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生表彰獎勵辦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加強組織領導,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農二師黨委高度重視“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專門制定下發了《農二師黨委關于開展“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提出了以“十好十創”為主要內容的創建工作思路和措施,將“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納入到“和諧農二師”建設的總體規劃,統一部署、統一要求、統一調度、統一考核,并作為全師“文明單位”創建考核的重要內容。為了加強對創建活動的組織領導,師黨委還成立了“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領導小組,政委和師長親自擔任組長,師機關15個部門為成員部門,形成了黨委主導、工會和文明辦具體牽頭、各部門齊抓共管、職工群眾廣泛參與的創建工作合力。今年以來,師“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先后兩次召集師機關各成員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對創建活動進行具體安排部署,協調各部門的統一行動。根據師黨委的要求,全師各單位迅速組織開展了創建活動。為使創建活動順利進行,師工會、師文明辦還深入團場和部分企事業單位進行了調研和督促檢查。截至目前,全師共有37個單位成立了“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先后有9個團場、3個企業組織召開了創建活動現場推進會。師黨委和師領導的高度重視,師機關各部門和基層單位的相互配合,為全師“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強的保證。農二師黨委充分認識到,“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關系到一個單位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任何部門“單打獨斗”都是不行的,必須變一個部門“獨唱”為多個部門“合唱”。因此,我們在創建活動中十分注意加強部門之間的統一協調,充分借鑒師機關各部門在以往開展“和諧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平安家庭”、“幸福家庭”、“廉潔家庭”等創建活動時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充分調動基層單位和職工群眾在創建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廣泛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為了讓“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農二師黨委廣泛宣傳“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和目標措施,讓“建和諧、奔小康”成為全師職工群眾家庭生活的主旋律。從5月份開始,農二師工會聯合師新聞中心,在《綠原報》和師電視臺分別舉辦了“和諧小康杯”征文活動,重點對“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的意義、目標和措施進行宣傳,對各基層單位創建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各類典型人物和事跡進行宣傳報道;在《綠原工運》雜志開辟專欄,目前已經先后集中宣傳報道了“兵團十大戈壁母親”和30團榮獲“全國百名優秀母親”的職工張素珍、34團撫養3名殘疾棄嬰成長的廉金海家庭等一批先進人物事跡;在農二師政務網站、師工會《綜合信息》等刊物上,及時報道各單位創建活動的進展情況;師工會還組織編印了《農二師“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指導手冊》,免費發放給全師3萬多戶職工家庭,該手冊集文字、圖片、漫畫、詩歌、童謠、相聲、剪紙藝術等多種宣傳形式為一體,圖文并茂,讓普通職工群眾易學易懂、耳熟能詳;組織開展了“和諧小康家庭”攝影展。共收集反映職工群眾“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的圖片330余幅;計劃適時組織召開全師“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現場推進會,邀請師領導和各成員部門共同出席,對創建活動進行統一安排部署。各基層單位也通過廣播、電視、板報、橫幅、標語、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在職工群眾中對“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大力進行宣傳。部分單位還結合實際,根據職工群眾需要,因地制宜創造出了許多耳目一新的宣傳形式。21團組織編寫了“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應知應會歌謠,在職工群眾中進行傳唱;22團組織開展了“家庭溫馨提示短信”活動,定期向每位職工的手機發送“和諧小康家庭”創建宣傳短信;33團開展了簽訂“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承諾書活動。通過這些形式多樣的宣傳引導,在全師營造出了“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的良好氛圍。
三、搭建活動載體,吸引職工廣泛參與
“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涉及職工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職工群眾才是創建活動的真正主體。因此,吸引職工群眾的廣泛參與是創建活動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只有創新活動載體,搭建活動平臺,才能吸引廣大職工群眾自覺參與到“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中來。全師各基層單位結合實際,廣泛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積極動員職工群眾投入到“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中來。25團在農業一線職工中組織開展“每家一個明白種田人”活動,引導職工家庭成員讀科技書、種科學田、走致富路;金川礦業公司組織開展了“家庭溫馨留言”活動,以礦工家屬的真情留言形式,對礦工開展安全生產知識教育,充分體現了企業管理的人性化;21團、30團、33團、華山中學等單位分別舉辦了家庭趣味知識競賽、家庭才藝比拼、家庭花卉展、家庭卡拉OK比賽、家庭夫妻交誼舞比賽等寓教于樂的活動,在豐富多彩的家庭文體娛樂活動中,家庭成員充分感受到了家庭的溫馨,家庭成員懂得了如何珍惜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27團、33團等單位在中小學生中組織開展了“我為媽媽洗次腳”活動,在女職工中組織開展了“我為丈夫做雙鞋”活動,以此來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友情和愛情。223團、30團等單位還在女職工中組織開展了“洗洗、算算、靚起來”活動,加強對家庭成員日常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樹立勤儉持家、健康衛生、文明向上的家庭生活理念。21團等單位組織開展了“美在連隊、靚在我家”活動,動員職工群眾對家庭衛生環境進行美化、綠化、亮化,引導職工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這些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由于貼近職工生活,新穎別致,寓教于樂,富有生活氣息和人文情懷,吸引了職工群眾的廣泛參與,也取得了潛移默化的宣傳教育效果。
四、建立健全考評制度,完善表彰激勵體系
根據兵團黨委關于“和諧小康家庭”創建的總體要求,結合農二師實際,在充分調研聽取基層單位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農二師黨委提出了以“十好十創”為主要內容的“和諧小康家庭”創建目標,并提出了“連隊(車間)季度考評、團場(企業)半年評選、師級年終評選表彰”的考評獎勵辦法。為了加強考評工作,師工會制定印發了統一的“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檔案。目前,各單位均已完成了職工家庭檔案的建檔工作。2008年年底,農二師評選表彰了首批師級“和諧小康家庭”,還對“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獎勵。對在創建活動中表現突出的職工家庭,師、團(企業)、連(車間)都分別給予了獎勵,并制定出臺了相關的配套獎勵政策。本著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的原則,農二師黨委明確規定:今后,師級表彰獎勵的各類綜合性榮譽個人,均須從“和諧小康家庭”創建達標家庭成員中產生。與此同時,出臺相應的鞭策措施,對在“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中職工群眾民主評議不達標的職工家庭成員,不得參加“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五好職工”等各類綜合性榮譽的評選,不能被組織推薦作為職工代表和民主選舉連隊領導干部的候選人;在“誠信型家庭”的單項創建中不達標的家庭成員,不得享受自營經濟貼息貸款優惠政策,在向金融機構申請農業生產資料貸款時不給予誠信等級評定;在“平安型家庭”單項創建中不達標的家庭成員,不得被安排從事警衛、保管等崗位工作;在“節儉型家庭”的單項創建中不達標的家庭成員,不得列入困難職工幫扶對象,不得享受臨時困難救助和“金秋助學”。這一系列綜合配套制度的出臺,使“創”與“不創”就是不一樣,大大調動了職工群眾參與“和諧小康家庭”創建活動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