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教育學綜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護理教育 發展概況 缺陷 選擇策略
[作者簡介]萬曉燕(1968- ),女,湖北鄂州人,鄂州職業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護理教育。(湖北 鄂州 436000)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2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一般課題“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內科護理課程的教學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2B293)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3-0132-02
隨著護理事業的發展,護理教育逐漸從護理專業和護理學中分離出來,形成一個獨立發展的門類并受到研究者的日益重視。1860年,南丁格爾在倫敦圣多馬醫院開辦了第一所近代護理學院,在護理學史上第一次將護理作為一門科學。20世紀中后期,在心理學、社會學發展的影響下,人們對健康、環境和護理的概念的理解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護理被定義為診斷和處理人類對現存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作為護理服務對象的人,其生理、心理、情感、習慣和社會關系等方面在護理中均受到重視。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護理人員不僅要擁有專業的知識儲備,還要了解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能夠運用先進的器械有效地搶救病危患者,更要具備溝通能力、應急能力和變革的思想。如何在新形勢下培養出符合現代要求的高素質護理人員,這一艱巨的任務就落到了護理教育的頭上。
一、護理教育發展現狀
21世紀以來,我國護理教育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護理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中、高職院校和大學都開設了護理教育和醫護人員培養的專業,護理人才在數量上急劇增加,護理教育的層次也日臻完善。據教育部高教司統計數據,至2010年底,我國護理中、高職院校多達1100所,208所本科院校開設了護理教育課程,30多所院校招收護理學研究生。與2001年相比,高等院校護理教育的招生總數增長了近780%。
早在21世紀初,我國護理教育層次已基本齊全,初步形成了中職、???、本科以及碩士研究生的較為完整的護理教育體系。2003年,第二軍醫大學在國內首次設立護理學博士點,并于第二年招收護理學博士兩名。此后,少數高校開始積極探索護理博士教育,將護理教育的發展推向更高的臺階,我國的護理教育層次也與國外護理教育層次達到一致水平。2009年,《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護理學專業(試行)》的出臺和實施,2011年,教育部將護理學發展為一級學科。這些都表明,在國家政策推動護理教育工作的促進下,我國的護理教育正積極穩健地前進和發展,我國的護理教育體系也向著規范化和科學化邁進。
二、當前護理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經濟全球化、醫療科技不斷進步、衛生保健體制改革的形勢對于我國護理教育的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盡管我國的護理教育發展迅速,但與外國的護理教育發展水平相比較,存在著明顯的不足與缺陷。
1.護理教育層次結構不平衡。我國護理教育層次結構存在合理、不平衡的現象。從上文的統計數即可得知,開設護理教育的中、高職院校與大學高等院校的比例約為51,盡管中、高職院校招生人數的增長沒有本科院校的速度快,但在總體人數上仍占絕對優勢。據分析數據統計,2012年年底,大專及以下學歷的護理人員在全國注冊護士中所占比例高達90%。本科護理教育規模和速度發展較快,但質量上不能同步提升。護理教育研究生的規模很小,培養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各層次的護理院校、人員、規模比例嚴重失衡,同一層次上的數量與質量也不能均衡發展,阻礙了我國護理教育結構的優化。
2.護理教育各結構層次的培養目標不確定。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文化的交流、各種先進設備和器械在醫療中的運用,現代護理越來越需要能與國際接軌的優秀護理人才來滿足社會的不同需求。社區、家庭護理的發展,急需在心理護理、老年護理、臨終關懷等方面具有優勢的護理人員投入到不斷變化的衛生保健服務市場。而我國護理教育人才的培養較為單一,很多高等院校,尤其是對研究生的教育,側重于理論研究型人才的培養,未能與實踐良好地結合,造成學習與臨床實踐脫節的現象,護理教育培養目標的不確定又造成了學生對自己定位的不確定。我國的護理工作多由中專生及大專生承擔,倘若本科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容易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勢必不會在學習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來達到現代護理人才的要求。
3.護理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高校在護理教育課程設置上更注重課程教育的理論學習,忽視臨床實踐。在課程安排上,通常前期為理論授課,最后一年臨床實習,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未能有效地交叉進行,容易出現理論學習時過于枯燥,后期實踐時由于距離理論學習時間長而缺乏準確的理論指導。此外,傳統課程安排較多,適應瞬息變化的護理市場的課程教育相對較少,尚未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新型課程體系。例如,對新出現的社區護理、家庭護理、老年人臨終護理的專業性培訓不多,對心理護理的關注度也遠遠不夠,這都直接影響到護理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的提升。
4.高等護理教育師資力量缺乏。護理質量標準的提升必然需要護理教育質量的提高作為保障。現有的護理教育工作者中,博士研究生在師資隊伍學歷結構中所占的比重不夠,只有少數的院校才有較強的師資力量。有些院校雖有教授和副教授,但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仍然稀缺。從事護理教育的人員整體學歷偏低,且經驗不夠充足的青年教師偏多。此外,由醫生擔任高校護理教學工作的情況也很普遍,他們對護理基礎的掌握不夠扎實和深入,知識結構不完善,造成護理教育的專業化和知識體系的系統化不強。同時,我國護理研究生教育從21世紀才開始起步,還沒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導師的指導同樣不夠充足。
5.缺乏科學的護理教育評估標準。護理教育的評估是護理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促進護理教育科學合理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護理教育研究者雖然列出了護理教育評估的分類和標準,但尚未形成完整的評價體系,現行的護理教育的評價仍沿用醫學教育的評價模式展開,并由衛生部統一負責,使護理教育的評價附屬于醫學,削弱了護理教育的專業性和獨特性。完整評估體系的缺乏最終將阻礙護理教育的優化發展。
三、促進護理教育發展的策略
我國護理教育的發展存在著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采取相應的策略和解決辦法,以促進護理我國護理教育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1.優化護理教育結構。中、高職院校在護理教育中所占的比重遠遠大于高等院校,國家教育部門應重視這一現象,對中職院校護理教育適當地剪裁和壓縮,加大力度促進高等院校護理教育學科的開設、招生與教學,逐步縮小二者的規模差距,力求保持盡可能的平衡。此外,繼續調整各學歷層次的護理人員的結構,加強護理教育大學本科生的培養,尤其注重研究生的培養教育,最終達到我國護理事業規劃綱要的要求,減少中專層次的護理人員,提高大專學歷及以上層次的人員比例,至2015年,大專以上學歷的護理人員在全國注冊護士的比重不得低于60%。
2.推進國際化進程。樹立宏觀的護理教育發展觀,形成國際化觀念,抓住全球經濟一體化、教育進程國際化的機遇,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戰。加快與國際護理教育接軌的進程,積極吸取國際護理教育的優秀經驗,吸取國外護理教育發展中的教訓。以當前護理市場的需求為出發點,放寬眼界,聯系國內甚至國際護理教育發展的長遠目標,充分利用國際護理教育的技術資源、人才資源、管理經驗和教學模式,開展國際合作辦學,加快護理師資隊伍的建設,促進國內外尖端護理人才的交流與合作,為更多的護理專業的研究生、博士生出國培養以及回國后的工作發展創造條件。同時,對外開放我國的護理教育市場和教育資源,加強護理教育市場化運作的研究,爭取更多的優秀護理人才為國際護理教育服務。推進國際教育本土化進程,著眼全局,走出一條既與國際護理教育協調、又適合我國國情的頗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3.建立適應時代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護理教育應制定明確的護理人員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專業素養、溝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應急處理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綜合素質的護理人才以滿足當前護理市場的需要。培養在特定的領域中具有突出能力的專科護士,比如老年病護士、重病監控護士、心理咨詢護士等,不僅在專業醫護領域,更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盡可能滿足病人的需求。培養目標的設定要加強對人文性的重視,應著力于培養具有強烈人文關懷意識、良好的個人修養和道德品格的護理人才。
4.加快師資隊伍建設。護理教育中教師的素質是影響護理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這一因素在尖端護理人才的培養上表現尤為突出。我國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要全面提高護理師資隊伍的總體水平。選拔出高素質的人才建立導師組,聘請國內外優秀的護理人才,從臨床抽取業務較精、能力較高的護士作為兼職教師,共同促進高素質人員的培養。彌補師資的不足,關鍵要靠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培養高能力的教師,促進護理教育工作者知識結構的轉變、學歷結構的優化。學校要積極扶持中青年教師的進步,選派優秀教師去國外、國內的學校和機構交流,舉辦促進教師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講座和研討會,與醫院合作,定期派教師進入臨床工作,以發現最前沿的臨床問題,積累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避免長期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此外,學校要積極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具有豐富教學經驗、臨床實踐經驗和護理教育科研能力的學科帶頭人,帶動本校教師護理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
5.建立科學、完整的護理教育評估標準和體系。護理研究者與臨床實踐者要在認真研究國際護理教育評價方法和模式的基礎上,建立適應我國護理實踐發展、提升護理院校教育質量的標準、嚴密、具有專業特征的評價體系、制定科學有序的評估程序、細致全面的規章制度。形成護理教育獨特的評價標準,將護理從醫學評價的領域里分離出來,避免一碗水端平的情況發生。并且,設置具有專業化水平護理教育評估組,尤其完善護理教育的內部監督機制。
綜上,我國護理教育的發展順應了社會的發展趨勢,根據醫療衛生體系結構的變動適時做出調整,發展迅速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在發展中同樣存在著培養的人才結構不平衡、整體水平不高、師資力量不夠、可供參考的經驗不足等問題,亟待護理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努力解決。要把握住護理教育發展中的機遇,不斷接受護理教育質量、社會需求的挑戰,更好地實現護理教育質量、結構、規模與效益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姜安麗,李樹貞.護理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蔣文慧,李小妹.我國高等護理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2(2).
(國內惟一的雙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國家中文核心期刊)
《醫學與哲學》雜志自1980年出版以來,已成為我國醫學人文學方面的一份主要刊物,在國際同類期刊中占有重要地位。最早被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與“國家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國同時獲得兩種國家核心期刊的惟一人文醫學雜志。
為促進我國人文社會醫學發展,適應全面評估醫學技術的需要,《醫學與哲學》自2005年9月起,改為半月刊,將原刊物的內容一分為二:一為人文社會醫學版(上半月刊),每月8日出版;一為臨床決策論壇版(下半月刊),每月23日出版。《醫學與哲學》雜志的名稱不變,但在封面上標明兩個版本的名稱。
人文社會醫學版的主要欄目有:醫學人文研究、醫學哲學研究、生物醫學哲學、醫學倫理研究、高新技術倫理、中國傳統文化與生命倫理學、跨文化倫理學研究、醫學思想史研究、近代醫學研究、醫學人物研究、醫學心理學、醫學人文關懷、衛生保健改革、保健政策研究、醫學社會學、醫學教育思想研究等。讀者對象:主要以從事人文醫學教學與研究及管理工作者,但其中許多內容也應為專業工作者了解。
臨床決策論壇版的主要欄目有:決策理論研究、臨床決策病例(病種)分析、醫學評論、比較治療學、圓桌會議――專題決策座談、技術評估、臨床倫理、臨床人文關懷、臨床醫生論壇、國外醫學新進展、會議博覽、名醫春秋等。讀者對象:主要為臨床專業工作者,但其中許多內容也有益于人文學者和管理專家。
來稿可注明本人投稿版本意向。歡迎有關醫院和醫院的科室和我們合作,承辦有關專欄,發揮學術優勢。
《醫學與哲學》統一刊號:ISSN1002-0772,CN21-1093/R;人文社會醫學版郵發代號8-122,定價7.00元;臨床決策論壇版郵發代號:8-128,定價:7.省略 網 址:省略
地址:大連市沙河口區中山路465號大連醫科大學《醫學與哲學》信箱郵編:116027
歡 迎 訂 閱
2006年《護理管理雜志》
ISSN 1671―315XCN 11―4716/C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
獲第四次全軍醫學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
《護理管理雜志》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科護理雜志。本刊認真履行辦刊宗旨,緊跟學科發展動態,并對護理學科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快捷追蹤報道,得到了護理界專家及同仁的贊揚?!蹲o理管理雜志》繼“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之后又獲《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第四次全軍醫學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等獎項。開辟有院長看護理、論壇、論著、調查研究、綜述、質量管理、??谱o理管理、護理科研管理、護理教育、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醫院感染管理、社區護理管理、護理改革、護理工作與法、安全管理、護理經濟、護理考察等欄目。
《護理管理雜志》推出刊授繼續教育學分項目,訂閱本刊并進行學分注冊者,根據注冊登記情況和返回編輯部的有效答題卡,全年可獲取Ⅰ類繼續教育學分12分。
《護理管理雜志》為國際期刊標準大16開本,64頁,月刊,每月10日出版。
訂價:每本5元,全年定價60元人民幣,全國各地郵電局均可訂購,郵發代碼82-926,也可破年、破季從編輯部直接訂閱。從編輯部集體訂閱超過100套以上者,可享受9折優惠,每冊4.5元,全年每套54元(免郵費)。編輯部自行裝訂了2002~2005年各年的雜志合訂本,2002、2003年合訂本(雙月刊)每套38元,2004、2005年合訂本(月刊)每套76元,如需訂購請直接從編輯部辦理郵購(免郵費)。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南門倉5號 《護理管理雜志》編輯部郵編:100700電話:(010)640486306404306466721461 傳真:(010)66721265
E-mail:huguan@public3.省略或hlgl@chinajournal.省略
歡 迎 訂 閱
《醫師進修雜志》
《醫師進修雜志》是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國內惟一為繼續醫學教育服務的綜合性臨床醫學期刊,連年被評為國家臨床醫學類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并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學術期刊網”。
本刊主要讀者對象為廣大內、外科臨床醫務人員。開設的主要欄目有:專題輔導、臨床論著、進展概述、綜述與臨床、進修查房、病例討論、病例報告、探討與評價、藥物與臨床、影像與臨床、新技術介紹、教訓縱橫等。
《醫師進修雜志》為半月刊。上半月為內科版,每月10日出版,下半月為外科版,每月20日出版??枺篒SSN 1002-0764,CN 21-1229/R。大16開本,80頁。每期定價6.省略http ://省略
臨汾博愛生殖醫學醫院
臨汾博愛生殖醫學醫院是山西省首家集科研、醫學、預防、保健、心理咨詢和生活指導于一體的現代化,新型生殖醫學醫療機構。它的誕生標志著山西省生殖醫學事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對于山西省生殖醫學研究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臨汾博愛生殖醫學醫院位于臨汾市平陽北街16號,南臨平陽廣場,北倚火車站、汽車站、交通便利,環境溫馨醫院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是一所以高標準醫療服務為起點、高品位醫療環境為特色的??漆t院。該院全心致力于生殖醫學領域的研究,及時掌握生死系統疾病防治的最新動態,導入當代先進的醫院管理理念和醫院文化。
“科技興院、以人為本”,醫院擁有一批國內外著名的技術精湛,醫德高尚的專家隊伍。并建立一整套以高科技為先導的??瓢l展模式,本著“博取眾家之長,關愛生殖健康”的服務理念,大力倡導“專業化、人性化”服務的精神,實行“無假日門診制”、“全程導醫服務”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真正讓廣大患者放心滿意。
我們的服務目標是:通過最資深的專家隊伍、最先進的醫療設備、最舒適的醫療環境、最科學的檢測方法、最便捷的診療流程、最嚴格的保密措施、最優質的護理服務、最合理的收費標準、最健全的管理制度與監督機制,做一流的專業生死醫學醫院,樹立“社會認可,百姓放心”的品牌醫院。
我院特設有:科、生殖整形科、生殖感染科、前列腺科、婦產科、乳腺科、不孕不育科、性健康咨詢科、首創無痛人流等。引進三十多套國際高精尖的檢測、診斷、治療儀器和設備。形成了“院有優勢、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可持續發展優勢。
臨汾博愛生殖醫學醫院全體員工將以“用心聽取、細心診斷、耐心解答、精心治療、熱心服務、衷心祝?!钡摹傲募墶睒藴?,為您服務,您永久的健康和幸福將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地址:臨汾市平陽廣場往北200米(平陽北街16號)
電話:0357-21152332116311
挖掘中醫瑰寶 力致人類健康
萬會敏,1965年出生于中醫世家,第五代傳人,山西省臨汾市大寧縣人,1992年畢業于山西中醫學院,從事醫療事業十幾年,擅長于中醫接骨,曾用祖傳秘方“神奇接骨靈”治愈了無數例骨折、骨傷患者。
“神奇接骨靈”特點是接骨續筋、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神”。新舊骨折、男女老幼,接骨速度“奇”,治療各種骨折、骨傷久不愈合為一“絕”,純中藥制劑,無毒副作用,一般骨折可“不住院”、“不手術”,療效好,費用低,服用簡便、5-7天服藥一付,一療程6付,骨折患者一般一至二療程既可全愈。
1. 西省太原市亮靚皮鞋護理公司的李志祿,因車禍盆骨多處骨折,股骨頭粉碎性骨折,在山大二院治療手術費用就得三萬多元,還不保有后遺癥。最后服用了“神奇接骨靈”兩個療程,就完全康復了,而且沒有一點后遺癥。
2. 汾市向陽路井立富、洪洞縣甘亭鎮的孔梅蓮,腰椎嚴重壓縮性骨折,服用“神奇接骨靈”三十天就能下床了。
聯系人:萬會敏 聯系電話:137537355510357-7686088 2034578
地址:臨汾市東關小十字北街33號中醫正骨科
劉志秀:疑難雜癥的克星
劉志秀,男,1950年出生,大學本科學歷,中醫主治醫師,現任山西省鄉寧縣教育體檢站站長。劉志秀從部隊到地方,從醫四十年,他以自己中西醫結合的特長,治療男、女不孕不育癥近千例,小兒疾病兩余例均有獨到之處。
近年來,劉志秀憑借多年的中醫藥臨床經驗,結合藥用菌、食用菌產品治療早中期癌癥、腫瘤患者(消化道癌、呼吸道癌、婦科癌等)療效良好,已治療的20例患者中有效率達到90%以上。對于治療各種疑難雜癥,諸如各種頑固性皮膚病,心腦血管引起的偏癱、心肌肥大、尿毒癥、腎病綜合癥、白血病、重癥肌無力、糖尿病、小兒腦癱、各種肌瘤、囊腫等,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地址:山西省鄉寧縣教育體檢站
電話:0357-6823928 手機:13935782408
山西臨汾市堯都區萬通社區醫療服務站健康咨詢室:
電話:0357-2582274 手機:13753790830
鄉寧藍云婦產醫院:杏林一枝花
滿載盛譽的鄉寧藍云婦產醫院,創建于2001年,是鄉寧縣唯一的富有特色的專科醫院。她雖起步遲,但發展快,信譽高,深受社會各界和主管部門的贊譽。連年被評為醫療衛生工作和優質服務先進單位,被市、縣勞動部門確定為城鎮醫療保險定點醫院。
該院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2700平方米,擁有職工40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的2名專家,長期任教坐診,主治醫師4名,醫師10名,技師3名,護師2名,醫護、技士12名,下設婦產科、乳腺科、內兒科、急診科、中醫科、康復理療科、藥劑科、放射室、檢驗室、B超心電圖室、手術室等13個科室。新穎的高檔病房、普通病房、臨時輸液病房設施齊全,環境舒適優雅。態度熱情、技術過硬、收費低廉是該院一貫遵行的辦院宗旨。作為龍頭科室的婦產科,門診、急診、住院、手術各項業務全面開展,技術先進,服務周到,堪稱一流。尤其對男、女不孕不育、無痛人流、乳腺病的診斷與治療效果良好,贊語滿城。
看現實,全體職工上下一股勁,全院一盤棋,正以更高漲的熱情,更良好的態度,更全新的理念,精誠為廣大患者服務。相信,藍云醫院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歡迎訂閱《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
《護理研究》是中華護理學會主管的護理類學術性刊物。旬刊,A4幅面 ,96頁碼。刊號CN14-1272/R,ISSN1009-6493,現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所載文章被國內外多家醫學數據庫收錄。報 道重點以護理學研究為主,涉及護理科研與臨床實踐等各個方面,及時反映國內外護理學科 發展動態及護理專家經驗薈萃,展示近年來我國護理事業飛躍發展的豐碩成果,將最優秀的 護理論文介紹給廣大讀者。開設有:護理程序專題筆談、專家論壇、理論探討、論著、綜述 、經驗交流、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小經驗、論文寫作輔導等欄目。是各級醫院及醫藥院校 護理人員、護理教師及廣大醫藥衛生人員的良師益友。
歡迎訂閱2006年《護理研究》,《護理研究》為旬刊,每月分上中下旬出版,上旬版 內容以科研為主,每期定價7.00元,全年84.00元。郵發代號22-130。中旬版內 容以實用為主,每期定價7.00元 ,全年84.00元,郵發代號22-131。下旬版以推廣護理經驗為主,每期定價7.00元,全年84 元,可直接與編輯部訂閱。歡迎集體、個人在全 國各地郵局辦理訂閱手續,或向編輯部直接訂閱。
聯系地址:太原市解放南路85號護理研究雜志社
聯 系 人:劉建軍
聯系電話:(0351)8262791、8825007
【關鍵詞】和諧;溝通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1-0260-02
溝通是護士在實踐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護士所從事的工作是需要與人交流互動的工作,有效恰當的溝通交流有助于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從而更有效地滿足病人的身心健康需要。這就需要護理工作者在掌握熟練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之外,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及良好溝通能力是優秀護理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因此護理教學中應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培養其良好的溝通能力。
1 樹立溝通理念,改革教學方法
隨著護理事業的發展,對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護理專業護生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以往的人際溝通教學中,多將人際溝通內容穿插在眾多學科中學習,缺乏獨立、系統、科學的體系,所講內容與其他知識重疊度高,加上理論單一,可應用性不強,學生不能深入理解所學知識,實踐應用能力較差,人際溝通教學效果不佳,使人際溝通成為護理學生職業能力中的一個弱項。護理專業教學在傳授臨床護理知識、技能的同時,必需重視溝通能力的培養,要充分認識到護士與病人充分而必要的溝通的重要性,樹立溝通意識。同時,改革教學方法,促進護生人際溝通能力的提高。人際溝通是一門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學科,改進及豐富其教學方法,將實踐融入理論教學,有利于提高護生人際溝通能力?,F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進而通過情境實踐活動體驗領悟的方法,將理論教學轉變為豐富的活動體驗,將課堂空間轉變為師生主動重構的模擬情境,從而將護生的被動接受轉變為開放的互動交流。在教學中,也可進行交流技巧訓練,根據預定的訓練目標與方法訓練學生。實踐證明交流技巧訓練也是一種有效提高學生實際溝通能力的方法。也可通過改變評價方式,以學習態度、平時表現(實踐運用能力)、表演、參與實踐訓練和專題綜述(口頭或書面)等為主進行評價,淡化傳統的閉卷考試方式。“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作為教師要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
2 調整教師隊伍,重視潛移默化
要淡化單一課程意識,促進《人際溝通》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有機結合,促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緊密結合,教師隊伍應由人文學科、護理學科、臨床的實習帶教老師共同組成。挑選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實踐經驗的教師擔任學科教師;挑選綜合素質好、親和力強的年輕教師擔任實踐課輔導教師,同時挑選富有敬業精神、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關愛學生、并具有豐富的護理經驗和管理經驗的護理工作者擔任實習帶教老師,在專業素質、專業態度、專業情感等塑造方面起到良好的言傳身教作用。同時運用人文關懷理念培養護生的溫馨服務意識、規范用語意識、優雅舉止意識,給患者以美的感受。還要注重自身的語言修養,使護生懂得語言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護理手段,要善于運用語言藝術與患者交流溝通。言傳身教中教師的智慧和美德必然對護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作用。有助于他們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并在潛移默化中使思維變得富有理性和彈性,有利于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
3 創設情境教學,模擬角色扮演
通過擴大其人際交往范圍、采用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授課及開展課外活動等方式,培養和訓練護生溝通交流能力。在護理教學中,特別要注重對護生進行語言和非語言表達訓練。在護理操作課教學中,可以設置情境,比如說實驗室門上貼某科病房,讓學生去了解模擬患者的年齡、病史、患何病等問題,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將準備好的用物推進病房,微笑著與患者打招呼、問候,姿態自然大方,端莊穩重,用簡練的話語清楚準確地表達操作的目的和要求。操作過程中與患者情真意切地交談,分散其注意力,消除其緊張感,使患者輕松地配合完成操作,以教師的情景示范去影響、教育學生,然后讓學生學著去做;每項操作都要求學生以靈活恰當的語言向患者解釋,爭取患者的支持與配合。另外,鼓勵她們參與角色扮演等鍛煉其心理素質和語言表達能力。在示教課上,對部分操作練習可采用角色扮演。由學生分別扮演患者與護士角色,充當護士角色的學生除了要給“患者”操作外,還要隨時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有何需求,并解答“患者”的問題。針對不同的操作內容,由學生自己設計不同年齡、性別與疾病的情境。角色扮演完畢后,交流感受,然后相互交換角色。應用角色扮演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從而提升“人際溝通”課程的教學效果。通過上述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既讓學生感受到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和非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體味到護理工作的魅力與價值,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4 引導博覽群書,注重自我錘煉
護理學科是以醫學知識為基礎的專業,又與社會人文學科密切相關,是直接與人打交道的綜合性應用學科。護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還要掌握適當的心理學、社會學、醫學倫理學等知識,這就需要護生博覽群書,開闊視野,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一天天沉淀著知識、閱歷和對人生的感悟,樂觀地面對生活,對自己充滿信心,用積極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生活態度,主動與人交往,以不斷提升人際交往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利用羅森塔爾效應,及時鼓勵、肯定學生,增強他們溝通的勇氣和信心。通過后天的努力學習、實踐鍛煉不斷提升品德、氣質、性格特征、勞動態度、學識、思維方式、審美觀念等方面的修養水平。不斷修煉人格品質,不斷加強自身修養,通過自我錘煉,塑造高尚人格,培育高尚情操,鑄就優良作風。精湛的技術和全面的知識是維系溝通效果的紐帶,嫻熟的技能是取得患者信任、繼而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重要環節。
5 樹立服務意識,提升服務理念
醫院工作是一種以服務為始終的系統工作,護患的關系是幫助者或幫助系統與被幫助者或被幫助系統之間的關系,即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從始至終貫穿于其中。怎樣保證患者在醫療期間身心愉快地順利恢復健康,保證醫療質量,既達到治愈目的,又提高患者對醫務人員的滿意度呢?這就需要幫助護生樹立和提高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護生“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提升為患者服務的思想基礎,增加實踐技術操作及與患者交流的機會,為今后全方位地走進護理工作崗位打下理念根基,進行這種觀念的教育和指導,不僅可以提升護生主動服務和靈活服務的思想和方法,而且還可以充分展示護理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風貌,為和諧的護患關系打下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不僅是護生學習、生活的需要,更是將來走向社會、走向工作的需要,是護生適應社會能力的綜合體現。作為一名護士,做好人際溝通是做好護理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是最基本的素質。作為護理教育工作者,創設條件培養護生的溝通能力,可以使護生通過有效的護患溝通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從而更有效地滿足病人的身心健康需要。
參考文獻:
[1] 王斌.人際溝通.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2] 嚴蓉.當前高校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3).
[3] 王蓓穎.優化人際關系 構建和諧大學.教師教育研究,2006,(9).
[4] 趙海鳴,情境教學在《人際溝通》課程教學中的研究.,2007,13(12).
科研素質是理工科類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科研素質從組成要素來看,主要包括科研意識、科研態度、科研知識和科研能力4個方面。科研意識是科研素養的基礎,有了科研意識,端正了科研態度,豐富了科研知識,再加上動手能力的訓練,才能提高學生科研能力。具備了上述條件才能夠真正地開展科研實踐活動,進而幫助學生們將課堂知識、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蒲兴仞B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貫穿于整個本科階段教學中:(1)在課程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閱讀課本之外的課程的相關知識,并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關注一些熱點的學術問題,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這對于培養其科研素質是大有好處的;(2)進行“課程論文”訓練,根據課程性質,以小論文、讀書報告等形式代替傳統的作業,為學生最終撰寫畢業論文提供“練筆”的機會;(3)科研實驗研究是學生畢業論文中最重要的環節,是課程實驗的綜合運用,因此,應重視日常實驗教學,鼓勵學生自主完成實驗,獨立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4)進行科研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利用工作單位的科研條件,積極參與科研項目或課題,了解科研基本方法及流程。通過這些措施,激發學生科研興趣,培養科研意識,使學生逐漸認識到科研對護理專業發展和自身發展的重要性。
2重視相關課程教學
目前開放教育護理學專業本科教學計劃中設計了護理科研方法、文獻檢索、護理倫理學這三門課程,它們與畢業論文寫作直接相關。護理科研方法主要介紹護理研究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包括科研選題、科研設計、資料的收集方法、資料的整理與分析、護理論文的撰寫等內容。文獻檢索課程主要介紹醫學文獻檢索基礎、圖書館信息資料利用、電子圖書、電子期刊以及文摘數據庫檢索、引文數據庫檢索、全文數據庫檢索、特種文獻檢索、因特網醫學信息資源檢索以及醫學文獻的綜合利用。護理倫理學課程主要介紹護理倫理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及護理實踐中有關倫理學的問題。護理科研方法是畢業論文寫作的指南,文獻檢索是畢業論文寫作的工具,護理倫理學是畢業論文寫作的倫理規范,這些課程雖然各有側重,但都是從撰寫科研論文的理論知識上進行教學,為撰寫論文打好基礎。但這些課程往往被學生看做是可學可不學的“選修課”,直到寫作論文時才發現這些課程的重要性。這些課程的學習,除了提高學生的認識以外,更重要的是對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進。例如,對于護理科研方法課程采用參與式教學,讓學生跟隨教師教學進度,同步進行訓練,指導學生如何選題、科研設計、資料收集、統計分析、撰寫論文。學生在課程結束時,每人完成1份開題報告及相關課題綜述,既作為該課程的考核依據,同時也是畢業論文工作的開始。文獻檢索課程采用理論教學和上機操作并重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的操作能力。護理倫理學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學法,讓學生通過具體案例學習科研中涉及的各種倫理問題。
3提高畢業論文寫作的規范性
畢業論文寫作的規范性與論文的質量密切相關,護理論文有其固有的格式,寫作應符合其規范。學生往往由于對這些要求缺乏了解造成所寫論文的結構和格式不符合要求,給自己和指導教師都帶來很大的困擾。因此,提高論文寫作的規范性顯得尤為重要。護理論文主要有科研論文、文獻綜述、個案報告、經驗總結等形式,在學生論文寫作時,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護理論文的范文,這些范文可以是護理類期刊上的高質量論文,也可以是往屆學生的優秀論文。制定統一論文寫作的格式和畢業論文答辯的要求和評分標準,刊印成冊,發給畢業年級學生,在手冊中尤其要對論文寫作格式的細節問題做出詳細要求,如圖表排列、格式、字體字號、參考文獻格式等,使學生在撰寫論文時遵循統一的格式和要求,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讓他們了解畢業論文答辯的要求和評分標準,使學生處于主動的地位,把畢業論文寫好。此外,由于學生大多是初次寫作論文,往往語言不得體,敘述不簡潔,詞不達意,對醫學術語表達不規范,因此還需注意語言的簡潔、規范。
4發揮指導教師的作用
畢業論文的撰寫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過程。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啟發,認真閱讀文獻,精心選題,廣泛收集資料并反復修改初稿,完成定稿到答辯。在論文指導過程中,指導教師不僅教給學生論文寫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嚴謹、科學的學術態度,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畢業論文完成的質量與指導教師密切相關,必須充分發揮指導教師在論文指導中的作用,具體的措施是:
(1)建立指導教師遴選制度和激勵機制。
根據陳玉平等的調查顯示,學生希望論文指導教師科研能力突出、教學經驗豐富、理論水平高,同時要有責任心,關心學生的畢業論文工作并樂于幫助,并且能有充裕的時間指導學生的論文寫作。根據這些要求,建立指導教師的遴選制度,對教師的職稱、科研能力、指導論文的效果等方面做出詳細要求,同時引入競爭機制,競爭指導,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另外,啟動激勵機制,對于論文指導效果較好的教師,給予格外的物質及精神獎勵。
(2)指導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指導方式。
指導教師在指導學生論文過程中,主要的方式有面對面指導和非面對面指導。在學生開始論文寫作之前面對面的集中指導非常重要,它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論文撰寫的基本格式,科學地進行科研設計和規范地書寫畢業論文。除此之外,在學生寫作論文過程中,指導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情況,安排1~3次的面對面指導。開放教育學生基本都是在職人員,工作生活比較忙碌,大多數人很難經常與指導教師見面進行討論,那么選擇一些非面對面的指導方式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常見的方式有電話、QQ、電子郵件等。隨著開放教育的深入發展,我們還將建立基于網絡的畢業論文交流指導平臺,教師和學生將通過這種專業化的平成論文指導和交流。
(3)做好教師指導論文的過程監控工作。
論文指導過程一般都要幾個月以上,對這一過程的監督往往是管理的“盲點”,因此,除了要求指導教師做好指導記錄之外,管理部門可以通過舉行開題報告會,聽取學生開題報告從而了解教師指導情況,也可以召開指導教師交流會,由指導教師匯報指導情況,還可以召開學生座談會,由學生反饋指導教師的指導情況。通過這些方式,及時了解情況,對未對學生進行認真指導的教師進行撤換。
(4)加強指導教師的培訓。
指導教師雖然都具備一定的教學和科研能力,但仍然需要不定期對教師進行統計學、英語、文獻檢索、論文寫作和教育學等方面的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指導水平。
5加強畢業論文交流和總結
精神科;新畢業護士;臨床體驗
2001年WHO報告顯示:全球有4.5億精神疾病和腦部疾病患者,在部分發達國家已有20%的人被診斷出心理疾病,50%的患者一生曾存在心理問題,精神衛生已成為非常突出的社會問題[1-2]。目前,全球護士短缺的現象日趨嚴重,精神科護理勞動力問題顯得尤為突出[3]。精神科新畢業護士(PNGN)具有精神衛生知識欠缺、技能不熟練、缺少心理支持等特點,過去研究多集中在畢業前護生臨床實踐的準備,護理教育者忽略PNGN從學校到臨床轉變時期中其情感體驗對未來職業生涯的影響[4]。目前,研究已關注到PNGN經歷,強調在護士畢業后1年時間內,需接受轉變時期的教育支持項目來完成臨床實踐的準備[5]。盡管醫院實施教育支持項目,但PNGN仍存在消極的情感體驗,在早期的職業生涯中仍存在高離職風險[5-6]。因此,我們需要探究PNGN第1年的臨床實踐影響因素,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以便更好地完成新畢業護士(NGN)到精神科護士的轉變。現綜述如下。
1國內外新畢業精神科護士研究現狀
1.1國外研究現狀
精神科很難招募和留住NGN,Stuart[7]研究提到美國只有不到1%的護士選擇精神科護理。護士短缺既加重護理人員的工作負荷,又阻礙了新成員的加入,形成惡性循環。Karlowicz等[8]調查發現,美國對該機構的精神衛生投入70000美元/年,用于招收護士來填補職位空缺,但該機構注冊護士(RNS)人動率為54%,新員工6個月離職率達75%。Hayes等[9]認為如何保留NGN是衛生服務領域普遍關注的問題,高級護理人員流失率不利于患者恢復健康及護理隊伍和經濟發展。在精神衛生服務領域中人口老齡化是尤為突出的問題,Dent等[10]調查發現,澳大利亞精神科護士平均年齡是47歲,相比于其他科室護士,精神科護士更新速度慢。Wilkins等[11]調查發現,加拿大的注冊護士平均年齡為44歲,30%護士年齡超過50歲,接近退休年齡。
1.2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精神科護士人員短缺,平均每3名精神科護士為10萬人提供護理服務,PNGN是以中專和大專學生為主體,文化基礎和綜合素質普遍偏低[12-13]。李瑞雪[14]研究發現,醫院精神科護士1~2年離職率高達15%。朱轉娥等[15]研究發現,精神醫院護士工作第1年流失率高于綜合醫院,因此,應做好精神醫院的風險防范,提高醫院護士的福利待遇,穩定臨床護理隊伍。國內學者大多偏向于精神科護士工作壓力現狀和壓力源的研究,張麗等[16]調查結果精神科護士工作總體壓力水平為中度壓力,主要壓力源是“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和“工作量及時間分配”。徐國彬等[17]調查結果顯示,精神專科護士工作倦怠中人格解體檢出率為33.9%,其相關系數最高條目分別為患者帶來壓力、同事間關系、新技術的要求、長輩的照顧和精力不足。國內文獻針對PNGN研究較少,僅局限于PNGN對精神科護理知識的認知情況及如何提高溝通技巧,未深入了解精神科NGN臨床體驗[15-18]。
2新畢業精神科護士角色轉變培訓項目
基于精神科護理人員短缺的現實和對未來精神科護理的預測,相關組織必須設法留住PNGN。NGN首次承擔精神衛生領域的工作,PNGN處于迷茫階段即不確定其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能否勝任工作。在國外,Michelle等[19]提出過渡計劃,強調在說教式和體驗式學習活動中臨床的監督和支持作用,PNGN表示在工作第1年滿意度提高,愿意繼續從事精神科工作。Robinson等[20]研究發現臨床監督和支持情況與新員工的決定(是否愿意繼續第一份工作)密切相關。Mccloughen等[21]表示培訓部分優秀的精神科護士使其作為新入職員工的導師,這樣可以滿足導師監管需求,促進新老員工間合作,有助于招聘新員工和保留現有員工。在國內,PNGN在進入臨床時會有崗前培訓項目,幫助NGN完成角色轉變。李放等[18]研究顯示,對PNGN進行規范化培訓,可提高精神科專科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在短時間內成為一名合格的精神科專業護士。趙春海等[22]提出PNGN實踐分期,包括無知恐懼期、盲目樂觀期、焦慮恐慌期、緊張敏感期、平穩成熟期,并提出對PNGN實施分期培養,取得效果優于一般培養方式。孫愛芹等[23]針對住院精神病患者攻擊行為進行情景設計和模擬訓練,提高護士綜合能力,減少意外事件的發生。
3影響精神科新畢業護士臨床體驗因素
3.1角色模糊
角色模糊是指對給定角色的期望或規定缺乏明確的理解和認識,對角色行為規范不清楚,處于一種迷茫狀態。不僅存在于NGN,在職護士也遇到同樣的問題[24]。Rungapadiachy等[25]對注冊前和注冊時間超過6個月的PNGN質性訪談,發現參與者注冊前后均存在角色模糊的問題,角色模糊對PNGN產生消極的影響。Alexander等[26]研究發現,精神科護士感知到工作滿意度是決定繼續或辭職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角色清晰是決定RNS是否從事精神科護理工作的重要因素。由于臨床實踐中角色不確定性、對突如其來的責任毫無準備和能力被質疑等一系列問題,角色模糊對NGN影響更大[5]。吳惠娟等[27]研究顯示,精神科護士的角色認知如角色模糊和角色沖突感知與職業倦怠之間關系密切,并提出提高護士的角色認知能力是預防職業倦怠的有效策略。
3.2團隊支持
團隊作為一個整體,可以發揮團隊成員間的協同作用,實現個體不能實現的整體功能。不同的人對團隊內涵有著不同理解。部分NGN認為團隊等同于庇護所,個人可免于承擔責任;部分學者認為在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時,團隊是科室文化的象征[28];團隊能為NGN提供一種歸屬感,是工作社會化的重要方面。有研究指出,精神科護理同伴的支持不足會消極地影響PNGN學習積極性和臨床實踐安全性。相反,支持性團隊可促進NGN臨床技能的學習和發展。被訪問者提到“我身邊就有優秀的團隊,(我)總是覺得生活充滿活力和動力”,肯定優秀團隊的重要性。老同事可為新同事提供建議,促進新同事的社會化、學習和發展。對NGN而言,團隊合作是是構成NGN個人、專業和臨床學習的支持基礎;在復雜臨床情況下,發展同事間親密關系;提供同事間溝通和交流機會;有助于新手、患者和單位之間建立整體人際安全網。
3.3護士自身能力不足
3.3.1溝通技巧
溝通技巧包括護患間和諧相處、傾聽、換位思考和觀察等方面,這些技巧是實現有效溝通的關鍵。有研究顯示,低年資護士存在護患溝通的問題,低年資護士必須先意識到溝通問題,并在臨床中不斷實踐,提煉和總結溝通經驗以應對特定的患者、不同的工作場所和事件。Cleary等[28]提到精神科護士應具備常規的溝通技能如和患者相處、了解患者需要、巧妙的溝通方式和較復雜的溝通技巧,常規溝通技能是在護士的個人經驗、領悟和自信基礎上形成的,較復雜的溝通技巧需要護士在傾聽和移情理解患者基礎上逐步形成。
3.3.2專業知識貯備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有研究提示,由于PNGN知識、經驗和能力缺乏,其往往感覺自身專業能力不足,產生弱勢感和孤獨感。高學歷的PNGN會出現知識儲備有限和能力不足問題。PNGN在進入職業生涯前應解決這些問題,否則會造成臨床護士人員流失。PNGN應逐漸形成適合非正常人的思維和技能,具備較強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研究者發現,精神科??漆t院護士批判性思維能力存在不足,教學區護士具備更高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說明工作環境對批判性思維的養成有重要影響。
3.4精神科暴力事件
精神科服務對象缺乏自知力,精神和行為異常不能有效地配合醫療護理工作,甚至隨時會出現自傷、自殺、沖動、傷人、毀物等狀況,這樣的工作環境會使精神科護士長期處于自身安全隨時受到威脅的狀態。有研究稱,離職護士均受到患者不同程度的侮辱、攻擊或傷害,精神病??谱o士的人身安全缺乏保障。PNGN要適應精神科工作,學會與復雜患者交流,在工作過程中除解決患者健康問題外,還需保證自己人身安全,這是與其他科室不同之處。3.5公眾對精神科的污名化護士無論是否有其他科室臨床工作經驗,在從事精神科護理期間都可能會經歷一段消極的磨合期。有研究顯示,PNGN可能受公眾對精神疾病和精神護理的污名化影響,使自我認可度下降和情感被孤立。有研究表明,精神疾病難以根本治愈,精神病患者會受到社會及家庭不同程度的歧視,精神科護士會受到社會歧視和家人的不理解,護士勞動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護士精神壓力增大和個人成就感低。
4建議
精神科護士流失是全球性問題,有效地挽留員工的最佳做法是提高精神科護士滿意度,積極的臨床感知會促使PNGN盡快融入精神衛生服務行業,提出建議如下:根據精神科護士工作特質來招聘新員工,會增加了招聘成功和留住人才的機會;在新員工成為正式員工前,新員工需和經驗豐富老員工工作1天,其可以幫助應聘者確定新員工處理工作的能力,同時,為老員工提供和未來新員工接觸的機會;NGN護士必須接受預防性壓力消解對策的教育。首先,NGN應提前普及精神衛生護理的相關知識,了解該職業的性質和意義。其次,NGN應接受精神科的技能培訓,了解精神科醫療護理全過程,掌握必要的臨床技能,熟悉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最后,為新畢業護士講解精神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介紹相關的規章制度,提前告知工作中可能出現突發事件,做好心理準備;精神科應擁護和支持導師制如新舊員工配對工作、護理員工的繼續教育項目如終身教育、團隊構建如護理人員需了解精神科其他專業的作用,彼此間相互尊重和支持和職業激勵政策如報銷高級教育學費;醫院和護理學校建立合作關系,鼓勵學生或教師在本醫院實習或研究,促進臨床護理人員和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開闊臨床護理人員的視野;領導者應努力提高護士待遇,如建立更合理的工資增長策略、薪酬和貢獻時間相匹配及將漲工資或獎金視為工作成就標志,有助于培養員工忠誠度;護理領導者或人力資源部門需對離職員工進行離職正式面談,以了解其離職原因。
參考文獻
[1]張玲.精神科新聘用護士職業心態調查分析及管理對策[J].醫學信息,2010,5(4):967-968.
[2]李瑞雪.精神科護士流失原因調查及對策[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9):246-247.
[3]朱轉娥,龔愛清.惠州地區綜合醫院與精神病醫院護士流失情況探討[J].現代醫院,2013,13(12):121-122.
[4]張麗,劉俊.三級甲等精神病??漆t院護士工作壓力源現狀的調查[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3):86-88.
[5]徐國彬,湯曉紅,錢瑞蓮,等.精神神經專科醫院護士工作倦怠中人格解體及相關壓力源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26):2597-2600.
[6]李放,陳愛民,翟瑜,等.精神病專科醫院心理科低年資護士護患溝通能力多元化培訓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5):3046-3048.
[7]趙春海,李娟,張麗偉,等.精神病科護士的分期培養[J].華北國防醫藥,2004,16(6):424-426.
[8]孫愛芹,張淑愛,李風玲.住院精神病病人攻擊行為處理情景模擬訓練的設計及效果評價[J].全科護理,2009,7(30):2738-2739.
[關鍵詞] 資格考試;CS考試;標準化病人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12-139-04
Enlightenment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Clinical Skills Examin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SUN Yu
National Medical Examination Center,Beijing 100044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USMLE), which was a comprehensive exam, and it was changing year by year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2004,Clinical Skills Examination was used in this system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 and graduate to clinical skill,and it was of great necessary for them to get the license to be an physician. Therefore,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CS exam current situation,including feature,the effect on students and medical college from 2004 to 2009, and in order to point out some suggestion about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Licensing Examination;Clinical Skills Examination;Standard Patient
美國醫師資格考試(United State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 tion,USMLE)是由美國國家醫學考試委員會和國家聯邦醫學委員會共同組織管理的全國性醫師資格考試。該考試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礎醫學綜合性水平考試,美國很多醫學院校都把是否通過該階段考試作為學生升級的一個必備條件;第二階段是臨床醫學綜合性水平考試,該階段的考試成績是作為醫學生申請住院醫師培訓的重要條件;第三階段是臨床能力的綜合性水平考試。只有全部通過上述三個階段的考試,才能拿到美國的行醫執照。因此,幾乎所有的醫學生從進入醫學院校開始就踏上了醫師執照考試的漫漫長路[1]。
美國醫師資格考試用于評價考生對醫學知識、概念、基本原理的應用能力以及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意識,為安全有效的救治患者奠定了重要基礎[2]。美國醫師資格考試不斷適應醫學教學改革和社會的需求,逐步進行著考試內容和考試形式的調整。從2004年6月開始,第二階段新增了臨床技能(Clinical Skills,CS)考試,主要是采用標準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客觀評價考生在模擬臨床工作情景中收集患者病史資料、完成體格檢查以及同患者及其家屬、同事之間的交流溝通的能力[3]。CS考試一些基本情況國內文獻已有報道,在此不再贅述;本文結合其特點主要對我國的醫師資格考試提出一些建議。
1CS考試的現狀
1.1CS考試的形式
WHO專家委員會和美國全國醫學考試委員會認為,醫學生應具備的臨床實踐能力有采集病史、書寫病歷的能力,體格檢查、診斷的能力,制訂治療計劃的能力,臨床實踐操作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認知能力,臨床思維能力,與患者交往技能和專業態度等的能力[4]。而通過CS考試可以對上述需要重點考察的能力進行全面的評價,其核心就是綜合運用經過嚴格訓練的標準化病人,以標準化病人作為評價手段,以考察考生的病史采集、體格檢查、明確診斷與鑒別診斷的能力。作為臨床能力評價的有效手段之一,標準化病人解決了以往臨床教學中存在的具有針對性病例和道德倫理方面的問題,解決了傳統臨床技能教學中“動手不動口”的教學模式,以及臨床上由于實習醫生多、患者少而造成的見習、實習質量差的問題[5-8]。
1.2CS考試的特點
CS考試自2004年加入到美國醫師資格考試以來已經走過了5個年頭,綜合了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究,本文對其特點進行了歸納和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有效性按照美國著名醫學教育家米勒提出的醫學考試內容的分層結構模型,醫學考試應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實踐表現、工作環境中的實際表現等四個層次作出有效的評價,尤其是對工作環境中的表現對于考察醫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美國醫師執照考試的CS考試在以往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和部分操作表現有效評價的基礎上正在進一步努力對所有四個層次的內容作出更加有效和可靠的評價[9,10]。就CS考試而言,影響考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是標準化病人評價受試者行為的準確性。中國醫科大學孫寶志教授[11]等研究認為,經過嚴格全面培訓后的標準化病人在評價考生的臨床能力方面具有較高的準確性,所以標準化病人是有效的評價手段之一。
1.2.2靈活性考生在CS考試中不僅是面對典型病例(即患有某疾病的標準化患者),還要擔負著采集病史和體格檢查的任務;考生還有可能面對的是非典型病例(即藥物成癮者、暴力受害者等),這些患者不需要進行體格檢查,重點考察的是考生與病人的溝通交流技巧和在特殊情況下的應急處理能力。因此,CS考試的靈活性必然要求考生要有充分的準備,具備解決考試中出現的各種各樣問題的能力。
1.2.3可行性以標準化病人為基礎的考試方法是CS考試的核心內容,該方法已經建立近35年,它的實施經過了廣大考生的驗證,并受到了國際醫學院校的認可。這種評價手段日趨成熟,較易實施,評價客觀[3,9],尤其適用于醫學院校和大型培訓的考試中。
1.2.4責任性考試的結果必須是公開透明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到客觀評價。每次CS考試的合格線的劃定都要經過以下程序:專家遴選專家培訓觀看考生錄像確定分數線,做到每一個環節對考生負責。目前美國醫師資格考試CS考試成績誤差分析表明:病例的特異性和標準化患者在回答考生問題時答案有出入,較大程度導致了對考生分數的評價出現誤差[9,12],所以CS考試不斷加強對標準化病人進行科學、嚴格、系統地培訓,體現了對考生高度負責的態度。
1.2.5廣泛性為了讓考生接觸更多的常見而又重要的臨床癥狀和疾病,CS考試主要涉及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骨骼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健康保健、婦科疾病、精神病學等諸多方面內容,它是一涉及多學科、綜合性強的考試[13]。
1.2.6公平性CS考試的內容大都來源于美國的臨床病例,并不完全是固定的內容。在考試的過程中每位考生所面臨的病例雖然會有所不同,但卻具有相同的難度,因此考生有同等的機會證明自己掌握臨床技能的熟練程度。
1.3CS考試對醫學院和醫學生的影響
1.3.1CS考試對醫學院校的影響
1.3.1.1CS考試促進了醫學院校對臨床技能的重視近年來,美國加大了對具有醫師執照醫師的需求,提高了對CS考試的關注;CS考試設置主要是處于對臨床技能訓練的關注和重視。教育學家希望CS考試能夠促進學校對在校醫學生的臨床技能的培訓和教育。據統計,美國55%的醫學院校為了CS考試而修改和調整了相關課程設置。一些學校認為期末或是平時考試的難度應高于CS考試,使得對期末或是平時的考試要求越來越高。也許因為上述原因,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教師和學生們已經開始關注對人際交往和臨床測試方面的強化[14]。
1.3.1.2CS考試加強了與教學實踐的聯系考試與醫學教育的雙向影響也體現在USMLE考試中。考試委員會聘請的專家大都來自醫學院校,他們在命題工作中帶來醫學教育方面的信息,同時又帶回醫師執照考試所強調的內容,并用于改進醫學教育課程。USMLE考試除了用于頒發醫師執照外,現已廣泛用于評價學生的學業進步程度、評估醫學教育效果、畢業后安排住院醫生培訓計劃以及評價外國醫學院校畢業生學業成就與行醫能力[15]。比如,2004年美國肌肉松弛疾病的患者占就診患者總數的第1位,但是在過去的5年間醫學院校對該內容課程重視程度很低,Charles S等研究結果顯示:三年級學生和準備參加第二階段CS考試四年級的醫學生對肌肉松弛藥的知識掌握不夠充分而且臨床自信心不足[16]。而CS考試的命題內容大都來源于美國臨床實踐中的常見病例和多發病例[14],這項結果暴露了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所以,醫學院校應加大調研力度,根據臨床上的實際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使考生能夠通過醫師資格考試,更重要的是能夠更好地適應和了解未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1.3.2CS考試對學生的影響
1.3.2.1CS考試影響了某些學生的心理生理健康考試越重要,對考生的影響越大 [15]。Eskiocak等通過采集考生樣本進行生化指標的測驗,得到一個引起考試機構重視的結論:大型考試下形成的精神壓力會造成某些考生的活性的明顯降低而造成不育[17]。由于醫師資格考試對于從業的重要性,考生往往會在極大的壓力下進行準備。即使這項研究結果可能具有人種或是地域的局限性,但是仍然提醒考試機構:應該在考試服務方面更加的人性化。除了解答考試相關問題以外,還應該設立專門的部門和途徑給予考生適當的精神輔導和幫助,減輕考生壓力,這樣才能更好的選拔人才。
1.3.2.2CS考試指明考生備考過程中的側重點醫患之間進行良好的交流是有效醫治疾病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患者感覺到交談過程中醫生鼓勵、期望、關切、禮貌的對待他們、尊敬他們時,這樣可以使患者積極的配合治療;相反,可能導致患者對治療的不滿、抱怨,甚至要求索賠。鑒于交流能力和技巧在臨床中的重要性,這種能力的評價列入了CS考試的組成部分[14]。一項有趣的研究結果顯示:女醫生和以英語為母語的醫生與患者交流的技巧要高于男醫生和其他語言背景的醫生。因此,醫學院校中母語非英語的男性考生應當加強臨床技能考試中的語言交流能力和交流技巧的訓練。
2CS考試對我國醫師資格考試的啟發
2.1加強醫師資格考試的規范化、標準化
CS考試類似我國醫師資格考試中的實踐技能考試,兩者最大區別是:在操作過程中前者使用了標準化病人,后者采用的是模具、模擬人或是多媒體,在模擬實際的工作環境和患者的情況方面顯然標準化病人更能真實地反映考生遇到的臨床問題。就目前我國國情來看,大規模的使用標準化病人難度頗多。其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我國每年參加醫師資格考試的考生人數較多,而且逐年呈遞增趨勢;第二,生源分布廣,且考區考點分布不集中;第三,真正用于考試的標準化病人的培訓要求非常嚴格,要有正規的培訓基地、高素質的培訓專家隊伍,而且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果在不久的將來CS考試能夠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成為適應中國國情的評價醫學生從業資格的手段,那么標準化病人就可以進入到我國醫師資格考試中,使我國醫師資格考試更加規范、標準。據了解,目前我國浙江省、廣東省、江西省等地區的一些醫學院校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標準化病人,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2加強醫師資格考試項目的全面性
醫學考試的目的不僅是對記憶力的考查,而是對醫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及對醫學理論和實踐能力的綜合檢驗。當前要在兩個方面著力:一方面,進一步完善綜合筆試內容。從考試大綱要求來看,中國醫師資格考試是將各科目分別要求后綜合在一起的考試,而美國醫師執照考試是按人體系統、正常和異常過程及醫師任務來要求的,這種綜合性的命題思想值得我國醫師資格考試借鑒[1,13]。另一方面,進一步充實臨床實踐考查。CS考試每年命題涵蓋了當年臨床上的一些常見疾病,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以及時更新醫學相關知識及醫學發展動態新知識、新理論,不會因為注重書本知識而忽視學科發展狀況及相關學科內容。所以,我國醫師資格考試的內容和形式更應和臨床實際緊密結合,以便能更好的發揮醫學生的創造力。
2.3加強醫師資格考試考生綜合素質的考查
第一,中國醫師資格考試的申報條件要求比美國醫師執照考試的要求低,而且參加考試的部分考生已經執業,這是由我國的國情所決定的。盡管如此,我們仍然需要認識到目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規定的醫師考試資格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整。連年的擴招以及畢業生人數的驟增使得正常的臨床教學任務變得繁重,實習生的臨床實習機會大大減少。“畢業后一年才有報名資格”,即使醫學生得到了證書,那么在這一年內臨床技能也未必有所提高;第二,與美國醫師隊伍的高學歷要求相比,我國醫師隊伍總體學歷層次相對偏低。從為醫療工作者和患者健康的角度考慮,需要管理部門加大在職醫療工作者繼續醫療教育,提高理論和操作水平,或是采用“雙證書”的方式,從而提高醫師隊伍的總體水平和衛生服務質量[15];第三,除了學歷方面,更重要的是加強醫生道德修養方面的審查。醫患交流是有效醫治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例如某些醫師不注意語言上的委婉,不注意與患者的說話態度,不注意尊重患者隱私等。CS考試的一個目的就是考察醫生與患者之間溝通交流的能力,雖然這些沒有專業知識重要,但是我國的醫師資格考試仍需加大這一環節審查和考察的力度。
2.4加強醫師資格考試人性化服務
考試機構的根本宗旨是服務于廣大考生。CS考試多處體現了人性化的特點:一方面,CS考試的最終結果會報告“通過”或“未通過”,沒有具體的分數。但是另一方面,沒有通過的考生會得到一份關于考試失敗的成績分析報告,有利于未通過的考生進行新一輪的復習。我國的實踐技能考試是否能夠在不斷發展的將來也能夠給考試未通過的考生提供一份詳細的考試失敗的成績分析報告,是我們有待于解決的問題。
2.5加強醫師資格考試與教學機構的互動性
第一,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是醫師執業水平的基礎,所以加強考試與教學的相互反饋具有必要性。對醫學考試機構來講,為了進一步提高醫學院校的教學質量,可以將各醫學院校的考生成績反饋給學校,如果部分學生要求成績保密,那么也可以以匿名的形式把成績反饋給考生曾就讀的學校,使院校對每一學年的參加醫師資格考試的學生情況匯總,從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促進教學改革。只有從根本上提高醫學教育質量,才能提高執業醫師的整體水平。考試只是促進兩者良性循環的一個橋梁,對于醫學院校來講應該加大對臨床實踐的考察和調研。
第二,我國的醫學院校都有其附屬醫院和教學基地,臨床教學資源非常豐富,為醫學生的學習與實踐臨床知識、掌握臨床技能、備考醫師資格考試提供了沃土。因此,理論教學應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加強常見病、多發病的重點講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對知識的渴望和獲取,內容向規范化的執業醫師方向靠攏,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新鮮感和好奇感,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3結論
總之,CS考試在評價醫學生臨床技能方面具有其他考試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隨著CS考試的不斷規范化和科學化,給我國的醫師資格考試提供了不少啟發和借鑒,但同時我們應該用科學發展觀來看待醫學資格考試,深刻的理解到醫學考試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發展的過程,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跟從。
醫學教育者和考試組織者應該更新觀念,總結提高,探索創新,不懈努力,才能真正地使我國醫師資格考試在評價醫師資格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8]。
[參考文獻]
[1] 何懼,何佳,陳聲宇. 美國醫師資格考試簡介及中美醫師資格考試比較[J]. 考試之窗,2005,10:53-56.
[2] Steven R,Simon MD MPH,Anh Bui BS,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ond-year medical students’OSCE scores and USMLE Step 2 scores[J]. Journal of Evalu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2007,13:901- 905.
[3] 何懼,何佳. 美國醫師執照考試第二步臨床技能評價考試[J]. 中國考試,2006,4:47-49.
[4] 王媛,孫梯業,顏偉,肖文剛. 對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評價方法的思考[J]. 西北醫學教育,2006,14(11):55-58.
[5] 桑美麗,姚明蘭,徐梅. 標準化患者在護理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2008,22(9):2526-2527.
[6] 孔維佳,王彥君,樂建新,等. 標準化患者的建立及其在耳鼻咽喉科學PBL教學中的應用[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8,22(16):764 -766.
[7] 劉濤,鐘玉杰,王敏. 標準化患者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和研究[J]. 護理研究,2008,22(10):2734-2735.
[8] 左川,曾靜,付平,等. 臨床醫學教學中標準化患者的應用與實踐[J].西部醫學,2008,20(6):1344-1346.
[9] John E,Tetzlaff,MD. Assessment of Competency in Anesthesiology[J]. Anesthesiology,2007,106(4):812-825.
[10] 萬學紅,張嗚. 美國醫師執照考試現況及其發展趨勢[J]. 復旦教育論壇,20O3,1(1):79-81.
[11] 景匯泉,于曉松,孫寶志. 標準化患者評價臨床能力有效性的研究[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2,3:54-55.
[12] Clauser, Brian E, Harik, et al. The Generalizability of Documentation Scores from the USMLE Step 2 Clinical Skills Examination[J]. Academic Medicine,2008,83(10):41-44.
[13] 汪勤儉,賀加. 中美醫師資格考試的比較及啟示[J]. 醫學與哲學,2005,26(1):57-58.
[14] Hauer,Karen E,Teherani,et al. Imp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Step 2 Clinical Skills Exam on Medical School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J]. Academic Medicine, 2006,81(10):13- 16.
[15] 賀加,呂力. 美國醫師執照考試及對我國教學改革的啟示[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0,5:55-57.
[16] Day,Charles S MD,Yeh,Albert C,et al. Musculoskeletal Medicine:An Assessment of the Attitudes and Knowledge of Medical Students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J]. Academic Medicine,2007,82(5):452-457.
[17] Eskiocak S,GozenAS,Yapar SB,et al. Glutathione and free sulphydryl content of seminal plasma in healthy medical students during and after exam stress[J]. Human Reproduction,2005,20(9):2595-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