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范文

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

第1篇: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電子技術

《電子技術基礎》屬于電學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其理論和實踐性都較強,對于學習基礎比較薄弱而且厭學現(xiàn)象較嚴重的中職電子信息類學生來說,其理論枯燥乏味,學習沒有積極性,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的結合,能把教學內容以一種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因此,科學合理地設計和組織好多媒體教學活動是獲得理想的講課效果的關鍵問題。

一、課程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

1.利用多媒體課件突破教學難關

《電子技術基礎》和其他學科一樣,在教學每一章節(jié)都有若干個知識點需要學生掌握,在掌握知識點的過程中又會遇到一系列的困難,這些困難就是我們常說的教學難點。電工基礎的許多概念和原理是比較抽象的,有些現(xiàn)象在傳統(tǒng)實驗中也是無法展示的,所以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對初學者來說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難點。

例如,在講解二極管的特性這部分內容時,其教學難點就是“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利用多媒體課件用Flas模擬實驗的方法觀察實驗電路(如圖1所示)中小燈泡的亮和不亮,分析二極管的導通和截止情況。利用視覺效果為學生提供一種虛擬試驗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循序漸進的思維過程,可以比較容易地解決這一教學難點。

2.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實踐證明,興趣是誘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注意力的重要因素。而對于這門課程,學生普遍反映“難學”。“難”是因為學時少,而內容涵蓋量多,書中的有些概念、原理太抽象,較難理解和掌握,并且這門課涉及物理、計算機等多方面知識,這樣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因此,真正掌握這門課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因為它可以通過文字、圖像、色彩、聲音等對學生進行多樣化刺激和誘導,可以通過軟件的優(yōu)勢將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中的現(xiàn)象加以形象描述,來調動學生的大腦神經運轉,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

3.運用多媒體教學,拓寬學生視野

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不僅拓寬學生的求知領域,而且拓寬了學生的求知視野,學生學習不僅有廣度也有深度,既發(fā)展形象思維,也發(fā)展抽象思維,學習也變得更輕松,更有興趣。例如:在“555定時器應用”一節(jié),結合教材上的例子,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形象地把利用單穩(wěn)態(tài)電路所制作的聲、光控電子開關對樓道路燈進行控制的現(xiàn)象、情景等進行逼真地演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提出生活中的實例,啟發(fā)學生設計線路,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帶著一種好奇心,頭腦中不時產生一連串的問號,這時,教師可以邊演示、邊提問、邊解答,把抽象的電理論變得具體、生動,使學生在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中,深深感受到學習有趣,學習有用。

4.突破課堂的局限性,把實驗室搬進教室

在電子技術的教學中引進EWB軟件可以看到電路工作的實際效果,測量電路的有關參數(sh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電路的認識和理解。例如,在整流電路一節(jié)的教學中(電路圖如圖2),直觀地觀察輸入交流電的正弦波形和輸出脈動直流電的波形有利于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這就需要使用示波器觀察交流電波形,而示波器的價格相對比較昂貴,大量購買花費較大。學生使用不當很容易損壞,我們利用EWB軟件中的雙蹤示波器就可以輕易解決這個問題,觀察到各種波形(輸入輸出波形如圖3)。利用EWB軟件對電路進行仿真,甚至可以讓學生自己在計算機上進行EWB軟件的操作,在EWB軟件的示波器上能夠看到各測試點的波形,并可以讀出波形的參數(shù),這樣學生既看到了動態(tài)的波形變化,增加了對交流電波形的理解,形象直觀地理解了整流電路的工作過程,從而收到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電子技術基礎》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件主宰課堂

在使用PPT時,單一的鼠標操作使得教師被限制在課件平臺的工作區(qū)域內,相對的活動范圍也受到了限制,同時也使教師無法生動地表現(xiàn)原有的肢體語言和自由思維發(fā)揮帶給學生擴展知識的機會。

2.信息超量,抑制學生思維

由于多媒體教學具有課前制作,投影方便,轉換迅速的特點,容易造成內容偏多的傾向。如對于反饋類型判斷部分的講解,采用幻燈片進行分析,雖然可以省去教學中書寫大量電路圖的麻煩,但是可能造成學生目不暇接的情況,使其對授課的內容一知半解。

三、解決多媒體教學問題的對策

1.根據(jù)課程要求制作運用課件

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應當根據(jù)教學內容的性質和特點來積極準備,做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例如我們通過動畫演示模塊來形象闡述PN結的形成、晶體管和場效應管內部載流子運動過程及電流分配關系等較為抽象的教學內容,既使學生易于理解,又縮短了講授時間,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信息控制合適

以學生知識接受的速度為依據(jù),控制教師的課堂信息輸入量,以避免學生對知識“食而不化”,變換教學形式,控制教學節(jié)奏,防止學生因過于疲勞而降低對知識的吸收效率。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注意采用諸如課堂復習、課堂提問、小專題討論、例題訓練與講解等多種教學形式,既有效控制了課堂信息輸入量和教學節(jié)奏,又加強了師生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

3.傳統(tǒng)教學與媒體教學相結合

采用多媒體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語言加板書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克服了單一多媒體教學存在的不足。對于復雜公式和分析過程的推導,盡量使用板書形式,將板書的時間留給學生思考公式推導過程;對于語言教學部分,首先要建立在教師認真?zhèn)湔n的前提下,對重點內容的精確把握,從而較好地控制多媒體放映的進度,對于重要概念,定義要反復地重復加深學生印象;PPT中展示的圖例、表格、動畫、視頻等,教師應該帶著學生一起看,邊看邊解釋“為什么”;對于重點問題應該停留足夠的時間,至少半分鐘以上,給學生留有時間進行消化知識和跟上教師的授課進程;另外可以加入一定語言和板書教學的習題,通過對學生學習中遺留問題的解決,作為對前述教學過程的一個很好補充。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先進性與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有機地融為一體,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將電工與電子技術教學中抽象的問題具體化,靜止的問題動態(tài)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就能達到優(yōu)化教學的目的,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4.EWB仿真軟件與實際電路相結合

在電子技術的教學中引進EWB軟件可以看到電路工作的實際效果,但是實際電路中的工作和仿真軟件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經常使用仿真軟件會使學生脫離實際。應該做完仿真后再用實際搭建的電路進行驗證,把實際結果和仿真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存在誤差的原因,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使教學內容真正的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在我們看到了多媒體技術在《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的優(yōu)勢的同時,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相應地暴露出來,出現(xiàn)了問題就要解決,不是為了否定它的存在,而是為了不斷地改進它、完善它。只要努力克服多媒體教學中的問題,多媒體教學將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任明煒.“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教學.中國電力教育,2009(8).

[2]冷芳.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多媒體課件教學探討[B].遼寧高職學報,2007(10).

[3]英衛(wèi)峰,霍雅琴.多媒體教學的認識誤區(qū)與改進措施.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5).

第2篇: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物理;應用;效果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設置情境可激發(fā)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我國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的力量是巨大的。作為教師要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中的興趣因素和藝術魅力,而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使學生看到圖文并茂、視聽一體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閱讀教學內容,也可以從中聽取與課堂教學相關聯(lián)的聲音信息,觀看實驗過程以及原理。這種新的信息形式改變了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產生學習的興趣與樂趣,主動、及時地獲取信息,激發(fā)表達欲望,從而形成師生互動,而不再是課堂教學的被動接受者。如在講解“機械能的相互轉化”這一章節(jié)時,利用Flash課件,使學生能夠聽到水流聲,能夠感受到氣勢磅礴的長江、黃河所產生巨大的能量帶動水輪機轉動而發(fā)電的情景,使沒有見過大型水電站的學生也能認識到水電站的運轉過程。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不但讓學生形象的理解了機械能的相互轉化的水力發(fā)電原理,也讓學生很好感受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可見,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豐富多彩的聲、光、電等各種信息,使得課堂變得絢麗多彩,大大優(yōu)化了教學氛圍,使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環(huán)境變得豐富而生動,學生置身于這樣一個合諧的教學情境,學習興趣將得到極大的提高。使課堂教學的綜合性、實踐性、趣味性、應用性得到進一步加強,從而使學生學習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發(fā)揮物理演示實驗的作用,優(yōu)化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物理知識、物理規(guī)律來源于生活實踐,學習物理離不開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豐富多彩有趣生動的物理實驗,讓學生分析、歸納物理概念及規(guī)律,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但由于受到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如可視性不強的實驗,抽象物理現(xiàn)象,實驗效果不如人意,而通過多媒體技術可模擬完成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難以操作的物理實驗,可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如:電流的形成,電磁感應,失重狀態(tài)等,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再現(xiàn)模擬,是教師用敘述、掛圖等傳統(tǒng)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突破課堂教學難點:

由于多媒體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空的約束,多媒體課件將教學內容所涉及的事物、現(xiàn)象、過程,借助于大量的圖片、動畫和影像資料再現(xiàn)于課堂,它不僅能展示文字、圖片、圖像聲音于一體,將學生帶進形象生動、色彩繽紛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多感官接受刺激,發(fā)展思維能力,還能拓展學生的空間概念,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認識難度,變難為易,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幫助學生從形象思維順得地過渡到抽象思維,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同時多媒體教學還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延伸和拓寬教學時空,通過圖像、聲音、色彩和動畫,傳遞教學信息,解決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造成的教學難點,例如:電流的形成、電磁感應、浮力的產生、演示古代的水輪機、鈾核的裂變、日食、月食的形成過程等。使學習內容變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使本來難以接受的知識,從感性上也得到了認可,從而化解了教學難點,培養(yǎng)并發(fā)展了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介紹船閘是利用小道理解決大問題時,課本畫了船經過船閘從上游駛往下游過程中四幅插圖,也可用動畫、設計、演示閥門打開,船隨水位下降而下降及船運動的效果。利用計算機可反復操作,使學生認識其過程,同時還可以利用它的某一時刻的靜止畫面來解釋,教學中的難點于是得以突破。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擴大教學容量

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傳授內容時,教師需要在黑板上寫板書、畫圖,費時又耗力。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只須把所要的內容進行加工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上按照教學程序把圖、文呈現(xiàn)出來,既清晰又規(guī)范,節(jié)省了課堂板書的時間,加大了課堂傳遞的信息容量。多媒體教學速率明顯加快,教學環(huán)節(jié)和信息變換頻繁,學生就必須快速反應,好的學習習慣隨之而來。

例如,復習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死記硬背固然不行,重新利用光具座實驗也費時費力,而且效果還不如人意。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模擬實驗,演示物距從無窮遠至小于焦距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變化的情況,整個模擬實驗過程流暢、直觀、明了,從而使學生對該實驗重新有了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

再如,在學習“歐姆定律”一章時,由于所涉及的物理量、儀器、實驗特別多,因而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同時歐姆定律是電流的基本定律,它是整個電學基礎,因而它與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成了初中物理重點。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這一實驗把本單元中的物理量、儀器、儀表及規(guī)律綜合在一起,因此是本實驗單元也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重點實驗。面對容量大、難度、要求高,為了增加學生直觀性,加深學生對電路的理解,我們將這一章內容制成多媒體課件。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電流和分壓作用及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實驗通過現(xiàn)成課件的精彩呈現(xiàn),使學習變得更加生動、直觀,易于接受。

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僅僅是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一種手段,而教師是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和管理者,又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教學過程應體現(xiàn)對物理問題的探索、師生共同討論的合作性和學生思維的自主性。這個過程不只是傳授知識,還有方法的啟示和能力的培養(yǎng)、師生思想感情的交流、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不是任何現(xiàn)代化手段所能代替的,因此,在教學中應深入研究教學媒體的基本性質及各種媒體的特殊性質,根據(jù)需要選擇和有效應用媒體,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第3篇: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范文

【關鍵詞】教師多媒體技術應用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把文本、圖形、形象、視頻圖像、動畫和聲言等運載信息的媒體集成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的一種信息技術。現(xiàn)在多媒體教學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各門基礎學科,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隨著它的發(fā)展和普及,多媒體已被廣泛運用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實踐中,顯現(xiàn)出鮮明的教學特點:教學情景形象生動,教學內容豐富多樣,交互方式生動等等,這一技術的有效運用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但是,在多媒體廣泛運用于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它們影響和制約著教學效果。

一、 避免把多媒體課件變成展示課

無論那一種多媒體形式,只有在教學中切實起到了其它媒體無法替代、舉足輕重的作用,使教師和學生親身感受到其教學應用的優(yōu)越性、實用性、科學性和先進性,才能認定此種媒體形式在教學中的存在價值。新課程改革以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現(xiàn)代教學的重要原則。然而在多媒體的教學中,許多教師開始變相地重蹈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方面,教師對多媒體的使用以全盤代替教學的方式取代了多媒體的輔助角色。教師將一堂課中所要講述的內容全部地制成課件,在課堂上剩下的任務就是播放課件和簡單的介紹,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與教學主體――學生的相互交流。而課件的播放也同樣地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一節(jié)課下來,最為吸引學生的不是課堂內容,而是大屏幕中連續(xù)滾動的文字、圖片。教師的原意在于給學生提供完整的信息,可到了課堂,學生應接不暇,一節(jié)課下來,覺得教學內容豐富,筆記也填滿了文章的行列間距,但問一問學生,卻發(fā)現(xiàn)學生說不出所以然。他們在如此“充實”的一節(jié)課中,完全沒有時間思考,只忙于記筆記,這樣的結果徹底違背了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初衷。另一方面,教師課件中的信息量過大也導致了教師快速的教學進度。一些教師對自身的多媒體課件熟悉,講起內容來語速很快,而對于學生則常常是走馬觀花,對教師談及的知識還未理解,對屏幕上的內容還未讀完,頁面早已過去,甚至連做筆記的時間都沒有,久而久之學生便會產生對多媒體教學的倦怠情緒。

二、 多從學生角度考慮,合理地選用課件

一份高質量的教學課件并非一兩天便可輕易完成的。教師如果真正想以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來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就必須花費近乎兩倍的備課時間:備課及制作課件(其中包括相關圖片,視頻等的搜索)。再者,就算是自己完成的課件,可能也會因教師自身制作水平的局限性而影響課件的質量。這樣的課件,學生的興趣自然也就不高。而更多的情況是,教師利用網上資源,或是教材中免費贈送的課件,這些課件暫且不說它的質量如何,不說它的教學內容是否完整,單從教學的方式看,就有可能與教師本身的教學方法與進度有很大差異。因為課件是已經制作好的,并非適應于每一個使用它的教師,也并非適應任何一個班級的學生。而有些教師是以課件為主,舍棄自己原先設置的教學方式與進度,被課件牽著鼻子走,這樣,教學的效果便顯而易見。

三、按照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在教學中起到的是輔的作用,而不能取代教師的主導性,也不能取代學生的主體性。教學的過程需要教師的組織,引導學生的思考,也需要學生的配合,是一個“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因為多媒體課件事先就已制作完成,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只需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順序進行教學,這樣,學生在學習的自主性與多樣性就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以多媒體代替自身的講授,把自己僅僅當作計算機的操作員,而應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者”。所以,教師應根據(jù)教材的特點,依據(jù)各班學生的特點,確定教學的方式。多媒體的使用和教學的內容,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在以教學為目的,以宗旨為指導的前提下適當?shù)厥褂谩?/p>

四、課件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第4篇: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范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us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nursing teaching role. Method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computer-aided teaching practice. Results: Summari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nursing teaching applications. Advantages: Shortened the distance between students’ enthusiasm in active learning and highlight teaching points, solved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 difficulties;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adequate: one-sided pursuit of animation leads to teaching effectiveness; vulnerable to Man Tangguan;face to face opportunities with the students was decreased; the quality of courseware was difficult to standardize. Conclusion: Only a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can maximize its effect.

關鍵詞: 護理學基礎教學;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

Key words: nursing teaching;teaching methods;Multimedia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G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1-0240-02

0引言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模式也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由原來的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階段轉變?yōu)橐圆∪藶橹行牡恼w護理階段,護理教育為適應護理模式的轉變,必須突破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幾年來我校在基礎護理教學中開展多媒體教學,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質量,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為實現(xiàn)護理教育現(xiàn)代化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現(xiàn)談談筆者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的幾點體會。

1多媒體教學在基礎護理教學中的作用

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感染力強使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能引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和注意,為掌握知識,培養(yǎng)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1.1 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多媒體技術可以把圖像、文字、聲音、動畫等結合于一體,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生動逼真的學習環(huán)境[2]。基礎護理學中操作內容很多,靠教師理論講解和示教,學生感到抽象難懂,沒有興趣。而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同其他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收到了好的效果。如《基礎護理學》前后兩章中我們插播《護士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電視教材,使教學變得直觀、形象、生動,把護士的思想意識、儀表態(tài)度,言談舉止等方面的要求,通過圖像清晰地表現(xiàn)出來,使抽象的規(guī)范條款能夠在對熒屏美的欣賞和感受中被接受,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突出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基礎護理學》中有些內容如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和注射原則等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主要靠死記硬背。雖然有去臨床見習的機會,但由于受時間、場所和條件的限制,易停留在形式上。現(xiàn)在教師將幻燈教材和電視教材運用到教學中,同學們不但可以不受時間、場所和條件的限制進行學習,而且能較全面地體會書本上的知識,學得生動深刻,很受同學歡迎。

1.3 縮短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多媒體教學可以將臨床的實際護理操作、護士與患者的溝通交流、操作后患者的感受直觀地展現(xiàn)在同學面前,提供了大量具體的臨床信息;對教學中難度大、枯燥、抽象、實體操作仿真性差的內容,都可以通過教學課件中逼真的實物圖像、三維動畫模擬演示等,使學生很快地將理論聯(lián)系實際,獲得感性經驗[1]。如在留置導尿術中,涉及患者的隱私時患者的心理反應、導尿時患者的痛苦表情、導尿后集尿袋的放置及預防感染的護理措施,這些都屬于很抽象而且實體操作仿真性差的內容,我們將在醫(yī)院完成整個操作的過程錄像導入計算機,然后在真實直觀地再現(xiàn)出來,使課堂上難以表達的重點內容真實、直觀地再現(xiàn)出來[4]。

2存在的問題

2.1 片面追求動畫效果,影響教學效果多媒體的優(yōu)勢是可以將幻燈片、圖片、實物、模型等集成到課件中,根據(jù)需要靈活展示,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生動性和便捷性,提高了授課效果,但這些內容并非越多越好。我們觀察到有些教師卻一味地追求動畫效果,實際上適得其反,會分散其注意力,影響教學效果。

2.2 容易出現(xiàn)滿堂灌應用多媒體技術后,擴大了教學信息量,學生沒有思考接納和記筆記的時間,應接不暇,囫圇吞棗。即使再生動的圖片聲音,也會造成視覺、大腦疲勞,授課效果可想而知。

2.3 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減少課堂上的師生交流是教師掌握學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基礎,是教師把握課堂授課節(jié)奏、臨場授課效果的基礎[1]。使用多媒體后需要教師操縱演示進度,教師被局限于電腦前控制鼠標,過多地注視顯示器,與學生眼神交流相對減少。這樣,一方面不易及時了解學生的反應,另一方面學生的注意力因缺少與教師的交流,降低了學習興趣。

2.4 教學課件的質量難以統(tǒng)一規(guī)范多媒體課件多由任課教師自己制作,而教師的計算機水平又參差不齊,對授課內容的理解掌握程度也不同,再加上教學經驗多少的不同,使得教學質量好壞不一,難以統(tǒng)一規(guī)范,所以會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5]。

3對策

3.1 提高對多媒體教學意義的認識,重視多媒體教學活動有些教師缺乏對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正確認識,對多媒體教學活動不重視,這是不對的。有關報道說,一個人通過視覺所能掌握的知識占總知識量的15%,通過聽覺獲得的占20%,而同時利用視覺和聽覺所掌握的知識可達70%,而多媒體教材正好符合這一點,使學習效率得到很快的提高。

3.2 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做好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進行多媒體教學活動時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即使再好的多媒體教學也只有融合在教師全部教學活動之中,才能充分發(fā)揮其作用。教師要掌握好時間,應做到簡短、精煉、恰當、高效,以免使生動有趣的視教變得乏味而影響教學質量。

3.3 利用重播糾正學生操作中存在的偏差我們在每項操作練習后應適當進行測評考試,對存在的問題可利用重播錄像、教師講解加以糾正,以利于學生達標。例如鋪床法,實踐課教師做完示教后,再插播錄像,對重點難點分解處理,學生更容易掌握。

參考文獻:

[1]謝虹,徐淑秀,孫雪芹等.探討護理多媒體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上海護理,2005,3(21):65-66.

[2]王維治,矯毓娟,于永發(fā)等.多媒體網絡教學勢在必行[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1,9(3):150-151.

[3]薛桂蛾.多媒體在《社區(qū)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5,7(20):8-9.

第5篇: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范文

在設計制作課件時要“精”。內容決定形式,課件質量的好壞,取決于課件所涵蓋的知識深度和廣度是否恰當,呈現(xiàn)順序是否合乎邏輯,是否具有可讀性,難易程度是否適中等。因此,設計多媒體課件時首先找準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然后考慮如何選擇恰當?shù)慕虒W素材,如何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教學過程呈現(xiàn),當然課件設計的本身不能忽視。

運用多媒體要有度。通常有三個時機可供選擇:一是插播教學。根據(jù)教學的重點、難點,抓住有利時機插入多媒體教學,把抽象內容融于直觀之中,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適用于英語教學;二是全程教學。課堂上,播放多媒體教學課件。一般是經過剪輯的英語影片、歌曲和圖文,內容簡單、難度小,適用于英語欣賞;三是課外教學,學生自學。此類多媒體課件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具有靈活性和可操作性。

在七年級下冊Unit 6 Where are the Jazz CDs? Section A 的教學設計中,面對教學重點:五種類型的音樂與在室內詢問地點,我試著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從中體驗到了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能夠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交際能力;活化英語教學內容,強化學生的記憶保持率;激發(fā)興趣,提高英語教學效率;進行個別化教學,實現(xiàn)因材施教;進行自由會訪,提高學生總結能力。下面從教學設計與教學過程談談這些作用。

1.在新課導入方面。新課導入是教師進行新課教學的“突破口”,是課堂任務能否完成,教學目的能否實現(xiàn)的關鍵。我設計的思路為:首先出示一幅記者采訪的畫面,字幕“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 我說:“I have a dream, I want to be a reporter. Let me suppose I am a reporter, I will make an interview. 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 演示記者采訪的樣子,并把話筒給學生們去采訪;當有學生答到最喜歡的科目是音樂時,請她(他)為大家唱一首歌,學生們邊聽邊鼓掌,大家興趣盎然,然后順勢說:“Do you like music?” 學生們齊答:“Yes, I do.”自然過渡到音樂。導入新穎、自然、不露痕跡,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了學生初步交際能力。

2.在新課講述過程中,重點之一是五種類型的音樂。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藝術,能夠啟發(fā)人的想象力,將聽覺語言藝術移植到以語言學習為主的英語課程,能夠使學生更快地進入到新課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用多種知覺去體會課文的語言特點,我設計的思路與教學過程為:欣賞一段音樂后,將音樂名稱留在屏幕上,教幾遍這種音樂,再請一橫排、一豎排或一斜排的學生來說,用多種不同的方式來表揚做得好的學生,極大地培植了大多數(shù)學生參與活動及受表揚的期望。課堂秩序井然,師生關系和諧。優(yōu)美、恬靜的音樂把學生帶到了一個心醉神搖的情境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fā)。教完單個音樂名稱后再請小老師教大家讀幾遍,增加了學生互相學習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同時強化學生的記憶保持率與思維的完整性。學生在學習中積極參與思維,主動參與記憶,極大地提高記憶的準確率和保持率,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新課講敘過程中,重點之二是室內詢問地點。我在原有室外詢問地點的基礎上設計了動畫,由一個卡通人物演示go upstairs/ go downstairs.我首先出示一幅體育老師的畫面并將哨子掛在胸前,自己上樓梯并邊說邊做go upstairs, 再下樓邊說邊做go downstairs.待學生們理解后再加go straight/ turn left/turn right/再請一隊同學上臺,按我的指令做動作。這樣將教學內容變成現(xiàn)實的活動,可操作性強,學生們樂于參與,理解起來容易。形象生動的卡通片,學生們喜聞樂見。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使這一內容迎刃而解,它的參與賦予教學鮮活的生命和無窮的趣味,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在內容的鞏固練習上,我設計了一組明星的照片并由這些明星開口說:“My favorite music is …music. Where is … music?” 再由學生們回答。看到自己喜歡的明星出現(xiàn)在課堂上,學生們忍俊不禁,笑容洋溢在臉上,回答總是聲音響亮。 再由學生們自己說:“My favorite music is ... music. It is ...” 最后學生們猜我最喜歡的音樂與地點,猜好朋友最喜歡的音樂與地點。學生們在活動、游戲中鞏固了知識,提高了學習興趣。

第6篇: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范文

數(shù)控加工基礎這門課程專業(yè)性很強,其中很多知識很難單純用語言描述來達到預期效果。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中職生來說,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筆者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高效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幾點心得總結如下。

一、制作優(yōu)秀的多媒體課件,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PPT課件制作,不能只是簡單展示要講授的內容,而是要經過精心設計,把枯燥的課本內容用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讓它為教學所用。在嚴謹?shù)乜茖W表達的同時,積極運用對學生有啟示作用的效果,特別注意發(fā)揮PPT自身所帶的動畫功能,提升課件質量與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認為,數(shù)控加工基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文字

(1)多媒體課件的文字要簡潔,一定要經過教師細細推敲,文字數(shù)量要合適,突出重點難點,不要把書上整篇的文字都放上去,否則密密麻麻,就像在閱讀電子書一樣,起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理解教學的核心內容,有效地選取內容在PPT上進行表達。對于確實需要較多文字來闡述的內容,可以采用分項分點、加編號或項目號,演示時逐點播放的方法,這樣更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文字要逐步引入。一張幻燈片上的文字內容,不要一放映幻燈片,就一下子全部顯示出來。讓文字隨著講課的過程,逐步引入,這樣有利于啟發(fā)學生思考問題,而且上課精神不集中的學生也可以隨時清楚教師講到了哪一部分,容易引起學生注意。

在數(shù)控加工基礎課程教學中,大部分內容是講零件加工程序的編制,而程序指令是一行一行的。筆者在制作課件時,從不將一個零件加工的所有指令直接一次性顯示在屏幕上,而是逐行逐行顯示,每講到一處編程軌跡,講到一段加工路線,便給出一行或幾行指令。學生即使是注意力分散了,回過神來,也照常可以清楚講到哪一部分了,而認真聽課的學生則更加明白各道工序加工所對應的指令,并且在講完一道工序后,會積極思考如何編制下一道工序的程序指令。

(3)文字的字體、字號要合適。文字的字體要醒目,一般宜采用宋體、黑體。筆者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一般選用宋體文字并加粗顯示,文字的字號要盡量大些,不要太小,一般標題用32號以上,正文用28或24號。對于那些突出的重點和難點,要用不同的字體、字號和不同的顏色來標示或加著重號,以引起學生注意。

2.圖片

在數(shù)控加工基礎課程教學中,制作課件所需的圖片大部分都是零件圖。筆者認為零件圖畢竟屬于工程圖樣,圖片顏色可以略微單調一些,要避免過于鮮艷、過于花哨、過于吸引人眼球,因為這樣很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要保證圖片一定要清晰,數(shù)值一定要清楚,尺寸和形位公差正確。筆者在教學中,會把書上的例題用AutoCAD或者CAXA電子圖板重新繪制,把圖框和標題欄加上去。使學生看到的圖樣是一張張完整的零件圖,與將來去車間實訓拿到的零件圖樣格式一致,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緊密聯(lián)系,這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畫圖的好習慣。

3.動畫

數(shù)控加工基礎課程教學中,大部分內容是編制加工程序對工件進行切削加工。如果教師枯燥地對著一張零件圖講授如何編制加工程序,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基本沒什么學習興趣。但是,如果將零件的切削加工過程轉化成動畫的形式,學生就會很清楚,一條或幾條指令執(zhí)行下去會在工件上切削出怎樣的輪廓形狀。他們就會比較感興趣,學習主動性明顯會增強。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會使用一些動畫,在講完一條或幾條指令后,播放相應的動畫,展示程序指令的執(zhí)行過程,整個動畫圍繞著切削加工的過程來進行。此外,動畫演示最大的好處還在于它可以循環(huán)播放,播放一次后,學生不明白,還可以多次播放,直到學生明白為止,運用此方法明顯感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良好。

在設計動畫時要注意:動畫設計要緊緊圍繞所講授的內容來進行,在符合這個原則的基礎上,藝術性、新穎性越高越好,但是,要刪除可能分散學生注意力的無意義效果,不要做那些與授課內容無關的動態(tài)效果。比如有些課件上,會看到一個類似圖標的東西在動來動去,而實際上這個東西與教學內容完全無關。這樣會使學生無心聽課,總是盯著那些沒有什么意義的動畫,嚴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視頻

在數(shù)控加工基礎課程教學中,拍攝與零件圖相應的切削加工視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筆者在教學中,會對應書上的每一個例題,去實習車間做一次切削加工,邊說教邊操作,并把視頻錄制下來,把它插入到幻燈片中,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感受實際加工的氛圍。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路,提高教學質量

1.利用“氈尖筆”功能,在零件圖上突出顯示加工路線

充分利用PPT的“指針選項”功能。在PPT軟件放映模式下,右擊鼠標可以打開快捷菜單,選擇“指針選項”,在這個“指針選項”里,包括:“圓珠筆”“氈尖筆”“熒光筆”。筆者在講授數(shù)控加工基礎課程時,在講授加工路線時,給出一條指令,講這條指令時,會對應地在零件圖上用“氈尖筆”畫出加工路線。這樣學生會很清楚每條程序指令所切削加工的是零件圖上的哪部分。

2.利用數(shù)控仿真軟件,糾正學生常見的編程錯誤,杜絕學生抄襲作業(yè)的現(xiàn)象

仿真軟件是很好的實體加工模擬軟件。在生產中,經常是先用仿真軟件模擬成功后,才到機床上試切并加工,這可以有效地避免撞刀等事故。筆者主要運用數(shù)控仿真軟件來進行課堂練習,這種方法有兩大好處。

(1)數(shù)控加工基礎這門課的很多作業(yè)都是編程題,學生把編寫的程序寫在作業(yè)本上,教師批改作業(yè)相當辛苦,而學生對一些細節(jié)問題卻并不太在意,比如在小數(shù)點編程時,經常有學生漏掉小數(shù)點。

對于數(shù)字的輸入,有些系統(tǒng)可省略小數(shù)點,有些系統(tǒng)則可通過系統(tǒng)參數(shù)來設定是否可以省略小數(shù)點,大部分系統(tǒng)小數(shù)點不可省略。所以,在進行數(shù)控編程時,不管哪種系統(tǒng),為了保證程序的正確性,最好不要省略小數(shù)點的輸入。

在應用小數(shù)點編程時,數(shù)字后面可以寫“.0”,如X50.0,也可以直接寫“.”如X50.。若忽略了小數(shù)點,則指令值將變?yōu)樵瓉淼?/1000,此時若加工,會造成事故。

而學生寫在作業(yè)本上的程序指令,卻經常漏掉小數(shù)點,這樣一旦養(yǎng)成這樣不好的書寫習慣,如果在不可以省略小數(shù)點的系統(tǒng)的機床上實操,忘了輸入,后果相當嚴重。

如果用數(shù)控仿真軟件來做作業(yè),就如同在機床數(shù)控系統(tǒng)控制面板上,用MDI鍵盤輸入數(shù)值一樣,學生就不容易漏掉小數(shù)點。這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編程習慣,為其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編程員打下良好的基礎。

(2)對于基礎薄弱的中職學生來說,學習數(shù)控加工基礎這門課并不是特別容易,手工編程題目需要認真去計算各點坐標,并制定加工路線,進行程序編制。編程作業(yè)如果是寫在作業(yè)本上的書面作業(yè),容易出現(xiàn)抄襲的情況,這樣完全達不到做編程作業(yè)的目的,而且有些學生字跡不夠工整,抄得一塌糊涂。這樣做作業(yè),沒有太大意義。筆者申請使用機房,用數(shù)控仿真軟件做作業(yè),每人一臺電腦,每個學生自己獨自完成一次作業(yè),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學生利用局域網復制別人的作業(yè)。雖然有些學生不能完全編寫出一個零件的加工程序,但總能編寫幾行,長此以往,積少成多,也能編寫一些簡單的程序,這樣才能通過完成作業(yè)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效果。

三、把握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可以構建和諧課堂,營造“教”和“學”互相促進的課堂氛圍

1.教師不應一味地講課,應要求學生適當?shù)刈龊谜n堂筆記

教師在講授過程中,要適當?shù)乜刂芇PT的演示速度,誘導學生有效記錄,強調適當記筆記的重要性。當然,筆記內容不能過多,如果全篇都是文字,學生不會去記。教師要把內容按層次展開,要求學生把重點內容寫一遍,這樣學生可以加深印象,鞏固所學知識。

筆者在數(shù)控加工基礎課程教學中,就要求學生對所講到指令的指令格式記筆記,以加深印象,牢固掌握各條指令的指令格式,為編程打下扎實的基礎。

2.教師不應只是PPT放映員,要適時注意師生互動

上課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不能僅僅站在桌子邊或坐在椅子上,手不離鼠標,直接守著電腦放PPT,這樣教師和學生無法進行師生互動,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筆者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時,會適時地運用遙控翻頁激光筆,確實需要用鼠標的時候用鼠標,在不是必須用鼠標的情況下,運用遙控翻頁激光筆,就可以在教室里走動,和學生互動,而不只是守在電腦邊上做一名PPT放映員。師生互動的課堂,可以更加有效地交流和討論一些所學的知識,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

第7篇: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范文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教學過程,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a

代教學方法的特點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全面提高各種能力,使每個學生獲得充分的、全面的發(fā)展,從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本位主義,唯課本主義的刻板模式。多媒體的應用極大地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關系,尤其是改變老師的滿堂灌和學生的被動聽的填鴨式教學。通過微機多媒體的硬件和軟件的不斷更新及開發(fā),不斷地給學生以新的環(huán)境,也就不斷地強化了教學過程中的“刺激──反應”;同時也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發(fā)現(xiàn)式的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動手操作,自己參與并發(fā)現(xiàn)新事物、新知識,成為課堂的主人。例如,我在教學中事先把許多與生活有關的數(shù)學知識做好儲存于U盤中,在講解有關內容時,實時地把它們給出,讓學生共享,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活躍現(xiàn)了課堂氣氛,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的內部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自以為把教學內容講得十分的精細,因而會出現(xiàn)教師“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對這樣的教學方式下的教學內容何來興趣呢?對學生而言,沒有興趣的學習就變成了學生的一種負擔,一種消極的壓迫式的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光、聲、影、色等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直觀、形象、生動地感受知識的形成,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三、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

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有效繼承現(xiàn)有數(shù)學知識,更在于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在于培養(yǎng)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運用數(shù)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創(chuàng)造力、直覺和靈活性;在于使學生在數(shù)學能力上樹立自信心,深入探索數(shù)學知識的寶藏。如果能把學習內容寓于游戲、競爭之中,就能幫助他們從厭倦的情緒中解放出來,喚起他們主動參與練習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充分利用計算機具有玩游戲這一特點,讓學生在游戲中開發(fā)智力,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喚起學生興味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心向。把枯燥乏味的計算練習變成豐富多彩的游戲與競爭活動,學生興趣濃、情緒高、思維活、反應快,在“玩”、“樂”中獲取知識,體驗新知。解決許多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不能夠解決或不能很好解決的問題。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教與學的觀念,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與個性的培養(yǎng)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

四、巧用動畫,突破教學重、難點

突破教學重、難點是一堂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一節(jié)課成敗的關鍵。初中生的數(shù)學思維正處于過渡階段,即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利用多媒體提供豐富的視覺、聽覺和動態(tài)演示過程,降低了抽象思維坡度,能把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轉化為直觀內容,突破教學重、難點。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在九年級《圓和圓的位置關系》一節(jié)教學中,兩圓半徑與圓心距在不同位置下的關系,可以將兩圓分別設置成紅、藍兩色,造成鮮明的視覺效果;同時,將大、小圓分別設置為定圓和動圓,兩圓外離時小圓向大圓運動插入聲音:我來啦!當兩圓有一個和兩個公共點時分別插入一聲和兩聲金屬撞擊聲當,當小圓進入大圓內時插入聲音:噢!噢!我進來啦!同時用《幾何畫板》做成可拖動的圓心使圓移動,并在旁邊顯示出兩圓半徑、圓心距的動態(tài)變化值的課件演示。一方面學生可以動態(tài)觀察兩圓由遠到近的位置變化和公共點的多少,另一方面學生也能從顯示的數(shù)值得出不同位置下兩圓半徑和圓心距的關系,特別是兩圓相交時兩圓半徑和圓心距的關系,以往在粉筆加黑板的條件下,不少同學難以理解R-r

五、用課件展示數(shù)學的魅力

第8篇: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生成性學習;教學模式

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計算機輔助教學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迅速興起、發(fā)展并逐步走進課堂,漸漸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營造出知識、學問來源多樣化的教育情境和學生可參與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

“生成性教學”是教學展開過程中提倡的一種新理念,簡而言之就是“以學定教”,而不是“以教設學”。布魯納認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種發(fā)現(xiàn),教師在學生尋找信息的過程中應充當指導和顧問的角色,而不僅僅是信息的說明者。他率先將皮亞杰等學者的兒童認知發(fā)展理論應用于兒童教育之中,提出“發(fā)現(xiàn)法”,主張用“發(fā)現(xiàn)法”進行教學。“生成性教學”就是在“發(fā)現(xiàn)法”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在“發(fā)現(xiàn)法”的基礎之上,“生成性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張教師除了要當好學生的指導和顧問,注意教學的前期準備,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自主生成,成為學生“生成性問題”的引導者,盡量減弱一切必須聽從教師的作用。這也是我國當前科學教學實驗的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1.關于生成性教學的一些基本特征

與傳統(tǒng)的教學相比較,生成性教學具有以下突出的特點:(1)強調師生雙主體的自主與共同建構。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是教師設計好的、嚴謹規(guī)范的、程序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組合,學生必須按照教師的教學設計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內容,生成性教學則強調師生地位的平等性及個體的主動性,強調合作與交流。(2)體現(xiàn)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促進,貫穿師生的情感與思維的交流。傳統(tǒng)的教學是以教為中心,生成性教學則主要強調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感交融和探究。(3)教師可以獲得教學機制。傳統(tǒng)理論認為教學是“客觀的”、“科學的”執(zhí)行教學目標的過程,而生成性教學則強調好的前期準備是生成性教學的必要條件。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提供有關的“背景性知識”,即聯(lián)系舊知與新知的橋梁,這種橋梁既有依賴于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同時也依賴于教師多樣性的前期準備。如可以是問題式的和查閱、訪問式的,也可以是體驗、合作式的等,由此給學生留有生成性的空間和放開手腳的空間。

在生成性教學中,強調課程要通過教師與學生的行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許學生與教師在“互動”、“對話”中對于課程的“創(chuàng)新”、“生成”、“改造”。 但是,我們也不能教條地看待“生成性”,一味地追求“生成”,因為在我國現(xiàn)代教育畢竟首先是“國家事業(yè)”,必須體現(xiàn)“國家意志”,它要求教育擔負起“引導”、“塑造”的責任,這就必須有一定的前期準備。作為老師應該充分認識生成性教學,在教學的前期準備中應考慮到借助于一些多媒體技術來營造學生生成學習的氛圍。這樣才能不走入生成性教學的一些誤區(qū),也能及時地給學生提供生成的思維空間,讓學生適當?shù)厣伞?/p>

2.多媒體技術在生成性教學中的作用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所提供給學習者的刺激不是單一的,而是對多種感官綜合的刺激,這些對于學生知識的獲取和掌握,都非常重要。多媒體技術使得信息既能聽得見又能看得見,將聲、光、形、色、動等匯集為一體,直接對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產生作用,這種通過多方面感官刺激的方式獲得的信息量比單一的聽老師講課強得多。因為信息和知識是密切相關的,獲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獲取大量的知識,將這種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學生既能聽得到,又能看得到,還可以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對已有知識的保持能將大大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的效果。這說明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不僅有利于學習知識,而且有利于知識獲取后的保持。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用自己的教育智慧,運用合理有效的多媒體技術,注重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文本之間,進行著平等的、多維的對話,這些都是寶貴的生成性資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允許學生個性化語言、情緒的表達,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意見、建議的提出。教師經常能傾聽學生們的心聲,善于發(fā)現(xiàn)各種有價值的資源,給學生質疑、爭論、反駁的機會,加以引導,點撥,讓學生帶著知識、經驗、靈感、思考、興致進課堂,呈現(xiàn)出課堂的豐富性、多變性、復雜性、自主性、創(chuàng)新性。讓整個教學進程洋溢著濃濃的人情味和生活的氣息

3.生成性教學的不足

有位教育專家曾經這樣闡述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之所以成為教學藝術,乃是因為課堂實施中的不可預知性。他的這一論述,為那些熱衷關注追求課堂動態(tài)生成課程的實踐者們提供了很大的理論支持。很多老師也開始關注課堂中的生成性教學,開始注意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生成,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營造了很多精彩有趣的課堂畫面。但同時,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濫用生成,為了引導學生的生成,偏離課本的基礎知識,甚至有的老師為了一味的追求生成而不考慮地隨意地選擇多媒體技術,給學生的生成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不僅忽視了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目標,而且脫離了正確的生成性教學的軌道。筆者覺得我們應該意識到在教學中不是為了生成而生成,多媒體技術并不適用于每一種教學模式,尤其在生成性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尤其重要。學生的生成是一個很敏感的觸發(fā),老師是否能合理選用多媒體對生成性教學的影響很大,很容易給學生帶來誤導,走出教學任務的范圍。為達到生成性教學的最佳狀態(tài),在生成性教學中我們要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因素而慎重選擇多媒體技術。并且注意在教學中出現(xiàn)的那些對學生起積極的、正面作用的和價值高的生成要鼓勵,而那些對學生起消極的、負面作用的和價值低的生成,教師應機智應對,讓學生思維歸隊,回到原有的教學安排上來。

生成性教學方法將會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接受,但是由于一些社會因素,硬件設施條件等因素的影響,生成性教學的實施在目前還不是很廣泛。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這個生成性教學模式,將它的優(yōu)勢在課堂中更好地展現(xiàn)等這些問題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朱秀昌,宋建新.多媒體網絡通信技術及應用.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0,(2).

[2]李學農,丁彥青,溫玲.多媒體教學優(yōu)化設計.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第9篇: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范文

【關鍵詞】初中教育 多媒體技術 改善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084-01

生物是自然科學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其主要內容是展現(xiàn)生命現(xiàn)象、研究生命活動規(guī)律。隨著初中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工具,其技術應用體系已經相當成熟,結合初中生物的教學特點,輔助以多媒體技術,可以極大地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一、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生物教學的意義

多媒體技術的特點是能夠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能夠直接地展示一些不易觀察的現(xiàn)象,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生熱情,拓寬初中生物知識的邊界,延伸課本知識的內涵,突破傳統(tǒng)生活教學的重點及難點。

(1)形象化地展示,將知識簡單化

初中生物知識體系的一些重點及難點內容都是一些抽象及微觀層面的知識,很難依靠傳統(tǒng)的口述、板書的形式對學生詮釋清楚,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生動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內部結構,演示生物的生命活動等,將抽象、微觀的內容生動化、形象化、趣味化處理,使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比如用動畫的形式來展現(xiàn)受精的作用及全過程,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處理,生動有趣地揭示了生物生命規(guī)律及其內在的聯(lián)系。

(2)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興趣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性學習轉變?yōu)橹鲃有詫W習,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多媒體技術將視頻、動畫、圖片、聲音、文字等多種媒體形式融合在一塊,豐富了教學的內容及形式,能夠全方位的刺激學生的各種器官,充分調動學生身體的所有器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分散精力。比如利用動畫的形式慢動作的播放種子萌發(fā)的全過程時,使學生眼、手、腦、耳并用,專心聽課,提高學習效率。

(3)拓寬知識體系,延伸知識邊界

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教學方式單一,大部分時間及精力都浪費在板書抄寫上,與學生的互動性差,教學效率低下,不再適應現(xiàn)階段初中教育新課改中的要求。利用多媒體技術,解放了教師的勞動力,將教師的時間放到更有價值的內容創(chuàng)造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利用多媒體工具可以延伸初中生物知識體系,引導學生不斷觀察,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二、初中生物多媒體教學的誤區(qū)及改善對策

初中生物多媒體教學有被濫用的危險,其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過分地關注形式,忽略了內容創(chuàng)新,顛倒了教學的主次關系,模糊了教學的目標。第二,教學課堂過分依賴多媒體輔助手段,將教學課堂變成了生物知識的演示播放課,學生不能親身操作實驗,對其實驗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無益。第三,多媒體技術成了教師偷懶的工具,教師上課就是放幻燈片,缺少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教學的主體地位依然沒有確立。

為了改善這種教學現(xiàn)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明確多媒體教學的目的

利用多媒體教學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本知識,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在課件的制作環(huán)節(jié)應該注重與教材內容的有機聯(lián)系性,從滿足學生的需求,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發(fā),在課堂教學中實時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合理掌握教學節(jié)奏。

(2)注重多媒體輔助技術與其他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結合

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雖然很大,但無法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手段,應該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應該合理調整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之間的關系,合理配置教師講解、課堂提問、板書抄書與多媒體教學的時間比例。其次,生物學科的實踐性特點很突出,應該創(chuàng)造實驗條件讓學生親自去完成,在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比如:顯微鏡操作方法與使用、植物細胞吸水與失水實驗等。

(3)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輔助技術與教師、學生的交互功能

多媒體教學應該發(fā)揮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教學工具之間的交互功能,多媒體教學應該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提問、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將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以課堂主人的姿態(tài)去學習。其次,在多媒體教學中應該考慮將學生的角色融入在課件中,不能只是被動地為學生播放課件,應該使學生與新媒體、教師互動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參考文獻:

[1]張文蘭.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 2011(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 久草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国产第一亚洲 | 亚洲天堂久久 | 九九51精品国产免费看 | 国产三级黄色片 |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 99j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人与禽的免费一级毛片 |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66 | 欧美精品在欧美一区二区 | 日本特黄特色视频 | 真实国产精品视频国产网 | 99九九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 亚洲综合首页 | 久久性久久性久久久爽 | 99秒拍福利大尺度视频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 | 亚洲三级成人 | 亚洲精品视频专区 | 欧美性活一级视频 | 91视频久久 |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观看 | 欧美黄色一级在线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 99热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色午夜视频免费看 | 成人免费毛片网站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成人久久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播放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2021 | 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毛 | 成年人免费小视频 | 欧美在线乱妇一级毛片 | 成人 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