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在山的那邊讀后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山的那邊》主要講了作者從小生活在山的包圍圈中,因此喧騰起了對山那邊的渴望,終于爬上那個山頂,卻夾雜著眼角的晶瑩失望而歸。長大后,媽媽那句“是海!”讓作者重拾信心,并有了堅定的信念,于是開始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山,歷經艱難的他終于看見了那片蔚藍……
汪國真說過:“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作者正是憑著那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可貴精神從而爬上那座成功的山頂,看見夢寐以求的大海。
生活本身就是一首樂章,傷與樂在指間彈奏。是考驗又何嘗不是平常呢?猶記得年幼時的一盆太陽花,葉子早已染上淡淡的慘白,那抹抹粉紅也逐漸隱去,稍帶些皺巴巴的感覺似飽經滄桑的老人。我靜靜的凝望著它,或嘆息、活憐憫,只怕它是芬芳到盡罷了。第二天,當第一縷陽光照射下來,太陽花竟依倔強的微笑,昂起稚嫩的花瓣。是的!雨水未能沖刷掉它的意志,它沒有放棄生存的信念。
冰心告訴世人,人生道路畢竟平坦少,崎嶇多。當我逐漸感覺學習氣氛愈發濃厚時,心中也曾不免掠過那么一絲波瀾,但我不能放棄,也許只有在實現自己美好理想的過程中我才能大步前進。就像作者注入我靈魂的道理一般,失敗是成功的前奏又是堅韌的最后考驗。
關于最新精選《時間簡史》讀后感范文 從小時侯,我就常常抬頭仰望星空,那些亮閃閃的小點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讓人想去不斷探索,不斷揭開其中的奧秘。
到現在,我的心里又有了一些疑問:宇宙有沒有邊界?如果有,那宇宙的外面又會是什么?它會不會消失?沒有宇宙之前有沒有時間?時間的本質又是什么?這些問題在我心里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在《時間簡史》這本書里,霍金先生對這些問題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了探討,讓我明白了更多的知識。
初讀此書,我就被霍金先生那簡單有趣,而又充滿著道理的語言給折服了,他把那些復雜,枯燥無味的公式,還有科學道理給分析的非常易懂,讓人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奧秘。整本書的編排從淺顯到深入,讓我讀了還想讀,讓人欲罷不能。
雖然我只讀懂了一小部分,但我依然可以從霍金先生幽默的言語中發現他對生命、自由與死亡的獨特見解?;艚鹣壬偸怯米钇揭椎恼Z言向我們闡述時間與空間的本質以及宇宙的發展。他以簡單的例子解釋著黑洞理論,反粒子和虛粒子的概念。這本書加深了我對宇宙知識的了解,聽到了一些一起全然不知的名詞,讓我懂得了很多知識,我對宇宙的興趣也更濃了。
宇宙,這個對于我異常神秘的世界,我也開始了對于它的探索。
搬出天文望遠鏡,調整好焦距,把鏡頭對準了一個我觀察了很久的星星——土星。看到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模糊的小點后,我開始了微調。視野中的圖像越來越清晰,一個帶有光環的黃色星星展現在我的眼前,看到它,我不禁高喊起來:“我成功啦,我看到了土星!”在那一刻,我又不禁想起中國在天文領域的發展:2.16米天文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文學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是我國自行研制的、迄今為止國內最大、也是遠東最大的光學望遠鏡,19yy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yy射電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還有數不勝數的火箭、衛星等等,都代表了我國天文領域的重要發展,也體現了我國的科技技術的提升。
隨著技術的發展,更多的問題接踵而來,讓人應接不暇。但是這種種的問號又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吸引我們的目光,讓人浮想聯翩,覺得神秘無比。這些問題一定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科技的發展而解開?,F在,就讓我們將這一切留給時間吧!
讀了這本書,我已經置身于廣闊的宇宙,期待解開更多的謎題……
宇宙是怎么產生的呢?很多人一直都被這個問題所困擾,當然我也不例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帶著好奇心在寒假中閱讀了《時間簡史》一書。《時間簡史》一書是一部關于“宇宙”的書籍。當我翻開這部書時,我就仿佛走進了宇宙,在宇宙中游歷。不知不覺,我已經讀完了這本神奇的書。讀完這部書,我深有感觸,尤其是第6章講的“黑洞”。讓我久久不能忘卻……
“黑洞”這一詞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但是又有幾個人真正了解“黑洞”呢?我想絕不會有很多。在《時間簡史》這本書中當然也介紹了“黑洞”,時間簡史用通俗的語言告訴了我們“黑洞”的定義:超強的引力以至于光都無法照射便被吸回的空洞就叫黑洞。連光都無法照射出來!我這才感受到了黑洞的力量。當我真正了解“黑洞”知道了“黑洞”的定義時,我不禁贊嘆道:這就是科學啊!真厲害!
是啊!這就是科學 ,是它讓我們知道深海底下有什么?是它讓我們感知到宇宙!浩瀚無垠的宇宙!是科學充實了我們的生活!是科學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我們應該感謝科學,感謝那些為科學在奮斗的科學家們!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規定,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一切物體運動速度的上限。在我看來,就是一切有正質量的物質都只能無限接近于光速而不能到達,就更別提超越了。
讀了《時間簡史》這本書,我才真真正正感受到了科學??茖W是無止境的,科學能夠探索宇宙,深海等等等等。我相信,科學一定會越來越發達,撥開未解之謎的迷霧,為人類造福!讓人類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五彩繽紛!
關于最新精選《時間簡史》讀后感范文
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一個成熟的人需要建立的三觀,人生觀是讓人知道這輩子怎么活,價值觀是認為什么才是珍貴的,世界觀是知道這個世界是怎樣的。宇宙觀就是這個宇宙是怎么樣的,是世界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身處瑣碎繁雜的日常,不斷奔赴生活目標,我們中有的人也許建立的世界觀是“我們的人類社會是什么樣的”、“我們的星球和可看見的天空是怎么樣的”……但是我們目力可見范圍之外的宇宙是怎么樣的、我們感知不到的時間的本質是什么、我們身處的宇宙的來龍去脈是什么等等問題,是我們日常很少去思考的,因為不可觸及,然而這些是真實的存在。
最近我讀了斯蒂芬·霍金的著作《時間簡史》,作者是一個在科學和醫學上的奇跡人物,是宇宙創生理論的創立者和集大成者。而這是一本讓包括青少年在內的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宇宙學著作,其主題是人類時空觀和宇宙觀的變革。本書按照科學理論中有關宇宙的認識從古到今的發展順序,對主要的宇宙認識論變革理論進行重點闡述,如牛頓的力學理論、空間相對性、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時間和空間的彎曲性質、宇宙大爆炸的發生、黑洞的性質、時間旅行的可能性、量子力學、弦理論、宇宙統一理論等。全書沒有純物理理論公式和數學上的技術性強的論證細節,但是其所帶來的人類對時空和宇宙觀念的變革卻讓我對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有了嶄新的認識。
《時間簡史》是一部論述當代物理學一些最艱深問題的成功著作,而普及版汲取其精髓,焦點論述了《時間簡史》中的重大基本問題:關于宇宙我們究竟知道了什么?我們如何知道這一切?宇宙從何處來、向何處去?宇宙運行的規則是什么?這些看起來像是哲學所研究的問題。誠然,包括霍金在內的整個人類還沒有找到終極答案,但通過梳理幾千年來的科學理論,講述了人類在這些終極問題上不倦追求答案的歷史,讀起來感覺就像是讀了一本物理科學和哲學不斷融合、發展、相互促成、走向統一的著作。
很久以前的人,因交通和通訊的不發達,對于外部世界的問題是“山那邊是什么?”,夢想翻過阻礙眼前的大山去探索山那邊未知的世界。今天我們這個時代已經可以翻過地球上所有的山,每個人的故鄉和這個地球上最遠的地方皆能朝發夕至,全人類新的問題是“我看不見的星空之外是什么、有沒有與我們一樣或者不一樣的生命存在?我如何能夠去到那遙遠的星球?”這個時代的“山”就是我們看不見、去不到的外太空,了解今時今日所處宇宙的前沿發展理論所帶來的宇宙觀變革有利于我們知道“山那邊是什么”,發現未知是我們人類孜孜不倦追逐的永恒話題。
讀《時間簡史》,填補了我原來空白的宇宙觀,把我的視野從可見可觸及的現實世界抽象到了遙遠的外太空,讓我對身處的時空有了新的理解——空間是相對的,時間也不是絕對的,每個個體都有屬于自己的時間測度,我們的宇宙來源于一個無限小的時空奇點,產生于一個大爆炸時刻,還不斷在膨脹中并將有一個終點,宇宙中存在著為數眾多能量巨大的黑洞,允許時間旅行的蟲洞也許真的存在,因為不確定性原理人類理解和預言宇宙的能力仍然有限,宇宙統一理論有待人類進一步探索,等等?;艚鹪f他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完全的理解周圍的世界和我們的存在。說起來很簡單,卻是一件舉全人類之力仍然沒能完全解答的一個問題。
有人說“科學對于公眾來說,確實犯下了過于深奧的罪孽?!睘榇?,很多人因為對物理學和宇宙學的晦澀艱深、并于生活日常毫無用處而不肯落力去讀這類書,更因其是學界大“著作”而敬而遠之,聽到誰讀《時間簡史》就視其為難以企及的物理怪咖學霸,讀不懂這本書的物理學博士也大有人在。
但是科學技術的真正意義在于幫助我們理解世界、改造世界,而《時間簡史(普及版)》這本書讀起來如此易于理解,它使得“幾乎所有識字的人都可以談論黑洞、大爆炸、平行宇宙和暴漲?!边@本書全書只有一個公式,沒有復雜的推理演算,沒有聽不懂的假設證明,用貼近生活的事物舉例講解遙遠抽象的宇宙運行哲學。作為一個文科生、中學上物理課聽不懂的人來說,今天能讀懂這本書,皆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普及讓我們更能理解今時今日的世界,同時感嘆霍金先生深入淺出的理論講述水平。
如今,霍金先生已逝,社會各界都痛惜這位偉大科學家的離去,肯定霍金對科學對人類的貢獻。很多人知道他如何與身體疾病戰斗一生,如何身殘志堅、性格幽默,但我想我們更應該知道霍金先生的理論是什么、對人類的貢獻如何,當我們談論霍金,應該明確的知道我們在談論什么。因為,愛科學的唯一途徑就是真正地理解并學習它。學習、傳播和探索他為之奮斗終生的科學理論,才是新時代青年談論和崇拜科學家、熱愛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
關于最新精選《時間簡史》讀后感范文
一本好書不僅能教給別人知識,更主要的是能讓讀者有所思有所感,斯蒂芬·霍金先生寫的《時間簡史》就是這樣一本讓人有所思有所感的好書。讀完之后掩卷長思,細細的領略其中的哲理,讓人耳目一新。
霍金教授在這本書中試圖用一種通俗易懂的闡述方式來解釋高深的物理知識,以達到讓大多數人都能看懂的目的。盡管如此,這本書看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在這部書中,他帶領讀者遨游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帶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并對宇宙是什么樣的、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問題做了闡述,使讀者初步了解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的奧妙。
品讀書籍,不得不贊嘆霍金教授那如絲般縝密的邏輯性,你會發現字里行間無不顯示出他過人的才智,他可以把相對論當做孩子手中的乒乓球來形象地描述相對論中時間與空間是無法分離的這一物理規則。書中的偉大成就之一是對黑洞的研究,他假設如果存在一空間的曲率非常大,物體的逃逸速度非常快,快到連光也不能逃離這樣的空間。那么這樣的空間可以稱之為“黑洞”。但他認為既然連光也不能逃離黑洞,那么我們也無法觀測到它,它名副其實是一個非常黑的洞。但霍金提出:黑洞其實不“黑”,它可以放射出正反粒子,而且它還有著很高的溫度。正因為它放射出的正反粒子互相湮滅了,所以我們很難觀測到它。黑洞以極高的速度放射能量,當能量耗盡時則會向宇宙大爆炸那樣在大擠壓奇點處出現局部區域或整個宇宙坍縮,從而消亡結束。
……是什么時候了呢,是我在山道上迷路時發生的事。我要回自己的山小屋去,一個人扛著長槍,精神恍惚地走在走慣了的山道上。是的,那一刻,我是徹底的精神恍惚了。我不知怎么會胡思亂想起過去一個特別喜歡的女孩子來了。
當我在山道上轉過一個彎時,突然間,天空一下子亮得刺眼,簡直就好像是被擦亮的藍玻璃一樣……于是,地面上不知為什么,也呈現出一片淺淺的藍色
“哎?”
一剎那間,我驚呆了。眨了兩下眼,啊呀,那邊不是往??磻T的杉樹林了,是一片一眼望不到頭的原野。而且,還是一片藍色的桔?;ㄌ铩?/p>
——《狐貍的窗戶》節選
一眼望不到頭的藍色桔梗花田,吹著讓人心曠神怡的風,桔?;ㄌ镆恢毖由斓教爝叀艺娴挠悬c嫉妒故事里的人了。這樣的藍色桔梗花田,該是多么的美麗啊……
……我連大氣也不敢喘。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走錯了,竟冷不防闖到這么一個地方來了?再說,這山里曾經有過這樣的花田嗎?……
……就在這時,有一團白色的東西,刷地一下從我的眼前跑了過去。我猛地站了起來,只見桔?;ā八⑺ⅰ钡負u出了一條長線,那白色的生靈像個滾動的球似的,向前飛跑。
沒錯,是一只白狐貍。還是個幼崽。我抱著長槍,在后面緊追不舍。
不過,它速度之快,就是我拼死追也追不上。砰,給它一槍打死倒是簡單,但我想找到狐貍的老窩。那樣,我就能逮住里面的一對老狐貍了。但小狐貍跑到了一個稍高一點的地方,我還以為它突然鉆進了花里,它卻就此消失了……
……這時,從后面響起了一個怪里怪氣的聲音:“歡迎您來!”
嚇了一跳,我回頭一看,身后是一家小店,門口有塊用藍字寫的招牌:
“印染·桔梗屋”……
什么什么 !居然在花田中有一家店……怎么可能……
……這時,狐貍發出了一聲刺耳的尖叫:“對了對了,就染染你的手指吧!”
……“我說呀,客人,染手指可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啊!”……
……白白的兩只小手,惟獨大拇指和食指染成了藍色……狐貍用染成藍色的四根手指,搭成了一扇菱形的窗戶。然后,把這個窗戶架到了我的眼睛上?!拔梗埑锟匆谎?。”
狐貍快樂地說。
手指搭成的小窗戶里,映出了一只白色狐貍的身姿,那是一只美麗的雌狐貍。豎著尾巴,一動不動地坐在那里??瓷先ィ鹑缭诖皯羯腺N了一張狐貍的畫。
“這是我媽媽。很久很久以前,被‘砰——’地打死了。盡管這樣,我還是想再見到媽媽。哪怕就是一次,也想再見到死去的媽媽的樣子。這就是你們所說的人情吧?后來,仍然是這樣一個秋日,風呼呼地吹,桔?;ó惪谕暤卣f:染染你的手指吧,再用它們搭成一扇窗戶。我采了一大捧桔?;?,用它們的漿汁,染了我的手指。然后,喂,你看呀——”狐貍伸出兩只手,又搭起了窗戶。“我已經不再寂寞了。不論什么時候,我都能從這扇窗戶里看到媽媽的身影了。”
狐貍雖然說,從此,她再也不寂寞了,不論什么時候,她都能從這扇窗戶中看到媽媽的身影。但是,這是小狐貍的真心話嗎?其實她更寂寞了,不是嗎……
小狐貍教故事里的人,用桔?;ㄈ舅{他的手指,搭成一扇菱形的窗戶,透過窗戶,能夠看到你思念的人……
……這一回,窗戶里下起了雨。茫茫一片,是無聲的霧雨。隨后,在霧雨深處,一個我一直深情眷戀著的庭院模模糊糊地出現了。屋子里透出了一線亮光。開著燈。夾雜著收音機的音樂,不時地聽到兩個孩子的笑聲。那一個是我的聲音,還有一個,是我那死去的妹妹的聲音……
……怎么搞的,我竟悲痛欲絕起來。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一場大火燒毀了我們的家。這個庭院,現在早就沒有了……
盡管看到了思念的庭院,卻依然悲痛欲絕,那是因為,即使,你思念的那個人已經死了,但是在菱形的窗戶中,他(她)又可以“復生”,然而,這樣的“復生”,卻又讓你感到那么地無奈與悲傷。死去的人雖然復生了,你看到了他們,但是卻永遠,永遠無法觸摸到他們,就像隔著一層毛毛的玻璃,里面的影像影影綽綽的……
……可是,一回到小屋,我首先做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啊啊,我竟完全無意識地洗了手!這是我多年來的一個習慣。
不好,當我意識到的時候,已經太晚了。藍藍的顏色馬上就被洗掉了。不管我怎樣用洗過的手指搭成一扇菱形的窗戶,從里面只能看到小屋的天花板……
……第二天,我決定再到狐貍家去一趟,重染一遍手指。然而,在杉樹林里怎么走,都還是杉樹林,哪里也沒有什么桔梗花田……
陳偉強
正月期間,無意中從侄子的書桌中看到了一本《學會感恩》的書,趁著放假有空,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學會感恩》是由楊芮如編著,告訴大家:胸懷感恩的心才會懂得愛自己、愛別人,也才能長久地感受到來自他人的愛,享受快樂,享受幸福的人生。
恰巧遇到自己今年是我入職華軟的第10個年頭,人生有幾個10年?因此有很多感想,本來這感想想留到3月剛好10周年那時才寫,但3月卻是最繁忙的開學時期,因此提前了。
認識華軟、入職華軟,那是一個非常恰巧的事。那時剛認識老婆不久,總想留在廣州或珠三角工作,因此,過了05年的春節,我就積極上來廣州找工作。我這樣的專業,除了考公務員,就是教書,恰巧那年,我們的專業很難在廣州或珠三角地區立足,就連廣州本地的生源也遲遲未收到教育局考試的通知,而我成績不算拔尖,且是外地生源,因此只有將就業的方向放在民辦中學。還記得,當時跑到天河五山那邊的一個民辦中學投了簡歷,然后回到廣工五山校區的高四復讀的難兄難弟的鄭佼同學蹭吃蹭網。
在鄭佼同學宿舍上網時,我很幸運地了解到華軟一個系——軟件工程系正在招輔導員。盡管是大專院校,但因為專業對口,且自己再差,也是個本科生,因此抱著試探的心理,計劃去投簡歷。巧妙的是,此時,與我當班長期間比較多聯系的大學班主任楊老師來電,問我工作找成怎樣,當時我跟她說我想投華軟輔導員。誰知她立刻說,我們學院有個退休的老教授-胡主任返聘在那工作,說她幫我牽手橋搭線,讓他幫忙!
更巧的是,這個老教授,我是認識的。他是我們系的主任——胡主任,但從來不上過我們的課,只是在我畢業實習時,因專業老師不夠,且我們實習地點比較分散,因此,他擔任了我實習指導老師。
我實習時,要上一些專業課,且實習指導老師要聽,然后給實習成績。那次,胡主任聽我的課,因我上課標新立異,最終給他老人家批得一無是處,但我很誠懇地接受老人家的批評,且過后還親自送他到兩公里以外的車站坐車回廣州。
也許,正是這次的誠懇,深深地打動了老人家。當楊老師打電話給他時,他第一時間記起我,并答應盡最大的能力幫我,還讓我送做好的簡歷到他家,讓他親自送到華軟人事處,并極力推薦我。
在面試前幾天,我終于接到華軟人事處的面試通知。那學期,為了盡心盡力找工作,不再搞兼職,家里也供應不上,很窮,連坐車的車費都沒有。只好在面試前一晚到初中同學——土欽癡吃癡睡,那晚實在沒辦法,只能不好意思跟他借幾十塊,作第二天坐車到華軟的車費。
到了華軟,找到了胡主任。他首先跟我說之前找輔導員的那個系要求應聘的人需是計算機專業,因此我不符合。推薦我到另一部門-教務處,還說教務處很辛苦,但處長人很好,讓我去嘗試一下。
見到麥處,她的笑容讓我第一印象感到她是個很和藹可親的一個人。她原是廣大科研處的處長,后來退休后返聘到華軟教務處。還記得當時我面試的地方是在C101旁邊的一個小課室,還記得當時麥處問起我大學期間擔任學院學監一職的情況。
在胡主任的幫忙下,在麥處的賞識下,我最終進了華軟,進了教務處,開始了我的工作。盡管期間,教務處進進出出很多同事,基本每個同事都換了崗位,唯有我,在這個部門,這個崗位,一堅持,就是10年,從未變動過。
入職華軟,可以說是一個碰巧,也可以說是一種緣份。這過程中,有命運的安排,更有我的努力,有楊老師的牽橋搭線,有胡主任的大力幫忙,有麥處的賞識。因此,我感恩,我珍惜,我用我的努力回報幫過我的人,回報接納我的華軟。
入職華軟,那時工作要求很嚴格,一進來,處長就給我一些冊子,讓我盡快地了解學分制,學習學院的規章制度;入職華軟,那時工資很低,實習期間500塊,一直拿到7月,轉正后也才1600;入職華軟,那時工作很艱苦,早上9點上到12點,中午一個小時吃飯,無休息。還記得,還在學生時期難以適應的我,當時中午實在太困的時候,去廁所蹲個幾分鐘,渡過打瞌睡艱苦時刻。
華軟10年,我付出了很多,但我也學會了很多,成長了很多。
在華軟,我深深體會到鄒小姐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方式,處處體會到華軟一派派創新的氣象;深深體會到數學博士后出身徐院長嚴格起來又很有邏輯思維的管理思維;深深體會到麥處那種發自內心時時、處處將我們當作他的同事的平易近人的長者風度;深深體會到麥處時時為我們承受委屈,卻從未對我們發過脾氣的領導風范;深深體會到教務處同事間日常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團結和友誼。
在華軟,我學會了做任何事,首先想到的不是人情,而是規章制度,且要嚴格遵守;學會了做任何事要符合邏輯思維,要有章可循;學會了要與老師和諧相處,要愛護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