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語文練習課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網絡; 作文教學; 校園網;互聯網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多次提到有關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問題,并把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提出高中語文課程應“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文課程的變革和發展?!薄伴_發和利用各方面的課程資源,建立互補互動的資源網絡,建立開放、多樣、有序的語文課程體系。” 這實際上指出了語文教學現代化的必然趨勢,即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p>
一、網絡技術在語文教學上的優勢性
其一,網絡技術為現代化的語文教學理念、新型教學思想的產生和爭鳴提供了平臺。一種新的教學思想在網上公之于眾,將會引起討論,從而在激烈的爭論中形成具有活力的新的語文教學理念。其二,網絡提供了豐富的語文聽、說、讀、寫的內容,能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輔助和補充;課堂上所掌握的方法,可以運用于網絡自學,在網絡與課本的撞擊中有利于形成現代化的教學內容。其三,網絡技術直接運用于課堂語文教學,沖擊和改變了陳舊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是一種現代化教學方法的體現。其四,網絡的廣泛聯結性、資源的共享性、瀏覽的方便快捷性等為教育的國際化、終生化、個性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由此可見,網絡技術為語文教學的現代化奠定了基礎和創造了條件,而運用網絡技術于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實現語文教學的現代化。因此,在語文課程建設過程中實現語文教學與網絡資源,特別是校園局域網的聯合,是語文教育教學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二、有關作文教學的網站的建立方式
這個網站根據對象可分為三塊:一塊是由老師完成,另一塊需要學生完成,還有一塊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
1、教師專區。
其一,設置課程資源??砂娮咏滩模谡n教案,授課錄象,多媒體課件等。面向學生的還有學生作品、參考文獻、相關網站,教學資源下載等。教師可對所有欄目的內容根據需要隨時更新,每一個欄目都有較強大的功能。例如,“電子教案”是老師的講課方案,學生從網上看后,會對這一次作文的教學目的更清楚,了解了這次作文完成的目的。而教師不需要掌握高深的計算機技術就可以很方便地上傳,大大提高了教師的積極性。每一次作文練習后,可更新相關的內容,或者建立與本次作文教學相關的新網頁。其二,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是為教學服務的。多媒體課件的教學設計是在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應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學問題和教學需求,確定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步驟,并對教學結果作出評價的一種計劃過程與操作程序。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上要在進行學習需求和教學內容等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要能最大限度地創設教學情境,為實現學生的意義建構打下基礎。它是教師的課堂授課實錄和教學設計,可以幫助學生課后回憶、復習上課內容,掌握重點,總結提高。同時多線性,集成性、互動性的多媒體,使教學環境生動活潑,這些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目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三,教學資源下載。是擴展性教學資源,教師憑借專業化的眼光為學生挑選一些非常有用的教學資源。如把大量的與寫作課程相關的音頻、視頻和資料上傳供學生閱讀和下載,以此來豐富寫作課程的內容,達到各種信息資源的共享,教師通過此欄目搭建知識框架,實現教學資源的積累、改造、重用、更新,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充實自我。
2、學生專區
“學生作品”欄目是學生作文展示的平臺,以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給予學生成果以反饋意見,進行鼓勵,營造出一種競爭交互式的氣氛。這樣的形式不僅考驗教師在指導學生方面的功力,更督促學生必須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文,因為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學生的學習成果被擺到一個公開的環境中去,這不僅是對學生作文質量的監督、督促,同時也讓更多的人看到學生的成果,并對此進行評價,使學生在不限時間空間的網絡中,感受到課堂討論的氣氛,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他們成就感劇升,而學生的成功,也正是教師孜孜以求的教學效果和教學境界。“參考文獻”欄目為學生提供了教學書目,期刊雜志。論文,作品等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相關網站”欄目主要為學生提供一些超鏈接,點擊這些超鏈接,可以使學生能夠很快進入到其他寫作網站中進行學習,使課堂教學在網絡中得到無限的延伸,大大拓展了教學的空間。
3、互動區
“討論”和“答疑”區是師生互動的教學平臺。討論可由教師發動也可由學生發起,擬定一個話題,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使網絡成為課堂討論的延續;答疑是專為教師解答學生問題而設置的,無論是學生是否在線,問題都可以得到答復和解決,這一欄目可以方便學生在課后不限時空的學習和討論,或就教學內容的各個方面同教師交流,并能盡快得到指導,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學與教的關系。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飛速發展給傳統作文教育開出了一條新道。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指導,在網絡技術條件下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創建基于網絡技術的開放式的、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是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必由之路。
三、校園網與互聯網的溝通
在這樣的條件下,可以構建開放式的、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表現為學生的學習已經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可以把全國乃至在世界的圖書館的資料提供給學生閱覽,校園網、學校電子圖書館、學生家庭電腦等能夠給學生提供非常優越的自主學習環境,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學習,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引進研究型學習、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并不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大綱設定的任務,更為關鍵的是培養學生收集、分析運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將語文課堂所體現的激情延續到課外。而互聯網便捷性、交互性、超時空性以及對于資源共享性的特點,無疑正好適合于語文這種研究型的學習。因此,語文學科自身的發展需要研究型的學習方式,更是需要借助網絡的力量。信息相互便捷傳遞的校園網絡平臺使學生、老師可以通過上網聊天、發電子郵件建立論壇等形式對語文教與學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交流探討,實現互動式交流,建立開放、多樣、有序的課程體系。特別是在寫作教學上教學方式應該本著根據學習內容和目標的不同,采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現代化的學習手段,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主動、富有個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