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工程經濟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公路工程經濟分析與評價是針對不同的技術方案進行的,任何一個嚴謹的實事求是的工程技術人員,對待所研究的工程技術問題必須要列出若干個可能的技術方案來加以分析、比較,以利選用其中的最佳方案。即使是某個輕率的、不愿認真思考的決策者,在他決定要做某件事的時候,也必然存在不止一個可供選擇的方案,充其量是他自己主觀上有時可能并沒意識到這一點而已。存在不同的方案是客觀現實,究竟采用哪個方案則與客觀條件和主觀意圖分不開,同一項技術決策中,也許有很多個可能的不同方案,所有這些方案必須具有可比的同一基礎進行對比。在討論評價方案經濟效果的準則之前,先引述兩個經濟學的名詞—“投入”和“產出”。所謂“投人”廣義地是指為了進行某項工程建設或技術活動所需要耗費的資金、人力、物力(即“代價”);而廣義的“產出”則是由于完成該項工程或技術活動后,所獲得的利益、工程效用或因而增加的社會財富(即“報酬”)。為了便于分析計算,投人與產出通常要統一折合成貨幣(如人民幣),這就成為狹義的投人與產出。于是,對于工程建設來說,投人即是工程費用而產出即是工程效益,對于產品生產來說,投人即是生產成本,產出即產值,以此類推。對于各種不同的技術決策來說,不論如何干變萬化,都可以歸納成三種情況:①投人相同,產出各不相同。即各個可能的技術方案都有相同的生產成本或工程費用,但產值或工程效益不同。②產出相同,投人各不相同。即各個可能的技術方案都有相同的產值或工程效益,但生產成本或工程費用不一樣。③投人和產出均不相同。即各個可能的技術方案既有不同的生產成本或工程費用,又有不同的產值或工程效益。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前提是暫不考慮各種非經濟標準,只根據經濟效果的好壞來評價方案的優劣。評價經濟效果的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經濟效果,而提高經濟效果的目的,又是為了增加更多的社會財富。從這一點出發,經濟效果最佳的方案,就應該是能夠為國民經濟創造最多凈產值(即產值減去成本)或凈效益(即效益減去費用)的方案。對照上述技術決策的三種情況,評價方案經濟效果的準則應是:1.當投入相同產出不相同時,產出最大的方案最好;2.當產出相同而投人不相同時,投人最小的方案最好;3.當產出與投人均各不相同時,凈產出(即產出減投入)為最大的方案最好。
公路工程經濟分析的基本內容
公路工程經濟分析與評價包括:經濟分析、財務分析與社會效益分析三個部分。
1.經濟分析。它是從整個國民經濟整體利益出發,分析各技術方案經濟效果好壞。既然提高經濟效果的目的是為了更多地創造和積累社會財富,那么對技術方案進行經濟分析就應是比較各方案能為社會增加多少財富,從中選出為社會增加財富最多的方案,作為經濟效果最佳的方案。為此,首先要擬定若干個有同一可比基礎的可能方案,然后初步淘汰掉其中一些顯然不利的方案,留下的方案,在經濟分析之前要先將其投人和產出進行“動態折算”。所謂“動態折算”,即要計及“資金的時間價值”。經過以上步驟,才可以進行經濟分析,計算各方案中能反映其經濟效果的有關指標,然后加以比較,決定方案的優劣。
關鍵詞:經濟分析;成本控制;控制措施;工程經濟
引言
建筑工程經濟的分析主要是從技術經濟的角度,對建筑工程決策、設計、招標及合同、施工的技術方案、技術措施和技術政策以及建筑企業的經營效果等進行的經濟分析和經濟評價,使其技術的先進性與經濟的合理性有機地結合,達到用最少的勞動投人取得最多最好的經濟效益,以降低工程建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力。而隨著建筑市場日趨完善化,建筑工程更應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在進行建筑工程經濟研究時更應該結合建筑工程經濟學緊密聯系。本文試圖采用建筑工程經濟理論,研究建筑工程自身的的內在經濟規律,以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管理提供參考借鑒。
建筑產品生產的技術經濟特點
2.1建筑產品生產的單件性
每件建筑產品都有專門的用途,都需采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結構、不同的施工方法,使用不同的材料、設備和建筑藝術形式。根據使用性質、耐用年限和防震要求,采用不同的耐用等級、防火等級和防震等級。隨著建筑科學技術、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結構不斷涌現,建筑藝術形式經常推陳出新,即使用途相同的建筑產品,因為在不同時期興建,采用的材料、結構和藝術形式也會不同。
2.2建筑生產的流動性
建筑產品的固定性和嚴格的施工順序,決定了建筑產品生產的流動性,使生產者和生產工具經常流動轉移,要從一個施工段轉到另一個施工段,從房屋這個部位轉到那個部位,在工程完工后,還要從一個工地轉移到另一個工地。生產設備、材料、附屬生產加工企業,生產和生活設施經常遷移,增加一些費用,施工地點在邊遠地區,還須計算遠征工程費。
2.3建筑產品的生產過程具有綜合性
建設單位在生產過程中,要和業主、建設銀行、設計單位、材料供應部門、分包等單位配合協作。由于生產過程復雜、協作單位多,是一個特殊的生產過程,這就決定了其生產過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
2.4建筑生產受氣候條件影響大
影響建筑產品生產過程的因素很多。例如設計的變更、情況的變化、資金和物資的供應條件、專業化協作狀況、城市交通和環境等等,這些因素對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建筑成本等都有很大影響。由于建筑產品的固定性,只能在露天進行操作,受氣候條件影響大,生產者勞動條件差,不管是烈日當空的夏天,還是天寒地凍的冬天,為了祖國的建設事業,建筑工人不辭辛勞,裝扮著城市和鄉村,使它變得更加美麗。
2.5建筑生產過程的不可間斷性
建筑產品是一個長期持續不斷的勞動過程的成果。建筑產品只有到生產過程終了,才能完成,才能發揮作用。它要求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各階段、各環節、各項工作必須有條不紊地組織起來,在時間上不間斷,空間上不脫節。要求生產過程的各項工作必須合理組織、統籌安排,遵守施工程序,按照合理的施工順序科學地組織施工。
2.6建筑產品的生產周期長
建筑產品的生產周期是指建設項目或單位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所耗用的時間,即從開始施工起,到全部建成投產或交付使用、發揮效益時止所經歷的時間。建筑產品生產周期長,長期大量占用和消耗人力、物力和財力,要到整個生產周期完結,才能出產品。故應科學地組織建筑生產,不斷縮短生產周期,盡快發揮投資效果。
技術經濟分析
3.1技術經濟分析的基本程序
建筑工程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其技術經濟分析活動主要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1)調查研究,確定目標;(2)尋找關鍵要素;(3)建立方案;(4)評價方案。
3.2技術方案經濟效果評價的基本原則
在評價技術方案的經濟效果時,必須用系統分析的觀點正確處理各方面的矛盾關系,筆者總結了主要貫徹以下原則進行建筑工程的技術方案經濟效益分析:
(1)預測分析的原則。技術方案的經濟效果評價主要采用的是預測的方法,以現有狀況為基礎,以統計資料為依據,通過事前分析,做出預測,力求把系統的運行控制在最滿意的狀態。
(2)動態分析的原則。資金具有時間價值,考慮資金時間價值進行的動態的價值判斷,將項目建設和生產不同時間階段上資金的流人、流出折算成同一時點的價值,為不同項目或方案的比較提供同等的基礎,能夠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3)定量分析的原則。技術方案的經濟分析中,凡可量化的經濟要素都應做出量的表述,一切技術方案都應盡可能通過計算定量指標將隱含的經濟價值揭示出來。
(4)適當滿足原則。對決策人來說,最優化決策幾乎是不可能的。適當滿足原則不單純依據目標計算最大和最小值來選擇方案,而是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結合起來,把數值計算與決策者的主觀判斷結合起來,依據目標計算結果較好、能滿足決策目標要求、決策者認為合適的原則來選擇方案。
(5)全過程效益分析的原則。項目的技術經濟活動主要包括目標確定、方案提出、方案決策、方案實施以及生產運營活動的組織五個階段,必須重視提高每一個階段的經濟效益。
成本控制措施
建筑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就必須不斷挖掘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方式。在建筑生產過程中必須要加強起成本控制,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來提高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結合工程實踐經驗,主要是對建筑工程的以下幾個階段的成本采取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的投資決策階段。建筑投資決策階段,建筑工程項目建設規模和水平、項目選址、結構類型、建筑材料、工程技術方案的確定等因素都會影響建筑工程造價。因此,在投資決策階段應合理地確定工程建設規模和水平、結合工程實際科學合理地確定建設標準、并對設計方案進行嚴密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和論證,確保工程項目在技術上可行先進、經濟上合理、環境上允許等,同時還應做好建設項目投資估算的編制與審查。
(2)設計階段。對投資偏差應從設計階段中的組織、技術經濟、合同等,采用合理的措施隨身進行糾正,確保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應綜合考慮和評價建筑功能和建設成本,并提出優化辦法,確保設計階段工程造價在不突破投資限額的前提下控制投資支出,有效使用建設資金。
(3)招標及合同階段。招投標中應選擇標價合理、能保證質量和工期、經濟效益好、社會信譽好的承包商,加強合同管理,避免合同條款的缺陷和合同糾紛。如采用EPC合同工程總承包方式。
(4)施工階段。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主要通過控制承發包商的行為來實現。建筑工程施工階段,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的全壽命周期成本的確定應基于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思想和方法進行綜合考慮。
(5)運營及維護階段。建筑投入使用前應建立完善的運營管理網絡平臺,加強對節能、節水的管理和環境質量的檢視,提高物業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建立物業耗材管理制度,采取綠色建材,及時淘汰落后產品,加速新型綠色建材的推廣應用。
(6)拆除與翻新階段。拆除與翻新階段發生的廢棄成本主要指工程項目拆除后所發生的廢物處理、回收、循環利用成本。環境損害成本主要指由于工程項目廢棄后對環境和資源的損耗、保護恢復所支付的成本費用。對棄置成本的重視,有助于對環境成本進行管理和控制,提高社會效益。
結語
本文結合筆者實踐經驗,系統地分析了建筑產品生產的技術經濟特點以及技術經濟分析和評價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從工程實踐經驗中總結并且提出了控制建筑工程成本的措施,可有效地為提高工程經濟效益提供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 楊季美,陳曉新.建筑工程市場經濟結構分析探討[J].基建優化,2008,21(05):31~34.
[2] 王喜梅.國內外建筑工程經濟與發展狀況研究[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31(11):101~102.
關鍵詞:工程經濟;成本控制;項目成本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4.094
0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建筑整體環境也再不斷改善,建筑行業的競爭也隨之變得越來越激烈。在激烈的競爭背景下,作為建筑企業管理的落腳點和企業經濟效益的來源的工程項目就成了監管的重中之重。要想在建設高質量的建筑產品的同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加強工程項目成本的控制。而實現這一目的的途徑就是進行建筑工程經濟分析。因此,經濟分析在工程的設計、決策和施工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 項目工程的成本控制以及經濟分析
控制施工項目的成本一般指的是在形成項目成本的過程中,限制、調節、監督生產經營過程中開支的成本、消耗的物力與人力資源,實時地完善業已形成或者是即將形成的偏差,且在規劃的成本范圍之內控制一系列的生產費用,進而確保大大地減少實際支出的成本,最終實現成本目標。而控制施工項目的成本的目標是使成本規劃實現,重點是借助定量分析與工程經濟分析的方式探究怎樣在工程項目的活動過程中,全面地應用經濟學原理以及工程技術確保投入項目工程的成本體現出最為理想的經濟效益的一種合理的手段。其目的是為了明確項目工程經濟特點的前提條件下,實現施工項目決策的正確性,進而最大程度地體現資金的功能,保障科學、合理地應用資金,且實現理想的經濟成效,以及使施工項目存在的一系列損失降低,從而減少施工的費用,通過投入最少的資金獲得最大的產出,最終促使項目工程實現最為理想的經濟效益。
2 工程經濟分析整個過程的實現
項目工程是工程經濟分析的對象,工程經濟分析在項目工程的一系列工作過程中滲透,屬于工程活動過程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工作事項,其在項目工程實際應用了經濟知識與技術知識,不但能夠引導投資決策,而且還能夠引導承包單位選用投標的項目,以及制定投標的方案,還能夠引導工程技術工作者選用設計方案、配置資金方案,以及施工方案等等。在工程投標時期,需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施工場地的調查分析、招標文件等來預測項目工程的成本,從而有助于實施投標決策。在準備施工的時期,需要根據圖紙的實際會審和自審以及其它有關信息資料,合理地編制真正能夠執行的施工組織設計,在全面地比較經濟和技術的基礎上,選用可行的、先進的、科學的施工方案。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從支出費用指標、勞動定額、預算施工圖、消耗資料定額、預算施工等方面比較和控制實際形成的成本。在完成項目工程和保修的時期,需要控制保修的成本與驗收竣工形成的成本。
對于所有的項目工程來講,只有借助投資活動,才可以順利地實現。基于市場經濟的影響之下,借助經濟分析對合理的投資方向進行評價,選用最為適宜的項目工程建設,確保項目工程的有限成本體現最為理想的經濟效益。借助經濟分析,能夠為了使某個項目工程成本最后目標的實現而選擇最為理想的實現方式。這需要在縱觀所有能夠實施的技術方案的前提條件之下,借助比較和分析,選用最為有利和經濟的方案貫徹實施,確保通過最少的成本支出實現相應的要求與目標。其工作流程是:目標的確定方案的列舉(舉出一切可以實現目標的方案)比較分析(分析和比較舉出的一切方案,且實施經濟分析和計量,對一系列方案的優勢和不足進行比較)評價(在之前進行分析的前提條件下根據事先設計的評價準則與指標比較一系列方案的分析結果)決策(在進行評價的前提條件下,根據分析的經濟數據,全面地兼顧一系列的要素,最終選擇方案)
3 保障工程經濟分析取得理想效果的有效對策
為了使控制項目成本中穩定性與準確性的提升,以及對建設之后的項目工程的實際效果進行真實地體現,工程經濟分析需要做好下面的事項:一是兼顧資金的時間價值要素。二是在時間上確保經濟參數和間隔的統一性。三是針對比較各種方案來講,務必有可以比較的價值。項目工程的成本和評價標準、計算標準、分析標準的尺度與口徑務必有可以比較的價值。并且,計算經濟效果的無形效果和有形效果以及間接效果和直接效果的廣度、深度務必有可以比較的價值。四是緊緊地圍繞經濟效益。緊緊地圍繞經濟效益就是在項目決策的主要目標中劃歸為經濟效益的提高,在項目的關鍵問題是經濟矛盾的情況下,工程經濟分析的結果能夠確定取舍問題。五是基于經濟分析(宏觀分析)與財務分析(微觀分析)的前提條件下分析不確定性,進而確保項目成本決策控制的穩定性。工程決策需要工程經濟分析的支持,而工程決策需要根據問題的認知目標的確定相關信息數據的搜集可行方案的確認方案的判斷與選擇準則模擬方案之間的聯系一系列方案效果的預測實現目標的最為理想方案的選擇事后評估項目工程(事后評估成果)進行。總之,這是為了在開展項目工程成本的過程中更加有效地應用經濟分析來控制項目工程的成本以及實現工程決策的正確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工程經濟分析控制項目成本上有著廣泛且有效的運用效果,在工程項目建設當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運用工程經濟分析控制項目成不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企業整體的素質,提升企業經濟管理水平,而且能夠讓企業利用最小的經濟成本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這對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從而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汪愛平.如何加強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J].工程技術,2006(06):116-116.
[2]李學偉.建筑新技術應用的經濟分析方法[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1999,23(03):12-16.
關鍵詞:工程經濟分析;項目成本管理;成本核算
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企業想要在當前市場愈演愈烈的環境中長足發展,除了需要注重市場利益外,還需要注重成本的控制,使企業效益最大化。當前建筑企業主要是通過項目成本管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而為了確保實現成本管理目標,建筑企業需要注重對工程經濟分析的應用。本文主要針對在項目管理中實施工程經濟分析的措施及發揮工程經濟分析的措施進行了探討,希望借此保障建筑企業應用工程經濟分析在項目成本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經濟效益。
一、目前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企業成本管理中,項目部門沒有自主進行成本管理的措施,往往需要企業安排之后,才會進行成本核算。想要有效優化成本,項目部必須要先算后做,但目前很多企業都存在先做后算和邊做邊算的情況。另外一些企業項目部還存在與其他部門工作脫節的清歡,導致財務、合同、計劃等都無法完善實施。工作人員素質和專業水平也是影響項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由于企業內部缺乏素質高、能力強、專業知識全面的人才,導致無法良好實現成本管理。
建筑企業施工項目需要應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設備,施工材料作為工程造價最昂貴的部分,如果其存在管理不嚴和浪費現象,將會直接影響該工程項目的盈利。另外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設備沒有進行完善的維護,會縮短施工設備的使用壽命,影響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工程經濟分析與項目成本管理的關系
工程經濟分析主要是指合理利用經濟知識和工程技術知識,以工程項目作為分析對象,從而實現通過經濟和技術進行工程項目管理活動的內容。工程經濟分析必須在工程項目的所有環節中得到良好的應用,從而實現提供投資決策依據的作用,同時完善利用經濟分析還能夠有效幫助相關單位制定投標方案,選擇設計方案、施工方案等,從而使建筑企業提高經濟效益。項目成本管理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項目中,該項目所產生的勞動力、物資及其他費用開支進行管理和成本控制,避免因為在項目實施過程出現費用偏差。項目成本管理需要將工程項目中所產生的各種費用都控制在預算成本內,并盡力優化成本,提高安金柱企業經濟效益。
項目成本管理主要是利用工程經濟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式,制定成本預算計劃,從而起到優化工程項目成本的作用,實現建筑企業獲得最大化經濟效益的目的。建筑企業在項目成本管理中應用工程經濟分析,能夠為項目管理者提供合理的決策依據,從而使項目資金的投入更加合理有效,從而實現該資金的使用能夠獲得最大的經濟小于,確保工程項目中的各類成本都能夠得到最大的優化。
三、在項目成本管理中實施工程經濟分析的措施
建筑企業在完成一項工程項目時,需要經歷項目投標、制定項目施工方案、施工過程及竣工交付等步驟,而工程經濟分析必須應用在工程項目的各個階段中,為各個階段的經濟決策提供合理的依據,從而在項目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保障項目成本管理能夠更進一步優化成本。
在工程項目的投標階段,工程經濟分析需要綜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結合招標文件及其他相關材料進行分析,將最終的分析結果和對工程項目的成本預測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展現,從而為工程項目管理者和投資者提供投標決策依據。在工程項目施工方案選擇階段,工程經濟分析需要全面利用施工圖紙、施工方案及其他相關材料,在經濟經濟分析比較和技術分析比較之后,選擇安全性高、成本合理、可行性強的施工方案,在此過程中首先要確定目標,然而針對所有能夠達到項目目標的方案進行分析比較,最終通過比較結果進行施工方案的選擇。在工程項目施工階段內,工程經濟分析需要結合施工預算、勞動力費用保準、施工材料費用標準等,與該工程項目實際施工階段所產生的成本消耗做好對比,并進行成本的優化。在最后竣工驗收交付階段以及工程項目維護保修階段,工程經濟分析需要針對該階段所產生的費用與維護費用進行優化,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建筑企業在啟動一項工程項目時,必須具有充足的投資活動和資金才能夠確保該工程項目可以實施,而在當前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環境下,項目投資者需要依靠工程經濟分析來為投資目標提供決策依據,確保該工程項目能夠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為投資者帶來經濟利益。即項目投資者首先要以技術知識進行工程進行工程項目的分析,通過全面尋找所有合理的技術方案作為最終的決策方案目標,然后在利用經濟知識進行各類方案的分析,從而合理選擇出經濟成本最低且能夠符合該工程項目完成的實施方案。
四、發揮工程經濟分析效果的措施
在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應用工程經濟分析能夠有效保障成本的優化,但為了工程經濟分析還能夠有效為項目成本管理提高可靠性和準確性,確保項目工程管理能夠更加真實反映出該工程項目在全面完成后的效果,工程經濟分析還要從以下幾點進行加強。
建筑企業應當注重將經濟效益作為各項項目決策的主要依據,即當工程項目出現各類矛盾問題,且該矛盾主要集中在經濟方面,此時建筑企業需要將提高經濟效益作為最高目標,通過工程經濟分析決定矛盾的解決方案。同時建筑企業在進行項目管理時,除了需要考慮勞動力、材料費用等實際成本外,還需要注重投入資金的時間價值因素。在選擇施工方案階段,建筑企業需要將所有可行的方案進行合理的比較,在比較階段必須保障所有參與比較的指標具有統一性,讓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具有可比性。最后建筑企業需要結合經濟知識進行項目成本管理的分析,提高項目成本管理的可靠性。工程經濟分析在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應用,能夠為工程項目中的各項決策提供合理的依據,即需要需要認識到工程項目的問題和最終目標,并通過收集相關文件和資料,確定多種實施方案,并通過技術比較分析和經濟比較分析之后,最終確定最好的實施方案。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建筑企業想要更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必須注重項目成本管理,而為了提高項目成本管理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則需要在其中應用工程經濟分析。工程經濟分析在項目成本管理中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建筑企業管理水平、降低項目成本、提高企業核心進競爭力,從而促進建筑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翁丹丹.工程經濟分析在施工項目成本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城市經濟,2012,03:203.
[2]毛洪濤,諸波,王甜安.組織環境對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影響研究――基于中鐵二局的案例分析[J].南開管理評論,2012,01:102-112.
[3]李豐.信息技術在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廣東土木與建筑,2012,03:43-45+58.
[4]俞云.工程經濟分析在項目成本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2,07:79.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linear interpolation in engineering economics, and illustrates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based on certain ca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ethod are also discussed.
關鍵詞: 線性內插法;資金時間價值;內部收益率
Key words: linear interpolation;time value of money;internal rate of return
中圖分類號:F0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36-0072-02
0 引言
內插法是函數中求近似值的一種常用方法,其中,線性內插法作為拉格朗日內插法的一個特例,在工程經濟問題的求解中應用尤為廣泛。本文以線性內插法的原理為基礎,對其在工程經濟分析中的應用進行論述。
1 線性內插法的原理
假設未知變量y=f(x)圖像如圖1所示。自變量x與其函數值y二者之間不一定為線性關系,但若限定在很小的區間[x1,x2]內,它們之間仍很接近于直線。據此,可以得到割線AB的方程為:
■=■(1)
將(1)式可以改寫為:
y=y1+■(y2-y1)(2)
在已知(x1,y1)和(x2,y2)的條件下,自變量x所對應的y(即函數值y的近似值)即可求得。這個方法的應用,只有在區間[x1,x2]較小時,求得的函數值y才不會與真實值有較大誤差。因此,在工程經濟分析中,一般要求|x1—x2|的差距不宜超過2%,最大不宜超過5%。
2 線性內插法在工程經濟分析中的應用
工程經濟問題的求解計算量一般較繁雜,借助于計算器可以大大簡化,甚至可以利用計算機編程直接得出準確值。然而,無法依賴外部輔助工具時,作為一種手算的方法,線性內插法可以避免進行高次運算,使解題變得方便,所以掌握這種方法還是很有必要的。
2.1 計算復利問題
2.1.1 計算復利系數
在復利問題的分析中,確定復利系數是很關鍵的一個步驟。求復利系數可以直接根據公式計算,這種方法可以得出精確結果,但運算量較大。另外一種方法即通過查復利系數表得到,避免了大量運算,方便快捷。但復利系數表的數據為離散的,如果利率i或期數n非整數,就查不到直接對應的系數,這時可以考慮利用線性內插法解決。
案例1:求(F/A,4.2%,6)。
直接利用公式求解(F/A,i,n)=■=■=6.6664。在手邊無計算器的情況下,運算量還是比較大的。
解:查復利系數表可知(F/A,4%,6)=6.6330;(F/A,5%,6)=6.8019則有:(F/A,4.2%,6)=6.6330+■×(6.8019-6.6330)=6.6668。
利用線性內插法求得的近似值與精確值相差很小,且工作量大大簡化。
2.1.2 計算未知期數
案例2:某單位從金融機構借款200萬元,每年預計能還款40萬元,若貸款利率為10%,問多少年能歸還200的本金和利息?
解:根據題意有200=40(P/A,10%,n),即求(P/A,10%,n)=5時對應的n值。查表有(P/A,10%,7)=4.8684;(P/A,10%,8)=5.3349,則:n=7+■×(8-7)=7.28(年)
2.1.3 計算投資收益率
案例3:某工業項目現在需投資100萬元,計劃在未來的8年內每年至少獲得20萬元收益,求投資收益率至少應達到多少?
解:據題意得20=100(A/P,i,8),即(A/P,i,8)=0.2
查表有(A/P,10%,8)=0.1874;(A/P,12%,8)=0.2013,則:i=10%+■×(12%-10%)=11.81%
2.2 計算投資回收期
根據是否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投資回收期有靜態投資回收期和動態投資回收期之分,二者的求解過程類似,區別是前者不需要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直接將凈現金流量累計;而后者需將凈現金流量先進行折現再累計。以動態投資回收期為例,其公式為:
■(CI-CO)■(1+i■)■=0(3)
較為實用的計算公式為:
P■′=(T-1)+■(4)
P't—動態投資回收期,CI—現金流入量,CO—現金流出量,ic—基準收益率,T—累計折現值首次出現正值的年份數。公式(4)在沒有充分理解的情況下,記憶是比較困難的。利用線性內插法,求解就不需要死記公式。
案例4:某方案凈現金流量如表1所示,基準收益率ic=10%,試計算其動態投資回收期。
解:P■′=4+■×(5-4)=4.73年
利用公式(4)有:P■′=5-1+■=4.73年,與線性內插公式得出結論完全相同。
2.3 計算內部收益率
內部收益率(IRR)是工程經濟評價中常用的一個重要指標,實質即求一個未知的折現率IRR,其數學表達式如下:
NPV(IRR)=■(CI-CO)t(1+IRR)-t=0(5)
(5)式是一個高次方程,求解較為麻煩,利用線性內插求解近似值則可以避開求解高次方程,簡化計算。
案例5:以案例4中方案的凈現金流量為例,計算該方案的內部收益率。
解:NPV(IRR)=-300-180(P/F,IRR,1)+150(P/F,IRR,2)+150(P/F,IRR,3)+200(P/A,IRR,5)(P/F,IRR,3)=0
取i1=25%,NPV1=4.1843;取i2=30%,NPV2=-59.6476
IRR=25%+■×(30%-25%)=25.33%
初學者往往容易忽視NPV1>0、NPV2
3 結語
在無法借助計算工具的情況下,利用線性內插法可以簡化計算的工作量,使解題變得方便。另外,也可以規避記憶多個公式。但應用過程中應保證誤差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這樣才能使最終方案評價的結論可靠。
參考文獻:
[1]劉曉君.工程經濟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58-60.
關鍵詞: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Abstrac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competi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objective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not only technical equipment, personnel quality, time limit quality,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so on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of the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also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therefor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evaluation.
Keywords: qualitative analysis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技術經濟分析的目的是論證施工組織設計在技術上是否可行,在經濟上是否合算,通過科學的計算和分析比較,選擇技術經濟效果最佳的方案,為不斷改進與提高施工組織設計水平提供依據,為尋求增產節約的途徑和提高經濟效益提供信息。技術經濟分析既是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之一,也是必要的設計手段。
一、當前施工組織設計現狀
1、施工單位不重視施工組織設計
現在有一部分工程沒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現場沒有施工平面布置圖,施工組織和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藝的隨意性很大,出現了土方調配無序,運進運出;材料的多次倒運;機械設備使用無標準,大馬拉小車現象時有發生;沒有系統網絡圖,造成工序銜接安排嚴重脫節,出現大量的窩工浪費現象,使工程的費用不斷增加,導致施工過程中工程造價失控,引起了工程結算困難,使工程的經濟糾紛不斷增加,致使投資效果很差。
2、流于形式的施工組織設計
正常情況下,簽訂工程承包合同時,建設單位要認真審查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并進行技術經濟比較或技術經濟分析,確定工程承包合同價款。但由于施工單位從收到招標文件到送交投標書往往時間很短,使投標書中關于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比較粗糙,僅側重于施工現場的規劃和布置,而對一些具體的施工操作方案,質量控制方法,安全措施,勞動力,物資,技術保證措施等內容未能做出全面的反應。更有甚者則拿其他工程項目照搬套用,結果是驢頭不對馬嘴,漏洞百出,談不上經濟效益和投資控制。
3、建設單位只注重低價、輕技術評審
在現有的工程招標投標環節中,建設單位往往比較側重施工單位資質等級、實力、工程報價、質量保證及其工程工期保證的承諾。而對于投標書中的具體施工組織設計的評審不夠重視,尤其對施工工藝、施工方案的設計是否經濟合理,以及是否優化組織等問題的分析很不夠。
在實際工作中,沒有施工組織設計的項目往往會引起工程結算的經濟糾紛;施工組織設計流于形式或者雖然有施工組織設計,但對其中施工工藝,施工方案和技術經濟組織措施未進行嚴格審查、監督,同樣也會引起最后結算時的經濟糾紛。在投資來源發生變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激烈競爭中,施工組織設計不僅是組織施工、指導生產的技術性文件,而且是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的重要內容。
二、施工組織設計技術經濟分析
施工組織總設計中技術經濟指標應包括:施工周期、勞動生產率、工程質量、降低成本、安全指標、機械化施工程度、施工機械完好率、工廠化施工程度、臨時工程投資比例、臨時工程費用比例、節約三大材料百分比。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中技術經濟指標應包括:工期指標、勞動生產率指標、質量指標、安全指標、降低成本率、主要工程工種機械化程度、三大材料節約指標。這些指標應在施工組織設計基本完成后進行計算,并反映在施工組織設計的文件中,作為考核的依據。
1、技術經濟分析的重點
長期以來,我國工程建設領域重技術輕經濟,技術經濟相脫節是一種普遍現象。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階段,往往只注重對技術方案的論證,對經濟因素考慮的較少,缺乏多方案比較和技術經濟分析,造成工程投資的極大浪費。在施工圖設計階段,設計人員缺乏經濟觀念,設計只管技術,不管經濟,甚至追求新、奇、異,造成投資失控。目前解決的問題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將技術與經濟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技術比較、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正確處理技術先進與經濟實力兩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力求做到在技術先進條件下經濟合理,在經濟合理基礎上技術先進,把控制工程造價的觀念滲透到各項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之中。作為造價控制人員應該及時對項目投資進行分析比較,反饋造價信息,能動的指導設計,使設計方案在滿足生產要求的前提下節約投資。
技術經濟分析應圍繞質量、工期、成本三個主要方面。選用方案的基本原則是:在質量能達到優良的前提下,工期合理,成本最低。對于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不同的設計內容,應有不同的技術經濟分析重點。基礎工程應以土方工程、現澆混凝土、打樁、排水和防水、運輸進度與工期為重點;結構工程應以垂直運輸機械選擇、流水段劃分、勞動組織、現澆鋼筋混凝土支撐、澆灌及運輸、腳手架選擇、特殊分項工程施工方案、各項技術組織措施為重點;裝修階段應以施工順序、質量保證措施、勞動組織、分工協作配合、節約材料、技術組織措施為重點。
2、技術經濟分析方法
技術經濟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定性分析方法是根據經驗對施工組織設計的優劣進行分析。例如,工期是否適當,可按一般規律進行分析;選擇的施工機械是否適當,主要看它能否滿足使用要求,機械提供的可能性等;流水段的劃分是否適當,主要看它是否給流水施工帶來方便;施工平面圖設計是否合理,主要看場地是否合理利用,臨時設施費用是否適當。定性分析法比較方便,但不精確,不能優化,決策易受主觀因素制約。
定量分析法一般采用多指標比較法,該方法簡便實用,也用的比較多。比較時要選用適當的指標,注意可比性。有兩種情況要分別對待:一個方案的各項指標均優于另一個方案,優劣是明顯的;通過計算,幾個方案的指標優劣有穿插,分析比較時要進行加工,形成單指標后再分析優劣,可采用評分法或價值法。
關鍵詞:大洋河特大橋;樁基工程;經濟分析
中圖分類號:TU997文獻標識碼: A
1工程概況
大洋河特大橋位于下游感潮河段,水文地質情況非常復雜,每天早晚漲落潮各兩次,最位3.2米,最低潮位-0.8米,水位落差達4米,最大水深9米。在水中墩施工中采用了一系列科學的施工方法,取得了圓滿成功。
2樁基工程施工經濟比較
2.1棧橋
在主橋一側搭設鋼棧橋,為全橋水中墩基礎施工奠定了基礎。鋼棧橋采用鋼管樁基礎,64式軍用梁作為橋跨。這種施工方案費用低廉,簡便易行,適合于有潮汐的大洋河中施工。
2.2平臺
采用施工平臺與棧橋相連作為整個大洋河橋水中墩施工的基本條件。施工平臺采用鋼管樁及型鋼搭設。此方案堅固結實,完全滿足施工要求,易于操作。采用“棧橋+平臺”的施工方法在現場取得了最大效果,與采用打樁船或起重船的方法相比有明顯的優勢:
2.2.1大洋河屬有潮汐的河流,雖有水,但不能行大船,若采用打樁船或起重船需租用,從水中墩開始施工到梁下部結構完畢時間為一年,所需費用較大。但采用棧橋將大洋河兩岸相連,兩岸施工材料及設備可以通過棧橋運輸,比采用船只運輸更為方便易行。
2.2.2將棧橋搭設在施工平臺的上游而且與其連為一體的施工方案安全、可靠;根據調查翻閱有關氣象資料顯示,大洋河每年3月處于冰凌期,冰凌由于海水漲潮由下游向上游沖擊,破壞力量較大,落潮自上游向下游沖擊破壞力量較小,8月處于汛期,將棧橋與施工平臺連為一體,增加了棧橋整體穩固性,因為棧橋全長380m,每跨為兩根單樁承重,豎向荷載靠磨察力可滿足施工要求,但橫向抗沖擊性能差,尤其是3月冰凌期的冰塊沖擊和8月汛期的水中雜物;施工平臺為矩形群樁,穩定性、抗沖擊性能較好。因此將棧橋搭設在施工平臺的上游而且與其連為一體的方案既節約資金又安全可靠、切實可行。
2.2.3“棧橋+平臺”施工方案均采用常用材料搭設,除64式軍用梁需租用外,其他均可就近取材。
2.2.4施工平臺設計為I40工字鋼雙層橫墊梁,平臺面為I16工字鋼結合枕木平臺面,利于鋼圍堰的沉放、平臺面、橫墊梁的拆除,簡便易行;另外,利用平臺鋼管樁和鉆孔樁的鋼護筒(鋼圍堰沉放導向架),搭設鋼圍堰拼裝、沉放的負平臺,利用I40工字鋼簡式門架沉放鋼圍堰,降低重心,增加安全系數方案,經濟可行。具體經濟對比見下表:
項目名稱 初步設計方案 最終采用方案
11#-16#水中墩施工平臺 鋼管樁基礎, I40工字鋼橫墊梁, I16工字鋼結合枕木平臺面。 管樁基礎, I40工字鋼雙層橫墊梁, I16工字鋼結合枕木平臺面;管樁搭設負平臺、拼裝、沉放鋼圍堰。
設備材料采用 各種鋼材: 485.54 T,10t浮吊:2臺,運輸船:2艘,300馬力機動舟:1艘,65t履帶吊:1臺。 各種鋼材:566.46T,10t浮吊:1臺,運輸船:2艘,300馬力機動舟:1艘,65t履帶吊:1臺。
效益比較 一、材料費用:
I16工字鋼:9.84 t*6*3500元/T=20.66萬元
I40工字鋼:10.34 t*6*3500元/T=21.71萬元
L75角鋼:2.4 t*6*3500元/T=5.04萬元
φ529鋼管樁:56.66 t*6*3500元/T=118.9萬元方木:19.66m3*6*1500元/ m3=17.69萬元
二、搭拆工費:50000元/座 *6 =30萬元
三、機械費用:24萬元
四、其他費用:5萬元
總計費用:243萬元 一、材料費用:
I16工字鋼:11.48t*6*3500元/T=24.11萬元
I40工字鋼:12.06 t*6*3500元/T=25.33萬元
L100角鋼:4.4 t*6*3500元/T=9.24萬元
φ529鋼管樁:56.66 t*6*3500元/T=118.9萬元枕木:2016根*25元/根(不含殘值20元/根)=5.04萬元
二、搭拆工費:75000元/座 *6 =45萬元
三、機械費用:18萬元
四、其他費用:8萬元
總計費用:253.62萬元
注: 施工費用增加10.62萬元,但水中墩鉆孔樁施工工期提前35天, 節約間接費用56萬元,鋼圍堰拼裝、沉放施工工期提前25天,節約間接費用120萬元,確保合同工期及后續工作順利進行。
2.3鋼圍堰
大洋河特大橋10-16#水中墩施工,原設計采用雙壁鋼圍堰,現場加工,汽車運輸,25t汽車吊配合八三式軍用墩拼裝,射水吸泥沉放,后經多次檢算、對比、論證、經濟比較,鋼圍堰下部6m采用雙壁上部5m采用單壁,場地制作,施工平臺上65t履帶吊配合簡式門架拼裝沉放。和土石圍堰、木質圍堰相比,具有節省材料、輕便,操作簡便,施工速度快等優點,具體經濟對比見下表:
項目名稱 初步設計方案 最終采用方案
11#-16#水中墩施工鋼圍堰 采用雙壁鋼圍堰,履帶吊配合八三式軍用墩拼裝沉放。 單雙壁結合鋼圍堰,履帶吊配合簡式門架拼裝沉放。
設備材料采用 各種鋼材:1553.86 T,浦沅25t汽車吊:1臺,65t履帶吊:1臺,八三軍用墩:16套,Q5PS砂石泵: 12臺,NL200-16污水泵: 12臺,8t加長東風汽車: 1臺。 各種鋼材: 993.86 T,65t履帶吊:2臺,門式支架:6套,導鏈:20個,Q5PS砂石泵: 12臺,NL200-16污水泵: 12臺,8t加長東風汽車: 1臺
效益比較 一、材料費用:
δ8mm鋼板:60.17t*14*3500元/T=294.83萬元
各種型鋼:50.82t*14*3650元/T=259.69萬元
八三軍用墩(16套,47.94t/套,使用6個月)
①租賃費:47.94*16*6*150元/月.T=69.03萬元
②搭拆工費:47.94*16*400元/T=30.68萬元
③運輸進出庫費:47.94*16*250元/T=19.18萬元
二、施工費用
1鋼圍堰加工費用:110.99*14*2100元/T=326.31萬元
2沉放費用:155.38萬元
三、機械費用:122萬元
四、其他器材:10萬元
五、其他費用:85萬元
總計費用:1372.1萬元 一、材料費用:
δ8mm鋼板:40.17t*14*3500元/T=196.83萬元
各種型鋼:30.82t*14*3650元/T=157.49萬元
門式支架鋼材:20t*7*3650元/T=51.1萬元
二、鋼圍堰加工費用:
70.99*14*2100元/T=208.71萬元
三、沉放費用:77萬元
四、機械費用:146萬元
五、其他器材:5萬元
六、其他費用:65萬元
總計費用:907.13萬元
注: 節約費用464.97萬元,工期提前45天,確保合同工期及后續工作順利進行。
2.4淺灘深基坑施工
在淺灘段進行深基礎施工,基坑側壁極為不穩。施工中采用鋼管樁支護配合井點降水的施工方案,有效解決了粉細砂地質條件下的側壁穩定問題。具體經濟對比見下表:
項目名稱 初步設計方案 最終采用方案
6-9、19-24墩陸地深基坑施工鋼管樁 采用鋼板樁。 采用自制鋼管樁配合降水井。
設備采用 DZJ60振動樁錘1臺,65t履帶吊1臺,φ150mm水泵4臺。 DZJ60振動樁錘1臺,65t履帶吊1臺,30KVA交流電焊機,φ150mm水泵4臺,φ450mm旋轉鉆機1臺。
效益比較 一、材料費用:
拉森IV鋼板樁:71.61t*5*9000元/T=322.25萬元
其他型鋼:10.8*5*3650元/T=19.7萬元
接頭等加工費用: 2.3萬元
封底砼:45m3*20*400元/m3=36萬元
二、機械費用:28.64萬元
總計費用:408.89萬元 一、材料費用:
鞍山奧通產的φ429鋼管樁:54.78 t *5*3650元/T=99.97萬元
其他型鋼: I16工字鋼13.53*2*3650元/T=9.8萬元
L100角鋼6.18*2*3450元/T=4.3萬元
焊接鎖扣加工費用: 6.3萬元
井點降水:7.4萬元
拋填片石:45m3*20*50元/m3=4.5萬元
二、機械費用:13.46萬元
總計費用: 145.73萬元
注: 節約費用263.16萬元,工期提前30天,確保合同工期及后續工作順利進行。
摘要:技術經濟分析方法廣泛應用于建筑領域的方方面面,本文就常用的幾種方法以例示的形式進行論述,探討如何運用經濟的方法分析解決技術問題,去選擇技術上的先進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的最佳結合的統一的最優方案,從而以最少的勞動消耗換取最大的效益。
關鍵詞:技術經濟分析; 方案; 因素;指標;評價
技術經濟分析就是用經濟的觀點分析、評價、研究技術工作,從而實現技術上的先進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的最佳結合的統一的最優方案。其經濟效果評價的基本標準為E=V/C>1,其中E代表經濟效果,V代表實現技術方案后取得的勞動成果,C代表勞動消耗。本文將以上式為出發點就建筑工程中常用到的技術經濟分析方法進行簡單論述。
一.項目(方案)的不確定性分析
所謂不確定性分析就是針對項目(方案)技術經濟分析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分析其在一定幅度內發生變動時對項目(方案)經濟效果的影響程度。包括敏感性分析、盈虧平衡分析、概率分析。
1.敏感性分析
通過敏感性分析,找出影響項目(方案)經濟效益最大、最關鍵因素,對項目(方案)提出合理的控制與改善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盡量避免不利因素,以便達到最佳經濟效果。其具體步驟為:
a.確定敏感性分析指標。
b.選擇影響項目(方案)指標的不確定性因素。
c.按照預先給定的變化幅度先改變一個變量因素,而其它因素不變,計算該因素變化對經濟效益指標的影響程度。逐一對所有變量因素進行考察。
d.將計算結果整理分析,選擇變化幅度大的為敏感性因素。
e.綜合分析,提出相應對策。
2.盈虧平衡分析
盈平衡分析就是要找出項目(方案)的盈虧平衡點。盈虧平衡點越低,說明項目(方案)盈利的可能性越大,虧損的可能性越小,因而項目(方案)有較大的抗風險能力。常用的盈虧平衡點有產量、成本、售價、利潤等。
盈虧平衡分析還適用于多方案的比選。即兩個兩個以上方案,其成本是同一變量的函數,可以找到該變量的某一數據,使對比方案成本相等,得出方案的優劣平衡點,并結合對不確定性因素未來取值范圍的預測,從而選擇其中最經濟的方案。
如:某混凝土澆注工程,有兩個方案:一為現場設攪拌站,據統計資料單方混凝土成本為:C=C1/Q+C2×T/Q+C3,其中C為現場制作混凝土單價,C1為現場攪拌站一次性投資,C2為攪拌站設備租金和維修費,C3為現場攪拌混凝土所需費用,Q為所需混凝土數量,T為工期;另一為購買商品砼,單價用C0表示。兩方案的成本均為混凝土數量的函數,成本相等有C1/Q+C2×T/Q+C3=C0,這時可求出混凝土量的特定值,即為平衡點,根據該數值,結合工程所需混凝土數量,判斷出選取哪種方案為經濟方案。
3.概率分析
確定影響方案投資效果的關鍵因素及其可能的變動范圍,并確定關鍵因素在此變動范圍內的概率,然后進行概率期望值計算,進而得出定量分析結果。這里以投資凈現值的概率期望值為方案經濟評價指標。
某建筑公司擬成立一租賃站,有兩種投資方案,一種為購買挖掘機、鏟車等設備,一種為購買模板、腳手管等周轉工具。兩方案壽命期均為10年,第一種方案投資額為500萬元,其年凈收益在市場好時為150萬元,市場差時為-50萬元;第二種方案投資額為300萬元,其年凈收益在市場好時為100萬元,市場差時為10萬元。經市場預測,在項目壽命期內,市場好的可能性為70%,市場差的可能性為30%,已知標準折現率為iC=10%。據以上資料對投資方案比選。
然后計算各機會點的期望值:
機會點②的期望值
=150×(P/A,10%,10)×0.7+(-50)×(P/A,10%,10)×0.3
=533萬元
機會點③的期望值
=100×(P/A,10%,10)×0.7+10×(P/A,10%,10)×0.3
=448.50萬元
則:方案A凈現值期望值=533-500=33萬元
方案B凈現值期望值=448.50-300=148.50萬元
據以上結果應優選B方案,即購買模板、腳手管等周轉工具成立租賃站獲利更大。
二.方案技術經濟效果的綜合評價法
對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時,主要應突出主要評價指標,分清主次,權衡其重要性程度的大小。一般程序為:
1.列出方案共同的具有可比性的各項評價指標。
2.根據方案各項指標的效果對其進行量化打分。
3.引入相對權重系數,以考慮各項指標在方案評價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確反映各項指標的主次。
4.把不同的計量單位的指標轉化為無綱的綜合評分。其計算式為:C=∑CiWi,式中C為某方案綜合評分值;Ci為某方案第i個評價指標的得分值;Wi為某方案第i個評價指標的權重;n為評價指標總數。
5.根據綜合評分結果評價方案的優劣,并提出提高方案技術經濟效果的途徑。
下面舉例說明:
某開發區擬新建一幢科研樓,設計方案有三種:
A方案:大柱網框架輕墻體系,預應力大跨度疊合樓板,墻體為多孔磚,窗戶采用單框雙玻璃塑鋼窗,面積利用系數93%;
B方案:框架結構,墻體內澆外砌,窗戶采用單框雙玻璃空腹鋼窗,面積利用系數為87%;
C方案:磚混結構,多孔預應力板,墻體采用粘土實心磚,窗戶單玻璃空腹鋼窗,面積利用系數為79%。
經綜合各方面因素,提出方案評價指標有:結構體系,模板類型,墻體材料,面積系數,窗戶類型。評審確定各指標權重,并對三個方案各項指標打分.
根據各項指標結果應優先A方案,并考慮通過以下措施繼續優化方案以降低造價。
1.平面形狀力求規則;
2.提高平面系數,節約建筑面積;
3.適當降低層高;
4.合理確定建筑層數。
三.價值工程理論的應用
價值工程是通過各相關領域的協作,對研究對象的功能與費用進行系統分析,不斷創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對象價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術。其目的是以研究對象的最低壽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實現使用者所需功能,以獲取最佳綜合效益。基本公式為:
價值=功能/費用
價值工程的工作步驟如下:
1.選擇研究對象;
2.收集有關資料、數據;
3.進行功能系統分析,功能評
4.方案創造,提出各種不同的實現功能方案;
5.方案評價,從技術經濟等方面綜合評價各種方案達到預定目標的可能性
6.提案編寫,將選出的方案及有關資料編寫成
7.進行方案實施并跟蹤檢查;
8.成果評價。
通過運用價值工程確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在實際操作中應用,產生了如下效果:
1.施工進度按計劃完成;
2.為土方開挖創造了便利條件,作業環境安全可靠;
3.去掉了不必要的功能,避免多余損耗,使方案更為合理,成本相對較低;
4.為以后類似工程的建設提供了借鑒的依據。
[關鍵詞]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造價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是選擇和決定投資行動方案的重要過程,是對擬建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及對不同建設方案進行經濟技術比選做出判斷和決定的過程,是項目決策的重要一環。目前建設領域普遍存在“輕決策,重建設”、“輕經濟,重技術”等現象,直到建設過程中或項目已建成才暴露出經濟效益低下、造價失控、技術缺陷及市場預期判斷失誤等災難性問題,補救的代價無疑是巨大的,在在此情況下,合理地控制工程造價已經毫無意義了,為此建設項目決策階段可行性研究的工程分析及工程造價控制是必須的,是保障決策正確性和避免決策失誤的重要手段。
1.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的定義及主要工作內容
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建設單位在從事建設項目投資活動之前,由專業咨詢機構對市場、收益、技術、法規等項目影響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確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分析項目必要性、項目是否可行,評估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項目投資主體提供決策支持意見或申請項目主管部門批復的文件。
在進行可行性研究階段的工作中,工程經濟分析和造價控制的主要工作體現在論證建設項目建設可行性、建設項目市場需求分析、財務評價分析、項目財務收益分析上,最終敘述研究報告中各部分的主要問題和研究結論,并對項目的可行與否提出最終建議,為可行性研究的審批提供參考依據。
2.建設項目工程經濟分析造價控制
2.1建設項目建設地點及規模的經濟分析
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需要采用工程經濟分析方法,對建設項目的建設地質、市場因素、技術因素及環境因素進行比較和評估分析。以輸變電工程建設為例,根據《中國南方電網35~110千伏配電網項目可行性研究內容深度規定》:可行性研究工作重點是從技術經濟上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確定系統方案、工程建設規模、最佳投產時間;選擇并推薦合理的變電站站址和相關的線路路徑方案,避免后續工作中出現顛覆性因素;提出項目的主要技術原則和工程設想;合理評估項目建設投資的經濟性和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報告主要由電力系統、系統通信、變電站站址及工程設想、線路路徑及工程設想、環境保護、節能降損、抗災減災分析、投資估算及經濟評價等幾部分內容組成,并可根據工程項目具體情況作相應增減。
在進行建設項目經濟分析的時候,通常使用盈虧平衡法和平均成本法這兩種方法做總體效益比較。盈虧平衡法:是運用量、本、利之間關系的理論,對產品投入的可行性進行論證的方法。盈虧平衡分析法又稱量本利分析法。它是研究生產、經營一種產品達到不盈不虧時的產量或收入的決策問題。這個不盈不虧的平衡點稱為盈虧平衡點。顯然,生產量(或銷售量)低于這個產量時,則發生虧損;超過這個產量(銷量)時,則獲得盈利。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與銷售額隨著增加,當到達平衡點E1時,總成本等于銷售額即成本等于收入,此時不盈利也不虧損,此點對應的產量Q0即為平衡點產量;銷售額S0即為平衡點銷售額。同時,以E1點為界線點,形成虧損和盈利兩個區域。此模型中的總成本是由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構成的。按照是以平衡產量Q0還是以平衡點銷售額S0作為分析依據,可將盈虧平衡分析法劃分為盈虧平衡點產量(銷量)法和盈虧平衡點銷售額法。
平均成本法是總成本除總產量的值,它可作為訂定售價的依據,也可做為管制成本的參考。平均成本一般是隨產量的增減而做反方向的變動,即產量增加時,平均成本就降低了,此乃由于平均固定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降低之故。另外,大規模的生產,由于資源的充分運用及大批量訂購與采購的因素,有時也可以降低平均變動成本。例如充分運用工廠的人工產能頁使平均人工成本降低,大批量采購原物料,而使平均原物料成本降低等。此種利益乃由于生產規模經濟所形成的。
如圖:
2.2建設項目技術及設備方案的經濟比較分析
部分大中型工業項目,除了對項目總體投資進行經濟分析以外,還需要對項目自身的技術條件及設備選型方案等進行工程經濟和技術經濟的分析,從生產線和設備的先進和適用性、安全可靠性、經濟合理性進行一系列的比選。在進行這類方案比選的時候,通常采用NPV分析法和價值工程分析法。NPV(凈現值)是在項目計算期內,按行業基準折現率或其他設定的折現率計算的各年凈現金流量現值的代數和,是評價項目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和方法,數學表達式:
NPV=∑(CI-CO)×(1+i)∧(-t)
凈現值法就是按凈現值大小來評價方案優劣的一種方法。凈現值大于零則方案可行,且凈現值越大,方案越優,投資效益越好。
價值工程又稱為價值分析是一門新興的管理技術,是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方法。所謂價值工程,指的都是通過集體智慧和有組織的活動對產品或服務進行功能分析,使目標以最低的總成本,可靠地實現產品或服務的必要功能,從而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數學表達式:V=F/C 其數學意義為實現產品可靠的、必要的功能所需要的最低成本。價值工程主要思想是通過對選定研究對象的功能及費用進行深入分析,對研究對象的每一個功能及其產生的成本進行詳細分類,運用一定的技術手段識別必要功能、不必要功能、多余功能及不必要成本,再對功能成本重新組合,剔除不必要功能和成本,從而提高對象的價值。其中V1說明可能存在不必要或多余功能;V=1說明功能與成本相當匹配,方案可行。
3.建設項目可研經濟分析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3.1投資估算精度控制不足
部分可行性研究方案的技術分析中,對于投資估算的精度控制不足。以輸變電工程為例,部分可行性研究方案中對于選址選線的確定未獲得相關的國土、規劃部門的同意,部分是處于國土規劃調整變動的范圍內,到了初步設計階段時出現顛覆性變化或者較大的變動,進而導致投資的大幅度增加,使投資估算測算失去意義。
從工程造價控制的基本原理上來看,所謂控制就是指行為主體為保證在變化的條件下實現其目標,按照事先擬定的計劃和標準,通過采用各種方法,對被控對象在實施中發生的各種實際值與計劃值進行對比、檢查、監督、引導和糾正的過程。控制包括三個步驟:即確定目標標準、檢查實施狀態和糾正偏差。造價控制分為三個階段: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個階段應以事前控制為主,即在項目投入階段就開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控制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信息、技術、組織和時間等。
3.2投資經濟方案分析及評價過于理想化
部分投資經濟方案的分析流于形式,評價過于理想化,缺少風險管控及風險意識。比如說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在進行某個國外水電站投資方案分析時,未能預料人民幣大幅升值帶來的匯率損失,雖然考慮了匯率風險補償,但是卻大大延長了投資回收周期,經濟方案分析無法反應建設及投資實際情況。
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的工程經濟分析及造價控制是指工程從前期策劃、可行性研究、方案論證、設計招標等各個管理環節對造價實施控制,使各階段的造價控制在計劃范圍以內。在不同階段工程造價所占的比例不同,據有關資料分析,投資決策階段對整個項目造價的影響為75%~95%,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的經濟分析應遵循市場價格機制的運行,優化配置資源,合理使用投資,對工程造價進行充分摸底,以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投資效益組合,形成統一、開放、協調、有序的工程經濟分析體系,制定和完善項目的經濟評價規則。
3.3項目財務分析指數單一
部分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技術經濟分析中,財務分析指數單一,造價目標控制不得力。在進行可研階段的造價控制時,首先要確定各種目標值,以便在建設實施過程中階段性地收集完成目標的實際數據,將實際數據與計劃值比較,若出現較大偏差時采取糾正措施,以確保目標值的實現。在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建設工程發包階段把建設工程造價控制在批準的造價限額以內,隨時糾正發生的偏差,以保證管理目標的實現,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應從組織、技術、經濟、合同與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是控制工程造價最為有效的手段。要通過技術比較、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正確處理技術先進與經濟合理兩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力求在技術先進條件下的經濟合理,在經濟合理基礎上的技術先進,把控制工程造價觀念滲透到設計和施工措施中去。再次,要立足于事先控制,即主動控制,以盡可能地減少以至避免目標值與實際值的偏離。也就是說,工程造價控制不僅要反映投資決策,反映設計、發包和施工被動地控制,更要主動地影響投資決策,影響設計、發包和施工,主動地控制。
4.結束語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就是使用科學的方法在做好成本計劃的基礎,為編制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標提供依據,用投資估算價控制設計方案的選擇和初步設計概算造價;用概算造價控制技術設計和修正概算造價;用概算造價或修正概算造價要強調的是有效控制項目投資。因此要采用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控制手段,重視設計多方案選擇,嚴格審查監督前期設計過程,深入技術領域研究節約投資的可能。
參考文獻
[1]李傳高.淺析工程造價的控制方法[J].山西建筑,2009,(25).
[2]胡凌云.費用效益分析法在某節能減排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經濟評價中的應用[J].科學與財富,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