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跳繩比賽技巧教學范文

跳繩比賽技巧教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跳繩比賽技巧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跳繩比賽技巧教學

第1篇:跳繩比賽技巧教學范文

[二、教材與學情分析]技巧、跳繩是初中體育教學內容,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力量、靈敏、柔韌和平衡性,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身體姿態。跳繩是學生常用的鍛煉項目,簡單易學。本班女生已經學會了前滾翻,也掌握了多種跳繩的方法,她們活潑好動,思維活躍,喜愛游戲,樂于表現。因此,本課以鞏固前滾翻,學會遠撐前滾翻為主教材,熟練掌握“∞”字跳長繩為輔助教材,通過學練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

[三、教學思路]本課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教學原則,以“健康、運動”為主線,以“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為目標,采用“教學一體化案”,即“課前案、課中案、課后案”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結合“教學一體化案”在課前完成“課前案”的學習要求,為更好地完成“課中案”的學習目標做好準備,在“課中案”里,準備活動采用“跟我學、跳繩、繩操、輔助練習”在音樂的伴奏下,跟隨教師一起練習,達到熱身的目的,基本部分結合“課中案”的學習內容,教師采用講解、示范、啟發、鼓勵、評價,學生采用嘗試、練習、討論、合作、比賽等方法進行動體動腦相結合,收放相結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有效掌握本課的知識和技能。結束部分采用踏步和呼吸拉伸放松,最終,達成本課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知道前滾翻的動作概念和技術結構,知道練習前滾翻、跳繩的健身作用及在生活中的運用。

2.技能目標:85%以上的學生較好地掌握前滾翻技術,學會遠撐前滾翻和“∞”字跳長繩,通過相關練習提高學生的力量、靈敏、速度等身體素質。

3.情感目標:學生樂意接受教師的指導,積極參與練習,有安全意識,樂于表現,團結合作,友好競爭,互幫互助、勇于創新。

[五、教學重難點]

1.重點――技巧:團身緊,滾動圓滑;跳繩:“∞”字跳長繩的方法。

2.難點――技巧:協調用力,動作規范;跳繩:默契配合、團隊意識。

[六、場地器材]學校田徑場、自帶跳繩、1張展板(前滾翻圖示)、11塊技巧墊、1臺電腦和擴音器

[七、學習資源]水平四(初一)體育與健康課程

[八、案例過程]

1.課前案:利用業余時間商討有哪些滾翻動作;利用活動課時間練習雙飛跳繩和“∞”字跳長繩,思考跳進繩的時機。

2.課中案:

(1)常規(1分鐘):指令集合地點,四列橫隊密集隊形整隊,檢查服裝,接受體干報告;師生問好;宣布課的內容和教學目標。

(2)準備活動(6-7分鐘):

①達成目標: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習興趣;充分活動身體避免運動損傷。

②學習內容:跟我學、跳繩、繩操、輔助練習。

③教與學:講解練習方法和要求。

跟我學和跳繩:教師指揮學生集體聽音樂和口令模仿教師動作練習和25秒雙飛跳繩計數;

繩操:教師指揮學生集體聽音樂和口令模仿教師練習自編的一套繩操;

輔助練習:教師指揮學生集體聽口令練習頭頸、團身滾動4次;

教師指導:學生在練習時教師及時語言提示、鼓勵學生;

組織:四列橫隊體操隊形;要求:學生跟隨教師練習時跟上音樂節奏,充分活動開身體的各個關節,團身緊滾動快,為基本部分學習做好準備;

評價:同學們練習得非常好,很棒。課前案大家準備了嗎?

3.基本部分:技巧和跳繩。

(1)達成目標:知道前滾翻的動作要領,知道練習前滾翻、跳繩的健身作用并對今后生活有幫助;較好地掌握墊上滾翻和“∞”字跳長繩技術,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積極參與練習,有安全意識,樂于表現,團結合作,友好競爭,互幫互助,勇于創新。

(2)學習內容:技巧(18-20分鐘)和跳繩(13分鐘左右)。

(3)組織:在體操隊形的基礎上10路縱隊走到技巧練習區(10塊墊子成扇形散開)4人一組站在技巧墊(練習一端畫有3跳線)側面,示范墊在扇根位置;四路縱隊散開“∞”字跳長繩和比賽;展示隊形:學生在示范墊上展示,其他學生原地坐下或自然圍成弧形。

(4)教與學:

技巧――教師結合展板圖示講解、示范練習方法和要求。

復習前滾翻2次:教師指揮學生分組輪流練習,前一名練習后一名保護幫助,依次類推,要求練習時動作規范,團身緊,滾動圓滑,能說出力的來源和動作要點;

學習成果展示:學生自薦展示前滾翻,并能說出力的來源和動作要點,教師給予肯定和表揚;

學習遠撐前滾翻3次:教師示范講解后,指揮學生分組輪流練習,前一名練習后一名保護幫助,依次類推,要求練習時請同學們思考遠撐前滾翻和前滾翻用力的比較,注意安全,有責任心;

學生自薦回答問題:根據練習比較得出練習遠撐前滾翻時腳的用力比前滾翻大才能完成,教師給予肯定和表揚;

獨立完成遠撐前滾翻2次:指揮學生分組輪流練習,要求練習時盡量獨立完成,根據自己的能力自選遠撐的線(事先畫好的三條線),注意安全,也要勇敢;

拓展練習(嘗試練習多種滾翻和創編組合)5分鐘:指揮學生分組輪流練習,要求練習時可以討論,大膽創新,注意安全;

展示學習成果:學生自薦或推薦展示拓展練習的內容,教師分別給予評價、肯定和表揚;

教師指導:學生在練習時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語言提示、鼓勵學生。

跳繩――講解練習的方法、要求和比賽規則。

“∞”字跳長繩7分鐘:教師指揮學生分組輪流練習,要求各組自選2根繩迅速接好,練習時勇敢、果斷,同時思考跳進長繩的時機,并把不會跳的安排在會把握跳進時機的同學前面提示他;

學生自薦回答問題:根據2名學生練習經驗和同學們的共同思考得出跳進長繩的時機是繩甩至頭頂瞬間跳進繩,教師給予肯定和表揚;

1分鐘“∞”字跳長繩比賽2次:教師指揮學生在原定地點比賽,要求每個組邊跳邊大聲的數數,盡量不空繩、失誤不計數,教師根據比賽結果給予肯定、表揚和鼓勵;

教師指導:學生在比賽時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語言提示、給學生鼓勵、加油。

(5)要求:技巧練習時注意安全,人人負責保護幫助,積極參與,認真思考;練習“∞”字跳長繩時要積極參與,勇敢果斷,掌握時機跳進長繩,同學間協同配合。

(6)技巧評價:同學們練習的非常好,大家都學會了遠撐前滾翻動作,通過討論與展示知道你們能做出來的滾翻動作有6種,非常棒,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能合理利用滾翻自救;

跳繩評價:通過“∞”字跳長繩練習和討論,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此技術,沒有人不敢跳了,非常好,你們很勇敢,通過比賽四班第一組“‘∞’字跳長繩”比賽配合的很好,領先于其他組很多,希望同學們向他們學習,據我所知1分鐘“∞”字跳長繩最多達100多個,同學們好好配合、鍛煉、加油,靜候你們的佳音。

4.結束部分(3-4分鐘):

(1)達成目標:放松身心,體現團隊意識和熱情。

(2)學習內容:踏步、拉伸配合呼吸。

(3)組織:四列橫隊體操隊形;四列橫隊密集隊形。

(4)教與學:講解練習方法和要求。

踏步:教師指揮學生集體聽口令練習踏步;

拉伸配合呼吸:指揮學生集體跟隨教師聽音樂和語言提示練習;

教師指導:學生在練習時教師及時語言提示、鼓勵學生。

(5)要求:學生跟隨教師踏步放松,拉伸時配合呼吸充分拉伸,達到放松。

(6)評價:同學們表現都很好,拉伸到位,舒服嗎?這樣就達到了放松的效果。

(7)結束語:試問同學們:本節課同學們滾翻和跳繩技術都掌握得不錯,這節課開心嗎?快樂嗎?

同學們的回答是肯定的,接著布置課后作業即“課后案”,最后,宣布下課,收還器材。

5.課后案:希望所學的滾翻動作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起到指導性的保護作用;建議利用跳繩在課余時間和活動課上作為鍛煉身體的一項運動項目。

[九、案例反思]

1.本課體現了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健康第一”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2.本課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通過技巧中的滾翻和“∞”字跳長繩的學習、探究,采用啟發、嘗試、討論、練習、鼓勵、評比、比賽等教學方法進行動體動腦相結合的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運動熱情,讓學生鍛煉身心,培養興趣,學會幫助、合作、創新和公平競爭,感受體育學習成功的樂趣。

3.在學習“遠撐前滾翻”時,開始沒有多少學生選擇第二、第三條線練習,通過討論力的來源和用力的大小與前滾翻的比較后,學生選得多了,甚至在教師的示范和鼓勵下,做出了魚躍前滾翻的動作,應該說,本節技巧課符合“有效課堂實踐”開課的主題。

第2篇:跳繩比賽技巧教學范文

關鍵詞:跳繩;競賽;項目設置

中圖分類號:G85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 號:1007-3612(2010)08-0132-03

A Research on Chinese Rope-skipping Competition Events

GUO Xiancheng1,LIU Hongyan2,QIU Liling3

(1.Shanxi Jinzhong College,Jinzhong 030600,Shanxi CHina; 2. S ha ndong Jinan University,Jinan 250022,Shandong China; 3. Beijing Sports U 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Ropeskipping is a folk sport of China. This paper applied methods of Literatu 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investigation and observation. It analyzed the com petition ev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ropeskipping competition rule and the Asi an ropeskipping competition rule, as well as to distinguish the status quo ofChinese ropeskipping.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Chinese ropeskipping com petition events could be divided to partitioncounting, free style and perfor mance.

Key words: rope-skipping; competition; events-setting

跳繩,是一項簡單易行、強身健體、健心娛人的體育活動。 作為一項傳統的體育運動,跳繩在我國也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早在南北朝 時期我國就出現了跳繩運動,隋唐將跳繩稱作“透索”,而明代稱為“跳白索”,清朝時人 們則形象地把跳繩稱為“繩飛”。進入20世紀,伴隨著歐美各國運動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 人們對跳繩運動有了全新的認識。它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以及尤為突出的強心健身功效 ,得到廣大醫學專家和健身專家的青睞與推崇,被稱為“最完美的健康運動”,并由歐美向 全世界迅速普及、廣泛開展。

隨著歐美跳繩強心運動的不斷深入,歐美各國的跳繩競賽活動也應運而生。通過各國間 頻繁的跳繩交流與整合,1991年最具影響力的洲際跳繩傳統賽事――歐洲跳繩冠軍賽,于比 利時根特正式開賽。跳繩運動的國際競技競賽活動由此開端。1996年,國際跳繩聯盟成立。 作為世界性體育組織,該跳繩聯盟不僅負責組織國際跳繩比賽,并且開始全球范圍的跳繩運 動研究、宣傳、指導和管理工作。2001年,在國際跳繩聯盟的指導下亞洲跳繩聯盟成立,并 開始負責亞洲跳繩運動的推廣和組織工作。迄今為止,亞洲跳繩錦標賽已成功舉辦4屆; 以日本和韓國為代表的亞洲跳繩聯盟成員國都具有完 備的跳繩培訓和競賽體系并引領亞洲跳繩運動的發展。然而,回眸中國跳繩運動的發展,雖 然歷史悠久,但至今仍處于松散的自發性發展狀態,既沒有完善的組織機構,更沒有統一的 競賽規則,這與我國龐大的跳繩人群形成了鮮明反差。因此,盡快出臺符合我國自身特點的 《中國跳繩競賽規則》就成為中國跳繩運動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

本文主要以跳繩競賽的項目設置作為研究對象,積極探索中國跳繩的競賽特點和運動規 律,以期為中國跳繩競賽規則的制定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1 研究方法

1.1 文獻資料法根據所研究中國跳繩競賽的項目設置相關內容,通過因特網文獻搜索引擎:CNKI、EBSC O文獻庫、世界跳繩聯合會和洲際跳繩聯合會官方網站以及中國國家圖書館文獻資料庫等途 徑,查閱并收集國際跳繩競賽規則、其他相關項目競賽規則以及跳繩運動與競賽規則方面的 論文文獻。結合2007首屆全國跳繩公開賽規程、運動員報名信息、成績通告和名次等資料, 進行相應分析。

1.2 專家訪談法通過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組織跳繩方面資深專家座談,記錄專家座談會內容 ,整理其會談筆錄并進行分析總結。利用廣州全國跳繩公開賽期間以及拍攝制作跳繩教學視 頻期間,走訪跳繩競賽主、承辦方專家5人、跳繩規則制定專家3人以及資深跳繩專家8人, 對其進行半結構性訪談,從而了解跳繩競賽的相關問題。針對比賽調查結果,組織賽后專家 研討會,對比賽設項等相關內容進行細致深入的調查訪談和研究討論。

1.3 問卷調查法針對本文研究內容,結合查閱國際洲際跳繩競賽規則以及運動競賽學相關資料,設計跳 繩競賽項目設置相關問卷。請教相關專家,針對修改意見完善調查問卷,確定項目設置問卷 8個題項,39個條目。問卷的效度:請有關專家10人,就跳繩競賽項目設置問卷和跳繩競賽 方法問卷的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進行評價。采用里克特5級評分量表,經頻數統計,其結果 符合要求。問卷的信度:2007年12月10日,對2007年12月3日填答調查問卷的其中10人進行 小范圍內的第二次問卷填答用以檢驗問卷信度。經檢驗得出兩次問卷填答結果的一致率為0 .938。

利用“2007年首屆全國跳繩公開賽”期間進行現場問卷發放和回收。問卷發放對象為: 參加全國跳繩公開賽的領隊、教練員、運動員和裁判員。實際發放問卷100份,回收97份, 回收率為97%。其中有效問卷93份,有效率約為96%。

1.4 觀察法 現場觀察法:2007年、2009年兩屆全國跳繩公開賽期間,對跳繩技術現狀、試行競賽規 則的操作性等方面進行細致全面地觀察。錄像觀察法:通過首屆全國跳繩公開賽視頻錄像的 觀察,統計我國跳繩技術常見動作。

2 分析與討論

2.1 設置我國跳繩競賽項目的主要依據體育比賽的競賽項目設置,決定了體育比賽的主體內容,它回答人們關于“比什么”的 提問。由于所有的運動訓練和競賽交流,都是以所設置的競賽項目為核心而展開的,因此設 置合理的競賽項目就是促進體育項目競賽交流活動的前提和必要條件。由于我國跳繩運動規 范的競賽工作起步較晚,因此我們認為在設置我國跳繩運動競賽內容時,不僅要考慮我國跳 繩運動自身的發展狀況和特色,而且更要借鑒國際上跳繩競賽項目設置中的一些成功經驗, 從而制定出符合我國跳繩運動發展的競賽規則。

2.1.1 以國際跳繩競賽規則中的項目設置為依據國際跳繩競賽的項目設置是以參賽人數為指標,劃分為:大師賽、團體賽和世界杯(表 1)。其中,大師賽是個人參賽的比賽項目,它通過單搖速度賽、單搖耐力賽、三搖力量賽 和單人繩自由式,檢驗了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力量以及跳繩的技術技巧。大師賽的產生能 滿足個人參賽的需要,免除因為沒有代表隊而不能參加比賽的遺憾。團體賽是由3-4名運動 員組成團隊參賽的比賽項目。大家通過單人繩和交互繩的接力和自由式等不同項目的較量決 出名次。團體賽的產生能滿足團隊成員間配合和優勢互補的需要,突出隊員間跳繩和搖繩的 身體交流和互動。世界杯比賽通常是由全體成員共同完成的一個集體大表演。它通過延長比 賽時間、拓寬比賽場地,試圖實現跳繩元素和跳繩風格的大集結。 2.1.2 以亞洲跳繩競賽規則中的項目設置為依據亞洲跳繩競賽項目設置秉承了國際比賽的分項原則和宗旨,也是以參賽人數作為競賽項 目總體設置的標準。它由個人賽、團體賽和表演杯組成(表2)。以突出跳繩項目專項 體能、技能為主要目的的個人賽,在其子項目的設置方面與國際比賽均無二致,分別為:單 人繩的單搖速度賽、單搖耐力賽、連續三重跳以及個人花式,總共4項。這樣既方便個人參 賽,又有利于洲際比賽與國際競賽的有效接軌。亞洲跳繩規則的團體賽項目共有8項,較為 豐富。其中單人繩和交互繩項目各4項,速度接力項目與花式演練項目各占一半。這充分體 現了亞洲跳繩聯盟對團體賽“單人繩交互繩平衡發展,體能技能并重提高”的引導方向。表 演杯比賽的設置與作用相當于國際跳繩競賽規則中的世界杯比賽,便于亞洲各國展示特色的 跳繩內容與形式。

根據亞洲跳繩聯盟規則2007整理。2.1.3 以我國跳繩運動發展的現狀為依據作為跳繩運動的起源國,我國跳繩活動流傳甚廣,特色鮮明。然而從跳繩競賽活動的開 展方面來看,雖然起步較早,但其規范化程度仍存在較大不足,無論是競賽辦法,還是競賽 內容都沒有統一標準,更沒有一部正規的官方競賽規則。縱觀我國跳繩運動的發展,筆者認 為它體現出以下特點,即:競賽活動豐富,但組織較為松散;競賽形式多樣,但內容較為單 一,主要是以計數賽為主。這種競賽模式嚴重制約了我國跳繩運動的發展,與國際跳繩運動 的現狀形成了鮮明對比。為了更科學地制定我國跳繩競賽規則,更合理設置跳繩競賽內容, 應該做到:既要秉承把握國際跳繩的發展方向,更要緊密結合我國跳繩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 ,以期設置更符合我國特色的跳繩競賽項目內容。

2.2 我國跳繩競賽項目的總體設置參考以上依據,結合跳繩運動技術的發展趨勢,在項目設置過程中,筆者通過走訪和調 查,掌握了我國跳繩計數賽項目設置的現狀,并結合國際和亞洲競賽規則資料的整理與對比 ,在廣泛征詢專家以及跳繩愛好者意見的基礎上,得出我國跳繩競賽項目的內容設置為三大 類。即:計數賽、花樣賽和表演賽。

2.2.1 計數賽計數賽是指在規定時間內最大限度完成單搖、雙搖跳繩動作的數量,或一次完成最大數 量的三搖跳繩動作,以此來體現運動員基本體能和基本技能的一種比賽形式。

經過比較國際與洲際跳繩競賽規則,借鑒其中5個采用計數方法的項目:30 s單搖跳繩 、3 min雙搖跳繩、連續三搖跳繩、4×30 s單雙搖接力跳繩和4×45 s雙繩交互搖接力跳繩 等。而設置30 s雙搖跳繩項目,一方面由于雙搖技術是我國跳繩活動中開展較多、較廣泛的 技術;另一方面,亞洲規則在團體賽中將單搖接力與雙搖接力單獨列為兩項,可見雙搖項目 在亞洲各國的開展現狀都十分頻繁。此外,3 min10人“8”字跳繩項目,是我國傳統的跳繩 項目,具有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不論是街頭巷尾、田間地頭的兒童游戲,還是社區學校 、廠礦鄉野的休閑運動,“8”字跳長繩項目無處不在。因此有必要將其單獨列項,并得到 中國跳繩計數賽的項目設置如表3所示。

表3 我國跳繩計數賽的項目設置

比賽項目體能 比賽繩具設置依據

30 s單搖跳繩速度個人賽單人繩依據國際和亞洲跳繩規則

30 s雙搖跳繩力量速度個人賽單人繩依據我國跳繩的現狀

3 min單搖跳繩耐力速度個人賽單人繩依據國際和亞洲跳繩規則

連續三搖跳繩速度力量個人賽單人繩依據國際和亞洲跳繩規則

4×30 s單雙搖接力跳繩速度團體賽單人繩依據規則及我國現狀

4×45 s雙繩交互搖接力跳繩速度團體賽交互繩依據規則及我國現狀

3 min10人“8”字跳繩耐力速度集體賽長繩依據我國跳繩的現狀

從表4中可見,我國跳繩計數賽設置的項目,在體能類型方面的要求十分 全面:在突出速度的基礎上,對力量、耐力等體能素質方面都有所側重。另外從比賽類型來 看,我國的比賽較突出個人技術,也能兼顧小團體和大集體。在繩具類型方面,以單人繩為 主要形式,加入了我國特色的長繩,同時還引入了國際流行的交互雙繩,以期通過完善跳繩 器材實現對項目全面發展的引導。

2.2.2 花樣賽花樣賽是指運動員按照跳繩運動的基本規律,合理運用身體姿勢的變化或配合完成跳繩 套路,全面展示跳繩運動之技巧性和藝術性的一種比賽形式。在花樣賽項目選擇過程中,始 終圍繞這一價值定位展開。它主要包括:個人或2、4人花樣跳繩和4人雙繩交互搖花樣跳繩 等競賽內容(表4)。

表4 我國跳繩花樣賽的項目設置

比賽項目比 賽類型繩具類型設置依據

個人花樣跳繩個人賽單人繩依據國際和亞洲跳繩規則

2人花樣跳繩團體賽單人繩依據國際和亞洲跳繩規則

4人花樣跳繩團體賽單人繩依據國際和亞洲跳繩規則

4人雙繩交互搖花樣跳繩團體賽交互繩依據國際和亞洲跳繩規則

另外,我國 跳繩花樣賽的項目設置,相對于國際、亞洲跳繩的競賽項目減少了3人雙繩交互搖花樣跳繩 項目,其他項目均與其保持一致。如此設置中國跳繩的競賽內容,是國際、亞洲規則傳統與 我國跳繩開展現狀及競賽設項的反饋情況雙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2007年的首屆全國跳繩公 開賽3人和4人交互繩項目的報名參賽團隊分別為5個和4個(表5)。

表5 我國跳繩花樣賽的歷年報名情況

比賽項目2007年報 名情況2009年報名情況

個人花樣跳繩2333

2人花樣跳繩1216

4人花樣跳繩714

4人雙繩交互搖花樣跳繩411

3人雙繩交互搖花樣跳繩5-

這兩個項目是花樣賽所有項目中報名人數最少的。在比賽中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多數 人對交互雙繩項目比較陌生,且認為“3人和4人雙繩交互搖花樣跳繩兩個項目過于同質、雷 同”,建議將其合并。對比2007與2009兩年的參賽人數可知,所有項目的參賽人數大幅度增 長,而其中交互繩項目的增長幅度最小。可以分析得出:一方面,隨著競賽活動的開展,中 國的跳繩運動得到較好的推動與發展;另一方面,交互繩項目在認知度和參與度方面較單人 繩項目存在很大差距,仍需要進一步引導。

2.2.3 表演賽表演賽的設置是指通過多樣的表現形式,豐富的表現內容,以及隊員之間的技巧配合, 全面展示跳繩運動之多樣性、觀賞性和創意性的一種比賽形式。

在對中國民間跳繩開展現狀的調查中發現:我國跳繩的花繩繩技表演,少以比賽的形式 出現,多是大型活動的助興表演。多年的大型表演歷程,著重發展了我國跳繩出眾的娛樂觀 賞性。這種形式活潑、內容熱鬧的表演,綜合了不同的搖繩樣式、跳繩姿勢、搖跳繩配合等 元素,呈現出繽紛精彩的跳繩形式。表現出豐富的跳繩內容、多樣的表現形式、靈活的器材 運用,熟練的交互配合、新穎獨特的創意、生動的編排及合理的布局等。因此,它也構成了 我國跳繩競賽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上,可將中國跳繩表演賽的競賽價值定位為:通過多樣的表現形式,豐富的表現內容 ,以及隊員之間的技巧配合,全面展示跳繩運動的多樣性、觀賞性和創意性。保留地方特色 ,突出民族文化的傳承,并鼓勵創新,主動拓寬跳繩運動的外延,豐富跳繩運動的形式和內容。

3 結 論

1) 我國跳繩運動的發展,雖然歷史悠久,但至今仍處于松散的自發性發展狀態,既沒 有完善的組織機構,更沒有統一的競賽規則,這與我國龐大的跳繩群體的需求是極不相稱的 。因此,盡快規范跳繩運動的項目設置,出臺符合我國自身特點的《中國跳繩競賽規則》就 成為中國跳繩運動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

2) 在制定我國跳繩運動競賽項目的設置時,不僅要考慮我國跳繩運動自身的發展狀況 和特色,而且更要借鑒國際上跳繩競賽項目設置中的一些成功經驗,從而為科學地制定出符 合我國跳繩運動發展的競賽規則奠定堅實的基礎。

3) 根據不同的競賽定位將我國跳繩的競賽分為三大項:計數賽、花樣賽和表演賽。其 中,計數賽包括:30 s單搖跳繩、30 s雙搖跳繩、3 min單搖跳繩、連續三搖跳繩、4×30 s 單雙搖接力跳繩、4×45 s雙繩交互搖接力跳繩和3 min10人“8”字跳繩,共7個子項;花樣 賽包括:個人花樣跳繩、2人花樣跳繩、4人花樣跳繩和4人雙繩交互搖花樣跳繩,共4個子項 。如此,健全跳繩運動的競賽項目體系。

參考文獻:

[1] IRSF. History[DB/OL]. irsf.ca/new/index.php?id=7 0,2007-10-17.

[2] 跳繩強心[DB/OL]. 省略.hk/,2008-3-1.

[3] Jump Rope for the Heart[Z]. Teaching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2005 (10):44.

[4] 邱麗玲.中國跳繩競賽項目設置與競賽方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

第3篇:跳繩比賽技巧教學范文

一、開展競賽類的游戲

競賽類的游戲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特別是對于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所以要想提高學生在初中體育課堂上的參與度,提高教學效果,體育教師就要開展競賽類的游戲,以下分別探討跳繩比賽、毽球比賽以及籃球比賽。

1.跳繩比賽

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我們可以開展跳繩比賽,通過比賽的方式來更好地提高學生在跳繩活動中的參與度。例如,先將全班分為六組,然后每組的成員都要進行跳繩,為了顯示公平,每個小組相互給對方記錄跳繩的次數,然后再將小組的跳繩成績加起來,次數最多的小組獲勝。例如,第一小組成員的跳繩次數分別為65次/min、58次/min、76次/min、65次/min、50次/min、80次/min,那么該組的成績則為394次/min,以此類推,計算接下來小組的成績,然后成績排名第一的小組獲勝。除了單跳比賽外,跳繩比賽也可以是合作的形式,在課堂上,教師先將全班同學進行分組,如全班一共有五十人,那么全班就可以分成五組,然后就可以開展集體跳繩比賽了。比賽規則如下:

每個小組的成員都要參與到比賽中,而且整個小組一起參加跳繩,比賽成績就要按照每個小組成員的淘汰時間來計算,淘汰時間最短的小組為輸,而淘汰時間最長的小組為勝。以淘汰五個人的時間為標準,從小組一起跳繩開始,到淘汰五位成員的時間。所以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做好時間記錄,從而更好地進行成績記錄。

2.毽球比賽

在初中體育課堂上還可以開展毽球比賽,通過開展毽球比賽,也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首先,同樣也是對全班進行分組,假設全班一共五十人,那么可以分成十組,每個小組五人,采取淘汰制,具體的游戲規則如下:

通過抽簽,每個小組抽取自己的比賽次序,其中比賽次序分別是1,2,3,4,5,那么肯定有兩個小組會抽到1,那么這兩個小組就為比賽隊伍,以此類推。然后每一輪勝出的隊伍再進行比賽,第一輪比賽完畢后,將有五個小組勝出,那么這五個小組則再次比賽,直至決出冠軍。

3.籃球比賽

籃球比賽是體育課堂上最常用的比賽形式,在比賽中,我們既能看到合作的重要性,也能看到學生之間的競爭。所以在初中體育課堂上,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就應該開展籃球比賽。一般來說,籃球比賽都是分成男女比賽的,所以為了更好地增強比賽的看點,教師可以開展男女混合比賽。在開學初,教師就要對全班進行分組,每個小組6人,其中每個小組必須有兩位或者以上的女生。在分組完畢后,學生可以有一個月的練習時間,一個月后再開展班級男女混合籃球比賽。通過開展男女籃球混合比賽,不僅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籃球技巧,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之間的默契程度,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二、開展接力比賽游戲

1.二人三足比賽

為了更好地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在體育課堂上,我們還可以開展二人三足活動,將全班分成幾個小組,然后通過接力賽的方式來開展二人三足游戲。如,可以將全班分成五組,然后每組通過傳遞接力棒的方式來進行接力比賽,完成比賽用時最短的小組勝出。通過開展這樣的游戲,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的參與度。

2.跑步比賽

除了可以開展二人三足的接力比賽外,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教師還可以開展最普通的跑步比賽,將賽道分成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名選手,然后通過接力的方式來完成跑步任務。完成跑步用時最短的小組為冠軍。在初中體育課堂上開展跑步接力比賽,不僅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度,還能有效地激發出學生的跑步潛能,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三、開展智力游戲

體育不僅要重視活動,理論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運動過程中的常識、籃球比賽中的各種規定等知識。所以為了更好地考驗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在體育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開展智力游戲。比如,教師可以事先在網上收集各種體育問題,然后篩選部分題目出來在課堂上進行比賽。比賽的規則是答對一題得一分,答錯一題扣兩分,同樣是以小組為比賽單位。待比賽結束后教師根據分數對各個小組進行排名,排名第一的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而排名最后的同學則應接受相應的懲罰。通過獎懲的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游戲的重視程度,從而提高學生在智力游戲過程中的參與度。所以,在初中體育課堂上,為了更好地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認識,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開展智力游戲。

在初中體育課堂上開展游戲教學,不僅可以有效地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能有效地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所以體育教師就應該加強對各種游戲教學方法的研究,從而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來完善各種游戲方法,從而更好地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第4篇:跳繩比賽技巧教學范文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享受體育,是體育教學的最高境界。師生一起在活動中體驗到體育的快樂,課堂才能換發生命的活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孩子搭建一個快樂的體育課堂,讓他們享受到體育的樂趣,從而對體育產生興趣,積極投身到體育活動中來,并在活動中鍛煉體質和提高健康水平,得到全面的發展。更好的適應社會。

《趣味跳繩》是自編的小學體育(水平二)四年級的教材。下面我從: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六方面對本課進行介紹。

一、說教學內容:

我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跳繩和利用跳繩開展各種游戲。跳繩不僅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還是小學生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由于它輕便、靈巧,不需要非常大的場地,容易開展。現在的學校學生屬于人多,活動場地有限,跳繩是比較適合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的內容。四年級小學生,在生理發展方面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通過跳繩活動能促進學生上下肢肌肉、關節、韌帶和內臟機能的發展,對于發展彈跳力、靈敏、協調性等具有非常顯著作用。同時,豐富有趣的跳繩游戲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在充滿和諧友愛的游戲中,讓學生體驗到集體的溫暖和與同學合作的快樂。在心里發展上,讓他們的團隊意識正逐漸加深,對團隊競爭也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完成各種不同難度的跳繩活動中,讓學生在心理上經理挫折和克服困難的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的能力,增強自信,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二、說教學理念:

在確定了教學內容這一基礎上,我主要是根據以下兩個教學理念來設計本課教學的:

理念一:改變了過去只重視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只關心學生的生理負荷,為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享受參與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條主線來設計課堂教學,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貫徹“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身后一輩子。”教育理念。

理念二:改變學生的被動執行任務為現在的主動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變“教師”教的要求,為“學生”學的需要。

三、教學目標:

美國教育家布魯姆認為:“科學地確定學習目標是教學的首要環節。”強調“有效的教學始于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本節課我制定了五個教學目標。

1. 運動參與目標:要讓學生積極參加到學習活動中來,并大膽向同學展示自己的動作。相信我能行,告別我不行。

2. 運動技能目標:使學生掌握一些用跳繩練習的方法,并了解跳繩的特點,對身體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項。

3. 身體健康目標:通過跳繩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能,促進身體正常發育和發展。

4. 心里健康目標:在學習中充分展現自我。增強自信心和意志品質,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享受到體育的快樂。

5. 社會適應目標:樹立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積極進取,樂觀開朗。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各種跳繩的技巧和各種跳繩游戲活動;

  教學難點是:個人練習跳繩時,雙臂的擺動動作和手腕的旋轉動作;和多人跳繩練習時,兩人搖繩的動作配合。

五、說教學方法:

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進行說明:課前準備,架橋鋪路;課程整合,達成目標;愉悅身心,期待體育。

(一)課前準備,架橋鋪路

1、場地器材:短跳繩人手一條。

2、音樂播放器一臺。

(二)課程整合,達成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我依據學校教學改革提出的課程整合的這一基本理念,我在體育教學中把音樂、體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優化教學手段,努力實現教學目標。

1、情景教學,激發興趣。我以輕松愉快的對話形式組織課堂常規,宣布本節課的內容。“同學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們展現活力的運動場,這節課同學們將和老師一起進行一些有趣的跳繩活動,享受跳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然后在動感的《種太陽》的音樂下帶領同學們手拿跳繩跟我一起完成自編操。自編操的內容依次為:振臂運動——擴胸運動——體轉運動——體側運動——腹背運動——全身運動。充分熱身,為后面的活動做好生理和心里的準備。

2、方法多樣,循序漸進。由于跳繩的種類和方法很多,為了使教學更切合實際,根據學生的跳繩活動情況和學生掌握動作的實際水平,在安排課時,使學生的練習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并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向新的目標挑戰。

首先:讓學生展示和練習以前掌握的各種跳繩方法,同時教師也向學生展示跳繩技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勇于挑戰自我的精神。比比誰的跳法多?誰跳的次數多。

然后進行“快快跳起來游戲”,讓學生友伴、興趣分組,教師鼓勵學生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自編游戲和跳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又尊重學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我參加了各組的練習,適當引導和講解,點評、指導學生更好的掌握游戲的方法與技巧,這種平等的交流還加深了我和學生的感情,融洽了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通過游戲比賽的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競爭意識、團隊精神、合作能力。

3、激發想象,擴展延伸。游戲《闖關》把這節體育課推向,在這一小環節中,把學生分成兩組接力賽,讓學生在同伴的助威中奔跑、跨越、拼搏、挑戰。讓師生融入這活力無限的運動場。

(三)愉悅身心,期待體育

在教學的結束部分,我用《燃燒吧我的卡路里》這首歌曲進行放松音樂,在美麗的校園背景下,我和學生一起做放松運動,讓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恢復到平常狀態。

第5篇:跳繩比賽技巧教學范文

初中生的跳躍教學內容多樣,要摒棄“以競技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它的實用價值,充分發揮它趣味性強,適應性強的特點,使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發展自己的彈跳力。練習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自行調整練習強度,從而激發學生集體學習興趣,根據自己的特長,教師組織、自我管理、互幫互學,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進行全班性的活動中,針對一些出現的小問題,小范圍的恰當點撥、準確糾錯。采用集體跳躍融于游戲之中,其游戲方法多樣,趣味性強,變化無窮,使人樂此不疲,深受廣大同學的喜愛。讓學生學得開心、主動,又能在娛樂游戲中體現體育教學的內容,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

二、 教學內容

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隊,各成一路縱隊,間隔約三米,隊員前后距離學生自定。各隊第一、二人各握短繩一端,在隊前側向站立。

游戲開始,各隊持繩的二人低手拉繩從本隊兩側向排尾迅速跑過,每個隊員依此雙腳跳起讓繩子從腳下通過;持繩隊員到排尾后,第一人留在排尾,第二人持繩跑回排頭與第三人合作繼續拉繩到排尾。依此進行,每個人都做一次拉繩人,以先跑完的隊為勝。

男女隊分開,繩的高度由低到高,學生由單腳跳過和雙腳跳過交替進行,比賽前后各安排學生進行自由組合,自由創新動作的練習。

三、 案例描述

1. 我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男、女混合編為人數相等、男女生比例相同的八組(5人一組),然后選出組長。我給每組組長分發一根跳繩。布置好各組的任務后(每組一根繩,自由組合跳起繩來就行),組長根據任務安排好隊員的任務后,學生們正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自由組合,自由創新練習。5―10分鐘后,學生出現懶散現象。

2. 比賽開始,根據教學要求安排學生比賽。“加油、加油……”,助威聲此起彼伏,學生們個個爭先,我也加入到學生的吶喊聲中,為各組隊員加油助威,還不斷地提醒學生:“跳快點,跳高點”。

3. 第一輪比賽結束,有的為取得勝利手舞足蹈,有的為失敗而沮喪不已,學生個個都滿頭大汗。我抓住這一時機,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跑得好并數量最多,完成任務的效率又最高。

各組也開始討論等一下應該怎樣跑才好。第一輪比賽結束,有的為取得勝利手舞足蹈,有的為失敗而沮喪不已,學生個個都滿頭大汗。我抓住這一時機,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跑得快并花的時間又最少,完成任務的效率又最高。學生們在組長的帶領下開始討論。學生討論的氣氛很熱烈,教學效果非常好。討論完后,學生們都發表自己的意見。有一位同學說:“跑的時候先不要太快,不然的話,最后就沒力氣了,最好是勻速跑,這樣用時應該最短”。我對這位同學微笑的點點頭說:“對的,就像我們以前所學的勻速跑一樣,還要勻速跳,還要注意跳的方法和技巧,還要注意前后距離,這在我們以前的練習中學過的,但也要根據自己的能力控制好速度”,我說完后,另一位同學便說:“還應該跑前先看在哪個位置,什么速度,事先在腦子里要清楚,這樣就不會跳錯”。這個時候,很多同學又開始討論,有的說:“要配合一致”,有的說:“速度要快”。接著,我說:“同學們說的都很對,同學們都很聰明,能去思考,這個練習實際是高速勻速跑,在跑的過程中,又要不斷地去思考,去判斷方向和方位,要自己先跳過才能完成任務,所以又要你們團結合作,快”。然后,我對學生們提了幾個建議,讓學生再去思考一下準備第二輪比賽。

第二輪比賽開始了,比賽氣氛比第一輪更加激烈,各組也重新布置了同學們跳的順序,學生們都有自己跳的方法和技巧,各組的實力相當,不像第一輪實力相差那么大,學生們個個都在體驗全體跳的樂趣,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第二輪比賽結束,“同學們,老師最后還想讓大家思考兩個問題,每組到底要怎樣跳出號成績?如果在現實中遇到相似的任務如何去完成?”比賽結束后,我又給學生出了兩個問題。這時候,學生開始討論起來。

4. 最后,我微笑著說道:“同學們,今天我們練習全班集體跳起來的轟動,運用新興的運動項目――跳繩形式進行練習,通過練習,同學們也掌握了集體跳繩的方法和技巧,同學們的熱情也非常高,我們應該感謝那些提出好的意見的同學,讓我們掌握了集體跳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老師希望同學們以后在學習上敢于創新、敢于思考、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此時,同學們都露出了洋洋自得的神情,最后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本次課。

四、 案例分析與反思

按新課程標準上體育課并不是形式上的熱熱鬧鬧,關鍵要看學生是否發揮了主體作用,是否全身心的參與體育的學習和鍛煉,學習方式是否表現出主動參與、積極探究、互幫互學、合作學習,體育知識技能是否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對體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是否發生積極的變化,師生關系是否融洽,學習氛圍是否民主、愉快、合作,是否為學生留有創造思考和探究學習的空間等等,這些新觀念對體育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整個教學節奏,學生們既有原地又有行進間跳躍的動作,既有站著又有跳著,根據節奏,進行隊形整體練習。游戲比賽的設計更是體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良好學習氛圍。教師始終處在學生中間,和學生一起分享快樂。

第6篇:跳繩比賽技巧教學范文

一、表現癥狀

一天早上,我正在組織小朋友進行晨間活動,××的外公帶著哭泣的××走進來說:“洪老師,我們××不知怎么回事,她對上幼兒園有恐懼心理了。”我一聽,心里咯噔了一下,再瞧瞧一旁流淚的××,就對外公說:“××昨天很棒的,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畫的圖畫也很漂亮。”外公一聽,臉色也變得好看了許多,就說:“洪老師,那就麻煩你多照顧一下我的孩子。”看著哭泣的××,我突然想起昨天早上,我在操場上組織孩子們跳繩,××外公特別囑咐我,孩子腳痛,不舒服,跳繩就不要練了,結果到大家一起玩滑梯時,××勁頭很足,一點也沒有腳痛的樣子。心想:孩子是不是對跳繩有所抗拒?

接連幾天觀察,發現××總在練習跳繩時有腳痛現象出現,而且第二天會鬧著不想上幼兒園。我就聯系了××媽媽,問她孩子最近在家哭鬧不。××媽媽說,去外婆家接她時很開心,就是要她練習跳繩時,她就說腳疼,肚子不舒服,媽媽不妥協,她就哭,沒完沒了地哭,你一答應她不練習了,她就好了。從幼兒園與家里××哭泣的時間段集中在跳繩的這段時間,我想可能孩子就是害怕跳繩。平日在操場集體練習時,××練習跳幾下繩,就去推旁邊的小朋友,總是說別的小朋友繩子甩到她了,還趁老師不注意,自己一個人躲得遠遠的,對練習跳繩的積極性不高。

二、情況分析:

1.缺乏克服困難的意志

首先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自身的身體協調性不是很好,對于老師指導的跳繩方法掌握不了,老是連不起來跳,感覺太難,對學習跳繩興趣不高。而且平日里××嬌生慣養,動不動就喊累,腳痛,她覺得跳繩很累,就不想參加。另一方面,××在練習跳繩時,沒有注意與旁邊小朋友的間距,常會被繩子甩到,她害怕繩打到自己的頭,總是練一會兒就在旁邊休息了。每次練習,都比較抵觸,一到練習時間就說腳不舒服,還拒絕參加比賽。

2.家長過度的遷就

××為什么會讓家長出面,為什么一遇到跳繩就用裝病來逃避呢?在與××媽媽的交談中得知,長輩一看到孫輩哭,就妥協,孩子就不肯回家。先是哭著不肯來幼兒園,再向長輩提出“上幼兒園,中午必須來接她回家;跳繩活動因為肚子痛不想參加”等條件,征得同意后才來幼兒園。家長一次一次地妥協,孩子就一次一次地提出要求。

3.教學安排不合理

除了孩子自身的問題外,教師在指導孩子學習跳繩時是否也存在問題呢?首先是對幼兒跳繩時,空間密度的安排缺乏相應的指導。導致有的幼兒因被繩子甩到而產生不愉快的情緒,以致影響到她們對跳繩的態度;其次是時間安排上存在不科學的現象。早晨來園安排幼兒進行跳繩的練習,而此時幼兒剛剛進過餐,不宜做高強度、劇烈的運動。再是為了提高孩子跳繩的達標率,加大了練習時間和強度,使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都加重了負荷,出現了懼怕跳繩,甚至不愿上幼兒園的現象,違背了開展跳繩活動的初衷。

三、治療方案

1.通過表揚激勵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這樣看來,要想改善××的行為,讓××不害怕跳繩。首先,要給孩子以鼓勵和肯定,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的表揚可以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減少心理緊張。其做法是對事不對人,要對活動過程中孩子所做的努力進行評價,讓孩子明白真正值得表揚的是什么,而不是簡單地給孩子貼上“好孩子”標簽。特別是要給予進步慢的孩子以關懷與鼓勵,讓孩子不氣餒,讓孩子從成人的賞識、夸獎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他就會覺得“我能行”。

2.合理地安排時間與場地

在跳繩練習過程中,可采用圓圈或同向一字的隊形練習。因為跳繩所占到的空間場地大,圍成一個大圓圈練習的隊形適合在操場等空間大的地方,這樣幼兒可以自己練習,也可以與同伴面對面一起交流練習,且不容易出現被繩子甩到的現象。教師要允許幼兒有自己的接受、練習、完成過程,讓跳繩活動成為孩子們日常中經常開展的運動,嚴禁進行突擊性的練習。教師不應進行橫向比較,而應關注每個孩子自身的進步與發展,增加對幼兒日常跳繩情況的觀察與記錄,并對孩子的進步給予及時的鼓勵。

3.引導家長轉變教育方法

跳繩需要每天堅持練習,需要家長配合,尤其是祖輩,要讓外公、外婆能夠配合孩子的父母,使教育做到一致。在家里練習跳繩時,家長也可以與孩子一起練習,相互切磋跳繩的技巧,把孩子每天跳繩的情況記錄下來,及時地表揚。一段時間下來,聽孩子說說跳繩過程中碰到的困難,一起解決。有時也可以換位,讓孩子做小老師,指導家長跳繩,讓他們體驗“做老師”的快樂。

四、診療引導成果

經過幾周的活動,××已經能高高興興地來上幼兒園了,也能主動參與跳繩活動。我們很欣慰,在成人的引導下,××克服了害怕跳繩的心理,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可能在以后孩子成長過程中還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孩子成長過程中碰到的點滴問題,及時幫助解決。我們必須透徹地了解心理暗示這把雙刃劍,必須熟練掌握健康的、積極的心理暗示這個法寶,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第7篇:跳繩比賽技巧教學范文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競技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068(2017)12007301

小學體育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魄,而且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小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溺愛造成小學生體育運動量的嚴重不足,使很多學生缺少與人競爭、與人合作的精神。將競技法引入小學體育課教學中,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了新的選擇。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個人間、小組間、班級間的各類競爭,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專項運動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促進學生體育、德育的全面發展。

一、巧設競技內容,提高學生的專項運動能力

教師在設計競技內容時,要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出發,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點進行設計。一個設計巧妙的競技項目,既要有利于學生鞏固體育技能,提高學生的專項運動能力,又要盡量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競賽當中,實現在“做”中學習和在“賽”中提高的目的。

例如,教學“籃球運球”技巧時,教師為了避免學生在反復運球訓練中產生厭煩情緒,設計了一個競賽項目:將呼啦圈連續擺放成一條直線,讓學生沿擺放的呼啦圈運球,運球過程中必須每次拍球都拍到呼啦圈內,并且不能踩到呼啦圈,也不能讓籃球碰到呼啦圈,看誰能更快地運球通過全程。學生在競賽過程中都表現得很積極,從以往教師督促練習變成了搶著練習,訓練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這個課例中,教師設計教學時考慮到學生對反復運球訓練可能會產生厭煩心理,利用呼啦圈巧妙設計運球競賽項目,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訓練了學生的籃球運球技巧,又有利于學生形成終身的體育意識和體育能力,大大提高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

二、細化競技結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素質教育強調“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人”,所以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的教學盡量適應所有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水平。因此,設計競技項目時,教師也要根據生生間的個體差異進行層次化設計,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技項目中,使每個學生都能在競技當中體現自己的價值。

例如,在培養學生跳躍能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著重對學生的單腳跳、雙腳跳、原地跳、立定跳遠等各項能力進行鍛煉。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跳躍競賽”:各小組第一名學生要完成單腳跳15米,第二名學生完成雙腳跳15米,第三名學生完成跳繩80次,第四名學生完成立定跳遠10米。各小組分工明確,每個學生都選擇了自己最擅長的項目,課堂競賽氛圍活躍,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在這個課例中,教師將四種競賽項目融合在一起,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爭,讓各小組自行安排本小組同學的出場順序。這樣的競技設計為學生的全體參與提供了條件,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三、豐富競技形式,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生動有趣、形式豐富的競技項目永遠是小學生最喜愛的活動形式。教師在設計競技項目時不能拘泥于某一種競技形式,而要努力做到多種競技形式并存,靈活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競技形式,讓學生對體育課堂充滿期待,對每次的課堂競賽都有新鮮感。

例如,我校每個月都會定期進行班級間的趣味運動會,根據每個年級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身體素質的不同,每個年級所進行的競賽項目都不相同。如一年級、二年級多是進行跳繩、跳高等運動量較小的競賽項目;三年級、四年級多是進行足球、乒乓球、籃球等球類比賽項目;五年級、六年級多是進行花樣跳繩、拔河比賽等較為復雜的大活動量比賽,每次比賽項目還會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學習情況靈活調整。

第8篇:跳繩比賽技巧教學范文

一、在競爭中培養創新精神

競爭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在體育競賽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做到更快、更高、更強。體育教學中有許多內容都具有很強的競爭性,同時青少年又有爭強好勝的特性,有很強的競爭欲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給學生提供競爭的空間,創設競爭的情景。在競爭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例如:在一節跳繩課上,改變過去老師教,學生練的教學方法,而是組織了一次各小組之間的才藝大比賽。要求各小組根據以前的知識和經驗,創編一種與跳繩相關的體育項目。看誰編排得又快又好,最后進行評比。這樣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積極主動學習和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的空間。結果,各小組都編排了出人預料的精彩節目。有的把跳繩卷成接力棒,演繹了一場接力比賽;有的把跳繩拉直跳起了竹竿舞;還有的則把跳繩系在腰間前后甩動,扭起了陜北大秧歌。從創編到表演,整個過程充滿了生動活潑、團結協作的精神。學生們展示了自我,體會到創新的必要,感受到創新的樂趣,也培養了創新精神!

二、在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種智力品質。它的形成也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途徑。由此可見,實踐是培養創新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過程。在體育課程中,學生有許多實踐的機會。但是在過去的教學中往往只注重技能訓練的結果,而忽視在實踐過程中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一定要按新課標的要求,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要體腦并重,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完成傳統運動技能教學的同時,也應把枯燥的練習過程轉變為主動學習創新的過程。這就改變了過去教學中只注重技能訓練的結果,而忽視在實踐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例如:我在一節跳遠課上,不再是教師帶領學生反復的練習過程。而是經教師盡心設計,將學生帶入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最佳途徑。首先我讓學生觀看了一遍立定跳遠的完整動作,以便引起學生興趣。其次通過每個人自制的人體模型,模仿所觀看內容,逐步擺出立定跳遠的分解動作來建立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其次通過每個人自制的人體模型,模仿所觀看內容,逐步擺出立定跳遠的分解動作來建立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最后我們再把看到的、學到的應用到實際練習中來。這樣就把一節枯燥的訓練課變成了師生互動,合作學習的創新課。當然由于體育教學具有規范性和技術性的特點,學生在實踐中不可能一次達到規范標準,一次練習的結果必然參差不齊,因此必須逐步激發學生思維.這時再讓學生觀看立定跳遠課件。通過具體的示范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正確學習和應用技能。通過觀察學習后,讓學生再次利用模型進行擺放。這時學生們說經過深入學習,能明白其用力順序,頭腦里比第一次擺放時動作技術更清晰、更明了。最后我們再把看到的、學到的應用到實際練習中來。這時我發現,練習的效果比之前傳統教學方式有了很大提高。學生們掌握技術的能力有了明顯增長。練習思路也較為明了,比預期結果好了很多。

第9篇:跳繩比賽技巧教學范文

關鍵詞:小學;體育學科;多種資源整合教學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它學科,其沒有分數的約束和傳統教學模式框架,學習內容頗為廣泛,不但涵蓋運動技巧、游戲和身心健康教育,還能夠鍛煉學生適應能力,拓展學生視野,既能涉及到課堂教學內容,又能與課外資源相結合,是拓建校園內外生活學習的橋梁。為了達到新課標的要求,筆者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對體育教學中多種資源整合做了具體分析。

1體育教學與多種學科整合

多種學科與體育學科整合指的是將學科之間界限淡化,例如:體育教學跳繩時,若僅是練習簡單的甩跳動作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相反,若是與音樂教學中的節奏感教學相整合,讓學生按照音樂節奏起跳并控制跳繩速度,既能達到腿部練習要求,又能在跳繩的同時鍛煉學生音樂節奏感,加之小學生本就對聲音甚為敏感,這樣能充分滿足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需注意的是,利用此種方式進行整合教學時,音樂的節奏感切不可過于強烈,以免適得其反,學生跳繩的步伐無法跟進強勁的音樂節奏,反而會使學生反感跳繩練習和音樂學習。組織學生拔河比賽時,可結合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中《學會合作》一課,讓學生了解課文內涵,激勵學生參加拔河比賽,在實踐中體會文章中心思想,切身體會到團結的力量。以此類推,整合各個學科深入到小學體育教學,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全方面發展,不但能達到鍛煉身體素質的目的,還能在運動的同時動腦思考。課本知識本就來源于生活,來自人類自身活動,這樣既能使課本知識回歸學生,又能達到育人的目的。

2整合教師資源

小學生的年齡段大多處于8到13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孩子生性好動、活潑、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都較強,也具有極為強烈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師在這一階段可以說是學生未來身心發展的引導者。教師應以身作則,堅持體育鍛煉。整合教師資源可理解為對每個個體教師的教學觀念、方式和素養等方面的整合,尤其是教學方式和教材優化中。近幾年,新課標不斷改革,不少學校已經一改傳統教育,向新課標標準努力。但由于學校和教師在這一目標上都沒有經驗,因此經常出現東施效顰的現象。盡管新課標對小學教育改革起到了較大改觀,但是新課標附加給教師的局限性過高,受各種標準制約,教師無法進行大規模改動,且教師短時間內無法適應現代教學方式,雖說小學體育相對寬松卻也無法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首先要改觀的就是自身綜合素質培養,因為各個學科教師生活經驗、特長和自身素養不同,所以,教師之間應相互學習,加強自身不足,提高文化素養,尋覓最佳體育教學方式。例如體育課中接力比賽練習,其它學科教師可各抒己見,使接力比賽更加豐富多彩。語文教師可提出讓學生在接棒時對成語接力,成功對答后方可繼續比賽;英語學科教師可根據自身特長提出:接力比賽途中告訴每個小組一句英語對話或是一個單詞,讓學生參賽之后分別說出自己小組詞匯或句子。這樣既能豐富比賽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賽制難度,促使學生積極參賽。

3體育教學中學生資源整合

學生資源整合,主要是為了增加體育教學的趣味性,讓體育課堂有生機。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原則。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具體可體現在讓學生自行組織活動、比賽和練習項目等,充分調動學生好奇心,鍛煉學生組織能力,與此同時,學生思維奇特、靈活,可以自己開發出更多好玩、具有教育意義的游戲和鍛煉項目。

4整合健康知識融入體育課中

體育教學本身便是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的學科,尤其是小學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身體健康、肢體協調能力等皆為小學體育中重要的教學知識點,讓學生從小便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加上體育鍛煉能夠提高學生野外生存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體味生活,更能接近小學生心理特點。在體育課上學生難免會由于運動過激受到傷害,或是皮肉傷、或是由于身體原因出現暈倒、嘔吐的現象,這都是體育課堂中最為常見的健康問題。因此,教師應在體育課堂講述一些簡單的包扎手法以及救急方式,提高學生自主生存能力,一旦遇到突發狀況學生也能根據所學知識從容面對,將傷害降到最低。

5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小學資源整合方式較多,其中教材是關鍵,學生是主體,教師是方式,健康是基礎,唯有將這些資源與體育小學合理整合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和意義。小學階段的家長和教師都非常重視學習過程,因此要盡可能讓學生在身心愉快的條件下學習、運動,體會生活的美好,成為新一代社會棟梁之才。

作者:楊志剛 單位:江蘇省溧陽市溧城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肖希明,鄭燃.國外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數字資源整合研究進展[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a一级毛片录像带 录像片 | 看免费人成va视频全 | yy6080午夜国产免费福利 | 无码孕妇孕交在线观看 | 92看片淫黄大片看国产片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区一二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日本一级特黄aa毛片免费观看 | 欧美一级淫片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特黄一级国产大片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 男人亚洲天堂 | 91精品自在拍精选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 精品成人在线观看 | 一级aaa级毛片午夜在线播放 |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 真实一级一级一片免费视频 | 亚洲热视频 | 成年免费观看 | 99r精品在线 | 久久99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 黄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伊人色一区 | 韩国欧洲一级毛片免费 |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免费97 | 精品玖玖玖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天堂久久 | 黄视频在线免费看 |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成人 | 免费看a级片 | 九九精品免视频国产成人 |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 午夜精品尤物福利视频在线 |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