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鄉鎮防汛救災工作總結范文

鄉鎮防汛救災工作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鎮防汛救災工作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鄉鎮防汛救災工作總結

第1篇:鄉鎮防汛救災工作總結范文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驕傲的西瓜”為你整理了這篇鄉鎮2021年應對防汛抗洪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2021年,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以“防洪保安全”為主,認真做好防汛工作,落實各項防汛措施,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安全度汛。現對我鎮的防汛準備工作總結如下:

一、早安排、早落實,認真做好汛前準備工作

我鎮水資源十分豐富,為做好“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準備工作,在年初對防汛工作做出早安排,成立了防汛工作領導小組,調整充實防汛指揮部成員,完善了防汛工作預案,制定了工作措施,進一步全面落實以主要領導為核心的防汛責任制,做到思想到位,措施落實,并完善村級防洪預案,責任落實到人,切實做到了領導認識到位,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以確保安全渡汛。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鎮認真組織學習上級防汛工作會議、文件精神,及時傳達上級對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全體干部職鎮認真組織學習上級防汛工作會議、文件精神,及時傳達上級對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在防汛工作中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清醒認識到今年防汛形勢,認真落實防汛責任制,牢固樹立防汛工作無小事,真正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積極做好各項工作。

2、制定應急搶險預案,組織開展業務技能培訓

針對我鎮防汛工作的現狀,結合去年工作運行情況,我鎮認真學習了的防汛搶險預案、應急預案。組織民兵應急搶險隊伍開展了防汛演練,組織進行了集中業務技能培訓。

3、落實防汛責任制,加強檢查督促工作

鎮積極落實領導班子、各單位、各村負責人防汛責任制和防汛職責,及時上報、反饋情況。同時,加強對防汛責任制的檢查督促工作,制定了檢查督促制度,要求鎮督查考核工作組隨時進行檢查,以進一

步落實防汛職責。

4、嚴肅防汛紀律,加強防汛值班

按照防汛工作有關規定,鎮及時修訂了防汛值班制度,落實了防汛值班責任制,實行防汛值班、當班、帶班制。堅持24小時值班制。值班人員嚴格遵守各項防汛工作制度,堅守值班崗位,認真履行值班職責,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和汛情發展,及時掌握并向上級部門反映重要情況、及時上報雨情雨量,做到上報情況及時、準確。

5、加強對地質災害的監測和治理。

汛期實行工作人員巡山查哨,對易滑坡、泥石流、塌陷等險段及時排出隱患,隨時監測災害變化情況,及時上報,由各村工作組長負責監測,做好防汛搶險隊伍、搶險物資和應急通訊設施、備用電源等一系列措施的準備,做好迎戰大洪水的各項工作,一旦發生災情立即投入搶險救災,并及時向防汛部門上報災情情況。

二、存在的問題

1、由于我鎮地理位置特殊,位于佛子嶺大壩下游,防汛難度較大。

2、缺乏資金投入,在應急搶險物資、人員培訓方面力度不夠。

三、今后工作打算

1、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會議精神,以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根本,繼續完善好防汛工作預案,落實好防汛責任制。

2、實行目標責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級,實行群防群治。

3、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加大對防汛物資的籌備,完善各種防汛設施。

第2篇:鄉鎮防汛救災工作總結范文

范文一:

XX年,xx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以“防洪保安全”為主,認真做好防汛工作,落實各項防汛措施,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安全度汛。現對我鎮的防汛準備工作總結。

一、早安排、早落實,認真做好汛前準備工作

我鎮水資源十分豐富,有河道2條、大小塘堰236口;為做好“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準備工作,在年初對防汛工作做出早安排,成立了防汛工作領導小組,調整充實防汛指揮部成員,完善了防汛工作預案,制定了工作措施,進一步全面落實以主要領導為核心的防汛責任制,做到思想到位,措施落實,并完善村級防洪預案,責任落實到人,切實做到了領導認識到位,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以確保安全渡汛。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xx鎮認真組織學習上級防汛工作會議、文件精神,及時傳達上級對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在防汛工作中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清醒認識到今年防汛形勢,認真落實防汛責任制,牢固樹立防汛工作無小事,真正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積極做好各項工作。

2、制定應急搶險預案,組織開展業務技能培訓

針對我鎮防汛工作的現狀,結合去年工作運行情況,xx鎮認真修訂了XX年的防汛搶險預案、應急預案。組織民兵應急搶險隊伍開展了防汛演練,組織進行了4次集中業務技能培訓。

3、落實防汛責任制,加強檢查督促工作

xx鎮積極落實領導班子、各單位、各村負責人防汛責任制和防汛職責,及時上報、反饋情況。同時,加強對防汛責任制的檢查督促工作,制定了檢查督促制度,要求鎮督查考核工作組隨時進行檢查,以進一步落實防汛職責。

4、嚴肅防汛紀律,加強防汛值班

按照防汛工作有關規定,xx鎮及時修訂了防汛值班制度,落實了防汛值班責任制,實行防汛值班、當班、帶班制。堅持24小時值班制。值班人員嚴格遵守各項防汛工作制度,堅守值班崗位,認真履行值班職責,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和汛情發展,及時掌握并向上級部門反映重要情況、及時上報雨情雨量,做到上報情況及時、準確。

5、加強對地質災害的監測和治理。

汛期實行工作人員巡山查哨,對易滑坡、泥石流、塌陷等險段及時排出隱患,隨時監測災害變化情況,及時上報,由各村工作組長負責監測,做好防汛搶險隊伍、搶險物資和應急通訊設施、備用電源等一系列措施的準備,做好迎戰大洪水的各項工作,一旦發生災情立即投入搶險救災,并及時向防汛部門上報災情情況。

二、存在的問題由于我鎮地理位置特殊,有河道兩條(凱江河、小東河),防汛難度較大。

2、缺乏資金投入,在應急搶險物資、人員培訓方面力度不夠。

三、今后工作打算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會議精神,以“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根本,繼續完善好防汛工作預案,落實好防汛責任制。

2、實行目標責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級,實行群防群治。

3、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加大對防汛物資的籌備,完善各種防汛設施。

4、加強對防汛搶險隊伍的訓練,努力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使防汛隊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5、防汛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實,工作到位、責任到人。

范文二:

今年我處的防汛工作在區委,區政府及防汛指揮部辦公室的領導下。根據《防汛法》和市區防汛工作會議精神,以積極主動地態度,結合轄區實際情況,立足防大汛、抗大災的思想大力宣傳。使轄區的企事業單位及廣大居民人人皆知。轄區的防汛工作貫徹執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推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企事業單位實行"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管理。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完善各項防汛預案,落實各項措施,采取預先處置和協調相關部門整改的辦法,順利的完成了今年的防汛工作。

一、健全組織機構:

辦事處成立了以猛追灣街道辦事處主任**為組長、**街道辦事處武裝部部長**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下設防汛辦公室,制定了《猛追灣轄區二xx年防汛搶險預案》。同時,召開兩位轄區各企事業單位、社區負責人的防汛工作會議。部署了今年的防汛工作,要求各單位、社區設立相應的防汛機構,建立防汛網絡,制定防汛措施,組織搶險隊伍,落實防汛救災所需的物質,執行二十四小時值班和巡查制度,落實防汛及搶險經費,確保防汛搶險車輛,做到任務明確,職責到位。嚴格按照市區防汛辦要求,切實做好了防汛各項組織準備工作。

二、精心組織,周密部署:

組織轄區各單位、社區提前準備,4月份我處就下發了防汛工作計劃,要求各單位的防汛工作要搶在雨季到來前完成,搶險隊伍、搶險物資準備到位。并將各單位上報的防汛物資統一進行登記核實。按照區防汛辦關于一旦出現災情統一調動使用的要求,我處將**作為防汛專用車,建立防汛搶險隊伍6支154人,組織救護隊4支54人,制定了災民疏散方案表,搶險物資儲備調運方式表等基礎資料,保證搶險人員在災情發生1小時內集結并趕到現場。同時組織人員對轄區內易淹澇低洼地段進行徹底疏掏陰陽溝98563米,做到了汛前義務疏掏工作的落實,消除災害隱患。組織儲備了充足的防洪搶險物資、搶險機具,做到了質量好、數量足、調得出、用得上,確保搶險物資機具在災情發生2小時內到達現場。

三、認真檢查,抓好落實:

第3篇:鄉鎮防汛救災工作總結范文

一、雨情汛情

受今年五號臺風“海棠”的影響,自7月21日11時以來,我市普降暴雨。到7月23日12時,全市最大降雨量達377.3毫米,市區降雨量343毫米,是我市近百年來少見的一次特大暴雨。由于此次暴雨歷時短,強度大,徑流產生快,使全市大小河流、中小型水庫水位陡漲。汜水河、枯河洪水出槽漫灘、索河圍堤出險,三座小型水庫溢洪道溢洪,四座中型水庫有2座超汛限水位,其中河王水庫溢洪道溢洪流量50立方米/秒。市區兩個辦事處多處積水,700多名居民被圍困。各鄉鎮均出現洪澇災害。賈峪鎮飲馬坑水庫輸水洞坍塌,不能正常泄洪,出現險情。

本次暴雨,給滎陽造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據初步統計,全市受災人口3.15萬人,倒塌房屋(窯洞)555間,農作物受災78600畝,絕收34000畝,死亡大牲畜、豬羊、雞等計56萬頭只,沖毀魚塘750畝,沖毀公路17條,長度104公里。損壞輸電線路19.7公里,損壞通訊線路4.82千米。沖壞堤防5600米,沖毀塘壩2處,損壞機電井55眼。22日崔廟鎮崔廟村陳金福家窯洞坍塌,造成1人重傷,1人死亡(十個月大的小女孩);賈峪鎮上灣村教堂遭雷擊,屋頂坍塌,造成10人受傷;23日上午6時,高村鄉荊砦村王秀榮家屋前樹木折斷,砸塌房屋,造成1死1傷。據估算,本次洪澇災害造成全市直接經濟損失1.61億元。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早部署,早安排。我局自7月19日18時05分接到鄭州市防辦轉省防辦“關于做好迎戰第五號臺風準備工作的通知”,7月20日下午5:00接到滎陽市氣象局關于“受5號臺風云系影響21~22日我省將出現暴雨”的重要天氣預報。7月20日晚9:00左右收到鄭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李柳身簽發的一號令。一個通知、一份天氣預報、一個一號令都對五號臺風“海棠”將于20~22日影響我省進行了預報。其中“通知”和一號令還對做好防臺風、防大汛的準備工作進行了通知要求。我們水利局在接到這些通知后,都迅速將通知內容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有關領導進行報告。同時,根據領導批示,立即轉發至各個鄉鎮、辦事處防辦和市防指各成員單位。按照上級要求,認真做好防汛搶險的各項準備工作。

二是措施得力。首先在局機關針對即將到來的汛情進行再號召、再動員。強化值班紀律和防汛工作紀律,從20日下午6點鐘宣布全體進入防汛狀態,機關干部不許外出,局防汛搶險突擊隊24小時待命,保持臨戰狀態。其次是充實和加強防汛辦公室的設備和人員力量。實行24小時兩班倒,新開通防汛電話4部,共有6部電話負責通信聯絡,確保上通下達,聯絡暢通。第三是加強督察。于21日派出三個督導組,由局領導帶隊,分別對全市各鄉鎮和部分防指成員單位就貫徹落實鄭州市防汛指揮部指揮長一號令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對各鄉鎮特別是有小型水庫防汛任務的鄉鎮重點檢查。要求必須有專人負責汛情測報,規定降雨天氣每天早8時、晚8時向市防辦報告雨量,當降雨強度達到或超過每小時30毫米時,每小時報汛一次;水庫溢洪道泄洪時,每小時報汛一次,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上報。要求各鄉鎮、有關單位必須備足備全防汛料物,保證抗洪搶險時隨調隨到。

三是上通下達。防汛辦公室是指揮全市防汛的司令部和作戰室,是不見硝煙的戰場,聯絡暢通、信息及時準確和上通下達至關重要。自22日凌晨降雨開始至下午6點,市防辦共接到各種雨情、險情、災情電話八千余次,撥出電話二萬余次,接收和發送傳真二千余份次,按照領導指令下發各類通知三十余份。大量的基礎資料和汛情信息通過防辦的統計和匯總提供給各級領導,為領導決策提供了服務。防辦的10余名同志發揚不怕苦、不怕累和連續作戰的工作作風,餓了吃塊方便面,渴了喝口白開水,默默無聞堅守崗位,為防汛搶險做出了突出貢獻,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四是盡職盡責。在局黨委書記、局長蘇金和的安排部署下,自20日接到五號臺風通知后,我局就實行了局領導分包重點防汛部位責任制。每個班子成員帶領兩名工程技術人員,分別駐守到四座中型水庫,工作在一線,吃住在一線,指揮在一線,責任在一線,加強組織領導和業務指導。另外,我們組織的防汛搶險突擊隊和其他機關干部也都密切關注汛情的發展變化,嚴陣以待,哪里有險情,哪里有危險,隨時聽從派遣。

三、科學指揮調度,確保抗洪勝利

由于暴雨來勢猛,到22日中午全市14座中小型水庫水位急聚上漲,丁店水庫水位169.96米,距汛限水位0.64米;楚樓水庫水位147.37米,距汛限水位0.63米;河王水庫水位125.54米,超汛限水位1.64米,溢洪道出水,已開閘放水;唐崗水庫水位117.22米,超汛限水位0.22米,已開閘放水。面對嚴峻的汛情,由于我們未雨綢繆,科學調度,采取得力措施,確保了四座中型水庫的安全。

河王水庫是索河梯級開發最下游的一座中型水庫,防汛位置十分重要,汛情發生后,由于上游來水和整個滎陽城區大部分洪水的涌入,水位以兩分鐘一厘米的速度迅速上漲。至22日下午2:00,已超過汛限水位,溢洪道開始出水,根據指揮長命令,要求廣武鎮政府和河王水庫管理所做防汛預案準啟動狀態,鎮政府立即組織防汛隊伍集結待命,做好防汛搶險。同時,駐滎部隊的150名官兵于下午6點鐘趕到現場,駐守水庫,做好搶險準備。

唐崗水庫作為黃河流域枯河上游唯一的一座中型水庫,水庫安危將直接對京廣鐵路、107國道和鄭州市區產生影響。由于連降暴雨,唐崗水庫水位急劇上漲,為了確保水庫安全,指揮部要求唐崗水庫和廣武鎮要密切關注水情、工情變化,落實各項責任制,認真做好東西兩條泄洪渠的雜物清障工作,同時,要落實防汛搶險隊伍,全員集結待命,并認真做好下游及低洼群眾的遷安轉移,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河王水庫降雨超過300毫米,唐崗水庫降雨超過200毫米,且超過汛限水位,達到建庫以來最高水位的情況下,沒有出現大的險情,這與指揮部領導的正確指揮和科學調度是分不開的。由于丁店水庫提前開閘放水1400萬立方米,極大的增加了水庫的蓄洪能力,同時,對楚樓水庫下達了“關死閘門”的命令,最大限度地減輕了下游河王水庫的防洪壓力。

四、領導靠前指揮是取得抗洪搶險階段性勝利的關鍵

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重于泰山,汛情就是命令,在嚴峻的形勢面前,市委、市政府指揮和帶領全市干部群眾奮力搶險,努力把災害損失降至最低限度。

22日上午,市委書記丁福浩冒雨到高村、北邙和索城市場察看受災情況,現場指揮搶險救災。在高村鄉馬寨村,丁福浩趟著齊腰深的積水,挨家挨戶了解群眾受災情況,叮囑群眾要提高警惕,預防更大的水患。在村民馬根尚家中,當丁福浩看到他住的是土坯房時,立即要求高村鄉負責人盡快幫助其搬遷到安全的地方。下午2:00,正在北邙陳鋪頭察看汛情的他,當得知索城市場積水超過兩米,且部分區域積水已將一樓淹沒,有500名群眾被洪水圍困時,丁書記便迅速趕回索城市場,與先期到達的副市長路紅衛一起現場指揮公安干警和消防官兵解救圍困群眾,直到被困群眾全部安全轉移。

22日中午8:30分左右,我局接到索濱公園下游河道由于洪水長時間對河道堤壩進行沖刷,出現十幾米的坍塌,僅剩一米多寬,如不采取措施,后果將十分嚴重。汛情就是命令,我局緊急組織局搶險突擊隊外加機井隊、倉庫、節水辦三個就近單位共80多人,在局黨委書記、局長蘇金和的帶領下,帶著鐵锨、編織袋等迅速趕往現場進行搶險。得到汛情后,市長楊福平,市委常委、武裝部政委王偉和副市長李文嶺也冒雨趕到現場察看險情。當看到搶險現場組織有序,處置方法得當時,楊市長指示水利部門要根據險情變化,采取各種應急措施,在搶險的同時,要加強自我防范,保證搶險隊員的自身安全。降雨還在持續,洪水越來越大,對河道大堤的沖刷在不斷加劇,關鍵時刻,市人武部組織預備役官兵和沃原化工廠民兵搶險隊100多名隊員趕來增援,控制了險情的進一步擴大。

與此同時,市四大班子領導也都親赴受災鄉鎮察看災情,指揮搶險。基層干部群眾迅速行動,索河辦、京城辦全體機關人員上街排水,投入搶險。城關鄉100多名機關干部進駐各村組,幫助轉移危房中的村民。喬樓鎮70多人的應急小分隊和民兵預備役也迅速投入到防汛一線。豫龍鎮、廣武鎮全體機關干部進村入戶,巡察災情,組織排水、排險。高村鄉、北邙鄉機關干部全部進村幫助進水農戶轉移財物。王村鎮、汜水鎮、高山鎮緊急啟動防汛預案,組織防汛物資,以險工險段為主,全力搶險。劉河鎮、崔廟鎮認真開展災情排查,做好群眾轉移。賈峪鎮、金寨回族鄉、環翠峪管委機關干部深入搶險一線,排查險情,組織群眾開展防洪自救。城市防辦組織建設系統干部職工從早上開始,就投入到城區各險要路段和部位,組織排水,清理雜物,最大限度地保證排水暢通。上下齊心協力,確保全市社會大局平穩。

另外,我市的汛情也牽動了省水利廳和鄭州市水利局領導的心,當天下午,省水利廳副廳長于合群、鄭州市副市長胡荃帶領有關部門負責人親臨河王水庫察看汛情,并深入廟灣水庫實地了解有關情況,指導我市防汛搶險工作。鄭州市水利局劉西辰、孫元貴兩位副局長從中午就冒雨來我市察看雨情,全天都在河王、唐崗兩座水庫現場指導防汛,由于水位較高,隨時都可能發生險情,兩位領導堅持在一線指導,為我市的防汛傾注了心血。

五、下一步防汛預防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領導靠前指揮,及時準確掌握水情、雨情、科學調度控制洪水,及時搶險救災,最大限度減少洪澇災害。

(二)各鄉鎮各部門高度重視防汛工作,把此事做為當前一項中心工作,抓好落實。從我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進一步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各項準備工作,堅守崗位,加強值班,確保信息暢通,指揮調度及時。

(三)各有關單位要切合此次險情災情的實際情況,對本行業、本部門的防洪預案再次進行修訂、完善。

(四)各行各業全面排查水情、工情、災情、及時排除險情、開展生產自救,排除農田積水,妥善安排災民生活。版權所有

(五)及時補充防汛物資和搶險設備,包括編制袋、沙石料、編制布、救生衣、船只、水泵、照明設備等物資,以備應急使用。(六)修復水毀工程,包括道路、橋梁、輸電線路、通訊線路、城市排水管道,確保道路暢通,確保城區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盡快排除各類工程隱患,加固水庫、河道等工程。

第4篇:鄉鎮防汛救災工作總結范文

2022年上半年,我鎮把防汛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按照“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工作方針,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對防汛工作的要求,層層落實防汛責任制,積極開展防汛準備及防御工作,提前部署,落實措施,堅持統一調度、統一指揮,舉全鎮之力做好防汛工作。現將防汛工作措施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強化組織領導,認真安排部署。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我鎮成立以鎮黨委書記為總河湖長的崮山鎮河湖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鎮、村兩級河湖長責任體系,同時聘任轄區志愿者作為民間河長共同治理河湖,目前我鎮共有鎮級河湖長8名,村級河湖長及河管員20名,民間河長2名,鎮村河長加強責任河湖管理保護工作的指導,切實加大對巡河力度,保證鎮級河長每月至少巡河3次,村級每月至少巡河4次,做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抓好轄區河流水庫的管理工作;制定《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崮山鎮防汛搶險救災預案》,降雨期間進行24小時值守確保隨時進行應急處置;做到早研判、早部署,提前采購沙袋、抽水泵等防汛物資,組建由38名應急人員和30多臺施工車輛構成的應急搶險隊伍,緊緊圍繞防汛總目標,按照“查嚴、查細、查實”的要求,積極開展汛前準備,督導各村居進一步完善村級防汛應急預案,對防汛編織袋、救生衣、鐵鍬等防汛物資進行檢查,組織應急分隊及各村居水利員60多人在南虎口水庫開展防汛應急演練,切實提高防汛應急防范能力。

(二)汛情及時預警,推進值班巡查制度落實。強降雨前及時下發《關于做好強降雨防汛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業務部門、村居及工程管理單位對雨情及時預警預報,通過微信群、短信平臺和電話等形式將雨水情、汛情至各防汛負責人,要求嚴加防范,并啟用預警喇叭發出預警,同時通過工作群、短信等方式提前向群眾防汛預警信息和最新氣象預警確保宣傳到人,提醒村民做好防范、減少出行;加強汛期值班制度,確保防汛信息暢通鎮、村兩級嚴格執行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認真做好防汛值班記錄,保持通訊暢通,接到汛情通知時及時傳達各個村做好防災避險等各項準備。同時強調各村居落實防汛責任明確防汛工作重點,突出抓水庫、山洪災害、城鎮內澇、河道防洪等“四防”工作,加大對村內河道、孤寡老人房屋、地勢低洼處房屋等的巡查力度,督導各村居安排專人對村內街道、河道排水等危險區域進行檢查,及時清理淤堵的水溝,專門入戶走訪老弱病殘等群體,了解家中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鎮城建辦和農業辦進行整修。村級監測員對隱患點進行日常巡查和雨天24小時監測,密切掌握隱患點情況變化,關注天氣形勢,跟蹤災害性天氣,及時查詢與收集實時汛情與災情信息,爭取第一時間掌握汛情,做到上傳下達,發生險情能及時通知群眾做到避險、轉移。

(三)推進河道安全治理,強化河道保護。鎮村兩級河長在巡查河道水庫中及時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同時針對溝渠死角垃圾,組織黨員干部和村民志愿者等進行多次清理,所清理垃圾統一用車輛運送到指定的垃圾地點進行處理,保證我鎮河流水庫的行洪安全。截止目前,崮山鎮對轄區內河道水庫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摸底調查,對發現的問題積極進行整改,已多次雇傭橡皮艇對五渚河中村、講東河段河道內的漂浮垃圾進行打撈,督導中村、西村、講東、河東等村居對河岸的垃圾進行清理,同時對皂埠河內的雜草樹木及垃圾進行整治清除,清理渠崖河、所前莊河河道內淤泥,對愛于莊河道內兩側擋土墻進行加固處理,九家疃村對流經村內的河道進行拓寬強化、對河道上窄舊橋梁進行拆除并架設新橋,南虎口等各村居也及時將村內的溝渠進行清理及修葺,保障了轄區河道安全。同時積極開展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降雨來臨前加強轄區內的隱患排查工作形成隱患點臺賬,對轄區內的企業、村居防汛隱患點、水庫、河道、防洪堤壩、低洼易澇區等重點部位進行拉網式檢查,積極摸底調查并進行整改;加強鎮村級河湖長的巡查力度,雨前雨后對河流湖泊進行檢查,對九家疃等河道內因降雨臨時淤積的泥沙進行緊急清理,做到隱患點及時發現及時整改。同時各部門積極配合開展安全巡查工作,崮山鎮主要負責人、水利站相關負責人、各村負責人對轄區內河流、水庫、塘壩、大口井雨前雨后及時開展了汛期安全巡查,城建辦對轄區內的危房舊房進行排查,民政部門及時到弱勢群體家中查看情況,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四)加強部門聯動,確保防汛責任落到實處。各防汛責任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保做到將農村房屋和貧困戶房屋情況通知下發到各村居書記主任群和幫扶責任人群,密切關注確保出現問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解決問題;提前將預警信息告知轄區企業,要求其針對惡劣天氣嚴格落實防范措施,做好自查自糾,對大型起重機械、登高設施等露天設備做好固定措施,嚴防出現設備倒塌安全事故,強降雨天禁止企業開展戶外作業,注意用電安全,同時做好應急值守和防汛措施,將地質災害通知轄區各大型企業,并讓值班人員做好雨時防控,有險情及時上報;通過微信群和電話告知的方式,將天氣預報情況傳達到所有養殖單位,做好預防工作,同時要求確保港外無船舶;對排水不暢的路段,及時要求物業方面打開雨篦子進行快速排水,并設置警示標志,提醒過往車輛和行人注意安全,對部分低洼路段組織人員清理路面積水;加強雨中道路巡查,清理道路上的雨水井口、排水溝等,第一時間排查路面積水情況,并通知養護單位及時處理確保道路暢通;提前將降雨情況電話告知學校、幼兒園及轄區養老機構等重點場所進行防訊防風預警,督導做好防范工作。強化巡查值守,各防汛責任人降雨期間到崗到位,特別是鎮防汛負責人及各村居防汛責任人實行24小時值守制度,加強查險處險工作,加密巡查次數,做好巡查記錄和值班登記,一旦發現險情,及時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一是對村級河湖管員的防汛應急專項培訓不足。我鎮村級河湖長及河湖管員都是從事其它多項工作的,對工作方法不精通,希望安排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專項防汛應急培訓。

二是開展河道清理與保護的工作經費不足。展開防汛應急工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缺少專項資金,難以確保人員到位,物資到位,清理到位。

三是群眾防汛應急意識有待加強。轄區居民未經歷大雨引發的各種災害,對于防汛應急重視程度不夠,對于防汛工作人員在微信群、短信等方式提前向群眾防汛預警信息不關注。下一步將增強宣傳力度和頻次,強化責任落實,確保防汛應急工作順利開展。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強化河湖長制工作體系建設,充實河湖管理工作力量。加大河湖長制工作機制創新,強化河湖長制工作組織領導,建立指揮有力、監督到位、協同作戰、高效運行工作體系,全面深化河湖長制工作。

第5篇:鄉鎮防汛救災工作總結范文

一、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防汛防抗旱工作

1、組織開展防汛大檢查。年初縣防指就發文對防汛準備工作進行全面部署,3月初開展重點抽查,針對各鄉(鎮)、街道和有關單位防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下發了防汛重點督辦通知,并認真抓好整改落實工作。

2、抓好“百鄉和汛”工程。下發了《關于啟動“百鄉和汛”工程,做好全省基層防汛體系試點工作的通知》和《縣“百鄉和汛”工程實施方案》,確保年內15個鄉鎮、街道全面完成省基層防汛體系試點建設,等三個鄉鎮完成“百鄉和汛”工程建設,力爭明年全縣60%的鄉鎮、街道達到“百鄉和汛”工程要求,到2010年全部達到“百鄉和汛”工程要求。

3、推進非工程措施建設,層層落實防汛責任制。落實了全縣67座小型水庫及300多座重要的保安、巡查、技術責任人和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堤壩安全觀測預警責任人。對防汛儲備物資和應急搶險分隊進行了檢查落實,購買了8000只纖維袋,全縣共有應急搶險分隊198個,6615人。為保證水文遙測系統正常運行,3月底縣三防辦對12座小(一)型水庫水情信息系統及遠程會商系統進行了維護和調試,目前各個系統比較穩定、運行正常。

4、積極配合市防辦做好水庫安全度汛及防強降雨遠程視頻會商會等各項準備工作。開展了“防日”《防汛條例》及“百鄉和汛”宣傳工作,通過報紙、電視、手機短信以及橫幅等各種形式進行了防風知識宣傳,為我縣防抗工作打下堅實的群眾性基礎。

(二)、水利工程建設

1、水庫除險加固

列入07年度省千庫保安項目的水庫已分別完成工程量的90%、80%、60%和40%,目前正在加快進度全力施工,爭取在主汛期前完工。列入08年度省千庫保安項目的胡家岙水庫已完成90%,已進入施工圖設計,爭取汛后及早開工。谷岙水庫正在初步設計,爭取10月底上報省廳立項。計劃開展除險加固55座,目前已有30余座完成了除險加固,完成計劃任務的60%左右。

2、清水河道建設

今年計劃完成河道治理11公里、建設防洪堤18公里,目前治理工程已完成河道整治5公里,界溪治理工程已開工建設,溪治理工程正在開展前期準備工作,即將動工。水毀修復工程已基本完成。

3、農民飲用水工程

今年計劃改善飲水人口5.5萬人,重點抓好坦頭鎮水廠工程和農村分散式供水工程建設60個村。目前坦頭鎮水廠已經開工,八都等32個村已完成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受益人口2.5萬人,新增供水規模0.33萬噸/日,完成計劃任務的45%。

4、小型農田水利建設

水庫36號、分干渠節水配套改造項目第三年度建設計劃襯砌、改造渠道8公里,目前已基本完成。上龐村灌區改造工程計劃疏浚、襯砌主干渠1.5公里,開挖并襯砌支、斗、農渠17.5公里,目前已完成施工圖設計,即將開工。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計劃完成清淤15公里、襯砌15公里,新建、更新泵站8座,目前已完成清淤10公里,襯砌8公里,新建、更新泵站5座。

(三)、水行政執法

加強水資源管理,完成取水大戶實時監控系統建設,查處水事違法案件3件,調處水事糾紛1起。嚴格把好采砂審批關,上半年共審批采砂許可證10本。嚴厲打擊河道非法采砂活動,共取締河道非法采砂點6處。加強河道日常巡查工作,鞏固城區河道保潔工作成果。抓好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共審批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護方案12件,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平方公里。

(四)、小水電建設管理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對全縣各水電站進行地毯式檢查,針對隱患問題提出整改方案,下發整改通知書,對松關水電站等13個存在嚴重隱患的超過國家規定使用年限的老電站作了立即停機的書面通知,在未完成報廢重建前不得運行。加強在建水電站的安全管理和質量監督,督促永利水電站完成大壩處理方案編制,按規定補充完善各項手續,同意大壩重新開工。完成大路周電站更新改造方案的編制,落實《縣水電開發規劃報告》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協調工作。

(五)、淡水養殖推廣和漁政管理

繼續扶持漁業龍頭企業,進一步推進全縣漁業產業化建設。積極開展科技服務、科技咨詢、科普宣傳工作,加強水產用藥的技術指導,大力推廣健康養殖新模式,共發放科普資料2000多份,下鄉指導150人次,抓好街頭鎮茭白田養魚工作。今年上半年,我縣水產品產量達1204噸,實現產值1816萬元。切實加強漁政管理,上半年共出動漁政檢查27次,135多人次,沒收違法使用的魚籠20只,絲令網30多張,沒收電瓶5套,調解漁業糾紛2起,基本實現了“以法治漁,強化管理,公正嚴明,服務漁業”的目的。

(六)、深化拓展“樹創”活動

根據縣深化拓展“樹創”活動的總體部署,我局緊緊圍繞“服務兩創,增進感情”一個主題,突出防汛防旱和水利工程建設兩大重點,認真開展蹲點調研、聯村聯戶連心、創業創新送服務等三項活動,取得了較好成效。在楊日永局長的帶領下,局領導重心下移開展調研,深入一線了解民意,對各地群眾反映的問題楊日永局長親自把關,分管局長具體負責,落實責任人員,制定解決方案,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認真答復,并結合自身優勢在資金、技術、政策等方面對聯系村的水利建設進行幫扶,幫助聯系村發展當地特色經濟。同時,切實做好創業創新送服務工作,一是全力幫助各鄉鎮、街道做好防汛抗旱防工作,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進村進戶進企上門進行業務指導。二是對全縣水庫進行調查,對110座提前建立項目庫,向上爭取資金,提高資金利用率。三是切實做好水利技術服務。四是積極做好淡水養殖技術服務工作。通過組織養殖戶參觀學習、技術人員上門服務、幫助養殖戶訂購魚苗、免費發放技術資料等方式,為養殖戶提供全程技術服務。五是認真做好人大、政協和黨代表建議案答復工作,對今年收到的17個人大建議案都及時作了答復,對能夠落實解決的盡早予以落實和解決,對一時難以落實和解決的,向提議案人詳細說明原因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代表與委員們理解和支持。

二、存在困難和問題

1、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不足。我縣經濟基礎薄弱,農民群眾自籌資金困難,由省水利廳下達的農民飲用水建設、水庫除險加固、水環境整治等水利建設專項資金無法滿足需求。

2、農民飲用水建設、水庫除險加固、水環境整治等水利建設設施工程建后管理不夠到位。

3、廣大干部群眾的水法制意識較為淡薄,涉水違法活動頻繁,水利規費收取難度大。

4、水政執法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多、管理難度很大,但我縣現有水政執法力量不足,執法裝備不夠精良,執法車輛不足,影響執法工作開展。

5、水行政管理相關的各項配套制度、依法行政規范化建設以及審批項目的條件程序等有待進一步完善。如在水土保持工作中,“重方案編制、輕方案落實”的現象較為普遍,對山區農村“康莊工程”建設中的水土保持工作缺乏有效的監管辦法。

三、下半年工作重點

(一)、繼續抓好防汛防抗旱工作

1、繼續抓好“百鄉和汛”工程建設,落實防汛防旱責任制。組織召開“百鄉和汛”工程建設培訓會,進一步明確“百鄉和汛”工程建設內容,加強督促指導。抓好防汛重點督辦落實工作,及時消除隱患,確保安全度汛。

2、抓好水庫安全度汛管理工作。及時調整村級換屆選舉后小型水庫及重要的巡查,保安責任人名單,并對新上任的村級班子進行上崗培訓,切實抓好水庫巡查工作。建立完善小型水庫管理機構,落實小型水庫專職管理人員和通訊設備。加快除險水庫加固進度,對一時不能完成的嚴格執行“險庫放空,病庫限蓄”等安全度汛措施。

3、加強監測預警設施建設,提高科技防災水平。加快重要小流域建設,全面實施暴雨預警網格化系統建設。加強防汛遠程會商系統、自動化系統建設和維護。加強防辦自身能力建設,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4、加強防汛物資儲備和搶險隊伍建設。按省防指下發的防汛物資儲備定額辦法,做好縣、鄉、村級企業三級防汛物資購置及儲備工作。加強搶險隊伍的培訓和設備配置,進一步提高搶險救災能力。

(二)、全面完成年度各項水利建設任務

1、加快水庫除險加固建設。全面完成等5座水庫和55座的除險加固。做好雙龍水庫、余家岙水庫、萬年山水庫加固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爭取年內完成招標開工建設。谷岙水庫爭取10月底上報省廳立項。

2、加快蒼南溪治理工程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繼續抓好逸溪、雷馬溪、小淡溪、合溪、界溪河道整治工作,確保完成河道治理11公里、建設防洪堤18公里。

3、加大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力度,重點抓好坦頭鎮水廠工程和農村分散式供水工程建設60個村,確保完成改善飲水人口5.5萬人任務。加強工程的建后管理,推進“一戶一表”安裝工作,建設完善農村飲水安全監測體系。

4、重點抓好上龐村灌區改造工程,爭取早日開工建設。繼續開展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確保完成清淤15公里、襯砌15公里,新建、更新泵站8座。

(三)、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

1、加大水法規宣傳力度。充分發揮電視、網絡、報紙的作用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水法制意識,提高水行政執法的社會地位。

2、加強水政執法隊伍建設。結合我縣實際進一步改善執法裝備和條件,保障執法辦案經費,提高水政執法裝備的信息化水平,增強水政執法力量。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和學習,不斷提高水政執法人員的業務水平。

3、加強水資源管理,繼續抓好取水大戶取水實時監控工作。

4、加強與有關部門密切協作,加大河道采砂管理力度,有力打擊河道非法采砂行為。繼續抓好城區河道水面衛生保潔工作。

5、加強水土保持監督管理,繼續抓好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護方案審批,進一步落實在建項目的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切實履行監管檢查職責。繼續抓好各項水利規費征收工作。

(四)、進一步規范小水電建設管理

繼續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加強水電建設項目的安全督查工作,強化項目法人安全責任制,保障水電項目的建設安全和生產安全。進一步規范水電站的運行和安全生產管理,對超過國家規定使用年限的水電站實施報廢重建,消除各類安全事故的隱患。完成《縣水電開發規劃報告》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和審批工作。完成大路周電站和白水電站的報廢重建工作。做好并網電站的業務指導和在建電站的技術咨詢服務工作,舉辦一期水電站運行工技術培訓班,逐步實行全縣小水電站運行工持證上崗制度。

(五)、繼續抓好水產工作

第6篇:鄉鎮防汛救災工作總結范文

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州農業生產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州種植業單位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全省全州農業工作會議部署,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工作主線,突出“穩糧食、調結構、推綠色”的主攻方向,扎實推進各項措施的落實。上半年,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夏糧豐產已成定局,大春生產基本實現滿栽滿插;種植業調整有序推進,籽粒玉米逐步調減;綠色發展逐漸前進,化肥、農藥減量行動取得新成效,實現上半年良好開局。現將上半年的種植業工作總結如下:

一、上半年農業生產計劃完成情況

2017年全州全年農作物計劃總播面積1245萬畝,比上年增加1.2萬畝。其中,糧豆作物播種面積計劃685萬畝,比上年調減5.6萬畝,產量計劃162000萬公斤,比上年增加1100萬公斤,增長0.7%;經濟作物播種面積計劃500萬畝,比上年擴大6.9萬畝;其他農作物計劃60萬畝,比上年減少0.1萬畝。截至6月18日,全州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1174.8萬畝(不含晚秋),占計劃的94.4%,其中,糧食作物617.7萬畝,占計劃的90.2%;經濟作物491.4萬畝,占計劃的98.3%;其他作物65.7萬畝,占計劃的109.3%。分季節完成情況:

(一)小春糧油生產預計增產

目前,我州小春已全部收割結束,并且小春糧油生產持續增產基本已成定局。據統計,今年全州小春作物播種面積294.6萬畝(不包括冬玉米),比上年增1.4萬畝。其中,小春糧豆作物播種面積164.8萬畝,比上年增0.6萬畝,預計產量16000萬公斤,比上年增369.8萬公斤,增2.4%;油料作物播種面積68.5萬畝,比上年增0.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56.4萬畝,比上年增0.5萬畝(商品蔬菜25.5萬畝,比上年增0.3萬畝);綠肥種植面積4.9萬畝,與去年持平。

(二)冬季農業開發項目區農民持續增收

今年全州完成冬季農業開發面積138.9萬畝,比上年增0.15萬畝,占計劃的100.7%,總產值281505.4萬元,比上年增5681.2萬元。其中,冬玉米14.5萬畝,產值7663.1萬元;冬大豆14.5萬畝,產值4861.1萬元;冬馬鈴薯34.3畝,產值102606萬元;冬早蔬菜46.1萬畝,產值93464.3萬元;冬早西瓜、草莓5.3萬畝,產值15566.1萬元;冬早小椒21.2萬畝,產值56018.5萬元;冬水田養殖3.0萬畝,產值1326.3萬元。全州冬季農業開發項目區202萬農民人均比上年增加收入78.8元,冬季農業開發仍然是我州農民增收的一個亮點。

(三)大春作物基本實現滿栽滿插

全州大春作物計劃總播面積951萬畝(包括晚秋作物),其中,糧豆面積計劃520萬畝;經濟作物面積計劃407.5萬畝;其他作物面積計劃23.5萬畝。

據農情統計,截至2016年6月18日,大春作物栽種面積871.2萬畝,占計劃的98.3%,同比減20.1萬畝,其中:糧豆作物443.0萬畝,占計劃的97.4%,同比減5.6萬畝(主要是玉米調減下來)。主要作物水稻完成83.6萬畝,占計劃的92.9%。玉米完成245.2萬畝,占計劃的100%;經濟作物398.1萬畝,占計劃的97.7%,同比減4.3萬畝(主要是甘蔗縮減下來),主要作物甘蔗完成56.2成畝,占計劃的93.7%。三七完成15.9萬畝,占計劃的79.5%。辣椒完成179.2萬畝,占計劃的96.9%。商品蔬菜完成25.4萬畝,占計劃的99.6%;青飼料等作物完成30.1萬畝,占計劃的127.6%,同比減10.2萬畝(主要是其他蔬菜調減下來)。

(四)高原特色經作穩定發展

上半年,除了甘蔗外,各個經濟作物得到穩定發展,同時,加大品質提升。截至6月18日,完成辣椒種植面積179.2萬畝,同比增2.0萬畝;甘蔗種植56.2萬畝,同比減7.3萬畝;商品蔬菜種植50.9萬畝(包括小春商品蔬菜),同比增0.8畝,油料種植面積93.4萬畝(包括小春油料),同比增0.5萬畝,水果在地面積54.9萬畝,與去年持平。其中,香蕉種植面積最大,已經達到21.9萬畝,已收獲產量13.8萬噸,產值2.73億元。

茶葉在地面積48.7萬畝(采摘面積31萬畝),同比減2.8萬畝。春茶總產量5295.1噸,與同比增加935.4噸;

(五)農業科技措施完成情況較好

2016年我州努力抓好10項農業科技措施。截至6月28日農情統計:一是“兩雜”良種推廣計劃面積279萬畝,完成287.4萬畝;二是優質糧油推廣計劃面積369萬畝,完成384.2萬畝;三是水稻旱育秧計劃8萬畝、移植大田面積80萬畝,完成7.6萬畝;四是水稻、玉米規范化種植面積165萬畝,完成168.4萬畝;五是地膜覆蓋計劃面積174萬畝,完成175.7萬畝;六是測土配方施肥計劃面積560萬畝,完成517.3萬畝;七是專業化防治和綠色防控計劃面積150萬畝次,完成104.1萬畝;八是糧食高產創建計劃任務54片54萬畝(包括整建制和糧食增產模式攻關試點),完成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面積54片56.2萬畝,占計劃的104.6%。分作物,完成水稻高產創建24片24.6萬畝,玉米高產創建21片22.0萬畝,大豆高產創建1片1.0萬畝,完成油菜高產創建5片5.4萬畝,冬馬鈴薯高產創建3片3.1萬畝;九是糧食作物間套種計劃全州全年糧食作物間套種面積330萬畝,共完成大小春糧食作物間套種面積325.8萬畝,占計劃的98.7%。

二、省對下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情況

2017年,涉及我州省對下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種植類項目有糧食生產、經濟作物生產、茶葉3大類。全州種植業項目總資金1960萬元,其中,糧食生產1610萬元、經濟作物生產310萬元、茶葉40萬元。切塊到州級的資金160萬元,涉及糧食生產1大類。切塊到縣級的資金1800萬元,涉及糧食生產、經濟作物、茶葉發展3大類。

通過州級項目征集,有州農技推廣中心3、州種子站1、州植保站1、州農科院3、州土肥站1共5個單位申報子項目9個。其中,經審查實施方案,批復州農技推廣中心實施高產創建示范樣板面積3萬畝,資金60萬元;州種子站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16組,資金26萬元;州植保站實施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示范面積5萬畝,資金15萬元;州土肥站實施測土配方施肥5萬畝,資金15萬元;州農科院實施高產創建示范樣面積2萬畝、小麥區域1組、玉米套大豆輻射帶動1萬畝,資金44萬元。目前,州級項目實施方案已報省廳備案,州級項目資金已下達到州局屬各實施單位,并已在抓好落實。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制定農業生產計劃任務下發各縣層層分解,確保農業生產順利開展。按照州委政府確定的各項農業目標任務和省農業廳下達的各項農業指標,結合“十三五”農業發展規劃和“三農”發展大規劃,我局及時部署各項工作,于3月以(文農[2017]62號)文件下發了《文山州2017年農業生產指導性意見》,使各縣(市)盡早明確任務,及時組織抓好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確保農業生產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對縣級切塊資金的指導,明確項目目標任務。今年,省下達縣級切塊資金1800萬元,其中,糧食生產1450萬元、經濟作物生產310萬元、茶葉40萬元。3月底,州局及時將省廳下達的計劃任務分解到縣,并且指導縣級做好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通過指導,使各縣要求更明確、更清晰,對春耕生產的落實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加強“兩雜”種子調供儲備,滿足春耕生產需要。今年,我州計劃“兩雜”種植面積291萬畝(雜交水稻面積86萬畝、雜交玉米面積205萬畝),計劃用種量582萬公斤。據農情統計,“兩雜”種子備種554萬公斤,出庫533.6萬公斤,占備種數的96.3%。其中,雜交水稻備種150.7萬公斤,出庫145.3萬公斤;雜交玉米備種403.2萬公斤,出庫388.3公斤。

(四)加強種子市場監管,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種子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生產資料,是各項技術措施的核心載體,為確保農作物高產優質,全州及早開展種子市場檢查工作。一是從今年開始,在全州實行市場銷售主要農作物種子網絡備案。截止5月31日,全州共備案經營戶902戶,備案主要農作物種子527.4萬公斤,較去年同期增34.96萬公斤,增7.1%;二是截止5月31日,全州共抽取“兩雜”種子樣品962份,其中:雜交水稻449份,代表數量664632公斤,合格率98.2%,不合格樣品8份,代表數量3600公斤;雜交玉米513份,代表數量3077148公斤,合格率99.4%,不合格樣品3份,代表數量3016公斤;三是截止5月31日,全州共立案查處種子案件21起,涉案種子數量3345.3公斤,已結案13件,罰款18萬元。

(五)加大農業科技措施宣傳和推廣力度,提高科技水平。為加大科技措施推廣力度,組織各縣(市)從宣傳培訓、技術指導、資金扶持等方面加大投入,重點抓“兩雜”和優良新品種推廣、糧經作物間套種、糧食高產創建、測土方施肥、規范化種植、病蟲害防治等科技措施的落實。目前,各縣(市)各項科技措施落實工作進展順利。全州積極開展科技進村、技術下鄉活動,到6月18日止,全州共開展各類技術培訓3662期375044人次,印發資料264559份,設咨詢服務點235個,咨詢人數382004人次。  

(六)落實備荒種子儲備,防范救災需要。今年,全州共落實救災備荒種子儲備經費94.59萬元,其中:州級安排救災備荒種子儲備資金70萬元,資金已到位,文山州種子管理站正在開展儲備工作,擬儲備紅單6號雜交玉米種26900公斤;麻栗坡縣使用往年流轉的救災備荒種子儲備資金17.09萬,儲備雜交玉米種子文豐8號雜交玉米種子4000公斤;廣南縣使用往年流轉的救災備荒種子儲備資金7.5萬元,儲備紅單6號雜交玉米種子5000公斤;其他縣市目前還未安排儲備資金。

(七)加強植保服務,做好統防統治工作。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和“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科學植保”理念,我州將植保工作貫穿于整個農業生產上,確保農作物豐產增收。一是加強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監測預警,及時發出預報,盡量減少危害。截止6月12日,全州共發出病蟲情報53期6480份,州站發出病蟲情報7期980份,累計發生63.24萬畝次,組織防治66.98萬畝次。;二是制定《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實施方案》,明確病蟲防治處置率達到90%以上,總體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等目標任務,從而有效預防控制病蟲害危害蔓延,保障農業安全生產。三是制定《文山州2017年農藥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加強與工商、質檢、公安等部門的溝通協作,依法打擊制售假劣農藥和違規使用農藥行為,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八)全面推進綠色發展,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加快推進綠色發展,根據去年制定的“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實施方案,今年,一是全州各級植保部門已實施綠色防控試驗示范4.8萬畝,輻射帶動19.13萬畝,綜合應用黃藍板(98700塊)、殺蟲燈(177盞)、性誘劑、食誘劑、生物農藥(5%阿維菌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蘇云金桿菌、印楝素、苦參堿、農用鏈霉素)等綠色防控技術,重點對早疫病、晚疫病、黑斑病、霜霉病、玉米螟、蚜蟲、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等病蟲害開展防控工作。二是指導專業化防治隊伍積極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并給予一定防治藥劑補助和技術指導服務。目前,全州在27個鄉鎮實施小麥、油菜、玉米、馬鈴薯、蔬菜、水稻統防統治37.21萬畝。三是扎實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推廣新肥料新技術。截止6月15日,全州共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473.22萬畝,占計劃560萬畝的84.5%,其中:水稻47.16萬畝、玉米128.08萬畝、辣椒81.72萬畝、烤煙27.28萬畝、油菜36.17萬畝、花生8.63萬畝、豆類19.35萬畝、蔬菜10.04萬畝、甘蔗49.99萬畝、小麥44.18萬畝、茶葉7.75萬畝、薯類9.14萬畝、果樹2.1萬畝、雜糧1.63萬畝。項目分布8個縣(市)104個鄉鎮834個村民委,11013個村小組,479154戶農戶。

(九)加強耕地質量建設,穩定糧食生產。為實施藏糧于地戰略,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守住耕地紅線,我局匯同州國土部門完成縣市級劃定永久基本農田面積813.3萬畝,保護率為85.08%。

 (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提高農戶種植積極性。一是落實省下達我州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43048萬元,州財政、州農業兩家已聯文下達資金文件,要求制定工作方案,于6月30日前兌現到農戶手中。二是為減輕農戶發展農業生產風險,提高農戶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積極向上級爭取種植業參保面積。今年省下達我州種植業保險任務指標103.38萬畝,其中:水稻29.16萬畝,玉米56.98畝,油菜0.75萬畝,甘蔗16.49萬畝。

三、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基礎設施仍然薄弱。由于我州地形地貌和地方財力所限,盡管通過多年努力,籌集一定的資金進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但目前全州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滯后,抗拒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特別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遠遠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靠天吃飯的“雨養型農業”依然突出。

(二)高溫高濕氣候,病蟲害防治嚴峻。由于當前高溫、高濕的特殊氣候條件影響,有利于病蟲害的發生和傳播蔓延,各種農作物病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將會有進一步加重發生的趨勢,全州病蟲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三)部分農用物資價格上漲,農業生產成本投入增加,給農戶購買造成壓力,對農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

(四)農村勞動力出現季節性短缺。近幾年,外出務工人員增多,造成農村勞動力季節性短缺。近年來, 大量青壯年外出力工,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春耕備耕勞動力缺乏,影響大春栽種進度和質量。

(五)農資市場監管難度大。全州種子、化肥、農藥、飼料等農資經營攤點多、分布散,部分經營戶守法經營意識淡薄,制假售假現象時有發生,給市場監管增加了難度。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大春作物中耕管理。目前,我州大春作物栽種已基本結束,作物長勢較好,現全面進入中耕管理階段,當前要組織科技人員協助農民抓好大春作物中耕管理工作。一是抓好理墑、培土、薅草等中耕管理工作;二是抓好水稻、玉米等作物的查苗補缺,做到穩定一類苗,微補二類苗,整改三類苗,科學合理施肥,注重排水排澇,實現平衡生長。三是抓好病蟲測報與指導防治工作,特別是對稻飛虱,稻瘟病等主要病蟲害,重點預測,重點防治,嚴控其漫延與危害,減少損失,確保今年農業生產目標的實現。四是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方式,及時種植技術、農資供應、病蟲害防治、災害預警等信息,宣傳和引導農戶及時掌握農情信息,提高中耕管理水平。五是抓好防汛、排澇工作。當前,我州已進入主汛期,據氣象部門預測,全州降雨偏多,為最大限度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按照州政府的的防汛抗旱工作部署,結合制定的文山州農業防汛抗旱工作方案,認真抓好防災減災工作,確保農業生產增產增收。

(二)加強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績效管理。針對今年省下達我州種植業類的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嚴格按照《云南省省對下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績效管理暫行辦法》和《云南省省對下專項轉移支付績效目標管理暫行辦法》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做好績效跟蹤、績效評價及結果運用等各環節的管理,確保目標實現。

(三)加強科技增糧措施的督促檢查。為確保穩糧增收,下步將切實抓好全州高產創建、間套種、地膜覆蓋等主要科技增糧措施實施工作,圍繞實施內容加強督促指導。

第7篇:鄉鎮防汛救災工作總結范文

一、做好年終決算、年初預算編審、工資統發和09年部門預算、部門專項業務費測算工作

1、為了做好XX年度年終決算工作,我科人員加班加點,認真審核每個單位報來的財務決算報表,配合相關科室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質、按量報送決算報表;

2、2009年初預算編制過程中,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精打細算,盡量做到細化預算,嚴格審核各單位的人員、車輛等費用,對業務費逐項進行核實,嚴格壓縮一般性支出;

3、加強經費管理,做好工資統發工作;

4、認真做好09年部門預算測算工作;

5、認真做好09年部門專項業務費測算工作;

二、農林水事務資金撥付情況

截止11月10日資金共投入情況及撥付情況:2009年農林水事務撥付資金5394.6萬元,其中:農林水事務經費為255.65萬元,專項資金為5138.95萬元。

三、完工項目驗收情況

(一)農業

1、XX年省投資的村容村貌整治建設8個點,完成投資80萬元,并通過相關部門驗收。

2、XX年省投資的農村集體經濟建設2個點,完成投資16萬元,并通過相關部門驗收。

3、09年下達的農業生產救災資金533萬元:上級下達第一批農業生產救災資金255萬元,區級配套255萬元,共計510萬元,購置馬鈴薯種薯4500噸。其中:區級安排良種1530噸,調配到相關受災鄉鎮;各鄉(鎮)就近購種2970噸,完成完成投資510萬元,并通過相關部門驗收。

(二)水利

XX年省投資龍泉辦事處白坡社區抽水站維修及人飲完成投資26.8萬元,并通過相關部門驗收。

(四)扶貧

1、XX年年整村推進項目的實施情況

XX年年度整村推進第一批24個,第二批35個,共有59個整村推進,投入總資金1161.356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885萬元,群眾自籌276.356萬元。建設安居工程419戶10848平方米。村內路面硬化40333平方米,院壩5340平方米,墻體抿糊8400平方米,文化室1個80平方米,10kv輸電線路4.75桿公里,220v輸電線咱10.5桿公里,50kva變壓器1臺,人畜飲水管引79.2千米,小水窖65口,池塘5件1660立方米,溝渠180米,防洪擋墻260米,滾水壩1道,攔砂壩1道,村社道路19公里(橋涵1座),沼氣池145套,養牛451頭,豬2205頭,羊324只,雞9310只,種植櫻桃590畝,花椒210畝,脫毒馬鈴薯373.7畝,魔芋90畝,山崳菜90畝,石榴70畝,山辣椒100畝,蘋果159畝,大棚蔬菜10畝;種養培訓1225人次,實用技術培訓1400人次,公示牌59塊。項目已經完成,通過相關部門驗收。

2、2009年整村推進項目的實施情況

2009年度整村推進第一批12個,第二批46個,共有58個整村推進,財政扶貧資金885萬元,主要建設安居工程,道路硬化、產業發展、,人畜飲水工程、科技推廣等項目建設,現有11項目已經完成,部分已通過驗收。

3、市級整村推進項目實施情況

XX年年市級整村推進項目,財政投入資金60萬元,扶持農戶544戶2061人,建管引7.4km,村內道路0.511 km,衛生路3600平方米,院壩600平方米,公示牌6塊,養殖業培訓120人次,勞動力培訓230人次。項目建成可解決1126人的飲水困難,283人的交通條件,1200人的環境衛生條件,可鞏固1349人的溫飽問題。項目已實施完成,并通過相關部門驗收。

4、小額信貸項目實施情況

根據省財政廳、省扶貧辦(云財農[XX年]96號)##區XX年年小額信貸扶貧貼息貸款計劃是700萬元,財政貼息35萬元,已全部完成。扶持34個村、1164戶,其中:種植業163.442萬元;養殖業520.654萬元;加工業4.673萬元;其它產業小額信貸扶貧貼息貸款11.231萬元。

5、新農村建設補助項目實施情況

XX年新農村建設項目財政投入資金100萬元。其中:永豐鎮綠蔭簸箕灣自然村投入資金90萬元,完成了399戶民居改造,該項目的實施使綠蔭簸箕灣自然村的村容、村貌有了較大的改變,民居的生活環境更加整潔,達到預期效果。大寨子鄉雨霏村投入資金10萬元,各項工作嚴格按照實施方案已實施完成,并通過相關部門驗收。

6、09年市級農業產業化項目實施情況

涉農企業扶持項目,扶持企業9家貸款貼息、基地建設和一個低產蘋果果園改造項目,財政投入資金46萬元,項目的實施達到預期的目的,使得我區的農業產業化進一步提高。

7、勞務輸出項目實施情況

XX年年上級部門安排我區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3000人,財政共投入資金60萬元,人均補助200元,培訓37875人,現已完成勞動力輸出3000人。

8、以工代賑項目實施情況

XX年以工代賑項目財政投入資金400萬元,其中:XX年第一批以工代賑投入資金180萬元,用于灑漁排灌溝項目的實施,建0.5×0.6三面光灌溝13.1千米。用于勒力寨水庫建設資金20萬元; XX年第二批以工代賑投入資金200萬元,用于青灑公路的建設,改擴建四級路12.6公里,涵洞25道, 灑漁排灌溝項目已經通過驗收。

9、中央產業扶貧項目實施情況共3頁,當前第1頁1

中央產業扶貧用于青崗嶺鄉黃牛生產示范基地的建設,財政投入資金80萬元,其中:農戶種牛補助75萬元,購買適齡母牛500頭,扶持農戶500戶,2400人,科技培訓補助5萬元,用于母牛的養殖培訓,項目已經通過驗收。

10、XX年年異地開發項目實施情況

項目總投資113.76萬元,其中: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0萬元,群眾自籌13.76萬元。計劃搬遷樂居鄉新河村46戶200人,建安居房46套4857.6平方米。改造中低產農田200畝,建引水主管1430米,進戶管水管1380米,入戶設備46套;取水池1個1立方米,蓄水池1個30立方米,建防洪溝274米,改造四級公路1040米,路基寬6.5米,有效路面4.5米,建涵洞2個;戶間衛生路面硬化840平方米。新建10kv線路150米,安裝30kva變壓器一臺,新建0.4kv線路1690米,配入戶器材46套。購置節能灶46套,在安置區新建文化室1所,對安置區及周邊群眾擬進行種植、養殖技術及勞動技能培訓15期900人次。現已完成安居工程9戶,基本農田40畝,公路1.04公里,橋涵1座,擋墻2道,科技培訓6期500人次,項目已經通過驗收。

11、產業扶貧項目資金(玉溪明珠花卉公司),總投入資金550萬元,財政投入資金50萬元,用于百合花種球繁育的購置,項目已經通過驗收。

12、09年第二批下達的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將用于優勢畜產品基地建設,發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補助23萬元、果蔬、魔芋恢復生產補助70萬元、良種地膜、肥料補助45萬元、畜牧業畜禽補欄、畜廄維修、人工種草、畜禽良種的恢復建設140萬元;糧經作物高產創建項目經費20萬元;新植蘋果園種苗經費51.5萬元等項目建設全部完成,已經通過驗收。

13、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示范基地項目實施情況

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示范基地項目財政投入資金20萬元,區職業中學計劃培訓6期400人,并取得職業技能資格證書,部分學員已經進入工作崗位,全部完成,已經通過驗收。

四、在建項目

(一)農業

省級財政扶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經費(盤河大花/舊圃后海)20萬元;09年省村容村貌整治5個點項目經費50萬元等項目正在實施。

(二)林業

09年林業恢復重建資金70萬元,其中:核桃種苗的培植,投入資金60萬元,防火公路及防火了望臺的災情調查維修及維護,投入資金10萬元;新民航路造林綠化工程,投入資金100萬元;城市周邊墳墓綠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項目正在實施。

(三)水利

09年冰雪損毀水利工程救災省級補助資金40萬元,主要用于解決冰凍災害人飲工程應急處理,解決災情最重的龍泉辦事處白坡社區、灑漁鄉弓河、北閘鎮巖腳村人飲工程修復;特大防汛補助經費20萬元;5.12省補助震損應急搶險修復資金關閘60萬元、保山吁30萬元;第二批中央特大抗旱補助經費10萬元;第一批、第二批小農水及人畜飲水經費51萬元等項目正在建設中。

(四)扶貧

1、XX年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投入項目實施情況

該資金由于三個項目的實施,財政投入資金34萬元,其中:盤河鄉冷家坪村投入資金28萬元,用于架輸電線路1000米,解決112戶462人照明及生活用電;盤河鄉五寨村阿初魯自然村投入資金3萬元,用于民族示范村建設;青崗嶺鄉青崗嶺村投入資金3萬元,用于解決123戶640人鄉村公路3000米的建設,以上三個項目正在已經完成,待驗收。

2、2009年易地開發項目實施情況

易地扶貧開發項目(青崗嶺鄉核桃林、小河邊)該項目財政投入資金175萬元,其中:安居工程投入資金99.4萬元,基本農田建設投入資金10.5萬元,人飲水工程投入資金13.34萬元,通路工程投入資金23.45萬元,通電工程投入資金17.21萬元、生態工程投入資金7.1萬元,、科技培訓投入資金4萬元,

3、2009年整村推進項目的實施情況

2009年度整村推進第一批12個,第二批46個,共有58個整村推進,財政扶貧資金885萬元,主要建設安居工程,道路硬化、產業發展、,人畜飲水工程、科技推廣等項目建設,現有47項目正在實施過程中。

4、2009年市級整村推進項目的實施情況

2009年市級整村推進項目,財政投入資金50萬元,項目建設區域在灑漁鄉(白鶴村)、守望鄉(甘河村)、蘇家院鄉(蘇家院村)、炎山鄉(小田村)、田壩鄉(涼山村),主要建設安居工程,道路硬化、產業發展、人畜飲水工程等項目的建設,項目正在實施過程中。

除以上在建項目外,其于農業、水利、林業和扶貧等項目,正在緊密籌備和順利實施過程中。

五、惠農“一折通”資金補貼情況

09年我區兌付給農民退耕還林、農資綜合補貼、冰凍雪災、種糧農民補貼資金通過惠農“一折通”平臺全部兌付給農民。全部兌付率100%,

根據上級文件和相關要求,區政府、各部門、鄉(鎮)高度重視種糧農民補貼工作,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密切配合、加大宣傳力度,按照“誰種糧補給誰” “誰種糧誰受益”等原則,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透明,對每個農戶的良種補貼面積、補貼標準、補貼金額必須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的監督,切實做好種糧農民補貼工作。

1、農資綜合直補:通過二次下達2844.12萬元,補貼資金2844.12萬元,涉及17個鄉(鎮)、三個街道辦事處,補貼農戶14.64萬戶,兌付率100%。

2、冰凍雪災補助:補貼資金58.89萬元,涉及17個鄉(鎮)、三個街道辦事處,補貼農戶54142戶,兌付率100%。共3頁,當前第2頁2

3、種糧農民補貼:通過三次下達430.9萬元,玉米補貼按照10元/畝標準,累計補貼資金292.3萬元,涉及16個鄉(鎮)、三個街道辦事處,補貼農戶14.3萬戶。中稻貼面積92400畝,按照15元/畝標準,補貼資金138.6萬元,涉及12個鄉(鎮)、三個街道辦事處,補貼農戶14萬戶。該補貼資金通過惠農“一折通”平臺全部兌付完畢,兌付率100%。

4、XX年退耕還林補助:補貼合格面積39979.9畝,補貼資金1083.5萬元,涉及11個鄉(鎮)、一個街道辦事處,補貼農戶9470戶。該補貼資金于2月份通過惠農“一折通”平臺全部兌付給補貼農戶,兌付率100%。

5、現啟動09年能繁母豬補貼,上級下達我區資金為262.33萬元,補貼頭數為26233頭,同時由于我區能繁母豬補貼因上級下達我區指標小于我區能繁母豬實際數,正在積極爭取根據實際數進行補貼,各項工作正順利進行中。

六、移民后期扶持資金補貼情況

1、XX年年三、四季度、2009年一、二季度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通過三次兌付,補貼人數19896人,兌付資金1790.64萬元;信用社根據區移民局提供的補助移民名單,補貼資金已打入移民直補對象的存折內,到目前為止我區共發放2年的移民后期扶持資金達到2387.52萬元。

以上項目資金的投入,使我區的基礎實施有了較大的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生活環境有了較大變化,同時讓農民切實享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使國家的惠農政策得予充分體現,讓農民準確理解國家補貼政策,產生了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七、項目申報

09年完成項目申報5個:涉及2個人畜飲水工程、1個蔬菜產業發展、2個農民專業合作項目,到目前為止我區申報項目已經批復2個項目(蔬菜產業項目、農民專業合作項目)。現批復項目前期工作已經在開展中。

八、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業投入結構還不夠合理,資金運作不到位或效果欠佳。

2、重要項目輕管理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

3、農業資金投入總量還比較小。

4、惠農“一折通”核實農戶基礎信息工作難度大,監督和管理困難,部分村社干部收集補貼信息隨意性大,出現漏統,錯統現象;同時因惠農“一折通”系統建立在財政部門,部分鄉(鎮)將分配方案下發后,就不在履行其自身的職責,把所有工作壓到鄉(鎮)財政所工作人員身上。

5、我科人少事多,支農資金事前、事中、監督檢查力度不夠。

九、下步工作重點及措施

1、進一步明確財政支農重點,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政策,進一步加大對財政支農資金和新農村建設資金管理,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改變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

2、深化財政支農改革,積極向上級爭取,多渠道籌集支農資金,進一步整合支農項目資金。

3、按照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理順預算編制,規范編制程序,認真編制部門預算,會同分管部門和單位制定科學合理的定額標準,確保各單位經費及機構正常運轉的需要。

4、強化支農項目監管,不斷提高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對項目支出的績效評價,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5、積極落實好各項扶貧政策,加強項目資金監管,強化事前、事中、監督。

6、不斷完善“一折通”農補數據網建設,勤于思考工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把各種容易發生的事情思考在前;不斷提高系統數據的準確性,各項工作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主站蜘蛛池模板: tom影院亚洲国产日本一区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字幕一中文在线综合 | 久久久久久免费播放一级毛片 | 日韩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aa视频| 九九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 曰本女人色黄网站 | 精品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 2019天天操天天干天天透 | 国产性大片黄在线观看在线放 | free性丰满白嫩白嫩的hd | 日韩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人成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在线高清 | 欧美一级特黄aa大片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 国产毛片久久国产 | 成人影视免费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 | 国产一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 亚洲综合黄色 |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 二区中文字幕 | 一级毛片欧美大片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 深夜爽爽爽福利动态图 | 69中国xxxxxxxx18| 久久综合久美利坚合众国 | 成年午夜一级毛片视频 | 日韩一品在线播放视频一品免费 | 夜色成人性y| 久久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特级a做爰全过程片 | 久久最新视频 | 日本护士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欧美成人日韩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日韩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