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兒童保健的作用范文

兒童保健的作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童保健的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兒童保健的作用

第1篇:兒童保健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 臨床路徑;兒童保健;新生兒;體格;智力

[中圖分類號] R71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8(c)-0159-02

兒童保健門診作為醫院的基礎性部門,承擔了我國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任務[1],其通過對兒童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潛在風險進行積極預防,對兒童出現的行為錯誤進行科學矯正,同時對撫養人進行科學喂養指導[2],達到提升兒童整體體格、智力發育水平的目的。新生兒出生后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是兒童保健的重點對象[3]。為適應時展的需求,提高本院兒童保健的水平,本院在2011年建立臨床路徑對兒童保健進行指導,效果較為理想。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轄區出生的新生兒436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218例,對照組:男115例,女103例,干預組:男117例,女101例,兩組新生兒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781,P>0.05)。

1.2 納入標準

所有新生兒均是足月分娩,出生時體重2500~4000 g

1.3 排除標準

①早產以及過期妊娠產新生兒;③撫養人不配合本院工作人員的隨訪工作;④隨訪1年以上,中途因為其它原因中斷隨訪。

1.4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體檢、新生兒發育營養指導、疫苗的接種工作。干預組則依據新生兒生長發育的特點制訂臨床路徑干預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新生兒出院后7 d內,為其建立體檢檔案,對其進行神經發育測查,同時對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的喂養進行指導,宣傳母乳喂養;②新生兒1個月左右對其進行智力以及體格的發育測評,指導家屬掌握新生兒智力開發、體格加強訓練方法,再次強化產婦的喂養行為;③新生兒3個月后進行智力以及體格的發育測評,適當進行營養指導,重點在于指導正確的輔食添加方法,防止出現營養不良進而造成發育遲緩;④新生兒6個月左右進行智力及體格測評,根據新生兒這一時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新生兒的動作進行指導,例如坐、爬,同時指導撫養人利用圖片和音樂的方式對新生兒進行智力開發訓練;⑤新生兒8個月左右行體格以及智力測評,重點監測新生兒的血紅蛋白,對佝僂病以及貧血進行良好的預防,同時強化撫養人對其進行的智力開發訓練以及體格強化訓練;⑥新生兒12個月左右,對新生兒的智力以及體格進行測評,此階段重點在于對新生兒的聽力進行篩查、指導新生兒的牙齒保健,同時指導新生兒的精細動作訓練;⑦新生兒的疫苗接種,本組新生兒出生15 d內完均成卡介苗的接種,乙肝疫苗在8個月內完成接種工作。

1.5 評價指標

由經過相關培訓的醫師對本次研究的所有新生兒進行體格和智力水平測試,測試表格采用歐萍編制的《新生兒智能開發與發育簡明表》[4],智力發育評分包括新生兒的5個相關功能(大運動、精細工作、適應能力、語言和社交行為)的評分,計算出總的智力發育評分。

1.6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由Excel 2003錄入,數據處理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干預組新生兒在6、12個月后的體格發育評分為(95.12±9.20)、(96.34±10.68)分,智力發育評分為(94.63±9.65)、(97.13±10.98)分,干預組新生兒智力及體格發育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

3 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漸改善,現代父母對于新生兒的保健認知覺悟也不斷提升[5]。目前,第一代獨生子女已經成為我國父母的主體,其對新生兒的保健工作有更高的要求,然而有報道顯示,許多父母對新生兒保健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多,在遇到問題時更多地選擇求助于醫院或者有經驗的人士,所以有針對性地加強新生兒父母的相關保健知識對于新生兒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以提前預防、及早發現、盡早治療,確保其健康成長[6]。目前新生兒的保健工作已經不單單是保證新生兒體格方面的健康成長,對其智力發育有更高的期望。兒童保健門診作為兒童保健的基礎性部門,對祖國下一代的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兒童保健門診主要是通過對兒童在其成長發育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潛在風險進行積極預防,一方面通過指導撫養人對新生兒進行科學喂養、對新生兒在成長過程中的不良行為做到及早發現與盡早糾正,以利其健康成長;另一方面則幫助撫養人了解科學的新生兒保健的相關知識,以提高其對新生兒成長中出現問題的發現和處理能力[7],所以,新生兒的保健工作有其重大的社會意義。

新生兒的智力和體格發育水平不單單是受遺傳控制,環境水平以及教育也發揮極重要的作用,有報道顯示,新生兒的喂養不當是導致其發育遲緩的重要原因[8],因而,新生兒在出生以后根據新生兒的發育特點選擇科學有效的喂養方法以及合適的早期教育,對提高其體格以及智力發育水平有較大的幫助。通過對新生兒進行臨床路徑干預,新生兒生長發育的整體水平得到了提高,進而提升了我國的整體人口素質。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兒童保健門診的臨床路徑干預后,干預組新生兒智力及體格發育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對新生兒進行早期的臨床路徑干預可以較好地提高新生兒的智力以及體格發育水平,有利于其更好地成長。國外學者Roberts的研究表明[9],對新生兒進行早期教育對新生兒的體格以及智力水平的提高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這與本次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對具有高危因素并可能出現智能缺陷的新生兒進行早期干預,可以避免新生兒出現智力發展障礙、體格發育不正常等情況。故對新生兒開展智能開發以及健康指導勢在必行,同時由于我國兒童保健開展相對較晚,在很多地區并未建立完善的兒童保健配套體系,所以有必要尋找一套對兒童保健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加強兒童保健事業。

[參考文獻]

[1] 楊青,朱宗涵,張德英,等.我國兒童保健工作的挑戰和對策[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8,16(1):3-4.

[2] 孫玉萍,李清,姚華,等.不同民族居民血尿酸水平與心血管病指標關系[J].中國公共衛生,2009,25(5):584-586.

[3] 劉愛東,趙麗云,于冬梅,等.中國2歲以下嬰幼兒喂養狀況研究[J].衛生研究,2009,38(5):555-558.

[4] 歐萍,陳曦,錢沁芳,等.《嬰幼兒智能開發與發育簡明表》的應用[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06,40(2):167-169.

[5] 譚紅彤.胎嬰兒父母對嬰幼兒早期教育的行為態度調查及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7):895-897.

[6] 何滿芬,黃廣文,蔣燕娟.嬰幼兒父母早期教育知識知曉及需求調查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1,18(4):672-674.

[7] 黃東明,楊孜,陳海燕,等.母親參與嬰幼兒保健對父母養育方式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22):640-642.

[8] 王燕,王惠姍,宮麗敏,等.社區兒童保健醫師營養與喂養知識現狀及培訓需求[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1,5(3):913-914.

第2篇:兒童保健的作用范文

數據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所有數據采用(珋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體格發育情況兩組嬰兒的性別比例、出生時的體重、身高、頭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至6、12、24月齡實驗組兒童的體格發育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智力發育情況根據首都兒童科學研究所制定的《0~6歲兒童神經發育診斷量表》測定兒童的適應性、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個人社交、發育商(DQ)。于6月齡,代表智力發育的各項指標得分實驗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新生兒于12月齡各項指標得分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0~3歲是個體發展過程當中的重要時期,也是體格和智力發展的關鍵塑性時期。通過電話、門診、開展家長課堂等途徑提供的及時有效的保健服務,指導家長合理哺乳、及時添加輔食、注意定期檢測母嬰營養狀況、適時訓練與觸摸等。本研究數據顯示,身高、體重、頭圍這三個代表嬰幼兒體格發育的主要指標,實驗組在6、12、24月齡的體格發育狀況優于對照組;6、12月齡代表智力發展水平的各項指標,實驗組均優于對照組。表明保健服務與早期綜合教育對新生兒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影響嬰幼兒發展的因素多,除了遺傳因素外,家長正確的哺乳、輔食的及時添加、營養的合理搭配、對各種小兒常見病的預防等都可以促進兒童的更好發展,降低新生兒常見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因為此育兒知識的普及至關重要。

智力的發育與新生兒大腦的發育息息相關。而大腦的發育除了與先天因素有關外,還與后天的環境刺激關系密切。及早刺激新生兒的聽覺、視覺、味覺、嗅覺、觸覺,使之與大腦的相應區域建立聯系,將促進大腦的更好發育。當下大量資料表明早期教育與早期干預對新生兒的體格、心理、情感、社會認知等方面的良好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對兒童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新生兒的全面發展。父母的行為活動也在無形當中影響孩子的性格特征、情感、認知、社會心理的形成過程。除此之外,孕婦營養不良;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孕期服用藥物、遺傳病、嬰兒出生后的哺乳情況及是否及時添加輔食都將影響新生兒的發展。

第3篇:兒童保健的作用范文

城市兒童保健工作要求

甲類標準:

一、衛生行政部門切實將兒童保健工作納入工作的議事日程,建立健全兒童保健網和建設一支兒童保健專業隊伍。

二、市級兒童保健機構,要配備開展兒童保健工作的必要設備,充分發揮業務指導的作用。

三、兒童醫院、婦產醫院、婦幼保健院(所)、醫學院校及其附屬醫院、綜合醫院兒科必須承擔兒童保健任務,協助同級兒童保健機構解決疑難問題,培訓人員,指導開展科研工作。

上述各級醫療機構要建立兒童保健責任地段,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開展兒童保健系統管理工作。

四、各級兒童保健機構開設兒童保健門診,建立兒童保健責任地段或開展兒童保健試點,以點帶面的指導基層醫療保健單位開展兒童保健工作。

五、兒童保健工作內容和指標:

(一)兒童保健系統管理:

1.對新生兒、嬰幼兒、體弱兒(佝僂病、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早產兒、低體重兒等)按常規管理,建立系統管理的冊(卡)新生兒期訪視率達90%以上;

2.對7歲以下兒童根據年齡特點進行定期體檢(1歲內每3個月1次,1至3歲每半年1次,3歲以上每年1次)。受檢率:集體兒童達90%以上,散居兒童達70%以上,兒童體格發育水平超均值者達55%以上;

3.逐步開展智能測查。

(二)做好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工作。對佝僂病、缺鐵性貧血要早防早治,矯治率達95%以上。佝僂病患病率在近兩三年的基礎上使其下降20%至30%,控制Ⅱ度,消滅Ⅲ度。缺鐵性貧血患病率在近兩三年的基礎上使其下降20—30%,控制中度,消滅重度。消滅喂養不當引起的Ⅱ度營養不良。肺炎、腹瀉,通過試點摸清情況,采取措施,積極防治,使發病率逐年下降。

(三)指導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督促檢查落實《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指導做好實驗性和示范性托兒所的保教工作。

(四)普遍開展兒童保健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兒童營養、母乳喂養和防病知識的宣傳,有針對性地編寫各種通俗易懂的宣傳材料,普及科學育兒知識。

(五)有條件的兒童保健機構,開展視、聽、口腔疾病的防治。

(六)嬰兒死亡率降至15—20‰。

六、與防疫部門配合做好預防接種及傳染病管理工作,控制傳染病續發,杜絕暴發。

七、有計劃的培訓各級兒童保健人員。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初級的至少培訓1個月,中級的至少培訓3個月,高級的專業進修3至6個月。5年內爭取輪訓1遍。

八、掌握完整系統的科學資料和數據。應有基本情況,系統管理情況,兒童生長發育水平,佝僂病和缺鐵性貧血患病情況及嬰兒死亡率等方面的資料。要及時、準確的統計分析,以指導工作。

九、開展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常見病、多發病、兒童營養、體格鍛煉、早期教育、神經精神保健等方面的調查和研究工作。

乙類標準:

一、衛生行政部門能將兒童保健工作納入工作議事日程,建立兒童保健網和建設一支兒童保健專業隊伍。

二、市級兒童保健機構,要充分發揮業務指導作用。

三、兒童醫院、婦產醫院、婦幼保健院(所)、醫學院校及其附屬醫院、綜合醫院兒科應承擔兒童保健任務,協助同級兒童保健機構解決疑難問題,培訓兒童保健人員。

上述各級醫療機構要建立兒童保健責任地段,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開展兒童保健系統管理工作。

四、各級兒童保健機構開設兒童保健門診。建立兒童保健責任地段或開展兒童保健試點,以點帶面的指導基層醫療保健單位開展兒童保健工作。

五、兒童保健工作內容和指標:

(一)兒童保健系統管理:

1.對新生兒、嬰幼兒、體弱兒(佝僂病、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早產兒、低體重兒等)按常規管理,要建立系統管理的冊(卡)。新生兒期訪視率達75%以上;

2.對七歲以下兒童根據年齡特點進行定期體檢(1歲內每3個月1次,1至3歲每半年1次,3歲以上每年1次)。受檢率:集體兒童達75%以上,散居兒童達55%以上。兒童體格發育水平超均值者達50%以上。

(二)做好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工作。對佝僂病、缺鐵性貧血要實行早防早治,矯治率達90%以上?!皟刹 被疾÷试诮鼉扇甑幕A上分別下降15—20%。佝僂病控制Ⅱ度,消滅Ⅲ度。缺鐵性貧血控制中度,消滅重度。消滅喂養不當引起的Ⅱ度營養不良。肺炎、腹瀉,通過試點摸清情況,采取措施,積極防治,使發病率逐年下降。

(三)指導托兒所、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督促、檢查落實《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指導做好實驗性和示范性托兒所的保教工作。

(四)普遍開展兒童保健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兒童營養、母乳喂養和防病知識的宣傳,有針對性的編寫各種通俗易懂的宣傳資料,普及科學育兒知識。

(五)嬰兒死亡率降至20—25‰。

六、與防疫部門配合做好預防接種及傳染病管理工作,控制傳染病續發,杜絕暴發。

七、有計劃的培訓各級兒童保健人員。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初級的培訓1個月,中級的培訓3個月,高級的專業進修3至6個月,5年內輪訓兒童保健人員的70%。

八、有必要的統計資料和數據,應有基本情況,系統管理情況,兒童生長發育水平,佝僂病和缺鐵性貧血患病情況及嬰兒死亡率等方面的資料。及時、準確的統計分析,以便指導工作。

九、開展常見病、多發病、兒童營養、體格鍛煉、早期教養等方面的調查和研究工作。

農村兒童保健工作要求

甲類標準:

一、衛生行政部門切實將兒童保健工作納入工作的議事日程。建立健全兒童保健網和建設一支兒童保健專業隊伍。縣級婦幼保健機構要裝備開展兒童保健工作的必要設備,充分發揮業務指導作用。

二、縣醫院兒科(內兒科)要開展兒童保健工作,協助縣婦幼保健機構解決疑難問題,培訓兒童保健人員。

鄉鎮衛生院要有專人負責兒童保健工作,開展兒童保健系統管理,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做好兒童保健工作。

三、縣婦幼保健機構要開設兒童保健門診,指導鄉鎮衛生院開展兒童保健工作。

四、兒童保健工作內容和指標:

(一)兒童保健系統管理:

1.對新生兒、嬰幼兒、體弱兒(佝僂病、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早產兒、低體重兒)按常規管理,要建立系統管理的冊(卡)。新生兒期訪視率應達85%以上;

2.對7歲以下兒童根據年齡特點進行定期體檢(半歲前體檢兩次,半歲至3歲每半年1次,3歲以上每年1次)。受檢率:集體兒童達80%以上,散居兒童達60%以上。兒童體格發育水平超均值者達55%以上。

(二)做好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工作。對佝僂病、缺鐵性貧血要早防早治,矯治率應達90%以上?!皟刹 被疾÷试诮鼉扇甑幕A上分別下降20—30%。消滅喂養不當引起的Ⅱ度營養不良。肺炎、腹瀉通過試點,摸清情況,采取措施,積極防治使發病率逐年下降。

(三)托幼機構有健全的保健制度和合理的生活日程,有必要的設備和玩、教具,有兒童午睡的地方,辦好伙食,開展適合各年齡特點的教養工作。

(四)普遍開展兒童保健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兒童營養、母乳喂養、體格鍛煉、教養、常見病、多發病等衛生知識的宣傳。有針對性的編寫各種通俗易懂的宣傳資料,普及科學育兒知識。

(五)嬰兒死亡率降至20—25‰。

五、與防疫部門配合,做好預防接種及傳染病管理工作,控制傳染病續發,杜絕暴發。

六、有計劃的培訓各級兒童保健人員。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初級的培訓一個月,中級的培訓3個月,高級的培訓3至6個月。5年內輪訓70%。

七、掌握完整的資料和數據。應有基本情況,系統管理情況,兒童生長發育水平,佝僂病和缺鐵性貧血及嬰兒死亡率等方面的資料。要及時、準確的統計分析,以便指導工作。

八、開展常見病、多發病、兒童營養,早期教養的調查和研究工作;

乙類標準:

一、衛生行政部門能將兒童保健工作納入工作議事日程,建立兒童保健網和建設一支兒童保健專業隊伍??h級婦幼保健機構要發揮業務指導作用。

二、縣醫院兒科(內兒科)要協助縣婦幼保健機構開展兒童保健工作。鄉鎮衛生院要有專兼職的業務人員負責兒童保健工作,開展兒童保健系統管理。

三、縣婦幼保健機構要開設兒童保健門診,指導鄉鎮衛生院開展兒童保健工作。

四、兒童保健工作內容和指標

(一)兒童保健系統管理:

1.對新生兒、嬰幼兒、體弱兒(佝僂病、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早產兒、低體重兒)按常規管理,要建立系統管理的冊(卡),新生兒期訪視率在65%以上;

2.對7歲以下兒童根據年齡進行定期體檢(半歲前體檢兩次,半歲至3歲每半年體檢一次,3歲以上每年1次)。受檢率:集體兒童達70%以上,散居兒童達50%以上,兒童體格發育水平超均值者達50%以上。

(二)做好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工作。對佝僂病和缺鐵性貧血要進行防治,矯治率達85%以上。“兩病”患病率在近兩三年的基礎上分別下降15—20%,因喂養不當引起的營養不良,其構成比中Ⅱ度應控制在3%以下,消滅Ⅲ度。

(三)托幼機構要建立保健制度和合理的生活日程,有必要的設備和玩教具,能適當開展教養工作。

(四)開展兒童保健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兒童營養、母乳喂養、體格鍛煉,常見病、多發病等衛生知識的宣傳。有針對性的編寫各種通俗易懂的宣傳資料,普及科學育兒知識。

(五)嬰兒死亡率降至35‰以下。

五、與防疫部門配合做好預防接種和傳染病管理工作,控制可進行自動免疫的傳染病的暴發。

六、有計劃地培訓各級兒童保健人員。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初級的培訓1個月,中級的培訓3個月,高級的3至6個月。5年內輪訓兒童保健人員的50%。

七、有必要的統計資料和數據。應有基本情況,系統管理情況,兒童生長發育水平,佝僂病和缺鐵性貧血及嬰兒死亡率等方面的資料,及時統計分析。

八、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等方面的調查和研究工作。

丙類標準:

一、衛生行政機構有人分管兒童保健工作。縣婦幼保健機構有兒童保健組,開展兒童保健工作,承擔對基層兒童保健工作的業務指導和培訓工作。

二、鄉鎮衛生院有兼職業務人員負責兒童保健工作。

三、能開展一些新生兒、嬰幼兒保健工作。新生兒期訪視率在50%以上。對3歲以下兒童每年進行1次體檢,受檢率達50%以上。對佝僂病、缺鐵性貧血,矯治率應達80%以上。使其患病率逐年下降。嬰兒死亡率降至45‰以下。

四、托幼機構有一般的衛生保健制度和生活日程。

五、與防疫部門配合做好預防接種和傳染病管理工作。

六、開展兒童保健宣傳教育工作。有計劃培訓兒童保健人員。

七、與有關單位配合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調查和研究工作。

八、對基本情況和所開展的工作做好登記和統計。

說明

一、本要求中所指的城市和農村范圍:

城市:指直轄市、省(自治區)轄市,不包括市屬縣。

農村:指縣級市、縣(自治縣、旗、市屬縣)。

二、甲類市(縣)的評比標準:

第4篇:兒童保健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兒童保??;問題;對策

兒童保健即指正常小兒在其整個發育過程中都有著一定的生長規律。正如在走路方面:10-11月左右兒童可借助沙發、欄桿等獨自站立、1歲半的兒童能將玩具車推拉著玩耍、2歲左右兒童可自由的、穩步行走。這一過程都是沿著一定的生長規律來開展的。倘若兒童實際發育情況與標準情況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就應考慮兒童是否患有某種疾病,則應引起高度重視,對其給予更深入的檢查,做好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本文重點探究兒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F總結如下:

一、兒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性

兒童保健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生存與發展,做好兒童保健工作意義重大。第一、兒童保健屬于社會生產力發展過程中對健康的一種投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綜合國力的增強,更應提升公民的人口素質。兒童保健工作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表現,是國家發展的標志;第二、能夠降低兒童死亡率。做好兒童保健工作,能夠定期對兒童的體征、肥胖狀況、齲齒情況、視力等其它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從疾病的預防工作開始,將兒童的死亡率降到最低。第三、能夠提升人口素質。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包括2014年才開始實施的“單獨生二胎”政策),現今大多數家庭都為獨生子,在減少人口數量的基礎上,更應該提高人口素質,每一位兒童都是國家的棟梁,做好兒童保健工作,使其更好的為國家發展做奉獻。

二、兒童保健工作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兒童保健現狀

隨著我國“一法兩綱”政策的開展和實施,各個黨委、黨政府將兒童保健工作完全納入到政府工作的議事日程內,我國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且我國兒童營養不良的發生率已逐步降低,但是在部分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地區,依舊存在著兒童營養不良,體重低下的情況,分析、總結其原因為家長在兒童科學養育方面知識掌握不足,保健工作依舊未落到實處。

(二)兒童保健工作存在的問題

兒童保健工作作為當前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領域內極其重要一部分,為一個國家經濟、科技全面發展的標志,也是衡量一個國家醫療保健工作發展情況的基礎?,F今兒童保健工作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主要如下:

(一)部分醫院對兒童保健工作重視力度不足

現今很多醫院在兒童保健上面的重視力度不足,兒童保健工作落實不到位,醫院方面在兒童保健方面經費投入不足,缺乏兒童保健所需的的各種醫療器械設備,兒童保健工作缺乏監督,除了婦幼保健所在兒童保健方面工作落實相對到位,其它醫院在兒童保健方面都落實的較差。

(二)家長對兒童保健工作認識不足

很多地區家長受到經濟、生活習慣、文化等的影響,少部分家長才定期到醫院地段為兒童進行體檢,大部分家長認為兒童沒有哭鬧、疼痛,每日按時吃飯睡覺,根本無需進行兒童保健,兒童營養未跟上,生長發育未達標時,家長也不能及時察覺,以致于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不利于兒童生長發育。

(三)兒童保健中的定期體檢工作落實不到位

雖然很多家長在兒童免疫等方面工作落實的比較到位,但是在其他方面卻做得不夠好,地方醫院在兒童免疫、孕婦產檢方面工作抓得比較到位,但是在兒童系統保健方面卻抓得不實,保健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工作管理與保健數據,不具有連續性,降低了兒童保健工作質量。即便開展兒童保健工作,也只是單純的量身高、稱體重,未深入到兒童喂養、護理等方面,未為家長闡述清楚對兒童生長發育有益的最佳措施和建議,家長在遇到兒童生長發育方面的問題時不能有效解決[1]。

(四)散居流動兒童的保健工作引人深思

散居流動兒童住所不固定,地段性強,兒童隨家長遷徙的機率較高,且受到家庭環境、經濟條件、撫養人所受教育程度等的影響,在兒童保健方面觀念存在極大差異,很多人養育兒童的方法較傳統,根本就不滿足科學育兒,科學養兒的標準,身體、心理等方面的標準都無法達到,更別提及早期智力開發。很多家長在兒童成長過程中,一旦感冒就要求兒童只吃湯面不吃肉、不吃油葷只喝白粥。其實這些做法是不正確的,某些時候,只要臨床醫生沒要求戒某種食物,還是需要為兒童少吃點肉類、蛋類食物,以保證每日所需營養。

二、當前做好兒童保健工作的策略分析

依照2011版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與《全國兒童保健工作規范(試行)》中針對兒童健康管理服務方面內容給出了更明確的規范。對兒童進行保健的關鍵在于定期對兒童進行體檢,消除各種疾病等為兒童造成的危害,并定期檢測兒童的身高、體重狀況,了解兒童的生長發育指標,發現問題后盡早治療,以免兒童錯過最佳治療期,降低兒童患病死亡率,確保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2]。

(一)創建專門的兒童保健卡

各個醫療機構均可制定出專門的兒童保健卡,兒童保健卡的信息均涉及到兒童的個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1歲以下兒童定期檢查記錄表、1-2歲兒童定期體檢記錄表、2歲以上兒童定期體檢記錄表、3-6歲兒童定期體檢記錄表,記錄表中寫明兒童每次應體檢的日期,起到監督兒童保健工作的目地,保健卡中還應注明每次保健的項目內容,即

肥胖、齲齒、視力等多方面的保健結果。

(二)以“預防為主”,強化兒童保健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俗話說“上醫治未病”。強化兒童預防保健工作,從根源上做到各類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屬于最正確、最可行的衛生投資。進一步強化兒童保健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出可行的、有效的兒童保健機制,機制需明確各級衛生服務人員的權限、職責,推動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兒童保健的根本目地在于預防,做好疾病的預防控制,將病毒扼殺在源頭[3]。

(三)做好散居流動兒童的保健工作

對于居所不固定的兒童,醫院可針對此種情況辦理一張保健一卡通,此卡實行全國聯網,無論兒童居住在哪個地區,均可到當地衛生所進行衛生保健,此卡可看到兒童每次保健結果,為醫生提供更加詳細的、全面的資料。

(四)做好兒童保健服務的宣傳教育工作

現代醫學模式發生了轉變,更加注重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發展,故而應加大對做好兒童保健工作的宣傳力度,并做好家屬的健康教育工作。在宣傳或對家長繼續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針對家長的年齡、學歷情況,通過簡單易懂的方式來推動工作的開展,并極力宣傳兒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提升社會各界人士的兒童保健意識,方可進一步改善兒童的生存環境,為兒童健康成長鋪設道路。在兒童保健工作中,除了身體健康,還應將兒童心理保健作為其服務內容,讓兒童身心都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4]。

(五)培養一支高技能、高素質的兒童保健人才隊伍

醫務人員需不斷學習、提升業務技能和素質,以此來提高兒童保健工作的質量。在此過程中,還應選派一批經驗豐富的,能力強的兒科醫生來從事保健工作,不僅懂得兒童預防保健方面相關知識,還懂得兒童疾病診治相關方面知識,將各類疾病扼殺在源頭,做到疾病的早發現、早預防。

(六)做好貧困家庭兒童的兒童保健工作

國家各個省市區內的政府部門應針對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兒童給予保健救濟,針對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兒童給予全程免費疫苗注射以及免費保健救濟,確保每一位兒童都能夠享受到兒童保健服務,這有利于兒童疾病的盡早發現和治療,降低兒童死亡率[5]。

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兒童肩扛起振興中華的重任。婦幼保健所等衛生機構應將做好兒童保健工作作為工作重要內容。對兒童的生長發育狀況實行全方位跟蹤、調查,收集兒童保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兒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兒童健康狀況,從而推動兒童保健事業的快速發展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王易,劉榮,辛秀梅.在兒科護士當中普及兒童保健教育的必要性及對策[J].中國醫學創新,2014,6(21):107-110

[2]趙曉燕,王青.健康教育對社區嬰兒家長參與兒童保健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7(9):250-251

[3]馮幼琪.微量營養素在兒童保健和疾病預防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4,8(19):248-249

第5篇:兒童保健的作用范文

686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544-02

嬰幼兒是小兒神經系統與心理發育最迅速的階段,嬰幼兒的可塑性較強,發展潛在能力較強。在這一階段適當的刺激能夠有效促進小兒心理神經的發育,對小兒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基層兒童保健門診服務不斷發展,對嬰幼兒保健的研究不斷深入,本文通過對嬰幼兒保健中早期健康教育的臨床作用進行分析,探討嬰幼兒保健工作對兒童發育的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參加我院兒童保健門診進行系統化管理的嬰幼兒50例,孕周為37-41周,胎兒出生時體質量為2500-3400g,在圍產期均未出現合并癥的高危因素。將首次體檢時自愿接受早期健康教育服務,并能夠根據指導進行保健訓練的嬰幼兒25例,作為觀察組,將其余進行常規體檢的嬰幼兒25例作為對照組,所有嬰幼兒家長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組嬰幼兒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入選時平均年齡為(38.8±1.5)天;觀察組嬰幼兒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入選時平均年齡為(37.3±1.2)天。兩組嬰幼兒的一般資料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分析,差異不明顯,可以進行比較(P>0.05)。

1.2治療方法對照組嬰幼兒根據傳統的標準體檢模式進行體格檢查。對照組嬰幼兒接受早期健康教育服務,6個月前每個月1次,6個月至12個月每兩個月檢查1次,1歲至2歲每3個月檢查1次。早期健康教育服務的內容包括:①早期教育,進行系統化訓練方案的制定。由專業小兒保健醫生進行項目教學與動作示范,根據嬰幼兒的具體情況進行判定,對發育相對落后或延遲的方面進行針對性強化指導。②健康教育:為嬰幼兒家長開設教育課程,內容包括嬰幼兒、母乳喂養、嬰兒輔食添加與影響、早期教育、心理保健與疾病預防的內容。

1.3評價方法兩組嬰幼兒均在1歲時進行檢查,內容包括身高、體質量。檢驗指標資料的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單位以χ±s表示,組間進行t檢驗,計數單位以x2檢驗,以P

2結果

兩組兒童1年后體格發育情況檢測效果比較。研究組嬰兒1年后體質量、身高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第6篇:兒童保健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社區;兒童;保健;系統管理;母乳喂養;高危兒

【中圖分類號】R7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8-0156-02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社會醫療體系中扮演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了兒童保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為了發現目前社區兒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社區兒童保健的工作績效,本文對近年來我社區兒童保健工作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社區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參加兒童保健的約3862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318名,女1544名,年齡(0-4)歲。

1.2兒童保健方法:

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在社區配置1名具有醫師資格的專職兒童保健人員,定期接受相關保健知識的培訓。(2)兒保醫生為社區內兒童提供醫療保健,每年對社區兒童進行身高、體重、心肺檢查等。(3)為兒童家長提供健康咨詢服務,教育兒童跟母親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及喂養方法,兒童營養搭配注意事項,兒童日常衛生指導,意外傷害等。(4)配合上級單位工作,對社區兒童的健康狀況進行入戶調查及電話隨訪,對社區兒童的常見病、多發病進行預防和監測。為社區0-4歲的兒童建立4-2-1卡,進行系統化管理。(5)不定期召開兒童健康知識講座和各種形式的親子活動。(6)對兒童智力進行早期篩查,對高危兒、出生缺陷兒進行專項管理和綜合干預。

2結果

各年的建卡率、母乳喂養率和系統管理率均有上升趨勢,目前轄區內0-4歲兒童建卡率已為100%,母乳喂養率為85.9%,系統管理率已達90%以上。對中重度貧血、體弱兒、重度肥胖、佝僂病、出生缺陷兒及高危兒的檢出人數較前幾年明顯增加。

3討論

3.1社區兒童保健的現況分析:

社區兒童保健是對社區范圍內的兒童進行持續性、整體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證兒童健康的生長發育,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為兒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務,是整個社會對衛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社區是兒童生長的主要場所之一,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的好壞,與兒童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息息相關[2]。我們為社區兒童提供醫療保健、健康知識教育等多方面的醫療服務,以全科醫學的觀念指導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從本研究的數據分析結果來看,兒童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轄區內0-4歲兒童已建立4-2-1卡,建卡率為100%,定期對兒童進行健康體檢,母乳喂養率已達85.9%以上,系統管理率已達90%以上。對中重度貧血,體弱兒,重度肥胖,佝僂病等疾病進行了專案管理,對常見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檢出人數得到提高,發育異常、高危兒、體弱兒童得到了及時的診斷,每年的智力篩查人數穩定上升,兒童健康狀況得到了保證,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說明社區兒童保健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首先,兒童保健人手較少,檢查儀器設備受到限制,僅能進行簡單的身高、體格檢查、心肺聽診、智力篩檢等,對兒童生長發育情況進行簡單的評估。其次是母乳喂養率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家長對母乳喂養的重要性認識尚有不足。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的家長缺乏育兒知識,文化層次較低,也不愿意學習相關知識[3]。另一方面有的母親即使通過健康教育,知道了母乳喂養的重要性,但為了保持產后體形,仍拒絕母乳喂養。因此母乳喂養的宣傳力度還有待于加強,宣傳重點和方法還有待于改進。再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流動人口的增多,給社區兒童的管理帶來了壓力。流動人口的住所和聯系方式頻發更換,限制了兒童保健工作的持續性和系統性。

3.2提高兒童保健工作的成效:

針對以上發現的一些問題,我們認為應積極做好產后訪視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母乳喂養的宣傳。兒童家長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應從產前健康教育做起,擴大健康教育的范圍,使整個家庭對母乳喂養加深了解和認同,形成良好的宣傳教育氛圍。從醫院、疾控中心、社區等多個層面為每位母親或準母親提供宣傳教育,使其從觀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養[4]。社區兒保人員應促進兒童家長的交流溝通,增加彼此了解和信任。兒保工作應繼續將患有中重度貧血、佝僂病等疾病,和體弱兒童,重度肥胖兒童作為社區兒童保健的重點之一,為其提供定期的檢查。對每一位兒童每年的健康檔案進行統一整理,歸納總結,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狀況進行縱向的評估和橫向的比較,從而提出符合本社區兒童實際情況的保健干預措施,找準本社區兒保工作的重點,并從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體檢篩查出有問題的兒童,應及時轉診進行進一步檢查。通過與上級單位合作,增加兒童保健的服務范圍,開展血微量元素檢測等項目的檢測。在現有流動人口管理體系下,社區保健醫生應增加社區調研次數,了解兒童的去向,更新聯系方式,以提高系統管理率。

總之,應充分發揮社區兒童保健的地區性和可及性優勢,加強完善社區兒童保健工作,提高社區居民對兒童保健的認識,將兒童保健工作系統化,及時發現兒童的健康問題并加以預防控制,促進兒童健康發育成長[5]。

參考文獻

[1] 田愛紅.社區兒童保健服務對兒童健康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08,15(11):1932-1933.

[2] 蔡虹.社區兒童保健情況調查分析[J].醫學信息,2009,1(5):247.

[3] 趙春然.面向社區走向家庭服務人群[J].中國婦幼保健。1996,1(1):19.

[4] 徐志浩,曾艷紅.廣州市頤康園社區兒童保健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24(6):36-37.

第7篇:兒童保健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早期綜合發展;基層;保健人員;認知

【中圖分類號】R1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0624―02

0-3歲是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的重要階段,處于此期的兒童發展潛能大,可塑性強,是促進嬰幼兒體格發育、神經心理發育以及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年齡和特殊敏感期。根據此期兒童的身心發育特點,應用科學的早期發展干預能夠明顯提高兒童的發育智商,促進兒童早期心理發展[1]。東城區在2012年成立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服務中心,為轄區內兒童提供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的服務,通過一年的服務,轄區內兒童接受0-3歲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服務的人群僅不足1%,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對全區從事基層兒童保健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了解基層兒童保健人員對0-3歲兒童綜合發展服務的認知現狀,明確存在的問題和相關因素,探索具體的應對措施,以提高我區0-3歲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的服務效果,現將調查總結分析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對轄區內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保健科、2個三級醫院保健科及1所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的共89名基層兒童保健醫師進行問卷調查。共下發問卷89份,回收有效問卷89份,回收率為100%。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通過自行設計的“基層兒童保健人員調查問卷”對0-3歲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的服務對象、基本知識、家長需求、服務現狀等進行填寫。在調查前向所有基層兒童保健人員說明調查目的,所有問卷均為實名制填寫。

2 結果

2.1 人員基本情況:參與問卷調查的89名人員均為醫學學歷,98.88%的人從事兒童保健及相關工作時間大于1年。其中三級醫院19人,占21.35%,二級醫院6人,占6.74%,一級醫院64人,占71.91%。碩士及以上學歷4人,占4.50%,本科學歷28人,占31.46%,大專學歷34人,占38.20%,中專及以下學歷23人,占25.84%。初級及以下職稱53人,占59.55%,中級職稱31人,占34.83%,副高及以上職稱5人,占5.62%。35歲以下28人,占31.46%,35-45歲30人,占33.70%,45歲以上31人,占34.84%。

2.2 兒童早期綜合發展基本知識問卷對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的基本服務對象、服務項目等內容進行了調查,以得分計算,發現不同學歷、不同級別醫院的基層兒童保健人員對于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的基本認知不同,不同職稱、不同年齡的基層兒童保健人員對于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的認知無明顯差異。

2.3 家長需求根據基層保健人員日常工作中常遇的問題統計,家長對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服務的需求順位依次為:育兒實踐技能操作、營養評價與指導、嬰幼兒生長發育評價與指導、嬰兒撫觸按摩、親子早教課堂、其他。

2.4 服務現狀參與調查的89名人員,知道轄區內有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服務中心及基本工作內容的為11人,占12.36%,知道轄區內有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服務中心,對其工作內容所知不清的有70人,占78.65%,有8人不知道轄區內有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服務中心。

3 討論

3.1 當前家長及看護人的素質還不能滿足0-3歲兒童綜合發展的需求,很多家長在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上存在誤區,需要糾正[2]?;鶎觾和=∪藛T為最早接觸到家長的醫務工作者,他們的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家長的育兒理念。但根據本調查顯示,目前基層兒童保健人員對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的概念認識上還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必須提高基層兒童保健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

3.2 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服務中心還需加大宣傳力度,根據調查,有9.00%的基層兒童保健人員不知道轄區內有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服務中心。兒童早期綜合發展需要多方面的參與和干預。只有加強多部門合作,增加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服務中心的宣傳,才能保證轄區內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服務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第8篇:兒童保健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早期教育;兒童保健; 發展; 全面

[中圖分類號] R17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0)-10-001-01

兒童保健在0-3歲城市兒童及部分0-7歲農村兒童中已廣泛開展,但仍有部分流動及農村兒童未進行系統正規的保健。保健,顧名思義,防范于未然,主要起到預防疾病發生的目的,同時又起到使兒童遺傳潛能在體格、精神、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得到盡可能充分的發展。這就要求保健要系統化、正規化,并且把兒童早期教育內容融入到兒童保健日常工作中,及時指導家長進行相應的科學合理地養育兒童。工作中把進行系統保健且融入早教內容和只進行系統保健未融入早教內容的兒童進行比較分析。

1 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從2003.1.1~2005.12.31期間出生的在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門診進行系統保健(按4:2:1體檢)的1256名兒童中隨機抽取317名作為研究組,191名作為對照組。兩組兒童在性別、出生情況、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情況、后天生長環境等方面均無統計學意義(P<0.01)。

1.2 研究方法兩組兒童均進行系統保健,研究組在進行系統保健基礎上,把早教內容融入每次體檢中,指導家長對兒童進行科學的養育;對照組按傳統模式對兒童進行保健指導,不加入早教內容。兩組兒童均分別在3月、6月、9月、12月齡時采用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量表(CDCC)進行智能發育指數(MDI)和運動發育指數(PDI)的測評。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包處理,對資料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

2.1MDI比較研究組兒童與對照組兒童相比MDI值在不同年齡段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見表1。

2.2PDI比較研究組兒童與對照組兒童相比PDI值在不同年齡段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3 結論

~兒童保健是要努力消除疾病和致病因素對兒童的危害,并努力保障和促進兒童獲得生理、心理和社會能力的全面發展[1]。隨著社會發展和節奏的不斷加快,家長對子女期望值的不斷提高,社會對兒童保健的高度重視,兒童保健也有了更深入的發展,不單單只停留在傳統模式上,而是有了更縱深、更全面的發展,如把早教內容融入日常保健中,使兒童在體格健康發展的同時,神經系統也得到充分的發展。

3.1早期教育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早期為兒童提供系統而豐富的養育環境和信息刺激,可促進其神經、心理的全面發展[2]。國內調查發現,兒童行為的偏離率高達10%-20%[3]。這很大程度上與家長教育方法有關,主要與父母的育兒態度和行為有關[4]。父母的育兒觀念、育兒知識等均對兒童的成長產生很大的影響,進行科學的早期教育,可以使兒童的遺傳潛能得到盡可能大的發展,使兒童在體格發育健康的同時,智能和心理等方面也得到全方位的健康發展。

3.2 開展早期教育在兒童保健工作中的意義

3.2.1社會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年輕父母育兒意識的提高,兒童早期智力開發和兒童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識需求越來越多,傳統的兒童保健服務內容應拓寬、加深,應由原來只對兒童軀體健康保健,發展到增加兒童心理行為方面的保健,滿足家長日益提高的育兒需求,這也是兒童保健的發展方向。

3.2.2 學科發展的需要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城市兒童保健已由傳統的系統保健發展到嬰幼兒的早期智力開發等高層次的保健。

3.2.3 兒童發展的需要大腦的潛能是無限的,2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對兒童進行科學的智力開發、早期教育,會起到無法替代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全面發展情商、智商等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朱宗涵.新世紀兒童健康事業的挑戰和策略[J].中華兒科雜志,2000,38(5):267-270.

[2] 朱曉平,段婭莉,徐兵,等.早期教育對嬰幼兒生長發育影響的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2,10(6):395.

第9篇:兒童保健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社區兒童保健生長發育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9-0490-02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社會醫療體系中扮演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了兒童保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根據兒童的生長發育規律和兒童的常見健康問題,必須及時進行兒童保健,對兒童疾病和健康問題進行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社區兒童保健的現況分析:社區兒童保健是對社區范圍內的兒童進行持續性、整體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證兒童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社區是兒童生長的主要場所之一,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的好壞,與兒童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息息相關,[2]為兒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務,是整個社會對衛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每個社區都應配備具有醫師資格的專職兒童保健人員,定期接受相關保健知識的培訓,每年對社區兒童進行身高、體重、心肺檢查等,為兒童家長提供健康咨詢,為社區內兒童提供醫療保健。

0-6歲兒童健康管理:

1新生兒家庭訪視

1.1新生兒出院后1周內,醫務人員到新生兒家中進行新生兒家庭訪視,同時進行產后訪視。了解出生時情況、預防接種情況、新生兒疾病篩查情況等。觀察家居環境,重點詢問和觀察喂養、睡眠、大小便、黃疸、臍部情況、口腔發育等。為新生兒測量體溫、記錄出生時體重、身長,進行體格檢查,同時建立《0~6歲兒童保健手冊》。根據新生兒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母乳喂養、護理和常見疾病預防指導。如果發現新生兒未接種卡介苗和第1劑乙肝疫苗,提醒家長盡快補種。如果發現新生兒未接受新生兒疾病篩查,告知家長到具備篩查條件的醫療保健機構補篩。對于低出生體重、早產、雙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兒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訪視次數。

1.2指導按需哺乳并介紹母乳喂養的優點:母乳成分合理,能夠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增強嬰兒免疫力。此外喂養簡便、安全衛生、溫度適宜,還能增加母嬰感情交流,并利于母親產后恢復與身體健康,指導產婦從觀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養。

1.3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預防。

1.3.1此病是由于維生素D不足所致的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病,常見于3個月-2歲小兒,嚴重影響小兒生長發育,是我國兒童重點防治的四病之一。我國北方佝僂病發病率明顯高于南方,可能與北方冬季日照短,嚴寒季節缺少戶外活動有關。其早期表現為非特異性神經精神癥狀,如易激惹、煩躁、夜間驚啼等,常伴有多汗,尤其是頭部,致使小兒常搖頭擦枕,出現枕禿,嚴重者可出現骨骼改變,如雞胸、肋外翻等。故一旦發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診。

1.3.2指導產婦為預防佝僂病,出生后應大力提倡母乳喂養,并應加強室外活動,每日不少于1小時。此外,生后1-2周開始,作為預防,應每日口服維生素D400-800IU,直至2周歲。

2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

新生兒滿28天后,結合接種乙肝疫苗第二針,進行隨訪。重點詢問和觀察新生兒的喂養、睡眠、大小便、黃疸等情況,對其進行體重、身長測量、體格檢查和發育評估。對體重增長不足500g者應查找原因,按體弱兒進行管理。

3嬰幼兒健康管理

3.1滿月后嬰幼兒在3、6、8、12、18、24、30、36月齡時,分別進行隨訪服務。服務內容包括詢問上次隨訪到本次隨訪之間的嬰幼兒喂養、患病等情況,進行體格檢查,做生長發育和心理行為發育評估,進行母乳喂養、輔食添加、心理行為發育、意外傷害預防、口腔保健、中醫保健、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在嬰幼兒6~8、18、30月齡時分別進行1次血常規檢測。在6、12、24、36月齡時使用聽力行為觀察法分別進行1次聽力篩查。在每次進行預防接種前均要檢查有無禁忌癥,若無,體檢結束后接受疫苗接種。

3.2幼兒膳食指導:4個月左右可以添加輔食,添加的原則應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需選擇細軟食物,同時注意均衡選用魚、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避免小兒挑食。

4學齡前兒童健康管理

為4~6歲兒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務。服務內容包括詢問上次隨訪到本次隨訪之間的膳食、患病等情況,進行體格檢查,生長發育和心理行為發育評估,血常規檢測和視力篩查,進行合理膳食、心理行為發育、意外傷害預防、口腔保健、中醫保健、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每次進行預防接種前均要檢查有無禁忌癥,若無,體檢結束后接受疫苗接種。

5加強流動兒童管理

流動兒童住處多為租住,更換頻繁,不好管理;有些家長留的電話已經更換,不及時通知,容易失去聯系;有些家長文化層次低,保健意識差,不好溝通;這些情況最終限制了兒童保健工作的連續性。要加大宣傳力度,普及保健知識,社區醫生要深入到社區,摸清流動兒童底數,了解其去向,保證他們得到優質、連續的兒童保健服務。[3]

6開展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主要是宣傳普及衛生保健知識,提高家長對兒童保健工作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兒童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保健的內容不同,教育的內容就不同??梢圆扇《喾N形式開展健康教育,比如舉辦知識講座、觀看光碟、出板報、發傳單等。

7健康問題處理

對健康管理中發現的有營養不良、貧血、單純性肥胖等情況的兒童應當分析其原因,給出指導或轉診的建議。對口腔發育異常(唇腭裂、高鄂弓、誕生牙)、齲齒、視力低常或聽力異常兒童應及時轉診。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兒童保健工作對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衛生保健也日益受到社會、家長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因此需要基層醫務工作者通過優質、熱情、周到的服務做好兒童保健工作,促進與兒童家長的交流溝通,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為保障兒童身心健康,作出應有的貢獻。[3]

參考文獻

[1]田愛紅.社區兒童保健服務對兒童健康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08,15(11):1932-19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的一级片网站 | 欧美一级看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 一级特黄特黄的大片免费 |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 精品久久久日韩精品成人 | 黄色一级片网址 | 国产a精品 | 一级毛片aaa片免费观看 | 2021国内自拍| 大狠狠大臿蕉香蕉大视频 | 久久精彩视频 | 欧美一级录像 | 一级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福利不卡 |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免费一级特黄3大片视频 |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jizz国产精品免费麻豆 |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看 | 美国亚洲成年毛片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 热er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 国产免费一区不卡在线 | 国产大尺度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男人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毛片久热97免费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资源网在线观看 | 一级片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剧情 | 做爰www免费看视频 1024色淫免费视频 | 欧美最刺激好看的一级毛片 |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看 | 午夜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 | 欧美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 在线看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