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鎮年度掃黃打非工作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領導重視,為開展各項工作提供有力組織保證
2007年2月,我市被中央文改辦明確為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新增試點地區。2008年初,我市被中央文改辦確定為工作聯系點。2009年5月,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局長代表中央文改辦親自到我市督查;11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再次到我市調研督查。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三次來我市調研,對我市文化體制改革工作給予了很高的關注。去年12月21日,常務副市長代表市委、市政府與省文改領導小組組長、省委副書記簽訂了《2010年遵義市文化體制改革責任書》,明確規定了我市文化體制改革任務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各級領導的重視與關懷、指導與鼓勵,為我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提供了強有力在組織保障,同時,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使我們的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工作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二)夯實硬件,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全面推進文化館、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建設工程,建筑面積余平米的圖書館投入用。目前正在圖紙設計和規劃;投入萬元的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正在建設中,每個文化站配置了萬元的內部設施,安裝鄉鎮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設備,個行政村全部配備了文化信息共享設備。投入萬元的村等家農家書屋已經全面完成,購置書櫥,配送書報刊、光盤等讀物。市領導多次親臨現場督促檢查文化站等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及時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的困難。
(三)精心策劃,豐富城鄉居民文化生活
為深入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遵義市匯川區在國慶節前將對所轄鎮、街道辦事處的社區開展文藝下基層演出。通過文藝演出的方式將文化送到基層,送到群眾中去,宣傳遵義市委、市政府推進“一建雙創”、著力打造“六大環境”,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指數,加快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步伐。由遵義市市安監局、市總工會、市文聯聯合主辦,遵義市雜技協會、遵義市曲藝家協會協辦的“安全發展、預防為主”大型文藝巡回演出到達習酒公司,為習酒公司員工奉獻了一臺精彩的文藝演出2010年組織了遵義綠茶博覽會文藝演出為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積極營造全社會“參與消防、關注消防”的良好態勢,近日,貴州省遵義市消防支隊聯合市群藝館曲藝團成功舉辦了一場以“消防進社區、共建創和諧”為主題的文藝演出等活動。
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我們去年以來先后組織開展了等大型廣場文藝演出場。組織策劃了書畫展覽活動,與舉辦了春節“”。積極輔導縣直單位、企業開展機關文化企業文化,以新農村文化建設為重點,加強基層文化建設,開展“三下鄉”活動,全年開展基層文化活動場,活躍了城鄉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四)攻堅克難,加快全市文化體制改革工作
1、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取得實質性進展。
.報社宣傳與經營分開改革任務基本完成。日報社嚴格按照中央關于黨報黨刊宣傳與經營分開、事企分開的改革要求,將廣告、印刷、發行、網絡媒體部分從事業體制中剝離出來轉制為企業。今年5月10日,日報社剝離組建的遵義天泰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浮嘉報刊發行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在線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報業印務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其中重點改革單位印刷廠名職工全部轉變身份進入公司工作,已初步完成清產核資和工商登記,正在協調新建廠址土地、轉制后職工養老保險等有關事宜。
市文工團“剝離重組、整體劃轉”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按照“區別對待、一團一策”的改革原則,對市文工團實行“剝離重組、整體劃轉”的模式進行改革。將市文工團原土地資產剝離組建國有文化企業,同時以土地評估價作為股份,引資組建“市文化藝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力發展歌舞藝術、影視娛樂、出版物交易、文化創意等文化產業,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場主體。目前公司招商引資和注冊登記工作已完成。原市文工團在職和離退休人員整體劃入市群眾藝術館的工作已基本完成,群藝館的工作得到了加強。今年8月整合的市群藝館在參加全省“多彩貴州”小品大賽活動中獲得了“一金一銀”的好成績,“團館”整合后活力得到顯現。
市電視臺、市電臺制播分離改革進入實施階段。去年全省文化體制改革工作經驗交流會后,市文改辦與市廣電局認真醞釀討論,廣泛征求意見,借鑒各地先進經驗,明確改革目標,制定了《市電視臺制播分離改革方案》、《市人民廣播電臺制播分離改革方案》,經多次修改后,已通過市長辦公會、市委常委會審定通過,進入實施階段。
2007年7月,市廣播電視信息網絡有限責任公司由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整體轉制為企業,公司員工728人由事業身份全部轉變為企業身份,在全國全省起到了示范性作用,為全省網絡整合奠定了堅實基礎;
市雜技團采取“兩步走”的辦法實施轉企改制。按照文藝院團的改革要求,結合市雜技團實際,分兩步推進市雜技團轉企改制。第一步,組建“市雜技歌舞藝術有限責任公司”,將雜技團所有人員劃入公司,按企業體制進行管理;繼續保留“市雜技團”的牌子和原在職在編人員事業性質身份。第二步,待時機成熟時整體轉企改制,建立現代文化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注銷市雜技團事業法人單位。
.電影發行放映單位轉企改制工作邁出重要步伐。為把電影發行放映單位轉制工作落到實處,市文改辦從今年初開始,加大工作力度,加強工作調度,深入到區、市、縣所屬電影放映公司(電影院)進行調研,與單位職工進行座談,深入了解職工思想狀況,講解改革政策。經過市、縣(區、市)兩級努力,目前區電影公司改革方案初步形成,電影公司改制方案已經縣長辦公會研究通過。
川劇團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闖出大市場。川劇團堅持“走改革、闖市場”的路子,通過組建大策劃文化傳播公司,與劇院整合資源,實現了川劇團的人才優勢和劇院的場地優勢的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文化資源的潛力,調動了人力資源的活力,小劇團闖出了大市場。該團打造的紅色精品舞臺劇《》先后走遍了重慶、四川、云南、上海、江西等九個省市,總行程已超過10萬公里,全國巡演累計達600余場,創造了單個紅色劇目演出場次的最高記錄。同時,該團投資380萬元打造的《婁山關月》獲2009年度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同志在閱評川劇團的成功經驗時指出:“光明日報可就小劇團創出大市場進行深度報道,發動演藝界參加討論”。目前,該劇團正在深化體制改革,完善工作方案,創新運行機制,進一步探索縣級院團的發展路子。
2、公益性文化單位改革進一步深化。
市圖書館、紀念館、市群藝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制定了崗位設置管理方案,通過全員聘用、崗位工資、業績考核、項目負責等辦法,實行“三項制度”改革,引入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改革任務基本完成。
3、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全面啟動。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上級要求,在市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立市文化市場綜合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文體局,負責指導協調督促全市文化市場管理和綜合執法改革的相關工作,經過多方征求意見,文改領導小組研究討論,現已形成《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實施方案》報市政府,待上報市長辦公會審定。
(五)穩步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
1、文化產業統計工作有序推進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機構。我市文化產業統計工作由市縣兩級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部門實施。市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文化產業統計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統計局,負責具體工作。二是召開會議,安排部署文化產業統計工作及培訓相關業務。三是定期督導,文化產業統計工作有序推進。各縣、區(市)比照市里做法開展工作。目前,全市文化產業統計工作進入正常程序。
2、《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進入評審階段
我市緊緊抓住國務院出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機遇,把文化產業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結合擬定全市“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邀請了云南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有關專家編制《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通過多次到市直各部門、各縣、區(市)就文化資源及與文化產業發展的有關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征求意見。目前已完成送審稿,并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審定,擬在2010年10月下旬進行專家評審,預計整個工作將于今年11月底結束。
3、是圍繞文化、國酒文化、茶文化和民族民間文化等支柱產業設立了150萬元文化產業扶持發展專項資金。同時,紀念館積極探索紅色旅游產業發展之路,貸款2.19億元購買了17000多平方米的街,組建了旅游集團公司,取得了明顯成效
(七)規范經營,文化市場整治與繁榮并舉
抓管理、促繁榮,努力打造健康良好的文化市場環境,推進我市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我們始終嚴格遵循“凈化窗口、把好關口、堵住源頭”的原則要求,規范文化、新聞出版市場管理,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斗爭,嚴守“三條底線”不放松。全年共出動檢查人次,檢查網吧家次,檢查圖書、音像、印刷企業等經營單位家次,娛樂場所家次。依法取得無證經營地攤、游商家,收繳盜版圖書本,音像制品張。立案查處違規經營網吧家,罰款元。進一步規范了我市文化、新聞出版市場經營秩序,推進了我市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就目前的改革情況來看,我市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貴陽、安順、畢節相比,進展緩慢,離改革的目標和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問題:
1、文化工作隊伍人員少,專業技術人才缺乏;2、文化事業經費投入有限,基礎設施薄弱,發展受到制約;3、基層文化工作較為滯后,農村文化生活相對貧乏;4、文化市場執法人員素質有待于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推進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
一方面要以文藝院團的轉企改制為重點,推進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培養一批具有市場主體地位的文化企業,使其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和自我約束的企業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另一方面,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要著力深化內部改革,轉換內部機制,進一步推進人事、收入分配和勞動保障等三項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管理機制和平等競爭、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的競爭激勵機制。
(二)穩步推進縣級文化體制改革
縣區文化體制的改革要排好“路線圖”,列出“時間表”,重點抓好四個環節積極穩妥實施,即抓好文化管理體制的改革,抓好行政執法類文化事業單位的改革,抓好公益類文化事業單位的改革,抓好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的改革。
(三)著力推進市級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
明年完成市(州)、縣(市、區)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等有關執法隊伍的整合,組建成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實行統一執法。一是要依法明確綜合行政執法的執法主體及其法律地位。二是要科學設定綜合執法機構的編制、人員和經費。三是要理順同一行政區內不同層級綜合執法機構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