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根本任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合作探究;能力培養;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020
笛Ы萄Щ疃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的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進行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我們應根據學生實際,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真正體現有效教學新理念,努力實現人人參與、多向交流,形成教學共振,以達到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最大發展的目標。
一、確立目標,主動參與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苯處煈浞中湃螌W生,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創設自主學習氣氛,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1. 精心指導,自主參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討論、爭論、辨析,讓學生自主獲取信息。例如:在進行課題學習時,筆者先設定了這樣一個問題:“任意給定一個正方形是否存在另一個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分別是已知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2倍?你有哪些解決方法?”,問題提出后,學生很快展開討論,得出幾種不同的方法,緊接著又提出問題:“任意給定一個矩形是否存在另一個矩形,它的周長和面積分別是已知矩形周長和面積的2倍?”這時,學生說矩形的形狀太多了,怎么辦?學生陷入了困境。此時,筆者適時地點撥到:“假設長為2寬為1的矩形,它有這樣的結論嗎”,對此問題再探討,此時此刻學生思維的火花不點自燃,直到探討出一般的情況。
2. 引導啟智,自主探究
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只是為傳授知識而設計的,雖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少教例是“教師嚼爛了喂給學生吃”,唯恐學生“噎”著,“教師搭好梯子讓學生爬”,唯恐學生“摔”著。有效教學要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創造能力,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必須改變,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以“探索嘗試”為核心來設計各教學環節,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練中悟”。
二、激發興趣,增強信心
讓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是有效教學的基本體現。有效課堂教學中的根本任務,就是落實學生的主體性。課堂上學生能否自主參與學習活動是學生能否成為學習主體的明顯標志。只有學生在情感、思維、動作等方面自主參與了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才能體現。因此,學生能否自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成為教學活動的一個難點。要解決這一難題,在教學活動中首先要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比朊圆拍苓甸_思維的大門,才能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 利用好奇心,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原本就比較抽象、枯燥,所以數學教師要想方設法采用各種手段誘發他們的求知欲望,讓他們產生欲罷不能的激情。如在學習“生日相同的概率”時,筆者設計了這樣一連串的問題:“400個學生中,有2個人生日相同嗎?300個學生呢?”這時,學生一時答不出來,筆者便講述了“抽屜原理”之后,學生很快有了答案。這時,筆者又說:“50個學生中就很有可能有兩個人的生日相同”。這時,學生很驚訝,之后像炸了鍋似的,學生開始爭論,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自信心,趁學生興趣正濃,急于想知道為什么,再適時講課,效果非常好。
2.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內驅力
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內在的矛盾沖突。如果不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內在需求,也就不可能引發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活動。為此,我們要花大力氣,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善于提出一些既讓學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動腦筋才能解決的問題,將學生置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思維,激起學生尋根問底的心理趨向,產生自主探索、思考、討論、解決問題的求知欲望。創設情境的種類很多,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比賽情境、游戲情境、操作情境等。總之,創設的情境應是學生較為熟悉或能夠理解的生活實例或數學材料,讓學生內心發生需要時才是成功的。
3. 善于激勵,獲得成功學習體驗
心理學研究發現,如果教師對學生有積極的態度或者高期望,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經常用語言、手勢等方式進行鼓勵,學生就能盡情地表現自己,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潛力,用內心的體驗與行為參與到學習中。教育心理學家指出:“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激發學習動機的方法?!彼?,筆者在設計教學活動內容時,盡量讓學生的成功多于失敗,成功時及時給以表揚和肯定,培養他們對成功經驗的重視;失敗時不輕易責怪學生,幫助他們分析、查找原因、積累經驗;促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動消化新知識,促進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學習動機;影響因素;激發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0-0265-03
職業技術教育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及促進就業增長起著重要作用,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術人才為根本任務。由于人學門檻的降低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職業院校的醫學生存在學習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情況;存在“60分萬歲,得過且過”的思想,學生對所學知識缺乏興趣,對基本的職業技能缺乏掌握,培養的學生很難滿足社會對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因而在當今社會對職業教育提出新要求的情況下,職業教育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職業教育中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能在學習中通曉理論知識、掌握過硬的操作技能。而要把他們培養成為創造型、技能型人才,就必須認真分析研究他們的學習動機。
一、學習動機的內涵及作用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學習動機能夠引起和維持學生的學習活動,并使學習活動指向一定的目標。學習動機有兩個基本成分,即學習需要與內驅力和學習期待與誘因。學習動機的激發則是指學生將自己形成的需要調動起來,以提高學習積極性的過程。它是一個在學生心里潛存的東西,我們作為教師只是將它調動,使其發揮有效的作用。學習動機在學生的學習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學習動機具有激活、指向作用。學習動機決定著學習方向,以學習目的為出發點,它是推動學生為達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學習的動力。第二,學習動機決定著學習進度。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是認真還是敷衍,是勤奮還是懶惰,是持之以恒還是半途而廢,這些差異都將取決于學習動機。第三,學習動機影響著學習效果。高的動機水平能取得高的學業成就,學習效率高,成績優良。而沒有動機力量或動機水平很低的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差,而且還可能有其他不良行為。
二、高職醫學生的學習動機不足的原因分析
1.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當今社會失業是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各行各業都有失業現象。我國醫療行業的失業有一定的特殊性?,F在我國的醫療機構大多是國有形式,由國家投入資金建立,面向全社會,為社會公眾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國有醫療機構傾向于招收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而職業院校每年產生很多新的畢業生,特別是大學擴招后每年的大本畢業生急劇增加,更凸顯了高職醫學生的就業難。有一部分醫療機構是民營單位,對醫務人員學歷、職稱要求也很高。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醫學生的需求又相對較少。作為一名高職醫學生,面對新形勢下的就業前景,感到壓力不小,學習的積極性難免會受打擊。
2.課程繁多,學習難度大。毋庸置疑,醫學課程非常繁重。目前醫學生所需學習的課程接近30門,很多課程的學習任務都很重?;旧厦刻焐舷挛缍寂艥M了課。晚上還要擠出時間復習上課內容。醫學上很多課程內容很多、實踐性很強,必需花很大的精力去理解、記憶。因此,沒有堅定的信念、濃厚的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興趣是難以支持完成學習任務的。
3.高職生源質量下降。目前的高等職業教育很多是由各種形式的升格、并校而來。于是,職業教育作為獨立體系區別于普通教育的“特色”日益減淡。如今的職業教育,已經被很多人視作“二流”教育,只要分數差不多,很多學生會選擇讀本科,而家長很少會支持自己的孩子為了興趣選擇職業教育。因而選擇職業教育這種形式學習的學生普遍學業基礎較差,談不上良好的學習動機。
4.專業“不對口”。經過高考的選擇后,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去學自己想學并適合去學的專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因為某些方面的原因未能如愿地學自己想學的專業,而選擇了學醫,由此會有一種委屈、失落,甚至悲觀消極情緒,因此對自己現在所學的醫學專業不感興趣,心理上出現抵觸,并且對醫學前途感到悲觀失望。
5.對所學的專業缺乏了解。有一部分學生雖然所學的專業正是自己報考的專業,但當真正地開始接觸這個專業時,卻發現現實與想象相差較遠,自己的個性與能力并不適合在該醫學專業發展,認為自己在其他專業上發展會更好。這類情況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學生在高考前,對自己本身的情況與所報的醫學專業并不了解,導致對以后的學習缺乏興趣。
三、激發和培養醫學生專業學習的動機和興趣
俗話講:“你把馬兒牽到河邊,但你不能逼它喝水?!币_到使醫學生掌握臨床專業知識和技能,使他們有一技之長,實現就業,回報社會之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其學習興趣就顯得十分重要。怎樣在臨床醫學專業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達到自我實現的需要,以下幾方面淺析激發和培養高職醫學生學習的興趣。
1.減輕學業壓力,使學生不害怕學。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承受著學習的重負,沒有參加各類文體活動、學習其他知識的時間和機會,職業學校的學生是早已厭倦了這種學習方式的學生,沒有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所以,教師應從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入手,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在臨床專業教學中實行精講精練,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使他們不懼怕學習,這樣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才可逐漸建立。
2.幫助學生樹立自己的醫學職業理想和奮斗目標。在學生職業理想形成之初,個人興趣、愛好、愿望對于職業傾向往往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隨著思想的成熟,確定職業理想的出發點應逐漸由個人轉向社會,開始更多地考慮各種職業的社會意義,職業是人們為社會服務的途徑,因此,學校在學生的課程中加入職業指導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正確引導和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崇高理想的醫學人,把造福人類、造福社會、治病救人、獻身醫學事業、從救死扶傷中得到個人的價值體現和回報,作為自己奮斗的根本目標。
3.加強教師自身素質,為學生樹立好榜樣。教師素質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臨床教師既是教師亦是醫師,必須依靠長期教學和臨床工作的積累。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更新知識,一方面我們注重臨床資料的收集整理,通過博覽群書、上網查找、翻閱文獻、檢索資料等方法來廣泛了解國內外醫學最新進展,通過定期培訓、進修、學術會議等多種途徑了解信息,這樣才能在臨床教學中游刃有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教師積極參加觀摩教學、講課比賽、教學評議等活動,交流經驗,增長才干,提高現代教育技術水平。積極參與臨床新技術的開展和科研工作。教師以其淵博的知識、飽滿的熱情、和藹的態度、親切的語言參與教學,就會給學生營造出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覺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是一種享受,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對臨床醫學的學習興趣。在學校里常??梢钥吹竭@樣的情況:由于某教師的教法好,一門不太受學生歡迎的課也會引起學生的關注和熱情。而本來使學生喜歡的課,就因為教師教學水平的緣故,而使學生興趣蕩然無存。這就說明,教師的教學水平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有很大的影響。
臨床教師力求作為一個完整意義上的醫生形象出現在醫學生的面前,如果他們的言談舉止儒雅得體,充滿了令人稱贊的奉獻精神,對待病人既細心又充滿愛心,攻克疾病時既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又勇于探索,那么,這樣的醫生形象自然會深深地扎根在醫學生的心中,為醫學生樹立學習的好榜樣。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健康人格遠遠地勝于僅僅停留于教科書或抽象的說教。
4.利用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新穎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程體系中注重早期接觸臨床,使學生的理論知識能更好地與臨床實際結合,開設臨床醫學導論課,增強醫學學習的感性認識;早期臨床見習及床邊教學,在見習后期要求學生開醫囑、處方,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參加手術和疾病的會診、診治過程,增加學生的參與意識與操作機會。在教學內容上,不斷增加最新的醫學前沿知識,拓寬學生知識面;教學呈現方式可采用有趣的、變換的形式,防止學生覺得單調枯燥。使用有趣的材料和各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如“模擬情景教學法”、“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遞進式工學交替教學”等等,來增強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可利用電影、錄像、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采用游戲與模擬等方式因勢利導,讓學生真正掌握所學內容。如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給學生提供了多種感觀的綜合刺激,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如“模擬情景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利用先進的模擬人來加強醫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5.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專業與興趣的關系。教育學生認識到醫學專業學習的重要意義。專業與個人興趣相沖突的學生,往往是由于對沖突的性質認識不清,和自我認識不清所造成的,因此,必須是學生和學校兩方面共同努力。首先,要有正確的自我認識,事實上,像這樣的專業與興趣的沖突,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即不是選擇其中的一個就必須放棄另一個,無論是基礎學科還是應用學科、自然學科還是人文學科都是相通的。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比較充裕,完全有可能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再去學習其他專業的課程,觸類旁通,相互促進,即使在專業不適合的情況下,完全可以不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去選修自己想學的課程,甚至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申請第二專業,關鍵就在于學生能否合理安排好時間。其次,學校組織學生參觀專業對口的單位,讓學生對所學專業有個感性的認識;請本專業有成就的校友回校作報告、開講座、座談會等,從他們身上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學專業在新技術革命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加深實踐,讓學生在真實的社會中體會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使他們提高學習興趣,熱愛本專業,認真學習。
6.合理設置課堂結構,妥善組織學習競賽。競賽中學生的好勝心和求成功的需要特別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大加強,但應注意按能力分組或按項目分組,使不同特長的學生有施展才華的機會并鼓勵學生自己和自己竟賽,減弱競賽的消極因素。
7.營造一個讀書風氣濃烈的學習環境,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并給予適度的學習壓力,使學生能自覺學習。同時教師自身要不斷地充實相關知識,對于學生普遍認為好混的學習課目進行擴充,使之成為能真正培養學生素質的課程。
8.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選擇性。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在保證基礎課和專業必修課學習的前提下,學校應盡量設置一些與時代相結合的課程,給學生充分的自由選擇選修課程,使他們掌握堅實的基礎并學有所長。
9.充分利用反饋信息,正確運用好獎勵與批評。表揚鼓勵比批評能更有效地激勵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因為前者能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后者則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重視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獎勵機制,不僅僅以考試成績的高低作為衡量優秀學生的標準,發現學生的特長,鼓勵并正確引導學生發揮專長,保持個性。在現代教育中,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應該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其多加鼓勵??隙ǖ脑u價具有積極的強化作用,能使學生產生再接再厲、積極向上的力量,這一點是絕不能忽視的。一旦學生在學習中品嘗到成功滋味,就會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和愿望。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正確的評價、適當的表揚、熱情的鼓勵,都是對學生學習態度和成績的肯定,可以激發學生的自尊心、上進心和學習積極性。當然也應該適當運用批評,但要有藝術,并不是人身攻擊。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醫學教學模式的轉換,近年來我國臨床醫學教學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其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學改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培養醫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動機是提高教育質量、促使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醫學生要正確認識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把自己的學習與社會發展、自我發展聯系起來,自主學習,提高效率,促使他們早日成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實踐型人才。只有掌握了恰當的激勵方法,教師和學校才能為社會的發展培育出更多的有能力的建設者、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胡曉鵬,周希瑗,李立.眼科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的應用分析[J].中華現代眼科學雜志,2005,(3).
[2]燕良軾.高等教育心理學[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7.
[3]扈中平.現代教育理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陳憲吉.大學生學習動機成因[J].石油教育,2002,(4).
[5]陳劍敏.學習動機理論視角下的教師影響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0,(19).
[6]周敏.運用學習動機理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J].科教導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