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區消防安全工作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018年,街道綜治工作在黨工委辦事處堅強領導下,在各社區的全力支持下,緊盯考核目標,突出實干實效,全力推進“平安創建”、“社會治理創新”等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年,街道綜治工作將繼續秉承務實作風,緊緊圍繞“三個全域”、“新五大硬仗”工作總體要求,結合街道實際,以新起點、新要求、新理念、新舉措、繼續謀劃街道社會治理工作,爭創和諧穩定**新篇章。
一、堅持智慧治理,提升治安防控新高度。
一是繼續完善“智慧安防”項目建設。今年計劃投入概算690萬元,統籌推進智慧安防項目升級建設;重點做好公共區域、重點部位“人臉識別”點位新增;新型社區及開放式小區監控提升改造及新增;新建道路、新開發地塊、及個別部位監控補盲;模擬監控提升改造;大數據分析室共五個子項目,做好系統開發、運用和平臺管理等工作,最大限度發揮智慧安防工程增強治安管理和打擊、預防犯罪方面的作用。二是全力推進區級試點智慧工程。2019年區政法委指定街道開展“城市大腦”智慧運用、智慧綜治項目、智慧安置小區建設等試點工程,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統籌資源、組建立體防控體系,街道要緊緊抓住這一試點契機,綜合定位、合理布局,充分結合好、利用好已有的監控平臺,及時有效地發現和預警風險隱患,優化資源配置,如期完成試點工作,提煉工作經驗,更好的服務群眾、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三是深化“四個平臺”。在已有的工作框架下,重點深化探索聯調訪調、聯防聯處、聯合執法三項工作機制。強化“三治融合”,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擴充“律師智囊團”、“銀色調處人才庫”等社會組織,互聯多方力量,強化執法支撐、加強站所聯動,簡化工作程序,著力提升聯合執法及時性,實效性,實現聯合執法工作常態化管理。通過執法練兵,不斷提升部門執法效力,并形成了一定的執法威懾。
二、加強隊伍建設,完善群防共治新要素。
一是發揮網格力量。落實完成專職網格員“一格一專”配備工作,多層次的開展網格員業務技能培訓,加強日常排查專業化,規范化,實效化;進一步配強如執法記錄儀等網格裝備,加強工作取證,提高工作效率,保護網格員自身權益;廣泛開展專職網格員身份宣傳,增加網格員社會認知度和身份認同感。進一步強化網格考核,建立能上能下的工作機理機制。探索引入專職網格員工作報告制,拉近“網群”關系,綜合推動社區網格工作順利開展。二是發動站所力量。結合前期工作經驗,繼續統籌下沉部門多方力量資源,加強統一監管,強化整體聯動,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會商、聯合執法等機制,開展區域內統一的聯合執法和綜合整治,深入推進“掃黑除惡”、“雷霆行動”、全域交通治理等重點整治工作,繼續扎實開展信息聯動聯查,基礎隱患排查和“兩站兩員”建設等基礎性工作,形成街道統一領導,條線常態協作的良好格局。三是發展社會力量。2018年,街道社會組織先后參與到專職網格員素質鍛煉、平安問卷測評等工作中來,不僅有效助力街道綜治工作,也是社會治理創新的積極成果。2019年要繼續加大社會組織參與到街道社會治理的工作力度,同時,不斷吸納壯大兼職網格員隊伍,引導社會成員更廣泛的參與到矛盾調解、社區矯正、重點人管控等工作中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管理格局。
“政府主導型安全社區”是沈陽市安全社區創建工作的最大特色。“十一五”期間,沈陽市創建了19個全國安全社區,超額完成省會城市規定的安全社區創建任務90%。此外,沈陽還取得了2個單位被評為國際安全社區、23個單位被評為全國安全社區、市級安全社區總數達到93個的好成績?!笆濉逼陂g,沈陽市的目標是“創建安全城區”,即:將沈陽市5個城區70個街道,按80%的創建目標,完成56個街道的創建任務,將沈陽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安全城區”。為了解沈陽市安全社區創建的工作特色和主要措施,本刊記者采訪了沈陽市安全生產監管局局長陳建智和和平區、鐵西區政府安全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深入和平區新華街道和鐵西區工人村街道了解創建項目完成情況。
“安全社區 核心是創和建”
談到沈陽市安全社區建設工作,沈陽市安全生產監管局局長陳建智首先解釋了沈陽市“安全城區”的特點,根據沈陽市經濟發展的特點,沈陽市安全社區建設提出“建設安全城區”, 即主要創建工作在沈陽市5個城區范圍內。陳建智說:“安全社區是個創和建的過程,核心在創和建。從經濟條件來講,屬地的人員素質不一樣,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難度,要有不同的搞法?!?/p>
談到沈陽市安全社區建設的目的,陳建智說:“沈陽市安全生產的下一個目標是建設安全發展示范城市。我們安全監管部門如何提高社會管理能力?對于社會來說,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就是要保障每個社區、每個街道這些社會的細胞的安全;對于企業,就是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通過抓安全標準化來落實。既重視企業安全監管,也重視社區安全監管,才能使整個城市越來越安全。”
談及政府對安全社區工作的主導作用,陳建智介紹,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一是政策引導和落實責任。由沈陽市政府于2011年底制定出臺了《關于創建全國安全城區的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 “十二五”期間全市安全社區建設的目標及工作要求;同時,召開全市全國安全社區建設動員部署大會,并由市長和各區政府分別簽訂《安全城區創建工作目標責任狀》,明確各區要建立完善的組織機構、做好安全社區創建規劃與工作安排、加強資金保證并做好培訓及宣傳指導工作。此外,制定了獎懲辦法,對通過全國安全社區驗收的街道,市財政視情況給予一定的工作經費補貼和獎勵,安全生產評先晉優優先考慮。
二是建立完善創建的組織機構。沈陽市已經成立了安全社區建設促進委員會,領導全市的創建工作。各城區也已成立或完善相應的組織機構,充實專業骨干力量,加強對本地區創建工作的領導。街道辦事處成立了由主要領導為主任的創建工作委員會,并按專業設立安全促進工作領導小組,擔負起每個專業的創建組織領導工作。
三是成立了全國安全社區地方支持中心沈陽支持中心,中心設在沈陽市安全生產監管局內,由來自不同行業的37位專家組成,定期對社區、街道進行指導,為安全社區創建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同時,地方支持中心對安全社區進行預驗收,加快了創建安全社區的進度。
四是提供資金保障,按照《沈陽市安全生產條例》規定,各區政府設立了安全生產專項資金支持安全社區建設,并保證每個街道投入不少于20萬元。同時,從2011年開始,對安全社區建設中考核優秀的鄉鎮街道進行表彰鼓勵。
五是強化考核工作。為實現沈陽市創建工作目標,市政府把安全社區創建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指標,納入對各城區、各部門的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工作中,加大考核權重。凡是沒按計劃完成年度工作任務的,主要與主管領導不能評為全市安全生產先進個人,所在地區政府不能評為全市安全生產優秀單位與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為民辦實事 贏得百姓心”
沈陽市和平區是2007年啟動安全社區創建工作的,到2011年全區13個街道全部獲得沈陽市安全社區命名,5個街道獲得全國安全社區命名。他們的目標是:在“十二五”期間,全區100%的街道成為全國安全社區。
作為沈陽市的老城區和中心城區,和平區是沈陽市的政治中心,也是繁華的太原街所處地,此外,市政建設中拆遷項目多、老舊小區多、樓宇多、交通發達使得和平區安全工作尤為重要。談及安全社區建設,和平區負責人介紹:“政府主導工作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制定規劃,將安全社區建設納入區政府工作計劃及黨代會工作報告,和平區‘十二五規劃’中指出,2013年和平區整個城區將建設成為全國安全城區,所有街道要創建成為安全社區;組織形式上,由政府成立和平區安全促進委員會,并成立安全生產工作小組,居家組、消防組、道路交通組、安全文化宣傳組、老年人殘疾人安全組、兒童安全組、防災減災組、事故傷害組分別由區各部門負責,由政府牽頭組織就解決了各部門不能夠齊心協力創建安全社區的問題;運作形式上,以街道為單位創建安全社區,政府牽頭并召集各部門開會,討論目前社區存在的問題并協調制定解決問題時間;項目投入上,針對部分社區硬件設施不達標的情況,逐年加大對安全生產設施的投入,各街道每年與區政府簽訂責任狀,明確職責與任務,針對完成任務情況制定了獎懲措施?!?/p>
走進和平區新華街道辦事處豐澤社區居民委員會,錦旗與牌匾掛滿了兩側的墻壁,這些來自社區居民的錦旗道出了他們對豐澤社區的心聲:為民解憂、敬業奉獻。豐澤社區負責人介紹:“從2006年參加國家級安全社區啟動,到2010年榮獲‘全國安全社區’稱號,期間經歷了初期的茫然、創建的艱辛和現在的堅定。針對社區內殘疾人較多及打工人員流動兒童較多的實際情況,豐澤社區制定了殘疾人康復項目和流動兒童之家項目,通過對殘疾人的免費康復培訓,增強了殘疾人的自信心,提高了殘疾人的自立能力,解決了部分殘疾人的就業問題,可以說是一舉三得。”而創立的流動兒童之家項目不僅使農民工子女走進校園,也解決了節假日期間農民工子女無人看管容易發生各種事故的問題。負責人說:“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避免道路交通事故,兒童之家聯合了教育優勢明顯的南寧幼兒園開展‘兒童交通安全’促進項目。通過圖片培養孩子對道路交通標識的感官認識,此外,帶領孩子參觀4S店,結合車輛展示認知違規造成的后果。兒童之家負責人還帶領孩子定期開展交通情景模擬活動、編排安全兒童劇、動手制作交通工具。這樣一來,就加強了兒童交通安全知識的掌握?!?/p>
在參觀為民服務大廳時,一排手工制作的中國結“豐澤社區歡迎您”格外引人注目,負責人告訴我們,這是社區殘疾居民親手為社區編制的。此外,婦女之家、健康之家、夕陽驛站、少年之家、未成年人綠色網吧、圖書閱覽室等環境干凈整潔,設施齊備。就在居民活動之家門外,我們又看到了來自社區居民的錦旗:“為民辦實事、贏得百姓心”,而這也正是豐澤社區創建安全社區、提高基層社會管理水平的理念。
安全社區創建與
“九小企業”規范化建設兩手抓
鐵西區是遼寧省老工業區,隨著機床、重型、鼓風等大企業相繼搬遷至開發區后,安全監管工作重點逐步轉向老城區。正是基于這一全局考慮,區委區政府將安全社區建設列入政府“十二五”規劃當中,明確提出:5年內全區80%的街道通過國家級安全社區驗收,從而實現安全城區這一既定工作目標。因為安全社區建設是促進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載體,安全社區建設從提升社會管理水平、轉變社會管理模式、增強社會管理基礎、提高社會管理效能4個方面促進了社會管理創新。安全社區創建以保障居民群眾安全健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促進居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改善,提高大家的安全健康素質,促進全區可持續發展與居民生活質量共同進步,以及社會和諧安定具有積極作用,符合居民群眾基本需求。
針對老城區內小機加、小汽修、小印刷、小網吧、小音像店、小旅店、小商場等“九小企業”遍布的實際,鐵西區安全監管一班人,大膽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從“大安全”角度出發,將全區安全社區創建與“九小企業”規范化建設相結合,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創建安全社區之路。用安監局雷震局長的話說就是:“通過創建,使‘九小企業’達標了,安全社區創建也就有了生產安全方面的保證?!?/p>
自2009年全區正式啟動創建全國安全社區以來,鐵西區霽虹、凌空兩個街道已創建成功,2012年鐵西區預計還有7個街道要創建成為全國安全社區。為此,雷局長介紹:“兩個街道創建的成功,不僅扭轉了最初百姓對安全社區建設的不理解,更讓老百姓切身受益。政府層面上對安全社區的建設格外重視,平均每個街道辦事處投入近30萬元,通過各種安全培訓,提高了老百姓對煤氣、交通、衛生、生產、消防安全的認識。2011年,區政府組織在勞模廣場舉辦了‘關愛生命、溫暖家庭’的系列活動,有3000多人參與,現場還開展了免費為老百姓換煤氣膠管換閥門等服務,讓老百姓知道安全社區創建不是走走過場,是實實在在的為民工程。”
為了方便“九小企業”規范化建設,區政府在每個辦事處設有5位專職安全員,并配備了監察車輛專門排查企業安全隱患。同時實行數字化、網格化管理,發現隱患直接拍照并上傳至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根據地域劃分立即派人協助治理。此外,2011年全區培訓了200家企業的法人和安全員,提高了企業安全意識與安全管理水平?!?/p>
位于鐵西區工人村街道的陽光家園是安全社區創建項目之一。街道辦事處主任白麗宏介紹說:“創建安全社區的關鍵是策劃和實施安全促進項目,這就是項目引領。通過項目的實施,解決社區居民最為關注的問題;解決高危人群、高危險環境和脆弱勢群體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社區范圍內存在的所有可能對社區群眾安全和健康構成傷害的問題。工人村地區在沈陽市屬于貧困地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是工人及家屬的住宅區,由于后期工廠效益不好,職工下崗,職工們生活質量也相對下降,于是貧困的工人家庭遺留在此地。此外,工人村地區相對偏僻,房租也低,出租戶一般也較貧困,這也造成了工人村地區低保戶較多,殘疾人較多的現狀。為了幫助殘疾人家庭解決困難,幫助殘疾人掌握生活自理能力,同時也為減少社會安全隱患,政府針對這種情況組織創辦了陽光家園這個促進項目。這不僅是政府全心全意回報工人階級的體現,更是對社會弱勢群體的特殊關愛。”
走進陽光家園,一排排整齊的毛筆字貼、一幅幅生動活潑的水彩畫、一個個逼真靈動的水晶動物映入眼簾。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想象不出這些全是出自智力殘疾人之手。走進教室,22個孩子端坐在課桌旁,在老師的帶領下齊刷刷地向我們問好,而后,孩子們更是拿著毛筆為我們寫下了“消防安全、衛生安全”等工工整整的毛筆字。陽光家園潘偉老師介紹說,陽光家園是政府投入、街道承辦的公益利機構,主要接納本地區18~40周歲的智力殘疾人?!皠倓傁蛭覀儐柡貌懴鹿拿P字的女孩兒,患自閉癥多年,通過陽光之家康復訓練恢復到基本走出自閉狀態,現在可以與老師和班上的孩子們交流。此外,另一名女孩,出生時因腦裂不能走路而且智障三級?!闭б豢慈?,她的頸椎附近是一個大大的鼓出來的包。正是這個剛來時連路都不能走的女孩兒,現在每天已能夠獨自走路或坐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