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經濟泡沫的產生范文

經濟泡沫的產生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泡沫的產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經濟泡沫的產生

第1篇:經濟泡沫的產生范文

【關鍵詞】經濟泡沫;非理性;理性

經濟泡沫在人類經濟歷史上不斷出現,尤其是一些大的泡沫的產生和破裂給經濟帶來了轉折性的影響。一方面,帶有泡沫的經濟中實物資本的回報率較高,有助于提高人們的潛在消費能力,因此適當的泡沫對經濟具有調節作用,可以化解經濟的動態無效性,提高經濟效率。另一方面,當經濟泡沫持續發展,越過系統承受的閾值,就可能面臨破裂的危險。而經濟泡沫的破裂可能傳導到整個行業或者其它行業,甚至是整個國家或全世界,從而引發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沖擊。近年來,經濟學家圍繞經濟泡沫理論進行了理論拓展和經驗研究,對房地產泡沫,股市泡沫等經濟現象進行分析,取得了一些頗有意義的研究成果。

一、含義界定

經濟泡沫的界定還是一個未完成的工作,至今經濟學界還沒有統一定義。

Kindleberger C P(1978)曾經試圖給泡沫一個經濟學的定義:泡沫可以不嚴格地定義為一種或一系列的資產價格在一個連續的過程中的徒然上升。開始的價格上升產生進一步價格上升的預期,并且吸引新的買主。投機者一般感興趣的是來自于資產買賣的利潤,而不是它的使用或產生盈利的能力。這個價格上升之后通常伴隨著導致金融危機的預期逆轉和價格的突然下降。《新帕爾格雷夫與金融大辭典》(1992)年的定義:泡沫是指在一個連續的金融運作過程中,一種或一系列資產價格的突然上升,并且隨著最初的價格上升,人們產生對遠期價格繼續上升的預期,從而吸引更多新的買者。同樣,這只是一種過程的描述。國內學者也給出了相應的定義。王子明(2002)認為泡沫是一種經濟失衡現象,可以定義為某種價格水平相對于經濟基礎條件決定的理論價格(一般均衡穩定穩態價格)的非平穩性向上偏移,這種偏移的數學期望可以作為泡沫的度量。

二、產生機制

大量的文獻從金融學、制度經濟學、信息經濟學等眾多視角對經濟泡沫的產生機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

Keynes J M(1936)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提出了不確定性、風險以及金融市場如何影響經濟的思路,建立的不確定性模型提供了泡沫產生的理論途徑。Minsky H P(1972)提出的“金融不穩定性假說”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Keynes理論:如果不能維持現金流,金融體系不穩定,就會使泡沫破裂,導致金融危機Kindleberger C P(1978)將金融不穩定性假說加以具體運用,將泡沫擴張到金融危機的過程概括為:出現異常變化,資金過剩,過度發放貸款,資產交易過度和資產價格暴漲,利率上升,收回資金和貸款,資產價格暴跌。Fisher I(1933)從金融供給角度出發,解釋了泡沫產生的原因:各經濟主體為了自身的利益,在經濟繁榮時期產生“過度負債”,容易滋生經濟泡沫,當進入下一個循環時,經濟不景氣、債務人債務大增,引起連鎖反應,導致貨幣緊縮,是泡沫破裂的誘因。后來的經濟學家豐富和發展了Fisher的理論。

基于制度經濟學的研究表明:(1)政府在資源供應和稅收制定上占據支配性地位,是導致泡沫的重要原因。政府在制定土地政策以及貨幣政策上對泡沫產生有重要的影響: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地方政府熱衷于制定相關政策推進房地產的發展;另一方面,貨幣化和貨幣虛擬化,加上社會游資和國際熱錢的推波助瀾,是加速房地產泡沫產生的助推器。Coleman IV M、LaCour-Little M、Vandell K D(2008)實證了美國20個城市從1998-2006年的橫截面時間序列數據,實證結果表明國有企業的不規則運作,引起了房地產市場的劇烈波動,也是日后泡沫破裂的主要誘因。(2)政策制定對股市泡沫也具有推波助瀾的影響。一方面貨幣政策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流動性過剩,并沒有起到有效防范泡沫的作用,甚至存在某種程度的放縱。另一方面,股票市場在融資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立法不規范問題,間接地影響了市場投資主體結構,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Sarno L、Taylor M P(2003)通過分析6個拉丁美洲新興經濟體系的股票市場,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巨額外資沖擊以及新興市場不完善的市場機制是造成經濟泡沫的主要原因。

基于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分析了理性泡沫和非理性泡沫的產生機制。Keynes J M(1936)最早給出了理性泡沫產生機制的信息經濟學解釋:以市場有效性為基本前提,假定個人可以利用完全信息對市場作出理性預期,通過比較泡沫資本的收益與實物資本的收益進行投資決策。行為經濟學的興起與發展為確認現實世界中投資者的有限理性提供了大量的心理實驗和解釋,對信息經濟學解釋非理性泡沫產生的微觀行為基礎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基于市場無效性假說,信息是不完備的,造成投機盛行,滋生不理性泡沫。

三、存在性研究

對于泡沫的存在性問題,一直是泡沫研究的核心內容,國內外學者對泡沫的存在性問題進行了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按照研究視角不同,一般從如下兩方面展開:(1)按照投資者性質分成理性泡沫和非理性泡沫的存在性研究;(2)按照市場性質分成房地產泡沫、股市泡沫等。

1.理性泡沫和非理性泡沫

(1)理性泡沫

迄今為止,理性泡沫的研究成果已經非常豐富,具體可以分為如下幾類:時間型泡沫、內在型泡沫和外在型泡沫。時間型泡沫只與前一期泡沫有關,又稱為馬爾可夫泡沫。時間泡沫又可以細分為:確定性泡沫、近似隨機游走泡沫、爆炸性泡沫。Froot K R、Maurican O(1991)提出了內在型泡沫的概念,內在泡沫僅與決定資產內在價值的基礎變量有關。相對于內在泡沫,我們把由于受到外來因素影響而產生的泡沫稱為外在泡沫。

理性泡沫存在多重解,但是并非每一種從理性預期方程中所得到的理性泡沫解的形式都能夠描述現實中的經濟現象。譬如,泡沫存在條件中貨幣均衡的要求較高,這種均衡一旦被打破,泡沫將不復存在(Manuel S S、Michael W,1997)。所以,為了更好地運用理論解釋現實情況,需要在理性預期方程中加入一些條件,如橫截條件,以剔除一部分不符合現實情況的理性泡沫形式(Michel P、Wigniolle B,2003)。

Samuelson P A(1957)最早證明了理性泡沫在理論上的可能性。Tirole J(1982)證明了一個非常一般的引理:在個人生存期限無限,市場參加者有限且為風險厭惡的情況下不可能存在泡沫。Tirole J(1985)放寬了上面的條件,證實了如果市場參與者是風險愛好者且個數無限時,那么泡沫是可能存在的。Blanchard O J、Watson M W(1982)從理性預期方程出發,在套利均衡條件下,利用重復迭代法求解具有理性預期的差分方程,得出理性泡沫解,為投機泡沫研究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同時,Blanchard O J、Watson M W(1982)還構建了一種新的理性泡沫模型--爆炸性泡沫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在現實中常常出現的價格在長期上漲后突然崩潰的情形。

代際疊代模型是當前研究泡沫存在性理論的主要工具(Venditti A,2005))。許多文獻利用代際疊代模型,從連續和離散角度出發,證實了理性泡沫存在的充要條件。Tirole J(1985),Weil P(1987),Michel P、Wigniolle B(2003),Cazzavillan G、Patrick A P(2005),Caballero R J、Krishnamurthy A(2006),Kunieda T(2008)研究了在連續的代際疊代系統中經濟泡沫的存在路徑,得到了存在經濟泡沫的貨幣均衡路徑。Grossman G、Yanagawa N(1993),Tanaka J(2004,2007)等很多學者證明在更嚴格的條件下使用離散的代際疊代得到理性泡沫的存在性條件。

國內學者史永東、杜兩省(2001),史永東、齊鷹飛(2002),王子明(2002),郭濟敏(2005)在際疊代模型框架下,分別研究了在期界有限或無限,市場參與者有限或無限的情況下持續性經濟泡沫的存在性問題。

(2)非理性泡沫

隨著對泡沫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其展現的形態不一定對應于由理性預期模型所推導出來的泡沫形式,非理性泡沫理論是對理性泡沫理論的一個補充,用以解釋那些由于非理性因素所導致的泡沫現象。Kindleberger C P(1978)、Minsky H P(1974)分別給出非理性泡沫存在的原因。

大量的數學模型模擬了非理性泡沫存在性:代表性的研究有:時尚模型(Shiller R J(1984),Fair R C、Shiller R J(1990))、噪聲交易者模型(De Long B(1990))和傳染模型(Lux T(1995))等等(Arellano C(2008))。

近年來,行為經濟學界的研究人員獨辟蹊徑,從心理學實驗以及神經網絡學入手,得到很多數據佐證消費者決策的有限理性。行為經濟學考慮到現實中人們之間的差異性如何影響個人的決策來研究非理性泡沫的存在性問題,它通過大量的心理實驗,奠定了探究非理性泡沫存在性的有限理性基礎。Bernheim B D、Rangel A(2004,2007,2009)通過磁共振成像、顱磁刺激以及眼睛跟蹤等實驗手段,結合認知神經科學和實驗經濟學研究經濟決策的神經基礎。汪丁丁、葉航、羅衛東等人(2006,2007)開創國內神經元經濟學研究先河,運用現代神經科學方法研究經濟行為,將經濟泡沫理論的研究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2.房地產泡沫和股市泡沫

(1)房地產泡沫

大量的實證研究也探討了在不同國家不同市場上泡沫的存在性。房地產泡沫的測度方法有大量的前期成果。Wheaton W C、Gleb N(2008)通過分析美國59個房地產市場上1998-2005年的時間序列數據,次級貸款是美國房地產市場上的新興產物,它帶來的巨大風險是泡沫產生的主要原因。Coleman IV M、LaCour- Little M、Vandell K D(2008)研究了美國20個城市1998-2008年的房地產面板數據,結論是美國房地產市場在2003年不存在顯著的泡沫,之后國有企業參與市場是房地產市場產生泡沫的主要原因。

國內研究主要從直接、間接以及其它方法對全國市場以及區域市場進行泡沫的測度。直接測度法一般利用房產基本價值與市場價格的偏離進行測度(韓冬梅、劉蘭娟、曹坤,2008)。間接法一般通過建立指標體系進行測度(李平,2007),還包括因子測度法(王子成、明娟,2007),West模型方法(韓德宗,2005)等。

(2)股市泡沫

當前股市的大幅震蕩,將股市泡沫的測度推向了新的研究。國內學者對股票市場泡沫的實證檢驗可以分成三大類:直接檢驗、間接檢驗和其它方法檢驗。直接法通過計算整個股市的P-E即市盈率,股票市價與每股收益率的比值等來衡量股票市場的泡沫程度(馮祈善、孫曉飛,2005)。間接法通過制定相應的泡沫度量指標衡量泡沫程度,譬如建立股票市場指數的收益率與GDP增長率之間的比來反映泡沫的增長速度(馮祈善、孫曉飛,2005)。金雪軍等人給出了國內外證券市場泡沫實驗研究的一個總結(金雪軍、楊曉蘭,2005)。

此外,很多學者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在不同國家、不同市場上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例如:新西蘭房地產市場泡沫(Fraser P、Hoesli M、Alevey L Mc,2008),印度房地產市場泡沫(Mahalik M K、Mallick H,2009)等。盡管很多的前期結果都顯示,在某些市場都檢測出泡沫的存在性,但是,這些實證都是對某些指標進行的檢驗,Gurkaynak R S(2005)認為一旦改變參數體系,泡沫的存在性將受到質疑。

四、影響以及防范治理

經濟泡沫的產生、破裂將在微觀和宏觀上對經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微觀上,消費者和生產廠商的財富效應將受到沖擊。宏觀上,將產生相關的經濟動態效應、周期性效用、通貨膨脹效應以及資源配置效用。為了應對經濟泡沫造成的沖擊,貨幣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將有所進行調整,從而傳導到整個宏觀經濟層面。

經濟泡沫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學術界可以分成兩種觀點:反對派和中立派。前者認為泡沫不利于經濟的正常運行,對國民經濟產生負面的沖擊。麥基爾(2002)在《漫步華爾街》一書中詳細介紹了人類近三百多年的歷史中出現的經濟泡沫,泡沫的出現加重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如果治理不當,泡沫的破裂將引發經濟危機,因此不利于國民經濟的長期發展。中立派的研究顯示了泡沫對經濟具有正反兩方面的效用:雖然泡沫的破裂將給經濟帶來毀滅性的沖擊,但是經濟泡沫也有其積極的一面。Tirole J(1985)和Weil P(1987)證明了泡沫只可能在一個動態無效率的世代交疊經濟中存在,這時候,資本積累過多,超過了黃金增長律。雖然不是帕累托最優的,但泡沫的存在使得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減少資本存量來增加消費,從而使效用增加。賓斯維杰(2003)的研究發現,泡沫可以降低資本積累,從而提高潛在的經濟動態效率,使經濟動態地從無效走向有效。對個人的影響表現在,經濟泡沫可以提高人們的潛在消費水平,因此它是有益的。史永東、杜兩省、齊鷹飛(2001,2002)的研究認為中國經濟處于動態無效時期,適當的資產泡沫對經濟發展有益。

因為對經濟泡沫的測度和影響還沒有定論,所以對它的防范與治理也變得十分困難,是擺在各國學者、央行乃至政府面前一個非常棘手卻又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分析經濟泡沫歷史,大量的研究對泡沫的防范治理政策主要有兩方面的建議。一是應該采取內外部風險監控同時進行的防范措施(奧村洋彥、余熳寧(2000),謝經榮(2002),徐滇慶(2006))。理論上,劉靜巖、韓文秀(2002)研究了房地產投資泡沫的OGY混沌控制策略。OGY控制方法能夠有效控制房地產投泡沫產生的混沌效應,在理論上給出了擠出宏觀經濟中的泡沫成分的內外條件。二是處于不同市場、不同時期的泡沫對經濟的影響是不同的,應該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周建軍、鞠芳,2008)。對房地產泡沫的政策建議主要包括:完善市場信息機制,建立正確的預期,規范土地供給機制,借助稅收方式抑制投機行為,實施有效風險監控(曲世軍、張友祥,2008;曹映雪、張再金、廖理,2008;董琦,2008)。對于股市泡沫的政策建議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要繼續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完善市場建設,謹慎對待泡沫破滅之后的治理工作(黃海燕,2007);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市場的敏感性,在確保市場作用的前提下,制定相關防范政策。

參考文獻

[1]Kindleberger C P.Manias,panics,and crashes.New York:basic books,1978:17.

[2]彼得.紐曼等.新帕爾格雷夫貨幣金融大辭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76.

[3]王子明.泡沫與泡沫經濟:非均衡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25.

[4]Keynes J M.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Harcourt Brace,1936.

[5]Minsky H P.The modeling of financial instability:an introduction.Modelling and simulation,1974.

[6]Fisher I.The debt-deflation theory of great depressions.Econometrica,1933,1(3):337-357.

[7]Coleman IV M,LaCour-Little M,Vandell K D.Subprime lending and the housing bubble:tail wags dog?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08,17(4):272-290.

[8]Sarno L,Taylor M P.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asset price bubbles in Latin American emerging financial markets.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2003,13(9):635-643.

[9]Froot K R,Maurican O.Intrinsic bubbles:the case of stock pric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1,81:1189-1214.

[10]Manuel S S,Michael W.Rational asset pricing bubbles.Econometrica,1997,65(1):19-58.

[11]Michel P,Wigniolle B.Temporary bubbles.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003,112:173-183.

[12]Samuelson P A.Intertemporal price equlibrium:a prologue to the theory of speculation.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57,181-219.

[13]Tirole J.On the possibility of speculation under rational expectations.Econometrica,1982,50(5):1163-1181.

[14]Tirole J.Asset bubbles and overlapping generations.Econometrica,1985,53:1071-1100.

[15]Blanchard O J,Watson M W.Bubbles,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financial markets.In Paul Wachtel(ed.).Crises in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tructure,Lexing MA:Lexington books,1982,945-976.

[16]Venditti A.The two sector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a simple formulation.Research in economics,2005,59:164-188.

[17]Weil,P.Confidence and the real value of money in complete information.Oxford economic papers,1987,38:443-455.

[18]Cazzavillan G,Patrick A P.On competitive cycles and sunspots in productive economies with positive money stock.Research economics,2005,59:137-147.

[19]Caballero R J,Krishnamurthy A.Bubbles and capital flow volatility:causes and risk manage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6,53:35-53.

[20]Kunieda T.Asset bubbles and borrowing constraint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2008,44:112-131.

[21]Grossman G,Yanagawa N.Asset bubbles and endogenous growth.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1:3-19.

[22]Tanaka J.Growth and welfare effects of stochastic bubbles in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 economy.Working paper series,2004,3.

[23]Tanaka J.How large is the social cost of an asset bubble?Economics bulletin,2007,5(24):1-8.

[24]史永東,杜兩省.資產定價泡沫對經濟的影響.經濟研究,2001,(10):52-59.

[25]史永東,齊鷹飛.中國經濟的動態效率[J].世界經濟,2002,(8):65-70.

[26]郭濟敏.股票市場泡沫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234-245.

[27]Shiller R J.Stock prices and social dynamics.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4,2:457-498.

[28]Fair R C,Shiller R paring information in forecasts from econometric model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375-389.

[29]De Long B.Noise trader risk in financial market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

[30]Lux T.Herd behavior bubbles and crashes.Economic journal,1995,105:881-896.

[31]Arellano C.Default risk and income fluctuations in emerging econom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8,98(3):690-712.

[32]Bernheim B D,Rangel A.Addiction and cue-triggered decision process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5):1558-1590.

[33]Bernheim B D,Rangel A.Toward choice-theoretic foundations for behavioral welfare 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2007,464-470.

[34]Rangel A.The neuroeconomics of simple goal-directed choice (circa 2008),forthcoming in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s IV,edited by Michael Gazzaniga,2009.

[35]汪丁丁,葉航,羅衛東.人類的趨社會性及其研究:一個超越經濟學的經濟分析[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8-27.

[36]葉航,汪丁丁,羅衛東.科學與實證――一個基于“神經元經濟學”的綜述[J].經濟研究,2007(1),52-69.

[37]Wheaton W C,Gleb N.The 1998-2005 housing“bubble”and the current“correction”:what’s different this time?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2008,30(1):1-26.

[38]韓冬梅,劉蘭娟,曹坤.基于狀態空間模型的房地產價格泡沫問題研究[J].財經研究,2008,34(1):126-135

[39]李平.對我國房地產泡沫的測度研究[J].統計與研究,2007(24):82-85.

[40]王子成,明娟.珠三角房地產泡沫測度實證研究――以廣州為例[J].經濟地理,2007,27(5):819-846.

[41]韓德宗.基于West模型的房地產泡沫的實證研究――以北京、上海、深圳為例[J].當代經濟科學,2005,27(5):6-11.

[42]馮祈善,孫曉飛.中國股市泡沫合理范圍研究[J].上海金融,2005(11):

46-49.

[43]金雪軍,楊曉蘭.證券市場泡沫實驗研究綜述[J].國外社會科學,2004(3):20-25.

[44]Fraser P,Hoesli M,Alevey L Mc.House prices and bubbles in New Zealand.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8,37(1):71-91.

[45]Mahalik M K,Mallick H.What causes asset price bubbles in an emerging economy?Some empirical evidence in the housing sector of India.In:annual money and finance conference.Mumbai,2009,1-31.

[46]Gurkaynak R S.Econometric tests of asset price bubbles:taking stock.Fin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 from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U.S.),2005,4.

[47]麥基爾,駱玉鼎,彭晗.漫步華爾街[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1-59.

[48]賓斯維杰,張建森.股票市場,投機泡沫與經濟增長[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上海分店,2003,124.

[49]奧村洋彥,余熳寧.日本泡沫經濟與金融改革[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49-52.

[50]謝經榮.地產泡沫與金融危機[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177-202.

[51]徐滇慶.房價與泡沫經濟[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69-148.

[52]劉靜巖,韓文秀.房地產投資泡沫的自適應混沌控制策略[N].第二屆復雜性科學學術研討會,2002,2.

[53]周建軍,鞠芳.房地產泡沫的二元結構分析框架――基于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二分法的思考[J].當代財經,2008(5),37-41

[54]曲世軍,張友祥.論房價調控及政府的責任[J].當代經濟研究,2008(12):54-55.

[55]曹映雪,張再金,廖理.開征物業稅能否抑制房地產投機[J].稅務研究,2008,275(4):42-44.

[56]董琦.房地產金融監管亟須加強[J].中國國情國力,2008(4):9-11.

[57]黃海燕.化解泡沫膨脹風險促進股市穩定發展[J].宏觀經濟管理,2007,(7):

第2篇:經濟泡沫的產生范文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環境也會相應的發生變化,且一直處于變化當中。經濟環境變化之后,經濟變量也會發生變化,在經濟環境變化的過程中,就存在著產生泡沫經濟的可能。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存在著重復建設,盡管經濟體制已經轉變為市場經濟,而且經濟環境也發生了變化,但是計劃經濟時期的思維方式以及政府直接參與經濟建設的習慣仍然存在,會導致泡沫經濟發生的重復建設就存在,因而,泡沫經濟發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二、虛擬經濟模式下防范泡沫經濟問題的對策

1.支持虛擬經濟的適度發展

在商品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滿足資金融通的需要,就產生了虛擬經濟,虛擬經濟產生之后,社會融資的問題得到了良好的解決,而且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基于此,我國要適度的支持虛擬經濟的發展。在發展虛擬經濟的過程中,要基于我國的實際情況,對虛擬經濟和虛擬資本進行科學的研究,進而營造出適合虛擬經濟發展經濟環境及政策環境;在發展金融衍生品時,首先要進行試點,以便于研究其可行性,具有極強的可行性之后在逐步的擴大規模;建立完善的制度及法律政策,為虛擬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虛擬經濟的發展以實體經濟為基礎,不過,實體經濟的規模和速度并沒有虛擬經濟大,如果虛擬經濟過度發展就會出現泡沫經濟,因此,我國要強化銀行的貸款風險意識,加快國企改革的步伐,并建立金融危機預警系統。

2.建立虛擬經濟的預警指標體系

為了保證虛擬資本和實體資本之間的比例處于最佳狀態,實現二者的共同發展,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虛擬經濟預警指標體系。通過預警指標體系,可以預測經濟波動的趨勢,當處于臨界境界點時,在發出警報引起決策層注意時,還會提供一些措施和建議,從而有效地保證經濟健康發展。

3.強化金融監管,防范和化解泡沫經濟風險

虛擬經濟會受到實體經濟的束縛,在發展的過程中,這種束縛被突破,而且效率越來越高,因而,虛擬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金融創新的過程中。在金融市場中,經濟制度的不完善、經濟主體行為的異化,導致金融市場經常出現泡沫,因此,為了保證金融市場的正常發展,防止泡沫經濟的產生,就需要加強金融監管。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場運行規則,減少大炒家投機行為的發生,其次要限制資金的流動性,避免因為流動性太強引起金融市場的動蕩。當前,在我國的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上,由于投機行為的過度發展,導致虛擬經濟的發展過熱,如果這種狀態持續下去,必然會導致泡沫經濟的發生,因此,要抑制投機行為的發展,將泡沫經濟風險化解掉。

三、結論

第3篇:經濟泡沫的產生范文

關鍵詞:房地產 泡沫 金融風暴 市場經濟

一、對于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經濟泡沫的具體分析研究

關于對我國房地產經濟泡沫的初探。就當前我們國家的經濟形勢來講,中國的房地產經濟泡沫問題比較復雜,并沒有較為系統完善的研究,所以目前有較多的爭論,這些爭論大致可以總結為兩種主要觀點,一種觀點是我國在房地產產業方面發展的太快速,這樣不正常的發展速度導致房地產存在著很明顯的投機現象,這種現象可以說是嚴重過度的,最終導致我國的房地產經濟出現問題,形成經濟泡沫,所以針對房地產行業存在的這一種弊端,我們政府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真正規范房地產行業,防止出現嚴重的投機現象,還有一種態度是對于我國房地產投機現象的而支持,直至房價飽和,可想而知這也是一種非常極端并且不符合我國具體國情的態度。

中國的房地產起步較晚,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初期,伴隨著我國對于土地制度的深度改革政策的改變,才使得我國的房地產行業慢慢的發展了起來,實際上,房地產泡沫可以從多個方面對它的特征進行總結,大體上可以對其總結出三個層次的特征,首先是房地產經濟在短期時間內的暴漲暴跌所映射出來的微觀地產經濟市場供求關系沒有協調發展;其次就是經濟在供求方面的不平衡性;最后是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經濟發展與我國整個國民的經濟發展情況不匹配。在關于對這些進行詳細了解的前提下,再來分析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問題。

二、中國房地產經濟泡沫產生的原因

(一)投機行為存在于對土地的使用上

我國大房地產經濟之所以會產生經濟泡沫與投機行為在土地上的使用中存在有著很大的關系,可以說這兩者緊密相關不可分離,對于土地的使用存在投機行為存在一些明顯的特點主要是缺乏預期性,還有一些非人為控制的因素。當國家經濟呈現的上升趨勢較為明顯時,人們對于未來的整體的房價的走勢會有著較高的預期,再加上一些不理性的促進因素,導致人們對于房地產行業過于看好,失去了理性的判斷,然后做出了一系列不理性的行為,例如大量的進行建房、買地,然后給社會經濟造成了一種假象,一種繁榮的假象,然而這種繁榮注定是一時的,注定是一種泡沫,這樣就形成了房地產經濟的泡沫。

(二)我國房地產經濟產生泡沫的另一原因:政府管理的失敗

我們前文所闡述的對與土地的投機使用、房價的不合理預判、還有一些不理性的種種因素都是分析的在房地產的經濟中形成泡沫的來自市場調節不合理所造成的因素,但是使得房地產經濟產生泡沫的原因不僅僅是來自市場方面的原因,還有一些不是因為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原因,這些非市場方面的因素歸結為政府管理失敗,政府管理失敗是我國在房地產經濟中產生經濟泡沫的最大起因,因為他對土地的投機使用、房價的不合理預判、還有一些不理性的種種因素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在我國房地產經濟泡沫形成機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三、房地產經濟泡沫所帶來的金融風暴

我們都知道房地產經濟泡沫必定會帶來很多風險,這些風險有大有小,例如造成經濟的發展不同步,造成資源;利用率低下以及產生金融風暴,在這些風險中金融風暴有顯得格外嚴重,因為它直接關乎我國的國民經濟的發展,如果房地產的經濟泡沫使得我國經濟產生金融風暴甚至是產生金融危機,這種危機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嚴重的阻滯作用。

房地產泡沫的產生會帶來金融風暴,但是我們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會肆無忌憚無限期的發展,所以房地產泡沫也不例外,它總有一天會消失,在它消失的那一天我們的市場經濟又會恢復以往的正常,當然房地產經濟泡沫消失了,我國的房屋價格也會趨于合理化,正常化。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應該將房地產投資商進行嚴格規范,防止出現惡意競爭;其次嚴格控制境外的個人或者團體在我國購置房產。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我們詳細探究了房地產經濟泡沫以及經濟泡沫所帶來的金融風暴,通過分析我們知道有效的改善房地產經濟危機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但是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政府部門和相關的投資商必須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保證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第4篇:經濟泡沫的產生范文

【關鍵詞】實體經濟泡沫;泡沫經濟;通貨膨脹

糾偏股價當前,我國的實體經濟市場和資本市場已經顯露出了一些問題,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貨幣市場流通不暢所引起的,而解決貨幣流通問題的主要手段就是進行疏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尤其是糾偏股價的方式,使得股市價格能夠以市場價格為基礎,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自由的流動,才能夠使股票價格趨于穩定和合理。

一、經濟泡沫的內涵

經濟泡沫的形成經濟學中對于泡沫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是從泡沫的形成過程中,我們也可以了解到經濟泡沫的內涵

經濟泡沫的形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1.由于投資者的過度投資而產生的。

2.市場的不均衡發展。

3.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產生背離。

4.信息缺乏完整性。

二、針對經濟泡沫和通貨膨脹采取的措施

針對經濟泡沫和通貨膨脹采取的措施,除了現行的辦法(一)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二)有效發揮政府的控制職能;(三)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這三方面以外;采取(四)糾偏股價有它劃時代的意義:

1.糾偏股價的必要性個股股票在IPO上市時的定價,主要是參考了公司當時的財務狀況,定價是否過高或過底通過看它的市盈率和市凈率來判定,但是在上市以后,由于股市也是屬于一個市場,有市場就必然會伴隨有市場投機行為,這樣就致使股票股價偏離了實際價值區間,有的偏高有的偏低,偏高的讓其強行下跌,直接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投資者當然是不會干的。那就只能是讓股價偏低的提價,這是誰都樂意看到的。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節,股價偏高的也會自然而然的調下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無需增加貨幣供應量,也就是根本用不著擔心通貨膨脹。當前股市中的許多股票,由于投機行為的惡意炒作,已經嚴重背離了其價值區間,根本反應不出其真實價值,已經簡單成為了一個符號而已。假如采取了糾偏機制,就會使股市真正演變為一個價值投資的大市場。同時,股市制度健康完善了,也會為我國當前龐大的養老金提供一個安全,有效的載體。假如糾偏股價運用得當,還會取代商業銀行的部分功能,解決現在銀行制度一些弊病,能夠有效減少貨幣的惡性發行,緩解貨幣通脹。

2.糾偏股價的作用中國證券市場長期缺少做空的相應機制。市場上不存在股票指數和期權等金融衍生產品,沒有適當的避險交易工具來對沖市場風險。在市場單邊運行的情況下,想獲利就要嚴重依賴于做多,股市風險在這個過程中被系統性放大。比如在牛市,某一種股票被看到,那么群眾就會同時,證券市場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大量的缺陷仍然存在,對于股市的很多弊端不能真正解決和防微杜漸。這樣的市場環境既容易滋生暗箱操作和腐敗行為,又難以消除其惡劣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根據《公司法》、《證券法》等相關的規定,對于當前的股市采取糾偏股價的措施,其目的主要是為了能夠使上市公司的真實價值得到有效的體現,當公司的股價與股票的實際價值產生較大的偏離時,證券公司則需要采用一定的糾偏行為,對于偏低的股價進行糾正。

糾偏股價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能夠體現上市公司真實的價值,消除股票價格不正常上漲對公司價值產生的影響。

第二,避免在公司內部使用熱錢對個股進行過度的炒作,使得熱錢能夠獲得最為有效的使用,實現上市公司內部資金使用的良性循環。

第三,使實體經濟中形成的泡沫得到有效的釋放,并且能夠對通貨膨脹現象產生一定的預防作用。

第四,為價值投資提供一個公平的市場環境,減少投資行為的發生,能夠喲小的緩解貨幣流通不暢或者是膨脹的現象。

3.糾偏股價的應用當然,糾偏股價的使用應當具有一定的條件,一般滿足以下兩方面的條件:

第一,當實體經濟出現嚴重泡沫時。如樓市出現嚴重的經濟泡沫時,群眾為了使自己的錢不受到經濟泡沫的影響而產生貶值,便促使了大量的熱錢涌入到市場中,造成了房價的不斷上漲,引起通貨膨脹的現象,這時采取一定的糾偏措施,則能夠使熱錢獲得一定的分流,使樓市的泡沫現象得到緩解。

第二,股市中的股票價格脫離實際時。當股票價格因為某種因素的影響,而不斷上升時,就會造成股票價格偏離其實際價格,這時使用適當的糾偏手段,對于股票偏離實際價格的參考指標,也就是市盈率和市凈率進行有效的調節,使其形成一個長期的、穩定的調節機制,保證股價處在正常的范圍內。使用糾偏股價進行調節時,對于糾偏的多少,要有一個客觀的范圍。一般情況下,影響糾偏的因素有:微觀方面有個股的市盈率,市凈率和股市當前的平均市盈率,市凈率。宏觀方面有存款準備金率,通貨膨脹率,銀行利率,經濟增長率等一些實體經濟參數。

三、結束語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不斷增強,我國市場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面對實體經濟泡沫和通貨膨脹的產生,我們將其劃分為金融問題,同時更是一個根植于我國市場經濟體系中的一個制度問題,其不僅體現了我國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混合過程中的一種必然趨勢,同時也是我國金融市場深化和社會交易層次加深的一個主要體現,為此,應當從實體經濟和通貨膨脹的結構調整入手,通過糾偏的手段來進行抵制與化解,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志軍.現代金融經濟中的經濟泡沫分析[J].新財經(理論版),2012(03).

[2]扈文秀,席酉民.經濟泡沫向泡沫經濟的演變機理[J].經濟學家,2001(04).

[3]祝藝偉.從日本經濟泡沫談我國實體經濟發展對策[J].經濟生活文摘(下半月),2011(10).

第5篇:經濟泡沫的產生范文

關鍵詞:金融經濟 經濟泡沫 相關探究

全球經濟一體化是當下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其中一體化建設的進程與城市化建設的規模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推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金融經濟市場的現狀不容樂觀。當下社會經濟正在不斷的發展,這就使金融工具和金融衍伸工具等金融經濟產物也被融入到整個現代經濟社會之中。這會使市場經濟向自由化、價值化和國家化的方向發展。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類似與泡沫一樣的經濟表現形式在金融經濟大潮中形成的可能性逐漸的增大。當下經濟泡沫的輻射程度和影響范圍都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廣。從此趨勢來講的話,在現階段的金融體系發展形勢的推動下,對經濟泡沫的處理問題上有著一定的不可預見性。致使經濟泡沫問題以股票泡沫和房地產泡沫的形式體現在當下的金融體系當中的。關于在現代金融經濟中出現泡沫問題的根本原因及經濟泡沫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找到相應的對策并能正確的解決此類問題是至關重要的。在確保現代金融經濟穩定高效發展的同時也能使經濟泡沫對整個金融建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針對經泡沫的問題做了詳細的分析和闡述。

一、現代金融經濟中產生經濟泡沫的原因

隨著科學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狀態下的金融經濟發展趨勢上來看,社會經濟建設在發展的過程中把經濟和實體經濟之間的偏離性的問題過高的加以虛擬了,這往往會導致金融經濟體系中的泡沫問題常常出現的最主要原因。在當下的金融經濟市場中,虛擬經濟在市場行為上占著較主導的地位,但實體經濟在這種形勢下的發展就會受到重重阻礙,其主要表現出了擠壓、限制以及反彈等多種行為。擠壓、限制以及反彈等行為導致了最終結構在在于金融經濟體系當中那部分由虛擬資本而創造的虛擬價值是遠遠高于同等條件作用之下現實資本所創造現實價值的。這就使得在金融經濟市場中的發展態勢只是看起來較為良好,但實質上則像泡沫一樣不堪重負。

在經濟泡沫問題的背景作用之下,我們應該重視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問題:現代金融市場飛速發展的今天為什么還會出現經濟泡沫現象而且還會朝著延伸的趨勢發展呢?在針對這一問題的時候,應該從問題的本質上去思考和探究,并且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因為經濟泡沫所涉及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充分信息、非理性預期收益以及交易費用行為都較為復雜,在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伸工具的使用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現代金融經濟市場的運行是在實體經濟與當發展狀態相背離的情況下進行的。但是當下金融市場中實體經濟的根本決定性基礎是成本價格并非金融市場當中預期定價經濟模型的參照依據,這就會導致金融經濟市場的泡沫問題時常發生。同時我們應該意識到:經濟泡沫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現代金融經濟的建設和發展,金融市場中的資本集中也離不開經濟泡沫的推動。但是經濟泡沫現象本質上固然是虛擬經濟的一大構成部分,所以經濟泡沫所帶來的安全隱患也是值得思考的,它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個金融經濟市場的穩定運行。經濟泡沫問題形成并發展的原因就是社會因素和約束機制。

(一)社會因素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經濟建設的環境較為寬松。在經濟建設寬松且低風險的環境下使越來越多的人對資金炒作更加的關注起來。這也是商品經濟的周期性蕭條時期以及金融市場銀行存款利息下調的雙重作用。在商品經濟的周期性蕭條時期以及金融市場銀行存款利息下調的作用下,使消費者的投資以及消費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滿足。經濟市場中的閑置資金在這種刺激性方式的作用下會全部投入金融市場當中那部分增值保值潛力最優化的資源當中,這就會經濟跑的快速發展和蔓延提供了一定的社會基礎。

(二)約束機制因素

在當下金融經濟快速發展的前提下,對經濟泡沫問題的約束機制相對不健全且相應的調整措施落實的不到位。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上來講,應該對金融經濟當中那部分表現出潛在泡沫經濟可能性的投機活動進行一定的監督和管理。但是對于投機活動中貸款問題的監控機制也沒有加以完善,工作人員會將投機所產生的虛假繁榮作為金融經濟的一大成果,這就會使經濟泡沫蔓延的趨勢越來越大、越來越廣。

二、經濟泡沫為什么會備受關注

經濟泡沫問題無疑是當下全球學術界共同關注的一個經濟問題。針對經濟泡沫出現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泡沫理論是在許多新興經濟理論的基礎上建立的,經濟泡沫理論集交易費用、不充分信息、非理性預期和外部性等概念綜合為一體的具有前沿性的一項經濟學課題。

隨著當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金融不斷的創新改革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和交易的相繼問世,這都使得實體經濟和金融交易有了進一步的脫離和相對的延伸,以上這些金融交易對當下的金融結構有著較大的沖擊力。

價格在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實體經濟是通過一定的成本定價的一種經濟模型。眾所周知,金融經濟是通過相關預期定價產生的一種經濟模型。

經濟泡沫在現代金融經濟的進程和發展中起著一定的作用并產生著其自身的價值,但是在經濟金融不斷發展和完善的今天,經濟泡沫問題始終當下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三、現代金融經濟中經濟泡沫的表現形式分析

對當下的金融經濟市場而言,經濟泡沫的典型表現形式主要是指股票經濟泡沫和房地產經濟泡沫兩種。

對泡沫經濟本身而言,股票市場泡沫是由股票市場和投資價值之間的差額所共同構成的,股票市場泡沫和經濟泡沫在整個現代金融經濟中所表現出的金融資產總量、經濟總量以及泡沫絕對額指標大小均是密切相關的。眾所周知,價格在供求關系上是占著主導地位的,價格的這種特性在金融經濟市場當中的股票市場上也是同樣的。如果流向股票市場的資金太充足的話,那么股票中所體現的票面價格和發行公司之間的關系就在經濟泡沫的掩蓋下以市盈的趨勢表現出來。根據我國當下的股票市場發展趨勢,由于受股票投資行為迅速發展的影響,其中一些投資者利用金融經濟市場中的主體力量和社會力量相融合并向使其前不斷發展。根據對上述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我國股票的發展在當下泡沫經濟的背景下需要確保對股票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行為的相對標準化和規范化。

針對房地產的經濟泡沫問題,其此種表現形式包含了供求關系相對失衡和交易成本相對低廉等特性。眾所周知,房地產是現階段經濟泡沫的核心載體之一,經濟泡沫是否真正存在、經濟泡沫的程度是怎樣的,對于這類問題我們應該加大關注力度。當下階段的房地產有以下發展趨勢:房地產價格正在逐漸的上漲,這使得工薪階層要用幾十年的時間才能買得起住宅。但是幾年前興建的寫字樓卻還沒有完成相應的銷售指標。從生產要素構成的角度來分析的話,密集型相對較高的人口和相對匱乏的土地資源將會產生房地產經濟泡沫的現象,并且會使房地產泡沫現象不斷的發展。

四、針對現代金融風險提出的幾點防范建議

(一)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采用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機制手段

房地產市場有著自身的局限性,其主要包括無形性的市場需求和有限性的土地資源之間的矛盾不斷的升級。政府應該在當前的這種趨勢下對信貸和引導信貸的投資渠道進行適當的收緊,并在房產業上要考慮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機制手段。當下的中國房地產行業已經對銀行進行了“捆綁”。如果在這個時候對房地產泡沫的處理不妥當的話,那么就會造成房地產價格的大幅度下跌且銀行也會有很多壞賬產生,這對經濟發展和銀行的影響都是十分重大的。所以,政府要適時考慮實行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機制手段,在退市上要慢收慢縮。

(二)適時的調控房地產的預期,在房價的非理性上面要進行嚴格的控制

眾所周知,房地產行業是中國影響中國經濟的關鍵性產業,其在當下經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當下的房價呈不斷上升的趨勢,這就使得房地產行業的潛在危險性擴大。雖然國家在房地產行業中已經對其進行了相關的調控和管理,期間也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我們應該重視政策的連續性,這樣就可以以短期的政策暫時的代替長期的政策。所以,對房地產預期進行重視才是執行政府職能的重要體現。

(三)適當的加息和增加投機的成本

我們應該注意到,在對流動性管理的這一方面上,在對流動性進行回收的同時,應該考慮到準備金率之外的費數量化貨幣政策,這樣才能對通貨膨脹等狀況進行良好的抑制以增加房地產投機的資金成本。

(四)對土地的財政政策進行合理的調整

在土地的供給方面我們應該一大調整力度,在當前的財政體制和當下征地制度的基本框架之內,我國的各級地方政府對土地出讓金收入的依賴已成為中國房地產調控中的一大難點。為了實現對土地財政政策上的突破,我們應該加大對征地制度的改革,并且要有針對性的改良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狀況。中國的總體經濟需要進行根本的改革,房地產改革對中國的總體經濟變化有著重要的影響。從房地產調控所引發的一系列改革是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轉化。同時也重建經濟增長動力以促進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五)對資產短期經濟過剩形成的經濟泡沫進行有效的抑制

資產的短期經濟過剩是危機到來的前兆,無論是在成熟市場中還是在經濟繁榮的新興市場中,這無疑不是一個好現象。由于當下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都是十分復雜的,杠桿、低利率、衍生品創新過度等都有可能造成金融危機的爆發。其更有可能造成房地產和股市價格的起伏不定,甚至還會出現高危泡沫的經濟現象,致使經濟崩潰和蕭條。

五、結束語

隨著當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泡沫中的一些復雜問題主要體現在金融市場資產運行獨立性規律的復雜角度之上,并且經濟泡沫問題與整個金融系統的內部缺陷相互的融合,在虛假繁榮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潛在危機。現階段的金融體系發展形勢的推動下,對經濟泡沫的處理問題上有著一定的不可預見性。致使經濟泡沫問題以股票泡沫和房地產泡沫的形式體現在當下的金融體系當中的。關于在現代金融經濟中出現泡沫問題的根本原因及經濟泡沫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找到相應的對策并能正確的解決是至關重要的。國家和政府應該對經濟泡沫問題進行一定的抑制,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的同時并提出正確的引導方式,讓我國經濟能更好更快的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劉玉平.現代金融經濟中的經濟泡沫分析[N].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2]黃秀華.泡沫經濟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風險防范[J].經濟研究導刊,2011

[3]劉玉峰.張亮.劉丹等.我國房地產經濟泡沫的形成機理與區域性特征[N].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4

[4]袁鋼明.日本經濟泡沫興敗及其對中國經濟的啟示―――兼論日元升值的正面影響[J].國際經濟評論,2007

第6篇:經濟泡沫的產生范文

關鍵詞:房地產泡沫 房地產投資屬性 房地產消費屬性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支柱性行業,既關系著廣大民眾的生活,又影響著國民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近年內,我國房地產價格持續的高增速長在全社會引起了廣泛爭議。本文認為,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漲應當分為泡沫和泡沫化兩個階段,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房地產價格泡沫會長期存在,并且不會對經濟發展產生損害;在房地產價格泡沫持續存在的基礎上,房地產業存在著向泡沫化階段發展的可能,而一旦進入泡沫化時期,則將會付出金融危機的代價。因此,判斷我國房地產業泡沫發展階段,并進一步探討如何防范房地產價格泡沫化,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泡沫與泡沫化的定義

(一)泡沫與泡沫化的涵義

關于泡沫這一名詞,目前還缺乏能夠被廣泛認可的精確定義,通常是指資產或要素價格高于由其基本面因素所確定的價格區間的部分。泡沫化是指泡沫在短期內迅速膨脹以超出實體經濟負荷,并對實體經濟發展造成損害的一種虛假繁榮過程。泡沫化是建立在泡沫長期存在和流動性超量過剩的基礎上。當市場參與者對于泡沫的繼續膨脹(即資產的快速增值)形成了穩定的預期,甚至能夠認識到泡沫將在未來的某一時間破裂,對于資產的購買完全忽視了其未來的收入貼現而僅僅關注資產的短期增值,致使資金從實體經濟向虛擬經濟發生較大幅度的轉移,引發實體經濟的負乘數效應,危害經濟健康發展。通俗地說,泡沫化就是在短期內,在流動性過剩的基礎上,由泡沫快速催生泡沫的一種惡性循環。

(二)泡沫與泡沫化的聯系

研究泡沫和泡沫化,首先應當肯定的是二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房地產泡沫的長期存在是形成房地產泡沫化階段的前提,房地產泡沫化是房地產泡沫將要快速、徹底破裂前的極端形式。

房地產泡沫和泡沫化之間通常按照如圖1的關系進行演進。當一國較長時期處于繁榮的時期,經濟高速增長,社會環境安定,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置業需求都將會出現相應的增長。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預期以及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稀缺性,都促使房地產價格上漲,形成房地產泡沫。如果房地產泡沫能夠持續存在,經濟持續向好的合理預期逐漸將轉變成為房地產價格持續上升的預期,導致大多數居民進入房地產投資領域,房地產消費屬性演變為投資屬性,國家對于房地產業的調控(尤其是對于泡沫的調控)將空前的困難。如果此時出現一些扭曲房地產價格的事件,例如,日本20世紀80年放超量貨幣,美國次貸危機中的道德欺詐,則房地產業就將進入泡沫催生泡沫的完全非理性的泡沫化時期。

(三)泡沫與泡沫化的區別

我國現階段處于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對房地產泡沫和泡沫化進行有效的區分是必要的。不同之處總結如下:

第一,是否可排除。在現代經濟中,資本化進程中的泡沫無法完全避免,泡沫是一種客觀的經濟現象,它的存在就如同無法完全消除通貨膨脹一樣。然而,泡沫化卻是一種人為的非理性投資,能夠通過有效的措施加以預防,避免其對于經濟發展的創傷。

第二,是否可持續。從歷史上來看,泡沫具有一定的可持續性,例如,理論界公認美國資本市場1980-2001年存在著長期持續性泡沫。然而,泡沫化一般不可持續,泡沫化將使房地產價格遠超出市場參與者的承受能力,最終是房地產無人問津。

第三,是否有助于經濟發展。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泡沫能夠提升對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也逼迫著資產的購入方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以未來收入的提高抵消資產購入時的泡沫。正是因此,泡沫通常會在一國的高速發展期長期存在。然而,泡沫化對于經濟發展絕對有害無益,通常會在資產價格硬著陸中造成經濟衰退。

第四,泡沫通常在實體產業經濟發展的成熟期,是經濟發展中的信心爆棚;而泡沫化通常在實體產業經濟的衰落期,經濟結構的失衡大幅度拉動了名義增長,縱容資產價格在短期內迅速膨脹。

對我國房地產業泡沫的界定

如何對我國現階段房地產行業泡沫進行調控,需要首先對房地產業泡沫的發展階段有清楚的界定。

(一)我國房地產業存在泡沫

房地產投資收入包括租金收入和資產增值收入,在經濟理論中,常常用租售比來測度房地產泡沫的大小。租售比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積的月租金與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房價之間的比值。國際上用來衡量一個區域房產運行狀況良好的租售比一般界定為1∶300到1∶200。目前我國主要一線城市的房地產租售比均在1:500左右。此外,對比觀察2005-2009年的土地交易價格、房屋銷售價格和房屋租賃價格,發現土地交易價格和房屋銷售價格的增長速度遠高于房屋租賃價格。

以2009年為例,土地交易價格同比增長14%,房屋銷售價格增長率為10.5%,而房屋租賃價格則基本持平。由此可見,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是存在泡沫的。

(二)我國房地產泡沫會在一定時期內持續存在

自2003年以來,除2008年房地產價格出現過短暫的調整,我國的房地產泡沫持續存在。一方面是強勁的出口拉動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從而提高國民對于未來收入的預期,部分消化了資產領域的泡沫;此外,以外幣占款形式產生的過剩流動性,部分轉入了房地產領域,部分轉入投資領域,由此而產生的過量貨幣對于有限房產和土地的追逐導致了價格泡沫。因此,應當在我國逐步升級經濟發展模式,提倡創新,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在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消化房地產投資引起的價格泡沫。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國的房地產價格泡沫并未對經濟造成損害,由于房地產價格泡沫極大地拉動了投資,帶動了經濟增長,形成了經濟增長速度和房地產價格增速,同時保持高位運行的態勢。而如果過剩流動性全部進入糧食等消費領域,我國將產生嚴重的通貨膨脹。所以,在現階段泡沫并未造成實質性危害的時候不適宜用過于直接的調控手段擠壓泡沫。

(三)我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化尚未形成

總結歷史經驗,日本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資產泡沫化問題,主要是由于超量的流動性過剩和產業結構中存在矛盾而導致房地產業進入泡沫化時期。比照分析,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泡沫化問題尚不存在。

首先,從總體上看,我國在2003年以來一直存在的流動性過剩,主要是由于我國外匯占款項目所發行的基礎貨幣太多導致的,屬于被動發行,與日本央行通過貨幣政策拉動經濟增長有本質區別。從房地產貸款上看,我國市場采用差別貸款的方式調控房地產業,不同于日本當年向房地產領域的瘋狂融資。

其次,我國所處的產業階段不是衰落期。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區別泡沫和泡沫化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于該國所處的產業階段,泡沫化時期通常應當是處于第二產業發展的衰落期,資金由實體經濟迅速流入房地產業,房地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

此外,我國目前一線城市房地產價格增速迅猛,主要原因是大型城市在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公共服務、基礎建設這四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世界城市的發展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其所能夠提供的城市資源、投資就業機會遠遠好于二線城市。正是由于這種資源的稀缺性,在取消了等級制度和遷入限制之后,必然會出現城市價值的快速提升和富有階層向大型城市的集中。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雖然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毫無疑問地存在著泡沫,但并未處于泡沫化階段,更不會在未來幾年中出現毀滅性的崩潰。因此,對于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目前的關鍵并不在于從絕對值上擠壓泡沫,而是盡快建立起防范房地產市場泡沫化的機制。

防止房地產泡沫化的策略

一般而言,凡是將房地產市場主要作為投資品市場的國家,在一定的條件下,都容易出現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運行,并且調控難度極大。而反觀那些將房地產市場主要作為消費市場的國家,其住房消費需求不可能在短期能發生重大變化,房地產波動則較小。因此,防止房地產泡沫化策略的核心是:變房地產投資品屬性為主為消費品屬性為主,具體措施可以總結為“打擊投機、限制投資、增加供給”。

(一)打擊投機

房地產投機者的策略一般是以少量資金在市場中快進快出,以賺取資本增值。因此對于房地產投機者的打擊應當從限制交易速度和控制貸款發放兩方面著手。

首先,應當提高購房者購買多套住房的首付比例,降低投機者的可用杠桿,這既是防止房地產市場泡沫化的必要措施,也可以防止投機者將風險轉嫁給銀行系統。日本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之后之所以會引起銀行體系壞賬激增,就是因為銀行未能對經濟運行中的投機風氣加以遏制,反而提供了資金支持。因此,必須嚴控銀行對房地產市場的信貸力度,遏制投機,降低經濟的整體運行風險。

其次,必須對于購房者在短期內賣出房產增加限制條件。目前我國在此方面的限制主要通過提高流轉稅率(即契稅、土地增值稅、營業稅等),但是在房地產長期存在泡沫的時期,投機者能夠將稅賦轉嫁給購房者,這就造成了我國越調控房價越高的困局。因此,單一依靠流轉稅等經濟手段不足以遏制房地產投機行為,應當迅速建立信用體系,對于有過炒房經歷的單位和個人實施市場禁入懲罰或提高其首付比例,將房地產投機者排除于市場之外。

(二)合理限制投資

房地產市場的過度投資,促使房地產市場泡沫化的形成,進而影響到經濟的平穩發展,甚至于產生經濟危機。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抑制過度投資,降低房地產市場投資屬性的制度是必要的。

第一,對于空置房屋開征財產稅(物業稅)刻不容緩,只有非居住住宅的持有成本大幅度的上升,抵消房地產的資本增值,才能夠抑制高收入人群的投資需求,合理限制住房投資。

第二,降低對于土地的抵押率,不能單純地以公允價值計量房地產。在現行的制度中,公允價值即市場價格,而在房地產存在泡沫的時代,公允價值本身就是一種被市場扭曲的和充滿風險的價格,因此降低對于土地的抵押率,能夠使企業理性地認識土地市場,降低企業的土地儲蓄行為,抑制房地產市場泡沫化的形成。

(三)增加供給

我國實行住房制度改革以來, 雖然搞活了房地產市場,拉動了經濟發展,但與此同時,城市中的中低收入居民基本喪失了改善居住條件的手段,其收入水平的增長明顯低于房價增長率。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廉租房建設,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條件,控制房地產泡沫化。

第一,我國將長期處于城鎮化建設中,人口將大量遷入城市,未來住房需求將持續增加,正是這種預期的住房需求與供給的缺口使得人們對于房地產的未來盈利能力產生了較高的預期。因此,由政府大量提供廉租房既能夠解決居民的住房需求,也可以降低房地產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期,壓制房地產泡沫化。

第二,解決房地產問題的根本方法是要調整經濟結構,均衡居民收入分配。現階段,房地產是居民收入分配失衡的重要因素,大量提供廉租房是在住房需求方面對于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給予補貼。中低收入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較高,這樣能夠較大幅度地拉動內需,使我國順利完成經濟結構轉型,促進經濟長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彥皓.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共存時的激勵機制設計[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4)

2.趙洪.信息不對稱條件下消費者行為分析[J].商業經濟,2010(1)

3.于輝.日本泡沫經濟分析[D].吉林大學世界經濟系,2008

4.孫樹壘.企業與客戶雙方選擇與激勵問題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07

第7篇:經濟泡沫的產生范文

關鍵詞:房地產泡沫;國際比較;防治措施

一、前言

對于泡沫一詞,根據前美國經濟學會會長金德爾伯格的定義,它是指一種或幾種資產價格在一段時期內連續地陡然地上升,引發投資者產生在未來獲得收益的預期,從而投入大量投機資本,最終使價格飚升脫離其價值而形成的一種經濟狀態。

所謂房地產泡沫是指由房地產投機等因素所引起的房地產價格脫離市場基礎的持續上漲,也就是土地和房屋價格極高,與其市場基礎價值不符,雖然賬面上價值增長很快,但實際上很難得到實現,形成一種表面上的虛假繁榮。

本文從房地產泡沫產生的原因入手,對美國、日本和東南亞房地產泡沫進行了比較,并提出了房地產泡沫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對我國不斷升溫的房地產熱潮有所警示。

二、房地產泡沫的國際比較

(一)美國的房地產泡沫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曾發生過由于房地產泡沫而引發的危機。最初發生問題的金融機構集中在主營房地產存貸款業務的儲貸會,其后波及到商業銀行。儲貸會在美國有相當數量的資產額。曾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一度逼近商業銀行的40%,住宅抵押貸款市場份額達到商業銀行兩倍之多,是美國金融市場的重要力量。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戰后繁榮時期中,在國家優惠政策推動下,儲貸會一度發展極為迅速。但是自20世紀80年代初起,隨著金融自由化逐步推進,其他金融機構加入競爭行列,各種條例的取消也使儲貸會喪失利率優勢,支付能力不斷下降。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房地產價格大幅度下跌,房地產客戶違約率從1988年2.25%猛增到1990年6.54%,因而形成大量銀行不良資產,專門從事房地產的儲貸會則普遍陷入嚴重困境之中。到80年代中期,商業資產供給超過了需求,在德克薩斯州城市里空房率達20%甚至30%,導致房地產價格急劇下跌,其中以西南部各州為甚,致使從事房地產抵押貸款業務的儲貸機構貸款損失慘重。

從2000年開始,股市“泡沫”破裂和經濟衰退導致近40年來最低的利率和低收入增長率,美國房地產價格增長率出現了與房主收入增長率相反的趨勢,房地產“泡沫”有所上升。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2002年曾否認房地產“泡沫”的存在,但許多經濟學家則認為美國房地產“泡沫”其實很大。目前正在襲擊世界經濟的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充分應證了當初一些經濟學家的正確判斷。

(二)日本的房地產泡沫

日本地價偏高的問題一直存在,隨著日本經濟在二戰后的復蘇,日本的地價尤其是城市地價也以驚人的速度上漲。1955年到1980年的25年間,日本城市地價的年最高增幅達到42.5%,年漲幅超過20%的次數就有8次。一項關于地價指數與價格指數之比的考察表明,1986年日本地價指數與物價指數之比大約是1956年同期的25倍。從1986年開始,日本經歷了戰后最嚴重的一次地產價格膨脹,漲幅驚人。到1987年末,日本全國的地價總額已經折合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了1990年地產泡沫破滅前夕,日本地價指數與物價指數之比在短短四年內迅速攀高至1956年的68倍。

日本此次地價泡沫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的原因,一是日本20世紀70年代逐步開始推行的開放國內金融市場使日元利率自由化的舉措;二是日本對金融貨幣政策的調整為地產泡沫的出現提供了便利;三是因為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土地量最少的國家之一,整個國家對于土地和房產都有一定的心理偏好,以土地或房產的方式保有財富也是泡沫出現于房地產業的重要心理基礎。

1990年,日本的地產泡沫由于政府干預等原因開始破滅,房價大幅回落。這次地產泡沫破滅對整個國家的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投機于房地產的企業大量陷入財務危機,各金融機構由于貸款難以回收和持有的地產抵押貶值,紛紛倒閉。這種混亂的局面最終造成了日本經濟長達十年的低迷。

(三)東南亞的房地產泡沫

有關專家認為:銀行信貸擴張在東亞國家和地區房地產泡沫的形成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東亞金融危機中具有代表性的泰國、馬來西亞以及香港地區的銀行信貸與房地產泡沫危機表明:銀行信貸在房地產業的過度擴張不僅是造成房地產泡沫的重要原因,而且在泡沫崩潰和經濟、金融危機中也起了同樣重要的作用。

東南亞各國在十幾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中,房地產價格暴漲,吸引了大量資金涌向房地產部門。據統計,泰、馬、印、菲的金融機構投放到房地產的資金占其貸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0%、29%、20%、11%。隨著市場的逐漸飽和,房地產日益暴露嚴重的供過于求現象,大量樓宇閑置。泰國房屋空置率高達20%,菲律賓為15―20%,印尼為18%,馬來西亞的數量也不少。房地產價格下降,房地產泡沫開始破裂,直接的后果是銀行的呆賬、壞賬大幅度增長。房地產危機導致銀行危機,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遭受極大破壞。因此,消除導致泡沫經濟的深層因素,力戒發生泡沫經濟,是處于經濟發展和開放的國家應引以高度重視的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三、國際房地產泡沫形成的共同原因

通過對美國、日本和東亞等國家和地區房地產泡沫的比較分析,各個國家的房地產泡沫形成的共同原因,主要有政府宏觀調控失誤、銀行貸款的過度支持、寬松的金融環境和過剩的國際資本流動等。

(一)政府宏觀調控失誤

政府行為對房地產泡沫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土地市場不成熟及相應經濟體制不完善的條件下,所采取的政策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在土地供給有限和市場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容易滋生權力尋租現象,為房地產泡沫的形成提供了溫床。不論是何種情況的調控不當,都容易引起泡沫現象。

例如以“政、官、財”一體化為特點的日本政府在經濟泡沫化過程中采取種種政策將國家發展目標從實體經濟轉向金融業,原來應該投向物質生產建設的資金也轉而流入金融投資領域。政府的誘導、投資者的沖動與金融機構本身存在的內部不完善結合在一起。在政治、企業、社會三種力量的推動下,房地產投機達到白熱化的程度。

(二)銀行貸款的過度支持

由于房地產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開發商僅僅依靠自有資金是遠遠不夠的,其開發資金主要來源就是銀行貸款。但金融支持過度,大量的資金涌向房地產市場,就會不斷堆積金融風險,給泡沫的產生埋下了隱患。在這方面表現最為明顯的是東南亞國家。在沒有建立有效的銀行監督和立法機構的情況下,許多銀行或是直接貸款給房地產等高回報率的領域或是通過控股、參股方式將資金變相投入房地產公司。這些資金的流入使房地產價格極速膨脹。

(三)寬松的金融環境

寬松的金融環境為房地產泡沫的產生提供了溫床。縱觀各國房地產泡沫產生的原因,會發現其中或多或少都有金融環境的因素。例如美國國會在1980年通過的《放松管制和貨幣管理法案》中有關取消利率最高限度、放松資金來源、允許各種帶息支票存在、同意各類存款機構分區域交叉等決定,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美國金融業的發展,但是也為房地產泡沫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四)過剩的國際資本流動

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為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合理配置提供渠道;另一方面,錯誤的經濟信號將誤導大量的國際游資在國際間流動,則可能會成為國際游資流入國出現資產泡沫的原因。房地產泡沫在這種條件下,就會被進一步放大。

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人民幣的升值,相應的中國的資產價格相對于國外資產價格也有很強的上漲預期,所以流入中國的投機資本很多投向了房地產市場。例如我國2004年的外匯儲備余額達到6099.32億美元,其中后三個月外匯儲備猛增954億美元,幾乎占到全年增加額的一半。然而,這三個月的貿易順差總和卻僅僅只有280.7億美元。這增加的外匯儲備大部分流向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而反過來,不斷上漲的房地產價格又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過度的投機造成更大的人民幣升值壓力。這是一個正循環的強化過程。

四、房地產泡沫的防治

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直接關系到整個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發展。目前我國正處在房地產業高速發展的最佳時期,因此,吸取國際房地產泡沫的經驗教訓,預防和減少我國房地產泡沫必須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一)加強宏觀經濟調控,防止政府調控失誤

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因此,政府應該對該行業進行干預。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背景的改變,對房地產的影響往往是巨大而深遠的。單一的應對措施往往無能為力,所以政府要采取控制通貨膨脹、保持稅收政策的穩定性、加強對金融機構的控制,建立完善的風險控制系統等一系列綜合措施。

(二)加強對銀行的監督管理,防止銀行貸款的過度支持

推動房地產泡沫產生的資金,絕大部分都是從銀行流出的。因此,必須加強對銀行的監管,包括銀行資本充足率、資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與控制能力等。這個過程中我們還要結合其他的措施來預防房地產泡沫。比如加強對房地產價格的檢測和調控,公開盡可能多的市場信息,減少市場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情況,設計合理的土地稅制來控制土地投機,比如土地增值稅、土地閑置稅等等。與此同時,必須大力發展多元化的房地產金融市場,形成具有多種金融資產和金融工具的房地產二級金融市場,以分散銀行信貸風險。

(三)規范房地產融資行為,防止低利率形成的寬松金融環境

規范房地產融資行為,嚴格審批房地產貸款。資金是房地產投資過熱的資本來源,控制了源頭就從根本上控制了房地產行業的投資過熱。因此金融機構要合理有效利用金融手段來進一步規范房地產融資的行為。

嚴格審查住房開發貸款發放條件,切實加強住房開發貸款管理。強化個人住房貸款管理,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發放個人住房貸款。規范個人商業用房貸款管理。

(四)警惕過剩的國際資本流動

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高投資率以及大力吸引外資的經濟增長模式要求有一套合理的資金流向監管措施,以防止國際短期投資的投機性涌入。

加強對外資的監控,主要應采取以下的措施:要以外資直接投資為主,間接投資為輔,以長期外債為主,短期外債為輔,控制外債的總規模;控制外債的投向,鼓勵外資投向技術領域,嚴格限制外商投資房地產和金融資產的規模;在引進外資的同時,還應調整本國的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生產能力,提高抵御外資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范如國.房地產投資與管理[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2、汪利娜.房地產泡沫與預防措施[J].經濟經緯,2003(1).

3、徐滇慶等.泡沫經濟與金融危機[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第8篇:經濟泡沫的產生范文

[關鍵詞] 房地產泡沫 泡沫程度 綜合評價

房地產泡沫與泡沫經濟有著區別和聯系。泡沫經濟是指虛擬資本過度增長,相關交易持續膨脹,使市場價格遠遠高于實際價值,與經濟基礎條件相背離的資產價格膨脹,導致金融證券、房地產價格飛漲,投機交易極為活躍的經濟現象。房地產市容易被炒作和投機獲利的行業,往往是產生泡沫經濟的導火線。廣義上說,房地產泡沫是指房地產市場價格明顯地偏離其實際價值的經濟現象。

一、房地產泡沫的成因

第一,房地產商品的特殊性。在一定時期房地產商品供求不易均衡而且合同期攤銷交易成本低,這是泡沫載體所具有的一個條件。所以,房地產易產生泡沫,是泡沫的主要載體之一。

第二,土地的稀缺性。我國的土地資源相對匱乏,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對土地的需求有無限擴大的趨勢。因此,土地的稀缺性為泡沫的形成提供了基礎條件。

第三,非理性預期。由于房地產市場是不充分市場,信息存在不對稱性。消費者的預期受經濟環境的變化影響,而一旦預期高估了環境變化對價格的影響,就可能引發泡沫現象。由于房地產不同于一般商品,當價格上升時,人們預期今后價格還要上升,需求量增加,房地產供給量反而減少。這樣就刺激了價格上升,促進了泡沫的產生。

第四,金融的過度支持。房地產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一方面,房地產飽沫的形成離不開銀行系統的支持。在巨額利潤的吸引下,人們會通過向銀行貸款籌集資金參與投資或投機。另一方面,泡沫經濟往往給銀行傳遞錯誤信息。在經濟繁榮時期,房地產價值上揚,銀行往往過于樂觀,為爭奪市場份額而放松了貸款條件。然而,隨著預期的逆轉,房地產價格急劇下跌,銀行擁有的抵押房地產價值急劇下降,巨額不良債權隨之產生,最終導致房地產泡沫的破滅。

第五,投機行為。投機行為推動房地產泡沫的形成。資金在國際間流動是為了尋找盈利機會,一旦預期某個國家房地產價格將會上升,就會帶來大量的國際投機資金流入,推動房地產價格飆升,形成投機性價格泡沫。國際資本的流動及金融市場自由化的日益增強促進了房地產泡沫的不斷膨脹。相反,若出現價格下跌的預期,就會造成資本的抽逃,導致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

二、指標的選擇與綜合評價

由于房地產價格由供給與需求兩大因素所決定,因此從供給、需求兩方面選擇以下指標來測度我國的房地產泡沫:

第一,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占GDP的比重。該指標是直接反映在國民經濟中各行業投資結構是否合理, 房地產投資擴張是否過度的基礎性指標。

第二,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該指標直接反映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結構是否合理,也是房地產投資擴張是否過度的基礎性指標。

第三,商品房施工面積與商品房竣工面積之比。該指標是反映商品房未來供求的指標, 反映未來一兩年現房供應量, 該比值越大, 則說明泡沫越大。

第四,房價收入比 (房價收入比=每套住房平均價格總額或居民家庭平均年收入)。如果房價收入比快速上升, 這意味著居民須花費更長時間的資金積累來支付房款, 說明居民的購房能力下降了,房地產市場出現了異常運動。據此可以判斷房地產市場投機需求與泡沫成分。

第五,房地產價格增長率或GDP增長率。該指標反映了房地產泡沫的內在含義, 是測量虛擬經濟相對實體經濟偏離程度的動態指標。GDP增長率代表實體經濟的發展, 虛擬經濟的發展是以實體經濟的發展為基礎的, 該指標測量房地產價格增長率相對實體經濟的增長率, 用來監測房地產泡沫化程度。

根據以上五個指標,可以計算出相應的泡沫度指數(包括單項指標及各年度綜合指標),以檢測當前我國的房地產行業是否存在泡沫,以及泡沫程度。2004年與2005年的數據表表明:2005年房地產偏熱,且泡沫度大于2004年,房價收入比已處于泡沫邊緣。

三、關于我國房地產泡沫防范的幾點建議

1.嚴防金融過度支持

中國房地產投資的資金大部分來自銀行,為使房地產金融支持保持在正常水平,國家應從宏觀上對房地產金融支持額占信貸資金的比重、房地產金融支持年增長率等指標進行監控,為房地產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另外,金融機構發放貸款時應根據安全原則嚴格審查,避免呆賬、壞賬。

2.擴展企業融資渠道,提高企業競爭力

鼓勵社會基金進人房地產業.提升企業融資能力。鼓勵有實力的房地產企業上市,加速房地產企業從產品運營向資本運營轉變,提高其多元化融資能力。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以便建立有序的交易體系、服務體系、監控和反饋體系。

3.健全住房保障體系,引導公眾預期,穩定房地產價格

建立多層次的住宅供應體系,有助于保障居民的居住需求,更有助于緩解當前新房市場上的供求矛盾,引導公眾消費,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鼓勵開發中小戶型住宅,引導產品結構調整和住房消費需求;擴大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構筑全方位的住房保障體系。

4.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完善利率調節機制逐步建立以中央銀行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的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利率體系。大力發展直接融資,豐富金融產品,發揮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形成合理的收益率曲線。適當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浮動空間,增加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完善外匯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和規避風險機制。

參考文獻:

[1]牛鳳瑞等: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第9篇:經濟泡沫的產生范文

論文摘要:文章對房地產市場泡沫的產生與危害及其對策作簡要分析。2010年我國政府對房地產市場進行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和政策調整,旨在抑制過快增長的房地產泡沫經濟,保障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的發展,維護廣大人民的住房權利。

一、房地產市場泡沫

所謂泡沫經濟,是指由于人們非理性的經濟活動,導致某種交易物的價格劇烈增長,這個價格遠遠超過其本身的價值。這種突然形成的高價,不能長期維持,按照經濟規律,經過一定的時間它必然會下降到符合其價值的水平上,這種現象就像泡沫的破裂一樣,所以稱作泡沫經濟。當這種現象發生在房地產市場時,便形成了房地產市場泡沫經濟。

房地產市場泡沫的大規模爆發最早產生于日本。從1985年開始,日本政府為了刺激經濟發展采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同時由于美元貶值,大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的房地產業,導致房價飛漲,使得國民紛紛投機房地產市場。

二、我國房地產泡沫的產生

近年來,由于房地產業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各地政府對待房地產項目幾乎是一路綠燈,在政策與經濟上都給予其相當大的扶持力度,這使得房地產業的發展勢頭過于強勁,一躍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這種非理性的發展,使得房地產業已經顯露出超出國民經濟承受范圍的苗頭,房價一路飆升,許多地區的房價已經遠遠超過了普通民眾的購買能力,“地王”與“天價”樓盤不斷地涌現,房地產業已經成為暴利行業的代名詞,其產生的經濟泡沫也在不斷增長。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居高不下的市場需求導致房價非理性上漲。需求是市場的根本推動力。我國是一個人口基數龐大的國家,國民對住房的需求量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加之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住房需求一直居高不下,在這種長期供不應求的狀態下,由于沒有政策的限制,開發商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在利益的驅動下,房價的上漲逐漸進入了一種非理性的狀態,并且開始了惡性循環,使得整個房地產市場一直維持在一種高房價、高需求的狀態,而且房產的價格已經遠遠超過其本身的價值,從而促成房地產泡沫。

第二,我國土地的稀缺性導致房價隨地價飆升。我國的土地供給尤其是城市建設用地的供給量十分有限,由于房地產市場的高利潤性,眾多的大型企業紛紛介入,大量的國內企業資本進入房地產市場,導致土地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土地出讓金動輒幾十億上下,地價的猛漲導致房地產開發成本的直線上升,開發商為了獲得高利潤回報,只有不斷抬高房價,最終把負擔全部轉嫁到了購房民眾身上。

第三,銀行等金融行業支持過度。我國房地產開發項目中有超過50%的資金是來自于銀行,銀行為了追求利潤,將資金大量注入房地產市場,間接地促進了地價的飆升;同時,銀行本身盲目的擴張信貸規模,忽略了房地產市場的風險性,致使各種投機行為愈演愈烈,不斷堆積金融風險,也為房地產泡沫的產生埋下了隱患。

第四,各地方政府對財政收入的追求。由于房地產行業的高利潤性,其在很多地方都成為了當地的支柱產業,為地方的經濟發展和政府的財政收入做出了重大貢獻,所以,對于房地產行業,各地政府都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導致房地產的政策過于寬松,地方政府不能切實有效地發揮政府的監管作用,使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缺乏合理的規劃與管理,這也是房地產泡沫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房地產泡沫的危害

第一,廣大民眾的住房權益無法得到保障。房地產泡沫破裂前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房價過高,這使得人民大眾無力購房,或者說一旦購房便背上了巨額的銀行債務,成為所謂的“房奴”,一方面大量的資本投入房地產市場,另一方面人民的住房需求卻始終得不到滿足,這違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不利于社會安定與發展。

第二,泡沫破裂會引發嚴重的金融危機。從日本的泡沫經濟破裂可以看出,無論是銀行、企業還是投機者,大量的國民資本投入了房地產行業,一旦泡沫經濟破裂,將會引發劇烈的金融危機,企業倒閉,投機者破產,最終銀行將會成為最大的買單者,由于銀行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銀行的虧損對整個社會帶來的經濟災難是難以估量的,不僅如此,這場經濟災難對國家今后的發展將會產生長久的負面影響。

四、房地產泡沫的對策

第一,銀行實行嚴格的信貸審核機制。由于房地產業的主要資金來自銀行,要嚴格的控制銀行的信貸項目,杜絕信貸違規操作,嚴防不良貸款產生;同時,要嚴格控制房地產業銀行資金的比重,防止控制投機行為,為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條件。

第二,加強管理土地市場。土地交易價格是房價的風向標,因此要對土地市場進行嚴格規范,出臺相應的政策來遏制囤積土地等各種土地投機行為,保證土地市場的規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aaa | 成人性动漫高清免费观看网址 | 99久久免费观看 | 欧美极品在线视频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91精品免费观看 |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全播放 | 午夜寂寞福利 |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 小泽玛利亚的一级毛片的 | caoporen免费公开视频上传 |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不卡 | 日本高清在线不卡 |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看看2015永久免费 | 成人在线网 | 久久www免费人成看国产片 | 国产精品短视频免费观看 | 日本特级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线精品 | 香港三级做爰大爽视频 | 狼人久久尹人香蕉尹人 | 97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 欧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永久视频 | 欧美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观看 | 国产成人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欧美aav| 韩国一级性生活片 | 日本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炮网 | 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成人精品 |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