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

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

第1篇: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糖尿??;綜合干預;高血壓;慢性疾病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6971-02

近年來,隨著環境質量的改變,疾病流行模式也出現了變化,從以傳染性疾病為主逐漸變成了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的流行模式[1]。目前已經了解影響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生的因素有:人們的生活方式、居住環境改變、人口呈現老齡化趨勢以及遺傳因素等[2]。結合當前醫學遇到的人口老齡化加重、慢性疾病不斷增多以及醫療費用昂貴等問題,實行社會衛生服務,探究符合社區衛生工作的服務方式對于預防社區慢性疾病的發病,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研究對象共有2560人,全部為某市2個城區部分居民,均為在當地居住時間滿5年的居民,其中A區1200人和B區1360人。其中年齡為36歲-75歲,平均年齡為(51.2±1.4)歲;男性1250人,女1310人。針對居民實行前瞻性綜合干預方法。

1.2方法通過人口學調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調查,需求調查以及合理利用衛生資源方法等來幫助了解本組2560位居民的臨床資料。調查居民的態度、行為以及對于高血壓、糖尿病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除此之外,還需要通過問卷調查方式了解居民對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因素、相關政策的了解。并幫助測量居民的血糖水平、血壓水平以及脈搏情況,還有體重、身高以及三圍等,從而幫助建立每一位居民的健康檔案。

1.3干預措施①實行上門發放相關健康教育資料:初步統計編制并印刷了關于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疾病專題健康宣教手冊,并指定相應的工作人員上門發放,確定了按季度上門發放、定時隨評估方案。②根據居民編制相應的健康檔案,給予健康管理干預:指定專門工作人員來負責該區居民慢性非傳染疾病預防綜合干預工作,并且負責干預資料的發放工作,指導相應社區衛生服務站實行慢性疾病防治。另外還需要負責收集該區監測信息,并進行統計。③實行定期隨訪及臨床義診干預:定期邀請部分醫院、醫療機構的優秀醫師、主任醫師,前往服務試點進行臨床義診,于此同時對居民進行健康知識宣教。④實行健康促進干預措施:通過在研究試點指定機構開展關于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專題講座,或者通過板報宣傳、櫥窗展示方式,達到進一步促進居民健康知識教育。

1.4相關變量定義①體力活動劃分組別:根據居民體重活動強度來進行分組,本文研究中劃分為3組,即輕度體例活動組:該組成員開展的體力活動相對比較少,通常是進行散步等輕松活動;中度體力活動組:表明該組成員日常體力活動強度屬于中等水平,成員自我感覺身體出汗,并且心跳加快;重度體力活動組:表明這一組的成員開展劇烈運動。②肥胖指標[3]:選用BMI(體質指數)來作為肥胖、嚴重超重標準,于此同時選用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提出的成人肥胖及超重界限,也就是:BMI=18.5-23.9,此為正常體重范圍,BMI=24.0-27.9,此為體重超重,BMI28.0,此為肥胖范圍。

1.5統計學處理數據錄入選用Epidata310來完成,通過SPSS17.0數據統計軟件來幫助處理數據,采用優勢比(OR)值來體現慢性疾病與向因素間存在的病學關系。

2結果

2.1一般資料統計

2.1.1綜合干預前2010年10月對抽取的2560人進行基線調查,其中有1250人為男性,占總人數48.8%,有1310人為女性,所占比例為51.2%。

2.1.2綜合干預后隨訪人數為2074人,所占比例為81%(2074/2560),其中男性為933人,所占比例為45%,女性為1141人,所占比例為55%。通過對比干預前及干預后居民調查資料,發現隨訪人數缺失486人,其中男性有230人,女性有256人,失訪率達到了18.9%??偨Y失訪原因有:①死亡;②住址搬遷;③拒絕隨訪。本組研究對象中,居民年齡構成與全市總人群年齡構成不具有統計學差異,即表明對比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

2.2分析綜合干預之后居民出現糖尿病、高血壓疾病的概率其中基線人群糖尿病現患率為5.4%(139/2560),高血壓現患概率為20.6%(527/2560),經過實行綜合干預措施之后兩個城區居民糖尿病現患幾率為6.0(124/2074),高血壓現患概率為22.1%(458/2074)。通過對比綜合干預前與綜合干預后,整體糖尿病及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沒有統計學差異,即不存在統計學差異。但是兩個城區中,B城區干預后糖尿病現患率明顯增加(P

2.3對比綜合干預前后居民對健康知識、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了解情況經過對居民實行綜合干預之后,居民對于糖尿病的認識率有了顯著提高,但是對于高血壓疾病的認識率與綜合干預前沒有顯著改變。對比綜合干預前后,居民對于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了解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綜合干預前,居民對于該類疾病的了解率分別為11.4%、12.1%,實行綜合干預之后提升到了15.4%、17.1%。除此之外,進行綜合干預之后,居民對于造成慢性疾病的相關文獻因素,例如肥胖、鍛煉不足、吸煙以及飲酒等因素有了進一步了解。

2.4分析綜合干預前后居民行為表現相對于干預前,干預后居民更積極的進行定期檢測血壓、血糖,但是干預前后對比,差異不顯著。并且居民飲酒率、吸煙率也表現出減少情況,其中居民飲酒率明顯減少。此外,通過宣教相關健康知識、合理飲食知識等干預措施,使居民對于高鹽食物、高膽固醇食物等食物對于身體健康的影響作用有了進一步了解,并使居民逐漸養成了良好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通過統計分析發現,綜合干預之后,居民肥胖及超重人數顯著減少。

3討論

本組研究發現,通過對居民進行健康干預后發現糖尿病、高血壓疾病的現患率都表現出了上升,造成這種情況的可能原因有:①開展綜合干預之后,居于對于慢性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對于自身健康更重視,形成了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的良好習慣,所以早期發現慢性疾病的幾率增加;②本組研究歷時三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居民年齡都增加了三歲,從而使慢性疾病的發病率增多。從本組研究發現,對社區居民進行健康綜合干預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改變居民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養成了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的生活習慣,能在早期發現慢性疾病,從而做到了早發現早治療,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相關研究表明[4],指導居民養成合理、科學的飲食習慣,以及正確的生活習慣,鼓勵居民開展中度體力活動,能積極幫助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另外,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延遲發病年齡,從而減少慢性疾病的發病率。

4結語

總之,慢性疾病的預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其需要多個部門的工作協助、合作以及居民的積極配合。開展社區健康綜合干預措施能幫助提高居民對于慢性疾病、相關健康知識、合理飲食結構等方面知識的了解程度,從而使居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實現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病。

參考文獻

[1]梁亞瓊,殷曉梅,洪忻,王志勇,徐斐.居民高血壓及糖尿病社區綜合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公共衛生,2009,25(01):5-7.

[2]王燕寧.社區居民高血壓前期人群社區綜合干預效果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05):494-495.

第2篇: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09)7-0032-02

[摘要]目的:全面了解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為預防老年病及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提供醫學依據。方法:收集1100例老年人健康查體的各項資料并進行系統分析。結果:1100例老年人健康體檢結果各項指標正常者為53例,僅占4.8%。結果:老年人高血壓等慢性病檢出率高,血脂異常,體重指數大,積極開展健康宣教意義十分重大。

[關鍵詞]體格檢查;高血壓;健康宣教

隨著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受到重視。老年人定期進行全面體檢,為了解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提供了依據。下面對1100例老年人的體檢結果進行系統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收集我院體檢中心于2007年1月-2008年11月之間進行的60歲以上資料完整的1100例體檢報告。其中男性622例,占總檢查人數56.5%,女性478例,占總檢查人數43.5%,。年齡最小60歲,最大89歲。60~69歲534例,70~79歲489例,80~89歲77例。平均年齡70.18歲。

1.2方法:專職體檢醫師詢問病史,進行內科、外科、血壓、身高、體重、心電圖、腹部彩超、胸部X線檢查。實驗室檢查空腹血糖、血總膽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肝腎功能檢查,血液標本測定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2結果

2.1常見疾病檢出情況:1100例老年人體檢各項指標均正常者為53例,僅占總檢查人數的4.8%.檢出指標異常者達1047例。占總檢查人數的95.2%.

2.2主要疾病統計:按照檢出率從高到低排序為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體重指數超標(大于24),高血糖/糖尿病,心電圖異常,膽囊疾病,乙肝表面抗原/抗體陽性,肝/腎囊腫,胸部X線異常,見表1。

3討論

1980年老年醫學學術會議規定以60歲為老年人的分界。通過系統分析顯示出老年人健康體檢指標異常檢出率高達95.2%。高血壓檢出率達44.73%占第一位。近年來高血壓的發病率在我國逐步增長,由高血壓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高血壓病(hypertensivedisease)嚴重地危害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它不僅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同時又作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導致心、腦、腎、血管、眼底的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和損害,引起相關疾病的發生。高血壓是近年來公認的導致心腦血管病發生的最強危險因子。而心腦血管病是老年人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損害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質量。通過健康體檢,提高老年人對高血壓的認識,健康宣教,促使老年人重視高血壓,提倡科學的飲食生活方式,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定期檢查,監測血壓,系統服藥。也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工作重點。

第3篇: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預防醫學 整合基礎 臨床 預防

一、疾病發展的研究需要多學科間相互協作

在當代醫學的發展進程中,醫學整體化趨勢進展和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及基礎醫學之間基礎整合關系密切,醫學整體化表現是全方位和多途徑的,如對疾病和生命的認識,逐漸向綜合性、整體性方向發展。當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每種疾病的發病因素可從多個發病方面進行探討,單純的一種因素是很難解釋發病真實的原因,其需要多種學科之間相互協作共同得來。傳統視野下幾種毫無關聯的學科之間因為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有效的擴大了醫學視野,同時促進了幾種學科之間的鏈接和交叉。

二、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及基礎醫學整合推進疾病早期防治

近年來分子生物技術科學快速發展,經過研究證明患病時因為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的。基因和環境兩個因素之間相互作用,可將其理解為遺傳因素對環境因素易感性的影響。因遺傳導致患病的幾率只有5%,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均因為環境因素和遺傳易感性共同作用導致。在臨床醫學中應遵循早發現、早治療,特別要強調“早預防”,其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預防疾病關鍵是病因預防,造成易感人群發病因素需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暴漏與相似環境人群中只有極少數人患病,其發病和遺傳易感性或耐受性有關,還和環境因素暴漏有密切的關系。相關研究資料表明,個體對疾病易感性中,基因多態性不會直接患病,但是對個體會造成特殊環境易感性改變。但是盡量避免環境影響因素,其對疾病的發生、加重有重要意義。及早發現易感人群,并制定措施,可取得有效的保護效果。環境因素作用在人體上,可引起接觸這基因損傷,若是發現后對其不進行修復和治療,且還將損傷進行累計,或DNA破壞程度超過機體本身修復能力,容易造成機體不良影響,甚至出現死亡。在這個過程中若是借助基因檢測技術,那發現某些疾病是完全可能的,減少患者痛苦的同時還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針對疾病發生因素,需要積極采取預防、干預及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疾病發生率。相關資料表明,山東臨朐是我國胃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區之一,且并根據大量數據顯示,胃癌發病和環境有密切的關系,缺乏營養、營養不平衡及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發病高發因素。根除胃內幽門螺旋桿菌可降低胃癌發病率40%以上,并驗證了不同胃粘膜病變發生胃癌危險度。

三、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及基礎醫學提高防治疾病的科學性

經濟逐漸發展,人口結構和人們生活方式在逐漸變化,慢性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提高,是世界首位致死致殘因素。1990年以前的中國發病率最高為傳染病,2005年經調查有74.1%死亡患者死因為慢性疾病,較以前提升幅度較大,目前80%疾病屬于慢性疾病,大部分慢性疾病發病因素和不恰當生活方式有關。疾病發作后進行治療是應急措施,不能夠有效的控制疾病和降低發生率。若要達到以上目的,需找到有效防控措施,研究疾病發展規律。

預防疾病治療需要從根本上解決本土循證證據,開展預防慢性疾病贗本式樣,為預防疾病提供了有效的依據,為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有效治療方案,并針對性的提供治療方案,解決我國慢性疾病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提供方案,問題解決有賴于目前長于預防措施進行評價。

四、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及基礎醫學整合促進衛生保健服務體系,促進保健公平

對醫學整合的目標有兩個,以是促進保健公平,二是促進醫學科學性發展。醫學整合的實質核心是構建衛生保健服務體系,做到可持續發展,人人公平的享受保健治療,適應人們對健康身體的需求。健康是立國之本,也是社會治本,若要實現全民健康,應轉變服務模式,并構建新型服務體系挑戰。目前我國保健服務主要是以醫院為核心,主要目標是診治疾病,全民健康保健還沒有進入醫院的視野。實施全民健康促進整合,便是將預防機構、公共衛生機構、醫院及基本衛生等多個機構之間進行補充和協作,使衛生公平落實實處。

五、如何實現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及基礎醫學的整合

防治慢性疾病必選有全方位、多環節綜合策略,并同通過預防、醫療相互結合控制疾病防治策略,主要是個體和群體策略相互結合。親體策略主要是以公共衛生為主導,通過媒體進行健康教育和環境支持,有效的控制危險因素,健康管理,健康促進。個體策略主要是依靠臨床醫學,實施早診早治和規范化治療,并建立單獨門診,進行健康教育、個人危險因素評價和疾病管理。并制定診療規范。培訓醫生對患者實施管理,由疾病控制中心人員對患者預后進行隨訪,治療過程中加強健康教育、提供預防保健。

1、完善強化社區疾病防控建設。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和建設社區醫療,此種模式為廣大的社區居民提供健康保證。社區醫療服務建設不僅是為居民進行診治,同時還肩負著健康宣教和疾病防控的重要責任,組成醫療、預防專業人員,最奧是全科醫生。綜合醫院負責培訓,使其掌握基本醫療救治技術;疾病控制中心人員督責對管轄區域的居民進行健康宣教和疾病防控。

2、建立長效的權威的機構負責指揮和協調,專門應對各種突發醫療實踐及傳染性疾病。

3、發揮協調、指揮作用?,F在公共衛生外出了醫學外還包括法學、經濟學、環境學、工程學和社會學等,所以防控中心應加大自身員工組織、加強設備投入,保證為醫院、社區部門提供真實的信息和資料。

參考文獻:

[1] 黃建華.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關系發展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5):541-542.

第4篇: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 老年慢性?。宦灾夤苎?;社區護理干預及討論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4(c)-0151-02

慢性支氣管炎是人類常見病,多發病,老年人因呼吸道防功能退化和免疫功減退而易患病[1]。慢性支氣管炎是老年慢性病的主要病癥之一,也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呼吸系統出現的疾病。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為慢性反復發作的咳嗽、咳痰和喘息等癥狀,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發病率也在不斷增加,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威脅。常期反復發作可發展為阻塞性肺氣腫和肺源性心臟病,在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的同時,采取正確的護理措施取得的臨床護理效果顯著,現在對社區2011年9月―2012年9月78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分組進行對比分析,探討老年慢性病在社區的護理干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76例老年支氣管炎患者隨機的分為38例護理干預組和38例常規護理組,患者的年齡在43~78歲之間,對所有的患者進行確診,對于不符合診斷標準的患者進行排除。患者表現出來的癥狀在不同程度上均為胸悶、咳嗽、咳痰、喘息等,白色的粘稠狀痰液不容易被咳出,感染后變為黃色的膿性,患者的咳痰量增多。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討論分析。

1.2 方法

對常規組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應用一般的護理方法,讓患者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衛生環境,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保持一定濕度;對有害的氣體和灰塵進行控制和清除,禁止患者在室內放置含有一定過敏原植物;盡量讓患者不在室內養寵物,防止患者的呼吸道受到刺激而導致的支氣管出現痙攣癥狀;按醫囑給藥,并監督患者能夠準確及時的用藥。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能夠鎮咳和祛痰,并監督患者能夠準確及時的用藥,按需要吸氧。

對干預組患者進行護理的主要方式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腹式呼吸的方法對患者進行護理,讓患者練習腹式呼吸的,能夠有效增加患者的通氣量;促進患者對祛痰的護理,對患者的咳嗽方式進行有效指導,能夠幫助患者促進排痰;同時對患者進行呼吸道濕化護理,其中包括超聲霧化療法和濕化療法,濕化療法是用杯溫開水,將口鼻對住瓶口,用力吸蒸氣,預防湯傷,待水肖冷再換水,濕化療法可在家里進行,超聲霧化療法在社區進行,可達到稀化痰液的主要作用,將痰液順利排出,適用于痰液不易咳出的患者;讓患者正確合理的使用氧氣,防止感冒,增加患者機體的抵抗力。注重對患者健康教育的指導,讓患者多做戶外運動,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通過對兩組患者療效和減輕咳嗽,稀化痰液,幫助痰,癥狀康復方面進行觀察。

1.3 統計方法

選用軟件SPSS16.0對觀察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 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對比研究分析,常規組患者有效占5例,好轉占1例,無效占32例;干預組患者中有效占10例,好轉占25例,無效占3例。兩組的療效存在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老年慢性疾病在社區護理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能夠對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做好預防和康復治療,提高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臨床療效。由于不同的感染因素造成了老年氣管和支氣管發生黏膜炎性的變化,增加了粘液的分泌。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大多數是因為反復的感冒導致的,尤其是氣侯突變時,冷空氣刺激使呼吸道局部小血管痙攣,纖毛運動障礙,呼吸道防御功能降底,凈化作用減弱,有利于病毒,細菌入侵和繁直[2]。尤其老年人機體功能的下降,對于疾病的抵抗能力減弱,吸入的氣體對呼吸道的濕化不足造成了影響,使痰液呈現粘稠狀,導致了患者呼吸道的通氣不暢。長期的吸入污染氣體也會使患者的呼吸道粘膜受到刺激,容易造成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要多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和心肺貯備的能力。引導患者注重個人防護,避免感冒。對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干預應該是長期的,讓患者能夠更多的了解相關疾病知識,耐心全面的對患者進行護理,讓患者能夠積極地配合到治療中,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產生和發展[3]。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對比研究分析,常規組患者有效占4例,好轉占1例,無效占32例,總有效率是13.5%;干預組患者中有效占10例,好轉占25例,無效占2例,總有效率是94.6%。兩組的療效存在的差異性存在統計學意義。通過對干預組和常規組的臨床療效對比觀察,干預組要明顯優于常規組,說明了老年慢性病在社區正確的進行護理干,對于老年慢性病的療效是很有幫助的。說明了對社區老年慢性疾病的護理是很有必要的,對老年慢性疾病的護理要點進行掌握,讓患者注意保持呼吸道暢通,對氧氣進行合理正確的使用,預防感冒,預防患者出現的并發癥和因為藥物治療而出現的不良反應。

對于老年慢性病在社區的護理,要做好對老年慢性病患者進行的治療和管理工作,讓老年患者的發病率得到降低,在社區做好宣傳教育,能夠有效地預防老年慢性病發生。對老年患者的宣傳教育應該從患者人群擴展到健康人群中,給老年患者提高相關慢性疾病簡明易懂的資料,定期在社區舉辦相關性慢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講座,讓健康的老年人定期的進行體檢,讓社區工作不斷地深入到老年人群眾,讓老年人能夠進行自我管理,對于慢性疾病的預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社區開展衛生服務能夠有效地讓老年人對慢性疾病進行預防和控制,充分調動老年人參與健康教育的積極主動性,指導患者能夠對病情進行自我監測的作用,在發現病情的時候能夠及時的就醫[4]。

在社區做健康宣教時,對所有老年慢支患者都要住重指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男性戒煙,加強營養,合理膳食,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飲食,禁食生冷油膩食物,多飲水,使呼吸道保持濕潤,有利于痰夜咳出。注意保暖,做好心理護理。促使老年人提高對慢性病的治療和康復信心。

[參考文獻]

[1] 羅玲,戴嵐,陳堅蘭.護理干預對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分析[J].廣西醫學,2011,59(4):59-60.

[2] 季愛云,金星進,李毓泉,等.在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應用阿司匹林的護理干預[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8,68(14):68-69.

[3] 荊淑杰,焦輝,王波.社區慢性病護理干預中的健康教育研究[J].醫學信息,2011,71(1中旬刊):71-72.

第5篇: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 慢性肺心病;實施;健康教育

慢性肺心病是一種復雜的臨床癥候群,是由多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長期反復作用等引起的肺動脈高壓,心室肥厚,右心及肺功能衰竭等導致全身代射障礙的全身性疾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且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慢性肺心病常反復急性加重,多數預后不良、死亡率高[1],已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和生活。其發生發展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但可通過實施健康教育,有效避免誘發因素,預防疾病復發。本文通過對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的實施,增強了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識,使患者自覺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堅持合理家庭氧療和呼吸功能鍛煉,使慢性肺心病患者復發頻率明顯減少,從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臨床資料

50例均為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均符合慢性肺心病的診斷標準,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63歲。對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在臨床緩解期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2 健康教育的對象

健康教育主要針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但是由于收治的患者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反應慢,我們在工作中加強了對患者家屬的教育,使家屬參與到護理健康教育活動中來,使健康教育活動得以有效進行。

3 健康教育的方式

采用一對一的宣教,同時針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在健康教育中采用直觀形象的教育方法,利用一切在患者床邊進行護理活動的機會,不厭其煩地對患者提供教育內容或重復學過的內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教育內容,每次教育的內容不宜過多,時間要短,使患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我們每周利用半天的時間,將慢性肺心病的患者集中在一起進行健康教育,共同做呼吸運動操,提供患者間相互學習、相互介紹經驗的機會來鞏固教育內容,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對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家屬,我們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平時面談宣教,入出院時反復強調,使患者家屬充分掌握慢性肺心病相關知識的介紹,呼吸訓練及家庭護理干預的內容等。

4 健康教育的內容

4.1 入院時的評估 根據患者入院評估單,認真收集資料,詳細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心理狀況,生活方式和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家屬的重視及配合程度等,為在住院期間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計劃提供依據。

4.2 住院第一天的健康教育 當病人到達病區后,該病人的責任護士在完善病人住院手續,將病人帶入病房,安置好床位后向病人詳細介紹病區環境、主管醫生、責任護士、護士長、貴重物品的保管,探視及陪護制度,病區作息時間等,根據醫生醫囑交待所需檢查的項目及注意事項。通過主動的魚病人及家屬的介紹,可以消除病人及家屬的不良情緒,使其產生信任感,從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對治療及護理實施的依從性。

4.3 住院期間的健康教育

4.3.1 疾病基本知識的健康宣教 向病人介紹慢性肺心病的病因、癥狀、體征及預后 通過講解肺心病的基本知識,讓病人了解及認識所患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預后。在心理上精神上有一個明確的承受限度,用同病區預后好的患者做事例,明確及認同各種預防保健措施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4.3.2 藥物知識的健康宣教在急性期以控制感染、呼吸道通暢、預防心肺衰竭為主,向病人解釋藥物治療的作用、用藥時間、特殊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及有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急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如呼吸興奮劑、吸入用異丙托溴銨等。

4.3.3 向病人介紹各項護理操作的目的以及配合事項。教會病人橫隔式呼吸機縮唇式呼吸的方法,咳嗽的及有效咳嗽的方法,應用解痙氣霧劑的方法。

對于痰液粘稠無力咳出的病人還可以采用端坐順利咳嗽的,幫助患者咳出痰液,對于心功能不全不能平臥的病人可以采用高枕側臥位,減少呼吸困難,減少呼吸能耗。必要時根據醫囑給予霧化吸入,教會病人用嘴吸氣、用鼻子呼氣,做后漱口,取得病人的理解及配合。

4.3.4 心理護理慢性肺心病病程長,且反復發作,所以促使病人建立良好的健康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故針對患者的自身心理特征,講解心理、情緒對肺心病患者的影響。樹立追求健康,戰勝疾病的信念,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成功治療病例。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減少患者的應激焦慮情緒。使患者得到最大的照顧和支持,以盡量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恐懼心理。

4.3.5 建立良好的生活行為和合理飲食的習慣。

慢性肺心病患者抵抗力低,要注意休息,保持生活要有規律。每天幾點鐘起床,幾點鐘睡覺,何時進餐,何時大便,何時外出散步,都要有規律。中午最好睡睡午覺。心情要舒暢,家庭成員要和睦相處。肺心病患者由于長期受疾病折磨,火氣難免大些,應盡量克制,不要發脾氣。吸煙者要徹底戒煙,甚至不要和吸煙者一起敘談、下棋、玩牌等,因被動吸煙對肺心病患者同樣有害。有痰要及時咳出,以保持氣道清潔。飲食要保證營養,攝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低鹽食物,可多食蔬菜、水果,避免高脂高膽固醇飲食,保證足夠的飲水量,控制鹽的攝入,可以少食多餐。合理安排活動計劃。

4.3.6 呼吸功能訓練 呼吸訓練,不僅可以增強胸廓的運動,協調各種呼吸肌的功能,還可以增加肺活量和血氧含量,改善肺功能[2]。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以下內容。

4.3.6.1 腹式呼吸訓練方法 患者取舒適,全身放松,閉嘴用鼻深吸氣至不能再吸,稍屏氣或不屏氣直接用口緩慢呼氣,吸氣時膈肌下降,腹部外凸,呼氣時膈肌上升,腹部內凹。呼吸時可讓患者兩手置于肋弓下,要求呼氣時須明顯感覺肋弓下沉變小,吸氣時則要感覺肋弓向外擴展。有時需要用雙手按壓肋下和腹部,促進腹肌收縮,使氣呼盡[3]。

4.3.6.2 縮唇呼吸訓練方法 患者閉嘴經鼻吸氣,縮口唇做吹口哨樣緩慢呼氣4~6 s,呼氣時縮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選擇調整,以能輕輕吹動面前30 cm的白紙為適度??s唇呼吸可配合腹式呼吸一起應用。

4.3.7 吸氧療法

4.3.7.1 吸氧的重要性 吸氧目前被認為是慢性肺心病緩解期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該法能糾正低氧血癥,改善穩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從根本上緩解患者的缺氧狀態,使呼吸困難等缺氧癥狀明顯改善,運動耐力提高,病情得到緩解。每日吸氧時間大于15 h,間斷吸氧1-2升/分

4.4 出院評估 病人出院前,認真評估患者及家屬對于疾病的基本知識掌握情況,是否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填寫出院評估表,對于存在的問題注明,以便于出院病人的回訪,了解病人情況,并協助解決出院后出現的問題。

4.5 出院指導

以書面的形式告知病人及家屬出院后的家庭護理措施,包括1.根據天氣及時增減衣物,避免著涼,2.適量參加戶外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如打太極拳、氣功、做腹式呼吸運動,以鍛煉膈。運動量以不產生氣促或其他不適為前提。避免到空氣污濁的地方去。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早上應打開窗戶30分鐘,以換進新鮮空氣。在臥室里燒炭火或煤火,尤其是缺乏排氣管時,對肺心病患者不利,應盡量避免。4.生活規律,補充營養,合理飲食。5.戒煙戒酒。

6.遵醫囑服藥,自己不要濫用抗炎、強心、利尿等藥物。因用藥不當可加重病情,甚至發生意外。

7.有條件者可進行家庭氧療,這對改善缺氧,提高生活質量和延長壽命都有所裨益。8.為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在秋末、春初可肌肉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每次1毫升,隔日一次,共3個月。這樣可減少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發生。9.病情變化時,思想要重視,及時就診。以上各條要求家屬監督患者執行。

5 討論

通過對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提供科學、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確認識慢性肺心病,更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有效地幫助患者預防并發癥,延緩了慢性肺心病的發展。經過1年的隨訪,50例患者堅持長期呼吸康復訓練,長期家庭氧療后,患者的肺功能逐漸得到了改善,運動耐力時間明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一定改善,住院次數減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所以我們認為在慢性肺心病緩解期對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使慢性肺心病患者復發頻率明顯減少,從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1:59-63.

第6篇: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老年;糖尿病;健康宣教;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12-173-02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必代謝性疾病,為一終身疾病[1],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糖尿病患者逐漸增多,慢性并發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殘致亡原因,長期理想的血糖控制是預防糖尿病急慢性并發癥的關鍵。

健康教育是要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和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愿改掉不健康的行為,消除、減少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懂得只有依賴自己才能做到主動參與并負責自己的治療與康復,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治療方案,使自己達到心理、生理、飲食、運動等方面的最佳狀態。

1臨床資料

我科201年10月-201年07月收治的6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

2健康宣教

通過個性化健康教育引導患者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糖尿病是終身疾病,患者不能只依靠醫務人員被動接受治療,而是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從被動治療變成主動治療,才能為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

2.1心理指導:

糖尿病教育是通過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的心理、家庭和社會等方面情況,有利于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疾病的健康教育,取得患者的主動配合治療糖尿病成功的關鍵,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的特點是自尊心強、孤獨、抑郁、易煩躁、好猜疑、偏執等,因此易產生悲觀情緒,對治療喪失信心。只有加強心理護理,做到心身并治,用親切、誠懇的語言,豐富的理論知識,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勵患者糾正對待疾病的態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患者主動配合治療提高生活質量[2]。

2.2飲食: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治療是最基本的治療方法,應向患者介紹飲食治療的意義及具體措施,并督促落實,根據患者的標準體重計算每日總熱量,指導患者控制飲食的關鍵在于控制總熱量,當患者因飲食控制而出現饑餓感覺時,可增加蔬菜,多食纖維素高的食物。謹防因飲食不當而引起的血糖不穩定。

2.3運動:

適當運動是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適當運動可以增加熱量消耗,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有效降低血糖,加速脂肪的分解,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有利于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但是糖尿病患者運動時要注意時間應選在飯后1小時,運動方式選擇緩和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做操等,運動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2.4自我監測

2.4.1 體重: 定期測量體重,使體重維持在正常范圍,標準體重=【身高(厘米)-105】公斤。

2.4.2血糖: 指導患者充分認識自我監測血糖的重要性,教會患者測量血糖的方法、時間,為治療提供信息,及時發現和預防低血糖。

3討論

現代糖尿病的治療手段不僅僅局限于藥物治療,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中健康教育占首位,它對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及預后有密切的關系,經過教育,老年糖尿病患者學會了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堅持定期監測血糖和接受正規的治療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從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質量,同時還有利于護理人員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第7篇: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健康隨訪;錯誤認識;簡單鑒別

在健康隨訪及宣教中找出居民認識中的盲點,用于指導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在了解居民這些錯誤認識之后,有重點的進行講解、宣教。 居民普遍存在的錯誤認識如下。

1 痛風、中風、風濕、受風混淆不清

1.1痛風是尿酸鹽結晶沉積引起的病變,可累及足部,最常累及第一跖趾關節,造成急性炎癥反應性滑膜炎。它是嘌呤代謝異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而導致的代謝性疾病。拇趾最常受累,其他可能受累的區域有足背部、足跟以及踝部。除了累及關節之外,尿酸結晶還可以沉積在皮下,被稱作痛風結節。

1.2中風,中醫病名,有外風和內風之分。外風因感受外邪(風邪)所致,在 傷寒論 名曰中風(亦稱桂枝湯證);內風屬內傷病證,又稱類中風、腦卒中、卒中、風痱?,F代一般稱中風,多指內傷病證的類中風,多因氣血逆亂、腦脈痹阻或血溢于腦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舌蹇不語、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為主要表現的腦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變化快、如風邪善行數變之特點的疾病。西醫,腦卒中的概述,它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又叫腦血管意外,是指在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因各種誘發因素引起的腦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臨床上表現為一次性或永久性腦功能障礙的癥狀和體征。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

1.3風濕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診斷及治療均有一定難度,血液中多可檢查出不同的自身抗體,可能與不同HLA亞型有關;對非甾類抗炎藥(NSAID),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有較好的短期或長期的緩解性反應。

1.4受風,感受風寒之邪。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易襲陽位。多傷及人體上部、頭面、肌表、陽經,人常出現頭痛、汗出、惡風等。

2 熱傷風與風熱感冒混淆不清

2.1熱傷風,傷風有熱象者。證見咳嗽咽痛鼻塞吐痰,面熱。一般所說的傷風既是感冒,熱傷風即感冒表現有熱象者。感冒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兩種,熱傷風就是一種夏天的普通感冒。

2.2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癥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多見于夏秋季,外感風熱所致。風熱感傳染來的,即西醫中的流感。

3 素食就是健康飲食

素食是一種飲食方式,是一種不吃任何動物肉類的飲食行為。不能否認,適量的吃素食對于現在普遍營養過剩的人來說是一種很好的生活習慣,而且多吃素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得食物,的確對減肥有幫助。還可以凈化血液,養顏美容。但長期素食會對體內激素分泌造成破壞性影響,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不能生育。長期素食會導致攝入蛋白質不足,脂溶性維生素缺乏,造成人體消瘦、貧血、消化不良、精神不振、記憶力下降、和免疫功能降低、內分泌代謝功能發生障礙,易感染疾病。長期素食增加患膽結石的風險。任何影響膽固醇與膽汁酸濃度比例改變和造成膽汁淤滯的因素都能導致結石形成。脂肪類食物可刺激人體產生膽囊收縮素,若長期不吃葷食,血液中膽囊收縮素水平較低,膽囊不能及時收縮,就會引發結石的形成。

4 減肥不吃飯

節食減肥的危害為以下方面。

4.1骨質疏松癥。一般蔬菜和水果中鈣含量少,更重要的是幾乎不含脂肪,導致體內激素分泌紊亂,影響鈣與骨結合。

4.2記憶力下降。腦工作的主要動力來源于脂肪,它能刺激大腦,加速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增強短期與長期記憶。

4.3優質蛋白不足。皮膚變得暗沉、無光澤,易衰老(膠原蛋白流失)、新陳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長痘(酶和激素不能充分生成)、抵抗力下降(缺少抗體)、缺乏嚴重者會水腫(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滲透壓無法調節)。

4.4各種脂溶性維生素不足,身體排毒功能出現障礙,抵抗力明顯下降。

4.5體內蛋白質被消耗。營養吸收不足時,身體會優先消耗體內蛋白質而非脂肪。蛋白質通常不會被完全分解,從而產生自由基。自由基絕對是人體疾病及衰老的罪魁禍首。

4.6長期節食,我們身體缺乏營養,為了維持生命的正?;顒?,基礎代謝率會降低,成為易胖體質。達到瓶頸減不下來后,開始恢復正常飲食。脂肪細胞由于長時間被抑制,加速生長及擴張。

5不相信血糖檢測值,口干即糖尿病

口干是臨床較常見的癥狀之一,是多因素引起的癥狀,其中以中老年女性較為常見。本病可發生于多種疾病當中,如干燥綜合征、糖尿病、惡性貧血、哮喘、口腔疾病、念珠菌感染、癌癥的放化療以及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等,臨床治療比較棘手。

5.1口干癥,老年人發病率高。由于唾液分泌減少,患者感到口腔干燥,有異物感、燒灼感,在咀嚼食物特別是較干燥的食物時,不能形成食團而影響吞咽。

5.2干燥綜合征(ss)是一個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病。臨床除有唾液腺和淚腺受損,功能下降而出現口干、眼干外,商友其他外分泌腺及腺體外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現多系統損害的癥狀。其血清中則有多種自身抗體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癥。

5.3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6 感冒、流鼻涕就吃退熱藥和抗生素

感冒用藥(4種感冒藥中無抗生素消炎藥)。

6.1抗過敏類加解熱鎮痛:如感康、白加黑。

6.2單純解熱鎮痛:如撲熱息痛、阿司匹林(APC)、復方苯巴比妥注射液(安痛定)。

6.3抗病毒類:金剛烷胺、利巴韋林。

6.4中成藥(清熱解毒):銀翹解毒丸、羚羊感冒片、清開靈、連花清瘟膠囊。

7 所有牙痛先消炎

牙痛是指牙齒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為口腔疾患中常見的癥狀之一,可見于齲齒、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外傷、牙本質過敏、楔狀缺損等。

急性牙髓炎可由牙髓充血發展而來,也可由慢性牙髓炎急性發作而來。由于缺乏充分的側支循環,牙髓一旦發炎,不能自行消除,必須用牙鉆鉆開髓腔減壓,然后接續根管治療。不開髓減壓,只憑口服及靜脈抗炎治療不能解決劇痛。

8 為求健康,過度運動

運動是增進健康、益壽延年的重要手段。然而,運動量并非越大越好,運動過量可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損害,影響健康。這是因為人在劇烈運動時,體內會產生較多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當這些激素增加到一定數量時可使免疫器官中的脾臟產生白細胞的能力大大降低,致使淋巴細胞中的A細胞、B細胞以及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的活性大大降低,其中自然殺傷細胞可減少35%。

第8篇: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肺結核;健康教育;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414-02

引言: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以呼吸道傳染為主要傳播途徑的慢性傳染病,可侵及許多臟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結核最為常見,排菌患者為其重要的傳染源。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疾病的預防與控制意識的增強,結核病的發病數量已經得到相對有效的控制,但是目前結核病國內重點防治的重結核病疫情,就目前來說仍然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為尋求提高肺結核的治愈率,我院肺結核科自2010年以來對在我科住院的100例患者,在住院期間采取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收到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本組共100例患者,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齡18-84歲,平均36 歲,均符合第6版內科學肺結核診斷標準。其中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58例,結核性胸膜炎12例,浸潤型肺結核30例。將所有患者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抗結核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健康教育指導方式,包括:在住院治療期間向患者以知識講座、發放結核病防治手冊及個別咨詢等方式講解消毒隔離知識、介紹藥物不良反應、指導患者正確用藥。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之上給予以下健康

1.循環教育

宣教人員應當定時間地向病人介紹肺結核的相關知識并進行問答模式的討論,通過這種方法來評估病人對知識的了解程度,同時也進一步地加深他們對教育內容的認識與理解,在宣教討論過程中對知識了解正確者及時表揚,不足者及時糾正并重復示教,通過這種方法反復指導患者進行練習,通過這種循環教育的訓練,肺結核患者能夠完全掌握教育內容,并且不斷完善自己的健康教育知識。

2.健康教育與臨床實踐相結合

護理人員可以利用查房時間與患者進行及時全面的溝通,從而了解患者當時的病情變化情況及心理需求,通過對患者的了解相應地進行解釋和指導。在在尋房過程中很多細節可以用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如輸液時可以告知患者所用藥物的名稱、藥物的治療作用以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等。這樣,在實踐中就可以為病人提供疾病、檢查、治療和自護技能的相關知識。

3.分層次有側重地進行教育

宣教人員應當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相應地進行宣教,把握宣教的內容與側重點。例如對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理解力強的患者,給予較深層次的宣教;對文化水平較低的患者,則可以介紹疾病的基礎知識,通過播放結核病防治健康片,介紹疾病的各種健康知識,從而讓患者可以更快地理解想干知識。

4.患者家屬教育

向家屬宣傳肺結核的防治知識,要求他們鼓勵、關懷患者,督促按時服藥,建立患者信心,規范衛生行為,配合醫護人員工作。

5.出院前教育

結核病是慢性傳染病,療程長,整個過程需要家屬的理解和支持,告知患者及家屬出院后按時服藥,定期門診復查,讓患者記住下次復診的時間與方法。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疲勞,戒煙酒,堅持合理化營養,居住環境注意通風。

6.重視健康宣教中的難點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該疾病病程長所以導致患者的服藥時間比較長,但是有很多病人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無法做到堅持用藥或規律用藥;另外有些病人因不懂得肺結核的相關知識而沒有確采取正確的消毒隔離措施,這樣對于肺結核的防治傳染是很不利的;這些問題是在實踐當中都是護士健康宣教必須注意的難點與重點,對這些問題的介紹與教育應當加大宣傳力度,在病人入院前后即給予及時有效的介紹,并在教育過程中充分調動患者積極參與的意識,從而加強健康教育的效果。

統計學分析

全部數據均錄入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

結論

肺結核是一種病程長、易復發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其防 治策略一直是國內外結防專家所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而對 結核感染者繼續早期控制和治療可大大降低結核病的發病 率和死亡率。有研究顯示,結核病化療失敗最主要、最普遍的原因是不規律、全程服藥。特別是在農村地區,結核 病的用藥方案、督導規范及宣傳等尚存在諸多經驗不足的問題。所以,徹底對結核病進行根治,不僅需要臨床醫生的正確診斷和合理的化療方案,更需要提高結核病患者從醫行為,讓患者規律用藥并完成足夠的療程。

健康教育在肺結核病人的治療中的作用是顯著的,病人在健康宣教中的積極參與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具針對性,更有實效,能高效地把護士指導的內容變為病人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從而積極配合治療,也能改善護患之間的關系,減少糾紛的發生,對提高結核病的發現率、治愈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從醫行為是指患者求醫后其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與臨床醫生建議(包括住院期間及出院后)的符合程度。該研究中通過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有效地填補了患者健康教育知識的空白,加強并延伸了肺結核患者出院后的治療與護理,明顯提高了患者的疾病保健知識程度和遵醫行為。

參考文獻

[1]杜惠芳,沈翠琴.健康教育對肺結核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2008,5(6):565

第9篇: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盆腔炎;健康教育指導;康復效果;護理干預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疾病中最為常見的癥狀,主要指的是女性的生殖器和盆腔腹膜與結締組織之間發生的炎癥反應[1],其所發生的炎癥可能局限在某一個部位,也可同時累及多個部位,此疾病根據臨床表現和發病過程包括急性和慢性炎癥兩種類型。急性期表現白帶增多有異味,常伴有下腹墜脹痛以及腰骶部酸痛,長期患病患者會出現精神不振等,而慢性疾病常引起機體出現神經衰弱癥狀,如、周身不適、精神不振等情況。檢查時常有宮頸不同程度的糜爛,息肉以及子宮后傾后屈,活動受限,輸卵管炎癥及膿腫時則是子宮內觸及條狀物,盆腔腹膜炎則是盆腔的一側或雙側出現片狀增厚區域,且局部壓痛明顯。針對盆腔炎治療是首要措施,但是在臨床護理也對患者康復疾病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將筆者針對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導對康復效果的護理干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102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其中年齡在37-66歲,平均年齡35.4歲;均經過血常規、婦科常規的檢查明確診斷為慢性盆腔炎。隨機將82例患者分為兩組,每組41例患者,其中一組患者實施婦科的常規護理為對照組,一組患者實施健康指導的護理干預措施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在年齡、學歷、社會地位以及疾病的癥狀體征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臨床有可比性。

1.2方法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措施:

1.2.1基礎性健康教育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病房環境,告知患者盡量保持臥床休息的作用,盆腔有膿液的患者采用半臥位以利于膿液的局限堆積,進行有效的溝通工作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良好的關系,根據不同的心理狀態穩定患者的情緒,使患者最大限度地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與護理工作,要加強飲食營養,以提高機體免疫力,給予高蛋白、高熱量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適量的補充液體,糾正酸堿平衡和電解質的平衡[3]。

1.2.2針對性健康教育根據各個不同階段,進行針對性的宣教工作,如:經期禁止性生活,指導經期后性生活的衛生情況,做好安全措施防護;孕期則需要做好充分的產前準備工作,在檢查時保持無菌操作技術,分娩時必須嚴格無菌操作;產褥期告知注意個人衛生的防范,進行正確的性生活常規宣教。

1.2.3心理健康教育由于慢性宮頸炎及盆腔炎屬于病程長,遷延不愈的疾病,患者思想壓力較重,多數會產生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對治療的恐懼或者不信任心理的存在會影響到治療的效果,所以在護理中要做好充分的心理護理措施[4],多采取傾聽方式,認真聽取患者的主訴,充分了解患者所存在的疑慮和困難,給予其最大限度的幫助,為患者排憂解難,針對患者的不同心理特點制定一套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對于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要給予特殊的心理健康指導減輕患者術前的焦慮恐懼心理,術前一日指導患者充足睡眠,為手術創造條件。

1.2.4出院健康教育對出院患者告知盆腔炎的衛生宣教和預防知識,囑患者日程生活中需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飲食調節加強飲食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避免過度勞累,注意日常休息保證睡眠質量,保持良好愉悅的心情,可以有效預防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再次發作。對于有些患者未達到痊愈,告知患者堅持治療的必要性,切勿自行停藥,以免盆腔炎再次發作。

1.3評定依據根據兩組患者的最終治愈率:指無并發癥發生的痊愈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是指每組發生并發癥患者的比例?;颊呒膊≈獣月剩簩τ趦山M患者在出院后針對病情及預防保健知識進行問卷調查,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證明知曉率越高。

1.4數據處理經數據統計進行數據分析方法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l3.0進行統計分析(P

2結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康復效果中進行比較,其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患者病情知曉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3討論

慢性盆腔炎屬于婦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由此組研究對比證明,給予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而且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為患者的生活質量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治療期間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保持良好的心情對待疾病,為自己增加信心。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工作,對促進疾病早日康復有積極促進作用。對于婦科疾病需要患者出院后長期進行預防和保健,因此實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已經是慢性盆腔炎的一項重要的護理方式。

參考文獻

[1]王永霞.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健康教育體會[J].醫學信息,2011,1(19):1213.

[2]荊文華,郭秀君.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中醫護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雜志,2011(11):19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播亚洲 | 一级黄免费 | 久操免费| 麻豆国产96在线 | 中国 | 成年人黄色片 | 黄色大秀视频 | 国产a级三级三级三级中国 国产a级特黄的片子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乱码不卡区区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黄色三级网 |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 毛色毛片免费观看 | 米奇色网| 国产一级毛片免 |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 三级视频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小片|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 欧美性精品 | 特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a一级 | 美女视频黄视大全视频免费网址 | 成人99国产精品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久久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 不卡一级毛片免费高清 | 最新国产区 | 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在线免费免费观看视频 | 99爱视频精品免视看 |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 | 男人操美女 | 秋霞手机入口二日韩区 |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 亚洲好逼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 欧美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