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巡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現在,我得寫一寫新的校訓的意思了。“明德”是具有良好的品德:“遠志”是有遠大的志向;“樂學”是樂意學習,快快樂樂的學習;“勤行”是勤于行動,不是光嘴上而不行動的。
比起來,新的校訓比較短,而且也開始注重品德了。原來的校風和學風注重學習,新的校訓既注重學習,又注重品德了。
由此,我想起了前幾天的一件事情:前幾天,我坐公交車去看望一位朋友。公交車上的位子都坐滿了,我也坐在一個位子上。過了一會兒,一位老奶奶上了車,但是竟沒有一個人愿意讓座。后來還是我把座位讓給了那位老奶奶。看來大家沒有助人為樂的品德。
的確,一個人不僅要有好的成績,也要有好的品德。所以,我覺得新的校訓更好。
每一天清晨的每一縷陽光都給我一種親切的感覺,親切的就如一位等待如約的好友。有時又感覺有些陌生,陌生的卻又如此新鮮,站在窗前的自己就如同站在一個魔幻般神奇的小屋里,像一位剛剛蘇醒的史前速凍女子,明晶地注視著外面,寧謐的如此甘愿。
深邃遙望外面的一切,努力發掘著遙遠的天空,云朵和樹木……一切都好象離我很遠,而它們內涵的景致情調卻又離我那么近。總有一種生命的美妙的律動,會從一處神秘之處緩緩走來,慢慢向我靠近,靠近,雖然我看不清它的面目,卻確知它已進入我的體內。幾乎我全部的夢想都深藏其中!
窗外的盆花輕輕搖曳著,一朵淡粉色的小花,美滋滋的仰著小臉,清淺而適意。掛著的衣物散發著一種清香。一切都變的坦然和等待起來,暖暖的,緩緩的,簡簡單單的,一切也因此而溫柔多情起來,和諧中流露出一絲透明的馨香。此時所有的躁動,都寧靜成瑤池之水,洗出我清碧,透徹,純凈之心韻,清清楚楚體驗著屬于自己的真純
一只飛鳥輕輕擦過,將我的視線牽引過去,助我又營造了一次寧靜,又啟動了一次靈性,心也順著飛鳥打開了飛翔的翅膀,使我浮想聯翩。一切都在這一時刻因我的想象而美麗起來,因美而靜,因靜而息,因息而化為虛境,因虛境而我成仙。心飄在眼前的一片愜意中,讓我陶醉……
于是,在尋覓幸福的照片里,我看到小悅悅在車輪下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我看到了那面被槍林彈雨摧殘過的墻壁。
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照片,我感到幸福離我并不遙遠。
哦,原來幸福在被窩里,在媽媽為我們做的美味佳肴里,在嚴厲的老師那里,在風雪中依舊營業的蘋果攤里,原來幸福在我健健康康的身體里,尋覓得幸福原來在我生病時媽媽端來的那一杯藥中,在一塊面包里,幸福原來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來幸福無處不在。
幸福就是珍惜,珍惜爸爸媽媽,珍惜教育你的老師,珍惜同學,珍惜眼前所有的一切。古人不是說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你真正的做到了,才有資格去要求別人。古人不是還說過:“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不要因為這件好事太小就要不去在意,有時候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收獲幸福。
【關鍵詞】 心理咨詢;培訓;女性;家庭功能;防御機制;人格特質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raining on the family function of trainees
fang li, bi jian-qiang, gao dai-lin, et al
(shenzhen kangning mental hospital, shenzhen 518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raining on family function of trainee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ve factors of the changes of family function. methods:the chinese version of 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s-second version (facesii-cv), the 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 (dsq ), cattellp's 16-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16pf)、the acceptance of others scale (aos),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female trainees before and after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raining.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13.0 on computer.results: ① the ideal family adaptability and the degrees of unsatisfied family cohesion and unsatisfied family adaptation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aining (p<0.05) , the ratios of the balance and median family categories were increased and the ratio of extreme family category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②the decreases of ideal family adaptability and the degrees of unsatisfied family cohesion and unsatisfied family adaptation had significantly correlations with several indexes of dsq, 16pf and aos. ③the personality of strong creativity in 16pf could effectively explain the total variances of the decrease of ideal family adaptability, and the inhibition in dsq and the total scale of aos could effectively explain the total variances of the decrease of unsatisfied family cohesion, while the inhibition and avoidance in dsq could effectively explain the total variances of the decrease of unsatisfied family adaptability.conclusions: ①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raining could be helpful to increase the family function of female trainees. ②the total score of aos, the inhibition and avoidance in dsq and the personality of strong creativity in 16pf could effectively explain the increase of family function.
【key words】psychological counseling;training; female;family function;defense style;personality trait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正在經歷著急劇的改變,人們的心理壓力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2002 年以來,數萬人參加了國家勞動部心理咨詢師職業培訓。邱昌健等(2005年)發現,心理咨詢培訓不但是一項職業培訓,同時也促進受訓者人格成熟、完善,幫助重建防御機制,促進自我與經驗的和諧統一,更好接納自己及他人[1]。心理咨詢培訓是否對受訓者的家庭功能有影響是一個令人感興趣的領域,但目前國內尚未有這方面的研究。家庭作為個體成長的重要場所,在個體的發展過程中起著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的重要作用。很多研究表明,家庭結構和家庭功能與個人的健康狀況、疾病的發生及預后有密切的聯系[2]。
家庭親密度與適應性量表(facesii-cv)是評價家庭功能最有效的評估工具之一,我們運用其中文版[3]針對心理咨詢培訓對女性受訓者的家庭功能的影響進行評估,探討培訓對家庭功能的影響以及哪些因素能夠預測這些變化,以期為提高心理咨詢培訓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提供客觀的心理學理論依據。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在深圳市心理咨詢師培訓基地參加心理咨詢培訓的女性受訓者。納入標準:①自愿參加研究并完成了80%以上的培訓課程。②完成培訓前后兩次心理測試。③過去未接受過系統心理咨詢培訓。排除標準:測試問卷未能填寫完整者。
1.2 方法 測試工具:①自編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人口社會學資料等。②家庭親密度與適應性量表:評估親密度及適應性。對每個項目要回答兩次,一次是對自己家庭現狀的實際感受,另一次是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家庭狀況。親密度不滿意程度和適應性不滿意程度分別指對家庭現狀實際感受與理想狀態的差值(絕對值)。③容納他人量表[4]。④卡特爾十六種個性因素(16pf)[5]。⑤防御方式量表(dsq)[6]。
在培訓前、后(4個月培訓結束時)進行團體測試。測試前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標準》[7]及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上下冊) 》[8,9]為教學大綱進行培訓,此外增加了專題講座和案例分析。
1.3 統計學分析 將資料輸入計算機,用spss 13.0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的統計方法為自身前后配對設計t檢驗、卡方檢驗、直線相關分析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共發出問卷97份,回收有效問卷85份(87.6%)。受訓者年齡22~54歲(34.95±7.53)歲。醫務工作者31人(36.5%),教育工作者16人(18.8%),心理學工作者2人(2.4%),其它36人(42.4%),包括經濟管理、人力資源、法律界人士等。受教育程度方面,高中或中專2人(2.4%),大專31人(36.5%),大學42人(49.4%),碩士10人(11.8%)。受訓者97.6%未曾接受系統心理咨詢培訓。
2.2 培訓前后家庭親密度與適應性量表各指標的差異性
2.2.1 比較培訓前后各項指標,發現培訓后理想適應性、適應性不滿意程度、親密度不滿意程度均較培訓前下降(p<0.05),見表1。 表1 培訓前后facesii-cv各指標比較
2.2.2 家庭類型的分布及百分比情況。分析培訓前后家庭類型,可以看出培訓前極端型家庭中最多的類型是低親密度及高適應性的家庭類型,占12.9%;其次是高親密度及高適應性的纏結混亂家庭類型,占9.4%。培訓后此兩種家庭類型均有減少,分別為4.7%及3.5%,見表2。表2 培訓前后研究組家庭類型數量變化(括號內培訓后家庭類型數)
2.2.3 比較培訓前后家庭類型百分比,發現培訓后平衡型及中間型家庭類型增多,極端型家庭類型減少,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3。表3 培訓前后家庭類型變化
2.3 培訓前后理想適應性、適應性不滿意程度、親密度不滿意程度的變化與社會人口學因素、16pf、dsq、容納他人及被他人接納量表各個評價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由于培訓后理想適應性、適應性不滿意程度、親密度不滿意程度均降低,分別以其培訓前的值減去培訓后的值,得到相應的三個變量在培訓前后的變化(例如,培訓前后理想適應性的變化等于培訓前理想適應性減去培訓后的值)。
2.3.1 上述指標培訓前后的變化與年齡、文化程度、婚姻、專業等社會人口學資料無統計學相關(p>0.05)。
2.3.2 上述指標培訓前后的改變與16pf、dsq、aos各個評價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理想適應性的變化有與16pf中的聰慧性、獨立性、怯懦與果斷性、創造力強者的人格因素呈顯著性正相關(p<0.05)。親密度不滿意程度的變化與dsq中的幻想、16pf中的懷疑性呈顯者性正相關(p<0.05),與容納量表總分、dsq中的壓抑呈顯著性負相關(p<0.05)。適應性不滿意程度的變化與dsq中的回避和壓抑呈顯著性負相關(p<0.05)。
2.4 理想適應性、親密度不滿意程度、適應性不滿意程度的前后變化對16pf、dsq、aos相關指標的多元回歸分析 以培訓前后理想適應性的變化為因變量,以聰慧性、獨立性、怯懦與果斷性、創造力強者的人格因素為自變量;以親密度不滿意程度的變化為因變量,以幻想、壓抑、懷疑性及容納量表總分為自變量;以適應性不滿意程度的變化為因變量,以壓抑、回避、懷疑性的容納量表總分為自變量,分別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4。表4 培訓前后家庭功能變化對dsq、16pf、容納他人及被他人容納量表的多元逐步回歸
3 討論
本研究采用olson的環狀家庭模式理論來評定受訓者培訓前后家庭功能的變化。此模型有3個維度: 家庭親密度、家庭適應性和家庭溝通。家庭親密度指家庭成員相互間的情感關系,從低到高劃分為4 個水平:松散、自由、親密和纏結。低水平表現為家庭成員之間缺乏情感聯系、彼此疏遠;高水平則過于親密、角色不清;居中為情感距離適中,既親密又相互獨立[10]。家庭適應性是指婚姻或家庭系統為了應付外在環境壓力或家庭的發展需要而改變其權勢結構、角色分配或聯系方式的能力,從低到高分為4級水平: 混亂、靈活、有組織、刻板。混亂的家庭缺乏協調與合作;刻板家庭過分拘泥于既定規則和模式,難以根據情境進行調查;靈活和有組織的家庭應變能力很強。根據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的程度,可以將家庭分為16 種類型,4種平衡型提示家庭適應良好,4種極端型家庭常常出現適應不良,還有8種是適應中等的中間型家庭。
本研究調查了男女受訓者培訓后家庭功能的變化,由于女性受訓者占了88.5%,對男性樣本的分析難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結果,所以我們只分析了女性受訓者的資料。本研究發現,女性受訓者培訓后理想適應性、親密度不滿意程度、適應性不滿意程度均較培訓前下降,提示培訓后受訓者對家庭功能的理想期待與現實體驗之間的差距縮小,心態更加理性、平和;同時平衡型家庭及中間型家庭增加、極端家庭減少,提示家庭功能提高。多元回歸分析進一步提示,成熟型防御方式之一的壓抑以及容納他人量表總分是預測培訓后親密度不滿意程度下降幅度的主要因素,這表明,家庭成員間相互接納寬容,合理處理自己的某些欲望、煩惱,對對方的思維、情感和行為方式等能有一定的接受和認可,對于提升成員對家庭親密度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容納不夠、壓抑太少,家庭中就會時時有不滿,處處有戰火。多元回歸分析提示,壓抑、回避是預測培訓后適應性不滿意程度下降幅度的主要因素,這表明成員們協商合作、暫時壓抑個人的感受,暫時回避一時處理不了的困難對于家庭在應對內外變化時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本研究還發現16pf中的創造力強者的人格因素是預測培訓后理想適應性的下降的主要因素,那些創造能力強的人富有創見、有敏銳的觀察力,愿意進行新的嘗試,有這種人格特征的受訓者更容易在培訓中有更多的感悟并愿意把它們帶入到生活中,使得個人的提升引發家庭功能的改變。本研究提示,家庭功能是可以隨著家庭成員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從一種家庭類型轉化為另一種家庭類型,這印證了olson的家庭理論,即家庭類型可以隨著家庭構成的演變、家庭成員的成長以及意外事件的影響會出現有規律的變化[11]。
本研究提示,心理咨詢培訓可以使受訓者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家庭功能改善,而壓抑、回避這兩種防御方式,容納他人量表總分以及16pf中的創造力強者的人格因素能預測女性受訓者培訓后家庭功能的改善程度。這提示我們,在今后的培訓中可以安排一些課程有針對性地提高受訓者在上述幾方面能力,促進其個人的成長。由于本研究的樣本量不大,沒有涉及男性受訓者,研究結果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致謝:本文得到深圳市康寧醫院胡赤怡博士的指導,特此感謝!)
【參考文獻】
[1] 邱昌健.心理咨詢師培訓對學員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c].四川大學碩士生畢業論文.2005.
[2] 顧湲,呂繁.全科醫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5:14-15.
[3]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 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增刊): 101-109.
[4] 范肖冬.容納他人量表(acceptance of others)[m]// 汪向東, 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 (增刊) : 189-190.
[5] 張作記.行為醫學量表手冊[m].北京:中華醫學音像出版社,2005:31-36.
[6]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 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增訂版: 115-120.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 國家職業標準心理咨詢師(試行)[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2001:1-31.
[8] 郭念鋒. 心理咨詢師(上冊)[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1-296.
[9] 郭念鋒. 心理咨詢師(下冊)[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1-351.
夜半更深,萬家燈火早已熄滅,唯獨魯迅的房間里,一盞綠燈發出幽幽的光,似乎要挑起太陽的重擔,將這黑暗照亮、趕走。魯迅做在書桌前,穿著那身破了又補,破了又縫的籃布夾,手里夾著根已逝一半的卷煙,在幽燈、薄煙的照看下,魯迅的臉,是那樣的憔悴,一頭沖冠怒發,已是蓬頭不齊。桌上擺著寫了一半的小說,還有許許多多的書。“囚首垢面談詩書”,這是魯迅的寫照。課時,有詩可作,有書可讀,就算囚首,就算垢面,又如何?
魯迅作為中國文化的巨匠,他拿的不是筆,而是一柄刺入敵人心臟的剪刀;是一座驚醒麻木國民的警鐘;是他自己的一腔熱情!當初他棄醫從文,是因為他知道,人生最苦痛的莫過于夢醒了無路可走。所以他沿著他的夢想一路執著地走下去——寫些看上去既沒有什么價值,又沒有什么特別的文化修養,讓別人覺得好像在寫沒有意義的逗人發笑的材料。但當他說出:“喜劇是把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是,一切都明了。
“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壯,也只是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不必以為什么不幸的,所以我們第一要著,是在于改變他們的精神……”于是,他就開始了囚首、垢面的生活。但雖然囚首,雖然垢面,但他的心,仍是清水一滴,在愈顯物質化的世界里,那滴清水中的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令這滴水始終清?牛?賈沾棵潰?賈障吹幼藕罄湊叩男摹
我似乎在頃刻間明白,那一句句可笑的話語,正是國人那無知的信,而魯迅,他卻當局者清。字里行間的那一股憂慮,生輝妙筆的那一份悲涼,驚醒著世人,也驚醒著后人。
桌上懷表正指3點,魯迅仍在把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
一、形體訓練的目的和作用
一個人的身材與先天因素的遺傳和后天因素的營養、鍛煉以及健康狀態密切相關,形體美來源于科學合理的營養與鍛煉。因此,對于形體美的訓練,不僅僅是停留在塑造形態美上,應該提升到培養高雅的氣質和風度。人們以往的觀點認為形體訓練只是跳跳健美操,跑跑步,體重減下來即可。這種觀點是片面的,不可取的。正確的形體訓練是以人體科學理論為基礎,有目的有意識地采用科學的方法、手段、措施,并按照一定的客觀標準和要求,通過各種訓練的方法、手段來塑造身體形態、姿態,以提高人體運動的協調性、靈活性,以及控制力和形體表現力的素質訓練。塑造優美形體,培養大眾的審美意識是一種永遠鮮活、永遠洋溢著青春活力、展示蓬勃生命力的最動人的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是人的一種本能的心理活動,是在體質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心理要素,是人的一種高級需要。因此,形體訓練的有關內容、訓練方法、鍛煉價值以及形體健身健美等知識的傳授與普及,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是塑造完美的形體,培養高雅的氣質,培養良好的行為舉止、儀表修養的重要手段之一,能進一步促進和加強人的綜合素質、文化藝術素養和審美教育。
二、芭蕾基訓的基本元素
氣質優雅,談吐大方,形體優美,韻律感強,并不是通過短時間的訓練就能達到的,它必須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通過科學的系統的規范教學及個人刻苦努力以及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實現,因此,在形體訓練中首先必須從身體各部位的基本訓練入手。芭蕾的訓練有一套比較科學的規格要求以及訓練法則,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嚴格的訓練方法,培養出一大批出類拔萃的舞蹈家,進而形成了許多著名的流派,創作了許多優秀的舞劇和舞蹈。但不管它如何發展,二百多年來,“開、繃、直、立”一直是芭蕾訓練中要嚴格遵循的,我們稱之為芭蕾的基本要素。開是指芭蕾舞基本功訓練中要求強調胯(髓關節)和雙肩的外開。在基本功訓練過程中,教師經常會提醒學員注意繃腳,強調繃腳的重要性,把注意力放到腳上來。芭蕾基訓中要求人體的直有兩個目的:一是從精神氣質角度而言,要求身體挺拔直立,不能塌腰翹臀,不能挺胸疊肚,不能坐腿斜跨,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的青春美的享受。二是從技能技術訓練的角度出發,人體的重心必須嚴格保持垂直,重心的垂直是人體在直立狀態下的必需,惟有這樣才能保證動作的穩定性,使舞蹈從容不迫,一氣呵成。立”似乎同“直”差不多,“立”有自己的含義,芭蕾的美就是建立在直立基礎上,只有先找到直立,才能完成更美更高的技巧和藝術表現。”立”是一種延伸感,是指身體要拉長。在訓練中腳用力踩向地面,脖子向上拉長,“立”會給人帶來一種升提的感覺,這是一種輕盈、敏捷和精神氣質的美。
三、芭蕾基訓在形體訓練中的重要性
形體訓練需要科學的依據與訓練方法,利用芭蕾的科學性、系統性、規范性以及獨特的審美形態作為形體訓練的基礎練習,為形體美的塑造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徑以及科學的方法。人體美的訓練是藝術表演的基礎,人們在欣賞藝術表演的同時,首先欣賞的是表演者的氣質與風度,形體姿態和外部造型。這些因素表現如何,直接影響到演出的好壞。形體訓練為形體美提供了最有效的保障,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而芭蕾基訓是形體訓練中必須采用的訓練方式,形體訓練是培養專業舞蹈人才的重要步驟,芭蕾基訓是練就完美形體的最佳手段。在形體訓練中融入芭蕾基訓,除了可以保證必要的軟開度、力度和技巧外,還能糾正克服學生不良的自然體態,動作的規范性,肢體語言的協調性,美化儀表儀態,豐富舞臺形體語匯和解放肢體。全面提高技能技巧素質,揚長避短、完善自我,朝著一專多能的方向全面發展。
【關鍵詞】培訓管理“互聯網+”;培訓轉型;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6)01-030-01
迅猛發展的互聯網已經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對人們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的改變,形成了以互聯網實踐帶動社會經濟的新形勢。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即面臨著全新的挑戰,也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采用何種培訓方式,才能對碎片化的時間更好的利用,實現大數據時代員工學習培訓的裂變效用,助推企業戰略的快速轉型,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給企業培訓開發者帶來的全新思考和重大挑戰。
一、培訓管理互聯網+培訓轉型
(一)企業目前所采取的主要培訓方式
目前的職業培訓基本上是采用補充學習的方式,這種方式一方面,對于培訓的精準需求信息,培訓主管機構很難獲取,導致培訓不具備一定得針對性,同時在培訓的安排上具有一定的盲從性;另一方面,因為學員要承受一定的工作壓力,而產生對培訓的抗拒心理。由于無法滿足對知識的需求,更傾向于自我獲取知識,這樣更加凸顯了教與學的矛盾。而互聯網不僅將傳統產業的版圖改寫,同時也進一步促進和重構了傳統的行業,對包括培訓行業在內的各個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利用互聯網技術的低成本、大數據和全天候,會很輕松的解決培訓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培訓管理“互聯網+”對培訓行業將帶來深刻的變革。
(二)職業培訓的發展展望
企業如何對線上線下的資源進行整合,傳統企業如何從地面轉戰網絡?諸多現代企業如何在培訓管理“互聯網+”脫穎而出呢?這是職業培訓行業亟待解決的課題。目前,職業培訓的現狀和特點是,還不能真正的將學歷補充的定位擺脫。首先,在職學員主要是職業培訓的對象,他們主要是利用有限的業余的精力和時間進行學習。其次,大部分在職學員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和工作經驗,進行系統的學習和強化專業的是深度,是他們學習的主要動機。職業培訓應提供基于“互聯網+”的培訓課程,不在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企業員工終身培訓的需求給予滿足。最后,職業培訓應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二、培訓管理“互聯網+”培訓轉型的有效方式
(一)遵循“用戶至上”的培訓理念,設計更加簡約化的課程內容
企業進行培訓投入的宗旨,是希望將培訓的結果轉化為企業的應用價值。學以致用是培訓的目標。受訓者是培訓的主體,而非講師、課程和PPT。在企業的培訓過程中,植入“用戶至上的理念”非常關鍵。所設計的課程內容要簡約、通俗易懂,即便是一個案例、一個觀點,也能發揮對裂變式的轉化效應的促進作用。
(二)利用碎片化方式,使用移動互聯網支撐培訓
互聯網時代的特征,是具有較大的工作,強度和較快的節奏。傳統的多天培訓的方式,對于快速轉化培訓效果,無法提供保障,同時也很難集中學員的精力和在注意力。培訓開發者為了能使這個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應嘗試設計微項目和微課,以便能快速的傳播知識。微課具備以下四個特點:以干貨為主,時間短,內容精而少。用重包的方式,讓學習者參與進來。
(三)增加培訓體驗感,對社區化的學習氛圍進行營造
實踐證明,學員之間的碰撞,要遠遠大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可通過諸如“問答社區”“企業群組”等的建立,能實時的評論這門微課。為了相互學習和碰撞,可向企業所有管理者開放。而培訓管理“互聯網+”下未來企業的講師,也并非是來自各級專家評審、人力資源部推薦和部門選拔,而更多的是來自社區。社區往往對“高手在民間”的價值觀進行推崇,在社區內,各個都是高手,人人都是講師。這樣在將講師和學員的距離拉近的同時,更多的使學員的成就感、參與感和存在感增強。
(四)促進培訓成果的轉化,使培訓對象能全員參與
通過開展行動式學習,將兩種人作為重點的受訓對象。一種被賦予重要的職責,是企業所認定的發展人才。他們的參與不單單能促進自身迅速轉化培訓效果,還會帶動其他學員積極參與,發揮社會化的影響力;另一種是入職新員工,企業往往希望他們能很好的適應工作,并對崗位技能迅速的掌握。
三、實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使學習效果進一步提高
為了保證學校效果,除了創新學習模式外,還應在項目實踐中采取有效和有力的管理方法。為促進培訓的轉化,不可或缺的是采取適當的獎勵措施,在培訓前激發受訓者的轉化愿望。培訓開發者應通過對互聯網思維設計的運用,采取諸如積分制設計等和課程相匹配的激勵措施,對全部學員采取積分激勵制。學員們對課程、發言、討論和視頻微課的觀看,都能轉化為看得見的積分。最后,針對積分,劃分等級,適當與薪酬增長相掛鉤,與提升與獎懲相掛鉤。
企業培訓模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將面臨著全新的突破和轉型。本文立足新時代員工的特點和所面臨的競爭環境,應積極轉變培訓方式和學習習慣,開發新型的培訓課程。實現企業效益質的飛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水平,并與國家戰略的企業部署相適應。
參考文獻:
十多天的軍訓即將要結束了。在這短短的十多天里,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對我來說,由于高中都沒有組織過軍訓,所以這次的軍訓的確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難得的考驗和磨勵,軍訓不但培養人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能磨練人的堅強意志。它讓我明白了很多人生哲理,唯有一句話讓我感觸最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特別的面對艱苦的環境時,我們應該堅強,勇敢面對,而不是逃避,畏首畏尾。
古人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苦,餓其體膚”。經過這次的軍訓,我的確深有體會這句名言的含義。作為男生最多的工學院的我們,在這次的軍訓中也應該是最艱苦的了,每天的立正、稍息、下蹲、擺臂、踏步這些基本動作要我們反復地做著,這些動作平常看起來非常簡單的而現在做起來卻沒那容易了,教官對動作的準確性要求的非常嚴格,對同學們也充滿很高的期望,因此我們每做錯一個動作都要做十個俯臥撐,而且每天半個小時的體能訓練幾乎把我們班的每個同學累得半死,全身都發痛。不過,我們并沒有因此而對教官有半點的怨言。的確,教官心里是對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都是十分關心,負責任。最令我感動的是在我丟失軍帽的那次,是他把他的軍帽給我,把我原以為要被懲罰的不安的心變得平靜,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教官對我們每個同學的無微不至的愛。在這艱苦的十來天的軍訓里,我們每天都利用休息的時間和教官一起唱軍歌,一起體會軍人的生活的艱辛與樂趣。
在這短短的十多天里,我們在人生的驛站中留下不少難忘的印記。步行街上、圖書館旁不但有我們班的整齊的步伐,也有我們班陣陣洪亮的口號聲,更有我們與教官的閑笑聲和嘹亮的軍營歌曲;籃球場上還留下過我們班激情的風姿和練拳時整齊的叫喊聲;射擊場上還有我們班那一張張描準時的臉和那洪亮的練槍聲……
摘要 通過查閱有關文獻資料,結合自己在學習網球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分別介紹了網球運動員應發展專項身體速度,力量,耐力及靈活性素質的特點及訓練方法。
關鍵詞 網球 體能訓練
一、體能
所謂體能能力就是人體的形態結構、機能能力、運動素質三大部分有機協調組合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綜合能力。
二、體能訓練是網球訓練中必不可缺少的內容
(一)良好的體能是網球制勝的關鍵
當你看到阿加西、薩芬、羅迪克、威廉姆斯姐妹、費德勒、海寧一次又一次取得勝利時,你會認為那只是偶然嗎?無數的經歷告訴我們,良好的體能,是優秀網球運動員制勝的關鍵。網壇名將阿加西,他從未舍棄體能教練,“高齡”的他仍然有相當好的體能。在快34歲時拿下2003年澳網冠軍,體能訓練使他的運動生命大大延長。
(二)良好的體能能防止運動損傷的發生
初學網球者,有時容易扭傷、拉傷等,這就是柔韌性差、腳腕力量弱的表現。由于準備活動不充分或不到位、肌肉的彈性和力量較差,疲勞或過度負荷使肌肉的機能下降、力量減弱、肌鍵扭傷或因肌肉疲勞而造成的其他損傷[3]。
(三)良好的體能是專項技術水平的基礎
蔣宏偉透露:平時應注重與網球專項技術相關的小肌肉群的練習,精細到能牽涉動作用力的每一塊肌肉,還有如何在連續緊張的比賽之間進行體能的恢復與補充。良好的體能儲備,是提高專項技術水平的基礎。
三、網球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特點及訓練方法
(一)發展專項速度素質
1.速度素質作用與特點
運動中的爆發力是網球運動員控制自己的肢體的運動,這種力量越大,越利于提高擊球的速度和肌群的爆發式收縮,從而使擊球力量加大。網球比賽中,只有“快”才能在快速而又復雜的比賽中獲勝。
2.網球專項速度訓練方法
在提高轉體揮臂擺速度和腳步移動速度的過程中,要注意動作的正確性,充分運用增加轉體揮臂剎那間擊球速度,掌握步法的移動技術。練習方法如下:
①側跳步,40s為一組,每次可做5組;②交叉步,40s,為一組,每次可做5組;③側跨步,20s為一組(20s,做完),每次可做1-3組 [1]。
(二)發展專項力量素質
1.力量素質的地位與作用
在激烈的網球比賽中,運動員要不斷地克服身體阻力和慣性,進行起動沖刺、急停、跳躍等和頻繁地完成各種各樣揮拍擊球的技術動作,運動員都應具有良好的力量素質[2]。良好的身體素質是網球技術、戰術并且不斷提高的物質基礎。力量素質的提高對運動員承擔較大的運動負荷最可靠的保證。
2.網球專項力量訓練方法
擊球力量來源于腿部,經髓、腰及肩傳到臂,最后到達手、球拍。不管是正手、反手的抽球,還是截擊以及抽球的變種挑高球,都要求全身協調用力,介紹幾種訓練方法:
①手持杠鈴做片正反手抽球練習。
②跪姿投擲,兩膝轉肩稍寬跪立,單手持杠鈴片,上體向一側后轉,利用后轉的反彈力將其擲出。
③立姿轉體練習,兩腳較肩稍寬分開站立,雙臂伸直持杠鈴片保持胸前位置,上體最大限度地向兩側輪流轉動,雙膝微屈[3]。
(三)發展耐力素質
1.耐力素質作用
網球運動是球類運動中個人對抗的項目。較大型的比賽,一般要9-10天,一天一場而且越到比賽的后期,越是緊張激烈,專項耐力素質的訓練要求也越高。網球運動所需要的耐力是一種強度經常處于變化中并與速度緊密結合的專門耐力素質。
2.網球專項耐力素質訓練方法
在訓練中,耐力會因訓練程度的高低,訓練時間和強度的不同,而有相應的提高。發展耐力素質的有效方法是做無負荷或輕負荷的中等速度的練習。下列介紹訓練方法:
①看手勢做變換物的練習1min/組,每次可做3組;②3min的交叉步;③3min的跳繩;④l min結合個人特點的步法與手法相結合的練習,無規律的變換方向和起動速度,可做3-5組。
(四)發展靈活性專項素質
1.靈活性素質作用與特點
靈活性是指一個人快速、及時有效并爆發性地移動身體,同時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在網球練習訓練中靈活性訓練包括側移動靈活性訓練,前后的移動靈活性訓練。
2.網球專項靈活性素質訓練方法
①球場自我位置判斷要求:教練員用布巾蒙上運動員的眼睛,并不停地喊出各種球的位置,看運動員最后能否感知。
②移動位置后回位練習要求:體會在場中移動的步法與何位。
③抽球的結合技術練習要求:對于落點不一的球,快速移動后擊打標志點的球。
四、網球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需注意的問題
(一)體能訓練是網球訓練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體能訓練是整個網球訓練中的一部分。體能訓練中內容安排應合理:在制定多年或全年計劃時,根據所劃分的階段制定出體能訓練任務和目的。在制定大周期、中周期,也要對體能訓練做出具體的安排。
1.結合項目特點
體能訓練也要有針對性,在進行體能訓練時必需考慮到網球項目特點,對網球動作技術結構以及參與工作的肌肉有清楚的認識,另外對各肌肉群參與工作性質和比例也應有所了解。
2.結合運動員的實際情況
在對高水平運動員施訓時,其中主要一個原則是因人施教。除了要對運動員進行全面的身體訓練,還要針對他的特點進行訓練:做到發揮其優點,彌補其缺點。
五、結束語
談到體能訓練,人們就會想到力量訓練、速度訓練和耐力訓練等,很少考慮為什么要進行這些訓練和怎樣訓練才理合理。本文沒有機械地把體能分為傳統的力量、速度和耐力等,而是從網球項目的特點出發,結合運動員實際情況,最大限度的合理發展運動員的專項體能。
參考文獻:
[1] 林偉剛.網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J].武漢體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