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宣傳口腔健康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口腔健康知識來源
口腔健康知識來源:電視/廣播(27.9%),報刊/雜志/科普讀物(15.0%),家人/朋友(19.4%),醫院宣傳欄(21.3%),口腔醫護人員(6.1%),社會健康教育活動(2.6%),學校(5.7%),其他途徑(2.0%)。
末次就醫原因
見表3。
口腔健康問題對學生的影響
絕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口腔衛生及牙齒狀況滿意,認為口腔健康問題對生活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飲食(47.1%),發音(23.5%),外貌(29.1%),自尊心(27.7%),社會交往(32.2%)。
【關鍵詞】 老年牙病
摘要:目的:調查分析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識、態度和行為,為老年人群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方法:采用現場調查方法對350名老年牙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識知曉率較低,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對口腔健康知識的了解及口腔保健態度和行為有顯著差別(P<0.05)。結論:襄樊市需進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務體系,加大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知識教育力度,并針對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采用相應的方式施教。
關鍵詞:口腔健康;知識態度行為;老年牙病患者
我國已經進入老年社會,到口腔科就診的老年患者越來越多,了解他們的口腔健康信念、行為及對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既能為社區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又能使臨床醫生采取有針對性的牙病防治措施。筆者于2004年8月~2005年2月對來我科就診的350名老年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取2004年8月~2005年2月來襄樊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就診的老年患者共350名為調查對象。
12 調查方法和調查內容
本次口腔健康問卷調查基本采用"第二次全國口腔健康問卷調查"內容,單選題和多選題相結合,被調查者在理解的基礎上自行答卷,文盲者則由調查者以詢問的方式代填。調查內容包括4個方面:基本狀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口腔保健知識(包括最好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煙酒有害口腔健康嗎、正確的刷牙方法是什么、潔牙的目的及次數等)、口腔保健態度(包括是否希望每年作口腔普查、是否有定期潔牙愿望、是否認為牙病重要并能及時就醫等)、口腔保健行為(包括是否刷牙兩次/日、是否2~3月更換牙刷、是否采用豎刷法、是否飯后刷牙等)。
13 統計處理
用Excel 2000進行資料輸入,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本次接受調查的共有350名,其中男性180人(占51.4%),女性170人(占48.6%)。65~69歲為201人(占57.4%);70~74歲為82人(占23.4%);75~79歲為56人(占16.0%);80歲以上為11人(占3.2%)。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為105人(占30.0%),初中108人(占30.9%),高中75人(占21.4%),大專以上62人(占17.7%)。職業分布:離退休人員245人(占70.0%),干部教師、公司職員、服務人員、工人和個體經營者共98人(占28.0%),其他7人(占2.0%)。
22 口腔保健知識
調查對象中,"最好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的知曉率為50.9%,"煙酒有害口腔健康嗎"的正確回答率為61.4%,"正確的刷牙方法是什么" 知曉率為20.6%,"潔牙的目的及次數"答對率為48.3%。知曉率與受教育程度有密切關系,隨著文化程度增高,4項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均隨之提高(P<0.05),見表1。表1 文化程度與口腔健康知識知曉情況(略)
23 口腔保健態度
調查對象中,希望每年作口腔普查者為64.9%,有定期潔牙愿望者為45.4%,認為牙病重要并能及時就醫者為86.0%。分析不同文化層次人群的口腔保健態度可見,隨著文化程度增高,口腔保健態度增強,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口腔保健態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2。表2文化程度與口腔保健態度(略)
23 口腔保健行為
調查的對象中,每日兩次刷牙率(41.1%)相對較高,豎刷率(22.6%)、飯后刷牙率(28.3%)、2~3月更換牙刷率(21.4%)均較低。隨著文化程度增高,這4項健康行為的比率也增高(P<0.05),見表3。表3 文化程度與口腔健康行為文化程度(略)
3 討論
本次調查顯示,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對口腔健康有關知識的綜合知曉率較低,很多人知道刷牙是最好的口腔保健方法,也認識到煙酒對口腔健康有危害,但不清楚正確的刷牙方法,不了解牙結石及其正確處理方法。多數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對口腔保健有積極態度,認為牙病需要治療,但卻忽視口腔健康的維護,每年愿意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檢查者只占45.4%,這些結果與相關調查是一致的[1]。刷牙是最基本的口腔保健行為,正確刷牙可有效去除菌斑,借助牙刷按摩作用,增進牙齦組織血液循環和上皮組織角化,增強牙周組織的防御能力,是保持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橫刷會導致牙體缺損、牙齦萎縮、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等[3,4]。由于不知道正確的刷牙方法,只有22.6%的人采用豎刷、28.3%的人是飯后刷牙、21.4%的人2~3月更換一次牙刷。
牙病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常見疾病,把口腔保健落實到社區,提高老年人對口腔健康知識的認知,建立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為,對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十分重要。本調查雖然以就醫的老年牙病患者為調查對象,但是其結果對于估計襄樊市老年人口的口腔健康知識、態度和行為是可靠的,本調查的結果應高于整體實際結果。據此,可以說襄樊市老年人口腔保健仍處于啟蒙狀態,多數人未建立健康行為,說明口腔保健需求量大,迫切要求我們進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務體系,深入社區設立口腔健康教育點,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密切結合牙病防治,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調查中發現個體文化程度是影響口腔知識知曉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文化程度低者接受的知識較少,其口腔保健知識也少,口腔保健行為也差,此與有關調查結果一致[3]。但是,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意識卻很高,說明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自身的健康也重視起來。鑒于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對新知識的接受較慢,教育內容和方式要貼近這一人群,并且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內容力求通俗,并輔以形象化教育,使他們喜聞樂見,逐漸充實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識,增強參與意識,從而建立正確的口腔健康行為。
參考文獻
1 鄧耀羚,嚴玉潔,等. 上海市閔行區1650名城鎮居民口腔健康知識與行為調查分析. 口腔醫學,2003,23(2):107~108.
2 鄭麟蕃,張震康實用口腔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94.
范文一:
為了普及口腔衛生保健知識 , 進一步強化公眾關注兒童口腔健康,減少齲病等口腔常見病的發生,我縣疾控中心結合 2013年“全國愛牙日”提出的主題是“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副主題為“關愛老人,修復失牙”。這一活動主題,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宣傳活動。現將這次宣傳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充分利用媒體進行口腔保健知識的宣傳,通過《健康伴我行 》 , 進行大力宣傳,進一步提高市民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
二、于 9 月XX日全國愛牙日的這一天,疾控中心、縣級醫療單位、鐵建牙科醫院、耀邦牙科醫院在人民廣場進行宣傳。現場發放宣傳材料 1000 份,牙刷 100 支。咨詢人數達 50 人之多。懸掛橫幅 7 條,陳列展板 12 塊。
通過健康教育宣傳,有效提高了市民對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指導家長及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和形為方式,讓家長們認識了口腔保健的新知識和新觀念。
范文二:
9月20日是國際愛牙日,我校結合《高露潔》的《全國口腔教育活動》在校,特別是一年級開展了愛牙宣傳活動,活動情況如下:
9月XX日早晨,我們將促進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質量的標語掛在最醒目的地方,利用晨會時間對全校師生進行了健康牙齒的教育宣傳動員,如何開展口腔教育、口腔疾病造成的后果、如何保護好牙齒進行了宣傳,衛生室及時張貼了國際愛牙日的宣傳壁報。
我們還利用生命教育課的時間,進行愛牙健康教育。分別以認識牙病為開始,使學生認識牙病的種類——(蛀牙、黑牙、牙齦炎、牙周炎、牙齒排列不整齊)等,簡單介紹癥狀。
然后通過小調查,調查本班牙病的情況,使同學們重視起來,并從中悟出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在然后,是由生命教育老師利用牙模和牙刷做了正確刷牙方法的示范,讓一年級學生實踐并實施到生活中去,同時給學生提出三條預防牙病的建議(早晚刷牙,飯后漱口,要正確刷牙)。教給學生正確的刷牙方法,一年級學生學得認真、學得快樂,在此同時,為了讓學生記住口腔衛生,還教了學生兒歌。
最后我們結合聰聰王子牙防歷險記的播放進行教育,課堂教學效果良好,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很高。
教育階段完成以后,讓學生動手做壁報或手抄報等,以提高認識和重視,并用到生活中去。
通過以上的活動,我觀察到:餐后漱口的孩子明顯增加了,孩子的愛牙意識提高了,知曉率也提高了,護牙衛生習慣也有明顯好轉。
特別是有牙病的學生主動找生命教育老師問好牙醫的電話,他們主動要求到醫院去就醫。
最后,希望能在上級的指導下,把這項活動開展的更好。
范文三:
2016年9月20日是第28個全國“愛牙日”,主題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題是“呵護孩子,預防齲齒”,旨在發揮家庭的優勢和作用,提高家庭成員口腔保健意識及對孩子口腔健康的關注程度和能力。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隨機抽取我校2006~2009級在校本科生600人進行調查,收回問卷580份,有效問卷554份。其中,男生233人,占42.06%,女生321人,占57.94%;城市163人,占29.42%,農村391人,占70.58%;年齡18~24歲。
1.2方法
1.2.1問卷調查
參考《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2],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①學生的一般情況;②刷牙次數、時間、方法,牙刷、牙膏類型,是否喜吃甜食等;③齲齒防治知識知曉情況;④口腔衛生保健態度。在調查員的指導下自行填寫調查問卷,當場發卷并收回。
1.2.2口腔科檢查及診斷標準
對調查的每位學生進行口腔檢查,按照1997年WHO《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進行[3]。診斷標準采用《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中齲齒的診斷標準。
1.2.3指導大學生口腔健康行為的宣教
①利用大學生健康教育課加強口腔健康知識宣教,每年大學新生健康教育課增加了口腔保健的內容;②在校園網上加強口腔健康行為的指導,在校醫院網站上開辟口腔病防治專欄,宣傳口腔保健知識,并與學生互動,對他們提出的問題隨時解答,并予以健康指導;③對每位就診的同學加強口腔健康知識的宣教,并要求其向同寢室的同學傳授并監督;④通過板報宣傳,張貼宣傳海報,造出宣傳態勢,提高宣教效果。
1.2.4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地區及性別大學生齲齒檢出及治療情況
表1顯示,本次調查大學生齲齒檢出率為46.39%;城市學生齲齒檢出率為53.99%,高于農村學生的43.2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361,p<0.05);女大學生齲齒檢出率為52.34%,高于男大學生的38.2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852,p<0.01)。大學生齲齒充填率為35.19%;城市學生齲齒充填率高于農村學生(χ2=9.493,p<0.05)。
2.2各年級學生齲齒檢出及治療情況
表2顯示,4個年級間齲齒檢出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420,p<0.05);一年級學生齲齒充填率最低,其次是二年級,三、四年級學生齲齒充填率最高,各年級學生齲齒充填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655,p<0.05)。
2.3對齲病的認識
有54.87%的學生不能較全面的回答齲齒的發生原因,其中86.84%為低年級學生。有8.12%的學生認為齲齒是由缺鈣所致;4.87%的學生認為是由口腔炎癥所致;47.11%的學生認為是口腔衛生差引起細菌產酸所致;13.00%的學生認為由遺傳因素決定。對于齲齒是否引起心臟、腎、關節等主要器官疾病,88.27%的學生持否定態度,其中低年級學生占88.96%。
2.4對刷牙的認識
被調查者中,99.28%的學生認為刷牙有預防齲齒作用;70.22%的學生認為刷牙有預防口臭作用;79.24%的學生認為刷牙具有保持牙齒潔白作用;51.44%的學生認為刷牙具有治療口腔炎癥作用;15.16%的學生認為使用牙線與刷牙同等重要,僅有12.09%的學生使用過牙線,71.84%的學生不知什么是牙線。其中高年級學生回答正確率(85.2%)高于低年級的學生(65.4%)。
2.5刷牙的次數和方法
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學生有347人,占62.64%(高年級占41.23%,低年級占21.41%);1.26%的學生偶爾刷牙;36.10%的學生每天刷牙1次,其中有89.00%為早晨刷牙,11.00%為睡前刷牙。48.38%采用豎式刷牙法,48.92%采用橫刷法。刷牙每次持續3min以上者僅占11.19%,有24.01%的學生少于1min,用餐后即刷牙僅占7.40%。35.74%的學生非常喜歡吃甜食,其中女生占70.70%。僅有10.46%的學生能夠在吃甜食后立即漱口或刷牙。
2.6牙膏、牙刷的選擇及牙刷使用時間
本次調查中,有31.23%的學生選擇含氟牙膏,48.01%的學生選擇保健牙刷。在牙刷使用時間上,40.61%的學生使用3個月左右,26.53%的學生使用半年或半年以上。各年級中,含氟牙膏、保健牙刷的選擇率、3個月左右更換牙刷率3項指標均隨年級的升高而上升;半年以上更換牙刷率,隨著年級的升高而下降。
3討論
本文今天為各位帶來醫院9·20全國愛牙日活動總結精選,希望內容能滿足大家的閱讀需要,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查字典,敬請關注。
2016年9月20日是我國第28個“全國愛牙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9月15—20日,全市各醫療衛生單位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全國愛牙日”服務周宣傳活動。
活動周期間,全市20家醫療衛生單位積極行動,深入廣場、敬老院、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場所,開展牙齒健康知識的義診咨詢與宣傳活動;利用電視飛播、懸掛宣傳橫幅或電子屏滾動播出宣傳內容、設立義診咨詢臺、制作宣傳版面及宣傳資料,更新醫院及轄區內的宣傳板報內容等形式進行宣傳;積極開展以“健康每一天,從愛牙開始”為主題的衛生健康大講堂、愛牙、護牙知識專題講座等義診咨詢宣傳活動;向轄區居民宣傳牙齒保健知識。
本次愛牙日宣傳活動,全市醫療衛生單位共懸掛宣傳橫幅18條,電子屏飛播宣傳15處,設立義診咨詢臺20臺次,制作發放宣傳資料12000份,更新宣傳專欄21版,展出宣傳版面29塊,出動醫務人員130人次,出動車輛16臺次,義診咨詢人數3680人次,免費檢查口腔230人次,免費測血壓 78人次;開展牙齒保健知識專題講座10場,聽課人數1260人次。活動共投入資金12430元。
筆者主要針對遵義縣南白鎮城區9所中小學,15206名中小學進行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統計結果為:小學生患齲率為58.65%,6~12歲兒童第一恒磨牙齲病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直線上升,下頜牙患齲率為75.20%,中學生患齲率為25.3%。另外在對縣城區及郊區中小學生人群患齲率、刷牙知識測驗及其行為綜合分析得知:市區學生患齲率及刷牙率分別為68.5%和90.5%,而郊區學生患齲率和刷牙率分別為46.5%和25.7%。針對遵義縣中小學生的口腔衛生健康情況,結合調查患齲率情況,對其老師、學生家長、學生及特定人群,加強了口腔健康教育,收到較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以學生為中心,學校為平臺,全面帶動家長和社會
為加強口腔健康教育,加深人們對口腔衛生的認識,我們制定了詳細的口腔健康教育的計劃和安排。制定了“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教育方針。為此,我們把學校作為口腔保健宣傳的重要場所,首先對教師進行全面的口腔健康普查,使其從根本上充分認識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將口腔健康教育納入課程范圍,利用學生在校期間開展一定的防治活動,培養學校口腔衛生保健員。以學校為基地帶動學生、學生家長以至于整個社會,從而達到全民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
抓住重點,循循善誘,逐層推廣,鏈式宣傳
我們組織開辦了“學校教師口腔知識培訓班”,提高了教師們的口腔健康專業知識,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利用開家長會的時機召集學生家長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很多家長聽完課后,對口腔疾病有了較全面的認識,不少家長聽完課后“現身說病”,收到了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針對青少年的特點,提出了:聽好一次衛生課,備好一支保健牙刷,帶上一支含氟牙膏的“三個一”要求。為使口腔衛生課形式生動活潑,準備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口腔衛生保健圖片,講課力求淺顯易懂,深入淺出,教會學生正確的刷牙方法。對于需要接受窩溝封閉的學生,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講清窩溝封閉的原理,消除心理誤區,促使學生接受這項預防措施。各學校、班級還自編了刷牙操進行比賽,出愛牙墻報,排練相聲、小品等,通過這些活動,涌現了“愛牙先進班級”、“愛牙先進學校”,從而吸引了省地(市)級領導和教師來參觀、指導,達到了“以點帶面”全面促進全民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口腔保健知識水平。
健康教育,任重道遠
現代社會人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針對口腔資源嚴重短缺地區,如何將有限的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如何使牙病防治工作納入每年政府議事日程;如何變被動服務為主動出擊;如何把現代口腔衛生保健知識、方法、手段教給廣大民眾,讓其成為口腔衛生的主人,增強人們的口腔保健意識的主動需求,這些都是值得深思和探討的問題。
嶺底小學
為了在少年兒童中普及口腔健康教育,傳播牙齒健康知識,預防和減少兒童口腔疾病的發生,加強少年兒童對牙齒健康重要性的理解和認識,培養他們從小注重個人衛生的好習慣,努力營造對孩子有益的成長環境,在我校2到4年級開展了“愛牙護牙”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利用資源,努力營造氛圍
1、利用班會活動對學生進行生動的護齒教育,讓學生明白要好好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并且記住四個護齒好習慣: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健康飲食。并積極地回家把這些知識告訴自己的父母,讓父母很欣喜。
2、分發《保護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質量》畫報,組織學生仔細觀看,認真學習,讓孩子們了解了許多關于牙齒的知識和護牙的常識。并且利用多媒體觀看有關視頻。
3、班級利用黑板報宣傳護牙知識,學生根據愛牙護牙活動主題畫1—2份手抄報,來了解口腔健康問題。
二、積極開展“愛牙護牙”班會,學習護齒知識。
在班會前積極搜集資料,班會中有效的組織,班會后及時的總結指導,讓同學們活動更進一步明白了該如何護齒,如何從我做起。并積極響應號召,回家把所學的知識向父母講講,并請父母監督他們的護齒習慣。結合家庭與學校的力量共同督促孩子們將護齒的行動落到實處。
三、積極評價學生
一、綜合管理:期初制訂出工作計劃及各項制度,劃分好各班衛生包干區,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掃早晨、放晚學后,一月一大掃,節日突擊掃,訂出衛生檢查評比制度,由各班衛生委員配合校醫室做到天天檢查、打分,一周小匯總,一月大匯總,并公布衛生檢查結果。
二、做好各班衛生干部的培訓:期初召開各班衛生委員會議,重點布置本學期學校衛生工作任務,要求衛生干部在環境衛生、疾病防治、驅蟲普治、季節性傳染病防治、學生營養等方面,與校醫室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并做好眼保健操培訓。
三、健康體檢:于9月底或10月初對全體學生進行一次全面健康體檢,體檢率達98%以上,對檢出陽性體征做好進一步查治工作。
四、近視眼防治:第3周為“防近宣傳周”,通過衛生專欄印刷、廣播宣傳等形式進行防近知識宣傳,對視力為4.6—4.9假性近視采用“增視明、珍珠明目液”進行治療,控制近視率上升。
五、牙病防治:根據市防疫站要求,本學期學生使用保健牙及防齲牙膏,結合“9.20愛牙日”,做好愛牙宣傳及正確刷牙方法宣傳。
六、學生營養:人類生命首先在于營養,為了向學生介紹營養知識,及“營養與健康”的關系,于10月份搞一次營養知識專題講座,一期營養知識專題板報,一節營養知識健康教育課。
七、傳染病防治:通過衛生專欄及廣播形式,對學生進行夏秋季傳染病、食物中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防治知識宣傳,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八、健康教育:結合學生愛眼、愛牙、營養、傳染病以及學生六病防治工作實際,每學期刊出衛生專欄與廣播宣傳3次,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教育。
九、食品衛生:本學期學生用餐由配餐中心提供,餐具專人專用。
十、疾病防治:做好學生及教職工常見病的治療監測工作。十
一、及時上報各類工作報表,將本學期工作歸檔于“學校衛生檔案”中。九九學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健康教育既是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校衛生工作不可缺少的內容。為了進一步加強健康教育工作,根據上級有關要求,針對我校特點,著重在提高學生對健康教育的認識水平,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等方面著手,特定本計劃:
一、健康教育主要內容。1、中學生防近知識教育。2、學生口腔保健知識教育。3、學生營養與健康知識學習教育。4、針對季節性特點,開展防治傳染病教育。5、學生生理衛生教育。6、關于青少年進行科學體育鍛煉教育。7、上級安排其他教育任務。三、健康教育方式及措施。健康教育工作針對學校工作特點和受教育對象情況,以靈活多樣方式進行。1、以衛生專欄板報進行宣傳教育。2、以訂閱“營養小報”形式擴大教育面,要求每班訂報不少于4份,全校不少于100份。4、學校將衛生健康教育工作與文明班級考評有機結合起來,以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使健康教育成為全校師生的自覺行動。學校衛生工作的對象是正處在迅速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青少年一代,而學生是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時期,他們的學習、勞動、體育鍛煉、生活等衛生問題都直接關系到他的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關系到他們成年后的體質,甚至關系到整個民族的興衰。為了搞好學校衛生工作,根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根據上級下達的任務指標,根據本校的工作指導思想及工作實際,特制訂如下計劃:
一、綜合管理:期初制訂出工作計劃及各項制度,劃分好各班衛生包干區,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掃早晨、放晚學后,一月一大掃,節日突擊掃,訂出衛生檢查評比制度,由各班衛生委員配合校醫室做到天天檢查、打分,一周小匯總,一月大匯總,并公布衛生檢查結果。
二、做好各班衛生干部的培訓:期初召開各班衛生委員會議,重點布置本學期學校衛生工作任務,要求衛生干部在環境衛生、疾病防治、驅蟲普治、季節性傳染病防治、學生營養等方面,與校醫室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并做好眼保健操培訓。
三、健康體檢:于9月底或10月初對全體學生進行一次全面健康體檢,體檢率達98%以上,對檢出陽性體征做好進一步查治工作。
四、近視眼防治:第3周為“防近宣傳周”,通過衛生專欄印刷、廣播宣傳等形式進行防近知識宣傳,對視力為4.6—4.9假性近視采用“增視明、珍珠明目液”進行治療,控制近視率上升。
五、牙病防治:根據市防疫站要求,本學期學生使用保健牙及防齲牙膏,結合“9.20愛牙日”,做好愛牙宣傳及正確刷牙方法宣傳。
六、學生營養:人類生命首先在于營養,為了向學生介紹營養知識,及“營養與健康”的關系,于10月份搞一次營養知識專題講座,一期營養知識專題板報,一節營養知識健康教育課。
七、傳染病防治:通過衛生專欄及廣播形式,對學生進行夏秋季傳染病、食物中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防治知識宣傳,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八、健康教育:結合學生愛眼、愛牙、營養、傳染病以及學生六病防治工作實際,每學期刊出衛生專欄與廣播宣傳3次,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教育。
九、食品衛生:本學期學生用餐由配餐中心提供,餐具專人專用。
十、疾病防治:做好學生及教職工常見病的治療監測工作。十
關鍵詞: 7-9歲兒童 口腔衛生 衛生教育
1.引言
7-9歲兒童口腔處于替牙期,是齲病和口腔相關疾病高發時期,主要原因為:(1)第一恒磨牙萌出時間早,窩溝點隙深,易堆積食物殘渣;靠近易患齲的第二乳磨牙,易菌斑堆積;(2)乳牙易磨耗,鈣化度低,易齲壞;(3)替牙期乳恒牙排列錯位,同時存在多個生理間隙易食物堆積;(4)該年齡段兒童喜甜食、黏軟食物,自覺口腔衛生能力弱;(5)部分家長對于兒童口腔關注度不高,對牙齒保護意識淡薄。7-9歲兒童過早的齲壞并未及時充填會影響到患兒的咀嚼效率,導致消化和吸收低下,引起發育問題。7-9歲兒童學習掌握知識的能力比較強,良好的口腔知識對替牙期口腔衛生的維護起到重要作用,同時正確的口腔知識和方法也會讓其終生受用。
本項目通過調查了解7-9歲兒童對于正確口腔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其平時的口腔習慣和行為,加強對于口腔知識的宣教,促成相關社會關注度的提高,通過宣教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使個人和社會終生受益[1]。
2.研究內容及方法
本項目以問卷形式對蘇州市姑蘇區部分7-9歲小學生的口腔衛生習慣及行為、飲食習慣和口腔衛生知識進行調查研究分析總結[2],最終通過一定的形式反饋給相關部門,希望借此提高社會對兒童口腔的關注度,加大對兒童口腔知識的宣傳力度,讓兒童從小了解和掌握正確的口腔知識和方法,使個人和社會終生受益。本研究前期通過文獻研究法,結合口腔專業知識,篩選基本且重要的口腔衛生行為習慣和口腔基礎知識,羅列于問卷調查表中。中期通過項目組成員到學校的調查走訪,實地口腔衛生講解和宣教[3],收集并了解7-9歲兒童口腔衛生的特點。后期通過統計軟件總結和分析兒童口腔衛生各方面的分布特點,從而全面、正確地掌握和了解相關信息,提出和闡述合理的觀點。
3.調查結果
4.討論
7-9歲兒童口腔內已有恒牙萌出,從本次調查結果可以得知大部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會告訴孩子基本的口腔衛生知識,但針對一些細節和衛生注重程度的教育不夠。
88.35%的兒童每天刷牙兩次及以上,92.23%的兒童知道晚上睡前應該刷牙,其中有11.65%的兒童每天刷牙三次及以上,61.17%的家長會監督孩子刷牙。這說明大部分父母都清楚地認識到刷牙對于保護口腔衛生是一個必需的過程,孩子應該從小明白并且每天必須完成。
自從70年代可樂進入中國市場,這種甜中帶苦的含氣飲料便受廣大孩子歡迎。但在這份調查統計中,有71.84%的孩子不喜歡喝碳酸飲料,另有74.76%的孩子不喝碳酸飲料,這可能與父母們的教育有很大關系。此外,86.41%的孩子清楚地知道吃甜食、喝碳酸飲料會導致蛀牙,這體現了在經濟較發達地區,對口腔基本衛生知識的宣傳較普遍,與重慶調查數據相符[4]。
但是,從這份調查統計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少值得重視的問題。88.35%的孩子認為牙齒的好壞是天生的,不用后天太過保護,89.32%的孩子表示家里使用牙簽而非牙線。這兩個問題反映出可能家長在自身口腔衛生知識不夠的情況下導致對孩子的教育、宣傳不夠,而學校、衛生部門、政府在公益宣傳的力度不夠可能是導致這類問題發生的一大原因,由于家長自己不知道,因此無法教給孩子[5]。
另外,2014年高達58.26%的孩子因為牙疼、蛀牙、拔牙三大問題前往醫院就診,只有16.5%的兒童家長會帶孩子做日常檢查,和深圳市光明新區小學生口腔疾病及口腔衛生知識知曉情況調查的情況相似[6]。我們希望這份調查能給學校、家長及衛生部門一定的提示,在正確的刷牙方法、牙線的普及使用、含氟牙膏的了解及適當選用等方面加大普及宣傳力度[7]。利用學校板報、社區宣傳欄等針對兒童正確護牙方法在全國愛牙日、窩溝封閉日的機會向大眾普及知識及其重要性[8]。關愛牙齒每一天。
參考文獻:
[1]符筠,郭欣.北京市小學生口腔健康知識及行為[J].中國學校衛生,2013,1(34):9.
[2]李錦伍,韓曉蘭.7-9歲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效果的討論[J].吉林醫學,2012,2(33):7927.
[3]馮惠芬,鐘春儀,巢楓榕.從化市小學生口腔健康觀念知曉率的性別差異[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2,5(28):246.
[4]柴召午,鐘鳴,等.2012年重慶萬州三峽庫區7-9歲移民兒童第一恒磨牙齲病抽樣調查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6):155.
[5]李香君,周志江,吳賢清.不同年齡兒童口腔健康行為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1,6(27):691.
[6]邰昌松,陳小良.深圳市光明新區小學生口腔疾病及口腔衛生知識知曉情況調查[J].實用預防醫學,2012,11(19):1664.
[7]楊鳳云,張金鳳.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J].中外醫學研究,2011,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