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機電一體化課程的心得體會范文

機電一體化課程的心得體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機電一體化課程的心得體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機電一體化課程的心得體會

第1篇:機電一體化課程的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工程應用 創新能力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Curriculum Reform of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in Universities

ZENG Yudan, DU Liuqing, ZHANG Mingde, YANG Xiangyu, WANG Yali

(Chongqing Automobile Institut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Abstract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as a core curriculum in group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urriculum, has strong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features. In this paper, our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in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reform emerged as the major issue, the demand for the industry,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emphasizing awareness and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engineering training, a typical mechatronic systems - NC special main design feature for teaching, student-centered, self-study students for the purpose of awareness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 the students involved in the actual design process was focused o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reform, to build and improve enhance undergraduate project quality, to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creative ability of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odel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innovation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0 引言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涉及機械、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及信息處理技術、系統工程、檢測傳感技術、伺服傳動技術等多學科領域,是機械工程專業學科課程群中的核心課程。本課程技術含量高,內容更新快,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機械、電子、控制與信息處理等多學科的知識,完成對系統的分析、設計、優化等一系列過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工程實踐性,相比其它專業課程而言,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面臨更多問題,具有更大難度。

目前課程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①教學內容過分側重于工程科學理論知識的灌輸,缺少工程分析設計的實踐過程,遠遠不能滿足工程應用要求;②教學模式基本還是傳統的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 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模式方法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機會很少。以上問題使得學生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相脫離,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薄弱,不能適應現代化經濟建設和工程技術發展的要求。

1 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我校自1999年開設機電一體化專業方向以來,一直對《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進行了不斷的探索,現將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小結如下:

1.1 教學內容改革

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16個重大專項之一,也是國家振興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教學內容設置上,緊跟這一重大決策,響應國家戰略需求,將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系統――數控專機系統設計專題作為主要內容,在前續課程所講授的理論知識和工程應用實例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結合工程實例,對機電一體化系統,特別是數控專機系統的設計過程進行較系統完整的學習,并循序漸進地進入實際設計過程,并最終完成數控專機的方案設計和優化、各元部件選型、軟件流程圖、電氣原理圖等所有理論設計和功能模塊細部設計過程。教學所用的工程設計案例大部分來自學校教師所承擔的實際科研項目,如數控電焊專機設計、錐齒輪傳動質量智能檢測分析系統設計、數控彎管機控制系統設計等,避免了空泛地照搬教材進行照本宣科,而是由教師指導學生在設計過程中自主查閱、了解相關知識,進一步掌握相關技能,并將所學所得結合實際設計過程進行鞏固,在此過程中,教師將自己的設計思路、方法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對學生進行傳授和討論,從而實現對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等機電復合型工程技術能力的培養。這對于在校學生來說是非常難得的學習和實踐的機會,也真正體現出課程面向社會需求、面向工程應用的實質。

1.2 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

本課程是一門面向工程應用,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對“系統”進行“設計”和“整合優化”的專業核心課程。因此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始終要以系統工程的角度出發,以整體全局性的高度,對所設計的數控專機進行化整為零、化繁為簡的分析,將一個大系統的設計任務分解為各個子系統乃至各個單獨的功能模塊和功能部件的設計和選型,再經過接口設計,將各功能模塊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組成一個整體性能高于各部件之和的完整系統。

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面向工程應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課堂時間主要用于重要理論和技能、關鍵問題和練習作業的學習和討論,其余所需知識技能交由學生課后通過圖書館、網絡等查閱設計案例、論文、產品技術手冊等相關資料和自學完成,同時學習運用一些常用設計工具,并通過作業和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鞏固,有疑難問題可提出并在全班進行討論,最后在教師指點下得出正確結論。這種以具體工程設計任務為教學主線的方式讓學生明確意識到課內外所學知識技能在實踐生產中大有用武之地,認識到教師布置的作業均是完成設計任務必需環節,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課后能根據任務所需而主動自發地進行學習和討論以完成任務,而不再像以往那樣由于不明白所學知識具體有何用處而造成理論和實際脫節,甚至產生忽視和厭學心理。在此過程中學生逐漸認識到自己理論知識上的薄弱點和缺少的實踐經驗,有針對性地學習參考相關理論知識和前人的方法經驗,彌補以往知識技能系統的缺失環節,并能及時將所遇到的問題及心得體會在課內課外與教師和同組同學進行交流討論,最終較系統完整地完成對各相關知識和技能進行總結,并在工程項目中綜合應用的過程。

本課程是涉及到機械、電子、控制、信息等多學科知識和技術的一門交叉課程,在課堂教學環節,普遍出現的情況是將本課程作為前續課程中“機”、“電” 、“控制”等學科知識的簡單組合和回顧,導致本課程應具有的系統性、綜合性、實踐性不能體現,與其余專業課程間也無法形成科學合理的承接脈絡。改革教學模式和方法后,以整個工程設計過程為主線,將所涉及到的各學科關鍵理論知識,進行系統性邏輯性的梳理,形成清晰的脈絡和層次,并指導學生在完成設計任務的過程中,有意識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工具和技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講授“機械子系統設計”章節時,把握住“各子系統有機融合”這一本質,讓學生不僅掌握書本上陳述的對機械系統的性能要求等知識點,更要明白這些要求的提出不是孤立地從機械系統本身穩定性、快速性、準確性等性能指標出發,而更要從控制系統、伺服驅動系統與機械系統有機結合的角度來看待。通過運用經典控制理論中的時域分析和頻率分析兩種方法,了解機械系統參數中系統阻尼比和無阻尼固有頻率這兩個最基本的參數,對機械系統參數變化引起的控制性能變化的過程、原理進行分析推導,同時通過課堂上采用MATLAB對系統進行設計與仿真的實例演示,使學生了解這一控制設計領域的經典工具,經過教師指導和課后自學,掌握該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在設計中加以運用,從而將控制工程領域的相關知識、技能與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任務緊密聯系起來。

又如,在進行“伺服驅動系統設計”章節的教學時,通過課堂討論和課后作業,讓學生將伺服驅動器、變頻器等驅動系統,以及交直流伺服電機、步進電機、力矩電機等常用伺服電機的性能、特點、應用場合、性價比等主要指標逐一進行分析和比較,針對數控專機任務要求設計合適的驅動方案,并查閱技術資料,完成電機選型計算以及電機與驅動器的接口設計,從而將前續課程所學的機電控制知識通過設計任務進行系統完整地運用。

再如,在“控制系統設計”環節,教師通過簡要講解和演示PLC梯形圖編制、單片機編程和仿真、VB/VC++或LABVIEW等高級語言編程驅動運動控制卡等控制實例,使學生了解各控制系統的軟、硬件組成及其設計過程和設計方法,課后自行查閱資料,對各種控制系統的優缺點、最新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總結,設計出合適的控制方案,并在課堂演示實例基礎上,學習運用相關工具,進行初步的控制系統軟、硬件設計。

運用以上教學模式和方法,使學生在系統性地了解基礎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上,迅速地掌握關鍵理論知識和必要技能,并有效地在工程設計項目中加以應用,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方面頗有成效,為其今后的工程應用和技術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 結論

我國政府在2006年初已將建設創新型國家確立為一項重要的戰略目標,高質量的工程科技人才正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力量。我國高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必須積極面向社會的迫切需求,以培養能滿足產業需求、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的機電一體化科研技術人才作為最重要的工作目標。本文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核心課程――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的課程內容建設和教學模式方法改革進行了探討,提出了面向產業需求、面向工程應用、以典型機電一體化系統――數控專機設計過程為教學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參與實際設計的過程為教學重點等改革措施,以期逐步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內容體系和教學模式,實現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標。

基金資助:重慶市重大教改項目“以培養學生工程設計能力為目標的機械工程系列核心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09-1-005)”

重慶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立項項目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2010009)”

參考文獻

[1] 崔軍,汪霞.反思目標 回歸本質――本科工程教育問題分析與改革對策[J].江蘇高教,2009(4).

第2篇:機電一體化課程的心得體會范文

1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

單片機應用領域廣泛,教學內容非常豐富,不同專業對單片機技術的側重點不盡相同,在設計與開發教學內容時主要考慮以下三點因素[3]。一是結合校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培養方案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的方針,因此應從機電類職業崗位需求分析入手,參照國家相關職業標準的要求,精細化選擇教學內容。二是要適合學生學情。根據高職生的學習風格和認知特點,課程內容的編排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學習單元,并貫徹“管用、夠用、適用”的教學指導思想。三是要適應課堂教學。該課程一般是在理實一體化教室展開教學,教學內容要能較好地處理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體現“做中學、學中做”理念。對于機電類專業,單片機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器件,并實現一定的通信和數據處理。因此,筆者以單片機的內部硬件資源、常用器件為出發點,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九個模塊:發光管、數碼管、按鍵、定時/計數器、直流電機、步進電機、舵機、串口、模數轉換和數模轉換(以下簡稱A/D和D/A)。每個模塊含有2~3項基本任務,每項基本任務都有一項拓展任務,設計拓展任務的目的是鞏固與深化基本任務中的知、技、能。任務名稱的敘寫盡量具體到直觀可操作的程度。

2任務驅動教學的實踐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特點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4],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一般按任務提出、分析、實施、評價、拓展等五個基本環節展開教學。在任務提出環節,教師通過日常生活、工業生產中學生見過的一些實例,創設學習情境,引出基本任務,并展示出某個解決方案的結果,讓學生對任務有直觀清晰的認識。在這個環節,教師還應強調解決方案并不是唯一的,解決同一項任務可能會有好幾個方案,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探索解決方案。在任務分析環節,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面臨的任務,而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該任務的有關引例和線索,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時倡導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和交流,培養學生協作學習能力。學生經過反復分析后,會提出一個或幾個解決方案。在任務實施環節,學生將解決方案付諸實施,從硬件、軟件兩方面實現,經過軟硬聯調,得到結果。教師要強調實施方案也不是唯一的。在任務評價環節,有教師點評、學生自評互評。既要對結果進行評價,也要對過程進行評價,還要對學生的專業素質進行評價,譬如7S管理(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在任務拓展環節,在基本任務的基礎上,循序漸進、一脈相承地引出拓展任務,再對拓展任務進行分析、實施、評價。教學過程中筆者還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1)知識講授。完成每個任務都需要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知識講授沒有單獨設置成一個教學環節,分散在五個基本環節中。實例和引例中涉及的知識一定要講透徹,沒有涉及的知識暫時不講或稍微提一下。知識體系的深入與擴展把握一個“度”的原則,對于基礎較好、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巡回指導時與他單獨交流或者課外與他單獨交流。

2)水平思考法。水平思考法是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提出的一種思維方法[5],具體操作可采用“六頂思考帽”[6]。在任務分析環節,需要確定一個解決方案,筆者采用這種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典型步驟是:客觀陳述任務要求(白帽),提出解決任務的方案(綠帽),評估該方案的優點(黃帽),評估該方案的缺點(黑帽),對該方案進行主觀情感判斷(紅帽),總結加權,做出決策(藍帽)。下面以“用兩個按鍵控制直流電機的加速、減速”的任務為例進行簡要說明。白帽:轉速有四種狀態,最低速、次低速、次高速、最高速。單片機上電后電機為最低速,每按一下加速鍵,轉速升一個檔,直到最高速;每按一下減速鍵,轉速降一個檔,直到最低速。綠帽:硬件電路。黃帽:硬件系統中的電機驅動模塊采用三極管分立元件,電路簡單、成本低。程序框圖結構清晰,使用的語句種類不多,大量使用簡單的if語句。黑帽:分立元件的硬件制作麻煩,容易接觸不良,工作可靠性低。程序的一個周期時間較長,快速性不好。采用延時子程序,定時不精確,轉速精度不高。紅帽:①我不喜歡這個方案,像個“小兒科”“菜鳥”,沒有什么實用價值;②我挺喜歡這個方案,簡單、清晰,有效果;③談不上喜歡,好像也不討厭,沒什么特別感覺。藍帽:這個方案總的來說,能夠解決任務,可以采納。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案,不妨在深入理解、掌握了這個方案之后,再進一步探索其他方案。在任務實施、評價、拓展環節,亦可采用“水平思考法”,不贅述。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思維方法頗受學生歡迎,經過重復訓練、刻意練習,學生基本上能夠掌握這種方法。

3)比較教學法。在眾多的教學法中,筆者對比較教學法情有獨鐘。在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可采用比較教學法,雙鍵控制直流電機加減速的硬件電路將“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中的基本任務與前導課程“PLC應用技術”中的基本任務進行比較,將拓展任務與基本任務、后面任務與前面任務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找出異同,使學生對原有的知識與技能掌握得更加深刻、牢固,新獲得的知識與技能更加鮮明、準確,并能體會和掌握其中的核心技能。譬如將任務“用兩個按鍵控制步進電機的加速、減速”與任務“用兩個按鍵控制直流電機的加速、減速”進行比較。鍵控四相六線制步進電機的硬件電,使學生體會到單片機電路設計與程序設計的核心技能。另外還可以利用示波器觀測比較兩種電機的供電電壓波形,使學生對兩種電機的PWM調速原理有更加直觀深入的理解。

3教學硬件平臺的運用

目前機電類專業單片機課程的教學硬件平臺主要有三種:一是單片機實驗板加器件;二是采用Proteus硬件仿真;三是采用面包板及套件[8]。這三種平臺各有特點。單片機實驗板的優點是硬件資源豐富、電路穩定可靠,學生對硬件平臺充分信任,可以騰出時間更多地關注“軟件編程”;缺點是電路都是廠家設計的,學生只能適應廠家電路,不能按自己的想法搭建電路,硬件電路制作與檢修的機會較少。Proteus硬件仿真的優點是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任意搭建電路,靈活性強、成本低;缺點是仿真電路和實物畢竟有區別,譬如有的仿真正常而實物不通過,有的實物正常而仿真不能通過。面包板及套件的優點是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地搭建實物電路,能很好地訓練和提高硬件電路制作與檢修能力;缺點是電路容易接觸不良,工作不可靠,有時一個簡單的任務,初學者可能花了很多時間來搭建面包板電路,卻調試不出效果,容易產生挫敗感,失去耐心和興趣。初學者是否應該使用Proteus仿真軟件來學習單片機應用技術?目前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初學者不要使用Proteus軟件,剛開始只有把硬件擺在你面前,親自操作它,才會有深刻的體會,也才能掌握它[9],因此剛開始宜使用面包板套件或實驗板,待達到一定程度后才使用Proteus軟件。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剛開始最好是使用Proteus軟件,因為面包板電路容易出問題,使初學者失去耐心和學習興趣;實驗板尤其是開發板,容易使初學者將“硬件系統”看成“黑箱子”,對電路失去探索興趣;而Proteus軟件容易使初學者產生“成就感”,有利于深入學習。筆者認為在教學實踐中,宜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的學生喜歡動手操作,使用面包板套件就比較合適;有的學生喜歡編程調試,使用Proteus軟件比較容易上手;有的任務比較復雜,若一開始就制作面包板電路,既費時又費力,不如先做Proteus仿真;有的任務拓展性很強或視覺效果突出,不妨將面包板電路制作出來。另外,用不同的硬件平臺來完成相同的任務,可使學生體會到應用電路設計與編程的核心方法。總之,只有綜合運用這幾種平臺,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4結語

第3篇:機電一體化課程的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Excel 2003;任務驅動法;教學反思;興趣

工學結合是指將學習與工作結合在一起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其實質是利用校內、校外不同的教育環境和資源,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和直接獲取實際經驗的校外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以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的一種培養模式。

一、職業教育的性質決定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性

職業教育培養的是從事勞動生產的一線技術工人,因此,職業教育辦學必須與社會發展相適應,職業教育的發展速度與規模、專業設置、培養目標的定位以及教學內容的選擇都必須體現經濟、技術發展的要求。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使勞動生產中的技術含量不斷增加,技術內容多樣化,而職業學校的教育受設施、設備及教師的限制,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知識和專業基本技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可以使學生通過校外頂崗實習,增加一定的社會生活與工作經歷,了解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狀況以及企業對人才的基本要求,同時,通過頂崗實習,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現場突發性問題的應變能力和一定的操作能力及良好的職業道德等,促使他們在以后的學校學習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調整,減少學習的盲目性,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在人才市場上的就業競爭能力。

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與實施

在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研討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具體情況,我校于2007年探索性地在鉗工和機電一體化專業,設置以模塊教學為依托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開始構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1.明確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

專業的培養目標來自企業的崗位和崗位能力的要求,我校通過進行企業調查,邀請企業專家參與專業的改革和建設,明確鉗工、機電專業所對應的崗位和崗位群,從中提煉出對應的基本崗位能力,崗位核心能力,從而科學地界定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

2.根據崗位能力確定典型工作任務,構建新的課程體系

在課程設置過程中,依據崗位能力確定典型工作任務,并把這些典型工作任務分解到各個學習領域,從而確定出學習領域的內容,再以行為為導向構建知識體系,從而使生產任務和工作過程貫穿教學的全過程。

3.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在課程改革的基礎上,校內加強理論學習與技能訓練,校外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聯系,從2007年至今,我校先后有三屆鉗工專業、二屆機電專業的學生進入重汽集團、上海京瓷電子有限公司、威海因塔斯電子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了為期一個學期的頂崗實習。在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前,學校專門對學生進行安全生產、職業行為習慣、實習內容等要求的教育,安排專職教師駐守企業,幫助學生熟悉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解決學生在企業中遇到的生活、思想、工作上的困難,從而使學生順利完成頂崗實習,實習結束后,組織學生交流實習心得體會。通過幾年的經驗積累,我校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正從探索逐步走向成熟。

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

通過幾年實踐,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其優勢具體表現在:

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強化了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

企業為學生進行專業實訓提供便利條件,使學生有條件走向真實的工作崗位,從而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生進入企業實習,通過了解、熟悉并逐漸適應社會環境,可以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職業素養、實踐創新能力及社會活動能力,使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增加一定的社會生活與工作經歷。

3.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

校企合作在學生與企業之間構架了一個聯系的平臺,使學生在就業時減少盲目性,同時也使學生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增強了學習的動力。

工學結合辦學模式有許多優勢,但也存在某些不足,如企業提供的用工崗位多是流水線上的操作,部分學生反映學校學的知識用不上,頂崗實習就是重復的簡單勞動,技術含量不高;部分學生回校后行為松散,給教學管理帶來一定難度等。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在認真選擇合作企業的同時,提出了輪崗的要求,讓學生在某個崗位上干一段時間輪換另一類崗位,讓學生盡可能地多學一些東西,與多家企業建立更廣泛的合作關系,以適應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實習內容。

參考文獻:

[1]楊剛要.論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職業教育研究,2009.

第4篇:機電一體化課程的心得體會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job requirements, concisely summarizes the basic teaching situation of "Inverter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pounds the test method of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and dished out a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order to explore with readers.

關鍵詞: 變頻器;教學改革;教學試點;高職學生

Key words: inverter;teaching reform;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point;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15-0279-02

1 變頻器的發展狀況與崗位需求

1.1 變頻器的發展狀況 變頻技術主要用于交流電動機調速系統,它終結了電動機機械調速時代,而是通過改變三相交流電動機輸入電源電壓的頻率直接對電動機實施無級調速。它的應用有助于現有工藝的改進、產品質量的改觀、新技術的研發以及控制能源消耗等。目前我國應用變頻器的領域相當廣泛,除了輕工業領域,化工、紡織塑料等領域也有應用。變頻技術的根本是提高機械自動化水平,即致力于產品質量的改善和數量的增加。除此之外,家電工業領域也實現了變頻技術的應用,電冰箱、變頻空調等家電項目紛紛推出,初步實現了家電產品的智能化。

1.2 變頻器的崗位需求 隨著現代化的程度提高,大多數行業領域已實現了變頻器技術的應用。變頻器技術對實踐應用要求嚴格,對變頻器的日常操作甚至不亞于一臺技術先進的個人電腦的操作難度。當前,專職變頻器技術設計和研發的人員畢竟在少數,而真正使用變頻器技術的工作領域和人員非常多。筆者曾基于變頻器專業學生就業的視角,對相關行業和崗位需求進行了廣泛調研,發現社會上從頻器專業的高職畢業生非常多。為了滿足勞動市場的需求,近年來許多高職學校相繼開設了《變頻器技術應用》課程,這是機電一體化、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技術課程,該課程主要針對變頻裝置的生產制造、變頻裝置維護維修、變頻裝置應用系統設計安裝、變頻裝置銷售及售后服務等工作崗位需求而開設。

2 高職中現行變頻器技術應用的教學狀態

高職中現行變頻器技術應用的教學狀態可以概括如下:

2.1 方法 目前高職教學中一直在推行教學教改,可由于長期的師資沒有更新,課堂教學模式的慣性很難突破,大部分還就是沿用傳統的課堂講授法,實驗驗證法。

2.2 結果 學生聽課的時候沒有目的性,加上現在經歷高考后的學生進入大學后就極度的散漫,尤其是高招最后一批錄取的高職院校的學生。這樣就理所當然的造成聽課的自由性,最后總是老師講老師的,學生做學生自己的。做實驗的時候很茫然,沒有目標性。到了實驗室就不知道如何下手,等老師示范清楚了,他模仿出來了,任務式的完成報告了事。第二堂課再來,也不知道自己前面學過什么,這樣的驗證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2.3 結論 對于高職高專的教學而言,變頻器技術與應用作為一門課程,重點要講述的內容還是其基本應用。雖然變頻器的原理講解不占很多課時,可市場中變頻器的種類繁多,比較典型的三種,如西門子,三菱和歐姆龍,我們在短的教學時間內無法全部涉及,而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也不夠,畢業一出去,隨便換種變頻器勢必會一頭霧水。如果恰巧碰到招工單位就是要能通達變頻器與PLC的學生,就會手忙腳亂而錯失機會。

3 教學改革探索

承接教改任務后,也在幾個班級中進行了多種方法的試點。結合學院現有的實訓設備,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下面將嘗試過的具體方法進行整理舉例,以求和專家讀者切磋探討。

3.1 課程教學要解決的問題 ①學生對變頻器原理的掌握;②多種品牌變頻器交叉使用,能否觸類旁通、舉一反三?③PLC與變頻器的綜合應用。

3.2 教學試點的具體實施方法

3.2.1 課堂任務式:以變頻器面板的使用為例 在首堂課的時候,以變頻器面板的使用作為第一個任務,讓學生實際操作一種型號的變頻器,一方面熟悉一種變頻器的面板操作步驟,另一方面對變頻器的調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以此激發學生對變頻器的興趣,對變頻器為什么能調速升起疑問,并提出問題,變頻節能空調、變頻節能冰箱為什么能節能?接著布置學生看書,或課后網上查找。第二堂課,先讓學生根據他們自己獲取的信息與知識,各抒己見。盡量讓更多的同學發言,與此同時培養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此時,學生的求知欲望被充分調動,然后把握時機,將變頻器的原理做個大致的分析,學習能力強的同學會自主的對變頻器進行深入的了解。

3.2.2 情景式教學過程設計:以項目為例 學生對變頻器有了初步的認識后,結合他們先修課程學過的相關PLC知識,教師模擬公司老板,一個小項目的招標,請學生做出自己的方案(包括畫好變頻器接線圖,寫出變頻器參數設置值和編寫PLC程序的文字文檔)來投標。如某某公司有這么一個小型項目,工程控制要求:按下起動按鈕,電動機以30Hz速度運行,5s后轉為45Hz速度運行,再過5s轉為20Hz速度運行,按停止按鈕,電動機即停止。編寫PLC控制程序,寫入變頻器相關參數,實現上述控制要求。這時很多學生躍躍欲試,也會出現茫然。

此時,教師將問題分解,將變頻器的安裝與接線、變頻器的參數設置、組合運行模式以及多段速的調速方法分成幾個任務在課堂當中布置,將課堂任務式模式再次應用,并引導學生逐步實施完成。在每次任務時,不時提點項目的要求,讓學生及時修改完善投標方案,并針對優秀方案及時予以肯定,以維持他們繼續學習探索的興趣與動力。

3.2.3 綜合設計法:以綜合案例為例 經過在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訓室中將變頻器課程學習的相關任務都實施完成后,學生對變頻器有了充分的認識,怎么樣實現綜合應用,可以通過設計一個整周(28學時)的課程設計教學環節,以培養學生變頻器綜合應用的能力。設計目標:自動恒壓供水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多,用變頻器可以比較容易的實現恒壓供水。請同學們根據技術指標自行設計一種用西門子系列變頻器實現的高樓無塔恒壓系統。技術指標:①三臺水泵電機功率分別為2.2kW、3kW、5.5kW。②采用PLC控制,用水高峰時壓力穩定在0.3MPa。③系統具有休眠功能。要求同學們自己列出設備清單,并按下列要求形成課程設計報告:①設計思路、方案選擇;②硬件電路設計、I/O地址分配;③軟件設計;④程序調試;⑤心得體會。

通過以上綜合案例,將變頻器在工業控制中的應用過程貫穿其中,給學生樹立一種關于“系統”的概念,變頻器的應用不是孤立的,要與其他設備和器件共同作用,才能完成整個系統的控制。通過本模塊教學使學生掌握變頻器的安裝、控制電路的設計安裝、不同用途下變頻器需設定的參數、系統調試等知識和技能;使學生能利用電路原理圖分析電路故障;能改造或完善較簡單的有缺陷的控制電路;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學生用已學過的知識分析電路,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模塊在實訓室中教學,采用西門子品牌的變頻器控制,要求學生課前查資料并預習相應變頻器的操作方法和功能參數碼的特點,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使用技術資料的能力。

4 結束語

一門課程的教學,不能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要幾種方法平行并用,穿插于整個教學的過程中。目前高職院校變頻技術專業教學中尚有幾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教學任務連續性的問題。本課程的教學中,對于有的技術或任務,不是在一兩個教學課時內就能完成,而需要更長的時間,按照現行的排課方式,等到下次課可能間隔了2~3天,回到課堂的學生幾乎都忘了上堂課的內容,連續性是個大問題;二是學生課后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問題。《變頻器技術應用》課程教學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的領域,如何完善課程教學體系,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長期的實踐和探索才能逐步地達到目標。

參考文獻:

[1]錢金法.變頻技術教學改革實踐[J].機械職業教育,2000(04).

第5篇:機電一體化課程的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 培訓體系 職業院校 電子信息類專業 構建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1C-0055-03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師資隊伍建設成為影響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而“雙師型”教師培養又是職業教育中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否擁有一批高水平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關系著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水平。何謂“雙師型”教師,不同文獻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定義。筆者認為,“雙師型”教師既要擁有“雙證”(相應等級的專業技術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又要具備“雙能”(教師的素質與技能+技師的素質與技能),還應該涉及“雙層次”(能力之師層次+素質之師層次)和“雙來源”(來源學校+來源企業)??梢哉f,“雙師型”教師是一個多維度的定義和要求,因此該類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本文擬以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對職業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的構建進行探討。

一、“雙師型”教師培養現狀和存在問題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制度的意見》都明確要求大力加強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和培養,因此各職業院校都十分重視通過各種途徑培養符合“雙師型”條件和要求的教師。筆者通過查閱網上公示的中高職示范性院校建設方案,走訪多所職業院校,發放調查問卷等多種方式進行調研,發現現階段國內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培養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雙師型”教師的認定存在問題。多數職業院校在統計“雙師型”教師數量的時候,基本是按該教師是否擁有“雙證”進行統計的。例如,某位老師獲得講師以上職稱或取得碩士以上學位,并且得到技師以上職業資格證書,則認定其為“雙師型”教師。因此,該統計方法在紙面上很容易統計和認定“雙師型”教師的數量,但實際上難以證明該教師是否真正具備“雙師型”教師所要求的職業素養以及教育教學技能與專業實踐等技能。

(二)教師隊伍學歷結構不合理。“雙師型”教師要求具備高學歷,而我國職業院校大多數教師的本科、研究生等學歷并非原始學歷,而是工作后通過成人教育、黨校、函授等方式進修取得,這些學歷含金量不足,雖然學歷較高,但是實際知識水平和能力并沒有得到很大提升。近年來,高職層次學校的入職門檻已普遍定為具備研究生學歷,這對未來改善教師隊伍學歷結構有很大幫助。

(三)教師隊伍來源渠道單一。經過粗略統計,職業院校七成左右的教師是從普通高等院校畢業后直接進入,或者由其他普通教育機構調入,只有不到兩成的教師真正來源于企業生產一線。原因主要是:一方面,職業院校入職門檻較高,來自企業的人不容易調入;另一方面,一部分水平較高的企業專家并不愿意進入學校工作。

(四)教師行業企業鍛煉的層次不夠。為加大“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力度,職業院校愿意安排教師到企業進行鍛煉。但是,由于多數企業在接納教師時,并不將他們視為自己的員工,為教師安排的都是邊緣崗位;并且企業對自身產品和技術的核心部分是保密的,并不愿意讓教師參與企業關鍵崗位的研發和生產活動。因此,教師雖然進入企業鍛煉,但是能夠獲得提高技能的機會并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企業鍛煉效果。

(五)“雙師型”教師培養機制和培訓體系不完善。職業院校涉及的專業科類非常多,不同專業對教師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對“雙師型”教師培養需求進行分析、對培養和實施方案進行系統設計、對培養制度和保障機制進行嚴格制訂等工作都須落實到位,才能保證“雙師型”教師培養的質量。但是迄今為止,國內還沒有針對“雙師型”教師的一套完整并且完善的培養機制和培訓體系。

二、電子信息類專業“雙師型”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職業院校專業教師的發展必須與專業所屬行業的發展緊密結合,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有以下特點:一是電子產品的快速升級換代要求技術更新速度快;二是電子產品覆蓋領域寬廣,跨領域跨專業的合作需求多;三是高端電子產品的頻繁出現,要求技術難度大;四是電子產品的客戶訂制愈發多樣化,要求知識面廣以及設計理念新。根據電子信息行業的特點,電子信息類專業“雙師型”教師應具備以下素質和能力:

(一)良好的職業道德及涵養。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師首先應具備師德,承擔起教書和育人的責任。電子信息類的教師還應熟悉電子信息行業的相關職業道德,掌握其主要內容及行業標準,并通過言傳身教,培育學生們的良好職業道德及涵養。

(二)具備扎實的電子信息技術基礎理論知識。任何一項具體的應用,都離不開理論知識的支撐。因此,具備一套豐富而完整的電子信息專業知識體系,是電子信息類專業“雙師型”教師的一項基本要求,并且隨著電子信息行業的飛速發展,緊跟行業發展方向以及熟悉國內外先進的電子技術理論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擁有豐富的企業實踐經驗。“雙師型”教師的實踐能力非常重要,在電子信息行業技術更新速度極快的當今,若不能緊跟行業技術發展,教師必然培養不出合格的學生而被時代淘汰。因此,深入企業鍛煉,與企業合作進行實際電子產品的研發,都是電子信息類專業“雙師型”教師豐富企業實踐經驗和提高自身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

(四)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較強的教學能力。自己“會”還應讓學生“會”,自己“能”還應讓學生“能”。電子信息類專業“雙師型”教師應具備把自身的職業道德、理論知識、專業技能等重要內容,通過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和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傳授給學生,培養出適合電子信息行業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三、電子信息類專業“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及其構建措施

(一)培訓體系的要素和內容。培訓體系是為實現一定的培訓目標,將培訓四要素(講師、學員、教材、環境)進行合理、有計劃、有系統的安排而形成的一種指導性文件。一個培訓體系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制度、課程和講師。

首先,制度是基礎。培訓制度包括培訓組織結構、管理辦法、培訓目標、培訓計劃、工作流程、考核辦法和保障機制等。合理的制度能夠規范培訓的實施流程,能夠設置明確的培訓目標,能夠激勵學員主動學習,能夠保障培訓的最終效果,最后達到預期培訓目標。

其次,課程是靈魂。培訓課程方面包括課程的設計、課件的制作、講義的編寫、課程的反饋評估等。培訓的核心內容就是課程,如何通過設計和開發課程及相關課程資料,達到提高學員知識和技能水平的目的,是培訓體系建設中的難點和重要內容。

最后,講師是載體。培訓講師僅僅作為培訓體系中的一個執行者,扮演的只是演繹課程的角色。一個好的講師必須對課程涉及的內容有深刻的了解,同時掌握適當的授課技巧。如技術類培訓課程的講師首先必須是一個技術專家,對培訓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培訓管理部門能夠幫助他完成的僅僅是改善授課技巧。

(二)培訓體系的構建措施。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在推動職業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承擔了國家級高職師資――電子技術類專業國內培訓班(國培項目編號:20111101)和國家級高職師資――電子技術類專業骨干教師企業頂崗培訓班(國培項目編號:20132001),還承擔了廣西區中職師資培訓――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培訓班(桂教師培[2012]12號),逐步完善了一套該類別專業的“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

1.通過區域內校際合作,推動電子信息類專業“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制度建設。依托柳州工業和電子信息行業背景,充分利用柳州職教園區的優勢,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加強與柳州地區的中職、高職院校合作,包括柳州市一職校和二職校、交通學校、來賓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等中職學校,以及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柳州師范??茖W校等。在培訓體系制度建設方面完善了針對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培訓需求分析表,細化了各種管理辦法,規范了工作流程,制訂了培訓項目考核辦法,提出了多渠道籌集培訓經費的思路,為確保電子信息類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質量提供了依據和保障。

2.通過校企深度合作,推動培訓課程內容和實訓項目開發與建設。充分調動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積極性,校企深度合作,讓企業參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與柳州航盛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汽車電子生產性實訓基地,雙方投入設備、場地、師資等多種教學資源;學院還與深圳電應普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電子產品研發聯合工作室”,以及與柳州市內特電子廠、東莞偉易達電子廠、廣西盛源行電子信息有限公司和廣西三諾電子有限公司等多家電子產品研發與生產廠家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以“廠中?!焙汀靶V袕S”的模式開展師資培訓工作,校企雙方共同進行培訓課程內容和項目的開發。學院在承擔中職、高職師資電子信息類專業培訓項目過程中,將企業真實案例引入課堂作為教學實訓項目,其中多門課程甚至直接安排在企業當中進行,培訓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無論是教育教學理念方面還是知識和實踐技能方面都得到極大提高。學院承擔的培訓項目課程安排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國家級高職師資培訓――電子技術類專業培訓課程安排

序號 培訓內容 培訓地點 合作企業

1 職業教育能力培訓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柳工路創公司

2 電子企業各部門管理體系 柳州航盛公司廠內 柳州航盛公司

3 波峰焊機原理與操作 柳州航盛公司廠內 柳州航盛公司

4 回流焊機原理與操作 柳州航盛公司廠內 柳州航盛公司

5 自動貼片機原理與操作 柳州航盛公司廠內 柳州航盛公司

6 插件機原理與操作 柳州航盛公司廠內 柳州航盛公司

7 AOI、ICT原理與操作 柳州航盛公司廠內 柳州航盛公司

表2 廣西區級中職師資培訓――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培訓

課程安排

序號 培訓內容 培訓地點 合作企業

1 教師職業教育能力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柳工路創公司

2 電子產品生產設備原理與操作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柳州航盛公司

3 家用電子產品維修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柳州內特電子廠

4 電子產品電路板制作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電應普公司

5 物聯網技術應用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粵嵌科技

6 嵌入式技術應用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博創科技

3.通過完善激勵政策和改善培訓條件,推動培訓師自身技能和培訓水平不斷提高。為促使電子信息類專業師資培訓課程的承擔者――培訓師主動提高自身學歷,主動更新電子信息行業新技術,主動參與各種企業研發項目,主動申報各類教研課題,不斷加強培訓師們的職業素養、專業技能、業務水平和授課能力,應通過完善相關激勵政策,確定培訓師的“責、權、利”,充分體現勞動者“多勞多得、能者多得”,獲得培訓師的理解和支持。例如,承擔師資培訓項目的教師責任更重要求更高,但是獲得的課酬高于其他課程的課酬,并且該業務經歷可作為年終考核評優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時,還需要不斷改善培訓師的科研環境和培訓條件,提供更多機會和渠道讓培訓師進行再培訓和再深造,保持培訓師的競爭力,最終達到提高和保證培訓質量和效果的目的。

4.通過建立校、企、學員三方評價機制,推動培訓體系不斷完善??茖W建立師資培訓項目評價機制,針對學校、企業和學員分別設計不同的評價反饋表格。通過評價機制,學校培訓師要提供學員的日常學習情況、考核結果和培訓效果分析,總結培訓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改進措施;企業方要提供(下轉第59頁)(上接第56頁)學員的實踐技能情況、行業職業素養和改善建議;學員要提供學習后的心得體會,向培訓方反饋學到什么,還有哪些內容想學但是沒有學到,并給培訓項目提出意見和建議。結合這三方的評價,不斷改進和完善培訓體系,才能讓培訓項目獲得更好的效果。

四、培訓效果分析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實施電子信息類專業“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承擔了國家級高職師資電子技術類專業培訓項目和自治區級中職師資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培訓項目。筆者對90名學員進行訪談和問卷調查,收集和整理的數據如表3所示。從數據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員認為能夠從培訓班中學到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學到有用的實踐技能,特別是企業真實案例以及深入企業生產一線的學習和鍛煉,讓他們在培訓中獲得許多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和經驗。未來,只有通過不斷研究和實踐,持續完善培訓體系,才能持續提高職業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質量。

表3 培訓滿意度調查統計表序號 調查內容 非常滿意 滿意 一般 不滿意

1 組織評價 72.2% 22.2% 5.6% 0.0%

2 講師評價 80.0% 16.7% 3.3% 0.0%

3 課程內容評價 84.4% 13.3% 2.2% 0.0%

4 合作企業評價 90.0% 8.9% 1.1% 0.0%

5 學員收獲評價 86.7% 11.1% 2.2% 0.0%

【參考文獻】

[1]梁天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研究[D].北京:北方工業大學,2012

[2]何定華.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策略研究[J].職教論壇,2011(19)

[3]姜大源.中國職業教育發展與改革:經驗與規律[J].職業技術教育,2011(19)

[4]王庶熙.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建設的探索[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5)

[5]劉育峰.高職“雙師型”師資建設的借鑒與啟示[J].教育與職業,2013(15)

【基金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教師隊伍建設重點委托課題(桂教師范[2013]3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性版蝴蝶影院污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自一区 | 欧美日本一道道一区二区三 | 性欧美欧美巨大69 | 欧美hdvideosex4k|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久久综合久久88 |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 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 成年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日韩免费 | 亚洲欧美另类自拍第一页 | 黄网免费|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喷 | 欧美精品久久久亚洲 | 免费看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欧美片 | 免费久久精品视频 | youjizzxxx69日本 | 99爱视频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 国内主播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在线观看一级毛片 | 亚洲男人天堂手机版 | 欧美在线视频观看 | 久久午夜国产片 | 91.久久 |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一本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密 | 手机看片福利在线 | 美女毛片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