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猴頭菇的功效與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猴頭菇怎么弄才不苦 1、猴頭菇表面的臟污用清水洗凈,去根部(苦味的根源之一)放入盆中,加入30°-40°的溫水(最好用淘米水)浸泡3.5-4小時,直到猴頭菇被擠壓無硬塊。
2、取出泡好的猴頭菇,用手擠出猴頭菇的黃水,然后放一盆清水浸泡約15分鐘,然后擠出黃水,如此重復2-3次。 (可以用手指在猴頭菇表面輕輕蘸少許水,放在舌尖上,最好不要有苦味)。
3. 將蒸鍋燒開,將猴頭菇用大火蒸10分鐘,然后轉小火蒸1個半小時,或放入沸水中蓋上鍋蓋燜10分鐘,然后用文火慢燉用小火燉1個半小時。直到猴頭菇軟爛腐爛;在這個階段切記,放入猴頭菇之前一定要先將水燒開,因為這樣可以利用高溫快速鎖住猴頭菇的營養和口感。
猴頭菇的味道苦正常嗎 猴頭菇苦味的原因如下。
1、莖有苦味猴頭菇的莖是苦的。
2.干猴頭菇會苦苦味的原因可能是其中一種成分已被氧化。
3、猴頭孢子有苦味采收后,附在菌刺上的孢子過多,加重猴頭菇的苦味。
4.品種問題猴毛的苦味與品種有直接關系。例如,長白山猴頭菇苦味極強,但苦味成分非常有效,是著名中成藥“味樂心”的主要原料。
5.原材料問題在猴頭栽培中,以硬質木片為主要原料的苦味普遍較重,尤其是混有松木片的木片,苦味增加,而以白楊木片、玉米芯為主要原料的苦味普遍較輕。
6、其他原因在生長過程中,猴頭遇到了惡劣的生長環境。猴頭菇的子實體變成淺紅色。這樣的蘑菇體是苦的。
猴頭菇的功效和作用 1、猴頭菇可治療消化不良、胃潰瘍、胃炎、胃痛、腹脹等疾病。
2、猴頭菇對輕度或重度神經衰弱癥療效顯著理想。
3、提高機體免疫力,延緩衰老。 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可調節血脂,促進血液循環。 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可以經常食用。
4、猴頭菇有很好的滋補強身作用,能滋補腎經,補腎陽氣,對提高性功能也有很好的作用。
一句話點評養胃菜
菠菜:性涼味甘,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秘。
洋蔥:可健胃潤腸、消食理氣,對積食、便秘有食療作用。
小米:性平味甘,入腎、脾和胃經,還可補虛損和開胃。
木耳:具有清胃、清腸、防輻射的作用,是養胃的佳品。
山藥:性平味甘,歸肺、脾、胃和腎經,且益腎氣、健脾胃,能促進消化、改善胃腸功能。
圓白菜:生津止渴助消化,促進胃液分泌,保護胃黏膜。
紅薯:性平味甘,有養胃去積的功效,可補中,暖胃,肥五臟。
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有排毒護胃的功效,還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
牛奶:可補肺胃,生津液,潤大腸,對于陰虛胃痛、津虧便秘者有好處。
豬肚:性微溫、味甘。有補脾胃的作用,對胃腸病也有好的輔助療效。
養胃菜推薦
除本期中為你推薦的養胃菜――魚頭豆腐湯、山藥肉丸、薏米紅棗排骨湯、小米南瓜糕和猴頭菇老鴨煲之外,你還可以嘗試以下幾款養胃美食哦。
大蒜豬肚湯:大蒜入脾、胃、肺經,能溫中暖胃,其所含硫化合物有抗菌消炎作用,硒元素還可以抑制腫瘤細胞和癌細胞的生長。而豬肚有養胃生津、養血益氣和補氣健脾的作用,兩者搭配具有補虛損、健脾胃的功效,可以改善胃口不佳,緩解消化不良的狀況。
牛奶蒸雞蛋羹:牛奶脂肪營養價值較高,含有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和磷脂,且其脂肪球顆粒很小,喝起來口感細,極易消化。其碳水化合物是乳糖,可以提供熱能,促進礦物質如鈣、鎂、鐵、鋅等的吸收,且能促進人體腸道內乳酸菌的生長,保障腸道健康。它還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鈣磷比例非常適當,利于鈣的吸收。搭配同樣營養成分全面豐富且含有多種氨基酸的雞蛋,可以疊加其養胃補肺的功效,能生津液、潤大腸,對胃痛陰虛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是養胃暖胃的好選擇。
山藥桂圓三七粥:其中山藥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滋補養胃佳品,可用于治療脾虛所致的腹脹、久瀉和慢性腸炎等癥。搭配同樣有滋養補益作用的桂圓,可較好改善虛冷體質。再搭配能活血、止血、止痛,對潰瘍病灶愈合有促進作用的三七,可以輔助治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出血疾病。
魚頭豆腐湯
過節好彩頭:年年有魚福到家“魚”諧音“余”,一年到頭,富足有余之意。豆腐的“腐”又與“?!蓖簟釟怛v騰的鮮香湯底配上富有、福氣的好彩頭,肯定大受歡迎啦。
材料:胖頭魚半個,豆腐一塊,生姜、大蒜適量
營養點評:
胖頭魚又稱花鰱,是主要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肉質細嫩,營養價值很高,且含優質蛋白質和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豆腐富含蛋白質和礦物質,而且還含有植物雌激素,能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不被氧化破壞,常食可減輕血管系統的破壞,預防骨質疏松、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生。這兩種食材搭配在一起既鮮美又容易消化吸收,暖暖潤潤很招胃喜歡哦。
做法:
1.熱油鍋,放入生姜、大蒜煸炒出香味,放入清洗干凈的魚頭。
2.煎至兩面變色后,放入大量的清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清水最好是沒過魚頭)。
3.將豆腐用小刀拉成塊狀。小火燉半小時左右,湯汁變成奶白色后放入豆腐。
4.放入豆腐10分鐘左右,放入泡發好的香菇。
5.放入適量的鹽、辣椒燉5~10分鐘即可。
Tips
大火煮開后一直轉小火燉煮,才能讓鮮美的味道出來。
鹽一定要等奶白色出來后再放入,不然煮很久也不會有奶白色出現的。
最后放入黑木耳或者香菇會讓湯的味道更加豐富哦。
山藥肉丸
材料:前腿肉500克,山藥200克,菠菜4棵,咸蛋黃8個,生抽、老抽、茴香、鹽、生粉、胡椒粉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前腿肉洗凈后,去皮,切成薄片后切絲,然后切成小顆粒后剁成肉糜,將山藥去皮后,切成細細小小的丁。
2.將肉糜、山藥末放在一個盆中,放入胡椒粉、生抽、鹽、生粉,朝一個方向攪拌上勁。
3.用小勺舀出適量的肉放在掌心,攤平,放一個咸蛋黃,用肉將咸蛋黃包裹起來,在左右掌心間來回摔打幾次,就能形成光滑的圓形。
4.在鍋中倒入1000毫升的油,燒至六成熱后,將準備好的肉丸放入油鍋中炸,這一步是為了定型,然后放在平底碗中。
5.在鍋中放入清水,加入生抽、老抽、茴香調味料燒開后,放入炸過的肉丸(水要沒過肉丸)。
6.清水燒開后,將菠菜焯一下,斷生撈出備用。將燒熟的肉丸放在盤中,邊放一圈菠菜,在肉丸上淋上汁水即可。
營養點評:
菠菜有通便清熱、理氣補血、防病抗衰功效,對于胃腸道功能障礙、便秘、貧血等有好的食療效果。搭配同樣平補脾胃的山藥,有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腎益精的作用。肉剁碎了更易于消化,能^好地改善缺鐵性貧血。三者搭配能營養互補,有疊加保胃的功效。
Tips
一般做肉丸子是放在開水中氽燙、用油炸或者隔水蒸米定型,然后再加工。
最后在肉丸上要淋些汁水,這汁水可以加一些生粉使其色澤更加鮮艷、光滑,讓人更有食欲。
薏米紅棗排骨湯
材料:排骨300克,薏米100克,紅棗6粒,生姜片3片,鹽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薏米放在碗中,放入多出薏米一半的清水,浸泡一夜。
2.鍋中放入2500毫升的清水,倒入薏米。
3.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40分鐘。
4.鍋中燒開水,將洗凈的排骨焯水,待血水出盡后撈出備用。
5.薏米小火燉40分鐘后,將排骨、紅棗和生姜片放入鍋中繼續燉半小時,出鍋前10分鐘放入適量的鹽。
營養點評:
薏米在中醫上屬于藥食同一的藥物,能滲濕利尿、排毒,健脾益胃。紅棗口感香甜,入脾、胃經,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甚至有治胃虛食少的作用。排骨既補鈣,又能補腎養血,滋陰潤燥。
Tips
薏米浸泡后再燉能讓薏米更軟糯。
紅棗可以選擇一些不太甜的小紅棗,這樣湯的味道會更好。
小米南瓜糕
材料:小米30克、南瓜50克、玉米淀粉10克、糯米粉10克
做法:
1.小米淘洗干凈,浸泡2個小時,南瓜去皮切塊待用。
2.淘好的小米和南瓜依次倒入電飯煲中,加入和平時煮粥一樣的水量。
3.啟動電飯煲,待電飯煲進入保溫狀態后,打開鍋,用勺子碾壓南瓜與小米全部融合。
4.盛起時小米糊不易掉落即可。待小米粥冷卻后加入玉米淀粉和糯米粉,攪拌均頡
5.取一個容器,底部鋪一層硅油紙,加入攪拌好的米糊,壓平。
6.上鍋用中小火蒸約25分鐘左右,蒸好后,徹底冷卻,脫模切塊即可。
營養點評:
小米所含膳食纖維在粗糧中含量偏低,口感細膩而容易消化。南瓜所含果膠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有益養胃:它富含的膳食纖維還能促進胃腸道蠕動,幫助食物消化,有較好的排便排毒作用,與小米一起做糕點能疊加護胃功效。
Tips
煮好的小米粥用勺子蠱起不易掉落即可,不能太稀,如果小米粥煮太稀最后不易成型。
脫模時需要完全冷卻。
南瓜和小米都是養胃的首選食材,這道菜還可以配上酸奶或果醬,變個花樣的做法,增添了更多的新鮮感,更易增加食欲。
猴頭菇老鴨煲
材料:猴頭菇30克、鴨半只、紅棗10克、枸杞5克、姜2片、鹽3克
制作方法:
1.將猴頭菇洗凈,放在清水中浸泡2小時,浸泡期間把猴頭菇水分擠一擠,重新換水,反復幾次浸泡。
2.泡好的猴頭菇,用剪刀把中間的硬芯剪掉。
3.鴨肉剁塊兒,放入開水鍋中,焯燙2分鐘,撇去血i,撈出來沖洗干凈。
4.另起砂鍋,放入焯好的鴨肉、姜片、泡好的猴頭菇、紅棗、大火煮開,小火慢燉90分鐘。
5.最后加入枸杞、鹽,煮約10分鐘即可。
營養點評:
猴頭菇含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同時它也是一種藥食兩用真菌,有防治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和胃、腸和食道癌的功效。老鴨性平、微寒涼,味甘、咸,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與作用,與猴頭菇搭配可降血脂,促進新陳代謝,抗疲勞,預防過敏,并且味道鮮美。
Tips
功能性產品強調食品的某些功效,模糊了“食字號”和“健字號”之間的界線,明顯在打政策的“球”。
猴頭菇有養胃的功能,就意味著加入猴頭菇的餅干有養胃功能,這是典型的“掛羊頭賣狗肉”’現象。
面對一哄而起的“養胃”功能食品,不少消費者感到茫然:這些“養胃”食品真有養胃功效嗎?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稱,所謂養胃食品是典型的“掛羊頭賣狗肉”。
“養胃說”并無權威依據
一打開南方黑芝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官網首頁,最新版的黑芝麻乳廣告就開始自動播放。除了繼續請來演員蔣雯麗助陣,廣告還提出了“餓了要養胃,先喝黑營養”的新口號。2014年以來,“養胃”食品大軍不斷擴容,而提出“養胃說”,黑芝麻乳并非第一家。2014年上半年,江中集團曾因猴姑餅干的“養胃”功效深陷輿論泥沼。雖然備受質疑,但江中猴姑餅干已被眾多企業跟風。在京東商城,與猴姑相似產品的品牌已有七八種,均聲稱以猴頭菇為主要原料,具有“養胃”作用。
除了猴姑餅干、黑芝麻乳,市場還有不少養胃茶、天然本草植物飲料打出了“養胃”旗號。這些“養胃”食品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強調原材料的營養。
江中集團曾聲明自辯,稱猴頭菇有養胃功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有明確的記載。該聲明同時表示,“一種食材有沒有功效是要經過科學界定的,烏雞、山楂都是食材,但它們同時又有功效,也是藥材。中國文化里的藥食同源就是這個道理。” 目前,南方黑芝麻乳并未提供“養胃”說的具體理由。唯一可作為解釋的是其官網“黑芝麻與健康”欄目內提及的營養知識――一段不足百字的中醫觀點。主要原料的微量元素含量高,是否就意味著工業化生產的食品營養價值高?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說,根據2013年起我國正式實施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預包裝食品應按照規定標示營養標簽,營養成分種類及其含量的多少可以直接看標簽內的數據,而非簡單的原材料營養物質比較結果。
根據營養標簽,食品標注的營養價值及聲稱有明確的含量要求。以鈣為例,每100克的食品中,鈣能達到一個正常成年人每天所需量的15%,才能標注食品含有鈣或者是鈣來源;達到30%及以上才能說“富含鈣”。
那么,以我國藥品法典或是中醫典籍中的說法作為支撐,是否能夠令人信服?
范志紅認為,宣稱自己的養胃功效,只靠一份材料來證明不能服眾,更需要更權威的實驗數據來支撐。
和君咨詢集團合伙人夏忠群則表示,目前食品的“養胃”功效更多的只是民間傳統說法,大多無法進行科學定量實驗。
模糊的身份打“球”
不屬于保健食品,卻聲稱能“養胃”,這是現有“養胃”食品的共同點。根據《食品安全法》有關條例,普通食品不能宣稱具有保健功能及疾病預防功能。即便是特殊膳食用食品,雖然其產品配方設計有明確的針對性,但其目的是為目標人群提供營養支持,不具有預防疾病、治療等功能,食品標簽不應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范志紅直接對“養胃”的概念提出質疑:“在我國保健食品的27個功能中,并沒有‘養胃’的說法?!B胃’既不屬于保健概念,也不屬于醫療概念,更不是營養概念,它究竟是什么概念?要養到什么程度才能算養胃?”
范志紅認為,目前“養胃說”的具體含義、標準和評價標準都不明晰,食品能“養胃”更多的是給消費者一份心理安慰。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則表示,企業為尋求新的盈利增長點,推出了眾多功能性食品。這些功能性產品強調食品的某些功效,模糊了“食字號”和“健字號”之間的界線,明顯在打政策的“球”。
朱丹蓬認為,立法滯后性使得相關法律法規跟不上食品產業的發展速度,一方面是法律法規的缺失,一方面是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等,沒有了約束,企業在逐利性的驅動下屢屢打出“球”。
“企業靠打‘球’很難保持基業長青?!毕闹胰罕硎荆瑔渭兓蛑饕揽窟@一策略,隨著市場的推廣,消費者發現其效果不如預期后形成的不良口碑,反而有可能損害之前的品牌形象。
食品單純強調營養功效不可取
利用現代人追求健康的心理,企業夸大宣稱食品的營養和功效。這并非個別現象,目前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趨勢。比如,各類猴姑餅干稱猴頭菌富含氨基酸和多糖成分;又比如南方黑芝麻乳,除了在新版廣告提出“養胃說”,舊版廣告還曾通過黑芝麻與白色食品進行簡單的比照,凸顯“黑營養”的觀點。
海藻
餐桌上最重要的抗腫瘤飲食莫過于海藻類食品,包括有紫菜、海帶、羊棲菜、發菜等,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優點。海藻除了它的高營養價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海藻的功能有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防治甲狀腺腫大、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預防便秘、維持體內酸堿平衡,更重要的是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在清朝《瘍醫大全》中以海藻、昆布、海帶等制成的制劑,現今仍用于醫治甲狀腺癌。人們常食用的紫菜,它含有人體必需的所有氨基酸,而且比例較合理,特別是含硫氨基酸的蛋氨酸含量高,大大超過一般蔬菜中的含量,甚至超過牛奶和雞蛋中的含量。尤其不可忽視的是,紫菜中含鐵較多,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人體如果缺鐵,易患缺鐵性貧血。女性由于生理原因,往往造成缺鐵性貧血,多食海藻能有效補鐵。專家認為缺碘可引起甲狀腺腫大,還會誘發甲狀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宮頸癌、子宮肌瘤等。因此,建議婦女多吃些海藻食品。
蘑菇
蘑菇營養豐富,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的礦物質,含硒和豐富的維生素D,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一種有益健康并能抗癌的食品。最突出的是香菇中所含的香菇多糖具有很強的抗癌作用,原因是香菇多糖能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有類似于補氣的作用。特別是猴頭菇,已開發成猴菇菌片,用于預防和治療胃癌、食道癌等。也可以用肚片炒猴頭菇,取干猴頭菇30克,熟豬肚260克,韭菜80克,香油、胡椒粉、料酒各適量。將猴頭菇浸泡去苦味,香菇泡發后切片和肚片同炒,具有助消化,補虛損,健脾胃的作用。另外,牛肝菌對于癌瘤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魚翅豬皮凍
在當今國人的飲食習慣中,魚翅不僅作為名貴的食物,更是顯示體面和排場的象征。其實,魚翅的營養價值遠遠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高。魚翅的營養價值主要體現在其含有較多的蛋白質(83.5%),然而,魚翅所含的蛋白質屬于膠原蛋白,是一種不完全蛋白,吸收率十分有限。就以膠原蛋白含量來說,魚翅與豬皮很相像,老百姓的餐桌上可以用豬皮凍代替它。
建議:烹調豬皮凍時,可放入適量瘦肉共同烹制,但瘦肉不易加工時間太長,以免沒有嚼勁。將“皮凍”改善為“皮肉凍”,不僅口感更好,還可以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體現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燕窩銀耳
燕窩主要含蛋白質和氨基酸,其中,蛋白質50%,糖類30%,以及一些礦物質。中醫認為,燕窩滋陰潤肺、養顏潤膚。于是,不少女士習慣性地將它認定為滋補養顏圣品。事實上,燕窩的營養成分與銀耳類似,都含有多糖體、氨基酸。銀耳被譽為“窮人的燕窩”。
建議:以銀耳為主,適量加入冰糖、紅棗、蓮子、雪梨或者橙皮等,可烹制成簡單的銀耳羹,不僅味道可口,而且其保健效果不比燕窩遜色。
海參鯽魚
海參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含量在l6%左右。此外,海參中鈣、鐵、磷及B族維生素含量較高,脂肪、膽固醇含量較低。由于海參要經過先干制、再水發的處理,礦物質等水溶性營養素難免會流失,營養價值自然打了折扣。其實,鯽魚的脂肪含量也很低,雖海參所含的鈣、磷等礦物質略勝鯽魚,但海參所含的蛋白質要比鯽魚差一點。只要適當改變烹調方式,減少油脂攝入量,鯽魚也可以代替海參。
建議:鯽魚與豆腐燉湯,是最佳的營養搭配。烹調時,要用小火慢燉,湯呈奶白色,口感也特別好。
鮑魚河蚌
在眾多海鮮中,鮑魚顯然是一道高貴誘人的美食。鮑魚是一種貝類,除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外,還含有部分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脂肪、膽固醇含量也較低。鮑魚獨享的優勢是鮑魚中球蛋白含量較高,因此不少人對其能增強人體抵抗力的功效推崇備至。從礦物質含量來看,鮑魚中鐵和鈣的含量極其豐富,但鈣和鋅的含量在貝類里并不算優秀。鉀含量雖略高一點,但人們日常吃的蔬菜鉀含量都比鮑魚高很多。從獲取營養成分來看,廉價的河蚌,也是高蛋白質、低脂肪、高礦物質食品,與昂貴的鮑魚有一“拼”。
建議:河蚌可以煮湯、爆炒。貝類本身極富鮮味,烹飪時,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鹽;切忌過火,否則會使肉質變韌。注意:河蚌中的泥腸不宜食用。
鵝肝豬肝
品嘗過鵝肝的人,都被其肥美香嫩的口感所折服。美味的鵝肝,不僅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A,還含有鐵、鋅、銅、鉀等礦物質,被認為是最佳的補血養目食物。要知道,普通養殖鵝的肝臟只含脂肪2%~3%,而用來烹調的肥美鵝肝是專門喂養定制的,其脂肪含量高達60%左右。從營養成分來看,豬肝是鵝肝的理想替代品。豬肝除富含維生素A外,微量元素鐵、鋅、銅的含量也比較豐富,拋開口感,用豬肝代替鵝肝是最佳選擇。
建議:烹飪前,先將豬肝反復沖洗,并視其大小將豬肝切成若干塊,置于盆內浸泡約1小時,清除殘血,然后再沖洗干凈。清炒豬肝是百姓餐桌上“出鏡率”很高的一道菜肴。炒豬肝時,要掌握火候,不能一味求嫩。
魚子醬蛋黃
魚子醬一般指鱘魚子,其營養價值極高,含有豐富的DHA、蛋白質、卵磷脂等。相比較而言,與魚子醬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雞蛋黃,其蛋白質、維生素、卵磷脂等含量非常豐富。還有,魚子醬和蛋黃所含的膽固醇都相當高。
建議:白煮蛋 、荷包蛋、炒雞蛋、肉燒蛋都是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要注意的是,蛋黃不能多吃,健康人一天一個即可。
松露猴頭菇
松露是一種真菌類生物,與蘑菇是“本家”。松露含有人體不能合成的8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微量元素,還有讓人難以忘懷的香氣。從營養成分上分析,猴頭菇也同樣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和豐富的多糖體。雖然猴頭菇的香氣不及松露,但其營養價值也非常高。餐桌上不妨用猴頭菇替代松露。
番木瓜可謂“百益果王”,其含番木瓜堿、木瓜蛋白酶、凝乳酶、胡蘿卜素等,并富含17種以上氨基酸及多種營養元素。其中所含的齊墩果成分是一種具有護肝降酶、抗炎抑菌、降低血脂等功效的化合物。木瓜具有阻止人體致癌物質亞硝胺合成的本領。木瓜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48倍,常食具有平肝和胃,舒筋活絡,軟化血管,抗菌消炎,抗衰養顏,抗癌防癌,美顏豐胸,增強體質之保健功效。
下面,向讀者介紹幾款木瓜的藥膳方。
木瓜魷魚尾湯
原料與用法:番木瓜1個,鯇魚尾100g。木瓜削皮切塊,鯇魚尾入油鑊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許,放適量水,共煮1小時左右。佐膳食用。
功用: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均有療效。番木瓜所含的維生素C是橙子的2倍。維生素C可以使婦女延緩皮膚衰老,駐顏養膚,還可抵御肥胖婦女易患的膽囊病。
木瓜燉羊肉
原料與用法:木瓜1個,木通10g,羊肉250g,蔥1根,料酒10g,細鹽1g,花椒10粒,陳皮5g,味精2g。將羊肉洗凈,放清水中漂30分鐘,切成薄片;木瓜、木通、姜、蔥洗凈。將砂鍋置中火上,加水和羊肉燒開,放入木瓜、木通、姜片、蔥結、料酒,燉1小時,再改用小火燉熟透,揀出姜、蔥、木瓜、木通,加味精、細鹽即成。
功用:補氣、壯陽、消腫。木瓜具有行氣通絡,化濕消腫的功效。木通利水消腫、活血通乳、清熱除煩。羊肉補腎壯陽,益氣生精。三者合用,補中有通,通中有補,適合于陽虛水泛、肢體水腫而畏寒的患者。
魚妙木瓜船
原料與用法:150g水發魚翅,木瓜、豬腳500g,排骨500g,老母雞600g,豬皮150g,火腿骨100g。姜、蔥、酒各適量。先取150g水發魚翅,放入有姜、蔥、酒的開水鍋中焯過,取出用清水漂涼;取大沙煲一個,竹篾墊底,把焯好的魚翅整條放在竹篾上,再在魚翅上墊一竹篾;把豬腳500g,排骨500g,老母雞600g,豬皮150g,火腿骨100g剁成大塊,放開水鍋中焯水,過清水,撈起瀝干,放在墊有竹篾的魚翅上,倒入淡二湯2 500g,調入紹酒、精鹽,放入捆扎好的蔥、芫荽頭,蓋上煲蓋,燒開后用中小火燉4小時左右。另取木瓜,平放切去頂部1/4,余下3/4木瓜挖去瓜瓤,在切口雕上花紋,刻成木船模樣,把燉好的魚翅調好味放入木船中,再入蒸籠蒸約10分鐘至木瓜飄吞即可。
功用:補腎填精,養血美顏。適合于婦女保養肌膚之用,對中老年人也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木瓜雪耳燉豬骨
原料與用法:豬脊骨500g,銀耳1朵,木瓜1個,紅棗5枚,猴頭菇2小朵,生姜2片,鹽少許。豬脊骨洗凈、斬件,飛去血水;木瓜去皮和籽,洗凈,切角形;銀耳、猴頭菇用溫開水浸開,洗凈,分成小朵;紅棗洗凈。把焯過水的豬脊骨、木瓜、紅棗、生姜片一齊放入開水鍋內。武火煮沸后,撇去浮。改用文火煲2~3小時,放入雪耳、猴頭菇再煲1小時,調鹽食用。
功用:清燥潤肺、健胃生津,美白皮膚,促進發育,育齡期婦女經常食用,有較好的保養功能。
木瓜燉銀耳
盡管如今的溫室效應造就了暖冬,但偶爾的“回冷”的確讓習慣了四季恒溫的現代人感到膚如刀割,不管這個冬天是寒潮當道,還是艷陽高照,我們需要在舌尖、在心里營造一個四方柔和的暖冬。
冬天,最好是泡在蒸氣氤氳的熱水里,或是躺在松軟的被窩里按著遙控器?還有沒有讓身體從里到外暖和起來的方法?從舌尖開始吧,寒冷的氣候影響到內分泌系統,加速了蛋白質、脂肪等熱源營養素的分解,冬天,有了攝入熱能的借口,“虛則補之,寒則溫之”,膳食中的食補,不但給身體以美味,還給身體以能量。
桂棗山藥湯
紅棗12粒,山藥約300克,桂圓肉兩大匙,砂糖1/2杯。紅棗泡軟,山藥去皮、切丁后,一同放入清水中燒開,煮至熟軟,放入桂圓肉及砂糖調味。待桂圓肉已煮至散開,即可關火盛出食用。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桂圓、紅棗有益氣血、健脾胃的作用。
蘿卜羊肉湯
羊肉750克,白蘿卜500克,香菜、鹽、雞精、料酒、蔥、姜、胡椒粉適量。將羊肉洗凈,切成粗絲,白蘿卜洗凈切成絲。坐鍋點火倒入底油,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后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后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卜,轉小火煮至蘿卜斷生后,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此湯補中益氣,溫胃散寒。
紫蘇生姜紅棗湯
鮮紫蘇葉10克,生姜3塊,紅棗15克,先將紅棗放在清水里洗凈,然后去掉棗核,再把姜切成片。將鮮紫蘇葉切成絲,與姜片、紅棗一起放入盛有溫水的砂鍋里用大火煮,鍋開以后改用文火燉30分鐘。然后將紫蘇葉、姜片撈出來,繼續用文火煮15分鐘。此湯具有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氣的作用。
胡椒豬肚湯
白胡椒30~50粒,豬肚1個,食鹽、料酒、味精各少許。先將豬肚洗凈(可加鹽、醋并用開水燙洗),鍋內注水,豬肚塊(或絲)下鍋,加入白胡椒,煲兩個小時左右,湯稠肚爛時,加入食鹽、料酒、味精即可食用。此湯可在飯前飲用。氣味香濃,有祛寒濕暖胃腸之功,胡椒性溫熱,有溫中散寒作用,豬肚有健胃養胃的功效。
薏仁豬腳湯
薏仁碾碎,豬腳洗凈剁塊與薏仁一同放入砂鍋,加黃酒、姜及清水,蓋好;先用猛火煮滾,除去湯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約2小時;待豬蹄爛熟后,依次加入鹽、醬油、蔥、胡椒粉。此湯健脾益胃、利濕、壯腰膝。
靈芝猴頭菇竹絲雞湯
靈芝、猴頭菇浸泡、洗凈,切為厚片狀;桂圓肉、紅棗洗凈,浸泡,紅棗去核;竹絲雞宰好洗凈,去腸雜、尾部,斬為塊狀,然后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的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靈芝猴頭菇煲竹絲雞氣味淳和清潤,具有健脾養胃、滋陰益氣、養心安神的功效,同時亦適于脾胃運化不好、心煩失眠者飲用,尤為冬日的養生湯水。
紅薯芝士濃湯
紅薯芝士濃湯,是用紅薯和芝士、牛奶做成的、抗衰老提高免疫力西餐湯,特別適合身體虛弱、免疫力低的人。
原料:紅薯300克、芝士50克、牛奶500克、鹽3克、白糖10克、胡椒粉3克、羅勒葉幾片;
做法
1. 洗干凈紅薯,上蒸鍋蒸透,大概15分鐘左右;
2. 搗碎紅薯成泥;
3. 再加入芝士、牛奶一起煮沸,邊加熱邊攪動,感覺逐漸細膩就可以了;
4. 鹽、胡椒粉、羅勒葉調味即可。
紅薯屬于堿性食品,可以中和人體內累積過多的酸;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有助于滑腸通便;
紅薯中的膠原及黏液多糖類物質,可以預防動脈血管硬化與保持血管彈性,排除多余的膽固醇;紅薯中的維生素C含量高且不易流失,食用約400克的紅薯,能提供一日所需;紅薯富含大量黏液蛋白質,能防止動脈硬化、降血壓、抗衰老提高免疫力。
番茄牛肉湯
用料:牛肉、洋蔥、土豆、西紅柿、蔥白、生姜、迷迭香、番茄醬、橄欖油、水。
做法
1. 將牛肉切成合適的小塊,放入開水里汆燙2~3分鐘,撈起洗凈血水備用;
2. 鍋洗凈,涂抹適量橄欖油,放入洋蔥丁、去皮切塊的土豆,少許干迷迭香,炒出香味;
3. 倒入切成塊的番茄、蔥段、姜片繼續翻炒至番茄變軟,溢出紅色湯汁;
4. 加入一大勺番茄醬、一枝鮮迷迭香,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
5. 將鍋內所有材料轉移到慢燉煲,煲制到牛肉軟爛、湯汁濃稠,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手術后、病后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補益佳品。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于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核能和核技術的廣泛應用,電離輻射已滲透到許多領域,從核電的應用、核燃料生產、醫療中的腫瘤放射治療、工業上各種物品的滅菌到生活中各種家用電器的使用,輻射幾乎無處不在。電離輻射所造成的輻射損傷是指由電離輻射所致的急、慢性機體組織損害,因照射時間和劑量不同,可分為急性放射病和慢性放射病。其中急性損傷多見于核輻射事故,如日本福島核電泄漏;慢性損傷常見于核輻射工作的職業人群,如醫院影像科及腫瘤放射科醫技人員。
輻射綜合征能引起很多系統和器官的損傷,如大腦、胃腸道、造血系統及免疫系統。人體受到不同劑量的輻射,可引起造血細胞減少,致三系細胞嚴重不足最終導致嚴重感染,免疫功能減低,誘發和加重急性放射損傷引起的感染,骨髓衰竭至死亡。因此,如何防護輻射損傷,保護人體健康,已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從20世紀60年代起,我國的抗輻射藥物研究擴展到中草藥方面,通過篩選發現了一些中草藥,如黃芪、當歸、紅景天、枸杞、猴頭菇、葛根、槐白皮、人參、刺五加、靈芝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輻射作用。本文就具有抗輻射作用的中藥,尤其是對造血系統及免疫系統損傷具有保護作用的常用中藥進行簡單整理歸納概述。
中醫認為輻射造成機體氣血受損,其基本病機是氣血兩虛及血瘀,因此,具有活血化瘀、補血益氣的天然藥物均具有抗輻射作用。
黃芪又名綿黃芪、百本、王孫等,性味溫、甘,歸肺、脾經,主用于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全宏勛[1]等研究表明,黃芪能防治因照射而造成的外周血白細胞、骨髓有核細胞數量的減少,促進造血干細胞的分化和增殖,并能預防腹腔巨噬細胞因照射而致的吞噬功能下降,從而證明黃芪對造血和免疫系統有保護作用。蔣永培等[2]研究報道黃芪甲甙對輻射損傷細胞與骨髓造血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能使損傷的脾細胞向正常逆轉,加速粒細胞增殖與動員作用,促進成熟遲粒細胞成熟進入儲存池,從而進入到外周血循環,對淋巴細胞有激活作用。趙蓮芳等[3]研究結果顯示,黃芪多糖(APS)能提高小鼠脾臟指數,其血清及肝組織內SOD、GSH2PX活性均明顯升高。此外,黃芪總黃酮還能夠消除輻射產生的自由基,抑制或阻斷自由基引發的脂質過氧化反應。
當歸屬傘形科植物,屬血中氣藥,其性溫,味甘,辛,歸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當歸多糖屬于當歸化學成分中的水溶性部分,能夠影響機體的造血系統。實驗證明當歸多糖對“小鼠造血干細胞(CFU-S),小鼠與人髓系造血祖細胞(BFU-E,CFU-E,CFU-GM,CFU-MK)的增殖分化”方面具有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4]。對藥物輻射引起的小鼠骨髓抑制,可顯著促進骨髓和脾細胞造血功能的恢復。使失血性和溶血性貧血小鼠之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白細胞、骨髓有核細胞的數量,有明顯的恢復提高作用,并與黃芪有協同作用[5]。
紅景天是生長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寒、低氧環境中的高山植物,具有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勞、抗微波輻射等功能。駱傳環等[6]實驗結果說明,紅景天多糖對受8.5Gy照射的小鼠,在30天存活率上有23.3%-30%的提高,對受3.5Gy照射的小鼠,在第7天活殺后觀察的造血指標上可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枸杞為常用滋補性中藥,具有滋補和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廣泛用于抗衰老、抗腫瘤及抗心血管等疾病。邱世翠等[7]實驗證明,枸杞有減輕對骨髓的抑制作用,促進骨髓細胞增值,刺激造血系統,促進白細胞增高。因此枸杞可作為輔助藥配合放療等抗腫瘤治療,病人在放療前及放療中口服枸杞液,有利于減輕放療的毒副作用,提高療效。
猴頭菇生長于櫟、胡桃及其他闊葉樹木或腐木上,可用于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神經衰弱,身體虛弱等疾病,具有抗癌、抗微波輻射等功能。劉曙晨等[8]實驗表明,猴頭菇多糖對小鼠的輻射損傷有明顯的防護作用,可能是與其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免疫調節和保護造血組織有關。
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或粉葛的根,為臨床用途廣泛的中藥。其有效成分為異黃酮類化合物,其中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等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抗氧化和抗心肌缺血等廣泛的活性和用途。郭喆等[9]實驗說明輻照前給予葛根黃酮能明顯提高受照射小鼠的存活率。葛根黃酮能明顯促進受低劑量(5Gy)照射后小鼠的外周血白細胞恢復,提高受照小鼠的胸腺和脾臟指數,抑制受照射小鼠脾細胞凋亡,具有明顯的輻射防護作用。
中藥槐白皮具有廣譜抗菌、鎮痛作用及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抗癌等生物學活性。陳向敏等[10]實驗研究表明,槐白皮能清除輻射小鼠體內氧自由基,從而穩定細胞膜和減輕射線對DNA斷裂的程度,刺激骨髓組織VEGF的表達,促進骨髓造血細胞的修復。
本文就輻射后對造血系統及免疫系統損傷具有保護作用的常用中藥進行了簡單整理歸納。天然中草藥物由于毒副作用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從天然藥物中尋找新的抗輻射藥物,將會為人類的健康需求提供更多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全宏勛等.黃芪抗輻射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草藥,1993,24(8):423.
[2]蔣永培.黃芪甲甙對60Coγ輻射小鼠外周血細胞和骨髓三系細胞的影響[J].藥學學報,1999,15(3):6.
[3]趙蓮芳,鄭丘淑,樸惠順,等.黃芪多糖及人參總皂苷對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J].延邊大學醫學學報,2006,29(4):249.
[4]劉雪東,李偉東,蔡寶昌.當歸化學成分及對心腦血管系統作用研究進展[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6(2):155.
[5]劉穎.淺議當歸的化學成分與臨床藥理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0,8(27):52.
[6]駱傳環,高月,王作華,等.紅景天多糖的抗放實驗研究[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1994,1(5):340-341.
[7]邱世翠,李宗山,郭毅,等.枸杞對輻射損傷小鼠造血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0,7(6):380-384.
[8]劉曙晨,張慧娟,駱傳環,等.猴頭菇多糖的抗輻射作用實驗研究[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1999,19(5):328-329.
除了滿眼的綠色,江中藥業在行業內立足更多靠的還是技術的硬實力和文化的軟實力。無人的車間、自動化的生產線以及揮動的機械手臂,讓智能技術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同時,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研究和創新使得企業找到了一條由“藥療”到“食療”的獨特發展之路。
智能應用無處不在
說起中藥生產,許多人腦海里會浮現這樣的畫面:一罐罐中草藥在爐灶上熬制,制劑匠人不時打開罐蓋觀察,屋內彌漫著濃郁的藥草味。但在江中集團的大型制劑生產基地――江中藥谷中藥液體生產線上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這里,看不到忙碌的工人,聽不見嘈雜的操作聲,聞不到刺鼻的藥味,有的只是上百個機械手和智能運輸小車按照程序嚴謹的運行。
提取、純化、配料、灌裝、滅菌、檢漏、裝盒、裝箱、碼垛9大工序無不以智能化操作,從源頭上把控質量,確保銷售的產品都合格。
“整條自動化生產線的技術工藝路線由集團設計確定。在全球采購最先進的專業設備后,江中制藥團隊自主研發出了生產控制系統,并形成了全球首條無人化操作中藥液體生產線?!避囬g主任鐘志堅介紹道,這種全封閉、全監控、全自動的生產模式,可以把人為因素產生的質量問題降到最低。
“液體車間節省了很多人力,我整個藥谷只有900多個工作人員。”鐘志堅介紹說,這種智能化的制造方式,既節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以減少人工操作的誤差,同時保持了整潔干凈的工作環境。
如此“高大上”的車間,生產出的產品自然也是“高精尖”。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球,當大家都在為中國航天員創下最長太空駐留時間紀錄而歡呼雀躍時,不少人也注意到這艘飛船上保障航天員體能和健康的參靈草功能食品,它們正是來自江中集團,產自江中藥谷的全自動生產線。
“參靈草是江中集團歷時多年研發的一款新產品,可以提高航天員應激能力,增強抗疲勞能力?!辩姾绻庹f,參靈草是將幾千年的傳統中醫藥理論和世界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工藝相結合,精工制造的中醫保健品,擁有國家專利,“為了不添加防腐劑,采用灌裝密封后再高溫滅菌的工藝;為了隔絕光線,選擇無縫金屬瓶、金屬蓋灌裝;為了隔絕氧氣,采取充氮灌裝法;為了不含重金屬和農藥殘留等有害物質,除采取特殊制造工藝外,每批產品都送到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瑞士SGS檢測,合格后出廠?!?/p>
這只是江中集團對產品質量精益求精的一個縮影。另外,在生產過程中,集團對任何一個細節都不敢馬虎,即使是一個小小的瓶蓋。為了保障瓶蓋與瓶身嚴絲合縫,防止產品受到污染,車間引進了獨特的二次軋蓋成型技術。在固體藥物制造車間,除了裝備世界上先進的生產線,還建有八個植物園,減輕工人的疲勞感,并更好地將綠色理念融入企業文化。
讓食療文化走向世界
作為老牌藥企,江中集團擁有豐富的制藥經驗和技術資源,復方草珊瑚含片、健胃消食片等明星產品風靡大江南北。與此同時,江中集團“高處不勝寒”,已經提前感覺到OTC(非處方藥)行業發展的局限,再不創新,就會遇到增長的瓶頸,于是江中瞄準了食療市場這塊“蛋糕”。
2013年9月,江中集團養胃食療產品猴姑餅干上市,第一年銷售額達到9.68億元,正式吹響了進軍食療領域的號角。2015年,國內首家專業食療公司“江中食療”公開亮相。江中食療也開啟了多元化經營之路,進軍飲料市場。
在鐘虹光看來,將傳統的食療配方與現代的食品形式相結合,是一種創新,與普通食品相比,食療產品既保持營養美味,又能顯著改善健康,是一種升級。
當然,江中猴姑餅干是功能性食品而非藥品,其成分中所含的猴頭菇含量雖高達11%,但不代表可以代替臨床藥物來治療胃病。猴頭菇經加工制成的片劑,具有養胃功效,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及慢性胃炎的治療,但做成了餅干,其價值就是日常食療養胃,只是一種輔助手段。
藥品企業進軍食品行業有其優勢,江中以嚴謹的“制藥精神”做好食療產業,對開發食療產品保持敬畏。在他們看來,產品創新固然重要,科學態度卻不能有絲毫差池。選擇“藥食兩用”的原料,通過制藥的工藝和技術,再用臨床觀察來驗證功效。如此循環往復,不斷改進,制造出既有營養美味,又能明顯改善健康的食療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