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口腔護理健康宣教范文

口腔護理健康宣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口腔護理健康宣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口腔護理健康宣教

第1篇:口腔護理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兒童齲齒;綜合口腔護理干預;預防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接受口腔檢查的80例兒童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兒童均年滿三周歲,并排除存在智力障礙、口腔炎癥、齲齒及其他器官系統疾病等癥狀,該項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本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所有兒童家屬均知情并同意。將80例兒童以隨機抽取的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40例兒童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范圍為:3.0~8.0歲,平均年齡為(4.3±1.6)歲,體重為:12.3~21.5kg,平均體重為(17.2±2.4)kg;觀察組40例兒童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范圍為:3.5~7.8歲,平均年齡為(4.1±1.7)歲,體重為:12.1~21.7kg,平均體重為(17.4±2.5)kg,兩組兒童在性別、年齡、身體素質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40例兒童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引導兒童進行常規的防齲操作和引導兒童家屬按照日常的護理習慣對兒童進行口腔護理。觀察組40例兒童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綜合口腔護理干預,具體實施如下:全面體檢評估口腔情況,首先護理人員應該對兒童進行一個全面的體檢檢查,充分了解兒童的身體狀況以及口腔齲齒狀況。另外,護理人員還要詳細向兒童家屬進行詢問,了解兒童日常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分析兒童齲齒產生的原因[3]。防齲操作過程護理,在防齲操作過程中,護理人員可采用無口腔刺激和具有水果香味的氟化泡沫對兒童口腔進行檢查,在咬脫過程,需引導兒童低下頭,用牙齒將牙托咬住,并做到勿吞咽和勿咀嚼,操作完畢后半小時內不得進食水和食物,若兒童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不配合、亂動現象,護理人員還需采用兒童易于接受的方式或語言為其講解防齲的重要性或為其播放歡快的音樂或動畫片來轉移其對操作不適的轉移力量。并引導家屬每半年帶兒童進行一次口腔檢查,以及時發現其口腔問題。健康宣教,護理人員要加強對兒童家屬的健康教育,如為兒童家屬發放口腔保健宣傳手冊或組織其開展口腔健康知識講座等,在宣教過程中,需注意詳細向家屬講解口腔的正常結構與功能,并介紹各類口腔疾病的危險因素以及對兒童構成的威脅。同時,護理人員要指導兒童采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并選擇兒童的牙刷和牙膏。在健康宣教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采取兒童感興趣的方式進行知識講解,比如以圖片、動畫的形式來提高兒童的配合度,并促進兒童養成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為兒童提供針對性的飲食指導護理,齲牙的發生與兒童偏食、喜愛吃含糖量高或酸性食物等飲食習慣具有密切的關聯,為此,護理人員需引導家屬嚴格控制兒童的零食量,并引導其盡量少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冷飲和垃圾食品,對兒童的偏食不良習慣習及時糾正,同時,家長還要多鼓勵兒童使用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及水產品、鮮奶類等具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⑤引導家屬做好兒童日常生活中的引導和監督工作,由于兒童的自控能力較差,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還需引導和督促其養成良好的口腔習慣,如飯后及時漱口,每天至少刷牙兩次,另外,家屬還可以詳細記錄兒童的行為習慣,對于兒童的一些不良習慣應該耐心指導兒童糾正。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兒童對防齲操作過程的配合度以及經護理干預后的正確刷牙率、齲齒發生率、相關保健知識掌握良好率和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配合度評價標準為:完全配合:兒童對防齲操作過程欣然接受并積極配合;配合:兒童勉強完成防齲操作過程;不配合:兒童拒絕接受防齲操作或操作過程中出現嚴重哭鬧現象,影響操作的正常進行,總配合率=(完全配合+配合)/總例數×100%,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評價采用問卷調查表收集,分成十分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評價標準,總滿意率=(十分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兒童對防齲操作過程的配合度對比觀察組兒童對防齲操作過程的總配合率(97.5%)明顯高于對照組(87.5%),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兒童正確刷牙率、齲齒發生率及對相關保健知識掌握良好率對比觀察組兒童(n=40)正確刷牙率(95.0%)明顯高于對照組(n=40)正確刷牙率(72.5%),觀察組兒童齲齒發生率(5.0%)明顯低于對照組(20.0%),觀察組兒童對相關保健知識掌握良好率(95.0%)明顯高于對照組(70.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兒童(或家屬)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對比觀察組兒童(或家屬)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97.5%)明顯高于對照組(75.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第2篇:口腔護理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口腔護理 吸入性肺炎 長期臥床

中圖分類號:R473.7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5-170-02

肺部感染是長期臥床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很多患者均死于肺部感染,在臨床上肺部感染以吸入性肺炎最多見。據有關研究表明80%的患者是由于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細菌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大多來自口腔疾病。長期臥床的患者機體抵抗力差,進食、飲水少,唾液分泌減少,再加上他們不能主動的進行自我口腔清潔,這些都為細菌在口腔內迅速繁殖創造了條件,常引起口腔的局部炎癥、潰瘍等并發癥,還可引起口臭,影響食欲及消化功能,甚至導致全身的嚴重感染[1]。因此長期臥床患者應常規進行口腔護理。本研究通過對48例長期臥床患者分別進行口腔護理及非口腔護理的對照比較來觀察口腔護理對長期臥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發生的影響來了解口腔護理能否預防此類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7月-2010年9月我院內科長期臥床患者48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1例;年齡41~87歲,平均(70.5±12.6)歲。所選患者已排除肺部感染及正在使用抗生素者,其中28例為腦血管疾病所致長期臥床, 13例為胸椎疾病所致長期臥床, 7例為車禍所致長期臥床,均對家屬做口腔護理宣教。將這48名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口腔護理組,另一組為非口腔護理組。兩組一般資料相近(P>0.05)。

1.2方法 按照基礎護理操作常規,對臥床者有假牙應先取下??谇蛔o理時,均將病床搖至半臥位,能自理者應囑其自行刷牙、漱口,護士給予協助。完全不能自理者,可根據病情或口腔涂片檢查結果選用不同的漱口液,然后用消毒鑷子夾緊棉球或紗布球,由外至內擦凈牙齒各面、舌及口腔黏膜,擦試時注意每次只能使用1個棉球。擦洗完畢,清點棉球數,整理用物。做口腔護理時,動作應輕柔,防止損傷口腔黏膜。棉球不可過濕。避免吸入呼吸道??谇挥袧儠r,可涂以l%冰硼散或西瓜霜噴劑。對鑲假牙者,應取下假牙用冷水沖洗刷凈,放入清水中保存,禁用熱水,以防假牙龜裂或變形。兩組均觀察半年,統計兩組患者中發生感染的病例數。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α=0.05。

2 結果

見表l??谇蛔o理組25例發生肺部感染8例,非口腔護理組23例發生肺部感染l6例。兩組感染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51,P

表1 兩組肺部感染發生情況比較(n)

3 討論

口腔由頰、硬腭、軟腭及舌等組成??谇粌雀采w著由鱗狀上皮組織構成的黏膜,并有牙齒及唾液腺等組織。因此,口腔具有輔助說話、咀嚼食物,水解淀粉及分泌唾液等重要功能??谇坏臏囟?、濕度和食物殘渣適宜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使口腔內常有大量的細菌。身體健康時機體抵抗力強、唾液中溶菌酶的殺菌作用。加之經常飲水、進食、刷牙、漱口等,可對細菌起到一定的清除作用而不致引起口腔感染[2]。長期臥床者,由于機體抵抗力低下,飲水、進食減少,再加上生活不能自理,口腔內的微生物大量繁殖,易引起口腔炎、舌炎等口腔疾病,并且口腔內的病原菌常在患者深睡中隨著唾液,痰液,食物殘渣一起吸入氣管,而引起隱匿性吸入性肺炎。有研究表明口腔衛生較差,牙周狀況不理想的老人,吸入性肺炎的發病率較高。Yoneyama報道做好口腔護理可以降低老年人肺炎發生的危險性。Scannapieco認為包括牙周疾病在內的口腔疾病和多種呼吸道疾病之間有密切關系,一些證據表明口腔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途徑,口腔內經常存在著多種細菌,可以通過呼吸作用吸入呼吸道系統,進而引發肺炎。因此,口腔護理對長期臥床患者很有必要。我們常規對長期臥床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時部分患者及家屬不能完全理解其重要性而拒絕。觀察發現,進行口腔護理的患者發生吸入性肺炎的幾率明顯低于未進行口腔護理的患者。因此,口腔護理可以顯著降低長期臥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

童雅培等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口腔護理的目的:保持口腔清潔、濕潤,防止黏膜干燥皸裂;避免口臭,使患者舒適,增進食欲,防止口腔感染及并發癥,觀察舌苔及口腔黏膜的變化[3]。鐘建玲[4]等都也論述了口腔護理的重要性。目前口腔護理的方法及所口腔護理液越來越多,現代口腔護理推廣的個體化原則針對不同病種選擇不同的護理液及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據我們的觀察結果,口腔護理應該作為長期臥床患者的常規護理,尤其應該在三餐后進行,三餐后進行口腔護理可以把患者口腔內遺留的食物殘渣及時清理,避免其成為細菌的培養基,從而避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有研究表明專業的口腔護理效果較好,我們研究中的口腔護理不僅包括專業的口腔護理還包括家屬自發的為患者清潔口腔,結果發現兩者結合效果更好。因此,我們不僅應該讓我們的護理人員意識到重要性,還應該在患者及家屬中宣教,讓他們也意識到口腔護理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常規口腔護理可以作為臨床上預防長期臥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發生的一種措施。但預防吸入性肺炎的發生,不能僅靠口腔護理,還需護理人員及家屬的綜合護理,定時翻身拍背排痰必要時吸痰保持呼吸道的通暢,防止食物及口咽部分泌物返流誤吸??偠灾?,有效地綜合護理,才能降低長期臥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從而降低這些患者的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全鳳英,譚群英.口腔護理減少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并發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09,18(4):652-653.

[2] 李華,杜俊蘭.口腔護理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研,2009,23(1B):104-105.

[3]白碧榮,黃萍.口腔護理的臨床研究進展.護[J]士進修雜志,2003,18(I):8―9.

[4]鐘建玲.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口腔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8,25(5):139~140.

第3篇:口腔護理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 品管圈; 口腔清潔度; 臥床患者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15-0119-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5.063 

口腔清潔是指嘴唇無干燥脫皮、裂口及出血;口腔黏膜濕潤完整,無破損及潰瘍;口腔內無異物(包括食物殘渣、痰痂、血痂);無異味;舌頭濕潤少苔;牙齦無紅腫出血。神經外科患者病情重,臥床時間長,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手術多采用經氣管插管麻醉,患者術后有不同程度的口腔及氣管黏膜損傷,部分患者氣管切開留置氣管導管。由于病情及自理能力影響導致患者口腔內殘留異物、口唇干燥,長期臥床肺部感染發生率高。因此,如何提高臥床患者口腔清潔度,降低危重癥患者肺部感染發生率顯得尤為重要??谇蛔o理是指借助相應的口腔護理用具結合一定的技術方法,在適當口腔護理液的輔助下達到舒適口腔、口腔清潔、取出口腔細菌、防治口腔炎癥、預防吸入性肺炎的目的[1]。品管圈活動(quality control circlc,QCC)是指同一工作現場的人員自動自發地組成小組,通過全體參與,在自我啟發、相互啟發的原則下,應用各種統計工具及品管手法來解決工作現場中的障礙[2]。2014年 

4月1日-12月31日,筆者所在科室針對臥床患者口腔清潔度開展品管圈活動,取得預期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科室2014年1月9日-12月31日180例臥床患者進行調查,其中男104例,女76例,年齡3~89歲。腦血管病74例,腫瘤75例,腦外傷25例,三叉神經痛2例,發熱查因1例,繼發性癲癇1例,面積痙攣1例,雙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1例。其中2014年1月9日-4月1日為活動前,共90例患者,2014年4月1日-12月31日共90例患者作為活動后調查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 由神經外科護士自愿組成,圈員共12人,平均年齡28歲,護士長任圈長,另科護士長任輔導員。每月召開圈會,必要時利用業務學習群,微信群等方式進行交流、討論。 

1.2.2 選定主題 通過頭腦風暴,全體全員積極參與討論,列舉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從院方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五方面進行評分,每項按照5分、3分、1分進行評分,經圈員投票最后確定分數最高的“提高神經外科臥床患者口腔清潔度”為活動主題。 

1.2.3 衡量標準 指患者在臥床期間的口腔清潔率,口腔清潔率=(口腔清潔例數/口腔護理總例數)×100%。 

1.2.4 計劃擬定 擬定活動計劃表,品管圈活動時間為2014年4-12月,4-5月為主題選定階段,6-10月為活動現狀把握、目標擬定、解析、對策擬定階段,10月、11月為對策實施檢討階段,11月、12月為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與改進、資料整理及階段。 

1.2.5 臨床資料收集 對180例臥床患者進行口腔護理后2 h內進行收集口腔清潔情況。判斷口腔清潔度標準為嘴唇無干燥脫皮、裂口及出血;口腔黏膜、口腔內無異物、異味;牙齦無紅腫出血[3]。每天由專人收集,收集每例患者為1次數,口腔衛生情況全部符合標準才判斷為清潔。 

1.2.6 目標設定 目標值=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根據此公式制定本次QCC活動的目標值為67.55%,改善幅度為64.87%,重點是降低口腔異物異味、口唇干燥脫皮的發生率。 

第4篇:口腔護理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口腔黏膜炎癥;放療;化療

Abstract:Stomatitis negatively affects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especially those who suffer this painful side effect every time they receive a cycle of chemotherapy or several cycles of radiation treatments. The immunosuppressed patient with stomatitis is at severe risk for life-threatening septicemia.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the pathophysiology, specific caus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stomatitis.

Key words:Stomatitis;Chemotherapy;Radiation treatment

放療與化療已成為頭頸部腫瘤的重要的治療方式。但是口腔黏膜是由對放療和化療十分敏感的高度分化的上皮細胞構成,因此細胞在快速分裂的過程中容易受到放療和化療的破壞,誘發口腔黏膜炎癥。資料顯示大約有40%接受化療的頭頸部腫瘤患者會發生口腔黏膜炎[1],80%接受放療的會發生口腔黏膜炎癥,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充血、水腫、疼痛、潰瘍與糜爛,進而影響患者的講話,進食,和全身營養狀況,甚至影響患者的治療方案與疾病預后。而目前對口腔黏膜炎癥尚無明確而有效的治療方案,因此,對這些患者的護理十分重要。本院針對放化療患者的口腔黏膜炎癥進行了一系列護理干預,現將病理改變和護理心得體會淺談如下。

1 病理改變

口腔黏膜由較為活躍復層鱗狀上皮細胞組成,細胞再生只需要10~14d的時間,但是化療和放療在殺死復制的癌細胞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的破壞胃腸道和口腔黏膜中的上皮細胞。完整的口腔黏膜是抵抗細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線。正常情況下,每個人的口腔里面都有大量的細菌,真菌和病毒,因為完整的口腔黏膜與人體免疫系統的存在,所以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但如果口腔黏膜被放療或者放療影響,具有保護作用的上皮發生損傷,各種微生物,尤其是來源于患者自身的正常菌群就會進入人體,最終進入血液循環中,特別是在免疫力低下的放化療患者當中,如發生敗血癥的致死率為40%~60%。因此,護士和其他醫療人員必須重視感染的早期癥狀,如果癌癥患者同時經歷營養缺乏再加上免疫力低下,敗血癥有可能發生發展得十分迅速。

口腔黏膜炎癥的開始階段通常是無自覺癥狀的黏膜紅腫與白斑,然后進展為有持續性疼痛的病變。Sonis認為病理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在第一階段(炎癥和血管階段),放療或者化療后不久(

2 護理方法

護士應該根據每個患者的情況不同而制定針對性的口腔護理計劃[3]。發生了口腔黏膜炎癥的患者,口腔護理頻率應該為2~3h 1次,飯前進行口腔護理有助于增加患者的進食欲望。

牙菌斑的堆積會顯著導致牙齦炎癥,會進一步影響口腔黏膜炎癥患者的口腔健康,因此,程序化的口腔護理來減少口腔并發癥是十分重要的[4]。程序化口腔護理包括:刷牙,牙線,漱口及保濕。應當使用軟毛牙刷,并且傾斜刷毛使刷毛和牙齦成45°角,然后以1mm的距離來回顫動。舌背也應該拂刷。如果患者血小板計數小于50000/mm3,則是否刷牙應該非常慎重,因為有可能引起出血。雖然刷牙是去除牙菌斑的最有效方法,但是部分患者仍然無法接受,因為會引起疼痛。當無法使用刷牙的方法去除菌斑時,可以使用一種使用海綿代替刷毛的特殊牙刷,注意不需要沾取碘甘油等,以免灼燒口腔黏膜或者引起血管擴張。如果患者仍然無法忍受,可以用紗布包裹手指來進行菌斑清除。每天使用牙線也非常必要,因為牙線能有效清潔兩顆牙齒之間的部分,含蠟的牙線使用會更為方便。刷牙和使用牙線以后,還應進行口腔沖洗,或者漱口,以去除殘渣和保持口腔黏膜濕潤。漱口劑可以使用純凈水,生理鹽水,碳酸氫鈉,雙氧水,其中,生理鹽水被認為是經濟便捷且能促進組織愈合的選擇[5]。不使用商業漱口水的原因是它們含有酒精,油,收斂劑,和防腐劑,醇類物質會刺激口腔黏膜組織,引起疼痛。最后也非常重要的就是保持口腔黏膜濕潤,這對口腔黏膜炎癥的患者十分重要。因此應該頻繁的攝取水分,但要注意避免各類酸性的液體,包括橙汁,蔓越莓汁,和葡萄柚汁等??梢允褂帽駝?,如凡士林,來保持嘴唇濕潤,尤其在夜間。

對患者的衛生宣教十分重要,大部分患者對減輕口腔黏膜炎癥有強烈的需求,但是他們沒有相關知識,常常要求醫生通過口服藥品或者注射藥品來減輕他們的癥狀,因此,護理人員應當教導患者如何有效的自己執行口腔衛生管理,包括間隔時間,使用的設備(牙刷、牙線、漱口水)和技術。并且衛生宣教應該覆蓋到患者的陪同人員。

3 討論

口腔黏膜炎癥嚴重影響放化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尤其是接受周期性放療或者放療的患者。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中,口腔黏膜炎癥還可能引起嚴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敗血癥。因此,護士必須重視口腔黏膜炎癥,明白口腔黏膜炎癥的病因以及護理方法,以能夠減輕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癥狀,使患者能夠順利進行放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教成,王凡,孔令玲,等.rhGM-CSF治療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09,49(6):99-100.

[2]李輝,楊秀清.頭頸部腫瘤放射治療所致口腔黏膜炎的預防及護理現狀[J].現代護理,2007,13(1):76-77.

[3]王劍鋒,李文霞,程光惠,等.金因肽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作用的護理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22):56-57.

第5篇:口腔護理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口腔科護理實習生 規范化教育培訓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15)07C-0074-02

我國口腔專業護理教育起步較晚且發展較慢。目前,僅有少數高等職業院校提供該方向的教育,大多數從事本專業的護士在就職前通常接受的是全科護理教育,后多經過短期的“師傅帶徒弟”式的不規范培訓,便開始協助口腔醫生完成各類臨床操作。近年來,我國口腔醫學發展迅速,口腔專業組不斷細化分工,這使得口腔科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不能滿足現代口腔臨床醫療的需要,以致口腔醫療團隊不能高效地完成診療工作,造成患者等候時間與診療時間過長,浪費了口腔醫療資源。因此,對口腔科護理實習生進行入科規范化教育培訓,提升口腔專業的護理水平,是目前我國護理教育中口腔專業護理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可以為今后口腔護理教育改革提供依據。

一、教育培訓的準備

(一)選擇教育培訓教師

選擇熱愛教學、責任心強、臨床經驗豐富、具有良好溝通交流能力的醫、護人員各一名。護理教師應具備5年以上口腔科護理臨床經驗,并具有高校教師資格;口腔醫師應選擇對口腔各專業各類操作經驗豐富的醫師,并具有高校教師資格。同時,應注重對教師繼續教育,不斷增強教學意識,拓展知識范圍,提高教育培訓技能。

(二)制定教育培訓目標、計劃及考核措施

1.制定教育培訓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育培訓目標,為制定教育培訓計劃及考核措施提供方向。此目標可以提高護理實習生口腔科護理技能,為提升口腔科護理人員的全面技能打下基礎,從而為口腔科護理教育提供一個可靠的理論依據。

2.制定教育培訓計劃。根據口腔科實際工作情況及教育培訓目標,制定教育培訓計劃。計劃內容應該是階段性的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制定,確保護理實習生能循序漸進地接受與掌握口腔科的基本知識,領會口腔基本護理程序與各項護理技能。

3.教育培訓的考核。根據教育培訓目標及計劃內容擬定出科理論及實踐操作考試試卷及題庫,對護理實習生進行出科理論及實踐操作考試,通過考試成績檢驗目標及計劃的科學性、可行性,并對計劃進行完善及調整。

二、教育培訓的實施

(一)環境與專業范疇的介紹

引導護理實習生熟悉口腔科布局環境,對口腔基礎、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口腔內科、口腔正畸及口腔美容等學科分類有大致的了解與認知,為將來對患者進行正確的就診引導打基礎,此內容可采取實踐教學的方式進行。

(二)醫院感染知識的教育培訓

因為口腔科的侵入性操作相對較多,所以無菌觀念非常重要。要讓護理實習生在理論上了解無菌操作的同時,在臨床具體操作中與理論相結合。因此,對口腔科護理實習生進行無菌技術、消毒隔離技術、保護患者及加強自我防護等感染知識的教育培訓非常重要。此內容可采取多媒體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三)口腔??萍寄艿慕逃嘤?/p>

帶領護理實習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集中教育培訓口腔專科技能,這是教育培訓重點內容。如治療口腔科常見病各種材料的調拌方法、常用器械的使用及消毒保養方法以及常見病的護理配合、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對、緊急搶救過程中的協助等。此內容可采取多媒體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此之前,教師需按照口腔疾病各種治療指南的要求,采集各種常見病的臨床資料完善教育培訓課件,以豐富教育培訓內容,讓護理實習生掌握各項口腔??萍寄芗俺R姴∽o理配合要點。

(四)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與培訓

通過教育培訓,使護理實習生能掌握口腔科健康教育知識,準確及時地為患者提供口腔健康教育服務,如口腔衛生宣教、口腔疾病的預防、口腔疾病的病因及發展認識,患者治療前后的注意事項與自我護理等。此內容可采取理論教學與情景模仿相結合的方式,讓護理實習生通過情景互動模式掌握教育培訓內容,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五)溝通能力的教育培訓。

良好的溝通能力是每位護理人員必備的基本素質與技能。在口腔科的臨床實踐中,特別是就診預約及診后回訪時,帶教老師要注重培養實習生的溝通能力,講解一些常用的溝通技巧和形式,讓患者在溝通中了解自己的問題,這對患者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和自我保健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結束語

在我國口腔專業護理教育起步晚、發展慢的大背景下,對口腔科護理實習生進行入科規范化教育培訓,為提高口腔專業的護理水平奠定了基礎。既縮短了患者的等候與治療時間,又提高了口腔醫師的工作效率,使我國有限的口腔醫療資源達到更好的利用、發揮更大作用。這種教育培訓方法彌補了我國護理教育中口腔專業護理教育的缺陷,使口腔護理不再落后于快速發展的口腔醫學,而是為口腔醫學的快速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這為口腔護理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個可靠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王春麗,楊國勇,李秀娥.我國口腔專業護理教育現狀和展望[J].中華護理,2012,(2).

[2]林芳.口腔護理教學中容易忽略的細節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3,(9).

[3]劉紅,張真,李蘭.口腔修復的臨床帶教體會[J].新疆中醫藥,2013,(5).

[4]盧愛工,李莉莉.我國口腔護理學的回顧與展望[J].護士進修,2004,(6).

[5]吳桃信.口腔護士培養初探[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3).

[6]張蕾,聶超.口腔護理教學中容易忽略的細節分析[J].齊魯護理,2008,(3).

第6篇:口腔護理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 鼻咽癌;糖尿病;放療;健康宣教;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1(b)-0155-02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在臨床中,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1]。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除了要進行放療治療腫瘤之外,還應嚴格控制內分泌功能,調節血糖水平處于治療需要水平,以預防糖尿病引發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加重病情。在實際工作中,由于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療患者對自身疾病認識不足,缺乏自我護理和約束意識,血糖水平較難控制,患者飲食結構也不盡合理。該院自2014年5月起對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療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的同時,對其進行系統化的健康宣教,有效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增強患者自我護理和約束意識,提高治療效果護理效果,患者對護理滿意度也大幅提升,收到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間,該院收治的鼻咽癌合并糖尿病且均實施放射治療的9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組47例患者,男31 例,女16例;年齡在35~82歲,平均年齡(54.3±3.3)歲;糖尿病病程:1.6~8.4年,平均病程(4.7±2.1)年。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6例,高中以下初中以上20例,初中以下11例。對照組47例患者,男34例,女13例;年齡在32~87歲,平均年齡(55.7±3.2)歲;糖尿病病程:1.4~9年,平均病程(5.2±2.4)年。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7例,高中以下初中以上22例,初中以下8例。勺榛頰咴諦員稹⒛炅?、糖南姟病倡H⑽幕程度、病情程度、治療方法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患者實施常規口腔護理、皮膚護理、疾病對癥護理和并發癥預防護理等措施,具體內容為:①口腔護理:鼓勵患者癌放射治療期間多喝水,每日約2500~3000 mL為宜。放療的放射性可刺激唾液腺,并使分泌的唾液酸堿度發生改變而誘發齲齒,可指導患者選用含氟牙膏和柔軟牙刷,早晚刷牙,飯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潔衛生,增加牙釉質對齲齒的抵抗力,避免齲齒的發生。對于已經出現口腔黏膜反應的患者,可用抑菌漱口液漱口后,用貫新克噴潰瘍處,以促進潰瘍面快速愈合。②皮膚護理:被照射區域皮膚易出現干裂、皮炎、瘙癢甚至潰爛,護士應囑咐患者切勿用手使勁搔癢,勿用肥皂、沐浴露等刺激性強的清潔劑,應用軟毛巾蘸水輕輕擦拭,避免局部涂抹碘酒、酒精、化妝品等。不可使照射區域皮膚在陽光下暴曬,指導患者可適當應用無刺激性的保濕軟膏涂抹照射部皮膚,保持局部相對濕潤,避免過于干燥;外出時用遮陽傘或帽子適當為照射部位遮擋直射陽光,并注意保護局部皮膚完整性。③疾病相關護理及并發癥的預防:放射性咽喉、頸段食管、氣管粘膜炎、中耳炎等是把放射治療最常見的并發癥,患者表現為耳鳴、悶脹感、聽力減退及聽力障礙,咽喉疼痛、咳嗽、口干、口腔黏液增多等[2],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導致患者對放射治療產生恐懼感,一旦患者出現上述癥狀,應適當調整放射劑量。對于中耳炎患者,給予抗生素滴耳液滴耳,同時給予麻黃素滴鼻,以減輕中耳咽鼓管水腫程度,保持耳道清潔,必要者行咽鼓管吹張術,疏通咽鼓管通氣。對于咽喉氣管粘膜炎癥者,可給予超聲霧化吸入,舒張呼吸平滑肌,保持氣道濕潤,利于痰液咳出。此外,應定期進行血常規檢查,密切監測白細胞計數,若患者白細胞WBC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的常規護理基礎上,從患者入院起就對其實施系統化的健康宣教護理,具體措施為:①入院宣教: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將其安排至病室,并向其介紹病區環境,主管醫師和責任護士,科室相關制度,使患者對科室環境和治療方案有一個初步了解,以消除患者陌生恐懼感。②放療前健康宣教:護責任護士向患者講解其疾病特點及其他相關知識,幫助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帶患者到放療室參觀,告知其放射治療的原理、目的、效果、注意事項等,消除患者對放療的恐懼感。同時向有吸煙、喝酒、喜食刺激食物患者進行戒煙酒教育,指導患者放療訓練等[3]。③放療后健康宣教:指導患者保護照射部位皮膚,協助其制定科室飲食食譜,即保證充足營養的攝取,又要注意糖份的控制,避免血糖過高。囑咐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用手摳鼻、保持口腔衛生等,避免到人群密集處活動,防止交叉感染的發生等。

1.3 評價指標

通過向患者發放自制調查問卷的方法收集患者對自身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率、自我護理水平、放療耐受程度等數據;通過患者血糖監測水平資料對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進行評價。發放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將患者對護理滿意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部分,非常滿意+滿意/調查例數=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6.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兩組患者講過相應護理之后,觀察組患者在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率、自我護理水平、血糖控制水平、放療耐受度、護理滿意度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鼻咽癌為耳鼻喉系統常見惡性腫瘤,由于其腫瘤細胞對放射線較敏感,臨床治療以放射治療為首選治療方案;由于糖尿病患者發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合并鼻咽癌患者也在臨床中經常出現。鼻咽癌放療患者會因為放療副作用原因,常出現中耳炎、照射部位皮炎等并發癥,和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臨床不良反應,不僅增加患者病痛,而且使患者產生治療恐懼感,加上大多患者對自身疾病相關知識認識不足,擔心治療效果和預后,自我護理水平低下,甚至根本無自我護理意識和技術,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不高。由于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機體內分泌系統紊亂,糖代謝異常,長時間的高血糖水平會造成機體多臟器功能異常,增加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對患者病情惡化埋下隱患;放療所致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使患者食欲減退,營養攝取不足,而鼻咽癌又是一種高消耗性疾病,糖尿病又使機體內分泌調節功能紊亂,因此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療患者的飲食護理對患者血糖水平控制、C體正常新陳代謝所需營養攝取、患者放療耐受度均密切相關。對照組實施的疾病對應常規護理,能夠根據患者病情需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能起到較好的護理效果,但這種常規護理方法不能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只能使其被動接受,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也只是被動的教育,患者問及,給予解答,因此在患者自身疾病相關知識,自我護理水平方面效果較差。而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系統化的健康宣教,能夠充分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使其也主動參與到護理活動中來,通過對其進行的系統化健康宣教,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個系統的認識[4],自我護理水平也相繼提升,血糖控制水平良好,患者能量攝取充分是提升患者免疫力,預防并發癥的關鍵。

綜上所述,對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療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的同時,對其實施系統化的健康宣教,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自我護理水平,保障機體所需能量攝取,有利于提升放療耐受度,提高生存質量;而其提高健康宣教,是患者對自身疾病有所認識,與護士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林月慶. 86例鼻咽癌合并糖尿病病人行放射治療的觀察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1,9(6):1458-1459.

[2] 張偉晶. 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射治療的分析及護理策略[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1):223-224.

[3] 江志蘭.鼻咽癌患者放療的健康教育[J].中國實用醫藥,2012, 7(18):248-249.

第7篇:口腔護理健康宣教范文

此次研究中鼻咽癌患者滿意度的評定標準如下:①非常滿意:患者對護理工作給予了高度任何和評價。②滿意:患者對護理工作給予了肯定評價。③不滿意:患者對護理工作未表示肯定,對護理工作不認可?;颊邼M意度=非常滿意+滿意。

2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兩組患者護理后癥狀困擾情況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癥狀困擾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口腔干燥、口咽部疼痛、味覺改變及吞咽障礙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均P<0.01)。

3.2兩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患者滿意度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4討論

鼻咽癌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其發生可能與遺傳、病毒及環境等因素有關,可誘發全身反應,包括乏力、頭暈、胃納減退、惡心、嘔吐、口中無味或變味、失眠或嗜睡等,進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目前治療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方案為放療[6-8],通過照射可有效殺傷機體中的惡性腫瘤細胞,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病癥,但對機體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放療過程中可引發急性放射反應,例如味覺改變、口咽部疼痛、口腔干燥、吞咽障礙等身體問題引起的癥狀困擾,從而引發或加重情緒問題,及對經濟問題的重新思考。質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通過對多種資料進行有效收集,針對社會現象進行整理和探究,采用歸納法分析整理資料并形成理論,再通過和研究對象的互動,了解研究對象的行為和研究意義,并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本次研究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開展了有針對性的質性研究。鼻咽癌放療患者的癥狀困擾具有隨放射劑量增加而逐漸加重的特點,不同時期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及心理需求不一樣,很多患者選擇獲取健康教育知識的方式主要是與醫護人員交談。護理在鼻咽癌放療過程中發揮著重大作用,可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影響患者的預后[9-11]。護理人員要注重對患者開展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以減輕患者放療可能誘發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主動性、依從性。采用常規健康教育和流程式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方式,以個案教育、集中教育、隨機教育相結合的教育形式,為患者提供連續及人性化的護理,使患者在全面認識鼻咽癌及放療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逐漸改變患者對疾病的信念、態度,從而改善癥狀困擾。放療前患者對鼻咽癌相關知識和治療方法、效果、時間的了解、心理疏導等需求強烈。入院時護士要了解患者經濟及社會支持情況,講解鼻咽癌放療并發癥及預后知識,向患者介紹成功的治療案例,讓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治療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對經濟困難的患者,通過尋求社會援助來減輕患者經濟原因造成的壓力。放療中對功能鍛煉指導、口腔護理、飲食及服藥指導等非常需要。放療前,集中講解放療程序、宣教飲食、示范口腔護理、鼻腔沖洗、功能鍛煉方法,講解放療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癥狀。讓患者及時了解放療5、10、20次等不同時期可能出現的癥狀及產生癥狀原因,減輕該癥狀的方法。告知患者配合醫師合理飲食,保證足夠睡眠,堅持鼻腔沖洗、口腔護理及功能訓練,來減輕放療反應,合理飲食、足夠睡眠、穩定情緒,都可以明顯增加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第8篇:口腔護理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頜骨骨折;護理

近年來隨著交通事故的頻發,口腔頜面部骨折的發生率明顯增高,頜骨骨折常伴有局部腫脹,疼痛,麻木,出血,咬合關系紊亂,張口受限等臨床表現,嚴重者可伴有顱腦損傷,出現窒息、休克而危及生命,因而采取妥善并有效的護理措施對頜骨骨折的愈合有重要意義。

1 臨床資料

2009年我科共收治27例頜骨骨折的患者,年齡最小17歲,最大43歲,男18例,女9例;骨折類型為上頜骨骨折8例,下頜骨骨折13例,上、下頜骨均有骨折6例,其中合并顱腦損傷者3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頜骨骨折切開復位+鈦板內固定術”,術后17例行“牙弓夾板固定+頜間牽引術”。全部患者經綜合治療及精心護理后痊愈出院。

2 護理

2.1 合并顱腦損傷的觀察和護理 頜骨骨折,容易并發顱腦損傷;因此我們要熟悉顱腦損傷的臨床表現,掌握搶救和治療的護理配合,應注意監測生命體征,觀察有無意識和瞳孔變化,有無腦脊液鼻瘺等。

2.2 呼吸道的護理 頜面部血循環豐富,同時頜面部緊鄰呼吸道,損傷時可因組織移位、舌后墜、血凝塊和分泌物的堵塞造成呼吸道梗阻,特別是頜骨骨折橫斷骨下墜影響呼吸者,應設法將移位的組織和骨塊臨時復位,對于吸入性窒息,立即配合醫生進行氣管切開術[1]。

2.3 心理護理 患者因頜骨骨折造成的面部塌陷、張口受限,會產生緊張,恐懼,心理。需要我們對患者的機體,社會環境進行綜合分析,研究術前的心理特點及術后的心理適應能力[2]。根據患者心理狀態,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和預期效果,術后進行健康宣教,輔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主動與患者多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將以前同類患者的治療情況作介紹,目的是增強患者的信心,尊重和關心患者,認真傾聽患者的主訴,使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從而使患者心理慢慢得到緩解,達到更好的治療目的。

2.4 術前準備 協助完善各項輔助檢查,進行護理評估,做出護理診斷。給予健康教育,幫助患者熟悉住院環境,術前備皮,漱口,清潔口腔鼻腔,全口潔牙,術前6 h禁食水,術日晚保證睡眠,遵醫囑給鎮靜劑,全麻者術日晨排空大小便,留置尿管,帶病歷入手術室。

2.5 全麻術后護理 床邊備好急救物品,予以心電監護和低流量吸氧,麻醉未清醒者予去枕平臥或側臥位,氣管切開者肩下墊小枕,使頸部舒展,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醒后予頭高臥位,減少頜面部腫脹。

2.6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頜面部腫脹情況,咬合不良,術后感染,不良愈合等并發癥。牙弓夾板,結扎絲、橡皮圈是否松動、脫落,有否移位,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7 口腔護理 由于患者缺乏正常咬合功能,口腔的機械性自潔作用障礙,加上創口分泌物、上皮壞死組織的脫落,食物殘渣的滯留,尤其是裝置牙弓夾板者,口腔內的細菌易侵入骨折線引起軟組織感染、骨內感染,從而影響病情康復,所有的患者我們均采取口腔護理,首先我們采取頭低位,予0.9%無菌生理鹽水+3%過氧化氫沖洗,然后用康復新20 ml含漱,每日早晚及進食后均要進行護理。同時觀察牙弓夾板結扎絲有無脫落及斷開移位,局部傷口有無感染腫脹或長期有滲出物[3]。

2.8 飲食護理 頜骨骨折患者常由于張口受限等原因,不能咀嚼食物,特別是作牙弓夾板固定者,食物只能從牙間隙吸入,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免疫力受限制,易引起口腔和肺部的感染,為了促進傷口的愈合,必須加強患者的飲食護理,術后可進食米湯、菜湯、牛奶、并通過靜脈補充氨基酸,脂肪乳等能量合劑,解除頜間牽引固定后,應進行適當的咀嚼活動,鼓勵患者張口進食,予半流質飲食,如小米粥、蒸蛋、魚肉、菜末等。恢復期患者應適當活動頜骨與肌肉,每天張動多次,并行適當的食物咀嚼活動,予易消化和易吞咽軟食,避免過度咀嚼。記24 h出入量,每3 d進行一次營養狀況的評估,及時調整以保證營養平衡。

2.9 康復指導 長時間頜間牽引常常導致患者顳頜關節強直,出現張口困難[4];故去除頜間牽引后應教育患者及時進行張口訓練,以張口度達到三橫指為正常。教育患者出院后繼續做好口腔清潔,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少量多餐,避免進食硬的食物。

3 討論

頜骨是面部體積最大,部位最突出的部位,易遭受損傷而出現骨折,骨折發生后常出現面部畸形、腔黏膜的損傷、張口困難、進食方式和飲食結構改變,影響營養物質攝入。做好口腔護理,預防感染,供給充足的能量以加強機體抵抗力,避免口腔黏膜損傷,以防增加感染的機會,利于骨折的早日愈合,減輕患者的經濟及心理負擔。27例患者經治療護理全部解剖復位成功,治療期間情緒穩定,積極配合治療;治愈出院,無牙齦炎、牙周炎、口腔潰瘍等并發癥;隨訪一年后全部患者經X線檢查提示骨折愈合。

參考文獻

[1] 郭萍.頜骨骨折圍手術期護理和健康指導.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51-52.

[2] 丁栽芬,趙桂燕.口腔和面部外傷患者的護理.現代實用護理學,2006,18(10):755-756.

第9篇:口腔護理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手足口病; 皰疹; 傳染病;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4-0253-01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大多數患兒癥狀輕微,以發熱、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少數患兒可并發無菌性腦膜炎,腦干腦炎和心肌炎等[1]。個別患兒病情進展快,可持續高熱,惡心、嘔吐,繼而引起神志改變,全身弛緩性麻痹,導致死亡[2]。

1 臨床資料

2010年05月至12月青州市人民醫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兒310例,并發腦炎及無菌性腦膜炎的共35例,并發心肌炎的5例,年齡多為1~3歲嬰幼兒,其中3例因病情加重轉上級醫院治療,其余患兒均病情痊愈或好轉出院。無死亡病例。病程一般為5~10天,最長15天。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剛入院的患兒及家屬由于對疾病缺乏了解,加之對醫院環境陌生,又要進行隔離,往往不知所措,患兒哭鬧不安,這時就需要醫護人員向家長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及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病房的環境、消毒、疾病的轉歸情況、流行情況、主管醫生、責任護士等一一告知。對患兒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并進行動作及鼓勵賞識,比如夸獎孩子勇敢、干凈,消除患兒的陌生感和恐懼感,以取得治療上的合作。促使疾病早日康復。

2.2 發熱的護理:部分手足口病患兒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體溫升高,大多數患兒體溫約在37.5℃,精神狀態良好,玩耍正常,這時可通過讓患兒多飲熱開水,用溫水擦洗全身,實施物理降溫。個別患兒物理降溫效果較差,體溫居高不下或繼續升高者,除繼續進行物理降溫外,應遵醫囑給予藥物降溫,包括解熱藥尼美舒利口服,或者消炎痛片劑研碎后保留灌腸,灌腸時患兒臀部應適當墊高,插管深度應在10~15 cm,拔管后輕輕擠壓處,以利藥物吸收。根據患兒的配合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加強病房巡視,觀察降溫效果,因發熱時間過長或體溫過高,導致患兒精神和體力都相對較差,應注意讓患兒臥床休息,以減少體力消耗,同時注意營養及液體補充。

2.3 口腔護理:我科收治的310例患兒中,有將近50%患兒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損害,表現為口腔內出現4 mm大小的水皰樣黏膜疹,邊緣充血,可分布在上顎、兩頰、口唇、舌體等處2~3天后破潰形成潰瘍,潰瘍所致疼痛明顯,患兒往往進食困難,精神狀態差,煩躁不安,易流口水。家長容易著急,此時應鼓勵家長多給患兒飲水,保持口腔清潔,加強口腔護理,每次進食前后,囑患兒用溫水或生理鹽水漱口,已有潰瘍者,可給予西瓜霜噴劑局部噴霧,以消炎止痛促進潰瘍面愈合。我科收治患兒中,潰瘍面多在2~3天后逐漸愈合。

2.4 皮膚護理:保證患兒衣服、被褥清潔,天氣好時拿到太陽下暴曬,以達到消毒目的,衣服要寬大、柔軟,床鋪平整干燥,盡量減少對皮膚的各種刺激。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引起感染,物理降溫時動作要輕柔,以免擦破皮疹;皮疹或皰疹已破裂者,局部皮膚可涂抹抗生素藥膏或爐甘石水劑;臀部有皮疹時要保持臀部干燥清潔,便后用溫水清洗,避免皮疹感染。

2.5 休息與飲食護理:輕癥患兒注意在病房休息,不要隨意外出,重癥患兒應臥床休息,多飲溫開水。需要抱起喂奶時應平臥抱起,盡量減少頭部上下活動。因腦炎患兒可引起頸部肌無力,不能拖起頭部,協助并指導家屬給孩子正確喂奶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病房注意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純阂虬l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愿進食,配以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對因拒食拒水而造成脫水、酸中毒者,要給予補液,及時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由于手足口病具備消化道、呼吸道、接觸傳播等多種傳播途徑,要求患兒飯前便后一定要洗凈雙手,所用的餐具定期煮沸消毒并專人專用。不要讓患兒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大人在接觸患兒前后也必須洗凈雙手。住院期間大人及患兒均不能接觸其他健康小孩,因為大人由于抵抗力強不會發病,但他屬隱性感染者,可在接觸其他健康小孩時間接傳播給其他孩子。因此,采取必要的隔離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2.6 并發癥的護理:手足口病容易并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并發癥,及時發現并早期診斷至關重要,肢體抖動是合并腦炎的最早表現,一旦發現患兒出現肢體抖動,惡心、嘔吐、高燒應立即通知醫生,并告知家屬讓患兒臥床休息,頭部偏向一側,盡量減少患兒頭部活動。在用藥的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若患兒出現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口唇發紺、精神極差等癥狀,且心率增快與體溫升高不成比例,多為病毒性心肌炎或肺炎的臨床表現。應配合醫生緊急搶救治療[3]。

2.7 用藥的護理:由于手足口病為病毒感染性疾病,臨床上無特效抗病毒藥,輕癥患兒若自身免疫力強,可通過口服一般抗病毒藥,如利巴韋林及板藍根顆粒多能治愈,對于重癥患兒及免疫力差的患兒,除應用一般抗病毒藥外,免疫球蛋白的應用在提高患兒免疫力及促進病情的恢復發揮了重要作用。并發腦炎的患兒可遵醫囑應用20%甘露醇、速尿、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以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酌情應用鎮靜劑,使腦細胞得到休息促進恢復。并發心肌炎的可加用果糖、維生素C、ATP、輔酶A、輔酶Q10等營養心肌藥,由于小兒用藥劑量小,藥物敏感性強,在應用甘露醇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兒的精神狀態及尿量,因為甘露醇屬脫水劑,用量過多或用藥時間過長,都可引起患兒精神不振、乏力、尿量減少等脫水癥狀,一旦患兒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通知醫生,及時調整用藥。

2.8 出院指導:由于手足口病為傳染性疾病,患兒出院后仍須居家隔離一周并注意飲食衛生,且部分患兒為好轉出院,出院后仍需繼續服用抗病毒藥一周,一周后來院復查血常規,若患兒出院后出現皮疹復發、肢體抖動、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提示病情加重,應立即來院就診,我院出院患兒中,無一人復發。在電話隨訪過程中,患兒家屬對我們的治療效果給予肯定并感到滿意。

2.9 靜脈留置針護理:由于患兒對靜脈穿刺感到恐慌、害怕,且父母心疼孩子,征得家屬同意,我科護士對120例患兒均采用靜脈留置針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同時也得到家屬的一致認可。靜脈留置針的使用既減少了患兒多次靜脈穿刺的痛苦,又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還可方便危重患兒隨時用藥。我們對患兒留置針采取每班交接,具體觀察留置針局部有無發紅、腫脹現象,判斷留置針是否脫落和局部有無感染現象。

3 討論

由于手足口病是近幾年來的一種新型傳染病,大多數老百姓對此病不甚了解,一旦孩子患上此病,容易造成恐慌心理,特別是在疾病暴發期間,做好院前、院中及院后宣教至關重要。院前宣教可通過電視、報紙、印發宣傳資料、宣傳畫等多種途徑進行。宣教內容包括:患兒發病年齡、臨床癥狀、并發癥情況、傳染源、傳播途徑、預防控制措施等。做好此項工作可減少患兒發病率,避免疾病暴發流行,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院前宣教需要社會各部門協同完成。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除配合各界部門做好院前宣教以外,更主要的,做好院中宣教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導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加強社會對手足口病的正確認識,因為此病初期臨床表現類似感冒癥狀,如發熱、咽痛等。而口腔潰瘍易誤診為單純性的口腔炎。其他部位皮疹或皰疹易誤診為水痘或蕁麻疹,因此,家長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若發現小兒出現發熱、皮疹或口腔潰瘍的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早期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參考文獻

[1] 李琳琴.108例手足口病患兒的護理體會[J].現代護理雜志,2008,5(9):1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xxx69xxx视频在线观看 | 好看的看黄a大片爽爽影院 好男人天堂网 |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就草草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免费不卡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高清片免费一级 | 亚州毛片 |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 欧美精品人爱a欧美精品 | 成人软件网18免费视频 |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男人天堂网址 | 日本精品夜色视频一区二区 |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 操哭美女 | a一级毛片免费高清在线 | 成年女人午夜免费视频 | 被老外玩爽的中国美女视频 |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 亚洲国产2017男人a天堂 |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网址 | 国产年成美女网站视频免费看 |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 91日韩精品天海翼在线观看 | 男人的亚洲天堂 | 夜间福利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在线播放视频 | 深夜福利国产福利视频 |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无 |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社区 | a级免费| 免费国产精品视频 | 欧美一级大片免费观看 | 欧美激情特级黄aa毛片 | 久久欧美| 在线观看日本免费视频大片一区 | 91av综合 | a级成人毛片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