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讀數方法范文

讀數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讀數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讀數方法

第1篇:讀數方法范文

如圖1(詳見書)。圖中A為外測量爪,用于測量外徑、長度、零件厚度等;B為內測量爪,用于測量槽的寬度或管的內徑等;C為深度尺,用于測量槽和筒的深度等。

2測微原理,讀數方法

2.1測微原理,讀數方法

下面主要以10分度游標卡尺為例說明。如課本圖實-2(重畫于圖2),當左右測量爪重合時,游標尺的零刻線與主尺上的零刻線對齊,此時只有游標尺上的第十條刻線與主尺上的第九條對齊,其它均不對齊。主尺上每一小格寬度為1毫米,游標尺上有10個小格(這種游標尺稱為10分游標),將主尺上9格(即9毫米)分成10等份,故游標尺上的每一小格為主尺上的9/10,即0.9毫米,這樣游標尺上每一小格比主尺的每一小格相差0.1毫米。主尺和游標尺上對應的一等份差值,叫精確度(用K表示),它體現了測量的準確程度,游標卡尺正是利用主尺和游標尺上每一小格之差,來達到提高精確度的目的,這種方法叫示差法。

常用卡尺中的20分度尺,是把游標總長19mm等分為20小格;50分度尺則是把游標總長49mm等分為50小格,故它們的精度K分別為120mm=0.05mm和150mm=0.02mm。

如圖3為10分度游標卡尺測量某物體長度的示意圖,此時游標尺上的第六條刻度線與主尺上的某一條對齊,則被測物體的長度(即兩個0刻線之間的距離)為:

這就是教材上“被測薄片的厚度不超過1毫米時,游標尺上第幾條線與主尺的某一刻線重合,就表示薄片的厚度是零點幾毫米。”的來歷。游標測微原理是利用游標分度與主尺分度的微小差異,把微小量累積起來進行對比而判定讀數的。如圖4是用游標卡尺測物體ab長度的示意圖,物體ab的長度即兩個零刻度之間的長度,也就是兩個測量爪之間的長度。測量時物體的a端與主尺的零刻線對齊,b端在主尺的第七與第八條刻線之間,顯然,物體的長度比主尺的七格多ΔL。將游標的零刻線與被測物體的b端緊密接觸,查得游標的第六條刻線與主尺上的刻線對齊,故物體的長度為:L=L0+nK=7mm+6×0.1mm=7.6mm,即主尺上的讀數L0加上游標上的讀數nK。

讀數規律:整毫米數由主尺上讀出,小于1毫米的數從游標尺上讀出。公式L=L0+nK中,對10分游標K取1/10毫米(即0.1毫米);對20分游標K取1/20毫米(0.05毫米);對50分游標K取1/50毫米(即0.02毫米)。

2.2為什么20分度和50分度卡尺不估讀呢?

對50分度和20分度的游標,在判定游標尺上哪一條與主尺上某一條對齊時,已經很費勁了。似乎不止一條對齊了,此時只能根據經驗估計哪一條對得較齊,就已經有估讀了,故按上述規律讀數時不再估讀了。實際上10分度卡尺往往也不估讀。

2.3究竟如何判游標的“0”刻度線是否與主尺上某刻度線對齊?

依據前述原理,若游標的零刻度線與主尺某刻線真正對齊,則游標的最后一條刻度線必然與主尺另外一條刻度對齊。故要判斷游標的零刻度線是否與主尺某刻度線真正對齊,應看游標的最后一條刻度線是否對齊主尺上的另外一條刻度線,據此,2003年全國高考理綜23題圖2(見圖5)中的放大圖應設置在游標的最末一條刻度線處,且對準5.7cm處主尺刻度線,才有答案0.800厘米的得出。

2.4一個普適的卡尺讀數方法

測量結果=游標上0刻度線以前的主尺毫米數(L0)+對準主尺某刻度線上非零刻度線數(n)乘以精度(k),簡記:結果=L0+nK。

說明上法中游標0刻度線以前?意指,當認為游標零刻線已對準主尺某刻度線時,L0不能記錄主尺上該刻度線的數據,而應記錄為主尺上該刻度線的前一條刻度線數據。“非零刻度線”是指n不能取零。

3鞏固提高,加深拓寬

對照教材上的幾幅力(課本實圖-3、實圖-4),練習20分游標和50分游標的讀數。

思考由測量結果42.7毫米推算出游標上的第幾條刻線與主尺上的哪條刻線對齊?

第2篇:讀數方法范文

關鍵詞:圖像識別;減影法;指針

中圖分類號:TP391.41

指針式儀表廣泛存在于現代生產、生活中,如電壓表、電流表、水溫表、水壓表等,在電力、石油、化工等行業中,指針式儀表的使用量尤為巨大。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該類儀表在檢測、使用過程中的自動化讀數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強烈,因為在儀表檢測過程中技術人員從事的工作是高重復型、易疲勞的乏味勞動,檢測結果既易受人為因素影響,也易受環境因素影響,如天氣、環境、人的健康(如視力、視疲勞)狀況,這些主客觀因素對檢測結果必然帶來不可預知的負面效果,即檢測的不確定性程度增加。在儀表的使用過程中,很多時候依賴人員的現場讀數來記錄某個特定的工作狀態,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工作環境中(如高噪聲、高溫、潮濕、有毒、有異味),不適宜甚至不允許人員進入,這時更需要一種替代人工角色能完成儀表讀數的系統。

基于圖像識別的指針讀數方法,就是以取代人工讀數,實現自動讀數功能為目標,以期達到既準確又高效地實現指針讀數的目的。

1 圖像識別方法介紹

圖像識別是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和其他光學設備結合體,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延伸。圖像識別最大的優點在于處理的顏色、灰度范圍遠比人類視覺的要廣泛得多,識別精度也是人眼所不可企及的范圍。

圖像識別過程包括灰度化圖像、濾波去噪、二值化圖像、圖像增強、圖像分割等技術,實現圖像識別是一項系統工程。

1962年美國學者Paul Hough提出Hough變換[1],Hough變換實現從圖像空間到參數空間的映射關系,為圖像識別開啟智慧之門。2001年JiangLong Zhu利用小波變換對車牌圖像進行識別 [2]。2004年,陶唐飛提出了一種綜合應用邊緣檢測和區域生長方法的圖像分割方法。先對圖像進行邊緣提取,得到邊緣像素點集,然后利用該點集的平均灰度和目標區域的連通性作為生長判決條件,采用區域生長法實現圖像分割[3,4]。

2004年,吉文華等提出了基于區域搜索算法的自動圖像邊緣提取和分割算法[5],并用實驗證明了該算法的優越性能。2006年,唐艷等提出一種基于一邊緣檢測和區域合并的圖像組合分割算法[6],算法是采用某種相似性準則對原始圖像進行檢測,從不同的種子出發可以到達各自區域的邊緣,對這些邊緣加以標注,采用相似性規則合并處里,獲取同質性和連通性俱佳的目標圖像。

華南理工大學何智杰在指針讀數領域提出條件霍夫變換(Constrained Hough Transfer),結合中心投影分析,并通過一種迭代方法,實現刻度識別[7]。南京工業大學戴海港等針對精度等級為0.5級的高精度指針式儀表的判讀[8],提出了一種使用霍夫變換相與減影法結合的指針式儀表自動識別系統。由于運算量的減少,導致速度提升較快,使系統的實時性指標得到大幅度提高,滿足儀表自動判讀的要求,他具有很高的自動判讀精度,符合工業控制的需要。

2 指針圖像識別系統設計

根據指針儀表圖像采集的要求,系統主要包含設備初始化、圖像采集、圖像處理、數據存儲四大部分,其中圖像處理部分是核心,需運用多項圖像處理的技術。系統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 指針儀表圖像識別系統結構圖

系統結構圖中各部分功能設計:

(1)設備初始化:檢測照相機與打印機設備的連接情況,保證設備正常連接,完成接口間的初始化工作;

(2)儀表圖像采集:通過一個聯機控制程序連接圖像采集軟件和數碼相機,該程序可以預覽數碼相機的動態取景內容、控制相機快門的釋放、調整相機的拍攝模式、白平衡、光圈、快門等各種設置;拍攝的照片可以立即通過USB等接口傳入到人像采集軟件,進行編輯處理;

(3)儀表圖像處理:對獲取的圖像進行自動裁剪、縮放處理,得到尺寸要求符合規范的圖像(800×600);能自動完成色彩修正進和行各種顏色方案的調整,包括RGB值調整,亮度與對比度調整,色調與飽和度調整等;依據圖像特有性質,對儀表指針特征進行提取,根據指針偏角和儀表量程得到讀數;

(4)保存圖像及讀數:根據需要把采集的圖像按JPEG文件格式存儲在圖像庫中,處理后得到的讀數同步保存;

四部分緊密結合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能夠快速、高效地實現儀表自動檢測。

3 關鍵技術

3.1 圖像灰度化算法

采集的圖像是24位真彩色圖像,R、G、B分別代表紅、綠、藍三種顏色,分度化就是把三種顏色分量按照一定比例轉換成為灰度值。轉換公式為:I=0.3R+0.596G+O.11B,該方法是早期采用的加權轉換法,其中I作為灰度圖像相應像素點的像素值,I取值范圍為0―255式中的三個系數為經驗值,R、G、B分別為像素的三個分量,紅、綠、藍。

3.2 中值濾波去噪

由于環境、設備等因素的影響,圖像采集、處理、傳輸過程中會帶來噪聲,為了消除噪聲平滑圖像,人們在空間域、頻率域研究了多種方法,設計出多種線性濾波、非線性濾波器和自適應濾波器,其中在空間域最常見的兩種濾波器是中職濾波和均值濾波,他們有著設計簡單、運算速度快等共同優點。

3.3 圖像二值化

灰度圖像有256個級別,在一些特定的場合,我們對圖像的灰度級別并不關心,有時候只要能區分黑白兩種色系就能夠解決問題,即明、暗(俗稱黑白)兩種區別色。如何把256級灰度圖像轉變成2種色系的圖像,這一轉換過程我們通稱灰度化。通常我們可以把圖像理解成背景和前景,如把背景區域的像素值設為“1”,把目標區域的像素值設為“0”,反之得到的圖像可以稱之為反白。簡單而言,我們可以把灰度級大于127的像素值設為“1”,其余的統統設為“0”。然后這樣得到的圖像并不是我們需要的圖像,如何合理有效地對這個分界值進行設定,這才是研究圖像二值化技術的關鍵,也成為閥值技術。

為取得好的二值化圖像效果,在閥值分割的算法中不把邊緣區域像素統計進來,使統計結果只反映指針和刻度所在的局部區域的最佳分割閉值。以此局部區域的最佳分割閉值來對整幅圖像進行二值化。采用這種目標區域Otsu法二值化的方法,指針和刻度所在區域就能獲得最佳的二值化效果。方法如下:

設圖象包含L個灰度級(0,1…,L-1),灰度值為i的的象素點數為Ni ,圖象總的象素點數為N=N0+N1+...+N(L-1)。灰度值為i的點的概率為:

P(i)=N(i)/N。

門限t將整幅圖象分為暗區c1和亮區c2兩類,則類間方差σ是t的函數:

σ=a1*a2(u1-u2)^2

Otsu算法的依據就是類間方差最大。

目標區域的確定可以采用窗口像素平均值分割的辦法。步驟如下:

(1)輸入圖像指針,該指針可以訪問到每一個像素,起始點為圖像初點;

(2)用一個窗口(5×5)作為運算模板,該模板根據需要可以調整大小;

(3)對窗口內像素點求像素平均值,該均值作為二值化的依據;

(4)根據經驗值,若某一窗口經過運算的平均值符合設定條件,則把該模板所處位置的像素統統記為“0”值;

(5)重復上述第三、四步驟直至遍歷整個圖像。

3.4 圖像分割

在針對儀表圖像二值化信息進行仔細分析后,發現在拍攝角度相對穩定,環境變化影響程度低的情況下,每次得到的二值化圖像差異很小,變化的是指針,不變的是表盤。基于儀表圖像變化很微弱的實際情況,最后選用運算速度極快的減影法來獲取目標圖像。

減影法[8]提取指針。根據圖像動靜態特性,選取兩幅圖像進行異或操作,動態變化的是指針,不同時刻采集的圖像指針不同,即減影法操作得到的值記為1(指針),相對靜態不變的是表盤圖像,即減影法操作中為相同的部分記為0(即表盤),圖2所示圖像為0刻度指針圖像與待識別指針運算結果,這兩根指針夾角的大小就是待識別指針偏離零刻度指針的角度大小。

圖2 減差影處理后存在二值圖像(為便于觀察作反色處理) 右圖為去干擾圖像

4 改進的快速指針讀數方法

經過圖像分割,獲得指針偏轉圖像(如圖3所示),接下來只需要處理指針具體偏轉角度。

圖3坐標變換示意圖

把指針的偏轉角轉化為對應的讀數。為獲得偏轉角度,根據指針的直線特性如圖3所示,為高度為height,寬度為width的圖像,經減影法處理后得到的示意圖。此時表盤上有兩根指針,分別為零刻度指針和待識別讀數指針。指針讀數識別過程如下:

(1)獲得指針的某一個像素。初始化圖像的所有點,設為未訪問(即可訪問)。用一根高度為height/2的線去掃描圖像,從圖中可以看出,可以分別找到兩根指針的其中一個點,并設置改點已訪問(即下次不需要再訪問,用于防止較大的噪聲);

(2)找到直線更多的像素(如40個像素)。考慮到噪聲影響,用步驟1中的像素作為出發點,分別向上、下兩個方向生成兩段線段,各像素設置訪問標志,并記下個像素的坐標值(x,y),和像素總個數。

(3)求出指針的直線方程式。根據兩個方向上最后找到的像素點,如零刻度指針上的兩個像素坐標(x1,y1),(x2,y2),分別代入直線方程y=kx+b,即得到如下兩個方程式:

y1=k1x1+b1 (1)

y2=k1x2+b1 (2)

求解公式(1),(2)聯立方程,可求出

k1=(y1-y2)/(x1-x2) (3)

b1=y1-x1*(y1-y2)/(x1-x2) (4)

即求出零刻度指針直線方程為:

y1=k1x+b1 (5)

同理可以求出待識別指針方程:

y2=k2x+b2 (6)

由公式5,6聯立方程,可求出兩根指針線的交點坐標(x0,y0),如圖2所示中的延長線交點,y0可能會落在圖像區域意外,即大于height值。為簡化圖像識別難度,在儀表圖像采集時盡量保證圖像表盤的半程值位于垂直中線位置,即交點坐標的橫坐標x值應為width/2(即圖像的一般寬度)。實驗中,初始采集階段成為系統學習階段,如果求解的x值偏離3個像素以上,即|x0-width/2|≥3,則反饋信息為:圖像采集時未對準中間刻度值,要求校正,請調整后重新采集。

(4)坐標變換。以上3步都符合要求和,把交點坐標(x0,y0)設置為新的原點,此時原來的點坐標(x1,y1),(x2,y2),經轉換后為(x1-x0,y0-y1),(x2-x0,y0-y2)。

(5)分別求出圖3中所示的兩個內角的弧度,即θ、β的值。設(x1,y1)為遠端點,則

tgθ=|(x1-x0)|/(y0-y1) (7)

所以有

θ=arctg|(x1-x0)|/(y0-y1) (8)

同理可以求出β值,求β時用實際運算值參與運算,不需要求絕對值。

(6)計算指針讀數。設儀表半程值為V,則讀數為:(1+β/θ)V。當β為正值時,表示待識別指針位于標的右半區(如圖3中所示),所以實際值大于V,當β為負值時,表示待識別指針位于標的左半區,識別的讀數值小于V。

該算法速度快、識別率高,與曲線擬合、模式匹配等算法相比具有明顯優勢。

5 結束語

通過大量試驗證明,該算法速度快、效率高,正確識別有效率在99%以上。實踐中也發現,由于環境等因素影響,有時會產生誤差,最主要的誤差來源是算法中要求待識別儀表半程刻度需垂直于圖像中央,這時效果最佳,誤差最小。后期將通過智能處理來克服對硬性條件的依賴。

參考文獻:

[1]劉義生.基于立體視覺的汽車儀表檢測系統的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0,24-30.

[2]趙春江.C#數字圖像處理算法經典實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220-221.

[3]陶唐飛,韓崇昭,代雪峰等.綜合邊緣檢測和區域生長的紅外圖像分割方法[J].光電工程,2004,31(10):50-52,68.

[4]單麗杰,劉鐵軍,朱丹等.一種新的結合區域與邊緣特征的目標提取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4(21):98-99,103.

[5]吉文華,于慧敏.基于任意種子區域搜尋的自動圖像邊緣提取和分割算法[J].電視技術,2004(10):16-17,36.

[6]唐艷,李禹.基于MSP-ROA邊緣檢測和區域合并的圖像組合分割方法[J].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06(3):108-110.

[7]何智杰,張彬,金連文.高精度指針儀表自動讀數識別方法[J].計算機輔助工程,2006,15(3):9-12.

[8]戴海港,宮寧生,郇洪江.基于圖像處理技術的高精度儀表的自動判讀[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10,37(8):131-132.

第3篇:讀數方法范文

是專家——猜題目、背課文之能,世間少有。但為知識而讀書可以幫助考試,為考試而讀書卻未必可助

知識的增長。知識是讀書的目的( An End );考試只是一個方法( A Means)。然而香港學生(或教

育制度),卻很顯然地將這兩佯東西顛倒過來。

我可在四個大前提下給學生們建議一些實用的讀書方法。若能習慣運用,不但可以減輕考試的

壓力。而對更重要的知識投資會是事半功倍的。

一、以理解代替記憶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課程比較容易記得。但理解其實并不是輔助記憶——理解是記憶的代替。

強記理論不僅是很難記得準確:當需要應用時,強記的理論根本無濟干事。明白了理論的基本概念及含

義,你會突然覺得你的記憶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簡單,明白了的東西就不用死記。但理論的理解有不同

的深度,也有不同的準確性。理解愈深愈準確,記憶就愈清楚,而應用起來就愈能得心應手。所以讀書

要貫通——理論上的不同重點的聯帶關系要明白;要徹底——概念或原則的演變要清楚。

要在這些方面有顯著的進步易如反掌,而學生也不需多花時間。他只要能改三個壞習慣,一年

內就會判若兩人。

第一個壞習慣,就是上課時“狂”抄筆記。筆記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無的。這是因為抄筆記

有一個無法補救的缺點——聽講時抄筆記分心太大!將不明白的東西抄下來,而忽略了要專心理解講者

的要點,是得不償失。我肯定這是一般香港學生的壞習慣。例如好幾次我故意將頗明顯的錯誤寫在黑板

上, 200多學生中竟無一人發覺,只知低著頭忙將錯誤抄在筆記上。

筆記有兩個用途。①將明白了的內容,筆記要點。但若覺得只記要點都引起分心,就應放棄筆

記。明白了講者的內容是決不會在幾天之內忘記的。很多講者的資料在書本上可以找到,而在書本上沒

有的可在課后補記。老師與書本的主要分別,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課主要是學習老師的思

想推理方法。②在上課聽不懂的,若見同學大多而不便發問,就可用筆記寫下不明之處,于課后問老師

或同學。換言之,用筆記記下不明白的要比記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個壞習慣,就是將課程內的每個課題分開讀,而忽略了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系,理解就因

此無法融會貫通。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將每一個課題分開讀,強記,一見試題,不管問甚么,只要是似

乎與某課題有關,就大“開水喉”,希望“撞”中——這是第二個壞習慣最明顯的例子。

要改這個壞習慣,就要在讀完某一個課題,或書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獨立的某一節之

后,要花少許時間去細想節與節、章與章、或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系。能稍知這些必有的連帶關系,理

解的增長就一日千里。這是因為在任何一個學術的范圍內,人類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開來讀,會覺得

是多而難記;連貫起來,要知要記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學術都是從幾個單元的基礎互輔而成,然后帶動

千變萬化的應用。學得愈精,所知的就愈基本。若忽略了課題之間的連貫性,就不得其門而入。

第三個壞習慣,主要是指大學生的,就是在選課的時候,只想選較容易的或講課動聽的老師。

其實定了某一系之后,選課應以老師學問的淵博為準則,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跟一個高手學習,得其十

之一、二,遠勝跟一個平庸的學得十之八九。這是因為在任何一門學術里面所分開的各種科目,都是殊

途同歸。理解力的增長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異。老師若不是有相當本領,就不能啟發學生去找尋

不同科目之間的通論。轉貼于

二、興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燒起來的

我們都知道自己有興趣的科目會讀得較好。但興趣可不是培養出來的。只有總想能在某科目上

集中,才能產生興趣。可以培養出來的是集中的能力。無論任何科目,無論這科目是跟你的興趣相差多

遠,只要你能對之集中思想,興趣即盎然而生。

對著書本幾小時卻心不在焉,遠比不上幾十分鐘的全神灌注。認為不夠時間讀書的學生都是因

為不夠集中力。就算是讀大學,每天課后能思想集中兩三小時也已足夠。要培養集中力也很簡單。第一、

分配時間——讀書的時間不需多,但要連貫。明知會被打擾的時間就不應讀書。第二、不打算讀書的時

間要盡量離開書本——“餓書”可加強讀書時的集中力。第三,讀書時若覺得稍有勉強,就應索性不讀

而等待較有心情的時候——厭書是大忌。要記著,只要能集中,讀書所需的時間是很少的。

將一只手表放在書桌上。先看手表,然后開始讀書或做功課。若你發覺能常常在 30 分鐘內完

全不記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讀書對都完全忘記外物 1小時以上,你就不用擔

心你的集中力。

三、問比答重要

很多學生怕發問的原因,是怕老師或同學認為他問得太淺或太蠢,令人發笑。但學而不問,不

是真正的學習。發問的第一個黃金定律就是要臉皮厚!就算是問題再淺;不明白的就要問;無論任何人,

只要能給你答案,你都可以問。

從來沒有問題是太淺的。正相反,在學術上有很多重要的發現都是由三幾個淺之又淺的問題問

出來的。學術上的進展往往墓靠盲拳打死老師傅。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學者之所以要教書,就是因為年輕

學生能提出的淺問題,往往是一個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雖然沒有問得太淺這回事,但愚蠢的問

題卻是不勝枚舉。求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學甚么問題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發問,就很難學得其

中奧妙。

老師因為學生多而不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花很多時間。認真的學生就應該在發向前先作準備工

夫。這工夫是求學上的一個重要過程。孔子說得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

“知”與“不知”,最容易就是做發問前的準備工夫。這準備工夫大致上有三個步驟——

第一、問題可分三類—— A、“是甚么”( What ), B、“怎樣辦”( How?), C,“為

甚么”( why)。學生要先斷定問題是那一類。 A類問的是事實: B類問的是方法: C類問的是理論。

問題一經斷定是那一類,學生就應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那方面的,因而可免卻混淆。若要問的

問題包括是多過一類的,就要將問題以類分開。這一分就可顯出自己的“不知”所在。第二、要盡量去

將問題加上特性。換言之,你要問的一點是愈尖愈好。第三、在問老師之前,學生要先問自己問題的答

案是否可輕易地在書本上找到。若然,就不應花老師的時間。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驟發問題,答案是自

己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的。若仍須問老師的話,你發問前的準備工作會使他覺得你是孺子可教。

四、書分三讀——大意、細節、重點

學生坐下來對著書本,拿起尺,用顏色筆加底線及其他強調記號。讀了一遍,行行都有記號,

這是毀書,不是讀書。書要分三讀。

第一讀是快讀,讀大意,但求知道所讀的一章究竟是關于甚么問題。快讀就是翻書,跳讀;讀

字而不讀全句,務求得到一個大概的印象。翻得慣了,速度可以快得驚人。讀大意,快翻兩三次的效果

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讀是慢讀,讀細節,務求明白內容。在這第二讀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

鉛筆在頁旁作問號,但其他底線或記號卻不可用。第三讀是選讀,讀重點。強調記號是要到這最后一關

才加上去的,因為哪一點是重點要在細讀后才能選出來。而需要先經兩讀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沒有經過

一快一慢,選重點很容易會選錯了。

在大學里,選擇書本閱讀是極其重要的。好的書或文章應該重讀又重讀;平凡的一次快讀便已

足夠。在研究院的一流學生,選讀物的時間往往要讀書的時間多。

第4篇:讀數方法范文

1、清洗牛肚時一定要把它翻過來,用剪刀把它里面的肥油減掉再清洗,這樣才能洗干凈;

2、減掉肥油以后還要取適量的堿面涂抹在牛肚表面,源巖蠢并用手反復揉搓,搓3~5分鐘后用清水洗凈;

3、再取適量食用鹽和面粉放在一起調勻,涂抹在牛肚表面繼續揉搓,這樣面粉和鹽與牛肚表面接觸后,就能讓它表面的臟東西全部脫落,并能去除牛肚的腥味,反復揉搓四五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凈;

4、最后再用白醋涂抹牛肚,反復揉搓一會兒,三分鐘后用清水洗凈,這時干凈無味的牛肚就洗好了。

(來源:文章屋網 )

第5篇:讀數方法范文

2、精讀:精讀法要求將讀物中每一處細節完全讀懂讀透,追求的是深度。

3、通讀:即從頭到尾通覽一遍,意在讀懂,讀通,了解全貌,以求一個完整的印象,取得“鳥瞰全景”的效果。

4、跳讀:這是一種跳躍式的讀書方法。可以把書中無關緊要的內容放在一邊,抓住書的筋骨脈絡閱讀,重點掌握各個段落的觀點。有時讀書遇到疑問處,反復思考不得其解時,也可以跳過去,向后繼續讀,就可前后貫通了。

5、速讀:是一種快速讀書的方法,對文章迅速瀏覽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

6、略讀:略觀大意;抓住評論的關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而這一部分內容常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所以重點看標題、導語或結尾,就可大致了解,達到閱讀目的。

7、再讀:即重復學習,“溫故而知新”。重復學習,有利于對知識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記憶的強化劑。

8、寫讀:讀書與作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合起來,手腦共用,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并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讀:讀書之前可以先讀書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內容概要,明確寫書的綱領和目的,有指導地進行閱讀。讀書之后,也可以再次讀書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鞏固提高。

第6篇:讀數方法范文

關鍵詞:冷鏈 溫度計 校準 不確定度 研究

中圖分類號:TB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8(a)-0059-02

Study of Calibration Method and Uncertainty for Cold Chain Thermometer

Xia Pingping Xia Hailei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trology,HangZhouZhenjiang 310013,China)

Abstract:Proposed calibration method of useing the standard platinum resistance thermometer and precision constant temperature equipment as standard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for cold chain thermometer,and study,analysis the uncertainty of calibration results.The results indicate uncertainty is less than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error of the measured object 1/3,verified the calibration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Key Words:Cold chain;Thermometer;Calibration;Uncertainty;Study

藥品、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藥品、食品從生產、加工到貯藏、運輸、銷售等過程組成了復雜、龐大的供應鏈系統。為了保證藥品、食品的品質,物流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必須處于規定的低溫狀態,這就是冷鏈的概念。因此藥品、食品的安全直接取決于冷鏈溫度的監測與控制,冷鏈溫度計主要用于冷鏈溫度的監控,其計量性能決定著冷鏈溫度監控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由此,藥品、食品安全與冷鏈溫度計的計量性能密切相關,應定期對冷鏈溫度計(以下簡稱溫度計)予以校準,以保證其計量性能的準確可靠。

1 溫度計基本原理

溫度計主要由溫度傳感器、測量電路、信號處理電路以及數據存儲電路組成,最低測量溫度在-40 ℃及以下,最大測溫誤差一般在±0.2 ℃~±0.5 ℃之間。溫度計的溫度傳感器分為內置和外置兩種形式,通常采用鋰亞硫酰氯電池供電,外殼可密封防水,也可開有散熱通風孔,可單路測量,也可多路測量。溫度計的數據表示方式有本地數字顯示和遠程數字顯示兩種,遠程顯示可分為通過無線傳輸數據的實時顯示和數據儲存后取出顯示兩種方式。

溫度計的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框圖見圖1。

冷鏈溫度計的總體框架是以單片機為中心工作,在其周圍擴展相關功能,如圖1所示。虛線框內的是冷鏈溫度計的硬件系統,可分為溫度采集記錄、通訊讀取兩個模塊。這兩個模塊的功能清晰明顯,采集記錄模塊主要由MCU、傳感器、存儲單元組成,負責對象值的測量和反饋,存儲單元負責將被測個數、被測值及系統工作的相關參數進行存儲,通訊讀取模塊主要由USB以及切換電路與MCU組成,負責系統與PC機的所有通訊工作,例如數據讀取、參數設定。從模塊的劃分來看,硬件系統的工作都是圍繞MCU進行。從控制流的方向也可以看出,測量與存儲也由MCU控制,只能接收相應MCU的指令,USB接口和MCU的控制流之所以是雙向的,是由于MCU與PC機進行通訊時,MCU會從USB通訊接口接收指令。

2 溫度計的校準方法

為了減少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校準時采用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和相對誤差不大于1×10-5的測溫電橋作標準儀器,選擇溫度均勻性不超過0.01 ℃、溫度波動性不超過0.02 ℃/10 min的恒溫槽或溫度均勻度不超過0.05 ℃、溫度波動度不超過±0.02 ℃/10 min的專用恒溫箱作精密恒溫設備。

校準前,按照溫度計技術說明書的要求,設置有關運行參數、檢查供電電池,并調整溫度計時鐘。對于時鐘可調的溫度計,調整其時間值與計時器的時間值一致;對于時鐘不可調的溫度計,應分別同時記錄溫度計和計時器顯示的時間值;對于時鐘可置零的溫度計,應與計時器同時置零、啟動。

為減少校準中外部環境對校準結果的影響,提高校準結果的可靠性,必須注意溫度計敏感元件浸于均勻穩定的溫場之中。

通常情況下,可按照以下方式安裝溫度計。

(1)溫度計的溫度傳感器外置且傳感器線纜或插桿長度足以使溫度敏感元件浸沒于恒溫槽均勻溫區內且受環境溫度影響可忽略時,將溫度傳感器垂直插入恒溫槽中,插入深度不少于200 mm,數據采集部分置于恒溫槽外;

(2)溫度計的溫度傳感器外置且傳感器線纜或插桿長度不足以使溫度敏感元件浸沒于恒溫槽均勻溫區內,或雖能足夠浸沒但因插桿導熱性能優良導致受環境溫度影響不可忽略,或溫度傳感器內置、數據采集部分不密封時,應將其整體置于專用恒溫箱中;

(3)整體密封的溫度計,可將其整體放入金屬網兜并浸沒于距離恒溫槽液體介質液面200 mm以下的均勻溫區內,或將其整體置于專用恒溫箱均勻溫區中。

為了減小自熱以及環境溫度對標準儀器測量結果的影響,校準時標準鉑電阻溫度計的工作電流應不大于1 mA,插入深度應不小于250 mm。當使用恒溫箱作恒定溫度源時,標準溫度計應垂直插入,同時為降低或消除恒溫箱插入孔與外界的熱交換,應采用棉花或其他保溫材料塞緊標準溫度計與插入孔之間的空隙。

校準時,將恒溫設備的溫度恒定在各被校溫度點上,溫度偏離校準點不得超過±0.2 ℃(以標準儀器示值為準)。當恒溫槽溫度恒定20 min或恒溫箱溫度恒定40 min以上時,根據設置的溫度計啟動方式、記錄間隔計算讀數時間,在溫度計記錄數據的時刻,讀取并記錄測量標準和計時器的示值,并按照設置的溫度計記錄間隔連續讀取四次。

完成最后一個校準溫度點的測量后,取出溫度計或溫度傳感器,待其溫度達到環境溫度附近時,按照溫度計操作說明連接PC機并讀取、打印或通過PC機顯示溫度計采集、記錄的溫度測量數據及相應的時間值。對于無線信號傳輸的溫度計,在按建立即實時通訊連接后,可同時讀取測量標準及PC機的實時顯示值。

溫度計的測量誤差按公式(1)計算:

(1)

每次測量時,的大小按公式(2)計算:

(2)

式中:為校準點名義溫度(℃);

為溫度時的電阻比。

當溫度計最大允許誤差不超過±0.1℃時,應在每次完成校準后測量標準鉑電阻溫度計的值;

、為由標準鉑電阻溫度計分度表給出的溫度對應的電阻比和電阻比變化率。

3 不確定度分析

以分辨力為0.01 ℃、最大測量允許誤差為±0.1 ℃的溫度計為例進行分析,校準時使用恒溫槽作恒溫設備。

3.1 數學模型

溫度計測量誤差的數學模型為:

式中:為在每一校準點上,被校溫度計的測量誤差(℃);

為在每一校準點上,被校溫度計顯示值的平均值(℃);

為在每一校準點上,標準溫度計測得值的平均值(℃);

3.2 標準不確定度來源

標準不確定度來源包括:

(1)溫度計測量重復性導致的標準不確定度u1。

(2)溫度計分辨力導致的標準不確定度u2。

(3)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量值溯源導致的標準不確定度u3。

(4)測溫電橋測量誤差導致的標準不確定度u4。

(5)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水三相點電阻值變化導致的標準不確定度u5。

(6)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自熱導致的標準不確定度u6。

(7)恒溫槽溫度場不均勻導致的標準不確定度u7。

3.3 標準不確定度分析

經過分析、計算,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的大小見表1。

3.4 合成標準不確定度及擴展不確定度的計算

上述各標準不確定度彼此之間相互獨立,且靈敏的絕對值均為1,則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為: ℃。

取包含因子k=2,則擴展不確定度 ≈0.01 ℃。

4 結語

測量不確定度不大于被測儀器最大允許誤差的1/3時,一般公認為測量不確定度是比較小的,測量方法是合理、可靠的。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采用上述方法對冷鏈溫度計進行校準的不確定度為0.01 ℃,為溫度計最大允許誤差的1/10,因此該文研究的冷鏈溫度計的校準方法是科學、合理的。

參考文獻

[1]沈才忠.JJG(浙)76-2004,數字溫度計檢定規程[S].2004.

[2]李慎安,施昌彥,劉風.JJF1059-199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S].1999.

第7篇:讀數方法范文

一、多讀幾遍義自見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課前預習閱讀,結合教師提出問題進行閱讀。提前預習、初步了解。新知新授時點撥閱讀,在學生思維阻滯時,引導閱讀教材,常常能使學生突破定勢、激活思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課堂總結時閱讀,幫助學生進一步領悟學習內容中所蘊含的基本數學思想方法,使知識本身具有更廣泛的遷移性。要求學生帶著“學會了什么知識?運用了什么學習方法?掌握新知識的關鍵是什么?難點在哪里?新舊知識有何聯系?還有哪些疑問”等問題再去閱讀教材。實現再認識、再升華。

二、反復推敲細分析

數學教材中概念、性質、法則、公式以及解題方法和操作步驟的表述往往具有更高的嚴密性與邏輯性。這些往往是重點、難點的所在。閱讀時要認真研讀教材,對每一概念、法則進行分析探討,要對它們的遣詞用字、表達方式進行反復的推敲、分析,幫助學生弄清結論成立的條件,準確把握結論內涵。對同一概念的不同闡述、同一例題的不同解法進行比較,以加強知識之間的橫向、縱向聯系,深入理解重難點。

三、讀題要會抓題眼

閱讀題目時抓關鍵字詞,標畫重點字詞并著重理解,以便盡快掌握閱讀內容,找出解題思路。引導學生在讀題時,自己把認為比較關鍵的詞語找出來做標記,這樣,學生讀題格外認真,并逐漸在讀中積累了經驗,領悟了很多詞語的不同意思。如,增加了、增加到、不大于、至少等詞語。

四、類比思考找異同

第8篇:讀數方法范文

1、信息式閱讀法,這類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了解情況。我們閱讀報紙、廣告、說明書等屬于這種閱讀方法。對于大多數這類資料,讀者應該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讀法,眼睛像電子掃描一樣地在文字間快速瀏覽,及時捕捉自己所需的內容,舍棄無關的部分。

2、文學作品閱讀法,文學作品除了內容之外,還有修辭和韻律上的意義。因此閱讀時應該非常緩慢,自己能聽到其中每一個詞的聲音,如果嘴唇沒動,只是因為偷懶。

3、經典著作閱讀法,這種方法用來閱讀哲學、經濟、軍事和古典著作。閱讀這些著作要像讀文學作品一樣的慢,但讀者的眼睛經常離開書本,對書中的一字一句都細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從而理解其中的深奧的哲理。

4、麻醉性的閱讀法,這種閱讀只是為了消遣。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樣使讀者忘卻了自己的存在,飄飄然于無限的幻想之中。這類讀者一般對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不感興趣,把自己完全置身于書本之外。

(來源:文章屋網 )

第9篇:讀數方法范文

1、摻水法。我們常見的降度白酒度數的方法,因為白酒的酒液中本身是有水的,而再往里加水的話,并不會造成白酒發生化學反應,只會改變白酒口感,不過這樣一來,白酒就失去了原有的風味,喝酒的時候會感覺寡淡無味,很明顯感覺到時酒精和水的結合體,喝起來難免怪怪的,不過酒精度數降下來了,也就不那么容易喝醉了。

2、摻酒法。可能有人會說本身就是白酒,為何還要摻酒呢?這里說的摻酒,是指在高度白酒中,添加低度數的白酒。這種方法比加水要好很多,不過相對的,降低度數的感覺不那么明顯,因為即便是低度酒,本身也有一定的酒精含量,即便是能夠降低度數,也不會太低,不過好處是這樣調出來的白酒風味變化不大,改變的白酒風味也不會太嚴重,口感變化不大。

3、變相降度法。變相降度法和加水摻酒不一樣,變相降度法不會往白酒中添加任何物質,而是在喝白酒的同時用其他方法讓自己盡力不喝醉,可以在喝酒前吃個半飽,在喝酒的同時吃點下酒菜和蔬菜水果,這樣能夠盡量減緩酒勁的發作,這樣就不會那么容易就上頭。有一些人甚至會在喝酒前25分鐘吃醒酒藥,這些方法能讓人不那么容易喝醉,故而被稱為變相降度法。

(來源:文章屋網 )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三区 | 香港经典a毛片免费观看爽爽影院 | 亚洲日本免费 | 日本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天堂在线视 | 欧美另类69xxxxx极品 | 久草国产在线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 | 亚洲欧美精品国产一区色综合 | 国产三级做爰在线观看视频 | 美女黄色在线观看 |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片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片 | 美国毛片基地a级e片 | 久久怡红院亚欧成人影院 | 91欧美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337p粉嫩日本亚洲大胆艺术照 | 亚洲欧美性视频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免费了 | 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看 | 加勒比日本道 | 欧美一级看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精品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 99热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三级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成a| 欧美一线不卡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 日韩精品一级毛片 | a级毛片毛片免费很很综合 a级毛片免费 | 国产精品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 | 99久热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