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醫學檢驗技術的前景范文

醫學檢驗技術的前景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學檢驗技術的前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醫學檢驗技術的前景

第1篇:醫學檢驗技術的前景范文

【關鍵詞】康復醫學;理論研究;臨床實踐;檢驗分析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235-01

1 康復醫學理論研究現狀分析

在醫學治療與護理工作中,康復醫學由于直接關系著患者接受治療后身心健康的有效恢復,因此其在醫學領域中的地位至關重要。在康復醫學國際普及發展的背景下,其理論知識的研究也日漸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特點。在康復醫學的理論研究中,美國與歐洲國家處于領先地位,康復醫學的發展正成為醫療技術的發展主流方向。就我國康復醫學的理論研究現狀進行分析,康復醫學理念的日漸普及和康復醫療技術的推進,都充分表現出了我國康復醫學發展的廣闊空間。現代康復醫學主要研究的理論內容是對傷殘病患者病后機體的有效恢復方法,并通過將康復評測與訓練融入到康復治療中,從而更為有效的促進患者機體和心理的康復。由于康復治療的開展是繼臨床治療后的重要工作,因此,其理論研究的過程必須強調以患者為護理中心,并在滿足患者實際需求的前提下,通過督促患者鍛煉并加以鼓勵,從而使其機體健康狀況得到有效的恢復并保持。

2 康復醫學臨床實踐效果檢驗

康復醫學的開展必須要與臨床治療相結合。在康復醫學的臨床實踐中,就內外科醫療與婦幼醫療等康復醫學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復查醫學在臨床中的開展不僅有效促進了及腦癱,偏癱和截癱等患者臨床護理水平的提高,在慢性病,精神心理疾病等患者病情的康復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就中樞神經系統的康復醫學臨床成效進行分析,在對腦神經受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的過程中,采用的康復治療方式主要是肢體運動的訓練。由于訓練過程中施行的康復治療能夠幫助患者重新構建腦神經功能,因此在康復治療中通過對患者的運動方式進行訓練,能夠起到良好的康復治療效果。

在對周圍神經組織受損的患者進行康復治療時,主要治療方法是利用神經生長因子刺激交感神經與背根神經節細胞蛋白進行融合,從而促進神經元體積的膨脹,增加神經元之間的遞質傳輸,更為有效的提高患者神經系統興奮性。此外,神經系統的康復治療還采用了脈沖電刺激的方法,即通過對患者進行定期的脈沖刺激治療,促進患者神經細胞再生軸突的生長與分裂,從而有效的加快神經細胞的興奮傳遞效率,提高患者神經系統的恢復效率,提高康復治療的醫療效率。為了更為全面的保障康復治療臨床效果,在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的過程中還要針對康復功能進行評估,通過評估結果對康復治療的臨床實踐進行檢驗。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狀,康復治療在臨床中可以結合運動功能評估,心理神經評估以及機體運動控制能力評估等評估內容,從而更為全面的得出患者康復過程中的相關數據,以此為參照對康復治療手段進行調整,并更為有效的實現康復治療的多層次檢驗。

3 康復醫學發展前景展望

隨著我國康復醫學多元化發展的推廣與完善,康復醫學所接納的患者類型將會進一步豐富,加之社會進步與發展對臨床醫療康復要求的逐漸提高,也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康復醫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為了更為有效的滿足社會需求,康復醫學在今后的發展中將涉及到更為廣泛的領域中,在保證醫療護理質量的同,通過指導并監督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從而促進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后康復效率的有效提升,并為其體制的增強和健康狀態的保持提供更為有力的保障。

結語: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將會在帶動醫學技術進步的同時,更為有效的促進康復醫學臨床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在科學技術推動康復醫學技術進步的同時,醫學領域也應在臨床醫學醫療技術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康復醫學技術加以完善,從而使康復醫療手段能夠進一步豐富,從而滿足患者更為廣泛的康復需求,通過提高康復治療的人性化而實現醫療技術與患者間的互動,使得患者更為積極的參加到康復治療過程中。為了更深層次的發掘康復醫療的針對性與有效性,醫護人員還要對康復醫療和臨床醫學技術進行更為緊密的結合,為護理醫護工作的實際開展提供更為豐富的臨床參考。

參考文獻

[1] 繆鴻石.康復醫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2):25-36

[2] 中國衛生部醫政司.中國康復醫學診療規范[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08-17

第2篇:醫學檢驗技術的前景范文

莊河市中心醫院,遼寧大連 116400

[摘要] 觀察流式細胞術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研究,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在臨床的檢驗中可以依托于科學方法進行病癥的治療。通常情況下,采用流式細胞術進行病癥的治療,不僅能夠對細胞的表面抗原與受體予以詳細的分析,還可以對細胞中的抗原體和分子進行科學地檢測。由于科技的不斷進步,促使細胞微球實驗技術得到醫學臨床的廣泛應用和推廣。就現階段的發展而言,流式細胞術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主要是對淋巴瘤、白血病、中性粒細胞與紅細胞的分析、肺泡灌洗液中的T細胞的亞群檢測與分析等病癥的臨床分析和檢測。

[

關鍵詞 ] 流式細胞術;臨床檢驗;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 R1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0(a)-0162-02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促使醫療監測方法也開始趨于成熟,流式細胞術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頻率開始增加,并且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可以依托于流式細胞術對需要檢測的細胞進行細胞內部的抗原和分子檢驗,能夠得到科學的結果,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予以很好地推動。目前,我國對于細胞微球實驗技術的應用上,主要應用在對患者血清和血漿的檢測與分析中,并能夠對可溶性的蛋白與細胞因子加以科學與詳實的研究分析。筆者根據自身對流式細胞術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研究,并進行了臨床效果觀察,現將臨床觀察與研究的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流式細胞術

在醫學研究領域中,流式細胞術(FCM)主要是近代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流體力學、分子免疫學、激光技術等進行高度結合的產物[1],能夠對單細胞或者是其他細胞粒子以及抗原體進行科學與速度的檢測,并能夠借助于科學技術的選用對檢測結果進行科學的分析。

就現階段的發展而言,流式細胞術技術同現代單克隆抗體技術進行有機的結合,能夠對單個細胞中的多個參量進行定量、定性的分析的同時,還能夠將技術本身所具備的高速、精準的特性融入其中,并得以展現出來。在醫學研究領域中,流式細胞術技術已經得到醫學臨床實驗的廣泛性應用,并且主要用于對大量樣品的檢測,這種技術能夠在腫瘤學、血液學、免疫學等多個學科間進行科學的分析與應用,借助于多學科的理論常識進行細胞粒子、單細胞的研究。

1.1流式細胞術對細胞表型的分析

分析細胞表型,是目前最為常用的一種臨床應用技術。在單克隆抗體同流式細胞術的結合應用中,首先要進行的步驟就是對細胞表型的研究和分析,比如:分析細胞表面CD8和CD4等的表達[2]。由于分化抗原的深入發展,對細胞表型分析得到臨床的廣泛應用,比如:對白血病和淋巴瘤病癥的診斷方面,對中性粒細胞、紅細胞的檢測方面等。

1.2流式細胞術對細胞中抗原或分子進行的檢測

受到乙醇、皂角素、甲醛等細胞膜滲透劑發展的影響,促使細胞中的抗原或者分子的檢測技術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在研究的初期,對細胞內檢測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對細胞的倍體和周期進行分析,并借助于冷乙醇對細胞膜加以通透性的提升,再依托于碘化丙啶對細胞中的DNA進行染色,方便研究的觀察。

1.3細胞微球試驗

細胞微球試驗是一種新型的醫療檢測技術,可以對細胞分泌釋放出的細胞因子、可溶性蛋白等進行科學地檢測[3]。通常情況下,每個細胞微球試驗中的微球都有其特定的熒光強度,并且具有大小一致的特性。細胞微球試驗具有檢測靈敏度高、檢測效率準確、重復性好的優勢。

2流式細胞術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

2.1流式細胞術在免疫學中的應用

隨著流式細胞術在臨床檢驗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可以為試驗室的研究提供具有診斷性的研究指標。關于對白血病和淋巴瘤病癥的免疫表型分析中,能夠借助于免疫學的原理,利用抗原抗體的特異性反應,對不同的單克隆抗體進行不同熒光染料的標記[4],當細胞受到激光的照射后,細胞膜的抗原體能夠發出不同的激光熒光,并同相應抗原進行結合,促使細胞表面抗原量的生成。通常情況下,細胞免疫反應有兩種,分別是細胞的直接免疫反應和細胞的間接免疫反應。細胞的直接免疫反應是細胞表面的抗原能夠同帶熒光探針的單克隆抗體進行結合的一種免疫反應[5];而間接免疫反應則是指細胞表面的抗原能夠同單克隆抗體進行有機的結合,并促使第二抗體可以同抗體進行結合,與此同時,導致抗原抗體復合物也帶有熒光探針[6],產生了機體的免疫功能。通過對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的檢測,能夠對患有淋巴瘤和白血病的患者進行淋巴細胞亞群的檢測,并為患者進行科學的治療。

2.2流式細胞術在血液中的應用

在醫學臨床研究領域中,通常都是依托于對患者進行血液或者是骨髓的采集,并將其作為臨床診斷的標本進行詳實的分析研究。由于血液樣本能夠呈現出懸浮的狀態[7],便于流式細胞術對其進行分析和選擇,促使在醫學臨床領域中,流失細胞術可以得到重要的應用和推廣。流式細胞術能夠對外周血細胞進行檢測分析,并對白血病與淋巴瘤等疾病進行血液的診斷和分析,同時還可以對其進行預后的判斷與治療做出重要的貢獻。流式細胞術可以依托于抗血細胞表面分化抗體的程度不同,進行細胞參數的設定,從而可以對細胞的屬性予以合理化的判定。通過對DNA倍體與細胞周期的測定,可以指導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的白血病化療的治療,并能夠對細胞增殖情況進行實時地觀察,對相應藥物的治療效果予以提高。流式細胞術在血液中的應用分析,可以對細胞中所含藥物的濃度進行適度的降低,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耐藥程度予以很好地反應出來。

2.3流式細胞術在臨床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

由于流式細胞術具有靈敏、快速與高效的特性,促使其可以同時進行多項參數的分析,尤其是在臨床微生物的檢測實驗當中,更有利于其作用的施展。流式細胞術既能夠用于對受感染的細胞進行內部病毒的抗原檢測,還能夠對受感染的細胞表面進行病毒抗原的檢測[8]。借助于特異性識別的特征對細胞表面進行抗原單克隆抗體的檢測,并能夠進行定量、定性的受感染細胞的檢測。流式細胞術體外抗生素的藥敏試驗中,主要是依托于流式細胞術對染料和病原體結合后產生的不同熒光強度進行檢測[9],并能夠間接地將病原體的活性與功能進行反應。隨著科學技術同醫療衛生事業的穩健發展,流式細胞術技術在細菌的藥敏試驗中得到有效的研究與應用,并能夠依托于臨床微生物學的作用發生原理進行科學地檢測與指標的分析,幫助醫學臨床研究領域對流式細胞術的應用研究成果的分析。

2.4流式細胞術在腫瘤學中的應用

流式細胞術在腫瘤學中的應用,是對醫學臨床研究成果的一大突破。在腫瘤學中的應用主要是對DNA的含量進行科學地測定,并可以依據檢測出來的結果幫助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化療治療和藥物控制含量的指導。通過流式細胞術對腫瘤的研究與分析,可以對惡性腫瘤的早期診斷,進行臨床治療方案的提出,并能夠將高分辨率與精確度的特性應用到臨床分析中,輔助腫瘤的治療和預后護理治療。流式細胞術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對患者的惡性腫瘤中的DNA進行含量的分析,還能夠依托化療中腫瘤分布直方圖的變化進行患者治療效果的分析,提升對患者的治療效率。流式細胞術能夠同腫瘤學進行有機的結合,可以推動醫學研究領域在腫瘤治療方面的治療效果。

3流式細胞術在臨床細菌學檢驗中的潛在應用分析

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促使流式細胞術應用的范疇不斷擴大,并能夠同其他具有現代化的醫療技術結合使用,能夠在細菌學的檢驗中得到巨大發展前景的保障,比如:可以直接檢測出細菌與真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感染的程度,幫助醫學研究領域對各種疾病的診治與檢測。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更新,流式細胞術的藥敏試驗成為醫療衛生事業中發展速度較快的一種醫療檢測技術。而流式細胞術的藥敏試驗主要是借助于不同熒光染料進行病原微生物的染色,可以根據熒光強度的不同對病原微生物的抗生素處理結果和狀態進行分析與判定。流式細胞術還被醫學研究領域應用到抗生素的檢測中,這樣一來就能夠將其本身所具備的高效、快速、靈敏的特性充分發揮出來。流式細胞術同其他技術的結合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并對病癥的治療提供精準的治療方案。

4結語

在醫學研究領域中,流式細胞術技術的應用能夠對細胞進行細化的分析和研究,比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病癥的治療、藥敏試驗、細菌異質性等方面。流式細胞術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能夠對醫療研究領域的成果做出巨大貢獻,并具有一定的臨床實驗意義,可以得以新的推廣與應用。

[

參考文獻]

[1]付海龍,趙亞萍.流式細胞術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J].西南國防醫藥,2012,7(2):2-3.

[2]周萍,唐吉斌. 流式細胞免疫分型在臨床的應用研究[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9(16):1-4.

[3]Patel A M,Pancoska C,Mulgaonkar S,et al.Renal transplantation inpatients with pre-transplant donor-specific antibodies and negativeflow cytometry crossmatches[J].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2013,2(6):1-2.

[4]張哲,黃志剛. 流式細胞術快速檢測念珠菌藥物敏感性的探討[J]. 浙江檢驗醫學,2011,6(1):3-5.

[5]馬筱玲,李慶,翟志敏.流式細胞術檢測抗生素最低抑菌濃度[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14,1(1):4-6.

[6]WG Nieto,J Almeida,A Romero.Increased frequency (12%) of circulating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like B-cell clones in healthy subjects using a highly sensitive multicolor flow cytometry approach[J].Blood,2011,2(8):10-12.

[7]吳曉娜,蔣紅兵. 流式細胞術的工作原理及其臨床應用[J]. 中國醫療設備,2011,9(3):1-3.

[8]Olaru D,Campos L,Flandrin P,et al.Multiparametricanalysis of normal and postchemotherapy bone marrow: Implication for the detection ofleukemia-associated immunophenotypes[J].Cytometry Part B: Clinical Cytometry,2011,3(1):7-9.

第3篇:醫學檢驗技術的前景范文

【關鍵詞】量子點技術;醫學檢驗;應用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598-02

1 量子點技術的發展歷史

量子點是一種特殊的納米微粒,也稱納米量子點、半導體量子點或半導體納米微晶體,是由Ⅱ~Ⅵ族元素或Ⅲ~Ⅴ族元素組成的小于100nm的半導體納米微晶體組成。這些納米微晶體直徑小于其玻爾直徑(

從1970年起,人們就開始對量子點進行研究。量子點標記有許多優點:量子點被激發后可得到波長范圍寬且光譜可調的熒光;量子點具有較大的斯托克位移和狹窄的熒光譜峰,使標記生物分子熒光譜的區分、識別變得更容易;量子點的熒光強度及穩定性是普通熒光染料的100倍左右,同時,作為標記用的量子點熒光強度與持續時間和其所在的分散體系有關;經各種化學修飾后的量子點生物相容性好,對生物危害較小。雖然量子點的研究在1970年就開始了,但是在生物學領域有突破性的進展較晚。1998年,Bruchez和Chan兩個研究小組分別發表了將半導體量子點用作生物標記并適用于活體細胞體系研究成果。自此,半導體量子點用于生物醫學標記受到廣泛關注。此后經過科學家們的努力,量子點在生命科學、分析科學、檢驗檢疫等傳統及新興領域逐漸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量子點技術在醫學檢驗領域中的作用。

2 量子點技術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分析

醫學檢驗包括以追求結果準確度和靈敏度為目的的檢驗技術學和以尋找更多、更靈敏、更特異指標為目的的檢驗診斷學。量子點標記技術在檢驗技術學和檢驗診斷學兩個領域均發揮重要作用,是醫學檢驗生物標記領域的一次革命,為檢驗診斷向細胞和分子水平發展提供有力手段。

2.1量子點技術在醫學檢驗技術領域的應用

量子點在檢驗技術學領域的最大突破就是量子點作為示蹤標志物標記在生物分子上,用于檢測待測抗原、抗體、DNA或RN段。量子點標記在特異性抗體或DN段上,可制備量子點探針,用于待測蛋白質和核酸的定性和定量檢測,理論上,普通熒光物質能應用的技術領域,量子點也可以應用,量子點技術促進檢驗技術學和方法學的更新和進步。

2.2量子點技術在醫學檢驗診斷領域中的應用

2.2.1微生物診斷領域

很多微生物在體外很難培養或生長緩慢,快速特異而靈敏地診斷機體內病原微生物是臨床微生物檢驗學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利用量子點標記技術能在20min內定量檢測大腸桿菌的數量。將不同顏色量子點標記在不同抗體上,通過抗原-抗體特異性免疫結合反應,可同時檢測多種致病菌。用量子點作熒光標志物,結合免疫磁珠分離技術,對大腸桿菌進行測定,其免疫磁珠表面量子點熒光強度與大腸桿菌含量成正比,最低檢測限比FITC標記低100倍。

病毒不是一種完整細胞形態的微生物,病毒寄生在活細胞體內,體積很小,普通顯微鏡難以觀察。量子點熒光具有高靈敏度和長壽命,將量子點標記在病毒抗體上,可將量子點吸附在病毒表面,觀察其特征和分布。

2.2.2免疫學診斷領域

各種腫瘤標志物、激素、炎性因子和促炎因子等多肽分子都是抗原,這些抗原有的是人體自身產生的,檢測這些抗原對疾病診斷和預警及判斷療效有重要意義。微生物菌體和病毒體本身也是抗原,這些抗原是人體內沒有的,機體內檢測出這類抗原,可診斷機體受到了某種微生物的感染。將針對人體血液中的炎性因子單克隆抗體點陣在玻片上,制備固態生物芯片,用量子點標記二抗作為探針,利用熒光顯微鏡對芯片進行量子點熒光成像,并通過軟件分析系統,可實現對血液中白細胞介素IL-1、1L-8、1L-6,腫瘤壞死因子-α和人巨噬細胞炎性蛋白1β等6種炎性細胞免疫因子進行同時檢測,檢測靈敏度高且無交叉反應。

將量子點取代酶分子建立量子點連接的免疫吸附分析,首先將單克隆抗體固定在ELISA板微孔底部封閉,然后加入待測抗原孵育,洗滌后加入CdSe/ZnS量子點標記的二抗,洗滌后再孵育,以熒光光度計檢測ELISA板微孔量子點熒光強度,其熒光強度與待測抗原成正比,如果有標準濃度對參照,可定量檢測待測抗原。采用量子點連接的免疫吸附試驗已經成功對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和丙肝病毒(HCV),核心抗原及弓形體抗體進行檢測。量子點標記同樣可以作為組織免疫組織化學診斷研究,用不同熒光顏色的量子點分別標記在針對不同抗原的抗體上,可實現同一個組織切片多個抗原的定位檢測,這項技術已經成功應用于腫瘤病理診斷中。

2.2.3基因診斷領域

基于分子雜交原理,用量子點標記寡核苷酸片段,可作為基因探針,結合現代光電技術,可用于DNA診斷和分析。量子點具有熒光性質,也可用于構建熒光共振能量轉移,檢測目的基因系統。首先,將電子點連接在DNA分子上作為捕獲探針,另外設計一個標記了CY5的報告探針,當標本中靶DNA和量子點標記的探針結合時,量子點和熒光受體間出現FRET,從而檢測到兩種熒光,而無靶基因的標本只出現量子點熒光,該方法檢測靈敏度比常規FRET高100倍。將量子點與FRET技術整合并取代傳統無機熒光染料,主要存在(1)具有量子點粒徑比傳統熒光染料大,量子點供體和受體距離大,FRET強度大;(2)量子點產生熒光時間長,造成背景干擾大。

3.結語

量子點作為一種新技術,使生物熒光探針標記的技術產生了重大突破。量子點己成功地用于組織、細胞、蛋白質、核酸的標記。事實表明,量子點在生物領域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隨著量子點技術的發展,該技術將會在醫學疾病診斷、核酸和蛋白質學的研究、藥物篩選等方面有較好的應用。量子點技術及其在檢驗醫學中的應用前景良好但充滿挑戰,需要各領域研究者的共同合作和努力。

第4篇:醫學檢驗技術的前景范文

醫學檢驗技術的飛躍性進展,使醫學檢驗工作進入了自動化與簡便化階段。自動化提高了醫學檢驗工作的效率和檢測質量。簡便化為搶救危重癥病人治療工作爭取了時間。簡便化的檢驗工作操作方便,不需要復雜的儀器設備,能即時得到結果,為臨床一些急、重癥病人的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因此床邊檢驗(POCT)已成為臨床檢驗工作中令人矚目的熱點及急診檢驗工作中的一種新的工作模式。

1 床邊檢驗(POCT)的涵義

醫院中的臨床檢驗始于19世紀的床邊檢查[1]。早期多是由臨床醫師使用顯微鏡檢查尿液的結晶,細胞和管型等,或用化學試劑檢查尿糖和尿蛋白。若干年后,隨著檢驗項目的迅速擴展,檢驗技術需要相對集中而產生了醫學的亞專業――檢驗醫學。20世紀,為了檢驗服務的標準化,導致臨床檢驗從床邊到中心實驗室的變化。20世紀后半期,急救醫學迅速發展,快速檢驗在急診科對危重病人的救治中顯得越來越重要。這直接刺激了相關學科和技術的進步,從而產生了床邊檢驗(bedside test,BST或病人身邊檢驗near patient test,NPT)。隨著檢驗試劑和儀器的逐步發展,這種簡易快速檢驗又從臨床檢驗擴展到食品衛生、環保和法醫等領域的現場隨即檢驗,從而產生了point of care testing或poin of care in vitro diagnostic testing縮寫為POCT,目前國內多譯為床邊體外診斷檢驗,簡稱床邊檢驗。楊振修曾建議譯為現場快速檢驗或即席檢驗[2],似乎更能反映POCT的原意。從以上可以看出POCT包含了BST和NPT是臨床檢驗中的POCT。POCT在美國使用很廣,1995年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發表了AST2-9文件,即床邊體外診斷檢驗導則(point of care in vitro diagnostic testing proposedguideline),已對POCT進行規范[3]。現在POCT已被英國、法國、瑞典、丹麥、日本等許多國家所接受和應用。

2床邊檢驗(POCT)的特點及其項目

POCT主要應用于醫院急診室、ICU(重癥病房)、手術室、康復中心及野戰外科等科室。因為在醫院中經常會遇到需要緊急救治的病人,這些病人往往情況危急且病因不明,傳統的臨床檢驗科測定項目的時間一般要15 min以上,而POCT一般在5 min內即可完成測試。

POCT主要測試項目有血氣/pH分析、化學分析、凝固分析、電解質分析、血液學分析、尿分析等。

POCT測試設備要求便攜式、操作簡便、適合于非檢驗專業的人員使用,可以隨時進行測試,也可以放到任何需要的醫生辦公室檢驗室進行測試而不影響測試結果的可靠性。

POCT設備是計算機、生物傳感器、電子學和醫學等共同發展的產物,從純技術角度來說,它比傳統分析儀更先進。這是因為在大多數場合下,測試都是由未受過訓練的護士、醫生及其他工作人員來操作,故儀器要求減少一切可能帶來誤差的操作程序,通常只要求操作者學會啟動程序、進樣及簡單的鍵盤操作即可。

3床邊檢驗(POCT)的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是POCT應用的關鍵之一,通常由政府、各醫療組織、臨床檢驗中心或實驗和儀器生產商共同完成。

政府部門對POCT要有正確的認識,鼓勵醫院采用新的測試方法。盡管目前不是所有的醫院都有POCT,但畢竟是醫院的一種選擇。另一方面,政府還應制定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或規章,嚴懲造假者,以確保儀器質量。

質量管理的職責主要由臨床檢驗中心或醫院臨床實驗室承擔,包括對操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制定操作規程和定期進行質量控制,并對反饋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評價各POCT測試系統的可靠性及穩定性,為用戶提供質量指導。

產品質量主要由制造商來控制,醫生在救治病人過程中時間就是生命,為了提高救治成功率,不可能有時間進行第二次測試來驗證結果的可靠性,制造商必須致力于產品性能的提高,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另外,儀器的功能必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時俱進,不斷得到完善和提高,改進不利的操作因素。如傳統的血氣分析儀在測試前往往預熱時間較長,POCT儀器則不允許,因此,要么設法縮短預熱時間,要么允許在室溫下測試。再如臨床實驗室可以采用血清樣本,但POCT必須能直接分析全血,這樣才能避免分析誤差和節約分析時間。

總之,確保病人的健康和安全才是POCT管理的宗旨,由于POCT是近幾年剛剛發展起來的,相關的管理還有待進一步健全。在我國,人們還不了解POCT的應用特點,假如用POCT設備來代替傳統實驗室設備,則應認為是一種概念錯誤。因為POCT設備的測量精度和分析量等都不如傳統的分析設備,而且價格偏高。

4床邊檢驗(POCT)的應用前景及展望

2001年,Bissell M在題為“床邊檢驗的黃金時代”一文中指出床邊檢驗由于其簡便、快速及相當的準確性,將是未來醫學檢驗發展的主力[4]。床邊檢驗的新進展預期在以下方面:項目增多,非侵入性和連通性現場快速檢驗儀器的連通性,將通過標準化床邊檢驗資料的遠距離無線傳輸至實驗室計算機管理系統或電子病歷[5],床邊檢驗項目將迅速擴展,如凝血實驗、血液化學成分分析、傳染病選篩、某些血藥濃度檢查、外科手術時激素水平及薇心芯片DNA診斷等,床邊檢驗的非侵入性檢查將超越血紅蛋白、葡萄糖、膽紅素、全血細胞計數及涂片的巴氏染色等。

床邊檢驗的高速發展將對檢驗醫學的發展帶來機遇、沖擊和挑戰。現場快速檢驗應納入檢驗醫學范疇,從人員培訓到檢驗結果的質量管理和信息資料的管理,均應由醫院的檢驗中心負責,不能成為急診科或臨床專科增加經濟收入的一種手段。

參考文獻

1Clinica Chimica Acta Editorial.Critical care testing in the newmillennium:theintegration of point-care testing[J].Clin ChimActa,2001,307(1-2):1

2楊振修.POCT的研究開發與應用[J].上海醫學檢驗雜志,1999,14(3):134

3Whitley RJ,Santrach PJ,Phillips DL.Establishing a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for unit use testing based on NCCLS pro-posed guideline(EP18-P)[J].Clin Chim Acta,2001,307(1-2):145

4Bissell M.Point of care testing at the millennium[J].Crit CareNurs Q,2001,24(1):39

第5篇:醫學檢驗技術的前景范文

【摘要】:一直以來,人類與病原微生物之間的斗爭從未間斷過。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檢測病原微生物的技術也在不斷提高,這大大降低了其對人畜的危害。本文主要講述了現代病原微生物檢驗技術的發展狀況。其中以PCR和DNA芯片技術為代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病原微生物檢驗技術。

【關鍵詞】:病原微生物;檢驗技術;分子生物學

人類進入21世紀,雖然醫療事業已經發展到了歷史最高點,但是感染性疾病仍然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疾患,其中造成人類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種類紛繁復雜,范圍覆蓋面更廣,而且耐藥性越來越強,其中還有一些傳統的病原微生物像結核分支桿菌等又出現死灰復燃的現象,同時還出現了許多新的病原體,如2003年底出現的SARS病毒以及2004年又出現禽流感病毒。這些病毒給病原微生物的檢測帶來巨大困難,嚴峻的現實要求病原微生物檢驗技術不斷更新。人類與病原微生物之間的斗爭越來越激烈,本文所講述的是現代的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現狀。

一、 傳統微生物檢驗技術

傳統病原微生物的檢查是以染色、培養和生化鑒定等為主,這些方法測試結果比較可靠,特別是微生物的分離培養,。在當前形勢下,該方法仍然是很多微生物病原體檢測的"金標準"。然而,細菌在生長繁殖時需要耗費不少的時間,這使得檢測周期一直不能降低;與此同時,很多病原體的培養還會與營養需求、抗生素的使用以及病原體含量多少等因素相關。然而由于時代的發展,這種技術已遠遠不能滿足對各種病原微生物的診斷,特別是針對流行病學的研究。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物理化學技術、分子生物技術、免疫學等的不斷發展,新的微生物診斷技術和方法己廣泛被應用。

二、 物理化學技術

物理化學技術主要是利用一些物理和化學反應來進行檢測微生物,具體有色譜檢測法和電阻抗法。

(1) 色譜檢測法

在色譜檢測法中,將細菌混合物通過不同固定相和流動相,進行溶解、解析、吸附和脫附等相關物理過程,在進行多次反復后得到分離,最后運用各種檢測手段對細菌的屬、種甚至株進行鑒定。在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其分辨率高、分析速度快,同時操作簡單方便。

(2) 電阻抗法

在電阻抗法中,它是在微生物代謝過程中,通過檢測培養基導電特性變化,從而快速測定樣品中微生物含量。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理代謝,在微生物培養過程中,培養基中的一些如碳水化合物、類脂、蛋白質等電惰性物質逐漸轉化為電活性物質。隨著微生物數量的增長,培養基中電活性物質逐漸取代了電惰性分子,而使得培養基導電性增強,最終導致電阻抗降低。

三、 分子生物學技術

21世紀將迎來以分子生物技術為代表的生命科學的時代。最近發展起來的分子生物學基因診斷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醫學、遺傳學等各個領域,這不斷促使現代醫學由細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基因水平轉變,從而形成了分子微生物學,這就滿足了人們對微生物的認識需求:從以前的外部結構特征逐步轉到現狀微生物的內部基因結構特征研究。同時,微生物的檢測技術相應的轉向到基因水平的檢測。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眾多新的檢測技術中, 具有敏感、特異、快速等多種優點的核酸雜交和聚合酶鏈反應(PCR)現在已經應用到了病原微生物的檢測中。此外,DNA芯片技術的興起,為微生物學的檢測帶來了日新月異的革命。

(1) 核酸雜交和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

PCR技術的高度敏感性和特異性應用在病原體檢測上時的優勢如下:常規方法常難以準確檢測一些對形態和生化反應不典型的微生物鑒定,但是PCR技術的出現,使得其成為可能,即使在出現大量死菌的情況下,也能做出準確而快速的鑒定;同時它還不受混合標本的影響,能夠很方便地從含有大量正常菌群的標本中檢測出病原菌;而且,對于如分支桿菌、幽門螺桿菌、支原體等一些生長緩慢甚至難于培養的微生物,采用PCR技術來鑒定這類菌株也有重要意義,采用其他方法則很難獲得信息。

(2) 基因(DNA)芯片技術

生物芯片是基于玻片和尼龍膜等的載體,有序排列了很多生物活性分子。這些分子在單位面積上密度非常高,從而在一次試驗下,就能夠同時檢測到多種疾病或者對多種生物樣品進行分析。

生物芯片根據芯片上固定的生物活性分子的不同可以分為蛋白芯片和基因芯片。而基因芯片的活性分子是寡核苷酸探針或靶DNA。DNA芯片與傳統的檢測方法相比,具有少樣品需求、可快速、準確、高效地顯示病原體的遺傳信息的優點,已被廣泛應用在分析宰基因序列、快速診斷病原微生物感染、研究變異及耐藥機制、揭示發病機制以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等。由此可見,基因芯片技術發展前景和空間非常廣闊。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在不斷提高。現代病原菌微生物檢測將沿著高度自動化和簡便快速的方向發展,其中尤其是對于分子生物學技術:通過在病原菌診斷、鑒定以及基因檢測等方面成功運用自動化儀器,生物芯片技術的發展最終將完全改變臨床病原菌檢驗的現狀,實現集高效、高質和廉價等與一體的技術。同時,隨著各學科之間的交叉發展,越來越多的新的檢測技術將會不斷涌現,從而不斷促進病原微生物檢驗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第6篇:醫學檢驗技術的前景范文

【關鍵詞】 軍隊醫院 檢驗科 科研工作

1 基本狀況

各級各類軍隊醫院檢驗科在幾十年一貫制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科研工作形成了靠“吃皇糧”的固定模式和常規格局,致使科研工作形成了在此基礎上的三種類型。

1.1 軍隊院校附屬醫院檢驗科 在醫學檢驗學的高新技術研究領域和基礎研究領域具有較好的基礎和優勢,并在本學科和交叉學科中擁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學術知名度;利用各種優勢進行成果應用研究和成果開發研究中積累的資金,將再次用于科研投入,從而進入一個良性的科研循環。

1.2 軍區總醫院一級檢驗科 此類檢驗科在科研投入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和困難,在滿足醫療服務的基礎上,擁有一定的能力開展一定水平的科研工作;但是,在一定范圍內,始終期望與醫學院校附屬醫院檢驗科在醫學檢驗學術水平和學術知名度方面靠攏;卻由于科研技術力量和科研基礎設施的相對局限性,導致其在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究中較為突出,但缺乏開發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能力;致使科研工作處于較為靜止的狀態,前進速度相對緩慢。

1.3 各類中小醫院檢驗科 此類檢驗科基本上不太重視科研工作,一般認為科室的中心任務是醫療工作,將科研和教學工作等置于輔助地位,整個科室的科研工作基本上處于“五缺”狀態,即缺經費、缺設備、缺計劃、缺領導、缺實施。

2 發展思考

軍隊院校附屬醫院檢驗科應根據國家、軍隊科技戰略發展的各項方針和具體任務,以及國民經濟發展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合理安排科研布局,組織好不同專業不同領域不同人員的綜合力量,以實現科研發展。

2.1 軍隊院校附屬醫院檢驗科須“雙管齊下,齊抓共管”

2.1.1 穩定并加強基礎學科研究、高新技術研究和重大項目研究,保持較高的學術水平,緊密結合學科建設和科技建設,并依靠重點專業、優勢專業和重點實驗室,帶動相關專業的建設與發展,保持較高的整體學術水平。

2.1.2 進一步重視成果應用研究和成果開展研究,建立不同層次的面向地方或軍隊各級科研機構的檢驗專業在軍區總醫院一級檢驗科、各類中心醫院檢驗科等。內部實行一定的科研工作競爭機制,將科研自主權下放到各級各類檢驗人員手中,并實行適應為兵服務和為民服務、市場競爭和宏觀調控相結合的科研運作方式。在科研選題上,同時注重科研發展和經濟效益相一致的重大項目,以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為主攻方向,既注重醫學檢驗學術水平的提高,又重視在實際檢驗工作中的應用價值與前景,促進科研工作面向臨床、面向患者、面向三個效益建設等。同時,建立科研、開發和運營等不同機構,促進科研成果的開展與應用,促進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形成“雙管齊下、齊抓共管”的良性局面,形成“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第7篇:醫學檢驗技術的前景范文

【關鍵詞】 現代 電子技術 醫院 醫學 精密設備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一個載體,承載著醫學技術和電子技術雙方面的發展,而這兩個專業的結合,也助力醫學精密儀器的完善。即使這是兩個單獨的學科,但這兩個學科也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說,現如今電子醫用設備在醫院具有著廣泛的應用。

一、對于電子醫學的概述

電子醫學是一種學科,這種學科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了有關醫學、電子技術學科、工程學科等等多種學科有關知識而誕生的一種新學科。[1]這門學科在一九五零年前后成為了一門單獨的研究學科,尤其是當電子學的蓬勃發展,使得醫學使用的儀器精確到分子等級,更加讓醫學儀器更加的精密。

二、現代電子技術在醫院精密設備中的應用類型

現如今電子技術的發展已經是有目共睹,憑借方便攜帶和最低功能耗電量的優點,這種技術手段已經完全突破了以往“醫用”定義的約束,除了生病了之后要看醫生,現在的醫院已經深入到家庭之中,目的也比僅僅是看病,也可能是保健。同時,這種電子技術制造出的儀器除了用于家庭之外,在醫院使用在精密的儀器中,也可以增強檢測的精確度,從而提升醫療的水平,從而造福患者。那么,這種電子技術在實際中都應用在哪些方面呢?

2.1 傳感技術在精密醫用儀器中的應用

電子傳感技術是一種新興的電子科學技術,可以制作成為傳感器,這種儀器是一種能夠感應到或者應和需要測量物質的物理性能,并且遵照其中的一些程序把這種物理性能轉化成為一種可以識別的信號。[2]這種信號可以提供數據,并且把這些數據輸入到計算機當中,讓計算機對于這些數據進行檢測、調控,也是測量體系中的一種先前儀器,這種儀器是由理、化、生、醫學、通信科學等等多種學科穿插而制作成的新型高等科技產物,通過這種儀器而輸出的物理量可以進行精密的分析,最后對于患者著身體素質有著一定的判斷。

利用這種技術,可以制作成一種生物芯片,這種芯片是聚集了數百萬的生命信號,能夠對于不同生物映射出不同的反應,有著多種多樣的操作性能(比如說樣品取得、生物和化學反應、細胞親和度測驗等等),能夠對于脫氧核糖核酸或者是核糖核酸分子、蛋白分子、生物中的存活的細胞或者是生物或者人的軟組織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分析的微型器件,也可以概括成為在芯片上的微型實驗室。[3]這個芯片所用的材料可以采用諸如硅之類的半導體常用的材料,也可以是其他材料,比如說玻璃、塑料等非金屬材料。不光是醫學,傳感器這種技術已經在各種領域都進行這廣泛使用,為人類造福。

2.2 全新無線網絡數據通信技術在醫學精密儀器中的使用

全新無線網絡數據通信技術又稱為zigbee技術,這種技術是一種距離比較近的、操作非常簡單、功能消耗非常低、速率非常低、成本非常低的雙向無線溝通的電子技術。一般應用在距離比較短、功率消耗相對來說非常低而且傳播速度不是非常快的多種多樣的儀器之中,達到傳播數據的目的,或者是應用于具有一定周期循環的數據、有間隔的數據和不需要太多反應時間的數據。[4]普遍來說,伴隨著溝通需要距離的加大,儀器的復雜程度、功能消耗或者說成本也在進一步的提升,所以就現如今來講,全新無線網絡數據通信技術還是非常實用的。

在醫學環境里面,全新無線網絡數據通信技術一般使用于時間比較長的護理工作中,可以利用這種技術制造出醫學工具來增進醫護工作者和患者的溝通,讓醫護人員即使不整天守在患者的床邊,也能及時的掌握患者患病的數據,從而對于患者有著最好的治療效果。這屬于一種遠程進行監督護理的方法,可以對患者進行監督和管理、行動進行監督和管理、對于安全進行監督和管理等等,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為醫患雙方都提供的便利。

全新無線網絡數據通信技術應用在患者活動的環境中,能夠讓患者脫離自動監控裝置的管束,從而給予患者最大的行動能力。同時,這種技術也可以應用于多種醫療產品中,以更好的傳遞數據和信息。

2.3 電子技術在家庭方便攜帶的醫療儀器中的廣泛應用

醫院最想要使用的儀器就是對于健康可以隨時進行檢測的無線儀器,運用無線電網絡技術或者是藍牙等通信技術,讓患病的人可以隨時隨地都能夠攜帶這種儀器,從而可以進行自己的日常生活,攜帶在身上的無線傳感網絡具有著十分低的價格和動手操作性能,一般不會收到干擾,并且具有很低的功率。擁有這樣的儀器就意味著患者再也不用進行住院治療,就可以隨時的讓醫生進行檢測。但是這種儀器需要非常的精確,才能得到完美的實施,所以要完全依靠電子技術的支持。[5]

除了檢測數據、遠程監控患者之外,醫院在病人身體檢查方面要應用的儀器也需要非常的精密,這樣才能更好的對于患者的病情記性全面的把握,從而對癥下藥,還患者一個健康。

三、現代電子技術在醫院精密設備中的應用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電子技術所制造的醫院精密儀器可以應用與醫學的各方各面,比如說檢測、放射科、遠程監控等等,把各種各樣的電子技術使用在最前沿的醫學儀器的開發當中,比如說要讓x光使用儀器的功能提高,就可以讓其分辨率增高,要讓醫學儀器更加的清晰,從而完全讓患者病變的部位顯示出來,就可以采用讓對比度升高或者是采用灰階的模式,這樣才能讓患者所因為醫學檢查所受到的傷害減少,也在減少儀器體積的同時增加檢驗的精確度。[6]這種電子設備就可以使用在核磁共振成像、超聲波診斷設備、電子窺鏡設備等等上面。

現在的電子技術應用于醫院精確儀器設備中,可以提供更多患者的身體信息,是現如今在醫學上應用最廣泛的使用儀器,這些精密儀器包含心電圖儀器、腦電波儀器、胃電儀器等等對于人體生理信號的儀器,在這些儀器中可以檢測到人體的體內溫度、脈搏數、血壓、血糖等等。電子技術在醫學精密儀器上的應用也讓現如今醫學診治技術產生了多種分支的局面,憑借多種多樣物理原因診治的設備,在臨床上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

四、結束語

電子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于醫學儀器,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這即使一個醫學發展的機遇,也是一項對安全的挑戰。對于這些精密儀器要做好使用和管理,因為我們國家對于這些醫學儀器的安全性能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在安全使用方面也沒有一定的管理制度,所以要加大管理力度,讓電子技術在醫療設備的應用成為患者的福音。

參 考 文 獻

[1] 張慧. 醫學高職醫療儀器維修技術專業《電子技術》課程改革效果初探[J]. 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1(6):41-43

[2] 鐘麗莎,李佳凌,黃志偉,曹高飛,肖波.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教學改革初探[J]. 福建電腦. 2013(1):169-169,168

[3] 吳強. 超聲波診斷儀基本原理及典型機型的介紹[J]. 醫療裝備,2011,24(5):21-22

[4] 貽. 醫療電子技術的應用和前景[J].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1,17(3):53-55

第8篇:醫學檢驗技術的前景范文

關鍵詞:嗎啡型藥物 檢測方法 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a)-0237-01

目前吸毒、販毒的情況十分嚴峻,再加上出現了不少濫用嗎啡型藥物作為鎮痛劑的情況,對人體健康和社會的穩定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探究嗎啡型藥物的有效檢測方法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也是減輕嗎啡型藥物危害性的重要途徑[1]。目前,不少研究機構都在對嗎啡型藥物的檢測方法卡進行深入研究,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該文將重點對幾類嗎啡型藥物的檢驗方法進行研究。

1 嗎啡型藥物的檢測方法

1.1 檢測血液中嗎啡型藥物的方法

嗎啡型藥物在進入人體之后需要進行代謝,而藥物代謝的主要場所是人體的血液,因此,在進行嗎啡型藥物檢測時,可以通過血液分析進行。人體血液中的嗎啡型藥物濃度決定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但是嗎啡型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是比較低的,這就給檢測提出了一定的難題。為了提高嗎啡型藥物在血液中的檢驗有效率,需要認識到嗎啡類藥物的化合物性,在檢測時需要采用衍生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硅烷化、烷基化、酰化等。血液中嗎啡型藥物的檢測可以采用氣相色譜-質譜法、離子掃描法等。這些方法的優點是通過對衍生化物質的檢測,可以提高檢測的靈敏度、有效性,而且操作簡單便捷,重現性較高,其使用范圍是鴉片類中毒者或者是濫用鴉片者的血液的檢測。另外一種檢測方法是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該方法不用借助衍生化,能夠直接對化合物進行分析,適用范圍較廣。

1.2 檢測尿液中嗎啡型藥物的方法

在嗎啡型藥物的檢測中對人體尿液進行檢測時最為常用的方法,其主要原因是檢測尿液的準確度較高,而且操作上比較簡便。嗎啡型藥物及其化合物可以在尿液中的存留2~3天,利用尿檢的方式,能夠檢測出嗎啡型藥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活用藥也可能導致嗎啡型藥物檢測陽性,為了提高檢驗的準確性需要排除這一情況。在提取尿液中的目標物時,大多采用SPE檢測法,該方法的優點在于回收率高、重復性強、可反復利用等;在對尿液樣本進行處理時還可以采用固相萃取法,加之進行MRM檢測,能夠對尿液中的嗎啡型藥物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該方法十分實用;免疫分析法能夠利用抗體和抗原的特異性反應,進行嗎啡型藥物的檢測,且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好和檢驗速度快的特點;毛細管電泳法可以用來進行尿液的嗎啡型藥物檢測,其優點是靈敏度好、分離水平高、樣本量需求少、分辨率強和檢測效率高等[2]。

1.3 檢測毛發中嗎啡型藥物的方法

檢驗毛發中的嗎啡型藥物主要是獲取個體長期使用嗎啡型藥物的情況,與尿液檢測法的短期性檢測具有一定的互補聯系。將毛發作為嗎啡型藥物檢測的途徑具有較大的優勢:能夠體現個體服用嗎啡型藥物的嚴重度以及類型;能夠克服尿液檢測的短期性缺陷;能夠規避其他因素的干擾和影響,檢測的結果更加確定;取材方便、穩定,檢測期較長等。LC-MS/MS檢測法和CZE-MS檢測法可以對毛發中的大部分嗎啡型藥物及其代謝物質進行檢測,并且具有精確、迅速和靈敏度高的優點;甲醇超聲提取法、酸堿消解法等可以用于毛發內嗎啡型藥物濃度低的情況,具有回收率高和檢測效率高的特點。在進行嗎啡型藥物的檢測時,除了可以檢測血液、尿液、毛發外,還可以對唾液、牙齒、腦組織等進行檢測,檢測方法的選擇需要根據檢測物的不同進行差異性檢測。

2 嗎啡型藥物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醫學檢測技術的進步,嗎啡型藥物的檢測方法實現了創新發展。通過對嗎啡型藥物檢測方法和生物檢材的研究,可以發現:尿液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生物檢材;血液中的嗎啡型藥物或者是代謝物的濃度能夠表現嗎啡型藥物對人體的危害程度;毛發分析具有優于其他生物檢材的特性,并且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應用空間。就嗎啡型藥物的檢測方法而言,國內外都要研究具有較高靈敏度、操作簡單方便和檢測效率高的檢測手段,其中,LC-MS/MS的優勢最為明顯,在檢測血液、尿液、毛發以及其他生物檢材中都具有實現顯著的檢測效果,其發展前景較好。

3 結語

嗎啡型藥物是一種具有嚴重危害性的藥物,對于人體健康和社會的穩定都會產生較大影響。深入研究嗎啡型藥物的檢測方法,并且根據不同生物檢材進行相應檢測方法的選擇是十分必要的[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嗎啡型藥物的檢測方法正在不斷豐富和完善,對于縮小嗎啡型藥物的危害范圍,降低嗎啡型藥物對人體健康的威脅以及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趙迎晨,戴新華,黃挺,等.嗎啡型藥物的檢測方法及研究進展[J].化學試劑,2011,33(9):816-820.

第9篇:醫學檢驗技術的前景范文

關鍵詞:臨床醫學教學;醫學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5)08-138-001

醫生的職業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醫德。醫德不僅適用于醫生自己,也適用于護士以及醫藥技術操作等與醫療相關的各方面人員。2009年教育部、衛生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醫學教育工作,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9]4號),其中第三項特別指出:醫學教育要德育為先,促進醫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將德育和職業素質培養列為醫學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醫學生作為未來的醫務工作人員,擔負著救死扶傷的重任,因而對他們加強醫學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臨床醫學教學實踐中也應貫穿醫德教育。

一、臨床專業理論課時的醫德教育

醫學生在從基礎課轉向臨床專業理論課學習時,是他們初次接觸臨床知識,將實驗室中的細胞、組織、動物轉變為以“人”為教學實體的學習過程。所以,不僅需要學習專業知識,更要在教學中學習“以病人為中心”、密切聯系實際,提高道德水平。臨床醫學專業課中應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內涵。首先,醫學專業課教師在傳授醫學專業知識的過程中,講解醫學某學科的發展歷史、前景時,就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成為“白衣天使”應有的責任感,而對歷代名醫濟世救人、獻身醫學的高尚醫德的講述,則可對醫學生進行樹立正確的“三觀”和醫德醫風教育;其次,通過臨床專業理論課教師精心組織教學、嚴格管理的過程,也對學生具有道德教育作用。教師促使醫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對學生學習的鞭策,都具有教育作用最后,優秀的專業課教師本身就是一個豐富的德育資源,他的嚴謹治學的態度、尊重客觀、科學的思想行為,包括人格魅力、對學生都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二、臨床見習時的醫德教育

臨床見習是醫學生真正初次與病人接觸的階段。醫學生在臨床見習中應當體驗醫德醫風的內涵,明確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當醫學生第一次來到醫院,見到病人是帶著各種病、傷的痛苦來到醫院的,他們會學著擁有一顆“慈悲”的心來體諒照顧病人和治療病患。這會促使醫學生堅定立志解除病患的決心,激發學習醫學知識的熱情。醫德的培育,有時就是需要醫學生“身臨其境”,與病人“換位思考”,并“設身處地”的為病人著想。在臨床見習中,醫學生應當體會到醫生為“人”服務,醫務工作是一種救死扶傷的高尚的職業。這個職業更要求做人誠實、正直、忠厚、謹慎、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對病人富有同情心,對自己不計較得失。

三、畢業實習階段的醫德教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性色xo影院69 |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 一级做a爱 一区 | 永久免费观看午夜视频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网页大全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观看 | 欧美大狠狠大臿蕉香蕉大视频 |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4 | 日本一级在线播放线观看视频 |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一区色眯眯视频在线 | 亚洲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播放aa在线视频成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 香港全黄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亚洲 午夜在线一区 | a级一级毛片 | 欧美成a | 中文字幕久久久 | 岛国大片在线播放免费 |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 久草成人在线视频 | 成人99国产精品一级毛片 | 欧美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大网站在线 | 26uuu欧美日韩国产 | 欧美日韩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毛片久久91 | 日韩一级片 韩国 | 欧美xxxwww| 欧美一级免费在线观看 |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一区 |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 久久久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