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療廢物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工作目標
通過專項執法檢查,強化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依法行政的法制意識,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等法律法規執法力度,使我省醫療廢物管理步入規范化和法制化軌道。
二、檢點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貫徹實施《條例》及其配套文件情況,開展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督促檢查、行政處罰情況。
三、具體內容
(一)衛生行政部門
重點檢查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實施《條例》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執法主體、依據、權限、內容、程序是否合法,對所轄區域的醫療衛生機構落實《條例》的配套制度、措施的監督檢查情況和頻次,提出整改意見和要求的落實情況。
(二)衛生監督機構
重點檢查各級衛生監督機構執法檢查的具體行為的規范性和合法性。包括執法程序、證據收集、法律文書制作、法律適用。對下級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檢查、指導幫助、糾正執法錯誤等。
(三)抽查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并按下列內容核實衛生行政部門的執法質量和監督管理:
1.制度建設:重點檢查衛生行政部門是否指導醫療機構建立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醫療廢物處置的有關規章制度和在發生意外事故時的應急方案。
2.分類收集:重點檢查衛生行政部門是否按衛生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于印發〈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的通知》(衛醫發(20*)287號)對醫療衛生機構執行分類收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衛生行政部門是否按《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規定》督促醫療機構使用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和警示標識,使用的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和警示標識是否持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核發的《登記證書》。
3.臨時貯存:重點檢查衛生行政部門是否對醫療衛生機構設置臨時貯存設施、設備進行監督檢查,醫療機構臨時貯存設施、設備是否符合衛生要求。
4.分層管理:衛生行政部門是否按照以下原則對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
(1)已有合法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機構的地區,醫療衛生機構除按條例等要求對醫療廢物實施分類收集、安全貯藏、集中處置外,對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器械可不再進行毀形消毒,而直接收集于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內集中處置,但針頭、刀片等銳器必須收集在防銳器穿透的專用收集容器內,再交集中處置。
(2)尚未建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機構的地區:
①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器具和容易致人損傷的醫療廢物必須在第一操作環節毀形并作消毒處理;
②可以采用高溫熱處理技術作為過渡性處置辦法的,設施選址應當遠離住宅和耕地,并在設施周圍設置避免畜禽和無關人員接近的防護設施;
③不能采取高溫熱處理技術處置的醫療廢物,消毒后集中填埋,并在集中填埋地設置固定警示標志。
(3)不具備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條件的農村醫療衛生機構,自行就地處置醫療廢物的,其處置方式應至少符合上款所規定的基本要求。
四、檢查方式
各地要結合實際,采取普遍檢查和重點抽查相結的辦法逐級進行。具體可采用實地檢查與聽取匯報、走訪調查與查閱卷宗等多種方法,使此次執法檢查能切實推動《條例》的貫徹實施。
五、職責劃分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地區執法檢查的組織實施,衛生監督機構在衛生行政部門的指導下承擔具體執法檢查工作。
(一)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省直執法監督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及州市衛生行政部門的檢查和督導工作。
(二)州(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所屬執法監督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以及縣(市)衛生行政部門的執法檢查。
(三)縣(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所屬執法監督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的執法檢查。
六、檢查步驟
分三個階段進行。
自查整改階段:*~*月,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對照檢查內容進行自查,醫療衛生機構就貫徹實施《條例》情況進行對照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各州(市)衛生行政部門于20*年*月*日前將自查整改報告報省衛生廳衛生監督所。
組織檢查階段:*~*月,各州(市)衛生行政部門按照職責劃分開展執法檢查,并至少對2~3個縣(市)衛生行政部門和2~5個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檢查。各州(市)要將檢查情況于20*年*月*日前以總結形式報*省衛生廳衛生監督所。
全省檢查督導階段:*~*月,省衛生廳組織督導組,在各州(市)執法檢查總結的基礎上抽取4~6個州(市)開展督導檢查,全省檢查督導情況匯總后進行通報。
七、工作要求
(一)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站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充分認識到醫療廢物專項執法檢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設立專項執法檢查領導小組,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明確職責,落實到人,切實抓出實效。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療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急性發作。急性加重期由于氣道狹窄、黏液分泌、黏液水腫導致氣流阻塞,引起氣道阻力增加、通氣功能障礙,從而引起缺氧或伴二氧化碳潴留而致呼吸衰竭[1]。霧化吸入因其可使高濃度的藥物直接作用于氣道局部,迅速解除可逆部分的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氣[2],是臨床首選的治療方法。本研究通過觀察霧化吸入復方異丙托溴銨治療COPD 急性發作期患者的療效,發現效果滿意,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 年1 月-2012 年5 月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其病史、體征、心電圖、胸部X線及肺功能檢查均符合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COPD的診斷標準[3]。排除長期口服或吸入皮質激素治療者、合并支氣管哮喘者、可能需機械通氣者、左心衰竭、肝腎功能不全等其他臟器嚴重疾病者、有藥物使用禁忌證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51-78歲,對照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49-78歲。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平喘、吸氧、吸痰、糾酸、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基礎治療。對照組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使用生理鹽水2.5ml+α糜蛋白酶5mg,治療組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生理鹽水2.5ml+復方異丙托溴銨氣霧劑2.5ml,兩組均采用壓縮霧化吸入機霧化吸入,早晚各1次,每次10-15min,連用1周。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呼吸困難評分、咳痰評分、肺功能和臨床療效的變化。
1.3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按衛生部藥政局制定的“祛痰、止咳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癥狀及療效評定[4]。臨床控制:咳嗽咳痰消失;顯效:咳嗽咳痰氣促明顯好轉,肺部啰音明顯減少,痰液由粘稠變為稀薄,痰量明顯減少;好轉:咳嗽咳痰氣促好轉,肺部啰音減少,痰液由粘稠變為稀薄,痰量仍較多;無效:咳嗽咳痰氣促無好轉,肺部啰音無減少或增多,痰液粘稠量多。有效率=(臨床控制+顯效+好轉)/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均數t檢驗;兩組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呼吸困難評分比較 2組患者治療前呼吸困難評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1周后,2組患者的呼吸困難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下降幅度較對照組更明顯(P<0.05),見表1。
2.2 咳痰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咳痰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兩組患者的臨床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1),且治療組下降幅度較對照組更明顯(P<0.05);咳痰量治療1周后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1),治療組咳痰量明顯較對照組多(P<0.05),見表2。
2.3 肺功能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或P<0.01),且治療組改善幅度較對照組更明顯(P<0.05),見表3。
2.4 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1周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均較治療前明顯好轉(P<0.05或P<0.01),且治療組好轉程度較對照組更明顯(P<0.05),見表4。
3 討論
COPD是由于吸煙、感染、大氣污染等有害因素作用,多種炎性反應細胞及細胞因子釋放的介質參與,啟動一系列生物化學免疫連鎖急性損傷反應,導致支氣管——肺組織慢性病理改變,從而導致肺組織持續受損、肺功能逐漸減退,表現為不可逆的氣流受限?;颊咴诩毙约又仄诳梢蛲夤δ苷系K、缺氧加重、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呼吸衰竭。目前普遍認為,吸入療法是治療COPD較好的治療方法,吸入的藥物可直接進入支氣管和肺部,與病變組織直接接觸,由于接觸面積大,能迅速發揮作用;并且全身藥物的用量減少,機體代謝負擔減輕,副作用減少;吸入療法起效快、方便,癥狀在短時間內緩解。
復方異丙托溴銨為異丙托溴銨與硫酸沙丁胺醇的復方制劑。異丙托溴銨是一種具有抗膽堿性能特性的四價銨化合物,能阻斷支氣管平滑肌M3膽堿受體,降低迷走神經張力,使支氣管平滑肌舒張和氣道分泌物減少,從而獲得較好的平喘效果,且作用時間較長[5]。美國胸科協會和歐洲呼吸學會將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作為COPD治療的基礎,并推薦異丙托溴銨作為COPD癥狀治療的首選藥物。硫酸沙丁胺醇為選擇性支氣管β2受體興奮劑,起效快,可直接作用于氣道平滑肌細胞膜上的β2受體,活化腺苷酸環化酶,使ATP轉化為cGMP,引起氣道平滑肌松弛,還可以促進黏膜纖毛擺動、增加纖毛清除功能、加速痰液排出、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癥滲出水腫、抑制肥大細胞和嗜酸細胞的遞質釋放,但作用時間短。異丙托溴銨與硫酸沙丁胺醇疊加作用于肺部的M受體和β2受體而產生支氣管最大效果的舒張作和抗炎作用。
綜上,霧化吸入異丙托溴銨治療COPD急性發作期患者的療效確切,能明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袁麗萍,翟所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藥物相互作用調查[J].中國藥房,2009,20(8):632.
[2] 王宋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機制[J].臨床肺科雜志,2005,10(4):521.
[3]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指南(2007 年修訂版).中華結核呼吸雜志,2007,30 (1):8-17.
醫療廢物的危害
(1)醫療廢物的產生量:由于醫療廢物具有全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污染等特征,其所含有的微生物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廢物的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倍,如處理不當,會成為醫院感染和社會環境公害源,更嚴重可成為疾病流行的源頭。
醫療廢物中含有不同程度的細菌、病毒和有害物質。而且廢物中的有機物不僅滋生蚊蠅造成疾病的傳播,并且在腐敗分解時釋放出的氨氣(NH3)、硫化氫(H2S)等惡臭氣體,生成多種有害物質,污染大氣,危害人體健康;同時也是造成醫院內交叉感染和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由醫療廢物引起的交叉感染占社會交叉感染率的20%。
(2)國內外醫療廢物的危害現狀:感染性廢物中的病原體可能通過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肌膚上的切口、破損或刺破的傷口,通過黏膜等途徑進入人體。另外,體液也是病原體的傳播途徑。所有面對醫療廢物的個體都是高危人群,處于潛在的危險之中。
(3)目前醫療廢物的處理方式存在的危害:常見的醫療廢物處理方法有:焚燒、化學消毒、壓力蒸汽消毒、輻射消毒、衛生填埋等。如焚燒過程中還釋放出幾十種乃至上百種的金屬“飛灰”和酸性氣體,嚴重影響人體健康。醫療廢物填埋處理需占據大量土地,造成土地資源浪費。由于醫療廢物有機物含量高,難分解,勢必造成環境、土地和地下水源受到二次污染,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
醫療廢物的監管措施
目前,醫療廢物的監督管理體系還不很完善,與實現醫療廢物的收集、儲存、運輸、處理、處置的全過程跟蹤管理,從源頭控制醫療廢物的環境污染問題的目標還有距離。監管體系和運行機制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相關部門如城市環境衛生和環境保護等部門協調配合。
(1)領導重視、政府投入,是有效監管醫療廢物的重要保證。新建、改建、擴建集中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和場所。醫療機構應加強自身醫療廢物和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完善各項管理制度,避免多頭管理,無序管理。建立內部檢查、考核機制,制定有效的獎懲辦法,及時督導落實。
(2)依法加大醫療廢物的監督管理。要求各醫院要專門設置有蓋、堅固、封閉的容器收集醫療廢物,對廢物嚴格分類收集,按要求規范處理,確保醫療廢物不混入生活廢物。充分利用醫院現有的焚燒設施,對可焚燒醫療廢物進行密封式焚燒處理;醫療廢物要做到日產日清,當日產生的廢物必須在2日內進行處置。醫療廢物根據材料性質將可焚燒處理和不可焚燒處理的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處置。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明確規定,污物、糞便處理方案不合理的不批準設置醫療機構,應在設立醫療機構時嚴格考核處理方案,進行監督檢查,醫療廢物的處理,不僅需要醫療機構自身守法,也需要監督部門的監測和監督,居民的參與。這些可推動醫療廢物的合理處理。通過社區居民的監督可及時發現存在或潛在的問題,提高各界對醫療廢物處理的關注,促使采取相應措施。
醫務工作者要嚴格執行衛生部頒發的《消毒技術規范》上有關規定,“污物的消毒處理”,即醫院的廢物可分為生活廢物和醫療廢物兩大類,必須嚴格要求做到分類放置,分別收集,分別處理。
從事醫療廢物運送、貯存、處置、收集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要進行相關法律,專業技術, 安全防護、緊急處理等知識培訓,并要持證上崗。
根據國務院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衛生部頒布的《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要求, 加強醫療廢物處理周期中各環節的管理。對醫療廢物的產生、收集、運輸、貯存、 處理至最終處置進行全過程管理,建立相應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對每個環節進行跟蹤管理,這是醫療廢物無害化管理的必要手段。醫療廢物要與普通廢物分開,并按類收集,專業人員操作,實現廢物收集容器化、封閉化、運輸機械化,安全化。每個待處理的醫療廢物包裝容器都必須貼上或印上生物危害識別標志,包裝容器上還應注明醫療廢物產生地和清運者的名稱。其次,持有醫療廢物運輸許可證的單位方可運輸醫療廢物,而且必須將醫療廢物送到指定地點進行處理。最后,處置單位應該是具有相當規模的專業醫療廢物焚化站,其應具有完善的焚燒處理的運行配置系統和風險管理體系,以確保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行。
(3)落實相應的法規及政策。我國環境保護管理實踐表明,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環境投入有限的情況下,健全管理機構,依法強化管理是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有效手段,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保護道路中一條成功的經驗,目前國際上醫療廢物管理狀況如美國于1998年11月1日通過了《醫療廢物管理法案》(MWTA),日本于1991年頒布《醫療廢物處理法》,1988年英國環境保護部頒布了《廢物收集處理法案》等,鑒于其他國家已取得的成效,我國醫療廢物的管理國務院于2003年6月頒發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衛生部于2003年10月頒布了《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使醫療廢物管理向法制化、規范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4)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加強聯合監督管理體系的建設。根據各地醫療廢物管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有關部門、單位共同協商,盡快出臺適合目前發展情況的可操作性醫療廢物管理細則,保證有效的執法監督。同時衛生監督部門和環保部門等應與醫院感染部門密切配合,規范醫療廢物的管理。研究與編寫醫療廢物監測技術和制訂醫療廢物排放標準,加強衛生、城建、環保、環衛部門合作,明確醫療廢物處理主管部門職責。如何在短時間內完善醫療廢物監管,保護環境和人們的身體健康,將成為未來幾年衛生部門和環保等部門共同面臨的重要問題。
(5)加強宣傳和培訓。廣泛宣傳、提高認識是管理醫院廢物的關鍵環節。加強《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力度, 做到法規與宣傳相結合,加強環境保護的教育,提高醫患雙方的環境意識,齊抓共管,建立群眾參與的良好的環境保護氛圍,保證醫療廢物監管的規范化。明確分類標準,建立健全相應的監查、管理制度。同時加大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全面提高認識水平,樹立法律意識、責任意識,自覺遵守條例、規范。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80號.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03,6,16.
一、指導思想
依法做好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監督工作,切實履行傳染病防治監督職責,嚴格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促進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工作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維護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檢查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艾滋病防治條例》、《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進行監督檢查。
三、檢查對象
(一)醫療機構:
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負責:縣直各醫療機構、民營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
(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縣衛生局負責轄區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檢查。
四、檢查內容
(一)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醫療廢物處置、艾滋病防治、消毒劑使用等情況,詳見表1。
(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傳染病疫情監測、疫情信息報告管理、疫情調查處理、醫療廢物處置等情況,詳見表2。
表格使用:每個受檢查的醫療機構填寫附表1;受檢查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填寫附表2。
五、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2009年4月)為動員部署階段。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2009年4月—7月)為組織實施階段。衛生監督所要按照本實施方案開展監督檢查。
第三階段(2009年9月)為總結階段。監督檢查工作結束后,衛生監督所要將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并于2009年9月15日前將附表3和工作總結書面上報市衛生監督所,同時報衛生局疾基婦股備案。
縣衛生監督所聯系人:張昌華
衛生局疾基婦股聯系人:李國燕
六、為確保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衛生監督檢查工作順利完成,特成立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衛生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和衛生監督工作組:
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衛生監督檢查領導小組成員:
*
衛生監督工作組設在衛生監督所,由衛生監督所具體負責。
六、工作要求
(一)各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監督檢查工作的重要性,加強配合,突出重點,嚴格按本實施方案的要求,認真開展轄區內的監督檢查。
(二)切實加大執法力度,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要依法糾正,依法嚴肅查處。
【關鍵詞】 醫療廢物
2003年春天,SARS暴發給人們留下了深刻教訓。以香港淘大花園SARS暴發流行為例,329名居民被感染,42人死亡的事件觸目驚心,不容忽視。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將醫療廢物的無害化處理提上了議事日程。2003年6月6日國務院總理簽發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1] ,同年8月14日衛生部吳儀部長又簽發了《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 [2] ,10月10日衛生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下發了《醫療廢物分類目錄》 [3] 。現在醫療廢物的管理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醫療廢物的危害在于它不同程度地含有病菌、病毒、寄生蟲卵及其他有害物質。相當一部分的肝炎和艾滋病的傳播源于注射器、輸液器等一次性醫療用品的重復使用 [4] 。部分醫療垃圾混入生活垃圾,造成“二次污染”威脅人民的健康。70年代就曾發生過醫療垃圾處理不當引起乙肝傳播流行的事件 [5] 。
1 醫療廢物處理狀況的調查
2003年SARS發生后,我院將醫療廢物處理列為重點管理項目之一。為了解當時臨床醫療廢物的處理狀況我們對臨床醫療廢物的產生、處理、收集、去向進行了調查。調查對象為醫院住院部各科室,調查方法以問卷、視察的形式進行,同時收集資料,并進行總結。
2 分析和總結
各臨床科室產生的醫療廢物處理渠道大致分為三個途徑:第一,臨床一些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都裝入黑色垃圾袋由工人每天收到垃圾暫存處,再由特種垃圾廠工人運出后進行處理;第二,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等在病房先進行初毀形和消毒再由工人收集進行再次消毒毀形,院感科管理人員監督處理;第三,病人的排泄物、大小便進入下水道,由醫院的水處理站集中消毒后排放。
我們認為現行的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有關部門管理不夠規范,未完全落實相關制度,監督機制不夠嚴密 [6] ;分類不夠科學,造成垃圾量大,不利有效防止污染;病房的垃圾每日只清運一次不能滿足一些大科室的需要,有些垃圾要在病房存放到第二天才得到運出 [7] ;臨床工作人員忙于開展業務,在配合處理醫療廢物方面不夠積極主動;工作人員在醫療廢物處理過程中的防護不夠規范。
3 處理醫療廢物的措施
3.1 制定醫療廢物處理的有關方案 按照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制定“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首先,建立組織機構,成立管理小組。各科主任、醫院感染組長、護士長為小組成員。明確責任分工,臨床科室負責廢物的分類、收集、裝包、封口,服務公司負責醫療廢物的清運,房產基建科負責醫療廢物的暫時存放和與特種垃圾廠交接轉運。醫院感染科進行嚴格監控,以及對醫療廢物的分類、清運、處理“三環節”和操作規程、人員防護等提出指導意見,再就是制定獎罰方案 [8] ,將醫療廢物管理納入醫院感染質量檢查項目,進行醫療質量評分,與科室獎金掛鉤。
3.2 加強宣傳,提高醫務人員的意識 宣傳有關醫療廢物的危害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醫務人員環境衛生意識和“標準預防”意識 [9] ,促進人們積極地配合醫療廢物管理。
3.3 注重分類回收醫療廢物 醫療廢物分為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在執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基礎上著重處理好感染性廢物。嚴格分類收集,用有色袋分裝 [10] ,便于重點處理,防止污染環境及傳播疾病。
3.4 提高醫療廢物處理工作效率,后勤服務于臨床 過去的醫療廢物每日清運一次,現在改為即產即清。過去,行政管理辦法是要求使用過的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等在病房內進行消毒和初毀形?,F在改為由工人收到暫存地集中消毒毀形。減輕臨床工作量,避免造成污染 [11] 。
3.5 接觸醫療廢物的工作人員應注意個人防護 嚴格著裝操作,掌握消毒隔離常識,防止醫療垃圾滲透和污染,一旦自身被污染或被銳器刺傷時要立即采取處理措施 [12] 。
3.6 支持和鼓勵每個公民對醫療廢物管理中的違規違法行為進行舉報 醫院職工發現有以下情況均可報告醫院感染科。如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在非指定地點收集、存放、或傾倒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流失、滲漏、污染環境和威脅人體健康;未經允許打開密封的醫療廢物等等??可贁倒芾砣藛T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發動全體人員對身邊的醫療廢物多關注一點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0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2003.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醫療廢物分類目錄,2003.
4 李月東.醫療廢物的管理.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0,10(2):139.
5 張屹.醫療廢物處理現狀及對策分析.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3,13(5):154.
6 徐淑慧,高文花.醫療垃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醫藥動物防治,2002,18(1):51-52.
7 梁道寶,李書建.醫療垃圾集中處理管理模式探討.中國公共衛生,2002,18(2):252-253.
8 Escaf M,Shurtleff S.A program for reducing biomedical waste:the Wellesley Hospital experience.Canadian Journal Infect Control,1996,11(1):7.
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規范,2002,4.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警示標識規定,2003,
一、考核范圍
主要督查考核危險廢物涉廢單位、涉廢單位開展危險廢物組織規范化管理工作情況??己似髽I范圍如下:
1、產廢企業全部進行考核。
2、重點考核企業有。
其他產廢單位:醫療機構、機動車保養維修單位、實驗室。
二、考核內容
主要是考核規范化管理指標及抽查表中所列的27項內容的完成情況。
三、考核方式
1、查看工作資料??己艘幏痘芾碇笜思俺椴楸碇兴械?7項內容。
2、現場檢查抽查。實地檢查受考核單位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相關要求落實情況,對照《管理指標及抽查表》進行打分,并填寫《被考核單位基本情況記錄表》。
3、督查考核打分。根據實地檢查結果,按照《評級指標》對受考核企業進行綜合打分,提出整改意見和要求。
四、責任單位
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由環境監察大隊固廢科具體承擔,負責制定工作方案,成立考核組,組織開展實地考核,對考核結果進行通報總結。
組長負責全面的考核工作,副組長負責審核工作方案、計劃、和考核結果,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組員負責對照考核標準進行現場逐項考核。
五、時間安排
1、制定方案(2020年1月)。制定《2020年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
2、企業自查(2020年3月)。各產廢單位對照《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指標體系》,從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建設與落實情況、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檔案臺賬建立情況等方面,進行自檢自查,對發現的問題即刻組織整改。
3、本級考核(縣級)(2020年4月)。環境保護局對本轄區內產廢單位危險廢物進行考核,參照《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指標體系及抽查表》,對產廢單位進行考核、打分,填寫《被抽查單位基本情況記錄表》。
4、本級自評(縣級)(2020年4月)。對照《評級指標》對本轄區危險廢物督查考核工作進行自評打分,總結本年度規范化管理考核情況,制定下年度督查考核工作方案。
六、考核結果應用
1、考核結果分為3個等級:90分以上為A,60分至89分為B,59分以下為C。
2、對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評級為A的涉廢企業及危險廢物經營單位進行全通報表揚;對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評級為C的涉廢企業及危險廢物經營單位進行全通報,對在考核過程中發現的企業違法行為,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進行查處。
七、有關要求
按照上級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2020年衛生健康監督工作以保障全縣廣大群眾健康為中心,以醫療衛生、職業衛生、生活飲用水、醫療美容、公共場所等為重點,以“雙隨機一公開”為手段,嚴厲打擊醫療衛生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做到全方位無死角,確保監督效果。
一、按照市衛生健康委通知要求,重點開展好住宿場所衛生問題專項整治活動,規范住宿場所客房衛生清掃和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潔工作,打擊違法行為,強化公共場所主體責任落實。
二、按照市關于印發開展消毒產品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3月起對消毒產品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進貨記錄等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制度執行情況、索證情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查驗情況。
三、按照邢衛法監號文件要求,關于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要求,10月底前重點做好打擊無證行醫、非醫師行醫、雇傭醫托、誤導招攬、誘導消費、價格欺詐、術中加價等行為,嚴打虛假醫療宣傳等行為。
四、開展雙隨機監督抽查工作。按照邢衛法監號文件要求,11月底前嚴格執行國家雙隨機下達的抽查任務,按照規定的時間節點和檢查內容,合理安排抽查時間和人員,確保按時完成國家抽檢任務,抽查后7日內做好事后公開工作。
五、中醫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專項監督檢查。出租承包科室、超出登記范圍開展診療活動、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違規開展限制類技術、違規開展禁止類技術、違規中醫醫療廣告、虛假宣傳、違反《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要求、違反院感防控、消毒隔離有關要求、違反預檢分診有關要求、違反醫療廢物處理有關要求、非醫療機構(各類養生保健機構、黑診所等)。
六、醫療廢物專項監督檢查。根據邢衛法監號文件要求,對醫療機構、隔離點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存進行監督檢查。
七、加強醫療衛生機構依法執業管理。重點對人員資質、科室設置、許可證校驗、執業行為、藥品管理、傳染病防控、消毒、污水處理等進行監督檢查,確保醫療環境安全。
八、加強生活飲用水和餐飲具消毒監管,每季度對集中供水的水質和供水環境進行監督檢查,每半年對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備案、運營環境及污水處理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九、加強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手術的監督檢查,每季度對施術單位孕后終止妊娠手術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加強村級醫療機構非法使用B超機和B超機許可使用單位非法開展胎兒性別鑒定情況的監督檢查。
Whole Course Manage of Medical Treatment Trash in Our Hospital
Key words:Medical treatment trash ;Whole course manage ;Stop harm
隨著醫學科學的不斷發展,醫療廢物的產生、管理及其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為加強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減少醫院環境的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傳播,避免其對社會和醫務人員的直接損害,根據國家和衛生部有關文件,我院實行對醫療廢物從“產生、包裝、收集、運送、處置”全程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產生、包裝管理
根據《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醫療廢物分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5類。各科室每天對產生的不同醫療廢物均按照要求,嚴格分類、包裝,院領導專門訂制符合國家環保局和衛生部要求的標準黃色醫用垃圾袋,上面印有黑色警示標識和醫院名稱。并購置了專用利器盒、密閉醫用垃圾桶、垃圾車、醫用垃圾焚燒爐,經我區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后開始投入使用。
1.1 感染性廢物 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用品,一次性醫療器械,及被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全部裝入防滲漏的標準醫用垃圾袋中,達到3/4滿時用繩子扎緊袋口,貼上標鑒,注明科室、日期、類別,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用品不需再浸泡消毒、毀形,供應室按各科當日使用數量補充次日使用量,這樣既節省了消毒液又降低了護士勞動量;傳染患者及疑似患者的生活垃圾和醫用垃圾裝入雙層醫用垃圾袋中,并及時扎口密封,其排泄物按《消毒技術規范》要求嚴格消毒后排入污水處理系統;檢驗科的細菌培養基、標本等危險廢物,在檢驗科就地壓力蒸汽滅菌后裝入雙層醫用垃圾袋中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血液、血清裝入雙層醫用垃圾袋中,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
1.2 病理性廢物 病理室病理切片后的組織、病理臘塊用甲醛浸泡,婦產科、手術室產生的胎盤、人體組織等儲存在冷藏柜內,當天下午均裝入醫用垃圾袋中,扎緊封口,貼上標鑒、注明科室、日期、類別。
1.3 損傷性廢物 診療用后的針頭、縫合針、刀片、手術鋸、玻璃試管、玻璃安瓴、載玻片等,放置于防滲漏、防銳器穿透的專用利器盒內,并在盒面標鑒、注明科室、日期。
1.4 藥物性垃圾 少量的藥物性垃圾,可混入到感染性垃圾中,但在標鑒上須特別注明,多量的藥物性垃圾,如藥房報廢的藥品等,請示藥品監督部門指導處理。
1.5 化學性廢物 廢消毒劑,如過期的過氧乙酸加等量水放置1周后倒入下水道;放射科和檢驗科產生的化學試劑按規定比例稀釋后放置一定時間倒入下水道;口腔科廢棄的銀汞材料收集在盛有鹽水的容器內,深度達17 cm以上;各科報廢血壓計中的汞由設備維修科收集,作為修舊利廢再使用。
2 收集、運送、處置管理
對感染性廢物和病理性廢物,醫院責成一名專職人員(經培訓后上崗)每天下午固定時間從各科室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與科室當班人員認真交接、簽字登記后(醫院印制統一的醫療廢物交接聯單)裝入密閉醫用垃圾車內、按規定的路線送到焚燒爐處,再與焚燒人員(經培訓后上崗)交接、簽字登記。工作結束后由專職人員對運送、貯存醫用垃圾的工具、場所進行清潔和消毒。全院醫用垃圾日產日清,登記資料最后由后勤科統一保存。
3 加大督查力度,實現目標考核管理
為使《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貫徹落實到位,醫院領導親自抓此項工作,將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列入到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方案中,進行具體的量化,加強考核力度,由感染科人員深入全院各科室,對照標準逐項檢查,每月考核一次,與獎金掛鉤,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做考核后反饋。通過抓環節、堵漏洞、加大檢查力度,使我院醫療廢物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法制化軌道。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工作牽涉面廣,相互協調部門多,所有相關科室及工作人員均要認真負責任。我院通過以上對醫療廢物從產生、分類、包裝到運送、處置,環環緊扣、層層把關、不留漏洞、不留死角,保證了醫療廢物不流失、不泄漏、不擴散,減少了環境污染,降低了醫務人員的職業風險,減輕了護士非護理性工作量,節約了消毒液,杜絕了醫療廢物對社會造成的危害。
參考文獻:
[1] 姚林燕.依法管理醫療廢物[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4,14(8):912913.
[2] 沈谷雨,朱立紅,黃惠芳.控制醫院感染不容忽視醫療廢物的管理,2006,16(1):73.
一、醫療機構依法執業監督1、依法執業監管:重點是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開展診療活動的“黑診所”;醫療機構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開展診療活動及無處方權開處方;醫療機構出租、承包科室、超登記范圍行醫及非法為他人進行胎兒性別鑒定或選擇性別終止妊娠手術的行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從事醫療美容診療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以及未經審批擅自從事醫療美容診療活動的醫療機構。醫療機構監督覆蓋率達到100%,并建立健全分戶檔案,對醫療機構有關人員進行培訓。
2、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加強與相關部門配合,打擊非法行醫,具體內容詳見《縣2012年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方案》。
3、醫療廣告監督:定期和不定期開展電視(臺)、報紙(今日)、戶外醫療廣告進行監測,對虛假醫療廣告的醫療機構進行監管,按《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查處。2012年每月上旬集中監測,其它時間為不定期監測(監管計劃見附件4)。
4、采供血機構執法檢查:加強對縣同路單采血漿站及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的監督管理,預防和控制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保障供血漿者健康,保證原料血漿質量,監督頻次每年不少于4次(監管計劃見附件3)。
5、放射衛生監管:加強醫療機構放射許可和對取得《放射診療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日常監督,重點抓好人員資質管理,規范放射衛生技術服務行為。放射衛生監督覆蓋率100%,放射診療防護監測率100%(監管計劃見附件1)。
二、傳染病防治監督重點
1、重點傳染病防治監督檢查:加強冬春季節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及夏季腸道傳染病防治監督檢查。主要對各級各類的醫療、疾病控制機構疫情報告(監管計劃見附件2)、感染科(組織)的設置、實驗室生物安全、醫療廢物及候診室等公共場所的消毒管理情況進行執法檢查。
2、傳染病防治情況綜合執法檢查:制定傳染病防治綜合執法檢查方案,今年4月—9月主要對醫療保健、疾病控制、同路單采血漿站及計劃生育服務站的傳染病疫情報告、消毒、醫療廢物、消毒產品及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管理情況進行執法檢查;
3、實驗室生物安全:重點檢查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組織、制度建設及落實、工作人員培訓防護及醫療廢物的管理。檢查對象是醫療保健、疾病預防機構、同路單采血漿站。檢查時間安排在2012年4月—9月。
4、疫情報告:2012年5月—10月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傳染病診治、轉診、報告進行執法檢查;對疾病控制機構的傳染病疫情網絡管理、報告審核、疫情分析等進行執法檢查。檢查對象:各級各類醫療保健機構、同路單采血漿站、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
5、醫療廢物:4月—9月主要對醫療保健、疾病控制、同路單采血漿站及計劃生育服務站的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處置、人員防護情況進行執法檢查。
6、醫院消毒:重點對一級以上醫療機構的消毒供應室、手術室及口腔科(診所)、血透室的消毒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7、消毒產品:重點對消毒產品的經營銷售及使用單位進行監督檢查。主要檢查經營銷售及使用單位的消毒產品的索證、消毒產品的標識等,檢查對象: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藥店、商場超市。
8、疫苗流通領域:對疾病控制中心及預防接種門診的規范管理及疫苗流通領域進行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