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足球基礎入門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中職學校;實施;考證;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62
一、 引言
本人在中等職業學校從事計算機專業教學十余年,曾多次組織學生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和認證工作,對計算機等級考試的特點和意義有較深的了解。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簡稱計基)是中職學校大多數專業的基礎課程,但實際上大部分學生興趣不高,雖然經過一年的學習,最終卻不能達到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一級水平。原因何在?令人深思。鑒于以上狀況,中職學校計基教學改革很有必要。我校多次組織學生參加計算機等級認證,學生為了拿到證書,學習積極性高漲;教師發現參與認證的課程,教學效果良好。所以,我覺得用“考證促學”方式組織教學比較適合中職計基教學的現狀。
二、 目前狀況分析
1、學生眼高手低,興趣不高
計基是中職學生的基礎課,被學生稱為“小兒科”。學生學習僅有三分鐘熱度,很快就失去熱情,只想上網。上網能干什么?不外乎聊聊QQ,打打游戲之類。他們真的對信息化辦公熟練嗎?掌握得全面嗎?課程結束,用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試題進行測試,結果他們的水平差得很遠。即使是學生熱衷的QQ,不少學生連最基本的傳送離線文件也不會。
2、教師重視不夠
在中職學校的計基課大都是由計算機專業課老師兼任,或者是一些非計算機專業的老師擔任,可見重視程度不夠。對計算機專業老師來說,計基就是小菜一碟,非專業的計算機老師則往往難以把握好教材,這就容易造成教師備課不充分,學生不愿學,不得已只好聽之任之。最終學生學了一年的計基,到頭來一無所獲。
3、教材不注重實用性
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技術型人才。中職學校有多種專業,但不同專業的學生卻使用著同樣的教材,教材中的案例一個樣,不能很好的適應不同專業學生的實際需要。如幼教專業的學生在學習PPT時,側重于幼兒教學方面和自選圖形的案例設計;市場營銷專業則應側重于市場營銷報告之類等等。因此我們的教材應該跟上步伐,針對不對的專業開發相應的內容。
4、考試評價體系存在問題
現在大多數中職學校都實行學分制,學分制是由平時成績(占40%的比例)和期中、期末成績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主要由出勤率、課堂表現、學習態度、作業、平時測驗等五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基本上都能拿到,期末成績只要能拿40分(滿分100)就能拿夠學分;而且中職學校的考試形式往往單純采用筆試或機試,試題由老師自己出,質量不高,評分也不夠客觀,學生能鉆空子,從而導致學習熱情不高。
三、“考證促學”的問世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的交流已打破了時空、國界和語言。鑒于社會需求,教育部考試中心面向社會推出全國計算機應用技術證書(NIT),很好地促進了我國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發展,系統地培養了應用型信息技術人才,提高了相關行業人員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NIT考試分過程式、作業設計及上機考試三個階段,目前已有10多個模塊適合中職學校學生學習和考試,如計算機操作基礎、辦公自動化、文字處理、電子表格、會計電算化等。
四、我校“考證促學”實施情況
近兩年,我校每年都要進行一些全國性的計算機等級考試認證,如NIT,考試對象開始僅限于對口升學的部分學生。但從他們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們看到了一種良好現象:在作業設計階段,許多學生從一竅不通到逐步入門,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選材、定題,最終完成了自己的作業設計,不少設計堪稱優秀。由于NIT認證培訓考試對學生的選題不作限制,學生完全可以憑自己的興趣愛好來確定作業設計內容。所以,在學習數據庫模塊時,電子專業的學生喜歡汽車、兵器和足球明星,就做這方面的數據庫;幼教專業的學生喜歡音樂、美術,就做音樂或美術相關的數據庫。學生們為了做一份比別人更好的作業設計,有時甚至中午也顧不上吃飯和休息,學生們彼此之間就展開競賽,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即使不是上機時間,學校的計算機房里也擠滿了人。看到學生如此高漲的學習熱情,幾個培訓的老師無不感嘆著說:要是把等級考試的要求也推廣到別的學科上、把范圍也擴大到所有專業的學生,那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老師教起來也會起勁。
NIT培訓考試使學生通過作業設計這一環節,對所學知識進行了有針對性地練習,不但及時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還大大提高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經歷了由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到理論的多次練習,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由此可見,就目前中職現狀而言,“考證促學”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改革思路。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考證促學”實施后的積極效應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能增強教師專業能力,促進教學的實效性,另一方面能提高學生實際操作水平。這種教學模式可推動計基教學向著“培養技術型人才”的方向發展,為學生畢業后提高就業競爭力,更快地被社會認可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駿/吳博21世紀全國高職高專計算機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