右。采用BDF薄壁箱體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非常可觀的。
2.2.3使用BDF薄壁箱體的經濟優勢
①降低了層高。與現澆有梁樓蓋相比,現澆空心樓蓋由于無主梁,周邊梁扁平,減輕了建筑重量,可使層高降低350~500mm左右。
②節約材料,節能環保。使用BDF現澆空心樓蓋,建筑體積發生了變化,建筑具有保濕隔熱的功能,且裝修簡單,在電照、冷熱空調通道等長久能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三、結束語
工程管理是整個工程建設中非常關鍵的環節,對工程的質量及資金投入方面都起著關鍵作用。而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知識的不斷進步,在工程管理中將豐富的經濟知識與扎實的技術相結合已經成為了必然的發展趨勢。而工程管理人員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怎樣將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模式應用其中呢?這就需要工程管理人員不斷的學習新技術、新標準以及新規范,同時還需要樹立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整體觀念。筆者通過對某小區的工程管理中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具體應用的分析,說明了技術與經濟相結合在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優勢,希望對今后的工程管理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楊玉林.談技術與經濟相結合在工程管理中的具體應用[J].山西建筑,2008,34(1):215-216.
[2] 衡孝慶,譚清美.工程管理的生態界面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141-142,155.
[3] 尚美榮.加強技術改造工程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太原科技,2003,(5):6-6,8.
[4] 李振和,周學文.技術與經濟相結合實現最優價值功能[J].山西建筑,2001,27(2):90-90,109.
現代農村水利灌溉工程建設中逐漸向節水灌溉發展,灌溉技術也逐漸實現了規范化、規模化和科學化,但實現這些目標的同時也會對水利灌溉工程的術要求有很大提高。現代的農村水利灌溉工程跟傳統的水利工程施工截然不同,已經摒棄了傳統落后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理論,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在施工中提高了施工水平和施工效率。但在施工中由于對技術和理論的掌握尚未成熟,容易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因此,為了提高農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質量,充分的利用水資源,就需要重視對灌溉技術的選擇和應用。下面具體介紹灌溉技術的選擇和應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1.1農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術的分析
目前在現代農村水利灌溉工程中主要是以土石壩為主體結構,隨著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發展,灌溉理念逐漸發生了轉變,開始向節水灌溉方向發展。為了滿足當前灌溉技術的要求,需要加強灌溉渠道的防滲性能,減少水資源在運輸渠道中的浪費和消耗,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目前,農村灌溉工程中采用的防滲技術主要是通過改變渠道的滲透性。其中,通過利用襯砌防滲墻來降低渠道的滲透性,具體通過抹光和壓實技術來實現;通過混凝土防滲襯砌和膜防滲技術來實現,并用砌石水泥土等來作為防滲材料。根據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施工的面積、施工環境和施工條件等來選擇施工防滲技術。
1.2農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術的研究
農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質量受很多種因素的影響,但首先要保證農村灌溉用水、節約用水的需求,同時要考慮到經濟性的原則,根據具體的施工情況和地質勘探狀況來選擇施工技術,掌握原材料的供應狀況,最終實現施工建設目標,滿足農村水利灌溉的需要。
1.2.1土質勘探對施工技術的影響為了保證水利灌溉工程能夠達到防滲的效果,需要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之前,對灌溉工程路線上的土質地質情況進行探查和研究,明確其特性和工程抗沖擊性。如果土質良好的區域可以選擇采用覆膜施工技術,如果是土質較為松散的區域,就需要選擇混凝土襯砌和砌石施工技術,提高抗沖擊性,保證渠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有利于減少工程施工的成本。
1.2.2灌溉工程施工技術管理體系的建立要想使水利灌溉工程施工順利完成,就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建立和完善灌溉工程施工技術的管理體系,因為在農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中技術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必須要明確施工技術中的管理要點。利用灌溉工程技術管理體系作為依據,保證工程施工質量,根據土石水渠、混凝土水渠等施工技術的特點,明確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提高農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技術水平,減少施工過程中的不利因素,使得施工現代施工技術能夠發揮其優勢和功能。
1.2.3強化施工技術管理,建立施工技術管理評測體系,提高技術水平施工技術管理是工程施工中最核心的環節:施工中建立和完善施工技術管理數據庫,滿足防滲膜施工和混凝土防滲襯砌技術的需要;在工程施工中必須要嚴格按照施工技術管理數據庫進行,同時要遵循相關規范,避免出現因參數、數據疏忽等造成質量隱患;技術管理中還需要優化組織結構,提高組織技術水平;崗位和崗位職責的完善,保證水利工程施工能順利進行。另外,建立和完善施工技術管理評測體系,主要是評價技術管理中的問題,探討技術管理的不足,制定措施來消除不利因素,提高技術管理水平。
1.3注重農村水利灌溉工程的特點
農村水利工程灌溉存在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技術分析和管理,分析農村水利灌溉工程的狀況,然后優化施工技術,確定技術的管理方法和重點,保障工程質量。
2結語
水源是節水灌溉工程中首要考慮的問題。對具體工程來講,水源條件對工程類型選擇影響很大,如山區中的一些果樹種植區,大部分為微型水源工程,水資源量非常有限,若推廣地面灌溉成大水漫灌,水量嚴重不足,控制面積很小,因此,推廣果樹噴灌、滴灌、水量出流灌等灌溉技術,盡量投入較大,但效益高,農民積極性高,應用就很成功。
2灌區的經濟條件,農民的經濟承受能力
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節水灌溉工程應由政府和農民共同投資,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是有限的,投資和受益的主體是農民,因此,要通過示范推廣,提高農民的認識水平。政府要引導農民推廣節水灌溉新技術,在選擇工程形式時,要考慮農民的收入水平,投資方面,不能在大面積推廣中片面追求投資的工程形式。比如秀嶼區丘峻地帶,農作物多采用渠道防滲技術結合應用灌或溝灌技術,推廣節水灌制度,按照規范要求確定防滲工程和田間工程標準,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產率會有大的提高,投資低,農民容易接受。但農村勞動力,又能使其他行業創造更高的效益。莆田市的節水灌溉工程形式的選擇,不應當超越歷史發展階段和當地經濟條件,在沒有進行技術經濟條件論證的情況下,不能簡單地把兩種不同的工程類型進行比較。
3與當地的生產方式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相適應
進行九十年代以來,灌溉工程建設已引起了各級政府和廣大農民的高度重視,水利投入的加大,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尖銳化,促進了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農業機械化、現代化進程加快。為了保證農民的利益,中央制定了土地承包30年不變的政策,這為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使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與現有的農業生產方式相適應?同時又要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相協調?比如大田噴灌技術,如果不解決種植多樣化的問題,不形成規模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的條件,是難以大面積推廣的。要解決種植多樣化的問題的方法是統一規劃,適度規劃經營和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或供水公司進行管理,解決了某些類型的節水灌溉技術與生產方式和農業現代化建設不適應的問題。
4必須搞好效益分析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過程中,經濟效益成為建設節水灌溉工程的敏感性問題,農民注重的是自身的經濟效益,灌區注意的是管理單位的整體效益,國家在重視經濟效益的同時,更重視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在節水潛力最大的糧食作物中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由于水價低、糧食作物的對比效益低,選擇灌溉工程形式應慎重。同時,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必須多方籌集資金,實在經濟,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的統一。
5參考成功的經驗,考慮技術的成熟程度
不管哪一種節水灌溉工程形式,都有其工程技術特點,也有其使用范圍,對于類似條件的地區應優先采用應用成功的技術,對于應用不成功的技術,要分析總結原因,慎重采用。同時,在選擇工程形式時,要重視設備水平,技術成熟程度,有些不太成熟的技術如嘇灌技術等要先試驗,后推廣應用。
6非工程節水措施和農業種植結構
節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扣水分生產率,但僅靠節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產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農業措施的結合,不僅是提高水分生產率的需要,也是農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節水灌溉形式都難以減少作物的棵間蒸發,特別在作物生產前期,作物的遮陰率低,棵間蒸發量大。通過農業節水措施減少這部分蒸發,在相同產量水平下水分生產率會大有提高。通常推廣的農業節水技術有:耕作保滴技術,如“虛實并存”耕作技術。吉稈、地膜覆蓋技術。不同的農業種植結構,要采取不同的節水措施,同時要考慮扣非工程措施的結合。
7如何管理
節水灌溉重建輕管的問題,已經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和現有的生產方式下顯得尤為重要。國內外的有關專家認為,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占總效益的50%,由此可見管理工作的重要。事實上,工程建設好,因管理不善使工程效益難以發揮的例子并不鮮見,哪里工程管理好,其效益就高。
關鍵詞:節水灌溉 管理體制 措施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IGY OF UATER
SARING IRRIG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Abstract:The pager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s,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also .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which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such as reform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practicing agriculture water saving encouragement-punishment mechanism,multi-channels financing,developing unsufficient irrigation and 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developing unsufficient irrigation and 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developing protected agriculture,considering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in middle-and-lower yield fields and emphasizing industrialization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equipment.
Key Words:water saving irrigation,management system,measures,shandong province
1 引言
山東省地處北溫帶季風氣候區,全省多年平均降雨量為676.5mm,年水面蒸發量1085mm,干旱指數由魯東南沿海的1.0向魯西北內陸逐步增大到2.4,屬半干旱半濕潤地區。全省主要種植冬小麥、夏玉米、棉花和花生等農作物,由于降雨量時空分布不均和降水與作物需水耦合在時間上存在差異以及農作物的復種等,天然降雨不能滿足作物正常生長對水分的需求,農業高產穩產必須依靠灌溉。
山東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05.8×108m3,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09%,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344m3,畝均水資源占有量307m3,二者都不足全國平均數的1/6,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山東經濟發展的“瓶頸”。灌溉用水是用水大戶,其用水量占全省總用水量的70%以上。發展節水灌溉是解決山東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徑,山東省在這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隨著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的增加以及農業持續發展對灌溉要求的提高,相應地對農業節水灌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隨著農村管理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發展農業節水灌溉面臨著新形勢。
2 節水灌溉取得的成就
2.1 節水灌溉面積
山東省歷來都十分重視發展節水灌溉,自1998年至2004年上半年,全省節水灌溉總投入累計達43.17億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88.25×104hm2,至2004年4月底,全省總灌溉面積達到534.34×104hm2,占耕地面積的80.88%,有效灌溉面積483.60×104hm2,占總灌溉面積的90.51%,占耕地面積的73.20%。全省各種形式的節水灌溉面積已發展到306.35×104hm2,其中:噴灌面積21.17×104hm2,微灌面積8.34×104hm2,低壓管道輸水灌溉面積190.33×104hm2,防滲渠道控制灌溉面積86.51×104hm2。近幾年來圍繞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項目、農業綜合開發水利骨干項目、國家級節水示范市、國家和省級節水增效重點縣、國家節水增效示范項目建設等,建成了400多個不同規模的以節水灌溉技術為支撐的農業科技示范園,這些科技示范園初步形成了從輸水到灌水、從工程到管理、從微觀到宏觀的立體化、多樣化、系統化農業節水格局。
2.2 節水灌溉技術研究
已由過去的單項節水技術研究發展到綜合節水技術體系研究,把工程節水技術、管理節水技術、農藝節水措施作為農業節水體系的組成部分開展了綜合試驗研究。根據全省各地的自然、社會、經濟條件的不同,提出了缺水山丘區、平原井灌區、引黃井渠結合灌區、沿海經濟發達缺水區等不同類型的節水模式。研制應用了農業節水工程規劃設計專家系統、灌溉預報專家系統、工程運行管理優化模式等,獲得了“農業節水綜合技術研究與示范”(200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一大批科研成果。
2.3 節水灌溉設備
建成了節水設備開發中試基地,研制或引進了管灌、噴灌的系列配套管件,溫室大棚微灌成套設備,低壓噴水管噴灌成套設備,新型混凝土構件成型機等。同時積極引進和消化吸收高新技術,引進推廣使用了美國雨鳥、英特耐克、以色列艾森貝克、法國、澳大利亞、奧地利以及北京綠源等國內外知名公司或廠家的幾十種節水灌溉設備。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節水發達國家的先進節水技術和設備山東都有所引進,建成了一批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高標準節水示范工程。
2.4 節水管理
結合水利產權制度的改革,對建立適合市場經濟要求和農村特點的“多元化”運行管理機制作了嘗試。其中平度市節水灌溉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和棗莊市對灌區建設自主管理灌排區的探索都取得了成功經驗。在井灌區推廣應用射頻卡控制灌溉,有力地促進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2.5 資金投入
積極爭取中央貼息貸款和國家對重點縣項目的扶持,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相應的扶持政策。對省財政扶持的節水灌溉項目實行公開招標,加大了項目實施力度和資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各地、市也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政策,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管理、誰收益”的原則,積極鼓勵農民發展節水灌溉。
3 面臨的形勢與存在問題
3.1 面臨的形勢
山東省水資源嚴重不足,工農業生產、生活和生態“三生”爭水現象較為突出。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在全省總用水量中所占比例雖然不高(約占25%),但其對用水保證率要求高,越是干旱年份或干旱季節,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擠占農業灌溉用水的現象越突出,而且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將大幅度增加,據預測,這三方面的用水量至2008年將占到總用水量的32%以上。目前峽山、米山、雪野等近一半過去以向農業灌溉供水為主的水庫,不同程度地轉為向城市或工業供水,因而可供農業灌溉的用水量越來越少。
目前的狀況是一方面水資源明顯不足,另一方面,全省農業灌溉中仍存在著嚴重的浪費水現象,水的利用效率不高。據統計分析,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數目前平均僅為0.45,有的灌區灌水定額仍達200m3/667m2以上。全省平均水分生產率一直在1.13kg/m3上下徘徊,在現行農產品價格體制下,農業供水收益遠遠低于工業供水和生活供水,隨著用水“多元化”的加劇,農業用水的缺水局面有更加嚴峻的趨勢。
隨著國家對農村稅費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農民勞動積累工和義務工將被逐步取消,村內所需勞務實行一事一議,節水灌溉工程資金面臨地方籌集和匹配困難難度增大,且不能向農戶指令性攤派的新形勢,發展節水灌溉如仍沿用過去的工作方式、工作習慣則難有成效。
3.2 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是節水灌溉新技術、新設備推廣力度小,噴、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目前也僅局限用于經濟作物,只是作為示范工程,有待于在更大范圍和更大規模推廣。二是全省灌區和節水灌溉工程都程度不同的存在著產權關系不明、管理職責不清、政事企不分、監督激勵機制缺乏、管理粗放、調度不靈活等問題。三是受經濟利益影響,水資源相對充足地區的農民對搞節水灌溉積極性不高。凹是資金投入不夠。已建灌溉工程維護資金不足、老化失修,灌溉面積及灌溉效益逐年衰減和降低;新建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資金短缺,特別是配套資金往往不到位,達不到應有的發展規模。五是有些地方在推廣先進節水技術過程中不能夠因地制宜規劃,可行性論證不夠,存在針對性差的問題,致使有些節水工程不能正常發揮效益。六是節水灌溉工程設備質量參差不齊,設備不配套,標準化、系列化程度差,維修服務跟不上。很多工程因設備質量問題或維護維修不及時等原因,導致工程使用壽命短,損壞率高等,影響了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
4 加快發展節水灌溉的措施
4.1 改革現行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采取的措施:對小型灌溉工程采取承包、租賃、拍賣及股份合作等形式;在大中型灌區推行SIDD(自主管理灌排區)管理模式;加大灌區用水者協會、農村供水協會、農民合作社等各種群眾組織參與灌溉工程管理經驗的總結推廣和規范力度。
根據山東的實際情況,供水單位可采取以下三種組織形式:一是按照《公司法》組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公司;二是非公司法人性質的非贏利企業;三是事業單位實施企業化管理。廣泛吸收用水產參與灌區經營管理,明晰產權,合理確定灌區專管機構與用水產協會的責、權、利,改革運營機制,以充分調動與激發用水產參與管理的積極性。
4.2 全面推行農業節水獎懲機制
認真執行2004年剛剛公布的“山東省農業灌溉用水定額”標準,對灌溉超定額用水要加價收費。對節水灌溉工程要根據其節水效果并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給予補償,要使農民對節水灌溉的投資獲得不低于社會平均投資利潤,利用經濟杠桿推動節水灌溉發展。
4.3 多渠道融資,加大投資力度
改革灌溉工程建設和維護的投資體制,積極探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水利資金高效利用、滾動使用的合理方式,開辟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資、獨資等各種資金渠道,實行“多元化”融資,改變過去灌溉工程建設和維護過分依賴政府的局面。
4.4 擴大非充分灌溉與調虧灌溉面積
實施非充分灌溉或調虧灌溉,人為地控制水量供給,不僅能夠減少作物的奢侈蒸騰,抑制作物莖葉生長,有利于改善作物品質,而且可以將節約出來的水量用于擴大灌溉面積,實現灌區作物總產最大。據試驗,對于小麥、玉米連作區,可以減少小麥苗期的灌水量,正常年份每公頃可減少750m3。棉花可在苗期或絮期減少灌溉水量,正常年份每公頃可減少700m3。水稻可在分蘗期減少灌溉水量或不灌。
4.5 進一步搞好節水灌溉規劃
要根據各地區經濟、水資源、土壤、作物種植等具體條件,選擇適當的節水灌溉技術,因地制宜地制定發展規劃,切忌盲目引進、盲目搞不適合當地推廣的“樣板工程”。要根據加入WTO后國際市場的需要,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強蔬菜、花卉、果樹和珍貴經濟作物灌水技術的研究,大力發展設施農業。
4.6 搞好中低產田節水灌溉
中低產田改造已列為山東今后幾年農業的主攻方向,向中低產田要效益,擴大節水灌溉面積。對丘陵薄地重點搞好雨水利用,加強雨養農業和小水源綜合利用研究。對鹽堿地搞好以水沖鹽、以水壓堿和土壤改良,研究制定適宜的沖洗定額和節水技術措施。
4.7 加快山東節水灌溉設備產業化建設
根據山東省發展節水灌溉的總體規劃,扶持和培育相應的節水灌溉設備產業,形成規格化、系列化,做到配套齊全,價格低廉,服務及時,為發展節水灌溉提供可靠的保證。
參考文獻
〔1〕錢蘊壁等.節水農業新技術研究[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2
〔2〕郝仲勇等.淺析北京市農業節水發展方向[J].節水灌溉,2002(2):42-43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
引言
農田水利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效節水灌溉則是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但目前,節水灌溉工程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嚴重阻礙了高效節水灌溉的有效開展。因此,要理清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一、目前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村的水利工程節水灌溉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主要問題:
一是對農村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規劃不合理。在農田節水灌溉工程進行規劃的時候,依據的資料常常是過時的,已經不能適應現如今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從而使得設計的水利灌溉工程并不合理;二是不夠重視農田水利灌溉節水工程的管理工作。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工藝要求相對比較高,工程管理人員比較重視對灌溉節水工程的施工階段,然而在節水灌溉工程建成以后,出現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對其進行管理的現象;三是農田節水灌溉工程的種植結構不是十分合理。建立農田節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當地農民的收入。然而因為受傳統的種植方式以及種植觀念的影響,節水灌溉工程的種植結構沒有多少變化,采用的種植方式還以小麥和玉米為主,這就使得農田節水灌溉工程不能充分地發揮增效以及增產的作用。為了有效地提高農民的經濟水平,在農田的節水灌溉工程的區域之內,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人員一定要認真做好宣傳工作,努力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進而改變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種植結構。
二、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具體發展思路
2.1 合理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農業健康發展
我國水資源相對來說比較貧乏,所以,設計人員在進行水利工程項目設計時,要了解當地的水資源分布情況,合理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農業的健康發展。在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時,要特別注意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樹立農田水利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建設思路,促使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這樣才能得到合理、科學地統籌,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在建設水利工程時要積極進行有效的環境監測和環境評估。在水資源的具體分配上,要始終堅持對總量進行有效控制,對配額進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則,使每一個用水單位的農田灌溉用水量和每一個灌區的農田灌溉用水量非常明確和具體。并努力讓各用水單位和各灌溉區進行有效的管理,讓他們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將有限的水資源科學地運用到每一個最需要利用的地方,實現高效用水的最終目的,促進農業快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進而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2.2 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
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帶動整體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健康發展。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要特別突出高效節水灌溉的主要特點,對各項主要指標進行嚴格的控制,實行農業連片或分區,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促進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完美結合,成為現代化的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這就需要在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時,要進行合理、科學地選址,主要遵循以下比較重要的原則:對不能進行自流灌溉的地面高低不平并且嚴重缺水的地區,對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并且種植的農作物一般是經濟作物的地區,對當地干部和群眾的思想相對來說比較先進、對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積極支持的地區,對社會治安整體狀況較好的地區等有優勢的地對進行優先選擇。在這些地區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夠加快建設速度,提高建設的整體效果,對周邊地區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2.3 積極引進先進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實現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是關鍵。因此,要積極引進先進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有效提高高效節水灌溉效率。要努力加強節約用水的灌溉工程技術、灌溉用水資源的優化調配技術等傳統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還要積極引入先進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目前,新型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2.3.1 根據生物技術研究而成的比較方便的調控灌溉技術
這個技術主要是通過對農作物生理特征的認真研究,發現農作物的主要生理周期,讓農作物逐步適應在特定的生理期內進行虧水生長,進而控制農作物的瘋漲,改良農作物的品質,同時實現高效節水和增加經濟效益的最終目的。
2.3.2 利用3S 技術研究而成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簡稱GPS、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遙感技術,簡稱RS,也就是通常所說的3S 技術,利用這些現代技術研究而成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利用3S 技術,可以對農作物生長的各種信息進行準確的掌握,并利用計算機對這些信息進行詳細的分析,通過分析得出農作物在某個階段最適合進行灌溉,從而實現高效節水的目的。
2.3.3 結合微電子及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和生物學
將微電子及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和生物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建立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通過全程控制植物的生長和實時監測農作物內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然后經過計算機的精密分析,實施變量灌溉,實現高效節水的目的。
2.3.4 重視并加強對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村組和鄉鎮協助進行管理,將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切實落實到實處,落實到相關的責任人。只有這樣,才能使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并促使其長期發揮積極作用。
2.4節水灌溉政策的制定
在我國,農村的經濟條件相對落后,在實施節水灌溉新技術、新設備方面,需要國家扶持。對經濟發展緩慢的地區,農業節水灌溉設備的訂購,需設立專項補貼政策。若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國家可以通過金融單位制定一些政策,也可以采用降低稅收等政策,鼓勵農民購買節水灌溉設備,提高農民節水灌溉的積極性。因此,我國的農業節水灌溉技術要得到大力發展,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努力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的高效節水灌溉,不僅僅能節約用水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益,還可以節約能源,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參考文獻:
[1]高靜萍,姚萍.對農業節水灌溉問題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1)
[2]楊志剛,柳京華,姬燕茹.漯河市節水灌溉工程現狀及發展思路[J].地下水.2010(05)
[3]陳芝鍵.水利工程灌區節水技術思考[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8(05)
1.干旱地區推廣節水灌溉存在的問題
1.1農戶自身原因
大多數農戶學歷比較低,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素質不足,對不同的節水灌溉技術缺少一個全面的認識,從而,對于推廣的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方法、運作模式、規章制度等都不太了解,因此,對節水灌溉技術不能完全信任。然而,節水灌溉技術本身是一項先進的技術,在農業節水灌溉的實際運用中,不同的情況對技術的選擇和要求不同,這對于接受新技術比較慢的農戶而言實施是有難度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引導和宣傳下,多數農戶不能切身體驗到節水灌溉技術帶來的好處。
1.2節水技術問題
首先,節水設備本身的質量問題。我國節水設備生產發展較西方晚,技術不夠完全成熟,技術創新型也比較缺乏,因此,節水設備往往技術含量不高,加上很多設備廠商是小生產商,缺乏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無法及時給用戶解決,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戶使用節水設備。其次,節水技術適應性不強。
我國部分節水灌溉試驗點做面子工作,沒有因地制宜,沒有考察實際情況,就盲目投資,盲目建設高標準、高技術的節水灌溉工程,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這些工程沒有起到真正節水灌溉的作用,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讓當地農戶感覺節水灌溉投入成本很大,而實際上是“花架子”,沒有多大的作用,因此,不被農戶所接受,極大扭曲了節水灌溉項目推廣的真正目的。
1.3資金投入不足
農業產業的投入、產出往往不成正比,對于投資者而言,農業投入的資金,產出的經濟效益,比不上工業和服務業,因此,市場投資者對農業節水灌溉投資非常少,市場融資非常有限。與此同時,農戶的農業收入非常低,而節水灌溉工程往往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從農戶融資非常不現實。農業節水灌溉項目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國家和地方會有部分財政補助,然而,財政補助相對項目建設資金來說,比重非常小,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項目申請的商業性銀行貸款,貸款資金發放比較緩慢,資金無法到位,財政補貼力度小,而且貼息年限較短,節水灌溉推廣資金來源分散,資金多頭管理明顯,資金沒有聚合力,導致節水灌溉技術落后,明顯低于國外先進水平,顯得后勁不足。因此,必須要解決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要建立資金投入機制,才能因地制宜使節水灌溉技術能在干旱地區得到大力推廣。
1.4水管理制度缺陷
首先,水資源灌溉管理部門的行政體制改革不完善。我國對灌區管理部門采取“自主支,自負盈虧”的模式改革,單位主要收入來源是收取水費,而沒有行政事業經費,多供水成為單位的獲利途徑之一。因此,水灌溉工程與單位的利益相矛盾,單位并不十分重視節水灌溉工程,導致設備難以維修更新,滲漏嚴重,節水效益不高。再次,水價偏低。目前我國農業灌溉水價沒有按照水在農作物增產要素中所起的作用來核定,干旱地區用水供需緊張,而農業灌溉水價普遍低于實際成本,導致農田灌溉用水浪費很嚴重。最后,我國干旱地區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項目往往流于形式,主要精力放在試點推廣,真的有效果的技術推廣力度不夠。
2.干旱地區推廣節水灌溉的解決措施
2.1提高農戶自身素質
農戶承擔農業節水灌溉的主要力量,其自身的能力素質和對節能灌溉技術知識的了解水平對節水灌溉有很大影響,所對必須對農戶進行技術培訓,提高其參與積極性,在具體推廣上要考慮農戶的資金承受力,和對技術掌握水平,規避技術風險,解決其學習節水灌溉技術,和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使推廣服務做得徹徹底底,讓引導農戶自愿參與節能灌溉技術,讓農戶在實際推廣中體驗到好的收益。另外要樹立節能灌溉節水的典范作用,集專業節水協會,技術團體之長,打選典范節能灌概技術工程,對提高農戶在學習知識水平與實際操作技能會有顯著改善!
2.2建立節水灌溉體系
我國地域廣闊,各地區的干旱情況不一樣。各級政府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情況建設節水灌溉體系,農業管理部門在引進節能灌溉技術時,應當結合當地情況與農戶經濟承受力,并且要對投資收益、技術的成熟度,和可操作性進行論證,建立適合各地方的區域灌溉體系,使好的節水灌溉工程進行應用推廣。在我國大西北,比如陜北,新疆,甘肅,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應推廣低成本的節水技術,如低壓管道輸水,渠道防滲等。在技術與經濟情況好的華北平原與河南中原平原發展噴微灌節水農業模式,在淮海平原井灌區,降水較多,在降水時有效儲水,大面積推廣低壓管道輸入技術與覆蓋技術,發揮利用降水灌溉技術的優勢。
2.3完善投資政策
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投資政策必須進一步完善,節水灌溉設備投資、取水工程建設投資、輸水工程投資、田間配套設施投資,人力資源投資,組成整個節水灌溉工程技術的報資,是巨大的投入,農戶資金承受力有限,地方財政有限,因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需出臺一些可持續發展的投資政策,建立多方位的融資渠道,農戶可以出錢,出力,所有投入都計入水成本核算!
2.4加強政府主導作用
關鍵詞:節水灌溉;農業;節水模式
Abstract: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is improving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promot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m agricultur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rategic measure, is a field of water change. Through decades of development practice,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has already formed th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mode, and have achieved some result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our province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so as to our province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help.
Keywords: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Agriculture; Water saving model
中圖分類號:DF41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我省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左右,是一個年降雨相對較豐富的地區,多年平均水資源量2230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2830立方米,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大增,勢必會減少農業用水量,且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可能會帶來頻繁的氣候災害,其中不乏有大規模的干旱和持續的高溫。為保證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須加大各行業節水的力度,而農業是我國用水戶中的大戶,農業用水量占了總用水量的很大一部分,目前我省農業灌溉用水率普遍偏低,年灌溉毛用水量494,700萬m3,節水潛力廣闊。
一、目前我省農業節水灌溉現狀
我省有耕地面積6700多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240萬畝,其中節水灌溉面積445萬畝,占有效灌溉面積的36%。全省農田毛灌溉用水量494,700萬m3,灌溉水利用系數0.43。目前,我省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和方式主要有渠道防滲、噴灌、低壓管灌、滴灌四種方式。渠道防滲節水灌溉是目前我省普遍采用的一種節水灌溉方式,據統計全省節水灌溉面積中90%以上為渠道輸水,噴灌、低壓管灌、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則相對較少。目前節水灌溉工程累計投資34,578萬元。
二、節水灌溉存在的問題
(1)資金投入不足
由于長期的資金投入不足,加上點多面廣,資金缺口較大,造成我省節水灌溉的推廣和發展十分落后,灌區渠系配套不完善,已有渠道損毀嚴重,老化失修,造成灌溉水浪費嚴重。在很多節水工程建設中,由于地方財政資金困難,影響了地方配套資金的到位,從而導致了整個節水工程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2)節水模式單一
我省目前節水灌溉主要還停留在傳統的節水模式下,目前采用的節水措施主要為渠道防滲技術,沒有形成多種高效節水灌溉措施相結合的節水灌溉措施體系,據統計,目前我省節水灌溉面積445萬畝,其中渠道防滲灌溉面積398萬畝,占節水灌溉面積的90%,而噴灌、低壓管灌、微灌等節水措施面積僅有47萬畝,占總節水灌溉面積的10%左右,其他農藝及生物節水措施更是少之又少。
(3)節水技術水平低
目前我省采用的節水灌溉措施多數都是通過減少輸水過程中的跑漏損失來提高用水效率,從而達到節水的目的,還停留在傳統灌溉模式下,未建立起高效節水的自動化節水灌溉模式,灌區缺乏先進的技術設備和措施,沒有很好的將土壤墑情監測、作物需水規律、輸配水自動量測及監控、土壤肥力及土質、氣候條件等有機結合起來,實現需配水自動控制,從而更好的實現節約用水。
(4)管理體制不完善
全省節水灌溉工程基本上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創新的經營模式,工程運行管理和維修養護經費不足,運營體制不完善等,導致工程運行過程中不能正常的發揮效益,工程得不到及時的維修養護,效益日益減退。
(5)法律體制不健全
目前在節水灌溉方面除了國家已出臺的少數幾部法規外,我省還缺少相關的適合我省省情的規章制度,節水法律體系不完善,水費的征收、供水價格、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缺少更有力的法律支撐,一些水事活動所引起的社會矛盾沒有完善的法律來調整,水利建設的成果缺少健全的法律保護,制約著我省節水灌溉事業的發展。
三、措施建議
(1)加大資金投入
節水灌溉是一項公益性項目,需要的資金量大,需要加大資金投入。一是加大國家和地方政府對節水灌溉的資金投入,政府要作為節水灌溉的主體,在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中承擔主要責任,發揮主要作用,切實加大節水灌溉的資金投入;二是通過拓寬投資融資渠道,積極爭取社會資金,吸納社會各界參與節水灌溉,建立多層次、多元化、多渠道的農業節水投資體系;三是通過爭取信貸資金、貸款貼息等優惠政策,來減少節水灌溉資金的缺口。
(2)提高節水技術科技含量,加大技術創新
節水灌溉工程是一項綜合的系統性工程,技術要求高,涉及到水源、供水系統、灌溉技術、作物需水規律等一系列過程,各環節都是節水灌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應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科研人才隊伍建設,加快農業節水科技創新和科研成果的推廣力度,對節水灌溉新材料、新設備及農藝節水技術等開展研究,探索出一套更適合我省山區的節水灌溉新技術,推動我省節水灌溉工程的向前發展。
(3)管理體制改革
創新的管理體制是節水灌溉工程實現良性運行的保障措施,要從根本上打破傳統的管理體制的束縛,引入市場機制,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產權歸屬明確、管理主體到位、責權利相統一的管理模式,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工程竣工后通過引入企業管理,有效解決水利工程主體不明、責權不清、水費征收困難、維修養護得不到保障的問題,從而實現工程的良性運行。或成立節水灌溉協會,加強對工程的管理, 實行計劃用水、科學用水、有償用水。對于條件較好的地方,也可實行產業化經營管理模式,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由公司進行統一開發、統一管理、公司聘用農民的形式,實行規模化生產,公司根據種植結構科學合理用水,這種模式能很好的節水,也能很好的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4)建立健全法制體系
節水灌溉工程的順利開展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來支撐。由于各種原因,節水灌溉法制體系還不健全,導致了工作開展過程遇到很多問題,嚴重影響了我省節水灌溉工作的開展。政府應及時建立完善的節水灌溉法律法規體系,明確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和權限,為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和運行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體系,對拒不執行規定的相關單位和個人,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處理,使節水灌溉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5)加大宣傳力度
通過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民群眾的節水意識。節水灌溉對相當一部分人來說從某種程度上還是一種新的理念,很多人缺乏節水灌溉意識,沒有認識到節水灌溉的重要性。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接受和執行的程度會不一樣,應通過加大宣傳力度,運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簡報、宣傳標語、網絡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讓群眾充分認識到節水灌溉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全民的節水意識,積極引導農民開展節水灌溉,讓節約用水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變被動節水為主動節水。
四、結束語
農業節水潛力廣闊,節水灌溉是實現農業節水的有效途徑,但是,節水灌溉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和社會各界的參與和支持。我省作為西部山區,節水灌溉發展滯后,加上特殊的地理環境,發展節水灌溉要從我省實際出發,加強新技術和新材料的研究,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和農村社會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套適合我省的節水灌溉技術和模式,使節水灌溉取得良好的節水效果,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志強、溫雅琴. 現代節水灌溉技術及發展方向探討. [J].節水灌溉. 2011(05).
[2]陳偉. 農業節水灌溉的法律法規保障體系. [J].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2002(04).
[3]劉建德,柳小龍. 節水灌溉技術與應用. [M]. 蘭州大學出版社. 2007.
農業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源泉,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農業建設過程中,高效節水灌溉成為節約水資源的重要手段。為了更好地解決農業用水,開展水資源保護,需要全面提升節水灌溉的高效性。
1高效節水灌溉的優點
1.1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通過節水灌溉工程,可以讓水力資源分配更加合理、更加均等化。在滿足各灌溉區的實際需水量的同時,控制總水量,使每一份水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逐步實現節約用水的目標。
1.2提高農田生產率
在整個節水灌溉工程實施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引進新方法和新技術,這些新的技術手段使農民改變了傳統的澆灌習慣及種植方式,大大提升了農田生產效率,增加了農民收益。
2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存在的問題
2.1灌溉工程中對水資源的浪費
目前,很多地區并沒有引進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仍然存在很嚴重的水資源浪費現象。特別是一些較偏遠、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沒有體系化的灌溉體系,甚至沒有高效節水的概念,導致水資源的浪費比較嚴重。還有一些地區,是由于當地水利部門沒有對節水灌溉工程提高認識,缺少對現代技術的引進,因此節水效果較差,沒有對水資源進行合理配置。
2.2.缺少后續管理
在節水灌溉工程投入使用的過程中,如果缺少后續的管理,很難保證節水效果。然而正是由于缺少這種管理,導致農田水利工程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比比皆是。缺少后續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節水灌溉工程投入使用之后,沒有對當地農民進行專業性的指導和培訓,導致農民對這種方式不認同,或操作上不規范,無法達到高效節水的效果;二是缺少專門的管理部門或管理人員,沒有定期對相關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影響工程的正常使用。
2.3種植作物與灌溉技術不匹配
隨著農田水利工程的不斷發展與普及,農民開始慢慢接觸到相關的節水灌溉技術,但是由于對這些技術沒有深入的了解,常常會發生所用技術與種植物不相匹配的問題。例如將適用于生長密集的農田的灌溉技術應用于生長較稀疏的農田里,不僅沒有起到節水灌溉的目的,還有可能會對種植物產生一定的影響,造成資源和技術上的雙向浪費。
3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措施
3.1輸水過程的節約措施
傳統的輸水方法是通過土渠進行輸水灌溉,這種輸送方式由于水資源的入滲作用,造成浪費現象。因此,我們需要利用新的輸水技術,盡量減少水資源在傳輸中的消耗與浪費。常用的節水技術包括以下兩種:
3.1.1渠道防滲 在原有的渠道輸水的基礎上,利用一些防滲材料,如干砌石塊、混凝土預制塊等做好渠道防滲措施。對于常規尺寸的工程,一般會選用“三面光”渠道;對于尺寸較小的渠道,常會選擇U型混凝圭渠。通過這種方式調整輸水流量,減小過水斷面,提升水資源輸送率。
3.1.2管道輸水 由于輸水的渠道位于地表,水資源流經過程中,會存在不同程度的蒸發,因此在解決完滲透問題之后,需要解決水面蒸發的問題。最有效的解決方式是進行管道輸水,雖然施工過程相對渠道防滲更為麻煩,但可以有效降低輸送過程中水資源的消耗。
3.2節水灌溉技術
3.2.1.噴灌法 噴灌法主要適用于種植密度較大的農作物,適合區域化控制。這種灌溉方法的優點在于可以提升農田利用率、增加農作物產量;缺點在于操作過程中能耗較高,水分蒸發嚴重,需要有大容量的水源,且對風力條件有要求,一般在低于3級時才能使用。
3.2.2微灌法 這種節水灌溉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澆灌農田的方式,而是針對農作物的需水部位進行澆灌。這種澆灌技術適用于經濟作物,對于地形和土壤條件要求較低,具有增加產量、灌水均勻、容易實現水肥一體化等優點。
3.2.3滴灌法 這種灌溉技術是采用地下灌溉的方法,這種方法原先是用于城市綠化植物的澆灌,后由于效果顯著,被普遍運用的農業灌溉方面。這種方法由于具有水資源損耗低、蒸發量小、能耗少、不易老化等優點而最被接受。
3.3耕作與栽培技術
3.3.1土壤蓄水工程 土壤不僅能夠為農作物提高養分,更重要的是可以為農作物提供水資源,因此,土壤本身可以被看作是個巨大的隱形水庫,其調蓄潛力是十分驚人的。人們將其稱為繼地下水庫和地面水庫后的第三大調蓄水段。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好土壤,保證其蓄水量,使其成為農作物生產中的天然水庫。
3.3.2耕作與覆蓋保墑 這種方法通常是通過地表土壤耕作或提升地表覆蓋率的方式,減少地面水資源蒸發量,通過控制雜草及田間的濕度,降低田間水資源消耗。通過耕作與覆蓋保墑,不僅可以很好地提升對天然降水的利用率,更可以通過保持土壤水分,形成近地空間水環境,從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3.3.3節水種植制度與種植結構 需要在節水灌溉工程設計之初,根據所在地區的地域特點,考慮到當地的土壤條件、氣候環境及地區的發展狀況等選擇合適的節水種植制度與種植結構。例如在一個資源型缺水地區,我們需適當地控制灌溉面積,加強旱作植物的種植,減少高耗水、低效益的作物種植,可以有效緩解由于水資源的匱乏而導致的不良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