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區醫院實習小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臨床檢驗基礎;教學質量;教學改革
臨床檢驗基礎是檢驗醫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同時又是一門操作性非常強的實驗學科。該門課程理論課和實驗課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在實習期間和畢業后從事臨床檢驗工作的能力。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長期存在“ 填鴨式” 教學模式,學生常常為了考試而學習,過分注重死記硬背,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長沙醫學院實際情況,筆者在臨床檢驗基礎的教學中,對該門課的教學進行了系列改革,取得了較好效果。
1 將最前沿的知識及時介紹給學生,增加先進自動化儀器的熟悉和講解
進入21世紀,自然科學的發展,促進了醫學的發展。醫學檢驗從形式上而言,由原始的手工操作發展成更多的計算機控制的自動化操作[1]。目前,越來越多的大型自動化的儀器進入了檢驗科,尤其是在三級甲等醫院,五分類的血細胞分析儀、流式細胞儀、尿沉渣工作站、糞便沉渣工作站等高、精、尖的儀器已經非常的普遍。而傳統的臨床檢驗基礎主要側重于手工操作的講解與練習,如果在教學中不增加這部分自動化儀器的講解與使用,必定會導致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后不適應,甚至認為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沒用的觀念。為此,在理論課教學上增加了血沉儀、尿沉渣分析工作站、糞便沉渣工作站等自動化儀器以及尿液檢查標準化等內容的講解,從血細胞分析儀的歷史沿革聯系到全實驗室自動化等等,讓學生了解本專業最新儀器的使用和條例規定,并對檢驗醫學未來的趨勢有所了解。同時特別強調他們現在學習的這些臨床檢驗基礎實驗的最基本技術和方法是現代檢驗學取得新進展的基礎,并且很多是檢驗儀器自動化的金標準。這樣不僅使同學們開拓了視野,了解學科前沿,也使他們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因而更重視臨床檢驗基礎這門課程的學習。在實驗室設備方面,本醫學院已經購置了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1臺、血小板聚集儀1臺、尿液分析儀1臺和血凝儀1臺,讓學生在了解這些儀器基本構造及原理的同時,可以親自動手操作,使學生有充分的感性認識。
2 教學方法多樣化,理論課全部采用多媒體授課
2.1 采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載體結合在一起,具有信息載體多樣性、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點[2]。在臨床檢驗基礎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克服了傳統教學中以課堂板書講授為主、課本圖片資料有限和圖片質量較差等缺點,而以鮮明生動的圖像、細致清晰的照片、形象逼真的動畫模擬展現給學生,使臨床檢驗基礎抽象的內容形象化、枯燥的內容趣味化,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顯著地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將抽象的庫爾特原理生動地展示出來:細胞通過小孔時,電阻變化引起了相應的脈沖變化,脈沖訊號與細胞信息有關。目前筆者的理論課100%采用了多媒體授課,筆者還在不斷優化多媒體課件質量。
2.2 舉行知識競賽,開展操作大比武 筆者對2006級的本科學生進行了臨床檢驗基礎的理論知識競賽,競賽內容除了書本上的一些重點、難點及易混淆點內容外,還增加了一些臨床實際中遇到的相關內容。對于表現好的個人和小組筆者給與了一定的物質獎勵并頒發了獎狀。在2007級??粕羞M行操作比賽,項目是最基本的操作:毛細血管采血用于紅細胞、白細胞計數,同時推兩張片子。成績最好的學生只用了47 s的時間。這種好成績的取得,除了實驗課的認真操作外,還離不開平時的練習。筆者在第一堂實驗課時就給每個同學發了1支血紅蛋白吸管和2支毛細血管采血針,要求同學們回去自己用清水練習血紅蛋白吸管的使用,利用黃瓜、蘋果等來練習毛細血管采血。目的就是使同學們能熟練掌握這些最基本的技術。通過比賽的形式,提高了同學們學習的熱情,也更好的掌握所學內容。
2.3 開設第二課堂 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在進行血型與輸血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從采血、貯血到輸血的全過程,樹立血液安全的意識,并且能夠成為潛在的無償獻血者,筆者組織同學們到血液中心去參觀,由血液中心的老師講解安全用血的一些基本知識以及目前本市無償獻血的一些情況,并給每位同學發1本無償獻血宣傳手冊。由于學生以后的就業方向有可能是社區醫院,同時為了讓同學們明白基本的手工操作的重要性,帶領同學們到一家社區醫院見習,在這家社區醫院里,血常規的分析還完全依賴于手工操作,即用計數板計數紅細胞、白細胞。除了這些基層醫院,筆者還鼓勵學生在暑期實踐期間到當地最好的三甲醫院的檢驗科去見習,讓他們熟悉現代化的檢驗儀器及實驗室自動化,感受檢驗醫學發展的方向,并為盡快適應臨床打下基礎[3]。
3 根據本校師生的特點,嘗試雙語教學
隨著現代化全自動分析儀器的廣泛使用, 檢驗醫學專業的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都必須熟練掌握現代檢驗儀器的操作。但現今的大多數分析儀器依賴進口, 其儀器操作、維修、保養等說明書均是外文。這就對檢驗醫學專業學生的外語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也使得在檢驗醫學專業中實施雙語教學變的十分必要[4] 。雙語教學并不等同于單純的語言教學,而是在注重學習外語規范表達的基礎上,提高對本專業知識的學習[5]。因此,推廣雙語教學,并非單純提高英語水平,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的知識,它將有助于學生以英語為工具,更全面準確地獲取國內外臨床檢驗的最新研究動態,為今后的檢驗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是實施雙語教學過程的主導,也是成功實施雙語教學的關鍵。開展專業課程雙語教學工作的教師,首先應該是專業課教學比較成熟和優秀的教師,在此基礎上還要是英語水平較好的教師。授課時能夠準確自如地將教學過程切換成英語,用英語講清有關知識點,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教學交流。由于本校是一所民辦本科院校,學生相對來說基礎差別較大,師資隊伍存在“兩頭大,中間小”的特點,專業課教學優秀的老師往往都年齡較大,英語水平相對較弱;而年輕的老師英語水平較強,但在專業課教學方面經驗尚不足。在此背景下,主要由具有講師資格,碩士學歷以上的老師在檢驗系本科生的臨床檢驗基礎課程中,選取一部分相對較簡單的課程采用英語教學。如對臨床檢驗中常用的主要進口儀器或試劑的英文說明書進行分析,摘錄部分關鍵內容作為講解內容。在每個專題講解結束前,用英文進行小結。提前 1周提供雙語教學的英文材料和主要專業詞匯的中英文,同學們進行預習,講解時先由同學們翻譯,然后再由授課教師講解,用英文進行解釋, 最后再給出相應的中文材料。盡管英語授課比例不高,但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專業英語將會有一個新的認識,使一些學生逐漸關注醫學方面的英文信息,這對他們專業英語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同時筆者將逐步加大英語教學的比例,以便做到真正的雙語教學。
4 建立理論考試題庫,改革考試方法
結合目前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要求,參考已出版的多種習題集,在本??荚囍行闹谱髟囶}庫的平臺上建立本門課程的理論考試題庫,結合課本的重點與難點,從中精選出部分名詞解釋和問答題打印出來,在課程開始時就發給同學作習題使用,使同學們更好的掌握課本知識。因同學們走上工作崗位后,將面臨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考試,為了使同學們更好的適應這種考試形式,筆者從2008年開始改變考試形式,摒棄以前的主觀題和客觀題所占比例相當的考試形式,并且去掉在資格考試中已沒有的多項選擇題,從題庫中隨機選題,通過加大選擇題所占比例來增加客觀題所占比例的標準化考試,2008年的考試客觀題占了65%,難度與全國相應資格考試接軌,使同學們對未來的資格考試充滿信心。
總之,對本門課程教學進行上述系列改革,目的是讓學生真正學好臨床檢驗基礎課,掌握好相關知識,既掌握在檢驗科實習和工作所需的理論知識要點,又能使同學們盡快適應以后的資格考試。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今后新的檢驗技術、新的教學手段會不斷涌現,一定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改革,努力培養出具有較高理論知識并能盡快適應臨床檢驗工作的人才。
參 考 文 獻
[1] 陳宇林,劉冰,陳華根.目前檢驗醫學的發展趨勢和任務.實用醫技雜志,2006,13(2):302-303.
[2] 鄧仕標.醫學多媒體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世界醫藥,2006,(11):134-135.
[3] 李承彬.檢驗醫學實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檢驗醫學與臨床,2008,5(21):1336-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