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陸游和唐婉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而得知陸游和唐婉之間凄美的愛情,又是好些年后的事情了。陸游和唐婉算是少年夫妻,青梅竹馬,又恩愛甚篤。年少的我很不明白,唐婉到底為何獲罪于唐母,讓她竟不顧親戚顏面一定要拆散這一對有情人?
年歲漸長,才明白,所謂“情深不壽”,即是如此了。
愛情是把雙刃劍,有時候能夠激勵人的意志,有時候卻能夠消磨人的志氣。古時君王寵愛一個女子,寵得太過,使得“從此君王不早朝”,都是要稱為紅顏禍水的。在陸母眼里,唐婉就是一個這樣的禍水,阻礙了陸游的大好前程。情投意合又怎樣?“溫柔鄉是英雄冢”,這大概是陸母篤定的。因此她寧愿選溫順本分的王氏,來敦促陸游勤習詩書,而不是過多關注于風花雪月。
唐婉也被逼改嫁給了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士程是個好丈夫。可惜,在唐婉眼里,已經是曾經滄海了。縱使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偏偏在沈園兩人重見,陸游心中千般思念,萬般情思噴涌而出,讓他感慨萬端地在沈園的墻壁上題下了一首《釵頭風》: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澠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我一直認為,就是這一首《釵頭鳳》,成就了他和唐婉的千古愛情絕唱。因為據考證,唐婉讀到這首詞后,勾起了她對往昔的回憶,曾經的熾熱情感讓她徘徊神傷。她和了一首《釵頭鳳》后,不久就郁郁而終了。這等深情,令我等為之唏噓感嘆。
對于唐婉的死,我認為陸游是要負一定責任的。他有三個錯處:
一錯:唐婉的被休。大約古代,很少有男子為了愛情抗爭的。至少在我的認知里,除了《孔雀東南飛》和《梁山伯與祝英臺》里,男子深情到為了女子放棄生命,其他古典愛情里,絕少見到男子的抗爭。陸游為了唐婉抗爭過嗎?應該也是有的,只是太微弱了。敵不過嚴母的威逼,敵不過他心中的孝義。因此,他一步步地屈服了,看著自己所愛的女子,投入了別人的懷抱。他心中嫉妒,愁苦,不甘,只能夠用詩詞來遣懷。
二錯:唐婉的再嫁。深愛的女子要嫁給別人了,他竟然還能夠坐視。他肯定有過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的,可是,他還是無法也無力去保護她。他的傲然風骨,并不曾為她爭取半分憐惜。她是他結發的妻啊!即便是金屋藏嬌,或者是淪為妾室,也好過嫁給不愛的人。她的心中一直牽掛的只有他。女子一旦愛上,便無法再放下。一旦她再嫁,他們就再也沒有在一起的機會了。唐婉心中的凄苦怕是甚于陸游無數倍。畢竟在古代,一女不事二夫,唐婉要經歷多少輾轉思慮才嫁給了別人?想必是肝腸寸斷,心如死灰了。早知如此,莫如當時不相識啊!
三錯:《釵頭鳳》不應題在沈園的墻壁上。你思念她也罷,放不下她也好,你可以在夢里與她相會,卻絕不能夠在現實里和她鴛夢重溫了。既然兩人各有嫁娶,萬般深情也只有在夢里訴說,而絕不應該表露出來。愛一個人就應該讓她幸福。既然兩人已不能夠復合,他這樣牽牽念念的,讓趙士程和陸游的妻子王氏情何以堪?
何況這首詞寫便寫了,就不應該題在沈園,讓唐婉看見。他這樣做,究竟是希望唐婉紅杏出墻來和他再續舊情,還是希望唐婉只戀著他,不要和趙士程琴瑟和鳴?他明知道,這樣的一首詞,唐婉見了,肯定會回起舊日的美好和心碎。這好比在唐婉剛有點結痂的傷口上又劃上一道。由此可見,陸游算不得真正的情深。真正的深情,是希望對方活得比自己好。唐婉要活得好,就應該忘記他,用時間撫平她心中的傷口。而不是寫“山盟雖在,錦書難托。”這樣的話語來質問她。我甚至猜測,如果他沒有寫出這樣一首詞,唐婉說不定不會因此而悒郁而終。這樣深情的女子,斷送一生憔悴,只銷幾個黃昏。一縷香魂,竟這樣悠悠遠去了。
讀錦繡文章,閱人世繁華。文風無定,時嗔時喜,煙火與婉約并進,犀利伴溫柔同行。
唐婉是宋代詞人陸游的妻子。她和陸游是表兄妹,如果不成親,她應該是婆婆乖巧漂亮的侄女。婆婆會溫柔對待她,逢人還會夸獎兩句。可惜,她們做了婆媳。
事情的經過已經被后世文人咀嚼得太多,這段故事放在當代,肯定能寫成網絡熱帖,題目就是《扒一扒我那極品婆婆,變態戀子拆散了我的美滿婚姻》。
陸游自小和表妹唐婉青梅竹馬,情意甚篤,后來結為夫妻,非常恩愛。可正是這恩愛害了他們,古代的男人講究出將入仕。一個男人太愛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成為了眾矢之的。于是,婆婆逼兒子給唐婉寫了一封休書,大家轉身陌路,各自干凈。
唐婉年輕美麗,又擅長詩書,氣質風雅,哪怕成了棄婦,依然是有市場的女子。很快,她再嫁給了出身高貴的趙士程。趙士程系南宋宗室,是個風度俊雅的讀書人。作為丈夫,他并不比陸游差,甚至對唐婉心懷大度,不計前嫌。唐婉再婚后在沈園和陸游相遇,一對舊情人相見,趙士程并沒有小心眼。當時,趙士程正和唐婉在沈園的亭子用餐,正巧陸游也行游到此。唐婉心底坦蕩,詢問丈夫能否送前夫一壺酒。趙士程點頭同意了。不得不贊一句,趙士程是個情商高的男人,過去的只是過去,無需介懷。
陸游接了前妻的酒,可遙望她給趙士程斟酒,玉腕輕揚琥珀光,那美好,卻再也不屬于自己。他心中不是滋味,提筆在墻上題下《釵頭鳳》:“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既然各自婚娶,前塵落幕,又何苦再生波瀾?
如果唐婉是個明白人,那傷感一番也就過去了。可是她過不去,當即就眼含淚水,在陸游的《釵頭鳳》下面和詞一首。
對舊情抱有幻想,甚至無法忘記前任,是女人的通病,這種心緒,有時候會影響到現任,對現任造成威脅。此后的唐婉,再也看不到趙士程的好處,也固執不愿意享受婚姻的美好,沉迷在對陸游的思念中,抑郁而終,沒幾年就去世了。
她忽略了現任丈夫的敦厚和現在家庭的美滿,滿心滿眼都是過往的那份舊情。可她沒想過,一個男人,如果沒有辦法保護自己的愛人,怎么說都不再值得自己去留念。
分別幾年之后的這個黃昏,唐婉心神俱裂,獨自倚在欄桿上,看雨打落花,聽號角嗚咽。而陸游卻在遙遠的驛站,看上一個能詩賦詞的小女子,執意帶回來納為侍妾。沒出半年,這個小妾又被現任妻子趕出了家門。他根本就是個負情的男人而已,母親可以趕走媳婦,妻子也可以趕走心愛小妾。他詩文再好,又有什么值得去愛去留念的呢?
唐婉實在是傻。
趙士程對唐婉溫柔有加,人也得體有致,可偏偏這位宗室公子就是俘獲不了唐婉的心。和陸游的感情悲劇,成了幸福的障礙,她忘不了曾經和他生活過的點點滴滴,忘不了沈園的短暫相遇,忽略了身邊人的溫柔細膩,也忽略了最平靜的煙火人生。
拋開門第身份不說,她是那么文雅細膩多情的女子,卻生生將自己的人生幻化成陸游人生畫卷中模糊的背景。他只是路過她的愛情,她卻甘愿搭上一生,本來可以很好,卻使結局太過荒涼,以至于失去了人們的同情。
陸游步入眾人的視線多半因為他的詩詞,存詩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或慷慨激昂,或悲壯滿懷,或萬般思緒,或嗟嘆感傷。卻鮮有人知曉他那充滿波瀾與悲劇色彩的一生。陸游的婚姻是一場悲劇,20歲那年,陸游娶了表妹唐婉,可是這段婚姻僅維系一年便被母親拆散,唐婉被逐出家門。陸游對唐婉懷有深情,因而結婚當年懷著滿心喜悅,在沈園中《卜算子?詠梅》將萬千心緒揮灑的淋漓盡致:“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與唐婉難舍難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無緣,陸游悄悄另筑別院安置唐婉,一有機會就前去與唐婉鴛夢重續,燕好如初。可是卻被陸母察覺,她嚴令二人斷絕來往,并為陸游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唐家憤憤不平,感覺顏面盡失,于是將女兒嫁給趙士程。可是剛剛撫平的心靈創傷,卻又因兩人的突然相見而再次掀起無限波瀾。同年秋,唐婉病故,也在陸游心頭成為永遠無法忘卻的痛。無奈與辛酸無處訴說,只好寄托于字里行間,抒懷于詩詞歌賦。
婚姻只是陸游的一部分,他一生最大的追求卻是事業的成功。他刻苦讀書,27歲那年,只身離開了故鄉山陰,以他扎實的學識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卻因平常“喜論恢復”,又名在奸臣秦檜之孫秦塤的前頭,所以在復試的時候,被秦檜除名。孝宗時賜進士出身,并到各地為官,直到官至寶章閣待制。但最被他看中的卻是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這個時期對他的一生來講是短暫的,對他無數的跌宕起伏的經歷來講,也并無太多懸念可言。可是因為陸游一生都將致力收復中原作為終生的夙愿,因而這次軍旅生活直接影響到他的所有觀念。
雖然曾經遇到剛即位的孝宗懷著萬丈雄心,進行了一些收復失地的舉措,卻終因種種壓力,以及屢次的敗績,讓陸游逐漸心灰意冷。陸游受到牽連,屢次被貶,有心報國,無力回天,萬般無奈間,只好將無數情懷寄情于字里行間尋求心靈的慰藉。一首首詩詞寄情萬丈間,多少心語無盡流露,可是期間又分明容納著太多隱忍與辛酸。再次被孝宗召見已經過了許多年,兩位曾經意氣風發的青年都已經步入耄耋,再看朝堂上下心懷斗志之人都已垂垂老矣,剩下的只是一片貪圖安逸的呼,于是只好相對無語,在一聲苦笑與嘆息間任憑昔日的壯志豪情付諸東流。孝宗已經沒了北定中原之意,可能或許依然心有不甘,可是殘酷的現實讓陸游只能選擇妥協,對命運的捉弄發出一聲無奈的感嘆。陸游知道自己一生追求的夢想徹底灰飛煙滅,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直到臨終前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依然用澎湃的筆觸寫下悲壯詩篇:“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有人說陸游是詩人的一生,可是又有誰知曉他真正看重的卻是行伍經歷。
看見了,他看見了,十年前的夜里,星光映照下的雙影相依,那閃亮如清泉從山澗淌下的星光,好像唐婉那靈動的雙眸,那般清澈,安靜地在陸游心頭流淌。看如今,雙影已成單。十年內,發生了太多太多他不愿看到的事,唐婉已去,獨留陸游一人在這安靜的夜里獨自感傷,流淚。
此夜愁涌而難眠。
繁星閃爍這亙古不變的光,星空無語,陸游無語。那點點星光仿佛勾勒出昔人的笑顏,那清新歡快的笑聲,一遍遍在他腦海中回蕩,激起一圈圈漣漪。陸游嘴角露出一絲不容察覺的微笑。他將雙手伸向星空,竭力想抓住唐婉,但星空一閃,那熟悉的笑容已不見。陸游的手停在半空中,仿佛將手收回已毫無意義。他的心又一次落空了,只徒有一串無盡的悔恨和悲涼。一顆顆星星,像一粒粒頑石,閃著冰啉的光,刺痛了他的心,一滴如星般閃耀的淚珠,順著那冰冷的臉頰悄然滑下。
夜風漸勁,冷風嗖嗖地穿堂而過,吹得陸游的心更涼了。他輕拭去淚水,但心卻仍在哭泣。雖然在十年的每個夜里,都是如此寂寞,但不知為何今夜,連那星光都刺痛了他的心。他抱緊雙膝,蹲坐在冰冷的木板上,將自己淹沒在黑暗里。那滿天的星光也好似因同情而收斂住那穿腸的光。
星光點點,沉默許久,陸游再次小心地望向星空,他目光躲閃,害怕重新勾起那些沉重的回憶,但又終于迷失在對昔人的思念中。他多想也變成一顆星星呀,雖然只有卑微的光亮,但無論唐婉走到天涯海角,他都能遠遠地望見那熟悉的身影,也許吧,只要能遠遠地看看就好,不用似如今,天涯兩地,人海茫茫。陸游陶醉在絢爛的星空中,也許,此時此刻,唐婉也正在天涯的某個地方望著這無垠的星空吧,也許她也在一邊追憶這感傷一邊悄然落淚吧。雖然無法相見,但同處一片星空下,心律隨同一感傷的節奏緩緩跳動,對陸游,對唐婉,幸福也許莫過于此。
那是一個飄雨的秋天,銀灰色的雨滴仿佛陸游唐婉的思念,綿綿無期,不停地下著。
或許,他們曾經相逢在這樣綿綿的雨中。
陸游是一代天驕,而唐婉也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才女。兩人自小便青梅竹馬,情投意合。后于紹興十四年,憑鳳釵為信物,喜結良緣。誰知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琴瑟相和,情深義重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嫉妒。于是,幾年后,陸母以唐婉不能生育為由,命陸游休妻。之后,他們各自娶嫁,但藕斷絲連的情仍然連著他們二人的心。
紹興二十年,緣深清淺的這一對戀人再次在沈園邂逅。二人知道此生緣分已盡,不盡感傷。陸游提筆在沈園內壁上寫下了《釵頭鳳》,便隔壁而去。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唐婉讀了詞后,甚是感傷,和了一首同樣詞牌的詞,不久便郁悶愁怨而死。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在那夢斷香消的四十年的風雨生涯里,他始終魂牽夢縈著斷云幽夢事茫茫的唐婉。曾經的那一段割舍不下的情,仍然讓詩人無法排遣心中的眷戀。
在他過了花甲之年之時,再次游歷了沈園。他感嘆,“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主已三易其主,讀之悵然。”他哀悼,“泉路憑誰說斷腸?斷云幽夢事茫茫。”
七十五歲高齡的時候,他寫下了絕句《沈園》。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在他逝去之前,還提了一首詩“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被雨水潤濕的落紅,淌著淚水,投進了大地的懷抱。千百年前的喃喃情語仿佛在這雨聲中滴落。微微泛黃的樹葉上流淌的是雨,是淚,是陸游唐婉撒不完飄不盡的淚啊!昔日的沈園或許也曾經陽光如瀉金。陸游唐婉的凄美而又纏綿的愛情成了沈園永垂不朽的詩歌,永遠給沈園渲染上了一層悲傷的色彩。
??蘇軾《水龍吟》
今夜,又是一個悠長的深秋雨夜。
秋雨綿綿的靜夜里,夜闌人靜,萬籟俱寂。如此的靜夜,思緒最容易在無邊的腦海中向四處蔓延。冷暗無月的深秋夜色中,只聽得窗外滴答的雨滴聲,在慢慢地浸漬著我的干涸、似乎失去了記憶的心靈。滴答的雨滴,敲動著我那沒有旋律的心弦,那心弦似“大珠小珠落玉盤”般亂如細麻。
此刻,窗外的秋雨綿綿,細雨滴滴,滴滴答答地敲打著秋寒的寂靜。已經供熱還算溫暖的室內,溫暖的氣息掩映著淡紫色的窗簾,點綴著我思緒中的浪漫點點。電視中戲曲頻道中,正在播放著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當代越劇第一女小生”美譽的茅威濤主演的詩化越劇《陸游與唐婉》。
窗外滴答的雨聲,內心世界里曾經的浪漫,在“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千古風流的詩句中,漸漸失曾經的色彩。“浪跡天涯三長載,暮春又和沈園來。”久演不衰的絲竹之聲,讓我仿佛聽到了天籟般的哭泣之聲。在夜的靜謐中,深深體會著“一懷愁緒,幾年離索。”的感嘆。心緒便隨著茅威濤的深情演唱而翻滾著,兩行酸淚也隨著“山盟雖在,錦書難托。“的凄婉而輕輕滑落。我不知道深《陸游與唐婉》的童話是什么味道,深藏的是相思的苦還是思念的累,是生離的愁還是死別的恨,是愛到不能愛還是聚到終須散、繁華過后成一夢那有緣無分的感觸……
輕拭了腮邊那顆包藏著相思與思念的淚水,將雨夜飄飛的思緒收回。順手在床頭拿起一本宋詞,在秋雨夜的寂靜中,于靜寂暖室的桔黃燈光下,慢慢翻看著。電視里《陸游與唐婉》的凄婉蒼涼的曲調,詩化哀怨的唱詞,演員淋漓盡致地表演,如聲聲啼血。我的耳鼓中充盈在那絲竹般的弦樂聲中,我冰涼的雙手和我慵懶的目光,卻停滯在千古風流的、兩闋傳唱八百余年不衰的詞作“紅酥手,黃T酒,滿城春色宮墻柳……”的墨香中。
一幕《陸游與唐婉》,讓我在那殘紅飄落的花樹下,看到了唐婉的無力斜倚,暗暗咽淚的身影;一曲琴瑟相合、舉世無雙的《釵頭鳳》,讓我在慢讀與細聽中,讀懂了陸游的哀愁,聽懂了唐婉的凄婉;人生的千般情,萬般愁,盡在恍惚癡怔中。曾經的燕語呢喃,曾經的花前窗下聽雨聲,都成了昨日舊夢。
婉者,凄婉也。“雨送黃昏花易落”,好凄涼的名字。遙想八百年前邈遠的昔日,草木菁華的沈園,在舉案齊眉的日子里,她吟詩作畫,鼓琴弄瑟。然夜雨綿綿,病榻上淚痕斑斑。悲情,宛如索命尖刀,一點點剜去殘存的一絲聲息,也許這聲聲呼喚已是“長條似舊垂“了。西子捧心,是風流婀娜;貴妃醉酒,是嬌媚慵懶;而唐婉,更像風中飄落的楊花,單薄、贏弱、淡姿容、輕盈性。身在風中飛,半點不由人。兩詞交相吟唱如風吟、似驚鴻的演唱,音樂倦了,舒緩了,落英繽紛……
此時,秋夜窗外的雨越來越急了。孤獨在萬籟俱寂的夜,正如寂寞的我。我感覺我的世界,已經濃濃地涂上了凝重的顏色,那是夜的寂靜。我仿佛能聽到靜夜是如何從淡紫色的窗簾后的窗臺上滑落的。在連彎月都沒有的深秋雨夜,細思那個淚流如河的傍晚,沒有風雨大作,只有淚眼婆娑中那隱約看到一段文字。多少年之后,它們被錘煉成一首風千古的《釵頭鳳》。八百年后的今天,我目觀傳唱的《陸游與唐婉》,細數著幾百年來春殘花墜的時節,滿天的柳絮與楓紅,一遍遍的回憶著曾經發生過什么,永無休止。
深秋綿綿細雨的靜夜,我掙扎了無數輪回的靈魂,在“雨送黃昏花易落”的輕吟中,我深深體會到了滿目凄風細雨伴秋寒的清冷。依窗望雨滴,雖然塵世繁雜。此刻,我卻心靜如水。在愛作古、歌如故的曾經,我又想起了陸游的“楓葉初丹桷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的詩句。
初見你時,陽光正好,你臉上的表情淡然到尋常,之后再想起,卻頓覺奢靡到目眩,那樣張揚地訴說著什么,亦或,淡淡地諷刺著什么。
也許世間每一個故事的開頭,都是美好的,以最輕快尋常的語氣講起,仿佛講故事的人從來不知道,結局會有多悲傷似的。
沈園,一個哀艷纏綿的地方。一串詩句,詞闋凄凄,刻在沈園的影壁,像將她訂上一個為情所傷的十字架,姿態凄然,妖冶到刺眼。這里是他們的初見,就如紅塵里大多的戀情,尋常而美好。無奈,姑母嫌棄外甥女,丈夫又是個事母至孝之人,便種下悲劇的種子。
時代的局限禮教的馴養,像悟空掙不脫的緊箍咒。
那不過是屬于一個時代的悲劇。
“多謝后世人,戒之勿慎忘”。孔雀東南飛,千年的期盼不還是落空?
十年。
他重返家鄉,獨自去了沈園,這不禁讓我想起廬州月里的歌詞,“三月里廬檐下鶯飛草長,白雪紛飛里看見了故鄉,不知心傷的你是否還在廬陽,一縷青絲一生珍藏,橋上的戀人入對處雙,橋邊紅藥嘆夜太漫長,月也搖晃,人也彷徨,烏蓬里傳來了一曲離殤。”陸游在沈園流連徘徊,每觸舊景,便黯然無措。滿城春色,梨花雨涼,哪里是我牽你手跑過時碰掉的那一枝?那紅燭臥榻,繾綣達旦,是否還存留往日的溫度?
沈園月光,灑在心上,月下的你不復當年模樣。
為什么還要遇見呢?
想畢你是前世桃花,第一次初見花枝搖曳地驚動,可你為何又開滿了今生的枝椏,艷動京城卻唯獨撩得我哀傷至此。
此時的唐婉已由家人做主改嫁名士趙士程。春光一如當年,明媚和煦,只不過換了身邊人,她唐婉夫婦正相偕游園 。
而他,仿佛依舊是十年前那個弱冠少年,抬眼望見,竟已被那十年生生地隔在對岸。
他和她,又一次遇見,卻好像另一次初見。她遣人送來上好的黃藤酒,此外,再也不能做什么,就讓千般思緒埋葬在心底,就讓那萬種愁腸一寸寸爛在肚里。除此外,又能奈何?
紅酥手,黃藤酒,
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杯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他在墻壁題下一闋“釵頭鳳”,我們依舊是初見,因為僅隔十年,一切已不復從前。初見,像一見如故的朋友,只不過帶著前世今生梅雨樣影影綽綽的惆悵。
你知道么,世間仍有隱約的耳語,跟隨我兩的傳說,說我們,是一生一世一雙人。
一年后,唐婉重游沈園,走到與陸游相逢之地,看見墻上詞闋字跡猶新,仿佛心口的朱砂痣突然裂開,在那一刻蔓延成血,她隨后在詞后又和一闋----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她不久悲痛成疾,抑郁而死。
當我回身,你已不在。
“兒時鑿壁偷了誰家的光,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如今燈下閑讀,紅袖添香,半生浮名只是虛妄”。
陸游是陸游啊,被寄予厚望的男子,只可以做國家的棟梁,從科甲正途入仕,不可以做那被溺愛的兒女情長的賈寶玉。
可憐我贏來半生浮名,沒了你,竟也像那發干的饅頭般無滋無味。
陸游四十年后重回沈園,才看到唐婉的和詞。
關鍵字:陸游;辛派;“以詩為詞”;《卜算子》;《釵頭鳳》
縱觀宋代詞壇,陸游絕不是最閃耀的那顆星。柳永、蘇軾、周邦彥、李清照、秦觀、辛棄疾……可以說,排在他前面的人有很多,但這并不妨礙他在宋代詞史上的地位,而且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位置。
一、辛派的中堅人物
辛派詞人是南宋時期受辛棄疾影響而形成的一個重要流派,遠承東坡而近學稼軒,代表人物有張孝祥、陸游、陳亮等人。作品繼承了辛棄疾的豪放詞風,意象宏大、風格雄渾悲壯、意境慷慨激昂。事實上,陸游比辛棄疾年長15歲,可以說是稼軒的“前輩”,但與稼軒將平生的創作精力貫注于詞相反,陸游“是有意要做詩人”,而對詞心存鄙視,故他未能在詞上多有建樹,也沒有成為辛派的先驅者。不過,我們從他的詞中,還是可以看到他獨特超然的意氣風發。《漢宮春》云:“羽箭雕弓,憶呼鷹古壘,截虎平川。吹笳暮歸野帳,雪壓青氈。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人誤許、詩情將略,一時才氣超然。 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藥市,元夕燈山?花時萬人樂處,欹帽垂鞭。聞歌感舊,尚時時流涕尊前。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在那遼闊的河灘上,崢嶸的古壘邊,手縛猛虎,臂揮健鷹,這是多么暢快的一件事!而到了下闕,繁華都市下掩埋的苦難,又讓詞人心中郁結了悲憤之情,好在結尾“功名不信由天”,環境的變化使詞人的志向更加堅定了。此詞激情豪氣都不輸于稼軒,放翁也創造了稼軒詞沒有的東西,即強烈堅定的愛國情懷。“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二、對蘇軾的繼承和發展
明楊慎曾云:“(陸游詞)纖麗處似淮海,雄慨處似東坡。”田同之《西苑詞說》有云:“南唐北宋后,辛、陸、姜、劉漸脫《香簾》,仍存詩意。”蘇軾繼柳永之后,對詩體進行全面改革,使詞突破了“艷科”的傳統格局。其對詞的變革,基于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其中,“以詩為詞”的手法則是蘇軾變革詞風的主要武器。所謂“以詩為詞”是將詩的手法移植到詞中,主要表現為用題序和用典兩方面。陸游詞詩化的表現之一是詞中出現了大量詩文所用之題材,及以雅語入詞。《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此詞寄托了詞人渴望抗金報國、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與詩人《示兒》、《書憤》等詩作題材相似。表現之二則是將一些詩學概念引入到了詞學之中。如“鄭衛之音”、“豪放”等,他對蘇軾的“豪放”評價隨后也成為了詞作的評價標準。
此外,陸詞風格多樣且極具特色,有哀怨纏綿的,有寄托人生感慨的,有抒發偉大抱負的。除對蘇軾有所繼承外,他的清麗之作也承襲秦觀,可以說,他是蘇軾、秦觀到辛棄疾,北宋詞風到南宋詞風的重要過渡人物。
三、千古絕唱的余韻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首《卜算子?詠梅》是陸游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一首詞,歷來被人們奉為詠梅之佳作。詞人以梅花自比,借梅花高雅的氣節來表達自己孤高雅潔的品質,豁然曠達的胸襟。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將詞的寓意推向了高峰,此句也成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陸游與其前妻唐婉的愛情故事一直讓嗚呼哀哉,究其出處,莫過于二人那對遙相應和的《釵頭鳳》了。“紅酥手,黃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古往今來,以《釵頭鳳》為曲調的詞曲有很多,而唯以陸游和唐婉的被世人所記住,成了千古絕唱。面對嚴酷的現實,陸游無力回天,只能把一懷愁緒、一腔悲憤傾泄在于事無補的詞中。時過境遷,沈園景色已異,粉壁上的詩詞也了無痕跡。但這些記載著唐琬與陸游愛情絕唱的詩詞,卻在后世愛情的人們中間長久流傳不衰。
陸游擯棄了軟迷媚俗的詞風,上兼蘇軾、秦觀,下引稼軒之奔放豪邁,以其獨特的貢獻在宋代詞壇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參考文獻:
[1]鄒志方著:《陸游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2]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桃花在此刻一定是做了催化劑的。
古人老想:在桃花盛開的的時候,有一個象桃花一樣美麗的女子嫁給我當了新娘。“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室人。”
話說唐代的一年清明節,崔護來到長安郊外春游,一時口渴,扣擊柴扉,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開了門,給了他一碗水,就斜倚在院落里的桃花旁微笑著看著崔護,令崔護心醉神迷。然而,少女嬌羞靦腆,并沒有和崔護過多地談話,崔護也只得告辭離開。第二年的清明節,崔護故地重游,對少女依舊牽腸掛肚,然而,來到農舍前卻發現,柴門緊鎖,院落消疏。崔護悵然若失,徘徊良久,便在墻壁上題了這首詩離去。詩云:“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少女歸來,看到這首詩,一年來的本有的相思加重。后崔護三訪,有情人終成眷屬,二人喜結連理,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崔護多么的幸運!有個桃花運多好,后人沉醉年年。誰都想春暖花開時節,身邊相伴一個顏若桃花的姑娘。
桃花總裹著一把言情的調子,讓人不敢多看,不忍細想,以免生出桃色的事端。無論男女都渴望青春永駐,性情不敗。說得俗一點,就是常有一個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鞍前馬后,日子過得風流倜儻,瀟瀟灑灑。色從來和性相聯,性從來與命相聯,愛一個人就是要取了對方的性命。說得言重了。但究竟沒有性也就寡然無味了。
桃花不會是盆景,沒有溫室之花的嬌氣。
桃樹在房前屋后,山崗田園皆可著生。陽春三月,桃花吐妍。桃花的嬌美常讓人聯想到生命的豐潤。桃花確實有美顏作用。據《國經本草》記載:采新鮮桃花,浸酒,每日喝一些,可使容顏紅潤,艷美如桃花。
泌陽賈樓山坡林地,萬畝桃林,逢桃花盛開,遂舉辦桃花節,以節日的名義誠邀游人。讓這個不起眼的山鄉名聲大噪。遍野花開,擁有多少的浪漫,孕育無數的才情。心如此之大,何來貧瘠?桃花,當然還有隨之而來的白云仙桃足以使賈樓魅力四射。
泌陽西環路貫穿西流的泌水,建有一座23空的泌水河橋,橋西側的泌水左岸有一片桃林,幾十畝吧。這片桃林被園丁修剪后的枝椏像是邰麗華領舞的千手觀音。每一樹枝椏伸出熱情的懷抱,任由春風送暖,萬花競放,樹樹花開,嬌艷媲美。像一群群天真爛漫的兒童,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唱歌跳舞,享受人間溫情,徜徉天地勝景。心悶之時,獨自前往,林中走走,仿佛與一個個美人交流。所有的不快,悄然遠遁,不亦樂乎!
沈園的粉墻上,至今還留有那首千古絕唱: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游約在二十歲時,與表妹唐婉結為夫婦,陸游才華超逸,名動當世;唐婉秉性賢淑,也有生花之筆,二人伉儷相得,堪稱天生佳偶。但令人遺憾的是,陸游的母親唐氏卻偏偏不喜歡這個才女兒媳,時間不長,她就逼迫兒子休掉唐婉。十年之后分飛的鴛鴦竟又湊巧在沈園重逢,陸游題此詩,唐婉又和一首。唐婉擱筆以后臥床不起,不久便懷著無盡的思念和憤懣撒手人寰。
愛情從來就是糾結纏綿,相思達到幾許?只有自己知。想念是真實的,正如烈艷的桃花。桃花的期許是交給蜂蝶的,交給信風的。一旦開放,盡是羞情,就像三月的少女。花放之后,蜂蝶過后,卻有了潸然的愁緒,知道了愁的滋味。這種滋味一定是與情相聯的,正如生命的每個細節需要相依相偎相扶相幫。
詩經里有句:“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投桃報李,所有的情,至此就足夠了。
每年桃花又開,心就會緊一下。