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地域文化的特點范文

地域文化的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域文化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地域文化的特點

第1篇:地域文化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吉祥物 城市品牌 設計原則 地域文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加劇,城市品牌形象的設計和推廣對于提高城市競爭力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城市整體的視覺形象代表著一個國家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發展水平,是城市品牌的重要資源和資產。本文以橫店鎮為例,針對城市品牌視覺識別系統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吉祥物設計,對其進行探討和研究,挖掘吉祥物之于城市品牌的重要意義,拓寬設計思路和方法,借助吉祥物提高城市品牌附加值,為城市更快更好地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1 城市吉祥物的取材原則

(1)城市吉祥物的選定能夠體現城市特色。城市吉祥物的原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眾的接受度,因此,吉祥物的載體應是城市所特有的、應盡可能展示城市的特質。

日本濱松市建市100周年的吉祥物“出世大名 家康くん”,它的形象是身著極具日本特色的傳統服飾和服的人物造型。和服是日本特有的民族服飾,它的身上各式各樣的東西無不體現了濱松市的特色。濱松市吉祥物體現了豐富的城市地域特色,更易于被大眾接受和認可。

(2)城市吉祥物要體現城市文化。城市文化記錄著一座城市的成長,推動著城市的全面發展。橫店鎮位于中國浙江中部的東陽市,是中國最大的影視基地,影視文化是其城市文化的一大特色,橫店每兩年便會評選一次橫店影視金牛獎,獎杯的造型以金水牛為原型。金水牛代表的是橫店人的勤勞、勇敢、頑強、默默無聞的品格,金水牛有祥和、風調雨順等美好的寓意,金水牛能夠給橫店人帶來吉祥和好運,因此將金水牛推舉為橫店鎮的吉祥物容易被大眾所接受。金水牛在橫店整體的社會中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它已經由一個簡單的動物形象升華至橫店人的精神層面,是橫店人的象征。

(3)城市吉祥物應與城市整體形象相協調。哈爾濱是一座國際冰雪文化名城,有“冰城”、“天鵝項下的珍珠”、“冰城夏都”等美譽。哈爾濱的吉祥物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南極企鵝公主“曼波”,哈爾濱把真實可愛的珍稀極地動物形象作為吉祥物,將極地文化與城市冰雪文化相結合,與城市整體形象十分協調,這樣有利于哈爾濱推廣城市旅游,進而帶動城市旅游經濟的發展。所以,在城市吉祥物的選取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與城市整體的形象相適應,從而帶給大眾最直接的城市形象。

2 城市吉祥物設計的思路和原則

(1)創新性。吉祥物的創意程度反映了設計師的水平和能力。任何城市開發的吉祥物都有其內在的個性和富于創意的外形特征。如日本愛媛縣的吉祥物是一只名為“Barysan”的呆萌可愛的小黃雞,這個創意十分巧妙,其生動的造型源于愛媛縣的特產烤雞,親切動人地展現了當地的特色。小黃雞的創造者宮田麻子表示“希望通過小黃雞讓更多的人了解愛媛縣”。城市吉祥物設計的過程中要不斷挖掘城市地域文化內涵,用新穎、鮮明的造型來體現城市風貌。

(2)擬人化。擬人化又叫人性化、人格化,城市文化特色帶給人的內心感受寄予這些形象,賦予其人的思想、情感、行為等,使他們模擬人的感覺并成為具有靈性的創造物。賦予城市吉祥物人格化的藝術特征,容易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令大眾感到親切可愛、個性鮮明,提高了大眾的接受程度。擬人化的城市吉祥物造型,在五官的設計上最好不要太過于寫實,風格應簡潔鮮明,尤其是在眼睛的設計上要多花心思 ,整體的設計中,應盡可能地表現出吉祥物的友善及親和力,讓大眾樂于接受。

(3)吉祥物的服飾和配件。不是所有的吉祥物都需要服飾和配件對其進行裝飾,但是如果有這些元素會使吉祥物更具備人的氣質,既可以更好地體現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又可悅人耳目,還可增加吉祥物的審美功能。如橫店鎮的吉祥物設計中,以橫店鎮的八面山為原型設計的紋樣運用到金牛的服飾中,可以很好地表現橫店的地域文化。同時還可從橫店鎮流傳甚廣的傳說中提取金稻草的元素,運用到金牛的造型中,也是一種巧妙的設計思路。在配件選取中,可以從代表橫店的城市文化一大特色――影視文化特色中挖掘,來體現橫店鎮豐富的城市地域文化特色。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和論述,基本了解了城市吉祥物在選材和設計方面的思路和原則。城市吉祥物的創建與推廣需要城市管理者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使城市吉祥物成為城市文化的載體,為城市品牌的建立和推廣發揮其卓越功能。此文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城市管理者和有見地的人士以及資深的設計師共同參與進來,為城市品牌形象的建立和推廣增添力量。

參考文獻

[1]唐寶金.裝飾繪畫造型基礎,動物變形[M].福建:福建美術出版社,2003.

第2篇:地域文化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朝鮮族民居;室內空間;傳統文化

一個民族的傳統民居及室內空間的特點在其漫長的發展和演變過程中是與直接受其傳統文化的影響的。朝鮮族是我國五十六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19世紀中葉后陸續從朝鮮半島遷入到我國東北地區,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過程,其民族傳統文化在吸收了漢族及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的同時創造發展了極具特色的燦爛的民族文化。

1 雞林概況

1.1 自然情況

雞林朝鮮族鄉隸屬雞西市雞東縣管轄。位于縣境中部,穆棱河南岸,西臨雞東鎮,境屬穆棱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是盛產水稻的“魚米之鄉”。

1.2 歷史背景

雞林鄉名來源于駐地雞林村名。因地居雞冠山附近,又是一片林地,故稱“雞林”。雞林一帶在中華民國時期,由朝鮮和延吉等地流入的朝鮮難民開墾種殖,逐漸成為朝鮮族聚居的地方,屬密山縣管轄。80年代撤銷雞林公社,設置雞林朝鮮族鄉。

1.3 雞林鄉現狀

雞林朝鮮族鄉現有耕地面積4.3萬畝,主要農作物是水稻。全鄉設6個行政村,10個自然屯。共有1.02萬人口,其中99.8%人口為朝鮮族。 可以得知雞林鄉是朝鮮族聚集地,這為朝鮮族傳統民居文化的傳承奠定了一定的人文環境。雞林鄉朝鮮族人的生活受到了漢族人的很多影響,但是朝鮮民族的很多傳統還是保留的很好,比如朝鮮族人民生活簡樸,極其干凈,不管是草屋房還是瓦頂房室內和院內都打掃的干凈整潔。

2 民居建筑特征

20世紀20年代初期,在雞林鄉定居的多是不愿做亡國奴,奮起抗日的朝鮮人們。他們加入朝鮮獨立軍,轉戰到北間島和蘇聯沿海川一帶。后來變為農民,逐漸流入到雞林。也有少部分是從朝鮮北部逃荒來的災民。在雞林當地的漢族和滿族人民的幫助下定居了下來并種上了水稻。開始居住的大都是茅草棚茅草屋。解放初期到70年代,雞林鄉民居文化的發展已經結合了雞林地區的環境氣候和當地漢族的文化特點。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志》里就記載了早期生活在東北的朝鮮族居住方式,書中寫道:“居處作草居土室,形如冢,其戶在上,舉家共在中,無長女別”[1]。大約一千多年前,朝鮮族已經形成了自己民族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并且根據所用建筑材料、屋頂形狀、屋內結構劃分出不同的類型。

2.1 外觀特征

在雞林朝鮮族鄉的田野鄉間,仍可以看到許多灰瓦白墻的朝鮮族傳統民居。一個個院落,一幢幢小房,灰瓦和白墻相映。朝鮮族民居的外觀都很美,傳統屋頂主要有草屋頂和瓦屋頂兩大類。草房一直都是朝鮮民間最常見的房屋,雖然是由草屋頂和泥墻所構成的,但朝鮮族民居區別與漢族房屋的是可以居住50年之久依然質量完好,屋內冬暖夏涼,十分適宜居住。草屋頂有兩坡和四坡之分雞林鄉當地以后者居多。由于雞林鄉位于我國東北部,冬天時間長,所以屋頂較厚大,房屋較低矮,利于冬季室內保溫,降低了室內散熱的速度。草頂的材料初期主要是茅草、蒿子等,隨著谷子、水稻、高粱等農作物的發展,稻草成為草頂的主要材料,稻草取材方便,重量輕,保溫好又便于施工和維護,見圖2-1。瓦頂的材料一般是灰色或紅色的瓦片,屋頂坡度較緩和,中間平緩,兩頭翹立。瓦屋頂的形式主要是歇山式,見圖2-2。

2.2 光照及取暖特點

我國東北地區太陽高度角低,日照時間相對較短,房屋之間需留夠距離,吸收日照。朝鮮族民居大多散居在自然環境之中,一座座獨立的房屋錯落有致地排列在鄉路的兩側,前后留有大片的菜地。院落方正,空間寬敞,前后建筑間距大,有利于減少陰影。

從朝鮮半島遷居到我國東北三省的朝鮮族,善于因地制宜,著眼于實用作了某些改變,但雞林鄉當地的朝鮮族人依然承襲民族傳統,保留了建造傳統式炕屋的風習,采用了滿鋪地炕的取暖方式。這樣,在寒冷的冬天便可以在溫暖的火炕上取暖,即便在夏天的時候也在需要做飯的時候生火。較之漢族火炕不同的是,朝鮮族地炕面積大,低矮,位于室內空間中的最低處,使室內熱能充分發揮。加之,朝鮮族民居的空間分隔沒有那么嚴格,甚至是鍋臺連著炕。由于是進門就上炕所以進屋時需把鞋脫在門口。

2.3 室內空間的特點

朝鮮族民居室內空間是由天棚、大面積地炕、少量的地面及墻體所圍合而成的。其內部又可以劃分為門廳、與灶相連的房間以及大小不等居室。門廳一般不單獨另設,通常在灶的左側,與主入口相連的位置留有一個1.5 左右的空間,其地面標高低于炕面(灶臺面)0.2~0.3 m,主要作為脫鞋處[2]。與灶臺相連的炕面通常設兩個想通的開間,是家庭生活的主要空間。白天可以作為用餐、會客、讀書、做飯,甚至洗漱地方;夜間通常由家里的長輩和兒童居住。住室與廚房之間靠一扇推拉門與相通,房間之間則用推拉門隔開。白天時則把推拉門全部推開使之成為大房間,使其空間變得寬敞明亮。

3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雞林朝鮮族鄉經過時代的變遷和地域的影響,民居及室內空間都發生了變化,傳統朝鮮族民居風格和特點已基本消失,只有室內平面構成和取暖方式上仍保留和繼承了傳統方式。不過,在東北地區的朝鮮民居建筑當中 ,地方建材的充分運用 ,具有經濟上和環保上的優勢,體現了東北地區居民對建筑與地區資源狀況相適應的樸素認知。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宣揚朝鮮族文化,讓民族文化在未來得到繼承,保護民族文化底蘊的同時對傳統民居的保護也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赫忠仁 吉林朝鮮族矮屋生態文化特性研究[D].北京:北京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2]樸玉順,羅玲玲 朝鮮族的生活模式對其民居室內空間的影響[A].NEW ARCHITECTURE,2004.

第3篇:地域文化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地域文化;廣告設計;特點比較

所謂地域風格,指在同一時間、空間內,各個民族文化交融的集合。它是在特定地理環境下循序漸進積累并沉淀的獨特的傳統風俗、習性、觀念。因此,某一地域的設計作品可以通過圖案、色彩、文字等視覺元素作為載體來體現本地區的風格特點,組成特異的標簽和符號。

1 地域風格的成因

如果把地域文化風格特點標簽化,那么基于該地域群體受到當地氣候環境、地理位置、傳統觀念等因素的影響,會逐漸形成自身獨特的衣著特征、建筑藝術風格以及審美觀念,久而久之便打上了強烈的標志性地方烙印,最終成為能夠代表這一特定區域的專有符號,從而形成“地方性特征”,再通過某種手段的媒介或載體進行傳播。

總的來說,地域文化的內涵的構成包括三個方面,即物質層面、制度層面和哲學層面。具體而言,物質層面的文化主要指特定地區群體的語言、飲食、建筑、服飾、器物等;制度層面包括特定地域人們的風俗、禮儀、制度、法律、宗教、藝術等;而哲學層面的文化則指特地域人們的價值取向、審美情趣、群體內在精神等等。上述三方面的內涵所表達的是兩個鮮明的特性,即“地方性”和“民族性”。

2 地域風格的特點

地理位置與人文底蘊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地域文化形成的要素。地域文化必定是歷經歷史長河逐步自然形成的過程,是局限的地理環境和當地社會文化文明程度密切嵌合的結果,因此具有傳承性和穩定性。基于這種特殊的形成機制,有學者這樣評價和定義:“造成了地域文化發展中表現較強的形態上的穩定性、歷史發展上的傳承性和文化外觀上的獨特性”。

誠然,地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就是其別具一格的獨特性,而當今的藝術設計要求的趨勢,如廣告設計就是展示其設計的獨特魅力。它的基礎和底蘊就是來自設計者自身特質與文化的發掘和體現。同時,更要把握住地域文化的精髓和本質,只有這樣才能在設計語言和表現形式上淋漓盡致、恰到好處地展現其特征。做到現代與地域傳統、個性與共性的完美結合。用現代技術的綠葉襯托出地域特性的紅花。

下面以長江附近流域地區和黃河附近流域地區為例,說明地域性廣告設計風格的特點:

2.1 中國長江流域廣告設計特點

以中國長江流域地區為例,長江屬于中國南方,常年氣候溫暖濕潤,四季青山綠水,科技工業都很發達,文化底蘊豐厚,文人墨客不勝枚舉,接人待物溫文爾雅,做事認真細致……這種南方優雅恬靜的氣質使得設計者必須精致并且注重細節的完美,在色彩運用方面應以清新素雅的色彩為主基調。傳統的南方藝術色彩運用中通常用以柔和的淡灰色系、冷色系,對比度反差較小的色彩為主。在色調運用上喜歡協調統一、含蓄柔和,反差不大的視覺效果。色彩往往以一二種為主。設計風格素雅柔美,體現文人墨客的審美風格。并以地域性青山綠水、植被花草作為點綴。以杭州市的平面設計海報用色為例,它們常常表現為純度低、中明度、低對比、冷色調的用色趨勢風格。而設計的背景色通常以冷色作為主色調,如淡藍色、淡綠色、黑色、淡紫色等等。圖像色彩與主色調盡量協調統一,色差對比溫和。動物又以小鳥、魚、蝦等小型動物為主,對于每一處細小的地方都追求精美細膩,注重細節,充分展現出該地域的歷史傳統觀念和文化特征。

2.2 中國黃河流域地區廣告設計特點

相對于長江,我國北方尤其是黃河流域傳承了幾千年古代文明半坡文化,它們世世代代以其農業自然經濟為基礎的生活,那里四季分明、早晚溫差大、冬季寒冷、氣候干燥,民風淳樸憨厚,性格直爽、熱情、粗獷。與江南有著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從而形成了該地域獨特的風俗與人文特征。由于地處高原,溫差大,冬季寒冷,這種氣候環境決定了該地域廣告設計風格在色彩方面多表現為高純度的原色,高對比度,色彩效果明快、歡樂、溫暖和高彩度。偏好熱烈的暖色系、飽和度高的原色等的色彩,反映并符合這一地區的豪爽奔放的地域性格、地理特點和文化審美特征。設計版面常常呈現出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意境,圖形的創意上一般以高大茂盛的植物為元素進行提煉。其整體風格大氣、渾厚、恢宏。表現手法上以圖形寫實及大面積的色彩填充和色彩對比,給人以樸實、厚重、熱烈的感覺。

在色彩選擇上常常強調和突出高對比的色彩,對于原色的運用較南方稍高,色彩追求強烈的視覺效應。這些色彩的選擇是地域文化通過色彩這個平面設計的媒介將地方特色表達的一種方式。其中,高純度的紅色、綠色、黃色、黑色、是海報的主要色彩。圖像色彩本身對比熱烈、明快、鮮艷,與背景色對比視覺效果強烈。西安的平面設計海報圖形創意畫面簡潔,給人以出線條處理的感覺,充分體現粗獷的地域特征。

3 廣告設計的表現手法

3.1 圖案立意

對于圖案立意的原則是整體風格遵循地域本土文化的特點為主,同時運用現代設計技術并兼顧時代審美取向為輔,三者合一,形成多維一體的地域性、原創性和時代性完美潞系納杓樸镅員澩鋟絞健>嚀宥言,有代表性地域文化內涵的圖案、圖形、圖像元素是區域文化的基礎組成部分,具有特質性。其特異性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以及符合大眾審美取向的構思相結合,形成獨樹一幟的、具有地域特征的、符合現代人們審美觀點的、理想的廣告設計風格。

3.2 色彩選擇

色彩是最能形象反映特定地域群體的民風面貌,是最為直觀的地域審美文化載體。因此,從色彩設計的角度而言,基本色調的定位一定能夠從中詮釋出該地域傳統風俗和文化的一種融合體語言,從而使設計符合這一地域群體的消費審美觀念。

3.3 表現形式

第4篇:地域文化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舞蹈審美;地域文化;融合;東方;西方

世界上地域的文化是各種各樣的,不同民族的心理、審美情趣和風俗文化是不同的,可以說每一個民族都會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創設反映他們民族生活和情感的文化,這對藝術審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其中舞蹈是民族創造時間最早、歷史最悠長、影響范圍最大的藝術形式,同時也是一門能夠直接表達思想情感的藝術,具有強烈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而每一種舞蹈對于美有著不同的審美要求和情趣,這與地域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下面就從具有代表性的東方文化及西方文化與地域文化之間的融合進行探究。

一、東方地域文化與舞蹈審美的融合――以中國為例

要知道一個民族的文化特征的形成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沉淀和發展的,在形成的過程中文化帶有地域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從而對民族的精神和心理產生影響,在很大程度上給予了民族藝術的表現方式,成為了民族風格的重要標志。“東方舞”具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是指整個東方國家的舞蹈,甚至包括了拉丁美洲一些國家的舞蹈;而狹義則是中東地區的舞蹈。由于中國位于地域的中心位置,而且舞蹈具有典范性,下面就以中國為例來分析舞蹈審美與地域文化的融合。

中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東邊面臨太平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地緣遼闊,海岸線屈曲盤旋。中國處于半開放性的地理環境中,氣候相對溫和,各種資源和生物種類繁多,具備良好的自然生存環境,可以說中國地域的多樣性和獨特性,是其他東方國家不能比擬的。然而在這種半開放性的地域環境中,使得中國民族意識趨于安逸閑適、自尊,同時又有偏執保守的方向發展,從而構造了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而在這個過程中,各種社會制度和價值觀都在影響著中國舞蹈審美取向,形成了“擰、傾、圓、曲”的舞蹈審美特點。實際上中國各種舞蹈藝術都是線的藝術,而線最大的特點就是“曲”,曲線是所有線中的至美,也是舞蹈審美的核心。“擰”則是舞蹈形態上的特性。“圓”則將就了“形圓”、“線圓”,舞蹈姿勢通過腰為軸形成平圓、立圓或者是八字圓等,一發而牽全動,動作姿勢瞬息萬變。

具體來講。中國地域風貌多樣復雜,各種各樣的地形地勢,使舞蹈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更加多樣;屈曲盤旋的海岸線,造就了中國舞蹈姿勢從“平圓”、“立圓”、“八字圓”方向發展,這些都體現了東方舞蹈以“曲”、“圓”為美的審美觀念。另外中國地域文化中崇尚“中和為美”的觀念,促使了舞蹈以“平衡”為美的審美傾向。例如中國文化中非常崇尚“龍”,“龍”相關的圖騰所顯示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崇尚的對象,如今的中國人仍然自稱是“龍的傳人”,而“龍”的形態是蜿蜒曲折的,從而在無形中早就了“擰、傾、圓、曲”的舞蹈審美特點,體現了內傾含蓄的地域文化。

中華民族有56個民族組成,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歷史,每個民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民族舞蹈更是豐富多樣,使其早就了不同的審美情趣。可以說地域文化決定了舞蹈審美的情趣和特點,而舞蹈審美情趣又充分反映了地域文化,二者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關系。

二、西方地域文化與舞蹈審美的融合――以古希臘為例

古希臘是西方文化的發源地,其位于地中海,南臨愛情海,古希臘的文明實在古埃及和古巴比倫的歷史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伴隨著各種文明的碰撞和混合,使得西方文化具有開放性和松散性的特點,有利于思想的發展。加上古希臘地域是面向大海的,居住的種族繁多,主要是由海外的移民組成的,因此人們的思想是開放和積極額,自覺地產生對自然的思考和探索,不斷激勵西方人民奮發向上,追求著民主和自由,這些為西方藝術審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在古希臘這塊土地上,古代頻繁的戰爭使得人們對強健的人體產生了強烈的尊重,肌肉發達在西方是讓人羨慕不已的。正是因為這種對人體美的崇拜,使得他們在審美舞蹈時,更加趨于“開”、“繃”、“直”、“立”等美學方向發展。

具體來說,“開”是西方舞蹈最重要的特點,同時也是舞蹈的精髓,需要舞者在肩膀、胸部、跨、膝蓋、腳踝五個關節部位向外張開,首先是將身體的線條進行延伸,最大程度地擴大肢體動作的范圍,強化舞蹈藝術的表現力,這種張力使得整個舞蹈變得飽滿,體現了西方文化“開放”的特點,這是一切西方舞蹈動作的傾向性特點。“繃”則是需要舞者將身體的各個部位“繃緊”,豐潤挺直,使得整個舞蹈動作是美麗飽滿的,形成了形體美與肌肉美的審美情趣,更加體現了西方文化中對生命和活力的向往。“直”則是要求舞者在跳舞的過程中展現挺拔直立的審美感覺,這種保持挺直的審美原則,充分體現了西方文化中的“優勢心理”,充滿高貴與正直、無畏與驕傲。“立”與“直”相比區別在于要求舞者在靜態時展現的傲然挺立的感覺,給人一種穩重的氣勢,結合“開”、“繃”、“直”的審美特點,使得舞者在舞動的過程中體現了風度和舉止,洋溢著清雅和高潔,是西方藝術中的高貴典范。

西方舞蹈中的“開”、“繃”、“直”、“立”審美原則的形成是必然的,這是因為在長期的西方文化發展中,人們征服困難的競爭意識和勇敢精神在不斷強化和發展,形成了奮發向上的地域文化,從而造就了“向上”、“外傾”的審美情趣。

三、結束語

舞蹈審美的特點和原則是來源于地域文化根源,各種各樣的地理環境、民族文化,甚至是,造就了各地區的舞蹈文化,從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審美特點和風格。世界上各種舞蹈藝術的發展,都是由于它們能夠扎根于自身的地域文化,并且不斷傳承自己的舞蹈。對于我們所表演的舞蹈,其蘊含的民族文化需要我們不斷發掘,在這個過程中增強我們的理論,提高藝術素養,在舞蹈表演中抓住舞蹈的精髓,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從而使舞蹈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冷英嘉.族群文化與舞蹈審美的探索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2]何飛雁.彩調的審美文化研究[D].山東大學,2010.

第5篇:地域文化的特點范文

居住區景觀環境是城市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居住區綠地是城市綠地中占地最大、最貼近居民、最常為居民使用的,城市人大約有2/3的時間花費在居住區空間中,居住區景觀空間是居民對戶外景觀空間的第一認識和感受,因此,居住區的景觀設計愈來愈受政府、房地產發展商、居民的重視。當今世界,全球化的浪潮中,崇尚地域特色是居住區景觀設計的一大特點,在現代景觀設計的基礎上根據各地方區域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如氣候、地形、歷史等,通過景觀設計來表現歷史文化的延續性與地域特色。因為只有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景觀能最直接的給居民創造歸屬感、營造“家”的氛圍,尤其是對于孩子、老人來說,地域性的設計能賦予空間一定的特色,形成對“家”的直接感知,留下深刻的印象。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地域性還體現在處理人和社會關系、歷史文脈和場所精神、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在內綜合性考慮,營造適居性的、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可持續發展的理想人居環境。

2“地域性”的含義

所謂“地域性”,就是指一個地區自然景觀特征與歷史文脈的總和,包括它的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動植物資源以及歷史、文化資源和人們的各種活動、行為方式等等。居住區景觀的地域性包含著兩方面的特性:(1)強調住區所處的地域的自然環境(地理、氣候、資源等)的特殊性;(2)強調區域歷史文脈,即特定地區文化意識形態的特殊性。居住區景觀的地域性本身的特點就是時間、自然、地理、文化、歷史、風俗在景觀空間形態上的反映。反映居住區所在區域的自然特征、文化特色,以不同的景觀形式、空間組織美學與當地歷史背景的進行有機的整合。我國幅員遼闊,自然區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差異很大,居住區景觀設計應只在運用地域性的特點,營造出富有不同文化特色的景觀空間,同時利用區域內的地形地貌特點,塑造出富有創意和個性的景觀空間。居住區景觀的地域性。地域性景觀在特定地區,由于共同的自然地理、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表現出共同的風格特征;而不同的自然地理、社會化背景、價值取向的諸因素又使得景觀風格各異,形成具有鮮明地域風格的景觀形式。

3居住區景觀設計中地域性的設計手段

3.1尊重地域性的自然環境特征

自然環境首當其沖是影響居住區景觀設計的整體面貌,它是景觀設計創作的根源,主要從地形地貌、氣候條件、鄉土植物三個方面考慮來體現地域性。首先,地域性特色的景觀應當尊重原場地的地形地貌特點,創造居住區微地形的起伏變化,塑造出富有創意和個性的景觀空間,與其周圍環境和諧共生。其次,氣候的差異是形成各地地域差別的重要原因,它影響到地域的水文條件、生物條件以及地形地貌,也造成人們生活方式的差異,從而極大的影響到園林地域風格的形成。最后,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采用本土植物的居住區景觀更為貼近自然,有助于保持上午的多樣性,減少維護成本,最能反映其景觀的地方特色。

3.2尊重地域性的歷史文脈和傳統文化特征

居住區景觀設計應該強調景觀空間的文化性。崇尚歷史、崇尚文化是當今居住景觀設計的一大趨勢,居住建筑和環境景觀不能機械的被割裂,我們通過建筑和景觀藝術來表現歷史文化的延續性。我們提倡居住區景觀設計向地域文化的回歸,尊重區域的歷史文脈和傳統文化,尊重地區傳統賦予景觀的特殊性和豐富性。景觀設計和文化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地域性文化的特質銘刻在與景觀空間之中,形成景觀區域風格,成為一個區域的標志。一個優秀的居住區景觀空間設計應該是在一個連續的傳統中積淀了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生活記憶,文化積淀,成為區域社會的心理寄托和情感歸宿。在設計時,合理運用文化墻、雕塑、小品等表現形式突出地域性文化主題,充分挖掘區域歷史文化內涵,營造地域性文化氣息,使之更具內在的韻味,讓居民在居住區內休憩活動的同時感受、欣賞和體驗地域性文化藝術作品,感受地域性文化的認知感和歸屬感。

3.3合理利用地域性景觀材料

地域性材料造價低廉、就地取材,有著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等優點。縱觀景觀藝術的歷史,大部分作品都是遵循其特定時代的文化脈絡而創造出的特定的藝術形式,體現了那個時代的技術水平和材料應用。創造地域特色的景觀設計師在使用地方材料過程中注重挖掘材料的特甚至爭取重新利用舊的建筑材料與構件。經常被采用的地方材料包括磚、石、土、木、礦產等。

第6篇:地域文化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景觀園林設計;地域文化;文化景觀

1地域文化的提出以及概念

文化景觀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薩澳教授在1925年提出的,他認為“文化景觀風貌的文化群體是對自然環境的作用。文化是動機,自然環境是媒介,文化景觀是結果。”人類居住的地方,不只是生活的地方,更加是創造的對象,這是文化景觀論一直強調的觀點。地域文化是屬于不同地方,有著悠久歷史傳承下來的獨特文化。它和當地的地形地貌特點和人文特點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密不可分。在中國,地域文化一般是指在特定區域內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特定區域的生態、民俗、傳統、習慣等的文明表現。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因而被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文化獨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在形成過程中的地理背景,在范圍上可大可小。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在一定階段內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每一個地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要巧妙運用不同地域文化的特點,造出有獨特魅力的園林景觀設計是現代中國園林設計的重要出路。尤其是能和當地的文化結合,就可以更好突出園林的美,不同地域,文化差異相差較大,但是如果能相互結合,又能融入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造就出不同的園林風格,才能夠更符合現代園林的發展趨勢,推動特色園林文化的建設。

2從文化角度理解設計項目

景觀伴隨著人類社會一起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帶著時代烙印和地域特色。在今天,設計師更要把握景觀的人文氛圍和文化內涵,讓人們在所處環境中不僅得到功能上的滿足感,更要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因此設計師們要更多的從文化的角度來理解所設計的項目。以證大西鎮朱家角景觀設計項目為例。對地域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重要性,做相關的說明。項目名稱:證大西鎮E1地塊景觀概念設計。地理位置:上海青浦區的中南部,緊靠淀山湖風景區,朱家角古鎮對面。項目背景:大約成陸于70000多年前,發掘了新石器時期的“崧澤文化”明代中葉因盛產棉布名聞四鄉。鎮區36座古橋,古樸典雅,9條長街臨水而建,民居宅地依水而建,素有“上海威尼斯”及“滬郊好萊塢”打造目標:朱家角歷史文化商業街。綜合特色商業,搭配部分文化消費,旅游消費及休閑消費,打造朱家角特色歷史文化風尚商業街。“小橋流水人家”,水在江南小鎮不可或缺,水塑造了景觀的氣韻,給空間以靈動。一條詩意的河流帶給人們多少追思回憶。孩童時的玩伴,白墻灰瓦間的窄巷,涓涓細流匯作的水網。這些許久以來縈繞于心的美好記憶,在一片燈火闌珊的河灣中與我們邂逅。一絲絲,一縷縷,片片滟滟,仿佛走進了夢里水鄉,打造一個“古韻朱家角,水語俏江南”的江南新中式小鎮。“江南絲綢之路”把整個江南的城市都串連在了一起,是一條稻米之路、陶瓷之路、茶葉之路,絲綢柔美感加編織的紋理通過設計演化為現代化鋪裝和流暢的線條.昆曲在元末明初江蘇昆山一帶形成,故而得名昆曲.它有著將近六百多年漫長的發展歷史,劇目豐富,名作林立,文詞優美;表演細膩傳神;唱腔婉轉動聽,淡雅飄逸,在中國戲曲史和藝術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化史上,都有著傲人的至高地位。該項目中,在廣場上結合昆曲文化用景觀的表現手法植入其中,一個景觀框景墻應運而生.

3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景觀

地域文化要注重對鄉土文化的保護性,因為文化是從土地上建立起來的,而土地大幅度的改造,會對地域文化產生嚴重的破壞性,令原本在土地上的文化受到沖擊,改變了和地域文化相輔相成的整體性,導致地域文化只剩下空殼,變成空洞沒有靈魂的園林。地域文化的載體是人,當地生活的人們有著繼承當地地域文化的傳統,因此在園林景觀上要強調人的重要性。通過和當地人文的有機結合,令整個園林富有生命力,不會只是美麗的景觀而缺乏園林的靈魂。注重當地的人文狀況、風俗習慣,和園林建筑互相結合,創造出獨特的富有當地地域文化內涵的園林,是走出千園一面的重要一步。

4結束語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加入地域文化可以令原本的園林設計更添活力,更能接地氣,可以更能帶出園林自身的靈巧。在和地域文化相結合的時候,要注意做到切勿胡亂按照不同地域文化設計,要根據當地的文化,以及周邊文化為主,和深遠的文化相融合時,要注意改良,不能生搬硬套,造成反效果。

作者:于焱 單位:山東港通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王合文.淺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地域特征[J].中國住宅設施,2009,(4):24-25.

[2]郭永久.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2,(11):6673-6675.

第7篇:地域文化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餐飲空間設計;地域差異;探析

室內設計作為建筑設計的延伸和升華,應該與建筑的風格、地域文化內涵,以及周邊環境、氣候地理特點、自然景觀、人文思想緊密相連,作為一個整體出現。而現在許多室內設計,特別是餐飲空間常常盲目迎合商業利益或追隨某種潮流風格,進行著一種“貼標簽”的設計方式,將元素符號平鋪直敘,盲目套用,甚至有時進行斷章取義的拼湊,而脫離了所在地區的地域特色,最終餐飲空間設計主體失去了所代表的該地區的地域特色。研究地域差異化在餐飲空間設計中的表達這個主題的意義在于使各區域的特點得以發揮,使其差異性更突出,突出地區特色,在融合中尋求差異。

一、地域設計界定

所謂設計的地域性,是指設計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風格以及本區域歷史所遺留的種種文化痕跡。地域性在某種程度上比民族性更具狹隘性或專屬性,并具有極強的可識別性。另一方面,同一地區不同時代所形成的文化和民俗及文物也有所不同,這是由于時間段所造成的。

二、形成飲食地域差異性的原因分析

飲食的地域性風格的形成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地理環境、以及各地區人民心理因素的影響而長期演變發展起來的。

1.經濟條件局限。

這是形成飲食文化地域差異性的最根本原因。在遠古時代, 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低下, 運輸和通訊手段都十分匾乏和落后, 人們的生產活動往往局限于一個較小的范圍內, 食料的來源多為就地取材。地區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 文化的封閉性也造成生活習慣的承襲性而久之成為習俗。這種習俗在人一生下來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 并滲透到他的生活習慣、道德、思想、觀念, 乃至心理結構、思維方式等中去。

2.地理環境差異。

我國疆域范圍內包括了各種各樣的地形, 高原、盆地、丘陵、湖泊、海域、江河、山區等等, 不同地形的氣候條件和自然資源影響著人們飲食風格的形成,由于飲食習慣對自然環境有著很強的選擇性和適應性, 各地食物資源的產出決定了當地飲食的主流。人們局限于本地的資源和傳統的生產方式來獲得食料。另一方面, 由于氣候條件的影響, 人們的口味也各不相同。

3.和民族習慣。

古代的人們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 無法解釋自然界的一些現象, 因而相信在現實世界之外, 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秘境界和鬼神主宰著自然和人類, 從而對它敬畏與崇拜, 包括對大自然的崇拜、動物崇拜、植物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崇拜習性也影響到當地居民對食料的選擇和食用方法。從原始的和某些儀式演變出不少食俗。

4.地域文化的選擇應與不同地域飲食文化特點相結合。

另外形成地域飲食差異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心理上障礙―對異域文化的排斥。固定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使得人們在外出或其它飲食風格的食品進入時不自覺地加以抵制。中國漫長的農業社會形成了中國人重歷史、重家族、重傳統的習慣, 對祖先留下來的東西世代傳承, 久之形成了一個地區的風俗。每個地區的居民對自己的飲食習俗具有的特點、形式, 不但懷有深厚的感情, 而且極為敏感。

三、地域差異在餐飲空間中的設計定位

1.地域差異下的餐飲空間的選擇應與目標消費群的審美需求相適應

餐飲環境中的設計定位所涉及的方面比較廣泛,首先作為一種商業性設計是以與業主的溝通和消費者的需求預見為前提的,是設計與行銷的相互結合。消費者的需求主要體現在滿足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兩個方面。

2.地域差異下的餐飲空間的選擇應與不同地域飲食特點相結合

飲食文化的地域性不是以行政區域來劃分的,而是從歷史形成的飲食特點來區分的。各區域的飲食都是以一定的歷史文化為依托的,并伴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而長期發展起來。因此,在以各地方菜系為主的特色餐飲空間設計中,尤其要從地域傳統與歷史文脈中尋求鮮明而獨特的切入點,除了以色彩、材質、陳設等富有民族性的裝飾手段來突顯各地域的飲食特點,也可以依據歷史上菜系間的相關傳說等人文素材加以強化,并運用現代設計語言和技術手段加以創造性地詮釋,從而有效地傳達出不同地域飲食文化的魅力。

四、地域差異下的餐飲空間表現方法

地域差異文化在室內設計中的體現主要集中在功能與空間,設計概念的確立和表達,材質、色彩和陳設融在這兩個

方面中。根據不同的空間要求,符號在室內設計中的表達與應用方式不盡相同,在一些作品中符號的作用明顯,而在另一些作品中卻似乎很難發現符號元素的存在,但這并不味著該室內環境與符號無關,而是符號以一種更為隱寓方式存于其中,事實上,符號無處不在。在室內設計中,符號的應用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

第一,符號的直接性表達。這是許多強調個性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以及傳統特色的室內空間設計最常用的手法。例如,一些民族地域特色的室內空間,常常可以直接用該地區傳統的符號元素來進行裝飾,如地貌特征、自然景觀、歷史古跡、標志性建筑等等直接進行空間的布局裝飾,甚至包括該地區的民俗如家具、飲食器具、交通工具、傳統樂器以及器具等等。

第二,符號的象征性表達。這種方式,符號可以理解為具有某種既定含義的圖形或實物,在室內空間往往起點綴和象征作用。

第三,符號的隱寓性表達。并非所有設計中符號都是明顯的,相反,大多數設計是以含蓄的方式傳達信息,符號本身則隱寓其中。

五、結語

地域文化與創新、吸收與融合并不矛盾,傳統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吐故納新向前發展的過程。深入研究不同地域文化在室內設計創作中所展現的不同特色,就是要從本土的文化資源中找到新的繼承與新的創造的價值表述,在深刻理解地域文化精神實質的意義上,進一步拓展出與國際交流接軌從而實現多元化發展的空間。

參考文獻:

第8篇:地域文化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室內設計;地域文化;設計現狀;室內設計

隨著我國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同時由于交通業的不斷發展,人們的交流和溝通更加密切,不同國家、地區的人相互之間的聯系越來越頻繁,全世界的經濟發展實現了全球化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本土地域文化受到了較大的嚴重沖擊,從中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需要將本民族的室內設計與地域文化有機融合,使其同時具有時代精神和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因此在室內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引入地域文化,以回歸和繼承傳統文化。

1 地域文化在室內設計應用中的現狀

(1)盲目追求形式。在設計中,很多設計師對于流行元素和時尚元素過分的追崇,只注重設計的外在表現,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文化內涵,使得設計缺乏核心和靈魂。正確的設計方法應該將設計結構與設計理念統一結合,并且充分考慮當地的文化特色和地理位置,了解當地地域文化的精神,運用合理的設計手法,使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的文化底蘊有機統一,實現設計的科學性和完整性。

(2)受到國外文化影響,缺乏特色的設計風格。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國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使得地域文化對于室內設計的影響越來越小,而國外文化的思想和理念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出現了設計風格嚴重雷同的局面,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設計者嚴重的崇外思想,認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國外的思想和文化要優于本國的,嚴重的忽略了多種文化應互相取長補短,相互融合才能達到設計的創新性,盲目的照搬照抄嚴重影響了室內設計中地域文化的運用,對我國的室內設計行業形成了消極的影響。

2 地域文化在室內設計中的特點

(1)表現形式的特征,即室內設計的造型特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室內設計造型差異很大。地中海建筑室內常為拱門與回廊的結構,家具不修邊幅的線條、凹凸不平的墻體、馬賽克鑲嵌拼貼的裝飾等特征。東南亞地區室內常采用木構或木石結構,結合其大而低矮的屋檐,充分營造一種原生態的自然、恬靜、清新的空間環境。對于我國的室內設計來說,總體上北方顯得粗獷豪氣,南方相對細膩秀氣。

(2)裝飾材料的特征。裝飾材料是室內設計不可少的材料,市場上的裝飾材料種類很多,選用的材料不同,效果就不同。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材料產地不同,民族文化差異等,在選料上各地區表現出明顯的地域化特征。例如,石頭常作為室內設計的天然材料,由于地域差異、風俗習慣等,有些地區往往使用整塊石頭,體現出粗獷的特質,而有些地方則對石頭精雕細琢,小巧玲瓏。再如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傣族居民的竹樓別具風格,因為他們生活的地區氣候適宜,地勢平坦,盛產竹子,所以在室內裝修中常使用竹子。

(3)色彩設計的特征。色彩是室內設計的靈魂,進入一個室內空間,最先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色彩。它對室內的舒適感、溫馨感等具有很大的影響。不同地域的人們對色彩的喜好不同,如廣州人喜歡灰黃色,哈爾濱人喜歡米黃色,的室內設計就以白色、明黃色、褐色為主。陜西窯洞建筑與室內設計中采用土黃色為主,這些色彩的運用都與各地域居民的生活習慣和民族風俗習慣有關,具有鮮明的地域性。

3 地域文化在室內設計中的有效策略

3.1 地域文化在室內設計中的總體策略

(1)充分繼承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上千年形成的獨特的文化形式,是中華兒女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優良文化,其中,地域文化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是特定地理環境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的文化形式,它直接影響著當地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與人們的日常活動息息相關。所以,必須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對于合理優秀的傳統設計理念進行充分繼承和發揚,在室內設計中,將其中好的因素充分與設計理念相結合,發揮設計者的創新意識,實現新時期室內設計的創新性和繼承性。

(2)融合地域環境。結合現代社會的室內設計理念,充分考慮當地的地理環境、人

文特色,并且結合建筑物的實際情況,將這些因素與設計理念相融

合,實現完整合理的地域性設計。

(3)融合地方風俗,遵循人性化設計。人是建筑物居住的主體,必須要充分尊重用戶對居住區域的個性化要求,滿足用戶的精神和物質需求,以當地的風俗習慣為基礎,設計出最適合的設計主題,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實現設計的精品化。

(4)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新時期的室內設計,應該尊重時展特點,將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融入到設計中,滿足設計的生態化和綠色環保。由于能源的日益枯竭,資源浪費嚴重,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是全球關注的話題,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所以,室內設計必須順應時展的潮流,設計師應緊跟時代步伐,在實際生活中尋找設計靈感,通過科學的設計理念和設計主題,將地域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在室內設計中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實現新時期室內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3.2 地域文化在室內設計中的創新

地域文化的設計手法通常是用材料與色彩來表現的,因此,凡是具備地方文化特色的圖案、紋樣等傳統設計品均可作為室內設計的參考。然而傳統材料以及傳統的單一色彩的設計手法都有一定的缺陷與不足,在新時期的設計體系下,往往不能達到設計趨勢的要求,若是簡單地為了追求創新,而過分迎合新時期的設計理念,雖然在設計中添加新元素,但是設計師的思路仍是按部就班,使得設計毫無新意,這也是不可行的。這樣就要求設計人員因地制宜選取室內裝飾材料,在裝飾過程中合理融入地方特色,并使材料生態化(即材料無污染)。

色彩的合理運用是展現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古代,色彩是地位的象征,具有重要的階級性。設計師在色彩運用方面,應該充分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對色彩進行大膽嘗試和搭配,通過各種色彩搭配手法,營造出具有設計感的居住空間,將地域文化充分的與設計理念相融合,實現室內實際的創新性和實踐性。同時,要加強室內設計國外文化相結合,在滿足傳承地域文化的基礎上,充分了解用戶的個人審美觀和價值觀,借鑒國外的流行元素和設計理念,更好的滿足用戶的精神文化追求,實現室內設計的國際化和創新性。

4 結論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文化業也正朝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而民族文化受到嚴重的影響,所在在室內設計中如何在國際化的影響之下,體現本土文化特點成為了室內設計人員首要重視的問題。總之,在室內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和歷史文化等因素,以及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充分尊重時展特點和個人審美觀、價值觀,形成科學創新的設計理念,實現室內設計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周晨,王俊.試論地域文化與室內設計的融合[J].中國科技投資,2014(A13):69.

第9篇:地域文化的特點范文

外來強勢文化給本土室內設計帶來了嚴峻挑戰,我國固有的地域文化特征能否完好保存并持續發展,是擺在所有設計人員面前,需要大家深思的一道難題。一方面當然應當努力汲取外來文化菁華為我所用,而另外一方面也要把握住傳統地域文化精髓并善加利用。對于中國室內設計專業人士來說,現在正處在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外來相融合的關鍵時期。

裝飾材料方面

室內設計需要將技術與藝術結合在一起進行演繹,目前仍以室內裝修為主體,滿足于材料的空間堆砌,忽略了文化同室內設計的有機聯系,這是需要加以改變的客觀現象。在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室內設計問題,能夠拓寬設計表現內容,防止設計全球化過程中的文化趨同,留下富有地域文化韻味的設計模式。

設計時的環境整體形象首先同設計材料產生關系,材質肌理是滿足設計思想表達的物質載體,其本身所飽含的光澤、紋理、色彩、質感等項特征,為設計人員帶來了豐富的藝術表現語匯。利用富于地域文化特點的材料形成室內環境,是使室內空間展現出地域效果的首選因素,更是設計的關鍵切入點。了解清楚地域材料的品質,如材料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美學價值等,能讓空間環境表達出姿態迥異的特色。設計人員需要以材料的本質為基礎,再根據具體的設計環境,創造形成特點鮮明的空間環境。

由于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存在差異,材料顯現出不同的個性特點。雖然材料主要為滿足功能實用,但是卻同時肩負著傳達空間品格與文化精神的使命。我們用材料來表達地域性文化,需要注意避免設計時的風格趨同性。物流業的高速發達,讓各地特色材料可以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市場內廣泛流通,這就很容易讓材料的生產與使用漸趨一致,使得地域性特點大受影響。很多城市的材料均非本土生產,因此正確認識材料特性、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美學價值等是十分有必要的。不同的切入點、不同的表達方法可以塑造更加靈活多變的空間風格,但是現代室內空間設計過程中,卻存在盲目應用高檔材料的奢靡之風,用材料的高檔代替材料的高雅,以此掩飾設計能力的缺欠,這種做法的結果反而讓空間顯得過于浮華,即浪費了資源,也無法展現地域化、本土化特征。

設計元素方面

室內設計的元素象征功能,可以使人在視覺上產生各種聯想,進而做到借景移情,形成情感共鳴,富于地域內涵的室內空間因此變得更加有意義。設計元素符號是傳遞信息的媒介,是認識并表現事物特征的簡化方法。室內設計符號包括圖形及實物內容,也包括結構、文飾、色彩、尺度等內容。各種符號共同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審美文化積淀,可以反映出各個地區的文化風格,為人們提供豐富的設計元素。我國傳統建筑一直力圖展現中國文化特有含蓄美、中庸美。把傳統設計文化符號里面的雕粱畫棟、斗拱雀替、木雕屏風、窗花月洞等引入到現代室內設計里面,一方面可以滿足設計功能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傳承地域文化,具有極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但并不是全部的設計符號都能顯而易見,符號可能會以更為含蓄的手段表達出來,換句話說,符號藏身于幕后,形象表達于臺前,即地域文化符號可以是一種表達方式,也可以是一種文化觀點,這種文化觀點需要用有形的載體加以表現,我們需要在理解精髓的基礎上舍其形、留其意、傳其神。

1. 捕捉文化元素

首先要對地域文化元素進行歸納整理、從而提煉出需要用到的元素,這是室內設計必須要有的過程,設計人員只有認清這個過程,利用這個過程,才能從形式到色彩、從材料到寓意,多角度地取舍元素符號,才能將地域文化更好地應用于室內設計。在清楚地了解了地域文化符號之后,接下來便要對所收集的資料做進一步驟整理分析,形成能夠應用的素材。有些地域文化素材可能還具有一定抽象性,難以直接取來利用,此時要把抽象的素材轉變成為具體的形象。

2. 轉變文化元素

室內設計地域文化元素利用最主要的步驟就是把元素同設計內容結合起來,讓設計既有地域性特點,也有時代性特點,比如斗拱屬于陜西省的古典建筑構件,更主要的作用是形式美感,而非實用功能,用它來分割天花同墻面,是非常合適的。若想把歷史文脈同室內設計良好結合,就必須處理好地域文化繼承與革新問題,這正是室內設計工作所應關注的重點。

3. 利用文化元素

設計人員捕捉到文化元素,把文化元素形成設計符號以后,接下來就是讓設計符號更好地體現文化元素內容。體現方法是復雜的、多樣的,比如可以把元素符號應用到墻面浮雕上,也可以應用到地面鋪裝上,或者是應用到室內陳設上。通過符號所帶來的表層特征、深層涵義,讓其在各個層面得以產生、發展、延續、生存,通過有形的物質,將設計思維展現出來,將設計手法、設計元素、地域文化結合起來,這才是最好的室內設計過程。

總 結

室內設計所存在的地域性文化特征,是時代使然,也是需要從宏觀角度加以探討的問題。室內設計需要地域文化,只有文化才能真正提高室內設計的內涵與品味,設計、文化、時代性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設計師可以更好地握設計文化中的精髓,更加注重室內設計的宏觀性,就一定可以創造出優秀的室內設計作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69xx| 日韩精品a | 亚洲第一网色综合久久 | 国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 | 男女视频免费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 三级韩国一区久久二区综合 |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精品1在线区 | 特黄特级a级黄毛片免费观看多人 |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考虑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美女做爰免费视频网址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小说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中国 | 色老头久久网 | 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 |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 久在草视频 | 天堂精品高清1区2区3区 | 欧美一级一级片 | 成人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国内国外精品一区二区 | 男人的天堂欧美精品色偷偷 | 神马午夜不卡 | 亚洲综合自拍 | 透逼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免费观看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 琪琪午夜伦埋大全影院 | www.日本在线观看 |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 | 激情综| 亚洲一区二区三 |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 aaa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