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繼電器保護基本要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BZT裝置;原理分析及應用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electricity plant, plant BZT devices work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blem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Key words: BZT device; the principle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 F407.61 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1-0020-02
BZT裝置(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是電力系統中非常重要的電氣裝置,在較低電壓等級的用戶供電系統中,特別是0.4~35KV系統,常采用BZT裝置,以保證自動化生產供電不中斷和避免生產裝置因失電而引起停車的嚴重后果
一、電源自動投入裝置(BZT)的基本要求
1、不論什么原因(工作變故障、母線故障、工作電源開關故障)使母線失去電壓,BZT裝置均應啟動。
2、工作電源斷開后,備用電源才能投入。這樣能防止兩個不同期的電源非同期并列以及工作電源未跳開時而備用電源投入引起故障的擴大,造成電氣設備的損壞。
3、BZT裝置只允許動作一次。當工作母線或其引出線發生持續性短路故障時,備用電源第一次投入后,由于故障依然存在,其保護動作,又將備用電源斷開。避免了對系統的又一次沖擊。其實現的方法是:采用聯鎖延時繼電器,當投入不成功時,其延時返回接點切斷BZT執行回路,使其無法動作。
4、BZT裝置的動作時間,以使負荷的停電時間盡可能短為原則。這主要考慮電動機的自啟動同時兼顧躲過短路點的去游離時間以及使母線殘壓和備用電源之間的相角差較小三個方面,可用時間繼電器來控制,一般取為1~1.5S。
5、電壓互感器二次側的熔斷器熔斷時,BZT裝置不應動作。實現這一要求的措施是采用兩個低電壓繼電器以避免裝置誤動。
6、當備用電源無電壓時,BZT裝置不應動作。
二、電廠2*100MW機組廠用電BZT裝置的接線為例,分析其工作原理。
接線圖中,斷路器的位置相當于正常運行情況下的狀態,即工作變壓器B1投入,其高、低壓側開關1DL、2D在合位,為380VIA段母線供電,備用變壓器B2處于熱備用狀態,其高、低壓側開關3DL、4DL在斷位。如圖一:
圖1廠用電380VBZT裝置原理接線圖
由圖1可見,該裝置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低電壓啟動部分,由兩只低電壓繼電器1YJ、2YJ,一個時間繼電器SJ,一個中間繼電器1ZJ和一個過電壓繼電器3YJ等元件組成。在正常運行情況下,工作母線和備用母線均有電壓,1YJ、2YJ繼電器接點打開,3YJ繼電器接點閉合,為BZT裝置啟動作好準備。第二部分是自動合閘部分,它由一個延時返回的中間繼電器BSJ和中間繼電器2ZJ組成,當BSJ繼電器線圈通以電流時,其接點瞬時閉合,但當線圈失電時,其接點經一定延時打開(正常時,其接點是閉合的)。
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1、正常工作情況。工作變壓器B1投入運行,為IA段母線供電備用變B2處于備用狀態,其輔助接點2-2也閉合,繼電器BSJ的接點閉合,它為備用(4DL)的投入作好了準備。當斷路器(2DL)斷開時,其輔助接點3-3閉合,啟動中間繼電器2ZJ,使斷路器(3DL)和(4DL)合閘。
2、工作變壓器的繼電保護動作情況。其保護動作時,中間繼電器1ZJ啟動,斷路器(1DL)和(2DL)跳閘,繼電器BSJ失電,在繼電器BSJ的輔助接點延時返回前,通過(2DL)的輔助接點3-3啟動自動合閘部分的中間繼電器2ZJ,向斷路器(3DL)和(4DL)發出合閘脈沖,在其合閘后,繼電器BSJ的延時返回接點打開,保證BZT裝置只動作一次。
3、IA段母線由于其它原因失去電壓時,低電壓啟動部分動作,此時,低電壓繼電器1YJ、2YJ的接點閉合,啟動時間繼電器SJ,經一定時限后啟動中間繼電器1ZJ,以后的動作情況同第2點。
4、若備用電源自動投入到持續性短路故障上時,應由斷路器(4DL)上的電流速斷保護切除之。
分析得知,上述由繼電器構成的裝置符合BZT裝置的五項基本要求。隨著科技技術水平的提高,微機裝置已取代繼電器構成BZT裝置的趨勢。
總結:BZT裝置同其他保護裝置同等重要,其正確動作與否直接影響安全生產,因此在日常的運行維護當中,運行維護人員必須按BZT裝置的運行規程,對裝置及二次回路進行定期巡檢,定期切換試驗,確保BZT裝置在需要時自動投入。
參考資料:
【1】許正亞 電力系統自動化裝置 中國電力出版社。
【2】劉學軍 繼電保護原理中國電力出版社
【3】尹克力 電力工程中國電力出版社
關鍵詞:煤礦 供電系統 繼電保護
中圖分類號:TM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3)06-0121-01
煤礦供電線路常見的故障,對架空線來說,有斷線、碰線、絕緣子被擊穿、相間飛弧、短路及桿塔倒塌等;對電纜來說,因其直接埋地或敷設在混凝土管、隧道內等,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小,除本身絕緣老化的原因外,只有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地基下沉等,才會使相間或相地之間絕緣擊穿或斷裂,電纜接頭連接不良或由于污穢而產生故障占其全部故障的70%以上。
1 繼電保護的任務和基本要求
1.1 繼電保護的任務
(1)監視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當被保護的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繼電保護裝置迅速準確地給距離故障點最近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使故障線路及時從電力系統中斷開,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電力系統元件本身的損壞。(2)反映電力系統的不正常工作情況,并根據不正常工作情況和設備運行維護條件的不同發出信號,提示值班員迅速采取措施,使之盡快恢復正常,或由裝置自動地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會引起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3)實現電力系統的自動化和遠程操作,以及工業生產的自動控制。
1.2 繼電保護裝置的基本要求
繼電保護裝置應滿足可靠性、選擇性、靈敏性和速動性的要求。(1)動作選擇性指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上一級相鄰的設備保護、線路保護或斷路器失靈保護來切除故障。(2)動作速動性指保護裝置應盡快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故障波及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3)動作靈敏性指在規定的保護范圍內,保護對故障情況的反映能力。滿足靈敏性要求的保護裝置應在保護區內發生故障時,不論短路點的位置與短路的類型如何,都能靈敏正確地反映出來。
2 煤礦供電系統中繼電保護技術
供電系統發生短路時,其重要的特征是電流突然增大和電壓下降。過電流保護就是利用電流增大的特點構成的保護裝置。過電流保護一般分為定時限過電流保護、反時限過電流保護、無時限的電流速斷保護和有時限電流速斷保護。
2.1 過電流保護裝置的工作原理。
定時限過電流是電流繼電器本身的動作時限是固定的,與通過它的電流大小無關。TA為電流互感器;1KA、2KA為電磁式電流繼電器,作為過電流保護的啟動元件;KT為時間繼電器;KS為信號繼電器;KM為中間繼電器,作為保護的執行元件;YR為斷路器的跳閘線圈;QF,為斷路器操作機構控制的輔助常開接點。本保護采用不完全星形接線方式。
正常運行時,線路中流過工作電流小于繼電器的動作電流,繼電器不能動作,1KA、2KA、KT、KS的觸點都是斷開的。當保護范圍內發生短路故障時,流過線路的電流增加,當電流達到電流繼電器的整定值時,電流繼電器動作,閉合其常開觸點,使時間繼電器KT線圈有電,經過一定延時,KT觸點閉合,接通信號繼電器KS線圈回路,KS觸點閉合,接通燈光、音響信號回路。
可見,保護的動作時限從線路的末端到電源是逐級增加的,越接近電源,動作時限越長。這種確定保護動作時限的方法稱為時限的階梯原則。相鄰兩保護間的時限級差取決于斷路器的跳閘時間和時限元件的動作誤差,再考慮一定的裕量時間,一般定時限過電流保護的時限級差取At=0.5~0.7s,反時限過電流保護的時限級差取At=0.7~95s。定時限過電流保護裝置的動作時限是由時間繼電器的整定值決定的,只要通過電流繼電器的電流大于其動作電流,保護裝置就會啟動,而其動作時限的長短與短路電流的大小無關。所以把具有這種時限特性的過電流保護稱為定時限過電流保護。
2.2 電流速斷保護
從上述過流保護可看出,為了保證動作的選擇性,前一級保護的動作時限要比后一級保護的動作時限延長一個時限階段扯。這樣,越靠近電源的線路,保護裝置的動作時限越長,而越靠近電源短路時的短路電流越大,因此短路的危害就更加嚴重。所以一般要求過電流保護裝置的動作時限如果超過1s,還須裝設電流速斷保護。
淺井供電主要有以下3種方式:(1)井底車場及其附近巷道的低壓用電設備,可由設在地面變電所的變壓器降壓后,用低壓電纜通過井筒送到井底車場配電所,再由井底車場配電所將低壓電能送至各低壓用電設備。(2)采區負荷不大且無高壓用電設備時,由地面變電所用高壓架空線路將電能送到設在采區上方地面上的變電室,然后把電壓降為380V或660V后,用低壓電纜經鉆孔送到井下采區配電所,由采區配電所再送給工作面配電點和低壓用電設備。(3)采區負荷較大或有高壓用電設備時,用高壓電纜經鉆孔將高壓電能送到井下采區變電所,降壓后向采區低壓負荷供電。
淺井供電系統,可節省井下昂貴的高壓電氣設備和高壓電纜,減少井下變電硐室的開拓量,所以比較經濟、安全。其不足之處是設于采區地面上的電氣設備安裝、運輸、維護、檢修不夠方便;采用低壓時,供電范圍小,可供給的負荷小。礦井供電究竟采用哪種方式,應根據礦井的具體情況確定。低壓供電距離長時,線路末端電壓偏低而影響起動,有的礦井在地面增設了升壓變壓器,升壓后再往井下供電,雖然能起一定作用。
3 結語
總之,在煤礦電力系統中,當電網對地絕緣電阻降低到一定程度時,流入大地的電流也將增大,說明系統發生了漏電故障,流人大地的電流稱為漏電電流。在電網發生漏電故障時,必須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否則會導致人身觸電、雷電管提前引爆、接地點漏電火花引起爆炸等,而且漏電電流的長期存在,會使絕緣水平進一步損壞,嚴重時會燒毀電氣設備、引起火災,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相間接地短路故障。所以必須在電網中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參考文獻
[1]張坤.論煤礦供電安全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1(03).
[2]鄭成才.煤礦供電保護與接地系統[J].價值工程,2011(12).
電力系統在運行中,一旦出現故障,就會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災難性的后果。電力系統中的繼電保護就是為保障電力系統穩定運行,而設置的最基本、最有效手段。繼電保護裝置是指當電力設備系統中的電力元件或者是電力系統本身,發生了危及電力系統安全運轉的故障時,能夠直接向所控制的斷路器發出斷開的命令,以控制故障終止的一種自動化措施。繼電保護裝置為保證電網的穩定運行,能反映電氣元件的故障和不正常運行狀態,并動作于斷路器跳閘和發出告警信號,從而使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將損失降至最低。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基本任務主要包含兩大方面:一是當電力系統出現不正常工作的情況時,繼電保護裝置能夠自動、及時地發出信號提醒運行人員進行處理;二是當電力系統出現故障時,繼電保護裝置就能夠有選擇性的、自動快速的將故障設備從電力系統中予以切除,從而保障電力系統其余的部分能夠正常運行,從而有效地防止電力系統故障的進一步擴大。
2繼電保護裝置維護的必要性分析
2.1繼電保護裝置維護的原因
繼電保護裝置廣泛用在變電站、發電廠內,主要工作內容是用來檢測電網運行、記錄故障以及控制斷路器工作,進而保證電網正常、可靠地運行。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以及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力系統的不斷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電壓等級的不斷提高對繼電保護提出許多新的要求。正是由于繼電保護對電力系統的重要性,因此,繼電保護裝置可能存在的故障,就直接關系到了繼電保護裝置的維護好壞對于電力系統正常運轉方面產生的作用。繼電保護裝置可能存在的故障有:一是繼電器觸點松動、開裂或是觸點尺寸位置出現偏差,影響到了繼電器接觸的可靠性,觸點就是繼電器完成切換負荷的電接觸元件;二是繼電器玻璃絕緣子出現損傷問題,繼電器的絕緣子是由金屬插腳以及玻璃經過燒結而成,在日常的繼電器保護裝置的維護方面,由于調整、運輸等產生的插腳彎曲,而產生玻璃絕緣子開裂,造成繼電器保護裝置無法可靠通斷;三是由于繼電器自身的參數設置不當,造成電磁繼電器的鉚裝處松動或結合強度差。四是繼電器保護裝置的線圈故障問題,由于繼電器所使用的線圈種類繁多,當線圈多個交叉放在一起時,就容易產生碰撞交連,一旦將其分開,就容易產生斷線。綜上所述,由于繼電氣保護裝置中所存在的問題,在對其進行維護時,應基于以下幾個要求,積極地對其進行維護,以保障電力系統安全運行。
2.2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維護的要求
依據繼電保護裝置在整個電力系統中所承擔的任務,對于繼電保護裝置的維護應基于選擇性、快速性、靈敏性、可靠性這“四性”的基本要求上。選擇性是指在對電網影響最小的地方實現斷路器的控制與操作,即斷開距離事故點最近的開關設備,從而保證供電系統的其他部分能正常運行。選擇性除了決定于繼電保護裝置自身的性能外,還應從滿足電源預算開始,愈靠近產生故障的點,對于繼電保護裝置產生的故障啟動值愈小,產生操作所需要的時間就會越短。快速性是指一旦電路系統產生短路,繼電器保護裝置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故障所影響的范圍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以提升系統的穩定性。繼電器保護裝置的維護能夠減輕故障元件的損壞程度,提高線路故障后自動重合閘的成功率,并特別有利于故障后的電力系統同步運行的穩定性。靈敏性是指是指繼電保護對設計規定要求動作的故障和異常狀態能夠可靠動作的能力。當影響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故障產生時,繼電保護裝置能夠靈敏的感受并進行靈敏的操作,以保證保護裝置的靈敏性系數的衡量。繼電保護裝置的維護能夠在實際的運行中對繼電保護裝置的靈敏性給與具體的指標,并在一般的繼電保護設計與運行規程中進行具體的操作。可靠性是指保障繼電保護裝置自身在保障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可靠性,因而可以分為信賴性以及安全性兩大方面。對其進行維護是要促使其能夠準確的完成原本設計中所要求的一系列動作,以及在非設計要求動作的情況下,能夠保證其可靠地不動作。
3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進行維護的措施
3.1檢驗繼電保護裝置
在對繼電保護裝置進行檢驗的過程中,對于以下幾方面內容應給予及時的關注:首先,整組實驗以及電流回路升流實驗放在試驗檢測的最后實施;二是上述兩項工作的完成,就嚴禁再次拔出插件、改變定值區以及改變二次回路等工作;三是在定期檢驗中,在檢驗完成后設備投入運行,但是缺少負荷的情況下,不能測量負荷向量和打印負荷采樣值。
3.2保證定值區的正確性
對于繼電保護裝置而言,定值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實施維護時,必須采用嚴格的管理以及相應的技術手段,以保證定值區自身的正確性。在實際的管理中,我們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修改完定值后,將設備名稱、定值單、定值號由修改人員一一核對,并在繼電保護裝置的維護工作記錄中,標明定值區編號。
[關鍵詞]220KV變電站;繼電保護;故障;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33-0277-01
在我國城市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的同時,城市電網規模也隨之擴大,電網密集程度也逐漸提高。所以說,通常當個別線路或者母線發生故障而斷開時,在確保斷路器快速跳閘的情況下,并不會對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造成過多影響和危害。然而實際情況是,一些系統接線中仍有繼電保護死區存在,如果通過帶延時的后備保護完成故障切除操作,其可能會嚴重影響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本文本文首先對繼電保護裝置的基本任務以及選擇的基本要求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排除220KV變電站繼電保護故障的解決措施。
一、繼電保護裝置的基本任務以及選擇的基本要求
1、繼電保護裝置的基本任務
作為繼電保護裝置,其基本任務就是:當供電系統正常運行時,可以對各個設備的運行狀況實現安全完整地監控,從而為人們提供安全可靠的運行數據;而當供電系統發生故障時,可以自動、快速地切除故障設備,確保未出現故障的設備繼續安全穩定運行,同時及時、準確地發出警報,促使問題能夠快速解決處理。
2、繼電保護裝置選擇的基本要求
選擇繼電保護裝置主要注意四個方面,一是選擇性方面,要求供電系統發生故障時,作為繼電保護裝置要能夠有選擇性地切除故障部分,確保非故障部分仍然正常運行;二是靈敏性方面,要求無論是否處于繼電保護系統的保護范圍,作為繼電保護裝置都不能產生拒絕或者錯誤動作;三是速動性方面,要求保護系統要能夠盡快切除短路故障,從而盡力避免因電流短路損壞電氣設備,同時能夠快速恢復系統電壓;四是可靠性方面,要求保護裝置在設計、整定計算和安裝調試等過程中必須確保準確無誤,以確保繼電保護裝置動作的安全可靠。
二、排除220KV變電站繼電保護故障的解決措施
1、出線處斷路器與其電流互感器間故障的解決措施
如今,220kV變電站通常采用雙母線和雙母帶旁的電氣主接線方式,參見圖1所示,當出線斷路器與其電流互感器之間的點發生故障時,如K1點接地故障。就線路保護而言,這里的故障并不在其保護范圍,而屬于母線差動保護范圍。母差保護動作跳閘后,K1點故障仍然存在,因此在出線斷路器與CT間存在保護死區。通常采用母差保護動作停信來解決此類死區故障。如高頻閉鎖式保護,其母差保護、失靈保護動作通過啟動各線路保護中分相操作箱的永跳繼電器來實現對相應斷路器的跳閘。對本側出線的高頻主保護而言,K1點屬于反方向故障;只能利用永跳接點來迫使收發訊機停信,讓對側高頻保護及時動作切除死區故障。光纖縱聯保護為解決此類死區故障,配置了遠跳功能;由永跳接點開入光纖縱差保護,實現遠跳對側線路斷路器以切除故障。實際工作中,例如用旁路開關代運該線路,將該線路保護退出進行檢修,但線路對側開關仍然在運行。若未斷開光纖縱差保護對應的光纖通道,在試驗人員模擬永久性故障整組傳動開關的情況下,會啟動分相操作箱中永跳繼電器開入至光纖保護,導致誤發遠跳命令,跳開對側的運行中的線路斷路器。
針對這類死區故障的解決措施是:①增加啟動光纖保護遠跳回路中的“永跳繼電器啟動遠跳”連片,并在對側斷路器運行時退出該連片;②對于遠跳命令,需完善本側就地判據閉鎖功能,若在本側處于檢修或退出狀態時,閉鎖發送信號;③在本側進行檢修時,退出該光纖通道或進行光纖自環。總結上述幾種改進辦法,將其中的一些方法相結合并且在檢修過程中嚴格執行相關安全措施,可以更有效地避免事故,例如將措施①和③相結合就可以取長補短,而且容易實現。
2、母聯斷路器與其電流互感器間故障的解決措施
目前,220kV以下變電站通常采用雙母主接線的方式系統,該系統中母聯只安裝一組電流互感器,如果母聯斷路器與母聯電流互感器之間發生故障,斷路器側母線跳開后故障仍然存在,正好處于電流互感器側母線小差的死區。解決措施是:死區故障時,母差保護發母線跳令后,母聯開關跳開后而母聯電流互感器中仍然存在電流,故障仍然存在,同時母聯電流退出兩母線小差,然后經延時200ms。切除另一條母線,如此便能使故障危害程度降低,確保系統能夠穩定運行。
3、變壓器保護死區故障的解決措施
220kV系統中如果主變壓器斷路器失靈,通常采用220kV母線差動保護動作來聯跳主變壓器三側斷路器。具體工作原理是:220kV母線差動保護動作后,斷路器仍在合閘位置,互感器仍有電流流過,經延時出口跳主變壓器三側。當主變壓器斷路器與TA之間發生故障時,參見圖2中K點所示,此故障在220kV母線差動保護范圍內,故220kV母線差動保護動作,跳高壓側斷路器1。而事實上高壓側跳開后,K點故障仍存在;此時高壓側斷路器處于斷開狀態,雖然母差動作未返回,但主變壓器斷路器輔助接點打開;只能由后備保護來切除故障。如今的220kV系統尚未考慮母線故障出現在主變壓器斷路器與CT間的死區時采用母線差動保護聯跳主變壓器三側的設計方案。盡管110kV 側電源較弱,然而如果110kV側電源很強或者變電站有兩臺以上的主變壓器并列運行時,一旦不能快速切除故障則后果將十分嚴重。所以說,可以在母差啟動聯跳主變壓器三側回路中去掉斷路器輔助接點;并且為防止在保護設備檢修過程中誤啟動聯跳主變壓器三側,還可在回路中增加一塊連片。檢修時必須將兩塊連片同時取下,如此就能夠保證回路中有兩處明顯斷開處,避免因誤碰造成誤啟動的問題。
三、結語
如今,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迅猛發展,軟硬件條件都有較大提高。繼電保護的速度越來越快、集成度越來越高、功能也越來越強,促進了我國現階段變電站建設的發展。作為我們要有效地利用好現有資源,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各種損失,在確保變電站穩定運行的基礎上提高其運行效率。
參考文獻
【關鍵詞】 PLC 收塵系統
一、袋式除塵器工作原理
袋式除塵器主要由上箱體、中箱體、灰斗、卸灰系統、噴吹系統和控制系統等幾部分組成,并采用下進氣分室結構。含塵煙氣由進風口經中箱體下部進入灰斗;部分較大的塵粒由于慣性碰撞、自然沉降等作用直接落入灰斗,其它塵粒隨氣流上升進入各個袋室。經濾袋過濾后,塵粒被阻留在濾袋外側,凈化后的氣體由濾袋內部進入箱體,再通過提升閥、出風口排入大氣。灰斗中的粉塵定時或連續由螺旋輸送機及剛性葉輪卸料器卸出。隨著過濾過程的不斷進行,濾袋外側所附積的粉塵不斷增加,從而導致袋除塵器本身的阻力也逐漸升高。當阻力達到預先設定值時,清灰控制器發出信號,首先令一個袋室的提升閥關閉以切斷該室的過濾氣流,然后打開電磁脈沖閥,壓縮空氣由氣源順序經氣包、脈沖閥、噴吹管上的噴嘴以極短的時間( 0.065~0.085秒)向濾袋噴射。壓縮空氣在箱內高速膨脹,使濾袋產生高頻振動變形,再加上逆氣流的作用,使濾袋外側所附塵餅變形脫落。在充分考慮了粉塵的沉降時間(保證所脫落的粉塵能夠有效落入灰斗)后,提升閥打開,此袋室濾袋恢復到過濾狀態,而下一袋室則進入清灰狀態,如此直到最后一袋室清灰完畢為一個周期。袋式除塵器是由多個獨立的室組成的,清灰時各室按順序分別進行,互不干擾,實現長期連續運行。上述清灰過程均由清灰控制器進行定時或定壓自動控制。
二、袋式收塵器的動作流程
根據袋式收塵器的袋室的多少,本文選擇了3室的收塵器,它的動作流程為:首先,1室提升閥的電門動作關閉時間10秒-----經3秒后電磁脈沖閥的電動作進行反吹風時間為4秒------4秒鐘后電磁脈沖閥失電停止反吹風------10秒鐘后提升閥失電打開,袋室恢復過濾狀態。進入2室清灰狀態。然后是3室,最后返回1室,如此循環下去。流程圖如下
三、可編程控制器――PLC的優點
1、可靠性高 可編程控制器的平均無故障時間可達幾十萬小時,這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數字,也就是說,一臺可編程控制器可連續運行30多年不出故障,.一般來說,可編程控制系統中發生的故障大多是由傳感器、執行器等部件所造成的。PLC是以集成電路為基本元件的電子設備,內部處理不依賴于接點,元件的使用壽命為半永久性。
2、編程方便 對一般電氣線路,可采用梯形圖編程,這種方式與實際電路原理圖非常接近,即使是普通的工人,也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對于較復雜的控制系統,為簡化程序,許多型號的可編程控制器都設置了步進順控指令、流程圖指令、功能指令等指令系統,大大加快了系統的開發速度。
3、對環境要求低 可編程控制器可在較大的溫度、濕度變化范圍內正常工作,抗震動,抗沖擊力的性能好,對電源電壓的穩定性要求較低,特別是抗電磁干擾能力強。因此可用于在較惡劣的工業環境中。與其他裝置配置連接方便,可編程控制器與其他裝置,配置的連接基本都是直接的。
4、使用和維護方便
(1)、硬件配置方便 PLC的硬件都是專門生產廠家按一定標準和規格生產的,所需硬件均可在市場上方便地買到。
(2)、安裝方便 PLC內部各類等效繼電器的接點使用不受次數限制,使用時只考慮輸入、輸出點個數即可,如型號為FX1S-30MR的PLC的輸入和輸出點數為30個。
(3)、PLC配備有許多監控提示信號,能夠動態的監視控制程序的執行情況,檢查出自身的故障,并隨時顯示給操作人員,為現場的調試和維護提供了方便。
(4)、設計施工周期短 使用PLC完成一項控制工程,在系統設計完成以后,現場施工和PLC程序設計可以同時進行,周期短,而且程序的調試和修改都很方便。
四、PLC選型
1、由于本文中選擇的是袋式收塵器是3室的,其對PLC的輸入和輸出點的要求較少,要求控制部分體積小,成本低,故選用日本三菱公司生產的FX系列FX2N-32M主機,它具有輸入點16點,輸出點16點,內部主要有通用繼電器500點(M0----M499),特殊輔助繼電器256個(M8000----M8255)。
(1)PLC輸入接口電路
(2)PLC輸出接口電路
可編程控制器的輸出有三種形式:一種是繼電器輸出,一種是晶閘管輸出,一種是晶體管輸出。
繼電器輸出型是利用繼電器線圈與輸出觸點,將PLC內部電路與外部負載電路進行電氣隔離。繼電器型具有較大的輸出電流,一般對電壓為AC205V以下的電路驅動純負載的能力為2A/點,晶閘管和晶體管型輸出電流都較小。
(3)PLC對電源的基本要求是:
1)、能有效控制、消除電網電源帶來的各種噪聲。
2)、不會因電源發生故障而導致其他部分產生故障。
3)、能在較寬的電壓波動范圍內保持輸出電壓穩定。
4)、電源本身的功耗應盡可能低,以降低整機的溫升。
5)、內部電源及PLC向外提供的電源與外部電源間應完全隔離。
6)、有較強的的自動保護功能。
2、I/O點分配表
五、脈沖控制的工藝要求:
1、能夠實現無操作的自動啟動實現噴、吹的自動循環
2、同樣能夠實現隨時人工啟動實現噴、吹的自動循環
3、脈沖控制的過程按照控制流程進行
六、按照工藝要求-----PLC接線圖
七、編程及程序運行
根據收塵脈沖電磁閥工作的特點,對PLC進行編程。梯形圖如下:
八、指令語表
九、程序運行
當PLC接通電源時,S20狀態已由轉移條件X0置位,則步進接點S20接通。按下啟動按紐SB1,通用輔助繼電器M0為ON,其輔助觸頭M0閉合,使輔助繼電器M1動作,并通過其輔助觸頭M1自鎖,M1動作的同時接通定時器T1和提升繼電器Y0,定時器開始延時計時10秒,同時提升繼電器動作提升閥關閉,提升繼電器動作的同時接通定時器T2,定時器開始延時計時3秒,3秒鐘后定時器延時觸頭動作閉合,接通輔助繼電器M2,輔助觸頭M2自鎖閉合,M2動作同時接通定時器T3和噴吹繼電器Y1,定時器開始延時計時4秒,同時噴吹繼電器Y1動作向濾帶噴吹,4秒鐘后定時器T3常閉觸頭斷開,輔助繼電器M2失電其常凱觸頭斷開,噴吹繼電器Y1失電停止噴吹。在3秒鐘后定時繼電器T1的常閉觸頭T1斷開,使得輔助觸頭M1失電,其常開觸頭M1斷開,使提升繼電器Y0失電,提升閥門打開,同時由于T1的閉合,S21狀態置位,步進節點S21接通,工作狀態轉移到下一個狀態。同樣依次循環由狀態S21---S22---S20這樣依次工作循環下去。
1.我國繼電保護技術發展現狀
(1)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度繼電保護理論和豐富運行經驗的繼電保護技術隊伍。對全國繼電保護技術隊伍的建立和成長起了指導作用,阿城繼電器廠引進消化了當時國外先進的繼電器制造技術,建立了我國自己的繼電器制造業,因此在60年代中我國已建成了繼電保護研究,設計,制造,運行和教學的完整體系,這是機電式繼電保護繁榮的時代,為我國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結束了500KV線路保護完全依靠從國外進口的時代。在此期間,從70年代中,基于集成運算放大器的集成電路保護已開始研究,到80年代未集成電路保護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漸取代晶體管保護,到90年代初集成電路保護的研制,生產,應用仍處于主導地位,這是集成電路保護時代。
(3)天津大學與南京電力自動化設備廠合作研制的集成電路相繼壓補償方式向高頻保護也在多條220KV和500KV線路上運行,我國從70年代未即已開始了計算機繼電保護的研究。
(4)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著先導作用。華中理工大學,東南大學,華北電力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重慶在學和南京電力自動化研究院都相繼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形式的微機保護裝置。
(5)揭開了我國繼電保護發展史上新的一頁,為微機保護的推廣開辟了道路,在主設備保護方面,東南大學和華中理工大學研制的發電機失磁保護,發電機保護和發電機變壓器組保護也相繼于1989年,1994年通過鑒定,投入運行,隨著微機保護裝置的研究,在微機保護軟件,處落地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論,可以說從90年代開始我國繼電保護技術已經進入了微機保護時代。
2.繼電保護的基本要求
(1)可靠性是指保護該動體時應可靠動作。不該動作時應可靠不動作。可靠性是對繼電保護裝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繼電保護的可靠性主要由配置合理,質量和技術性能優良的繼電保護裝置以及正常的運行維護和管理來保證。任何電力設備都不允許在無繼電保護的狀態下運行。220KV及以上電網的所有運行設備都必須由兩套交,直流輸入,輸出回路相互獨立,并分別控制不同斷路器的繼電保護裝置進行保護。當任一套繼電保護裝置或任一組斷路器拒絕動作時,能由另一套繼電保護裝置操作另一級斷路器切除故障。在所有情況下,要求這套繼電保護裝置和斷路器所取的直流電源都經由不同的熔斷器供電。
(2)選擇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相鄰設備保護,線路保護或斷路器失靈保護切除故障,為保證對相鄰設備和線路有配合要求的保護和同一保護內有配合要求的兩元件的選擇性,其靈敏系數及動作時間,在一般情況下應相互配合。
(3)靈敏性是指在設備或線路的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備必要的靈敏系數,各類保護的最小靈敏系數在規程中具有具體規定。選擇性和靈敏性的要求,通過繼電保護的速定實現。
(4)速動性是指保護裝置應盡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故障波及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電源或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等。一般從裝設速動保護,充分發揮零序接地瞬時段保護及相間速斷保護的作用,減少繼電器固有動作時間和斷路器跳閘的時間等方面入手來提高速動性。
3.繼電保護的內容
(1)過電流保護。它是按照躲過被保護設備或線路中可能出現的最大負荷電流來整定的。如大電機啟動電流(短時)和穿越性短路電流之類的非故障性電流,以確保設備和線路的正常運行,為使上,下級過電流保護能獲得選擇性,在時限上設有一個相應的級差。
(2)電流速斷保護。這是按照被保護設備或線路未端可能出現的最大短路電流或變壓器二次側發生三相短路電流而整定的,速斷保護動作,理論上電流束災民保護沒有時限,即以零秒及以下時限動作來切斷斷路器的,過電流保護和電流速斷保護常配合使用,以作為設備或線路的主保護和相鄰線路的備用保護。
(3)定時限過電流保護。在正常運行中,被保護線路上流過最大負荷電流時,電流繼電器不應動作,而本線線路發生故障時,電流繼電器應可靠動作,定時限過電流保護由電流繼電器,時間繼電器和信號繼電器三元件組成;定時限過電流保護的動作時間與短路電流的大小無關,動作時間是恒定的。
4.電壓保護
(1)過電壓保護。防止電壓升高可能導致電氣設備損壞而裝設的。10KV開閉所端頭,變壓器高壓側裝設避雷器主要用來保護開關設備,變壓器,變壓器低壓側裝設避雷器是用來防止雷電波由低至低壓側侵入而擊穿變壓器絕緣而設的。
(2)欠電壓保護。防止電壓突然降低致使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受損而設的。
(3)零序電壓保護。為防止變壓器一相絕緣破壞造成單相接地故障的繼電保護,主要用于三相三線制中性點絕緣。
5.瓦斯保護
油浸式變壓器內部發生故障時,短路電流所產生的電弧使變壓器油和其它絕緣物產生分解,并產生氣體,利用氣體壓力或沖力使氣體繼電器動作,故障性質可分為輕瓦斯和重乞討期,當故障嚴重時氣體繼電器觸點動作,使斷路器跳閘并發出報警信號,輕瓦斯動作信號一般只有信號報警而不發出跳閘動作。
(1)差動保護。這是一種按照電力系統中,被保護設備發生短路故障,在保護中產生的差電流而動作的一種保護裝置,常用做主變壓器,發電機和并聯電容器的保護裝置,按其裝置方式的不同可分為A、橫聯差動保護。常用作發電機的短路保護和并聯電容器的保護,一般設備的每相均為雙繞組或雙母線時,采用這種差動保護。B、縱聯差動保護。一般常用作主變壓器的保護,是專門保護變壓器內部和外部故障的主保護。
(2)高頻保護。這是一種作為主系統,高壓長線路的高可靠性的繼電保護裝置。目前我國已建成的多條500KV的超高壓輸電線路就要求使用這種可行性,選擇性,靈活性和動作迅速的保護裝置,高頻保護分為相差高頻保護,方向高頻保護。相差高頻保護的基本原理是比較兩端電流的相位的保護,規定電流方向由線線流向線路為正,從線路流向母線為負。這就是說,當線路內部故障時,兩側電流同相位而外部故障時,兩側電流相應差線路內部故障時,兩側電流同相位而外部故障時,兩側電流相位差180度,方向高頻保護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以比較被保護線路兩端的功率方向,來判別輸電線路的內部或外部故障的一種保護裝置。
6.繼電保護的發展及新趨勢
微機保護經過近20年的應用,研究和發展,已經在電力系統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積累了豐富的運行經驗,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大大提高了電力系統運行管理水平。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計算機在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領域中的普遍應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斷應用于計算機繼電保護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從而使微機繼電保護的研究向更高的層次發展,其未來趨勢向計算機化,網絡化,智能化,保護,控制,測量和數據通信一體化發展。
7.結束語
電力系統的飛速發展對繼電保護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又為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不斷地注入新的活力,進而我國電力系統的未來發展將更為強大。
【參考文獻】
[1]張宇輝.電力系統微型計算機繼電保護[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0.
[2]李火元.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163-164.
關鍵詞 水電站;電氣設備;保護配置
中圖分類號TM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37-0069-02
0引言
某中型水電站裝機容量為1350MW,地下主廠房共裝設6臺225MW額立軸半傘式水輪發電機組,其中的1至4號機組以15.75kV分相封閉母線經發電機斷路器與500kV 主變壓器連接,經主變壓器升壓后接成兩組聯合單元GIB和500kV干式電纜,然后我們把電纜出線接入到地面開關站的500kV GIS;5至6號機組分別以15.75kV封閉母線與兩組主變壓器進行連接,接成220kV發電機-變壓器單元,我們把接好的單元經220kV電纜接入地面開關站的220kV GIS,此外,在地面開關站中我們還設有GIS、500kV/220kV聯絡變壓器、并聯電抗器及電站出線設備。
1發電機-變壓器保護配置
發電機和變壓器作為水電站運行的關鍵設備,對其進行合理的保護配置是水電站正常運行的前提。本文對發電機-變壓器保護的初步配置方案為我們把它的保護裝置分成彼此獨立的A、B兩個系統,其中,我們對子系統A配置完全縱差、故障分量負序方向、主變四端大差等保護;對子系統B配置發電機不完全縱差、高靈敏橫差和變壓器差動等保護。對于A、B兩組保護的基本要求是當其中的一組保護退出運行時,另一組應承當發電機―變壓器的保護。此外,每組保護單獨設屏,兩組保護分別由兩路互相獨立的電廠直流電源供電,水電站除上述的發電機-變壓器部分主保護外,還包括發電機變壓器異常運行保護、接地故障保護、斷路器失靈保護等,具體保護配置見表1。
表1 微機繼電保護配置
2 GIS保護配置
本文中的GIS保護系統和500kV電纜保護系統我們采用日本三菱公司的產品,整個系統主要由一套主保護和一套后備保護組成。工作原理:系統通過從繼電器取得電壓和電流信號進行相關操作,來使主保護系統和后備保護系統進行相應的操作,使得電氣和物理進行隔離,從而保證發生故障時主保護的正常運行。
500kV電纜回路都配有兩塊保護屏,分別安裝在GIS控制室和廠房內發電機旁,每塊保護屏裝設兩套完整的差動保護(87C1、87C2)和一套零序過電流保護(64C)。其中,87C1我們采用的MCD PCM微機型電流差動繼電器,因為它具有兩段比率差電流特性,可以有效防止當CT飽和時誤動,此外它對外部故障具有很好的比率制動特性。繼電器采用具有監視功能的光纖電纜。87C2我們采用的是LFCB202微機型電流差動繼電器,因為它具有兩段比率差電流特性,可以有效防止當CT飽和時誤動,此外它對外部故障具有很好的比率制動特性。繼電器采用具有監視功能的光纖電纜。64C我們采用的是高速零序過電流繼電器,它主要用來檢測電纜的接地電流。
15.75kV母線都配有一塊保護屏,每塊保護屏都裝設兩套完整的差動保護(87B1、87B2)和一套零序過電流保護(64C)。其中,87B1我們采用的是MBP-C集成電路型低阻抗繼電器,它是通過利用相位比較原理來防止當CT飽和時發生誤動;87B2我們采用的是MBP-A集成電路型高阻抗繼電器,64C我們采用的是高速零序過電流繼電器。
500kV線路斷路器都配有一塊裝設MREI-10微機型自動重合閘裝置和MCTI-40集成電路型失靈保護的繼電器保護屏。每一T區我們都配有兩套MCT140集成電路型瞬時過流繼電器和MBP-A集成電路型差動繼電器。
3 線路保護配置
本文中的水電站有4回500kV輸出線路。我們對每一條500kV出線配置兩面獨立的主保護屏,每面保護屏內我們都裝有全線速動的主保護和完善的后備保護。與此同時,每一條線路我們還需要配置一面獨立的后備保護屏。本文中的主保護中我們采用的是美國GE公司生產的TLS1B集成電路型和DFP-100微機型保護裝置以及南京自動化研究院生產的LFP-901A微機型保護裝置,后備保護我們采用的是LFP-902A微機型保護裝置。
PLP01-54保護屏內主要裝有LFP-901A線路成套快速保護裝置和LFP-925故障起動裝置,其中LFP-901A為微機型保護裝置,它主要包括以復合式距離方向元件和零序方向元件為主體的快速主保護、由線工頻變化量距離元件構成的快速I段保護和有三段式相間和接地距離及兩個延時段零序方向過流作為后備的全套后備保護這3個部分;此外,該裝置還具有自動重合閘、單相重合和三相重合等功能。PLP02-54保護屏內裝有LFP-902A線路成套快速保護裝置和LFP-925故障起動裝置。其中,LFP-902A為微機實現的數字式超高壓線路成套快速保護裝置,它主要包括以復合式距離方向元件和零序方向元件為主體的快速主保護、由線工頻變化量距離元件構成的快速I段保護和有三段式相間和接地距離及兩個延時段零序方向過流作為后備的全套后備保護這3個部分。
TLS保護屏內主要裝有TLS1B集成電路型和DFP-100微機型保護裝置。其中,TLS1B具有3個正向保護段的輸電線路繼電保護裝置,它可以實現階段式距離保護、超/欠范圍允許式保護、方向比較閉鎖保護和混合式跳閘保護等功能。DFP-100是數字式保護、控制和測量系統,它通過對電流和電壓的輸入波形進行采樣并以適當的算法來進行線路的保護和監測。DFP-100主要應用在任何需要過電流、過/低電壓、高/低頻控制、測量的場合。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水電站中的設備采用雙重保護配置,當一套保護裝置因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時,另一套保護可以及時切除故障,這樣極大提高了保護動作的可靠性,更好地保證了水電站電氣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魏百茹.淺談水電站主接線電氣設計與注意問題[J].中國科技縱橫,2010(1).
[2]周才全,李歌浩.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繼電保護設計[J].水力發電,2001,1(6).
電力系統的飛速發展對繼電保護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又為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不斷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繼電保護技術得天獨厚,在40余年的時間里完成了發展的4個歷史階段。
建國后,我國繼電保護學科、繼電保護設計、繼電器制造工業和繼電保護技術隊伍從無到有。在大約10年的時間里走過了先進國家半個世紀走過的道路。上世紀50年代,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創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國外先進的繼電保護設備性能和運行技術,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繼電保護理論造詣和豐富運行經驗的繼電保護技術隊伍。對全國繼電保護技術隊伍的建立和成長起了指導作用。阿城繼電器廠引進消化了當時國外先進的繼電器制造技術,建立了我國自己的繼電器制造業。因而在60年代中我國己建成了繼電保護研究、設計、制造、運行和教學的完整體系。這是機電式繼電保護繁榮的時代,為我國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的配置與應用
2.1繼電保護裝置的任務
繼電保護主要利用電力系統中原件發生短路或異常情況時電氣量(電流、電壓、功率等)的變化來構成繼電保護動作。繼電保護裝置的任務在于:在供電系統運行正常時,安全地。完整地監視各種設備的運行狀況,為值班人員提供可靠的運行依據;供電系統發生故障時,自動地、迅速地、并有選擇地切除故障部分,保證非故障部分繼續運行;當供電系統中出現異常運行工作狀況時,它應能及時準確地發出信號或警報,通知值班人員盡快做出處理。
2.2繼電保護裝置的基本要求
1)選擇性:當供電系統中發生故障時,繼電保護除。首先斷開距離故障點最近的斷路器,以保證系統中其它非故障部分能繼續正常運行。
2)靈敏性:保護裝置靈敏與否一般用靈敏系數來衡量。在繼電保護裝置的保護范圍內,不管短路點的位置如何、不論短路的性質怎樣,保護裝置均不應產生拒絕動作;但在保護區外發生故障時,又不應該產生錯誤動作。
3)速動性:是指保護裝置應盡可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縮短切除故障的時間以減輕短路電流對電氣設備的損壞程度,加快系統電壓的恢復,從而為電氣設備的自啟動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還提高了發電機并列運行的穩定眭。
4)可靠性:保護裝置如能滿足可靠性的要求,反而會成為擴大事故或直接造成故障的根源。為確保保護裝置動作的可靠性,必須確保保護裝置的設計原理、整定訓算、安裝調試正確無誤;同時要求組成保護裝置的各元件的質量可靠、運行維護得當、系統簡化有效,以提高保護的可靠性。
2.3保護裝置的應用
繼電保護裝置廣泛應用于工廠企業高壓供電系統、變電站等,用于高壓供電系統線路保護、主變保護、電容器保護等。高壓供電系統分母線繼電保護裝置的應用,對于不并列運行的分段母線裝設電流速斷保護,但僅在斷路器合閘的瞬間投入,合閘后自動解除。另外,還應裝設過電流保護,對于負荷等級較低的配電所則可不裝設保護。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的應用包括:
①線路保護:一般采用二段式或三段式電流保護,其中一段為電流速斷保護,二段為限時電流速斷保護,三段為過電流保護。
②母聯保護:需同時裝設限時電流速斷保護和過電流保護。
③主變保護:主變保護包括主保護和后備保護,主保護一般為重瓦斯保護、差動保護,后備保護為復合電壓過流保護、過負荷保護。
④電容器保護:對電容器的保護包括過流保護、零序電壓保護、過壓保護及失壓保護。
隨著繼電保護技術的飛速發展,微機保護的裝置逐漸投入使用,由于生產廠家的不同、開發時間的先后,微機保護呈現豐富多彩、各顯神通的局面,但基本原理及要達到的目的基本一致。
3、繼電保護裝置的維護
值班人員定時對繼電保護裝置巡視和檢查,并做好各儀表的運行記錄。在繼電保護運行過程中,發現異常現象時,應加強監視并向主管部門報告。建立崗位責任制,做到每個盤柜有值班人員負責。做到人人有崗、每崗有人。值班人員對保護裝置的操作,一般只允許接通或斷開壓板,切換開關及卸裝熔絲等工作,工作過程中應嚴格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定。
做好繼電保護裝置的清掃工作。清掃工作必須由兩人進行,防止誤碰運行設備,注意與帶電設備保持安全距離,避免人身觸電和造成二次回路短路、接地事故。對微機保護的電流、電壓采樣值每周記錄一次,每月對微機保護的打印機進行定期檢查并打印。定期對繼電保護裝置檢修及沒備查評:
①檢查二次設備各元件標志、名稱是否齊全;
②檢查轉換開關、各種按鈕、動作是否靈活無卡涉,動作靈活。接點接觸有無足夠壓力和燒傷;
③檢查控制室光字牌、紅綠指示燈泡是否完好;
④檢查各盤柜上表計、繼電器及接線端子螺釘有無松動;
⑤檢查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二次引線端子是否完好;
⑥配線是否整齊,固定卡子有無脫落;
⑦檢查斷路器的操作機構動作是否正常。
根據每年對繼電保護裝置的定期查評,按情節將設備分為三類:經過運行檢驗,技術狀況良好無缺陷,能保證安全、經濟運行的設備為一類設備;設備基本完好、個別零件雖有一般缺陷,但尚能安全運行,不危及人身、設備安全為二類設備。有重大缺陷的設備,危及安全運行,出力降低,“三漏”情況嚴重的設備為三類。如發現繼電保護有缺陷必須及時處理,嚴禁其存在隱患運行。對有缺陷經處理好的繼電保護裝置建立設備缺陷臺帳,有利于今后對其檢修工作。
隨著電力系統的告訴發展和計算機通信技術的進步,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向計算機化、網絡化、—體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這對繼電保護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只有對繼電保護裝置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按時巡檢其運行狀況,及時發現故障并做好處理,保證系統無故障設備正常運行,提高供電可靠性。
參考文獻:
[1]王翠平.繼電保護裝置的維護及試驗[J].科苑論壇.
[2]嚴興疇.繼電保護技術極其應用[J].科技資訊,2007.
【關鍵詞】繼電保護;組成;故障;措施
一、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作用、組成及要求
1、繼電保護的作用。在電力系統被保護元件發生故障的時候,繼電保護裝置能自動、有選擇性地將發生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掉來保證無故障部分恢復正常運行狀態,使故障元件避免繼續遭到損害,以減少停電的范圍;如果被保護元件出現異常運行狀態時,繼電保護裝置能及時反應,根據維護條件,發出信號、減少負荷或跳閘動作指令。此時,一般不要求保護迅速動作,而是根據對電力系統及其元件危害程度規定一定的延時,以避免不必要的動作。同時,繼電保護裝置也是電力系統的監控裝置,可以及時測量系統電流電壓,從而反映系統設備運行狀態。
2、繼電保護的組成及要求。繼電保護一般由輸入部分、測量部分、邏輯判斷部分和輸出執行部分組成。現場信號輸入部分一般是要進行必要的前置處理,如隔離、電平轉換、低通濾波等,使繼電器能有效地檢查各現場物理量。測量信號要轉換為邏輯信號,根據測量部分各輸出量的大小、性質、邏輯狀態、輸出順序等信息,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組合運算最后確定執行動作,由輸出執行部分完成最終任務。
繼電保護的基本要求應當滿足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選擇性指保護裝置動作時,僅將故障器件從電力系統中當獨切除,使停電的范圍盡量地縮小,保證系統中無故障的部分正常運行;速動性是指保護裝置應盡快切除短路故障,它的目的就是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從而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受故障所影響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靈敏性是指對于保護的范圍內,發生故障或不正常運行狀態的反應能力。可靠性是指繼電保護裝置在保護范圍內發生動作時的可靠程度。
二、繼電保護的干擾因素
1、雷擊。當變電站的接地部件或避雷器遭受雷擊時,由于變電站的地網為高阻抗或從設備到地網的接地線為高阻抗,都將因雷擊產生的高頻電流在變電站的地網系統中引起暫態電位的升高,就可能導致繼電保護裝置誤動作或損壞靈敏設備與控制回路。
2、高頻干擾。如果電力系統在隔離開關的操作速度緩慢,操作時在隔離開關的兩個觸點問就會產生電弧閃絡,從而產生操作過電壓,出現高頻電流,高頻電流通過母線時,將在母線周圍產生很強的電場和磁場,從而對相關二次回路和二次設備產生干擾,當干擾水平超過裝置邏輯元件允許的干擾水平時,將引起繼電保護裝置的不正常工作,從而使整個裝置的工作邏輯或出口邏輯異常,對系統的穩定造成很大的破壞。高頻電流通過接地電容設備流人地網,將引起地電位的升高。
3、輻射干擾。在新時期,電力系統周圍經常會步話機和移動通信等工具,那麼它的周圍將產生強輻射電場和相應的磁場。變化的磁場耦合到附近的弱電子設備的回路中。回路將感應出高頻電壓,形成一個假信號源,從而導致繼電保護裝置不正確動作。
4、靜電放電干擾。在干燥的環境下,工作人員的衣物上可能會帶有高電壓,在穿絕緣靴的情況下,他們可以將電荷帶到很遠的地方,所以當工作人員接觸電子設備時會對其放電,放電的程度依設備的接地情況,環境不同而不同,嚴重時會燒毀電子元件,破壞繼電保護系統。
5、直流電源干擾。當變電所內發生接地故障時,在變電站地網中和大地中流過接地故障電流,通過地網的接地電阻,使接地故障后的變電站地網電位高于大地電位,該電位的幅值決定于地網接地電阻及入地電流的大小,按我國有關規程規定其最大值可達每千安故障電10V。對于直流回路上發生故障或其它原因產生的短時電源中斷接電源的干擾主要是直流與恢停因為抗干擾電容與分布電容的影響,直流的恢涂贍薌短,也可能較長,在直流電壓的恢復過程中。電子設備內部的邏輯回路會發生畸變,造成繼電的暫態電位差,從而影響整個保護系統。
三、繼電保護常見的故障分析
1、電流互感飽和故障。電流互感器的飽和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影響是非常之大。隨著配電系統設備終端負荷的不斷增容,如果發生短路,則短路電流會很大。如果是系統在靠近終端設備區的位置發生短路時,電流可能會達到或者接近電流互感器單次額定電流的100倍以上。在常態短路情況下,越大電流互感器誤差是隨著一次短路電流倍數增大而增大,當電流速斷保護使靈敏度降低時就可能阻止動作。在線路短路時,由于電流互感器的電流出現了飽和,而再次感應的二次電流小或者接近于零,也會導致定時限過流保護裝置無法展開動作。當在配電系統的出口線過流保護拒絕動作時而導致配電所進口線保護動作了,則會使整個配電系統出現斷電的狀況。
2、開關保護設備的選擇不當。開關保護設備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現在的多數配電都在高負荷密集的地區建立起開關站,也就是采用變電所―開關站―配電變壓器的供電輸電的模式。在未實現繼電保護自動化的開關站內,我們應當更多地采用負荷開關或與其組合的繼電器設備系統作為開關保護的設備。
四、常見的繼電保護故障的處理方法
1、替換法:用完好的元件代替被認定有故障的元件,來判斷它的好與壞,可以快速縮小故障的查找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