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露天煤礦安全管理范文

露天煤礦安全管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露天煤礦安全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露天煤礦安全管理范文

[關鍵詞]露天煤礦安全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TD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8-0084-01

近幾年,露天煤礦的安全事故發生率逐漸呈現上升趨勢,安全事故不僅給員工的生命安全帶來了負面影響,還會在某種程度上增加煤礦的經濟損失,因此我們應該從安全管理工作入手,提升露天煤礦的安全管理水平。

1 影響我國露天煤礦安全現狀的因素

1.1 自然因素

我國的陸地大部分都是由小型地塊組合而成的,不同的地塊之間會發生一些積壓、摩擦或者碰撞導致的陸地變形,這樣就增加了煤礦開采的難度。近幾年,印度板塊逐漸向我國大陸靠近,造成我國地質條件更為復雜,煤礦開采過程中難度更大,容易發生瓦斯壓力、地應力等問題,影響露天煤礦的發展。自然環境對煤礦開采具有直接影響,其難度系數制約煤礦的安全生產。

1.2 技術因素

我國的煤礦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但是受到我國自然環境的影響,一些煤礦資源的開采較為復雜,影響了我國煤礦的開采率。實際上,這些都是因為我國露天煤礦的開采技術比較落后,一些煤礦的機械化程度甚至不到50%,開采方式以井工開采為主,盡管生產效率較高,但開采安全無法保障。露天煤礦開采因其自身的特點導致易流失高素質人才,目前呈現人才匱乏的局面,不利于露天煤礦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3 安全管理工作的影響

只有采用科學的安全管理對策才能提升煤礦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不少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是因為安全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引發的,這類安全事故大都在責任事故的范疇內。露天煤礦缺乏高素質人才導致安全管理水平長期得不到提高,人員的素質明顯偏低。另外,煤礦企業技術手段較為落后,仍然采用傳統的安全管理方法,創新力不足,遏制不住重復性安全事故的發生。

2 芻議露天煤礦的安全管理模式

2.1 完善露天煤礦安全管理體系

第一,我們應該不斷完善煤礦的安全管理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障露天煤礦的開采安全。結合當前的露天煤礦安全管理現狀制定科學的安全管理機制,不斷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實行責任到人的管理制度,使每個崗位和崗位人員都明確自身的職責,任務清晰,在整個煤礦企業都營造一個人人關注生產安全的環境。在煤礦開采的過程中如果需要交叉作業,應事先做好相關的交叉作業規程,保證交叉作業完全符合安全管理規定,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第二,創建合理的煤礦安全生產監管體系。露天煤礦的安全管理工作應該全面考慮各項影響因素,不論企業的規模大小都不能忽視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性。露天煤礦企業應該給予安全監管工作足夠的關注,同時應該將一些具有責任心、勤奮、業務精湛的員工分配到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當中。健全安全管理結構,每個崗位都要配置專業的安全監督管理員并設置相關科室。完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定期對安全管理人員以及煤礦生產環節進行抽查,充分發揮安全管理員的職能和作用,在煤礦企業內部打造一支具有高度責任感、使命感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2.2 加強安全管理機制的建設力度

第一,不斷健全安全獎懲制度。露天煤礦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現狀健全安全獎懲制度,定期進行煤礦安全現狀的檢查,針對安全工作落實較好的員工給予獎勵,相反做的不好的員工要接受相應的懲罰。將崗位責任制納入到日常的考核當中,充分調動每個崗位員工的安全意識,對于違規操作的人員取消評優評先的資格。通過多種安全約束和激勵機制能夠有效增強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積極置身于露天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

第二,創建科學的煤礦風險防控管理制度。以往的露天煤礦安全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們應該不斷革新安全管理模式。基于此,我們可以創建科學的煤礦風險防控管理制度,判定企業中影響安全生產的潛在因素,加強對安全生產控制點和責任崗位的監管力度。大范圍地向員工普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防范措施,全面提高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切實提高露天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2.3 提升科技水平,完善安全管理模式

要想提升露天煤礦的安全管理水平,我們還可以提升安全生產的科技水平,同時需要注意,不管企業的經營狀況好壞,我們都不能忽視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挪用安全生產的資金,確保企業擁有足夠的資金更換老舊設備,做到專款專用,并指定專門的人員進行資金管理。企業要加強科技興安戰略,加大對新科技的引入力度,提高露天煤礦企業安全生產防護的技術含量。整改結束后,上一級部門需要檢查和驗收,滿足生產標準后才能開展開采工作,在露天煤礦企業內部形成檢查、整改、復查、考核的管理模式,切實保證開采人員處在一個安全施工的環境當中,提高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2.4 發生安全事故后的應急救援對策

露天煤礦的安全事故是無法杜絕的,只能盡量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安全事故經驗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對策,減少安全事故給人們帶來的傷害。首先,我們應該健全露天煤礦的應急救援組織,如果遇到突發的安全事故能夠及時完成搶救工作,盡快恢復各個系統的正常運轉,降低因災害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其次,要加強預防和預警工作。各個部門要明確自身的職責,抓住露天煤礦生產的各個環節,制定對應的風險防范管理措施,將應急措施落實到具體的人員上。再次,要對安全事故進行應急響應,爭取做到事故的可控性,將不同事故按級別進行分類,并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啟動響應的應急預案。

3 結語

總的來說,由于我國的地質條件比較復雜,因此我國的煤礦開采工作難度也較大,加之一些露天煤礦的安全生產技術不夠先進,安全管理模式比較落后,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有待提升,所以,露天煤礦的開采安全工作應該得到我們的重視。露天煤礦的安全生a技術管理部門要加強安全管理力度,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頻率,為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煤礦資源,促進我國經濟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蘭波.露天煤礦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0,22(20):60-61.

第2篇:露天煤礦安全管理范文

新《煤礦安全規程》(以下簡稱新《規程》)修訂歷時兩年,經歷了10余次的大規模修改,較好地反映了露天煤礦安全生產的客觀規律,強化了有關法律、法規在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新《規程》露天煤礦編是露天煤礦安全生產、職工人身安全和防止煤礦事故的有力保障,也是各級監察監管人員和廣大職工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對規范煤礦安全生產、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主要變化

新《規程》對露天煤礦部分修改106條,刪除53條,拆分、合并40條,新增19條,由原來的8章204條修訂為9章127條,條款數降低37.7%,字數降低27.7%。具體內容由原來的“露天部分”改為“露天煤礦”,按工藝環節將“采剝”章節拆分為“鉆孔爆破”和“采裝”兩章,豐富了設備檢修的內容,壓縮了鐵道工藝相關的運輸部分和電力牽引等內容。

根據露天煤礦生產工藝特點及相關方的安全管理要求,以鉆孔爆破、采裝、運輸、排土、邊坡、防治水和防滅火、電氣、設備檢修為主要內容,圍繞安全構建了較為系統的管理與監督制度。第一章“一般規定”明確了多工種多設備聯合作業、人員及設備安全、安全標識、采場建筑、特殊天氣、高處作業等規定;第二章“鉆孔爆破”明確了鉆孔和爆破作業的設計、鉆孔、裝藥、爆破等規定;第三章“采裝”明確了單斗挖掘機采裝、破碎、輪斗挖掘機采裝和拉斗鏟作業等規定;第四章“運輸”明確了鐵路、公路、帶式輸送機運輸等規定;第五章“排土”明確了排土場的位置選擇和各類設備排棄作業等規定;第六章“邊坡”明確了邊坡穩定性分析評價及安全措施、排土場和最終邊坡管理等規定;第七章“防治水和防滅火”明確了防治水的治理和安全措施、地面和采場內防滅火措施等規定;第八章“電氣”明確了變電所(站)和配電設備,架空輸電線和電纜,電氣設備保護、操作、維護和調整,爆炸物品庫和炸藥加工區安全配電,照明與通信等規定;第九章“設備檢修”明確了檢修作業、吊裝作業、高處作業等規定。其中主要的變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聯合作業安全方面

露天煤礦生產現場多設備、多工種交叉作業較多,聯合作業包括:采裝設備在采裝過程中與輪式推土機、履帶推土機、平路機交叉作業,運輸過程中與平路機、履帶推土機的交叉作業,排土過程中與排土設備的交叉作業,采裝運輸過程中與破碎設備的交叉作業等,種類較多,但其發生的頻率有所不同,要求程度也不同。針對聯合作業,在一般規定中進行了明確規定,即“多工種、多設備聯合作業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并符合相關技術標準”。

爆破安全方面

爆破作業危險性大,安全要求高,在鉆孔、爆破前的工作程序規定為“露天煤礦鉆孔、爆破作業必須編制鉆孔、爆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并經礦總工程師批準。鉆孔、爆破作業必須按設計進行。爆破前應當繪制爆破警戒范圍圖,并實地標出警戒點的位置”。明確了鉆孔、爆破作業前必須有設計、安全技術措施,指定了審批責任人,強調了警戒范圍繪制和實地標注。

同時,新增了關于爆破后檢查的規定。

公路運輸安全方面

公路運輸中的交通安全是露天煤礦安全管理的重點和難點,道路上移動的設備種類多、數量大,隨著采場的推進,道路經常變更,坡道、彎道、交叉路口多,尤其是大型卡車運輸作業時,車體寬,操作盲區大,導致安全隱患多。新《規程》明確規定,“特殊路況(修路、彎道、單行道等)下,任何車輛都不得超車;除正在維護道路的設備和應急救援車輛外,各種車輛應為礦用卡車讓行”。更為全面地說明了超車、讓行的條件。

礦用卡車在行駛過程中出現故障是較為常見的現象,但若不能及時采取正確的安全措施,可能導致次生事故。新《規程》對此給予了明確規定,即“礦用卡車在運輸道路上出現故障且無法行走時,必須開啟全部制動和警示燈,并采取防止溜車的安全措施;同時必須在車體前后30 m外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并采取防護措施”。

排土擋墻安全方面

在間斷工藝中,運輸卡車沿排土臺階邊緣排棄時,容易發生卡車下陷、滑落坡面的事故,因此制作連續、標準的安全擋墻尤為重要。隨著卡車的大型化,輪胎直徑也大幅增大,但機械地執行輪胎直徑的2/5高度的擋墻,造成成本大幅增加、效率低下等不合理現象。應當規定一個保證安全且符合生產實際的合理擋墻高度。因此,新《規程》明確了礦用卡車排土場及排棄作業應當遵守的規定:“排土場卸載區,必須有連續的安全擋墻,車型小于240 t時安全擋墻高度不得低于輪胎直徑的0.4倍,車型大于240 t時安全擋墻高度不得低于輪胎直徑的0.35倍。不同車型在同一地點排土時,必須按最大車型的要求修筑安全擋墻,特殊情況下必須制定安全措施”。

這個數據主要依據國內露天煤礦的經驗數據得出,當車型240 t以上時,按照安全擋墻高度到達輪胎直徑的0.35倍計算,擋墻高度最低1.56 m、擋墻底部寬度最窄3 m,卡車無法越過,故確定為0.35倍。

邊坡安全方面

邊坡安全是露天煤礦安全生產的基本條件,為了及時掌握露天煤礦端幫、排土場邊坡的穩定狀態,新《規程》明確規定了需要定期對采場、排土場進行邊坡穩定性分析和評價,一般隨著采場和排土場的發展,應當每年至少進行1次邊坡穩定性分析和評價。

電氣安全方面

露天煤礦采場停送電作業非常頻繁,按照一般電氣作業停送電工作票的要求,將造成效率低下,嚴重影響生產進度的結果。隨著現代科技手段的發展,無線通信系統的應用,在采取安全措施后完全能很好地實施停送電作業。因此,新增了采場內(變電站、所及以下)配電線路的停送電作業要求,并進行了各種情況的細化,即規定:一是計劃停送電嚴格執行工作票、操作票制度;二是非計劃停送電,應當經調度同意后執行,并雙方做好停送電記錄;三是事故停電,執行先停電,后履行停電手續,采取安全措施做好記錄;四是嚴禁約時停送電。

同時,明確定義了計劃停送電、非計劃停送電、事故停電及約時停送電的具體內容,使停送電工作有據可依,在保證供電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生產效率。

對露天煤礦企業的影響

對安全生產起到保障作用

新《規程》對露天煤礦安全生產具有權威的法制約束力,同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是煤礦實現安全生產的有力保障。認真貫徹執行新《規程》,是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廣大煤礦管理人員、崗位員工都要認真學規程、用規程、守規程。

對降低成本增效起到促進作用

新《規程》中部分條款的規定,更趨科學、合理,符合露天煤礦生產實際。以主排水泵站電源設置為例,原《規程》規定“有淹沒危險的主排水泵站的電源線路必須設兩回路,當一回路停電時,另一回路的供電能力應能承擔最大排水負荷”。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發現,雙回路線路的利用率非常低,且增加移設工作量和成本負擔。新《規程》將其修改為“采場內的主排水泵站必須設置備用電源,當供電線路發生故障時,備用電源必須能擔負最大排水負荷”,通過設置單回路供電線路,配備“備用電源”的方法更趨合理,且能夠大幅降低工作量,節約生產成本。

體現出新工藝技術的特點

隨著露天煤礦開采技術的發展,鐵道工藝逐步退出工藝系統,單斗挖掘機―自移式破碎機半連續工藝、拉斗鏟無運輸倒堆工藝和拋擲爆破技術已經在我國露天煤礦開采行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等特點,具備了推廣應用的條件。在《規程》修訂時,盡可能地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引領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除鐵道工藝僅保持較少篇幅外,增加了新工藝的相關安全規定,不僅體現了規程的前瞻性和實用性,也對露天煤礦工藝選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企業對標整改

煤礦企業要組織開展新《規程》的宣貫培訓工作,要嚴格執行新《規程》的各項規定和要求,認真對照新《規程》的新規定、新要求,梳理完善本單位的責任制和規章制度,完善生產安全系統和設施,落實安全技術措施,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保障煤礦工人的人身安全,促進煤炭工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重點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全面梳理煤礦自行制定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嚴格按照新《規程》的相關規定及時修訂、完善。

第3篇:露天煤礦安全管理范文

關鍵詞:煤炭企業;安全成本;成本控制;露天煤礦

1.煤炭企業的安全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安全成本指與安全有關的費用總和。煤炭企業安全成本在構成內容上包括:預防性安全成本和損失性安全成本。

煤炭企業的安全成本投入與低成本運營既矛盾又聯系的。沒有充足的安全成本投入,安全生產運營得不到保證,企業無利潤可言;若安全成本投入過高,超出企業的承受能力,會直接減少利潤,而利潤減少會使企業對安全投入力度壓縮,安全生產得不到保證,影響企業的效益,形成惡性循環。

露天煤礦也是煤礦開采的重要形式,其安全成本控制也應引起廣泛關注。

2.扎哈淖爾露天煤礦安全成本現狀分析

2.1扎礦安全成本控制的成功之處

扎礦根據核算需要,將安全成本劃分為預防性安全成本和損失性安全成本。見圖1所示:

圖1安全成本科目劃分一覽表

扎礦編制安技措專項費用提取使用計劃,按3元/t提取安全專項資金,并設專用賬戶進行管理和使用。扎礦在安全成本劃分上,接受新的安全成本理論,進行了詳細劃分;按照規定標準計提安全費用,設專用賬戶專款專用,保證安全費用的充足及合理管理,這些是扎礦對安全成本控制的成功之處。

2.2扎礦安全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

2.2.1預防性安全成本投入不足

扎礦在安全預防費用方面投入不足,安全培訓費用、安全宣傳費用等投入得不到落實,為企業安全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在追求高產量高利潤的誘惑下,導致了短期行為,“重生產,輕安全”,在安全預防費用能不投或少投,少投入多挖煤,給扎礦的安全生產帶來極大的隱患。

2.2.2損失性安全成本投入不足

從扎礦實際情況來看,人員傷亡及善后損失費用尤為不足。損失沒有統一規范的計量標準,沒有明確的賠償規定,人員傷亡賠償過低。事故的外溢性表現在責任外溢與社會和企業職工,造成人員傷亡后的賠償費等轉嫁于社會或個人。

2.2.3安全成本核算框架不完善

扎礦的會計核算體系,安全成本未進行單獨核算,明細科目不夠健全。安全成本散見于固定資產、制造費用、管理費用以及營業外支出等會計科目中。扎礦沒有專門分析安全成本費用的提取及使用情況的報表,無法全面反映自身安全成本狀況。安全成本核算不完全,使安全工作的技術先進性與經濟合理性不能很好地統一起來。

2.2.4安全觀念意識淡薄

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95%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安全意識的淡薄導致了不安全行為。以扎礦一人身傷害事故為例,2010年5月15日吊車工作完成后,司索工檢查卷揚,身體站的不穩將右手誤入主桿觀察孔,右手食指、中指被擠掉,反映出安全觀念意識淡薄,影響和制約了扎礦的正常運營。

2.2.5安全費用內部控制失利

扎礦在安全費用的管理上,存在資金缺乏合理控制,使用缺乏嚴格管理,安全費用控制不合理,使用效益不充分,考核監督不利等問題。 以個人安全防護用品發放為例,扎礦向職工發放個人用品有被視為福利待遇的傾向,有些則直接發錢給職工。

2.2.6安全成本管理方法陳舊

扎礦一直沿用傳統的管理理論,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是針對單個成本管理方法的,缺乏對方法之間聯系的研究,不能形成系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體系。

3.制約扎哈淖爾露天煤礦安全成本控制質量的因素

3.1 自然條件惡劣

扎礦的開采生產及人員設備布置,受多方面自然條件影響。以煤炭自燃損失為例,煤的還原樣與氧化樣著火火點差為20-40℃。霍林河礦區七月平均最高氣溫19.7-24.9℃,極端最高氣溫33.6℃。預防煤炭自燃的安全設施就必須在夏季之前就已到位。

3.2 社會經濟發達程度

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與安全成本的重視程度成正比,經濟發達地區對安全成本的重視程度高、投入大;反之,則忽視安全成本投入。霍林郭勒市在內蒙古東部地區經濟發達程度數一數二,以良好的經濟條件為基礎,地方政府和人們對安全投入重視程度高,要求扎礦在安全成本方面需大力投入。

3.3 企業管理力度

扎礦屬中電投集團公司的控股公司,企業規模較大,但自較少,與企業集團管理脫節;企業集團對扎礦的影響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投機傾向得不到及時遏制;企業集團無力長期對扎礦的業績進行評價,導致扎礦存在內部控制失利、管理方法更新緩慢等問題。

3.4 科學技術雙面影響

隨著科技的發展,扎礦出現了大型采煤、掘進機械,產生了剝離土層等采煤技術,煤炭產量不斷提高,開采的深度越深,開采的水文地質條件越復雜,開采難度越高,安全管理也越復雜,安全投入越來越大,導致安全成本上升。

4.扎哈淖爾露天煤礦安全成本控制的對策

4.1加大預防性和損失性安全成本投入

扎礦對沒有明文規定提取比例的安全成本,應制定固定標準或浮動標準;對安全預防費用投入不足,需要在安全培訓費用等方面加大投入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對人員傷亡及善后損失不足,制定事故管理細則,提高賠償標準,使企業承擔應負擔的損失性成本。

4.2 完善安全成本管理制度

4.2.1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扎礦應建立全面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了董事長對煤礦整體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是第一責任者;各級職能部門負責人是本部門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按照各自分工密切配合,責任到人,層層管理,層層落實,形成全方位的網絡化安全管理模式,利于安全管理的貫徹實施,利于安全生產的責任的追究落實。

4.2.2完善安全成本分析制度

扎礦在確定安全成本分析指標時,應堅持需要性原則、簡單性、可行性原則。在建立安全成本安全指標分析體系和制度時,可以建立綜合指標評價體系,以進行綜合評定。不依靠單一的理論分析,制定綜合評價體系,尋求降低安全成本的途徑,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4.2.3嚴格安全成本考核制度

扎礦應建立安全成本考核制度,建立安全員、挖掘機司機、掘進機司機、裝載機司機等各工種崗位責任制,根據各工種安全特點建立了生產責任考核制度,分級管理,層層落實。實行安全成本考核與建立各級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想結合的制度,并與年度考核掛鉤。

4.3 完善安全成本核算體系

單獨核算安全成本依據的原始憑證,在編制正常的記賬憑證的同時,對屬于安全成本的事項,編制特制的原始憑證,并按安全成本科目,編制特制的安全成本記賬憑證,登記在安全成本明細賬和總賬,最終期末編制出安全成本報表。有利于安全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4.4加強安全培訓,降低安全成本

扎礦應對新進礦員工必須進行安全培訓,培訓合格方準上崗;在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時,對操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不合格不準上崗;定期組織安全教育和技能考核,對不合格者加強培訓;確保特殊崗位操作人員持證上崗,使安全生產觀念深入人心。

4.5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保證

4.5.1健全安全費用的財務管理制度

安全費用計劃用來確定計劃期安全費用的來源和具體運用,是安全費用財務管理的重要依據。扎哈淖爾露天煤礦應正確地編制和認真執行安全費用計劃,有計劃地計提和合理使用安全費用,對于改善企業勞動條件和安全水平,提高安全投入的使用效率,其意義十分重大。

4.5.2提高安全費用的使用效益

在安全項目實施過程中,財務部門應監督費用預算的正確執行,編制供應計劃;對于無合同、計劃外的臨時采購,財務部門有權拒絕付款,以杜絕盲目采購; 對于安全管理費,安全管理部門必須提交費用預算,經財務部門審批方可在列支。

4.6引進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

4.6.1引入戰略成本管理思想

戰略成本管理以企業的全局為對象,根據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而制定的。扎礦可以參考邯鋼的戰略成本管理經驗。從實際出發,制定低成本發展戰略,進行戰略籌劃,關注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動向來發現問題,適當調整和改變戰略戰術。實施有效的價值分析法,實行“模擬市場核算”。

4.6.2引進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改革了制造費用的分配方法,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實性。企業可以利用作業成本法提供信息來更好進行定價,利于收益核算。

扎哈淖爾露天煤礦引用先進的作業成本管理法,將目標成本分解給各生產單位后,要求各生產單位將礦上分給的目標成本再進行細化,把目標成本具體分解到區隊、班組,層層分解,把成本管理的理解和措施貫穿到企業管理各個環節,確保全礦目標成本的完成。

結束語

綜上所述,煤炭企業的安全成本控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企業在安全成本控制過程中,需要注意掌握企業自身特點,制定合理的安全成本控制策略,以優化安全成本結構,保證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岳福斌.煤炭企業工業發展報告(2006-2010)[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3

第4篇:露天煤礦安全管理范文

關鍵詞:煤礦工程;采礦技術;施工安全

煤炭是我國發展工業的重要能源資源,煤礦工程的采礦技術進步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隨著煤礦開采技術條件的發展,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約有85%的國營煤礦企業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同時,約有65%的私營煤礦企業設立了機械化采礦模式,當前我國煤礦工程采礦技術主要包括露天煤礦技術、地下采礦技術等。

1 煤礦工程采礦技術分析

其一,露天煤礦技術,該技術主要是指在礦體上實施剝離,從上至下按照順序開采礦體,通常采用大型采礦機械,產量大,并且建礦的速度較快。其具有施工作業安全、損失礦石量少的優勢。

其二,地下采礦技術,這種開采方式是目前我國金屬礦山采用的最主要開采方式,特別是有色金屬、及黃金的開采系統,大約有95%都是選用這種方式。現階段,我國煤炭工業中普遍使用的地下采礦技術有:填充開采技術、深礦井開采技術以及崩落采礦技術等等。

(1)填充開采技術,主要是使用其它材料填充已經被開采的煤炭空白地帶,需用支架緩解作業面壓力[1]。同時還要合理借助填充物實施地壓管理以有效控制圍巖崩落與地表下沉,進而為填充開采創設安全的環境。填充開采所使用的材料從最先的廢石填充直至現代的膏體填充,鑒于我國地質復雜、礦山數量較多的實際情況,填充開采技術有一定程度的進步。(2)深礦井開采技術,在使用這種技術進行煤礦開采的過程中,需要解決瓦斯、煤塵、沖擊地壓、地熱危害以及頂板問題。故主要將深礦井開采技術應用在地熱危害性很大、沖抵地壓壓強、煤層巖石抗壓力低的地段。從目前煤礦開采現狀而言,在使用深礦井開采技術的過程中存在著難以準確預測深井作業場所環境變化、檢測應力場的難題。(3)崩落采礦技術,這種技術主要是利用崩落圍巖實現對地壓的管理,主要采礦方法有:分層崩落法、階段崩落法、壁式崩落法以及分段崩落法等各種方法,適合用在圍巖易崩落、地表可能有塌陷的礦體中[2]。

其三,除了上述幾種采礦技術之外,還要深入研究特殊采礦條件下的高新技術。如:在較深的全煤巷道采用錨網耦合支護技術、水源熱泵技術或者是、低透氣性煤層群開采技術等等。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信息技術也將會被應用到煤礦采礦作業中來。如:在開始動工采礦之前,需先掌握礦井具置、礦井布局及深度等各種信息;而當機械設備在井下作業時,采礦工人可借助電子儀器、現代化的通信設備等適時監控井下作業,以提高采礦效率,確保煤礦開采的安全性[3]。

但是隨著采礦導致的環境惡化,采礦之后隨意堆放廢石,這些廢石占用了大量土地,且其中含有的有害化學成分一旦滲透到地下水中,就會污染水資源。同時,若廢石及尾礦中的有害氣體,揮發到空氣中,就會污染大氣。而采礦之后通常會留有采空區,如未及時填充,機會導致地表下陷,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2 煤礦工程施工安全研究

其一,需將安全評價標準引入煤炭生產企業,針對已獲得安全許可證的煤炭企業,相關安全監察機構絕對不能放松監察力度,加大力度監察煤炭企業開采前后的各種事情。同時安全監察機構還要定期調查煤炭企業,根據調查分析所得結果重新界定該企業的安全等級,然后再決定發放或者吊銷其安全許可證。在實施監察過程中,能夠激發煤炭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而煤炭企業為了獲得較高的安全級別,肯定會加強對安全生產的資金投入力度,這在客觀上就會促使煤炭企業增加安全生產的各種硬件設施,提高安全生產系數[4]。

其二,煤炭企業在施工之前要做好事前預防工作,并將這項工作貫穿到企業生產的每個環節,確保安全開采順利進行。一方面,煤炭企業要大力宣傳安全生產理念,增強每一名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從思想上消除潛藏的安全隱患。若在開采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現了安全隱患,需要及時采取控制措施,如有必要需要停產整治,直到安全隱患徹底被處理。在生產過程中杜絕出現僥幸心理,對于涉及到安全生產的任何細小事情都不能輕易放松警惕,避免釀成重大事故。另一方面,煤炭企業還要不斷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技術水平,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安全事故[5]。由于煤礦開采的地質環境較復雜,對技術指標要求很高,故針對薄弱的技術環節需要有計劃的安排技術培訓,引進較專業的技術人員,適時加大資金投入,更新生產設備,為煤礦施工提供一個安全環境。

其三,可強制性規定煤炭企業必須購買保險,借助商業保險的運作約束煤炭企業行為。同時輔之以浮動費率制度,保險公司按照安檢部門規定的安全等級制定合理的保費收費標準,而收取保費的標準要直接和企業安全等級銜接,安全等級高的企業,收取其保費的費率較低,反之則高。針對煤炭企業出現的安全事故,保險公司也要履行保險合同中相關賠償內容進行公平賠付。這樣以來,提高了煤炭企業對施工安全的重視,有利于其提升安全等級,進而促進煤炭企業安全生產。

3 結束語

煤礦工程開采、安全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復雜性的工作,面對開采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煤炭企業只有從思想層面提高安全施工意識、加快速度建設安全基礎設施,并且不斷采用現代化的采礦技術,引入安全評價標準、施工之前要做好事前預防工作、購買商業保險等,以此適應煤炭企業安全管理的需求,確保煤礦工程采礦作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令狐榮禮.淺議當代采礦技術發展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5):523~524.

[2]陳田林.我國采礦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技術與市場,2011(07):167~168.

[3]周鶴壽.剖析煤礦采礦的新技術與開采方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6):624~625.

第5篇:露天煤礦安全管理范文

關鍵詞:哈爾烏素露天煤礦;群監員;群監工作

中圖分類號:X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1-00-02

哈爾烏素露天煤礦是近年神華集團建設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根據煤礦安全監察工作和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及群眾安全管理特點,哈爾烏素露天礦各級工會組織,相繼建立了群監委員會和群監領導小組,并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開展了群監工作。多年來的實際證明,群監工作在安全生產中起到了不可否認、不可低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實踐還證明,加強群監工作的領導、強化群監工作的管理,是充分發揮群監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證。因此,根據維護職工切身利益和要求,從建設現代化露天礦的需要出發,進一步強化和改善群監工作管理,這是當前各級工會組織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發展煤礦企業生產的客觀要求。幾年來,群監工作實踐使我們深深的認識到,要想使群監工作卓有成效的開展起來,并真正起到“哨兵眼睛”的作用,就必須解決好以下問題: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獨立負責地開展活動

加強群監工作領導是提高群監工作的堅實基礎,群眾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其實就是群眾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規范的群眾工作。如何把這項工作變成群眾主動、自覺的積極行動,這就需要各級工會組織從自己是黨領導的群眾組織這個特點出發,切切實實的把群監工作當做工會的頭等大事來抓。什么是頭等大事?我們認為,重視安全工作就是為職工辦了一件特大的好事。因此,各級工會組織、各級工會干部對群監工作要有足夠的認識,要加強領導切實擺上工會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群監組織及制度是搞好群監工作的重要保證。根據目前哈爾烏素露天煤礦職工的思想、意識、技術、業務素質的現狀,還遠遠不能達到職工群眾自己管理自己、自己保護自己,做到搞好安全生產的目的。這樣就要求我們工會組織必須建立健全群眾安全監督檢查隊伍,建立起一整套的群監管理體制和各種活動制度,要形成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網絡。要形成一套工作有標準,活動有規范,監督有內容的防范措施。同時,群監組織和網員的產生,必須要采用民主選舉或群眾推薦、工會把關的具體辦法,這樣產生的網員既有群眾基礎,又有組織后盾,工作起來威信高、腰板硬、敢負責、不手軟。要制定群監委會議制度、檢查制度、網員培訓制度、上崗活動制度等。制度的建立也要采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策群力的辦法制度。并要積極組織群監網員獨立負責的開展工作、活動。礦工會應季組織一次群安大檢查,群監網員要堅持天天班班戴袖標上崗檢查。發現三違,查出問題,采用下隱患通知書的辦法要求行政領導和違章人員予以整改。只有這樣群監委和網員獨立負責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只有這樣領導重視、組織健全、獨立負責的工作,才是我們抓好群監工作的可靠保證。

二、強化管理、發揮功能、增強群監工作的預見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群監工作要強化管理意識。群監網絡組建的必要性和廣大群監員的安全生產做出的貢獻都是毋庸置疑的。但群監員的積極性和群監工作的作用,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也不是每個單位都能同步取得的,其中關鍵一條是,是否具有強烈的管理意識,在某種意義上看,群監工作水平的文化來源于管理工作的好壞,而管理工作的好壞又取決于管理意識的強弱。因此,各級工會組織必須增強管理意識,自覺地搞好群監工作。

加強群監工作管理是群監員特有的雙重性所決定的,這種雙重性表現在:一是群監員同時負擔兩種職責,有兼顧之難。他們要按群監委的要求,監督行政領導和有關干部按照黨和國家的安全方針、政策和法規辦事,但他們又是一名普通職工,理所當然的又要接受行政干部的指令,按規定的數量和質量去完成本職、本崗的定額,二是群監網員經常收到兩種效果即有贊美表揚,也有難言之苦。他們堅持原則或阻攔“三違”現象的發生,大都受到歡迎和支持,但有時也能帶來某些糾葛,而最大的痛苦還在于不被理解。上述雙重性的矛盾,雖不是對立的,但畢竟是每個群監網員在日常工作中隨時隨地都能遇到的。所以對群監工作既要放手,讓群監網員大膽工作,但又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必須進行嚴格細致的管理。

加強管理是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的直接要求、國家確立的行政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使群眾安全生產工作擺上了重要位置。因為廣大群監員是生產現場安全工作的骨干,能在時間、空間上起到干部所起不到的作用,能在職責范圍上起到群監委的“眼”和“嘴”的作用。然而這些作用不是每個群監員都能發揮出來的,因為群監員班次分散、地點分散、人員分散,加上安全意識、能力差異較大,要是每個群監員都能在各自的崗位上按統一的要求和目標,積極負責地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就必須結合各自特點,有針對地加強思想、業務、信息等管理,使整個群監網絡成為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整體。

加強管理是改善群監管工作的需要,群監工作是一項知識性、強制性、群眾性、專業性很強的專門工作,它既有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現象的探求,又有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摸索,它既適應煤炭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又是顯示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優越;它既體現了企業和職工之間共同的利益,又要對兩者進行必要的制約。可以說群監工作是一個跨門類、跨部門的綜合性工作。群監工作的水平高低一方面揭示了各項工作質量,另一方面又對各項工作提出不同要求。許多單位群監成果的明顯差異生動地表明了管理在群監工作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和積極作用。

管理工作起碼的要求。群監活動在企業和工會看,是項比較單一的工作,但就其管理而言,內容廣泛、形式之多,已遠遠超出了一個部門的職責范圍,而且實踐還表明,群監工作管理的社會屬性也遠遠超出了安全生產的自然屬性。各部門情況不一,不應當,也不可能統一模式來管理。但有一點是一致的,即通過管理,必須使群監組織具備六個功能:(1)監督檢查功能;(2)安全責任功能;(3)活動組織功能;(4)橫向聯合功能;(5)宣傳教育功能;(6)共管配合功能。上述六個功能決定了群監工作管理必須起碼達到三條要求:

1.在管理中增強群監工作的預見力。那種平時不監督,出了事故才忙追查責任的作法,雖有必要,但有很大片面性。任何事故的發生都有其根源和潛伏性,其次事故的發生都有個演變的過程,只要監督檢查得當,多做超前工作,一般來說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的。另外事后監督,雖然起到“亡羊補牢”的作用,但付出的代價畢竟太大了。因此群監工作必須體現預防為主,先入為主的精神。

2.在管理中增強群監工作凝聚力。使分布在各自崗位上的廣大群監員,能盡職盡責地把住安全生產關,積極負責地展開工作,這是各級群監委管理工作首要的任務和經常性的工作。為此,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各種制度,如群艦員工作制度、匯報制度、學習培訓制度,使廣大群監員在群眾安全監督檢查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事可做。另一方面要有的放矢地加強對群監員日常的思想教育,增強當好群監員的責任感、光榮感,使廣大群監員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有人鼓勵,遇到阻力有人排除,遇到困難有人解答,把群監委建成對群監員具有令行禁止的巨大凝聚力、號召力的核心,建成每個群監員有事上門找,有話進門說的溫暖之家。

3.在管理中增強群監工作戰斗力。從群監隊伍額構成情況來看,專職人員是少數,占絕大多數的是工人群眾。這些職工同志在職工中一般都是享有較高威信,在崗位上班組中有一定組織能力,但作為一名群監員還必須具備較豐富的安全生產知識。不少實事證明,熱情代替不了本領,只有兩者兼備,才能更有效地做好群監工作。根據這個道理,群監委必須把業務培訓納入管理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提高群監員應知應會能力,更好地防止和避免各種事故的發生,牢牢地把握安全生產的主動權。

三、緊緊圍繞生產建設的實際,充分發揮群監網員的作用

由于是露天煤礦生產,其特點是坑上、坑下作業。設備多、型號雜、面廣線長,作業現場經常變化,多工種交叉連續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要求高,要長時間的搞好安全生產,僅靠行政領導和安監部門的力量是不夠的,群安工作是指所有職工參與的安全工作,既有廣泛性和普遍性,狹義的群安工作是指群安工作部門的工作。煤礦群安工作的形成既離不開群眾部門的日常工作具體業務,又不能沒有職工群眾普遍參與,它是廣義和狹義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體現群安工作的“群眾”意義。正因為煤礦安全工作的主體是廣大職工群眾,搞好煤礦安全工作的關鍵是做好廣大職工群眾的工作,也就是說,必須有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參與才能搞好,這就要求工會的群監工作堅持群防群治、群查群管的群眾優勢,既要積極配合行政和安監部門,又要獨立負責地開展好各項群監活動。必須緊緊圍繞生產建設的實際,充分發揮群監網員的哨兵和眼睛作用。

1.群監工作的注意力要放在生產建設的全過程。群監委和網員必須明確生產和安全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如果只強調生產,忽視安全,出了事故,國家財產和職工的生命安全都要受到損害。同樣,講安全是為了更好地促進生產。使其職工在安全的作業環境中,充分發揮主人翁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把生產建設搞好。這就要求群監委和網員在職工群眾中廣泛宣傳黨的安全生產方針和上級安全指令、各項規章制度,教育職工克服馬虎、湊乎、不在乎的“三乎”思想。克服安全工作在一部分人既定形成的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危害心理,去掉圖省事、趕進度、重數量、輕質量、不講安全的麻痹思想。

2.群監工作的著眼點要放在設備的使用上。參照某公司歷年的事故教訓使我們清醒認識到,大車著火、設備相撞等事故的發生,多是設備管理、設備使用、設備操作等問題,究其原因,是司乘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不按規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造成的。因此,群監委和群監員的工作重點要在生產一線積極開展安全生產競賽,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各種宣傳形式,宣傳大型設備安全生產的經驗和好人好事,打造一個遵章守紀光榮,違章違紀可恥,胡干蠻干可悲的良好風氣。積極開展技術學習、崗位練兵活動,開展群眾性反違章,除隱患活動,充分發揮群監網絡的憶懸事、講隱情、事故分析會等活動的作用。

第6篇:露天煤礦安全管理范文

俄羅斯是世界產煤大國,近些年來煤炭產量一直在3億t以上,位居世界第5位。目前,俄羅斯共有煤礦343個。其中,井工煤礦119個(含37個停產或破產礦),露天煤礦224個(含21個停產或破產礦)。另外有19個洗煤廠。2012年,俄羅斯煤炭產量為3.55億t,其中井工礦產量為1.13億t,占31.8%;露天礦產量為2.42億t,占68.2%。

煤礦安全生產狀況

俄羅斯大部分煤礦煤層賦存條件復雜,煤層傾角變化大,瓦斯含量高,具有自燃發火傾向和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等。據統計,俄羅斯井工煤礦中,存在煤塵爆炸危險的礦占總數的91%,煤塵自燃風險礦占61%,煤與瓦斯突出礦占49%,沖擊地壓礦占22%,高瓦斯礦占12%,平均開采深度為400m。

煤炭工業一直是事故多發行業,但在前蘇聯時期由于重視煤礦安全工作,盡管礦井開采條件不斷惡化,但勞動條件和安全狀況仍有明顯改善,煤礦傷亡事故也有所減少。前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經濟下滑,煤炭產量銳減,煤礦事故和死亡人數大幅度上升。1993年,俄羅斯煤礦事故死亡達到歷史最高的328人。經過10多年的結構調整,俄羅斯煤礦安全生產狀況有了明顯好轉,特別是國家實施煤炭工業改革計劃以來,關閉了187個嚴重虧損和開采條件惡劣的煤礦,裁減了大量人員,用現代化設備裝備煤礦以及加大煤礦安全投入,使工傷事故和死亡人數明顯下降。盡管如此,俄羅斯煤炭工業仍然危險性很高。

20世紀90年代初期,俄羅斯每年煤礦事故死亡人數在300人左右。1993-2002年,煤礦事故的死亡人數由1993年的328人,下降到2002年的85人。這一期間,俄羅斯煤炭工業的百萬噸死亡率也由1.09下降到0.35。但是,整個煤炭行業的千人死亡率指標下降卻不明顯,由0.57下降到0.34。

2002年以后,俄羅斯煤炭產量快速增長,煤礦事故數量也隨之大幅增加,2004年死亡人數達到148人,2005年為107人。2006年,俄羅斯煤礦總體安全狀況有所好轉,死亡85人,再次降低到百人以下,百萬噸死亡率也降到歷史新低的0.27。但2007年連續發生了兩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煤礦事故死亡人數達243人,百萬噸死亡率又猛升至0.77。近5年來,俄羅斯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

2012年,俄羅斯共發生煤礦事故16起,死亡36人,百萬噸死亡率為0.10,煤礦安全生產達歷史最好水平。見表1.

煤礦安全監管措施

煤礦法律法規體系

俄羅斯煤礦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包括:聯邦法律、政府法令、聯邦規程和標準、規則與標準。

煤礦安全方面的聯邦法律有:《工業安全法》《技術監督法》《消防法》《地下資源法》《生產性活動許可法》《煤炭生產監管法》《建筑物與設施安全法》等。

政府法令有:《聯邦環境、工業與核監督服務法令》《煤礦瓦斯抽放強制性標準法令》《采礦監管法令》等。

聯邦規范與標準有:煤礦安全操作規程等。

目前,已有24部煤礦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文件在俄羅斯司法部注冊,內容涵蓋多功能安全系統、事故減災方案、氣體和瓦斯監控、瓦斯抽采、獨立甲烷去除、防止自燃、工作面瓦斯抽采、洗煤廠粉塵和瓦斯管理方案、電氣設備安全使用、通風計劃、緊急通風方案檢查、事故調查及評估分析、避難硐室設置、“黑匣子”獨立氣體和瓦斯自動監控裝置等方面。

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自18世紀彼得大帝建立第一個國家礦山監督局起,俄羅斯工業安全監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雖然歷經多次社會變革和部門改革,但俄羅斯的工業安全監督監察與應急救援體系始終比較完整,對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俄羅斯歷史上,相當于安全生產領域的國家監督機構,最早可以上溯到1719年12月彼得大帝下令建立的礦物總局。俄國“十月革命”后,這一機構經歷了多次的調整和名稱變更——1922年1月,蘇俄政府在原有的基礎上建立了全國統一的中央礦山監督局。戰后蘇聯政府于1947年10月,組建了國家礦山監督總局。1954年,改組為隸屬蘇聯部長會議的國家礦山與工業技術監督委員會。1958年撤消該委員會,組建了隸屬各加盟共和國的工業與礦山技術監督委員會。1966年1月,在俄羅斯聯邦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礦山與工業技術監察委員會的基礎上,組建了隸屬蘇聯部長會議的蘇聯國家礦山與工業技術監督委員會聯合會。蘇聯解體后,1991年12月,改組為隸屬俄羅斯聯邦總統領導的國家礦山與工業技術監督委員會。1992年5月,該委員會轉歸隸屬俄羅斯聯邦政府。1992年11月,改組為俄羅斯聯邦礦山與工業技術監督局。1997年7月,獨立后的俄羅斯聯邦的第一部安全生產領域的國家法令——《危險生產項目工業安全法》正式頒布。1998年6月,俄羅斯聯邦礦山與工業監督局被確定為工業安全領域的專業全權聯邦權力機構。

近年來,俄聯邦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將政府部門劃分為立法執法機構、社會服務機構和國有資產管理機構。根據2004年5月俄羅斯總統令,原有的俄羅斯聯邦礦山與工業監督局、生態監督局與核監督局合并為新的俄羅斯聯邦環境、技術與核能監督總局(ROSTECHNADZOR),簡稱“俄羅斯聯邦技術監督總局”,其主要職能是制(修)定法律法規,負責環境保護、工業安全、地下資源保護、核能利用安全、能源安全等領域的監督、監察。

俄羅斯聯邦環境、技術與核能監督總局,是俄羅斯主要負責安全生產的日常管理和負責事故調查的權力機構。該機構內設15個司局,其中5個職能司局,3個核能監察局,5個技術監察局,2個環境監察局。俄羅斯聯邦環境、技術與核能監督總局下設86個地方監察機構,實施垂直管理。俄羅斯聯邦環境、技術與核能監督總局礦山監察局專門負責煤礦安全監察工作。

加強煤礦安全措施

俄羅斯聯邦環境、技術與核能監督總局一直致力于改善煤炭行業的安全環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煤礦安全生產,減少事故和傷害。

不斷完善煤礦安全生產法規標準。2011年和2012年,俄羅斯分別制修訂了11項法規和標準,內容涵蓋預防煤炭自燃、煤礦通風、事故救援、防爆設備檢查等方面。

對煤礦實行安全許可證制度。目前,俄羅斯對包括煤礦在內的危險性強的生產企業實行單獨注冊,只有獲得安全許可證才能進行生產。同時,國家還對企業安全生產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通過頒發、中止和吊銷許可證來進行管理和督促。

第7篇:露天煤礦安全管理范文

關鍵詞:煤礦現場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安全生產是煤礦企業獲得經濟效益的根本保障,無法保證安全,一切經濟效益都是空談。煤礦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是確保安全生產的良性機制,煤礦施工現場有效的安全管理不僅可以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減少和控制安全隱患及其他不利于生產的環境因素,而且可以保證煤礦企業長效久治及持續改進的制度落實。目前,我國較多的煤礦企業受經濟利益驅動,在煤礦安全設施施工貧乏的情況下,進行煤礦生產活動,這大大地增加了煤礦事故的發生率,給企業名譽、效益及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本文從我國煤礦現場施工現狀入手,探討安全管理重要性及煤礦現場施工中的管理新舉措。

1 煤礦現場施工現狀

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煤炭行業重大事故居高不下,因安全事故死亡的人數僅次于交通行業,因此,加強煤礦施工安全管理應給予高度重視,一方面為施工人員生命提供安全保障,另一方面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提供保障。目前我國煤礦生產中,施工現場安全事故頻發,煤礦現場施工中的安全事故由多方面因素造成,除了客觀復雜的地質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人為主觀因素[1]。

(1)煤礦現場施工安全管理人員不足,現有安全管理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不能滿足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另外,施工人員從業素質偏低,一方面缺乏施工安全理論知識,作業技能低下,另一方面安全意識薄弱,無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施工人員對施工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操作標準不了解,安全意識淡薄,直接導致事故隱患的存在。

(2)煤礦現場施工單位負責人安全生產意識薄弱,未意識到煤礦安全生產責任重大,未能嚴格貫徹和落實有關煤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及規范標準,與此同時,施工監管部門監督不到位或監督力度不足,領導口頭上重視煤礦安全生產及安全施工,實際經常為了經濟效益忽視安全生產投入,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不及時處理。上述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著煤礦現場施工安全,導致事故發生。

(3)施工監理單位沒有發揮作用或有的煤礦無施工監理單位。有的監理人員安全意識模糊,直接導致安全監理不到位、監理工作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從而,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不能被有效排除。

(4)有些煤礦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體系形同虛設,無明確的施工安全責任體系,施工過程中不能簽訂明確的安全責任,致使無法考核安全生產。

(5)技術手段落后,科技投入不足。很多煤礦的安全管理人員只能夠憑借經驗性的主觀判斷來排查隱患和預防事故發生。

上述管理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煤礦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對煤礦安全生產提出了嚴峻挑戰。為確保煤礦施工安全生產,確保煤礦企業持續性發展,必須加強煤礦施工安全管理。

2 煤礦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重要性

長期以來,安全生產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其對保護勞動者安全、順利開展生產、維護社會安定、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保障作用。安全生產是煤礦企業的幸福線和生命線,只有確保安全生產才能確保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保持煤礦企業的持續性發展。

(1)安全生產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安全的條件和環境是人們開展正常生產、生活活動的前提。對煤礦企業來說,安全第一尤為重要,良好的安全形勢使煤礦施工員工在開展生產活動中既創造財富、保存自己,更使得煤礦企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2)安全生產是保持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都將安全生產提高到“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高度[2]。煤礦企業作為事故頻發的企業,安全事故的發生不僅影響到企業生產,嚴重的還會導致社會問題,這不僅容易引起煤礦企業生產率下降,影響企業經濟效益,而且對企業的后續發展和社會信譽造成嚴重影響。每一次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都會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若處理不當將會影響社會穩定。從這個角度上講,安全生產是社會保持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

(3)安全生產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企業管理目標是經濟效益最大化,企業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要履行社會責任。但是,企業在實現經濟效益最大的化的的過程中,要將企業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企業如果不能安全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時輕則造成財產損失,重則造成人員傷亡,這既不利于勞動者安全,又不能確保企業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安全即效益,安全生產是企業自身持續發展的內在必然要求。

3 煤礦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措施

3.1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煤礦施工單位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將安全生產放在施工作業的第一位,在日常施工作業中,加大安全生產知識宣傳力度,營造安全生產氛圍,切實提高施工人員安全生產意識,提高施工安全生產人員責任感及自覺性;加強領導安全管理,強化施工安全管理,明確施工安全生產責任,全面提升煤礦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水平。另外,煤礦施工單位要建立健全安全體系,制定明確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及相關規程,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要依法督促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完善的安全責任追究體制,配備專業化的安全管理人員,認真做好施工現場的檢查工作,發現隱患及時匯報,嚴厲制止違章操作,杜絕煤礦現場施工安全事故。

3.2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加大安全生產科技投入

煤礦施工單位定期組織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升施工人員及安全管理人員的素質,對于考核不過關的人員,拒絕錄用;一線新員工在入職前要進行基本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不定期進行安全知識培訓,培訓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崗作業。

施工單位在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材料時要對相關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在加大安全生產科技進步投入的同時,要確保施工過程中新技術、新設備、 新工藝和新材料的安全使用,做到以規章制度為基礎,科技進步為動力,提升煤礦施工的安全生產能力及水平[3]。

3.3重視施工安全動態管理,整改潛在的隱患

煤礦施工現場情況復雜,現場施工人員及安全管理人員應時刻保持警惕,不能有麻痹和松懈的思想,實時、動態地對煤礦現場施工進行安全管理;同時,施工單位領導要總結過往安全事故教訓,并根據以往經驗制定整改措施根治現場施工的通病,在日常施工作業中,要善于發現隱患,善于剖析原因,并積極整改。

3.4規范施工操作,加強安全生產監督

監督不到位是煤礦施工現場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施工中要加大施工現場監督力度,發現危險源,消除危險源。施工監理人員要進行不定期的施工現場檢查和指導,嚴格規范施工的每個環節,對于施工總存在的違法行為責令限期整改,要做到堅決杜絕因操作不規范引發的安全事故。

4 結語

煤礦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健康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在煤礦現場施工中要以安全管理技術為指導,強化管理,落實責任,最終確保煤礦施工安全順利地進行。

參考文獻:

[1]袁吉義.淺談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J].科技風.2008,3(14):90

第8篇:露天煤礦安全管理范文

關鍵詞:安全生產;成本投入;經濟效益;相互關系

一、事故致因關系

凡是發生事故都是有規律和原因的。之所以發生事故都是能量的失控,都與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存在的缺陷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通過對北露天煤礦2010年至2012年發生的一起輕傷事故,二起不列級非傷亡事故。對三起事故進行分析,就可以折射出成本投入與安全生產的關系。

案例一:2010年12月21日推土機司機包某在保養時,不慎將左手小指和無名指夾傷,造成輕傷事故。案例二:2011年9月7日 12號前裝機司機徐某在地銷煤現場作業清煤向后倒車時,不慎與星火3909號常某的拉煤上站自卸車相撞,造成前裝機水箱漏防凍液和發動機護罩變形串位輕微非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為9500元左右。案例三:2012年4月23日挖掘機司機李某在保養時,由于未掛牌檢修和進行交底,盲目起車,造成發動機粘缸發生一起一般分傷亡事故。經濟損失10余萬元。

發生上述三起事故原因的共同點:(1)不安全行為是操作者安全意識不強,存在著僥幸和麻痹大意思想;(2)不安全狀態是設備檢修沒有排除完故障危險點,盲目操作,倒車不認真觀察,明知有危險,在沒有采取措施的情況下,冒險操作;(3)管理上的問題是不重視參加安全教育培訓,不嚴格執行規程,違反規程和制度。

整改對策:(1)加大安全教育培訓力度和安全投入,嚴格執行檢修掛牌和檢修交接班制度,堅持班前檢查制度,強化安全檢查與監督。(2)加強設備保養安全意識、安全知識教育,杜絕違章行為,舉一反三,落實各級安全責任。(3)結合事故案例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注意觀察作業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歸根到底就是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安全責任、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員工自身素質不強,防范事故能力差。要逐步解決這些薄弱環節,需要適當加大成本投入作為依托,才能做到安全生產重在落實,才能有效避免或減少各類事故發生。

二、事故與成本的關系

良好的安全環境是靠干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那么怎樣才能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安全環境呢?從上述事故中我們可以悟出一個道理,要保證不發生事故或少發生事故,必須要根據本單位特點,對安全措施的落實給予適當投入。要提高人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就必須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的投入,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提高安全操作技能;要保證人員安全就必須在危險場所或道路特殊地段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提醒人員注意安全,遵守安全警示提示,做好自我保安;防止職業病的發生,就要為一線員工提供符合國家標準的防塵口罩,定期組織職業健康檢查,設置職業危害警示標志,定期公布檢測數據;控制粉塵最有效的方法是持續對采場和運輸道路灑水降塵;開采采場底部煤炭,就必須加大疏干排水的投入。如此種種都離不開有效的安全投入作保障才能實現。因此說,保證安全離不開安全資金投入,沒有適當的安全投入,不發生或少發生事故只是一句空話。

三、安全與效益的關系

就煤礦整體而言,企業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花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經濟利益。煤礦成本除了人力、設備投入外,那就是安全成本。一些急功近利者錯誤認為安全投入就是白花錢,屬于肉包子打狗式的投入。結果,事故隱患增多,人員安全素質下降,“本質安全”度降低,必然事故事件不斷發生,甚至釀成大事故。所以,有頭腦、聰明的煤礦負責人都對安全成本“情有獨鐘”,決不追求“最小化”投入,換取事故不斷出現作為代價。而是根據實際需要有計劃、有目的適當投入安全成本,以保證生產順利可靠進行,保證安全與經濟效益得協調統一。

四、安全投入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第9篇:露天煤礦安全管理范文

關鍵詞:驅動力;內源性制度遵從行為;外源性制度遵從行為;煤礦安全管理制度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02.22

中圖分類號:F243;C9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409(2015)02-0101-05

Abstract:Ensuring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rules following behaviors of employees is the key to playing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article explained two types of rules following behavior according to driving theory, which are intrinsical and extrinsical rules following behaviors. Choosing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in Large Stateowned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as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d connation and questionnaire of rules following behaviors, then surveyed front line workers, concluded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les following behaviors, wished to put forwar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ckup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driving force; intrinsical rules following behavior; extrinsical rules following behavior; mine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引言

組織管理制度(以下簡稱“制度”),在國外更多被稱之為“組織規則”,是規范組織內各項活動的規則、章程和辦法,也是要求所有組織成員必須遵守的規章和制度的總稱[1~3],表達了組織對員工在工作場所中的行為期望。

近年,組織中員工的消極行為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如反生產行為、組織背離行為等,其研究背景無外乎是員工在工作場所發生的非組織期望行為(如偷盜、破壞、詐騙等行為)給組織帶來的嚴重損失。無論哪種類型的消極行為,都包含員工對制度的非遵從特征,而保障員工對工作場所中制度的遵從是實現員工有效合作和促進組織職能有效發揮的關鍵[4]。同時,積極心理學強調通過激勵等措施來識別和強化員工的積極行為,對比制度非遵從行為的消極特征,如何識別和強化具有積極特征的員工制度遵從行為就變得十分重要[4]。然而,現有關于員工制度遵從行為的主題研究并不多見,只有少量圍繞制度遵從行為前因變量,比如過程公平[4]等或局限于某一主題,比如安全遵從行為等進行的研究[5~7],針對制度遵從行為內涵和結構的基礎研究并非多數。因此,為后續基于制度遵從行為的系統性研究進行鋪墊,更加明晰系統性研究中各變量間的互動過程,有必要深入研究制度遵從行為自身的內涵、結構、類型和測量。

此外,煤礦安全一直是我國安全管理的永恒話題,安全管理制度是煤礦企業遏制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而國有大型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對于煤炭行業的安全生產具有較大影響。因此,本文擬在制度遵從行為內涵和類型研究基礎上,選取國有大型煤礦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作為具體研究對象,探討其結構并設計測量問卷,進一步調研分析某個代表性煤礦現有作業人員制度遵從行為現狀,為后續制度遵從行為相關研究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

1制度遵從行為的內涵與結構類型研究

11制度遵從行為的內涵

國外研究中,“遵從”和“從眾”在英文中都被表達為conformity。最早關于遵從或從眾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社會心理學家Ashs(1951)提出的見解,他認為,遵從的產生是因為社團內其他成員對這個社團個體產生的群體影響[8]。隨后的相關研究也一致認為遵從行為是由于個體面臨真實的或臆想的群體壓力而進行的行為或態度變化。我國學者宋官東[9]認為,以往研究忽略了其內涵與實驗結果的和諧統一,提出了遵從行為的新觀點:“遵從是在客觀或心理上模糊的情境中,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以他人行為確定其行為準則,做出與他人一致的行為或行為反應傾向”。同時認為遵從行為是內發、主動且有目的的,而非被動盲從,與順從、服從有著本質區別。隨后,宋官東[10] 又從意志過程、情緒體驗、行為歸因三個方面對遵從、服從和順從進行了內涵和特點上的分析,指出“遵從”是行為人在深刻認識所面臨情境的基礎上產生的認知行為,意志過程和情緒體現具有主動性、積極性;“服從”指行為人基于他人期望影響而不得不采取的行為,意志過程和情緒體驗是被動、消極的;而“順從”在行為歸因上則與“服從”相似,其情緒體驗是消極的,但意志過程在主動性和被動性上皆有體現。比如,礦工受安全文化浸染自發產生的安全行為等都是典型的遵從行為。

就制度遵從而言,由于組織管理制度體現的是組織為了實現戰略目標而激勵和約束員工行為的一種手段,多伴有外部獎懲因素。那么,員工面對組織各項制度時,如果組織制定制度科學有效,考慮到員工實際情況和需求,員工產生的可能是遵從行為;相反,如果制度制定得過于強制而忽略員工需求,員工表現的就是服從或順從行為。可見,制度遵從行為在內涵上較前述研究具有寬泛界限,無論是遵從、服從還是順從都應該屬于制度遵從行為之中,那么本文認為,制度遵從行為就是行為人在面臨制度產生的激勵、約束或壓力等情境下的認知行為,其意志過程和情緒體驗可能是主動、積極,但也可能是被動、消極或者是二者兼有之。

12基于驅動方式的制度遵從行為

關于遵從行為的分類,Allen[11]基于群體層面將遵從分為公眾服從和私下認可。其中,公眾遵從是指人們為了獲得獎勵或避免懲罰而順從群體規則,不會隨著自己想法的改變而改變;私下認可是指人們自愿接受群體的態度、信仰、價值觀和期望,并且改變自己的想法而和群體保持一致。此外,人們渴望被接受和被喜歡,因此會受到社會影響的制約。Deutsch和Gerard[12]在將社會影響分為法規型和信息型兩個類型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了服從和認同的區別,認為規范型社會影響是為了符合他人積極期望而產生的壓力,當行為人面臨這類影響時,通過服從行為和認同行為來實現。其中,認同是指為了和群體成員保持好關系而做出符合群體規范的決策[13],而服從則是為了從他人那里獲得認可而被動接受規范影響。

對比Allen[11]和宋官東[10]提出的遵從、服從或順從等行為內涵可以發現:公眾服從或順從的內涵較為一致,強調行為人為符合他人或群體的期望(這種期望并非符合自我意志)不得不采取的行為,是被動的;而私下認可則與遵從[10]的內涵雖有一致卻也略有不同,內涵一致體現在二者都強調遵從行為是行為人意志主動的表現,內涵不一致體現在行為主動性的驅動源不同,前者關注的是規范本身與行為人意志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后者則強調情境中的規范自身大都與行為人意志較為相符。可見,無論是私下認可、遵從還是公眾服從或順從,都在個人意志的被動和主動方面有著一致區分,即他人或群體對行為人行為的驅動方式上存在內源性驅動和外源性驅動兩類,前者驅動力來自于自我意志,后者驅動力大部分來自外部因素。

心理學中的內源性驅動和外源性驅動恰好說明了二者的區別[14]。內源性驅動由內部產生,是這些激勵因子將個體與任務或者工作本身聯系起來;外源性驅動是由其他人或機構進行分配的,在工作環境中包括工資、福利、晉升、避免懲罰和獲得外在獎勵等[14]。因此,本文參考內外源驅動力相關研究和宋官東[10]研究中分類依據,從行為人行為驅動方式的內源性、外源性兩種類型出發,將制度遵從行為分為“內源性制度遵從行為”和“外源性制度遵從行為”(見圖1)。

(1)內源性制度遵從行為。內源性遵從行為是真正意義的遵從行為,是行為人自愿且積極主動選擇與他人或群體一致的行為或行為傾向,此時他人或群體確定行為的行為準則與行為人自我行為準則相一致,行為人面臨的不再是客觀或心理上的模糊情境,而是清晰的情境。

(2)外源性遵從行為。該類行為則類似于服從或順從,行為人之所以選擇與他人或群體一致的行為并非主動自愿,而是為滿足他人或群體的積極期望、為避免懲罰或獲得獎勵等外部原因不得以而為之。

13制度遵從行為的時效性特征

制度遵從行為中的穩定性代表個體對遵從制度的持久性,個體行為的驅動力來源不同,行為的持久性也將不同[15,16],也就是說,制度遵從行為具有時效性特征。

就內源性制度遵從行為而言,其行為驅動力來自個人自主意志。比如,一個員工對工作努力付出不計回報,可能是因為他認同自己的工作,此類驅動力類似于自主型動機[17],該驅動力下的行為特征較為穩定[18],具有主動性、內源性、表里如一和行為保持的持久性等特征。

而外源性制度遵從行為則類似于控制性動機主導下的遵從行為[17],這些積極期望或外部因素可能有悖于行為人的實際需求,使得人們在行使服從或順從行為時將面臨一定程度的壓力[12],可能引發行為人面對壓力的消極應對策略,其遵從行為的驅動力多來自外部因素,具有被動性、表里不一和行為持久性不穩定等特征(如表面上遵從制度,在監管不力的情況下會產生非遵從行為),很容易出現違規行為。正如Amabile[19]所述,在工作情境下,控制型動機在相對機械的任務中具有短期優勢,但這種短期優勢在一周內就會消失[15]。

2國有大型煤礦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結構與測量研究

21煤礦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結構

煤礦安全管理制度作為組織制度的一種,是煤礦企業為實現安全管理目標而激勵、引導和約束員工行為的一種手段,特別是煤礦企業一直都在大力推行準軍事化管理,理所當然會配有嚴格、強制的安全管理制度。

依據上述分析,安全管理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兩種情境:一是安全管理制度規定的規則恰好與員工自我期望、價值觀或態度等需求相吻合,員工采取表里如一的“內源性制度遵從行為”,此時員工制度遵從行為是內發性的,具有較為穩定的持久性和自覺性;二是制度規則與員工實際需求不符,此時安全管理制度對員工是規范型社會影響,將產生較大壓力,員工不得不服從或順從制度要求,屬于“外源性制度遵從行為”,如果制度帶給員工壓力過大,則可能會出現消極應對策略,即員工為避免懲罰或獲得獎勵而造假,產生表面遵從。第二種情境中員工制度遵從行為持久性較差,產生安全風險較大。可見,煤礦企業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同樣存在“內源性制度遵從行為”和“外源性制度遵從行為”兩類形態。

22煤礦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測量問卷編制

(1)煤礦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問卷編制參考基礎。Tyler和Blader[4]認為,目前研究中經常采用的制度行為方式包括制度遵從和制度破壞行為,制度遵從是組織期望員工的行為方式,對制度的遵從就是對制度的順從,因為它自身反映了要求員工行為與組織制度一致的強制性特征。具體到制度遵從行為方式,Tyler和Blader[4]區分了兩類制度遵從行為,即組織制度順從和組織制度自覺遵從,并指出由于受法律法規的順從和自覺遵從等相關文獻的啟發才將制度遵從如此分類[20,21],這種區分在工作情境下非常重要[22]。因此,制度行為方式就分為三類,分別是組織制度順從、組織制度自覺遵從和制度破壞,Tyler和Blader[4]對這三類行為分別設計了相應的問卷。

Tyler和Blader[4]認為,組織制度順從是指員工在跨工作情境中遵從制度的程度;組織制度自覺遵從是指即使沒有人監督他們或者沒有其他人在場,員工仍然主動地遵從制度。也就是說,自覺遵從制度是指在涉及到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監督情境下員工自覺自愿地進行制度遵從。可見,組織制度順從驅動力中外源性驅動占主要地位,而組織制度自覺遵從驅動力中內源性驅動占主要地位,這與本文提出的基于內外源驅動的制度遵從行為在分類根源上的確具有極大相似性。同時,由于本文僅關注制度遵從行為,對于制度破壞或制度不遵從行為不做考慮。因此擬采取Tyler和Blader[4]編制的組織制度順從和組織制度自覺遵從測量題目作為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內外源制度遵從行為問卷編制的參考基礎。

(2)煤礦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問卷編制。Tyler和Blader[4]編制的組織制度順從與組織制度自覺遵從問卷分別包括4個順從條目和6個自覺遵從題目,均采取Likert6點量表來讓調查對象判斷每個題項發生的頻率。本文在參考此量表的基礎上,通過與相關專家討論協商后,依據煤礦安全管理實際特征對參考量表進行修改,修改后的測試量表共包括8個題目,其中內源性和外源性制度遵從條目各4個,定名為“煤礦企業安全管理制度遵從量表預試題目”。考慮到Tyler和Blader[4]所編制量表具有較高成熟度和合理性,本文僅對制度遵從條目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圖2)。對8個條目進行編號(內源性制度遵從:V1~V4;外源性制度遵從:V5~V8),采取Likert5點量表請被調查者按照條目對照自己發生的實際情況來測量每個項目,再補充研究名稱、目的、注意事項等形成修訂問卷。

(3)調研與驗證性因子分析。被試來自神華神東煤炭集團保德煤礦(山西)和上灣煤礦(內蒙古)、冀中能源有限公司邢東礦(河北)、河南煤化永煤集團陳四樓礦(河南)、徐州礦務集團張集礦(江蘇)、山西煤炭進出口公司河曲舊縣露天煤業有限公司(山西)等六個煤礦的員工,通過網絡和實地調研的方式進行問卷發放。共發出180份,回收149份,有效問卷137份,有效率9195%。采用SPSS200和LISREL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相關分析。

為簡化分析,不再進行被選模型的分析。根據二維度基本模型的設定,利用LISREL80程序運行后得到的結果如表1所示,各項指標的值都可以接受。綜合來看,基本模型與實際觀察數據吻合較好,反映了煤礦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為一階二因素。

因此,“煤礦企業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測量問卷”正式問卷即為“煤礦企業安全管理制度遵從量表預試題目”量表。

3國有大型煤礦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現狀調研

31調研對象選取及內容歸納

本文選取山西省某國有大型煤礦企業下屬的某露天煤礦進行實地調研,由于煤礦一線作業人員不安全行為直接影響煤礦安全和生產,因此選取煤礦作業人員作為調研對象。

國家安監局2004年印發了“關于印發《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通知”規定指出,煤礦企業必須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目標管理制度》、《安全教育與培訓制度》等15項系列制度來保證安全與生產。實地調研中,該煤礦除了這15項制度,還制定了《安全舉報制度》、《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等共27項。通過對這27項制度的受制約人和內容進行分析,激勵和約束一線作業人員的制度共19項,主要內容圍繞安全意識、安全操作、安全監督、及時匯報、班組建設和環境衛生6個方面展開,而本次調研也將針對煤礦一線作業人員圍繞這6個主題制度進行遵從行為的研究。

調研問卷在“煤礦企業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測量問卷”的基礎上,采取Likert5點量表請被調查者按照條目對照自己實際情況,采取自評方式對上述6個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由非常不同意(1)到非常同意(5)來測量每個項目。實地調研時間集中在2013年8月,采取問卷調研的方式,集中或單獨發放問卷120份,回收問卷116份,有效問卷110份。

32調研現狀分析

實地調研所得數據,煤礦一線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制度內源性制度遵從和外源性制度遵從的總均值分別為317和410,說明無論何種類型的驅動力,一線作業人員對制度遵從的程度較高。但外源性制度遵從普遍高于內源性制度遵從,且內源性制度遵從僅為317,意味著員工制度遵從行為持久性較差,很容易產生弄虛作假、欺下瞞上甚至違章等不良行為。也就是說,煤礦雖能在短期內獲得較高制度遵從,但長期來看,如果監管不力,作業人員很容易違章,導致事故發生。

為具體分析,依據安全意識等6個方面的制度遵從行為計算其分類均值以及外源性驅動力與內源性驅動力對遵從行為的作用差值(見表2),并畫出相應的展示圖(圖3、圖4)。

表2和圖4顯示,所調研煤礦一線作業人員外源性制度遵從中,基于安全操作的《安全操作規程管理制度》等外源性驅動力均值最高,基于班組建設的《煤礦班組建設管理制度》等均值次高,與及時匯報相關的《事故匯報制度》等制度遵從外源驅動均值最低,而與安全監督相關的《安全舉報制度》等均值次低。可見,反映在安全獎懲力度和領導重視程度方面,與安全操作相關的制度獎懲力度和重視程度最大,而與及時匯報相關的制度獎懲力度和重視程度最小。且在整體內源性制度遵從均值中,最大值高達436,最小值為368,說明一線作業人員的制度遵從程度較高,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在外源驅動的激勵或約束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內源性制度遵從行為表現中基于安全意識的《安全教育與培訓制度》等內源性驅動力均值最高,與及時匯報的相關制度均值次高,與安全監督相關制度的均值最低,與班組建設相關制度的均值次低。說明一線作業人員認同度最高的是與安全意識和及時匯報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而最不認同的是與安全監督和安全舉報相關的制度。但6個方面制度遵從行為的內源性驅動力均值都沒有超出4,最高值僅為376,最小值卻為265,說明一線作業人員在制度遵從行為的自覺性和持久性方面表現并不理想。

關于外源性驅動力與內源性驅動力對制度遵從行為的作用差值(如表2),班組建設、安全操作和安全監督相關的制度遵從行為差值分別為154、135和111,差值相對較高,皆超出1個等級;而環境衛生、安全意識和及時匯報等三個方面的差值分別為099、047和013,差值相對較低,皆低于1個等級。無論班組建設還是安全操作的相關制度,外源性制度遵從得分均很高,二者相對應的差值也很高,說明煤礦一線作業人員在這兩方面的制度遵從行為是鑒于外力約束才不得不遵從的,如果外部監管不力,作業人員很容易在這兩個方面出現違章行為。與之對應的另外一個極端是及時匯報和安全監督相關的制度遵從,內外源制度遵從程度都不高,但及時匯報相關的制度遵從行為幾乎沒有差值。

而安全監督相關的制度遵從行為差值卻高于及時匯報幾乎1個等級,說明無論是煤礦還是作業人員,對及時匯報方面都沒有給予較高的重視,而作業人員對安全監督相關制度的認同度更低,如果沒有外力約束,作業人員更容易在安全監督方面產生違章行為。

4結論

通過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1)組織管理制度遵從行為的內涵、驅動類型和時效特征。制度遵從行為在內涵上是組織中所有成員對規章制度的遵從、服從和順從行為,而非狹義層面的僅僅只是對制度的順從或服從。同時,從驅動視角分析了制度遵從行為的類型,提出“內源性制度遵從行為”和“外源性制度遵從行為”,并理論推理出兩類遵從行為的時效性特征不同,前者行為持續時間久,較為穩定,而后者行為持續時間相對較短,如果外部監管不力,則很容易出現違章行為。

(2)煤礦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的結構和測量。以煤礦安全管理制度為例進行了相關研究,理論推理煤礦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依然存在內源性和外源性兩類驅動,且在tyler和blader[4]的問卷基礎上進行了修訂,通過調研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確定了“煤礦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測量問卷”。同時,選取國有大型煤礦企業下屬煤礦為調研對象,分析得出現有安全管理制度包含安全意識、安全操作、安全監督、及時匯報、班組建設和環境衛生等六個方面內容,并設計了基于這六個方面的“煤礦安全管理制度遵從行為測量問卷”。

(3)所調研煤礦企業一線作業人員的外源性制度遵從行為均值均高于內源性制度遵從行為均值,顯示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在外源驅動的激勵或約束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具體來講,煤礦和作業人員都重視和認同的是安全意識相關的制度,是作業人員最發自肺腑遵從的制度,不易出現違章行為;作業人員表面上遵從度較高但并不十分認同的是“班組建設”、“安全監督”、“安全操作”和“環境衛生”相關制度,由于內源性制度遵從較低,作業人員很容易在這四個方面發生違章行為;“及時匯報”相關制度是煤礦和作業人員相對較為不重視和認同的制度,雖然此方面作業人員的內外源驅動力較為一致,但無論是遵從的自覺度還是持久性在六個方面都較低。

(4)企業管理應關注員工制度遵從行為的時效性特征。企業規章制度中的懲罰措施雖然能夠迅速歸正員工行為,但其本質上是員工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所不得不做出的順從行為,一旦懲罰措施的實行和監督力度下降,會導致員工不遵從行為的爆發,時效性較差。因此,對組織管理制度的設計要兼顧員工自身需求與組織要求,實現員工心理層面對制度的認可,提升內源驅動的制度遵從行為,實現“要我遵從”到“我要遵從”轉變,服務于企業生產管理的實際需要。

參考文獻:

[1]邢艷利.略談規章制度建設[J].理論導刊,2005,9(2):23-24.

[2]蘭虹.民營企業管理制度與制度文化建設[D].碩士學位論文,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

[3]DeHart-Davis L.Green Tape and Public Employee Rule Abidance:Why Organizational Rule Attributes Matter[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9,69(5):901-910.

[4]Tom R, Tyler Steven L, Blader.Can Businesses Effectively Regulate Employee Conduct? The Antecedents of Rule Following in Work Setting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2005,48(6):1143-1158.

[5]Lingard H. The Effect of First Aid Training on Australian Construction Workers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otivation and Risk Control Behavior [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2002,33(2):209-230.

[6]Cavaz A N,Serpe A.Effects of Safety Climate on Safety Norm Violations: Explor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Towar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2009,40(4):277-283.

[7]Gerard J F, Andrew S. Safety Climate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owards the Prediction of Unsafe Behavior [J].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10,42(5):1455-1459.

[8]時蓉華.現代社會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9]宋官東.對從眾行為的新認識[J].心理科學,1997, 20(1):88-90.

[10]宋官東.遵從行為的調查研究[J].心理科學,2004, 27(3):657-611.

[11]Allen V L. Situational Factors in Advanced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65.

[12]Deutsch M, Gerard H B. A Study of Normative and 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s Upon Individual Judgment [J].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55,51(3):629-636.

[13]Lascu D N, Zinkhan G. Consumer Conformity: Review and Application for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9(11):1-11.

[14]Luthans,F.組織行為學[M].人民郵件出版社,2005.

[15]Grolnick W S, Ryan R M. Autonomy in Childrens LearningAn Experimental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52(5):890-898.

[16]桂月娥,戈明亮. 個體行為的穩定性研究[EB/OL].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http:///releasepaper/content/200505-160,2005-05-30.

[17]Gagn, M, Deci E L.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Work Motivation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5,26(4):331-362.

[18]Van den Broeck A, Vansteenkiste M, De Witte H, et al.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Burnout, and Engagement: The Role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J].Work Stress, 2008,22(3):277-294.

[19]Amabile T M.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Effect of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on Creative Writer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5,48(2):393-399.

[20]Kelmam H C. Complianc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Three Processes of Attitude Change[J].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8,20(4):51-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爱呦视频在线播放网址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乱子伦xxxx |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 久久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aaa一区 |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毛片免费播放aa | 一男一女的一级毛片 | 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 日韩激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 玖玖啪 |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 特黄aaaaaa久久片 |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内外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91免费永久在线地址 | 日本特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 亚洲综合色就色手机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波多野结衣免费观看视频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 99久久香蕉国产综合影院 | 欧美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理论片小说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美欧毛片 | 国产老鸭窝毛片一区二区 | 欧美精品专区免费观看 |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爱视频福利广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99在线视频播放 | 国产精品高清全国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