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中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高中研究性學習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研究性學習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研究性學習方案

第1篇:高中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論文摘要】通過化學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把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和教育理念貫穿于化學實驗之中,增強了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提高,促進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提高了研究課題的質量;同理,研究性學習又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本文針對理論聯系實際,對實踐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所碰到實際問題、操作難度并結合事例等進行探索與總結。

研究性學習是以“培養學生具有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度,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基本目標;以學生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獲得的各種課題或項目設計、作品的設計與制作等為基本的學習載體;以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學習到的科學研究方法、獲得的豐富且多方面的體驗和獲得的科學文化知識為基本內容;以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學習方式開展研究為基本的教學形式的課程。

高中化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化學“以實驗為基礎”的基本特征,挖掘和開發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在指導研究性學習與高中化學實驗中應弄清化學實驗與研究性學習的關系,統一思想認識,提高對研究性學習與化學實驗重要性的認識:

1.通過化學實驗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和技能、體驗和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創新意識、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和活動過程。化學實驗是學生化學學習中能動的實踐活動形式。化學實驗為學生創設了親身參與實踐的情境,具有獲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學實驗的功能和研究性學習的特征決定了化學實驗必然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

2.通過化學實驗作為研究性學習途徑的教學策略

在化學教學中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研究性學習,要充分挖掘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發揮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創設問題情境、驗證假設或猜想等環節中的作用,研究開發研究性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發現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實現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式學習向主動研究性學習的根本轉變。

而化學實驗與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應遵守學生力所能及的原則,不要貪多求大,通過化學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依據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來選擇適當的研究課題。

二、根據我們開展研究性學習實踐,化學課程中的研究性學習主要是以化學知識作為載體 ,其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選擇:

①探索性化學實驗;②開放性的化學問題;③跨學科的綜合性問題;④能體現研究過程的問題;⑤聯系實際的現實問題;⑥現代社會的熱點問題。具體如下:

1.結合化學教學選擇研究課題。當今課改的重要任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適當增加一些探索性實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結合日常生活選擇研究課題。社會生活中的問題無處不在,我們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開始思考,提出問題,并篩選確定研究課題,然后讓學生收集資料、研究實驗方案,通過實驗自主探討、自主學習,極大地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

3.結合當地生產實踐選擇研究課題。我們結合當地經濟建設的實際情況,結合課外活動及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大膽探索、積極創新。譬如圍繞水的問題,可以啟發學生從我縣水的資源、利用、水患、污染、監測、防治等方面去思考,學生積極性高,提出了許多問題,他們調查排污口,參觀自來水廠,監測水的ph及重金屬離子、苯酚等含量,并請來環保局人員共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4.結合化學課外活動選擇研究課題。利用化學課外小實驗、趣味化學實驗、化學小魔術等積極探討化學實驗的設計方案,研究化學實驗的現象、實驗裝置、實驗操作、實驗觀察、實驗記錄、實驗分析和實驗報告。

三、研究性學習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設計實驗方案

教師提出實驗目的 ,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 ,然后師生共同逐個討論 ,尋找多種方案或確定最佳方案。例如 ,在學習實驗室制乙烯這一內容時,先說明乙烯中會混有so2和co2氣體。讓學生設計實驗 ,證明它們的存在。結果學生都知道應先將氣體通過裝有品紅溶液的洗氣瓶 ,看到品紅褪色,證明有so2氣體。但在接下來的檢驗co2存在的操作中 ,意見出現了分歧 ,學生提出了如下方案 :①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②將氣體通過裝有足量的nahco3溶液的洗氣瓶后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渾濁;③將氣體通過裝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氣瓶中 ,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④將氣體通過裝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氣瓶中 ,溶液不褪色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⑤將氣體再一次通過裝有品紅溶液的洗氣瓶中,品紅不褪色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然后師生討論:方案①和③沒有將可能未與品紅溶液反應完全的so2帶入澄清石水中 ,方案不合理 ;方案②雖完全除去了so2氣體,但so2與nahco3溶液反應會產生co2氣體 ,顯然也不合理 ;方案④和⑤既能完全除去so2氣體 ,也不會減少或生成co2氣體 ,且現象明顯,上述兩個方案都合理。

2.改進實驗裝置

教材上有些實驗裝置復雜、實驗費時費藥 ,有些實驗現象不夠明顯 ,還有些實驗環境污染嚴重等等 ,教師可帶領學生對這些實驗進行改進。

3.研究不同反應條件對實驗的影響

學生做了在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實驗后 ,讓他們將上述實驗操作順序顛倒 ,觀察現象 ,并進行解釋。再如用較純凈的鋅粒與稀硫酸反應速度較慢,當在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時 ,反應速度大大加快 ,可讓學生探索原理。

4.開展家庭小實驗活動

家庭小實驗沒有給出藥品、儀器、步驟、現象等 ,靠學生在家中獨立完成 ,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之,通過化學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把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和教育理念貫穿于化學實驗之中,增強了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提高,促進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提高了研究課題的質量;反之,研究性學習又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同時學生在實驗研究中樹立了堅忍不拔、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質,養成了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參考文獻:

[1]化學1、化學2,王祖浩 主編,2007, 江蘇教育出版社。

第2篇:高中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關鍵詞: 高中物理教學 研究性學習 教學實施方案

1.研究性學習的定義及作用

1.1研究性學習的定義

研究性學習是指,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師起到輔助理解作用的學習方法,在這種方法中,學生要自己制訂、實施學習計劃,并且要定時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評估,是一種實用的學習技巧。在這種學習技巧中,學生往往通過研究特定的課題,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技巧,綜合自己通過查閱資料而理解的部分和信息整理的部分,研究課題。這樣學生就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學習新知識、接觸新知識領域的目的。研究性學習的主要作用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即自學能力。

1.2研究性學習的作用

在當前的教學模式改革中,強調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研究性學習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通過自主學習,學生能夠鍛煉到在學習中遇見無法立即解決的難題時,自行想辦法解決的能力,即自我解決能力。其次,在研究性學習中,遇到涉及范圍比較大的課題時,往往是幾個人一組一起研究了解這一課題,目的是縮短課題研究時間,因此在這段時間中,組內人員需要經常交流溝通,因此人際溝通與整理資料這方面的能力就能得到很大鍛煉。最后,研究性學習與傳統教學不相同的地方就在于研究性學習更看重學生的地位,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比起老師反而是學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理解知識內容。由此可見,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而是扮演了引導學生思路的指引者角色。研究性學習不僅是一種改革創新的教育模式,而且是一種能有效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方法。由于這種教學放地方處于應用的前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因此,教師也應當在平時多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

2.研究性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2.1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研究性學習的應用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學習過程主要分為概念理論分析學習、通過物理實驗推出或驗證某種結論、物理模型制作這三種類型,而這三種學習過程都能很理想地運用研究性學習這一方法。首先,在理論概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想要透徹地理解某種概念就需要自己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由于很多物理公式和概念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科學研究基礎之上,因此就需要學生提高對資料查找整理的能力。其次,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實驗有兩方面作用。第一,幫助理解某概念,直觀地表達某一變量對另一種變量的影響。第二,作為驗證某一物理結論的手段。第三,物理模型制作綜合考查了學生對物理概念和知識的理解運用和動手能力。

2.2研究性學習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上的應用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實用的學習技巧,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新時代,國家對人才的要求已經不僅停留在學歷和成績上了,學生在其他方面的優點也被看做是職工的優良品質而被企業單位看重,例如自我管理、歸納總結等方面的能力。而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都能或多或少地鍛煉這部分能力。例如在了解把握某種概念時,學生有可能需要翻閱很多資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接觸到更多知識,而在大量信息中提取出需要的內容,整理歸納相關知識,在驗證或為了加深理解而準備動手做相關的物理實驗則能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由此可見,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能最大限度地擴大知識面、鍛煉歸納總結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這些是傳統教學中無法做到的。

3.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問題

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目的是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并不代表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不參與,因為拿出一些時間與學生交流討論問題往往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一方面能節省學生時間,讓學生少走彎路,另一方面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還要注意知識和能力培養的平衡,在學習過程中,在各種各樣的方面都能達到為學生鍛煉某種優秀品質的作用,但是不能為了鍛煉某種品質而偏離學習知識的目的,也不能為了學習知識而忽略對優秀品質的培養,因此學生和教師都要注意把握二者之間的平衡關系。同時在學生開始課題研究之前,教師應該注意選取難度合適、綜合能力性強的課題,避免發生因課題不合適造成學生無法完成任務的情況。

4.結語

加強研究性學習在物理課堂上的應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學生因物理公式、概念深奧復雜而不喜歡聽的現象。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通過自身努力達到了解新知識的目的,而且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鍛煉各種能力,可以說新知識的收獲和綜合能力的鍛煉是同樣重要的兩種收獲。因此,加強研究性學習在學習中的應用能夠緩解物理學習壓力,對培養國家所需的全能型人才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雙成.淺談“研究性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可行性[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7):25-78.

[2]孫鴻飛.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與科技創新小發明[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2,(8):31-45.

第3篇:高中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摘要】隨著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這一項學習方式已經成為了廣大教師所爭相研究的話題之一,本文就研究性學習提出幾點措施及建議,以便于對英語教學提供有效的輔助。

關鍵詞 高中英語;研究;措施

近些年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研究性學習方式已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在推廣的時候,怎樣能夠將這種學習方式的效果發揮到最大,提升教師的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成績,是當前很多高中英語教學都在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在教育部最新提出的《高中英語課程》當中明確指出:高中英語課堂不僅僅是要使學生掌握英語技能和英語知識,還要學生能夠在學習和使用當中鍛煉自己的意志,提高文化素養和發展綜合思維能力。綜上所述。研究性學習措施應用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對教師和學生都是有很大好處的。

一、高中英語中使用研究性學習方法應遵守的原則

怎樣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將研究性學習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一直是一些英語教師研究探討的問題,下面就高中英語中使用研究性學習方式應當遵守的三點原則進行簡要的介紹:1、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研究性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在課前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堂中進行教學的時候都應當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最大限度的幫助學生將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最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投入到學習當中。這種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原則是因為研究性學習的特殊性所決定的。2、實踐和理論相互結合。高中英語教學中使用研究性學習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從社會生活和自身生活當中確定和選擇研究的主題,在研究過程中主動的通過各種渠道汲取感興趣的英語知識,在學生完全掌握英語知識的時候,學生可以體現和掌握研究問題的措施,還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進行培養。這就是研究性學習是將實踐作為主要手段的教學措施,將這種研究性學習方法在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中使用,能夠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習整理理論知識、歸納各種信息和搜集有價值的材料。同時,還能夠在實踐活動當中對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再次運用,做到理論充分聯系實踐,實踐驗證理論的效果。3、合理發揮學生的個性發展。作為一名合格的高中英語教師,在對學生教授各種英語知識的時候,面對的不只是一個個體,而是一個有自己獨立個性的群體。因此,在使用研究性學習的時候,教師要讓全部的學生都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接受,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在高中英語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都進行簡單的了解,在教學的時候要將學生的個性特征考慮進去,做到因材施教。同時還要多關注教學方面的新措施、新方法,充分利用當前高度發展的互聯網技術,通過網絡平臺獲取更多的教學知識,幫助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平臺學習英語知識。這樣不僅能夠充分利用當前可以利用的各種教學資源,還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如何將研究性學習運用到高中英語教學當中

做好高中英語教學首先就要明確教學任務、找準教學目標,使用正確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之前,首先要找準本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根據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方案中的教學方式將所需要傳授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例如,在高中英語的一節課程中,主要講解的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提前預習,在課程之前利用課余時間主動的搜集一些中國的傳統節日常識,并對這些節日進行歸納整理,進行初步的認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適當調整教學方式,深入淺出,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對學生課前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對做的好的學生給予表揚,鼓勵一些做的不好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認可。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僅能夠讓學生提前掌握課本知識,便于教師的教學過程,還能夠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對一些課上信息進行整理、歸納、總結,實現獨立自主學習。同時,高中英語教師應當不斷創新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學的方式,積極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教學中最大的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課堂知識并且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研究性學習方法在推廣和使用過程中,雖然是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改變傳統中教師一味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但并不是讓學生完全自由的進行自主學習,如果給學生全部自由的話,那么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中應付了事,或者產生不學習的情況。學生在使用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時候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了解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幫助引導學生采取正確的學習方式,表揚學生的學習成果,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指出。研究性學習方法還需要教師多和學生開展互動活動,就學習中的一些問題開展討論,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讓學生主動思考,大膽創新。

三、總結

研究性學習方式雖然對高中英語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在推廣和使用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新的教學模式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其次是學生要接受研究性學習的方式方法,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去使用這種方式進行學習。研究性學習方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能夠大幅度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學效率,在今后的高中英語課堂當中將成為教學方式的主要措施。

參考文獻

[1]王艷.淺議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10

[2]肖嵋.淺議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3.01

[3]徐定軍.淺議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方式[J].才智,2013.22

[4]顧秀蘭.淺析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35

第4篇:高中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高中政治課是中學階段一門比較特殊而又重要的課程,它不僅要傳授政治經濟、法律哲學、倫理道德等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承擔著提高學生思想覺悟、培養學生高尚品德的德育任務。研究性學習是指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地提出問題,通過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并從過程中得到體驗,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性學習的核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式變為主動探究式。它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嘗試。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實現知識、能力和素質的互相滲透、互相促進、互相提高。下面結合自己幾年來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課題一般都選擇一些需要在政治理論的指導下,解決的一些實際問題。這些問題往往都沒有現成的答案,這正是需要學生去探究的,因而它的結果可能是多樣的、開放的,而且在探索活動過程中,還會不斷產生新的問題,從而給學生提供新的目標、新的主題,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興趣就會增強,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新意識得到有效的培養。同時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挖掘課題資源的,它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充分地體驗和感受生活,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

2.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助于增強高中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在收集信息過程中,往往都需要走出校門,通過社會調查、實地考察、生活體驗等途徑來獲取信息。這個過程正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極好時機。學生與校外人員接觸與在校內老師、同學的接觸差異很大,他們會遇到許多在校內不會遇到的現象和問題,如何進行成功的交往需要學生自己思考、自己實驗。在這種思考與實驗過程中,學生的交往意識、交際能力得到了增強。

3.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團隊精神。

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直接體驗為基礎的。它要求學生自主選擇課題,自主探究結果。這為學生真正體現教學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創造了條件。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和方式,自己決定學習結果的展現形式,而教師只是幫助學生完善自主選擇的意識和自主探究的過程和結果,而不是代替學生的選擇、探究,因而有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往往是若干個學生共同完成的,在選擇與探究的過程中有分工,更有合作。這種合作使他們體會到了團體力量的優勢,從而更自覺地增強合作。這比學校對學生的團隊意識、團隊精神的教育與培養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如何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l.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在研究性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一個核心環節。我們要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就需要創設一定的問題情景,引導、幫助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問題情景中,學生面臨新的、未知的知識或情景,便會在頭腦中產生“問題”,從而引發思考。如在高二哲學《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的教學中,講述了的歷史功績,但其晚年也犯有錯誤,引出了一個課題:《晚年的政治生活研究》。

2.幫助學生選擇課題

對于初涉研究性領域的學生來說,能否選擇一個恰當的課題是至關重要的。在課題的選擇中,教師應積極引導、熱心地幫助。針對高中學生的實際,我在指導學生選擇課題時,要求把握以下幾個方面:①、課題要具有新穎性。選擇的課題一般是沒有現成答案的,具有研究的價值。②、課題要具有開放性。不能局限于教材內容,更不能只局限于現學教材的范圍。可以是與思想政治課有聯系,但又超越思想政治學科的課題。③、課題要具有現實性。課題要聯系國際、國內形勢或聯系當地社會生活實際或學生生活實際。④、課題要具有適應性。要與學生知識結構、能力水平相適應,不能一味的追求新穎,而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水平。

3.指導學生設計方案、開展研究

課題確立之后,還需要設計具體的研究方案,才能確保研究性學習的順利、有效地開展。設計方案的主要內容不外乎是“為什么”、“怎樣”等方面的內容。具體來說應包含:①課題提出的原因,研究的目的和預期達到的目標。②、課題研究的方法、步驟。③、課題研究的具體安排,包括人員分工、時間安排等。④、研究結果的結題形式。

三、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研究性學習要注意處理好幾個關系

1.處理好課堂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的關系

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以學生掌握思想政治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為目標的。而研究性學習則以探索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自主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目標的。兩者各具特點、各有優勢。因此兩者不能等同也不能替代。但兩者也具有密切的聯系,課堂教學所形成的學生的基本理論和分析能力為研究性學習奠定基礎,研究性學習中所獲得的直接經驗又促進課堂知識的學習,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因此,課堂教學與研究性學習是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的。

2.處理好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的關系

第5篇:高中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學科課堂教學是研究性學習的基礎, 研究性學習的開展能夠有效促進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然而, 研究性學習開展中存在著不少問題, 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融入課堂教學, 使研究性學習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 才能真正體現研究性學習的本質, 適應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也能適應新時代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二、研究性學習與高中課程標準的關系

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當前課程改革中的一大亮點,《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規定研究性學習活動有15個必修學分。關于研究性學習的定義,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試行)》中給出的定義是:“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因此,研究性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式,又是一種學習觀。作為學習觀,研究性學習主張學生主動地理解、應用、探索、創新知識,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過程;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主張以發展研究能力和創造能力為主要目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不論是作為一種學習觀念還是一種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具有自主性、問題性、探究性、開放性和實踐性的明顯特點。研究性學習把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能力, 強調知識間的聯系, 形成認識結構是培養學生學科能力的前提, 創新情境促進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的廣泛遷移是培養學生地理學科能力的關健, 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地理學科能力的重要途徑。一般認為地理學科能力包括: 空間想象與圖像運用能力、地理信息獲信息獲取與整合能力, 地理判斷、解釋、預測與評價能力、地理表述能力等。學科能力的培養符合素質教育的精神, 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研究性學習恰巧為學生提供了這一平臺。

三、研究性學習設計原則

地理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選擇,一是要遵循鄉土性原則,為了方便學生對所選題目開展有針對性的探索,學生必須對所選題目的背景知識及關聯資料有一定的了解,在選題時宜根據當地的實際來進行;二是要遵循實踐性原則,《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系,地理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為學生提供學習直接經驗的途徑,讓學生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三是要遵循探究性原則,教師可以根據課堂上學習的地理知識,引導學生用地理思維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并由此發現值得去探索和研究的問題,鼓勵學生通過主動參與調查、研究、分析身邊地理現象的規律,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選擇。

教師在指導學生選題的成部分, 并與各學科逐漸滲透、整合的時候, 一般都會立足于本學科相關內容, 成為學科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內容。就是同一個課題的研究,往往也需要與不同學科教師的協作指導。不同學科課堂教學是研究性學學科教師的指導所采用研究角度的基礎和手段一般是不同的,這也是課堂教學的知識延伸的結果。

五、鄉土地理中研究性學習資料的開發

地理學科的內容具有綜合性和區域性的特點,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選擇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

研究性學習選題時,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所列問題, 他們會用自己學過的知識選相應的課題進行研究, 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 研究性學習進行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 都不是盲目或隨心所欲的。在課題選定之后, 要依托學科理論知識(常常需要跨越學科的界限), 從當地實際情況和研究條件出發, 制定出相關的調查、觀測、實驗等研究方案。圍繞自己提出的論點, 確定調查的次數、地點、人群及內容, 選擇實驗、觀測所需的環境和器材等。通過調查、觀測、實驗所獲得的資料, 要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經過正確的分析、總結才能說明問題。這樣的研究具有較高的科學性, 學生能真正從中獲得研究、探索的體驗,養成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第6篇:高中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關鍵詞: 地理研究性學習; 案例; 體會

中圖分類號: G62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2)02-0134-01

研究性學習是《課程計劃》中綜合實踐活動板塊的一項內容,其注重過程、實踐,但對于絕大部分高中的學生來說,已經習慣了學校的學習生活,缺乏自主研究的能力和動力,而作為教師在學生實踐過程中的參與程度也不好把握,這都為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帶來的一定的困難。本文就以《引鎮地區環境狀況調查》為例,談一談自己對“研究性學習”教學的認識和體會。

一、選題

《引鎮地區環境狀況調查》這個題目的選擇,是在教師引導學生查閱、借鑒地理研究性學習的相關課題后,讓學生提出了數個課題,題目涉及區域開發、環境保護、人口等方面。多數同學以學習了選修《環境保護》,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并且便于查閱文獻資料為由,確定課題為《西安市環境狀況調查》。之后通過師生討論,確定可行性后,將題目確定為《引鎮地區環境現狀調查》。因為結合學生實際,《西安市環境狀況調查》這個題目研究涉及的范圍太廣,以學生的能力、時間、精力等條件是難以實施的,最終決定修改題目。

《引鎮地區環境現狀調查》這個題目,是以本校周邊環境現狀為調查對象,題目小,切入點小,易于高中生實施和研究的深入。參與的學生大多屬于引鎮地區,因此興趣高昂,且便于實地調查研究。

二、研究過程

研究過程是極其重要的。學生進行的課題研究注重的就是過程,能夠讓學生體驗過程,學會方法,培養能力,這就達到目的了,至于是否能得出成果,成果是否有價值,已經不重要了。

為確保過程順利開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制訂了的實施方案。而且教師提前到調查地區了解情況,以應對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

《引鎮地區環境狀況調查》實施方案:

①背景:學校所在地區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已經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為了解決問題,追本溯源,將對引鎮的環境現狀進行調查。

②分工:根據學生的時間、所處區域、特長等方面,將全體參與學生分成是實地考察、問卷調查等小組。各小組制訂各自的方案,分工協作,共同完成總的課題。

③方法:實地考察、訪談、問卷調查、查閱資料。

④時間:2010年10月―12月,以周末和節假日休息時間為主。

⑤成果:調查報告,攝影圖片展。

三、結題評價

結題、評價以及成果的展示,是學生此次研究性學習的總結,更是要學生把自己的努力利用各種方式展現出來。此次研究性學習的成果的展示形式有:圖片、調查報告以及在課堂上進行成果交流。

圖片展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將引鎮地區的環境現狀展現在大家面前,引起了參觀者的深思。在課堂上進行成果交流時,大家很積極踴躍。有的的同學講述了引鎮地區環境問題的具體狀況,并且制作了幻燈片,形象直觀;有的同學具體講解了引鎮地區的環境污染的現狀、造成嚴重污染的原因及污染源,并且提出了自己對環境污染的一些防治建議;有的同學則主要講述了引鎮地區的生態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和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議;還有幾位同學帶來了自己在調查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因環境污染導致出現變異的實物,更加形象直觀的讓大家感受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倡議大家提高環保意識、積極參與環保行動。發言的內容基本上都包括了: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引導學生發現、提出并解決問題,這不正是我們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最終目標嗎?

四、體會反思

(一)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是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能評價一個人的能力”。本次地理研究性學習,教師通過創設大量的情境,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了問題。通過此次研究性學習,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②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啟發、引導學生進行探索,精心設計了必要的鋪墊,讓學生在經過自己的努力后克服相應的困難,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付諸于實踐,最終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培養了能力,學會了方法。

③實踐、協作的能力:這次實踐活動除了給各小組成員具體分工外,還要求相互協作,做到資源共享。這鍛煉了學生們的協作能力。和傳統的課堂教學活動相比,這次研究性學習主要是以實地調查研究為主,這也就要求學生們充分的動口、動手、動眼,親身體驗、動手操作,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較以前學生一心只放在學業上,而對社會的關注因多方原因比較欠缺,從而使得很多學生缺乏大局觀,缺少社會責任感。通過本次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后,絕大部分學生的價值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平日優越的環境相比,社會的復雜,調查的艱辛、冷遇,對學生來說是一次很好的磨練。調查得到的觸目驚心的結果,使學生深深感到作為希望的一代對社會、對環境所要承擔的責任和使命。

(三)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非常靈活、自主。學生可以完全自主的選擇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題,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參與具體的分工,設計自己喜歡的活動方案,可以利用自己意愿展示成果。而這種自由的氛圍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提高了學習的意識,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提高

研究性學習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除了需要提前做更多的準備以外,還要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應對更多的不可預見的問題。而且教師什么時候參與、如何參與、參與的程度,因為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差異,教師有時很難把握好這個分寸。所有這些問題,都迫使教師只能不斷的學習、探索,提高教師自己的能力,促進專業成長。

在這次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作為教師,我已盡量解決好可預見、不可預見的問題,但還有一些問題沒能很好地處理,這也說明我們教師仍需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以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第7篇:高中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國培過程中,人大附中的教師周慶林老先生給出的“研究學習”的定義是:它是針對常規被動的接受性學習而提出的,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針對自己發展的需要,主動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進行有興趣的、力所能及的、有所發展的個性化的學習。一切符合該特征的學習形式都是研究性學習。

下面以新人教版化學教材必修I的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鐵和水的反應”為例和大家探討“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

一 學習的自主性

“鐵和水的反應”在教材上屬于科學探究內容,我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進行了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以小組合作研究為主,允許個人獨自完成,也可以采取個人研究和集體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小組人數一般不宜少于6人,也不宜過多。我把全班56個學生分成了9個小組,6人組7個,7人組2個,并選出小組長。

首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50頁科學探究,然后給出以下思路:(1)提出什么問題?(2)形成什么假設?(3)如何根據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提示:需要解決的問題:制水蒸氣、反應條件、產物是什么、怎樣檢驗?)(4)交流合作:小組同學交流探究方案,根據設計方案畫出裝置圖。(5)得出什么結論:小組同學圍繞同一研究主題,組織討論、思考、討論、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小組的開題報告,每一組都報告自己的研究課題、方案;然后根據大家的意見及建議進行修訂,完善方案。

整個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他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興高采烈的研究中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

二 學習的創新性

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創新性是研究性學習的最高層次,它是人們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組織運用已知的經驗與信息,突破常規,發現或創造某種新穎、獨特的具有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動。

學生確定了“鐵和水的反應”這一課題后,開始主動思考,積極進行合作交流,設計出多種可行且有很強創新性的方案。學生在研究過程中所表現的積極性、自覺性、創造性,很好地實現了由“要我學”為“我要學”的質的飛躍。

三 學習的實踐性

傳統的化學教學由于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缺少自主的時間和空間,難以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而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課題實踐中,學生定下題目并提出研究方案,首先寫出關于“鐵和水的反應”的開題報告,為完成探究的課題,學生可以上網查閱資料、進實驗室驗證、請教老師、生生合作……總之,學生通過多種實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實踐中學到了知識,掌握了科學研究方法,提高了科學素養,增長了學習興趣。

四 學習的探究性

在“鐵和水的反應”這一課題的研究中,學生要經歷一個“設疑――析疑――解疑――質疑”的問題探究過程,可以采用個人研究,各自搜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取得結論或形成觀點;再通過集體討論,分享初步研究成果;進行思維碰撞,再進行實驗探究;然后完成論文,形成小組的結題報告。學生在整個學習活動中積極探求知識,效果顯著。

五 學習的過程性

第8篇:高中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一、研究性學習的意義

“研究性學習”重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這個問題恰恰又是信息時代學校教育的核心,而創造能力培養的關鍵是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因此,應該提倡研究性的學習,即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索、發現和體驗,學習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

二、化學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題原則

研究性課題的選擇除必須符合研究性學習的探究性、開放性、實踐性和過程性等主要特征,還需符合可行性、可操作性、創造性等三原則。

三、化學研究性學習課題選擇的方向

根據研究性課題的選擇原則,結合學科教學的實際及學生的特長、興趣等因素,化學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考慮。

1.探索性化學實驗

探索性化學學生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它符合自然科學方法論的基本過程,實驗一般程序為:

發現和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收集有關的資料和數據提出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假設分析、研究、處理資料和數據發現規律、形成結論。

主要選擇實驗中反常現象、反應機理、最佳反應條件、最佳反應裝置、反應產物、最佳反應步驟等作為探索性實驗課題。

2.對高中化學重點和難點知識的專項研究

通過對化學重點和難點知識的專項研究,可促進和拓展對書本知識的學習,達到對重點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對難點知識的有效突破。如“氧化還原反應基本規律及應用分析”“苯的同系物中苯環和側鏈的互相影響”“原電池、電解池電極反應的書寫”“FeCI3溶液與Na2S溶液相互反應的產物研究”等。

3.聯系實際的現實問題

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蘊涵著大量化學知識,因此在教學中,選擇與生活、生產和社會密切聯系的實際問題作為課題研究的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了解化學在人類進步和發展中的價值,培養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如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要用到洗滌餐具等,長期使用,是否對人體有害?是否帶來環境污染?為此可組織學生開展“常用洗滌劑品種、主要化學成分、去污力和毒性的研究”,學生通過市場調查、查閱相關日用化工資料、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研究它們的去污力和毒性,使他們認識到洗滌劑所帶來的環境問題,為選購洗滌劑提供了依據。

4.跨學科的綜合性問題

現代科學的發展,使學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時出現了綜合化和整體化的趨勢,出現了綜合性學科。如化學與生物、材料、環境、能源等眾多學科交叉、滲透、融合,形成了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等綜合學科。因此可以選取化學與其他學科相聯系的綜合性問題作為化學研究性課題的內容。

四、化學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根據研究性學習的特征,其教學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因此,下面提供的教學模式只是一種教學思路,在實際的應用中,要適當的改進和完善。

1.基于學科教學的研究性學習,其教學模式為:

提出課題——設計方案(設計實驗)——收集信息(實施實驗)——處理信息——應用、創新——成果展示、評價。

2.基于社會實踐和調查的研究性學習,其教學模式為:

提出課題——設計方案——開展實踐調查——處理信息——成果展示、評價。

五、化學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

1.創設生動活潑的問題情境

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要善于從學生實際出發,從教學的需要出發,堅持面向現實,圍繞教學重點、社會熱點、突出事例,創設生動活潑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對某一問題、現象的深入研究來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知識的內在聯系,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第9篇:高中研究性學習方案范文

    本文是本人在指導研究性學習在高中化學實驗應用中得出的的一點體會:

    首先,弄清化學實驗與研究性學習的關系:

    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化學學科“以實驗為基礎”的基本特征,挖掘和開發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對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化學實驗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和技能、體驗和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創新意識、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和活動過程。化學實驗是學生化學學習中的能動的實踐活動形式。化學實驗為學生創設了親身參與實踐的情境,具有獲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學實驗的功能和研究性學習的特征決定了化學實驗必然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

    二、化學實驗作為研究性學習途徑的教學策略

    在化學教學中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研究性學習,要充分挖掘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發揮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創設問題情境、驗證假設或猜想等環節中的作用,研究開發研究性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發現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實現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式學習向主動研究性學習的根本轉變。

    第二、化學實驗與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

    通過化學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必須依據學生的知識能力來確定研究課題,特別是依據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來選擇適當的研究課題。根據我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體會,在服從課題研究的原則基礎上,我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選擇課題。

    一、結合化學教學選擇研究課題。當今課改的重要任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適當增加一些探索性實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Fe2+和Fe3+的轉化,可以改進為探索性實驗:根據現有實驗條件,如何實現Fe2+和Fe3+的轉化?讓學生首先設計實驗方案,其次交流設計思想,篩選確定最佳方案,最后實施實驗并得出實驗結論。這種探索過程比空洞的講授更能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感官主動參與信息加工、構建知識,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更好的開發。

    二、結合日常生活選擇研究課題。社會生活中的問題無處不在,我們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開始思考,提出問題,并篩選確定研究課題,然后讓學生收集資料、研究實驗方案,通過實驗自主探討、自主學習,極大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探討鐵生銹的原因,一方面學生選擇了生活中常見的各種鐵件,又設計了銹蝕的不同條件開展實驗,另一方面學生又到工廠、商店、居民區、農村……開展實地調查,學生對鐵生銹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預防生銹的措施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寫出了較高質量的化學小論文。

    三、結合當地生產實踐選擇研究課題。我們結合當地經濟建設的實際情況,結合課外活動及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大膽探索、積極創新。譬如圍繞水的問題,可以啟發學生從我縣水的資源、利用、水患、污染、監測、防治等方面去思考,學生積極性高,提出了許多問題,他們調查排污口,參觀自來水廠,監測水的pH值及重金屬離子、苯酚等含量,并請來環保局人員共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四、結合化學課外活動選擇研究課題。利用化學課外小實驗、趣味化學實驗、化學小魔術等積極探討化學實驗的設計方案,研究化學實驗的現象、實驗裝置、實驗操作、實驗觀察、實驗記錄、實驗分析和實驗報告。如自制汽水的原理與方法、熱水瓶(鍋爐)中水垢成分的分析、相片沖洗原理的探索等等。

    第三、研究性學習在化學實驗應用:

    1.設計實驗方案

    教師提出實驗目的 ,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 ,然后師生共同逐個討論 ,尋找多種方案或確定最佳方案。例如 ,在學習實驗室制乙烯這一內容時,先說明乙烯中會混有SO2和CO2氣體。讓學生設計實驗 ,證明它們的存在。結果學生都知道應先將氣體通過裝有品紅溶液的洗氣瓶 ,看到品紅褪色,證明有SO2氣體。但在接下來的檢驗CO2存在的操作中 ,意見出現了分歧 ,學生提出了如下方案 :①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②將氣體通過裝有足量的NaHCO3溶液的洗氣瓶后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渾濁 ;③將氣體通過裝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氣瓶中 ,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 ;④將氣體通過裝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氣瓶中 ,溶液不褪色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 ;⑤將氣體再一次通過裝有品紅溶液的洗氣瓶中 ,品紅不褪色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然后師生討論 :方案①和③沒有將可能未與品紅溶液反應完全的SO2帶入澄清石水中 ,方案不合理 ;方案②雖完全除去了SO2氣體,但SO2與NaHCO3溶液反應會產生CO2氣體 ,顯然也不合理 ;方案④和⑤既能完全除去SO2氣體 ,也不會減少或生成CO2氣體 ,且現象明顯,上述兩個方案都合理。

    2.改進實驗裝置

    教材上有些實驗裝置復雜、實驗費時費藥 ,有些實驗現象不夠明顯 ,還有些實驗環境污染嚴重等等 ,教師可帶領學生對這些實驗進行改進。如酚醛樹脂制取實驗以后,試管難以洗凈 ,每次實驗只得更換試管 ,改進后我們用醫用廢磷霉素小瓶替代試管進行實驗 ,不但節省了大量的試管 ,而且藥品用量比原來少了許多。

    3.研究不同反應條件對實驗的影響

    學生做了在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實驗后 ,讓他們將上述實驗操作順序顛倒 ,觀察現象 ,并進行解釋。再如用較純凈的鋅粒與稀硫反應速度較慢,當在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時 ,反應速度大大加快 ,可讓學生探索原理。

    4.開展家庭小實驗活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55 | 99视频99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福利视频 | 久久99久久精品视频 | 国产一级在线现免费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调教网 | 精品国产亚一区二区三区 | 成年人毛片 |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一丝不佳一级毛片香蕉 |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天堂网 | 久久视频精品36线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特黄1级毛片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成人网 | 男女毛片免费视频看 | 曰韩一级毛片 | 国产亚洲精品日韩已满十八 |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观看片 | 午夜手机看片 |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 | 九九精品免费 |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直 | 亚洲更新 |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选91热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18黄网站免费网站 | 久久精品91 | 亚洲欧美精品成人久久91 |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最新在线 | 日韩一级欧美一级一级国产 | 国产最新网站 | 一级毛片子 | 国产美女高清一级a毛片 |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国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