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節能技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技巧及技術措施;建筑節能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in already more and more get the content of the society of the masses of concerned. In the project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construction skill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been the major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fluence, accordingly,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each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shall be in compliance with the civ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ow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level, as far as possible to bring all kinds of conform to the state standards and actual effect of the construction is energy-saving technical measures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ergy saving several main aspects and the main stage construction skill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launched a certain degree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kill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中圖分類號:K826.1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近些年來,我國建筑工程在其施工的全過程中,正逐漸朝著節能化的戰略方向上開始了跨越式的發展。一方面,這是時展和觀念進步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這也將使得建筑工程在整個工程領域當中的位置和影響力變得愈來愈關鍵而重要。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建筑工程中的節能施工技巧及技術措施已經對其整個建筑工程的工程造價、施工工期、工程安全以及工程質量等各大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建筑工程建設與施工的順利進行,需要其各個專業的工程技術管理人員負有崇高的責任感與專業精神,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使其專業技術水平得以細致、充分、深入并且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最終讓建筑工程施工節能的各個方面、各個階段的工作都能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本文針對建筑工程施工節能的幾個主要方面和主要階段的施工技巧及技術措施展開了一定程度的分析與探討。
二、建筑膠粉聚苯顆粒外墻保溫節能的施工技巧及技術措施
1、在抗裂層施工前,應在窗框與保溫層之間放一預制長條薄板,其尺寸為厚三毫米、寬五毫米,待抗裂層施工完后取出,留做窗戶注膠用。
2、抗裂層的平整度控制首先要求保溫層的平整度達到標準,達不到平整質量標準要求應事先用保溫漿料找平;窗角、陰陽角等部位的加強網格布應先用水泥抗列砂漿貼好,接著連續施工大墻面,掌握先施工細部,后施工整體,整片的耐堿網格布壓住分散的加強型耐堿網格布的原則;在耐堿網格布搭接時,應將底層耐堿網格布壓入抗裂砂漿,后隨即壓入面層耐堿網格布。施工作業面上應準備一些抗裂劑,在耐堿網格布無法壓入抗裂砂漿時,可用掃帚等工具在墻面上拋灑一些抗裂劑,使其濕潤,并使抗裂砂漿不粘抹子,即可隨抹。
3、對于一些在抗裂層施工時未處理好的洞口,應在其周邊留出三公分左右寬的位置,不抹水泥抗裂砂漿,耐堿網格布沿對角線裁開,形成四個三角片。在修補孔洞時,用保溫砂漿填平孔洞,使孔洞周圍二十厘米見方范圍內的保溫層略低于其他保溫層三到五毫米。保溫層干燥后,抹抗裂砂漿,并將原預留耐堿網格布壓入水泥抗裂砂漿中,在孔洞周圍另加貼一二十厘米見方的耐堿網格布壓平。
三、建筑電氣節能的施工技巧及技術措施
1、在建筑電氣工程電動機的施工節能工作中,要降低電動機損耗的電能,其主要途徑就是增強電動機的功率因素和效率。和一般的電動機相比較,選用高效電動機之后,其效率可以提高半成左右,功率因數平均可以提高半成以上,而總損耗則可降低兩到三成,顯然具有良好的節能效果。因此在建筑電氣工程電動機的施工及其技術改造當中,應當盡量選用最新系列的高效電動機,從而發揮其優越的節能效果,更好地實現其電氣工程電動機的施工節能。
2、在建筑電氣工程交流電機的施工節能工作中,有一項措施是當前我國推廣節約電能的極為有效的措施,那就是交流電機的變頻調速技術。通過交流變頻調速的裝置,能夠使電機在負載出現下降的時候,通過轉速的自動調節,從而使其與負載的變化能夠相互適應,從而增強了在輕載時的電機功率,以此來達到節能的目標。
1我國農業機械能源利用現狀
中國人均耕地面積較小,資源較為緊缺,節能問題就更加突出。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業機械生產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效率有了很大改進,但耗油量也隨之增加,嚴重制約農業機械的長遠發展。
2促進農業機械節能降耗的途
2.1科學利用農業機械
我國農業機械以手動式為主,因此,必須要采取冷要慢轉預熱方式,在低檔緩慢起步,慢慢加速,在啟動與熄滅前不要轟空油。如果采用的是手把搖動的機械,必須要確保發動機的狀態處于良好的情況下,降低磨損。發動機完成啟動之后,要迅速加溫,在發動機內的水溫上升到65℃以上后才能進行起步,如果水溫沒有達到這一標準就進行起步,那么燃油的燃燒率就會降低,機油粘度也會加大。起步后機械運轉也會產生阻力,不僅增加了耗油量,同時也增加了發動機的磨損率。除此之外,駕駛員的技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業機械的使用率,一些駕駛員喜歡猛踩油門,迅速加速,這都導致油耗上升,損壞機件。農業機械的駕駛人員必須要對此引起重視,盡量避免,在駕駛過程中要以安全為首要考量。定期檢查輪胎的氣壓。輪胎氣壓過于飽和或者是氣壓不足都會導致輪胎磨損,因此,必須要隨時關注,一旦發現氣壓不足必須立即補給。從統計數據來看,如果輪胎氣壓低于工作氣壓0.5個大氣壓力,就會增加5%左右的油耗量,燃油就是在這樣不知不覺中損耗掉的。加強駕駛員的駕駛水平,實現經濟行駛。所謂的經濟行駛就是實現燃油利用率的最高,以最小的油耗完成最多的工作。在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檔位不同就存在不同的經濟車速。以拖拉機為例,就是保持最低油耗量之下的行駛。在操作時,如果發動機轉速下降,就應當掛低速檔,讓轉速回升,讓其處于最低油耗的穩定范圍;在發動機高速轉動下,就應當掛高速檔,讓發動機轉速降低到油耗量最小的范圍內。在拖拉機的運輸作業當中,由于中速行駛考慮到的生產效率、油耗以及安全等方面,其略高于經濟車速。停車前需要做好一切準備,盡量避免一腳制動,如果沒有遇到特殊情況,盡可能減少這種制動方式,相對而言,這一方式是耗油量最大的一種制動方式。
2.2養成定期維護與保養發動機的良好習慣
定期對空氣濾清器進行保養,消除消聲器當中的積碳,確保排氣暢通無阻,降低排氣阻力。要定期檢查氣門間隙,做好調整工作。一旦發現間隙過大,就可能出現遲開早閉氣門的情況,使進排氣的時間縮短,降低開啟的高度,使排氣阻力增加,最終導致進氣不足,無法徹底排除,燃油無法完成充分的燃燒。如果間隙過小,則會出現氣門無法閉嚴實,降低溫度以及壓縮終了的壓力,導致燃料無法充分的燃燒,油耗量迅速增加。定期保養處理燃油濾清器,該設備同樣需要定期的清理與更換,將其中沉積的水分與雜質及時清除,唯有如此才能增加這一機械的使用壽命,進而降低損耗,增加機械的使用年限。氣門、活塞環、缸套等都需要保持良好的密閉性,才有利于降低油耗,提高農業機械的利用率,實現節能降耗的目標。
2.3增加農業機械節能降耗的推廣與應用力度
安裝節油減煙器。所謂的節油減煙器主要是通過永久磁鐵所產生的非勻強磁場,將燃油磁化,進而改變燃油分子的排列狀態,來實現降低互相間的排斥力。分子間的引力減少,讓噴人氣缸燃油自身出現膨脹力,使其進一步霧化,促進燃燒效率的提升,最終實現節能的目標。安裝負壓節油閥。曲軸箱內的氣體只允許出,不允許進。在活塞下行的時候,就會排出曲軸箱內的氣體,減少壓力。在活塞上行的時候,外界的氣體無法進入內部,就會降低曲軸箱內部的溫度與壓力,機油竄燒減少,有利于機油凈化變質延緩,最終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安裝增壓器。這一設備的安裝主要是為了增加發動機的功率。該設備是通過轉速的增加改變了燃燒狀態而進行的,可以通過增壓技術、增大單缸排量來實現。也可以通過渦輪增壓器的安裝來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加大金屬清洗劑的推廣力度。目前金屬清洗劑的使用范圍還不夠廣泛,通過試驗,可以看到:1kg金屬清洗劑能夠替代16~20kg左右的汽油或者是20kg的柴油。如此的替代操作,也有利于節能降耗的實現。
3結束語
關鍵詞:記憶 技巧 思維導圖 圖畫法 比喻法 聯系法 人名記憶 數字記憶
現如今各地的展館建設都在向著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布展內容豐富、專業。因而對講解員內容記憶的要求也隨之增大增多,同時要求講解員必須在短時間內記憶大量內容并且能脫口而出。良好的記憶是講解員是一項基本功,所以作為講解員,記憶力好不但能很好的處理日常工作業務,提高工作效率,獲得自身成就感,還來為單位帶來良好的社會效應。
作為講解員如何提高自己的記憶水平,結合日常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總體歸納概括法
這種記憶法主要是參考了思維導圖,特別針對新建展館和初次接觸講解內容的講解員,作為對展館內容總體認識的方法。從宏觀、上認識展館內容,對展館的展示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為后期詳細記憶打好基礎。
當拿到講解詞時,可以先通讀一遍,對講解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在通讀的過程中建議準備顏色不同的三支筆,對重點、次重點內容用不同顏色、粗細的筆進行劃分。同時結合展館的內部流線圖了解每個部分所展示的內容分別是什么,對展區各部分的時間進行分配。
接下來講解員如何能在復雜的講解內容中理清思路,就需要用到思維導圖記憶法。
講解員拿到講解詞后就需要畫出思維導圖,內容包括把展區重點羅列出來,并且將每個展區重點講解的時間畫在思維導圖里面。通過以上方式,講解員可以很清楚的認識到那個部分要多分些時間進行記憶,那個部分要簡單記憶,減少不必要的記憶成本,提高記憶效率。
二、分部分進行記憶消化
以下羅列出三種記憶方法,主要是針對講解員在總體記憶的基礎上所進行的重點知識點的記憶方法。這里簡單的概括為“記憶三法”:
(一)圖畫法
圖畫法是指通過畫圖來進行記憶的方法,包括一些圖表(如:框架圖、流線圖等)還包括插畫等形式。有講解員會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學過繪畫,這種方法對其并不適用,但是圖畫法只需繪制一些非常簡單的圖畫,將抽象的內容進一步的形象化,是一種幫助記憶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記憶一些細的知識點的時候可以采用繪制簡單圖畫法。經過畫圖組合以后就會很容易記住,即使長期不用,只要能想到圖畫就可以馬上記憶起要講解的內容。
(二)比喻法
比喻方法主要是通過明喻、暗喻或者借喻的方法將難理解、不常用的內容比喻成簡單的、容易理解的內容。將未知的內容與常見的知識聯系起來。
(三)聯系法
對于講解員來說有些內容每天都在說,這些內容是很難忘記的,但是有些內容和知識點長期不用就會忘記。高效率的記憶方法不但要解決記得快還要記得牢。這時就可以采用聯想記憶法。
三、人名、數字記憶法
作為講解員在講解的過程中,除了以上幾種常用并且有效的記憶,而在記憶過程中最常出現的是人名和數字的記憶。首先來談下對于人名的記憶――觀察法。在接待過程中集中注意力仔細觀察對方的面貌、肢體特征,與名字掛上號。
接著就是數字在布展中也會經常\用到,比如時間、面積、數量大小、地理、歷史數據等等,數字在記憶的過程中很容易混淆,記住了很快又會忘記。在進行數字記憶時,要遵循數字的精確性,數字必須細致準確,一個數字出現錯誤都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在遇到難記的數字問題是就可以將抽象的數字聯想成具體的物品聯系。
調音臺(Audio MixingConsole)在擴聲系統和影音錄音中是一種經常使用的設備。它具有多路輸入,每路的聲信號可以單獨進行處理,例如:可放大,作高音、中音、低音方面的音質補償,給輸入的聲音增加韻味,對該路聲源泉作空間定位等;還可以進行各種聲音的混合,混合比例可調;擁有多種輸出(包括左右立體聲輸出、編輯輸出、混合單聲輸出、監聽輸出、錄音輸出以及各種輔助輸出等)。調音臺在諸多系統中起著核心作用它既能創作立體聲、美化聲音,又可抑制噪聲、控制音量,是聲音藝術處理必不可少的一種機器。調音臺廣泛用于廣播、劇場、舞廳、體育館等場所。常見的調音臺有8路、12路、16路、24路等,每路均可單獨對信號進行處理,如信號放大,音調調節,聲音的空間定位、混合等。調音臺可分為輸入、母線、輸出三部分。
一、調音臺輸入部分:插座和功能鍵安排
1.話筒(MIC)輸入插座。
2.線路端(Line)。它是一種大三芯插座,一般用于除話筒外的其他聲源的輸入孔。
3.插入插座(INS)。它是將調音臺輸出的需要處理的信號輸出到外部設備處理后再返送給調音臺。
4.是定值衰減(PAD)。按下此鍵,輸入的信號將衰減20dB(即10倍),有的為30dB。
5.增益調節(Gain)。即音量預調旋鈕。
6.低切按鍵(100Hz)。按下此鍵,信號中100Hz以下的成分被切除。
7.均衡調節(EQ)。H.F.高頻,M.F.為中頻,L.F.為低頻。
8.輔助旋鈕(AUX1;AUX2;AUX3;AUX4)。調節該路信號送往相應母線的電平大小。其中AUX1、AUX2的信號從推子前引出,不受推子影響,AUX3、AUX4則受推子控制。
9.聲像調節(PAN)。調節聲源在空間的分布,如調至左邊時,相當于把該路聲源放在左邊(左聲道)。在要求立體聲的場所時使用該鈕。
10.衰減器(Fader)。即推子,調節該路音量大小。
11.監聽按鍵(PFL或CUE)。按下它,用耳機插在調音臺的耳機插孔上,實現對該路信號的監聽。
12.接通按鍵(ON)。按下它,該路信號接入調音臺進行混合。
13.L-R按鍵。按下它,信號經推子、PAN后送往左右母線。
14.1-2按鍵。按下它,信號經推子、PAN后送往編組母線1和2。
15.3-4按鍵。按下它,信號經推子、PAN后送往編組母線3和4。
二、調音臺的種類
調音臺在輸入通道數方面、面版功能鍵的數量方面以及輸出指示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其實,掌握使用調音臺,要總體上去考察它,通過實際操作和連接,自然熟能生巧。調音臺分為三大部分:輸入部分、母線部分、輸出部分。母線部分把輸入部分和輸出部分聯系起來,構成了整個調音臺。
根據使用目的和使用場合的不同,調音臺分為以下幾種:
1.立體聲現場制作調音臺(Stereo Field Production Console)
2.錄音調音臺(Recording Console)
3. 音樂調音臺(Music Console)
4.數字選通調音臺(Digital Routing Mixing Console)
5.帶功放的調音臺(Powered Mixer)
6.無線廣播調音臺(On Air Console)
7.劇場調音臺(Theatre Console)
8.擴聲調音臺(P.A. Console)
9.有線廣播調音臺(Wired Broadcast Mixer)
10.便攜式調音臺(Compact Mixer)
三、操作要點
開機前,連接好所有系統。將推子,均衡器(EQ),PAN PAD GAL等調回起始狀態。
開機后:
1.先將音源設備(如CD)的音量開到最大不失真狀態。
2.調節調音臺該輸入通道的分推子于70%,調大輸入增益(GAIN)旋鈕到PEAK(峰值)指示燈到剛亮未亮處。
3.調節音量輸出主推子,使輸出的VU表指針大致在0VU附近擺動,不允許長時間指針超過+3VU。此時主推子位置也宜在50%~70%的位置內。可相應調整輸入增益或音源輸出電平。
4.如果還覺得音箱響度不夠,可開大功放音量旋鈕,注意此時功放不得進入削波狀態,否則應換更大功率功放。
5.以上控制順序是由輸入逐步向輸出調整。如果音源是話筒,由于話筒輸入信號很小,初學者調輸入通道時常因聽不到聲音而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此時可先將輸出主推子置于70%,再調輸入增益旋鈕和分推子,再按上述②~④步驟調整。特別要注意是否因定值率減(PAD)按下,此時應不作衰減。此法對初學者較適合。
6.然后按節目要求,分別調整調音臺上的EQ,PAN及效果等。
調音臺又稱調音控制臺,它將多路輸入信號進行放大、混合、分配、音質修飾和音響效果加工,是現代電臺廣播、舞臺擴音、音響節目制作等系統中進行播送和錄制節目的重要設備。調音臺按信號出來方式可分為:模擬式調音臺和數字式調音臺。
四、調音臺輸出部分
調音臺輸出部分的安排有以下規律
1.調音臺有幾根母線,肯定有相對應的輸出插座。
2.每個輸出插座輸出的聲音信號肯定在調音臺上裝有其相對應的調節鍵,可能是推拉鍵,也可能是旋鈕。
3.每種輸出調節功能鍵旁邊都裝有監聽按鍵,一般推拉鍵旁邊的監聽按鍵為推拉前監聽PEL,旋鈕旁的監聽按鍵為經過旋鈕的監聽(AFL)。
4.從輔助返回(AUX RET)或效果返回(EffectRTN)的插孔進入調音臺的信號,肯定安裝有調節其大小的按鈕和相應的聲像調節鈕PAN。
【摘 要】葉圣陶先生指出:“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技能。”這句名言已為我們指明了閱讀教學的方向。顯然,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那么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應如何巧借文本,尋找讀寫結合點,訓練學生的讀寫能力呢?
關鍵詞 訓練;練筆;詞匯量;讀寫能力
一、注重豐富學生的詞匯量
新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并且“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而理解并準確運用所學的詞語是寫話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尋找讀寫結合點,根據詞語的不同特點,來幫助學生理解、積累詞語,發現課文字詞和生活之間以及字詞和文本之間的聯系,巧妙地滲透寫話的基礎知識。
如在《哪座房子最漂亮》一文中出現有特點的詞:“青青的”“白白的”“大大的”“寬寬的”。教學中我通過多媒體圖片和反復朗讀來促進學生的理解,培養語感。我還問“誰還知道青青的什么?白白的什么?大大的什么?寬寬的什么?”生回答:“青青的小草”“白白的云”“白白的羽毛”“大大的西瓜”“寬寬的馬路”學生七嘴八舌地說出了許多詞語。低年級教材中含有這樣詞組的課文還有很多,每次我都不失時機地讓學生說。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讓學生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也有效地加強了文字和生活之間的聯系。
隨著識字量的增加,我還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本積累本,把課文中的好詞佳句抄寫在積累本上并記下來,引導他們在平時的生活和寫話中靈活運用。
二、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
讀與寫是兩種不同的認知方式,要實現兩者之間的溝通,可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緊密結合教材特點以及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等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為學生寫話提供仿寫的對象,達到滲透寫話指導的目的。
1.模仿練筆
處于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模仿能力強,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特點,精心選擇易于模仿的課文片段,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寫話訓練。如《荷葉圓圓》一文的2~5自然段結構相似,我在“想象練說、拓展升華”環節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荷葉還可能是誰的什么呢?然后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按“ 說:‘荷葉是我的 。’ 。”句式仿說、仿寫。學生仿得還真是不錯:生1:小蝦說:“荷葉是我的小涼亭。”小蝦在荷葉下劃來劃去。生2:小螞蟻說:“荷葉是我的運動場。”小螞蟻在荷葉上爬來爬去。生3:小鴨子說:“荷葉是我的涼帽。”小鴨子在荷葉下游來游去。又如《黃山奇石》2~5自然段都是佳段,引導學生讀后自選喜歡的一個自然段為模仿段,再任選第6自然段略寫的“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三種奇石中的一種寫幾句話。
2.“補白”練筆
有些課文,作者常刻意留下空白,讓讀者揣摩,為學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間。我們可以巧借教材的“空白”適時引導學生想象,訓練學生說話、寫話。如《畫家和牧童》一課,文中第3、4自然段寫圍觀的人們紛紛夸贊戴嵩畫得好。而文中只寫了一位商人和一位教書先生的夸贊。教學時,我在此處進行拓展,引導學生模仿文中人物進行說話訓練:圍觀的還有哪些人?他們又會怎樣夸贊?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解“夸贊”這個詞語的意思,又讓學生進行了人物語言描寫的訓練。又如《窗前的氣球》一文中有這么一句話“他好像看見米沙拉動拴著氣球的繩子,幾個同學站在四周,嘰嘰喳喳地指手畫腳。”可引導學生想象米沙和同學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我為你驕傲》一課中“我把錢和一張便條裝進信封,在便條上向老奶奶說明了事情的經過,并真誠地向她道歉。”便條的內容文中沒有寫出, 可以引導學生代文中的小男孩給老奶奶寫便條。
3.續寫練筆
如《坐井觀天》一課,結尾僅寫到: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教學中,我因勢利導,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抓住文中學習伙伴的話“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故事情節的發展,設計了如下練筆:
青蛙在小鳥的幫助下,終于跳出了井口,他看到了,
4.改寫練筆
古詩語言精煉,意境優美,又具有含蓄、跳躍的特點。教學時,可啟發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進行改寫。如《宿新市徐公店》這首詩,詩人描繪的是美麗的鄉村春景,兒童在油菜地里追逐黃蝶的快樂場面。這個場景貼近學生生活,所以學完古詩,我讓學生認真觀察插圖,結合生活體驗,把古詩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5.仿用詞句練筆
仿用,就是將課文情境中的謀些言語材料提取出來,用來表現其他生活情境。這是學生對課文言語的內化過程,其積累意義遠大于傳統的讀讀背背。如《北京亮起來了》一課,課后要求學生積累“夜幕降臨、華燈高照、金碧輝煌、燈光閃爍、銀光閃閃、光彩奪目、絢麗多彩、煥然一新、從天而降”等詞語,對二年級的學生要積累這些詞語無疑成了本課的重難點。我以觀察學生所熟悉的沙溪河夜景為突破口,將課內外資源連接起來,要求學生把自己所觀察到的夜景寫下來,并用上其中的一些詞語。
有一位學生是這樣寫的:
“我的家鄉在三明,那里風光秀麗,景色優美,其中我最喜歡沙溪河的夜晚。
每當夜幕降臨,沙溪河畔華燈高照,燈光閃爍。河的四周彩燈照著一幢幢高樓倒映在河中,銀光閃閃,十分動人,像銀河從天而降。走在河邊的小道上,可以看見一棵棵柳樹伸著長長的手臂撫摸著閃閃的河面,一朵朵美麗的鮮花,在草坪燈的照射下,顯得更美了。
啊,夜晚的沙溪河真美!”
瞧, 這不但促進了對這些準確精當的詞語的積累和內化,同時也為今后培養學生觀察興趣,提高習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英語應用能力考試 專科生 解題技巧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是為反映和評價高等學校專科層次(高等專科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修完英語課程的在校生英語應用能力而設立的標準化英語水平考試。相當于2002年以前舉辦的“大學英語二、三級考試”。參加“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取得60分以上(含60分)為考試成績合格,頒發有“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委員會”印章的國家級合格證書。此種考試一共分為五個大的部分,即聽力、詞匯、閱讀理解、翻譯、寫作。
1.聽力
語音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影響聽力的一個關鍵因素,因而學生首先要提高語音辨別能力,在備考階段,如遇到分不清的音,應反復聆聽,盡最大努力在聽覺上將其分辨出來。當對待連讀時,學生應把握習語或詞組內部單詞之間的連讀現象,平時記憶聽力習語或詞組時,應注意將其內部的一詞之間固定的連讀現象當成習語或詞組的組成部分一塊進行記憶,對于聽不懂的連讀音,首先反復聆聽幾遍,盡量將其聽懂,如無法聽懂的,則應對照原文,再次反復聆聽、跟讀、模仿。
其次,學生應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要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不能全靠老師在課堂上講解,還可以結合聽錄音帶、聽句子來了解掌握語法知識。掌握語法知識對提高聽力理解能力有很大幫助,學生可自備一本英語語法書,在做聽力中如遇到不熟悉的語法結構時,可經常翻閱。學生要認真地對待每一道聽力題,對自己練習中的錯誤弄清楚原因并糾正之后整理在自制的錯題本上,細心體會消化,絕不能不明不白地放過錯誤,更不要犯曾經犯過的語法錯誤。只有這樣,當學生聽到自己熟悉的語法結構時,才能迎刃而解。另外,在聽力中學生既要注重一般的語法規律又要注重考試殊的語法現象,學生在平時聽聽力時要善于總結英語語法規律,尤其是那些“例外”者。
再次,學生要學會速記,雖然做筆記是一項比較復雜的技巧但也是聽力練習中的必要環節。要做好筆記應做好兩件事。一要辨別出主題句,一要記錄重要細節和支持觀點的例子。換句話說,即做筆記要與說話者的思維同步。做筆記的有效辦法是通過縮寫單詞和句子來將語言簡化。另外,選擇適當的時間進行有條理的縮寫也同樣重要。聽對話時應將不同對話者的有效信息記入不同的行和列中,這樣就不容易混淆。每個人都可以在做筆記時發展自己特有的縮寫形式。速記需要不斷地練習來提高。學會了速記,也就能將所聽來的內容保留和整理出來。最后,學生應擴大詞匯量和擴大科學、文化背景知識。詞匯是學習語言的基礎,學習英語就好比建筑高樓大廈需要磚石一樣,它也需要大量的詞匯。不斷擴大詞匯量,有利于語言的運用和交際能力的提高。在聽力理解中,所涉及的內容往往是瞬間就過去了,學生只有擴大了詞匯量,才能抓住出題的關鍵。語言是社會的下具,語言的使用反映著一個社會的文化。由于語言和文化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跨文化交際中,即使語言準確無誤,也會因文化蘊涵的不同而產生誤解。語言是人們進行交際的手段,社會生話的變化、科技的普及發展、一國的文化歷史傳統、生話方式、地理氣候環境及人們的思維方式都要反映到語言之中。具備一點背景知識對所聽的對話和短文會有一種熟悉感、一個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能彌補語言上的一些不足。同時學生還可以采用一些技巧。
2.詞匯
詞匯這個部分我們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選擇,另一個是填空,那么選擇的部分要注重一些常用短語和固定的搭配,對于第二部分,由于涉及到拼寫,因而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對一些比較重要的詞的變形應該有所了解。在做此題時,首先應該確定這個空應該填什么樣詞性的詞,然后根據一些詞根、詞綴來進行填充,比如說,The?搖?搖?搖?搖 of the economy will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Develop).橫線上要填的詞首先應該是一個名詞,然后根據平時所學,我們可以知道這里應該是development。在詞匯累積的過程中,一定要記住一些常見的詞根、詞綴,以及派生法等。我們可以用音標法,或是字母組合來尋求規律,當然也可以用聯想法,這種方法是用發散思維來識記英語單詞。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記單詞不要“只見一木,不見森林”,而要由此及彼、由點到面,由一個單詞盡可能多地聯系到與它相關的各種形式、結構及用法,還要能同時說出一、兩個它的近義詞、反義詞等,這才叫記住了。這樣日積月累、持之以恒,就可以積少成多,隨著單詞輸入量的增加,應該利用新、舊單詞間有規律的聯系去記憶單詞。記憶的最大障礙就是遺忘,這就要求在學生記憶單詞后及時復習,反復記憶。單詞的習得在于講求苦練和方法:多朗讀――讀準、讀順。一些學生之所以寫錯單詞,就是其讀音不正確;多看――看熟詞形,可以避免“同音異形”造成的單詞拼寫錯誤;多寫――檢驗是否讀準看熟。通過這種講求方法的苦練過程,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閱讀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英語閱讀的質量包括兩項硬指標:一是閱讀的速度;二是理解的精準度。讀慢了,完成不了任務;而理解得不準確等于沒讀。只有快而準,才能提高閱讀質量。重視閱讀訓練和對技巧的掌握,對廣大考生提高英語能力、提高英語分數至關重要。建議學生在做閱讀題的時候,按照如下幾個流程:快速瀏覽題干,通過題干先對問題做一些區分。一般來說,出題人在題目的設置方面,都會按照文章的內容依次設置問題的順序。問題設置的難度也是由淺入深。所以,學生在第一遍閱讀文章時,基本上可以將該篇文章的1―3小題作出答案或是找到問題在文章中顯示的位置。如果是考細節的題目,學生可以在第一遍瀏覽文章的時候,拿鉛筆把題干中最具代表性的幾個詞劃出來,為第二遍精讀時找尋答案或是思考答案作鋪墊;看過題干之后,再返回原文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用過于注重詞句的把握,遇到不認識的單詞不必作太久的停留,以免影響閱讀速度。近些年的考研英語閱讀的特點是幾乎不出現需要綜合跨段的信息情況。因而,理解之后就可以立即返回題目,閱讀選項進行選擇。在做態度題的時候,尤其要注意開頭和結尾部分,重點是形容詞的把握,并且要重視文中出現的有明顯轉折詞的地方。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注重猜詞法,學會通過“略讀”獲取文章的主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許多學生習慣性地一字一句地去閱讀,以此來抓住文章的主題思想,不善于利用略讀。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們閱讀的速度和閱讀的效率。因為采取這種讀法不利于學生對文章主題進行綜合分析,使得學生的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對字、句、段的分析與理解上。其實,做好閱讀理解的關鍵就是要找到那個題的根據,也就是所謂的定位。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不同于其他的四、六級考試,閱讀理解里面包含四個部分,有選擇、有填空,還有配對題。對于配對題,可以采用先做自己認識的單詞,然后再根據其他的一些猜詞法來尋出正確的答案。對于簡單部分,一定要按照要求進行答題,字數不得超過三個。
4.翻譯
翻譯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四個選擇題,另一個部分是段落翻譯,其實這部分的選擇題是所有題目中最好的一個,因為其中有三個都是對的,只有一個是與所給的英文意思完全相反的。根據這種題型的特點,我建議學生們在做的時候看四個選項中哪個用中文表達相同的意思最好,那么就選哪個,一般不會錯,對于段落翻譯,難度就大大地提高了。
5.寫作
在這個部分中,一般都是應用文寫作,所以學生們一定要記得寫信的格式、便條的形式,登記表和申請表等一些常用的應用文的格式和一些經典的寫作例句。相信在學生的努力下一定會取得勝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雖然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但都要基于一定的基礎,希望學生們努力學習,克服困難,做應用能力考試的征服者。以上的一些方法只是我在平時教學中總結出來的,但是否具有科學性,是否對所有的學生都有用,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參考文獻:
關 鍵 詞:橋梁檢測 結構評估 動載實驗
一、橋梁檢測與評估的意義
通過對橋梁的使用狀況、缺陷及損傷進行全面、細致、深入的現場檢測,明確缺陷和損傷的性質、部位、嚴重程度及發展趨勢,尋找缺陷及損傷產生的原因,以便分析、評價缺陷及損傷對橋梁使用性能和承載力的影響,為橋梁維護、加固基改造設計提供及時、有針對性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對橋梁的全面檢測,系統地收集當前橋梁技術數據,積累技術資料,為充實橋梁數據庫、加強橋梁科學管理和提高橋梁技術水平提供必要條件;通過合理設計檢測的方法,輔以布設長期監測設備,逐步建立橋梁健康監測系統,確保橋梁長期安全運營,以發揮其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橋梁檢測方法
1.靜態檢測方法
靜力荷載試驗就是將靜止的荷載作用于橋梁上的指定位置,以便能夠測試出結構的靜應變、靜位移以及裂縫等,從而推斷橋梁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的工作狀態和使用能力的試驗。通過這些與橋梁工作性能有關的參數,可以分析得出結構的強度、剛度及抗裂性能,據此判斷橋梁的承載能力。
在橋梁靜載試驗中要測量靜應變和靜位移。在測量應變時結合現場情況在結構上打孔,一般選擇在結構計算最不利且便于操作的位置。確定良好的加載方案,以便在有限的試驗孔上取得有代表性的測試值。根據靜態應變值,推算結構截面的應力分布、桿件的實際內力與次應力、混凝土和鋼筋共同作用情況等。
在靜位移測量時,要測量豎向靜態位移量(梁的撓度)、水平靜態位移量(梁活動端位移及墩頂位移等)。由實測到的應變和位移可以推算出有關的內力(如軸力和彎矩)值和撓度值等。將它們與理論計算值進行對比,以此作為判定橋梁結構工作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
2.動態檢測方法
動力荷載就是將行駛的汽車荷載或其他動力荷載作用于橋梁結構上,來測出結構的動力特性,從而判斷出橋梁結構在動力荷載下受沖擊和受振動影響的試驗。其試驗的目的在于測
定結構的動力特性,如結構的自振頻率、阻尼特性及固有振型等:測定結構在動荷載作用下的強迫振動的響應,如振幅、動應力、沖擊系數及疲勞性能等。這些性能是判斷橋梁運營狀況和承載能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當橋梁自振頻率處于某些范圍時,可由外荷載(包括行使車輛、行人、地震、風載、海浪;中擊等)引發共振造成事故,這是動力檢測的主要目的。
三、動載試驗的橋梁結構狀況評估
橋梁結構的動力特性是與結構的組成形式、剛度、質量分布和材料性質等結構本身的固有性質有關,而與荷載等其他條件無關的性質。橋梁的模態參數是整個結構振動系統的基本特性,它是進行結構動力分析所需的參數,其結果不僅可以用來分析結構動載作用下的受力情況,而且為橋梁承載力狀況評定提供重要指標。
1.固有頻率的測定
對于比較簡單的結構,只需結構的一階頻率,對于較復雜的結構動力分析,還應考慮第二、第三及更高階的頻率。橋梁固有頻率可以直接通過測試系統實測記錄的功率譜圖上的峰值、時域歷程曲線等確定。由基頻還可以推算承重結構的動剛度。
阻尼
橋梁結構的阻尼特性一般由對數衰減率6或阻尼比D來表示,可由時域信號中的振動衰減曲線求得。另外,也可以從功率譜圖中,用半功率帶寬法來計算阻尼,一般測試系統軟件均可完成此類分析。
3.振型
一般橋梁結構的基頻是動力分析的重要參數。傳感器測點的布置根據不同的結構形式,通過理論分析后確定。振型的測定一般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使用多個傳感器測定;另一種是使用一個傳感器變換位置測量,這種情況下需要一個作用參考點,測試時比較繁瑣。在條件限制時使用,一般應采取第1種方法測試。
4.沖擊系數
橋規中定義沖擊系數為沖擊力與汽車荷載之比。對于線彈性狀態下的結構來說,動荷載產生的荷載效應與靜荷載產生的荷載效應之比即為1。因此,沖擊系數的測試通常采用測定結構動應變或動撓度的方法。測試前,在梁的跨中(或最大變位、應變處)布置電阻應變片式的位移計或應變計,并通過動態應變儀與電腦相接。試驗時,由加載車輛以某一速度從測點駛過,記錄其輸出應變隨時間變化的實時信號。一般情況下,應測試記錄多種車速下的輸出應變結果,以做分析比較。
四、人工神經網絡的橋梁結構狀況評估
現實中橋梁處于一個復雜的動態系統中,影響結構安全性、適用性及耐久性的因素多,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也存在著大量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傳統的橋梁結構評估方法不能很好地處理這些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而人工神經網絡方法卻能實現從輸入參數到輸出參數之間的非線性映射,非常適合于非線性很強的混凝土橋梁結構損傷診斷。
1.人工神經網絡
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NeuralNetworks,ANN),一種模仿動物神經網絡行為特征,進行分布式并行信息處理的算法數學模型。這種網絡依靠系統的復雜程度,通過調整內部大量節點之間相互連接的關系,從而達到處理信息的目的。人工神經網絡是并行分布式系統,采用了與傳統人工智能和信息處理技術完全不同的機理,克服了傳統的基于邏輯符號的人工智能在處理直覺、非結構化信息方面的缺陷,具有自適應、自組織和實時學習的特點。
由于結構的損傷必然導致結構參數(剛度、阻尼和內部荷載)的改變。利用數值求解法(如有限元法、能量法)或實測方法,獲取結構中所需物理量(如頻率、振型等)作為訓練樣本的輸入參數,以結構的缺陷作為輸出參數,利用神經網絡具有很強的自組織、自學習和自適應能力的特點,通過一定數量的訓練樣本讓網絡學習,神經網絡會記住這些知識,實現從輸入參數(如結構頻率向量等)到輸出參數(如結構損傷位置、程度等)之間的非線性映射,從而可以求得反問題的解,也就可以知道橋梁結構的損傷情況。
2.結構等級評估輸入參數
(1)混凝土材料方面
a.截面損失程度:由于混凝土在空氣中的碳化作用,碳化部分將不參加構件的工作,因此構件截面減小。此參數以混凝土碳化深度與構件實際尺寸的比值來衡量。
b.混凝土強度損失程度:混凝土強度隨時間而降低。此參數以混凝土強度下降程度來衡量。
c.開裂程度:對大部分結構,允許在規定范圍內帶裂縫工作,但是裂縫的產生和擴展對結構的抗彎能力及鋼筋的保護有很大影響。此參數用裂縫寬度可靠指標與允許可靠指標的比值來度量。
(2)動力特性方面
a.固有頻率下降,由于長期運營,橋梁的固有頻率、剛度隨時間增加有逐漸減小的趨勢,其豎向剛度降低較快:
b.橋梁剛度下降,內部混凝土出現疲勞,產生了塑性變形,大大降低了橋梁剛度。
3.結構等級評估輸出參數
通過人工神經網絡系統的反復訓練,可以輸出Y值,根據《公路舊橋承載能力鑒定方法》(試行)中劃分的4個等級來評估結構等級。Y體現不同的破損程度,數值越小,破損程度越小。評估等級與Y取值的對應關系:
(1)一級,O.OO
(2)二級,O.O5
(3)三級,O.15
(4)四級,O.35
關鍵詞:承載能力評定;荷載效應;材料惡化
中圖分類號: TV223.2+1 文獻標識碼: A
1橋梁概況
該橋長39.2m,橫向橋寬35.03m。橋梁主體結構由兩個寬分別為15m和20m相同結構形式的框架箱體橫向并排組成;箱體縱向分為3跨,孔跨布置(凈跨度)為10m+16m+10m;箱體設計凈高6m,其中16m跨為機動車道,空間凈高為5m;兩側10m跨為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空間凈高為3.5m;箱內凈高富余部位為道路面層、基層及墊層下填二灰土。框架橋主體混凝土采用C35等級。設計荷載為公路-Ⅰ級。
2橋梁荷載作用效應組合計算
使用橋梁軟件MIDAS/Civil輔助建模計算,將橋梁整體結構橫橋向劃分為若干1m寬的單元,計算出橋梁主要控制截面(正截面正、負彎矩)的最不利單元,將其做為截面承載能力驗算單元。基于軟件MIDAS/Civil計算的橋梁彎矩見圖1,控制截面最不利單元荷載作用效應組合計算見表1。
圖1橋梁彎矩包絡圖
表1控制截面的最不利驗算單元作用效應組合計算表(每延米)
序號 作用類別 彎矩(kN·m)
跨中 支點
1 永久作用 結構重力 324.40 -900.90
2 可變作用 汽車(含沖擊系數) 265.70 -360.50
3 人群荷載 3.40 -7.40
4 溫度作用 9.00 -136.0
5 分項組合 1.2×永久作用 389.28 -1081.08
6 1.4×汽車荷載 371.98 -504.70
7 0.7×1.4×(人群+溫度) 12.15 -140.53
8 基本組合 1.1×分項組合 850.75 -1898.94
經計算得出:
⑴ 橋梁最大正彎矩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單元為中跨(2#箱)跨中沉降縫位置頂板單元,其作用效應組合值為850.75 kN·m(正彎矩);
⑵ 橋梁最大負彎矩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單元為中跨(2#箱)支點側墻位置頂板單元,其作用效應組合值為-1898.94kN·m(負彎矩);
3基于檢測結果的橋梁現階段實際承載能力評定
結合橋梁現狀(外觀檢查和無損檢測結果)計算出橋梁承載能力檢算系數、承載能力惡化系數、混凝土截面折減系數和鋼筋截面折減系數,對橋梁結構理論狀態下承載能力進行修正,推定該橋現階段實際承載能力。
3.1橋梁檢算折減系數
橋梁檢算折減系數以箱體頂板為計算對象,檢算折減系數取值見表2。
表2橋梁檢算、惡化、折減系數計算表
檢測指標 技術狀況評定標度 承載能力檢算系數 承載能力惡化系數 混凝土截面折減系數 鋼筋截面折減系數
權重
缺損狀況 3 0.4 0.32 —— ——
鋼筋銹蝕點位 1 —— 0.11 —— ——
混凝土電阻率 2 —— 0.05 —— ——
混凝土碳化狀況 2 —— 0.20 0.35 ——
鋼筋保護層厚度 4 —— 0.12 —— ——
混凝土強度 1 0.3 0.05 —— ——
自振頻率 1 0.3 —— —— ——
氯離子含量 1 —— 0.15 —— ——
結構材料風化 1 —— —— 0.10 ——
結構物理與
化學損傷 1 —— —— 0.55 ——
評定標度值 1.8 2.25 1.35 2
系數取值 1.11 0.03 0.99 0.96
注:⑴ 檢測現場情況不滿足鋼筋銹蝕檢測條件,且外觀檢測中發現構件混凝土表面無明顯鋼筋銹蝕狀況,故銹蝕電位技術狀況評定標度值取1;
⑵ 自振頻率和氯離子含量兩項檢測指標未進行檢測,技術狀況評定標度值取1。
3.2基于橋梁檢算折減系數的主梁截面強度驗算
根據公路橋梁設計規范,結合既有橋的現狀引入橋梁檢算系數、耐久性惡化系數和截面折減系數對極限狀態方程中結構抗力效應,結構檢算方程式改變如下:
式中:——結構的重要性系數;
——荷載效應函數;
——抗力效應函數;
——材料強度設計值;
——構件混凝土幾何參數值;
——構件鋼筋幾何參數值;
——承載能力檢算系數;
——承載能力惡化系數;
——配筋混凝土結構的截面折減系數;
——鋼筋的截面折減系數。
對該橋中跨(2#箱)跨中正彎矩截面和支點處負彎矩截面驗算單元進行折減驗算,計算如下:
⑴ 跨中截面單元抗彎承載力修正計算
=Z1 (1-ξe) ×××(--)
=1.11×(1-0.03) ×180×0.96×11775×0.99×(800-60-60)
=1474.84 kN·m>850.75 kN·m(基于公路-I級荷載組合計算出的控制截面最不利驗算單元正彎矩值)。
⑵ 支點截面單元抗彎承載力修正計算
=Z1 (1-ξe) ×x× (-x/2)
=1.11×(1-0.03) ×16.1×1000×110×0.99×(1189-110/2)
=2140.73 kN·m>1898.94kN·m(基于公路-I級荷載組合計算出的控制截面最不利驗算單元負彎矩值)。
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修正后的跨中截面和支點截面抗彎承載力大于基于公路-I級荷載組合計算出的控制截面最不利驗算彎矩值,因此橋梁的承載能力滿足要求。
4結語
基于檢測結果對橋梁的承載能力評定,引入了橋梁承載能力檢算系數、承載能力惡化系數、混凝土截面折減系數和鋼筋截面折減系數,用以修正結構構件承載能力的檢算結果,從而使承載能力評定結果更能反映橋梁的實際狀況。
參考文獻
董軍.橋梁工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張勁泉,李萬恒,任紅偉,程壽山等編著.公路舊橋承載力評定方法及工程實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一、強化快速閱讀訓練
預制理論認為:當人們進行一些話語活動時(如閱讀或聽力),話語中的語境或語言信息會激活記憶中預制的背景知識,人們可以運用該知識來預測或理解話語本身。在閱讀前要求學生遇到生詞時,不查字典,根據上、下文情景,來猜測生詞的意義,這樣可以提高閱讀速度。閱讀速度是衡量閱讀能力的重要標志。
1.為了提高閱讀速度,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經常習慣性地用手指、筆、尺等指著單詞進行閱讀,這樣很容易使學生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個別單詞、詞組上,忽落了整個段落及文章所反映的信息內容。有些學生采用傳統的翻譯法對短文中的每個詞,逐字逐句的翻譯和分析。因為一個詞或一句話看不懂,便中斷閱讀而冥思苦想,這種死摳字眼,逐詞翻譯的閱讀方式不僅影響閱讀速度,更重要的是影響對全文的整體理解,以至抓不住文章的中心意義,更理解不了文章的深層含義。還有聲讀、心讀、心譯等不良習慣。這些習慣減低了學生的閱讀效率。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應有的放矢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2.引導學生運用整體法閱讀。所謂整體法閱讀是指“閱讀時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個別詞語上,而是直接集中在完整的篇章內容上”。為了訓練使用這種閱讀方法,選用了生詞量適當,篇幅適中的閱讀材料,要求學生不查字典,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及相關的練習。
3.在閱讀前介紹文章的背景知識。介紹文章的背景知識也包括與文章標題有關的背景,一般從文章的題目上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要求學生重點理解文章每一段的第一句及最后一段的意義,以更準確的理解文章全文,預測文章大意。
4.讓學生帶著目的去閱讀文章。在閱讀前先看閱讀題目及選項,可以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了對文章的初步理解,利用略讀、尋讀進行快速閱讀。
二、擴大學生的詞匯量
詞匯量是影響閱讀理解能力的關鍵。生詞一直是閱讀中的一大障礙。許多學生閱讀速度慢,理解不透徹,主要原因是詞匯量掌握得太少。幫助學生學會猜詞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平時在單詞的記憶過程中,要求學生學會利用上、下文,詞綴,反義詞,近義詞,同類詞,同根詞進行猜詞。猜詞義的主要方法是“推斷”,“推斷”是根據構詞法,語法結構,語篇知識,上、下文語義關聯以及個人的知識和經驗等來猜測詞義。多年來,學生習慣利用詞匯表來死記硬背單詞,缺乏靈活的記憶法和有效使用單詞的能力。在詞匯記憶學習中,教會學生運用一些單詞記憶方法,引導學生結合語音,情景,聯想等方法來記憶單詞。單詞的詞匯量擴大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互為因果的雙向過程,是學習語言的規律。
三、撐握一定的句法知識
閱讀課的句法教學應為閱讀理解服務,而不是為了模仿句型進行造句能力的培養。語言的習慣也是人們的思維習慣。對于不熟悉英語句法的中國學生,首先要理解英語句法的構架,辨認句子的基本結構,一個完整的英語句子必須要有句子主干(指主語和謂語),找到了句子的主干是閱讀理解的關鍵。句子是構成段落的基礎,讀者在閱讀中對句子的輸入影響閱讀的速度和效率。
四、了解一定的語篇知識
Widdowson(1979)提出,閱讀是一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閱讀中要解決的問題大致分為四類:詞匯類,句法類,話語或語篇類及社會文化類。語篇具有銜接成分,符合語義,語用和認知的原則。Duke(2003)認為,語篇理解是一個對書面語言進行“互動,導引和審視”的過程。詞匯和句法問題通常在語篇中解決,詞句和語篇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閱讀中對詞句的理解和對語篇的理解是緊密相連的。理解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個方向上交錯進行。只有對關鍵句理解準確,才能對語篇理解。熟悉語篇的銜接手段對于準確迅速預測和驗證十分重要。
在教學過程中選具有明顯結構特征的語篇進行教學。如:先進行描寫文,敘述文體裁的篇章教學,然后再進行說明文和議論文的教學。對于記敘性的篇章,掌握篇章的框架――情節,人物特征和場景。以后在閱讀同類型的文章時,學生就會聯想到此類框架結構,舉一反三,達到對該體裁文章的理解快速準確。閱讀議論文時應掌握論文的框架結構:因果關系,對比、對照,時間、空間順序。指導學生運用“線索”(圖表、示意圖、斜體字、黑體字、閱讀提示等),更好地理解文章。
五、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閱讀量影響到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根據學生實際英語水平,要求學生在課后泛讀中、英文對照英語讀物和英文報刊。如:《英語世界》《英語沙龍》《中國日報》等。閱讀材料的選擇應先以趣味性為主,再結合知識性。通過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閱讀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進行大量的閱讀強化訓練。閱讀課的教學應該以訓練學生閱讀技巧、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提高閱讀速度和準確率為目的,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合理安排教學步驟,逐步解決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閱讀課的教學質量,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推動學生英語交際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黃國文.語篇分析概要[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董基鳳,申保才.教閱讀,學交際[J].外語界,1992,(2).
[3]包濟平.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新思路[J].蘇州大學學報,1994,(4).
[4]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5]陳光偉.分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J].外語外貿高教研究,1999,(1).
[6]鄭敏,陳鳳蘭.教學行動研究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6).
[7]劉禮進.話語生成與理解[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