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常見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范文

常見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常見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常見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

第1篇:常見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產科護理 常見問題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6-0340-02

在醫院中,婦產科屬于護理風險的高發科室,隨著我國民眾知識水平和維權意識的提高,其對醫院醫護工作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有些患者及其家屬不具備相關的專業護理知識,這種矛盾也更多地引發了醫院產科的護理問題和糾紛。這些護理問題不僅對病人本身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影響,也會嚴重打擊醫護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這都不利于病人身體的康復。因此,針對產科護理產生的各種問題,管理人員應該通過一些有效措施的實施來減少這些問題和風險的發生,這樣既能提高醫護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也能減少醫患摩擦和糾紛,本文針對一些產科常見護理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處理和解決對策,僅以研究相關成果供相關人員借鑒之用。

1 產科護理常見問題類型分析

產科護理的涉及病種主要包括腫瘤、剖腹產、婦科疾病手術、分娩以及其他。在產科護理問題中,導致的后果包括產生醫患糾紛、患者要求出院、患者產生較為嚴重的并發癥、患者發生感染、患者死亡等。

隨著近年來產科剖腹產比例的增加,分娩感染的病人比例也有所增加,產科護理的問題越加突出,有些家屬在患者手術前沒簽定知情同意書以及不具備護理常識等原因導致產科護理問題逐漸形普遍性,患者及家屬缺少必要的溝通、導致患者對手術產生恐懼甚至是生理緊張和不配合,這也讓產科護理風險和問題更為嚴重。

2 產科護理常見問題原因分析

通過對醫院婦產科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我們發現引發產科護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六個大方面,首先是醫院環境因素不理想導致的產科醫患糾紛問題,第二是由于患者和家屬缺乏相關專業護理知識,對護理問題的產生有較強的單方面責任的因素,第三是由于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低下導致的醫患糾紛問題,第四是由于醫院醫療水平不到位,醫療設備精準度差導致的醫患糾紛,第五是由于醫療用具消毒不合格導致的護理問題,第六是醫院在藥物使用上達不到標準導致的產科護理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醫院管理人員應該盡快出臺相對應的措施和辦法,解決醫院患者就診環境差以及醫院各功能分區不明確等問題。

3 針對產科護理問題的產生原因的預防措施研究

從患者和家屬單方面導致的產科護理問題中,主要原因有:患者受到輿論影響,加上患者和家屬對專業診療過程不熟悉、不理解從而挑起糾紛;患者缺乏相關專業護理知識、對醫護人員缺乏必要地信任,從而引發問題和糾紛;患者及其家屬由于缺乏相關護理知識導致的護理糾紛還有患者及其家屬由于缺乏耐心引起的糾紛。

針對醫患雙方沒有進行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引起的產科護理問題,要避免這類原因產生的糾紛,就需要護理人員做到和患者及其家屬做到有效溝通,隨時向家屬報告病人的病情和治療進展和情況,在醫院休息區等患者和家屬聚集的地方張貼相關的醫護常識和海報,以讓患者以及家屬了解更多相關的護理知識,以減少病人及其家屬對護理人員護理工作的懷疑、消除病人以及病人家屬的疑慮,避免由于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診療過程的不理解以及受到輿論的影響,或者由于其專業護理知識的缺乏,而自發挑起的醫患沖突。

在由環境因素引起的產科護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醫院候診區座椅太少,患者和家屬在診療過程中站在走廊等待的時間遠遠超過就診的時間,導致患者及其家屬產生不滿;醫院分區標識不清,讓家屬在尋找檢查科室的時候浪費大量時間;醫院就診環境比較亂,就診人員太多,環境污穢吵雜影響病人以及家屬情緒;醫院硬件設施不健全,相關科室硬件條件差等。

針對醫護人員專業水平不足引起的產科護理問題,這是產科護理的硬件問題,醫院必須通過加強對產科護理人員的再教育培訓以及管理加大力度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專業技術水平。

醫療消毒用品不合格,不僅會大大增加患者病情的感染率,威脅醫護人員的健康,甚至還會直接威脅病人的生命。因此對于醫療用品消毒問題,需要醫院管理人員對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進行嚴抓,針對消毒用品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標準,保證醫療用品都得到合格的消毒與隔離,對醫療用品的消毒水品進行嚴格把關。

針對醫院用藥配比以及醫院醫療設備問題,醫院應該要求護理人員仔細觀察患者反映、仔細根據患者的身體特征反映,按照標準選擇藥物的配比以及相關的醫療處理方案,定期對醫療設備的老化問題進行檢修,并購置更高精度的醫療設備。

產科護理問題可能導致多種產科手術風險,通過實踐證明,在產科護理管理制度實施之后,產科護理問題以及因護理問題產生的護理風險得到顯著的控制,患者及其家屬對醫院護理的滿意度也有所提升,醫院風險實踐的發生率有了明顯下降,這和產科護理制度頒布和實施前有了很大的對比,產生了很好的正面效果。這都證明了,制定科學有效的醫院護理管理制度能夠有效減低醫院產科護理常見問題的發生,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程度,提高醫護人員工作環境的安全性,增強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醫院產科患者的治療效果的提高也有明顯幫助。因此,有針對性地制定醫院護理管理制度有利于減少產科護理常見問題的發生率,有效避免產科護理風險問題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金鳳.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改善初產婦產后性問題的效果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2(4A)

[2] 孫春燕.淺談婦產科臨床護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 2012(08)

[3] 禹繼敏,安淑君,宋艷.澳大利亞ICU的人文關懷[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07)

[4] 白瑋,王新,李娟,王芳,劉家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的新對策[J].護理雜志.2007(10)

第2篇:常見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留置導尿術;并發癥;護理措施

留置導尿術在臨床上應用非常廣泛, 是治療患者疾病的一項重要措施, 也方便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 使患者生理需求得到方便, 提高生活質量, 減輕患者因病情帶來的痛苦, 尤其在急危重患者中應用最為廣泛。本文將介紹留置導尿常見的護理問題及其相應的護理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需留置導尿患者300例, 年齡段17~81歲, 觀察有10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并且都是男性患者, 年齡在21~78歲, 臨床診斷疾病:4例腦出血, 2例腹部手術患者, 2例前列腺肥大, 1例腦梗死, 1例顱內感染。

1. 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廠商生產的一次性導尿包和氣囊導管, 向氣囊內注入生理鹽水8~10 ml。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對以上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用均數加減標準差( x-±s)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P

2 結果

在所觀察的300例患者中, 有10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 分別為:尿道出血3例, 尿路感染4例, 滲尿1例, 尿道疼痛2例。

3 討論

留置導尿術對于護理工作者而言是一項必須熟悉掌握的基礎護理操作之一。急危重患者是留置導尿最常見的應用者, 如腦出血患者、顱內感染患者等, 這類患者常因病情危重無法通過意識控制膀胱括約肌而出現尿失禁, 為了保護患者會干凈整潔減輕痛苦, 所以需要采用留置導尿[1]。但是留置導尿過程中也會出現一系列護理問題, 接下來就針對出現的問題及相應護理措施做介紹。

3. 1 尿道出血 尿道出血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拔管操作不當造成尿道損傷。作為操作的實施者要加強責任心不可馬虎, 嚴格操作流程。有些患者的尿管比較狹窄如前列腺增生者, 這時需將導尿管充分。將尿管緩慢插入, 見尿液回流后, 再插入4 cm左右, 向尿管的氣囊內注入一定量的無菌生理鹽水, 接著緩慢回拉導尿管, 如感遇阻力則停止操作。

3. 2 尿路感染者 首先護士的無菌意識要足夠強, 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流程, 協助患者保持會清潔, 可用碘伏進行會的清洗, 清洗徹底, 2次/d[2]。出現污染時消毒是必要第一做法。合理使用無菌護陰罩, 該方法可以有效阻止機體外界污染在體內發生的概率, 此方法一般多用于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3]。

3. 3 滲尿 滲尿情況的發生一般多見于導尿管規格選擇不當, 直徑小于尿道直徑。即使一開始導尿管選擇得當, 無滲尿發生, 但由于長期留置導尿患者的尿道會發生擴張, 也會再次出現滲尿的情況。導尿管的型號選擇要參照患者的年齡以及尿道的大小,要注意調節氣囊內的注水 [4]。

3. 4 拔管插管損傷 插管前需要對氣囊進行檢查, 一般采用注射器向氣囊內打入空氣, 如感阻力很大或者無法打入空氣, 這時需要更換導尿管, 根據患者情況盡量減少留置導尿管在患者體內留置的時間。當氣囊內的液體無法抽出時, 可用手搓導尿管, 人為使導尿管疏通, 再用注射器抽吸。

3. 5 拔出導尿管后發生尿儲留 護理工作者要密切關注拔管的最佳時機, 減少尿潴留的發生。膀胱充盈時拔去導管后向膀胱內注入開塞露, 在開塞露的作用下患者有自主排尿意識。對于發生尿潴留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做好心理護理, 恢復自主排尿的意識, 另外可以通過按摩腹部, 做相關功能訓練使患者膀胱括約肌功能恢復, 還可通過聽流水聲刺激排尿反射的發生。

本實驗的10例患者經過上述護理措施后, 3例尿道損傷出血者經膀胱沖洗, 出血停止, 身體恢復狀況良好。對4例尿路感染患者采用碘伏液消毒, 以及用抗菌藥沖洗膀胱, 數天后感染消失, 排尿狀況良好。對于1例滲尿患者, 我們重新換取導尿管, 滲尿情況消失, 會清潔。另2例尿道疼痛者, 通過更換導尿管, 降低護理操作力度, 疼痛癥狀消失??梢姡?完善的護理工作能提高患者康復的速度和效率, 帶來顯著的治療效果, 并且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妍,姜亞波,孫威.留置導尿的常見問題及護理措施.中國實用雜志, 2008,(3):8.

[2] 李業梅.氣囊導尿管插管深度的改進對尿道損傷的影響.臨床護理雜志, 2008,7(1):77.

第3篇:常見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范文

1.1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婦產科的60名護理工作人員,其中男12名,女48名,年齡最小24歲,最大45歲,平均年齡29.4歲。護理骨干10名,責任護士28名,一般護理人員22名。采用隨機的方法將所有護理人員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2組一般情況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護理工作人員除采用常規的職業道德規范進行考勤和業績考核外,不采取任何措施對其工作進行干預。觀察組護理工作人員在采用常規工作考核機制的基礎上加強護理查房干預。其具體的方法、形式和內容為:①方法。對觀察組護理工作人員有組織地開展護理查房工作,每周組織1次科室內的查房工作,由護士長主持該次活動,并且向護理工作人員介紹科室內本周的護理工作情況和遇到的新問題以及應該采取的處理方案和措施。每個月組織1次全員性的護理查房,由護理部組織和開展本項工作,對1個月以來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情況進行總結和匯報,評價階段性的護理效果,對整體的護理計劃以及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闡述。同時,使護理工作人員了解到不同科室的護理形式以及應該掌握的常規護理技能。此外對觀察組護理工作人員定期開展培訓,豐富其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水平,從而提高綜合職業素質。②加強查房的內容和形式。首先,開展整體護理查房,就是在護理查房的過程中,將護理評估、問題發現、目標實現、護理措施采取以及健康教育等整體地應用到查房的過程中。在解決患者問題的基礎上,不斷地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規范程度。其次,開展個案查房、特殊病例查房以及護理曲線查房。選取婦產科常見的疾病病例、特殊疾病病例以及發生護理問題的病例進行專項查房,使護理工作人員知道面對常見的婦科疾病時應該采用怎樣的方法和措施開展護理工作,在護理的過程中應該遵循怎樣的流程,注意哪些問題;了解特殊疾病的特殊護理方法和手段,增強對于多種非常見疾病的了解,不斷豐富護理工作人員的基礎知識,提高專業技能。開展護理缺陷查房一方面讓護理人員知道嚴格按照流程開展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安全意識,以便其今后能夠認真、細心地開展護理工作,降低護理事故的發生[2];另一方面有利于指導護理工作人員采取正確的方法處理護理事故,以便將差錯帶來的危害降至最小,提高護理的整體質量。③開展查房現場評價。在查房的過程中的對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知識水平、護理專業能力以及護理職業道德方面進行現場評價,以便患者能夠對護理工作人員開展監督,在今后接受護理的過程中及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使護理工作人員能夠不斷發現其自身的不足,將護理計劃落實到實處,更加規范護理操作,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1.3觀察指標和評價方法

對2組護理工作人員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專業技能水平以及綜合職業素質進行觀察和分析。上述指標采用百分制進行評價,分值越高說明護理人員相關方面的能力越高,越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

1.4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專業技能水平以及綜合職業素質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護理工作人員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專業技術水平以及綜合職業素質直接關系到護理效果和質量。為此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采用定期培訓的形式對護理工作人員開展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以及操作技能的培訓。其次,應該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護理工作人員即使全面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也不一定具備較高的綜合職業素質。因此應該采用有效的方法:一方面提高護理工作人員與患者進行溝通的能力和技巧,另一方面提高其觀察能力,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異常狀況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此外,為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還應該使其明白查房的重要性,并在醫院內開展加強護理查房。

4結語

第4篇:常見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范文

1.1護理人員缺少專業技能

要想保證目前骨科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就要能夠從根本上引導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其基礎知識水平以及專業水平將會對護理工作質量產生直接影響。骨科屬于專業性較強的一個科室,很多護理人員因為工作時間相對較短,無法掌握系統的護理技術,缺乏臨床經驗、難以對突發事件進行判斷,從而很容易導致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各種錯誤操作行為,無法提供較為完善的優質護理服務。

1.2缺乏責任意識

骨科護理工作量相對較大、任務較多,所以,護理人員在長時間的乏味工作中很容易出現工作積極性較低的現象。還因為頻繁加班、大量夜班都讓護理人員出現身心疲憊的現象,容易缺乏積極性。任何不到位的護理工作都可能讓患者出現消極的情緒,誘發較多的醫患矛盾。

1.3管理制度有待提升

骨科護理制度缺乏科學性要求也是導致目前護理措施難以落實到位的主要原因,管理部門因為缺乏必要的監督和管理,從而導致很多護理人員缺乏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進一步誘發骨科護理工作中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護理工作人員對于患者出現的各種問題難以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從而導致護理工作中漏洞百出。

1.4管理工作力度不夠

很多醫院的骨科護理中因為質量監督不到位、日常管理工作難以實施、護理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低、缺乏自我約束能力、質量管理意識弱等問題導致護理工作水平相對較低,這些因素也為目前的骨科護理工作帶來較多的安全隱患。

1.5設備不夠完善

很多醫院的骨科護理病房都存在醫療設備或者器械不完善的問題,例如地面未設置防滑地板、病房未設置護欄、電源設備或者電源線老化、心電監護儀、養療機過于老化,都可能對護理工作產生不良影響。

1.6患者自身因素

很多骨科患者疾病的突發性相對較高,所以,他們承受的心理沖突相對較大。并在受傷之后出現程度不同的波動,很多患者還存在痛苦、焦慮等不良情緒,也有部分患者因為心理因素而對護理人員進行打罵、拒絕治療的現象,長期發展下去必然會導致其疾病的治療無法順利進行。

2、提升骨科護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2.1做好骨科護理人員培訓工作

醫院需要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工作,并組織有關人員以及相關部門對其培訓效果進行檢驗,從而提升護理人員的整體護理水平。醫院還要制定出較為完善的考核評審制度,并監督護理人員能夠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提升自我護理水平。

2.2對相關制度加以完善

對于目前骨科臨床護理工作中常見的各種問題,醫院需要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例如對護理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做好護患之間的溝通規定、實施有效的安全護理措施、保證對患者的病理進行正確書寫等。骨科護理質量的監控工作重點分布在不同的操作中,例如手術前準備、輸液輸血、急救措施等。有關部門還要對相關指標進行定期檢查,并開展相應的質量評比工作,定期進行大小檢查,對于檢查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需要與護理人員進行溝通,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改正。

2.3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

醫院需要對護理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法律知識培訓,不斷提升護理人員對于各種醫療衛生事故的實際處理能力,并引導他們掌握相應的法律知識,提升自我保護意識,讓他們能夠主動拿起法律武器來約束自身行為,進行自我保護。

2.4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

第5篇:常見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婦產科;護理;常見問題;預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91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110-02

1 婦產科護理的常見問題分析

當前,婦產科護理的現狀不容樂觀,還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護理人員風險意識不強、護理人員專業水平有限、患者不配合醫院的治療和藥品、醫療設施的隱患四個方面,其具體內容如下:

1.1 護理人員風險意識不強 護理人員風險意識不強是婦產科護理中的常見問題之一。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很多醫務工作人員沒有將安全放在第一位,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不強,使得婦產科存在著很多安全隱患問題。比如:在對孕婦進行常規檢查時,沒有認真、仔細聽取孕婦的胎心,沒有對孕婦和嬰兒進行常規的、系統的護理,從而造成新生兒窒息死亡以及孕婦產后大出血等現象。還有很多護理人員沒有認真執行“三查七對”有關規定,將藥品發放錯誤,抽錯血。

1.2 護理人員專業水平有限 護理人員專業水平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婦產科護理工作的開展。對婦產科護理工作而言,目前很多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有限,不能適應婦產科的工作需要。護理人員專業水平有限主要表現為工作不力。從當前婦產科護理人員的構成上來看,現有的護理人員來源于應屆畢業生和經驗豐富的婦產科護理工作人員。護理人員專業水平有限受兩方面的因素制約,一方面,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工作經驗有限,缺乏護理專業知識的實踐積累;另一方面,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知識更新緩慢,不能與時俱進地適應護理工作的需要。

1.3 患者不配合醫院的治療 患者不配合醫院的質量是婦產科護理的瓶頸。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患者不配合醫院的治療,致使護理工作難以有序進行。長期以來,婦產科護理工作的難度很大,很容易產生各種安全事故。但是大多數患者缺乏安全意識,不遵守醫院婦產科在這方面的種種要求和規定,無形中增加了婦產科護理的難度,也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因素。很多患者在產期無故申請出院,導致摔倒等現象,從而導致早產、胎盤早剝、胎膜早破等現象,從而形成被迫急診刮宮產的后果,很容易造成產后大出血,新生兒窒息的現象。

1.4 藥品、醫療設施的隱患 藥品、醫療設施的隱患也使得婦產科護理工作陷入困境。在醫院婦產科護理工作中,藥品、醫療設施存在的安全隱患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第一,很多藥品、醫療設施生產廠商沒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規范生產流程;第二,很多醫院在婦產科護理的工程中出現用錯藥品劑量,用錯醫療工具的現象,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第三,很多醫院相關人員在藥品、醫療設施的采購工作和管理工作不力,導致藥品和醫療設施短缺,各種醫療事故時有的發生。

2 預防婦產科護理常見問題的策略

為進一步提高婦產科護理的服務水平,針對上述婦產科護理中出現的常見問題,預防婦產科護理常見問題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下文將逐一進行分析:

2.1 增強護理人員風險意識 增強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是預防婦產科護理常見問題的關鍵。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增強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應將安全放在護理工作的第一位,強化婦產科護理安全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對醫院而言,增強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可以通過開展安全意識講座的形式,培養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從思想的高度促進護理工作的安全,將這種安全意識運用到婦產科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2.2 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水平 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水平是預防婦產科護理常見問題的重要環節。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為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水平,應結合當前護理人員的實際工作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對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培訓,對于應屆畢業生和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可以分別從加強對新員工實踐能力的鍛煉和注重老員工的再培訓兩個方面采取措施,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讓婦產科護理人員及時學習新技術,以滿足當前婦產科護理工作的需要。

2.3 重視醫患人員之間溝通 重視醫患人員之間溝通是預防婦產科護理常見問題的有效途徑。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要增強和患者之間的溝通,通過主動加強和患者之前的溝通,改善醫患關系,促進和諧發展。對婦產科患者而言,讓婦產科病患者認識到婦產科護理工作的難度所在和責任所在,認識到不配合院方的要求會造成各種嚴重的后果,通過有效地醫患溝通,使婦產科患者配合婦產科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有利于避免安全事件的發生。

2.4 優化藥品、設備的管理 優化藥品、設備的管理對于預防婦產科護理常見問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醫院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加強對藥品以及設備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婦產科護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平。在實際工作中,優化藥品、設備的管理要做好三個方面工作:第一,藥品、醫療設備采購人員,要和醫生、護理人員反復磋商,確定采購藥品、醫療設備的名目、品牌以及數量;第二,醫院藥品和設備管理工作人員要加強對藥品和醫療設施的管理,保證藥品和設備的供給:第三,婦產科護理工作人員要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數量掌握藥品的使用量和相關設施的使用方法。

3 結語

總之,婦產科護理工作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在進行婦產科護理工作的過程中,應立足本院婦產科的實際情況,增強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水平、重視醫患之間溝通、優化藥品和設備的管理,不斷探索婦產科護理的有效途徑,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婦產科護理的服務水平,促進醫院建設又好又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文平.婦產科護理常見風險對策的探討[J].當代醫學,2012,(24).

[2] 郭婧,劉桂芳,于瑩佳.淺析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與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2,(12).

[3] 王亞鑫,于素娜,謝鳳珍.婦產科護理人員常見職業危害及自我防護[J].慢性病學雜志,2010,(12).

[4] 黃舜佩,潘愛芳.婦產科護理中的風險控制及人性化管理[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04).

第6篇:常見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婦產科;護理查房;整體護理;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7(b)-160-02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培養新型的、具備多學科知識的護理人才成為當前護理工作的必需[1],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提高護理質量,我院自2003年開展護理查房,2007年開始進行全院性護理查房,借此來推進整體護理的深入開展,形成“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查房模式,使護理查房逐漸規范化,這對提高護士整體素質和護理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現總結如下:

1方法

1.1有計劃地組織護理查房

每月組織一次科室的護理查房,由科護士長主持,每季度組織一次全院性護理查房,由護理部主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個疑難、危重病例進行分析、提問,對責任護士作出的護理診斷,護理措施與醫師的治療計劃相比較,評價護理效果,傾聽護士和學生對護理問題的看法,或提問她們護理上的知識,及時修改護理計劃,使患者得到全面優質的護理,使護士和實習生們懂得如何為患者提供全身心的整體護理[2]。

1.2挑選合適的護理查房對象

由護理骨干或責任護士主持,選擇一個婦產科常見病或多發病病例,介紹病情和收集資料,并說明護理計劃和護理措施,健康教育等。參加的人員踴躍發言,對一些疑點、難點提出不同見解,加深了護士、護生對婦產科常見病的認識。

1.3定期整理上報

科室每月上報護理查房的內容,并上交完整的記錄資料。

2形式與內容

2.1整體護理查房

以新理念為指導,把整體護理貫穿護理全過程,按護理評估、護理問題、預期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健康教育的護理程序進行查房,讓護士掌握整體護理知識,并按護理程序護理患者,著實解決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知識的實際問題。

2.2個案查房

選擇一個婦產科常見病或多發病病例,從病因、病理生理、診斷治療、臨床護理、護理措施和評價、健康教育、預防保健措施、出院指導等進行查房,全面復習基礎理論,鞏固護士的??浦R,并讓實習生對專科疾病有所了解,對臨床實習有指導作用。

2.3特殊病例查房

遇特殊病例隨時進行護理查房,護士長根據病例提出護理問題和要點逐一進行討論,參加護理查房的每位護士都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所查閱的文獻積極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通過討論得出最佳的護理方案,最后由護士長總結講評。如我科2007年成功搶救了1例羊水栓塞的產婦,對其進行護理查房,讓護士認識到羊水栓塞此癥來勢兇猛,進展快、死亡率高,但若早發現,及時治療,可大大降低孕產婦死亡率,讓她們對羊水栓塞的早期臨床癥狀:寒戰、發紺、呼吸困難等有了深刻的認識,增加了護士的急救知識和應急能力,也使她們真正意識到臨床護理工作中早發現、早治療護理,對提高搶救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有重要的意義。

2.4護理缺陷查房

2007年11月由于帶教老師沒有認真執行醫院的規章制度,讓實習生單獨執行操作――為1例剖宮產術后的產婦腹部切口進行微波治療,導致該產婦腹部皮膚灼傷。通過此病例查房,規范了婦產科的各項操作規程的落實,并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加強了護士的責任心,使護士工作更加認真、細心,從而減少了差錯事故的發生。

2.5進行現場評價

現場評價是保證查房質量,提高查房內涵防止流于形式的重要手段[3]。在查房結束時,科室護理查房由科護士長進行總結講評,對查房內容、主講人的專科技術水平、語言表達能力、與病人溝通能力、對患者的人文關懷等進行評價,表揚并肯定護理查房中的長處,指出不足,以期得到更好的改進,達到預期的目的。全院性護理查房由護理部主任進行現場點評。2.6評價護理查房的落實情況

為了把護理計劃落到實處,科護士長督促落實查房中提出的每項護理措施,并在查房后3 d內由護理部再次檢查有關護理措施的落實及效果。

3討論

3.1有利于整體護理的深入開展

應用護理程序進行護理查房,把解決患者護理問題放在首位,改革了以“疾病為中心”的片面性查房,逐步形成“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查房模式。在整體護理模式下,以護理程序為框架,不僅為患者作出了護理診斷,而且提出了護理措施,還督促護士認真實施,同時重視護理效果的評價,著實為患者解決了身、心、健康知識等方面的實際問題,也促進了護士對婦產科專科知識和工作技能的同步提高[4]。對整體護理的深入開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3.2有利于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

通過護理查房激發了護士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護士在積極準備查房內容的過程中,能培養她們的正確思維方式,做到“活學活用勤思考”,使護士在理論知識、??浦R、操作技能等都得到全面的提高,從而提高了臨床護士的綜合素質。

3.3有利于提高護士的溝通技巧

在護理查房中加強了護士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為患者解決了護理問題,使患者對護士更加信任,更有利于融洽護患關系,從而提高了護士的溝通技巧,提高了護理質量,并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

3.4護理查房的重要性

隨著醫學模式及健康觀念的轉變,人們對健康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新理念,成為具備多學科知識的護理人才是當前護理工作的需要,而護理查房是培養護理人員業務素質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所以臨床護理工作中實行護理查房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遲風玉,蔡寶英,王秋華.護理教學查房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7):54.

[2]陳淑琴,李淑平.護理查房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的作用探析[J].實用醫技雜志,2007,4(32):4496-4497.

[3]王虹,陳紅宇.行政護理教學查房講評提高查房質量[J].護理管理雜志,2003,3(5):34.

第7篇:常見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風險預防;處理;醫療器械清洗;紫外線消毒

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存在風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像: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的不到位,在護理工作中操作上出現問題,導致出現相應的護理風險。在清洗醫療器械的時候,由于護理人員清洗的不規范,也容易造成護理風險的發生。護理人員在紫外線消毒的時間安排上不科學,容易造成風險。下面就對婦產科護理常見的風險進行具體的分析。

1婦產科常見的風險分析

1.1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不到位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不到位,容易造成護理中的風險。尤其是一些新護士,專業知識不扎實,專業操作不嫻熟,專業技能水平較低,進而導致在實際的護理中,做的不到位,像:對于產婦的癥狀判斷布不準確,延誤了生產時間,對病情觀察的不及時,操作上不規范等,都導致護理工作中存在著風險,不僅容易造成護患糾紛,還威脅到產婦的生命安全[1]。

1.2醫療器械清洗不規范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存在著醫療器械清洗不規范的問題,這也給護理人員工作中帶來了風險。由于手術后的器械帶有很大的污染性,而很多的護理人員清洗醫療器械步驟不規范,方法不得當等,使護理人員容易受到感染[2]。另外,護理人員清洗醫療器械不規范,也為下次使用埋下了安全隱患,導致風險的發生。

1.3紫外線消毒時間安排上不科學很多護理人員在進行病房紫外線消毒的時候,消毒的時間安排上非常的不科學,導致風險的發生。眾所周知,紫外線是具有放射性的,如果護理人員一邊工作,一邊進行紫外線的消毒,長此以往,容易損害護理人員自身的身體健康,還有一些護理人員在進行紫外線消毒之后,馬上進入房間,這種做法也是不科學的,紫外線消完毒的房間,具有很大的放射性,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通風,才能夠進入房間,反之,則會造成護理工作中的風險,損害身體上的健康[3]。

2對婦產科護理中的風險預防措施分析

2.1提高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針對于護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不到位的問題,導致在實際的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存在著風險[4]。因此,護理人員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通過參加一系列的培訓和學習,使其自身的專業素質有所提高,在護理中,操作嫻熟,更好的為產婦進行專業的護理,為產婦營造一個專業的護理環境。

2.2采用規范的方法清洗醫療器具婦產科護理人員在實際的護理工作中,需要對手術后的醫療的器具進行清洗,而手術后的器具具有很大的污染性,護理人員在進行清洗的時候,應該注意水流不要過大,從而避免清洗器具的污染水濺到臉上或者衣服上[5]。并且在清洗術后的醫療器械的時候應該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像穿隔離衣,帶乳膠的手套等等。護理人員通過規范的方法進行醫療器械的清洗,不僅能夠維護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能夠維護下一個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減少了婦產科護理風險的發生。

2.3科學的安排紫外線消毒的時間在婦產科的護理工作中,由于污染物比較多,因此,需要進行相關的紫外線的消毒。但是在紫外線消毒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合理的安排時間。主要是應該安排在所有的工作都完成后,不需要進入消毒室內去任何的物品的時候,再進行紫外線的消毒。進而在進行紫外線的消毒環節能夠做好自我防護工作,避免受到紫外線的輻射,影響自身的身體健康。

3結論

本文通過對婦產科常見的風險預防和處理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探討,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了解到,在實際的婦產科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全面的了解哪方面存在護理風險,并且采取相應的措施有效的規避護理風險,為產婦和婦產科患者提供最為優質的護理服務,促進婦產科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郭婧,劉桂芳,于瑩佳.淺析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與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 2012(12)

[2]黃舜佩,潘愛芳.婦產科護理中的風險控制及人性化管理[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04)

[3]季宏波,趙莉,董艷紅,李敏,呂修林.婦產科護理糾紛的常見原因及對策[J].中國病案,2008(10)

第8篇:常見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兒科護患糾紛; 常見原因; 對策; 效果

護患糾紛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護患糾紛的產生原因諸多,其中以家長因素、護理人員自身因素以及醫療費用問題最為突出。如護患糾紛處理不當,不但影響醫院的正常運營,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而且嚴重影響護理人員的工作以及生活[1]。在2006年1月-2009年1月3年內本科共處理各類兒科護理糾紛240例,現就臨床工作中的處理方法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在2006年1月-2009年1月3年內本科共處理各類兒科護理糾紛240例,其中家長因素在所有護患糾紛中占的比例最多,占全部醫患糾紛的80%,共192例;其次為護理人員的自身因素,28例,占11.7%;醫療費用過高產生的糾紛20例,占8.3%。

2 方法

醫患糾紛產生后,對于每個糾紛引起的原因進行歸類總結,將所有的事件歸結到家長因素、護理人員自身因素以及醫療費用過高的因素內,然后在將所有的事件在這三大類里面細分到每個小因素。最后將所有的因素采用相應的應對措施,觀察采取應對措施后3年內的效果。

3 兒科護患糾紛常見原因

引起互換糾紛的常見原因:(1)家長因素:合計糾紛192例,占所有糾紛的80%。其中知識缺乏150例,占單因素糾紛的78.1%;要求過高30例,占單因素糾紛的15.6%;患兒不配合10例,占單因素糾紛的5.2%;治療效果欠佳2例,占單因素糾紛的1.1%。(2)護理人員自身因素:合計糾紛28例,占所有糾紛的11.7%。其中技術差8例,占單因素糾紛的28.6%;知識更新欠缺6例,占單因素糾紛的21.4%;理論基礎差4例,占單因素糾紛的14.2%;工作責任心差6例,占單因素糾紛的21.4%;溝通欠佳3例,占單因素糾紛的10.7%;護理人員不足1例,占單因素糾紛的3.6%。(3)醫療費用問題:合計糾紛20例,占所有糾紛的8.3%。其中家庭承受力差12例,占單因素糾紛的60%;住院清單混亂8例,占單因素糾紛的40%,亂收費0例。

3.1 家長因素 在所有的醫患糾紛中,家長的因素占的比例最重,占所有醫患糾紛的80%。目前中國的家庭模式基本是“4-2-1”,即4個老人,2個夫妻與1個孩子,孩子的位置在家庭中顯得尤為突出,基本視為掌上明珠,很多老年人甚至年輕的父母,由于對護理專業知識的缺乏,對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術缺乏正確的評判,造成挑剔甚至拒絕的態度[2]。很多父母由于愛子心切,常常遷怒與臨床護理人員,甚至會出現毆打行為;再就是患兒由于年齡小,體質較弱,疾病的恢復需要一個過程,很多家長在治療上想立竿見影,認為孩子住院后的第一天就應該好轉,如不見好轉或病情稍微加重,常常會出現和護士大吵大鬧甚至辱罵護士的行為。

3.2 護理人員自身因素 在護理人員自身因素中,護理人員專業知識欠缺,知識更新慢以及技術不夠嫻熟是引起的主要因素,占護理人員引起糾紛因素的64.2%。兒科護理的主要工作是靜脈輸液,也是引起糾紛的主要原因,很多護士由于技術不嫻熟,在靜脈穿刺時常常失敗,不能一針見效,或者在頭皮針備皮時,將患兒的皮膚劃傷,或在輸液結束拔出針頭時穿破皮膚增加了患兒的痛苦,引起醫患糾紛[3]。再就是護理人員的責任心不強以及與患兒的溝通欠佳和護理人員的超負荷工作,很多護理人員在輸液時,不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或者由于巡視不及時,藥業已經滴完,出現空瓶現象等,都是引起的常見因素[4]。

3.3 醫療費用問題 現在社會普遍存在對醫療的偏見,認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是醫護人員的人為因素造成,缺乏理性認識問題,很多家長在醫療費用存在疑問時或醫療效果欠佳的情況下,常常將這種不滿轉移到護士身上。再有就是目前社會媒體的片面報道,明顯渲染了醫療行業的消極因素,使患者對醫院產生不滿的情緒[5]。

4 應對措施及效果評價

4.1 應對措施

4.1.1 家長因素 家長的因素在所有糾紛中,占第一位的。所以患兒入院后,首先應對家長開展健康教育,維護好良好的醫患關系。由于兒科護理工作的性質比較特殊,面對的是年幼的患者,其表達能力較差,只能以哭喊的形成表達,這就加重了家長的心理負擔,所以護理人員在對待家長時一定要以宣傳教育為主,比如,讓家長看一些關于兒童疾病的相關知識、幻燈片等,讓家長能夠理解疾病的特點,在專業知識上理解護理人員。同時,護理人員耐心細致的聽取家長所提出的建議,并積極采納,付諸行動,建立相互信賴的機制[6]。

4.1.2 護理人員自身因素 首先加強自身的專業理論基礎學習,經常派遣護理人員到上級醫院進行進修學習,多學習上級醫院的處理方法以及護理技巧,同時組織護理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考核;對于扎針較差的護理人員,可以由年資教長或技術較好的護士進行階段帶教;對于工作責任心較差的護理人員,可以由科室為單位成立責任小組,責任小組進行差錯登記,定期對這些常出差錯的地方進行宣教;對于由于服務態度較差的護理人員定期進行教育,增強其服務理念,并定期組織護理人員服務禮儀課,對護理人員進行宣教[7]。

4.1.3 醫療費用問題 對于因住院費用產生的糾紛,可以由科室成立專門的計費小組,對于患者的醫療費用進行每晚由計費小組的人員進行核實,對于不能理解的地方,可以對患者多做解釋,實在不能理解的患者,將患者每天用藥的詳細清單給患者列出,以及價格和所產生的費用[8]。

4.2 糾紛產生的因素進行同期比較 措施實施后3年內(2010年1月-2013年1月),醫患糾紛由原來的240例減少為30例,醫患糾紛同期比較明顯減少了210例。其中家長因素的糾紛由192例減少到20例,減少72%;護理人員自身因素糾紛由28例減少到7例,減少8.75%;醫療費用問題糾紛由20例減少到3例,減少7.08%。由此可見,三個因素同期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5 討論

兒科疾病不同于成人,兒科疾病起病較急、發展較快,并且有很多患兒不能表達,只能以哭鬧的形式表示,這就加重了兒科護理工作的困難。同時,由于現在人們對于醫院的期望過高,都希望有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就醫環境,加上對于醫療高風險的不認知,許多糾紛就因此而發生。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一定要嚴格注意一下幾點:

5.1 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首先要忠于職守,盡職盡責;其次要理解尊重患兒家屬,是患者有安全感以及信任感;同時改善服務觀念,提高服務意識;多樣化服務,根據患兒不同的疾病以及疾病的不同階段,建立不同的服務理念。

5.2 圍繞質量抓整改 依據科室自身的特點,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不斷改進各個環節中存在或潛在的問題,并及時給予整改;嚴格執行指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對各項規章制度做到檢查與監督,保障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合理調配醫療資源,使患者享有平等的醫療權,護理人員要做到一視同仁[9]。

5.3 做好醫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醫護人員懂不懂法,在出現了醫患糾紛后才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這就要求必須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讓醫護人員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減少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5.4 加強重點患兒的護理 對于危重患兒一定要由專人護理,并且實施24 h輪流值班,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給上級醫師。

5.5 加強重點時間段以及重點物質的管理 比如夜間、節假日等;重點物質如搶救藥以及搶救設備等。

5.6 重視護理記錄的記錄 護理記錄不但能夠體現護理質量的好壞,而且可以作為在糾紛時的主要依據,嚴禁隨意涂擦、篡改護理記錄[10]。

5.7 注重護士長的角色 護士長一般是年資較高的護理人員,經驗豐富,對于發生的護患糾紛應及時的介入,避免事件的擴大,了解事情的原委,負擔起相應的責任,對于無理取鬧的可以付諸法律解決。

總之,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醫療知識不斷增長,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這就要求護士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多余患者及其家屬溝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以及業務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護患關系的和諧。

參考文獻

[1]黃萱,胡景民.論護患溝通技巧[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05,20(9):65.

[2]張紅.臨床護士遭受工作場所暴力的原因分析及干預對策[J].護理研究,2008,22(2):234.

[3]馮秀紅.兒科整體護理中對患兒家長心理護理的體會[J].哈爾濱醫藥,2008,28(3):74.

[4]薛利霞,石娜,舒雪芹,等.護士在臨床抗菌藥物合理應用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7):57-58.

[5]王浣沙.醫護耦合性差錯及其防范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4):227-228.

[6]范金榮.兒科常見護患糾紛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醫學信息,2010,23(2):519-520.

[7]馬雪梅.兒科常見護理糾紛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6):107-108.

[8]蔡虻,姚莉,孫紅,等.新畢業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法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4):290-292.

[9]王曙紅.護理書寫存在的缺陷與舉證責任倒置的思考[J].現代護理,2004,10(12):1151-1152.

第9篇:常見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優質護理;手術疼痛;影響研究

疼痛問題是很多患者在進行外科手術后都會遇到的普遍問題,由于疼痛會影響到患者的循環、呼吸以及新陳代謝等其他功能,極不利于患者身體的康復,同時還有可能會引起其他并發癥。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才能減輕患者的痛苦。

1 影響外科術后疼痛的主要原因

疼痛是外科患者中較為常見的護理問題之一,一旦手術時麻醉的藥效消失后,多數患者都會感到手術切口處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這種疼痛會促使患者出現恐懼、煩躁、焦慮不安等心理活動。因此,認真分析引起患者術后疼痛的主要原因,這對于幫助患者身體的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

1.1切口疼痛 患者的切口疼痛主要出現在性消失后的24h之內,效一旦失效后,而手術器械對身體血管以及皮下組織等部位已經造成了傷害,這就會加劇切口的疼痛,特別是手術切口的部位不同,如果切口在患者的胸部、腹部以及背部,這就會引起患者頻繁的疼痛。

1.2病房環境的影響 由于患者剛進行完手術,因此比較適合安靜的環境,如果病房內有各種噪音、不合適的燈光、患者較多、溫度過高或過低等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患者的睡眠,進而加劇了患者的疼痛。

1.3心理因素 多數患者在手術后都很擔心自己的身體恢復情況,不免會產生緊張、焦慮、憂郁等低落的情緒,而這些情緒都會引起身體局部血管的擴張或者收縮從而產生疼痛。而有些患者對醫學知識了解的比較少,特別是當第一次面對手術后,會表現出恐懼的心理,從而不知不覺中加重了對疼痛的反應。

1.4改變而引起的疼痛 外科患者在術后不可能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不變,而患者在活動時稍不注意就會直接引起切口處的縫合張力而引起疼痛,因此,患者應該盡量減少翻身、走路以及咳嗽等劇烈活動。

2 外科術后減輕患者疼痛的優質護理對策

2.1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 醫院的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表現出來的疼痛準確的判斷患者的身體情況,這就要求醫院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督促護理人員積極學習相關疼痛護理專業知識以及心理學和生理學等內容的了解,根據患者的反應,準確判斷患者疼痛的原因,及時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減輕患者的痛苦。

2.2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 針對患者在手術后因為緊張、擔憂以及焦慮而造成的疼痛,降低他們對手術的恐懼感,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措施:①手術前進行人性化的心理疏導工作。在手術開始前,護理人員可以向患者解釋手術后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疼痛、疼痛持續的時間、手術并發癥等各種情況,針對出現的疼痛情況,提前向患者講解有關疼痛的知識,從而使患者了解手術后的各種狀況,從而幫助患者減輕壓力和恐懼感;②手術后的心理輔導工作。在術后護理人員仍然要及時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及時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從而幫助患者消除恐懼感。

2.3積極改善病房的環境 護理人員要積極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美觀、安靜以及整潔的病房,①護理人員白天要注意保持室內的通風、溫度和濕度的調節;②夜晚要做到保持安靜,盡量不要制造噪音,打擾到患者的休息。讓患者在輕松、適宜的環境中修養。

2.4提高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 護理人員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幫助患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①幫助患者找到最合適的。例如,對于重大手術患者在手術后仍沒清醒前應保持平臥;對于腰部麻醉的患者,術后要平臥6 h,以預防手術后頭痛的發生;脊柱手術后的患者要睡硬板床,四肢手術后的患者要抬高手術的肢體部位。②護理人員要輔助患者學習可以減輕疼痛的一些方法[2]。例如,可以針對患者的年齡、學歷、性別等特點,利用音樂療法選擇患者平時喜歡的音樂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最終達到緩解患者疼痛的目的。

3 優質護理對減輕外科術后疼痛的積極影響

疼痛是外科手術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疼痛還會引起患者出現肺功能降低、腸粘連、肺炎等其他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這直接導致了患者身體內其他器官生理功能的紊亂,優質的護理服務越來越受到醫護人員和患者的關注。

優質的護理服務是指護理人員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患者的疼痛,用專業的護理知識和護理經驗根據患者的病情為其提供全面的護理服務[3],通過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惡化服務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積極改善病房的環境、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等方面的措施。①提高了醫院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改善了護患關系;②通過給患者提高優質的護理服務,從而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極大的減少了術后疼痛的持續時間,進而保證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4結論

如何減輕外科患者的疼痛這一問題,已經成為醫護人員和患者都普遍關心的焦點。通過對引起術后疼痛主要原因的了解和分析,從而提出優質的護理服務措施,這不僅有利于減輕患者的疼痛,同時對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也有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劉寶紅.護理干預對減輕手外傷患者術后疼痛效果的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04).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av福利 | 尤物蜜芽福利国产污在线观看 | 一级特黄特黄的大片免费 | 久久成人在线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 亚洲清纯自偷自拍另类专区 |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的一页 | 国产一级做a爱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 99久久精彩视频 | 久久国产夜色精品噜噜亚洲a | 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67194成人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址 | 欧美极品在线视频 | 日韩激情无码免费毛片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 | 色九| 亚洲a级在线观看 | 99精品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 成人入口| 97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 六月丁香婷婷天天在线 | 国产女乱淫真高清免费视频 | 一级a毛片免费 | 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毛片日韩|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4455永久在线毛片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 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 | 影音先锋色先锋女同另类 | 伊人色在线观看 | 久久加勒比 | 成人合集大片bd高清在线观看 | 人成在线免费视频 | 日本www高清免费视频观看 | 亚洲影院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