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單位審核意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 要] 目的:研究糖化血紅蛋白(HbAlC)與尿微量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微量白蛋白(mALb)、IgG,空腹血糖(FBG)與早期糖尿病腎?。―N)的關系。方法:對我院住院及門診310例糖尿?。―M)患者進行HbAIC、FBG、NAG、IgG、mALb進行聯合檢測。其中不伴DN者140例,伴DN者170例。結果:HbAIC有DN組較無DN 組為高(P<0.01),HbAIC水平越高,NAG、IgG、mALb水平越高,DN的發生率越高(P<0.05),而FBG水平有DN組與無DN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結論:HbAIC與NAG、IgG、mALb聯合檢測可作為監測早期DN發生和發展的指標之一。
[關鍵詞] 糖化血紅蛋白;血糖;尿微量蛋白;糖尿病腎病
The Measurement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Lovel of Glycated Haemoglobin and Miero Protein in Urine in Early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lycated haemoglobin (HbA1c),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and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in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 The concentrations of HbA1c and FBG and NAG mAlb,IgG of 310 cases of diabetes mellitus have been measured.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of HbA1c in DN groups (n=170)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onDN groups (n=140,P<0.01) Along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HbA1c risen,the co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DN enhanced (P<0.05),But the concentrations of FBG between DN groups and nonDN groups had no significi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tart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 DN.
Key words:Glycated haemoglobin;Glucose;The micro protein in urine;Diabetic nephropathy
HbAlC可用于監測患者過去4周~12周血糖總水平,可檢測出輕型及隱型糖尿病(DM),2002年美國DM協會(ADA)已將HbAlC作為監測DM血糖控制的金標準。HbAIC的升高還可預示著微小血管的并發癥,而腎臟微小血管損傷的檢測指標又以尿微量蛋白NAG、IgG和mALb為佳[1],因此本文通過同時測定HbAlC、FBG與尿微量蛋白,探討其在DM早期腎損傷中的意義。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310例DM患者,男164例,女146例,平均年齡(45.1±15.4)歲,DM診斷綜合1985年WHO標準。
1.2 實驗方法
1.2.1 HbAIC 采用Nycocard READERⅡ儀器檢測,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試劑由上??迫A提供。
1.2.2 尿微量蛋白的檢測 mALb、IgG:采用酶免法(ELISA)測定,NAG:采用終點比色法。試劑盒由福建太陽生物技術公司提供。以上三項正常參考上限各為:mALb<19 mg/L,IgG<5.0 mg/L,NAG<18.5 U/L,測定結果高于上限視為陽性。
1.2.3 各組間采用t檢驗,HbAIC于DN間關系用χ2檢驗。
2 結果
表1 HbAIC、FBG與DN關系(略)
表2 DN組HbA1C與NAG、mALb、IgG的關系(略)
3 討論
本組病例DN發生率為54.7%,說明DN是DM的常見并發癥之一,DM并發DN的死亡率為并發腎病者的30倍[2],一旦發生臨床DN,則缺乏有效方法制止其發展。故早期診斷DM和DN,對DN的防治和預后尤為重要。本研究發現患者中有DN者HbA1C 水平較無DN患者高(t=4.167,P<0.01),并且隨著HbA1C水平的增高,尿微量蛋白mALb、IgG與NAG的水平夜呈增高趨勢,同時HbAlC越高,尿微量蛋白的含量也越高(χ2=37.62,P<0.05)。
本組病例中有DN組的FBG水平與無DN組的HBG水平比較差異無顯著性(t=1.182,P>0.05),原因是HbA1C是葡萄糖與蛋白質以不可逆共價鍵結合形成的,反映較長時期以來的血糖水平,在血中下降緩慢。而FBG反映近期血糖水平,易受患者用藥、飲食等影響,因此幾次FBG不能反映DM病情,也不能反映DN的并況。
DM患者早期腎損傷發生的機制是高血糖刺激機體產生氧化應激產物ROS,并造成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細胞間基質增殖等[3]。內皮細胞釋放內皮素,P選擇素等使腎小球毛細血管張力變化[4],引起腎血流動力學改變,使腎小球處于高過濾狀態引起腎損傷。
HbAlC不但有利于DM的早期發現,更有利于其并發癥的早期發現和預防,對DM并發癥有敏感、特異的作用,而FBG不適合作為監測DN發生的指標。DM患者應定期檢查HbAIC與尿微量蛋白水平以監測DN的發生與發展,提醒醫生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嚴格代謝控制,防止或延緩臨床腎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董德平,嚴沖.尿微量蛋白聯合尿酶測定對糖尿病腎損害的意義[J].臨床檢驗雜志,2001,19:3.
[2] 萬長春.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實驗室研究進展[J].臨床檢驗雜志,1998,16:3.
關鍵詞:糖尿病早期腎損害; 尿微量蛋白; 腎小管; 腎小球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10-022-01
糖尿病腎損害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尿α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轉鐵蛋白更好地反映腎小球、腎小管的功能,也是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指標。本文通過聯合檢測以上三種指標來研究其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前來就診的糖尿病患者70例作為該次實驗檢查對象,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齡在32~72歲,平均年齡為52歲(52±5);檢查對象均按照相關項目檢查和臨床診斷為糖尿病1年以上的患者,診斷符合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選取我院健康檢測群體作為該次研究的正常對照組41例,對照組體檢正常沒有糖尿病史,男23例,女18例,年齡在34~58 歲,平均年齡49歲。排除急慢性腎損傷的各種因素和疾病。兩組數據符合臨床研究數據范疇,均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
1.2 方法
患者留取中段尿液,在生化分析儀上采用免疫比濁法分別測定70例糖尿患者和41例體檢正常者MALB、α1-MG、TRF三項尿微量蛋白;比較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肌酐( Cr)、胱抑素C( CYC)、尿蛋白定性及尿微量蛋白三項的陽性率,并進行統計學分析。
1. 3 統計學分析數據
用SPSS 11. 0 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 標準差( x ± s) ,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 檢驗。,
2 結果
2.1 以血Cr、CYC、尿蛋白定性及三項尿微量蛋白的陽性率進行統計學分析,以MALB>25.0 mg/L,α1-MG>6.0 mg/L,TRF>2.0 mg/L為標準,MALB陽性41例( 57.1%) ,α1-MG陽性44例( 62.9%),TRF陽性41例( 58.6%);血清Cr陽性9例(12.9%),尿蛋白定性陽性12例(17.1%),CYC陽性11例(15.7%),陽性代表腎小球或腎小管出現病理性改變。
2.2 從實驗組數據得出糖尿病患者的三項尿微量蛋白均值明顯要高于對照組的 健康體檢人群。所以尿微量蛋白三項聯合檢測有利于監測糖尿病早期腎損害,詳細比較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患糖尿病人群正呈逐年上升趨勢。微量蛋白尿是臨床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主要依據,能反映糖尿病患者腎微血管病變的廣泛性[1]?;颊呶⒘康鞍啄蛉舨患右钥刂?,極易引發糖尿病腎病。有研究報道,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微量蛋白尚在參考范圍以內,而腎臟活檢已有明顯的病理改變[2]。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高血糖,使非酶糖酰化速率增加,導致組織缺氧,血液粘滯度增高;同時內皮細胞釋放內皮素和一氧化氮等血管活性物質使腎小球毛細血管張力變化,引起腎血流動力學改變,使腎小球處于高濾狀態,引起腎臟損害[3]。糖尿病引起早期腎損傷主要累及腎小球和腎小管,腎損傷的早期白蛋白透過屏障,在尿中可檢出微量蛋白。研究表明:尿α1-MG、尿TRF 比尿MALB 更敏感的反應糖尿病患者的腎臟功能。當腎小管受損時,導致尿α1-微球蛋白重吸收障礙,尿中排泄量增加,同時它在評估腎小球濾過率比肌酐更敏感,因此對尿α1-微球蛋白的檢測同時反應腎小球濾過功能和腎小管重吸收功能[2]。TRF分子較白蛋白稍大,但所帶電荷較少,負電荷越少就越易通過腎小球的負電荷屏障,因此當糖尿病患者的腎小球濾過膜上出現電荷改變時,尿TRF 較尿微量白蛋白更容易從腎小球濾過,它的檢出能敏感地反應腎小球電荷屏障的受損情況。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糖尿病患者尿蛋白三項敏感性明顯高于傳統Cr、CYC、尿蛋白定性方法,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三項陽性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過去臨床上以尿微量白蛋白作為糖尿病早期腎病的診斷和治療的“金標準”,但是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單項檢測微量白蛋白不能全面反映腎小球、腎小管的功能,定期進行四項尿微量蛋白的監測,可以在未出現臨床癥狀之前,盡早發現腎小球和腎小管的病理性改變,正確指導糖尿病患者的用藥,控制糖尿病的病程進展,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避免病情加重,對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94.
[2] 代俊合.糖尿病腎病早期損傷的生化指標研究進展[J].檢驗醫學雜志,2007,22(1):94-95.
[3] 楊延敏,馬占璽,李建華,趙佩芝,梁鳳淑.尿微量蛋白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及預后觀察[J].江西醫學檢驗雜志,2001,19(3):166-167.
方法:采用免疫比濁法,對7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及隨意尿的mAlb進行了聯合檢測,并與52例健康查體者作對比。
結果:糖尿病組與對照組相比,晨尿、隨意尿mAlb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結論:對糖尿病患者進行隨意尿與晨尿mAlb的聯合檢測,能提高糖尿病早期腎損害的檢出率,減少漏診。
關鍵詞: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腎損害
【中圖分類號】R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1-0537-01
糖尿病腎病是由于糖尿病糖代謝異常為主因所致的腎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過正常,稱為糖尿病腎病。早期多無癥狀,血壓可正?;蚱摺y定尿蛋白為微量,此期叫做隱匿性腎病,或早期腎病。如能積極控制高血壓及高血糖,病變可望好轉。如控制不良,隨病變的進展可發展為臨床糖尿病腎病。尿微量白蛋白(mAlb)為糖尿病早期腎損害一個敏感指標。現在認為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的第一個臨床信號,mAlb測定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害的監測價值已被公認。微量白蛋白尿的特征是白蛋白排泄30~300mg/d或白蛋白/肌酐比為30~300/lg肌酐,這樣的水平用常規試紙法是陰性結果。一旦尿中白蛋白超過300mg/d,腎病即可確定,而且是不可逆的。為探討糖尿病腎病的早期檢測手段,筆者對7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及隨意尿的mAlb進行了聯合檢測。旨在探討晨尿及隨意尿mAlb聯合檢測對糖尿病腎損害早期診斷的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對照組為2012年12月已排除引起急慢性腎損害的各種因素和疾病的健康查體者69例,男35例,女34例;年齡42~70歲,平均年齡56歲。糖尿病組為2012年12月在本院內分泌科就診,按糖尿病診斷標準確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73例,男41例,女32例;年齡40~77歲,平均年齡57歲,病程6個月~18年。兩組均留取晨尿及隨意尿。
1.2方法。尿液收集及處理:晨尿留取晨起第1次中段尿,隨意尿留取中段尿,在2h內送檢,加樣前3000r/min離心10min,在室溫下1h內檢測完畢。
1.3儀器與試劑。選用奧林巴斯-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芬蘭Oriun診斷公司生產的尿微量清蛋白測定試劑。免疫比濁法測定。按該試劑說明建立自己實驗室正常值,以mAlb
1.4統計學處理。數據用百分率表示,統計分析用X2檢驗,P
2結果
2.1在69例健康查體者中,晨尿及隨意尿均
2.2在73例糖尿病患者中,有49例患者檢出晨尿mAlb陽性,其陽性率為67.1%糖尿病組與對照組相比,晨尿mAlb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在73例糖尿病患者中,有61例患者檢出隨意尿mAlb陽性,陽性率84%。與對照組相比,隨意尿mAlb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臨床上約40%的糖尿病患者在發病10年后出現糖尿病腎病[1]。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是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診斷指標。早期階段,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尿常規檢測并無異常。此時,糖尿病腎病若不及早發現、正確治療,患者將進一步出現大量蛋白尿,進入臨床糖尿病腎病期。當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惡化進展為臨床期時,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難度加大,糖尿病腎病病情將持續進展,直至發生糖尿病尿毒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故糖尿病腎病患者如能及時診斷、治療得當,糖尿病腎病的病情將可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逆轉。尿微量白蛋白作為腎小球微血管病變最早期的客觀指標,對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
尿微量白蛋白是國際公認的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但尿路感染、心力衰竭、高血壓、運動等均可導致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暫時升高,因此有3~6個月內做3次檢查,至少2次升高,可診斷為尿微量白蛋白尿[2]。
檢測中73例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mAlb的總陽性率為67.1%。在69例對照組晨尿mAlb的陽性率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檢測中12例晨尿mAlb陰性的糖尿病患者,有6例出現了隨意尿mAlb陽性的結果。有學者認為,晨尿mAlb可出現晝夜節律變化,健康人尿蛋白的排泄率白天變動較大,也較高,夜間尿中變動較小,排泄率較低。但無論如何變化,都在正常范圍內變化。而糖尿病的早期損傷主要是腎細胞溶酶體降解清蛋白的功能降低,隨著腎小球損傷的加重而濾膜的孔徑增加,致使尿中出現更多的白蛋白[3]。糖尿病患者的尿mAlb變化超過了正常波動范圍。
隨意尿mAlb的出現早于晨尿mAlb,對糖尿病腎損害的早期診斷,隨意尿mAlb更優于晨尿mAlb[4]。與筆者觀察一致,建議對糖尿病患者要進行隨意尿與晨尿mAlb的聯合檢測,能提高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檢出率,可以減少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漏診。
參考文獻
[1]歐陽涓,姜鏡.腎病的損傷性診斷[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5,28(8):877-880
[2]張松青,潘時中,嚴孫杰.尿微量白蛋白測定的早期診斷意義[J].遼寧實用糖尿病雜志,2003,11(4):23-24
【關鍵詞】糖尿病;糖尿病腎??;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
【中圖分類號】R58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1)12-0098-01
糖尿?。―M)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糖尿病腎病(DN)是2型糖尿病的第二大并發癥(僅次于大血管并發癥),隨著2型糖尿病發病率的日益增加,糖尿病腎病在許多國家已成為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主要病因,因此,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對于該病的積極治療、延緩或逆轉病情發展、改善預后有重要作用〖1〗。由于DN起病隱匿,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尿常規蛋白定性多為陰性,因此早期診斷較為困難。近年來大量研究發現血清胱抑素C(CysC)與尿微量白蛋白(UmAlb)可作為診斷腎臟早期損傷的敏感指標。本研究主要探討血清CysC與UmAlb聯合檢測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臨床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標本來源: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內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常規蛋白定性陰性)178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98例,年齡28~83歲,平均年齡56.8歲,所有病例資料均符合1999年WHO、IDF公布的糖尿病診斷標準,且排除心臟病、其它腎臟疾病;正常對照組50例來自本院的健康體檢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52.3歲,經全面體檢,血糖、血脂正常并排除心、肺、肝、腎、內分泌疾病及其它感染性疾病,近期內未服任何藥物。
1.2 方法:所有受試者均空腹采血、留取清晨清潔的中段尿液,離心取血清和尿上清液,2h內上機完成檢測。CysC、UmAlb測定采用日立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試劑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用透射免疫比濁法,所有操作均按標準操作執行。正常參考:CysC≤1.16mg/L;UmAlb≤30mg/L。檢測結果高于正常參考判定為陽性。
1.3 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p
2 結果
(見表1、表2)
表1 患者組與對照組血清CysC和UmAlb結果比較(x±s)
注:與對照組比較,* p
表2 CysC、UmAlb分別及聯合檢測DM患者陽性率比較
3 討論
2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后發生,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腎功能損傷是糖尿病的一種常見并發癥,且在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中占有比例較大〖2〗。研究表明,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之一,相對分子質量為13.3×103的堿性非糖基化蛋白質,在所有的有核細胞都能合成并穩定分泌,生理條件下帶正電,可經腎小球自由濾過,但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時完全降解,與腎小球濾過率有很好的相關性,且不受年齡、性別、炎癥狀態等影響,是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較理想的內源性標志物〖3-5〗。本研究結果顯示,178例尿常規蛋白定性陰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CysC含量明顯高于50例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微量白蛋白(mAlb)是一種帶負電荷的小分子蛋白,相對分子質量為69×103,大約有95%的UmAlb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正常狀態下很難通過腎小球基底膜,只有極少量的清蛋白可以通過,當腎小球濾過屏障受損時,UmAlb濾過量超出腎小管重吸收的能力,尿中UmALB含量即升高,因此,尿mAlb對判斷腎小球的受損程度有重要價值,為國內外公認的糖尿病腎病早期預測的指標〖6〗。本研究結果顯示,178例尿常規蛋白定性陰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UmALB含量明顯高于50例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都是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敏感指標,腎功能受損時其含量明顯升高;即便是尿蛋白陰性的DM患者,仍然存在高比例的早期腎損傷,如果能及時監測,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DM病情的發展。因此,聯合檢測DM患者的血清CysC和UmAlb水平,可以提高陽性檢出率,對2型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素萍. 血清胱抑素C與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學檢驗雜志,2008,9(2):61-65
[2] 葉任高,鐘南山. 內科學〖M〗.第七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43-59,770-793
[3] Laterza OF,Price CP,Scott MG.Cystation C:an improved estimator of glomcrular rate 〖J〗.Clin Chem,2002,48(5):699-705
[4] Weinert LS,Rrates AB,Doamaral FB,et al.Gender does not influence cystatin C Concentrat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J〗.Clin Chem Lab Med,2010,48(3):405-408
[5] 梁屹.血清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與胱抑素C測定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綜合臨床,2009,25(11):1164-1166
讀者:凌先生
答:讀者您好!現就您提出的問題,答復如下:
一、關于文化事業單位實施崗位設置管理問題。在實施崗位設置管理工作中,《人事部、文化部關于印發〈關于文化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國人部發〔2007〕19號)和《自治區人事廳、文化廳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結構比例指導標準的通知》(桂人發〔2009〕42號),是指導文化事業單位實施崗位設置管理的文件。文化事業單位應按照桂人發〔2009〕42號文件的規定和要求,結合單位實際,科學合理地設置崗位。
二、關于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競聘條件問題?!稄V西壯族自治區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意見》(桂人發〔2008〕85號)明確規定:事業單位是崗位設置管理的主體,事業單位應在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根據崗位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自主聘用人員。為健全事業單位內部選人用人機制,規范事業單位競聘上崗工作,2011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競聘上崗試行辦法》(桂人社發〔2011〕185號),其中第十二條明確規定了專業技術崗位的競聘條件:
競聘專業技術崗位,應當具備競聘崗位的基本任職條件。專業技術崗位的基本任職條件按照現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有關規定執行。
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內部各等級的條件,由事業單位或者主管部門根據崗位職責要求設定。
競聘實行職業資格準入控制的專業技術崗位,應當具備準入控制的職業資格。
原管理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人員競聘專業技術崗位的,須符合上述條件。
第一條為完善×,×公司重大經濟活動決策程序,規范重大經濟活動法律監管制度,保證對外簽訂重大經濟合同的合法性,維護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公司工作規則》等有關法律及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以市公司名義對外簽訂的經濟合同以及市公司所屬各單位對外簽訂的標的額30萬元以上經濟合同的法律審核。
市公司所屬各單位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本規定制定本單位有關合同審核的規定,加強對本單位對外經濟合同的法律審核及合同管理工作。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合同”是指買賣、借款、租賃、擔保、保險、建設工程、技術開發、咨詢、服務等方面的經濟合同。
第四條市公司法規處負責市公司經濟合同的法律審核。
第五條合同法律審核堅持依法、及時、準確的審核原則。
第二章審核內容
第六條合同審核部門對下列合同事項依法進行審核:
(一)合同形式。合同形式應采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當事人約定的形式。國家規定采用標準合同文本的,應采用標準合同文本。
(二)合同實質性條款。合同的實質性條款由合同當事人雙方約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合同實質性條款包括以下內容:
1、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2、標的;
3、數量;
4、質量;
5、價款或者報酬;
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7、違約責任;
8、解決爭議的方法。
(三)合同效力。簽訂合同應主體適格,意思真實,目的合法,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同時,合同中不得含有無效條款。
第七條業務部門對經審核的合同有實質性條款變動的,應將合同送交合同審核部門再審。
第三章審核程序
第八條合同的受理。業務部門應及時將擬簽合同送交合同審核部門進行審核。送交擬簽合同文本時,應附送下列材料:
(一)合同項目立項審批意見;
(二)財務部門關于項目預算審批意見;
(三)簽訂借貸合同的,附擔保物的有關說明;
(四)簽訂擔保合同的,附主合同原件或復印件及有關情況說明;
(五)授權他人簽訂合同的,附授權委托書;
(六)欲變更、終止、解除合同的,附原合同文本及書面變更、終止、解除合同的說明材料。
(七)其他相關材料。
附送有關材料不全的,合同審核部門應要求業務部門及時補全。
合同審核部門應對送審的合同進行登記,送審人和受理人應在登記表上簽字。
第九條審核意見審批。合同審核部門確定專人負責審核工作并提出審核初步意見,經本部門負責人復核后,報市公司領導審批。
第十條審核意見反饋。經市公司領導批準后,合同審核部門應及時將審核意見書面反饋至業務部門,并將送審合同文本原件、相關材料退回業務部門。
審核重大經濟合同開合同審核部門專題會議,實行集體審核制度。
第十一條審核期限。合同審核部門原則上應在受理合同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完成對送審合同的法律審核。對于重大復雜的合同可延長至五個工作日。
第四章檔案管理
第十二條合同審核部門應明確專人負責送審合同的接收、登記備案,并將送審合同及相關材料、審核意見的復制文本予以歸檔。
第十三條合同及檔案管理實行分類編號管理,按照合同名稱分類歸檔,并按照審核順序制定編號,做到管理規范。
第五章附則
第二條本準則所稱審計報告,是指審計組對審計事項實施審計后,就審計實施情況和審計結果向派出的審計機關提出的書面報告。
第三條審計組對審計事項實施審計,并完成既定的審計目標后,應當向審計機關提出審計報告。
第四條審計報告包括下列基本要素:
(一)標題;
(二)主送單位;
(三)審計報告的內容;
(四)審計組組長簽名;
(五)審計組向審計機關提出審計報告的日期。
第五條審計報告的標題應當包括被審計單位名稱、審計事項的主要內容和時間。
第六條審計報告的主送單位是派出審計組的審計機關。
第七條審計報告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
(一)審計的范圍、內容、方式、起訖時間;
(二)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財政財務隸屬關系,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狀況等;
(三)被審計單位對提供的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承諾情況;
(四)實施審計的步驟和采取的方法及其他有關情況的說明;
(五)被審計單位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情況及其評價意見;
(六)審計查出的被審計單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的事實以及定性、處理、處罰的法律、法規規定;
(七)對被審計單位提出改進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管理的意見和建議。
第八條審計報告應當內容完整,結構合理,觀點明確,條理清楚,用詞恰當,格式規范。
第九條審計組應當根據審計工作底稿以及相關資料,在綜合分析、歸類、整理、核對的基礎上,編制審計報告征求意見稿。
第十條審計組組長應當對提出的審計報告的真實性負責。
審計人員和審計組組長均不得將審計過程中查出的被審計單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行為隱瞞不報。
第十一條審計報告應當經審計組集體討論并由審計組組長定稿,按照規定及時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
第十二條被審計單位應當自收到審計報告之日起十日內提出書面意見;被審計單位自收到審計報告之日起十日內沒有提出書面意見的,視同無異議,并由審計人員予以注明。被審計單位對審計報告有異議的,審計組應當進一步研究、核實。如有必要,應當修改審計報告。但是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的審計報告應予保留,不得遺棄、增刪或者修改。
第十三條審計組對審計事項實施審計后,應當及時向審計機關提出審計報告;提出的時間一般不得超過六十日。
審計組應當將審計報告、被審計單位對審計報告的書面意見及審計組的書面說明或者修改意見,一并報送審計機關,由審計組所在部門接收。
第十四條審計組所在部門收到審計報告后,應當對審計報告及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審核,提出書面審核意見。
審計組所在部門負責人對審計報告的審核意見負責。審計組所在部門根據審計報告及審核意見提出審計意見書、審計決定書、審計建議書、移送處理書代擬稿,連同審計報告及審核意見報送復核機構或者專職復核人員復核。
第十五條審計機關對審計報告,審計意見書、審計決定書、審計建議書、移送處理書代擬稿進行審定。一般審計事項的審計報告,審計意見書、審計決定書、審計建議書、移送處理書代擬稿,可以由審計機關主管領導審定;重大審計事項的審計報告,審計意見書、審計決定書、審計建議書、移送處理書代擬稿,應當由審計機關審計業務會議審定。
第十六條審計機關對審計報告,審計意見書、審計決定書、審計建議書、移送處理書代擬稿中的下列事項進行審定:
(一)與審計事項有關的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鑿;
(二)被審計單位對審計報告的意見是否恰當,復核機構或者復核人員提出的復核意見是否正確;
(三)審計評價意見是否恰當;
(四)定性、處理、處罰意見是否準確、合法、適當;
項目立項項目立項必須經過網絡審核最終確定項目是否立項,該過程的結果在整個項目中起到關鍵作用,審核通過項目立項后才能進行下一步工作,它起到啟后的作用.在立項階段對項目立項按照工作流進行,首先普通審核,再進行高級審核,然后審計監管部門審核,最后進入超級審核.普通審核由普通審核用戶審核,用戶一般為欲實行創收項目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該審核用戶對自己部門創收項目是否可以立項初步審核,并上報創收立項相關資料的最初審核人,審核完畢,網絡簽字,并遞入上一級審核.審核完畢后將自己已經審核完畢的待審核資料(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和項目立項表)傳遞給下一級用戶進行審核,高級審核對普通審核用戶傳遞的資料審核,由高級審核用戶完成,高級審核用戶由系統專家庫中自動抽取產生的兩個用戶,對普通審核用戶審核的資料同時平行審核,將審核意見傳遞給審計監管部門負責人,如果兩個高級審核用戶審核都通過,本次審核通過,若兩個高級審核用戶審核意見不一致,本次審核不予通過,下次重新審核.審計監管部門審核對高級審核用戶的審核意見整合,如果兩個高級審核用戶的意見均為同意,則審計整合意見為同意,如果有一個高級審核用戶的意見為不同意則審計整合意見為不同意立項,將整合的審核意見傳遞給超級審核用戶.超級審核超級審核由超級審核用戶完成,對審計監管部門審核結論分析,簽批審核意見,如果審計部門審核意見為同意,同意立項,否則將整合的審核意見傳遞給可操作用戶,項目不予立項,項目重新立項審核.創收部門項目欲立項,必須填報立項表.同時要編輯可行性分析報告,必須對創收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分析,并預計項目帶來的各方面的風險及自身承擔能力.項目立項表和可行性報告必須上傳審核.項目申報必須按照流程完成,可操作用戶登錄后進入項目立項模塊,首先上傳可行性分析報告,上傳后再填報立項表(審核項灰色不可填),最后進入審核,審核一級完成后,審核意見自動記錄入申報表中,每級審核意見自動在立項表中記錄.項目實施創收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的管理是整個項目審計監管中最重要的環節,如果這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項目的審計監管就失去作用.一個項目的效益體現就在這個環節中,為了很好的監督管理,提搞資金審計效益,對項目進行網絡和實地跟蹤檢查相結合,使用網絡票據來監督創收方的收入,通過實地監督檢查加強監管力度.網絡票據可操作用戶(創收部門會計)對參加該項目人員必須開據網絡票據給繳費方,繳費方以網絡票據上的編號享受付費后相應服務.為了加強網絡票據的安全性,在票據底紋增加防偽標識,并在票據上自動增加票據編號.票據上會計為經系統安全審核通過的用戶,出納也需要通過系統審核.該網絡票據不作為報銷憑證,欲報銷可以到財務部門換取正式發票.該票據能夠打印輸出.數據庫系統自動實現票據金額的統計.
實地監督抽查
網絡票據必須作為繳費人員的一個付費后接受服務的一個首要憑證,為了杜絕有人員付費后沒有開據票據的行為,審計監督部門必須抽調人員到項目實施期間跟蹤抽查.該階段把不開據網絡票據行為列為經濟處罰行為,加大監督實施力度.監督人員名單由監督部門在監督數據庫中抽取.監督人員必須填報每次監督檢查情況,填報現場檢查數據表.監督人員根據項目實施進度表進行實地檢查,項目實施進度表是在項目實施2天前,可操作用戶必須填報的表,它是項目實施進度情況表,它不可缺少,審計監督管理部門根據進度表進行現場檢查,獲取基本數據.審計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登陸系統,審核網絡數據與現場檢查數據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抽調人員現場再次考察,填報監督表,如果此次數據依舊不一致,將審核抽查意見反饋給創收項目實施部門負責人(即普通審核用戶),請實施部門給予解釋,不能解釋的給予相應處罰.審計監督管理部門意見反饋單.實施部門收到意見反饋單后,在回復一欄進行回復,然后把意見反饋單返回.審計監督管理部門對創收項目實施過程進行評論,對現場跟蹤檢查情況與網絡跟蹤數據進行比對,對整個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寫出總結性意見與建議.項目實施過程中,所有收入上交學校財務進行財務專員統一管理.項目實施到最后就是結算,在結算中要計算項目成本,計算提成比例,創收部門按照使用學校資源情況給付學院提成比例(包含支付高級審核人員工作經費,財務部門專項管理人員工作經費).審計監督管理部門管理經費另外從總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學校創收項目審計工作經費,該項經費可作為一些社會效益好的項目的獎勵.項目結算與項目經費支出項目結算可操作用戶按照項目立項表中提成比例,系統根據項目實施階段項目收益(網絡票據中體現的數據)自動計算各個項目提成金額,作為項目專項經費.項目經費必須由學校財務部門統一收支,財務部門和審計監管部門可聯合派財務人員,對學校創收項目經費進行收支管理,工作人員工資統一由審計監管部門從項目提成比例中開支.項目經費支出項目經費的使用必須80%以上用于項目管理,部門要從項目經費中支出費用需由可操作用戶(部門會計)網上填報報賬單,一般支出填報收支報賬單,出差費用報銷填報差旅費報賬單.經由部門負責人審核同意,報學校項目管理財務人員審核,審計監管部門審核,超級審核人審核同意后,支付經費.報賬過程產生的一些附件由項目管理財務人員保管,并在網絡報賬單上標記附件張數.效益評估效益評估主要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評估,創收項目的經濟效益主要指項目從立項實施結算后期管理過程中,優化管理產生最優成本,最大化收益.整個項目的經濟效益系統可自動統計,審計監管部門對網絡票據數據和現場檢查數據比對可查出整個項目的收入,項目收支報賬中支出項列為成本部分的為成本支出,最后剩下的為項目產生的經濟效益.經濟效益值20%-50%為正常收益.社會效益主要對該項目給社會創造的價值和在社會上造成的影響.在效益評估中,社會效益值大于80%的項目,學校可以給予一定經濟獎勵,社會效益低于20%的,可以取消該項目.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管理不當給學校帶來負面影響的,追究項目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并給與一定經濟處罰并與其他處罰結合.
項目名稱:
項目負責人:
項目執行期限:項目承擔單位:
二年月
一,項目任務書(合同書)中的"考核內容與指標"
(按原任務書或合同書復印)
二,項目總結
請按下列提綱編寫:
1.完成的工作內容,取得的成績或成果(含論文,專著,申請或授權專利,提供的技術咨詢與服務,人才培養及已實現的銷售收入等)(請列出具體成果及其達到的水平);
2.分析超過或未達到預定考核內容與指標的原因;
3.在此期間國內外同類工作的進展情況,以及對今后本領域工作的設想和建議,本單位和本系統在項目實施,管理的經驗,改進意見和建議;
4.項目有關技術資料;
5.項目有關證明材料;
6.項目經費審計(若已審計).
項目負責人(簽章):
年月日
注:本表內容可根據需要加頁.三,項目經費決算表
科目
金額(萬元)
備注
一,科技部專項資金撥款
二,經費支出合計
1.人員費
2.設備費
(1)購置費
(2)試制費
3.相關業務費
(1)材料費
(2)燃料及動力費
(3)測試化驗與加工費
(4)差旅費
(5)出版物/文獻/信息傳播費
a.大宗文獻資料購買費
b.入網費
c.出版印刷費
(6)會議費
(7)其他相關費用
4.國際合作與交流費
5.管理費
(1)原有儀器設備使用費
(2)房屋使用費
(3)直接管理人員費用
三,經費結余
注:1.此表由項目負責人與承擔單位財務部門共同填寫.
2.支出各科目明細內容之和≤各科目的金額;
3.各科目的金額=經費支出合計數;
財務部門負責人(簽章)項目負責人(簽章)
年月日年月日
四,專項經費購置的固定資產清單
名稱及型號
購置時間
合同計劃數
實際支出數
經費來源
備注
臺
(套)
金額
(萬元)
臺
(套)
金額
(萬元)
制表人:聯系電話:
財務部門負責人(簽章)項目負責人(簽章)
年月日年月日
五,審核意見
承擔單位審核意見:
單位負責人:
(簽章)
年月日
主管部門有關司,局審核意見:
負責人:
(簽章)
年月日
3.科技部主管司審核意見:
負責人:
(簽章)
年月日
經費支出決算表編制說明
一,決算表編制中涉及的經費僅指科技部下撥的"專項資金撥款"中相關的支出內容,不包括在"國家其他撥款","單位自籌","其他"等經費來源中的支出內容.
二,決算表應由項目負責人會同財務部門共同編制.
三,決算表應逐項填寫,不得漏項,沒有的項請填"/".
四,決算表要認真填寫,對各項決算內容的編制標準,編制過程等情況進行詳細說明.
五,決算科目解釋
1.人員費
指直接參加項目工作(研究)人員所支出的工資性費用.
2.設備費
指項目執行過程中所支出的儀器設備購置,商業軟件購置和樣品樣機試制等費用.
3.相關業務費
指項目執行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燃料及動力費,測試化驗及加工費,差旅費,出版物/文獻/信息傳播費,會議費以及其他支出費用.其中:
材料費,指項目執行過程中支出的各種原材料,輔助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其他材料費用.
燃料及動力費,指項目執行過程中支出的水,電,燃料費等;
測試化驗與加工費,指項目執行過程中支出的測試化驗與加工費用;
差旅費,指項目執行過程中支出的差旅費及市內交通費用;
出版物/文獻/信息傳播費,指項目執行過程中支出的出版費及書籍購買費,資料費,文獻檢索費,入網費,通信費等;
會議費,指項目執行過程中召開的審查會,咨詢會,論證會等各種會議支出的費用;
其他費用,指項目執行過程中支出的專家咨詢費等其他費用.
4.國際合作與交流費
指為了開展國際資源引進,協作共建,國際交流等活動而支出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